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力导学案

71力导学案
71力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7.1力

一、引入新课

①【能力体现1】你能列举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力吗?

②力的种类:。

二、学习新课

1、什么是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①、实验1:相互拉手,体验力的存在。

②、力是。

③、物体间的力的作用是。

④、了解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⑤、【能力体现2】你觉得两个物体之间的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方向,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吗?

⑥、【能力体现3】划船时,用浆用力朝后划水,船就前进,为什么?

⑦、【能力体现4】填空

马拉着车在路面上行驶,马对车有一个向前的力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同时,马也感觉到车对它有一个向的力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该例说明了:物体间的力的作用是;力总是出现的;发生作用的两个物体,每个物体既是,又是。

2、力的单位【能力体现5 自学成才】

在物理学中用字母 F 来表示力。力的国际单位是,简称,符号是。

3、力的两个作用效果

①、实验2:结论:力可以使物体的发生改变

②、实验3:结论:力可以使物体的发生改变

③、结论: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改变物体的;可以使物体发生。

4、力的三要素【能力体现6 自学成才】

力的三要素是指力的、、。这三个因素都可以影响到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示意图【能力体现7 自学成才】

在受力物体上找准力的,沿力的画一条线段,线段的起点表示力

的,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在线段的末端标上箭头表示力的。即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的叫力的。

练习:画出下列力的示意图

①沿水平方向向右拉物体A的拉力。

②沿竖直方向向下压物体B 的压力。

③水平地面上的物体C 受到水平向左20 N 的拉力和水平向右25 N 的拉力。

8 知识应用】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力是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的

B .发生作用的两个物体,每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又是受力物体

C .施力物体施力在前,受力物体受力在后

D .两个物体发生力的

作用不一定接触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会发生变化

B .受力物体同时一定是

施力物体 C .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D .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一定是同时存在的

3、关于力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不直接接触,就不会产生力的作用

B.没有物体存在,也可能产生力的作用

C.物体接触时,相互间就会产生力的作用

D.物体相互接触且相互挤压时,相互间有

力的作用

4、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简称 ,符号是 ,托起一个苹果的力

大约是 。

5、人推车时,是 和 之间发生了力的作用,对于人推车的力,施力物

体是 ,这时,人也受到推力,施力物体是 。

6、用脚踢足球时脚尖会感到疼,这是为什么?

八年级物理7.2弹力

学习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会说出弹性和塑性的区别。

2.通过讨论、探究会说出什么是弹力和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

3.通过合作探究会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学习探究:

【问题一】:弹性和塑性

〖想一想〗.用手拉橡皮筋,这个拉力的作用效果是是什么?松手后,橡皮筋怎样?用力捏泥团,泥团会怎样?松手后,泥团还会恢复原来的形状吗?

〖自主学习〗请预习课本6页,回答橡皮泥和橡皮筋这时表现出的性质分别是什么?还有哪些常见的物体能够表现出这种性质?

【小结一】橡皮筋、弹簧等受力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像橡皮泥,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

【问题二】:弹力

〖活动〗:1.观察课本P6图7.2-1,撑杆跳运动员为什么要向下压跳板?

【小结二】我们在压尺子、拉橡皮筋、拉弹簧时、感到它们对手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是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弹力的大小可能与有关。

【练习二】乒乓球掉在地上马上会弹起来,是因为受到了力,它是

由于乒乓球发生了而产生的.

【问题三】:弹簧测力计

1.〖自主学习〗自学课本弹簧测力计部分,完成下列问题:

(1).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生活中你见过什么样的

测力计?

(2)物理实验中经常使用的测力计叫,观察其结构,并尝试

用不同大小的力拉动弹簧测力计,

(3).原理:在弹性限度内,.

2.〖合作讨论〗结合以前学习的测量工具,想一想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的注意事项:

(1)使用前

①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和.

②观察指针是否指在,否则要调零.

③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下,防止弹簧卡壳.

(2)使用时

①测力时要使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的方向跟拉力方向。

②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盘面.

【练习三】1.一长10cm的弹簧当受到2N的拉力是伸长了3cm ,现在弹

簧总长为15cm时,则它收到的拉力为 N。

2.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分度值是。

该弹簧测力计 (填“能”或“不能”)直接用来测力的大

小,需先,否则会使测得的值比真实值偏 (填

“大”或“小”).

3.右图,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

课堂检测:

1.下列事例中,不是应用弹力工作的是 ( )

A.撑竿跳高 B.跳远

C.玩具弹簧枪射击子弹 D.守门员用力扑住射向球门的足球

2.下列关于弹力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只有弹簧、橡皮筋等这类物体才可能产生弹力

B.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会产生弹力

C.任何物体的弹性都有一定限度,因而弹力不可能无限大

D.弹力的大小只与物体形变的程度有关

3.某同学在用已校零的弹簧测力计测量一物体的重力时,

误将物体挂在了拉环上,如图所示.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

力计的示数是5.0 N,则该物体的重 ( )

A.一定等于5.0 N B.一定小于5.0 N

C.一定大于5.0 N D.一定不小于5.0 N

4.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5 N的力拉一个弹簧测力计的两端,测力计示数为 ( )

A.10 N B.5 N C.0 N D.无法确定

5.关于使用弹簧测力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过它的量程

B.在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最好轻轻来回拉动它的挂钩几次

C.如果弹簧测力计在使用前指针并不是指在零位置,应进行校正

D.拉弹簧测力计的力只能是沿竖直方向

八年级物理力学练习课

课堂测试

1、人推车时,是和之间发生了力的作用,对于人推车的力,施力物体是,这时,人也受到推力,施力物体是。

2、物理学中,力的单位是,托起一个苹果的力大约为。

3、力的、、称为力的三要素,因为。

4、下列哪个物体最接近3N( )

A、一头小牛

B、一块砖

C、九年级物理课本

D、两枚1元硬币

5、游泳的人,手脚用力向后划水,人就能向前进,这表明,人向后给水作用力的同时受到了的推力,这个现象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6、画出下列力的示意图:

(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对桌面的压力;

(2)用50N沿水平方向推桌子的力

7、小明在探究力的作用效果时,完成了如下实验,请帮他把实验结果填在空格中。

(1)小明首先将小钢球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当磁体靠近小钢球时,看见小钢球向磁体运动;然后让小钢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当在与运动方向垂直的位置放一块磁铁时,小钢球运动的方向发生了变化。从上面两个实验,你总结出的结论是力能。

(2)小明用双手拉一根橡皮筋,看见橡皮筋在力的作用下变长了,说明力能。

8、甲、乙两个同学穿着滑冰鞋面对面静止站在冰面上,如果甲对乙用力推一下,其结果是( )A、甲仍然静止,乙被推开 B、乙受到甲的力,甲不受推力作用

C、乙受到的推力大于甲受到的推力

D、甲、乙同时相对离开

9.如图11-44所示,某人用大小相同的力作用于弹簧,观察比较(a)(b)两图,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于力的_______有关。

10.开门时,用手推在A处比推在B处更容易打开,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有关。

弹力课时作业:

请画出下列各力的示意图:

11.A、小明用F=10N的力沿水平方向向右拉小车。

B、用F=50N的力竖直向上提水桶

12.如图11-45所示,工人用200N的沿斜面向上的推力,请作出木箱受到的推力的示意图。13.作出下列力的示意图.

(1)与水平地面成30°角斜向上拉小车的力.

(2)沿倾斜角为30°的斜面向上拉小车的力.

图11-45

1.类似于弹簧测力计测力时弹簧所发生的这一类形变,人们把它称为。

2.跳水运动员向下压跳板时,受压变弯的跳板也在向上推运动员,像跳板这样因发生而产生的力叫。

3.在一定范围内,弹簧所受的越大,它就被拉得,弹簧测力计便是根据弹簧的

这种性质制成的。

4.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可以从它的看出来。

5.玻璃茶杯放在桌面上,茶杯、桌面(“会”或“不会”)发生形变,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实质是。

6.下列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中,错误的的是()

A.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应先校零

B.弹簧测力计只能竖直使用

C.物体对弹簧测力计拉力不能超过其量程

D.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时,应使弹簧伸长的方向与拉力的方向一致

7. 小星和小华分别购买了2个不同品牌的乒乓球,为了比较2个乒乓球的弹性大小,他们设计了下列4种方案,你认为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案是 ( )

A.把两球向墙掷去,比较它们反弹后离墙的距离

B.让两球置于乒乓球台桌面上方同一高度自由落下,比较它们反弹的高度

C.用乒乓球拍分别击打两球,比较它们飞出去的距离 D.用手捏乒乓球,比较它们的硬度8.关于弹簧测力计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弹簧测力计根据弹簧受到外力越大,物体形变越大原理制成的

B.弹簧测力计一般都有量程,没有分度值 C.弹簧测力计使用时一定要竖直放置,不能倾斜 D.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一定要注意观察标尺的零刻线、分度值和量程

9.某弹簧测力计上加1 N拉力时,弹簧长度为8cm;加3N拉力时,弹簧长度为10 cm;则当弹簧加l.5 N拉力时,弹簧的长度为 ( ) A.8cm B.8.5 cm C.9cm D.10 cm 10.航天飞机关闭发动机后正在太空中飞行,如果科学家要在其中进行实验,下列哪些操作不能正常进行 ( )

A.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 B.用弹簧测力计测力 C.天平测质量 D.用电子表测时间

11..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对它所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的作用

B.平时所说的压力、支持力、拉力、张力,就其力的性质而言都是弹力

C.同一物体发生的形变越大,弹力就越大 D.两个物体不接触也有可能有弹力

12.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时,发现指针在零刻度线以上,用这个测力计测出一个力是4 N,则该力的大小实际是 ( ) A.大于4 N B.等于4 N C.小于4 N D.无法确定13.几个同学用同一个弹簧拉力器比试臂力,拉力器上有3根弹簧,结果每个人都能把手臂撑直,则 ( ) A.臂力大的人所用拉力大 B.手臂长的人所用拉力大

C.体重大的人所用拉力大 D.每个人所用的拉力一样大

14.弹簧测力计是一种常用的测量的大小的工具,它是根据弹簧在一定的弹性范围内的原理制成的.

16.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4 N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 A.0 N B.2 N C.4 N D.8 N

17.如图所示,其中与其他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 ( )

18.观察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请你回答:

(1)弹簧测力计主要是由拉环、挂钩、刻度板、指针、组成。

(2)图中的字母“N”表示.

(3)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时,是否需要校零?

(4)如果用这个弹簧测力计去测量10 N 的力,可能会造成的后果

(5)如果用4.4 N的力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在图中画出指针的位置.

八年级物理7.3重力

学习目标

1、知道重力是如何产生的。

2、能用G=mg计算有关的问题。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力的三要素:

2、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3、结合本节学习目标认真阅读课本“重力”部分的内容,将重点内容做好标记。

4、想一想:(1)你知道重力能为我们做什么事吗?

(2)假如重力突然消失,会出现什么现象?

二、课内探究

(一)重力的由来

1、问题思考:

观察图13.2—2,根据已有的知识,了解万有引力并理解重力的定义。

2、我来归纳:

(1)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

(2)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地球吸引物体的同时,物体也吸引地球,

重力特指的吸引力。

(3)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

(二)重力的大小

1、重力的大小:

我们通常把重力的大小叫做。

测量工具:

注意问题:

2、探究:重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系?

(1)猜想:重力大小

有关,

结论:物体所受的的重力

跟 .

重力大小公式:

g的物理意义:。

(三)重力的的方向

问题思考:我们所说的“竖直向下”中的“下”是指的什么方向?

(四)重心

1、知识扫描:质地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上,如方形物体

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球的重心在球心,粗细均匀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

2、知识积累:

(1)重心的位置不一定总在物体上

(2)对于形状固定的物体,它的重心是确定的,对于形状、质量改变的物体,

其重心位置也在发生变化

3、问题思考:不倒翁为什么不倒?

三、自我小结:

本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我的疑

四、我来试一试:

1.重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_______.重力的方向____________.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

____________.

重力用符号()表示。质量用符号()表示。

2.g=( ),它的物理意义是()。

3.重力的公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出两个物体的重力示意图。

5.如图所示木块的重力是10N,画出木块的力的图示。第5题图

6.小明的质量可达50kg,则它的体重为____N.一个苹果的质量为100g,则重力

为N 。

重力的计算:

1.如果物体不受重力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瀑布将会消失B.物体将失去质量

C.大气层不会存在D.人轻轻一跳就离开地球

2、一名中学生所受的重力可能是()

A.60N B 600N C 6000N D 60000N

提示:一个中学生的质量是60kg。

写出已知:求:

解:公式:

3、足球运动员将足球踢出后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如不计空气阻力,则足球的受力情况是()

A.受到踢力和重力的作用 B.只受踢力作用

C.只受重力作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4、有一铜块,再弹簧测力计上测得其重力为3.92N

(1)能否用称量范围是500g的天平测量它的质量?

(2)若是29.4N的铜块呢?能用称量范围是500g的天平吗?

八年级物理力章节复习

§力

☆一.力定义: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⑴注意:①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即有力作用就一定会涉及两个物体②

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施力物体)(施力物

体:是指给研究对象力的那个物体)

(受力物体:是指被确定为研究对象的物体)

【练习】端午节赛龙舟是我国民间传统习俗.小丽和她的同学一起在公园人工湖上举行龙舟比赛,使龙舟向前行驶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A.船浆 B.湖水 C.同学 D.龙舟

⑵注意:③相互接触物体间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如:靠在一起的两个物

体)④没有接触的物体间也有可能有力的作用(如:磁铁吸铁钉、电荷

间作用)

【练习】关于力的认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产生力的作用

☆二、弹簧测力计

1.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拉力越大,弹簧伸长就越长.

(或者: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练习】在研究弹簧的伸长与外力的关系的实验中,将弹簧水平放置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在其下端竖直向下施加外

力F,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用记录

的外力F与弹簧的伸长量x作出的F—x图线如图所示。

⑴.由图可知,该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增加1牛顿,弹簧的

伸长增加___________厘米;

0 1 2 3 4 5 x/cm

⑵.该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这一示数表示弹簧测力计外壳的重力

拉力的方向没有沿弹簧测力计的轴线方向

使用前没有进行“0”点校正

【练习】如果一物体吊在弹簧测力计拉环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4N,则物体的重力 0.4N〔填>或=、〈〕

【练习】如果一弹簧测力计示数为0.3N, 没有校零就测量一物体的重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5N,则物体的重力

【练习】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拉力,拉力没有沿着弹簧测力计的轴线方向,示数为1.8N,则实际拉力 1.8N〔填>或=、〈〕

3.注意:弹簧测力计读数以秤钩这端为准.

【练习】如右图所示,弹簧秤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不计,物重G= 1N,则弹簧秤A和B的示数分别为

A. 1 N,0

B. 0,1N

C. 2N,1N

D. 1N,1N

【练习】两手对拉一弹簧秤,它的示数是10 N,这两手的拉力分别为()

A.5 N,5 N B.10 N,10 N C.0 N,0 N D.20 N,20 N

【练习】甲、乙两同学各用2N的力在水平桌面上沿相反方向拉一弹簧测力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弹簧测力计所受合力是 N。

4.几种测量工具在太空中使用:弹簧测力计在太空中(月球)可以测量力(不可以测量重力)

【练习】在太空中,宇航员在宇宙飞船里可以进行的运动是( )

A.仰卧起坐

B.握力计

C.拉弹簧

D.玩批棍

E.举重

【练习】科学家在月球上进行科学研究,可以进行( )

A.用刻度尺测量一物体的长度

B.用天平测物体质量

C.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根头发的拉力

D.用温度计测土壤的温度

【练习】科学家在月球上用天平 (能、不能)测量一物体的质量,如果可以则物体质量与在地球上比较(增大、减小、不变),用弹簧测力计

(能、不能)测量一物体的重力,G月 G地。

5.弹簧测力计测量头发最大拉力方法: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拉头发直到刚断时的示数就是头发的最大承受拉力。

☆三.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注意:①地球表面及附近物体的重力的施力物体都是地球

②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简称为物重

③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它的质量成正比,两者之间的关系是 G=mg

④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即垂直水面向下)

注意: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垂直向下

重力方向应用:重垂线、水平仪

(a)检查窗台是否水平(b)确定测量仪器在地面竖直投影的位置(c)检查墙体是否竖直

⑤若地球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突然消失,将会出现什么情景?

答:人无法将水喝入肚中/悬在空中的人不会落下来;水不会往低处流;人轻轻一蹬地面就可匀速飞往太空;发射人造地球卫星不需要推力巨大的火箭,等等.

⑥注意:在空中飞行的物体不计空气阻力时只受重力,因此在空中飞行的物体最终都要落向地面。

⑦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⑧g月=1/6g地

⑨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如:篮球的球心、均匀圆环的圆心、光盘的圆心都是物体的重心,却不在物体上;)

【练习】画出右图光盘的重力示意图

⑩物体重心不一定在物体的中心,只有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才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力的相互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注意:①物体间相互作用力是“等大、反向、共线、异体”。②物体间相互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③说明:施力物体也同时是受力物体

★做题方法:

①重力一般不是相互作用力②形式:A对B作用,反就是B对A

【练习】一辆汽车停在水平路面上,汽车与路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为

A.汽车的重力和路面对汽车的支持力

B.路面对汽车的支持力和汽车对路面的压力

C.汽车的重力和汽车对路面的压力

D.以上说法均不对

【练习】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这一原理的是

A.向前划船时,要用桨向后拨水

B.人向前跑步时,要向后下方蹬地

c.火箭起飞时,要向下方喷气 D.头球攻门时,要向球门方向用力顶球

【练习】如图是运动员踢足球的情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踢足球时,球对脚没有作用力 B.足球在空中时受到脚的作用力

C.足球在空中继续运动是惯性 D.脚对足球力和足球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练习】2010年3月5日12时55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遥感卫星九号”送入太空预定轨道. 图2是火箭发射升空时的情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火箭上升过程中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

B.火箭升空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火箭升空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D.火箭升空时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八.力与运动关系:

⑴形变:指物体的形状和体积的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①物体速度方向改变。

②物体速度大小改变。(由动到静、由静到动、由快到慢、

由慢到快)

⑵力的作用效果:①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②力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如:①空中自由下落的物体由于受到重力会速度越来越快

②空中飞行的物体会做曲线运动,因为受到重力

⑶力的三要素:“力的方向、力的大小、力的作用点”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练习】2010年的东亚足球四强赛中,中国队与韩国队的比赛进行到第62分钟时,中国男足队员邓卓翔连过三人杀入禁区,一脚冷静的弧线球绕过门将,直入球门后角,3:0锁定胜局。足球离开脚面后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使足球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施力物体是

A. 邓卓翔和地球

B.足球和空气

C. 守门员和地球

D. 地球和空气

【练习】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推课桌的上部,则课桌可能会翻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A.与力的大小有关 B.与力的方向有关

C.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与受力面积有关

【练习】小明在欣赏茶艺表演的时候发现,表演者在改变茶水流出的方向时要不停的改变手拿茶壶的位置,这体现出:

A、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B、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C、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力的作用效果与以上三者都有关

【练习】李明同学在学习运动和力的知识后有以下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A.投球时,手的推力使篮球在空中继续飞行

B.静止在草坪上的足球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C.用力推小车,小车没动,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D.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它将慢慢停下来

3.2--- 摩擦力导学案

高一物理导学案 3.2 摩擦力 一、学习目标: 1.知道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的定义. 2.理解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重点+难点) 3.会判断摩擦力的方向及计算摩擦力的大小.(重点+难点) 4.理解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难点) 二、阅读反馈: 滑动摩擦力 1.定义:两个相互的物体,当它们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的力,这种力叫作滑动摩擦力. 2.方向:总是沿着,并且跟物体的的方向相反. 3.大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的大小成,即F f=μF压,F压为压力,μ为. 4.作用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 静摩擦力 1.定义:相互接触的物体处于状态,两个物体之间只有,而没有时的摩擦力叫作静摩擦力. 2.方向:总是沿着,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 3.最大静摩擦力:静摩擦力有一个最大值F max,即物体刚要产生时的摩擦力.. 4.静摩擦力的大小:两物体间实际产生的静摩擦力F在0与F max之间,即. 三、探究思考: 探究一.如图甲、乙、丙所示,质量为2 kg的木块在不同水平拉力作用下,均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1)以上三图中的木块除了受到水平拉力外,水平方向还要受到一个什么力?根据二力平衡,你能确定这个力的大小吗? (2)以上三图中木块受的摩擦力方向向哪?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有何规律? (3)比较甲、乙两图,表明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比较甲、丙两图,表明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探究二: (1).小华同学用力推地面上的木箱,如图所示,但没有推动.请判断木箱是否受摩擦力作用?摩擦力方向如何? (2).把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向右拉木块,如图所示. 当测力计的示数为1 N 时,木块没有动;逐渐增大拉力到2 N 时,木块仍静止;继续增大拉力到4 N 时,木块开始移动,此时拉力突然变小到3.8 N ,此后木块匀速运动,拉力保持3.8 N 不变. (1)当测力计的示数为1 N 时,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多大?逐渐增大拉力到2 N 时,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多大? (2)随着拉力的增大,静摩擦力有什么变化?继续增大拉力到4 N 时,木块开始移动,这说明了什么? (3)此后木块匀速运动,拉力保持3.8 N 不变.这说明什么? 四、知识精讲: 1.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 两物体?????? ????①接触面粗糙②相互挤压 ③具有相对运动滑动 缺一不可 2.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计算 (1)公式法:根据F =μF N 计算. (2)二力平衡法: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可以根据二力平衡求解. [特别提醒] (1)FN 的理解:指两物体接触面间的压力,其大小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 (2)动摩擦因数μ与物体的材料、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速度大小无关. 3.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跟两物体的接触面相切并且跟它们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4.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 两物体?????? ????①接触面粗糙②相互挤压③具有相对运动趋势缺一不可 5.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两法” (1)假设法

力的分解导学案.doc

东台市三仓中学导学案 3. 5力的分解 高一?物理备课组2013/11/23 【学习目标】 1.理解力的分解和分力的概念,强化“等效替代”的思想。 2.理解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3.初步掌握力的分解耍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分力的方向。 4.掌握矢量分解的方法 【学习重点】 1、在具体问题中正确确定力的作用效果,进行力的分解。 2、会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分力,会用直角三角形知识计算分力。 【学习难点】 1、分力与合力的等效替代关系。 2、根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进行力的分解。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1、的过程,叫做力的分解。 2、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同样遵守或o 3、一个力可以分解为两个力,如果没有限制,同一个力可以分解为对大小、方向不同的分力。 在实际问题中,要依据力的分解。 4、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合成时遵从定则的物理量叫做矢量。 5、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求和时按照的物理量叫做标量。 一、力的分解 (阅读教材P64页完成下列问题) 1、拖拉机对耙的拉力产生哪两个作用效果? 2、这两个效果相当于两个力分别产生的,也就是说,拖拉机实际拉耙的力F可以用两个力片和灼来替代。 那么,力4和尸2就叫做力F的力。那么,求一个实际的力的分力就叫做力的o 3、为什么说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4、如图一个己知的力可以分解成多少对不同的共点力?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研究一个力的分力呢? (由于分力与合力相互替换的前提是相同作用效果,所以在分解某力时,其各个分力必须有各自的实际效果,比如:形变效果,在这个意义上讲,力的分解是唯一的。在解决具体的物理问题时,一般都按力的作用效果来分解。)下面我们来分析几个实例。 二、力的分解的实例(力的分解原则:按力的作用效果来分解) 1、对放在斜面上物体的重力G分解 (1)重力G产生哪两个作用效果?<

重庆市萱花中学高中物理 3-5 力的分解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重庆市萱花中学高中物理 3-5 力的分解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力的分解,了解力的分解的一般方法. 2.知道平行四边形定则和三角形定则都是矢量运算法则. 3.能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和三角形定则进行矢量运算. 重点 1.平行四边形定则和三角形定则在力的分解中的应用. 2.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对力进行分解. 3.正交分解法. 难点 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和三角形定则进行矢量运算. 使用说明&学法指导: 1.通读教材,勾画并熟悉本节内容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再完成教材助读中设置的问题,依据发现的问题,再读教材或查阅资料,解决问题。 2.独立完成,限时20分钟。 课前预习 一 1、求一个力的分力叫做___________。 2、力的分解是_____________的逆运算,同样遵守_____________定则。把一个已知力F作为平行四边行的对角线,那么,与力F共点的平行四边形的_____________,就表示力F的两个_____________。 3、在不同情况下,作用在物体上的同一个力可以产生_____________的效果,如果没有其他限制,对于同一条对角线,可以作出_____________平行四边行,也就是说,同一个力F可以分解为_____________的分力。 二 1.将一个8N的力分解成两个分力,下列各组值不可能的有 A. 1N和10N B. 10N和10N C. 10N和5N D. 20N和20N2.关于力的分解,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一个力可以分解成两个比它大的分力 B.一个力可分解成两个大小跟它相等的力 C.如果一个力和它的一个分力的大小方向确定,那么另一个分力就是唯一的 D.如果一个力以及它的一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确定,这两个分力就完全确定了 3.放在斜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G可以分解使物体沿斜面向下滑的分力G1和使物体压紧斜面的分力G2,当斜面倾角增大时() A. G1和G2都增大 B. G1和G2都减小 C. G1增大,G2减小 D. G1减小,G2增大 课中探究 一 1.物体的受力分析中合力和分力到底怎么区分? 2.力的分解的实际效果怎么确定? 3.力的分解的唯一性有哪些情形?

完整新人教版初二物理第七章力导学案

第七章力 第一节《力》导学案 课前预习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力单位及三要素,并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2、过程与方法: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观察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完成下列问题】 1、在物理学中,力的单位是什么?符号是什么? 2、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 3、力的三要素是什么?怎样画力的示意图? 4、使劲拍桌面手会感到疼,为什么? 5、你知道1N的力有多大么? 【巩固练习】 1、关于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发生力的作用 B、小孩用力推墙,他同时也受到墙的推力 C、人坐在软沙发上,可发现沙发凹下去,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球运动方向发生改变,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下列物体中没有相互作用力的是() A、推出去的铅球和人的手 B、地球和月球 C、课桌和地面 D、飞行的飞机和地球 3、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木箱受到向左的拉力为20N,做出这个力的示意图。 【预习反思】 通过自主学习,你认为这部分知识的疑点、难点有哪些?未能解决的问题有哪些?请记录下来,上课时小组内一起解决。 课内探究学案 【情境导入】 为什么地球等九大行星能绕太阳旋转而不会“跑掉”呢?海水为什么会时涨时落呢?磁悬浮列车又是如何实现高速行驶的呢?这一切归根结底都离不开力,生活中力无处不在,那么力究竟是什么呢?它的作用效果又有哪些呢?这节课我它主宰着宇宙万物的一切活动, 们将一起来探讨其中的奥秘。 【自主学习】 1、预习总结,展示问题(学习要求:组内交流预习情况,找出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2、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初步构建知识体系。 自主探究点一:力的作用效果 看课本P3“演示”: 用图7.1-2所示的器材做实验。

力的分解_学案1

A B C 图3-5-1 力的分解 【学习过程】 一、要点导学 1.本节学习力的分解的规则以及矢量、标量的概念。根据力的作用效果,由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将一个已知力进行分解,是本节的重点,而三角形法则是在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基础上得到的,熟练应用矢量的运算方法并能解决实际问题是本节的难点。 2.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过程,平行四边形法则同样适用于力的分解。如果没有其它限制,对于同一条对角线,可以作出无数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这就是说一个已知的力可以分解成无数对不同的共点力。在解决具体的物理问题时,一般都按力的作用效果来分解。 3.既有 ,又有 ,并且相加时遵从平行四边形法的物理量称作矢量。除力外,如位移、 、 等也是矢量。 4.两个分矢量首尾相接,剩余的尾首相连的有向线段就是合矢量,它恰与两分矢量的线段构成一个三角形,这个方法称为三角形法则,它是平行四边形法则的简化。如图3-5-1 二、范例精析 例1.质量为 10㎏的物体放在倾角为 30°的斜面上。用图示法求出重力沿斜面和垂直于斜面的两个分力( g=10N/㎏) 解析 本题的情景如图3-5-2所示。 选取标度为1㎝代表50N 。以重力G 为对角线作平行四边形,分别测量代表G 1和G 2的两邻 图3-5-2 50N G

边的长度,得G 1= 1cm 1.0cm N 50? =50N ;N G 871cm 1.73cm N 502=? =。 拓展 应用图解法时应该注意标度要定得合理,平行四边形的对边要平行,线段要细而直。边长的测量要估读到毫米后面一位。 例2.如在图3-5-3所示的支架悬挂一个重力为 的灯。支架的重力不计。已知 、 、 的长分别为 、 、 ,求支架两杆所受的力。 解析:在支架的 端悬挂电灯后,使支架的两根杆受到力的作用。由于支架的 、 两 端与墙壁是绞链连结,因此作用在杆上的力是沿杆的方向。但杆受的是拉力还是压力,需要通过实践来判断。可以设想,若将杆 换成弹簧,则弹簧会被拉长,表示此杆受的是拉力。 若将杆 换成弹簧,则弹簧会被压缩,说明此杆受的是压力。这就是灯对支架 端拉力的 两个分力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判断出两个分力的方向,那么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很容易得出杆 受到沿杆向外的拉力: 杆 受到沿杆向内的压力 拓展: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合力和分力的关系图后,要充分利用数学知识来求解。一 般可利用相似三角形(如本题),也可利用三角函数。例如如图3-5-4所示, AB 是一轻杆,BC 是一轻绳。在B 端施加一作用力F ,F 的大小为100N 。方向竖直向下。求:轻绳和轻杆上所受力的大小。(轻绳与墙壁的夹角为60o ) 图3-5-3 F 1 F 2 T

初二物理 摩擦力导学案

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摩擦力 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2、摩擦力的产生条件:(1)两物体互相接触且有压力(2)接触面粗糙,不光滑 (3)两物体间发生相对运动或存在相对运动的趋势 3、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4、作用效果:阻碍物体相对运动 5、作用点:接触面上,一般画在受力物体的重心 例:小明观察如下漫画总结了四个观点,错误的是() A.甲图此刻人对箱子的推力等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 B.乙图此刻箱子受到的摩擦力大于甲图此刻箱子受到的摩擦力 C.丙图此刻人对箱子的推力大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 D.丙图箱子在同一水平面上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 解析:先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再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判断力的大小,物体如果在水平推力的作用下静止,那么摩擦力和拉力二力平衡,大小相等。A甲图中人用水平推力推木箱,但没有推动,即此时木箱处于平衡状态,此时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B乙图中表示人用更大的推力,但木箱仍未推动,即仍处于平衡状态,所受推力和摩擦力仍是一对平衡力。D丙图中木箱在水平地面运动,由于木箱和水平地面没有改变,压力也不变,所以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C丙图中表示木箱在水平地面上已经运动起来,但人摔倒后就不再对木箱施加推力,故C错误。

1.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一个重90N 的铁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小红用30N的水平拉力使它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铁块受到的摩擦力等于30N,方向向左,如果拉力变大,摩擦力不变(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小明为了测定一个木块和桌面之间摩擦力的大小,他应该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桌面上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3.5N,则实验得出的摩擦力为3.5N。实验所用的原理是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3.下列现象中各属于哪种摩擦? (1)小孩从滑梯滑下,小孩和滑梯间的摩擦是滑动摩擦 (2)自行车刹车时,刹皮和车轮钢圈间的摩擦是滑动摩擦 (3)用卷笔刀削铅笔时,铅笔和刨刀间的摩擦是滑动摩擦 (4)自行车前进时,前轮和地面间的摩擦是滚动摩擦 知识点二: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大小有关,又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摩擦力的方向总是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积大小、运动的快慢无关 例:小强为“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将家里的可调速跑步机传送带调成水平,将滑块放置于水平传送带上,轻质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于墙面,一端通过细绳与滑块相连接,保持弹簧测力计水平,如图所示. (1)接通电源,让跑步机以一定速度逆时针运转,当滑块相对于地面静止时,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选填“滑动摩擦力”或“静摩擦力”),弹簧测力计示数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滑块受到的摩擦力.解析:滑块虽然相对于地面静止,但滑块与传送带有位置的变化,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因为滑块相对于传送带匀速运动,受到平衡力的作用,两个力大小相等,所以弹簧测力计示数等于滑块受到的摩擦力 (2)通过调挡加快跑步机转动的速度,当滑块仍然相对于地面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大小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相对运动速度大小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解析:通过调挡加快跑步机转动的速度,当滑块仍然相对于地面静止时,但滑块对传送带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摩擦力不变,弹簧测力计示数大小也不变,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相对运动速度大小无关;

《力的分解》教学设计【高中物理必修1(人教版)】

《力的分解》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预算,是求一个已知力的两个分力。在对已知力进行分解时对两个分力的方向的确定,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进行的。在前一节力的合成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对于运算规律的掌握会比较迅速,而难在是对于如何根据力的效果去分解力,课本上列举两种情况进行分析,一个是水平面上物体受到斜向拉力的分解,一个是斜面上物体所收到的重力的分解,具有典型范例作用。 教学目标 1.理解力的分解与力的合成互为逆运算,都是力的等效代替,满足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2.了解力的分解具有惟一性的条件。 3.掌握按力的效果进行力的分解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在具体问题中如何根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和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力的分解 2.难点:如何确定分力的方向 课前准备 铅笔、细绳、重物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为什么高大的立交桥要建有很长的引桥呢? 二、复习回顾 什么叫合力? 什么叫力的合成?

力的合成遵循什么法则? 如果原来几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一个力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求几个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三、新课教学 1.力的分解 (1)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如果跟原来一个力产生的效果相同,那么这几个力就叫做原来那几个力的分力。 (2)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 (3)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力的分解也是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 2.思考:我们知道不论有多少个共点力都可以用一个合力来等效替代,换句话说也就是:力的合成是唯一的。 那么力的分解是否也是唯一的呢? 若没有限制,同一个力可以分解为无数对大小、方向不同的分力。 4.实际情况中如何根据力的作用效果进行分解? 情景1:木匠利用刨子刨木头,对木匠对刨子的作用力进行分解 情景2:人力拉扯车时,人习惯用斜向上的拉力去拉车子,对人对车的拉力进行分解

第七章第1节《力》导学案

7.01《力》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形成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的认识; 2. 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 知道力所产生的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改变物体的形状; 4. 认识力的三要素。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 比一比:前后位的同学之间进行扳手腕比赛,比一比谁能取得胜利,谁的力大。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三.展示汇报: (一)什么是力 1. 活动一:体验力 例手搬桌子手搬桌子1 2 (四).力的示意图 画力的示意图的要领:确定受力物体、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在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还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旁边用数值和单位标出力的大小,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 (五).力的作用是怎样的 1. 感受力的作用:请用手拍桌子,双手互拍,同伴间推手,再结合身边的其它器材来感受力的作用是怎样的? 2. 我的感受: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的同时,_____________ 物体对_______ 物体也施了力,这说明:力 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 的。 【达标检测】 1.如图2所示,关于“力的作用效果”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例手拉弹簧弹簧的长度变长 1 2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展示:力可以使物体的发生改变(简称形变),力也可以使物体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生改变。加油站:物体由静到动、由动到静,以及运动快慢和方向的改变,都叫做___________ 发生了改变。 2. 我的体验: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思考:力________ (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物体而存在。力产生时两个物体______________ (填“一定”或“不一定”)相互接触。 (二).力的三要素 1.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____________ ,符号是__________ 。 2. 演示:观察用力向下压弹簧和向上拉弹簧有何不同?轻轻拉弹簧与用力拉弹簧有何不同?在门轴处推门和在门把手处推门有何不同? 总结:力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 。力的三要素不同会改变力的作用效果。 (三).力的作用效果 1.活动三:展示力作用的效果A. 鱼线对鱼杆的拉力使钓鱼杆发生形变 B. 瓶对海绵的压力使海绵发生形变 C. 球拍对乒乓球的作用力改变了乒乓球的运动方向 D.脚用力踢足球时,能使足球飞出,说明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 2. 如图中画出了物体A、B所受拉力F1与F2的示意图,由图可知( A. F1 > F2 B. F1=F2 C. F1V F2 D.无法判断F1和F2的大小 3. 王明同学用力提一桶水时,他对水桶施加一个提力,同时水桶对王 明的手也施加一个拉力,则这两个力的三要素() A.完全相同 B ?大小、方向都相同,作用点不同 C.大小相同,方向和作用点都不同 D ?作用点相同,大小、方向都不同 4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摩擦力导学案

青州三中高一物理导学案 教学课题课型主备教师把关教师使用教师使用时间摩擦力新授王荣强王海涛 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认识静摩擦力的规律,知道最大静摩擦力。 2、知道滑动摩擦力概念及产生的条件,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3、会运用公式 N F Fμ =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4、会用二力平衡判断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教学重、难点1、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理解和掌握 2、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计算. 3、最大静摩擦力的理解和掌握 一、引入新课 1.通过演示实验引入摩擦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举出日常生活中有关摩擦力的事例 二、探究静摩擦力: 1、静摩擦力概念探究: 根据学生回答的事例,进行摩擦力存在的现象归纳,逐步建立静摩擦力概念 共同讨论归纳得出产生静摩擦力的条件: (1)两物体直接接触(2)接触面不光滑 (3)两物体相互挤压(4)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2、静摩擦力的方向的探究通过举例和讨论得出 静摩擦力的方向:沿着接触面,与物体间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3、静摩擦力的大小的探究通过实验共同讨论得出(根据二力平衡计算静摩擦力) 静摩擦力的大小随外力变化而变化。 大小:0

《力的分解》导学案1

第三章相互作用 5 力的分解 学习目标 1.知道力的分解的概念,知道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2.通过实验理解、体验什么是力的作用效果. 3.掌握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分力的方向,强化“等效替代”的物理思想. 4.会用作图法和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求分力. 5.会用力的分解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有关物理问题,有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意识. 自主探究 1.叫做力的分解. 2.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同样遵守. 3.在没有限制的情况下,同一个力可以分解为的分力. 4.把两个共点力中的一个平移,使它们首尾相接,再用一个有向线段与两个力连接成一个三角形,第三边就是,这种把两个矢量首尾相接从而求出合矢量的方法,叫做. 5.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时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的物理量叫做.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求和时按照算术法则相加的物理量叫做. 合作探究 一、力的分解 活动探究:根据实际作用效果来确定分力方向. 用斜向上的力F拉物块,观察电子秤的示数变化. 说明:(1)观察现象,可以看到测力计示数变小,并且物体要向右运动. (2)电子秤的读数减小,表示力F的一个分力竖直向上;物块水平滑动,表示力F的一个分力水平向右. (3)根据作用效果画平行四边形分解力F. 思考讨论下列几种情况物体重力的作用效果,并根据效果分解斜面上物体的重力G. (1)放在水平支持面上的物体,重力的作用效果是;

(2)靠在竖直墙上的物体,重力的作用效果是; (3)猜测放在斜面上的物体,重力的作用效果是. 拓展延伸:高大的桥为什么需要很长的引桥? 1.在对力进行分解时,可以根据来确定分力的方向. 2.分解力的一般步骤: (1); (2); (3); (4). 二、矢量相加的法则 1.位移的运算:如图所示,一个人从A走到B,发生的位移是x AB,又从B走到C,发生的位移是x BC.画出人在整个过程中的位移x AC. 2.速度的运算:一发炮弹以速度v沿与水平方向成θ角发射,该速度的水平分速度v x=;竖直分速度v y=. 3.三角形定则的推演过程:根据平行四边形对边的性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用更简单的力的三角形定则来代替. 4.矢量与标量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们遵从的运算法则不同,矢量相加遵从;标量求和按照. 课堂检测 1.关于合力与其两个分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合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分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 B.合力的大小一定等于两个分力的代数和 C.合力可能小于它的任一分力 D.合力大小可能等于某一分力的大小 2.如图所示,重为G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将重力G分解为垂直斜面向下的力F1和平行斜面向下的力F2,那么( ) A.F1就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B.物体对斜面的压力方向与F1方向相同,大小为G cosα C.F2就是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 D.物体受到重力、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静摩擦力、F1和F2共五个力的作用

8.3摩擦力 导学案

第八章 第三节 摩擦力 (导学案) 一.基础知识 知识点1:摩擦力 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慢慢停下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并举一个物体受到摩擦力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本第二段,找出摩擦力的概念,并仔细体会它的含义,然后做下面的两个活动: 探究活动1:把你的手掌用力压在桌面上,慢慢移动,感受一下桌面对你的摩擦力,并感受摩擦力方向与手运动方向之间关系。 探究活动2:用力把你的手压在桌面上,使你的手有向某个方向运动的趋势(但不要运动起来),感受一下你的手受到的摩擦力、摩擦力方向与手运动趋势方向的关系。 结论:摩擦力的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 时, 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 的力,这个力叫滑动摩擦力。 产生摩擦力的两个条件是:一是两个物体 ; 二是两个物体表面要 , (填粗糙或光滑);三是一个物体要在另一个物体上 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摩擦力的方向总是 。 例1:一个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沿着桌面向右运动,则物体受到桌面的摩擦力是________摩擦力(填“滑动”、“静”或“滚动”),它的方向向_______(“左”或“右”)。 知识点2: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 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原理】 【实验方法】 【提出猜想】:影响摩擦力的因素可能有: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实验器材】木块、弹簧测力计、长木板、砝码、棉布、毛巾等. 思考: 1.如何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2.怎样改变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 。 (1)怎样改变木块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怎样改变木块压力的大小? 【实验步骤】 4.把棉布换成毛巾表面,重复步骤3的操作. 实验中,为了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向 拉动木块,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完整版)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摩擦力导学案

第三节摩擦力 学习目标: 1、知道滑动摩擦力概念及产生的条件,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2.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3.知道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4.知道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解释生活中的摩擦现象。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自主的实验探究。 教学用具:小车,弹簧测力计,大砝码,毛巾,长木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在生活中有下列问题你能想办法解决吗? 问题1:小明口渴了,于是买了一瓶美年达饮料,可小明用手怎么也拧不开盖子,你能帮他想想办法拧开盖子吗? 问题2:小红的妈妈买回了几条泥鳅,一不小心掉地上一条,可小红怎么也抓不住,怎么办呢?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摩擦力及方向 阅读课本,找出摩擦力的概念,并仔细体会它的含义,然后做下面的两个活动: 1.用力把你的手压在桌面上,使你的手有向某个方向运动的趋势(但不要运动起来),感受一下你的手受到的摩擦力,摩擦力方向与手运动趋势方向的关系. 2.把你的手掌用力压在桌面上,慢慢移动,感受一下桌面对你的摩擦力,并感受摩擦力方向与手运动方向之间关系. 结论:产生摩擦力的两个条件是: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___________。 补充: 生活中的摩擦分三种: 静摩擦、滑动摩擦、滚动摩擦. 课堂达标:1.一个长方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沿着桌面向右运动,则物体受到桌面的摩擦力是________摩擦力(填“滑动”、“静”或“滚动”),它的方向向_______(“左”或“右”) 2.爬杆是一项有益的体育运动,王明同学在爬杆的过程中,手紧紧地握住杆向上爬,则他的手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摩擦力(填“滑动”或“静”),方向向_____;当他抱住杆滑下时,他的身体受到的是_______摩擦力,方向向______.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一 精品导学案:3.5力的分解

班级:组别: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 力的分解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力的分解,了解力的分解的一般方法. 2.知道平行四边形定则和三角形定则都是矢量运算法则. 3.能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和三角形定则进行矢量运算. 【学习重点】 1.平行四边形定则和三角形定则在力的分解中的应用. 2.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对力进行分解. 3.正交分解法. 【学习难点】 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和三角形定则进行矢量运算. 【方法指导】 自主探究、交流讨论、自主归纳 【学习过程】 任务一、力的分解 (阅读教材p64页完成下列问题) 1、拖拉机对耙的拉力产生哪两个作用效果? 2、这两个效果相当于两个力分别分别产生的,也就是说,拖拉机实际拉耙的力F可以用两 个力 F和2F来替代。那么,力1F和2F就叫做力F的力。那么,求一个实际的力的分力1 就叫做力的。 3、为什么说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同样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4、如图一个已知的力可以分解成多少对不同的共点力?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研究一个力的分力呢? (小组讨论)

(由于分力与合力相互替换的前提是相同作用效果,所以在分解某力时,其各个分力必须有各自的实际效果,比如:形变效果,在这个意义上讲,力的分解是唯一的。在解决具体的物理问题时,一般都按力的作用效果来分解。)下面我们来分析几个实例。 任务二、力的分解的实例(力的分解原则:按力的作用效果来分解) 1、对放在水平面上物体所受斜向上拉力F的分解 (1)拉力F产生哪两个作用效果? (2)两分力大小分别是多少?(运用三角形知识求解) 2、对放在斜面上物体的重力G分解 (1)重力G产生哪两个作用效果? (2)两分力大小分别是多少?(运用三角形知识求解) 做一做:1、如图所示,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哪几个力的作用( ) A.重力、下滑力、支持力 B.重力、下滑力、支持力、静摩擦力 C.重力、支持力、静摩擦力 D.以上都不对 3、三角支架悬物拉力的分解 (亲自做实验体会)让学生用铅笔支起图中的绳子,可以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手指受到的是拉力,手掌受到的是压力,由此体会拉力的实际作用效果,从而正确画出分力的方向。

力的分解学案与课后测试题

力的分解教案与课后测试题 学习目标: 1.理解力的分解和分力的概念。 2.知道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同样遵循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3.会从力的作用的实际效果出发进行力的分解,掌握力的分解的定解条件。 4.会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用作图法求分力,会用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计算分力。 5.理解力的正交分解法,会用直角三角形知识计算分力。 学习重点: 理解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会利用平行四边形进行力的分解。 学习难点: 力的分解的定解条件的确定。 主要内容: 一、分力 几个力,如果它们共同产生的效果跟作用在物体上的一个力产生的效果相同,则这几个力就叫做那个力的分力(那个力就叫做这几个力的合力)。 注意:分力与合力是等效替代关系,其相同之处是作用效果相同;不同之处是不能同时出现,在受力分析或有关力的计算中不能重复考虑。 二、力的分解 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 1.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同样遵守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如果把已知力F作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那么,与力F共点的平行四边形的两个邻边就表示力F的两个分力F1和F2。 2.力的分解的特点是:同一个力,若没有其他限制,可以分解为无数对大小、方向不同的力(因为对于同一条对角线.可以作出无数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 通常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分解力才有实际意义。 3.按力的效果分解力F的一般方法步骤: (1)根据物体(或结点)所处的状态分析力的作用效果 (2)根据力的作用效果,确定两个实际分力的方向; (3)根据两个分力的方向画出平行四边形; (4)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利用学过的几何知识求两个分力的大小。也可根据数学知识用计 算法。 例如,物体重G,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时,重力常分解为沿斜面向下的分力F1=Gsinθ(表 示重力产生的使物体沿斜面下滑的效果)和垂直斜面向下的分力F2=Gcosθ(表示重力产生的使物体紧压斜面的效果) 【例一】在倾角θ=30o的斜面上有一块竖直放置的挡板,在 挡板和斜面之间放有一个重为G=20N的光滑圆球,如图所 示,试求这个球对斜面的压力和对挡板的压力。 三、对一个已知力进行分解的几种常见的情况和力的分解的定解问题 将一个力F分解为两个分力,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是以这个力F为平行四边形的一条 对角线作一个平行四边形。在无附加条件限制时可作无数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这说明两个 力的合力可唯一确定,一个力的两个分力不是唯一的。要确定一个力的两个分力,一定有定 解条件。 1.对一个已知力进行分解的几种常见的情况

怎样描述力导学案

怎样描述力导学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二节怎样描述力 导学目 1.知道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三个因素. 2.知道力的单位. 3.能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会画力的示意图. 自主学 1.力的三要素是、、. 2.力的单位是,简称,用符号表示. 3.用手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是_____N. 4.人们常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_______的线段,并标出力的,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所受的力,这种表示力的方法叫_______.合作探 知识点1:力的三要素 1.观察课本图6-7、6-8、6-9思考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2.完成探究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用较大和较小但方向相同的力弯折塑料直尺同一点,塑料直尺形变有何不同这说明力的大小对力的作用效果有何影响 (2)取出圆珠笔中的弹簧,在同一位置用同样大小力压弹簧和拉弹簧时,弹簧的形变有何不同这又说明什么

(3)回顾开门时,先后两次用同样的力推门,一次离门轴较近的点推,一次离门轴较远的点推门,在哪点推更容易把门推开这说明什么 (4)总结: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三要素是、、. 【例1】要改变力的作用效果,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A.必须同时改变力的三要素 B.至少要改变力的大小和作用点 C.至少要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 D.至少要改变力的三要素中一个要素 【变式练习】 1.小明在欣赏茶艺表演的时候发现,表演者在改变茶水流出的方向时要不停的改变手拿茶壶的位置,这体现出() A.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B.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C.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力的作用效果与以上三者都有关 知识点2:力的单位 阅读课本P106页《力的单位》回答:

三、摩擦力导学案

课题:摩擦力(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滑动摩擦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接触面之间压力大小的关系; (2)会用弹簧测力计测定物体滑动时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 (1)在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的过程中,体会怎样进行科学的实验设计和验证,以及间接测量滑动摩擦力的方法; (2)理解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因素问题中怎样运用“控制变量法”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摩擦力”学习中,要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以增强感性认识为突破口,培养实事求是地进行实验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培养分工合作的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 [学习重点]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 [学习难点]测定物块在不同表面上滑动时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学法指导]实验探究归纳法 [学习过程] 一、导入谈话: 两个同学来拔河比赛,引入新课。 二、自学自测: 自主学习文本,完成自测作业 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滑动时,会受到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2.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当物体匀速直线滑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物体滑动时所受的滑动摩擦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三、互学互助: 小组合作探究,课堂展示成果 (一)体验滑动摩擦力 各小组用细线拴住木块,在桌面上慢慢拉动,然后小组讨论,汇报你拉动木块时的感觉。(二)活动8.5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猜想:我觉得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有关。用何种物理方法研究某种因素对摩擦力大小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一:探究接触面积的大小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 结论一:。 实验二:探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 结论二:。

《力的分解》教学设计完美版

《力的分解》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本节课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我们的理念是从生产生活中提炼出模型,再走向生产生活。坚持以学生体验为中心,创设大量丰富的实验和情境:拉车,平面,斜面,三角支架等,让学生充分体验和认识具体问题中力产生的实际效果,轻松突破重难点。 【关键词】实验教学;模型;导学案;探究体验,合作讨论。 【教学目标重难点】 1、教学目标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课堂教学目标应多元化。结合新课程理念,三维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分力的概念,知道分解是合成的逆运算。 (2)会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作图并计算。 (3)掌握根据力的效果进行分解的方法,初步了解正交分解法。 (4)能用力的分解分析生产生活中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1)强化“等效替代”的思想。 (2)培养学生观察及设计实验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培养研究周围事物的习惯。 (2)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的意识和勇气。 2、教学重点、难点 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的是:在具体情况中如何根据实际效果,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力的分解。 【教学过程】 引入: 创设情境:将课堂延伸到户外,户外实验“单手拉双车”。我们的学生缺乏这样的生活体验,他们认为车很难拉动,“拉动双车”更是难以想象,通过亲身参与或观看其他同学的实验,可以使课堂教学立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探求新知识的愿望,调动

内在学习的动力。 同时从这个具体问题很自然地提炼出“等效”思想和“分力”的概念,轻松地解决“为什么要进行力的分解”,一气呵成地引入课题《力的分解》。 新课教学: 概念形成和问题提出:力的分解的概念,怎样进行力的分解,为什么可以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具体做法怎样?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力的合成,学生较易完成,而对于逆运算——力的分解用平行四边形来完成,我们认为:不能只说,而要让学生做起来,在“做”当中做好准备并且在“做”后发现问题——力的分解有无数种可能。 对于问题探究:如何确定力的实际效果,教学中设计三个模型,层层递进。 模型一:放在水平面上物体所受斜向拉(或推)力F的分解 模型二、放在斜面上物体所受重力G的分解 模型三、三角支架拉力(悬绳拉力)的分解 前两个模型普遍且典型,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鼓励学生大胆地说,直接地观察,独立尝试分解过程,教师对分解过程规范示范,同时训练学生用数学工具解决好物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对于三角支架模型,学生接触不多,经验缺乏,受力学结构的干扰,学生进行拉力的分解时,难在“确定效果”上。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利用前面所学进行分解,选择有代表性的作品展示,激发新的思考。然后创造条件,利用身边的三角支架亲身体验效果。通过体验,确定效果,纠正错误认识,通过交流,互相激励,取长补短。再将支架变形,鼓励学生猜测效果,究竟对不对,教师用自制教具“三角支架结点拉力效果显示仪”来验证。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在这一过程中主要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体会力的分解的应用。让学生意识到物理既源于生活又走向生活,培养研究周围事物的习惯,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的意识和勇气。既消化理解新知识,有主动将理论知识带到生活中去,为此设置两个递进的问题 (1)为什么高大的桥要建很长的引桥? (2)为何单手可以拉双车? 作为呼应和反馈检测,请知识储备、研究能力已具备的学生解释户外实验“单手拉双车”。 课堂小结

力的分解学案

必修1第三章第五节《力的分解》学案 一、力的合成,力的分解 二、力的分解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行分解。 画出力F 或重力G 的分解示意图并求出分力的大小。 例1: 例2: 练习1: 练习2: F 三、课后探究设计: 给你一段棉线,一把刻度尺,一个质量已知的重物,试设计一种实验方案,测出次棉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 [过关训练] θ A θ G θ θ F α G

G 1.如图所示,力F 分解为两个分力F 1和F 2则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 ) A .F 1和F 2的合力是F B .由F 求F 1和F 2叫做力的分解 C .由F 1和F 2求F 叫做力的合成 D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一重为G 的物体在倾角为 α 的光滑斜面上下滑, 受到斜面的弹力F N ,如图所示,设使物体沿斜面下滑 的力为F 1,则( ) A .F 1是使物体沿斜面下滑的分力 B .F 1=G sin α C .G 分解为F 1和物体对斜面的压力F 2 D .物体受到G 、F N 、F 1和使物体压紧斜面的力F 2的作用 3.如图所示, 一重为G 的球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用一个 光滑挡板把球挡住,挡板在竖直方向,求斜面和挡板各自所受 的弹力。 4.如图所示,AO 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0°,BO 绳刚好水平。 请将灯对O 点的拉力F 实行分解,并求出两分力的大小。 5.如右图示,一个半径为r ,重为G 的圆球被长为r 的细线AC 悬挂在墙上,将球的重力依据力产生的实际作用效果实行分解,并 求出两分力的大小。 F 1 o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 第三节 摩擦力导学案(无答案) (2012新版)新人教版

第八章第三节摩擦力导学案 〖学习目标〗(我们将要学什么?) 1、知道什么是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 2、了解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 3、知道摩擦力的利与弊。 〖学习过程〗(我们应该怎样学?) 一、引入:“筷子提米” 筷子提米中是_________________阻碍了米的下滑。 二、摩擦力的定义及种类 1、摩擦力 产生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静摩擦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滑动摩擦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能改变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吗? 如何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何记录? 三、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a、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如何减小有害的摩擦,如何增大有益的摩擦? 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 a、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a、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在行李箱上加轮子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加润滑油或在摩擦面之间形成一层气垫。〖课堂练习〗 1、在物理考试作图时,小亮画错了一个地方,用橡皮轻轻地擦,没有擦干净,然后他稍使点劲就擦干净了,这是通过增大_________的方法来增大橡皮与纸之间的_____________.好多药瓶瓶盖的侧面都做有密集的竖条纹,其目的是为了_______ _ ____。旱冰鞋的小轮子的作用是通过_______________的方法,使______ _ 大大减小。 2、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涉及到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例如: A、轮胎上刻有花纹 B、车轮做成圆形 C、塑料套紧套在车把手上 D、在转动部分添加润滑油 E、脚踏板凹凸不平 F、刹车时用力捏闸 G、车轴处装有滚珠 H、车的把手上有凹槽 (1)上述各项内容中属于(只填写各选项前的字母) 通过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而增大摩擦的是:; 通过增大压力而增大摩擦的是:; 通过变滑动为滚动而减小摩擦的是:; 通过使接触面彼此分离而减小摩擦的是:; (2)用力踩动脚踏板使自行车前进时,后轮与地面间摩擦力的方向朝 (填“前”或“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