【信息化-精编】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平台设计方案
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方案
![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e50d88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72.png)
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方案1. 引言电子政务平台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政府各个部门的业务流程和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共享,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在线服务,提高政府效能,便利民众。
本文将介绍电子政务平台的建设方案。
2. 项目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政务已成为政府改革的重要方向。
传统的纸质文档和线下办公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需要建设一个包括政务信息发布、在线办事、电子证照、政策法规查询等功能的电子政务平台,以提高政府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3. 目标与优势本项目的目标是建设一个全面、高效、安全、便捷的电子政务平台,通过整合政府各个部门的信息资源和业务流程,提供在线办事、信息查询等服务,实现政府和民众之间的数字化互动。
该平台将具有以下优势:•提高政府服务效率:通过在线办事和信息查询功能,减少传统的线下办理过程,提高政府服务效率。
•便捷的用户体验:提供简单、直观、易用的用户界面,方便民众使用和操作。
•数据共享和整合:整合各部门的信息资源,实现数据共享和整合,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加强政府数字化建设:推动政府数字化转型,实现政府信息化管理和智慧城市建设。
4. 功能与模块本项目将实现以下主要功能和模块:4.1 政务信息发布该模块用于政府部门发布各类政务信息,包括公告、通知、政策法规等。
用户可以根据关键字、类别等进行搜索和浏览。
同时,该模块支持政府部门管理人员对政务信息进行发布和编辑。
4.2 在线办事该模块用于民众在线办理各类政务事项,例如办理证件、申请补助等。
用户可以在平台上上传申请材料,并进行在线支付和预约。
政府部门可以审核申请材料并办理相关手续。
4.3 电子证照该模块用于提供电子证照服务,将各类证照(如身份证、驾驶证等)进行数字化并存储在平台上。
用户可以通过平台查询和下载电子证照,减少实体证照的使用频率。
4.4 政策法规查询该模块用于提供政策法规的查询服务,用户可以根据关键字、部门、发布日期等进行查询。
xx市国土资源局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方案
![xx市国土资源局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fbb32203d8ce2f00662396.png)
建设方案
二〇一〇年十月
一、项目概述
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与信息服务系统是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金土工程”的主要目标,是实现“一张图、一张网、一个平台”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规范管理行为,促进政务公开,提高工作效率,带动国土资源管理方式根本转变的重要手段之一。它的建设能够准确把握国土资源现状和动态变化,能够提高国土资源合理规划、高效管理和科学决策的能力和水平,促进国土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应用,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金土工程”、“数字国土”等信息化工作全面推进,各种国土空间数据库及电子政务系统逐步建设,全国第二次土地大调查成果数据如何应用,如何与电子政务系统相结合,大量的国土基础空间数据与国土业务数据如何管理才能真正发挥作用等课题成为了国土行业关注的焦点。
1.2源规划(IRP)的思想对xx市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进行总体规划;采取统一规划、以用为先、分期实施的策略,制定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方案,明确各期建设内容及相互关系;对国土领域基础数据资源进行统一规划,按照国家、部、省的相关规范要求,统一信息资源分类、统一数据命名、制定数据标准以及全局的业务模型,为数据的跨平台、跨数据库、跨部门、跨业务的共享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1.2.4
实现xx市国土资源局公文管理和办公审批签核业务,通过系统建设满足市局的各类日常办公应用,加快公文流转速度,实现市局与县(市)、区局的公文流转。能够利用无线办公网实现手机终端登陆和相关操作,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可靠、使用方便以及可扩展等特点。
1.2.5
该子系统作为xx市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对社会进行服务的门户,可向公众提供行政审批事项申请申报受理服务、受理结果查询服务、政务公开信息内容查询服务和通知通告显示服务。
某省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实施方案介绍
![某省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实施方案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5698da2f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92.png)
某省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实施方案介绍某省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实施方案介绍随着信息技术的逐渐发展,电子政务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快速高效的展开政务管理的重要手段。
对于某省国土资源的管理工作来说,电子政务的实施已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就详细分析了某省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实施方案。
一、方案的背景某省有着广袤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非常繁琐。
在过去,由于行政管理固化和信息化水平低下等原因,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效率不高,管理难度大,很容易出现慢和繁琐,遗漏和错误等问题。
因此,为了提高国土资源管理的精度和效率,需要建立起一套高效的电子政务体系。
二、方案的概述该省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实施方案是由省国土资源局组织编制的,于2015年起向全省范围内推广使用。
该方案主要包括两大块内容:一是“国土资源厅电子政务系统”,主要包括房地产登记信息管理系统、国土信息查询系统、国土资源监督管理系统等;另一大块是各级国土资源部门的网络技术设备与信息平台升级。
其实现的重要任务包括:建立一套高效的电子政务体系,使全省国土资源管理体系实现有机的协同和集成;实现管理工作的高效和方便,以提高管理精度;实现公共服务网络化和统一,为公众提供便捷的服务。
三、方案的具体内容1.电子政务平台的建设:包括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房地产登记平台建设等。
综合管理平台包括国有土地使用权、城乡规划、地籍管理等方面,能够快速提供全面、详细、准确的信息服务,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
房地产登记平台建设则能够实现房地产市场监管、规范经营行为和保护消费者权益等方面的工作。
2.信息化平台升级建设:包括硬件设施、网络结构、数据存储等方面的升级。
加强网站的建设和维护,定期维护和更新,确保国土资源部门信息化服务的不间断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3.数据共享与交换:建立起国土资源信息共享与交换的机制,实现数据资源的整合,避免数据孤岛和信息壁垒。
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应按照国土资源管理信息标准,加强相关信息管理建设,建设不同层级、不同类型、不同用途阶段的数据共享平台。
电子政务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电子政务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c0104a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19.png)
电子政务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方案第1章项目概述 (3)1.1 项目背景 (3)1.2 建设目标 (3)1.3 建设范围 (4)第2章现状分析 (4)2.1 政务信息化发展现状 (4)2.2 存在问题 (5)2.3 建设需求 (5)第3章建设原则与策略 (6)3.1 建设原则 (6)3.1.1 统一规划原则 (6)3.1.2 用户导向原则 (6)3.1.3 信息共享原则 (6)3.1.4 安全可靠原则 (6)3.1.5 创新驱动原则 (6)3.2 建设策略 (6)3.2.1 加强组织领导 (6)3.2.2 完善政策法规 (6)3.2.3 技术选型与标准制定 (6)3.2.4 项目管理与监督 (6)3.2.5 人才培养与引进 (7)3.2.6 宣传推广与普及 (7)3.2.7 持续优化与升级 (7)第4章总体设计 (7)4.1 设计思路 (7)4.1.1 分层设计 (7)4.1.2 模块化设计 (7)4.1.3 可扩展设计 (7)4.2 技术路线 (8)4.2.1 先进性 (8)4.2.2 开放性 (8)4.2.3 安全性 (8)4.2.4 易用性 (8)4.3 总体架构 (8)4.3.1 基础设施层 (8)4.3.2 数据资源层 (8)4.3.3 应用支撑层 (8)4.3.4 业务应用层 (8)4.3.5 用户展现层 (8)第5章平台功能模块设计 (9)5.1 模块划分 (9)5.2.1 基础数据管理模块 (9)5.2.2 政务服务模块 (9)5.2.3 互动交流模块 (9)5.2.4 安全认证模块 (10)5.2.5 系统管理模块 (10)5.3 功能模块关系 (10)第6章技术选型与标准规范 (10)6.1 技术选型 (10)6.1.1 平台架构技术选型 (10)6.1.2 前端技术选型 (11)6.1.3 后端技术选型 (11)6.2 技术标准与规范 (11)6.2.1 开发规范 (11)6.2.2 测试规范 (11)6.2.3 部署规范 (12)6.2.4 安全规范 (12)第7章系统集成与接口设计 (12)7.1 系统集成方案 (12)7.1.1 系统集成概述 (12)7.1.2 集成架构设计 (12)7.1.3 集成技术选型 (13)7.2 接口设计 (13)7.2.1 接口概述 (13)7.2.2 接口分类 (13)7.2.3 接口设计规范 (13)7.3 数据交换与共享 (13)7.3.1 数据交换与共享概述 (13)7.3.2 数据交换与共享架构 (13)7.3.3 数据交换与共享策略 (14)7.3.4 数据交换与共享接口 (14)第8章数据资源规划与数据库设计 (14)8.1 数据资源规划 (14)8.1.1 数据资源规划概述 (14)8.1.2 数据资源分类 (14)8.1.3 数据来源及采集 (14)8.1.4 数据处理与存储 (14)8.2 数据库设计 (14)8.2.1 数据库设计概述 (14)8.2.2 数据库选型 (14)8.2.3 概念结构设计 (15)8.2.4 逻辑结构设计 (15)8.2.5 物理结构设计 (15)8.3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15)8.3.2 数据隐私保护 (15)8.3.3 数据安全审计 (15)8.3.4 法律法规遵守 (15)第9章系统实施与运维 (15)9.1 系统实施策略 (15)9.1.1 实施原则 (15)9.1.2 实施流程 (15)9.2 系统部署与测试 (16)9.2.1 部署策略 (16)9.2.2 系统测试 (16)9.3 系统运维与管理 (16)9.3.1 系统运维 (16)9.3.2 系统管理 (17)第10章项目风险与保障措施 (17)10.1 项目风险分析 (17)10.1.1 技术风险 (17)10.1.2 管理风险 (17)10.1.3 政策与法规风险 (17)10.2 风险防范措施 (17)10.2.1 技术风险防范 (18)10.2.2 管理风险防范 (18)10.2.3 政策与法规风险防范 (18)10.3 保障措施及建议 (18)10.3.1 建立项目风险管理体系 (18)10.3.2 加强项目管理与监控 (18)10.3.3 提高项目实施团队素质 (18)10.3.4 建立良好的沟通与协作机制 (18)10.3.5 落实政策与法规要求 (18)第1章项目概述1.1 项目背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政务作为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已成为推动职能转变、提高行政效率、方便人民群众的重要途径。
国土资源局信息化建设方案
![国土资源局信息化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ee248d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81.png)
国土资源局信息化建设方案为了实现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信息化和现代化,国土资源局制定了信息化建设方案。
本方案旨在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信息资源共享与开发利用,提高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水平。
一、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1.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1)建设国土资源局的局域网,并连接各地市、县的网络,实现信息共享与交流。
(2)建设高速光纤骨干网,提高信息传输速率和保证网络安全。
(3)建立远程会议系统,实现视频会议、网络会议等多种远程协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
2. 信息安全体系建设(1)建设统一的安全监管体系,保障信息安全。
(2)加强信息安全保密工作,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确保数据安全。
(3)加强网络安全防范,建立网络安全监测与处理机制,防止网络攻击和恶意代码的侵害。
3. 电子政务平台建设(1)建设全局性电子政务平台,提供服务于国土资源管理、政务办公、决策支持、监管执法等方面。
(2)建设手机APP,提供移动端服务,实现更便捷的服务体验。
二、信息资源共享与开发利用1. 土地信息资源共享(1)建设国土资源空间信息服务平台,整合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等相关部门的土地信息资源,实现信息的查询、浏览、分析、决策等。
(2)建设地理信息系统,实现土地利用规划、土地调查、土地利用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共享。
2. 矿产信息资源共享(1)建设矿产资源信息管理平台,实现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等方面的信息共享。
(2)建设地质信息系统,实现矿产资源储量预测、矿区环境监测等方面的信息共享。
3. 自然灾害信息资源共享(1)建设自然灾害信息管理平台,整合各级相关部门的自然灾害信息,实现信息的共享和统计分析。
(2)建设灾害预警系统,提高对自然灾害的预测和预警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精细化、科学化与规范化1. 数据建设和规范化(1)建设国土资源数据中心,负责国土资源数据的收集、整合、挖掘和服务。
(2)建设数据质量监管体系,制定数据质量标准,提高数据质量,保证数据的科学性、真实性和可靠性。
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解决方案
![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25b9b465ce05087632135a.png)
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解决方案1、引言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金土工程”作为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骨干工程,它的启动使国土资源信息化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阶段,全国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纷纷加入信息化、数字化的改革大潮。
为推进国土资源信息建设,针对国土行业数据量巨大、大多数数据属于空间数据、数据类型复杂的特点,本文将阐述一个基于GIS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框架体系设计的完整解决方案。
2、系统结构设计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的总体设计技术路线:以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为空间信息服务的基础数据和处理目标,对长期积累下来的一些主流GIS基础数据格式进行相关处理,以满足平台的互操作性;依据按功能层次划分组件中间件的原则,对政务GIS平台进行模块划分,先编写基础组件,再扩充通用组件,后对业务组件、OA组件以及MIS组件进行扩展,以满足平台一体化需求;以ComGIS技术和WebGIS技术为基础,以网络和移动通讯技术为手段,建立分布式环境下空间信息服务组件中间件的电子政务平台;采用数字签名技术,保证组件中间件安全性和构建国土电子政务GIS系统的有效性。
利用海量空间数据搜索技术来提高系统的反应速度;利用工作流技术来驱动国土电子政务平台,使其业务流程智能化;利用报表及表单自定义技术,实现国土GIS电子政务平台业务表单的灵活性。
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总体框架3、电子政务基础平台设计电子政务基础平台是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的支撑环境。
所有的业务应用系统都将基于此平台进行集成与开发。
将地政业务、矿政业务、测绘管理业务、综合事务以及信息服务集成在一个工作平台框架下,在一体化数据库的支持上,实现了国土资源机构内多业务部门联网办公和互动式作业,外部对公众社会机构的信息服务。
电子政务基础平台包括搭建平台和运行支撑平台两部分。
系统搭建平台,可以通过配置系统的资源信息、业务规则和空间及非空间数据的操作定义,完成人员定制、业务定制、数据管理与维护、模板定制和辅助办公定制操作、形成平台支撑数据库,快速搭建起各项业务应用;系统运行支撑平台,通过工作流引擎、数据库引擎等访问存于数据中心的平台支撑数据库,解释平台支撑数据库的资源和业务规则,驱动国土资源各项业务运行,实现业务的流转和处理,形成具有统一安全认证、单点登录、支持大规模应用、多应用系统集成的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为工作人员提供一体化的政务和业务办公自动化工具。
湖南省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设计方案
![湖南省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75fb3358fafab069dc02cd.png)
湖南省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设计方案0前言目前湖南省国土资源厅中,许多处室都建立了自己的业务管理系统,但各个信息系统孤立分散、信息不能共享,无法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协同完成各种复杂的业务处理。
通过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建设,可以对资源进行统一整合,提供一个统一的服务入口,在网络上实现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割的限制,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高效、优质、规范、透明的管理与服务。
同时,根据国土业务与空间数据密不可分的特点,系统利用GIS技术,强化空间数据的管理和利用,给宏观分析决策提供多层次、多时态的空间信息和技术手段。
1系统结构设计1.1系统架构设计根据湖南省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及任务要求,系统总体架构设计如图1所示。
从总体上看,系统是以计算机硬件与网络通信平台为依托,以国土资源数据中心为枢纽,以搭建平台为支撑构建的电子政务办公平台和外网门户。
实现了省厅内多业务处室联网办公和互动式作业,外部对公众社会机构的信息服务。
系统总体架构中的最上层为表现层,主要是电子政务办公平台和外网门户,提供了一个集成办公环境,国土资源政务管理的各项业务可实现网上运行,行政审批网上申报、受理,审批过程和结果在网上公开。
电子政务搭建平台是办公平台的支撑环境,负责办公平台的扩展、维护和管理工作。
通过搭建平台提供的工具,可以配置电子政务系统中相应的资源信息、业务规则和数据操作定义,驱动国土资源各项业务运行,实现业务的流转和处理。
空间数据是国土资源管理中重要的数据源,国土资源数据中心负责空间数据的加载、存储、更新、交换及共享工作,并向搭建平台和办公平台提供各种格式的数据。
电子政务系统对安全检测与监控、身份认证、数据备份、数据加密、访问控制等进行统一管理,有效集中了安全出入口,便于应用系统的统一安全认证,实现单点登录。
1.2系统网络结构设计考虑到湖南省国土资源厅的办公特点及与政府和上级、下级国土部门之间网络联接的要求,我们采用B/S为主,C/S为辅的网络模式的系统框架。
MapGIS国土资源电子政务方案
![MapGIS国土资源电子政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95b4b7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b0.png)
MapGIS 国土资源电子政务方案概述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处理方案实现了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地政、矿政、测政、海政、地质灾害防治、公文收发文等业务管理与审批旳窗口化、网络化、电子化,实现了“一站式”办公;增长业务有关法律法规、图形信息、属性数据、分析成果等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调阅,为业务办理提供辅助决策,实现了信息公布与共享。
该处理方案功能齐全,业务覆盖面广,满足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各科室旳平常办公需求,实现了国土资源业务管理旳全面信息化。
重要特点●实现MIS、OA、GIS各类技术应用旳有效融合和全业务旳一体化综合管理。
●有效运用异构数据集,对多级、多源、多维、多尺度海量数据进行统一管理。
●为部、省、市、区(县)、所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供图文一体化旳办公新环境,实现基于B/S旳“一站式”协同办公,上、下级部门之间旳信息互联互通、数据共享调用。
●灵活开放旳搭建式开发环境,轻松实现从界面设计到数据管理各个层面旳工作。
●与数字签名技术融合,采用第三方信任与CA认证,实现登录、访问、电子印章及电子签名统一管理,有效保障网络办公旳安全性和有效性。
重要功能●地政、矿政、测政、海政等业务管理:采用灵活旳业务表单搭建与工作流定制技术,实现国土各部门平常事务旳无纸化、一站式办公。
●综合事务管理:公文流转、人事管理、会议管理、网上会审、内部交流、视频会议、车辆管理、资产管理、考勤等平常事务办理。
●查询记录管理:对业务数据进行查询、记录、汇总、分析,并以台帐、图表等多种形式进行展现,数据可上报、可导出、可互换。
●图数浏览管理:运用“瓦片”浏览技术将“一张图”关键数据库信息公布至网络,实现多专题数据浏览及统一界面叠加分析,实现与平常各类审批业务之间“图数联动”和互查。
●系统维护管理:案卷管理、信息公布、委托管理、数据字典、权限管理、顾客管理、网站设置等与系统运行有关旳配置和维护功能。
电子政务登录界面电子政务主办公界面经典案例●湖南省、湖北省国土资源厅电子政务系统●湖南省所属12个市州级、65个县市级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甘肃省国土资源厅政务管理信息系统●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电子政务系统●新疆区厅及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广西桂林市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黑龙江大庆市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山东省寿光市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
国土资源信息化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国土资源信息化平台的设计与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87f00dc7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eb.png)
国土资源信息化平台的设计与实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日益繁重,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一个必然趋势。
国土资源信息化平台的设计与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本文从国土资源信息化平台的意义、设计思路及实现方案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国土资源信息化平台的意义1.推进国土资源信息化国土资源信息化平台是指以国土资源为基础数据,建立起统一、标准、规范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尤其在当前“数字中国”建设的背景下,国土资源信息化平台可以推进国土资源信息化的全面发展。
2.提高国土资源管理效率国土资源信息化平台是整合各类国土资源信息系统的平台,通过对各类数据的深度挖掘和数据共享,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供了更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持,在提高国土资源管理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管理部门的决策能力。
3.推进数字经济建设数字经济是新时代的经济发展形态,国土资源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使得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有了更多的数字化方式,有利于数字经济的建设和发展。
二、国土资源信息化平台的设计思路1.整合各类信息系统国土资源信息化平台的设计思路,是要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来整合各类信息系统。
纵向上,要整合国土资源管理体系内的各类信息系统,包括不动产登记系统、测绘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横向上,则要整合各部门、各行业的信息系统。
2.打通数据孤岛在整合信息系统的过程中,需要打通各个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孤岛。
通过建立标准化的数据格式和接口,可以实现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交换,使得各类系统之间的数据互通。
3.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在设计国土资源信息化平台的过程中,要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等,以实现信息的高效管理和处理。
三、国土资源信息化平台的实现方案1.搭建数据平台国土资源信息化平台的实现方案,首先需要搭建一个数据平台。
该平台应该能够同步各类信息系统中的数据,通过数据的整合和挖掘,提供更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持。
2.建立模型库为了方便决策部门的决策分析工作,国土资源信息化平台的实现方案需要建立模型库。
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平台设计方案
![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平台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7ca9cf2e3f5727a5e962cb.png)
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平台设计方案总体目标开展控制点数据库、DLG、DEM和DOM数据库、城镇地籍调查数据库、农村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和城乡地权信息库的建设工作,建成市级数据中心,实现国土资源基础数据的统一管理;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为宗旨,采用先进的GIS平台、以计算机网络为传输载体、使用可视化技术,结合国土资源管理的业务流程,建立结构完整、功能齐全、技术先进的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管理系统,实现国土资源管理各业务主流程的信息化;建成集窗口式办公、自动化管理为一体的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实现国土资源行政办公和业务办公的图文一体化、无纸化办公,构建起市级国土资源信息应用与服务的平台。
1设计依据系统功能设计的技术依据(1)《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国土资源部(2)《全国国土资源政务管理信息系统与信息服务系统建设总体方案》,国土资源部(3)《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建设规范》,国土资源部(4)《县(市)级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指南》,国土资源部(5)《全国国土资源信息网络系统建设规范(试行)》,国土资源部(6)《全国国土资源信息网络系统安全管理规定(试行)》,国土资源部(7)《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规范(试行)》,国务院电子信息系统推广应用办公室(8)《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全国农业区化委员会(9)《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国土资源部(10)《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程》,国土资源部(11)《城镇土地分等定级规程》,GB/T 18507-2001(12)《城镇土地估价规程》,GB/T 18508-2001(13)《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国发[2001]15号(14)《关于整顿和规范土地市场秩序的通知》,国土资发[2001]174号(15)《关于进一步推行招标拍卖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通知》,国土资发[1999]30号(16)《关于切实做好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1999]39号(17)《关于印发试行<土地分类>的通知》,国土资发[2001]255号(18)《关于建立建设用地信息发布制度的通知》,国土资发[1998]222号(19)《国土资源行政复议规定》,国土资发[2001]8号(20)《关于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土资源部数据库建设方面的技术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 2260—2000(2)《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GB/T 17798—1999(3)《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GB/T 13923-1992(4)《城市地理要素—城市道路、道路交叉口、街坊、市政工程管线,编码结构规则》,GB 14395-93(5)《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 13989—1992(6)《1∶5000 1∶10000地形图图式》,GB/T 5791—1993(7)《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GB 14804-1993(8)《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 7929-1995(9)《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数字化规范》,GB/T 17160-1997(10)《地籍测绘规范》,国家测绘局 CH 5002-1994(11)《地籍图式规范》,国家测绘局 CH 5002-1994(12)《大比例尺地形图机助成图规范》,GB 14912-1994(13)《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试行)》,国土资源部(14)《县(市)级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试行)》,国土资源部(15)《县(市)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标准》,国土资源部(16)《国土资源信息核心元数据库标准》,国土资源部(17)《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工作指南》,国土资源部(18)《矿产地质数据库建设工作指南》,国土资源部(19)《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标准(试行)》,国土资源部(20)《省级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建设指南(试行)》,国土资源部(21)《土地利用现状数据验收标准》,国土资源部软件工程管理中的技术依据(1)《软件工程术语》,GB/T 11457-1989(2)《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GB/T 8566-1988(3)《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GB/T 8567-1988(4)《计算机软件需求说明编制指南》,GB/T9385-1988(5)《信息技术软件生存期过程》,GB/T 8566-1995(6)《软件文档管理指南》,GB/T 16680-1996(7)《计算机质量保证计划规范》,GB/T 12504-1990(8)《计算机配置管理计划规范》,GB/T 12505-19902设计原则(1)先进性包括硬件设备、软件和技术方法的先进性:硬件设备的先进性:硬件设备应选用性能价格比高的设备,并有很高的可靠性和较长的使用寿命;软件的先进性:软件应当采用目前国际上通用并符合发展趋势的软件,为以后的功能扩充打下基础;技术方法的先进性:采用先进的技术方法和理论,设计实用、可靠、具有先进理论水平的分析模型和应用模型。
移动信息化解决方案——国土资源行业电子政务基础平台解决方案
![移动信息化解决方案——国土资源行业电子政务基础平台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683c2a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fb.png)
移动信息化解决方案——国土资源行业电子政务基础平台解决方案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都积极探索信息化解决方案,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国土资源行业也不例外,为了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提升国土资源管理能力,需要建立一套电子政务基础平台。
本文将阐述国土资源行业电子政务基础平台解决方案。
一、解决方案概述国土资源行业电子政务基础平台旨在打造一个全面集成、高效便捷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通过整合现有信息资源,提供统一的数据管理和公共服务功能,实现数字化、标准化、一体化管理。
该平台将涵盖土地管理、矿产资源管理、地质灾害防治等各项主要业务,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供全方位的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并为公众提供更便捷的政务服务。
二、平台功能特点1.数据共享与整合:平台将与各级政府、相关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建立数据共享机制,整合各类地理信息和资源数据,实现资源的集中整合和共享使用,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和管理水平。
2.业务协同处理:平台将提供全面的业务处理功能,包括各类审批、登记、查询、统计等业务。
同时,通过与相关部门的数据交换和业务协同,实现信息的交互传输和流程的无缝衔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3.公众参与与互动:平台将建立公众参与机制,通过实名认证和在线服务,让公众可直接办理相关业务,提供方便快捷的政务服务。
同时,通过在线留言、调查问卷等形式,提供信息反馈机制,促进政府与公众的互动与沟通。
4.数据安全与保护:平台将采用多重安全措施确保数据的安全和隐私的保护。
通过数据备份、灾备机制和权限控制等手段,有效防止数据丢失、泄漏和非法访问,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数据的完整性安全。
5.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平台将提供强大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功能,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算法,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供准确、科学的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提高行业的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
三、平台实施步骤1.系统需求分析:根据国土资源行业的实际需求,明确平台的功能和业务范围,进行详细的需求分析和功能规划,确保平台能够满足行业的实际需求。
国土资源管理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建设设想
![国土资源管理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建设设想](https://img.taocdn.com/s3/m/d9dee524ed630b1c59eeb53a.png)
备选择上 应保证在今后较长 时间的扩
充要求 。
、 安全保密性原则
作为一个 由多个 部 门同时联 网办 公的信息 系统 , 安全可靠 至关重要 。
四、 安全防护系统
如何要有 效 、合理地解 决网络开 放性 与安全性之 间的矛盾 , 是 电子政 务系统对 安全的特殊 需求 。实际 卜 就 是 在 电 子政 务 系统 信 息 畅 通 的 基础 上 , 有 效阻止 非法访 问和攻击 对系统
对网络系统的入侵和破坏 。 、 入侵检 测系统 一 责 。同时 , 还应在网络 设计的关键部 分建立有备份措施 或设备 , 对于 重要 是
设 , 将 实现国土 资源 行政管理和服 务
一种对 网络传输进 行即时监视 , 在 发 现可疑传输 时发出警报或 者采取 卞动 反应措施 的网络 安全设备 。 在信 息系 统‘ 部署入侵检 测系统 , 可 以通过 入 侵检 测系统 自 、实时 、 能化地 监 动 智 测 网络运 行的安全情况 , 实现对 网络
和 重大战略 部署提供 重要 的国土资源 基础信 息支持 。 用户 工 作站 客户 服 务层 伽 是Βιβλιοθήκη 蹋捆应 用服 务 器层
数据 服 务层
一、电子政务系统定义
电子 政务 ‘
图 系统总体框 架结构 图
困
开 , 有效保障数据信息的安全统一 。 数据 传输层 为保障数据传输 的 安全 , 跨单位 间的信息交换 可 以通过 专 网进 行 , 它 不与外网有任何信 息交
的变 化 , 通 过 电 子政 务信 自 系统 建 、
信 任 的企 业 内 部 网和 不 可 信 的 公共 网 或 网 络 安全 域 之 间 的 , 通 过 监 测 、限制 、更改跨越 防火墙的数据
流 , 尽 可能地对外部屏 蔽网络 内部的
(智慧政务)ZD衡阳市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智慧政务)ZD衡阳市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总体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5b479610661ed9ac51f310.png)
(智慧政务)ZD衡阳市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总体设计方案衡阳市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总体设计方案武汉中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衡阳市国土资源信息中心二OO七年八月目录1引言11.1系统建设意义11.2系统建设目标和任务31.3编写目的51.4术语说明52系统设计原则和依据72.1系统设计原则72.2系统设计的依据92.2.1系统功能设计的技术依据92.2.2数据库建设方面的技术依据92.2.3软件工程管理中的技术依据103系统设计中应用的关键技术113.1面向业务多层体系结构设计模式113.2多源国土资源信息的分布式存储技术133.3海量图库管理技术153.4独特的多粒度空间索引技术153.5国土资源信息管理的多级服务器组建技术163.6国土资源信息WEB发布技术163.7多用户并发访问与长事务处理技术173.8工作流驱动和自定义表单技术183.9功能编码库技术193.10时域GIS(历史)管理技术203.11异构GIS互操作技术214系统结构设计234.1系统结构模式概述234.2系统体系结构244.3系统框架结构255运行平台功能设计265.1通用管理功能设计265.1.1窗口收件265.1.2在办箱265.1.3已办事件265.1.4沉淀箱265.1.5案卷移交275.1.6督办275.1.7工作表单275.1.8专项查询275.1.9消息提醒275.1.10查询统计285.1.11痕迹保留285.1.12电子报件285.1.13图形操作285.2政务事务办公功能设计285.2.1公文管理功能设计285.2.2日常行政管理功能设计295.2.3综合服务功能设计325.3政务业务办公功能设计335.3.1政务业务办公设计思想335.3.2业务管理功能设计346搭建平台设计446.1搭建平台的功能结构456.2各项工具组件功能设计456.2.1机构与数据资源管理工具456.2.2业务定制466.2.3空间数据操作工具466.2.4辅助业务处理工具477数据中心设计487.1数据库组织487.2国土资源基础信息数据中心的建设517.3数据中心管理工具功能设计537.4数据库管理与更新机制的设计557.5数据中心更新与维护策略557.5.1数据中心的系统架构和数据更新原理557.5.2数据中心的维护策略567.5.3数据中心的更新机制578信息发布功能设计598.1信息发布设计目标598.2信息发布功能设计599互联互通设计619.1设计原则619.2解决方案6110界面设计6211运行环境设计6311.1网络建设及硬件配置6311.1.1网络建设方案6311.1.2硬件配置方案6411.1.3软件配置方案6512系统安全设计6612.1硬件及网络方面保证系统的可靠性6612.2软件方面保证系统的安全性6612.2.1操作系统6612.2.2数据库6612.2.3数据保密性6712.2.4系统提供的管理工具6712.2.5系统功能的可靠性6712.2.6管理人员培训以及服务支持上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6713项目的管理与工程实施6813.1项目管理机构6813.2工程质量管理6813.2.1软件开发质量标准的确定6813.2.2软件质量保障措施6913.2.3数据库建设工程质量的控制措施6913.3风险管理7013.4项目阶段划分7014培训与技术支持7114.1培训计划7114.2技术支持与售后服务721引言数字化、网络化的迅猛发展,正推动着人类社会发展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工作方式乃至价值观念。
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专题方案
![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专题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0919f6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bf.png)
解决方案-交大博通电子政务平台博通电子政务平台,是为了迅速构建电子政务应用系统而设计旳,由构建平台和运营平台构成,集成了MIS数据应用和GIS数据应用旳管理,真正实现网上并联智能化审批和图文一体化。
通过构建平台,可轻松地实现对数据构造、界面呈现、业务逻辑、工作流程、组织机构、权限分派等方面旳修改,并可对业务规则进行显性旳调节,以适应新旳业务需求。
1.技术架构电子政务平台为原则3层技术架构,即客户交互层、应用服务层、数据存储层。
系统整合了多种高档开发语言,发挥其各自最大优势,形成旳一套完整、严谨、安全、灵活旳业务服务设计和运营平台。
服务端采用Java语言开发旳J2EE体系构造,通过SOAP、WebService等多种通讯合同对外提供API服务;客户端核心模块采用.Net研发,为顾客提供优秀人机交互操作界面,并满足批量数据运算解决和多种复杂规则旳前置校验,结合Html、Flex等中轻量Web客户端满足顾客信息发布等需求。
图形服务采用先进旳ArcGISServer,为顾客提供高效、稳定地图形呈现、分析、打印等业务操作。
服务端采用JAVA语言开发,支持跨平台、跨数据库旳多种部署规定,可以全面满足多变旳IT基本设施。
采用行业原则技术旳WebAPP,支持单点或集群部署。
核心功能涉及:1. 数据集成管理服务:通过数据集成管理服务,可以整合信息孤岛、合理运用既有公司资源。
使用JDBC访问各类关系型数据库,采用JOTM(Java Open Transaction Manager)实现分布式事务解决管理,结合JTA(Java Transaction API)保证多数据源旳数据完整性、一致性。
2. 文档管理服务:解决顾客对公司各类电子文档统一管理旳需求,提高顾客质量体系。
3. 空间地理服务:集成ArcGis服务,为顾客提供空间数据管理、地图浏览、空间地理信息查询等服务。
4. 组织机构服务:完善旳组织机构模型,满足顾客旳部门、岗位、人员及权限分级授权旳需求。
国土资源行业电子政务平台解决方案
![国土资源行业电子政务平台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b250aaba0d4a7302763abf.png)
国土资源行业电子政务平台解决方案1.1 背景国土资源行业是履行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等自然资源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的行政管理的国家机构,不但行使着重要的政府管理职能,还掌握着大量国家基础性和战略性信息。
通过电子政务建设,将实现国土资源行政管理的电子化、网络化,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和办事效率,促进政务公开和廉政建设,带动国土资源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为国家宏观决策和重大战略部署提供重要的国土资源基础信息支持。
目前,国土资源行业政务信息化建设已取得了相当的进展。
建立了供服务的内网和外网网站,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建立了一批基础性、战略性国土资源信息基础数据库,研制开发了一批与之相应的地政、矿政业务管理应用系统。
这些基础数据库和应用系统已开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在各自领域对健全管理制度、深化体制改革、培养管理人才发挥着巨大作用。
但是,国土资源行业政务信息化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已开发应用的系统主要只是针对一个业务需求,在单一的环境下运行,缺乏系统之间的有机联系与信息共享。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新的管理模式和理念的不断涌现,业务横向联系越来越紧密。
各级行政管理部门都面临着利用信息技术推动政务工作科学化、高效率的新局面。
局限于本应用领域的业务信息,往往不能满足行政管理人员对信息综合的、深层次的应用、分析、决策的需求。
总结以往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工作,还普遍存在开发周期较长、重复建设、应用范围有限、不适应管理模式的变化与调整和维护困难等问题。
为了跟上时代步伐、适应体制改革的需要,建立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以实现”信息共享、互联互通”的要求越来越迫切。
针对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的建设内容与建设目标具有多样性的特点,通过国土资源行业电子政务基础平台的建设,把独立的业务应用及其数据库、静态的网站等建立和集成到一个可管理的环境中,实现一体化、集成式政务信息化应用,同时利用业务系统构建工具,不需重新开发而快速搭建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并随着应用的深入而及时扩展和调整,以缩短开发周期、避免重复建设、提高维护水平,全面实现业务系统的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
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方案
![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4c2214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47.png)
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方案博通电子政务平台,是为了快速构建电子政务应用系统而设计的,由构建平台与运行平台构成,集成了MIS数据应用与GIS数据应用的管理,真正实现网上并联智能化审批与图文一体化。
通过构建平台,可轻松地实现对数据结构、界面展现、业务逻辑、工作流程、组织机构、权限分配等方面的修改,并可对业务规则进行显性的调整,以习惯新的业务需求。
1.技术架构电子政务平台为标准3层技术架构,即客户交互层、应用服务层、数据存储层。
系统整合了多种高级开发语言,发挥其各自最大优势,形成的一套完整、严谨、安全、灵活的业务服务设计与运行平台。
服务端使用Java语言开发的J2EE体系结构,通过SOAP、WebService等多种通讯协议对外提供API服务;客户端核心模块使用.Net研发,为用户提供优秀人机交互操作界面,并满足批量数据运算处理与各类复杂规则的前置校验,结合Html、Flex等中轻量Web客户端满足用户信息公布等需求。
图形服务使用先进的ArcGISServer,为用户提供高效、稳固地图形展现、分析、打印等业务操作。
服务端使用JAVA语言开发,支持跨平台、跨数据库的多种部署要求,能够全面满足多变的IT基础设施。
使用行业标准技术的WebAPP,支持单点或者集群部署。
核心功能包含:1. 数据集成管理服务:通过数据集成管理服务,能够整合信息孤岛、合理利用现有企业资源。
使用JDBC访问各类关系型数据库,使用JOTM(Java Open Transaction Manager)实现分布式事务处理管理,结合JTA(Java Transaction API)保证多数据源的数据完整性、一致性。
2. 文档管理服务:解决用户对企业各类电子文档统一管理的需求,提升用户质量体系。
3. 空间地理服务:集成ArcGis服务,为用户提供空间数据管理、地图浏览、空间地理信息查询等服务。
4. 组织机构服务:完善的组织机构模型,满足用户的部门、岗位、人员及权限分级授权的需求。
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平台解决方案
![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平台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75599479563c1ec4da7168.png)
研发背景国务院于2005年批准国土资源部“金土工程”项目,国土资源部已正式启动“金土工程”项目建设,各级政府对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的重视程度使得数字国土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和潮流。
随着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建库工作逐步完成,城镇和农村地籍数据已经到应用的阶段,矿产调查数据及其他业务数据的慢慢积累,进一步推动电子政务的建设,各国土局建设电子政务系统已迫在眉睫。
解决什么问题⏹实现各功能模块或者子系统的高度集成统一⏹将相关科室的各个办公流程纳入到一个集中统一的办公环境中⏹办公流程、办公表单与用户组织权限的自定义⏹实现网络化、异地、协同办公⏹提供丰富的二次开发接口,方便功能模块的挂接与升级,降低维护成本⏹避免人力资源耗费,最大程度节约资源,提高办事效率产品特性国土资源行业电子政务是以政策、法规和标准等为保障,以计算机网络及硬件平台为依托,在电子政务基础平台上构建国土资源政务管理信息系统,在数据中心和数据交换体系的支持下,政务管理子系统中的各项业务通过国土资源行业内网网站和外网网站,形成对行政管理和社会的应用与服务,同时整个电子政务系统必须要在切实的安全体系下运行。
1、申请授权在用户办理案卷时,可根据需要申请挂起缓办、绿色通道特事特办、撤销退办等,便捷的操作方式让案卷流转更简单。
2、带图作业国土政务带图作业主要包括“合规性判断”、“土地利用现状判断”、“权属判断”等三个因素,系统采取图形数据叠加分析的方法,计算出地块占用现状图、规划图、地籍图的情况,辅助业务人员办理业务。
3、业务关联(1)案卷关联用户在办理业务时,需要查看案卷相关的其他业务案卷材料和办理情况时,通过政务系统的关联操作功能,可以将相关的业务案卷关联起来,在今后的办理中方便查看关联案卷。
(2)图形关联政务系统中MIS和GIS的信息是紧密相关的,可以通过案卷定位到对应的地块,也可以通过业务工作图中的地块找到相应的案卷,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图属互查。
功能展示。
电子政务信息管理平台方案(精简篇)
![电子政务信息管理平台方案(精简篇)](https://img.taocdn.com/s3/m/21f65b00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af.png)
电子政务信息管理平台方案电子政务信息管理平台方案一、方案应用现有办公信息没有有效工具进行管理和利用,使信息利用率低下,查询效率低。
信息时效性差,公文处理沿用手工方式,流转过程迟缓,且收阅的时间不能做到一致。
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各单位现有信息分别保存,信息不能共享。
我们的电子信息管理平台,投资少见效快,利用率高。
基本形式是由1台或2台服务器,加上若干PC机构成各处的局域网,主要用于内部的文件管理和与所管理企业进行报表接收及文件传递。
同时,领导可以分别看到各部门的信息。
方案特点 1. 简单、易用只要通过浏览器,就能使用,帮助工作部门轻松建立Intranet应用体系,客户端全面支持浏览器,可以通过浏览器得到各种信息服务。
系统设置方便,操作简单,无需复杂的培训,就可以熟练掌握。
信息管理平台提供了完善的帮助文件,是迅速了解和灵活运用的方便利器。
2. 功能强大、全面组织、快速实施办公自动化解决方案以办公处理为基础,充分考虑了行业发展中常规性的和可变性的因素,为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多层面的应用服务,满足机关处室现有的应用需求,符合企业机关的办事特征和表现方式。
3. 经济、实用、高性价比办公自动化解决方案把内部办公、外部网站内容管理、业务流程重组相结合,对各类资源综合管理,充分考虑降低系统对于硬件的要求,提供了较高的性价比。
4. 功能模块化体系结构、标准兼容性、易于扩展个性化定制: 根据实际情况,定制合身的解决方案支持二次开发: 可在信息管理平台的基础上进行定制开发,灵活扩展现有的应用功能。
5. 开放交互,协作支持各种服务信息管理平台,采用了统一消息实时交互机制,与其他各种应用软件实现无缝挂接,协作支持各种服务。
可有效的整合其他专用系统。
大部分机构原来都建设有各种应用系统,比如MIS信息管理系统等。
现在可以通过信息管理平台与各种后台数据库进行连接,并将信息发布到外部网上,不用编程可以对异种的数据库进行高级查询和远程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平台设计方案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平台设计方案1引言数字化、网络化的迅猛发展,正推动着人类社会发展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工作方式乃至价值观念。
信息化已成为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信息化水平也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竞争力、现代化程度、综合国力和经济成长能力的重要标志。
我国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经历了数字制图与科学计算、数据库与单一系统建设阶段等发展阶段,现已进入数据中心与电子政务阶段。
2004年在贵州省贵阳市举行的“全国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建设工作会议”上,国土资源部明确指出今后四年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基本建成结构合理、功能完整、安全稳定、覆盖全局的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实现国土资源政务管理和决策支持的网络化运行,形成网上双向互动式的国土资源公众信息服务体系。
面对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建设工作如火如荼开展的形势,市国土资源局适时地提出了建设《市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管理系统》(下简称电子政务系统)。
通过该项工作的开展,将建立标准、科学、现势的全市国土资源管理信息数据库,完成市级数据中心的建设工作;开发具相应服务功能的业务管理系统,实现城区、集镇、农村的统一分类和地政、矿政、测政管理的信息化、科学化和现代化,使市局的管理水平迈入全国先进行列。
2总体目标开展控制点数据库、DLG、DEM和DOM数据库、城镇地籍调查数据库、农村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和城乡地权信息库的建设工作,建成市级数据中心,实现国土资源基础数据的统一管理;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为宗旨,采用先进的GIS平台、以计算机网络为传输载体、使用可视化技术,结合国土资源管理的业务流程,建立结构完整、功能齐全、技术先进的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管理系统,实现国土资源管理各业务主流程的信息化;建成集窗口式办公、自动化管理为一体的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实现国土资源行政办公和业务办公的图文一体化、无纸化办公,构建起市级国土资源信息应用与服务的平台。
3设计依据系统功能设计的技术依据(1)《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国土资源部(2)《全国国土资源政务管理信息系统与信息服务系统建设总体方案》,国土资源部(3)《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建设规范》,国土资源部(4)《县(市)级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指南》,国土资源部(5)《全国国土资源信息网络系统建设规范(试行)》,国土资源部(6)《全国国土资源信息网络系统安全管理规定(试行)》,国土资源部(7)《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规范(试行)》,国务院电子信息系统推广应用办公室(8)《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全国农业区化委员会(9)《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国土资源部(10)《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程》,国土资源部(11)《城镇土地分等定级规程》,GB/T18507-2001(12)《城镇土地估价规程》,GB/T18508-2001(13)《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国发[2001]15号(14)《关于整顿和规范土地市场秩序的通知》,国土资发[2001]174号(15)《关于进一步推行招标拍卖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通知》,国土资发[1999]30号(16)《关于切实做好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1999]39号(17)《关于印发试行<土地分类>的通知》,国土资发[2001]255号(18)《关于建立建设用地信息发布制度的通知》,国土资发[1998]222号(19)《国土资源行政复议规定》,国土资发[2001]8号(20)《关于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土资源部数据库建设方面的技术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2260—2000(2)《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GB/T17798—1999(3)《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GB/T13923-1992(4)《城市地理要素—城市道路、道路交叉口、街坊、市政工程管线,编码结构规则》,GB14395-93(5)《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13989—1992(6)《1∶50001∶10000地形图图式》,GB/T5791—1993(7)《1∶5001∶1000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GB14804-1993 (8)《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9)《1∶5001∶10001∶2000地形图数字化规范》,GB/T17160-1997 (10)《地籍测绘规范》,国家测绘局CH5002-1994(11)《地籍图式规范》,国家测绘局CH5002-1994(12)《大比例尺地形图机助成图规范》,GB14912-1994(13)《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试行)》,国土资源部(14)《县(市)级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试行)》,国土资源部(15)《县(市)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标准》,国土资源部(16)《国土资源信息核心元数据库标准》,国土资源部(17)《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工作指南》,国土资源部(18)《矿产地质数据库建设工作指南》,国土资源部(19)《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标准(试行)》,国土资源部(20)《省级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建设指南(试行)》,国土资源部(21)《土地利用现状数据验收标准》,国土资源部软件工程管理中的技术依据(1)《软件工程术语》,GB/T11457-1989(2)《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GB/T8566-1988(3)《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GB/T8567-1988(4)《计算机软件需求说明编制指南》,GB/T9385-1988(5)《信息技术软件生存期过程》,GB/T8566-1995(6)《软件文档管理指南》,GB/T16680-1996(7)《计算机质量保证计划规范》,GB/T12504-1990(8)《计算机配置管理计划规范》,GB/T12505-19904设计原则(1)先进性包括硬件设备、软件和技术方法的先进性:硬件设备的先进性:硬件设备应选用性能价格比高的设备,并有很高的可靠性和较长的使用寿命;软件的先进性:软件应当采用目前国际上通用并符合发展趋势的软件,为以后的功能扩充打下基础;技术方法的先进性:采用先进的技术方法和理论,设计实用、可靠、具有先进理论水平的分析模型和应用模型。
(2)稳定性系统建设将采用先进和高度商品化的软硬件平台、网络设备和二次开发工具。
在进行系统设计、实现和测试时采用科学有效的技术和手段,确保系统交付使用后能持续稳定地运行。
(3)安全性由于系统业务涉及不同权限的职能部门、不同类型的业务数据,系统的安全保密性是系统设计的重要原则。
系统应采用权限控制和网络控制两种方法,保证整个软件系统不会出现非法访问和各子功能的非法使用:权限控制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按岗位权限设置功能三级控制;使系统本身对于数据库中数据存取进行控制,防止无关用户对数据的有意或无意破坏以及对数据的非法存取,并采用数据备份等技术,保证数据的安全性;网络控制采用内网从物理上和外网分开,通过防火墙同外网进行隔离的网络建设方案;网上申报通过电子证书认证及用户名和密码的检验来保证安全。
(4)可维护性维护方式:系统提供对系统自身的集中操作维护的功能,真正做到使系统能在数据损坏、丢失等情况下将备份数据倒回,实现数据恢复。
维护工作量:系统提供集中的、智能化的维护工具,尽可能减少手工维护工作量,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5)易操作性界面设计:系统应提供美观实用、友好直观的中文图形化用户管理界面,充分考虑办公人员的习惯,方便易学、易于操作,含全菜单式处理和各种快捷键操作,保证多数功能一键到达。
系统应以图形化的方式提供各种操作手段,充分发挥GIS以图形面对用户的特点,信息的表现方式更直观,效率更高,摆脱过去那种面对大量枯燥的表格、文字信息进行数据挖掘的状况。
系统应提供即时在线联机帮助功能,随时对操作者遇到的疑难进行解答。
(6)可扩展性功能扩展:为了满足用户今后系统扩容和扩大应用范围的需求,系统应充分考虑从系统结构、功能设计、管理对象等各方面的功能扩展。
软硬件升级:系统应充分考虑软硬件平台的可扩展性及软、硬件的负载平衡机制。
随着关键软件和硬件的发展以及管理功能的增加,系统具有灵活和平滑的扩展能力。
(7)开放性为了确保应用系统具有良好的互操作性和可移植性,系统的数据格式应该符合有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5关键技术5.1MapGIS—基础平台业务多样、图纸复杂、表格繁多,数据来源多、数据量大、空间跨度大、要求的精度高是国土资源信息显著的特征,这决定了其管理信息系统必须采用先进的GIS技术。
由中国地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中地公司开发研制的国产GIS平台—MapGIS,经过多年不断的努力,目前已发展成为面向网络环境的全组件式大型通用GIS平台软件;提供有API函数、MFC 类库、COM组件等多种二次开发方式;在性能上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尤其在地图输入/输出、叠加分析、网络分析、海量数据管理、图库检索和BUFFER分析等方面领先于国内外同类软件;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保持第一名;在国家科技部组织的GIS测评中,连续7年名列前茅,200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该平台目前已在“湖南省国土资源厅电子政务系统”、“湖北省国土资源厅电子政务系统”、“秦皇岛市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和“云南省楚雄州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等多项国土项目中得到了应用。
这一技术成果是市局国土电子政务管理系统具有高品质的保证。
5.2应用的关键技术5.2.1多源国土资源信息的分布式存储技术网络空间数据库的建立是实现空间数据分布式管理的核心基础。
为了实现空间数据存取的设备无关性、位置无关性,MapGIS从软件结构上,把数据管理功能独立成一个功能层,所有的数据存取均通过该功能层。
在该功能层定义了“工作区”的概念,并在工作区的基础上,定义了对空间实体相关的各种数据进行添加、删除、更新、检索、判断等操作,这些概念和操作通过API函数接口或C++类,暴露给上层程序。
MapGIS数据管理层向上提供“工作区”的概念及其相关接口,向下则通过数据转换程序对其他GIS系统实现数据交换,通过本地数据管理程序实现存取本地空间数据文件,通过空间数据库引擎存取网络数据,如图1所示。
图1MapGIS数据管理层结构逻辑图利用MapGIS的空间数据库引擎(SDE),可将多源国土资源空间数据放在商业关系数据库中管理,这样既可大大拓展空间数据的容量,又可以利用关系数据库的海量数据管理、事务处理(Transaction )、记录锁定、并发控制、数据仓库等功能,使空间数据与非空间数据一体化集成。
SDE 通常可分为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两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