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十二课端午节湘美版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十二课 端午节 ︳湘美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十二课 端午节 ︳湘美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十二课端午节︳湘美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习俗,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魅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绘画、手工等技能,创作端午节主题的艺术作品。

3. 培养学生合作、分享、创新的精神,提高审美情趣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端午节的来历及习俗2. 端午节相关的美术作品欣赏3. 端午节主题艺术作品的创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习俗,创作端午节主题的艺术作品。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手工等技能,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端午节主题艺术作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对端午节的认知。

(2)教师简要介绍端午节的来历、习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端午节相关知识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端午节的来历、习俗,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叶等。

(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端午节知识,互相交流。

3. 端午节美术作品欣赏(1)教师展示端午节相关的美术作品,如龙舟、粽子、艾叶等。

(2)学生欣赏作品,感受端午节的艺术魅力。

4. 端午节主题艺术作品创作(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创作端午节主题的艺术作品。

(2)学生分组讨论,确定创作方案。

(3)学生根据创作方案,运用绘画、手工等技能,合作完成端午节主题艺术作品。

5. 作品展示与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作品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3)评选出最佳创意奖、最佳合作奖等,鼓励学生。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 在创作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注重创新。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合作情况,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4.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

六、作业布置1. 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回家后向家人介绍端午节的来历、习俗。

2. 学生与家人一起创作一幅端午节主题的美术作品,下次课带来分享。

本节课通过学习端午节的来历、习俗,欣赏端午节美术作品,创作端午节主题艺术作品,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培养他们的绘画、手工技能和合作、创新精神。

小学美术湘美版三年级下册第12课《端午节》教案

小学美术湘美版三年级下册第12课《端午节》教案

小学美术湘美版三年级下册第12课《端午节》教案小学美术湘美版三年级下册第第212课《端午节》教案1教学目标1、感知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魅力,做中华文化的传承人。

2、学生掌握龙舟及人物的表现方法,能将赛龙舟热闹的场面表现出来,感受团结协作、坚持不懈、勇夺第一的精神。

2学情分析学生在第一课时已经学习了《端午节》活动一,基本了解了端午节这一传统活动的相关习俗,制作了端午香包,对端午节有了一定的认识基础,本课时将在上节课的基础上继续感受端午节的热闹氛围,尝试描绘端午节的典型活动赛龙舟的激烈场景。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感受龙舟赛激烈的场景,描画出人物和龙舟的形态。

教学难点:龙舟赛的人物动态。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激趣导入(1)、今天老师要向大家介绍一种有趣又激烈的活动,你们猜猜是什么活动?(2)、观看龙舟赛视频、揭晓谜底、揭示课题。

活动2【讲授】画龙舟(1)、龙舟和普通的船在外形上有什么不一样?(2)、一起来看老师是怎么画的(播放龙舟示范微视频)(3)、你们觉得龙舟的哪个部分最难画?一起来找一找画龙头的规律吧!(4)、这里有三位同学利用我们刚才的方法画出了龙头,你觉得这几个龙头有什么不一样?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活动3【练习】画龙头小练习:请同学们用黑色的油性笔利用3分钟的时间在练习纸上画出龙头。

活动4【讲授】画运动员(1)、要参加龙舟赛还缺少了什么呢?对,运动员。

(2)、大家都知道了我们班今天要举行龙舟赛,都迫不及待的要来报名参加,这不就来了一个,可他还不能参加比赛,得给他打扮打扮,要怎么帮他打扮?(3)、龙舟上的运动员都有哪些不同的分工?(4)、老师想请四位同学来分别扮演旗手、鼓手、划桨手和舵手,老师这儿有两张指令卡,一张是空白的,一张上面写着“比赛中”,请四名同学根据老师的指示做出相应的动作,请台下的同学仔细观察,猜一猜他们收到的是哪一张指令卡。

(5)、比赛中与不是比赛中的动作有什么不一样?(6)、你们想扮演什么角色呢?全部的同学也一起来玩一玩(7)、这儿有两个小朋友把龙舟赛的运动员给画下来了,你们觉得哪个同学画出了运动员正在参加激烈比赛的模样呢?为什么?(8)、师现场示范我们的画面是不是还是没有那种比赛的激烈气氛呢?还可以有什么办法呢?请一位同学来说一说。

湘美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端午节》教案

湘美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端午节》教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2课《端午节》教学目标:1. 学生了解屈原其人其事、端午节的来由与相关习俗,感知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魅力,做中华文化的传承人。

2.通过了解端午香包的特点与用途,在制作香包的过程培养学生专心、细致和耐心的作风,发展动手能力。

3.学生掌握龙舟及人物的表现方法,能将赛龙舟场面创造性的表现出来,感受赛龙舟时团结协作、坚持不懈、勇夺第一的精神,提高综合运用能力,享受创作活动的乐趣。

重点:龙舟及人物的表现和赛龙舟的热闹场面难点:人物的神态与动态刻画教法:讲授法欣赏法游戏法合作法表演法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书、彩卡、记号笔、鼓、旗、红头巾、小组合作当堂达标表等课型:绘画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属于小学中级学段,思维较活跃,能够大胆想象,敢于表现。

下笔果断能较准确生动的表现出龙舟的特点和人物的神情、动态;充分而恰当的表现节日热闹的气氛。

教学过程学案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组织教学、感受龙舟文化谜语导入,让生猜谜。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谁能猜出来?“两片绿叶把米装,小绳一系真漂亮”对!是粽子。

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习俗。

除了吃粽子之外,你还知道哪些习俗?师小结:赛龙舟是端午节举行的最隆重的水上竞技活动,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第12课---端午节引出课题粘贴。

现在我们就到比赛现场去看看播放视频。

师:划龙舟比赛现场是怎样的场生答谜底:粽子生答:赛龙舟生带着问题看视频生:“红红火火,很热闹!”“很热闹,大家都想争夺第一名”“他(她)们把鼓敲得特别响!”激发学习兴趣探究学习热情面?同舟队的同学来回答这个问题。

师小结:“岸上是人山人海,彩旗招展;江上是锣鼓喧天,龙舟竞渡”。

师给回答问题的小组奖励粘贴小红旗。

二:探究龙舟画法老师讲授龙舟结构,分为龙头、龙身、龙尾、船桨、鼓、旗几部分。

整体呈现出“窄而长”的特点。

讲授龙头、龙尾的装饰画法,“这些龙头采用了民间艺术的手法,大红大绿,色彩鲜明,具有浓郁喜庆的节日氛围。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2课《端午节》(湘美版秋)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2课《端午节》(湘美版秋)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2课《端午节》(湘美版秋)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端午节的历史和传说;•熟悉端午节的相关习俗和活动;•掌握剪纸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创作端午节剪纸作品,表现端午节的主题和情感。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手工能力和创意表现力;•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主探究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和表达端午节的主题和情感;•掌握剪纸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创作端午节剪纸作品,体现创意和个性。

2.教学难点•学生在表现端午节主题和情感时的创新和个性表达;•学生在剪纸技巧和创意表达方面的提高。

1.导入环节教师通过展示节日气氛和相关素材,介绍端午节的由来和历史渊源,并引导学生理解端午节的重要性和文化内涵。

2.知识讲解教师通过图示、板书、演示等方式,向学生介绍端午节的传说和相关习俗,让学生了解和体验端午节的文化特征。

3.实践操作(1) 剪纸基本技能训练教师通过演示和提供材料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剪纸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如叠纸、对折、剪边、剪形、剪孔等。

(2) 剪纸创作实践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端午节的主题和情感,自主创作剪纸作品,并在创作过程中融入个性和创意元素,在表现端午节的同时,展现学生的创新和个性。

4.合作分享学生在完成作品后,可以分组或全班进行分享和交流,互相欣赏和评价作品,分享创作心得和体验,增强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5.教学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和归纳,回顾学生的学习和表现,鼓励学生继续发挥创想和想象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表现能力和文化修养。

1.评价方式评估方式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学习成果,包括理解和表达端午节主题和情感的能力、掌握剪纸技巧和方法的能力、创作端午节剪纸作品的质量和创意程度等。

2.评价标准评价标准主要包括剪纸基本技能和创作能力,个性创新和表现力,是否符合端午节主题和情感等。

五、教学拓展1.线上教学教师可以将一些端午节的资料和素材,通过线上资源共享平台或课外扩展网站进行分享和推广,引导学生进行线上学习和探究。

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下册《12. 端午节》教学设计3

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下册《12. 端午节》教学设计3

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下册《12. 端午节》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12. 端午节》是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端午节的来历、习俗和特点,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式,表现出自己对端午节的理解和感受。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端午节的历史背景、各地习俗、美食、民间艺术等,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和手工制作能力,对端午节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局限于地域差异,对一些地方的习俗和特色了解不多。

学生对色彩、图形和手工制作充满兴趣,通过教学,可以提高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习俗和特点,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2.培养学生的绘画和手工制作能力,激发创意和想象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分享的良好习惯。

4.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式,表现出自己对端午节的理解和感受。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端午节,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绘画和手工制作中。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端午节的来历、习俗和特点。

2.示范法:展示绘画和手工制作的过程,引导学生模仿和实践。

3.互动法: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和分享,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欣赏法:学生欣赏优秀的端午节相关作品,激发创作灵感。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端午节素材,如图片、视频、书籍等。

2.准备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材料,如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3.安排一个合适的时间地点,以便进行课堂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端午节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回顾和分享自己对端午节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端午节的来历、习俗和特点,让学生深入了解端午节,为后续的绘画和手工制作奠定基础。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绘画和手工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完成作品。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学生和教师给予评价和建议,让学生在交流中巩固所学知识。

第12课端午节(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三年级下册

第12课端午节(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三年级下册

第12课端午节(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三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起源、传说、习俗等文化内涵,增强对我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热爱。

2. 培养学生运用绘画、手工等艺术手法表现端午节氛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作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团队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端午节的起源、传说、习俗等文化知识。

2. 端午节相关的绘画、手工等艺术作品欣赏。

3. 端午节主题的艺术创作实践活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起源、传说、习俗等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和审美情趣。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端午节的文化内涵融入到艺术创作中,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课件、图片、实物等。

2. 学具:绘画工具、手工材料、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端午节的氛围,引导学生关注端午节的特点和习俗。

2. 新课内容学习:讲解端午节的起源、传说、习俗等文化知识,让学生对端午节有更深入的了解。

3. 作品欣赏:展示端午节相关的绘画、手工等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作品的创作手法和艺术特点。

4. 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手工等艺术手法表现端午节氛围,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六、板书设计1. 第12课端午节2. 内容:端午节的起源、传说、习俗等文化知识,绘画、手工等艺术作品欣赏,端午节主题的艺术创作实践活动。

七、作业设计1. 创作一幅以端午节为主题的绘画作品,要求表现出端午节的氛围和特点。

2. 制作一个端午节的手工制品,如粽子、香包等,要求造型美观、创意独特。

八、课后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教学过程是否顺畅。

2. 学生对端午节的了解程度是否提高,艺术表现能力和审美情趣是否有所提升。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十二课 说端午 ︳湘美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十二课 说端午 ︳湘美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十二课说端午︳湘美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魅力。

2. 培养学生对传统美术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手工等艺术形式,创作出具有端午节特色的美术作品。

教学内容:1. 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2. 端午节相关的美术作品欣赏3. 端午节美术作品的创作方法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培养学生对传统美术的欣赏能力。

3. 引导学生创作出具有端午节特色的美术作品。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深入了解端午节的文化内涵。

2. 如何引导学生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端午节美术作品。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端午节的相关资料和图片。

2. 学生准备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端午节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节日吗?它有什么特别的意义?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新课内容1. 教师讲解端午节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

2. 教师出示端午节相关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提问:这些作品给你什么感受?它们是如何表现端午节的主题的?3.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这些作品通过绘画、手工等艺术形式,展现了端午节的特色和氛围。

三、实践操作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绘画、手工等艺术形式,创作出具有端午节特色的美术作品?2. 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根据讨论的结果,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

四、展示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美术作品,其他学生给予评价。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五、总结拓展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教师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关注传统文化,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欣赏、实践等环节,让学生了解了端午节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培养了学生对传统美术的欣赏能力。

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12.端午节3湘美版了解端午节历史教案

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12.端午节3湘美版了解端午节历史教案

本教案是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的第12课,教学内容为“了解端午节历史”,是湘美版美术教材的一部分。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了解其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学目标本教案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能够了解端午节的历史和传说,并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

2. 学生能够用简单的绘画技法表现端午节的文化内涵,比如画龙舟、挂艾叶等。

3. 学生能够体验端午节的氛围和习俗,加深对传统文化的感知和认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本教案的教学重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历史和传说,强化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体验到端午节的氛围和习俗,让他们更好地理解端午节的文化内涵。

三、教学方法1. 讲授+互动。

通过讲解端午节的历史和传说,带动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鼓励他们积极提问和参与互动。

2. 观察+模仿。

通过观察和模仿端午节的文化活动和习俗,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

3. 创作+展示。

通过让学生进行简单的绘画创作,表达对端午节的理解和感受,并展示自己的作品,增强学生的表现欲和自信心。

四、教学步骤1. 自由启发(5分钟)利用图画或物品激发学生主动提出关于“端午节”的问题,并导入教学话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了解历史(20分钟)通过PPT、图片、故事等形式,讲述端午节的历史和传说,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起源和发展,以及相关习俗和活动。

3. 观察习俗(20分钟)带领学生观察端午节的相关习俗和活动,比如舞龙舞狮、赛龙舟、吃粽子、挂艾叶等,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文化内涵。

4. 创作绘画(20分钟)让学生根据所观察的端午节习俗和活动,进行简单的绘画创作,在纸上画出自己心目中的龙舟和粽子等,表达对端午节的理解和感受。

5. 展示作品(15分钟)让学生一一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互相评价,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表现形式。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十二课 端午节—赛龙舟 ︳湘美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十二课 端午节—赛龙舟 ︳湘美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十二课端午节—赛龙舟 | 湘美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庆祝方式;
2.了解赛龙舟的意义和历史;
3.学习画龙舟和龙头的基本构图技巧;
4.通过创作,提高学生绘画技能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端午节图片、龙舟模型或图片、颜料、画笔、画纸、水杯、毛巾等;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自备颜料与画笔。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1.让学生回忆端午节这个节日的由来和庆祝方式,并聊聊大家都做了些什么;
2.通过图片和简单的文字介绍赛龙舟的历史和意义。

(二)学习构图技巧
1.教师示范如何画龙舟和龙头,让学生观察教师展示的样式和构图技巧;
2.提醒学生多观察龙舟和龙头的形态、阴影和突出部分等,分析构图要点;
3.让学生模仿教师步骤和构图技巧,练习画龙舟和龙头。

(三)实践创作
1.学生根据自己的构图风格和创意,选取颜色和构图方式,开始创作;
2.鼓励学生想象出有趣、富有感染力的故事和情景,创造多样化的作品。

(四)展示作品
1.学生将自己的作品集中在教室中央,让同学们共同欣赏和点评;
2.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分享创作的过程和经验,发现不足的地方继续努力改进。

四、教学反思
此次美术课中,学生通过观察和模仿掌握了龙舟和龙头的基本构图技巧,并将其融入到实践创作中。

通过绘画的过程,学生在富有创意和想象力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绘画技巧,增强了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同时,这种学习方式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增强了班级之间的凝聚力。

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下册《12. 端午节》教学设计1

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下册《12. 端午节》教学设计1

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下册《12. 端午节》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12. 端午节》这一课是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通过学习民间艺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材以端午节为主题,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民间故事、传说、习俗和艺术品等,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材料。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但对于端午节的相关知识和民间艺术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2.引导学生欣赏民间艺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引导学生欣赏民间艺术。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端午节知识和民间艺术运用到绘画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介绍民间艺术的特点。

2.示范法:教师示范绘画过程,引导学生掌握绘画技巧。

3.实践法:学生动手绘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互动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评价,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电脑、投影仪、绘画材料(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2.学具:学生自带绘画材料。

3.教材: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下册《12. 端午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引导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端午节相关的民间艺术作品,如剪纸、刺绣等,引导学生欣赏民间艺术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绘画过程,讲解绘画技巧,然后引导学生动手绘画。

学生根据自己对端午节的理解,选择合适的绘画材料,创作一幅关于端午节的画作。

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12. 端午节5-湘美版

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12. 端午节5-湘美版

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12. 端午节5-湘美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端午节的历史、起源、传统习俗等;2.学习用线描绘物品,增强学生的线条意识和线条感;3.培养学生的手工制作能力,锻炼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端午节的相关知识,学习线的基本画法;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手工制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学PPT;2.端午节的相关资料;3.软毛笔、普通笔、毛笔;4.颜料、水彩笔、纸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向学生们介绍端午节的起源、历史以及传统习俗,引导学生们了解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和重要意义。

2. 学习线条的基本画法(15分钟)1.老师向学生们展示线条的基本画法,例如上、下、左、右、直、弯等;2.老师演示如何使用软毛笔、普通笔和毛笔画线;3.让学生们跟随老师的演示,逐渐掌握线条的基本画法。

3. 创作端午节主题画作(30分钟)1.让学生们用铅笔在纸张上勾画出端午节元素的轮廓,如龙舟、粽子、菖蒲等,然后使用线条进行描绘;2.让学生们选择适合的颜色进行填色;3.鼓励学生们自主创作,发挥想象力。

4. 课堂展示(10分钟)1.让学生们将自己的画作在课堂上展示给全班同学;2.学生们可以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和思路。

5. 总结(5分钟)1.老师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们对端午节的相关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2.鼓励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关注中华文化传统,借鉴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同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五、作业布置1.让学生们回家整理端午节相关的知识,并撰写相关的作文;2.让学生们完成颜色分层填充作业。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们了解端午节的相关知识,并学习线条的基本画法。

通过让学生们在画端午节主题画作的过程中,锻炼学生们的手工制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们的艺术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表现出了很强的创作与合作意识。

但是在时间分配上,学生们的画作还有一些没有完成,需要在之后的课堂上继续完成。

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12. 端午节8-湘美版

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12. 端午节8-湘美版

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12. 端午节8-湘美版教学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文化意义;
2.学会运用线条和色彩,绘制粽子和龙舟;
3.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熟悉端午节文化;
2.掌握绘制粽子和龙舟的技巧;
3.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发挥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PPT,展示端午节的相关图片和资料;
2.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制作粽子或者准备制作粽子以便让学生更好的体验端午节氛围。

教学过程
导入(10分钟)
1.教师用PPT展示端午节的文化和背景知识,激发学生对端午节的兴趣和好奇心。

2.引导学生讲解自己所知道的关于端午节的信息。

学习(20分钟)
1.分组为学生发放颜料和画笔,进行绘图讲解;
2.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粽子和龙舟,要求学生认真观察画面并进行模仿;
3.教师详细讲解绘制粽子和龙舟的技巧,让学生进行反复习作。

实践(30分钟)
1.学生群体学习,制作自己的粽子、筷子和龙舟。

2.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端午节的认知和想象力,进行自由发挥创作。

评估(10分钟)
1.教师与学生一起评估本节课绘制的粽子和龙舟的难度和完成度;
2.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端午节的主要文化和历史意义。

教学总结
本课通过介绍端午节的文化和背景知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同时通过绘制粽子和龙舟的方式,让学生在学到美术知识的同时,也感受到端午节的氛围。

在学生自由发挥的过程中,发掘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开拓思维,培养创意。

让学生在绘画中体验学习的快乐。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2课《端午节》(湘美版秋)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2课《端午节》(湘美版秋)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2课《端午节》教学内容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节课将引导学生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习俗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通过美术创作的方式,让学生体验端午节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习俗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端午节的文化内涵。

2. 引导学生将端午节的文化元素融入美术创作中。

教具学具准备1. 课件:关于端午节由来的图片、习俗的图片、龙舟比赛的图片等。

2. 美术用品: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课件展示端午节的由来、习俗和龙舟比赛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文化内涵。

2. 讲解:讲解端午节的由来、习俗和龙舟比赛的意义,让学生对端午节有更深入的了解。

3. 示范:示范如何将端午节的文化元素融入美术创作中,如画龙舟、粽子等。

4. 创作: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进行美术创作,画出自己心中的端午节。

5. 展示: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互相交流,分享创作心得。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端午节的文化意义,鼓励学生传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板书设计1. 端午节2. 副中国传统节日3. 内容:端午节的由来、习俗、龙舟比赛的意义等。

作业设计1. 画出自己心中的端午节。

2. 家长协助,了解更多的端午节习俗。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课件、讲解、示范、创作、展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习俗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将端午节的文化元素融入美术创作中。

同时,鼓励学生传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教学难点需重点关注的细节在上述教案中,教学难点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

教学难点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这些障碍可能源于新知识点的复杂性、学生的先验知识不足或者是对学习材料的误解。

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12. 端午节6-湘美版

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12. 端午节6-湘美版

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12. 端午节6-湘美版《端午节》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了解屈原其人其事、端午节的来由与习俗,感知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魅力,做中华文化的传承人。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信息技术了解端午香包的特点与用途在制作香包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专心、细致和耐心的作风,发展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感目标:学生掌握龙舟级人物的表现手法,将赛龙舟场面创造性的表现出来,感受赛龙舟时团结协作、坚持不懈、勇夺第一的精神,提高综合运用能力,享受创作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菱角”香包的折法如何装饰端午纸香包教学过程:一、欣赏感受1、出示课件,根据给出的歌谣猜一猜它是什么节日?你知道它的来由和习俗吗?2、同学们积极发言自己所知道的关于端午节的知识。

3、播放视频,总结端午节的三个来源和习俗。

4、欣赏各种端午节气的庆祝物件,如:粽子、香包、艾叶、菖蒲、龙舟等。

二、方法学习 1、展示纸折香包实物,请你仔细观察: ①纸折香包有几个面?②还有哪些小配件? 2、请学生上台拆香包:①拆开后是什么形状?(长方形纸条,尾端为三角形)②纸条上装饰的图案有什么特点? 3、教师示范折剪纸香包④装饰完成。

①剪掉尾端三角形,将靠近尾端的六个小三角形进行装饰后,沿折叠线朝箭头方向折叠,包折成六面体。

②将香料放入小三角锥里,继续朝箭头方向折叠。

③将尾端三角形插入口内,折叠成香包。

三、自主表现 1、作业要求:课本 P37 页学习活动一,了解端午节的相关习俗,尝试用卡纸折叠一两个纸香包,做到棱角分明,并进行装饰。

2、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四、欣赏评价五、课堂总结。

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12. 端午节6-湘美版

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12. 端午节6-湘美版

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12. 端午节6-湘美版教学目标
•了解端午节的起源及传统习俗
•掌握剪纸技巧,制作形态各异的五彩锦鲤
教学重点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剪纸技巧的掌握
教学难点
•制作形态各异的五彩锦鲤
教学准备
•五彩方纸
•剪刀
•白胶
•彩笔
•毛笔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首先,介绍端午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对本节日的热爱和敬重之情。

2. 剪纸创作——五彩锦鲤
展示一些锦鲤的图片,让学生体验它的美丽,颜色五彩缤纷,形态各异,让学生在脑海里形成一个美丽的画面。

邀请一位擅长剪纸的同学向全班演示如何剪出一尾锦鲤,如下图所示:
1. 将方纸沿着对角线对折,两叶子对齐。

2. 再将其沿着中心线对折,两叶子重合,如下图所示,用刀或剪刀沿红线裁剪。

3. 打开来,将其折成鱼的形状。

4. 最后涂上五颜六色的颜料,画出锦鲤的模样,美丽的锦鲤就完成了。

3. 创作实践
让学生根据老师的演示进行操作,将自己的喜好和想象发挥到极致,制作出形态各异的五彩锦鲤。

4. 作品展示
让每位学生将自己精心制作的锦鲤展示给全班同学,让大家互相欣赏。

课后作业
完成剩余的锦鲤剪纸作品,并在课上展示。

同时,结合自己的理解,写一篇日记,表达对端午节的喜爱之情。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端午节传统习俗,在剪纸技巧方面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剪出的五彩锦鲤更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

同时在作品展示中,也加强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合作与交流。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十二课 端午香包 ︳湘美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十二课 端午香包 ︳湘美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十二课端午香包︳湘美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香包的寓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观念,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提高学生的生活品质。

【教学重点】1. 端午节的来历和香包的寓意。

2. 香包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1. 香包的制作技巧。

2. 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端午节的相关资料、香包制作的示范视频、制作香包所需的材料(布、线、香料、针等)。

2. 学生准备:制作香包所需的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讲解端午节的来历,引导学生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佩戴香包等。

2. 引导学生关注香包在端午节的重要寓意,如驱邪、避瘟、祈求平安等。

二、新课内容1. 教师展示香包的制作示范视频,让学生了解香包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2. 教师讲解香包的制作技巧,如选材、剪裁、缝制、填充香料等。

3. 学生跟随教师的示范,动手制作香包。

三、课堂实践1. 学生分组进行香包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设计独特的香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3. 学生完成香包制作后,进行作品展示,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端午节和香包的文化内涵。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表达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端午节和香包的来历、寓意,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在香包制作过程中,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思维。

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香包的制作技巧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果,为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奠定了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香包的制作技巧”。

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下册《12. 端午节》教学设计2

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下册《12. 端午节》教学设计2

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下册《12. 端午节》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12. 端午节》是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式,让学生体验端午节的热闹氛围,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和手工制作基础,对端午节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只知道一些表面的习俗,如吃粽子、赛龙舟等,对于端午节的由来和深层含义可能不太清楚。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2.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创造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端午节习俗的由来和意义。

2.绘画和手工制作技巧。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

2.示范法:展示绘画和手工制作的过程。

3.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完成绘画和手工制作。

4.互动提问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问解答。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包含端午节的由来、习俗、绘画和手工制作步骤等内容。

2.绘画和手工制作材料:如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3.端午节日气氛布置:如粽子、龙舟等道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PPT,简要介绍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引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端午节的绘画和手工制作作品,让学生初步感受端午节的热闹氛围。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绘画和手工制作的过程,引导学生动手实践,体验端午节的热闹氛围。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绘画和手工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拓展(10分钟)学生相互展示作品,评价和建议,共同提高。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端午节的意义和习俗。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为家人制作一份端午节的礼物。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课堂内容,板书端午节的主要信息和绘画、手工制作的步骤。

教学过程每个环节所用时间共计50分钟。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十二课 端午节 ︳湘美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十二课 端午节 ︳湘美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十二课端午节︳湘美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端午节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能够运用线条、色彩等基本美术元素表现端午节的主题。

3.提高学生的绘画、剪纸等技能。

二、教学内容和活动设计1. 知识点1.端午节的起源和历史背景。

2.端午节的风俗习惯和文化内涵。

3.线条、色彩表现技法。

2. 活动设计第一部分:知识讲解和讨论1.教师简单介绍端午节的起源和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和文化内涵。

2.学生分组进行讨论,通过分享和交流合作探讨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和个人的文化背景。

第二部分:创作活动1.绘画活动:–教师通过投影和样板解释如何使用线条和色彩表现端午节的主题。

–学生使用彩铅或水彩等画材,按照自己的理解创作一幅表现端午节主题的画作。

要求画面内容明确,色彩鲜艳,形式多样。

–互评环节:每组挑选出一幅作品进行展示和评价,评价标准包括表现力、色彩和构图等。

2.剪纸活动:–教师介绍端午节的传统剪纸艺术,讲解如何使用剪刀剪出复杂的图案。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剪纸技巧,自由创作一幅表现端午节主题的剪纸作品。

要求出品内容明确,线条流畅,图案完整。

–互评环节:每组挑选出一幅作品进行展示和评价,评价标准包括线条的流畅度、图案的完整性和创意等。

三、评价方式1.绘画作品评分标准:表现力、色彩和构图等。

2.剪纸作品评分标准:线条的流畅度、图案的完整性和创意等。

3.课堂参与度评分标准: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性和团队协作能力等。

四、教学后记本节课设计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课堂技能创作活动中,既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也培养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进一步推动了课程的多元发展。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十二课 端午节—做香包 ︳湘美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十二课 端午节—做香包 ︳湘美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十二课端午节—做香包︳湘美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端午节的历史和文化背景;2.学会制作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香包;3.培养孩子们动手实践和创意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将介绍端午节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并以制作香包为主要内容,让孩子们体验中国传统文化,感受传统节日的氛围。

具体教学内容如下:1. 端午节的历史和文化背景首先,老师将通过PPT、故事、图片等形式向孩子们介绍端午节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并与孩子们分享端午节的各种传统习俗和食品,培养孩子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了解。

2. 制作香包接下来,老师将向孩子们展示香包的样品,并详细讲解制作香包的步骤。

具体步骤如下:1.准备材料:绸布、香料、辅料(如金线、缎带等);2.折叠绸布,剪出香包的形状;3.手工缝制香包,将香料放入香包内;4.用金线或缎带装饰香包,让香包更加美观。

孩子们将在老师的指导下,亲手制作自己的香包,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装饰,展示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1.讲授教学法:通过PPT、故事、图片等形式认识端午节;通过手把手教学的方式,让孩子们亲身制作香包,体验传统文化。

2.组织活动法:老师在讲解端午节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后,可以组织孩子们进行插图、歌唱、朗诵等形式的活动,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端午节的风俗习惯。

四、教学步骤1. 导入(10分钟)老师向孩子们介绍端午节的起源和文化背景,并介绍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和食品,让孩子们对端午节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制作香包(40分钟)1.老师向孩子们展示香包的制作材料和样品;2.老师手把手教孩子们制作香包,让孩子们感受和体验制作过程;3.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创意进行装饰。

3. 活动展示(10分钟)老师可以组织孩子们展示自己制作的香包,并可以进行插图、歌唱、朗诵等活动,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端午节。

五、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和制作,孩子们将能够更好地了解端午节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同时培养了孩子们动手实践和创意表达的能力。

三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12. 端午节5-湘美版

三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12. 端午节5-湘美版

三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12. 端午节5-湘美版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特点和意义;
3.学习和掌握剪纸技巧;
4.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1.端午节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剪纸技巧的学习和实践。

教学难点
1.剪纸技巧的掌握;
2.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
1.黑板、彩色粉笔;
2.剪刀、彩色纸张。

教学过程
1. 课前准备
教师简要介绍端午节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向学生展示端午节的图片和食品等文物。

2. 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端午节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让学生自由讨论端午节的由来和意义,教师引导学生探讨端午节的文化内涵。

3. 正式学习
1.教师向学生介绍如何剪出端午节的相应图案,比如龙舟、横幅等,以及剪纸时需要注意的技巧和步骤;
2.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自己的端午节风景剪纸作品;
3.学生按照自己的设计方案进行剪纸制作。

4. 课堂展示
让学生将自己的剪纸作品贴在黑板上进行展示。

5. 课堂总结
教师综合点评学生的剪纸作品,再次强调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和重要性。

同时,鼓励学生继续发扬创造力,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了解了端午节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学会了剪纸技巧,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进一步熟悉并了解了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要意义。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端午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知领域:了解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起源于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后发展成集游戏节庆、体育锻炼、健康预防于一体的民间节令。

2.创造领域:学会利用身边易得材料有创意地制成自己喜爱的端午节用品;用纸折叠造型;纸盒、纸板、竹片组合等综合造型;碎花布、彩色线缝制造型。

3.情感领域:通过实践和体验,感悟我国劳动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和丰富的想象力过着有深远意义的端午节;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继承和热爱,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纸折叠造型做一些彩棕;纸盒、纸板、竹片等综合材料做大龙舟;碎花布、彩色线缝制一些香袋等。

难点:对端午节民间传统文化渊源的了解、探究和继承。

课前准备:
教师:收集端午节的相关资料、实物、图片。

学生:纸盒、纸版等手工工具。

教学过程:
一、收集有关端午节的诗,用诗会的形式过端午节。

二、温故知新。

出示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的彩色纸棕子、布香袋(有十二生肖造型、有“五毒”、还有卡通造型),还有课件里赛龙舟、挂艾叶莒蒲、饮雄黄酒(“青蛇传”片段);把学生带人端午节,感受端午节的气氛。

端午节是纪念谁的节日?有何意义?根据你收集的材料,你知道的还有哪些说法?(屈原、伍江而死、纪念现代革命女诗人秋理、纪念龙的特殊节日。

) 学生4——6人一组对端午节传说中的故事进行编排并表演。

要求对故事情节了解,表演充分、形象合埋。

三、导学释疑。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并通过多媒体课件了解与端午节由来有关的几位历史人物。

(屈原:战国时代的楚国人;伍子百:战国时代的楚国人;曹娥:东汉孝女;秋谨:现代革命女诗人)
通过课文中给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中国民间采用了哪些方式来纪念这些传说中的历史人物(赛龙舟、挂艾叶莒蒲、饮雄黄酒、吃棕子、玩碰鸡蛋、鸭蛋、鹅蛋、佩带香袋)。

学生个人或分组对端午节纪念活动进行"模仿秀"表演。

四、巩固提升。

学生通过讨论课本、多媒体课件,迸一步了解涉及端午节由来的几位历史人物(屈原:战国时代的楚国人;伍子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曹娥:东汉孝女;秋理:现代革命女诗人)。

中国民间节日纪念的特殊性:集游戏节庆、体育锻炼、健康预防于一体的民间节令。

结合课本知识及多媒体课件小组讨论:还可以设计出哪些更好的方式或者别具一格的形式过端午节。

表演独特的故事新传和用游戏的方式给自己设计的故事新传及游戏命名。

五、检测反馈。

教师从学生编导、表演的节目和游戏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指导性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