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等差等比数列知识点梳理及经典例题,推荐文档

合集下载

(完整版)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总结,推荐文档

(完整版)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总结,推荐文档

6.等差数列的证明方法
定义法:若 an an1 d 或 an1 an d (常数 n N ) an 是等差数列.
7.提醒:
(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 n 和公式中,涉及到 5 个元素: a1 、 d 、 n 、 an 及 Sn ,其中 a1 、 d 称作
为基本元素。只要已知这 5 个元素中的任意 3 个,便可求出其余 2 个,即知 3 求 2。 (2)设项技巧:
①一般可设通项 an a1 (n 1)d ②奇数个数成等差,可设为…, a 2d , a d , a, a d , a 2d …(公差为 d ); ③偶数个数成等差,可设为…, a 3d , a d , a d , a 3d ,…(注意;公差为 2 d )
8..等差数列的性质:
(1)当公差 d 0 时,
5.等差数列的判定方法
(1) 定义法:若 an an1 d 或 an1 an d (常数 n N ) an 是等差数列. (2) 等差中项:数列 an 是等差数列 2an an-1 an1 (n 2) 2an1 an an2 . ⑶数列 an 是等差数列 an kn b (其中 k, b 是常数)。 (4)数列 an 是等差数列 Sn An2 Bn ,(其中A、B是常数)。
即 当 a1 0,d 0,由 aann1 00 可得 Sn 达到最小值时的 n 值.
或求 an中正负分界项
法三:直接利用二次函数的对称性:由于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图像是过原点的二次函数,故n取离二次函数对
称轴最近的整数时, Sn 取最大值(或最小值)。若S
p
=
S
q则其对称轴为 n
pq 2
注意:解决等差数列问题时,通常考虑两类方法:
S奇 S偶
n 1 n

(完整版)等差等比数列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等差等比数列知识点总结

1.等差数列: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d ,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d 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即d a a n n =--1(d 为常数)(2≥n );.2.等差中项:(1)如果a ,A ,b 成等差数列,那么A 叫做a 与b 的等差中项.即:2ba A +=或b a A +=2 (2)等差中项: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2(211-≥+=⇔+n a a a n n n 212+++=⇔n n n a a a3.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一般地,如果等差数列{}n a 的首项是1a ,公差是d ,可以得到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d n a a n 11-+=推广: d m n a a m n )(-+=. 从而mn a a d mn --=; 4.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1()2n n n a a S +=1(1)2n n na d -=+211()22d n a d n =+-2An Bn =+ (其中A 、B 是常数,所以当d ≠0时,S n 是关于n 的二次式且常数项为0) 5.等差数列的判定方法(1) 定义法:若d a a n n =--1或d a a n n =-+1(常数*∈N n )⇔ {}n a 是等差数列. (2) 等差中项: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2(211-≥+=⇔+n a a a n n n 212+++=⇔n n n a a a .(3) 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b kn a n +=(其中b k ,是常数)。

(4) 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2n S An Bn =+,(其中A 、B 是常数)。

6.等差数列的证明方法定义法:若d a a n n =--1或d a a n n =-+1(常数*∈N n )⇔ {}n a 是等差数列.(1)当m n p q +=+时,则有q p n m a a a a +=+,特别地,当2m n p +=时,则有2m n p a a a +=.(2) 若{n a }是等差数列,则232,,n n n n n S S S S S -- ,…也成等差数列(3)设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d 为公差,奇S 是奇数项的和,偶S 是偶数项项的和,n S 是前n 项的和 1.当项数为偶数n 2时,()121135212n n n n a a S a a a a na --+=+++⋅⋅⋅+==奇 ()22246212n n n n a a S a a a a na ++=+++⋅⋅⋅+==偶 ()11=n n n n S S na na n a a nd ++-=-=-偶奇 11n n n n S na a S na a ++==奇偶2、当项数为奇数12+n 时,则21(21)(1)1n S S S n a S n a S n S S a S na S n +⎧=+=+=+⎧+⎪⎪⇒⇒=⎨⎨-==⎪⎪⎩⎩n+1n+1奇偶奇奇n+1n+1奇偶偶偶 (其中a n+1是项数为2n+1的等差数列的中间项). 1、等比数列的定义:()()*12,nn a q q n n N a -=≠≥∈0且,q 称为公比 2、通项公式:()11110,0n nn n a a a q q A B a q A B q-===⋅⋅≠⋅≠,首项:1a ;公比:q推广:n m n m n n n m m a a a q q q a --=⇔=⇔=3、等比中项:(1)如果,,a A b 成等比数列,那么A 叫做a 与b 的等差中项,即:2A ab =或A = 注意:同号的两个数才有等比中项,并且它们的等比中项有两个(两个等比中项互为相反数)(2)数列{}n a 是等比数列211n n n a a a -+⇔=⋅ 4、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n S 公式:(1)当1q =时,1n S na = (2)当1q ≠时,()11111n n n a q a a qS qq--==-- 11''11n n n a aq A A B A B A q q=-=-⋅=---(,,','A B A B 为常数)5、等比数列的判定方法:(1)用定义:对任意的n ,都有11(0){}n n n n n na a qa q q a a a ++==≠⇔或为常数,为等比数列(2)等比中项:21111(0){}n n n n n n a a a a a a +-+-=≠⇔为等比数列 (3)通项公式:()0{}n n n a A B A B a =⋅⋅≠⇔为等比数列 6、等比数列的证明方法:依据定义:若()()*12,nn a q q n n N a -=≠≥∈0且或1{}n n n a qa a +=⇔为等比数列 7、等比数列的性质:(1)若*(,,,)m n s t m n s t N +=+∈,则n m s t a a a a ⋅=⋅。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知识点总结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知识点总结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知识点总结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是数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关于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等差数列:
1. 定义:一个数列,其中任意两个相邻项的差是一个常数,这个数列被称为等差数列。

2. 通项公式:$a_n = a_1 + (n - 1)d$,其中 $a_1$ 是首项,$d$ 是公差,$n$ 是项数。

3. 求和公式:$S_n = \frac{n}{2} [2a_1 + (n - 1)d]$,其中 $S_n$ 是前$n$ 项的和。

4. 等差中项:任意两项的算术平均值等于第三项。

5. 等差数列的性质:如果两个数列都是等差数列,那么它们的和也是一个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
1. 定义:一个数列,其中任意两个相邻项的比是一个常数,这个数列被称为等比数列。

2. 通项公式:$a_n = a_1 \times q^{n-1}$,其中 $a_1$ 是首项,$q$ 是公比,$n$ 是项数。

3. 求和公式:对于 $q \neq 1$,有 $S_n = \frac{a_1(1 - q^n)}{1 - q}$;对于 $q = 1$,有 $S_n = na_1$。

4. 等比中项:任意两项的几何平均值等于第三项。

5. 等比数列的性质:如果两个数列都是等比数列,那么它们的乘积是一个等比数列。

以上是关于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在学习这些内容时,可以通过做练习题来加深理解和巩固知识。

(完整版)等差、等比数列公式总结

(完整版)等差、等比数列公式总结

一、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指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是同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d表示。

等差数列的一般形式为:a_n = a_1 + (n 1)d其中,a_n表示第n项,a_1表示第一项,n表示项数。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为:S_n = n/2 (a_1 + a_n)或者S_n = n/2 (2a_1 + (n 1)d)二、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指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是同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通常用字母q表示。

等比数列的一般形式为:a_n = a_1 q^(n 1)其中,a_n表示第n项,a_1表示第一项,n表示项数。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为:S_n = a_1 (1 q^n) / (1 q) (当q ≠ 1时)或者S_n = n a_1 (当q = 1时)一、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一种常见的数列,其中每一项与前一项之间的差是恒定的。

这个恒定的差值被称为公差,通常用字母d表示。

等差数列的一般形式可以表示为:a_n = a_1 + (n 1)d其中,a_n表示第n项,a_1表示第一项,n表示项数。

S_n = n/2 (a_1 + a_n)或者S_n = n/2 (2a_1 + (n 1)d)这个公式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计算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二、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另一种常见的数列,其中每一项与前一项之间的比是恒定的。

这个恒定的比值被称为公比,通常用字母q表示。

等比数列的一般形式可以表示为:a_n = a_1 q^(n 1)其中,a_n表示第n项,a_1表示第一项,n表示项数。

S_n = a_1 (1 q^n) / (1 q) (当q ≠ 1时)或者S_n = n a_1 (当q = 1时)这个公式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计算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三、应用场景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在数学和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在金融领域,等差数列可以用来计算定期存款的利息,而等比数列可以用来计算复利的增长。

(完整word版)数列知识点复习总结,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数列知识点复习总结,推荐文档

数列高考知识点大扫描数列基本概念数列是一种特殊函数,对于数列这种特殊函数,着重讨论它的定义域、值域、增减性和最值等方面的性质,依据这些性质将数列分类:依定义域分为:有穷数列、无穷数列; 依值域分为:有界数列和无界数列;依增减性分为递增数列、递减数列和摆动数列。

数列的表示方法:列表法、图象法、解析法(通项公式法及递推关系法); 数列通项:()n a f n =2、等差数列1、定义 当n N ∈,且2n ≥ 时,总有 1,()n n a a d d +-=常,d 叫公差。

2、通项公式 1(1)n a a n d =+-1)、从函数角度看 1()n a dn a d =+-是n 的一次函数,其图象是以点 1(1,)a 为端点, 斜率为d 斜线上一些孤立点。

2)、从变形角度看 (1)()n n a a n d =+--, 即可从两个不同方向认识同一数列,公差为相反数。

又11(1),(1)n m a a n d a a m d =+-=+-,相减得 ()n m a a n m d -=-,即()n m a a n m d =+-. 若 n>m ,则以 m a 为第一项,n a 是第n-m+1项,公差为d ; 若n<m ,则 m a 以为第一项时,n a 是第m-n+1项,公差为-d.3)、从发展的角度看 若{}n a 是等差数列,则12(2)p q a a a p q d +=++- ,12(2)m n a a a m n d +=++-, 因此有如下命题:在等差数列中,若2m n p q r +=+= , 则2m n p q r a a a a a +=+=.3、前n 项和公式由 1211,n n n n n S a a a S a a a -=+++=+++L L , 相加得 12n n a a S n +=, 还可表示为1(1),(0)2n n n S na d d -=+≠,是n 的二次函数。

数列的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知识点总结

数列的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知识点总结

数列的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知识点总结数列是数学中经常出现的概念,它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一组数的集合。

其中,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是两种常见的数列类型。

本文将对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基本概念、性质、求和公式以及应用进行总结。

一、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差均相等的数列。

用通项公式表示为:an = a1 + (n-1)d,其中an表示第n项,a1为首项,d为公差。

1. 等差数列的基本概念等差数列中,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值都相等,这个差值称为公差。

等差数列可以是正差、零差或负差的数列。

2. 等差数列的性质(1)首项和末项之和等于中间项之和的两倍:a1 + an = 2Sn,其中Sn表示前n项和。

(2)任意一项与首项之和等于任意一项与末项之和:ai + aj = a1 + an。

(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Sn等于首项与末项之和乘以项数的一半:Sn = (a1 + an) × n / 2。

3. 求等差数列的和求解等差数列的和可以利用求和公式Sn = (a1 + an) × n / 2,其中n 为项数。

4. 等差数列的应用等差数列在实际问题中有广泛的应用,如金融投资、房贷分期还款等均可以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进行计算。

二、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比均相等的数列。

用通项公式表示为:an = a1 × r^(n-1),其中an表示第n项,a1为首项,r为公比。

1. 等比数列的基本概念等比数列中,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值都相等,这个比值称为公比。

等比数列可以是正比、零比或负比的数列。

2. 等比数列的性质(1)相邻两项之商等于任意一项与首项之商等于任意一项与末项之商:ai/aj = a1/ai = ai/an。

(2)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Sn等于首项与末项之差除以公比减1:Sn = (a1 - an × r^n) / (1 - r)。

3. 求等比数列的和求解等比数列的和可以利用求和公式Sn = (a1 - an × r^n) / (1 - r),其中r不等于1。

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

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

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是高中数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在解决各种数学问题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基本概念、性质、求和公式以及应用进行归纳总结。

一、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指一个数列中的每一项与前一项之间的差都相等。

这个相等的差值被称为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d表示。

1. 基本概念一个等差数列可以以通项公式的形式表示为:an = a1 + (n - 1) * d,其中an表示数列的第n项,a1表示第一项,d表示公差。

2. 性质(1)公差:等差数列的公差d是等差数列中相邻两项的差,公差可以是正数、负数或零。

(2)公式: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 (n - 1) * d,其中n表示项数。

(3)前n项和: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可以通过求和公式Sn = n * (a1 + an) / 2来计算。

3. 应用等差数列广泛应用于数学和物理等领域,常见的应用包括:(1)数学题目中的差额、间隔、递推关系等。

(2)物理问题中的匀速直线运动、连续等差分布等。

(3)经济学中的利润、销售额等。

二、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指一个数列中的每一项与前一项之间的比都相等。

这个相等的比值被称为等比数列的公比,通常用字母r表示。

1. 基本概念一个等比数列可以以通项公式的形式表示为:an = a1 * r^(n-1),其中an表示数列的第n项,a1表示第一项,r表示公比。

2. 性质(1)公比:等比数列的公比r是等比数列中相邻两项的比值,公比可以是正数、负数或零。

(2)公式: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 r^(n-1),其中n表示项数。

(3)前n项和: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可以通过求和公式Sn = a1 * (1 - r^n) / (1 - r)来计算。

3. 应用等比数列也广泛应用于数学和物理等领域,常见的应用包括:(1)数学题目中的倍数关系、增长衰减等。

(2)物理问题中的连续等比分布、指数增长等。

word完整版等差等比数列知识点梳理及经典例题推荐文档

word完整版等差等比数列知识点梳理及经典例题推荐文档

word完整版等差等⽐数列知识点梳理及经典例题推荐⽂档(3)8A 、等差数列知识点及经典例题⼀、数列由a n 与S n 的关系求a n由S n 求a n 时,要分n=1和n > 2两种情况讨论,然后验证两种情况可否⽤统⼀的解析式表⽰,若不能,则⽤分段1例〗根据下列条件,确定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

⑴⑷=1 .⼬I =3%+2孑 (2 ) a\ = 1,4+i = C n+ 1) Ofl ?分析:(1)可⽤构造等⽐数列法求解; (2)可转化后利⽤累乘法求解; (3)将⽆理问题有理化,⽽后利⽤a n 与S n 的关系求解。

丁⽿初=3兔+ 2,⼆%知+ 1=3(弘+1⼋⼆詈异=3⼯丽临为等⽐数列拾⽐+⼆為+ 1 = 2 * 3" 1 , A ^ = 2 * 3^-1.E^H =(n+> ?-=服得 S T =(A ±^!当 42 时=5⼀5-='為f "(為⼫O(2) ■!.⽚?1⼀⼇「?| ^⼀ J ........................ 「「⼇记.故"—<-累乘可得,函数的形式表⽰为a nS (n 1) Si S n 1 (n 2)解答:(1)—(cud- a, i+4)(弼―a?- I〉,⼆(召+為⼁)(的—编| —4) = QrTcin>0,「*爲+ 4 i>CbA O H —I —4=0,即%—久1=4, 化数列为等差数列,"差d=4.丁⼫ +2)⼜a? = S* =-------- g ----- ?A a. -2??:%=2⼗4(川⼀1〉=如⼀2?⼀⼆、等差数列及其前n项和(⼀)等差数列的判定1、等差数列的判定通常有两种⽅法:第⼀种是利⽤定义,a n a n 1 d(常数)(n 2),第⼆种是利⽤等差中项,即2a.务1 %i(n 2)。

2、解选择题、填空题时,亦可⽤通项或前n项和直接判断。

(1)通项法:若数列{a n}的通项公式为n的⼀次函数,即a n=An+B,则{a n}是等差数列;(2)前n项和法:若数列{a.}的前n项和S n是S n An2Bn的形式(A, B是常数),则{a“}是等差数列。

等差等比数列以及基础知识点

等差等比数列以及基础知识点

一、等差等比数列基础知识点(一)知识归纳: 1.概念与公式:①等差数列:1°.定义:若数列}{),(}{1n n n n a d a a a 则常数满足=-+称等差数列;2°.通项公式:;)()1(1d k n a d n a a k n -+=-+= 3°.前n 项和公式:公式:.2)1(2)(11d n n na a a n S n n -+=+=②等比数列:1°.定义若数列q a a a nn n =+1}{满足(常数),则}{n a 称等比数列; 2°.通项公式:;11k n k n n q a q a a --==3°.前n 项和公式:),1(1)1(111≠--=--=q qq a q q a a S n n n 当q=1时.1na S n =2.简单性质:①首尾项性质:设数列,,,,,:}{321n n a a a a a1°.若}{n a 是等差数列,则;23121 =+=+=+--n n n a a a a a a 2°.若}{n a 是等比数列,则.23121 =⋅=⋅=⋅--n n n a a a a a a ②中项及性质:1°.设a ,A ,b 成等差数列,则A 称a 、b 的等差中项,且;2ba A +=2°.设a ,G,b 成等比数列,则G 称a 、b 的等比中项,且.ab G ±= ③设p 、q 、r 、s 为正整数,且,s r q p +=+1°. 若}{n a 是等差数列,则;s r q p a a a a +=+ 2°. 若}{n a 是等比数列,则;s r q p a a a a ⋅=⋅二、等差等比数列练习题一、 选择题1、如果一个数列既是等差数列,又是等比数列,则此数列 ( )(A )为常数数列 (B )为非零的常数数列 (C )存在且唯一 (D )不存在 2.、在等差数列{}n a 中,41=a ,且1a ,5a ,13a 成等比数列,则{}n a 的通项公式为 ( )(A )13+=n a n(B )3+=n a n (C )13+=n a n 或4=n a (D )3+=n a n 或4=n a3、已知c b a ,,成等比数列,且y x ,分别为a 与b 、b 与c 的等差中项,则ycx a +的值为( ) (A )21 (B )2- (C )2 (D ) 不确定4、互不相等的三个正数c b a ,,成等差数列,x 是a ,b 的等比中项,y 是b ,c 的等比中项,那么2x ,2b ,2y 三个数( )(A )成等差数列不成等比数列 (B )成等比数列不成等差数列 (C )既成等差数列又成等比数列 (D )既不成等差数列,又不成等比数列5、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n n S n 24212+=+,则此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A )22-=n a n(B )28-=n a n (C )12-=n n a (D )n n a n -=26、已知))((4)(2z y y x x z --=-,则 ( )(A )z y x ,,成等差数列 (B )z y x ,,成等比数列 (C )z y x 1,1,1成等差数列 (D )zy x 1,1,1成等比数列 7、数列{}n a 的前n 项和1-=n n a S ,则关于数列{}n a 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 )①一定是等比数列,但不可能是等差数列 ②一定是等差数列,但不可能是等比数列 ③可能是等比数列,也可能是等差数列 ④可能既不是等差数列,又不是等比数列 ⑤可能既是等差数列,又是等比数列 (A )4 (B )3 (C )2 (D )1 8、数列1⋯,1617,815,413,21,前n 项和为( ) (A )1212+-n n (B )212112+-+n n (C )1212+--n n n (D )212112+--+n n n9、若两个等差数列{}n a 、{}n b 的前n 项和分别为n A 、n B ,且满足5524-+=n n B A n n ,则135135b b a a ++的值为 ( )(A )97(B )78 (C )2019 (D )8710、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252+-=n n S n ,则数列{}n a 的前10项和为( )(A )56 (B )58 (C )62 (D )6011、已知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5+=n a n 为, 从{}n a 中依次取出第3,9,27,…3n, …项,按原来的顺序排成一个新的数列,则此数列的前n 项和为( )(A )2)133(+n n (B )53+n(C )23103-+n n (D )231031-++n n12、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 )A .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q pn a n +=(0≠p )B .已知一个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a bn an S n ++=2,如果此数列是等差数列,那么此数列也是等比数列C .数列{}n a 是等比数列的充要条件1-=n n ab aD .如果一个数列{}n a 的前n 项和c ab S n n +=)1,0,0(≠≠≠b b a ,则此数列是等比数列的充要条件是0=+c a二、填空题13、各项都是正数的等比数列{}n a ,公比1≠q 875,,a a a ,成等差数列,则公比q =14、已知等差数列{}n a ,公差0≠d ,1751,,a a a 成等比数列,则18621751a a a a a a ++++=15、已知数列{}n a 满足n n a S 411+=,则n a =16、在2和30之间插入两个正数,使前三个数成等比数列,后三个数成等差数列,则插入的这两个数的等比中项为 三、 解答题 17、已知数列{}n a 是公差d 不为零的等差数列,数列{}nb a 是公比为q 的等比数列,46,10,1321===b b b ,求公比q 及n b 。

(word完整版)高中数学必修五数列求和方法总结附经典例题和答案详解,推荐文档

(word完整版)高中数学必修五数列求和方法总结附经典例题和答案详解,推荐文档

数列专项之求和-4(一)等差等比数列前n 项求和1、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d n n na a a n S n n 2)1(2)(11-+=+=2、等比数列求和公式:⎪⎩⎪⎨⎧≠--=--==)1(11)1()1(111q q q a a qq a q na S n nnn 项求和② 数列{}n a 为等差数列,数列{}n b 为等比数列,则数列{}n n a b ⋅的求和就要采用此法. ②将数列{}n n a b ⋅的每一项分别乘以{}n b 的公比,然后在错位相减,进而可得到数列{}n n a b ⋅的前n 项和.此法是在推导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时所用的方法.例23. 求和:132)12(7531--+⋅⋅⋅++++=n n x n x x x S )0(≠x例24.求数列⋅⋅⋅⋅⋅⋅,22,,26,24,2232n n前n 项的和.一般地,当数列的通项12()()n ca anb an b =++ 12(,,,a b b c 为常数)时,往往可将na 变成两项的差,采用裂项相消法求和.可用待定系数法进行裂项:设12n a an b an b λλ=-++,通分整理后与原式相比较,根据对应项系数相等得21cb b λ=-,从而可得12211211=().()()()c c an b an b b b an b an b -++-++常见的拆项公式有: ①111(1)1n n n n =-++; ②1111();(21)(21)22121n n n n =--+-+③1a b=-- ④11;m m mn n n C C C -+=- ⑤!(1)!!.n n n n ⋅=+- ⑥])2)(1(1)1(1[21)2)(1(1++-+=+-n n n n n n n…… 例25. 求数列⋅⋅⋅++⋅⋅⋅++,11,,321,211n n 的前n 项和.例26. 在数列{a n }中,11211++⋅⋅⋅++++=n nn n a n ,又12+⋅=n n n a a b ,求数列{b n }的前n 项的和.有一类数列,既不是等差数列,也不是等比数列,若将这类数列适当拆开,可分为几个等差、等比或常见的数列,然后分别求和,再将其合并即可.一般分两步:①找通向项公式②由通项公式确定如何分组.例27. 求数列{n(n+1)(2n+1)}的前n 项和. 例28. 求数列的前n 项和:231,,71,41,1112-+⋅⋅⋅+++-n aa a n如果一个数列{}n a ,与首末两项等距的两项之和等于首末两项之和,则可用把正着写与倒着写的两个和式相加,就得到了一个常数列的和,这种求和方法称为倒序相加法。

数列的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知识点总结

数列的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知识点总结

数列的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知识点总结在数学的广袤领域中,数列是一个重要的概念,而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则是其中最为基础且关键的两种类型。

理解和掌握它们的知识点,对于解决各种数学问题以及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等差数列(一)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

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常用字母\(d\)表示。

例如:数列\(2, 4, 6, 8, 10\cdots\)就是一个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二)通项公式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_n = a_1 +(n 1)d\),其中\(a_n\)表示第\(n\)项的值,\(a_1\)表示首项,\(n\)表示项数,\(d\)表示公差。

比如,在等差数列\(3, 5, 7, 9, 11\cdots\)中,首项\(a_1 = 3\),公差\(d = 2\),那么第\(5\)项\(a_5 = 3 +(5 1)×2 = 11\)。

(三)等差中项若\(a\),\(b\),\(c\)成等差数列,则\(b\)为\(a\),\(c\)的等差中项,且\(b =\frac{a + c}{2}\)。

例如:\(4\)是\(2\)和\(6\)的等差中项,因为\(\frac{2 +6}{2} = 4\)。

(四)前\(n\)项和公式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有两个:\(S_n =\frac{n(a_1 + a_n)}{2}\)\(S_n = na_1 +\frac{n(n 1)d}{2}\)假如有一个等差数列\(1, 3, 5, 7, 9\cdots\),要求前\(5\)项的和。

首项\(a_1 = 1\),第\(5\)项\(a_5 = 9\),项数\(n = 5\),那么\(S_5 =\frac{5×(1 + 9)}{2} = 25\)或者,利用另一个公式,公差\(d = 2\),\(S_5 = 5×1 +\frac{5×(5 1)×2}{2} = 25\)(五)性质1、若\(m + n = p + q\),则\(a_m + a_n = a_p + a_q\)。

等差等比数列知识点 归纳总结

等差等比数列知识点 归纳总结

等差等比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数学中的数列是一系列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数的集合。

在数列中,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是两种常见的形式。

它们具有一些特定的性质和规律,对于理解数学的推理和应用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概念。

一、等差数列的概念和性质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的相邻两项之差保持恒定的数列。

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之差称为等差d。

等差数列通常表示为{a,a + d,a + 2d,...},其中a是首项,d是公差。

等差数列具有以下性质:1. 公差:等差数列的公差是相邻两项之差,常用字母d表示。

2. 通项公式: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通过首项和公差来表示。

通项公式为an = a + (n - 1)d,其中an表示第n项,a表示首项,d表示公差。

3. 首项和末项: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末项为an。

4. 求和公式: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可以使用求和公式来表示。

求和公式为Sn = (n/2)(a + an),其中Sn表示前n项和。

5. 通项之和:对于相等间隔的等差数列,任意两项之和都等于首项和末项的和。

二、等比数列的概念和性质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的相邻两项之商保持恒定的数列。

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之比称为公比r。

等比数列通常表示为{a,ar,ar^2,...},其中a是首项,r是公比。

等比数列具有以下性质:1. 公比:等比数列的公比是相邻两项之比,常用字母r表示。

2. 通项公式: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通过首项和公比来表示。

通项公式为an = a * r^(n-1),其中an表示第n项,a表示首项,r表示公比。

3. 首项和末项:等比数列的首项为a,末项为an。

4. 求和公式: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可以使用求和公式来表示。

求和公式为Sn = a * (1 - r^n) / (1 - r),其中Sn表示前n项和。

5. 通项之积:对于相等间隔的等比数列,任意两项之积都等于首项和公比的幂次方之积。

数列知识点归纳及习题总结

数列知识点归纳及习题总结

等差与等比数列知识与方法总结一、知识结构与要点N2cab+ =定义:nn n n n n a aa a q a a 1121+++-=→= N n ∈ 通项 →⋅=-11n n q a a 等比中项:abc 成等比数列ac b =⇒2基本概念推广m n m n q a a -⋅=前n 项和=n S )1(11)1()1(111≠--=--=q qqa a qq a q n a n n 等比数列与首末两端等距离的两项之积相等 1121......+--⋅===i n i n n a a a a a a q p n m a a a a q p n m ⋅=⋅⇒+=+}{n a 成等比,若k n n n ,...,21 成等差则nk n a a a ,...,21成等比基本性质 当101>>q a 或1001<<<q a 时 {}n a 为递增数列当101><q a 或1001<<>q a 时 {}n a 为递减数列当 q<0时 {}n a 为摆动数列 当 q=1时 {}n a 为常数数列二、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基础知识与方法概括 (一).一般数列数列的定义及表示方法;数列的项与项数;有穷数列与无穷数列;递增(减)、摆动、循环数列;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a n ;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S n ; 一般数列的通项a n 与前n 项和S n 的关系:⎩⎨⎧≥-===-)2()1(111n S S n S a a n nn(二)等差数列 1.等差数列的概念[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通常用字母d 表示。

即:成等比数列}{)0,0,2(1n n n n a q a n d a a ⇔≠≠≥=--2.等差数列的判定方法(1)定义法:对于数列{}n a ,若d a a n n =-+1(常数),则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

高一等比等差知识点

高一等比等差知识点

高一等比等差知识点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是高中数学中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它们在解决数学问题、推导公式以及实际应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一等比等差知识点,包括定义、性质、公式推导以及应用实例等内容。

一、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的相邻两项之差保持不变的数列。

用数学符号来表示,设数列为{a1, a2, a3, ...},其中a1为首项,d为公差,则有:a2 - a1 = d,a3 - a2 = d,....通项公式:an = a1 + (n-1)d等差数列的性质:1. 公差:等差数列中相邻两项的差值称为公差,记为d。

2. 首项:等差数列中的第一项称为首项,记为a1。

3. 末项:等差数列中的最后一项称为末项,记为an。

4. 项数:等差数列中的项的个数称为项数,记为n。

5. 总和: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可表示为Sn = n/2 * (a1 + an)。

二、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的相邻两项之比保持不变的数列。

用数学符号来表示,设数列为{a1, a2, a3, ...},其中a1为首项,r为公比,则有:a2 / a1 = a3 / a2 = r,a3 / a2 = a4 / a3 = r,....通项公式:an = a1 * r^(n-1)等比数列的性质:1. 公比:等比数列中相邻两项的比值称为公比,记为r。

2. 首项:等比数列中的第一项称为首项,记为a1。

3. 末项:等比数列中的最后一项称为末项,记为an。

4. 项数:等比数列中的项的个数称为项数,记为n。

5. 总和: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可表示为Sn = a1 * (1 - r^n) / (1 - r)。

三、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应用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在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下面以几个常见的实例进行说明。

1. 财务问题: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可以用来计算投资、借贷、存款等金融问题。

例如,年底固定存入一定金额的存款,假设每年存款增加10%,求未来5年的总存款金额。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知识点及题型归纳总结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知识点及题型归纳总结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知识点及题型归纳总结知识点精讲一、基本概念 1.数列(1)定义: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一列数就叫做数列. (2)数列与函数的关系.从函数的角度来看,数列是特殊的函数.在()y f x =中,当自变量x N *∈时,所对应的函数值(1),(2),(3),f f f 就构成一数列,通常记为{}n a ,所以数列有些问题可用函数方法来解决.2.等差数列 (1)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常数,则该数列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公差,常用字母d 表示,即1()n n a a d n N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若等差数列{}n a 的首项是1a ,公差是d ,则其通项公式为11(1)()n a a n d nd a d =+-=+-,是关于n 的一次型函数.或()n m a a n m d =+-,公差n m a a d n m-=-(直线的斜率)(,,m n m n N *≠∈).(3)等差中项.若,,x A y 成等差数列,那么A 叫做x 与y 的等差中项,即2x yA +=或2A x y =+,.在一个等差数列中,从第2项起(有穷等差数列的末项除外),每一项都是它的前一项与后一项的等差中项;事实上,等差数列中每一项都是与其等距离的前后两项的等差中项.(4)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2111()2(1)2222n n a a n a dn n d d S na n n +--==+=+(类似于2n S An Bn =+),是关于n 的二次型函数(二次项系数为2d且常数项为0).n S 的图像在过原点的直线(0)d =上或在过原点的抛物线(0)d ≠上.3.等比数列(1)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非零常数,则该数列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公比,常用字母q 表示,即1(q 0,)n na q n N a *+=≠∈. (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等比数列的通项1111()(,0)n n n a a a qc q c a q q-==⋅=≠,是不含常数项的指数型函数. (3)m n mna q a -=. (4)等比中项如果,,x G y 成等比数列,那么G 叫做x 与y 的等比中项,即2G xy =或G =两个同号实数的等比中项有两个).(5)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111(1)(1)(1)11n n n na q S a a qa q q q q =⎧⎪=--⎨=≠⎪--⎩注①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有两种形式,在求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时,首先要判断公比q 是否为1,再由q 的情况选择相应的求和公式,当不能判断公比q 是否为1时,要分1q =与1q ≠两种情况讨论求解.②已知1,(1),a q q n ≠(项数),则利用1(1)1n n a q S q -=-求解;已知1,,(1)n a a q q ≠,则利用11n n a a qS q-=-求解.③111(1)(0,1)111n n n n a q a aS q kq k k q q q q--==⋅+=-≠≠---,n S 为关于n q 的指数型函数,且系数与常数互为相反数.例如等比数列{}n a ,前n 项和为212n n S t +=+,则t =.解:等比数列前n 项和21224n n n S t t +=+=⋅+,则2t =-.二、基本性质1.等差数列的性质 (1)等差中项的推广.当(,,,)m n p q m n p q N *+=+∈时,则有m n p q a a a a +=+,特别地,当2m n p +=时,则有2m n p a a a +=.(2)等差数列线性组合.①设{}n a 是等差数列,则{}(,)n a b b R λλ+∈也是等差数列.②设{},{b }n n a 是等差数列,则1212{}(,)n n a b R λλλλ+∈也是等差数列. (3)有限数列.①对于项数为2n 的等差数列,有: (Ⅰ)21()n n n S n a a +=+.(Ⅱ)11,,,n n n nS a S na S na S S nd S a ++==-==偶奇奇偶偶奇. ②对于项数为21n -的等差数列,有; (Ⅰ)21(21)n n S n a -=-.(Ⅱ),(1),,1n n n S nS na S n a S S a S n ==--==-奇奇奇偶偶偶.(4)等差数列的单调性及前n 项和n S 的最值. 公差0{}n d a >⇔为递增等差数列,n S 有最小值; 公差0{}n d a <⇔为递减等差数列,n S 有最大值; 公差0{}n d a =⇔为常数列. 特别地 若10a d >⎧⎨<⎩,则n S 有最大值(所有正项或非负项之和);若100a d <⎧⎨>⎩,则n S 有最小值(所有负项或非正项之和).(5)其他衍生等差数列.若已知等差数列{}n a ,公差为d ,前n 项和为n S ,则: ①等间距抽取2(1),,,,p p t p t p n t a a a a +++-为等差数列,公差为td . ②等长度截取232,,,m m m m m S S S S S --为等差数列,公差为2m d .③算术平均值312,,,123S S S 为等差数列,公差为2d . 2.等差数列的几个重要结论(1)等差数列{}n a 中,若,(,,)n m a m a n m n m n N *==≠∈,则0m n a +=. (2)等差数列{}n a 中,若,(,,)n m S m S n m n m n N *==≠∈,则()m n S m n +=-+. (3)等差数列{}n a 中,若(,,)n m S S m n m n N *=≠∈,则0m n S +=.(4)若{}n a 与{b }n 为等差数列,且前n 项和为n S 与n T ,则2121m m m m a S b T --=. 3.等比数列的性质 (1)等比中项的推广.若m n p q +=+时,则m n p q a a a a =,特别地,当2m n p +=时,2m n p a a a =.(2)①设{}n a 为等比数列,则{}n a λ(λ为非零常数),{}n a ,{}mn a 仍为等比数列.②设{}n a 与{b }n 为等比数列,则{b }n n a 也为等比数列.(3)等比数列{}n a 的单调性(等比数列的单调性由首项1a 与公比q 决定).当101a q >⎧⎨>⎩或1001a q <⎧⎨<<⎩时,{}n a 为递增数列;当1001a q >⎧⎨<<⎩或101a q <⎧⎨>⎩时,{}n a 为递减数列.(4)其他衍生等比数列.若已知等比数列{}n a ,公比为q ,前n 项和为n S ,则: ①等间距抽取2(1),,,,p p t p t p n t a a a a +++-为等比数列,公比为tq .②等长度截取232,,,m m m m m S S S S S --为等比数列,公比为mq (当1q =-时,m 不为偶数).4.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转化(1)若{}n a 为正项等比数列,则{log }(c 0,c 1)c n a >≠为等差数列. (2)若{}n a 为等差数列,则{c }(c 0,c 1)n a>≠为等比数列. (3)若{}n a 既是等差数列又是等比数列{)n a ⇔是非零常数列. 题型归纳及思路提示题型1 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及基本量的求解 思路提示利用等差(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或前n 项和公式,列出关于1,()a d q 基本量的方程或不等式从而求出所求的量.一、求等差数列的公差及公差的取值范围例6.1 记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244,20S S ==,则该数列的公差d =( ). A.7 B.6 C.3 D.2解析 212124S a a a d =+=+= ①414620S a d =+= ②由式①②可解得3d =,故选C.评注 求解基本量用的是方程思想.变式1 (2012福建理2)等差数列{}n a 中,15410,7a a a +==则数列{}n a 的公差为( ). A.1 B.2 C.3 D.4变式2 已知等差数列首项为31,从第16项起小于1,则此数列公差d 的取值范围是( ). A.(,2)-∞- B.15,27⎡⎫--⎪⎢⎣⎭ C.(2,)-+∞ D.15,27⎛⎫-- ⎪⎝⎭二、求等比数列的公比例6.2 在等比数列{}n a 中,201320108a a =,则公比q 的值为( ). A.2 B.3 C.4 D.8 解析 因为201320108a a =,所以3201320108,a q a ==则2q =,故选A. 变式1 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1234,2,a a a 成等差数列,若11a =,则4S =( ). A.7 B.8 C.15 D.16变式2 (2012浙江理13)设公比为(0)q q >的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224432,32S a S a =+=+,则q =.变式3 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123,2,3S S S 成等差数列,则{}n a 的公比为.三、求数列的通项n a例6.3 (1)(2012广东理11)已知递增等差数列{}n a 满足21321,4a a a ==-,则n a =.(2)(2012辽宁理14)已知等比数列{}n a 为递增数列,且251021,2()5n n n a a a a a ++=+=,则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n a =.解析 (1)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求解.设等差数列公差为d ,则由2324a a =-得,212(1)4d d +=+-,所以24d =,得2d =±,又该数列为递增的等差数列,所以2d =.故1(1)21()n a a n d n n N *=+-=-∈.(2)由数列{}n a 为等比数列,设公比为q ,由212()5n n n a a a +++=,得22()5n n n a a q a q +=,即22(1)5q q +=,解得12q =或2.又25100a a =>,且数列{}n a 为递增数列,则2q =. 因此5532q a ==,所以2()n n a n N *=∈.变式1 n S 为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264,1S S a ==,则n a =.变式2 已知两个等比数列{},{b }n n a ,满足11122331,1,2,4a b a b a b a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例6.4 在等差数列{}n a 中,138a a +=,且4a 为2a 和9a 的等比中项,求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解析 设该数列的公差为d ,前n 项和为n S .由已知,得211228,(3)a d a d +=+=11()(8)a d a d ++,所以114,(3)0a d d d a +=-=,解得14,0a d ==或11,3a d ==,即数列{}n a 的首项为4,公差为0,或首项为1,公差为3.所以数列的前n 项和为4n S n =或232n n nS -=.变式1 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29n S n n =-,则其通项n a =;若它的第k 项满足58k a <<,则k =.变式2 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1(nn S a a =-为非零实数),那么{}n a ( ).A.一定是等差数列B.一定是等比数列C.或者是等差数列,或者是等比数列D.既不可能是等差数列,也不可能是等比数列题型2 等差、等比数列的求和 思路提示求解等差或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n S ,要准确地记住求和公式,并合理选取公式,尤其是要注意其项数n 的值;对于奇偶项通项不统一和含绝对值的数列的求和问题要注意分类讨论.主要是从n 为奇数、偶数,项n a 的正、负进行分类.一、公式法(准确记忆公式,合理选取公式)例6.5 在等比数列{}()n a n N *∈中,若1411,8a a ==,则该数列的前10项和为( ). 8910111111.2.2 C.2 D.22222A B ----解析 由334111,82a a q q q ====得,所以1010911()1221212S -==--,故选B. 变式1 {}n a 是由正数组成的等比数列,n S 为前n 项和,已知2431,7a a S ==,则n S =.变式2 设4710310()22222()n f n n N +=+++++∈,则()()f n =.1342222.(81).(81).(81).(81)7777n n n n A B C D +++----二、关于等比数列求和公式中q 的讨论例6.6 设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396,,S S S 成等差数列,求数列的公比q .解析 若1q =,则3161913,6,9S a S a S a ===,因为10a ≠,所以3692S S S +≠,与396,,S S S 成等差数列矛盾,故1q ≠.由题意可得3692S S S +=,即有369111(1)(1)2(1)111a q a q a q q q q---+=---,整理得363(21)0q q q --=,又0q ≠,故63210q q --=,即33(21)(1)0q q +-=.因为31q ≠,所以312q =-,所以q ==变式1 设数列{}n a 是等比数列,其前n 项和为n S ,且333S a =,则其公比q =.变式2 求和2311357(21)(2,,)n n S x x x n x n n N x R -*=+++++-≥∈∈.三、关于奇偶项求和问题的讨论例6.7 已知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12(1)n n a n -=-,求其前n 项和为n S . 解析 (1)当n 为偶数时,222221234(1)n S n n =-+-++--22222(12)(34)[(1)]n n =-+-++--[37(21)]n =-+++-(321)(1)222nn n n +-+=-=-. (2)当n 为奇数时,则1n +为偶数,所以211(1)(2)(1)(1)22n n n n n n n S S a n +++++=-=-++=. 综上,(1)()2(1)()2n n n n S n n n +⎧-⎪⎪=⎨+⎪⎪⎩为正偶数为正奇数.评注:本题中,将n 为奇数的情形转化为n 为偶数的情形,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计算,此技巧值得同学们借鉴和应用。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知识点总结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知识点总结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知识点总结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是数学中常见的两种数列,它们在数学和实际生活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下面将从定义、性质、求和公式和应用等几个方面对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进行全面总结。

**一、等差数列的基本概念**等差数列是指一个数列中,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的数列。

一般来说,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_n=a_1+(n-1)d,其中a_n表示数列的第n项,a_1表示数列的首项,n表示项数,d表示公差。

**二、等差数列的性质**1.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_n=a_1+(n-1)d2.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S_n=\frac{n}{2}(2a_1+(n-1)d)3. 等差数列的性质:任意三项成等差数列,等差中项相等。

4. 等差数列的性质:首项与末项的关系。

**三、等差数列的应用**等差数列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在金融领域中的等额还款、在物理学中的匀速运动等等。

**四、等比数列的基本概念**等比数列是指一个数列中,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的数列。

一般来说,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_n=a_1 \cdot q^{n-1},其中a_n表示数列的第n项,a_1表示数列的首项,n表示项数,q表示公比。

**五、等比数列的性质**1.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a_n=a_1 \cdot q^{n-1}2.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S_n=\frac{a_1(1-q^n)}{1-q},当|q|<1时成立3. 等比数列的性质:首项、末项、项数的关系。

4. 等比数列的性质:任意三项成等比数列,等比中项与等比积。

**六、等比数列的应用**等比数列同样在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在利息计算中的等比增长、在生物学中的细胞分裂等等。

**结语**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是数学中基础而重要的概念,它们不仅在数学理论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等比数列等差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

等比数列等差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

等比数列等差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等比数列和等差数列是数学中常见且重要的概念之一。

在解决各种数学问题和应用中,它们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等比数列和等差数列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两个数列的特点和应用。

一、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一种特殊的数列,其中每一项与前一项之差保持恒定。

具体来说,对于一个等差数列a₁, a₂, a₃, ..., an,它的通项公式可以表示为:an = a₁ + (n-1)d其中,a₁表示首项,d表示公差,n表示项数。

等差数列的常用术语包括首项、公差、通项公式和项数等。

1. 首项(a₁):等差数列的第一项称为首项。

2. 公差(d):等差数列中相邻两项的差称为公差。

公差可以是正数、负数或零。

3. 通项公式:等差数列的第n项通项公式可以用来求出数列中任意一项的值。

在通项公式中,n表示项数。

4. 项数:等差数列包含的项的个数称为项数。

等差数列的主要特点是任意两项之差相等,这使得我们可以根据已知的条件,快速求解未知项的值。

一些常见的应用包括求和公式、平均数问题、等差数列的图像和几何问题等。

二、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一种特殊的数列,其中每一项与前一项之比保持恒定。

具体来说,对于一个等比数列a₁, a₂, a₃, ..., an,它的通项公式可以表示为:an = a₁ * r^(n-1)其中,a₁表示首项,r表示公比,n表示项数。

等比数列的常用术语包括首项、公比、通项公式和项数等。

1. 首项(a₁):等比数列的第一项称为首项。

2. 公比(r):等比数列中相邻两项的比称为公比。

公比可以是正数、负数或零,但不能为1。

3. 通项公式:等比数列的第n项通项公式可以用来求出数列中任意一项的值。

在通项公式中,n表示项数。

4. 项数:等比数列包含的项的个数称为项数。

等比数列的主要特点是任意两项之比相等,这使得我们可以根据已知的条件,快速求解未知项的值。

一些常见的应用包括求和公式、计算几何问题和金融领域的应用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等差数列知识点及经典例题一、数列由n a 与n S 的关系求n a由n S 求n a 时,要分n=1和n ≥2两种情况讨论,然后验证两种情况可否用统一的解析式表示,若不能,则用分段函数的形式表示为11(1)(2)n nn S n a S S n -=⎧=⎨-≥⎩。

〖例〗根据下列条件,确定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分析:(1)可用构造等比数列法求解; (2)可转化后利用累乘法求解;(3)将无理问题有理化,而后利用n a 与n S 的关系求解。

解答:(1)(2)……累乘可得,故(3)二、等差数列及其前n 项和 (一)等差数列的判定1、等差数列的判定通常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利用定义,1()(2)n n a a d n --=≥常数,第二种是利用等差中项,即112(2)n n n a a a n +-=+≥。

2、解选择题、填空题时,亦可用通项或前n 项和直接判断。

(1)通项法:若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n 的一次函数,即n a =An+B,则{n a }是等差数列;(2)前n 项和法: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是2n S An Bn =+的形式(A ,B 是常数),则{n a }是等差数列。

注:若判断一个数列不是等差数列,则只需说明任意连续三项不是等差数列即可。

〖例〗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满足111120(2),2n n n n S S S S n a ---+=≥=g (1)求证:{1nS }是等差数列; (2)求n a 的表达式。

分析:(1)1120n n n n S S S S ---+=g →1n S 与11n S -的关系→结论; (2)由1nS 的关系式→n S 的关系式→n a 解答:(1)等式两边同除以1n n S S -g 得11n S --1n S +2=0,即1n S -11n S -=2(n ≥2).∴{1n S }是以11S =11a =2为首项,以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2)由(1)知1n S =11S +(n-1)d=2+(n-1)×2=2n,∴n S =12n,当n ≥2时,n a =2n S ·1n S -=12(1)n n -。

又∵112a =,不适合上式,故1(1)21(2)2(1)n n a n n n ⎧=⎪⎪=⎨⎪≥-⎪⎩。

【例】已知数列{a n }的各项均为正数,a 1=1.其前n 项和S n 满足2S n =2pa 2n +a n -p (p ∈R),则{a n }的通项公式为________.∵a 1=1,∴2a 1=2pa 21+a 1-p ,即2=2p +1-p ,得p =1.于是2S n =2a 2n +a n -1.当n ≥2时,有2S n -1=2a 2n -1+a n -1-1,两式相减,得2a n =2a 2n -2a 2n -1+a n -a n -1,整理,得2(a n +a n -1)·(a n -a n -1-12)=0.又∵a n >0,∴a n -a n -1=12,于是{a n }是等差数列,故a n =1+(n -1)·12=n +12.(二)等差数列的基本运算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n a =1a +(n-1)d 及前n 项和公式11()(1)22n n n a a n n S na d +-==+,共涉及五个量1a ,n a ,d,n, n S ,“知三求二”,体现了用方程的思想解决问题;2、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 项和公式在解题中起到变量代换作用,而1a 和d 是等差数列的两个基本量,用它们表示已知和未知是常用方法。

注:因为11(1)222n S d d dn a a n n =+-=+-,故数列{n S n }是等差数列。

〖例〗已知数列{n x }的首项1x =3,通项2(,,)n n x p nq n N p q *=+∈为常数,且1x ,4x ,5x 成等差数列。

求:(1),p q 的值;(2)数列{n x }的前n 项和n S 的公式。

分析:(1)由1x=3与1x,4x,5x成等差数列列出方程组即可求出,p q;(2)通过n x利用条件分成两个可求和的数列分别求和。

解答:(1)由1x=3得23p q+=……………………………………①又454515424,25,2x p q x p q x x x=+=++=且,得5532528p q p q++=+…………………②由①②联立得1,1p q==。

(2)由(1)得,nx nn+=2(三)等差数列的性质1、等差数列的单调性:等差数列公差为d,若d>0,则数列递增;若d<0,则数列递减;若d=0,则数列为常数列。

★2、等差数列的简单性质:略典型例题1.等差数列{}n a中, 若100,252==nnSS,则=nS3225;2.(厦门)在等差数列{}n a中,284a a+=,则其前9项的和S9等于( A )A.18 B 27 C 36 D 93、(全国卷Ⅰ理)设等差数列{}n a的前n项和为n S,若972S=,则249a a a++= 244、等差数列{a n} 的前m项和为30,前2m项和为100,则它的前3m项和为( C )(A)130 (B)170 (C)210 (D)1605.(湖北卷)已知两个等差数列{}na和{}nb的前n项和分别为An和nB,且7453nnA nB n+=+,则使得nnab为整数的正整数n的个数是( D )A.2 B.3 C.4 D.56、在数列{a n}中,若a1=1,a n+1=2a n+3(n≥1),则该数列的通项a n=________.由a n+1=2a n+3,则有a n+1+3=2(a n+3),即a n +1+3a n +3=2. 所以数列{a n +3}是以a 1+3为首项、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即a n +3=4·2n -1=2n +1,所以a n =2n +1-3.7、已知方程(x 2-2x +m )(x 2-2x +n )=0的四个根组成一个首项为14的等差数列,则|m -n |的值等于________.如图所示,易知抛物线y =x 2-2x +m 与y =x 2-2x +n 有相同的对称轴x =1,它们与x 轴的四个交点依次为A 、B 、C 、D .因为x A =14,则x D =74.又|AB |=|BC |=|CD |,所以x B =34,x C =54.故|m -n |=|14×74-34×54|=12.8、在等差数列{a n }中,a 1=-3,11a 5=5a 8-13,则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的最小值为________.设公差为d ,则11(-3+4d )=5(-3+7d )-13, ∴d =59.∴数列{a n }为递增数列.令a n ≤0,∴-3+(n -1)·59≤0,∴n ≤325,∵n ∈N *.∴前6项均为负值,∴S n 的最小值为S 6=-293.6.若两个等差数列{}n a 和{}n b 的前n 项和分别为n S 和n T ,且满足733n n S n T n +=+,则88a b = 6 .7.(北京卷)(16)(本小题共13分)已知{}n a 为等差数列,且36a =-,60a =。

(Ⅰ)求{}n a 的通项公式;(Ⅱ)若等差数列{}n b 满足18b =-,2123b a a a =++,求{}n b 的前n 项和公式 解:(Ⅰ)设等差数列{}n a 的公差d 。

因为366,0a a =-= 所以112650a d a d +=-⎧⎨+=⎩ 解得110,2a d =-=所以10(1)2212n a n n =-+-⋅=- (Ⅱ)设等比数列{}n b 的公比为q 因为212324,8b a a a b =++=-=-所以824q -=- 即q =3所以{}n b 的前n 项和公式为1(1)4(13)1n n n b q S q-==-- ★等差数列的最值:若{}n a 是等差数列,求前n 项和的最值时,(1)若a 1>0,d>0,且满足10n n a a +≥⎧⎨≤⎩,前n 项和n S 最大;(2)若a 1<0,d>0,且满足10n n a a +≤⎧⎨≥⎩,前n 项和n S 最小;(3)除上面方法外,还可将{}n a 的前n 项和的最值问题看作n S 关于n 的二次函数最值问题,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或配方法求解,注意n N *∈。

〖例〗已知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

(1)若,(),;m n m n a n a m m n a +==≠求 (2)若,(),.m n m n S n S m m n S +==>求解答:设首项为1a ,公差为d , (1)由,m n a n a m ==,1n md m n-==-- ∴()(1)0.m n m a a m n m d n n +=++-=+⨯-=(2)由已知可得11(1)2,(1)2n n m na d m m n ma d -⎧=+⎪⎪⎨-⎪=+⎪⎩解得221.2()n m mn m n a mn m n d mn ⎧++--=⎪⎪⎨-+⎪=⎪⎩1()(1)()()2m n m n m n S m n a d m n +++-∴=++=-+【例】已知数列{a n }的各项均为正数,S n 为其前n 项和,对于任意的n ∈N *,满足关系式2S n =3a n -3.(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2)设数列{b n }的通项公式是b n =1log 3a n ·log 3a n +1,前n 项和为T n ,求证:对于任意的正整数n ,总有T n <1.(1)解 ①当n =1时,由2S n =3a n -3得,2a 1=3a 1-3, ∴a 1=3.②当n ≥2时,由2S n =3a n -3得, 2S n -1=3a n -1-3.两式相减得:2(S n -S n -1)=3a n -3a n -1,即2a n =3a n -3a n -1, ∴a n =3a n -1,又∵a 1=3≠0,∴{a n }是等比数列,∴a n =3n . 验证:当n =1时,a 1=3也适合a n =3n . ∴{a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3n .(2)证明 ∵b n =1log 3a n ·log 3a n +1=1log 33n·log 33n +1=1(n +1)n =1n -1n +1, ∴T n =b 1+b 2+…+b n=(1-12)+(12-13)+…+(1n -1n +1)=1-1n +1<1.等差数列习题1. 设{a n }为等差数列,S n 为{a n }的前n 项和,S 7=7,S 15=75,已知T n 为数列{S nn}的前n 项数,求T n . 2.已知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其前n 项和为n S ,12,633==S a . (1)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2)求nS S S 11121+++Λ. 12.解:设数列{a n }的公差为d ,则S n =na 1+12n (n -1)d .∵S 7=7,S 15=75,∴⎩⎨⎧7a 1+21d =7 15a 1+105d =75, ∴⎩⎨⎧a 1=-2d =1∴S n n =a 1+12 ·(n -1)d =-2+12·(n -1) ∴S n +1n +1 -S n n =12 ∴数列{S n n }是等差数列,其首项为-2,公差为12, ∴T n =n ·(-2)+n (n -1)2·12 =14 n 2-94n .14.解:(1)设数列{}n a 的公差为d,由题意得方程组⎪⎩⎪⎨⎧=⨯+=+1222336211d a d a ,解得 ⎩⎨⎧==221d a ,∴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n d n a a n 2)1(1=-+=,即n a n 2=. (2)∵n a n 2=,∴)1(2)(1+=+=n n a a n S n n . ∴n S S S 11121+++Λ)1(1321211+++⨯+⨯=n n Λ 111)111()3121()2111(+-=+-++-+-=n n n Λ. B 、等比数列知识点及练习题等比数列及其前n 项和 (一)等比数列的判定 判定方法有: (1)定义法:若11()()n n n n a aq q q q a a +-==≥为非零常数或为非零常数且n 2,则{}n a 是等比数列; (2)中项公式法:若数列{}n a 中,2120()n n n n a a a a n N *++≠=∈g 且,则数列{}n a 是等比数列; (3)通项公式法:若数列通项公式可写成(,0)n n a cq c q n N *=∈均为不为的常数,,则数列{}n a 是等比数列;(4)前n 项和公式法: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0,0,1)n n S k q k k k q =-≠≠g为常数且,则数列{}n a 是等比数列;注:(1)前两种方法是判定等比数列的常用方法,而后两种方法常用于选择、填空中的判定;(2)若要判定一个数列不是等比数列,则只需判定其任意的连续三项不成等比数列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