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四年级上册-测量距离和时间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小学科学第三单元第10课《距离和时间》(教案)

小学科学第三单元第10课《距离和时间》(教案)

小学科学第三单元第10课《距离和时间》(教案)引言: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学生学习了很多有关物理世界的基础知识和概念。

而距离和时间是最基本的两个物理量之一。

本篇教案将以小学科学第三单元第10课《距离和时间》为核心,通过系列教学活动和课堂讨论,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对距离和时间的正确理解,并培养他们对于测量和计算这两个概念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描述距离和时间的概念。

2. 培养学生使用简单工具(如尺子、秒表)测量距离和时间的能力。

3. 培养学生通过简单计算求解距离与时间之间的关系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具:尺子、秒表、课件或黑板。

2. 实验材料:小球、纸条、标记笔。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a. 师生共同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速度的概念。

b. 引入新课题:距离和时间的概念。

与学生讨论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距离单位和时间单位,如米、千米、小时、分钟、秒等。

c. 引出问题:你知道如何测量距离和时间吗?请举例说明。

2. 活动一:测量距离a. 学生分组,每个小组至少准备一条纸条和一支标记笔。

b. 学生围坐在教室的一边,每个小组一人坐在教室的另一边。

c. 学生使用标记笔在纸条上标记出两个点,分别表示起点和终点。

d. 学生用直尺或尺子测量起点和终点的距离,并记录下来。

e. 小组成员交换位置,重新进行测量,比较结果。

3. 活动二:测量时间a. 让学生拿出秒表,并向他们解释如何使用。

b. 学生以单独或小组的形式,选择一个简单的跑步或走路活动,使用秒表来测量他们所需时间。

c. 学生记录下测量结果,并与同伴分享。

4. 活动三:距离和时间的计算a. 以小组为单位,学生选择一个简单的例子,如小朋友从家到学校的距离和时间。

让他们测量并记录下来。

b. 随后,学生通过计算并相互比较距离和所需时间的关系。

c. 引导学生总结出距离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式,并绘制出简单的图表。

5. 结束活动:a. 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经验和发现。

测量长度和时间教学设计完美版

测量长度和时间教学设计完美版

测量长度和时间教学设计完美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长度和时间的概念;2.学会使用适当的单位测量长度和时间;3.锻炼学生观察、测量、记录和分析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二、教学准备材料:1.直尺、卷尺、钟表、计时器;2.物品:铅笔、橡皮、书、水杯等;3.学生用纸和铅笔;4. PowerPoint 或黑板/白板。

三、教学过程:引入:(10分钟)1.使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思考长度和时间的概念,与学生进行讨论并记录观点;2.提问:如何测量长度?如何测量时间?3.引导学生认识和记住长度和时间的基本单位:米和秒,分别介绍它们的符号。

活动一:测量长度(25分钟)1.教师出示直尺和卷尺,解释它们的使用方法和刻度单位;2.学生合作,分组进行测量长度的活动。

a.每组分发一把直尺和几个物品(铅笔、橡皮、书、水杯等),让学生选择物品进行测量;b.学生使用直尺和卷尺测量物品的长度,记录下测量结果;c.学生汇报测量结果,并与其他组进行比较,讨论结果;d.教师指导学生分析结果,并引导学生总结使用直尺和卷尺测量长度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活动二:测量时间(25分钟)1.教师出示钟表和计时器,介绍它们的使用方法和时间单位;2.学生合作,分组进行测量时间的活动。

a.每组分发一只钟表和计时器,让学生选择一个活动进行计时;b.学生使用钟表和计时器记录活动的时间长度;c.学生汇报计时结果,并与其他组进行比较,讨论结果;d.教师指导学生分析结果,并引导学生总结使用钟表和计时器测量时间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活动三:综合运用(30分钟)1.学生合作,分组进行综合运用的活动。

a.每组分发一些物品和任务卡片,让学生根据任务卡片上的要求,使用直尺、卷尺、钟表和计时器进行测量;b.学生完成任务后,汇报结果并与其他组进行比较,讨论结果;c.教师指导学生分析结果,并引导学生总结综合运用测量长度和时间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总结:(10分钟)1.教师向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帮助学生总结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基本方法和技巧;2.教师收集学生的问题并进行解答;3.教师评价和鼓励学生的学习成果。

小学科学6《测量时间和距离》(教案)

小学科学6《测量时间和距离》(教案)

小学科学6《测量时间和距离》(教案)测量时间和距离的教案第一节: 引入目标:引导学生了解测量时间和距离的重要性,并能正确使用一些测量工具。

一、复习1. 让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询问学生他们能够回忆起测量时间和距离的一些重要概念和工具。

二、引入1.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生活中经常需要测量时间和距离,例如我们用什么工具来测量时间?我们用什么工具来测量距离?2. 教师出示计时器和尺子,向学生解释这些工具的作用,如何使用它们来测量时间和距离。

3. 让学生观察教师对一分钟进行计时,并询问他们这个活动涉及到了哪些测量工具。

4.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需要测量时间和距离?我们能在哪些方面应用到这些测量?第二节: 学习和实践目标: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让学生掌握如何正确测量时间和距离。

一、理论1. 通过幻灯片展示不同的测量工具,如秒表、钟、尺子、卷尺等,并简要介绍它们的使用方法和应用领域。

2. 让学生跟随幻灯片,回顾并学习每个工具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二、实践1. 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与测量时间和距离的实践活动。

2. 每个小组提供一对计时器、尺子、线和其他相关材料。

3. 学生们以秒表为基准,分别用所有提供的测量工具测量一分钟的时间,并记录结果。

4. 学生们用尺子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例如桌子、椅子、教室等,并记录测量结果。

5. 学生们讨论并分享他们测量结果的差异,并思考不同工具使用时可能出现的误差和原因。

第三节: 总结和应用目标: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实践结果,加深学生对测量时间和距离的理解,并能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讨论1.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享他们使用不同工具测量时间和距离的实践经验。

2. 引导学生思考:哪种工具最准确?哪种工具易于使用?使用不同工具可能会出现什么误差?3. 老师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他们的发现,记录在黑板上。

二、应用1.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要求他们运用所学的测量时间和距离的知识进行解答。

5.20测量距离和时间(教案)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

5.20测量距离和时间(教案)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

5.20测量距离和时间(教案)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导学目标】1.了解测量距离和时间的基本知识。

2.通过测量活动进行实践掌握。

3.了解如何运用测量结果。

【教学重难点】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及运用。

【教学准备】课件、白板、笔、测量工具(尺子、秒表)。

【教学过程】一、导入:1.问答法介绍测量距离和时间的重要性及应用。

2.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探究测量距离、时间的实践意义(比如,跑步、赛车、跳远等)。

二、讲解:1.测量距离:(1)介绍尺子的使用方法:拉直尺子,将“0”对准被测物体的起点,再用尺子尺测出被测物体的长度。

(2)进行测量活动,要求学生测量教室宽度、黑板高度、书桌长度等。

2.测量时间:(1)介绍秒表的使用方法:用一只手握住秒表,将按下——计时开始的按钮,到计时结束的停止键,记录时间。

(2)进行测量活动,要求学生测量单词口诀、跑步时间、广播英语新闻的时间等。

三、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并探究体育比赛中的距离、时间等测量方法。

2.教师提供书籍、影片等拓展资源,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探究距离、时间等测量的实际运用。

三、总结:1.将测量结果准确地记录。

2.了解测量结果的实际应用。

【思考作业】1.联系实际生活,列举三种需要测量距离的场合,并简述测量方法。

2.5分钟内快速测量自己百米跑步时间,并记录。

3.回家后,家长提供了一份5000元的零花钱,学生会如何运用测量时间,来规划如何分配这笔钱?【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测量活动,学生掌握了测量距离和时间的基本知识,并通过实践,了解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及实用意义。

同时,拓展了学生对测量的多方向性认识,探究了测量在生活、体育等等领域的实践运用。

在教学设计上,适当加入了思考性作业,让学生在课后更好地巩固和复习所学知识。

测量距离和时间

测量距离和时间

测量距离和时间《测量距离和时间》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识和理解距离和时间的概念;2. 学会使用尺子和秒表测量距离和时间;3. 掌握距离和时间的换算方法;4. 培养学生观察、测量和计算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距离和时间的测量方法及换算。

难点:秒表的使用及距离和时间的换算。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尺子、秒表、小黑板、白板、教学PPT。

2. 学生准备:铅笔、练习册。

四、教学过程1. 引入活动(5分钟)教师用一段视频或图片呈现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并问学生如何描述这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引出距离的概念。

2. 概念讲解(10分钟)教师解释距离的概念,并介绍尺子的使用方法。

然后,教师解释时间的概念,介绍秒表的使用方法。

3. 示范操作(15分钟)教师现场示范如何使用尺子和秒表测量距离和时间,并请学生跟着操作。

同时,让学生练习使用尺子和秒表,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操作。

4. 小组探究(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给每组一个任务:测量教室里不同物体之间的距离,并记录下来。

学生需要合作使用尺子和秒表来完成任务,并在小黑板上将测量结果展示出来。

5. 知识拓展(15分钟)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讲解距离和时间的常见单位,并介绍二者之间的换算方法。

学生需要在练习册上完成相关练习,加深对距离和时间的认识。

6. 总结讨论(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总结今天学习到的知识,讨论距离和时间的关系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同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解答。

五、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测量家中不同物体之间的距离,并用秒表测量家人完成某项活动所用时间。

六、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操作和小组合作,激发了学生对测量距离和时间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和计算能力。

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继续巩固学生对距离和时间概念的理解,并引导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七、教学反馈在下节课前,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提交的作业,了解学生在家中对距离和时间的测量方法及换算是否掌握,以便在教学中及时调整教学进度。

《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 教学设计

《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 教学设计

《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熟练使用常见的测量工具,如刻度尺、秒表等,准确测量长度和时间。

(2)学生理解长度和时间测量的误差概念,知道减少误差的方法。

(3)学生能够运用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际测量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2)通过对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在测量过程中体验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长度和时间测量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2)长度和时间测量的误差分析及减少误差的方法。

2、教学难点(1)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

(2)运用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需要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场景,如建筑施工、体育比赛、交通运输等,引导学生思考长度和时间测量的重要性,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

2、知识讲解(1)长度测量介绍常见的长度测量工具,如刻度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并展示它们的实物和使用方法。

讲解刻度尺的使用规则,包括零刻度线的对准、刻度线的读取、测量结果的记录等。

让学生进行实际测量操作,测量课本的长度、宽度等,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

(2)时间测量介绍常见的时间测量工具,如钟表、秒表等,并展示它们的实物和使用方法。

讲解秒表的使用方法,包括启动、停止、复位等操作。

让学生分组进行测量,记录一分钟内自己脉搏跳动的次数,然后交流讨论测量结果。

(3)误差分析讲解误差的概念,即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如测量工具的精度、测量方法的正确性、测量者的读数误差等。

介绍减少误差的方法,如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度更高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等。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第一章:长度测量1.1 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和方法。

1.2 内容:1.2.1 长度测量工具:尺子、卷尺、测量带等。

1.2.2 测量方法:直接测量、累加测量、换算测量等。

1.3 教学活动:1.3.1 讲解长度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1.3.2 演示长度测量的实际操作。

1.3.3 学生分组进行长度测量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1.4 作业:1.4.1 学生独立完成长度测量练习题。

第二章:时间测量2.1 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时间测量的基本工具和方法。

2.2 内容:2.2.1 时间测量工具:秒表、计时器、钟表等。

2.2.2 测量方法:直接测量、累积测量等。

2.3 教学活动:2.3.1 讲解时间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3.2 演示时间测量的实际操作。

2.3.3 学生分组进行时间测量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4 作业:第三章:长度和时间的关系3.1 目标:让学生了解长度和时间的关系,并能够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3.2 内容:3.2.1 长度和时间的关系:速度、频率等。

3.2.2 实际问题:长度和时间的关系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行程、周期等。

3.3 教学活动:3.3.1 讲解长度和时间的关系及其应用。

3.3.2 学生进行长度和时间关系的实际测量,如测量物体运动速度等。

3.3.3 分析测量结果,解决实际问题。

3.4 作业:3.4.1 学生独立完成长度和时间关系练习题。

第四章:长度和时间测量在实际中的应用4.1 目标:让学生了解长度和时间测量在实际中的应用,提高其测量技能。

4.2 内容:4.2.1 实际应用:工程测量、地理测量、生产测量等。

4.2.2 测量技能:精确测量、快速测量等。

4.3 教学活动:4.3.1 讲解长度和时间测量在实际中的应用。

4.3.2 学生进行实际测量操作,如测量教室长度、宽度等。

4.3.3 分析测量结果,提高测量技能。

4.4 作业:第五章:长度和时间测量实验5.1 目标:让学生通过实验,巩固长度和时间测量的知识和技能。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长度和时间的概念。

2.能够使用合适的工具进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3.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长度的测量和使用。

2.时间的测量和使用。

教学难点:1.千米和米的换算。

2.秒和分钟的换算。

教学用具:尺子、米尺、手机、秒表。

教学过程:Step1:导入新课教师将一把尺子举起来,问学生这是什么,并询问学生是否知道什么是长度。

引导学生认识长度的概念,并与学生分享身边物体的不同长度。

Step2:学习长度的测量和使用1.教师展示一张有长度标尺的图片,介绍标尺上的刻度代表什么,并给出与刻度的对应关系表(如:1刻度=1cm)。

2.教师向学生解释如何使用尺子进行长度的测量,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测量教室不同物体的长度,并记录在表格中。

3.教师介绍千米和米的概念,并给出换算关系(如:1千米=1000米)。

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换算练习。

Step3:学习时间的测量和使用1.教师提问学生平时如何测量时间,收集学生的回答。

2.教师向学生介绍秒表的使用方法,并进行示范。

要求学生使用秒表测量跑步的时间,并在教室里进行小组比赛。

3.教师向学生介绍分钟和秒的概念,并给出换算关系(如:1分钟=60秒)。

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换算练习。

Step4:复习与总结教师与学生一起复习和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回答学生的问题。

Step5:课堂作业请学生编写一篇日记,记录自己一天中不同时间点所发生的事情,并使用正确的时间单位进行描述。

(如:早上7点钟起床,上午9点钟上学等)Step6: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进行评价,并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个别辅导和激励。

拓展活动:1.请学生收集并制作一份长度单位的海报,展示不同物体的长度,并标注相应的长度单位(如:米、千米、厘米)。

2.请学生编制一个时间表,记录一天中不同活动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并计算每个活动的时间长度。

3.请学生使用手机或计算器进行长度和时间的换算和计算练习。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实际测量教案设计三篇——时间测量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实际测量教案设计三篇——时间测量

时间测量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观察钟表,了解时间的概念,掌握时间的表示方法和常见时间单位。

2.能够使用钟表测量时间,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3.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提高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时间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能熟练使用钟表测量时间。

三、教学难点:1.较高的时间概念要求,需要进行多次实际操作。

2.学生对于钟表的认识和使用方法需要进行详细的介绍和演示。

四、教学方法:教师为主导,以讲解、演示、互动为主要教学方法。

五、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准备好时间测量的教学材料、一堆不同的钟表、黑板、粉笔等。

2.引入:教师通过放图片等形式,引入时间测量的教学话题,向学生展示不同生活场景中的时间应该如何测量。

3.讲解时间的概念:教师结合实际生活,向学生详细介绍时间的概念,分析时间的单位和表示法等相关知识。

4.操作演示:教师展示不同类型的钟表,并向学生介绍注意事项,让学生能够熟练使用不同类型的钟表测量时间,并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

5.练习巩固:开展时间测量练习,让学生能够充分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提高。

6.课堂总结: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学习方法。

七、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练习并进行考核,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从而对学生的时间测量技能进行评价。

八、教学反思: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和调整,保证学生自主掌握时间测量技能,提高学生时间管理能力。

同时,也需要不断进行教学方式和方法的研究和更新,为学生成长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支持。

小学科学6测量距离和时间(教案)

小学科学6测量距离和时间(教案)

小学科学6测量距离和时间(教案)小学科学6测量距离和时间导引课题:测量距离和时间的重要性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介绍的测量的概念和重要性,以及测量常用的工具。

提问学生:为什么测量距离和时间非常重要?请以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导,概括出以下关键点:- 距离和时间是我们生活中最基本的量,我们无时无刻都在测量距离和时间。

- 测量距离和时间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非常重要,可以提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效率。

- 使用准确的测量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测量,得到准确的数据。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测量距离和时间的常用工具和方法。

能力目标:掌握运用尺子和秒表测量距离和时间的操作技巧。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测量的兴趣和热爱,并促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进行相关测量。

教学重点:- 掌握使用尺子测量距离的方法和技巧。

- 掌握使用秒表测量时间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尺子和秒表的技巧和意识。

- 培养学生对测量距离和时间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导- 提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你们经常使用尺子测量什么?请举例说明。

- 引导学生回答,概括出尺子的测量对象和使用场景,如测量书本的厚度、桌子的长宽等。

第二步:测量距离- 出示一张图片,上面有两个点,引导学生用尺子测量两个点之间的距离,并让他们说出测量结果。

- 引导学生讨论测量的方式和注意事项,例如要保持尺子与被测物体紧密贴合,注意读数等。

第三步:巩固练习- 给学生分发测量距离的练习题,让学生使用尺子测量不同物体之间的距离,并填写在题目的空白处。

- 审查学生的练习,引导学生互相讨论和交流,纠正他们的错误,并帮助他们找出正确的答案。

第四步:引导- 提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你们经常使用秒表测量什么?请举例说明。

- 引导学生回答,概括出秒表的测量对象和使用场景,如测量跑步时间、煮面的时间等。

第五步:测量时间- 引导学生观察一个物体从开始运动到结束所经过的时间,并使用秒表进行测量并记录时间。

小学科学教案20测量距离和时间四年级上册科学青岛版

小学科学教案20测量距离和时间四年级上册科学青岛版

小学科学教案20测量距离和时间四年级上册科学青岛版测量距离和时间—四年级上册科学(青岛版)导语:测量距离和时间是小学科学中的基础知识,对于孩子们的科学素养培养非常重要。

本文将围绕测量距离和时间的概念、方法和应用进行介绍,帮助四年级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一、测量距离1. 距离的概念距离是指两个物体之间的空间间隔,通常用长度单位来衡量,比如米(m)、千米(km)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尺子、卷尺等工具来测量距离。

2. 测量距离的方法(1)直接测量:使用尺子、卷尺等直接测量物体的长度。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尺子测量书桌的宽度、卷尺测量教室的长度。

(2)间接测量:利用已知长度的物体或物体的间接性质来测量距离。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步数估算校园的大小,利用车辆的速度和行驶时间来计算路程。

3. 测量距离的应用(1)地图测量:地图上的比例尺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地方之间的距离。

通过测量地图上两个地点之间的距离,我们可以规划旅行路线。

(2)运动轨迹:例如,在运动比赛中,利用激光测距仪可以精确测量运动员的起点、终点和运动轨迹,帮助判断比赛结果。

二、测量时间1. 时间的概念时间是人类用来衡量事物变化的单位,通常用秒(s)、分钟(min)和小时(h)来表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钟表、计时器等工具来测量时间。

2. 测量时间的方法(1)直接测量:使用钟表、计时器等直接测量时间的长短。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钟表测量一节课的上课时间,使用计时器测量自己刷牙的时间。

(2)间接测量:利用事件的时间间隔来估计时间的长短。

例如,我们可以根据铃声的响起来估算上课时间的长短。

3. 测量时间的应用(1)日常生活:我们可以利用时间概念合理安排每天的活动,例如规定自己每天读书时间、玩耍时间等,帮助合理安排时间。

(2)旅行计划:我们可以利用时间概念来计算旅行路程所需的时间,合理安排旅行日程。

三、测量距离和时间的实例应用通过测量距离和时间,我们可以进行实际应用。

儿童长度与时间测量教案

儿童长度与时间测量教案

儿童长度与时间测量教案引言:在儿童的日常生活中,测量是一项基本技能。

测量长度和时间是儿童最早接触到的测量领域。

因此,正确地对儿童进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如何根据儿童的特点制定一份合理的教案,帮助儿童学会正确地测量长度和时间。

一、教学目标:1.了解测量的概念,掌握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基本方法。

2.能够正确使用标尺和钟表测量长度和时间。

3.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态度,提高他们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利用小故事或实例切入,引导学生了解测量的重要意义及对他们的帮助。

例如:小明在森林里走迷了路,没有办法可以回到家中。

这时,他想到了用自己的脚步长度来计算出自己走过的距离,以便确定自己走的方向。

这个时候,测量就很有用了。

第二步:学习知识点将学生分为小组,让每个小组领取一把标尺和一个钟表,教师在黑板上绘制出标尺和钟表的刻度,向学生宣布测量长度和时间的规则,然后让学生自己体验,并完成简单测量。

例如:1.利用标尺测量教室的门宽。

2.利用钟表计时自己的快跑时间。

第三步:调查和研究让每一个小组在班级中进行一次简单的测量,例如,他们可以通过测量长方形的四条边,来确定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并记录下每次测量的结果。

第四步:展示和汇报将每个小组测量的结果整理成报告,让他们展示出来,还可以加上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看看哪个小组测量最准确,哪个小组做的最认真;这样,就可以达到不同程度的目的。

第五步:评价根据小组和个人的表现,进行评比,根据评比结果,给出相应的奖励和惩罚。

这样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在学习时的积极性。

三、教学方法:1.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利用生活实例切入,帮助学生认识到测量的重要性,提高他们对测量的兴趣和热情。

2.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协作学习,在测量中加入一些趣味性,扩大学生的视野,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评价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可从中获得启发和激励,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技能和能力。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优秀3篇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优秀3篇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优秀3篇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用累积法测算一张纸的厚度,会用以直代曲法、滚轮法测算曲线的长度。

2、会用量筒或量杯测液体和固体的体积。

3、了解自己身上的“尺”和“表”,练习用这些“尺”和“表”进行测量,提高估测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一些实际的测量活动学会一些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一些实际的测量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⑴练习使用刻度尺测量一张纸的厚度和曲线的长度。

⑴领会积累法和以直代曲法等测量的技巧和转换的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利用自己身上的“尺”和“表”粗劣估测长度和时间。

教学关键通过一些实际的测量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交流法教具准备学生分组实验器材:毫米刻度尺、圆规、秒表、量筒、量杯、水、金属块。

教师演示实验器材:多媒体。

教学过程导入上节课我们已学过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和使用计时工具测量时间,今天我们继续讨论几个实际的测量问题,比如能否用毫米刻度尺直接测量课本一张纸的厚度,和课本P14图1-23曲线的长度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这方面的内容。

新授1、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

⑴教师提出问题:如何利用刻度尺测出一张纸有多厚?生交流回答,师总结:纸张的厚度:h1=h/n提醒学生注意:h是一摞纸的厚度n是纸张的张数,而不是页数。

指导学生进行活动1:测物理课本的一张纸的厚度,拟定测量方案和步骤交流测量结果。

师总结。

指出测量方法⑴用刻度尺测量课本(不包括封面)的厚度为_____________mm;⑴查出课本中纸的张数为______________张;⑴用总厚度除以纸的张数,求得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为__________mm。

(多媒体出示)累积法:把若干个相同的微小量“累积”起来,变得可直接测量,将测出的总量除以累积的个数,便得到微小量,这种方法叫“累积法”⑴教师提出问题:测量课本P14图1-23曲线的长度?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小学物理教案:测量时间与距离

小学物理教案:测量时间与距离

小学物理教案:测量时间与距离一、引言在小学物理的教学中,测量时间与距离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通过教授测量时间和距离的方法和原理,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精神。

本文将介绍一种适用于小学物理教学的教案,旨在帮助教师有效地教授测量时间和距离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1.理解时间和距离的概念,能够准确测量时间和距离;2.了解时间和距离的单位,能够正确使用时间和距离的单位进行测量;3.发展观察力和实践能力,培养逻辑思维和科学思维。

三、教学内容1.时间的测量(1)时间的概念引入:通过示意图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时间是用来衡量事件发生先后顺序的工具。

(2)时间的单位介绍:介绍学生常用的时间单位,如秒、分钟、小时、天等,让学生能够正确选择适合的单位进行测量。

(3)时间的测量方法:教授使用秒表或手表进行时间测量的基本方法,包括开始和结束时间的记录,以及如何读取和记录中间的时间。

2.距离的测量(1)距离的概念引入:通过图示和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向学生解释距离与物体的远近有关,距离的大小可通过测量得到。

(2)距离的单位介绍:教授学生常用的距离单位,如米、千米等,并强调正确使用单位进行测量的重要性。

(3)距离的测量方法:教授使用尺子或测量工具进行直线距离测量的方法,包括如何选择合适的工具,如何对齐物体进行测量,如何准确记录测量结果。

四、教学过程1.导入活动:通过展示一些有关时间和距离的图片或实物,激发学生对话题的兴趣,引导他们思考时间和距离的重要性。

2.时间的测量教学(1)时间概念引入:使用示意图和教具等直观的方式,让学生理解时间的概念。

(2)时间单位介绍:通过举例和互动问答等方式,介绍时间的常用单位,并强调正确使用单位进行测量的重要性。

(3)时间测量方法示范:教师使用秒表或手表进行时间测量,并向学生展示如何记录测量结果。

(4)学生练习:分组让学生进行时间测量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并纠正学生的错误。

测量距离和时间科学教案

测量距离和时间科学教案

测量距离和时间科学教案本教案将介绍如何测量距离和时间。

在科学中,测量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因为只有通过测量我们才能得到可靠的数据和结果。

本教案将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将介绍如何测量距离,第二部分将介绍如何测量时间。

一、如何测量距离1. 直尺法直尺法是最简单的测量距离的方法之一。

只需要一把直尺或尺子就可以进行测量。

将直尺或尺子放在需要测量的两个点之间,读取直尺或尺子上的刻度,即可得到两点之间的距离。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直尺法时,要确保直尺或尺子与被测物体保持垂直。

2. 三角法三角法是一种基于三角形相似性原理的测量方法。

该方法需要使用三角板或者直角三角板。

首先,将三角板或直角三角板放在需要测量的两个点之间,并将其与地面保持垂直。

然后,观察三角板或直角三角板上的刻度,并记录下两点之间的距离。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三角法时,要确保三角板或直角三角板与地面保持垂直。

3. 激光测距仪激光测距仪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工具,可以非常准确地测量距离。

激光测距仪通过发射激光束来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

激光束会反弹回仪器,并被仪器接收。

根据反弹回来的激光束的时间和速度,可以计算出两点之间的距离。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激光测距仪时,要确保激光束不会被阻挡。

二、如何测量时间1. 秒表法秒表法是最简单的测量时间的方法之一。

只需要一个秒表就可以进行测量。

将秒表启动,然后在需要测量的事件结束时停止秒表,即可得到事件的持续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秒表法时,要确保秒表准确无误。

2. 计时器法计时器法是一种基于机械原理的测量时间的方法。

该方法需要使用计时器。

将计时器启动,然后在需要测量的事件结束时停止计时器,即可得到事件的持续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计时器法时,要确保计时器准确无误。

3. 原子钟法原子钟法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时间方法。

原子钟可以非常准确地测量时间,其误差可以达到1秒以内。

原子钟通过原子振荡来计算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原子钟法时,要确保原子钟处于稳定状态。

探究距离和时间的关系小学科学教案

探究距离和时间的关系小学科学教案

探究距离和时间的关系小学科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1、了解时间的概念,理解时间的单位和计量方法。

2、初步认识距离的概念,掌握常见长度的单位和计量方法。

3、探究距离和时间的关系,能够运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黑板、粉笔、试验装置、计时器等。

2、学生准备:小学科学课本、笔、笔记本、计算器等。

三、教学内容1、认识时间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下“时间”,向学生提问:“时间是什么?”在了解学生的基本认知之后,教师向学生进行更详细的讲解。

学生初步认识时间的本质是一种连续而不可逆性的流动,人们为了方便准确计量而将时间分为不同的单位,最常见的是秒、分钟、小时、天、周、月、年等。

紧接着,教师展示计时器并引导学生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时间流逝的速度和连续性。

2、认识距离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下“距离”,向学生提问:“距离是什么?”在了解学生的基本认知之后,教师向学生进行更详细的讲解。

距离是两个物体相隔的空间长度,在学生理解了长、宽、高等基本概念之后,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常见的长度单位,如厘米、米、千米等。

接着,教师使用测量尺或者尺子进行实际测量,让学生感受不同单位之间的关系。

3、探究距离和时间的关系在理解了基本概念和单位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路上的距离和耗时的关系。

让学生自己实测步行、自行车、公交车、出租车等不同交通工具在相同道路上的运行时间,并计算出平均速度。

在此基础上,教师向学生介绍了速度公式:速度=路程÷时间,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距离和时间的联系。

四、教学总结在探究距离和时间的关系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于时空概念的认知,还能够提升自己的实际计算能力。

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始终保持开放、交互式的教学模式。

通过教学的过程的探究,让学生在实践中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环节中,教师也应该及时关注和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采用多种途径进行评估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

《测量距离和时间》导学案

《测量距离和时间》导学案

《测量距离和时间》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距离和时间的基本概念;2. 掌握测量距离和时间的方法;3. 提高解决距离和时间问题的能力。

二、导学内容:1. 距离和时间的定义;2. 测量距离的工具和方法;3. 测量时间的单位和工具;4. 解决距离和时间相关问题的方法。

三、导学步骤:1. 引入问题:你知道什么是距离和时间吗?我们如何测量距离和时间呢?2. 学习概念:距离是物体之间的间隔长度,通常用米(m)来表示;时间是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通常用秒(s)、分钟(min)、小时(h)等单位来表示。

3. 学习测量距离的方法:常用的测量距离的工具有尺子、卷尺、测距仪等,测量距离的方法包括直接测量、间接测量等。

4. 学习测量时间的方法:时间的单位有秒、分钟、小时等,测量时间的工具有钟表、手机等,可以通过读取时针、分针的位置来确定时间。

5. 练习题目:- 用尺子测量书桌的长度和宽度,然后计算书桌的面积。

- 用手机的计时器,测量你去学校的时间。

- 用卷尺测量你的身高,然后和同桌比较一下谁更高。

6. 解决问题:如果小明骑自行车去学校的时间是30分钟,那么他骑自行车的速度是多少?7. 总结概念:通过本次学习,我们了解了距离和时间的定义,掌握了测量距离和时间的方法,提高了解决距离和时间问题的能力。

四、拓展练习:1. 如果你跑1000米用时5分钟,你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 如果你用直尺测量桌子的长度是80厘米,宽度是60厘米,桌子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3. 用手机的秒表计时,看你能在30秒内跳绳多少下?五、小结:通过本次导学案的学习,我们对距离和时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测量距离和时间的方法,提高了解决距离和时间问题的能力。

希望大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距禋和时间的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1.知道测量距离和时间的常用方法和工具。
2.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对时间和距离进行测量。
3.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
4.在了解测量距离工具的基础上,认识到人类的需求是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距离和时间的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能初步的了解测量距离和时间的方法。但对如何精确测量距离和距离的相关概念,对准确测量时间的方法等还有不熟悉的地方,需要学生在学习中不断的掌握。
今天我们具体学习一下电子停表的使用方法(教师分发电子停表),现在每个小组都有一块电子停表,让我们一起看一下有关它的使用视频吧。
方法:使用时,先将电子停表归零,按下开始键开始计时,按下停止键停止计时,上面显示的数值就是所用的时间。
学生练习使用电子停表,直至熟练使用。
师:根据我们之前所学的数学知识,时间的单位有哪些呢?
备课人
xxx
授课时间
xxx年xx月xx日
课题
测量距离和时间
课型
新授
教材分析
科学探究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观察和测量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距离的测量是最基本的科学测量。刻度尺是重要的测量工具,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学会刻度尺的读数方法十分重要,它是学生真正步入科学殿堂的第一步。同时距离测量时需要的认真、细致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按实际测量进行事实记录的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也是以后从事任何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科学素养。教材中还渗透了一些特殊的测量方法,让人豁然开朗,可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本节《距离与时间的测量》是本章的中心节,距离的测量作为其他测量的基础,又起领后面测量工具的使用的学习。
(二)测一测。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习了怎样测量距离,那么我们如何测一测跑一段距离需要多长时间?测量时间可以利用什么工具呢?
生:利用手表、电子停表(秒表)、手机等计时。
师:这是3位同学测量了另外3位同学绕操场运动一周所用时间的视频,让我们来看一下。同学们,3位同学分别使用了手机、手表、电子停表进行计时,你觉得使用什么工具计时更方便呢?是的,电子停表。
师:同学们再仔细看一下数据,你还有什么发现呢?
生:为什么第三组、第四组都是用庹量,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生:为什么第五组、第六组都是用木棒量,量的结果也不一样呢?
师:同学们发现了很多问题,很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同学们讨论一下。
生:我们的庹长短、木棒长短不一样,所以数据就不一样了。
师:6个组谁量得准确呢?能判断出来吗?
生:不能,因为用的单位不一样
师:我们怎样测量才能更准确呢?、
生:我们用卷尺测量更准确。
师:我们来看一下7组同学用卷尺量的两棵树之间的远近吧。
小结:我们利用工具确定两个物体之间有多远,就是在测量。两点之间相隔的距离就是点之间的距离。常用的距离单位有厘米、米、千米等。
师:我们平时用直尺测量出自己一扎、一脚、一步、一庹的距离,有时可以用这些对短距离进行粗略的测量。但是生活中人们经常需要更精准的测量数值,怎么办呢?让我们看一下这个视频。
师:同学们,我们怎样测量两棵树之间离得有多远呢?小组讨论。
生:我用脚量。
生:我一步一步地量。
生:我用小木棒量。
生:我用卷尺量。
师:我们到学校墙外上进行测量活动。
师:测量时,将数据填写在表格中做好记录。
测量方法
距离
师:交流1-6组的测量的结果,有什么发现呢?
生:用脚、步、庹、木棒长多种方法都可以量出两棵树的远近。
三、考考你!
两道选择题,你选对了吗?
四、拓展活动
1.了解生活中测量距离的工具有哪些。
2.请同学们课下根据自己5秒钟走的路程和从家到学校的时间,估算一下从家到学校的距离。




测量距离和时间
两点之间相隔的长度就是两点之间的距离。
常用的距离单位有厘米、米、千米等。
时间的单位有时、分、秒。




距离测量是其它测量的基础,而且学生虽然接触过有关距离的测量,但技能还很不熟练,更是不规范。所以本内容强调让学生练习测量,老师多指导。对照距离的测量再来学习时间的测量,用时间就少了一些。
教学重点
学会正确使用卷尺,能正确使用距离单位并进行换算。
教学难点
测量距离和时间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木棒、卷尺、手机、电子停表、手表等。
教学过程
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师:这首诗里面有哪些数字信息?
二、探究新知
一、(一)量一量。
生:时间的单位有时、分、秒。
师: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是怎么计时的?我上网搜索了一下,古代计时工具有日晷、刻漏、史料记载沙漏等。除上述几种主要的计时器外,古代还有其他一些计时方法,如一炷香、一盏茶等。
由此可见,我们的祖先在不同的时期发明和制造了多种计时工具,帮助人们进行计时。
二、小结
同学们,今天这一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