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语言哲学视角下的翻译理论与方法

合集下载

语言哲学视角下的中式英语研究

语言哲学视角下的中式英语研究

a p i r -W h o r f ( 1 9 4 9 ) 语言相对性 理论,不 同的语 言提供给人们 不 范 的,却 不符 合标 准或 地道 的英语 表达 方 式的表达 方 式 ,尽管 有时 根据S 同的描 述世界 的方 式,从而说不 同语言 的人 们思维方式和 说话方 式也 能被 理 解 ,却 不能 被本 族语 者 接受 ”而 美 国专 家J o a n P i n k h a m


引言
Ch i ne s e b u t t h a t mi g h t b e d es c ri b e d as ‘ E ng l i s h wi t h C hi n es e
中式 英语这 一 语言现 象 一直 是英 语学 科研 究的 热 门话题 ,常 见 的切入点 为:中式英语与 中西思维差异 的关系、 中式英 语与跨文化 交 际、 中式英 语现象 中的二语 习得 、中式英语的心理成 因机制等 。然 而
mi ss h ap e n, hy br i d l a ng ua g e t h at i s nei t h er E ng li s h no r
语言世 界观”是洪堡特 探讨语 言和 思维 的关 系的精辟论 点。 曾对 中式英 语下 了如此 定义 : “ C h i n g l i s h ,o f c o u r s e ,i s t h a t 不 同。 “ 洪堡特 的观 念里 “ 语言的差异不是声音和符号 的差异 , 而是世界观本身
语言哲学视 角下 的中式英语研究
丁岚
( 武汉 理 工大 学外 国语 学院 湖 北 武汉 4 3 0 0 7 0 ) 中 图分类 号 :H 3 1 9 文 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 号 :1 0 0 3 — 2 7 3 8( 2 0 1 3 )0 2 - 0 0 6 0 — 0 2 摘要 : 中式 英语 是 一种 特殊 而 有趣 的语 用现 象 . 在 于 中 国的英 语 学 习者之 中有广 泛 的群 众基 础及 强 大 的生命 力 。究其 实 质 是为 中式 思维 结 构下 的 英语 变体 形 式。本 文试 图从 语 言哲 学角度 来探 讨 中式英 语现 象 的本质 、成 因 、存在 意义 ,并 分析 中式 英 语现状 及 正确地 待 其态度 。 关 键词 :语 言哲 学 ;中式 英语 ;思维 文 化差 异

翻译中的哲学问题

翻译中的哲学问题

翻译中的哲学问题【摘要】翻译与哲学有着水乳交融、千丝万缕的联系。

无论是传统经典哲学,还是现代语言哲学或解构哲学,都涉及大量的翻译理论问题,翻译理论也包含着哲学方法论的运用。

一方面,翻译作为一种话语实践,可以为哲学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另一方面,哲学中包含翻译理论研究所需要的“精华”、“精髓”和“灵魂”,给翻译研究以指导。

【关键词】翻译方法论哲学哲学思维翻译哲学一、哲学与翻译的关系翻译是一项从一种符号转化成为另一种符号的工作。

虽然说起来简单,但“翻译”这个工作其实是个很大的范畴。

“翻译之所以存在,由于人们将不同的语言”正是因为翻译的存在,人们之间才可以进行思想交流,我们也才可以欣赏到不同文化国家的文化。

无论远古时代或是当代,翻译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在知识和价值观的传播,民族语言的发展,国际文化的相互碰撞,乃至于整个人类文明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毋庸置疑,在人類社会活动中,“翻译之功,诚远大矣”。

从哲学方面来讲,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翻译作为人类活动中一项极其复杂的思维运动,深深植根于翻译的存在之中。

因此,翻译思维和翻译存在之间的关系问题也是翻译研究的基本范畴,即如何处理翻译主体与翻译客体的关系问题。

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翻译实践与翻译理论之间的关系问题也随之成为翻译界研究的热点。

实践总是先于理论而存在,翻译实践也于翻译理论之前出现,正是在无数次的实践中,先人学者总结概括实践中的出现的问题以及应对的技巧,翻译理论才得以成为体系,翻译学才得以形成。

由此看来,翻译理论的形成是人类对翻译现象认识的必然结果。

二、翻译里涉及到的术语及其含意(一)翻译标准:翻译标准可能表达一直在变化,但是其本源大抵是不变的,一窥中国传统翻译理论,从释道安的“案本”,到严复的“求信”,到傅雷的“神似”,到钱钟书的“化境”,都离不开“忠实”二字。

西方的翻译理论对国内影响最大的当属等值论,柰达的功能对等对于当代中国翻译影响深远。

中国传统语言哲学视角下的翻译理论与方法

中国传统语言哲学视角下的翻译理论与方法

中国传统语言哲学视角下的翻译理论与方法
崔长青
【期刊名称】《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0(000)002
【摘要】本文从中国传统语言哲学人手,从"名与实"、"规定与描写","和谐与征服"、"暗示与明确"几方面评价了中两翻译理论,主张在属于象形表意的汉语和属于拼音
文字的西语间的翻译转换没有必要全盘引进,而应该中西合璧,采取描写多元的翻译
研究方法.
【总页数】5页(P102-106)
【作者】崔长青
【作者单位】外交学院英语系,北京,10003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5.9
【相关文献】
1.哲学视角下的语言翻译研究 [J], 牛小玲
2.试论实践哲学视角下的翻译主体间性 [J], 杨金玲;王盈秋
3.哲学视角下翻译中文本意义的特征 [J], 雷香花;何明烈
4.翻译美学视域下高校翻译教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评《翻译美学教程》 [J],
李东
5.西学经典翻译与中国传统语言和思维方式的转变 [J], 王晓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民族文学翻译的主要理论及文化翻译特征思考

民族文学翻译的主要理论及文化翻译特征思考

民族文学翻译的主要理论及文化翻译特征思考摘要:民族文学翻译理论产生的依据多种多样、错综复杂,其中既有形式主义美学和文学语言哲学,也有传统的翻译理论,不但包括美学和文学层面上的形式主义、语言哲学与传统意义上的翻译理论,还包括了民族学、人类学等跨领域的学科研究。

除此之外,在哲学领域中也包括了现象学、解释学,以及现代化观念中对民族文学翻译的主要理论。

本文对民族文学翻译中可以参考的几种主要理论进行了总结,并对其所反映的文化可译特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民族文学;翻译理论;文化;特征引言民族文学的翻译理论取得巨大进展,为了便于译者挖掘出在微观翻译过程中所需的某些要素, Lawence Venuti (韦努蒂)提出了“归化”与“异化”两种翻译策略。

多体系论(Poly-System Theory)是以认识论为基础,使译者能够意识到在多个复杂的文化环境与历史环境中所蕴涵的文本信息:《阐释学》(Hemeneutics)的一大支柱翻译文本本体论对翻译活动进行了界定,也就是对总体的阐释与理解,但其广义与狭义的翻译活动通常会在整篇文章中进行交叉运用。

1民族文学翻译的主要理论1.1英汉语言中的“归化”和“异化”理论施莱尔·马赫在其理论中提出,以国家要素为中心,是符合译文语言文化价值观的归化翻译的核心,然而,只注重语言文本和文化差异的译文,很有可能会使译文偏离中心在过去的翻译中都是围绕着这两个基本层次来进行的。

而在西方,欧根·尼德(Eugene Nida)和韦努蒂(Lawence Venu)则是其中一位代表人物,从“归化”的观点来看,奈达(Eugene Nida)非常重视奈达(Eugene Nida)所提供的信息。

他是“功能对等”思想的创始人,这个思想包括两个基本层面:一是一方读者能够与原语的读者保持一致的阅读译文;二是基于自己的想象力,根据自己对原语的理解来翻译译文。

但事实上,任何一部作品都有其独特之处,如果仅仅关注语际语言性,就会“失去原作与译作之间的关联性、政治性”,从“异化”的观点来看,其核心概念与“陌生性”有某种相似之处。

语言哲学意义理论对翻译学的启示

语言哲学意义理论对翻译学的启示

语言哲学意义理论对翻译学的启示
语言哲学意义的理论对于翻译学的启示是非常重要的。

语言哲学意义的理论是一种用来研究语言的科学,它旨在探讨语言的本质、用途和结构。

这个理论的启示对于翻译学来说就在于,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本质,进而帮助我们在翻译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意思,并将其准确地转化为目标语言。

一个关键的语言哲学意义的理论是意义决定用法(meaning determines usage)。

这意味着,一个词或短语的意义决定了它在语言中的用法。

这对翻译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意味着翻译者必须准确地理解原文中的词或短语的意义,才能在目标语言中使用合适的用法。

另一个重要的语言哲学意义的理论是语用学(pragmatics)。

语用学研究的是语言的使用方式,即语言如何在具体的语言交际中使用。

这对翻译学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翻译者必须在翻译过程中考虑语用学因素,才能在目标语言中使用合适的语用方式。

此外,语言哲学意义的理论还包括语义学(semantics),它
研究语言的意义和意义的表示方法。

这对翻译学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翻译者必须在翻译过程中考虑语义学因素,才能在目标语言中准确地表示原文的意义。

另外,语言哲学意义的理论还包括语法学(linguistics),它研究语言的结构和规则。

这对翻译学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翻译者必须在翻译过程中考虑语法学因素,才能在目标语言中使用合适的语法结构。

总的来说,语言哲学意义的理论对于翻译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本质,进而帮助我们在翻译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意思,并将其准确地转化为目标语言。

中国翻译理论

中国翻译理论

一、佛经翻译时期安世高——小乘佛经的首译者安世高(东汉):西域安息人,太子,博学多识,笃信佛教,弃王位而向佛,游化西域,后旅居中国,通晓汉语,注重修行,译经20多年,多是直译。

“义理明晰,辩而不华”,《明度五十校计经》,开后世禅学之源。

支谦——《法句经序》支谦(三国):月支人,博览经籍,莫不谙究。

世间伎艺,多所综习。

遍学异书,通六国语。

孙权时(二二二―二五二)拜为博士,辅导太子孙亮。

谦以经多梵文,集众本译为汉文行于世。

约三十年间,译经八十八部、一百一十八卷。

其翻译以大乘“般若性空”为重点。

反对译文尚质,主张“曲得圣义,辞旨文雅”,首创“会译”,译文加注也始于他,《法句经序》是中国首篇重要译论。

鸠摩罗什——最著名的佛经翻译大师鸠摩罗什(六朝),印度人,我国著名佛教学者、佛经翻译家。

出家后,通晓大乘经论,后到了中国长安,前后所译的经论,有380多卷。

鸠摩罗什倾向于意译,“其文约而诣(畅达),其旨婉而彰”,提出了表现原作文体风格问题,促进了六朝佛学繁荣和隋唐佛教诸宗形成。

释道安——五失本,三不易释道安(晋代):著名佛教学者,讲授《般若经》。

他不懂梵文,通过同本异译比较研究翻译。

他貌丑心慧,“穷览经典,钩深致远”后,对佛经进行注释,凡二十二卷。

利于佛教的广泛传播,为后世佛经注释作出范例。

还总结出翻译的“五失本,三不易”学说,具有翻译本体论意义。

(一)胡语里边,倒装句很多,翻译时必须要改过来,使之顺从汉语语法,适应中文的结构;(二)胡语的经典文字质朴,而中国人喜好文字华美,翻译时为了适合中国人好文的习惯,在文字上不得不加以润饰,以便流通;(三)胡经原原本本,十分详细,尤其是颂文部分,同一意义往往要反复三、四次,翻译时,对这些重复的句子要加以删略;(四)胡经中在长行之后,另有重颂,复述长行的内容,翻译时往往也得删除,才能使译文洗练;(五)胡经中,每说完一事,再说另一件事时,往往还要把前边那件事重说一遍,因此翻译时,也不得不对这些重复的话一并删除。

哲学翻译技巧总结知识点

哲学翻译技巧总结知识点

哲学翻译技巧总结知识点一、深入解读原文在进行哲学翻译时,首先要深入解读原文。

哲学文本通常包含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内涵,翻译者需要对原文进行多角度的理解,包括语言层面和思想层面。

需要注意原文的逻辑结构、修辞手法、语言风格等方面,以便更好地保持原文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二、选择合适的译文翻译哲学文本时,要选择合适的译文。

哲学文本通常包含丰富的思想和概念,翻译者需要结合原文的内涵和目标语言的表达方式,选择合适的译文。

在译文选择时,要尽量保持原文的逻辑结构和语言特点,避免过度解释和误译。

三、准确表达思想在进行哲学翻译时,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思想。

哲学文本通常包含深刻的思想和观点,翻译者需要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思想,避免出现歪曲或误解的情况。

在翻译哲学文本时,要注重对原文思想的理解和把握,确保译文能够准确地传达原文的内涵和观点。

四、保持语言风格在翻译哲学文本时,要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

哲学文本通常包含丰富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翻译者需要尽量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遵循原文的语言逻辑和表达方式。

在译文中,要注意保持原文的修辞特点和语言风格,避免出现语言风格不统一的情况。

五、注重文字细节在翻译哲学文本时,要注重文字细节。

哲学文本通常包含丰富的文字细节,翻译者需要对原文进行精细的分析和理解,把握原文的具体表达方式和细节内容。

在译文中,要注意保持原文的文字细节,避免出现疏漏或错误的情况。

六、注重逻辑连接在翻译哲学文本时,要注重逻辑连接。

哲学文本通常包含丰富的逻辑关系和语言连接,翻译者需要把握原文的逻辑结构和语言关系,确保译文能够准确地传达原文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

在译文中,要注意保持原文的逻辑连接,避免出现逻辑不通或语句脱节的情况。

总之,哲学翻译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需要翻译者具备深厚的哲学素养和高超的语言功力。

通过深入解读原文、选择合适的译文、准确表达思想、保持语言风格、注重文字细节和逻辑连接等技巧,能够帮助翻译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哲学翻译知识,提高翻译水平,更好地传播和交流哲学文化。

哲学的语言论转向对翻译研究的启示

哲学的语言论转向对翻译研究的启示

哲学的语言论转向对翻译研究的启示哲学的语言论是一个重要的哲学分支,它关注的是语言的本质、功能和作用,以及语言对于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跨文化交流的不断增加,翻译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这种背景下,哲学的语言论的一些观点和方法,为翻译研究提供了启示。

首先,哲学的语言论指出了语言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并强调了语言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的根源。

翻译作为语言交流的一种形式,也必须充分考虑这些方面的因素。

因此,翻译不仅要准确传达意思,还要尊重文化差异和语言背景。

例如,在翻译文学作品时,译者需要考虑作者的文化背景、历史背景和意图,以便在翻译过程中保持原作的风格、文化和价值。

其次,哲学的语言论开创了语言意义的分析和解释的新方法。

语言的意义不仅来自于词汇的定义和语法的规则,还来自于语境和语用,也包括情感、态度和文化价值观等方面。

翻译时,正确理解原文的意义是至关重要的,但这并不总是直接、显然或易于实现的。

因此,译者需要考虑原文的语境、作者的意图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等因素,来解释并传达原文的意涵和内涵。

这种分析和解释的方法也可以帮助译者发现和处理多义词、隐喻、双关语和文化差异等问题。

第三,哲学的语言论对语言翻译的象征和表现提供了新的视角。

语言常常被看作是符号系统,而符号具有象征、意义和表现的属性。

在翻译中,这些属性同样存在。

例如,文学作品中的象征和隐喻需要正确解读和恰当表现。

同时,作为跨文化间的交流工具,翻译也承担着信息传递和文化表现的作用和责任。

因此,翻译不仅需要保持原文的意义和表达,还要处理好文化差异和层次,以便传达文化中的象征和意义。

综上所述,哲学的语言论对于翻译研究具有启示意义。

理解语言的多样性、分析语言的意义、理解语言的象征和表现等方法和观点,能够帮助译者更好地进行翻译,保持原文的精髓和文化特色,提高翻译的质量和准确度。

同时,这些启示也促进了跨文化交流和理解,增强了语言和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中国传统译论的哲学_美学思辨

中国传统译论的哲学_美学思辨

而论, 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对于翻译与临
1 中国古典哲学——美学思想
画,陈西滢早在 1929 年《新月》上的《论翻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有许多关于美的论 译》中就有论述。他从美术创作和临摹中,提
述。老子曰:“有无相生”,美是从“无”到“有” 出了翻译“三似”说,即形似、意似、神似,以
的无限可能。《大学》中以 “心正而身修”为 “神似”为高不可及之目标。傅雷1963年在《论
教的, 是中国传统译的论始终如一的理论基 例”中才第一次出现“直译”,但不是和“意译”
础。”[3](P6) 所谓中国传统译论, 并非是一个 相对,而是与“重译”或“转译”相对。
时间概念而是一种方法论阐述, 在研究命题、
中国传统译论中许多译者都追求“出神
研究方法,理论特点等方面都表现出与中国传 入化”的美学境界,这其中最典型的要数傅雷
翻译史的国家。传统译论的产生、成长和发展 辞,无啻形式主义。只有“文质彬彬”,才符合
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哲 写文章和做人的完美要求。[3](P248)东晋慧
学——美学的文化特征。我国传统译论中, 远的“厥中论”是期望文质兼备的折衷思想。
“几乎所有的译论命题都有其哲学——美学渊 玄奘也提出了“既需求真,又需喻俗”的文质
统哲学、美学、文艺学、语言学等相联系的翻 的“神似”说和钱钟书的“化境”说。傅雷精
译理论。本文试图在中国古典哲学——美学 通中国传统哲学——美学,在翻译实践和翻译
的角度下阐述中国传统译论与古典哲学—— 理论中都带有明显的美学特色。傅雷在《高老
美学的“联姻”。
头重译本序》中,将翻译比作了临画:“以效果
美;孔子以“里仁为美”;孟子曰“充实之谓美”; 文学翻译书》中明确提出了“愚对译事看法实

从语言哲学的角度看汉语成语的英译

从语言哲学的角度看汉语成语的英译
三、 成语 的特点和 常见 的翻译误 区
语 言无 论是 在 中国 古代 哲学 还 是西 万 古典 哲学 都 受到 了格 外 的关注 。早在 公元 前七世 纪 , 我国 先秦诸 子最 早谈 及语言 哲学 的基 本问题 即 “ 名” 与“ 实” 。老子在 他的 《 道德经 》第一 章中提 到 “ 无 名, 天 地之 始 ; 有名, 万物 之 母 ” , 但他 认 为 “ 万 物 之母 ”是 “ 道” , “ 名 ”生于 “ 道” , 忽略 了现 实中客 观存 在 的万事万 物 才是 “ 名 ”的 依据 。墨 子在其 著作 《 墨子- 经说 上 》中也 提到 了 “ 所 以谓 , 名也 ; 所谓 , 实也 。 ~‘ 所 以谓 ”的意 思是 “ 用 以做称 呼的 ” , 相 当于我 们今 天从语 言学角 度所说 的 “ 能指 ( s i g n i i f e r ) ” 即 就是墨 子所说的 “ 名” 。 “ 所谓 ” 是指 “ 所称 呼的事 物 ” , 就是 今天所 说的 “ 所指 ( s i g n i i f e d ) ” , 也就是 “ 实” 。这 是最早 的关于 “ 名” 和“ 实” 的命 题讨论 ( 刘宓庆 ,
【 关键词 】 成语翻译 ; 语言哲学 ; 文4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对等 语 言哲 学和翻译


先需要 的是要立 足本 国本 民族 的文化 的意 识 , 即就是 “ 本位观 照 ” 。 “ 参 照 ”通常都 是具 有求证 的 目的性 。参 照还具 有很 高的选 择 , 性, 因为参 照本 身 是一 个 非自 足客 体 , 对主 体不 存在 归 属性 和 制约 性 。缺 乏 “ 外位参 9 ”对 “ 本 位观 照 ”的 “ 最大 限度 的完善加 工 ” , 则 本位观 照必然 无法涤 除 , 扬 弃其局 限性 。

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研究

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研究

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研究摘要:古今中外,关于翻译理论的研究与探讨层出不穷。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翻译理论各具特色。

不可否认,翻译理论是整个翻译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翻译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中国传统翻译理论;中国文化;翻译研究1.引言古今中外,无数的翻译实践者和翻译研究者投身到了翻译理论这栋大厦的建造,大厦凝结着他们的汗水和智慧。

从翻译大厦的建筑风格,我们可以看出它的时间跨度之大,参与建造的人数之多。

这栋大厦的建成并非一朝一日之事,仍需如今的翻译实践者与研究者为其添砖加瓦。

中西翻译理论虽有各自的发展脉络,但两者也存在一定的交集,本文从中国翻译理论和西方翻译理论分别展开,总结其具有代表性的译论,同时在中国译论部分对存在交集的译论进行了分析比较。

1.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在为《中国翻译词典》所写的序言中,季羡林先生说,可以把中华文化比作一条大河,这条大河之所以源远流长,就在于它不只有自己的水,也有新水注入。

最大的注入有两次,一次是从印度来的水,一次是从西方来的水,而这两次的大注水依靠的都是翻译。

2.1 东汉到宋的佛经翻译我国的佛经翻译始于东汉末年,发展历史长达1000多年,具体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东汉—西晋的佛经翻译、西晋—隋末的佛经翻译、唐宋时期的佛经翻译。

东汉到西晋这一阶段的佛经翻译以外籍僧人为主(主要特点)、口耳相传(无文本,容易造成误解、不真实)、翻译方法以直译为主(主要出于敬畏之心)。

这一时期涌现了支谦、安世高等译经大师。

其中安世高是最早从事佛经翻译的人。

支谦是最早提出佛经翻译理论的人,支谦要求翻译时要“因循本旨,不加修饰”,他的翻译思想反映了早期佛经翻译中的“质派”的译论的观点,在中国翻译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地位。

西晋到隋末这一阶段,最具代表性的译经大师当属释道安,他在《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抄序》中提出了著名的“五失本、三不易”的翻译思想,这一理论在佛经翻译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鸠摩罗什是意译的代表人物,他主张在存真的前提下,依实出华。

从哲学范畴看翻译的再创性

从哲学范畴看翻译的再创性

从哲学范畴看翻译的再创性一、语言哲学与翻译哲学是一般文化的核心和最高表现所在,是一切活动的思想指南。

20世纪的西方哲学发生了令人瞩目的“语言转向”,即从认识论的主体哲学转向了语言论的解释哲学,这是继哲学的本体论转向认识论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转折。

①“语言转向”这个术语最初由早期维也纳学派的哲学家古斯塔夫·伯格曼提出。

②哲学的“语言转向”后,语言的地位不断上升,语言变成了某种固执己见的存在,而不仅仅是反映世界和断定事态的工具以及人们表情达意的方式。

史蒂芬·格奥尔格在一首题为《词语》的诗中吟道:“词语破碎处,无物存在。

”③哲学的“语言转向”后,翻译话题凸显了出来,法国哲学家德里达认为:“哲学的中心问题是翻译的概念问题。

”④哲学的起源是翻译,或者是意义传译的可能性这一基本命题。

⑤古往今来,哲学家们都喜欢谈论翻译问题,如西塞罗、塞涅卡、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罗吉尔·培根、伊拉斯谟、托马斯·莫尔、伏尔泰、莱布尼茨、施莱尔马赫、叔本华、尼采等都对翻译研究作出过重要贡献。

⑥20世纪西方语言转向中的哲学家如维特根斯坦、海德格尔、伽达默尔、德里达、奎因等人也纷纷从哲学的角度来论述翻译或从语言、翻译的角度探讨哲学。

他们力图通过对翻译问题的研究来阐明他们的哲学思想、尤其是他们关于语言的本质和意义的观点,因为哲学思想可以更加合理地阐明翻译活动的一般规律和本质。

翻译的根本规定是人的一种语言活动,这贯穿它的主体、对象、手段、目的、方式、结果,从而起点、中介、终点须臾离不开语言,离不开语言的活动。

因此,考察翻译必须考察语言的转换活动,也就是必须考察一般的语言活动。

①翻译与语言相遇,从而使蛰伏在语言上的物象被边缘化,译者把视线直接落在作为存在的语言身上,所以有关翻译的话题成为20世纪哲学语言转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语言工具观认为:语言是反映自然的一面镜子,因此,“语言符号与语言的意义之间则是一种自然的、一一对应的关系,语言是意义的载体,人们透过语言,对它背后的意义便能一目了然”②。

哲学视角下中西翻译标准的对比

哲学视角下中西翻译标准的对比

2008年6月第9卷 第2期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une.2008V ol.9 N o.2 哲学视角下中西翻译标准的对比Ξ刘 峥1,2,张 峰1(1.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75;2.长沙环保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04)摘 要:中国传统翻译标准和西方翻译标准之间存在很大差异。

除了中英文本身语言形式上的差异以及概念表述方式等影响因素外,中西方哲学观念上的不同也是造成翻译标准差异的一个深层原因。

本文对中西哲学与翻译标准之间的关联以及对翻译标准的影响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翻译标准;哲学;差异 从中国传统的翻译标准和西方的翻译标准比较来看,中国的翻译标准具有笼统、高度抽象的特征。

具体表现在可以用几个字便能能概括出翻译标准的丰富内涵,例如“信、达、雅”;“神似”和“化境”。

这些标准大多是翻译家的经验的总结,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

由于没有条分缕析的论证,因而很难对这些标准进行准确的把握。

而西方的翻译标准,无论是语言学派还是文艺学派,它们都有较系统的理论作为支撑,并借助概念和逻辑进行论证。

因此体现出一定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这些不同点的深层原因,可以在中西哲学上找到依据。

一、中国翻译标准背后的传统哲学(一)中国经典哲学本体论是哲学的出发点和赖以发展的基石。

中国传统哲学的本体论是以“道”这个范畴为基础展开的。

按照儒家对道的观点,道就是礼仪仁教之道。

道家的老子认为:“道者,万物之奥”。

《老子》第六十二章按照老子的观点,道是万物之母。

由此可以看出,“道”是直接由具体的实物中凝练抽象出来的哲学概念。

也就是说,道这个概念来自于实体。

反过来“道”是抽象的具有普遍性特点的概念,用于对实际事物的直述和说明。

由于“道”这个范畴与实体的紧密联系,它本身不是脱胎于纯粹的形式逻辑,也没有以逻辑范畴的模样出现,因此它没有脱离实体,和其它概念之间不存在纯形式上的逻辑种属包涵关系或其它逻辑关联。

从范畴的角度看,“道”属于元范畴,具有抽象性、统摄性和衍生性。

中国传统翻译理论

中国传统翻译理论

赫伯特.罗森斯坦(Herbert Rothenstein) “Triness” 即faithfulness,expressiveness,gracefulness
西文句中名物字,多随举随释,如中文之旁支; 后乃遥接前文,足意成句,故西文句法,少者 二三字,多者数十百言,假令仿此为译,则恐 必不可通;而删削取经,又恐意义有漏,此在 译者将全文神理,融会于心,则下笔抒词,自 善互备;至原文辞理本深,难于共喻,则当前后 引衬,以显其意。凡此经营,皆以为达;为达, 即所以为信也。
新理踵出,名目纷繁,索之中文,渺不可得,即有牵合, 终嫌参差。译者遇此,独有自具衡量,即义定名。顾其 事有甚难者!即如此书上卷导言十余篇,乃因正论理深, 先敷浅说;仆始翻巵言,而钱塘夏穗卿曾佑病其滥恶, 谓“内典原有此种,可名悬谈”,及桐城吴丈挚父汝纶 见之,又谓“巵言既成滥词,悬谈亦沿释氏,均非能自 树立者所为!不如用诸子旧例,随篇标目为佳”。穗卿 又谓“如此则篇自为文,于原书建立一本之义稍晦”。 而悬谈、悬疏诸名,悬者糸也,乃会撮精旨之言,与此 不合,必不可用。于是乃依其原目,质译导言,而分注 吴之篇目于下,取便阅者。此以见定名之难!虽欲避生 吞活剥之诮,有不可得者矣!他如物竞、天择、储能、 效实诸名,皆由我始,一名之立,旬月踟橱,我罪我知, 是存明哲。
“天然西域之语趣”
“罗什所译,十不出一。”
“一言三复,陶冶精求,务存圣意”----信
“其文约而诣,旨婉而彰,微远之言,于兹显然” --达 “译文雅正,以便阅读”----- “雅”
文质调和论 (1)慧远 “厥中”
“文质殊体。若以文应质,则疑者众;以质 应文,则悦者寡。”“质文有体,义无所越” “以裁厥中” (2)僧佑 “文过则伤艳,质甚则患野,野艳为弊,同失经体”

“五不翻”翻译理论的哲学智慧

“五不翻”翻译理论的哲学智慧

“五不翻”翻译理论的哲学智慧“五不翻”翻译理论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种翻译理论,也是一种将哲学智慧融入翻译实践的尝试。

它以“尊重原文、信达雅、意译优先、一译多变、与时俱进”的五大原则,为翻译实践提供了思路和指导。

这五大原则的提出不仅反映了翻译者对于翻译实践的深刻思考,也体现了对文化差异和语言特点的理解和尊重。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五不翻”翻译理论中蕴含的哲学智慧。

“尊重原文”这一原则的提出,体现了翻译者对于原文的敬畏和重视。

在翻译实践中,翻译者不仅是在传达语言的意义,还要传达文化的内涵,因此对原文的尊重是至关重要的。

而这一原则也启示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尊重对方的文化和价值观,不断学习和了解他人的习惯和思维方式,以求达成更好的沟通和交流。

在这个多元文化的时代,尊重他人的文化背景是极其重要的,也是促进人类和睦相处的重要条件之一。

“信达雅” 这一原则强调的是翻译的准确和通顺。

翻译工作必须做到信、达、雅,即忠实于原文、通顺易懂、优美流畅。

这也是文学翻译中的最基本要求。

而在生活中,也需要我们以真诚对待他人,做到言行一致。

真诚是最基本的美德,也是与人交往中最真实的表现。

只有以真诚面对他人,才能够获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也才能够传达自己的内心感受,让交流变得更加深入和有效。

“意译优先” 这一原则则是在理解原文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考虑,并更好地传达原文的意思。

这也是翻译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难题,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又要兼顾目标文化的习惯和接受程度。

在生活中,我们也需要学会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意愿和想法,不一味要求他人接受自己的意见,而是要学会沟通和妥协。

只有在尊重他人的基础上,我们的意见才能够被接受和理解。

接下来,“一译多变” 这一原则则提醒了我们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环境下,表现出不同的面貌和风格。

翻译工作中,也会因为文化差异和语言特点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译文。

这也需要我们在与不同的人交往中,要灵活变通,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和表达方式,与他人建立更加和谐的关系。

元语言与元翻译的本体哲学:理论与方法

元语言与元翻译的本体哲学:理论与方法

元语言与元翻译的本体哲学:理论与方法【摘要】元语言(metalanguage)指我们在谈论一种语言时所使用的语言。

而从本体论出发,“元翻译”—翻译的源头应是人的文化精神在特定的语言边界中的“自返”。

元语言的语言描述为元翻译提供了语言层面上提供了方法论上转化的可能,而元翻译也从实践上印证了元语言存在的理论哲学基础。

【关键词】元语言;元翻译;理论哲学;语言描述元语言(metalanguage)指我们在谈论一种语言时所使用的语言。

与之相对应的是对象语言,即谈论一件事物时作为对象表现所使用的语言。

语言研究就是将语言作为研究对象,而研究者使用的语言就是元语言。

二者是一对相对概念:当被用于谈论对象时就是对象语言;当被用来讨论一种语言时就是元语言。

因此,所谓“元语言”,就是一种言说语言的语言,即针对文本或者言语行为而进行思维、言说、写作与的语言。

一、语言分层理论与翻译意识塔尔斯基和卡尔纳普分别于1933年和1934年提出来将语言分为元语言和对象语言两个层次。

起初,卡尔纳普将两个语言层次的区分视为建立人工语言的逻辑语形学之前提。

对象语言是指进行描述的语言,而元语言则指用以描述对象语言的语言。

比如说,当我们说“蓝色的苍穹”,我们用的是对象语言,因为我们用语言来谈论非语言实体——天空。

而当我们说“苍穹是蓝色的”时,这个命题就包含了四个词,我们用的就是元语言,因为这句话论及的不是“苍穹”这个非语言对象,而是谈论描述这个对象的语言本身,而“命题能够发挥其在哲学总体中所需的语义学和语用学的功能”。

[1] 我们随后卡尔纳普将两个语言层次的区分用于语义学研究,并认为语义系统的规则赋予了对象语言中语句以成真条件,进而决定了这些语句的实存意义。

我们对世界事物的范畴决定了彼此的实存意义,而“我们的概念决定了我们如何理性地认知这些事物”。

[2] 换言之,语言的认知规范与语义系统规则所涉及的是对象语言,只是它们本身是以元语言来进行表述。

从语言哲学的角度看汉语成语的英译

从语言哲学的角度看汉语成语的英译

从语言哲学的角度看汉语成语的英译本文从语言哲学角度出发,讨论汉语成语在英译过程中如何利用语言哲学基本命题在不同语境中实现成语的合理翻译,阐释了“本位观照,外位参照”的语言哲学观点。

分析了成语的特点和常见的翻译误区,是在翻译实践活动中的合理应用和生动体现。

标签:成语翻译;语言哲学;文化;对等一、语言哲学和翻译语言无论是在中国古代哲学还是西方古典哲学都受到了格外的关注。

早在公元前七世纪,我国先秦诸子最早谈及语言哲学的基本问题即“名”与“实”。

老子在他的《道德经》第一章中提到“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但他认为“万物之母”是“道”,“名”生于“道”,忽略了现实中客观存在的万事万物才是“名”的依据。

墨子在其著作《墨子·经说上》中也提到了“所以谓,名也;所谓,实也。

”“所以谓”的意思是“用以做称呼的”,相当于我们今天从语言学角度所说的“能指(signifier)”即就是墨子所说的“名”。

“所谓”是指“所称呼的事物”,就是今天所说的“所指(signified)”,也就是“实”。

这是最早的关于“名”和“实”的命题讨论(刘宓庆,2001)。

西方古典哲学对语言的关注也有很长的历史。

欧洲自古就有许多哲学家认为语言是现实的反映。

古希腊的著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535-475 BC)和柏拉图(427-347 BC)都谈到了词的起源、功能和使用问题。

在古希腊哲人中,首先提出词与意义之关系的约定论哲学家是亚里士多德(384-322 BC)。

他关注的语言问题很广,包括口语重于书面语、名词与动词的功能区别,以及语言中的时态范畴等等。

罗马帝国末期的基督教神学家、哲学家、拉丁教义的主要代表,奥古斯丁(St. Augustine,354-430)发展了亚里士多德的符号学说,提出了注重语言的风格的见解。

所以说,无论是西方还是我国的古代哲学家都对语言有着与生俱来的浓厚兴趣,同时他们要把对世界的认识和对问题的解释用语言加以描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期2010年4月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 ournal of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s )No.2April 2010中国传统语言哲学视角下的翻译理论与方法崔长青(外交学院英语系,北京 100037) 摘 要:本文从中国传统语言哲学入手,从“名与实”、“规定与描写”、“和谐与征服”、“暗示与明确”几方面评价了中西翻译理论,主张在属于象形表意的汉语和属于拼音文字的西语间的翻译转换没有必要全盘引进,而应该中西合璧,采取描写多元的翻译研究方法。

关键词:名与实;规定与描写;和谐与征服;暗示与明确中图分类号:H315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2603(2010)022*******收稿日期:2010203215作者简介:崔长青,男,外交学院英语系副教授。

On T ranslation Theory and Methods from the Perspectiveof Chinese Langu age PhilosophyCU I Chang 2qing(English Depart ment ,China Foreign Affairs University ,Beijing 100037,China )Abstract :On t he basis of Chinese language p hilosop hy ,t his t hesis makes an analysis of t he Chinese and Western t ranslation t heories f rom t he perspective of “name and entity ”,“descriptiveness and p rescription ”“harmony and conquest ”,and “implication andexplicit ness ”,and holds t hat ,in t he t ranslation between t he totally different Chinese hieroglyp hic and Western alp habetic system ,t here is no need to maintain t he Western t ranslation t heory dominance.The proper met hodology is t he integration of bot h Chinese and Western app roaches ,wit h t he application of descriptive and multiple research modes.K ey w ords :name and entity ;descriptiveness and p rescription ;harmony and conquest ;and implication and explicit ness 中国的语言哲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先秦的“辩学”、“名学”都有强烈的语用思想。

《周易》是人类最早的语用推理著作之一,其中语境因素包括占域、问卦者、背景、时势、背景等,《周易・家人》还提出“言必有物”。

春秋战国时期,辩学盛行一时,如墨子与公输盘的“攻守之辩”,公孙龙的“白马之辩”,邓析的“刑名之辩”等。

随着推理辩论的不断深入,形成了集辩学大成的墨家、名家。

名家好辩善辩,有其独特的辩论理论,今天看来,名家就是当之无愧的符号学家;而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逻辑学专著《墨经》形成了“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的语言哲学思想。

墨家从言语的整体性来考察名辩问题,通过言语来了解说话人的意图,认为辩论的准则在于理由充分,适当性成为其言语的核心,所谓“辩胜,当也”。

孟子好辩,荀子提出“君子必辩”,老子主张“善者不辨,辩者不善”,庄子认为“大辨不言”等等,所有这些,都是传统语言哲学语言理论的精华。

随着中外交流的发展和翻译业务不断扩大,急切需要总结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理论,以指导、 崔长青:中国传统语言哲学视角下的翻译理论与方法描写翻译实践,行之有效地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文化辐射力、凝聚力、亲和力、感召力、影响力,并在精神感召、道德理念、生活方式、思想情操、体制规章等方面大幅度加强我国的全球影响力。

在中华民族千年灿烂文明史中,传统语言哲学同翻译已经结下不可分割的渊源,同时,传统语言哲学在对外翻译中地位也与日俱增:我国在发展综合国力的过程中,注重软、硬实力的齐头并进,并追求一种既有别于西方,又具有中国特色的普适性文化价值观,为世界文化作出积极贡献。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涵成为软实力①建设的重要部分。

因此,中国在世界各地设立了200多所孔子学院,推广汉语语言文化;鼓励传统中医学的传播推广;鼓励国际交流。

从传统语言哲学角度看,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理论是对翻译实践的科学总结、描写,它融会了传统语言哲学、西学精髓,并能反过来指导、推动翻译实践。

翻译理论是关于思想文化的输出、输入的理论,其接受对象是中外受众,这就决定了翻译理论的中西合璧的研究方法和特点。

把西方翻译理论全盘引进的“拿来主义”显然是不可取的。

如果说西方翻译理论是适用于属于拼音文字之间并在西语间进行的翻译转换规律,那么能否直接将它运用到属于象形表意的汉语上就要大打折扣。

其次,考虑到汉语的象形表意特征及其所代表的数千年文化内涵,在汉语对西语间的翻译转换完全没有必要搞全盘引进,相反,突出、彰显、弘扬汉语及其所代表的千年汉语语言文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翻译理论建构的出发点之一。

一、翻译理论的“名与实”从传统语言哲学角度看,“名”与“实”的关系可以看成符号与所指对象的关系。

从翻译理论角度看,“名”指不断推出、创新的新名词、新符号,而“实”指是否能够实质性地指导、描写翻译实践与现象。

“名”与“实”必须协调统一、并驾齐驱,否则就是有名无实,或以名乱实。

《周易・家人》提出“言必有物”,换言之,运用语言描写一种理论时必须有充实的内容,反对空洞无物,或纯粹为理论而理论。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是正名学说的代表,孔子提出著名的“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孟子主张“正人心””(《孟子・滕文公下》)以及“言无实不祥。

不祥之实,蔽贤者当之。

”(《孟子・离娄下》)意思是说:言论没有内容,不充实,不真实,是不好的。

“充实”的标准实际上是质与量的高度统一;荀子的《正名篇》是儒家正名思想的总结,荀子提倡“名实相持”,“循名实而定是非”,反对“擅作名以乱正名”。

《墨子・经上说》强调分清彼此、言语贴切:“所以谓,名也;所谓,实也。

”(“所以谓”即“用以称呼的”名;“所谓”指“所称呼的事物”。

)名家代表公孙龙强调符号是否得当在于是否只能运用于一个确定的对象。

现代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甚多,其特点是不断采用新符号:翻译研究用“异化”一词代替传统的“直译”,用“场域”一词代替传统的“背景”,用“习性”一词代替传统的“思维习惯”,用“文化再生产”一词代替传统的“翻译”,等等诸如此类的变化在西方翻译理论中屡见不鲜。

采用新名词,事实上归根结底是“名与实”的关系问题。

如果创新推出的新名词,能够解决或能够部分解决翻译实践中的问题,或者至少能够描写或能够部分描写翻译实践中的问题,那么就应当加以研究、采纳、运用。

反之,如果创新推出的新名词,不能解决或不能部分解决翻译实践中的问题,或者不能描写或部分描写出翻译实践中的问题,如果只是老生常谈,或旧瓶装新酒,则理论意义有限,可以略去不计。

无论传统语言哲学还是西学,翻译标准只有一个:理论是否有充实的内容,辅之以适当的形式,是否能够符合、描写、指导翻译实践。

西方传统理论往往较之与所谓现代的未经检验的理论更有生命力:无论是Cicero(106-43B.C.)的解释性翻译、修辞性翻译;还是J erome(248-420A.D.)的字字对应的圣经翻译与希腊哲学的意义翻译;乃至John Dryden直译意译,直到Schleiermacher和Lawrence Venuti的异化和归化,以及E.A.Nida的功能对等,直到今天都仍具有借鉴意义。

另一些是中西共有的翻译研究成果:严复的“信达雅”与林语堂的“忠实、通顺和美”意义深远,301①软实力(soft power)的概念是由约瑟夫・奈在1990年出版的《注定领导世界:美国权力性质的变迁》一书以及同年在《外交政策》杂志上发表的题为“软实力”一文中最早提出的,后在2004年的《软实力:世界政治中的成功之道》中他对“软实力”概念进行了补充。

其核心是要发挥“软实力”的作用,靠的是自身吸引力,而非强迫别人做不想做的事。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包含了西方译论的对原著者负责,对读者负责,对艺术负责这三重功效。

奈达(Nida)的功能对等论与传统语言哲学的“神似”有相似之处,而奈达的功能对等论中读者的理念在玄奘的“既须求真,又须喻俗”中有所涉及,可见翻译理论是需要经过时间、实践检验的,理论需要有名有实,名副其实。

二、规定与描写历来对翻译的研究可以分为两类:描写性研究(descriptive st udies)与规定性研究(prescriptive st udies)。

描写性研究只对翻译现象作宏观描写,不给出下定义式的规定,描写性研究的特点是客观公正、不偏不倚。

规定性研究就像医生给病人开药方一样给翻译下定义,实行量化明细的微观研究,规定性研究的特点是主观直白,给人以有章可循的感觉,其缺点是往往流于片面:例如现代翻译理论家奈达(Nida)和纽马克(Newmark)都试图对翻译进行规定性研究,奈达提出衡量翻译效果的标准是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1],即原作给原文读者的感受应该和译文给译文读者的感受相同或相似,立即引起一片反对声,纽马克批评等效是不能总实现的,因为翻译总有译文读者不熟悉的文化现象,此外,作品强烈的地方色彩和历史环境也为等效设置了不可逾越的障碍。

奈达提出针对读者的等效理论后,并不能排除其它影响翻译的因素(原文本、原作者、翻译目的、翻译动机、文本类型、赞助人的要求、出版制度)的重要性,况且读者感受也无法明细、量化。

纽马克继承了西学的量化明细的传统,对翻译进行了微观操作,他主张翻译方法是由文本类型决定的,于是标新立异地将文本按照功能分成下列六类:1)抒发功能(exp ressive f unction);2)表意功能(informative f unction);3)呼唤功能(vocative f unction);4)美学功能(aest hetic f unction);5)应酬功能(p hatic f unction);[2]6)元语言功能(metalingual f unction),他还提出了与文本类型相对应的八种翻译方法:逐字译、直译、信实译、语义翻译、传意翻译、地道翻译、意译、改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