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测试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单元测试

人教版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单元测试

2018届人教版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测试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森林生态系统的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一般能够长期处于较稳定的状态B.草原生态系统的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常常会发生剧烈的变化C.农田生态系统总是朝着对人类有益的方向发展D.整个地球上的海洋可以看作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解析:森林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较强,能长期处于稳定状态;草原生态系统则相反;农田生态系统的结构单一,抵抗力稳定性小,一旦失去人的控制,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并非只朝着对人有益的方向发展。

人们必须不断地从事播种、施肥、灌溉、除草和治虫等活动,才能够使农田生态系统朝着对人有益的方向发展。

答案:C2.下列关于生物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池塘中的所有动植物和它们生活的无机环境构成了池塘生态系统B.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其增长率达到最大值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的正常进行有利于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D.在群落和种群内部大都可形成食物链和食物网解析:池塘中的所有生物(包括动植物、微生物)和它们生活的无机环境构成了池塘生态系统;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其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增长率为零;在群落内部大都可形成食物链和食物网,种群内部多是种内斗争或互助。

答案:C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成分及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一定不是生产者B.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C.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只包含生产者与消费者两种成分D.生产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消费者不是生态系统的必备成分解析: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不一定不是生产者,如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细菌,A错误;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一定是分解者,B错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指食物链和食物网,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两种成分,C正确;生态系统的基石是生产者,D错误。

答案:C4.某草原上生长着多种杂草和以杂草为食的食草动物以及小型食肉动物,各种生物数量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关于该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草原生态系统存在着“杂草→食草动物→小型食肉动物”这一条食物链B.该草原生态系统中的杂草、食草动物、小型食肉动物构成了生物群落C.食草动物和小型食肉动物能够加快该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该草原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解析:该草原生态系统中,由多种杂草和以杂草为食的食草动物以及小型食肉动物构成了复杂的食物网,A错误;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构成生物群落,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B错误;消费者的存在,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正确;该草原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D错误。

人教版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单元测试

人教版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单元测试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稻田生态系统是四川盆地重要的农田生态系统,卷叶螟和褐飞虱是稻田中两种主要害虫,拟水狼蛛是这两种害虫的天敌。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用性外激素专一诱捕卷叶螟,短期内褐飞虱种群密度会下降B. 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C. 精耕稻田与弃耕稻田的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有差异D. 害虫与拟水狼蛛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答案】B【解析】用性外激素专一诱捕雄性卷叶螟,短期内褐飞虱出生率下降,种群密度会下降,A项正确;防治稻田害虫,可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但不能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B项错误;精耕稻田与弃耕稻田的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有差异,C项正确;害虫与拟水狼蛛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D 项正确。

2.如图中a~d表示不同的生物学含义,M代表相关的高低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M表示种群密度,a~d表示同种生物的四个种群,则种群b种内斗争最激烈B.若M表示物种丰富度,a~d表示不同生态系统,则b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最强C.若M表示生物所含能量,a~d表示同一条食物链中的四个种群,则a最可能是最高营养级D.若M表示基因多样性,a~d表示不同种类的植物,则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最不易被淘汰的是b【答案】B【解析】若M表示种群密度,则b种群密度最多,种内斗争最激烈,A正确;生态系统成分越复杂,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而恢复力稳定性越弱,若M表示物种的丰富度,则b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最强,抵抗力稳定性最强,但恢复力稳定性弱,B错误;若M表示生物所含能量,a-d表示同一条食物链中的四个物种,因为能量是逐级递减的,营养级越高,则a是最高营养级,C正确;若M表示基因多样性,a~d表示四种不同的植物,则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最不容易被淘汰的是b,因为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最不容易被淘汰的是基因多样性大的,D正确.【考点定位】种群的特征;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名师点睛】生物数量越多,竞争力越强;生态系统的组分越多和食物网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则抵抗力稳定性越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基因多样性越丰富,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3.若以图甲代表与生命系统相关概念的范围,其中正确的是【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组织是由相同的细胞组成,细胞中含有生物大分子,故A正确;种群是指同一地域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群落是指这一地域的所有生物,生物群落和周围的无机环境共同组成生态系统,故B错误,C正确;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故D错误。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测试题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测试题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一、选择题: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分和必不可少的成分是指()A.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B.生产者和消费者C.生产者和分解者D.消费者和分解者2.随着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可能引起海洋表层的浮游植物大量死亡,从而进一步加剧温室效应。

这是因为浮游植物死亡会()A.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B.使大气中臭氧增加C.使海洋表层无机物增加D.使海洋表层的含氧量减少3.下图中的圆分别表示:a-生产者、b-分解者、c-原核生物、d-蓝藻、e-腐生细菌。

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是()4.在草→食草的昆虫→蜘蛛→蟾蜍→蛇→猫头鹰这条食物链,设流经这条食物链的总能量为100%,按最高效率计算,蟾蜍和猫头鹰所得能量最多分别是()A.20%和2% B.0.8%和0.032%C.4%和0.8% D.0.4%和0.0126% 5.稻-鸭-萍共作是一种新兴的生态农业模式。

其中水生植物红萍(满江红)适生于荫蔽环境,可以作为鸭子的饲料;鸭子能吃有害昆虫并供肥,促进水稻生长,对此模式形成的生态系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B.鸭子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C.生物群落由水稻、红萍、鸭子和有害昆虫组成D.水稻和红萍分层,能提高光能利用率6.下图为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所反映出的能量流动情况,图中箭头符号为能量的移动方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在入射的太阳能中,生产者只利用了其中的1%左右②分解者可利用来自各营养级转移到(A)的所有能量③消费者营养级别越高,可利用的总能量越多④当人们把生产者当作食物时,比起其他营养级,可获得更多的能量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7.下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下列关于该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从能量流动的特点来看,E捕食生物B和D最为经济Array B.生物G是一种杂食动物,它占有三个不同的营养级C.生物H占有三种不同营养级,它的数量较其他生物更为稳定D.G和E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8.关于生物同化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从上一营养级流入该营养级的总能量 B.食物消化后粪便中的总能量C.从上一营养级摄入的能量D.从消化道吸收后合成有机物中的能量9.一只黑脊鸥的亲鸟对小鸟发出报警呜叫时,小鸟作出隐蔽反应。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测试题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测试题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图是某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h、i、j、k表示不同用途的有机物( j是未利用局部),方框大小表示使用量,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进入该生态系统的2量与各h产生的2总量相等B.生产者i的量大于被初级消费者同化有机物的量C.流向分解者的k可被生产者直接吸收利用D.流经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可循环利用2.以下生物中,从生态学角度看属于生产者,从细胞学角度看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A.酵母菌 B.水稻 C.大肠杆菌 D.蓝藻3.以下哪一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最低( )A.温带草原生态系统 B.北极冻原生态系统C.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D.北方针叶林生态系统4.以下属于生态系统食物网特征的是( )A.一种生物只能被另一种生物捕食 B.食物链的环节数是无限的C.一种生物可能属于不同的营养级 D.食物网上的生物之间都是捕食关系5.如以下图所示是地球上各种水体相互转化的示意图。

请从生态系统的角度考虑,指出该图能表达的生态系统功能是( )A.能量流动 B.物质循环 C.信息传递D.物质更新6.以下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7.以下图是我国北方处于平衡状态的某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箭头表示碳传递方向,字母表示碳传递途径。

以下各项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A.碳从植物体流入动物体的主要形式是有机物B.a途径是通过光合作用实现的,b、d、g途径是通过呼吸作用实现的C.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D.如果上图中的字母表示碳元素传递的数量,那么夏季a、b、c、e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a=b+c+e8.以下图为自然界碳循环的示意图,图中与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密切相关的标号为( )A.②③B.④C.⑥D.⑤⑦9.“9·11〞事件后,美国国会议员又遭到“炭疽热〞的侵扰。

人教版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单元测试 (2)

人教版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单元测试 (2)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如下图所示,据此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反映了该生态系统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功能B.①和②、②和③之间存在信息交流,①和③之间则没有C.如按最高的能量传递效率计算,③获得的能量大于①同化能量的1/25D.若图中②由于某种原因而灭绝,则③的数量一定会减少【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能量流动的途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物质循环是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的全球性的循环;信息传递是生物之间和无机环境和生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故A错误.B、信息交流是双向的,是生物与生物之间,无机环境与生物之间.故B错误.C、在此营养结构中,③既是第二营养级又是第三营养级.能量的最高传递效率是20%,①同化能量传给第三营养级是20%×20%=1/25,则③获得的能量肯定大于①同化能量的1/25.所以C 选项是正确的.D、若图中②因为某种原因而灭绝,短时间内③因缺少食物,数量一定会减少,之后因为负反馈调节,逐渐增多趋于动态平衡.故D错误.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考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名师点睛】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植物(生产者)总是第一营养级,植食性动物(即一级/初级消费者)为第二营养级.同一种生物在不同食物链中,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据图分析①师生产者、②和③是消费者.生态系统内的能量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下一个营养级,不能逆向流动,也不能循环流动.本题结合图表,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分析能力和理解计算能力.2.下列食物网中,其营养结构最不易被破坏的是【答案】D【解析】食物链和食物网构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营养结构越不易被破坏。

图示的4个食物网所含有的食物链和生产者的数目如下:综上分析,D食物网营养结构最复杂,抵抗力稳定性最强,最不易被破坏,A、B、C三项均错误,D项正确。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测试卷有解析(1)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测试卷有解析(1)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及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B 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是进行物质和能量的循环C.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D.生态系统在一定限度内有自动调节能力,能保持相对稳定2.(08广东)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关于生产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都位于能量金字塔同一营养级B.一定能固定CO2C.都是生态系统能量转换的载体 D 一定是植物3.在一个生态系统中,A种群有50个个体,B种群有500个个体,C种群有5000个个体,D种群有10000个个体,则它们的食物链关系是()A.A→B→C→DB.D→C→B→AC.C→D→B→A D 不能确定4.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关于此食物网的叙述,错误的是()鹰狼云豹蛇野兔鹿昆虫绿色植物A 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B.野兔、鹿及昆虫均为初级消费者C.狼和云豹在不同食物链上均属于同一营养级D.如果土壤受到污染,鹰体内的污染物积累浓度可能最高5.在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封闭生态系统内,要使其中的动物能长时间存活,必须提供( )A.O2B.H20C.足够的有机物 D 太阳能6.在由“草→兔→狐”组成的一条食物链中,兔经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其去向不可能包括()A.通过兔子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 B 通过兔子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体内C.通过狐狸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体内D.流入到狐狸体内7.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草食动物所同化的能量等于 ( )A.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B.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减去生产者的呼吸量C 被草食动物吃了的植物所含的能量减去粪便等排泄物中的能量D.用于草食动物的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8.运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规律分析下列4项中,能量不利于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的是A.在森林中,使能量多储存在木材里B.在草原牧场,使能量多流向牛和羊C 能量流经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人的食物)D.在养鱼池,让有机肥料以腐屑形式被鱼类或饵料动物直接摄食8.在1957年,美国的生态学家H. T. Odum 对佛罗里达州的银泉进行了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右表是调查结果。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生物 第八单元 第2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测试题(解析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生物 第八单元 第2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测试题(解析版)

第2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一、选择题1.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

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一个湖泊 B.湖泊里的鱼C.湖泊里的水草D.湖泊里的水2.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下列做法符合要求的是()A.退耕还林 B.围湖造田 C.填海盖楼 D.引进,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共有3条食物B.该食物网是一个生态系统C.图中鼠和兔之间是竞争关系D.图中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鹰4.如图是草、鼠和蛇三种生物在某生态系统的数量变化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这三种生物的数量变化不存在相互关联B.人过度捕食蛇,会造成鼠类迅速减少C.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D.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无限的5.在一成熟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构成了一条稳定的食物链:甲→乙→丙→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生态系统能量的源头是太阳能B.该食物链中,甲是生产者,乙是次级消费者,丁属于第四营养级C.因为某种原因导致丁灭绝,丙的数量是先增加再减少D.若该生态系统被农药污染,则丁体内的农药浓度最高6.“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下列叙述中,不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是()A.推广生物防治方法,减少环境污染B.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废弃物的再循环C.开发森林资源,多使用一次性木筷D.建立各种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7.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图,假设这四种生物都参与构成食物链,并只构成一条食物链。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条食物链可表示为乙→甲→丁→丙B.图中的四种生物和分解者组成了该生态系统C.若某一有毒物质进入该食物链,则体内积累该有毒物质最多的是丙D.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会导致乙和丙的数量增加8.“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人是生物圈中普通一员”的理念应牢牢铭刻在我们心中,并践行在我们行动中.以下观点错误的是()A.强调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B.围湖造田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更能改善环境C.人类社会应该高速发展,但不能以耕地减少为代价D.生物圈是人类的家园,也是所有生物生存的栖息地9.“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环保意识是衡量一个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有详细答案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有详细答案

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所指的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H、0、N、P、S等化学元素B.所说的生态系统是指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一一生物圈C.所说的循环是指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出现、循环流动D.物质在循环过程中不断递减2.下图所示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结构模式图。

下列各项叙述,不正确的是 ()A.此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有2个,是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B.若丙种群数量下降20%,辛种群不会发生明显变化C.在该食物网中辛占有3个营养级D.既存在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的只发生在丁和辛、丙和乙之间3.1935年澳大利亚科学家洛伦佐做了一个实验,刚刚孵化的小鸭看到的第一个运动物体是他本人,而不是母鸭,结果,小鸭记住了洛伦佐,小鸭长大后,会紧紧跟在他后面,这个例子不能说明的是()A.信息的传递具有普遍性B.信息可在不同生物个体间传递C.信息传递对生物的生活有重要意义D.在该过程中具有三种类型的信息传递4.下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单位:J(cm2・a)],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甲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在有机物中的总能量为1 250 J/(cm2)B.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C.每一营养级的能量大部分用于细胞呼吸和被丁利用D.在此生态系统中,一只狼捕食一只野兔,获得的能量只能在10%〜20%之间 5.如图为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是双向的B.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以及信息传递C.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D.生态系统各成分间都有各种形式的信息传递6.下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B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增加B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B.③⑤⑧均属于细胞呼吸C. A和B属于捕食关系D.温室效应主要是由⑦过程造成的7.下列关于物质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产者和无机环境之间可以直接进行碳循环8.消费者与无机环境之间可以直接进行碳循环C.物质循环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进行D.不同的生态系统,都能独立地完成各自的物质循环8.下图A〜D表示不同的生物或生态系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M表示遗传多样性,ABCD表示四种不同的植物,则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生存能力最强的是B9.若M表示物种多样性,ABCD表示四个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则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的是BC.若M表示种群的个体数目,ABCD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的四个不同种群,则A种群所具有的能量一定最少D.若M表示种群的能量值,ABCD表示四个不同的种群,它们构成食物关系,则C的数量增加会导致AB的数目增加10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其中甲、乙、丙、丁组成生物群落。

中学人教版必修三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测试(附答案)

中学人教版必修三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测试(附答案)

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测试班别姓名学号一、选择题(有30题,每题2分,共60分)1.森林生态系统能长期维持相对稳定状态的原因是()①生物多样性是自动调节能力的基础②其抵抗力稳定性要比草原生态系统高③其恢复力稳定性要比农田生态系统高④有比较复杂的营养结构⑤太阳能是维持生态系统正常运转的动力⑥生产者和分解者构成生物圈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循环回路⑦一种生物大量减少后,其位置可由同一营养级的多种生物取代⑧能量可以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产生波动A.①③⑤⑥⑧B.②③④⑥⑦C.①②④⑤⑦D.①③④⑤⑧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结构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种成分组成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都以热量形式散发到大气中C.森林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大于草原生态系统D.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通过食物链、食物网这种渠道进行的3.甲是一种能生活在多种土壤中的小型昆虫,常被昆虫乙大量捕食,DDT和aldrin是用于控制这些生物的杀虫剂,aldrin对甲和乙毒性相同,但DDT对乙的毒性比对甲更强,现用DDT和aldrin单独处理田块,如图所示中的哪两个图能分别代表DDT和aldrin单独作用时对害虫数量的影响()A.2和1 B.1和3 C.2和4 D.3和4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可逆转的B.食物链越短,可供最高营养级消费的能量越多C.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D.营养级越多,散失的能量越多5.下列有关氮循环中进行固氮作用、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的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叙述正确的是()A.全是分解者B.只有分解者和生产者C.只有分解者和消费者D.既有生产者,又有消费者和分解者6.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能量只能由较低营养级流向较高营养级B.食物链中的营养级可以是无限的C.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可以长时期地保持动态平衡D.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以热能形式散失到环境中7.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A.狐吃了一只兔,狐获得了兔的全部能量D.影响神农架植物垂直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阳光C.云南山苍子的柠檬酸含量高于浙江的山苍子,这是昼夜温差对其柠檬酸含量的影响D.当草食动物从天然草场的生态系统转移离开后,将看到的现象是植物竞争强度降低8.右图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模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存在B.在该食物网中,H处于三个不同的营养级C.若B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则该种群的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明显变大D.在该食物网中,如果C种群的数量下降10%,则H的数量不会发生明显变化9.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着一定的关系,在下图所示曲线中能准确表示两者关系的是(a代表抵抗力稳定性,b代表恢复力稳定性) ()10.近年来赤潮在我国时有发生,当赤潮发生时,海水中的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红、紫等颜色,并对生物造成危害。

人教版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环境的保护单元测试

人教版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环境的保护单元测试

阶段质量检测(四)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环境的保护(A 卷学业水平达标)(时间60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 分)1.生活在沙漠中的光棍树没有叶子,便于减少蒸腾作用,节省水分,用绿色的茎与枝条代替叶的功能;吃人树的树干呈圆筒状,枝条如蛇样,一旦有动物靠近,枝条便抓住动物,利用其消化液将其消化。

光棍树和吃人树分别属于生态系统中的()A •生产者消费者B •生产者生产者C •消费者生产者D •消费者消费者解析:选A 光棍树可用绿色的茎与枝条代替叶子进行光合作用,为生产者。

吃人树以动物为食,为消费者。

2 •白桦树被害虫咬伤后,通过释放一种气体,使周围45 m以内的金合欢树都能接到信号,在5〜10 min内大量产生单宁酸。

该信息传递属于()A .物理信息B .化学信息C •行为信息D •生物信息解析:选B 根据题意可知,白桦树通过释放一种气体进行种间信息传递,故属于化学信息。

3.下列哪项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且有利于种群的繁衍()A •性激素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及生殖细胞的增殖分化B・猎捕食物时,工蚁之间通过触角接触交流信息C •雄性园丁鸟在自己的“庭院”里不停地唱歌跳舞,吸引雌鸟的到来D •跳羚擅长使用“小牛跳跃”的特殊方式吓跑追赶它们的敌人解析:选C 有利于种群繁衍的信息传递发生在同一种群内部雌、雄个体之间,故C项符合。

A项属于同一个体内细胞间的信息传递,B项只是工蚁之间的信息交流,D项的信息传递发生在不同的物种之间。

4•龙血树是一种生长在我国云南、海南等地的观赏树种,其树脂可加工成一种名贵的中药。

随着人们的掠夺性采伐和环境的破坏,使龙血树因资源日趋枯竭,而被列为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 .龙血树对人类具有直接价值B・人类活动是造成龙血树成为濒危物种的主要原因C •可以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对龙血树的基因进行保护D •建立龙血树自然保护区,禁止人类对龙血树进行任何形式的开发和利用解析:选D 保护生物多样性只是反对盲目的、掠夺式的开发利用,而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

人教版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检测

人教版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检测

人教版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检测人教版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检测一、多项选择题(每个子题2分,共44分)1.(2021潍坊联考)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只包含生产者与消费者两种成分b.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一定不是生产者c.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d、生产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消费者不是生态系统的必要组成部分[分析]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被包括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这是正确的。

合成化学能的有机体,如硝化细菌,也属于生产者,B错了。

腐烂的细菌属于分解者,错了。

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消费者的存在可以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必要组成部分,D错了。

[答案]a2.以下是生态系统的两幅图。

在图1中,a~g代表不同的生物体。

以下陈述是正确的()a.图1中的甲和己均代表的是第二营养级,属于一个种群b.调查图1中的戊和庚的种群密度时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c、一般来说,当c刚进入这个生态系统时,数量会在短期内发生变化,如图2中的曲线X所示d.若图1中的甲和丁只是捕食关系,丁为第三营养级[答案]c3.(2022珠海模拟)该图显示了生态系统中生物体的一些代谢过程。

下面的说法是错误的()a.能进行①过程的生物肯定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b.能进行②或者③过程的生物肯定属于生态系统的消费者c.分解者不能进行①过程d.分解者可以进行②或者③过程[分析]① 指光合作用或化学能合成,② 指有氧呼吸和呼吸③ 指无氧呼吸(酒精发酵)。

不一定是消费者可以执行② 和③, 但生产者和分解者也可以进行② 和③ 过程。

[答案]b4.将当年在某地收获的麦秸切成小块,于7月20日分别进行露天堆放、起泡和土埋处理。

重复三次,每15天检测一次秸秆分解残渣。

结果如图所示。

以下分析是合理的()a.秸秆还田后翻耕土埋不是利用秸秆的合理方法b、土壤中的空气和水分条件有利于各种微生物分解秸秆c.如果将处理开始时间提早30天,则3条曲线的位置将呈现上移趋势d.从堆放、水泡2条曲线可以推测好氧性微生物分解能力高于厌氧性微生物[答:]B5.(2021大庆模拟)有关下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① 图中只有两条食物链② 细菌和狐狸之间既有捕食性又有竞争性③ 细菌占据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营养水平④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是由草固定的阳能开始的答。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测试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测试

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测试总分100分时间7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题3分,共72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在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草)”是两项重要内容。

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A、开展生态旅游B、发展畜牧业C、增加木材产量D、改善生态环境2.下列生物中,全部属于生产者的一组是()A.海带、梨树、酵母菌 B. 蘑菇、水绵、洋葱C.马铃薯、菠菜、乳酸菌 D. 硝化细菌、紫菜、苹果树3.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是()A.硝化细菌B.蘑菇C.酵母菌D.霉菌4.春暖花开,蜜蜂忙着在花丛中采蜜。

招引蜜蜂采蜜的信息属于( )A.物理信息B.化学信息C.行为信息D.声信息5.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 )A.太阳能被绿色植物固定的过程B.系统内生物体能量代谢的过程C.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过程D.能量从生物体进入环境的过程6.在浮游植物→小鱼→海豹→虎鲸这条食物链中,鲸增加1 kg体重,至少消费浮游植物的量为()A.1 kg B.10 kg C.125 kg D.1000 kg7.以虫治虫是生态农业的重要内容,右图表示某一生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

假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

请问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种群数量增加,其可能引起的后果是()A.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增加B.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减少C.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减少D.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增加8.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体尿液、粪便等废物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A.缺少生产者B.分解者很少C.没有消费者D.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9.“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主要说明了草原的( ) A.恢复力稳定性较强B.抵抗力稳定性较强C .恢复力稳定性较弱D .抵抗力稳定性较弱10.森林遭到持续干旱,树木往往扩展根系的分布空间,保证获得足够水分,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

生态系统及稳定性单元测试题

生态系统及稳定性单元测试题

生态系统及稳定性单元测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下降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A.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B.2003年,广东省人口的出生率为1.329%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D.由于微甘菊入侵,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3.海洋渔业生产中,合理使用网眼尺寸较大的网具进行捕捞,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下列不正确的解释是()A.更多幼小的个体逃脱,得到生长和繁殖的机会B.减少捕捞强度,保持足够的种群基数C.维持良好的年龄结构,有利于种群数量的恢复D.改变性别比例,提高种群出生率4.稻-鸭-萍共作是一种新兴的生态农业模式,其中,水生植物红萍(满江红)适生于荫蔽环境,可作为鸭子的饲料,鸭子能吃有害昆虫并供肥,促进水稻生长,对以此模式形成的生态系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B.鸭子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C.生物群落由水稻、红萍、鸭子和有害昆虫组成D.水稻和红萍分层分布,能提高光能利用率5.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期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仅剩一个种群,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B. 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C. 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D. 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6.若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共有五个种群,其能量调查如下表所示:根据表格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A. 甲一定是初级消费者B.5种生物形成的食物链是:戊→乙→丙→甲→丁C.戊是生产者,丁是最高营养级D.乙和丙是互利共生关系7.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示意图。

人教版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测试

人教版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测试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甲、乙、丙三种不同植物分别分布于X、Y、Z三个不同的栖息地中,将不同栖息地生理状态相似,数目相同的种子混匀,再均分三组,分别同时种植于X、Y、Z三个栖息地中的实验地块(各种子均能发育成植株,并结种子),经过一年后,收获所有植株的种子进行统计,得到如表结果。

下列有关说法不准确...的是()实验地块植株表现型及其比例X 甲种子:乙种子:丙种子≈6:3:1Y 甲种子:乙种子:丙种子≈3:6:1Z 甲种子:乙种子:丙种子≈3:3:4A.一年后不同栖息地各种植物种子比例不同,反映了甲、乙、丙三种植物该年的出生率不同B.X实验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C.若环境条件不变,预测几年内Y实验地块甲植株的数量将会增加D.若环境条件不变,预测Z实验地中的丙植物种群数量变化将呈“S”型曲线2.研究人员在对甲、乙两个不同的生态系统调查后发现,两个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相同,甲生态系统只有初级和次级消费者,乙生态系统则有初级、次级、三级和四级消费者。

如果其他的因素都一样,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生态系统消费者的总能量大于乙生态系统消费者的总能量B.甲生态系统消费者总能量小于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乙相反C.甲、乙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总能量都大于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D.乙生态系统消费者的总能量大于甲生态系统消费者的总能量3.科学家R.L.Smith研究了不同种类动物的能量变化情况,部分结果如下表所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收割蚁只有不到1%的同化量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B.表中几种动物同化效率(A/I)不同是因为能量传递效率不同C.黄鼠的生长效率(P/A)较低的原因是呼吸消耗的能量较多D.占盐沼蝗摄入食物63%的未同化量可被分解者所利用4.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食物网共有6条食物链B.野兔的总能量约是绿色植物总能量10〜20%C.狼的数量略有减少,对该生态系统稳定性影响不太大D.鹰、狼、云豹的种间关系表现为竞争5.蚜虫是果树的主要害虫,其以刺吸式的口器从果树组织中吸取汁液,造成果树产量下降。

生态系统和稳定性单元测试题

生态系统和稳定性单元测试题

生态系统和稳定性单元测试题1 / 9生态系统及稳定性单元测试题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B .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C .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下降D .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 )A .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B .2003年,广东省人口的出生率为1.329%C .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D .由于微甘菊入侵,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3.海洋渔业生产中,合理使用网眼尺寸较大的网具进行捕捞,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下列不正确的解释是( )A .更多幼小的个体逃脱,得到生长和繁殖的机会B .减少捕捞强度,保持足够的种群基数C .维持良好的年龄结构,有利于种群数量的恢复D .改变性别比例,提高种群出生率4.稻-鸭-萍共作是一种新兴的生态农业模式,其中,水生植物红萍(满江红)适生于荫蔽环境,可作为鸭子的饲料,鸭子能吃有害昆虫并供肥,促进水稻生长,对以此模式形成的生态系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B .鸭子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C .生物群落由水稻、红萍、鸭子和有害昆虫组成D .水稻和红萍分层分布,能提高光能利用率5.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期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仅剩一个种群,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B. 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C. 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D. 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6根据表格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A. 甲一定是初级消费者B.5种生物形成的食物链是:戊→乙→丙→甲→丁C.戊是生产者,丁是最高营养级D.乙和丙是互利共生关系7.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示意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图是某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h、i、j、k表示不同用途的有机物( j是未利用部分),方框大小表示使用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进入该生态系统的CO2量与各h产生的CO2总量相等B.生产者i的量大于被初级消费者同化有机物的量C.流向分解者的k可被生产者直接吸收利用D.流经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可循环利用2.下列生物中,从生态学角度看属于生产者,从细胞学角度看属于原核生物的是()A.酵母菌B.水稻C.大肠杆菌D.蓝藻3.下列哪一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最低()A.温带草原生态系统B.北极冻原生态系统C.热带雨林生态系统D.北方针叶林生态系统4.下列属于生态系统食物网特征的是()A.一种生物只能被另一种生物捕食B.食物链的环节数是无限的C.一种生物可能属于不同的营养级D.食物网上的生物之间都是捕食关系5.如下图所示是地球上各种水体相互转化的示意图。

请从生态系统的角度考虑,指出该图能体现的生态系统功能是()A.能量流动B.物质循环C.信息传递D.物质更新6.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7.下图是我国北方处于平衡状态的某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箭头表示碳传递方向,字母表示碳传递途径。

下列各项叙述不正确的是()A.碳从植物体流入动物体的主要形式是有机物B.a途径是通过光合作用实现的,b、d、g途径是通过呼吸作用实现的C.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D.如果上图中的字母表示碳元素传递的数量,则夏季a、b、c、e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a=b+c+e8.下图为自然界碳循环的示意图,图中与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密切相关的标号为()A.②③B.④C.⑥D.⑤⑦9.“9·11”事件后,美国国会议员又遭到“炭疽热”的侵扰。

请分析“炭疽热”的病原体属于生态系统的何种成分()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以上都不是10.某生态系统中存在如右图所示的食物网,如将C的食物比例由A∶B= 1∶1调整为2∶1,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该生态系统能承载C的数量是原来的( )A.1.875倍B.1.375倍C.1.273倍D.0.575倍1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结构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种成分组成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都以热量形式散发到大气中C.森林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大于草原生态系统D.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通过食物链、食物网这种渠道进行的12.下图为某生态系统部分物质循环的简图,其中M表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A.若M为大气中的CO2,则碳元素在图中①②③④过程中均以CO2的形式传递B.若M为大气中的N2,则②过程不存在,①过程表示固氮蓝藻的固氮作用C.若M为大气中的SO2,则图解可表示硫循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③过程的加剧D.若M为无机环境中的能量,则①的能量值为②与③对应的能量值之和13.分析下面有关生态系统碳循环、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乙图中的D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分B.人体O2浓度最高的是甲图中的BC.人体发生过敏反应时,甲图中的A增加导致组织水肿D.因捕食关系而建立的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乙图中B所处的营养级14.在一条有5个营养级的食物链中,若第五营养级的生物体重增加1 kg,理论上至少要消耗第一营养级的生物量为()A. 25 kgB. 125 kgC. 625 kgD. 3125 kg15.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是()A.硝化细菌B.蘑菇C.酵母菌D.霉菌16.“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主要说明了草原的( )A.恢复力稳定性较强B.抵抗力稳定性较强C.恢复力稳定性较弱D.抵抗力稳定性较弱17.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此成语所隐含的食物链具有的营养级数至少为()A.2个B.3个C.4个D.5个18.在一个多变的生态系统中,生存机会最多种群是()A.个体最大的种群B.个体最小的种群C.个体差异最少的种群D.个体差异最多的种群19.下列属于消费者和生产者关系的是()A.猫吃鱼B.人吃蘑菇C.青蛙吃昆虫D.兔吃草20.下图表示在某生态系统中,a、b、c三个种群数量变化相互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a肯定是生产者,b肯定是初级消费者B.a→b→c构成一条食物链C.a与b、b与c为捕食关系D.a与c为竞争关系2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于肉食动物捕食草食动物,所以肉食动物多于草食动物B.草食动物的数量增加,则肉食动物的数量将可能增加C.肉食动物的数量增加,标志着草食动物数量增加D.所有的肉食动物个体都比草食动物大2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当狼吃掉一只兔子时,就获得了兔子的部分能量B.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了有机物,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入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23.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的图解,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共含有七条食物链,桉树、合欢树属于生产者B.叶状虫属于初级消费者,第一营养级C.该生态系统中袋鼬所含的能量最多D.属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蜘蛛、蜜雀24.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对于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起着关键作用。

这是通过()A.种群密度有一定规律性的变化而实现的B.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物质循环而实现的C.生态系统内部的反馈机制来实现的D.人工进行的绿化和环境保护来实现的25.以下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一种蜣螂专以象粪为食,则该种蜣螂最多能获取大象所同化能量的20%B.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C.使用粪便作肥料,其中的能量可以流向农作物,从而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D.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建造的人工生态系统,会强烈干扰其它生态系统26.根据下图判断,下列叙述不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A.物质经过多级利用,实现了良性循环B.每一级生产环节都获得了产品,提高了生态经济效益C.由于食物链延长,能量逐渐损耗,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降低D.由于各级产物都可以利用,减少了废物和污染27.森林生态系统能长期维持相对稳定状态的原因是()①生物多样是自动调节能力的基础②其恢复力稳定性要比农田生态系统高③其抵抗力稳定性要比草原生态系统高④有比较复杂的营养结构⑤太阳能维持生态系统正常运转的动力⑥一种生物大量减少后,其位置可由同一营养级的多种生物取代⑦能量可以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产生波动A.①③④⑤⑥⑦B.①③⑤⑥⑦C.②③④⑥⑦D.①②④⑤⑦28.烟草植株受到蛾类幼虫攻击时,能够产生和释放一种可挥发的化学物质,其目的是()A.告知同种的其他植株,让其产生有毒物质B.夜间能够驱除活动的雌蛾C.白天吸引蛾幼虫的天敌来捕食幼虫D.包括B、C两项29.如下图所示的是硅藻和一些非生物因素季节的变化,数据来自北温带海洋的上层,以下哪项对图的解释是正确的()A.提高光照强度破坏了硅藻B.硅藻数量增加会降低硝酸盐的量C.光照强度提高增加了分解者的活力,其结果是养分降低D.硅藻数量下降导致养分降低30.森林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系统比较()A.前者抵抗力稳定性强,后者恢复力稳定性强B.前者恢复力稳定性强,后者抵抗力稳定性强C.前者的恢复力稳定性高于后者D.后者的抵抗力稳定性高于前者二、填空题31.下图1为碳循环示意图,图2为某一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通过过程①,碳由无机环境中的________转变成绿色植物(如玉米)中的________。

(2)若上图1中过程②越复杂,则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________。

设过程②代表的生物之间有如上图2所示的关系,若E种群的能量为5.8×109 kJ,B种群的能量为1.3×108 kJ,D种群的能量为1.5×108 kJ,能量传递效率为10%,则A种群的能量是________kJ。

(3)过程④表示________作用。

参与过程④的生物与同区域中的动、植物等其他生物共同构成了________。

(4)由上图1可见,碳循环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伴随着物质循环进行的能量流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

32.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锥体图,P为生产者,Q1为初级消费者,Q2为次级消费者。

B图是将A图中的各营养级所含有的能量进行分类剖析,图中a、a1、a2表示上一年留下来的能量(假设它不被下一营养级利用),e、e1、e2表示呼吸消耗量。

据图回答。

(1)如设种群Q1、Q2的个体数为N1、N2,平均每个个体所占的能量为W1、W2,那么,N1·W1、与N2·W2之间的关系是。

(2)每年流入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用B图中的英文字母表示)。

(3)B图中的b1和d1表示。

(4)若P和Q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分别为480J/(cm2·a)和72 J/(cm2·a),生物体内贮存的能量分别为200J/(cm2·a)和24J/(cm2·a)。

那么,能量从P传递到Q的效率为33.研究人员对草原生态系统进行了相关的生态学调查,在无迁入迁出的情况下绘制出某昆虫种群数量λ值的变化曲线。

请分析回答:(1)该种群在前5年种群数量的变化类型是增长,第5年λ变小的原因是。

(2)该草原在第10年曾发生火灾,“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对火灾过后草原生物群落过程的真实写照,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为提高牧草产量,计划在该草原上喷施某种化肥,若探究这种化肥是否不利于上述昆虫的存活,请完善以下实验设计并预测结果。

实验步骤:①将生理状况相似的昆虫分成数量相等的两组。

②实验组用的牧草饲喂,对照组用的牧草饲喂③将两组昆虫置于饲养。

④一段时间后,分别统计两组昆虫的生存率。

结果预测:34.图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1)图中有条食物链;写出其中营养级数量最多的食物链(2)同时占有两个营养级的生物有,老鹰与蛇的关系是(3)组成生态系统的成分中,除了图中生物外还包括(4)从蚂蚁和蛇具有药用价值看,生物多样性具有价值;图中的同一食物链的相邻生物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具有等作用。

(5)若该生态系统被开发为农田,则群落的演替方式为35.下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值(单位为103kJ/m2·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