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失业保险政策思考之令狐文艳创作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摘要:本文指出我国现行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例如失业保险覆盖范围仍然过窄,保险缴费标准低,资金来源渠道单一且资金缺口大,失业保险待遇低、发放标准悬殊,监督管理机构职责义务不明确,监管体制不完善,立法层次低,缺乏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对此本文指出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完善要适度扩大保险覆盖范围,提高立法层次,尽快制定《失业保险法》,明确机构责任,完善监督体制,建立就业服务中心,为失业者提供一站式就业服务,征收失业保险税,加强失业保险费征缴力度,实行行业差别费率和浮动费率相结合。
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建设任重道远,必须要求政府的支持,市场有效运作,以及实行分级负担的失业保险制度,才能更加有效的分散转移失业风险带来的损失,使得失业保险市场能够有效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失业保险;制度改革;政策完善一、引言多年来,中国对失业保险改革与发展问题的综合研究也取得相当的成果。
很多学者认为事实上,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都有着自己的失业保险制度,在预防失业的发生和应对巨大就业困难上都起到很好的作用。
而各国的情况有所不同,采取的失业保险制度也各有不同。
中国的失业保险制度已经初具规模,并在现实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如郑成功认为"失业保险作为失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需要建立相应的法规来加以约束,创造条件实施失业保险。
从国际经验上来看,已经建立失业保险管理制度的国家,都是通过立法来明确保险公司与政府在失业保险管理中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并且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在日本,失业较低层次的保险都是保险公司负责赔付,而高层次的就是由政府和失业保险机构共同负责,这样一来不仅充分利用了保险公司应对失业风险的专业性,又可以有力的运用政府的财力作为支撑。
在日本,家庭就业保险由政府承担,企业就业保险则是采用商业性保险,日本关于失业保险前投保宣传做得很好,国民投保失业保险也很积极;英国的就业保险承担的主体是商业保险公司,政府实质上没有承担保险的运营及赔偿责任,但是政府必须提供公共服务等等。
论文:失业保险论文:论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完善
论文:失业保险论文:论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完善摘要:本文针对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失业保险社会保障再就业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和失业率通常被称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它们也是政府选择正确的宏观经济目标和确定适宜经济发展政策的主要依据。
从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失业率越来越高,到了1997年,我国的实际失业率已达到6.9%。
降低失业率已成为今后我国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如何在更高层次上完善和发展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再次成为摆在我们目前的重要课题。
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是从1986年正式开始的,自建立以来,对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促进再就业,健全劳动力服务市场体系,促进企业的经营机制特别是用人机制转变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形势的变化,其缺陷也日益显露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劳动制度乃至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一、我国失业保险问题的主要表现1.失业保险的覆盖面较窄,保险能力弱。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失业保险的实施范围主要是在国有企业中,现在,虽然一些地方政府将实施范围扩大到非国有企业,但实际情况是,大多数国有企业的职工参加了失业保险,而大多数非国有企业的员工却还没有纳入失业保险的范畴之内。
目前,不少地方的失业职工中,有相当多的人不能享受失业保险,社会上既存在“有险无保”的问题,同时又存在“有保无险”的现象。
从失业保险对登记失业人员的救助方面看,我国的失业保险体系也没有能够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保障功能。
1996年全国被救济的330.79万登记失业人员一年内人均领取的失业救济金只有418.8元,而当年全国职工人均工资为6210元,被救济人员平均领取的失业救济金只相当于在职职工人均工资的6.74%,远远低于国际上失业救济金的平均水平(一般为在职职工工资的50%),这在当年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8.8%的情况下,连失业者本人的最低生活水准也难以维持,其保障功能是很脆弱的。
试论失业保险制度的完善与创新
试论失业保险制度的完善与创新【摘要】失业保险制度是保障失业人员的经济权益,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着诸多问题,包括保障覆盖面窄、待遇偏低、资金来源不稳定等。
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势在必行,以提高保障水平和覆盖范围。
创新失业保险制度也是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关键一环,可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
国际经验的借鉴对于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建议未来我国应加强失业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提高保障水平,拓展覆盖范围,确保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权益。
只有重视失业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的经济挑战,促进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失业保险制度、完善、创新、问题、必要性、好处、国际经验、建议、改进措施、未来发展方向、改革、重视1. 引言1.1 失业保险制度的概念失业保险制度是一种由政府设立和管理的社会保险制度,旨在帮助失业者在失业期间获得经济援助以维持其基本生活。
这一制度通常通过向参保者提供一定期限内的失业救济金或补贴来实现其目标。
失业保险制度在各国普遍存在,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旨在保障失业者的基本生活需求,减轻其经济压力,促进就业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促进就业市场的平衡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为失业者提供经济支持和培训服务,失业保险制度可以有效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减轻失业者的生活压力,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技术革新的背景下,失业保险制度的作用更加突出,需要不断完善和创新,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挑战。
1.2 失业保险制度的重要性失业保险制度的重要性在于其能够提供一定的经济保障和社会保障,帮助失业人员度过失业期间的经济困难。
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有助于增强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的产生。
失业保险制度还能有效促进劳动力的灵活配置,提高劳动力市场的效率。
通过向失业人员发放失业救济金,失业保险制度可以缓解他们的生活压力,降低社会不安定因素,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维护社会和谐。
健全和完善失业保险制度的建议论文
健全和完善失业保险制度的建议论文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我国失业率逐渐增高,失业人数愈发庞大。
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目前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尚存在不少问题和不完善之处,需要进一步加以改进和完善。
一、建立健全的失业保险制度。
失业保险制度是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的重要保障机制,因此,必须建立起健全的失业保险制度。
具体来说,应当建立起完整的失业保险体系,包括政府、用人单位和个人三方共同参与的失业保险制度。
政府作为主体,应当承担制定制度、协调管理和资金投入等职责;用人单位应当根据规定缴纳保险费;个人在失业时可以享受一定的失业救助待遇。
此外,还应当明确失业保险金的发放标准和程序,确保失业人员能够及时享受到应有的保障。
二、建立多层次的失业保险金标准。
失业保险金是失业保险制度的核心内容,直接关系到失业人员在短期内的生活保障。
因此,应当建立多层次的失业保险金标准,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和不同收入水平确定相应的保险金标准,实现失业保险金的差异化调整。
同时,还应当适度提高失业保险金的发放标准,确保失业人员在失业期间能够维持基本生活水准。
三、加强失业教育和培训。
失业人员在失业期间不仅需要获得经济上的帮助,还需要获得职业技能的培训和提升,以提高重新就业的机会和能力。
因此,应当加强失业教育和培训,为失业人员提供相应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帮助他们尽快重新融入社会,实现自身的就业稳定。
四、建立健全的失业人员帮扶机制。
除了提供经济上的援助和职业技能的培训外,还应当建立健全的失业人员帮扶机制,为他们提供心理上的支持和生活上的帮助。
可以通过建立专门的帮扶机构或设立专门的帮扶专线,为失业人员提供及时有效的援助和帮助,帮助他们克服困难,重新振作起来。
五、加强对失业保险制度的监督和评估。
为了确保失业保险制度的有效实施和运行,应当加强对失业保险制度的监督和评估。
浅谈失业保险制度的完善
浅谈失业保险制度的完善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失业问题也逐渐成为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
失业的本质是一种风险,因此,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将有助于缓解失业带来的社会问题,减轻个人和家庭的压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本文将就失业保险制度的现状及其完善进行简要分析探讨。
一、失业保险制度现状目前,中国的失业保险制度已经相对较为完善。
根据《失业保险条例》,失业保险的基本制度包括:失业登记、缴费、领取失业金等。
通过缴纳失业保险费,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可以领取失业金,减轻失业带来的经济负担。
此外,国家每年还根据经济运行情况适度调整失业保险金标准,让失业人员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问题。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国失业保险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 缴费率较低目前,我国失业保险的缴费率仍比较低,执行的是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的制度,一般来说,单位缴纳的比例要高于个人。
但由于某些企业经济原因或其他原因,不能按时足额或者不足额缴纳失业保险,导致部分失业人员无法享受到失业保险的相应待遇。
2. 覆盖面不全面目前,我国失业保险制度还没有覆盖到所有的人群,一些特殊人群如个体经营者、家政从业人员、灵活用工人员等,无法在失业时享受到相应的失业保险待遇。
此外,由于失业金的领取时间比较短,短期内找不到工作的人群也不能长期领取失业金。
3. 失业保险金标准待提高目前,我国失业保险金标准相较于城市的平均工资水平还有一定差距,导致失业人员收到的失业金水平相较于所失去的稳定工作收入仍有一定的缺口。
二、失业保险制度的完善方向要完善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1. 缴费制度的完善应该建立一个更加严格、更加规范的缴费制度,以确保所有缴费单位按时足额缴纳失业保险费。
应该增加对违规单位的罚款和处罚力度,并对失业保险基金的使用和管理进行更加严格的监管。
2. 拓宽失业保险的覆盖面应该将失业保险制度扩大至一些特殊人群,例如个体经营者、灵活用工人员等,在失业时获取相应的保障,减轻失业人员在生活上的压力。
社会保障概论郑功成之令狐文艳创作
《社会保障概论》郑功成令狐文艳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社会保障的理论界定社会保障,是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
这一定义包括如下必备要素:1、依法建立。
2、突出以人为本。
3、具有经济福利性。
4、属于社会化行为。
社会保障的内容主要包括社会救助、社会保险与社会福利三大部分,还有向军人的独立保障系统,以及其他补充性的社会保障措施。
从层次上分,社会保障可以划分三个层次:1、经济保障2、服务保障3、精神保障第三节社会保障的目标与功能一、社会保障的目标总目标是通过保障和改善国民生活增进国民福利来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社会保障制度在实践中需要实现如下分目标:1、帮助国民摆脱生存危机。
2、满足国民的生活保障需求,不断改善和增进国民的福利。
3、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社会保障的功能(一)稳定功能(二)调节功能(三)促进发展功能(四)互助功能(五)其他功能,如防控风险功能资本积累功能第四节社会保障的特征与原则一、社会保障的特征(一)公平性特征主要表现在:1、保障范围的公平性2、保障待遇的公平性3、保障过程的公平性(二)社会化特征主要体现在:1、制度的开放性2、筹资社会化3、服务社会化4、管理与监督社会化(三)福利性特征体现的是社会成员在社会保障方面的交易成本低于所获得的保障待遇。
(四)法制规范性特征主要体现在法律的规范与强制方面。
(五)多样性特征主要表现在:1、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模式日益多样化。
2、同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在一国之内也开始呈现不同的模式。
3、项目结构多样化。
4、水平结构多样化。
(六)刚性发展特征二、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一)公平原则(二)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原则(三)责任分担原则(四)普遍性与选择性原则(五)其他原则,如互济性原则法制性等原则。
第五节社会保障的意义社会保障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一、社会保障突出以人为本,彰显人道主义,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成果与推动力量。
二、社会保障维护并创造着公平的竞争环境,促进着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
试论失业保险制度的完善与创新
试论失业保险制度的完善与创新【摘要】失业保险制度是保障失业人员生活的重要制度之一,然而现行制度存在一些问题,如覆盖面不广、待遇偏低等。
为了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可以考虑加大政府投入、扩大参保范围等方案。
还可以通过引入灵活就业形式、建立失业预警机制等创新举措提升制度效果。
国际经验表明,多国通过改革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取得了成功。
应用科技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推动失业保险制度的发展也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通过完善和创新失业保险制度,可以更好地保障失业人员的权益,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失业保险制度、完善方案、创新举措、国际经验、科技应用、发展、问题、结论1. 引言1.1 引言失业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帮助失业人员渡过难关,保障其基本生活。
随着经济结构和就业形式的不断变化,现行失业保险制度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
为了更好地满足失业人员的需求,提高保障水平,我们需要对失业保险制度进行完善和创新。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现行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制定完善方案、提出创新举措,借鉴国际经验并探讨应用科技推动失业保险制度的发展。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深入探讨,我们希望能够为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参考,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失业保险制度的完善与创新已经势在必行。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和就业形势的变化,我国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失业保险制度,以适应新形势下的需求。
只有不断完善和创新,才能更好地发挥失业保险制度的作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
2. 正文2.1 现行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1. 覆盖范围不足。
目前失业保险制度覆盖范围较窄,很多非正式就业人群、自由职业者以及农民工等群体无法享受到失业保险的保障,造成了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和不公平。
2. 补贴标准不足。
现行失业保险制度的补贴标准相对较低,无法有效地帮助失业人员渡过难关。
尤其在高消费城市,补贴标准明显滞后于生活水平,难以满足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需求。
国家开放大学实用法律基础形考二答案之令狐文艳创作
《实用法律基础》网上作业二令狐文艳一、判断正误题1、具有民事权利能力是自然人享有民事主体地位的标志。
(√)2、能够引起债产生的都是合法的法律事实。
(×)3、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独立进行任何民事活动。
(×)4、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一方当事人提起诉讼的,诉讼时效中止。
(×)5、当事人对造成损害都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当事人分担民事责任。
(√)6、人身权与权利主体的人身密不可分,所体现的是权利主体精神上的利益。
(√)7、物权是指直接支配一定的物并排斥他人干涉的权利。
在我国,物权就是所有权。
(×)8.企业破产案件由债务人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 √ ) 9.人民法院对破产案件作出的裁定,除驳回破产申请的裁定外,一律不准上诉。
( √ )10.持票人取得票据如无对价或无相当对价,不能有优于其前手的权利( √ )11.票据侦务人可以以自己与出票人之间所有的基于人的关系的抗辩对抗持票人。
( × )12.股东全部缴纳出资后,以股东会决议的形式向公司登记机关提供各股东的出资证明。
( × )13.债权人认为债权人会议决议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在债权人会议作出决议后十天内提请法院裁定。
( × )14.债权人认为债权人会议决议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在债权人会议作出决议后十天内提请法院裁定。
( × )15.合伙人之间有关利润和亏损的分担比例对债权人具有约束力。
( × )16、法律、法规不属于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
17、公民为完成法人或其他组织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是职务作品。
(√)18、任何情况下,侵犯他人知识产权都不至于承担刑事责任。
(×)19、我国对专利申请的受理和审查以及专利权的授予统一集中进行,而不是分散在各省市进行。
(×)20、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均或依照著作权法享有著作权。
再论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完善
再论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完善【摘要】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着诸多问题,急需完善。
加强对失业保险基金的监管是关键,避免资金浪费和挪用。
建立更广泛的覆盖范围,确保更多失业人员受益。
提高失业保险金的发放标准,提升保障水平。
加强对失业人员的培训和再就业支持,帮助他们重返工作岗位。
完善法律法规,规范失业保险制度运行。
进一步推动失业保险制度的完善,为失业人员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支持。
完善失业保险制度至关重要,有助于构建更加公平和健康的社会保障体系。
【关键词】失业保险制度、完善、监管、覆盖范围、发放标准、培训、再就业支持、法律法规、推动、保障、支持。
1. 引言1.1 当前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我国失业保险基金的稳定性面临挑战。
由于经济结构调整和行业发展变化的影响,一些传统产业或企业面临困难,失业率呈现上升趋势。
这导致失业保险基金面临着更大的支出压力,而一些地方基金运行不稳定,甚至出现了资金缺口的情况。
现行的失业保险覆盖范围较窄。
目前,我国失业保险制度主要覆盖城镇职工,而农民工、个体工商户等灵活就业人员的保障水平相对较低,还存在很大的保障盲区。
这导致了一部分失业人员无法享受到应有的保险待遇。
失业保险金的发放标准相对较低。
当前我国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较为一般,无法完全满足失业人员日常生活所需。
这也导致了部分失业人员在失业期间生活困难,也影响了他们的再就业积极性。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在面对新形势和新挑战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革,以提高失业人员的保障水平,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1.2 完善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重要性完善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重要性,不仅关乎个体失业人员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稳定,也是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失业保险制度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以适应新形势下失业问题的挑战。
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可以提高失业人员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
失业保险金的发放可以帮助失业人员渡过难关,减少他们的经济压力,增加他们的生活保障;而失业保险制度的完善和健全也会提升失业人员的社会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他们因失业而产生的自我否定和社会排斥感。
完善失业保险制度之我见
!"
三是规范劳动关系。 当前隐性 于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目前基本养老、 失业预算指标和预警系统。 直接影响到享受失业保险人员的界定。 应加大劳 努力向这方面扩宽。三是从长远看, 在失业保险扩面上, 的问题,
山东劳动保障 !!"" ! ・"
编辑 王莹 电话: 0531- 86929384 E - m ai l : w y70@ si na. com
社会
!"#"$%&’()"’*+
保
障
缴。 继续采取现行有效的办法, 对参保单位和职工做到应 收尽收。 可以通过建立个人账户的办法, 增强企业和职工 对失业保险的认知度, 提高他们主动缴费的积极性。 也可 以通过落实各项保险“ 一票征缴” 的办法, 将失业保险与 养老、医疗等保险捆在一起,强化征缴的整体性和一致 性。 二是各级财政应加大对失业保险的资金投入, 缓解当 三是从长远看, 可供选择的办法是开征社会保障税, 它是 阻力最小、 个人激励较大、 易于征收的税种, 况且我国城 镇家庭实际储蓄率水平相当高,征收社会保障税的潜力 相当大。 第二, 解决面往哪里扩的问题。 扩大失业保险覆盖范 围,不仅是为更多的人提供保障,也是缓解基金支付压 力、 增强互济性的要求。当前扩面工作, 一是机关事业单 位必须要应保尽保, 这是社会主义制度民主、 平等的具体 体现; 同时, 今后随着《 国家公务员法》 的实施以及事业单 位的改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失业也会成为一种正 常现象, 失业保险也将为他们提供失业保障。 二是要将城 镇各类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尽快纳入失业保险范围。按照 国际劳工组织公布的《 国际劳工条约》 的约定, 失业救济 保险适用于所有工薪人员。社会保险制度比较成熟的国 家, 失业保险的覆盖面很广, 几乎覆盖了全社会所有企业 的职工。 从我国企业改革的目标看, 凡是有可能失业的劳 动者, 都应纳入失业保险制度的保障范围, 符合条件的应 享受失业救济金。 这既符合社会保障的发展方向, 也有利 医疗保险已扩大到城镇企业各类劳动者,失业保险也应 不仅需要打破所有制界限, 还需要打破的是城乡界限, 将 失地农民、 农村从事二、 三产业的劳动力逐步纳入失业保 险范围。 第三, 解决人往哪里去的问题。一方面, 减少失业是 改善失业保险的前 提,这就要求政府 发挥功能弥补市场 运行自身不足, 在 加强和改善失业调 控工作方面有所作 为。通过规范企业 裁员行为,掌握国 有企业关闭破产、 兼并和改制改组的 节奏,推动改制国 有企业分流安置富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发展及反思论文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发展及反思论文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发展及反思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化的进程,我国的就业形势日益紧张,失业问题逐渐凸显。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成立了失业保险制度,旨在为失业人员提供一定的经济帮助和就业指导,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然而,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旨在回顾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以期为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初。
当时,我国开始进行经济改革开放,劳动力市场开始逐渐市场化。
为了应对这一变化,我国建立了以「公共就业机构+职业介绍机构」为主的失业保险制度。
然而,由于当时的经济基础较为薄弱,许多地方政府缺乏资金和经验,导致制度的实施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1993年,我国出台了《失业保险条例》,正式确立了全国性的失业保险制度。
该条例明确了失业保险的范围、标准和程序,并规定了失业保险金的支付和用途。
此举标志着我国失业保险制度跨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进一步提高了对失业人员的保护水平。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失业保险制度也得到了不断完善。
2000年,我国开始实行社会化统筹的失业保险制度,将失业保险纳入社会保险体系中,由社会保险基金支持。
这一改革进一步加强了失业保险的可持续性和公平性。
然而,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实际参保率偏低。
根据统计数据,目前我国城镇就业人员中仅有约37%参加失业保险,相当大比例的职工未能享受到失业保险的保障。
其次,失业保险金的发放标准较低,很难满足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需要。
此外,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有待加强,很多地方的公共就业机构资金短缺、职业指导师队伍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对策来提高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效能。
首先,应加大对失业保险的宣传力度,提高职工的参保意识和主动性。
其次,应提高失业保险金的发放标准,确保其可以维持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需求。
完善我国失业保险论文
完善我国失业保险论文一、建立失业保险法律制度的原则历史上,英国是第一个强制推行失业保险制度的国家。
1911年12月16日,英国正式批准实施《国民保险法》,其中包括失业保险条款,从而产生了世界上第一个全国范围内强制性的失业保险制度。
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济学家发现经济周期性波动与就业波动之间的关联,证明了经济危机可以导致大规模失业。
并认识到,保护劳动者和创造就业可以成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因而开始倡导为失业者提供制度化支持。
失业保险法律制度历经了百年的变迁,各国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完善,该制度的建立主要基于以下原则:(一)保障劳动就业权原则根据《世界人权公约》,每个人作为社会成员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包括人的平等权、生存权和发展权。
2004年,我国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确定为宪法的基本原则,保障劳动者人权问题已成为我国现代法治社会的基本价值观。
《世界人权宣言》第23条规定:“每个人都享有工作、自由选择职业、公正和满足的工作条件,以及得到保护免遭失业的权利。
”该条中所涉及的是劳动就业权,即具有劳动权利能力与劳动行为能力并有就业愿望的公民依法享有从事有劳动报酬的职业的权利。
该权利是我国劳动者作为公民应该享有的基本人权,是实现其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前提和基础。
而保障劳动者的劳动就业权是实现其生存权法学论坛应优先考虑的问题,失业保险法律制度必须考虑人们的最低生存保障的问题。
平等权和发展权应当是每个劳动者自主地促进社会的经济、社会、文化、政治方面的共同发展,并且平等地参与体面劳动,享受社会发展成果的权利。
因此,国家必须通过一系列措施促进劳动者实现就业,通过建立失业保险法律制度,保障所有劳动者包括失业者和已就业者的劳动就业权,尤其是要为失业者提供再就业的机会和职业发展创造前提条件。
这是《就业促进法》在社会保险法领域的贯彻落实。
(二)国家、社会和个人共同责任原则在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的急剧增多,就业压力日益加大,全体社会成员都承受着失业的风险。
党代表主要表现之令狐文艳创作
1、该同志能积极发挥共产党先锋模范作用,认真执行党的决议和政策,始终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能时刻坚持党的领导,牢记党的宗旨,始终把“为党功能工作,为民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
自担任安监局局长以来,主动为广大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带领全局人员,严格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指导方针,认真落实党中央对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指示。
为市中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好有力安全保障,使所在单位多次受到省、市政府的表彰。
该同志始终以和谐、包容的思想心态对待同志,在团结同志中推进了工作。
经常深入到群众中调查研究,能够从群众反映的热难点问题抓起,坚信群众利益无小事,切实稳定大局。
该同志廉洁自律情况良好,严格遵守各项法规制度。
令狐文艳2、该同志能积极发挥共产党先锋模范作用,认真执行党的决议和政策,始终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带领村两委一班人,使全村经济快速发展。
个人具有较强的农村实际工作能力,凝聚了村两委的战斗力,经常深入到群众中调查研究,能够从群众反映的热难点问题抓起,坚信群众利益无小事,切实稳定大局。
该同志廉洁自律情况良好,严格遵守各项法规制度。
主要不足:还需进一步加强政策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
3、该同志能保持思想上的先进性,坚定政治立场。
在平时工作中团结同志,热情为村民服务,遇到问题不退缩,不断总结和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善于向新老同志学习先进的经验和最新的理念。
经常深入群众,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
该同志廉洁自律情况良好,严格遵守各项法规制度。
主要不足:还需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4、该同志思想政治素质好,拥护党的领导,认真执行党的决议和政策,始终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个人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能够紧跟时代发展需要不断调整工作思路,善于在工作中凝聚各方面力量共同进步。
在街道社事办文化教育工作中,能积极主动为群众服务,做好本职的工作。
该同志廉洁自律情况良好,严格遵守各项法规制度。
主要不足:还需进一步熟悉农村实际工作。
八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之令狐文艳创作
八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令狐文艳班级姓名成绩(一)宋昭公出亡①,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
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②,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③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④者众也。
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选自《新序》[注]①出亡:失国后逃亡。
②发政举事:施政办事。
③侍御:侍从妃子。
④谄谀:奉承拍马。
⑤卒:终于。
1.解释下列加点词。
(4分)(1)私臣:(2)齐地方千里:(3)吾知所以亡矣:(4)内外不闻吾过: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4分)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3.简要分析齐威王“战胜于朝廷”与宋昭公“卒得反国”的原因。
(4分)(二)汉明帝尊师上①自为太子,受《尚书》于桓荣,及即帝位,犹尊荣以师礼。
尝幸②太常府,令荣坐东面,设几杖,会百官及荣门生数百人,上亲自执业③;诸生或避位发难④,上谦曰:“太师在是。
”既罢,悉以太官供具赐太常家。
荣每疾病,帝辄遣使者存问,太官、太医相望于道。
及笃,上疏谢恩,让还爵士⑤。
帝幸其家问起居⑥,入街,下车,拥经而前,抚荣垂涕,赐以床茵、帷帐、刀剑、衣被,良久乃去。
自是诸侯、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
荣卒,帝亲自变服临丧送葬,赐冢茔于首山之阳。
子郁当嗣⑦,让其兄子泛;帝不许,郁乃受封,而悉以租入与之。
帝以郁为侍中。
【注】①上:汉明帝刘庄。
②幸:驾幸,到。
③执业:听讲。
④避位发难:离开座位向皇帝提出疑难问题。
⑤爵士:爵位和封地。
⑥起居:此为病情。
⑦嗣:继承爵位。
1.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①太师在是()②悉以太官供具赐太常家()③拥经而前()④抚荣垂涕()2.翻译句子(2分)荣每疾病,帝辄遣使者存问。
3.读了本文,然后结合《送东阳马生序》一文,谈谈你得到的启示。
(2分)(三)范滂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①人也。
少厉②清节,为州里所服。
关于完善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几点思考
关于完善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几点思考作者:谢金芳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14年第12期摘要:失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及劳动就业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稳定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时期,面临着比以往更加严峻的失业状况。
但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却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需创新理念,从拓展失业保险理论基础、促进就业、扩大覆盖面、改进缴费机制、完善统计指标体系等方面完善我国失业保险制度。
关键词:失业保险制度;创新;完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
完善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
增强失业保险制度预防失业、促进就业功能,完善就业失业监测统计制度。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又强调:“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使劳动者生活更加体面、更有尊严。
”可见,就业问题成为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
而现阶段,我国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失业状况,失业保险作为保障失业者基本生活和促进就业的一个有效方式,其制度的完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的经济社会转型与失业状况失业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转型的伴生现象之一,当前我国处于经济社会全面加速转型时期,严峻的失业状况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阻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顺利转型。
(一)我国的经济社会转型我国的经济社会转型特指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的中国现代化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基本启动力量是市场经济;基本坐标是如何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以充分发挥和中国如何以强有力的经济、政治、文化实力跻身世界强国之林;根本价值趋向是实现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跃进。
我国社会经济转型的内容是独特的,一是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二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农业及工业社会转型。
我国的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是相伴而行的,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转型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是同步进行的。
经济社会转型需要“转型成本”,失业是我国社会经济转型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试论失业保险制度的完善与创新
试论失业保险制度的完善与创新【摘要】失业保险制度是保障失业人员权益的重要制度,然而现行制度存在诸多问题。
为此,必须对失业保险制度进行完善,并加强创新,建立多元化的保险制度,提高覆盖率和待遇标准。
未来应该注重提出建议,使失业保险制度与经济发展相协调,落实政府主导的政策。
通过这些举措,可以更好地保障失业人员的权益,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关键词】失业保险制度、完善、创新、多元化、覆盖率、待遇标准、发展建议、经济发展、政府主导、协调。
1. 引言1.1 概述失业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是国家为解决失业人员生活困难而设置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其目的在于提供失业人员一定期限内的经济补偿和帮助,使其能够度过失业期间的生活困难。
失业保险制度通常由政府主导,由政府出资建立专门的失业保险基金,并通过相关部门对失业人员进行登记和管理,以确保失业人员能够及时获得相应的救助。
失业保险制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各国根据自身国情和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失业保险政策和措施,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在当前社会经济形势下,失业保险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它不仅帮助个体失业人员渡过经济难关,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还能够促进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完善和创新失业保险制度,提高其覆盖率和待遇标准,已经成为当前各国普遍面临的任务和挑战。
的完善和创新将对促进全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1.2 现行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1. 覆盖面较窄:当前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相对较窄,很多农民工、个体工商户等特殊群体往往无法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导致部分失业人员无法得到应有的保障。
2. 待遇水平较低:现行失业保险制度中的失业金标准相对较低,难以满足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需求,影响了其生活质量和就业信心。
3. 缺乏多元化选择:目前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缺乏多元化的选择机制,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无法满足不同失业群体的实际需求。
4. 手续繁琐、操作复杂:现行失业保险制度中的申领流程繁琐、审核标准不统一,造成了很多失业人员难以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问题。
回归与变革:我国失业保险法律制度的完善之路
回归与变革:我国失业保险法律制度的完善之路王显勇【摘要】我国现行失业保险制度和政策运行实践表明其具有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属性,这不符合社会保险的制度原理.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改革应当使其回归社会保险的制度原理,变革为就业保险,重溯制度目标,实现制度更迭:构建保生活、促就业、防失业三位一体的制度目标模式,其中生活保障是基础,促进就业是核心,预防失业是补充;完成从失业保险向就业保险的制度转化,建立实现制度目标的三项就业保险给付;完善促进就业导向的失业给付制度,将职业介绍补贴和职业培训补贴制度改造为就业给付制度,建立经济不景气时期的缩短工时工资补贴制度.【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7(000)005【总页数】12页(P138-149)【关键词】失业保险;就业保险;社会保险;就业促进;社会保险法【作者】王显勇【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北京10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F475(一)2006年—2016年失业保险相关统计数据自古到今,人类社会的整个历史可以说是一部追求安全保障的记录。
社会保险制度在人类解决生、老、病、死、伤、残及失业等意外事故,追求生存安全,图谋生活保障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失业保险作为社会保险的重要环节,旨在保障在职劳工遭遇非自愿性失业时,提供失业给付维持最低生活安全及避免造成社会问题。
*柯木兴:《社会保险》(修订版),台北:三民书局,2002年,第44、358页。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历经30年的发展历程,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失业保险条例》也已经实施18年,为数额庞大的失业者群体提供了一定的生活保障。
当前失业保险法律制度正处于修改完善的历史节点。
笔者以2006—2016年国务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人力资源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的统计数据为依据,以覆盖率(失业保险年末参保人数÷城镇就业人数×100%)、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城镇总就业人数×100%)、失业保险领取率(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00%)、失业保险金替代率(平均失业保险金÷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100%)、失业保险基金当年使用率(当年失业保险基金支出÷当年失业保险基金收入×100%)、当年累计结余额等为参照点予以图表化,力图从中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完善相关制度的法制建议。
完善失业保险政策思考之欧阳地创编
完善失业保险政策思考失业保险是通过国家立法建立的失业保险基金,对非本人原因暂时失去工作,致使工资收入中断而失去维持生计来源,并在重新寻找新的就业机会时,从国家或社会获得物质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它具有普遍性、强制性、互济性等特征,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和再就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失业保险制度面临着新的形势和重要挑战。
一、失业保险制度发展历程及特点(一)国外失业保险制度发展与改革失业保险制度是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产物,自建立迄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有72个国家建立了失业保险制度。
其发展历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初建阶段(20世纪初到二战以前)。
这一时期,失业保险的主要功能是满足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需求。
19世纪末20世纪初,频发的经济危机使失业变得日益普遍和严重,导致了大规模的工人运动。
为了缓解社会冲突,法国、英国等工业化国家率先建立了失业保险制度。
二是扩展阶段(二战以后至70年代初期)。
这一时期,失业保险趋于福利化。
这一阶段发达国家的失业保险制度一直处于快速发展过程中,有些国家社会保障的福利化倾向波及到失业保险制度,出现了过度保护的现象,待遇水平提高过大,期限逐步延长,过分“慷慨”抑制了失业者寻找工作的积极性,产生了消极作用。
三是改革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
这一时期,运用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预防失业功能作用显现。
在石油危机的冲击下,西方国家经济陷入“滞胀”,失业率明显上升并居高不下。
为了促进就业、减少失业,瑞典等发达国家开始对失业保险制度进行改革,通过新增失业金津贴给付、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等形式,赋予其稳定促进就业的功能。
纵观国际失业保险制度的发展历史,既有失败的教训,也有成功的经验。
其基本规律是从初期只重视保障失业者生活的单纯功能,向既保障基本生活、促进就业,又预防失业的综合功能发展。
具体说,有五个主要特点:一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步扩大覆盖范围,努力将以工薪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劳动者纳入保障范围,并针对就业方式的多样化,逐步重视自雇就业、非全日制就业人员的失业保障问题。
完善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思考
完善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思考
韩淑丽
【期刊名称】《理论界》
【年(卷),期】1998()4
【摘要】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我国的实践上讲,失业人员的存在已不可避免。
失业问题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必须由全社会共同解决。
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办法是建立失业保险制度,逐步扩大失业保险范围,加强失业保险基金的管理。
【总页数】3页(P39-41)
【作者】韩淑丽
【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42
【相关文献】
1.我国有2400万人获益于失业保险制度国家劳动保障部拟修订《失业保险条例》,改革完善失业保险制度
2.关于完善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几点思考
3.关于完善我国
失业保险制度的思考4.完善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思考5.各国失业保险制度比较研
究及完善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建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善失业保险政策思考令狐文艳失业保险是通过国家立法建立的失业保险基金,对非本人原因暂时失去工作,致使工资收入中断而失去维持生计来源,并在重新寻找新的就业机会时,从国家或社会获得物质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它具有普遍性、强制性、互济性等特征,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和再就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失业保险制度面临着新的形势和重要挑战。
一、失业保险制度发展历程及特点(一)国外失业保险制度发展与改革失业保险制度是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产物,自建立迄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有72个国家建立了失业保险制度。
其发展历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初建阶段(20世纪初到二战以前)。
这一时期,失业保险的主要功能是满足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需求。
19世纪末20世纪初,频发的经济危机使失业变得日益普遍和严重,导致了大规模的工人运动。
为了缓解社会冲突,法国、英国等工业化国家率先建立了失业保险制度。
二是扩展阶段(二战以后至70年代初期)。
这一时期,失业保险趋于福利化。
这一阶段发达国家的失业保险制度一直处于快速发展过程中,有些国家社会保障的福利化倾向波及到失业保险制度,出现了过度保护的现象,待遇水平提高过大,期限逐步延长,过分“慷慨”抑制了失业者寻找工作的积极性,产生了消极作用。
三是改革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
这一时期,运用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预防失业功能作用显现。
在石油危机的冲击下,西方国家经济陷入“滞胀”,失业率明显上升并居高不下。
为了促进就业、减少失业,瑞典等发达国家开始对失业保险制度进行改革,通过新增失业金津贴给付、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等形式,赋予其稳定促进就业的功能。
纵观国际失业保险制度的发展历史,既有失败的教训,也有成功的经验。
其基本规律是从初期只重视保障失业者生活的单纯功能,向既保障基本生活、促进就业,又预防失业的综合功能发展。
具体说,有五个主要特点:一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步扩大覆盖范围,努力将以工薪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劳动者纳入保障范围,并针对就业方式的多样化,逐步重视自雇就业、非全日制就业人员的失业保障问题。
二是合理确定失业保险待遇,克服过度保障和福利化对市场就业的消极影响,同时根据就业时间和参保期确定待遇期,并对接近退休年龄的失业者有专门照顾,将失业保险与养老保险制度相衔接。
三是严格享受条件,更加重视与促进就业措施紧密结合,要求失业者正确履行积极求职就业的义务,防止其对失业保险的依赖。
四是通过对提前就业者给予就业补助,为失业人员提供迁居费补贴或在其参加职业培训期间提供书费、交通费,鼓励失业人员创业等形式,更加积极的促进就业。
五是重视发挥失业保险预防失业的作用。
对企业面临风险采取缩短工时、降低工资办法而不裁员的,由失业保险基金给予工资性补贴,或根据企业裁员的情况确定企业缴纳失业保险的费率。
同时,建立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机制。
(二)国内失业保险制度发展历程我国失业保险制度起步较晚,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并不断地完善。
总体来看,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救济性色彩浓厚的建立阶段。
这一阶段以1986 年国务院颁发《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为标志。
《暂行规定》将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限定为“四种人”,并确定以基金制方式筹集保险费,规定企业按全部职工标准工资总额1%缴纳保险费。
将保险待遇定义为“待业救济金”,同时规定了领取救济金的资格条件和待遇水平。
从这些基本内容不难看出,《暂行规定》实际上是一种覆盖范围仅限于国营企业且保障层次很低的失业救济制度,失业者个人并不承担缴费义务,而享受的待业救济金也仅仅是为了解决失业者最基本的生活困难,其实施范围狭窄,资金来源渠道单一,保障能力有限,失业救济性质明显。
2、重生活保障,轻促进就业的过渡阶段。
这一阶段以国务院1993年颁发《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和1998年颁发的《关于切实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的通知》为标志。
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经济改革的力度加大,国有企业富余人员问题浮出水面。
1993年国务院颁发《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进一步强化了失业保险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作用,对失业保险基金的缴费比例进行了适当调整,但是较《暂行规定》并没有大的突破和超越。
1998年国务院颁发《关于切实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的通知》,赋予了失业保险新的功能,即运用失业保险基金支持国有企业改革,确立了财政、企业和失业保险基金“三三制”筹资原则,保障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
3、保障生活与促进就业并进的完善阶段。
这一阶段以1999年国务院发布的《失业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为标志。
《条例》在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强化失业保险的保障功能、强调失业保险权利与义务的对应、体现失业保险的性质、保障职工合法权益方面无疑有很大的进步。
这主要表现在:(1)确立了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和促进再就业的基本目标。
(2)将失业保险的实施范围扩大到城镇各类企事业单位及其职工。
(3)建立了国家、单位、职工三方负担的筹资机制。
(4)确定了失业保险待遇的享受条件、申领程序。
(5)重新调整了支出项目和支付标准。
(6)提高了统筹层次,实行了市级统筹。
(7)加强了基金管理,规定失业保险基金必须存人银行的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4、以立法为特征的巩固阶段。
这一阶段以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为标志。
我国社会保险制度历经多年探索发展,以立法保障进入了规范发展的新阶段。
其中,《社会保险法》对失业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缴费责任、待遇条件、申领程序、享受期限、标准确定、医疗保险、关系接续等都作了明确规定,同时,在制度实施过程中对那些拒不参保缴费的单位,采取刚性手段,明确了法律责任,彻底改变了以往《条例》中只授予劳动保障部门依法查处的行政权力的弹性,通过立法的形式有力解决了以往法规政策存在效力低、强制力弱、执行力差等现象。
二、我省失业保险政策特征及面临形势安徽省失业保险制度是伴随着国家的失业保险制度建立而建立、发展而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视野保险制度体系,并在促进我省经济社会稳定和谐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我省失业保险政策实施情况2010年末,我省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84万人,比1998年末(1999年《失业保险条例》颁布实施)增加了143.6万人,增长了 1.67倍。
失业保险基金总支出达到了9.7亿元,其中支付失业人员失业保险金为4亿元,占基金支出的41.0%,支出规模比1998年增加了近3亿元。
自失业保险启动以来,全省共向300余万失业人员支付88.31亿元失业保险金,累计支出职业介绍和职业培训两项补贴达 3.13亿元,有力保障了参保职工失业后的基本生活,为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特别是2009年,为应对金融危机,向困难企业支付岗位补贴 6.4亿元,起到良好的稳定就业效果。
(详见附表)(二)现行失业保险政策面临的挑战自2000年我省颁布的《条例》已实施10年,制度出台时所面临的经济和社会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失业保险正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在保障范围有限,保障水平偏低,促进就业功能不足,预防失业功能缺失的情况下,造成失业保险制度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1、失业保险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缺乏有序衔接。
失业保险制度建立初期,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其主要功能定位于保障失业者的基本生活。
近年来,随着覆盖城乡的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最低工资等社会保障制度日益健全和完善,尽管失业保险对失业者生活保障功能有所弱化,但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之间仍然存在重复交错、缺乏有序衔接,失业保险制度的整体效用受到挑战。
2、失业保险预防失业的功能缺失。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经营风险增大,个别企业、行业或地区出现高失业的风险也增大,政府有责任引导和支持企业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就业,减少失业。
失业保险作为应对失业风险的重要制度,既要为已经失业的人员提供帮助,也要从失业源头上着力,主动支持企业保持职工队伍稳定,提高专业技能,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更好的人力资源保障。
在企业受益的同时,解除了职工怕丢“饭碗”的后顾之忧,增强了安全感,进一步激发他们主动参与企业发展的热情,实现与企业的良性互动。
另外,提高就业稳定性,减少失业发生,是政府就业工作的重要目标,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重大措施。
可以说,是多方共赢的结果。
而现行失业保险制度在这方面缺乏必要的安排,用人单位只有参保缴费的义务,但未能从失业保险制度中受益,影响企业参保积极性。
3、失业保险促进再就业制度尚不完善。
失业保险不仅具有生活保障、稳定就业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其促进再就业的积极意义,但目前从我省的政策看,失业保险在促进再就业方面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一是促进再就业措施不完善。
《失业保险条例》的主要功能就定位于保障失业者的基本生活,而在促进其再就业方面措施明显不够,只有职业培训和职业介绍两种补贴。
此外,传统的失业保险工作的评价标准也往往是看有多少失业者享受了多少失业保险金,而不是失业保险金促进了多少失业者就业。
因此,从根本上来讲,《失业保险条例》及我省出台的《规定》实际上是对失业者进行短期救济的制度。
二是再就业培训流于形式。
在对失业者进行培训的过程中,各地往往是重形式、轻内容,很多失业者难以学到真正有用的技能。
在培训工作中,相关机构也没有建立起激励机制刺激失业者学习技能,各地一般都是在失业者报名参加培训后,不管失业者是否真正参加了培训,最后都可以得到技能证书。
有的再就业政策由于原则性太强,导致实际执行中难免伴随形式主义的做法。
如有的地方政府为了解决下岗失业问题,开办本来并不需要的项目,招聘本来并不需要的劳动力,让他们从事本来就不需要的工作。
三是用于促进再就业资金有限。
从失业保险基金的支出结构来看,大部分基金用于发放失业保险金。
虽然近年来,失业保险支出用于促进再就业的比例比往年有所提高,但由于《规定》中明确用于两项补贴资金不得超过当年征缴额的12%,导致可用于促进就业的资金十分有限。
同时,由于缺少促进再就业补贴项目、标准、程序等一整套统一的具体实施办法,目前各地实际操作中促进再就业经费大多用于劳动力市场建设经费上,真正意义上的促进再就业功能的开发和利用仍是我省失业保险工作中相对薄弱的环节。
4、参保群体尚未实现全覆盖。
虽然我省失业保险参保人数持续增加,但与实现动态全覆盖的目标仍有差距,从根本上说,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我国用工制度与人事体制之间的矛盾造成的。
从全省来看,到2008年底,全省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和城镇私营企业从业人员约为450万人,实际参加失业保险的为373万人,约占83%,仍然有77万人未参加失业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