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市年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
山东省市年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
古诗词鉴赏滨州(一)阅读下面宋词,完成10~11题。
(4分)浣溪沙·春日即事刘辰翁远远游蜂不记家,数行新柳自啼鸦,寻思旧事即天涯。
睡起有情和画卷,燕归无语傍人斜,晚风吹落小瓶花。
10.请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燕归无语傍人斜,晚风吹落小瓶花”展现的画面。
(2分)【答案】燕子归来,依傍着人飞来飞去,似乎有情但却又默默无语;晚风习习,吹落瓶中之花,也好像默默无言。
【解析】这两个写景句子的重点都在“无语”,其手法都是用动态突出静态。
鉴赏诗歌,描绘画面应善于联想、想象。
表面上,读者阅读诗歌时似乎跟着诗的形象走,处于被动地位。
事实上,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积累、审美习惯和美学理想等,通过联想和想象进入诗的意境,给诗的形象和诗人意到而笔未到的艺术空白加以补充和丰富。
【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形象。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1.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案】思念家乡【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感情的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通过景物描写,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这首词从表面上看每句都是独立的,好似并不相关,但逻辑紧密,情理之中已构成一幅完整的春日乡思图,令人回味无穷,主要写美好事物不能青春长驻,更增添乡思的无比惆怅之情。
【考点定位】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德州村行王禹偁马穿山後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裳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1)诗中颔联、颈联多处运用对比手法,描绘出山野美丽的景象,请具体分析。
(2)找出传达诗人情感的词语,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考点】EL:思乡怀人诗.【分析】题目点明了事件和地点,诗歌的前六句写景,有声,有色,有味,写出了秋日山林的特有美丽.最后两句,诗意一转,表达了自己的思乡之情.言简而情深.【解答】(1)本题考查对写作手法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需要在正确理解诗句意思的前提下分析作答.中间四句诗的意思是:千万的山谷回荡着声响静听夜,看数座山峰在夕阳下默默无语.棠梨的落叶红得好似胭脂一般,香气扑鼻的荞麦花啊洁白如雪.其中有三处对比,一是晚籁与斜阳之间动静的对比,突出了此时的沉寂幽静.二是胭红与雪白之间色彩的对比,突出了色彩的鲜明绚丽;三是群山万壑与棠梨荞麦之间远近高低的对比,突出景色的层次分明.(2)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字词的理解.信马悠悠野兴长的意思是任由马匹自由地行走兴致悠长.由野兴可知,诗人此时的心情是愉悦的.即所谓“兴长“.最后两句的意思是什么让我在吟诗时忽觉惆怅,原来乡村小桥像极了我的家乡!此时诗人心中充满的是因为思乡而带来的忧愁.即所谓“惆怅“.答案:(1)晚籁与斜阳,动静对比.沉寂幽静;胭红与雪白.色彩对比,鲜明绚丽;群山万壑与棠梨荞麦,远近高低对比,层次分明.共3分(2)兴长惆怅诗人原本游兴正浓,一看到村桥原树极像家乡景物,便触发对故土亲人的思念之情.共3分译文:马儿穿行在山路上菊花已微黄,任由马匹自由地行走兴致悠长.千万的山谷回荡着声响静听夜,看数座山峰在夕阳下默默无语.棠梨的落叶红得好似胭脂一般,香气扑鼻的荞麦花啊洁白如雪.是什么让我在吟诗时忽觉惆怅,原来乡村小桥像极了我的家乡!东营(一)盆池杜牧凿破苍苔地,偷他一片天。
2019-2020学年山东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外古诗词曲鉴赏
2019-2020学年山东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外古诗词曲鉴赏一、古诗词鉴赏1.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辛弃疾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
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
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1)赏析“儿童偷把长竿”中“偷”字的妙处。
(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2.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窘况为许衡州赋郑燮半缺柴门叩不开,石棱砖缝好苍苔。
地偏竹径清于水,雨冷诗情瘦似梅。
山茗未赊将菊代,学钱无措唤儿回。
塾师亦复多情思,破点经书手送来。
【注】①许衡州:郑燮之友,生活困窘。
②塾师:指郑燮。
(1)分析诗中“竹”“梅”“菊”等意象的作用。
(2)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3.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浣溪沙欧阳修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
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
人生何处似尊前!【注】①此词大约作于作者知颍州时。
②六幺:绿腰,曲调名。
(1)上片中“逐”“出”两字极为精妙。
请任选一字,赏析其表达效果。
(2)词的下片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态?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情感?4.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渔翁柳宗元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注】①本诗写于谪居永州期间。
②西岩:湖南永州西山。
③欸乃:摇橹声。
(1)“渔翁”形象在诗中有何作用?(2)前人评价本诗“有奇趣”“内蕴活脱,曲尽其妙”,对此任选角度谈谈你的理解。
5.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1)词中写到的“遗篇”是指________(人名)的组诗《________》。
(2)结合具体词句,简析词的“时空美”。
(3)这首词上阙写景寄情,下阙怀古抚今,请说说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6.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2024山东中考语文二轮 课标古诗词曲鉴赏 (课件)
第三类 田园生活 五、(2018 滨州 8、9 题 6 分)阅读下面宋词,完成 1~2 题。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辛弃疾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 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 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1.赏析“儿童偷把长竿”中“偷”字的妙处。(3 分) 【答案】“偷”字极有趣味,使人仿佛看到了一群馋嘴的儿童,正手握 长长的竹竿,一边扑打着梨枣,一边东张西望随时准备拔腿逃跑的场景, 形象地写出了孩子们的顽皮、天真、可爱,也表达了词人对孩子们的喜 爱之情。
【解析】C 项《夜雨寄北》中的“寄”是“寄托”的意思,这首诗不是 在书信中表达自己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答案】C
2.两首诗最后两句在表现手法上各有特色,请简要分析其不同之处。(4 分) 【答案】①《夜雨寄北》是虚写,从眼前之景生发开去,想象与家人见 面的情景,表达了与家人团聚的愿望。②《秋思》是实写,描述家书就 要发出时的心理和行为,显示出游子对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挂念。
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3 分) 【答案】①对松竹的赞赏之情;②对生活的满足之情;③与邻里相处融洽的愉 悦之情;④对丰收的喜悦之情;⑤对儿童的喜爱之情;⑥闲适之情。
第四类 爱国情怀 六、(2019 年潍坊 13、14 题 6 分)阅读下面两首辛弃疾的词,完成 1~2 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①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 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 孙仲谋。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②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注释】①作者任镇江知府时所作。②作者遭弹劾后,闲居上饶带湖时 所作。
专题 古诗词鉴赏-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分项专练(山东济南专用)(解析版)
专题09 古诗词鉴赏 (解析版)(六年中考真题)【1-2021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语文真题】古诗鉴赏阅读下面的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①欧阳修绕郭云烟匝几重,昔人曾此感怀嵩。
霜林落后山争出,野菊开时酒正浓。
解带西风飘画角②,倚栏斜日照青松。
会须乘兴携佳客,踏雪来看群玉峰。
(注释)①此诗写于欧阳修被贬滁州期间。
怀嵩楼为唐代名相李德裕被贬滁州时所建。
②画角:乐器名,发声高亢。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写景自然流畅,于景物描绘中可以看出诗人的精神面貌。
B.“野菊开时酒正浓”描绘了深秋时节野菊竞相开放、诗人与郡僚举杯畅饮的画面。
C.颈联中“青松”意象耐人寻味,在斜日映照下,给人苍翠挺拔之感。
D.本诗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表达了诗人被贬后的抑郁悲愤之情。
(2)赏析“霜林落后山争.出”中“争”的妙处。
【答案】(1)D(2)示例1:“争”,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子群山人的情态,生动描绘出深秋霜林木落、景象萧疏,而群山仿佛争先恐后出现的画面,表现了诗人昂扬向上、傲岸不屈的精神。
示例2:“争”,化静为动,把静止的群山写活了,生动描绘出深秋霜林木落、景象萧疏,而群山仿佛争先恐后出现的画面,表现了诗人昂扬向上、傲岸不屈的精神。
【解析】(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赏析。
D.有误,本诗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特别是从“会须乘兴携佳客,踏雪来看群玉峰”可以看出,表达了诗人从容面对政治风雨的潇洒和从容。
故选D。
(2)考查对词语的赏析。
对于词语的赏析,要在把握诗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诗文的主旨和具体的诗句分析作答。
这类试题涉及到古诗的“炼字”技巧。
采用答题格式是:先解释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诗句分析表达的内容,最后写其表达效果。
诗句“霜林落后山争出”的“争”,是争相恐后的意思,这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同时又化静为动,赋予了“山”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秋霜下树林里木叶凋尽,众山显现的情景,表达了一种昂扬向上、傲岸不屈、豪放达观的精神,从而表现出诗人不畏政治风霜的风骨。
山东省中考语文专题08-古代诗歌鉴赏考试题含答案解析.doc
山东省中考语文专题08-古代诗歌鉴赏考试题含答案解析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语言表达(共6题)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千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阅读这首唐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表达了诗人对边塞奇异壮美风光的喜爱之情。
B. “湿罗幕”“锦衾薄”“角弓不得控”“铁衣冷难着”,写出了天气的寒冷和军营将士的艰苦生活。
C.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犁红旗冻不翻”,大雪纷纷、天寒地冻,表现诗人身处恶劣环境的痛苦与悲伤。
D.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峰回路转,武判官的身影已消失不见,诗人依然深情目送。
2.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诗人盼望眼前出现千万间广厦来庇护天下寒士,表达了忧国忧民之情。
B.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诗人以“沉舟”和“病树”自比,虽流露出惆怅之情,但依然乐观进取。
C.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写诗人出行在外,思归而不得归,只能独自剪烛西窗,在巴山的夜雨中思念家乡。
D. “会挽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勾勒出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表达了词人希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答案】1. C 2. C【试题解析】1.C项出现情感理解错误。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归客在暮色中迎着纷飞的大雪步出帐幕,冻结在空中的鲜艳旗帜,在白雪中显得绚丽。
山东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试题含答案
山东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试题含答案诗歌鉴赏题是山东中考语文考试中的一大难点,考生抓好诗歌鉴赏的备考训练是提高考试得分的方法,下面店铺为大家带来山东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试题,供各位考生练习。
山东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试题(一)【双调】沉醉东风·秋日湘阴(注)道中赵善庆山对面兰堆翠岫,草齐腰绿染沙洲。
傲霜橘柚青,濯雨蒹葭秀。
隔沧波隐隐江楼,点破潇湘万顷秋,是几叶儿传黄败柳。
【注】湘阴:湖南省湘阴县,在湘江下游,洞庭湖南岸。
8.这首元曲的一、二句中哪两个字用的好?请找出来并作简要分析。
(5分)9.这首元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6分)山东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试题答案8.【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语言的鉴赏能力。
【方法点拨】本题考核点在于“炼字”。
“炼字”的关键在于把握这个字所引领的画面和情感,紧扣内容和写法作答。
【参考答案】堆和染。
面对山,只见峰峦起伏,满眼尽是兰翠,一个“堆”字,就把那郁郁葱葱的浓重色彩渲染出来了;一个“染”字,也形象地描绘出大片沙洲尽为茂密的绿草所笼盖的情景。
9.【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
【方法点拨】解答时要联系全曲词句,联系题目、作者的情况,准确把握。
从题目上可以看出诗人所写为道中所见之景;在写法上,借秋景来表达情感。
【参考答案】这首元曲主要表达了诗人流连于高远开阔、生机勃勃的秋景中的喜悦心情,但也透露出一点悲秋的感受。
前四句把在一般诗人笔下悲凉的秋景,写得高远开阔,生气勃勃,色彩浓丽,调子明快,令人赏心悦目;只是在最后通过“几叶”“败柳”的悠远抒情才透露出一点悲秋的感受,而使全曲波澜顿生。
山东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试题(二)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8~9题。
柳唐李商隐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①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咏柳宋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更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青霜。
【注】乐游苑:又叫乐游原。
长安东南名胜。
地势高,可俯瞰全城,是时人节日游赏之地。
2018年山东省中考语文真题考点解析--古诗词鉴赏
2018年山东省中考语文真题考点解析--古诗词鉴赏【一、2018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一)阅读下面宋词,完成8~9题。
(6分)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辛弃疾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
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
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8.赏析“儿童偷把长竿”中“偷”字的妙处。
(3分)【答案】8.“偷”字极有趣味,使人仿佛看到了一群馋嘴的儿童,正手握长长的竹竿,一边扑打着犁枣一边东张西望随时准备拔腿逃跑,形象地写出了孩子们的顽皮、天真、可爱,也表达了词人对孩子们的喜爱之情。
评分:共3分。
意思对即可【解析】试题分析:要赏析古诗中某字的妙处,可从该字的意义所蕴含的情感、所描摹的情态、所描绘的形象等方面去赏析。
比如本题,“偷”本是个带有贬义的动词,可经作者用在此句中,便把孩子敛声屏气、蹑手蹑脚、东张西望扑打枣、梨的情态十分逼真的显现出来,形象地写出了孩子们的天真、可爱,也表达了词人对天真、可爱的孩子们的喜爱之情。
“儿童偷把长竿”,是词人所见的一个场面,甚似特写镜头:一群儿童,正手握长长的竹竿在偷着扑打犁、枣。
“偷”字极有趣味,使人仿佛看到了这群馋嘴的儿童,一边扑打着犁、枣,一边东张西望地提防随时准备拔腿逃跑。
一个“偷”字,写出了贪嘴孩子的天真童趣和心虚胆怯、唯恐被人发现的神情。
白话译文山园里一望无际的松林竹树,和天上的白云相连接。
隐居在这里,与世无争,也该知足了。
遇上了秋社的日子,拄上手杖到主持社日祭神的人家分回了一份祭肉,又恰逢床头的那瓮白酒刚刚酿成,正好痛快淋漓地喝一场。
西风起了,山园里的梨、枣等果实都成熟了。
一群嘴馋贪吃的小孩子,手握着长长的竹竿,偷偷地扑打着树上的梨和枣。
别叫家人去惊动了小孩子们,让我在这儿静静地观察他们天真无邪的举动,也是一种乐趣呢。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点解析】释字、入句、达情——诗歌鉴赏炼字题解题技巧对古代诗歌鉴赏的要求是:①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019-2020学年山东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外古诗词曲鉴赏
(2)词的下片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态?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情感?2019-2020学年山东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外古诗词曲鉴赏一、古诗词鉴赏1.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辛弃疾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
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
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1)赏析儿童偷把长竿“中偷”字的妙处。
(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2.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窘况为许衡州赋郑燮半缺柴门叩不开,石棱砖缝好苍苔。
地偏竹径清于水,雨冷诗情瘦似梅。
山茗未赊将菊代,学钱无措唤儿回。
塾师亦复多情思,破点经书手送来。
【注】①许衡州:郑燮之友,生活困窘。
②塾师:指郑燮。
(1)分析诗中竹“梅“菊”等意象的作用。
(2)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3.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浣溪沙欧阳修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
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
人生何处似尊前!【注】①此词大约作于作者知颍州时。
②六幺:绿腰,曲调名。
(1)上片中逐“出“两字极为精妙。
请任选一字,赏析其表达效果。
4.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渔翁柳宗元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软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注】①本诗写于谪居永州期间。
②西岩:湖南永州西山。
③软乃:摇橹声。
(1)渔翁”形象在诗中有何作用?(2)前人评价本诗宥奇趣”两蕴活脱,曲尽其妙”,对此任选角度谈谈你的理解。
5.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1)词中写到的遗篇”是指 (人名)的组诗《〉〉。
(2)结合具体词句,简析词的时空美”。
(3)这首词上阙写景寄情,下阙怀古抚今,请说说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6.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陇西行[唐]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复习课件一
第五页,共48页。
答案:示例:(1)一个“割”字,表现出泰山像一把硕大无比的 刀切断了阳光,使泰山明暗对比强烈,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 形象。 (2)“小”在此处是“矮小”的意思。它不仅形象地写出泰山巍 然高耸的气势,同时象征性地表达了诗人攀登绝顶(juédǐng),俯 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意思接近即可)
第九页,共48页。
3.阅读古诗《次北固山下》,回答问题。(4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xínɡ zhōu)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第十页,共48页。
(1)颔联(hàn lián)写船上所见景色,“平”“阔”“正”“悬” 四字炼得好:“潮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风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请从内容和情感的角度,谈谈你对诗句“乡书何处达?归雁 洛阳边”的理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一页,共48页。
解析:(1)考查语言品析能力。要抓住题干中的“所见景色” 四个字,结合对诗句描绘的画面的理解,回答“潮平”“风 正”写出了怎样的景色。(2)考查对诗歌主旨句的理解能力。 首先要理解这两句诗的意思,然后结合全诗内容,抓住关键 词“乡书”分析诗人对故乡的思想感情。
山东省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 古代诗歌鉴赏 训练含答案 (一)
山东省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古代诗歌鉴赏训练含答案 (一)山东省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古代诗歌鉴赏训练含答案古代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珍贵遗产,古人在生活中通过诗歌来记录生活、表达思想、抒发感情。
在中考语文中,古代诗歌鉴赏是必考内容。
本篇文章将通过复习专题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古代诗歌鉴赏。
一、唐诗宋词鉴赏唐诗宋词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高峰,也是中考语文考试中最常出现的题材。
1.唐诗鉴赏唐诗五言、七言、律诗、绝句都是重点,平仄、字音、意境等方面都需要考虑。
如下例:《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鉴赏思路:从诗歌题目入手,分析作者是在哪种心境下写的,所以关注静夜思意义。
其次,从形式上分析,这首诗是绝句,应该注意句、字的呼应关系。
最后,从主题入手,分析诗的主要内容,明白作者想表达的深层意义。
2.宋词鉴赏宋词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和艺术表现手段,要多关注词的意境、意义、语言特点等。
如下例:《声声慢·寻寻觅觅》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鉴赏思路:从这首词的题目和字面意思入手,注意词的意境和情感,体会作者被风来袭的失落和孤独感。
同时要注意锤炼收池的运用和表达方式。
最后从语言特点入手,注意词牌、衬托色彩和比喻等手法的巧妙运用。
二、唐诗宋词的选读在中考中,有时候会出具体意境、具体表现、具体手法等单项选择题,这些题型可以通过大量的诗词选读来掌握和练习。
以下是一些值得推荐的诗词选读。
1.唐诗《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2.宋词《清平乐》:云破处,山开路,水满川,山行心自苦。
《钗头凤·世情薄》: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以上选读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巩固古代诗歌鉴赏能力,还可帮助我们进一步开阔视野,增长文学修养。
山东省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整理《诗歌赏析》专项练习题 (一)
山东省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整理《诗歌赏析》专项练习题 (一)山东省中考语文试题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完善,已成为全国中考的代表之一。
其中,诗歌赏析作为语文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具有重要的考察价值和意义。
本文将从山东省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整理角度,对《诗歌赏析》专项练习题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传统文化类诗歌赏析1.《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所著的一篇叙事性散文,对唐代文学散文的创作起到了重要的开创性作用。
山东省中考语文试题中一般选择《滕王阁序》作为传统文化类诗歌赏析的长文,要求考生总结出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以及掌握其中的文化底蕴和思想情感。
2.《登高》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代表作之一,诗歌的主人公是诗人本人。
山东省中考语文试题要求考生针对诗歌中的景象描写,深入挖掘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二、现代文化类诗歌赏析1.《望岳》是现代文学家毛泽东所创作的一首诗歌,文学价值和现代意义极为突出。
山东省中考语文试题选用这首诗歌的原因在于,要求考生通过这篇文章,对中国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感情有深入的了解和体会。
2.《我爱这土地》是中国现代著名歌唱家黄霑先生所创作的一首感人至深的诗歌。
山东省中考语文试题要求考生概括出诗歌的中心思想和情感,深入探究这首诗歌的文化特点和社会价值。
三、名家诗歌鉴赏1.《寻隐者不遇》是唐代诗人贾岛所创作的一首诗歌,描写了诗人在旅行途中寻找隐士而未能相遇的故事。
山东省中考语文试题中会选取这首诗歌作为鉴赏,判断考生的对古代诗歌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2.《锄禾》是现代闻名世界的著名诗人屈原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农民劳动的崇高和伟大。
山东省中考语文试题将选取这首诗歌作为鉴赏,考察学生的对诗歌语言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总结,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要想在山东省中考语文试题中得高分,诗歌赏析是必须重点突破的难点之一。
只有正确认识、深入理解和广泛欣赏各类文化诗歌,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学语文学子。
山东省中考语文考点:07诗歌鉴赏课件(共43张PPT)
2、诗歌形象
•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是中考古代诗歌鉴赏板块重要的考查内容。“形象”是指古代诗歌中所描写的事物 形象、景物形象和人物形象。古代诗歌的形象一般寄托着作者的思想情感,因此,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主 要是要求考生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形象的典型意义,理解寓于形象中的感情。
• 从近几年中考的情况来看,中考对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的考查,主要呈现以下两个特点:1.从考查形式 上看,中考多以主观表述题的形式考查考生对古代诗歌的形象的把握,难度稍大。命题形式一般有以下几 种:(1)这首诗歌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歌中形象的特点和内涵。(3)请分析两首诗歌中 形象的异同。2.从考查内容上看。中考常与评价诗歌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结合起来考查形象的内涵及 意义。
• 鉴赏事物形象的技巧 • 1.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形象的特点。作者在塑造形象时,往往赋予形象以情感,所以考 生可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及写作背景来把握诗歌的事物形象的特点。
• 2.揣摩修饰语的情感色彩。 • 3.了解惯用事物形象的特殊内涵。在古代诗歌中,某些事物形象在表情达意方面往往具有固定性, 如月喻思乡,水喻愁多,松喻坚贞,兰喻高洁等。 • 4.从诗歌所运用词的使用常常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可使诗歌中的意象化静为动,更加形象生动, 具有动态美。
• 2.抓形容词。考生要注意形容词的重叠运用和活用。形容词可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 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临其境。如“梦魂欲渡苍茫去,怕梦轻、还被愁遮” 中的“轻”,描状梦魂,化无形为有形,且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使本不可触的梦有了重量, 堪称妙绝。
1、鉴赏诗歌语言(字词、诗眼)
•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是中考古代诗歌鉴赏部分考查的重要内容。“语言”主要包括炼字炼词和语 言风格两类。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就是要理解诗歌的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诗歌的语言美, 进而做出评述。 • 从近几年的中考试卷来看,中考对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这一考点的考查,主要呈现以下两方面的特 点:1.考查形式。多以主观表述题的形式考查考生对诗歌的语言的把握。只有极个别地区采用客观 题的形式进行考查。2.考查内容。主要包括:(1)品味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即分析其含义和作用;(2) 品评某一字词的艺术表达效果;(3)理解诗歌中某一两个语句的含意;(4)概括诗歌的语言风格等。 • 考生在备考时,应联系诗歌的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和推敲,从而准确理 解诗歌语言的精妙之处。预计2018年中考对古代诗歌的语言的考查仍会加强,而考生应给予重视。
山东17地市中考真题诗歌鉴赏(含解析)
八、诗歌鉴赏1.(20XX年山东济宁市中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8—9题。
(4分)湘南即事戴叔伦卢橘花开枫叶衰,出门何处望京师。
沅湘日夜东流去,不为愁人住少时。
8.《湘南即事》共四句,每句七字,从体裁上看,这首诗属于。
诗中所写的季节应为。
(2分)9.作者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分)答案:8.绝句(或:七言绝句)秋季(或:深秋)【解析】从字数句数方面来确定体裁。
“卢橘花开枫叶衰”一句标明了时节。
9.表达了作者一心想为国效力但又报国无门的忧愁苦闷心情。
(意思对即可)【解析】“出门何处望京师”显示了报国之情,“不为愁人住少时”抒了了忧愁苦闷之情。
2.(20XX年山东东营市中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8—9题。
(4分)暮春归故山草堂钱起溪上残春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注释】辛夷,木兰树的花。
8.诗中“竹”这一形象具有怎样的特征?(2分)9.任选一个角度(如构思、写法、语言等),对该诗进行赏析。
(2分)答案:8.①具有不从世俗、坚忍不屈、忠贞不渝(或不畏春残、不惧秋寒、不为俗屈)的品性节操;②内在美与外在美共处一身。
评分:答出其中一点得2分,共2分。
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9.构思一:全诗紧扣“暮春”,写出了不同景物的不同特征。
既合乎自然真实,又巧妙融入主观情感,新颖别致,浑然天成。
构思二:所见与所感有机结合,“感”因“见”而生,写出了情感意绪的抑扬跌宕,曲折动人。
写法一:反衬,以黄鸟春花之“改”反衬幽竹之“不改”,突出幽竹对“我”的钟爱及其坚忍不屈、忠贞不渝的精神品质。
写法二:拟人,表现幽竹“待我”之情及“我”的怜竹之意,生动有趣而耐人寻味。
评分:答对一种得2分,共2分。
意思对即可。
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语言:用“稀”“尽”“飞”一气而下,渲染出春光逝去、了无踪影的凋零空寂的气氛,用“始”与之呼应,表现出失望之后的意外发现和惊喜之情,写出了意脉的转折。
平中见奇,朴中出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词鉴赏滨州(一)阅读下面宋词,完成10~11题。
(4分)浣溪沙·春日即事刘辰翁远远游蜂不记家,数行新柳自啼鸦,寻思旧事即天涯。
睡起有情和画卷,燕归无语傍人斜,晚风吹落小瓶花。
10.请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燕归无语傍人斜,晚风吹落小瓶花”展现的画面。
(2分)【答案】燕子归来,依傍着人飞来飞去,似乎有情但却又默默无语;晚风习习,吹落瓶中之花,也好像默默无言。
【解析】这两个写景句子的重点都在“无语”,其手法都是用动态突出静态。
鉴赏诗歌,描绘画面应善于联想、想象。
表面上,读者阅读诗歌时似乎跟着诗的形象走,处于被动地位。
事实上,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积累、审美习惯和美学理想等,通过联想和想象进入诗的意境,给诗的形象和诗人意到而笔未到的艺术空白加以补充和丰富。
【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形象。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1.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案】思念家乡【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感情的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通过景物描写,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这首词从表面上看每句都是独立的,好似并不相关,但逻辑紧密,情理之中已构成一幅完整的春日乡思图,令人回味无穷,主要写美好事物不能青春长驻,更增添乡思的无比惆怅之情。
【考点定位】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德州村行王禹偁马穿山後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裳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1)诗中颔联、颈联多处运用对比手法,描绘出山野美丽的景象,请具体分析。
(2)找出传达诗人情感的词语,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考点】EL:思乡怀人诗.【分析】题目点明了事件和地点,诗歌的前六句写景,有声,有色,有味,写出了秋日山林的特有美丽.最后两句,诗意一转,表达了自己的思乡之情.言简而情深.【解答】(1)本题考查对写作手法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需要在正确理解诗句意思的前提下分析作答.中间四句诗的意思是:千万的山谷回荡着声响静听夜,看数座山峰在夕阳下默默无语.棠梨的落叶红得好似胭脂一般,香气扑鼻的荞麦花啊洁白如雪.其中有三处对比,一是晚籁与斜阳之间动静的对比,突出了此时的沉寂幽静.二是胭红与雪白之间色彩的对比,突出了色彩的鲜明绚丽;三是群山万壑与棠梨荞麦之间远近高低的对比,突出景色的层次分明.(2)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字词的理解.信马悠悠野兴长的意思是任由马匹自由地行走兴致悠长.由野兴可知,诗人此时的心情是愉悦的.即所谓“兴长“.最后两句的意思是什么让我在吟诗时忽觉惆怅,原来乡村小桥像极了我的家乡!此时诗人心中充满的是因为思乡而带来的忧愁.即所谓“惆怅“.答案:(1)晚籁与斜阳,动静对比.沉寂幽静;胭红与雪白.色彩对比,鲜明绚丽;群山万壑与棠梨荞麦,远近高低对比,层次分明.共3分(2)兴长惆怅诗人原本游兴正浓,一看到村桥原树极像家乡景物,便触发对故土亲人的思念之情.共3分译文:马儿穿行在山路上菊花已微黄,任由马匹自由地行走兴致悠长.千万的山谷回荡着声响静听夜,看数座山峰在夕阳下默默无语.棠梨的落叶红得好似胭脂一般,香气扑鼻的荞麦花啊洁白如雪.是什么让我在吟诗时忽觉惆怅,原来乡村小桥像极了我的家乡!东营(一)盆池杜牧凿破苍苔地,偷他一片天。
白云生镜里,明月落阶前。
注:“盆池”,即挖地成盆或埋盆于地,引水灌注,种养鱼类与水生花草以供观赏。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或思想(2)任选一个角度(如构思、写法、语言等),对该诗进行赏析。
【分析】诗人笔下的这一盆池可不一般:它可以“偷”一片天,它洁净如镜,连白云都是从里面孕育产生的.盆池的不一般,实则为诗人想象的奇特.天倒映池中,诗人想象成盆池偷来的;空中飘浮的白云,诗人说它的出生地就是盆池.【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诗可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当然还要注意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个人遭遇.白云”、“明月”是两个极为纯洁无瑕、淡雅优美的鲜明意象,加之配以透明如镜的盆池意象,则更营造出所特有的晶莹清澈、玲珑剔透的澄明世界.而如此之澄明世界,当是诗人冰心玉壶、幽洁雅淡心灵世界的美好象征,与诗人当下那君昏臣乱、纲纪败坏肮脏龌龊之丑恶社会形成鲜明的对照.因此,诗人便渴求拥有那万象澄明、谐和宁静的盆池世界.(2)本题考查古诗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从构思、写法、语言等角度进行赏析.答案:(1)情感:酷爱自然(或热爱生活,或乐享人生)思想:超尘脱俗(或淡泊宁静,或天人合一)(2)构思:总分相承,层次井然.先写凿池,灌水,映天,然后再写天空中的白云,明月,依序而进.第二句是总写,三四句是第二句的分写,条理清晰,颇具章法.写法一:借助鲜明意象,创造幽淡境界.以碧绿之“苔”、蔚蓝之“天”、雪白之“云”、清澈之“月”这些淡雅纯净的意象,营造出淡泊雅静之境,体现出诗人超然脱俗、心契自然的思想情怀.写法二:融情于景.诗人将酷爱自然(或热爱生活,或乐享人生)之情,融于对盆池景物描写之中.写法三:借景寄志.诗人将超尘脱俗的襟怀(或淡泊宁静的精神追求,或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寄寓在对盆池的描写之中.语言一:平中见奇,凝练传神.示例一,如“偷”字,将池水映现天空想象成盆池把一片天空偷纳自己怀中,可谓奇思妙想,自出机杼.示例二,如“生”“落”两字,化静为动,平中见奇,情趣盎然,将盆池景色写得栩栩如生,表现诗人对盆池景色的喜爱之情.语言二:巧用修辞.示例,“白云生镜里”,把盆池比喻成明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白云倒映入池如同从镜中浮出的景象.译文:在布满碧绿之“苔”地方开凿出一个“盆池”,把天空映入池中,好像白云从镜子中生出,明月落到了台阶前.【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与赏析,学生要明确,作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歌,联系创作背景感受作者的感情,从多角度进行赏析.济宁送别范澄酒尽津鼓喧,风生浦帆乱。
山回不见君,夕阳在沙岸。
【注】津鼓:古时渡口客船启行,鸣鼓催客。
(1)前两句描述了怎样的场景(2)第四句运用了借景抒情手法,请加以赏析。
【考点】EI:送别离别诗.【分析】这首送别诗的特别之处在于:不见话别的场景,没有情感的流露,但诗中的每一个字都包含着依依惜别的真挚情怀.【解答】(1)本题考查诗意的理解,“酒尽津鼓喧,风生浦帆乱”意思:酒喝完了很久了鼓声响起乐,风起扬帆要走了,心理乱如麻.这是与朋友分别的场面.(2)本题考查诗歌写作方法的赏析,本诗借景抒情,“夕阳在沙岸”,朋友渐行渐远,消失于山的转弯处,只剩下送行者,还久久地静静地伫立岸边;陪伴送行者的,还有那带着几分苍凉的夕阳.表达了与友人依依惜别的真挚情怀.答案:(1)与朋友分别的场面.(2)朋友渐行渐远,消失于山的转弯处,只剩下送行者,还久久地静静地伫立岸边;陪伴送行者的,还有那带着几分苍凉的夕阳.表达了与友人依依惜别的真挚情怀.译文:酒喝完了很久了鼓声响起乐,风起扬帆要走了,心理乱如麻.朋友渐行渐远,消失于山的转弯处,只剩下送行者,还久久地静静地伫立岸边;陪伴送行者的,还有那带着几分苍凉的夕阳.莱芜5.对下面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九日同姜如农王西樵程穆倩诸君登慧光阁清宋琬塞鸿犹未到芜城①,载酒登临雨乍晴。
山色浅深随夕照,江流日夜变秋声。
上方钟磬疏林满,十里笙歌画舫明。
空负黄花羞短鬓,寒衣三浣客心惊。
注①:芜城,扬州的别称。
A.首联写塞外鸿雁尚未到扬州,天气乍雨初晴,作者与友人登高饮酒,共度重阳佳节。
B.“山色”一联对仗工整,既写出了山色的变化,又写出了时序的变迁。
C.颈联虚实结合,作者听着悠扬的钟声,忆起昔日扬州的繁华,如今繁华不再,让人伤怀。
D.这首诗笔力苍劲,意象沉郁,写出了作者年华已逝、窘迫潦倒的生活状况,表达了悲凉愁苦的感情。
【答案】C【解析】C.“颈联虚实结合”分析错误,“钟磬音”和“笙歌”都是诗人当时听到的,都是写实。
A项对首联写景和叙事的分析是正确的,古人有在重阳节登高饮酒的习俗;B项从修辞和景物特点两个角度对颔联的分析正确。
“随”和“变”两动词的使用精妙,赋予山色和江流以灵性。
D项对诗歌主旨的分析正确,“空负黄花羞短鬓”写出了作者年华已逝、窘迫潦倒的生活状况,一个“惊”字流露出悲凉愁苦之情。
所以选C。
【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临沂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各题。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①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②,夕贬潮阳③路八千。
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④,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⑤边。
【注释】①左迁:贬官。
唐宪宗元和14年(819)正月,宪宗命人从凤翔法门寺迎佛骨入宫供奉,诗人视为刑部侍郎,上书极言其弊,触怒宪宗,被贬潮州刺史。
此诗是在被贬途中所作。
蓝关:现在陕西蓝田东南。
湘:韩愈之侄韩老成的儿子。
②九重天:皇帝的宫阙,这里代指皇帝。
③潮阳:潮州下辖的一个县。
④云横秦岭家何在:回顾长安,云横而不见家。
⑤瘴江:泛指岭南河流,旧时说岭南多瘴气,人碰上就要生病,潮州在岭南,所以作者这样说。
这首诗在叙事上借助时间与空间的跨度,使人深切的感受到诗人的一腔悲愤。
请结合诗句具体赏析。
【考点】EL:思乡怀人诗.【分析】《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在贬谪潮州途中创作的一首七律.此诗抒发了作者内心郁愤以及前途未卜的感伤情绪.首联写因“一封(书)”而获罪被贬,“朝夕”而已,可知龙颜已大怒,一贬便离京城八千里之遥;颔联直书“除弊事”,申述自己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愤慨;颈联即景抒情,既悲且壮;尾联抒英雄之志,表骨肉之情,悲痛凄楚,溢于言表.全诗熔叙事、写景、抒情为一炉,诗味浓郁,感情真切,对比鲜明,是韩诗七律中的精品.【解答】这首诗叙述了作者不惜残年、魏国忠谏而获罪的不幸遭遇,把朝廷的腐败、皇帝的昏庸与自己的不幸遭遇结合在一起,怨愤之情与凄楚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是一首深刻的政治抒情诗,分析感情解答.本题考查古诗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答案:这首诗在时间上,先回顾当初,“朝奏”,“夕贬”;再写当下,立马蓝关;最后设想局,死于他乡,侄孙“好收吾骨”.可谓时时生悲,满腔悲愤.在空间上,作者立马蓝关,回望长安,家已不在,前瞻潮阳,前路艰危.真实处处见悲,一路悲愤.译文:早晨我把一篇谏书上奏给朝廷,晚上被贬潮州离京八千里路程.本想替皇上除去那些有害的事,哪里考虑衰朽之身还顾惜余生!阴云笼罩着秦岭家乡可在何处大雪拥塞蓝关马儿也不肯前行.我知道你远道而来该另有心意,正好在瘴江边把我的尸骨收清.【点评】这道题考查的是对诗词中的经典名句的鉴赏能力,我们要抓住经典古诗词的内容和情感,以及经典词句的理解,进行解答.泰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