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哲学第五讲欧洲大陆语言哲学
【语言哲学】语言哲学的定义
语言哲学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其一:特指语言学哲学,是对意义,同义词,句法,翻译等语言学共相进行哲学思考,并且对语言学理论的逻辑地位和验证方式进行研究的学科,它是科学哲学的特殊分支,与物理学哲学,心理学哲学,心理学哲学等并列的学科。
其二:语言哲学,包括基于自然语言或人工语言的结构和功能的任何一种概念的研究。
举例来说,亚里斯多德关于存在的哲学思考,罗素的特称描述语理论,莱尔关于心灵概念的著作,都在这类研究的范围之内。
最后,语言的哲学,是对关于语言本质,语言与现实的关系等内容的哲学性质的论著。
语言哲学是现代西方哲学中影响最大、成果最为卓著的一个哲学流派。
加强对语言哲学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研究对于哲学学科的创新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语言哲学的研究以逻辑实证主义、言语行为理论、生成语言学这三条线索进行。
研究的核心问题包括以下9个方面:语言的本质;西方哲学发展中的语言转向;涵义与指称理论;语言的意义和证实;“图像论”、“使用论”与语境;行为反应论与言语行为理论;语言的表达与理解;自然语言句法分析;逻辑分析方法。
维特根斯坦是语言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他的哲学主要研究的是语言,他想揭示当人们交流时,表达自己的时候到发生了什么。
他主张哲学的本质就是语言。
语言是人类思想的表达,是整个文明的基础,哲学的本质只能在语言中寻找。
他消解了传统形而上学的唯一本质,为哲学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
他的主要著作《逻辑哲学论》和《哲学研究》分别代表了一生两个阶段的哲学体系。
前者主要是解构,让哲学成为语言学问题,哲学必须直面语言,“凡是能够说的事情,都能够说清楚,而凡是不能说的事情,就应该沉默”,哲学无非是把问题讲清楚。
后者又把哲学回归哲学,在解构之后是建构,创造一套严格的可以表述哲学的语言是不可能的,因为日常生活的语言是生生不息的,这是哲学的基础和源泉,所以哲学的本质应该在日常生活解决,在“游戏”中理解游戏。
扩展阅读:1.《语言哲学》陈嘉映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語言哲學是一門哲學的分支,對語言的用法、來源及本質作理性的研究。
语言哲学
罗素摹状词理论研究1.摹状词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哲学界兴起了“语言学转向”,使得西方哲学界开始热衷于对语言问题的研究。
所谓的“语言学转向”,就是指“以分析哲学为代表的西方哲学实现的哲学主题的转换,即由近代哲学认识论研究转向语言哲学的研究”①,是“要求通过改革语言或者通过了解语言的用法来解决哲学问题的哲学主张”②。
语言问题被视为一切哲学问题的根本,处于哲学的中心位置,认为哲学中的很多问题都源于对语言的误用,并且由此形成了语言哲学这样的哲学流派。
西方哲学家学习和掌握的现代逻辑的科学方法在促成语言学转向的同时,也成为了语言哲学的基础。
语言哲学中的首要问题意义指称理论,也因此成为了最为关注的课题之一,很多语言哲学家们先后提出了自己的指称理论。
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就是在这样大的学术时代背景下提出的。
摹状词理论提出之前,哲学史上一直存在三大疑难问题:同一替换律失效,排中律失效,以及存在悖论。
这三个疑难问题在处理名称意义时是无法回避的,如何解决它们是困扰众多哲学家们的难题。
19世纪的英国哲学家穆勒最早对名称及其意义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专名没有涵义”的观点在后人看来虽有失偏颇,但穆勒的理论推动了意义指称理论的发展。
与之观点截然相反的弗雷格认为“专名的指称就是这个名称所命名的对象本身”,专名的涵义则是符号本身的涵义,专名的“涵义决定所指”,提出专名既有涵义又有指称的思想③。
虽然弗雷格没有从理论上区分专名和限定摹状词,但其的理论在逻辑学和语言哲学中都有非常大的影响,罗素的专名理论也是以弗雷格指称理论中的有益因子为基础的。
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就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弗雷格意义理论的启发,并评价说“在逻辑分析的所有问题上我们主要是从弗雷格那里获得教益”④。
2.罗素摹状词理论的基本内容和成就罗素认为亲知原则和“奥卡姆剃刀”原则是将专名和摹状词区分开来的基础。
①崔伟奇.“语言的转向”的哲学反思.求是学刊,1995,(6):21②R.Rorty.The Linguistic Turn. Lond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2:3③[美]彼得·弗朗奇.分析哲学基础.周继明.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25④张庆熊,周林东,徐英谨.二十世纪英美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4罗素认为,人们通过两条途径获得对世界的认识:一是通过直接表象、亲自认识事物来获得,二是通过描述事物获得。
语言哲学(PhilosophyofLanguage)(精选多篇)
语言哲学(PhilosophyofLanguage)(精选多篇)第一篇:语言哲学(Philosophy of Language)語言哲學(Philosophy of Language)Professor: Chienkuo MiOffice Number: Room 103, Teacher’s Research Building IIOffice Hours: 1:30 p.m. ~ 3:30 p.m., MondayCourse Number: BPH 33901Classroom: B616Class Schedule: 3: 30 p.m. ~ 5: 20 p.m., MondayCredit Hours: 2 hours for per semester, 2 semestersE-mail:Course Outline:二十世紀的哲學代表著一種「語言學的轉向」(the linguistic turn),相較於十七世紀時由笛卡兒所帶動的「知識論的轉向」(the epistemological turn),當時的知識論取代了中世紀以來形上學在哲學研究中的優勢地位,而成為所謂的第一哲學(亦即,哲學中的顯學),當時的哲學核心主題在於,「什麼是知識的基礎?」、「知識真理的確定性來源何在?」;當代哲學以「語言哲學」取代了知識論在近代哲學中的主導地位,而成為新的第一哲學,在整個哲學的研究方法上,語言內容與形式的邏輯分析是一個主要趨勢,這與當代符號邏輯(或數理邏輯)的發展有著密切的關聯,而當今哲學的核心主題在於,「什麼是構成語言的基礎?」、「語言內容的意義來源何在?」。
本學年的語言哲學這門課,主要就是針對以上的核心問題,透個二十世紀以來的整個哲學的發展,試圖尋求各種不同的可能答案,並在尋求問題答案的同時,掌握二十世紀哲學發展的主流脈動。
把我們的問題加以簡單化,語言哲學的核心問題在於:「什麼是語言?」與「什麼是(語言的)意義?」,針對這兩個問題,我們將先提出一個口號,也就是:「語言是一個我們所知道與使用的符號系統(“Language is a system of symbols which we know and use.”)」。
《语言哲学》课程教学大纲
《语言哲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语言哲学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32 学时 2 学分其中实验学时:0 学时1.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清西方语言哲学的发展脉络,弄懂西方语言哲学的核心问题。
拟要研究的内容主要以英美分析哲学传统下的语言哲学问题为主,适当涉及欧陆传统的语言哲学。
与本课程相配,为弗雷格、罗素、维特根斯坦、蒯因、乔姆斯基和海德格尔设专题讲座和师生讨论。
本课程拟讲授的问题主要包括语言哲学的基本问题、语言哲学发展的脉络、语言哲学的概念、意义理论、逻辑实证主义、日常语言学派、专名、可能世界、语词内容等。
2.课程教学要求本课程特别强调学习与反思,要求学生在精读所指定的语言哲学的经典文本的基础上,重点思考语言哲学与学生所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关系,要求学生能够运用语言哲学的方法从事具体的语言问题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
3.先修课程《西方哲学原著选读》4.课程教学重、难点重点是逻辑实证主义和日常语言学派。
难点是英美分析哲学和欧陆语言哲学的关系。
5.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专题讲座、师生讨论、案例教学、联系现实生活。
板书、课件、音视频相结合。
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导论(4学时)1.教学内容(1)古希腊哲人对语言的思考;(2)罗马、中世纪对语言的思考;(3)几位近代哲学家的语言观;(4) 语言转向;(5) 语言哲学的基本问题;(6) 语言哲学发展的脉络;(7) 语言哲学的一些常见概念。
2.重、难点提示(1)重点是语言哲学的基本问题;(2)难点是语言转向。
第二章意义理论(2学时)1.教学内容(1)意义的指称论;(2)意义的观念论和联想论;(3)意义的成真条件论;(4)意义的使用论。
2.重、难点提示(1)重点是意义的成真条件论;(2)难点是意义的使用论。
第三章弗雷格(2学时)1.教学内容(1)意义与指称;(2)概念与函式;(3)语句与命题。
2.重、难点提示(1)重点是意义与指称;(2)难点是语句与命题。
语言哲学
这些思想视语言为行动的一部分,认为言说者在表达的同时总是试图做些什么并总是带来一定的后果。
再者,语言限制行为的界限。
人们采取特定行为时总是依赖语言赋予其合法性。
语言的作用不仅仅是传递信息,更是宣布言说者的权威,唤起聆听者的感情,划分“我者”和“他者”的界限-语言是社会控制的手段之一。
历史主义要求阅读者力图回到著作者置身其中的世界,复原著作者所处的社会和语言、信仰背景,以便尽可能的感同身受地以思想家自己的方式来理解他们。
置身其境主义却要求以古人的方式理解古人,以他者的方式理解他者。
置身其境是为了历史再现,对斯金纳来说,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构成性的。
历史的意义并不在于能为我们当下的困境提供现成的答案,而是通过重新体验先辈的思考进路“扩张对我们的社会和政治论争中所运用的概念和理解”。
英美语言哲学和大陆语言这学的区分和评价
英美语言哲学和大陆语言哲学的区分和评价(1)思想渊源不同:欧陆派的思想开端于柏拉图,而英美派则承袭了亚里士多德传统。
(2)语言研究的层面不同:英美分析哲学关注语言的表达层面,属于谓述真理,在对“是什么”的回答中侧重“什么”,至于“什么”的本源就不闻不问了。
欧陆语言哲学则属于前谓述真理,在对“是什么”的回答中重点在“是”本身,回答“是”的生成性。
(3)哲学研究的范围不同:英美语言哲学家们往往静止地、孤立地考察语言现象,因而过分强调语言在表达思维过程中的作用,把哲学研究仅仅限制在语言范围,特别是限制在“符合语言规则均语言”范围内,似乎只要揭示了这种语言的逻辑结构或澄清了它们的用法,哲学就完成了使命。
欧洲大陆哲学主要以注重研究人类自身生存价值和生活意义,崇尚非理性思维为特征。
(4)对语言研究在哲学研究所起的作用的看法不同:在英美语言哲学家们看来,语言问题直接与哲学的本质有关,解决哲学问题的关键是澄清语言的意义、建立新的哲学上专门的语言。
因此,在英美语言哲学家们那里,语言哲学与其说是一种认识论,不如说是一种方法论。
在大陆哲学家们那里,研究语言并不是哲学的本质和全部任务,仅仅因为语言表达直接与我们对自身的存在和外部世界的认识有关,才把它作为重要的媒介物而放到了本体论的研究范围,因此这种语言哲学不仅不是一种方法论,而且是对方法论的批判,对各种形式理解的前提和限制的批判。
评价:大陆哲学家们的语言观比英美语言哲学更能恰当和全面地反映人类语言的本性,而且在某种意义上,他们的语言观也为英美语言哲学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途径。
当然,语言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语言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大陆哲学家们的语言观与英美哲学家们所侧重的分别是语言功能的不同方面。
因此,在这两者之间进行比较,其目的并不在于以一方否定另一方,而是为了能够根据语言的本性吸取双方各自的优势,更好地推进语言哲学研究的发展。
参考以下文献归纳整理:苏珍.语言与存在——从英美与欧陆语言观的对比中看海德格尔的语言观[J].湖北广播电视口气学学报,第22卷第3期.江怡.语言解释和心灵的结构——英美与大陆语言哲学比较研究初探[J]. 辽宁大学学报.1989年4期.。
语言哲学全册完整课件
4
德里达:
哲学本质上不是一般的思想,哲学与一种有限 的历史相联,与一种语言、一种古希腊的发明相 联……它是一种欧洲形态的东西,在西欧文化之外 存在着同样具有尊严的各种思想与知识,但将它们 叫做哲学是不合理的。因此,说中国的历史、中国 的科学等等没有问题,但显然去谈这些中国思想、 中国文化穿越欧洲模式之前的中国‘哲学’,对我 来说则是个问题。
柏拉图:理念论(Idea) 理念是唯一真实的存在,万事万物不过是
其理念的募本(copies)。 回答being是什么:本质(essence)。 实在化理念 柏拉图划分出了两个世界:实在世界、理
念世界;后来被称为“柏拉图的胡须”。
15
亚里士多德:反对柏拉图的抽象实在
客观事物才“是”实在的本体 (形式+质料)
3)明确的主谓语句法形式(有助于对本体的思辨) “Socrates is a man” // “Man is a Socrates.”
6
维特根斯坦(L. Wittgenstein):
“语言休假了,哲学问题就产生了(Problems of philosophy occur, when language goes on holiday)。”
5
对西方哲学,至关重要的语言特征包括:
1)具有三重含义的“to be”: 1、系词 (copula):x is y. 2、断真:Is it difficult? Yes, it is. 3、存在:God is. I think, therefore I am.
2)名词的词素变化特性: a horse, horses, the horse, Horse beautiful beauty, good goodness
语言哲学
《语言哲学》课程介绍本课程的对象是哲学专业和其他与语言相关专业的学生。
目的是较全面的介绍语言哲学的各种流派的基本观点,以便学生可以把握语言哲学的主要内容和历史脉络。
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
考试采取课程论文和期未考试结合的方式(前者占30%,后者占70%)。
本课程的内容如下:导言语言哲学的源流与发展第一部分指称问题第一讲指称与意义:弗雷格的框架§. 1弗雷格的同一性之谜同一陈述的问题;传统对此问题的解决。
§. 2名字的指称与意义专名的指称与意义;语句的指称与意义;指称与意义的区分用于解决同一陈述问题;“语句的指称是真值”这个断言所引起的困难。
§. 3组合性原则与内涵语境组合性对意义理论构造之必要性;内涵语境所造成的逻辑与语言学问题;非真值函项之处理;内涵语境下的指称与意义。
第二讲描述理论§. 1日常专名的日常理解日常理解引起的三个问题;日常理解的语法和语义学假设;梅农(A.Meinong)解释之困境。
§. 2罗素的描述理论日常专名的分析与消解;描述短语的逻辑形式;所谓“逻辑专名”;描述理论的共同特征。
§. 3描述理论的各种语用学变体语言表达的语义学内容与使用的区分(P. F. Strawson);名字的描述集的人类学限定(L. Wittgenstein and John Searle);所谓归属的使用与指称的使用的划分(K. Donnellan)。
第三讲直接指称的语义学观念§. 1无概念中介的指称对描述理论的批评;直接指称思想的基本概念;专名作为严格指示词;语言表达的意义与世界。
§. 2直接指称理论的主要论证模态论证;语义学论证;认识论论证。
§. 3直接指称思想向自然类语词的推广:克里普克与普特南。
第四讲必然性与先天性§. 1形而上学与认识论概念之区分分析哲学传统的必然性、先天性与分析性概念;必然性是形而上学概念,先天性是认识论概念。
语言哲学
语言哲学第一节概说语言哲学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特指语言学哲学,是对意义,同义词,句法,翻译等语言学共相进行哲学思考,并且对语言学理论的逻辑地位和验证方式进行研究的学科,它是科学哲学的特殊分支,与物理学哲学,心理学哲学等并列的学科。
2.语言哲学,包括基于自然语言或人工语言的结构和功能的任何一种概念的研究。
举例来说,亚里斯多德关于存在的哲学思考,罗素的特称描述语理论,莱尔关于心灵概念的著作,都在这类研究的范围之内。
3.语言的哲学,是对关于语言本质,语言与现实的关系等内容的哲学性质的论著。
语言哲学是现代西方哲学中影响最大、成果最为卓著的一个哲学流派。
加强对语言哲学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研究对于哲学学科的创新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语言哲学的研究以逻辑实证主义、言语行为理论、生成语言学这三条线索进行。
研究的核心问题包括以下9个方面:语言的本质;西方哲学发展中的语言转向;涵义与指称理论;语言的意义和证实;“图像论”、“使用论”与语境;行为反应论与言语行为理论;语言的表达与理解;自然语言句法分析;逻辑分析方法。
维特根斯坦是语言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他的哲学主要研究的是语言,他想揭示当人们交流时,表达自己的时候到发生了什么。
他主张哲学的本质就是语言。
语言是人类思想的表达,是整个文明的基础,哲学的本质只能在语言中寻找。
他消解了传统形而上学的唯一本质,为哲学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
他的主要著作《逻辑哲学论》和《哲学研究》分别代表了一生两个阶段的哲学体系。
前者主要是解构,让哲学成为语言学问题,哲学必须直面语言,“凡是能够说的事情,都能够说清楚,而凡是不能说的事情,就应该沉默”,哲学无非是把问题讲清楚。
后者又把哲学回归哲学,在解构之后是建构,创造一套严格的可以表述哲学的语言是不可能的,因为日常生活的语言是生生不息的,这是哲学的基础和源泉,所以哲学的本质应该在日常生活解决,在“游戏”中理解游戏。
第二节言语行为理论自古以来,人们总是将言行区别对待的,“言”和“行”似乎成了相对立的两个方面。
语言哲学知识要点归纳
语言哲学知识要点归纳语言哲学是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关注语言与世界、思维、意义等之间的关系。
以下是对语言哲学一些关键知识要点的归纳。
一、语言的本质语言不仅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人类思维和认知的载体。
它不仅反映了我们对世界的理解,还塑造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模式。
语言具有约定俗成性,即特定的词汇和语法规则是社会群体共同认可和遵循的。
这种约定俗成性使得语言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被准确理解和运用。
同时,语言具有模糊性和多义性。
同一个词汇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有不同的含义,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具体的情境来准确把握其意义。
二、语言与世界的关系语言是我们描绘和理解世界的方式之一。
不同的语言可能会以不同的方式对世界进行分类和描述,这反映了不同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差异。
语言的结构和词汇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们能够感知和思考的内容。
例如,某些语言中存在特定的词汇来描述某种情感或现象,而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对应的精确表达。
然而,语言并不是对世界的完全客观反映,它受到人类认知和经验的影响,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局限性。
三、意义理论意义的指称论认为,语言符号的意义在于它所指向的对象。
例如,“猫”这个词的意义在于它所代表的实际存在的猫这种动物。
意义的观念论则强调,语言的意义在于使用者头脑中的观念或想法。
当我们说“猫”时,我们心中所想到的关于猫的特征和概念构成了这个词的意义。
意义的使用论提出,语言的意义在于其在具体语境中的使用方式。
一个词的意义取决于它在特定的语言交流中所发挥的作用。
四、语言的逻辑结构命题是语言中能够表达真假的基本单位。
通过对命题的分析,可以揭示语言中的逻辑关系。
逻辑连接词如“且”“或”“非”等,帮助我们构建更复杂的命题和推理。
语言中的量词,如“所有”“有些”等,对于准确表达和理解命题的范围和普遍性具有重要作用。
五、语言与思维语言对思维具有重要的影响。
使用不同语言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思维习惯和方式。
思维也反过来影响语言的发展和变化。
语言哲学 马蒂尼奇
语言哲学马蒂尼奇引言语言作为人类交流的工具,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对于语言的本质和意义,人们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理解。
在哲学领域中,有一门独特的学科,即语言哲学,致力于研究语言的本质、语言与思维之间的关系以及语言的功能和限制等问题。
其中,马蒂尼奇(Jorge Martinezniche)是一位重要的语言哲学家,对于语言哲学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马蒂尼奇的观点马蒂尼奇认为,语言是人类思维的产物,也是思维的限制。
语言通过词汇、语法等符号体系来表达思想,但这种表达形式却存在着局限性。
马蒂尼奇主张,我们应当意识到语言的局限性,以避免被语言束缚,从而进一步发展和拓展思维能力。
在马蒂尼奇看来,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它通过符号来表示和传达意义。
然而,符号与意义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而是通过人们的约定而建立起来的。
因此,语言的确是人类思维的产物,但同时也对思维产生了约束。
我们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语言所能表达的范围和限制的影响。
马蒂尼奇进一步指出,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发展我们的思维能力,我们应当摆脱语言的束缚,去探索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他主张通过学习其他语言,了解不同文化的表达方式,从而超越母语的框架,拓宽自己的思维边界。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认知和理解世界。
马蒂尼奇的影响马蒂尼奇的观点对于语言哲学和思维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他的研究启发了人们对语言的认识和思考方式的改变。
他提出的超越语言束缚的思考方式,对于语言学习、跨文化交流和认知科学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语言学习方面,马蒂尼奇鼓励人们学习多种语言,跨越语言的限制,获得更广阔的认知和交流能力。
他的观点促使人们意识到多语言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多语言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跨文化交流方面,马蒂尼奇的思想鼓励人们尊重他人的语言和文化,避免将自己的母语观念强加给他人。
通过了解他人文化的语言表达方式,人们能够更好地促进跨文化理解和交流。
语言哲学教程
语言哲学教程1.介绍语言哲学是关注语言与现实关系的一门哲学分支学科。
它探究的问题包括语言的本质、语言的意义、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等,旨在深入探究语言在人类认识世界和表达意义中的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语言哲学的一些主要议题进行简要介绍。
2.语言的本质语言的本质是语言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
不同的哲学家对语言的本质有不同的理解和阐述。
2.1.语言是符号系统符号系统这个概念是符号学家等人提出的,它指的是一组符号、规则和操作方法的有机结合,能够描述或表达表象或消息的系统。
在这个意义上,语言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符号系统,它由单词、语法、语义、语用等多个方面组成,能够用来描绘和表达现实中的事物、概念、情感等内容。
因此,语言的本质就是符号系统。
2.2.语言是交流工具另一个对于语言本质的说法是,语言是为了交流而存在的工具,它是人们传递信息、表达思想的一种方式。
从这个角度出发,语言的本质就是交流和表达。
2.3.语言是构成思维的工具一些哲学家则认为,语言不仅仅是一种交流工具,还是构成人类思维的一种工具。
人们通过语言建立概念、推理逻辑,使思考更加深入、准确,进而影响行为和认识方式。
据此,语言的本质就在于其作为思维工具的表现。
3.语言的意义语言的意义是另一个语言哲学的重要议题。
意义可以被视为信息与符号、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对应关系,是语言表现出来的它所代表的实体。
不同的哲学家对语言的意义也有不同的看法。
3.1.描述性意义描述性意义是一种将语言与现实对应起来的方式,即语言所表达的含义或消息与客观世界直接相对应,涉及到语言和外部事实之间的关系。
这种理解法常常是逻辑学和语言学的研究重点。
3.2.制约性意义除了描述性意义,还有制约性意义的概念。
制约性意义指的是特定词语在某种上下文中的意义,可以理解为语言在特定语境下的意义。
这种意义是由语境条件强制施加的,是个人对当前环境的理解形成的。
3.3.导向性意义导向性意义是由于人们使用语言而形成的沟通方式,即语用学的研究范围。
语言哲学 马蒂尼奇
语言哲学马蒂尼奇介绍语言哲学是一门研究语言的本质、结构和功能的学科。
它探讨语言如何影响人类思维和认知过程,以及语言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
马蒂尼奇是一位重要的语言哲学家,他对语言的研究和理论贡献了重要的思想和观点。
本文将围绕马蒂尼奇的语言哲学展开,介绍他的主要观点和对语言的贡献。
马蒂尼奇的主要观点符号论马蒂尼奇在语言哲学领域最为著名的观点是符号论。
他认为语言是一种系统,它由符号组成,以传递意义和信息。
马蒂尼奇将符号分为两部分:符号的形式和符号的意义。
形式是指符号的外观和形状,而意义是指符号所表示的概念或对象。
语言的功能马蒂尼奇还探讨了语言的功能。
他认为语言有表达和交流的功能。
通过语言,人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同时也可以与他人进行交流和理解。
语言的功能不仅仅是传递信息,还可以塑造人们的认知和思维方式。
语言与现实世界的关系马蒂尼奇对语言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也进行了深入研究。
他认为语言是通过符号来指称现实世界的。
符号与现实世界的关系是基于一种对应关系,即符号与现实世界之间存在着特定的对应关系。
这种对应关系不仅仅是简单的符号与对象之间的联系,还涉及到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
语言的影响马蒂尼奇还关注语言对人类认知和思维的影响。
他认为语言不仅仅是表达和交流的工具,它还具有塑造人们认知和思维方式的能力。
语言可以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理解和解释世界的方式。
不同语言所使用的符号和结构可以导致不同的认知和思维方式,从而影响人们对世界的理解和解读。
马蒂尼奇对语言的贡献马蒂尼奇的语言哲学观点和理论对语言学和哲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符号论思想为语言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通过研究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他揭示了语言的结构和功能,并为语言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马蒂尼奇的观点还对哲学领域带来了重要的启示。
他强调语言与现实世界的对应关系,为哲学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
他的思想还引发了对语言与思维关系的深入思考,对认知科学和心理学领域的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语言哲学资料
语言哲学语言哲学涉及对语言的本质、结构和功能进行深入探讨的哲学分支。
从古至今,语言一直是人类思维和交流的重要工具,深刻影响着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本文将探讨语言哲学的基本概念、主要理论以及其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语言的本质语言的本质是一个复杂而又引人入胜的问题。
一些哲学家认为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通过符号的规则和组合来表达思维和概念。
另一些哲学家则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实践,是人类在交流中共同创造出来的。
无论是哪种观点,语言都被认为是人类思维和现实世界之间的桥梁,是我们理解和塑造世界的重要工具。
语言的结构语言的结构是语言哲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语言学家通常将语言的结构划分为语音、语法和词汇三个层面。
语音是语言的音韵系统,语法是语言的句法和语法规则,而词汇则是语言中的基本单位。
通过对这些结构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的运作和表达方式。
语言的功能除了作为思维和交流工具外,语言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功能。
语言可以用来表达情感、传递文化、建立社会联系等。
通过语言,人类可以沟通、合作、互相理解。
此外,语言还可以塑造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认知结构,影响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和理解。
当今社会中的语言哲学在当今社会中,语言哲学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语言的作用和影响变得更加显著。
语言的翻译、传播和演变对社会进步和文化交流起着重要作用。
同时,语言也面临着挑战和变化,比如网络语言、方言消失等问题,这些都需要语言哲学家和语言学家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
结语语言哲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的研究领域,涉及哲学、语言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通过对语言的深入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语言这一重要工具。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更加关注自己的语言使用方式,尊重和珍惜语言的力量和魅力。
语言哲学的研究将继续为我们的思维和交流提供新的启示和思考,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语言,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语言哲学--所有哲学问题的老大
80. 语言哲学,所有哲学问题的老大.mp3各位听友大家好,我是徐应景。
非常开心的和大家继续来讨论用得上的哲学这个话题。
现在我们用得上的哲学这个话题已经进入了5大板块的最后一个板块,语言哲学。
大家要问了到底什么是语言哲学呢?语言哲学的英文是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它主要讨论的是两档子问题,一档子问题,对于语言的本质的思考,到底语言是什么东西?我们为什么要用语言?如果没有语言的话,我们该咋办?另外一档子语言哲学指的是另外一回事了,我们怎么样用语言作为工具来思考和研究其他各种各样的哲学问题,而我们在对语言这个工具的使用的过程中,是否会因为工具本身的选择不当,而使得我们对于相关问题的讨论陷入困境。
用中国人的话来说,就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大家在思考哲学问题之前,必须要意识到我们都是用语言来思考这些问题的,所以它不能够上语言的魔道,要把语言先澄清清楚,我自己的一个学习和阅读体会。
在语言哲学文献里面,对于后一类语言哲学问题的讨论貌似是比较多的。
那么大家就说了,能不能举一个例子,能够证明的语言工具的使用,能够对一些问题的讨论结果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我觉得可以举一些例子,比如911我们大家都知道是一个巨大的悲剧,在911悲剧发生之后,这个世贸大厦就要求相关的保险公司去赔款,因为这两座双子大楼本身都已经上了饱经了,苦主是要求保险公司赔两次款,他认为两座楼都倒了,保险公司就觉得不行,他觉得911恐怖袭击是一次事件,保单上说得非常清楚,凡一次事件保一次钱,你怎么能把它算成是两次事件呢?对不对?大楼方面认为这就是两次,你看两座楼倒了两次,而且前一座楼被攻击的时间和后一座楼被攻击的时间还相隔了半个小时,那么很明显这就是两个事件。
于是相关的法庭辩论就在这样的一个问题上陷入了僵局。
911恐袭到底是一次恐袭还是两次恐袭?你看看这不就是语言的问题吗?我们的语言是愿意把这件事说成是一件事还是两件事,在这里我们就碰到了很有趣的问题,对一个事件或者用英文讲一个event,它怎么样进行数数?这是个语言中的问题。
语言哲学
语音学
词汇学
词形学
语义学
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
索绪尔最先提出可以建立一门符号学 semiology,对所有种类的符号进行总括研究, 美国的莫里斯借鉴了这个想法,创建了符号 学。
也因为语言比其他符号有更大的任意性, 因此语言学是符号学最最学是什么?
广义地说,语言哲学(linguistic philosophy),是当代西方哲学家对语言现 象研究的观点和理论,是分析哲学的一个 支派或变种,因为其所用的方法是对语言 进行逻辑分析,是以现代数理逻辑的运用 为基础的。语言哲学是现代西方哲学中影 响最大、成果最为卓著的一个哲学流派
语言哲学与语言学的关系
语言哲学
语言 学家
语言学哲学
数学哲学 物理哲学 经济哲学 ● ● ● XX哲学
语言哲 学家
语言 规则
必然真理
一门学科的形式化程度越低,它越可以和哲学互 通有无,如物理,钻木取火,原子弹。
语言学家旨在研究语言内部结构和规律,直到掌握 甚至制造语言,语言哲学家从理解语言机制到理解 世界,探索的不是语言的道理,是世界的道理。哲 学家可以从各学科汲取营养,但和其他学科相比, 语言是更贴近的一个领域,哲学无法从高度形式化 的科学中汲取多少营养。语言哲学不得不亲近语言 学。
语言哲学与语言 学
Fri Nov 28th
语言哲学是个么?
语言学是什么?
语言学(linguistics)是以人类语言 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探索范围包括语 言的性质、功能、结构、运用和历史 发展,以及其他与语言有关的问题。 语言学被普遍定义为对语言的一种科 学化、系统化的理论研究。并且语言 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思想的 直接现实。
一种以语言分析作为哲学方法 的现代西方哲学流派或思潮。 主要包括逻辑经验主义和日常 语言学派,也包括批判理性主 义。20世纪60年代以后出现的 不属于这些支派的分析哲学家。
《语言与哲学》PPT课件
意义就是验证它的方法。
“水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火星上有液态水”是有意义的;“绝对精神永远 不为人所知觉而又无处不在”则没有意义。
但是,要去验证,首先得知道意义,不然怎
么验证?于是,未验证前意义不也存在了吗?
h
16
维特根斯坦的语义使用论(use theory of meaning)
而主语却被误当作了逻辑命题的主语;要纠正错误,
就应该揭示被日常语言语法所隐藏了的命题逻辑结
构。
h
20
“当今法国国王是秃头”表面句法所隐藏的逻辑意义:
1)至多有一人为当今法国国王; 2)至少有一人为当今法国国王; 3)这个人是秃头。 只要其中任何一条为假,则整个命题为假。
巧妙地思维方法:消除掉主语位置上的实词。
语言学的话题之三
语义的哲学反思
语言与哲学
philo-sophia: 爱智慧(抽象逻辑思辨的智慧)
语言与哲学关系密切;没有语言,哲学 无从谈起,而语言学的核心分支——语义 学,至今仍是哲学理论的天地。
h
2
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
“语言休假了,哲学问题就产生了(Problems of philosophy occur, when language goes on holiday)。”
什么条件下才是恰h 当的:特定语境,特定说话人30
格赖斯进一步提出了交际意图论:
自然 (natural) 意义 vs. 非自然 (non-natural) 意义
黑云意味着要下雨了。 (Dark clouds mean rain.)
三声铃响意味着客车满员了。 (Three bell rings meanNN the bus is full.) 意义不等于语句意义本身,而应当是说话人意图 在听话人那儿产生的效果,即让听话人意识到说话人 说这个话的意图。
语言哲学与哲学语言学
陈嘉映《语言哲学》的内容
1)意义理论; 2)真理理论; 3)索绪尔; 4)弗雷格; 5)罗素; 6)维特根斯坦早期思
想及其转变; 7)பைடு நூலகம்也纳学派;
8)维特根斯坦后期思 想;
9)日常语言学派; 10)蒯因及戴维森; 11)乔姆斯基; 12)专名、可能世界、
语词内容;
13)隐喻与隐含; 14)语言与现实。
Philosophy of Language(“语言哲学”):“包括关于语言的本质、 语言与现实的关系等内容的或多或少具有哲学性质的专著。”
Linguistic Philosophy( “语言概念哲学”):“这门学科包括基于 自然语言或人工语言的结构和功能的任何一种概念的研究。”
Linguistics for Philosophy( “哲学语言学” ) Linguistics in Philosophy(“哲学中的语言学” )
⒔ Harrison, Bernard, 1979,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推荐书目
⒕ Ludlow, Peter, 1997, Readings in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⒖ Jaworski, Adam et al. (eds.), 1999, The Discourse Reader
语言哲学与哲学语言学
一、语言哲学与哲学语言学 二、哲学语言学与普通语言学 三、语言的哲学思考 四、从事哲学语言学研究的基础
一 语言哲学与哲学语言学
有关“语言哲学”的术语
Philosophy of Linguistics(“语言学哲学”):“这门学科对意义、 同 义 词 、 同 义 语 ( paraphrase ) 、 句 法 、 翻 译 等 语 言 学 共 相 (linguistic universals)进行哲学思考,并且对语言学理论的逻辑 地位和验证方式进行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讲欧洲大陆语言哲学脉络梳理——语言本体论探索1 语言哲学批判(引言)2 意识世界的初步建立3 意识世界本质的进一步建立(追问)——存在主义及阐释学循环4 语言本体论建立4.1 意识世界建立4.2 意识世界符号化4.3 多元世界理论5 对作为在者的语言的研究断想—————————————————1 语言哲学批判(引言)◢界定:语言哲学是一门以语言为对象,通过语言分析揭示人及人的世界的科学。
◢◢语言哲学的当今态势(1)以英、美为首的英语国家(科学主义,分析)(研究较多);(基督教)(2)涵盖欧洲大陆国家(人本主义,现象—阐释)(研究不多);(基督教)(3)中东(伊斯兰教)、印度(佛教)(处女地);(4)非洲、拉美和(除中东、南亚以外)的亚洲(包括中国在内)(处女地)。
◢◢◢语言(在者)=人:语言科学(含语言哲学)=人学2 意识世界的建立——现象学2.1 现象学的学理渊源欧洲大陆的语言哲学,其特点应该说不甚鲜明。
不过,研究发现,其各种思潮都发端于现象学。
这就是欧洲大陆语言哲学诸多思潮之间的内在主线或者内在联系。
就本质而言,现象学就是意识构造学,也就是构造意识的学说。
其学理渊源,可以追溯到笛卡尔。
在近代哲学中,笛卡尔开创的路子就是把中世纪的上帝论和古希腊的本体论变成认识论。
大家知道,早在中世纪末期就发生了唯名论与唯实论的争论。
前者认为,类没有实在,只有一个语词,所以叫做名。
后者则坚持类照样是实在的。
这是两者争论的焦点。
当时,人们倾向于唯名论的结论,但是仍然没有一套严格的哲学论证思路。
笛卡尔由此切入,开始自己的研究。
他说,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物一旦变成知识,就无法证实了。
因此,我们必须对人类的知识产生怀疑。
他还说,世界上只有一个东西不应该受到怀疑,那就是“我不怀疑我怀疑”。
“我不怀疑我怀疑”,也就是说,我怀疑本身不能被怀疑。
近代哲学就发端于这里。
“我不怀疑我怀疑”,其实就是我永恒地怀疑。
他在我永恒地怀疑之后继续探索,并且找到了一个新的坐标——我思故我在。
(1)我不怀疑我怀疑,(2)我思故我在,都是笛卡尔思索的结果。
所谓我思故我在,就是我思与我在具有同一性。
我思与我在的主体同一,所以它是一种真实,最起码是自我意识到的真实。
那么,我不怀疑我怀疑,就是人要永恒地怀疑;我思故我在,就是我思与我在严格同一。
所有这些其实都发生在一个特殊的领域,即人的精神之中。
于是,一系列关于知识的研究就由此开始了。
2.2 唯理论和经验论人们对知识的研究,分为唯理论和经验论。
英吉利海峡那边盛行经验论,而英吉利海峡这边则推崇唯理论。
后者主要以笛卡尔、莱布尼兹、康德、斯宾诺莎为代表。
其中,笛卡尔、莱布尼兹最为典型。
所谓唯理论,就是说,人在思索知识的时候,一定有一个先验的内核,它就是知识的起点和思索知识的工具性的和方法论上的这样一种先验的东西存在那里。
这就是唯理论的成果。
经验论的成果是一切知识来源于经验。
英国那边思索这个问题的杰出代表是洛克,之后出现贝克莱。
贝克莱是最值得重视,却被哲学史所忽略的人物。
贝克莱提出的重要思想是存在就是被感知。
当说存在就是被感知的时候,贝克莱发现:一切存在物其实都是由主体性与客观性共同缔造的东西;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其实就是我们认识里的因素与时代的因素契合的结果。
这就是贝克莱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
然后,就过渡到休谟。
休谟看到,一切知识都来源于经验,但是经验永远不能给知识提供证实。
这就是“休谟疑难”。
这条路子发展下去,直到康德。
至此,知识获取方式这一课题就凸现出来。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其实就是对知识论的审视。
认识论就是知识论,就是对知识论的审视。
对知识论的审视,经过康德的三大批判,达到了顶峰。
康德之后,黑格尔、施莱尔马赫、狄尔泰、文德尔班、尼卡尔特、布拉德利、鲍桑奎等一大批人继续对认识论进行探讨。
2.3 心理主义康德、黑格尔之后的认识论研究者虽然不能说没有创建,但总是难以突破康德和黑格尔。
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边缘学派——心理主义。
其产生与奥地利的布伦塔诺密切联系。
他认为,我们用概念和命题构造知识,构造具有真值的语句。
人们用概念作原料,用命题作形式构造出一种东西,并以此描述世界的真与假,同时证明这个命题的真与假。
这么一过渡,知识论其实就不在于知识论本身了,而在于我们如何生产知识,如何构造知识,如何证实知识。
因此,布伦塔诺提出的问题是非常有趣的。
他说,命题究竟在什么地方使用,它将最终决定着这个命题的性质。
他有一个最典型的例子:My toothbrush is preg nant(我的牙刷怀孕了)。
显然,这个句子是个语义异常句,因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见不到这种事态。
所以,它是假的。
但是,经过布伦塔诺改造后,就成了I dreamed that my toothbrush was pregnant(我梦见我的牙刷怀孕了)。
这样,这个句子就从语义异常句变成语义正常句。
因此,一个命题内嵌在心理动词的后边,它的语义性质就会发生变化。
最后,他得出结论,人的心理活动改变着命题的性质。
于是,我们必须把命题放在心理框架中进行研究。
2.3 胡塞尔的继承与发展胡塞尔是布伦塔诺的学生,所以他沿着这条路径开展研究。
后来,他觉得,改变命题性质的不是个别命题,也不是个别心理动词,而是人类整个意识世界。
这样,胡塞尔就与笛卡尔、康德、贝克莱、休谟等人在相应思想上产生了共鸣,并且回到了他们探索的主线上。
所以可以说,胡塞尔既是那一代哲学的终结者,又是发展者。
所谓终结者,是指他看到了一个问题——离开人的意识去研究知识,将一无所获。
所谓发展者,是指他发展了布伦塔诺的思想。
他说,不是个别心理动词,也不是个别心理现象,而是整个意识世界在我们思索世界的时候发挥着最重要的作用。
这样,胡塞尔就建立起一个意识的模型:我们通过意识世界观察客观世界,也就是说,在我们自己与客观世界之间存在着一副眼镜,有一个观察器官,或者说,有类似于显微镜和望远镜这样的东西。
其实,他就是我们的意识世界,它将改变着我们对外在世界的观察,它将改变着我们对外在世界的印象和对外在世界真实或虚假的证明方式。
这样一来,胡塞尔就设立了一个东西,这个东西提出来,就是哲学的巨大胜利,当然也就是胡塞尔的最大贡献。
而且到1902年,他就把它基本确立起来了。
他指出,我们自己一代人形成一代人的意识,某一个人有某一个人的意识世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意识世界。
这样,我们通过意识世界观察外在世界。
至此,现象学就应运而生了。
现象学的诞生标志着哲学进入到一个新的领域。
所以,现在,关于世界的真实性问题、关于世界的整体性问题,都要有一个现象学视角,甚至要有一种现象学方法。
于是,就出现了现象学整体论、现象学认识论以及现象学本体论的问题。
所以,整个欧洲大陆对于语言的观察是随着胡塞尔意识世界的提出才变得越来越清晰了。
假如意识世界真的是我们自己跟外在世界中间的一道不透明的屏障或者说半透明的屏障,意识世界的构成就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转机。
我们的意识世界究竟是由什么组成的?显而易见,我们的意识世界要经过对外在世界中的每一个事物的命名和分类方能形成。
说它是壶、是杯、是纸、是打火机、是遥控器,它们就分别是壶、杯、纸、打火机和遥控器。
这些命名和分类共同构成整体性意识世界。
在这件事上,人类学也参与进来,而且贡献不小。
原始世界、原始人及其生活、思维的特点,归根结蒂,都体现在他们那一套特定的分类和命名方式上。
他们的分类和命名甚至会影响他们对世界的观察。
其次,我们跟原始人的最根本差别是,我们的意识世界与他们的意识世界具有不同的组织,而且组织方式也不一样。
到此为止,欧洲大陆语言哲学的脉络凸现出来了。
我们要思索的问题就是我们这个意识世界是怎样构成的。
此处,语言行使着最重要的功能,因为所有分类与命名其实都是在语言的特定系统之中的操作。
胡塞尔中期的著作都体现出这一点。
对此,胡塞尔说,当人们透过这个意识世界观察外部世界的时候,究竟是这个意识世界自身在能动还是另外有个东西经过意识世界去审视外在世界?胡塞尔与海德格尔之间的分歧就发生在这里。
作为胡塞尔学生的海德格尔,他在思索现象学的时候感觉到,现象学的本体论没有最终解决。
对此,胡塞尔的观点是:通过意识世界观察外在世界的是我们心灵深处的那个先验的自我。
从人类产生以来,甚至在人类从非人灵长类进入到灵长类、属人灵长类这个过程中,最根本的东西是形成了一个或者积淀着一个先验的自我。
这个自我是你无论如何都无法拒绝的,它是与生俱来的;只要你进入世界,只要你是人,你就会有先验的自我。
这个先验的自我透过意识世界去观察外在世界。
然而,海德格尔认为,这个想法其实很粗糙。
他说,第一,找不着先验的自我;第二,假如人有先验的自我,他就失去变化性,因为先验意味着恒常性。
3 意识世界本质的进一步追问(继续建立)——存在主义及阐释学循环3.1 存在主义(海德格尔)的继承与超越假如坚持先验是恒常性,那么历史不能进步,哲学不能进步,知识也不能进步。
在这种情况下,海德格尔提出一个新的想法:我们的的确确有个意识世界,但是透过这个意识世界观察外在世界的不是我们的先验自我,先验自我本身找不到它的哲学根基,找不到它的本体论存在方式;其实,我们可以通过意识世界审视外在世界这个实体或者说这样一种功能(这两者之间存在很大差别!),我们应该用另外一个命名、另外一种方式确立它,这东西其实就是一种存在。
他研究存在时为了寻找学理根据,一直回溯到巴门尼德那个时代。
早在古希腊时,巴门尼德就提出了自己的存在观。
他认为存在与不存在的对立其实是虚假的,因为不存在本身也是一种存在;这样,存在就超越存在与不存在之间的对立。
巴门尼德的这种看法在西方哲学中具有崇高的地位。
后来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由此出发发展自己的相应思想。
海德格尔也看到了这一点。
他认为,要有一个既能超越它的对立面,既是我们所要寻找的那个最原始、最真实、真正不变的东西,又是我们无法超越它再向前追溯的东西。
要知道,先验自我,你可以无限上溯,一个一个往前找,永远也找不到头,它是个无限循环的过程。
但是,存在不能,因为它㎏。
于是,他说,存在才是真实的、审视我们意识世界的东西;同时,存在还有另外一个特点,即存在一定要是一个特指。
一旦是个特指,它就是我们要找的那个东西,就是给存在这个词to be, being, есть以及德语zhan等其他语言的相应词加上一个定冠词。
加上一个定冠词以后,就表示另外一个意义——存在是被时代赋予意义的。
你一旦来到这个不同于以前那个世界的世界,你就被这个世界赋予内涵,因此存在是由时代赋予内涵的。
这个存在其实就是海德格尔所说的“此在”。
“此在”的翻译真的很难。
在西方,一个最根本的东西(这是问题的关键,抓住这一条,就把我们的东西全都串起来了)就是西方语言中有一个语词есть(德语是than,英语to be),其最大特点就是“在”和“是”两者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