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正面报道中度的把握

合集下载

浅析正面报道中度的把握

浅析正面报道中度的把握

泛影响力和具有重大意义6 6 j 正面的新闻事件更是
如此 。
“ 连宋 大陆行 ”正是这样的新闻事件 。在 国 民党副主席 江丙坤前来大陆访 问之际 ,已传 出国

正面报道 中把握度 的重要性 。正面报道
民党主席连 战即将访问大陆的消息,我们从这个
信息 中敏锐地 意识到两岸关系有可能上演精彩一 幕 。2 0 0 5年 4 月 6日,‘ 三秦都 市报 》在省 内媒 体独家率先 发表 署名秦汉 的文章 ‘ 连战先生的大 陆情结 》 ,打 响了 连宋大 陆行 ”系列报道前哨战
张 洋
( 延边人民广播 电台 汉语 新闻部,吉林 延吉 1 3 3 0 0 0 )
摘要:正面报道是指在新闻宣传 中以社会主流.事物的光明面 积极面为宣传报道的主要内容, 着
力宣传先进文化 ,鼓舞 和启 迪人 民群 众奋 发进取 、积极投 身于 中华民族宏伟事业 ,从 而起 到弘扬社 会正气 、促进社会安定 团结、鼓 舞人 民 信 心、推 动社会 进步的作用。适 当正面报 道可以牢牢把 握正确舆论导 向.舆论 引 导正确 ,利 党利国利民;舆论 引导错误 , 误 党误 国
第2 7 卷
第1 期
延边教 育学院学报
J o u r n  ̄o f Y a n b i a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Ed u c a i t o n
V0 1 . 27
N O. I
2 0 1 3 年 2月
f e d . 2 0 1 3
浅析 正面报道 中度 的把握
的第一枪 。整个 事件 报道始终围绕了乡情和陕西
在新闻报道 中无疑 占据着重要 的地位 ,这由新闻
学的党性原则决定 ,这也就决 定了在新闻报道 中

如何把握好正面宣传的“时度效”——以江苏省淮安市广播电视台为例

如何把握好正面宣传的“时度效”——以江苏省淮安市广播电视台为例

如何把握好正面宣传的“时度效”——以江苏省淮安市广播电视台为例作者:王文军来源:《传媒》 2017年第14期“一个前进的时代总有一种向上的精神,一个发展的社会总有一种积极的主流。

”正面宣传的意义就在于此。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正面宣传,要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

这一论断为当前新闻工作者做好正面宣传指明了方向。

江苏省淮安市广播电视台(以下简称“淮安广电”)是当地最具有影响力的主流媒体,拥有自办新闻栏目近20个,受众群体多达1300万人,长期以来积累了较强的权威性、公信力和影响力。

这使淮安广电在正面宣传上既有先天优势,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面对当前新闻舆论工作的新形势和新特点,淮安广电准确把握了“时度效”的内涵,弘扬了正能量。

时:为时代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正面宣传的“时”,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阐释。

宏观意义上来说,“时”是指我们所处的时代,即新闻舆论工作的时代背景和现实环境。

从微观意义上来说,“时”是指新闻的时效性,这既是新闻报道的“生命”,也是正面宣传获得良好传播效果的关键。

从“时”着力,就是要紧扣时代主题,围绕发展大局,牢牢把握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的主动权、话语权。

如2016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

“七一”前夕,淮安广电推出“纪念建党95周年”特别报道,多路记者分赴抗战纪念地、革命遗址等,还原革命先烈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抗战事迹。

通过新闻报道,原苏皖边区政府主席李一氓、新四军四师十旅旅长刘震、敌后抗战英雄吴觉等这些在中共党史上熠熠生辉的名字,被一一呈现在观众面前,在广大干部群众当中引发了热议。

这些报道紧扣时代脉搏,立足当下时代背景,不仅呈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精神,还总结了过去95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更增强了人们继续前进的勇气和信心。

宏观意义上的“时”还体现在淮安广电围绕当前一段时期党委、政府关注,以及人民群众关心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来谋划报道。

胸怀全局 心系百姓——浅议搞好正面报道

胸怀全局 心系百姓——浅议搞好正面报道

主 义 新 闻 事业 的显 著特 征 , 我 们 党 的 新 是 闻 宣 传 工 作始 终 遵 循 的基 本 方 针 , 新 闻 是 宣 传 战 线 服 务 党 和 国 家 工 作 大 局 的 重 要
业 问题 的高 度 重 视 。 篇 报 道 是 记 者 按 照 这 卢 展 工 书 记 “ 新 闻 规 律 办 事 ” 要 求 采 按 的 写 的 。 卢 展 工 书 记 说 : 我 到 河 南 两 个 多 “ 月 。 去 调 研 看 了2 0 下 0 多个 点 , 这 个 反 响 就 最 大 。 可见 新 闻 报道 遵 循 新 闻 规律 , 于 勇
创 新 多 么 重 要 。” 推 进 改 革创 新 。 正 面 报 道 真 正 赢 得 让
受 众
培 养 典 型 , 把 话 说 满 , 次 要 注 重 挖 掘 不 其 细 节 , 现 典 型 的 闪 光 点 , 次 要 提 炼 感 发 再 人 精 神 , 引 人 们 关 注 , 起社 会 共 鸣 。 吸 引 由 于 把 握 得 当 。 型 宣传 都 取 得 了较 好 的效 典
性 ; 变 “ 大 全 ” 公 式 化 、 念 化 的 表 现 改 高 、 概 手 法 . 之 以 真 实 可 亲 、 层 次 多 侧 面 的 代 多 表 现 形 式 ;改 变 浓 重 的政 治 说 教 色 彩 . 更 多 地 体 现 生 活气 息 和人 情 味 。 展 工 书 记 卢
到 河 南 后 在 基 层 调 研 的 第 一 个 县 就 是 焦 裕 禄 同 志工 作 过 的兰 考 县 。 说 : 这 么 多 他 “
真 正 赢得 受 众 。
加 强 学 习 研讨 。 断 探 索 掌 握 新 闻 宣 不 传 的 内在 规 律

的 效 果 , 递 党 中央 的 声 音 , 聚 全 社 会 传 凝 的力 量 , 舞 人 民群 众 的 士 气 。 在 新 闻宣 鼓

电视新闻正面典型报道的反思

电视新闻正面典型报道的反思

电视新闻正面典型报道的反思电视新闻自建立以来一直是新闻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帮助公众获取权威及时的信息,而且其所带来的影响力比其他新闻媒体更加明显。

此外,由于电视新闻受到视觉和语言新闻编辑的共同影响,因此它可以将具体的新闻事件与更广泛的社会脉搏相结合,例如全国政治局势、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的文化氛围等。

虽然电视新闻有很大的媒体价值,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其中最明显的是正面典型报道,因为电视新闻往往会突出正面报道,也就是所谓的“美好新闻”,这表明它能让观众有一种娱乐性的感觉,但事实上,这种只报道正面新闻的做法不太具有新闻价值。

首先,正面典型报道容易导致公众形成一种简单的观念,即所有事情都是美好的。

事实上,这与客观现实情况往往相左,并可能会对公众的审美观产生负面影响,让他们无法把握社会的发展状况。

此外,大量的正面典型报道还可能导致公众对新闻变得过分乐观,从而忽视一些潜在的危机或消极现象,甚至形成社会中的恐慌现象。

其次,电视新闻追求正面典型报道的视觉形象,也往往容易扭曲事实,避开重要的负面新闻和事实,而将观众的目光和注意力集中到某一少数的正面案例上,甚至会形成“大赞”的片面性观点,甚至左右公众的价值观念。

最后,正面典型报道也有可能损害公众的素养,因为它不够完整,缺少必要的新闻深度,而这种不完整的新闻视野无法让公众有效把握新闻真相,也无法让公众培养观察客观社会现实的能力。

因此,作为一种新闻传播形式,电视新闻一定要注重新闻的客观性,而不是靠大量的正面报道来增加收视率。

此外,新闻媒体应该把握新闻的本质,积极报道社会的常态变化,突出社会的发展趋势,以此来帮助公众更好地获取实时信息,把握历史的发展脉络,而不仅仅是凭空编造的美好新闻。

最后,作为审美的一部分,电视新闻还要注重另一重要的因素:深度。

在报道某一新闻事件的时候,就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多维度地反思:为什么发生了这件事?它可能带来什么社会影响?它是如何影响社会发展的?通过这样复杂深入的分析,电视新闻才能更有价值,更受欢迎,同时也可以帮助公众更好地理解社会的发展脉络及客观事实。

浅析受众对于正面新闻报道的负面解读

浅析受众对于正面新闻报道的负面解读

浅析受众对于正面新闻报道的负面解读[摘要]“坚持正面报道”是我国新闻宣传工作一条重要的原则。

随着媒介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受众素质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正面报道理念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其中最主要的是受众对于正面报道的负面解读。

文章试图全面地解析正面新闻报道的负面解读的主要表现、产生的根源以及其存在的危害性,并提出相应的解决之策。

[关键词]正面报道;负面解读;全民记者时代[中图分类号]G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728(2013)03-0120-042013年2月3日《河南日报》旗下的大河网关于连霍高速事故的报道引发网民不满。

有网民统计,这篇1300多字的报道中,有1134字都是表扬河南当局如何辛苦工作,对事故本身和死者遭遇却轻描淡写。

媒体人范炜微博总结称,该报道中“褒扬用语25处,如‘迅速、立即、难度很大、全力救援’……没有出现一次伤亡人员或家属名字,没有家属一滴眼泪、没有一句对政府的批评、没有一声领导的道歉……”该条新闻本来是传递政府公共政策的新闻,却并未在受众端得到应有的解读,受众更多的是从负面去解读。

正面新闻报道是指新闻媒体对社会生活中体现时代特色、代表社会主流、具有积极意义的人和事进行肯定,以期能引导社会氛围良性发展的一种报道。

正面新闻报道本来是想发挥媒体影响力大、社会引导能力强等方面的特点去积极地解读公共政策、宣传社会主流意识,但由于报道视角的单一、报道中存在的一些负面细节等问题削弱了预期传播效果,甚至导致受众更多解读的是负面信息。

一、正面新闻报道负面解读的具体表现正面报道是新闻报道的主体,发挥着引领舆论导向,树立榜样力量,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功效。

但从实际的传播效果来看,许多正面报道传递给受众更多的是负面信息,具体表现如下:(一)新闻人物的神化——只可远观不可亵学焉典型人物报道,是我国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长期以来,“我树榜样你学习”的单向传播模式一直主导着新闻人物报道的方向,现在宣传一些榜样人物时,主基调依然是其“废寝忘食,不顾家庭,一心扑在工作上”,甚至为了体现新闻人物的完美形象,故意拔高,不惜造假。

论新闻宣传中“度”的把握

论新闻宣传中“度”的把握

论新闻宣传中“度”的把握【正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宣传的总任务、总要求是“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这也是新闻宣传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

其核心和关键在于:舆论宣传必须做到“正确”———以正确的舆论,有正确的方向,能正确地引导。

而“正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闻宣传中度的把握。

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把握度的观念和正确的标准,二是要能通过科学的思想方法把握准度,三是要善于在新闻宣传中体现好度。

我们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新闻媒体,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这个“正确”即度,即社会主义新闻宣传之度。

“正确”包含了对度的要求,是把握好度的出发点、目的,也是检验标准。

这个度的内涵是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决定的;这个度的要求,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性质决定的。

“正确”即度,新闻舆论工作是否做到了“五个有利于”,可作为衡量是否“正确”的宏观标准:一是有利于推进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生产力;二是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三是有利于鼓舞和激励人们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社会进步而艰苦创业,开拓创新;四是有利于人们分清是非、坚持真善美、抵制假恶丑;五是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人民心情舒畅,社会政治稳定。

把握好度,要“吃透两头”,上要透彻领会中央精神,下要清楚了解群众意愿。

首先,电视新闻报道,作为党的喉舌,要讲政治,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一方面,要通过有说服力的宣传教育把党的方针政策变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另一方面,要善于及时发现、总结推广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努力体现党报向党和向人民负责的一致性,体现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的一致性,使新闻工作始终在上下结合的最佳点上开展。

其次,作为地方电视新闻报道,“吃透两头”的关键功夫还在于,如何在上符合中央要求、下结合人民需求的前提和基础上,把握体现好地方党委结合本地实际贯彻中央精神的做法,促进中央精神在本地区的贯彻落实。

论新闻报道中细节的把握

论新闻报道中细节的把握

广告与品牌研究新闻文化建设 2021.1下新闻文化论坛52新闻文化建设 2021.论新闻报道中细节的把握李 铭 毕玮琳摘要:细节主要用于表现人物、性格以及事件发展等,在新闻报道中,细节是非常重要的,也是现场报道中的灵魂,新闻报道的成功与细节的使用息息相关。

在电视及新媒体现场报道中,准确把握细节更是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彰显新闻报道中的亮点及吸引力,给予观众更好的感知。

典型化的细节选择在新闻现场报道的效果中占据重要位置,体现的是记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本文通过对新闻报道中细节魅力的分析和探讨,提出相应建议,以期能够帮助记者在新闻报道中,尤其是现场报道中抓准典型细节,提高新闻报道效果。

关键词:新闻;典型化细节;细节的魅力新闻报道,尤其是现场报道中,经常会受到较多因素影响,由于现场的信息量较大,对新闻细节重要性的把握往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抓不住重点细节,新闻受众往往对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就不能一目了然。

因此,细节在新闻报道尤其是在现场报道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

在现实生活中,细节是一种客观性的存在,典型的细节是对事物本质属性的有效反映。

在新闻报道中,抓住典型细节的报道就是能用尽量少的笔墨和镜头将新闻事件中的人物、情节过程进行完整、准确、生动的描述,真实地再现新闻现场,让受众一目了然,如临其境。

一、新闻细节的概念及应用新闻细节主要是指在新闻报道中,记者通过现场的采访,拍摄新闻事件的发生,事件发展产生的直接性以及间接性作用,使用的符号、画面、语言或者是情节等[1]。

通常情况下,细节的使用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更好地展示事物的真实性,人们更容易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发现其中事实的本质和真相。

细节还可以划分为可视化细节以及非可视化细节。

细节是一种产生刺激、引起人们振奋、收获兴趣的重要方式,在新闻现场,细节的把握会对报道的质量造成直接影响。

在实际新闻报道中,人物细节还会被划分为动作细节、外貌细节以及语言细节等。

“小素材”做出“大文章”:新闻报道的角度把握

“小素材”做出“大文章”:新闻报道的角度把握

“小素材”做出“大文章”:新闻报道的角度把握•相关推荐“小素材”做出“大文章”:新闻报道的角度把握该文围绕“如何选取最佳新闻角度”这一主题,对新闻角度选取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阐述,并从提升记者的政治水平和业务能力,把握新闻角度要做到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把握新闻角度要注重培养“读者意识”等三方面,对这一问题深入剖析,并给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

新闻角度;以小见大;新闻价值我们在新闻采访写作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矛第一文库网盾与困惑:很希望能够遇到具有轰动效应的大事件,从而写出一些推动当代、影响后世的重大报道。

可现实生活中的素材,却都是些“小鼻子小眼”的琐碎的事儿。

特别是那些身处基层的记者和通讯员,总觉得“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小事件写不出大文章。

但是多年的新闻实践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完全错误的,小事件往往蕴含着大道理、大主题、大智慧,只要角度选的好,同样可以做出大文章。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所谓新闻的角度,是指作者认识新闻事实和表现新闻价值的着眼点,是揭示新闻本质和彰显新闻主题的突破口。

著名记者艾丰把选择新闻角度喻为“挖矿”。

他说:“新闻价值在事实内蕴藏是不均匀的,有各种不同的矿床,选择好的角度,就是为了便于记者更迅速、更顺利地开采这些价值,更准确、更鲜明地表现这些价值。

”一篇新闻报道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最佳角度的选取。

角度选择好了,才能更准确地透视、挖掘和表现新闻事实,更充分地体现新闻价值。

那么在新闻报道中,如何才能把握最佳角度呢? 1.要不断提升记者的政治水平和业务能力新闻角度的选择与记者的认识水平和职业敏感等主观因素密不可分。

一般地说,水平较高的记者在大多数新闻事实面前,能够较快地选定表现新闻的最佳角度。

“美是到处都有的。

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新闻采访的过程就是发现“美”、展现“美”的过程。

许多客观事实本身并不是新闻,只是为新闻报道提供了一个契机。

发现和挖掘新闻的能力,是记者的一种基本素养,是记者政治水平和业务能力的集中表现。

论加强正面宣传报道的“三度”策略

论加强正面宣传报道的“三度”策略

论加强正面宣传报道的“三度”策略作者:宋世明来源:《新闻世界》2009年第09期【关键词】媒体正面报道策略正面宣传是主流媒体要承担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要使正面宣传做到位,必须在加强新闻报道的有效性上下工夫。

正面宣传目的是为了讲成绩、讲经验、树形象,但这并不意味着孤立宣传、生硬灌输,而是要讲究写作策略、宣传技巧。

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把好宣传的政治关和新闻规律的前提下,也要恰当地使用一些必要的新闻技巧。

以下的一些新闻编辑和选题策划手法对于强化正面宣传报道的力度、深度和角度有借鉴意义。

力度推进:主攻议题,先声夺人;贴身紧逼,升值新闻主攻:主攻实质上就是强化新闻议题设置的观念,主攻议题,先声夺人。

党报是最具实力、最具权威的强势媒体,党报还拥有比较全面的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

围绕中央各个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地方党委不同阶段的中心工作,抓好重大主题报道,是党报的传统优势和强项。

而重大主题报道要想做成热点、亮点、关注点,要在强势开局、先声夺人上下工夫,要在规模效应、密集报道上下工夫。

传播学的一个规律告诉我们。

先进入人脑的信息,后来需要再费7倍的功率才能否定原有信息,重建新信息。

这个规律告诉我们,强势开局在做大做强重大主题报道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任长霞事迹的宣传中,中宣部在媒体组织上“兵分三路”。

主攻新闻议题,主控舆论全局。

《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台、中央电视台等主要媒体发挥了主导作用,作品主题鲜明、观点突出、导向正确、立论准确,有高度、有深度、有感情,唱响了主旋律;《北京晚报》《京华时报》《新京报》《北京青年报》《南方周末》《隙望东方周刊》等报刊,在不改变叙事风格、不改变读者定位的前提下,用老百姓的话说老百姓关心的事,为普通群众喜闻乐见,使任长霞形象深入寻常百姓家:人民网、新华网等五大重点新闻网站首次被组织参加采访团,根据网络宣传特点搜集、组织材料,拍摄了几千幅图片。

五大网站都在首页开辟任长霞专题,邀请有关人士做客论坛。

法制类节目的“度'的把握

法制类节目的“度'的把握

从法治节目的普法效力谈法制类节目的“度”摘要:从1986年开始的“一五普法”到如今的“七五普法”,电视法制类节目在普法宣传中担任着重要角色,起到了重要作用。

永川区广播电视台作为基层电视台开设了法治节目,以准确定位、内容丰富、贴近群众深受观众喜爱。

在长期的采编实践中,探索出法制类节目关于“度”的把握,既法制类节目在采编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量度、深度、宽度、长度、亮度、温度”,浅显易懂,操作性强,极具推广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普法法制类节目度一、电视法制类节目在我国普法工作中充当重要角色1985年11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关于向全体公民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五年规划》的通知,全民普及法律常识成为了我国人民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1986年开始的“一五普法”到2018年的“七五普法”,历经32年时间,各级电视台作为传播力极强的宣传载体在普法宣传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985年上海东方卫视开办《法律与道德栏目》,同年中央电视台开办《规矩与方圆》栏目,随后各地方电视台相继推出固定的法制类节目,山东电视台有《道德与法律》,江苏电视台有《法与大众》,河南电视台有《钟与鼓》,法制类节目在中国电视大舞台上高举起了普法的大旗。

1999年“记录中国法制进程”的《今日说法》更是成为中国老百姓家喻户晓的普法节目。

同年长沙政法频道开播,开全国之先河,成为全国第一个法制专业频道,紧接着河南、黑龙江、陕西相继开设法制频道。

2004年12月28日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播出,这使普法宣传工作在电视这个平台上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永川电视台作为区县电视台,从1996年开始创办《周末话题》,到2000年的《渝西视点》,仅仅在两个栏目中每年采写一定数量的法制类节目进行法制宣传,直到2007年开办《法治永川》,开始了用专门的法制栏目进行普法宣传,2016年改版为《法治视线》,作为地方台,作为普法宣传的前沿阵地,在大力开展普法宣传的同时,也一定要牢牢把握“度”,才能使普法在基层的宣传起到真正的实效。

如何通过正面新闻赢得信任

如何通过正面新闻赢得信任

如何通过正面新闻赢得信任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的传播速度和影响力超乎想象。

正面新闻作为一种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信息传递方式,对于个人、组织乃至整个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如何通过正面新闻赢得信任呢?首先,要确保正面新闻的真实性。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赢得信任的基石。

任何虚假的、夸大的或者歪曲的正面新闻,一旦被揭露,不仅会让受众对这则新闻产生怀疑,更会对发布者的信誉造成严重损害。

因此,在报道正面新闻时,必须进行深入的调查和核实,以确保每一个细节都是准确无误的。

比如,在报道某企业的慈善捐赠活动时,不能仅仅依据企业提供的材料,而要亲自去了解捐赠的具体情况、资金的流向以及受助者的反馈。

只有这样,才能让受众相信这是一个真实的善举,而不是为了宣传而制造的噱头。

其次,正面新闻要具有时效性。

及时发布的正面新闻能够让受众第一时间感受到积极的信息,增强对相关事物的好感和信任。

如果一则正面新闻在事情发生很久之后才被报道出来,那么它的影响力和可信度都会大打折扣。

例如,在自然灾害发生后,救援队伍迅速展开行动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这样的正面新闻就应该在第一时间传递给大众,让人们看到救援的力量和希望,从而对救援工作充满信心。

再者,正面新闻需要突出故事性。

一个生动、感人的故事往往能够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并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

通过讲述人物的经历、遭遇和奋斗,能够让正面新闻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

比如,报道一位创业者在面对重重困难时坚持不懈,最终成功实现梦想的故事,能够激励更多的人勇敢追求自己的目标,同时也让人们对创业者的精神和能力产生敬佩和信任。

此外,多视角的报道也是通过正面新闻赢得信任的关键。

单一的视角可能会导致信息的片面性,从而影响受众的判断。

从不同的角度,如当事人、旁观者、专家等,对正面事件进行报道,能够让受众更全面地了解事情的真相和意义。

比如,在报道一项科技创新成果时,除了介绍研发团队的努力和成果本身的技术优势,还可以采访相关领域的专家,让他们从专业角度分析这一成果对行业发展的影响,以及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如何做好正面宣传报道

如何做好正面宣传报道

如何做好正面宣传报道【论文摘要】:当今时代需要一种向上的精神,正面报道是塑造这种精神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研究它并达到做好它的目的既重要又必要,基于这种认识,本文从摆正位置、改变视角、用好语言、找亮点等几方面对如何做好正面宣传报道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正面报道出彩视角电视语言闪光点做什么样的报道最难?我个人认为,不是舆论监督式的报道,也不是反面报道,最难做的是正面宣传的报道。

可能有人会觉得,正面报道既没有危险性,被报道单位还会热情接待配合,这有什么难做的啊?这只是从做节目的客观条件上来说是方便了,但要从节目内容来讲怕是你就不会这么想了。

因为舆论监督式、反面的报道只要选好了题,向下挖就是,不用担心收视率问题,因为这样的选题本身就有收视点,而正面宣传报道就不同了,因为是正面选题,所以首先从选题上来说,很难在感官上对观众形成刺激,如果再把报道内容和形式做的平平,像官方报告一样,那么想叫观众看下去不换台就太难了。

在我国,在当代,正面宣传报道宣传报道非但不可缺,而且非常重要,“社会主义传播业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针,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社会主义传播制度的基本原则包括:党领导的原则、正面宣传为主的原则、正面舆论导向与监督的原则、真实性原则、党性原则等。

”(1)由此可见,正面宣传为主是我们社会主义新闻宣传工作者必须要遵循的原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需要一种积极向上的谨慎,这个国家和民族才会有希望,才会进步,所以我们的宣传不仅要批评落后、表扬先进,跟重要的是弘扬正气,唱响主旋律。

近年来,大家从屏幕上可以看的出,正面选题节目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分量越来越重,以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栏目为例,10年前这个栏目的舆论监督类节目差不多能占节目总量的一半,而今天比例最多也就是7比1,就是说一周只有一期舆论监督式的节目,其他都是中性或者是正面的选题。

既然正面选题必要且重要,研究它、做好它就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事情,怎样才能把正面选题的节目做的不平淡,不拔高,让人看了不换台呢?下面是我近年来多思所得的一己之见。

正确把握正面报道的“度”

正确把握正面报道的“度”

正确把握正面报道的“度”
刘贤杰
【期刊名称】《记者摇篮》
【年(卷),期】2010(000)005
【摘要】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是新闻宣传的一项方针。

无论何时,正面报道在新闻宣传中的主角地位不容否认。

正因为这样,正面报道容易出现的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觉和注意。

【总页数】2页(P27,29)
【作者】刘贤杰
【作者单位】瓦房店市广播电视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12
【相关文献】
1.快速反应正面报道深度开发--《河南日报》"6·22"乌克兰渔船失火事故报道的启示 [J], 李晓玮;杨凌
2.敏锐度势找准角度紧接地气——从"菜价保卫战"报道看如何做大做强正面宣传[J], 金麦子
3.批之有度报道有据——浅谈正确把握批评性报道的“度” [J], 杨瑞萍
4.把握时度效,让正面报道发挥正面效应 [J], 凃秋晨
5.把握时度效,让正面报道发挥正面效应 [J], 凃秋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善于从正面报道中看出问题

善于从正面报道中看出问题

有 亡 故 多年 ,仍 旧领 薪 酬 者 ; 有 犯 法下 狱 , 工 资 照 发 者 ; 有干 部
子 弟尚在 上 学 时 ,就吃 上 “ 皇粮 ” 者 , 等 等 。 归 纳起 来 不外 乎 以 下
饷 ” 退 出来 ,却 鲜 见相 关部 门或 单 位 的 当事 领 导 为此担 贵 , 更 少
“ 饷 ”是 不 可 能存 在 的 。“ 牛 空 最
公 务 员” 江 进 祥 之 所 以 能 九 年 不
上班 而 工 资 照 拿 ,无人 愿 查 、 能
查 、敢 查 ,恐怕就是 如 此 。
来 ,尽 快 帮助 邓 前堆 实现 “ 望 希 村 子 里 修 一 座 能通 车 的桥 ” 的 朴
决于人 的 自我 灵魂 。 如 果幸福 是 ” 最 大的 “ 福利 ” ,而幸 福 的源 泉正 在 于扶 危 济 困、 帮 助他 人 ,那 么 在 “ 不 值 ” 的 问题 上 ,肯 定的 值 答案将是 必 然的选择 。 然而 “ 不 值 ”的 问题 ,却 值 总是 充斥 着 我 们 的 心灵 。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庸 讳 言 ,在 纷 繁 的 利 益 关 系之 中 ,在 纠结 的人 际格 局 之 内 ,对 于 大 多
实心愿 。
邓前 堆 之 所 以2 年 溜 索横 跨 8 怒 江 治 病 , 是 因 为 当地 没 有 桥 。 邓前 堆 的境 遇 恰 如 一 面镜 子 ,折 射 出生 活 在 穷 乡僻 壤 的 老 百姓 的 艰 难 程度 。好 在 国 家领 导 人 “ 哀
“ 最牛公务员 " 是如何炼成的
不 见 ,相 信 都 不 是 绝 对 冷 漠 的选
择 ,而是 经过 了复杂 的利 益考 量 :
值吗 ? “ 不 值 ” 的 考 量 , 背后 值 的 问题 是 “ 交换 ” 。投 之 以桃 就要

浅谈正面宣传报道中量和度的把握

浅谈正面宣传报道中量和度的把握

笔者认为 , 正面宣传不能只重视报道的数量 , 过多的正 面报道 , 反而会出现边际效益递减的现象 , 报道越多, 受众 反响越 弱, 效果越差。更不能为了完成报道任务 , 通过拔 高、 虚构 、 夸张等手法 , 去创造正面宣传题材。特别是在 自 媒体时代, 典型人物 、 先进事迹都会受到广泛 的社会监督 , 来不得 半点 虚假 。 正面宣传报道应更加注重报道客体的质量 , 遵循新闻 规律 , 无论是先进人物还是典型事迹 , 都要依据客观事实进 行报道 , 尽量表现出人物个性特征和鲜活的形象。应该鼓 励采编人员深入一线、 深入基层 、 贴近民众去发现正面宣传 题材。一旦发现好题材 , 就要抓住时机, 集中力度报道, 以 期达到最佳效果。如若不然 , 我们花费大量精力所进行 的 正 面宣传 , 还 有何 意义 。
Hale Waihona Puke 笔者认为, 在正面宣传报道中把握好量与度是尤为重 要 的, 用得好能够弘扬 民族文化 , 塑造先进人物, 树立模范 标杆 , 提升社会风气 。但如果量和度把握不准 , 也会产生负 面效应 , 甚至使公众对传播者和媒体失去信任度 。因此 , 如 何在正面宣传中把握好量和度显得尤为重要。 正面 宣传 的概念 宣传是一种专 门为 了服务特定 的议题的信息表现手 法。法国传播学者埃 吕尔认为 , 所有带有倾向性 的信息 , 不 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 都是宣传。在埃 吕尔的理论中将 宣传 分为鼓动宣传和整体宣传。前者 的宣传策略是短期 的, 目的在于激起人们的感情 , 造成即效的行为。整合宣传
媒介观察
浅 谈 正 面 宣传 报 道 中量 和 度 的把 握
罗 玺 王 瑛
( 重庆 日报报业集 团,重庆 4 0 0 0 1 0 )
摘 要: 笔者认为, 所谓正面宣传报道是指从积极的角度报道新闻事件的发生、 发展 , 以先进人物、 典型事迹、

浅谈新闻报道中的正面报道

浅谈新闻报道中的正面报道

浅谈新闻报道中的正面报道作者:王晓坤来源:《科教导刊》2010年第11期摘要正面报道新闻的主体,下情上达、反映民意、民情,增强正面报道的说服力、感染力、吸引力,提高引导的水平,传播党的政策、方针、思想、观念。

把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的心声统一起来给予展现与引导,找到政府意图与群众利益的契合点,生动活泼地搞好广播电视节目。

关键词报道新闻主旋律中图分类号:G212文献标识码:A正面报道是新闻报道的主体,新闻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扭带,是反映民情、民意的窗口,正面报道代表着社会的主流声音。

第十八届中国新闻奖、第九届长江韬奋奖报告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讲话强调:“新闻战线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

李长春还说:“新闻战线认真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精心组织重大事件的新闻宣传,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唱响了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人民军队好、人民群众好、伟大祖国好的时代主旋律。

”正面报道是传播党的政策、方针、思想、观念。

它如果能够达到有说服力、感染力、吸引力的标准,那我们媒体的影响力和收听率就大不一样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就上来了,也促进了地方各方面的健康发展。

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和以正面宣传为主,这是党提出的新闻工作的基本指导方针。

实际工作中,这一点我们的主流媒体都做到了,但是还不能说做好了。

我们的正面报道时常与套话、废话、空话、模式、浮皮潦草、苍白无力、千篇一律联系在一起,使正面报道大打折扣。

对编采人员来说,正面报道最好写,但又最难写好。

时代前进需要一种向上的主流舆论来引导和激励,广播电视是我们党和政府维系社会发展需要的一种健康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大力弘扬精神文明和经济建设、勇于创新改革的精神家园,作为主流媒体之一的广播电视更要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引导广大群众积极投身国家的经济建设及各领域的创造和发展中来,广播电视宣传是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老百姓已离不开的一种文化精神追求、纵观经济发展等宣传形式之一,所以,加强正面报道宣传是大力推进文化、生活、精神、经济的提高,是迫切需要的一种宣传形式。

把握方向植根大众——对提高正面报道质量的思考

把握方向植根大众——对提高正面报道质量的思考

输、 淡化说教 、 淡化官气 , 力避大而无 当、 高而不及 的宣传模
式 , 变做官样文章的陋习。 改 三 、传 统 纸质 媒 体 与 新 兴 网 络媒 体 互 动 ,实 现 平 面媒 体 的 一次 “ 立体 ” 跃 。当 单一 形 式 的 传 播媒 介不 能 满 足 受 众 的 跳 需 求 时 , 媒 体传 播 便 应 运 而 生 了 。 提 高 正 面 宣传 质 量 , 跨 要 必 须 整合 载 体 资 源 , 好 “ 作牌 ” 形成 合 力 、 大 覆盖 , 高 打 合 , 扩 提
文结合。
政 府 政治 主张 等 的 动 态 性报 道 , 时 。 要做 好 自选 动 作 , 同 更 树 立 精 品 意识 ,创 新 典 型 报 道 、成就 报 道 以及 日常 各类 正 面 报 道
1 .典 型报 道 要 引起 共 鸣
《 江西教育》 作为省委教育工委 、 省教育厅的工作指导类 刊物 ,不断提高正面报道 的质量 ,也是刊物义不容辞的责任
整 体 宣 传 效 果
物、 事件上挖掘永恒的 、 伟大的主题 。
典 型 报 道能 不 能 吸 引 广 大 受众 的注 意 力 ,能不 能 在 社 会 上 产 生 影 响 力 ,能不 能取 得 理 想 的 社会 效 果 , 我 们所 写 的是 不 是 人 民 取 群众想看的, 能不 能 拨 动 广 大 读 者 的心 弦 。
20 0 6年 9月 1日新修订的《 义务教育法》 开始正式实施 ,
这 是 教 育界 的大 事 , 于推 动 教 育 的 发展 极 为 重 要 。《 对 江西 教 育 》 握 这 一精 神 , 绕 主题 , 20 把 围 在 0 6年 第 1 期 精 心 策 划 了 O “ 务 教 育 发 展新 的里 程 碑 ”专 题 , 义 约请 省 教 育厅 领 导 、 育 教 专 家 、 者 、 市 教 育 行 政 领导 、 长 、 通 教 师等 , 7个 不 学 地 校 普 从

媒体报道的正面宣传效果评估

媒体报道的正面宣传效果评估

媒体报道的正面宣传效果评估工作总结媒体报道的正面宣传效果评估一、引言媒体报道是企业宣传和推广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媒体报道,企业可以有效传递信息、提升品牌形象、扩大知名度、增加销售等。

因此,评估媒体报道的正面宣传效果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媒体报道的正面宣传效果进行评估。

二、媒体选择和分析在评估媒体报道的正面宣传效果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媒体选择和分析。

不同媒体具备不同的覆盖面和受众群体,因此,媒体选择应基于目标受众的特征和宣传目的。

媒体分析则需要考虑媒体的影响力、读者群体的特点、发行量和传播渠道等因素,以确保媒体报道的正面宣传能够最大化地覆盖目标受众。

三、媒体报道量的评估媒体报道的正面宣传效果可以从报道量的角度进行评估。

报道量可以通过衡量媒体上的公关稿件或相关消息的出现频率来评估。

增加报道量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曝光率和曝光度,并向更多潜在客户传递正面信息。

因此,媒体报道量的评估是评估宣传效果的首要指标之一。

四、媒体报道质量的评估除了报道量,媒体报道的质量也是评估宣传效果的重要因素。

质量评估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进行,包括报道的准确性、客观性、内容的深度和专业性等。

正面宣传的质量对于提升企业形象和信誉至关重要,因此,在评估正面宣传效果时,必须综合考虑媒体报道的质量。

五、社交媒体互动分析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企业可以通过各种社交平台与受众进行互动,进一步扩大正面宣传的影响力。

社交媒体互动分析可以通过收集用户的反馈、点赞和分享数据来评估宣传效果。

针对这些数据,可以分析用户对企业的态度、观点和参与度,从而更好地了解正面宣传的效果和影响。

六、原创内容分析除了通过媒体报道和社交媒体进行宣传,企业还可以通过发布原创内容来塑造品牌形象和传达核心价值观。

原创内容分析可以通过评估内容的创新性、质量和受众反馈来评估宣传效果。

原创内容的评估不仅需要关注内容本身的吸引力和可读性,还需要关注用户对内容的反馈和参与度。

七、结论媒体报道的正面宣传效果评估是企业发展中至关重要的工作。

如何做好正面宣传报道

如何做好正面宣传报道

如何做好正面宣传报道【论文摘要】:当今时代需要一种向上的精神,正面报道是塑造这种精神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研究它并达到做好它的目的既重要又必要,基于这种认识,本文从摆正位置、改变视角、用好语言、找亮点等几方面对如何做好正面宣传报道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正面报道出彩视角电视语言闪光点做什么样的报道最难?我个人认为,不是舆论监督式的报道,也不是反面报道,最难做的是正面宣传的报道。

可能有人会觉得,正面报道既没有危险性,被报道单位还会热情接待配合,这有什么难做的啊?这只是从做节目的客观条件上来说是方便了,但要从节目内容来讲怕是你就不会这么想了。

因为舆论监督式、反面的报道只要选好了题,向下挖就是,不用担心收视率问题,因为这样的选题本身就有收视点,而正面宣传报道就不同了,因为是正面选题,所以首先从选题上来说,很难在感官上对观众形成刺激,如果再把报道内容和形式做的平平,像官方报告一样,那么想叫观众看下去不换台就太难了。

在我国,在当代,正面宣传报道宣传报道非但不可缺,而且非常重要,“社会主义传播业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针,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社会主义传播制度的基本原则包括:党领导的原则、正面宣传为主的原则、正面舆论导向与监督的原则、真实性原则、党性原则等。

”(1)由此可见,正面宣传为主是我们社会主义新闻宣传工作者必须要遵循的原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需要一种积极向上的谨慎,这个国家和民族才会有希望,才会进步,所以我们的宣传不仅要批评落后、表扬先进,跟重要的是弘扬正气,唱响主旋律。

近年来,大家从屏幕上可以看的出,正面选题节目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分量越来越重,以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栏目为例,10年前这个栏目的舆论监督类节目差不多能占节目总量的一半,而今天比例最多也就是7比1,就是说一周只有一期舆论监督式的节目,其他都是中性或者是正面的选题。

既然正面选题必要且重要,研究它、做好它就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事情,怎样才能把正面选题的节目做的不平淡,不拔高,让人看了不换台呢?下面是我近年来多思所得的一己之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正面报道中度的把握摘要:正面报道是指在新闻宣传中以社会主流.事物的光明面、积极面为宣传报道的主要内容,着力宣传先进文化,鼓舞和启迪人民群众奋发进取、积极投身于中华民族宏伟事业,从而起到弘扬社会正气、促进社会安定团结、鼓舞人民信心、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

适当正面报道可以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误党误国误民。

正面报道的重要性决定了其度的把握的重要地位,本文就是从正面报道度的把握这方面做一些准确分析,以资媒体借鉴。

关键词:正面报道舆论导向新闻宣传正确把握宣传效应注意事项Abstract:: positive coverage in the News Media refers to the mainstream of society. Bright side of things, the positive side to the main content of media coverage, publicity efforts of advanced culture, inspire and enlighten the masses to forge ahead, and actively engaged in the great cause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thus play a foster healthy social trends, promote social stability and unity, and inspire the confidence of the people To promote the role of social progress. Positive reports due to firmly grasp the correct guidance of public opinion. Correctly guide public opinion, Lee party benefits the country; media guidance error, misuse of the party damage to China and the people. The importance of positive reports determine its degree of importance to grasp, this is the degree of positive reports from the grasp of some accurate analysis of this a token of the media reference.Key words:positive reports, public opinion, public information, the correct grasp of propaganda effects, precautions正面报道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是新闻宣传的一项方针,在新闻宣传中的主角地位是不容否认的。

正是由于这样,一旦正面报道的度把握不当就会出现很多影响和问题,对新闻宣传带来不利作用。

现在越来越多有关正面报道的问题也在日益呈现,怎样去合理适当的的把握正面报道的度就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两方面,简要分析正面报道中度的把握。

一、正面报道中把握度的重要性正面报道在新闻报道中无疑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由新闻学的党性原则决定,这也就决定了在新闻报道中度的把握的重要性。

本文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做论证。

(一)合理适当的正面报道具有良好效果。

适当的正面报道在当代中国媒体是很有必要的,政府也需要正面报道树立政府的威信力,但是必须有适当的尺度。

南方都市报深度组主任余晨老师说过:对于一个新闻媒体来说,基本的立场是与政府的不合作,因为新闻媒体的基本性能是监督政府,社会公器职能。

如果一味的奉承政府做正面的报道,媒体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和公信力。

但是在中国大陆的新闻体制下,媒体必须学会打擦边球,在必要时进行正面报道,树立政府的公信力,但是这个正面报道是建立在推动社会民主进步的基础上,这也是媒体在作正面报道时的一个重要标尺。

众所周知,新闻事件是随机的,可遇不可求的,能够产生广泛影响力和具有重大意义的正面的新闻事件更是如此。

“连宋大陆行”正是这样的新闻事件。

在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前来大陆访问之际,已传出国民党主席连战即将访问大陆的消息,我们从这个信息中敏锐地意识到两岸关系有可能上演精彩一幕。

2005年4月6日,《三秦都市报》在省内媒体独家率先发表署名秦汉的文章《连战先生的大陆情结》,打响了“连宋大陆行”系列报道前哨战的第一枪。

整个事件报道始终围绕了乡情和陕西独特的地域文化做文章,如《这一程,文化足音绕古城》一稿,从连战的足迹和话语中寻觅他和陕西、西安这块神奇的土地上中华文化遗存的对接点。

从轩辕黄帝始,经西周、秦汉、隋唐,到宋元明清止,梳理的结果证明这次连战的西安之行就是中华古文明的寻根之旅。

“连宋大陆行”是一个万众瞩目的事件新闻,给人的想象和发挥空间都非常大,从历史到现在到未来,把握的好,能够做得立体化且精彩纷呈,作为陕西省委机关报的一份子报,《三秦都市报》在这一历史性的时刻向全省人民奉献了一顿精美的新闻盛宴。

由于坚持了正确的舆论导向,《三秦都市报》“连宋大陆行”系列报道得到读者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并获得2005年度陕西新闻一等奖①。

这是融正面报道于新闻事件报道中的典型例子。

大家没觉得在刻意做宣传,读者也没什么反感情绪,跟随着事件的进展读得津津有味,可这一报道无疑通过连宋的足迹向外界宣传了陕西,树立了陕西的新形象,是一组货真价实可读性非常强的正面报道。

这正是得益于《三秦都市报》在做正面报道时准确适当的把握了其中的尺度,使报道达到了意料之外的良好效果。

(二)把握不当的正面报道会产生负面效应在正面报道中并不是所有媒体都有严格准确的尺度把握。

甚至很多情况下会出现尴尬情况,尽管本意是好的,报道对象的成绩和事迹也是不容置疑的,但是,报道刊发后没有产生预期的激励和推动作用,反而因为把握不当产生了负面作用,造成严重的影响。

这样的报道在我国不乏先例,如在典型报道中存在“绝对化”倾向,使报道对象远离了受众。

由于部分报道者一味追求先进人物的完美化,在报道中经常形成固定模式,塑造“圣人式”的先进人物,淡化其作为自然人的生理需求,思想感情等人性特征,使可信度大大降低,先进人物难以深入人心②。

众所周知的事例有很多,从过去的黄继光堵枪口时内心的挣扎描述和邱少云等先烈牺牲时的光辉形象,到现在经常见诸报端的先进人物报道,都不外乎有个同样的套路:在危难的时候先人后己,为了祖国的美好未来牺牲自己。

其实很多时候当事人的这种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可就是当媒体把他们当做“宣传机器”和“制造轰动效应”的法宝过度的夸大时,让受众从内心产生了一种免疫能力。

有时甚至让人感觉这就是炒作,从而在内心对这种行为反感至极。

媒体的正面报道大大的打了折扣,不但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久而久之在受众面前就会失去公信力,媒体就丧失了其应有的话语权和舆论导向的作用。

这将会造成舆论混乱和人们对媒体所报道的新闻产生恐慌的局面。

相对的是另外一种情况,正面报道火候不足,同样也会产生负面效应。

受众都具有一定的信息接受习惯,如果正面报道未达到使受众对其内容予以重视的程度,就很难起到正面报道的积极作用,从而也为负面效应的出现提供了可能。

有时,受众还会对正面报道的火候不足作各种各样的推测,而这种推测往往是负面的③。

比如,当群众对腐败问题十分关心,成为街谈巷议、茶余饭后的话题时,新闻媒体如果不注意受众的新闻需求,对党的反腐败的决心、反腐败的措施等相关的问题很少报道,受众就可能作出种种推测:为什么报纸上没有反腐败的内容?是中央反腐败的信心不足?是腐败已经到了无可救药的程度了?还是报纸被腐败分子控制了?等等,如果此时再有国外媒体的兴风作浪,小道消息的广泛①张良《创新是正面报道的生命》载《今传媒》2009年第11期59页②周楠《试析正面报道的负面效益问题》载《新闻知识》2006年06期陕西日报新闻研究所出版③程前《防止正面报道中的某些负效应》载《新闻记者》2001年07期传播,负面效应将是显而易见的二、正面报道中度的把握要注意事项正面报道中度的把握至关重要。

但是真正能做到合理的把握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正面报道的信息误读导致片面报道化。

正面报道,一般都选择一个有新闻价值同时也有宣传价值的新闻事实进行报道。

而这个新闻事实往往包含多维信息,从传播学的角度对这些信息进行判断,选择一个有利于传播,似乎也有利于开发其良性社会价值的角度进行阐发和报道。

但一些新闻媒体,片面理解“正面报道”为主,有时候强扭角度,回避问题,试图以正面的信息来遮蔽负面信息,从而达到缓解舆论震荡波的作用,但这往往是一厢情愿的。

公众对这样强扭角度的正面报道,从一开始的不以为然到产生逆反,进行自己的解读。

这是信息误读的一种形式。

这是在传播者和受众双方解读的差异,而作为传播者在正面报道时应该把受众的这种想法考虑在内,在报道的时候不要片面的鼓吹,而忽略了广大受众都有自己的思想,媒体这样明显的宣传而不考虑受众接受心理,完全背离了媒体的宣传初衷,更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而这也正是媒体对正面报道过度或者把握不当的报道的根结所在。

2、注意报道内容符合新闻要素。

正面报道以良好的宣传效益为诉求,但必须以新闻价值为主,尊重新闻规律,突出新闻本位,以期实现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的高度契合。

具体在操作手法上,要求正面报道客观、平衡。

在报道成绩时,不回避问题。

在宣传主流价值时,也尊重支流。

认真评估信息,不强扭角度,不拔高、不夸大,实事求是,以事实来传播“主题”,而不是以“主题”规制事实。

只有令人信服的报道,才是传播效果最好的报道,才是最不容易产生误读的报道①。

其次要注意新闻事件的真实性,真实是新闻赖于生存的关键。

失去真实的新闻已经失去生命②。

在正面报道中很多时候,媒体会为了宣传效应而打出许多典型招牌。

在我国这更多的见诸于灾难和突发性事件。

比如汶川地震中感动全国人民的那位母亲,当全国各大电视台,报社,网络等各种媒体疯狂的报道转载时,广大人民是充满感动和尊敬的对待这些事件,造成了全民的轰动,赚足了眼泪和关注。

而在事后当大家证实这是假新闻时,那种被欺骗和愚弄的感觉可想而知。

很多人说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媒体自身不可以有这种姑且的心理,想想现在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可以说“自媒体”达到了极高的程度。

媒体如果经常通过这种虚假新闻来树立形象,来作正面的宣传和舆论导向的话,最终会失去公信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