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BRICs一起梦想:通往2050 年的道路

合集下载

郎咸平说高盛

郎咸平说高盛

通货膨胀太有意思了,我给你一个数据,最近石油价格涨到 146美元一桶,大米价格飞涨,按照经济学理论都是错的!不过很多经济学家是只认死道理,不知道怎么一回事!我给你一个数据你就懂了,石油的需求每天是 8600万桶,石油的供应是每天是8700万桶,很明白的是供过于求!供过于求价格应该下跌,可是不跌反而上涨。

四大农产品目前国际仓储量是1.46亿吨,消费量是1.32亿吨,储存量明显大于消费量,也是供大于求,但农产品价格还是在上涨,这就是国际炒家造成了,这是第一次,从来都没有发生过。

很多国内的人邀请外国的人来演讲,很多都是他的马前卒,来做说客的。

你想想什么是他们最高战略指导方针,我在这里不知道为什么心情比较愉快,我就告诉你他们的操作手法好不好?那是真正的郎氏秘籍,因为我是彻头彻尾的资本主义经济学家,我太懂他们那一套了。

你想想,全世界的股票市场都不太好,全世界楼价都是飘忽不定,黄金价格炒得太高,所以这些国际炒家他准备怎么做,我请大家站在他们的角度来看问题,不要站在你自己的角度,股票不好炒,楼房也不好炒,黄金也不好炒你能炒什么呢?就剩下石油和大众物资、铁矿、铜矿都可以炒,但你要炒只能炒期货,国际金融炒家只能是炒期货,我劝各位来宾你千万不要炒期货,因为你缺乏下面的这个水平。

期货要炒的成败,有一个必备的原则,那就是经济基本面一定要配合你的炒作方向,比如我今天赌今天这个汽油会涨你就要肯定一定有人会买这个东西,比如说你认为大米会涨,你就一定要确认一定有一个傻瓜国家去大买这个大米。

你一定要掌控基本面才能来炒期货,否则基本会失败。

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么想问题的。

一下子就看到了中国,你知道中国的影响有多大吗?我们石油价格才涨了13%左右,全世界期货市场的石油价格当天一下子大跌,因为中国人买什么东西,什么东西价格上涨,因为中国人太多了,就以国际金融炒家的立场来看问题,中国人买什么东西,什么东西就大涨,这不就是基本面呢?因此在中国政府买什么东西之前先买,比如从一百块炒到三百块,再卖给政府,他就赚两百块,生产者不赚钱,我们大亏,这就是国际金融炒家的阴谋。

金融学考试资料:案例分析

金融学考试资料:案例分析

案例22——逃亡者“天堂”梦断一直以来,加拿大被称为中国逃犯的“安全避难所”和刑事犯罪“逃亡者的天堂”,厦门远华特大走私案首犯赖昌星逃往加拿大已有9年之久,携10亿元巨款外逃的中国银行黑龙江省分行河松街支行原主任高山等人也是选择了加拿大作为落脚点,以致有犯罪分子放言,外逃首选加拿大1然而,加拿大联邦公共安全部部长戴国卫于2008年8月22日发表的声明打破了中国逃犯的“天堂”幻想。

当天,涉嫌合同诈骗,被中国公安部通缉、潜逃加拿大5年之久的重大经济犯罪嫌疑人邓心志被遣返回国。

戴国卫在声明中说,邓心志被遣返“进一步表明了我们政府的承诺,就是加拿大不会成为逃亡者的天堂”。

2●案情简介2002年1月至8月间,邓心志涉嫌伙同陈泉山、崔自力,冒充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北京市朝阳区支公司领导及工作人员,以支付高息为诱饵,编造“国寿养老金还本保险”险种、使用伪造的印章、签订虚假的保险合同等手段,先后骗取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和中纺粮油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保险费,共计人民币1825万元。

2003年1月,事情败露后,三人仓皇出逃。

其中,邓心志、崔自力二人持旅游签证潜逃到加拿大多伦多;陈泉山在逃往外地一年多后,于2004年5月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

2005年2月4日,陈泉山被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以合同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剥夺政治权利三年,并处罚金15万元。

2008年8月22日,邓心志被加拿大警方遣返回国,被公安机关逮捕34邓心志是由加拿大遣返我国的首名经济犯罪案件嫌疑犯。

2008年8月22日,加拿大联邦公共安全部部长戴国卫发出的声明指出:“加拿大边境服务局(CBSA)确认将邓心志先生遣返回中国,邓因涉嫌犯有合同诈骗罪行而被中国有关方面通缉。

”声明同时指出,邓心志在加拿大被遣返进一步表明加拿大政府的承诺,就是:加拿大“不会成为逃亡者的天堂”该国对犯罪的“容忍度为零。

”5经典防腐洗钱案例:重庆晏大彬案重庆巫山县交通局原局长晏大彬受贿、其妻傅尚芳洗钱一案,最后认定晏大彬犯受贿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认定傅尚芳犯洗钱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并处罚金50万元。

金砖四国的故事_是美好幻想还是理性预测_来自高盛全球经济研究部主管吉姆_奥尼尔的

金砖四国的故事_是美好幻想还是理性预测_来自高盛全球经济研究部主管吉姆_奥尼尔的

272006 7 国际融资International Financing经济学家喜欢做预测,做出的预测在内容上是各种各样的,但调子上有悲观的,也有乐观的。

近来经济学家的声名有些走下坡路,但是人们还是认为没有经济学家的声音,会更糟糕。

关于金砖四国BRICs(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的故事是髙盛全球经济研究部主管吉姆・奥尼尔对未● 高盛专家谈BRICs未来有那么一天,人们对G7在一起的关注程度大大降低,取而代之的是对BRICs的关注。

BRICs是什么,是金砖四国,哪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

为什么关注?一句话,那时金砖四国对整个世界经济的格局影响已经举足轻重。

这样一种前景如果能够成为一种现实,那可就应验了中国的一句老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BRICs story: nice mirage or rational forecast?金砖四国的故事:是美好幻想还是理性预测——来自高盛全球经济研究部主管吉姆・奥尼尔的解读 ■本刊记者 井华来几十年的一种乐观的预测。

4年前,吉姆・奥尼尔在第66期全球经济报告《全球需要更好的经济之砖》中首次创造这一首字母缩写,两年后又在第99期全球经济报告《与BRICs一起梦想:通往2050年的道路》出现,最近,吉姆・奥尼尔发表观点认为:BRICs国家能够更早实现FORUM财经论坛“梦想”,比我们2003年预测得还要快。

将这些国家系统地纳入全球经济决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那么BRICs的故事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前不久,吉姆・奥尼尔到北京,在与记者的见面交流中做了权威的解读,以下便是他的主要观点。

梦想与现实自我们引入BRICs的概念以来,有两个主题反复出现:BRICs能否实现梦想?还有哪些国家会加入BRICs的行列?BRICs的潜力与现实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正如我们在2003年的报告中指出的那样,将梦想变为现实的关键是BRICs找到并保持增长的条件。

没有这些条件,BRICs的潜力就不能实现。

金砖国家概况

金砖国家概况

金砖国家概况传统“金砖四国”(BRIC)引用了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英文首字母。

由于该词与英文中的砖(Brick)类似,因此被称为“金砖四国”。

南非加入后,其英文单词将变为“BRICS”,并改称为“金砖国家”。

名称由来“金砖四国”(BRICs)一词最早由高盛证券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在2001年11月20日发表的一份题为《全球需要更好的经济之砖》(The World Needs Better Economic BRICs)中首次提出,2003年10月,该公司在题为《与BRICs一起梦想:通往2050 年的道路》(Dreaming with BRICs:The Path to 2050)的全球经济报告中预言,BRICs将于2050年统领世界经济风骚,其中:巴西将于2025年取代意大利的经济位臵,并于2031年超越法国;俄罗斯将于2027年超过英国,2028年超越德国;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中国可能会在2041年超过美国从而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印度可能在2032年超过日本;BRICs合计的GDP 可能在2041年超过西方六大工业国(G7中除去加拿大),这样,到2050 年,世界经济格局将会大洗牌,全球新的六大经济体将变成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巴西和俄罗斯。

高盛的这份经济报告,使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四国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代表和发展中国家的领头羊受到世界更多的关注,由此BRICs(译称“金砖四国”)的称谓便风靡世界。

2005年12月1日,高盛发布的新报告《BRICs有多稳固》(How Solid are the BRICs?)称,BRICs看起来确实比其他发展中国家(无论大小)的进步要快。

高盛由此调整预测:中国将在2040年超过美国(比2003年的预测稍快一些),而印度将在2033 年超过日本(比早先的预测稍慢一些,原因是日本的经济状况有所改善)。

随着“金砖四国”这一全新概念的诞生,韩国总统卢武铉率领上百名重量级政商人士展开“金砖四国外交”;G7财长会议2005年首度邀请金砖四国代表列席;日本丰田汽车等跨国企业的全球棋盘因此重新部署。

2_世界格局新变化与中国外交

2_世界格局新变化与中国外交

• 除了“金砖国家”之外,墨西哥、波兰、土耳其、 阿根廷、埃及等一大批地区大国都以持续较高的 发展速度而在地区乃至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大 的影响。
• 21世纪国际格局的变化,不是美国的衰落, 而是众多“他者”的崛起。
——法里德·扎卡利亚
然而,一批发展中大国的“群体性”崛 起,这却是世界历史上未曾出现过的现象。
• “阿拉伯之春”、“占领华尔街”运动都是 当代街头运动的典型事例。
• 21世纪的国际格局中不能不考虑非国家行 为体的作用,这将改变过去国家政府是国 际关系中唯一主导力量的状况,这是值得 各国政府和社会深刻关注的现象。
(四)大国战略协调与对话深入发展
• 目前已经建立了诸多稳定的大国战略协调机制。 如8国峰会和20国峰会等。 • 中日韩三国外长会议(定期) 。 • 中欧自2005年起每年定期举行副外长级的战略对 话、国家元首热线电话等。 • 2009年4月,中美宣布将布什时期的“中美战略经 济对话”和“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建设为“中美 战略和经济对话”。 • 2010年3月英国外交大臣米利班德访问中国期间, 两国宣布提升中英战略对话机制级别。
(二)新时期中国外交两大理念: • 和平发展 • 和谐世界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07.10.15) 2007.10.15)
我们主张,各国人民携手努力, 我们主张,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 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 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 民主化;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 民主化;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 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 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文化上相互 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 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 明繁荣进步;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 明繁荣进步;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 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 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 和平稳定;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 和平稳定;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 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公务员考试常见名词解释

公务员考试常见名词解释

金砖五国金砖国家(BRICS),也被称为金砖五国,代指全球五个主要的新兴市场,分别为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其人口和国土面积在全球占有重要份额,并且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

这五个国家的英文名称首字母合起来是BRICS,发音类似英文的“砖块”(brick)一词,故称金砖国家。

一般认为,最早提出“金砖四国”这一概念的是美国高盛公司,2003年10月高盛公司发表了一份题为“与BRICs一起梦想的全球经济报告"。

报告估计,到2050年,世界经济格局将会经历剧烈洗牌。

全球新的六大经济体将变成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巴西、俄罗斯。

“金砖四国”这个词是高盛公司的吉姆·奥尼尔于2001年首次提出的。

2010年11月二十国集团会议在首尔举行,南非在此次会议上申请加入“金砖四国”。

2010年12月中国作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轮值主席国,与俄罗斯、印度、巴西一致商定,吸收南非作为正式成员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金砖四国”即将变成“金砖五国”,并更名为“金砖国家”(BRICS)。

吸收南非加入合作机制,也使“金砖四国”能够进一步加强同南部非洲各国的经贸关系。

很多南非公司在南部非洲国家设有分公司,地缘接近;风俗相通,它们在这些相对不发达国家投资具有信息快捷、交易成本低的优势。

如果四国投资和贸易能通过南非中转,回报率将显著提高。

除经济领域以外,南非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将有利于五国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联合国改革、减贫等重大全球性和地区性问题上协调立场,更好地建设一个公平、平衡的国际政治新秩序。

二十国集团20国集团或者廿国集团,由八国集团(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俄罗斯)和十一个重要新兴工业国家(中国、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墨西哥、沙特阿拉伯、南非、韩国和土耳其)以及欧盟组成。

按照惯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列席该组织的会议。

廿国集团的GDP总量约占世界的85%,人口约为40亿。

正确理解重要战略机遇期

正确理解重要战略机遇期
一是全球金融危机和新科技革命带来的世界经济和全球产业结构的重组。
近代以来的世界经济发展历程中,几乎每一次大的经济危机之后,都会伴随着一场以“剧烈的生产方式变革和产业结构调整”为主要特征的科技革命,蕴育着科学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新一轮的科技革命竞争已经开始了,我们正处于新科技革命和新产业革命的前夜。美国趋势学家杰里米?里夫金在《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中认为,建立在互联网和新能源相结合基础上的革命即将到来,它将是人类文明史上继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它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必将带来在新材料、新能源、信息产业等产业的革命。
从力量对比来看,金砖国家代表的新兴大国实力不可小觑。目前,“金砖国家”国土面积占世界领土总面积的27%,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43%。金砖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已经占到全球的 20%左右,而且经济增长速度已经超过发达国家,其国际影响力日益壮大。尤其是在 G20框架内,新兴大国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在世界经济和金融机构改革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多少有些超出高盛预料之外的是,被称为“金砖”的那些国家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个个经济发展表现不凡,并很快促成了“金砖国家”峰会和一系列多层次的对话与合作机制,并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毫不费力地实现了从“金砖四国”(BRIC)拓展为更加完整的“金砖五国”(BRICs),并正在向着经济、科技、社会、环境、国际制度改革等众多纵深议题领域挺进,新兴大国的群体性崛起正在成为中国国际战略的重要依托,过去几个世纪以来西方主导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的格局正在被打破。中国必须因势利导,抢抓战略机遇,积极推动与新兴市场国家之间的合作,维护和巩固中国崛起的势头,并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牢牢把握全球治理改革的主动权和中国和平发展的主动权。

中国对印度的战略与印度的“大国情结”论文

中国对印度的战略与印度的“大国情结”论文

中国对印度的战略与印度的“大国情结”论文与中印关系相似,美印关系近年来的曲折历程也表明,“大国情结”在印度的对外关系中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之一。

今天店铺要与大家分享的是:中国对印度的战略与印度的“大国情结”相关论文。

具体内容如下,欢迎参考:在冷战后“一超多强”的格局中,印度被认为是多强之一,实力地位与俄、日、英、法、德、中属于同一等级,而在这个等级中,中国的综合实力又被认为大于其余国家。

①虽然中印两国同为发展中大国,在谋求稳定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发展等方面享有巨大的共同利益。

然而,作为同属一个实力等级,而又毗邻而居的强国,两国之间既存在着结构性矛盾,又存在涉及现实利益的具体矛盾。

②在这种情况下,印度不可避免的采取了具有明显的两面性和摇摆性的对华政策,既有愿意与中国开展合作的一面,也有防范甚至敌视中国的一面。

③对中国而言,印度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如果印度与美国走向结盟,对中国的遏制作用不言而喻,将会对中国构成严重威胁。

因此,中国应该积极主动的回应印度对华友好的一面,化解敌对情绪,淡化结构性矛盾造成的负面影响,力图促成印度在中国崛起的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或至少避免使其成为中国崛起的阻碍。

落实到具体政策上,中国应该更有效地接触印度,避免其与美国结盟共同遏制中国崛起。

笔者认为,印度的“大国情结”是中国对印战略关键着力点,不妨细加斟酌。

一、“大国情结”与印度战略“大国情结”是对印度作为一个现代国家谋求世界大国地位,渴望与其他世界大国平起平坐的抱负的归纳。

甚至在印度建国之前,“国父”尼赫鲁就表现出强烈的“大国情结”.④建国之后这种情结不断放大,不仅强大到可以渲染印度政治精英的安全观,还可以左右印度的外交战略、乃至直接影响印度与其他大国之间的双边关系。

而今,实现印度的大国地位不仅是少数政治精英的抱负,而且已俨然上升为印度国家意志,成为超越政见、党派、意识形态差别的社会共识。

印度的“大国情结”及其附带产生的战略思维,是其人口地理因素、辉煌的古代史、甚至殖民经历共同作用之下,并被其现代政治架构不断放大加强的结果。

金砖五国优势分析

金砖五国优势分析

金砖五国优势分析摘要当前金砖五国在世界经济发展潮流中逐步脱颖而出,引发了世界性的关注和评论。

研究金砖五国的经济发展态势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

对于问题一,我们根据所给的人口、全球贸易、当年经济增长三方面做了世界范围内金砖国家的优势分析,并从产生这三方面的根源做了原因分析如人口结构、经济政策等。

对于第二问,在分析金砖国家是否对七国集团也存在着这种整体优势时我们选取国民生产总值这一侧面,采用灰色预测法,建立灰色预测模型。

通过模型预测出金砖国家和七国集团在GDP方面的发展状况,得出结论,金砖国家对七国集团仍存在整体优势,中国的GDP 将在2036年超过美国;巴西的GDP将在2030年超过日本,在2031年超过德国,2020年超过英国;印度将在2022年超过英国,2032年超过日本和英国。

在分析第三问时,我们从人口、资源、面积以及各自所面临的不足四方面对金砖各成员国进行分析。

从中得出相互各成员国之间的优劣差势。

对于问题四,在前面三个问题进行了相近的分析后,各成员国的优劣势以及金砖国家所面临的世界性问题已然明了。

根据所得的金砖国家的现状,我们通过建立优势互补,共利共赢模型分析探讨各成员国之间的合作分工模式,在劳动力和科技方面,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之间可以做以商谈签订劳务输出和科技援助协定,中国,印度向巴西、俄罗斯输出劳动力,作为互惠,巴西、俄罗斯可向中国印度输出科学技术、石油矿产资源等,南非的发展相对其他四国略显滞后,其他四国应照自己的优势给以相应支持,如政府管理,科技研发,资源开发等等。

第五问的性质几乎和第二问相似,我们依然借助灰色预测法所得出的结论预测未来若干年,金砖五国的优势将扩大。

关键词灰色预测法 GDP增长量优势互补一、问题重述在2001年11月20日的一份题为《全球需要更好的经济之砖》的报告中,高盛证券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首次提出“金砖四国(BRICs)”一词。

四国包括中国、巴西、印度、俄罗斯。

金砖国家

金砖国家

金砖国家2011-03-23 10:30“金砖四国”(BRIC)一般认为,最早提出“金砖四国”这一概念的是美国高盛公司。

2003年10月高盛公司发表了一份题为“与BRICs一起梦想的全球经济报告"。

报告估计,到2050年,世界经济格局将会经历剧烈洗牌,全球新的六大经济体将变成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巴西、俄罗斯。

“金砖四国”这个词是高盛公司的吉姆·奥尼尔于2001年首次提出的。

“金砖四国”(BRIC)引用了四国领导人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英文首字母。

由于该词与英文中的砖(Brick)类似,因此被称为“金砖四国”。

[1]“金砖国家”(BRICS)传统“金砖四国”(BRIC)引用了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英文首字母。

由于该词与英文中的砖(Brick)类似,因此被称为“金砖四国”。

南非加入后,其英文单词将变为“BRICS”,并改称为“金砖国家”。

2001年,美国高盛公司首次提出“金砖四国”概念,囊括了全球最大的四个新兴市场国家。

“金砖四国”(BRIC)引用了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英文首字母,由于该词与英文中的砖(Brick)类似,因此被称为“金砖四国”。

2009年6月,四国领导人首次在俄罗斯举行首次会晤。

金砖国家[2]2010年4月,第二次“金砖四国”峰会在巴西召开。

会后四国领导人发表《联合声明》,就世界经济形势等问题阐述了看法和立场,并商定推动“金砖四国”合作与协调的具体措施。

至此,“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初步形成。

2010年11月二十国集团会议在首尔举行,南非在此次会议上申请加入“金砖四国”。

2010年12月,中国作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轮值主席国,与俄罗斯、印度、巴西一致商定,吸收南非作为正式成员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金砖四国”即将变成“金砖五国”,并更名为“金砖国家”(BRICS)。

吸收南非加入合作机制,也使“金砖四国”能够进一步加强同南部非洲各国的经贸关系。

很多南非公司在南部非洲国家设有分公司,地缘接近,风俗相通,它们在这些相对不发达国家投资具有信息快捷、交易成本低的优势。

21世纪中国的国际地位

21世纪中国的国际地位

21世纪中国的国际地位自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中国的对外关系结束了一个多世纪屈辱的历史,开创了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新纪元。

从独立自主的新型外交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以及“和谐社会、和谐世界”概念的提出,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外交实力的增强,国际地位也不断提升。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以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与世界各国,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在人权问题上相互配合,不断挫败利用人权问题干涉发展中国家内政的企图。

为世界范围内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的外交政策得到世界人民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的赞扬,中国对外关系的顺利发展,使其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60年代成为核大国,70年代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中国作为一个持续快速发展的大国,国家实力大幅度提升,开始全面融入国际社会,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最大的新兴市场,在世界政治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获得了飞速的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首先,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连续多年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

高盛证券公司2003年10月份发表《与BRICs一起梦想:通往2050年的道路》的全球经济报告,预言作为金砖四国之一的中国可能会在2041年超过美国从而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

中国是世界主要新兴市场国家之一,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代表受到世界的关注,在国际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动荡,一场危机世界的大规模经济危机全面爆发。

经济危机,使多数国家的经济模式和发展受到冲击,而中国经济“一枝独秀”,还保持了一定的增长,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中的最大亮点。

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活力和影响力,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

有关经济专家表示,进入21世纪,引领世界风骚的经济发展模式,由根源于美国的盎格鲁-萨克森模式转变为中国模式。

金砖五国介绍

金砖五国介绍

事实与政治论文2011—2010第二学期题目:第四次“金砖五国”会议分析姓名:蒋海威学号:1001024209班级:生物技术二班任课教师:王淑娟时间:2012年6月“金砖五国”第四次会议摘要:金砖国家(中国、印度、南非、俄罗斯和巴西)领导人于3月28日至29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第四次会晤,会议讨论了全球经济治理和可持续发展两大议题。

金砖五国的崛起是当今世界经济和国际政治领域的一件大事。

金砖五国的不断发展,改变着国际经济秩序,同时对国际政治格局变化也将产生深远影响。

金砖五国经济总量超越七国集团的时间可能提前到来,并可能促使金砖五国在国际政治领域全面超越七国集团成为主导世界发展的力量。

关键词:金砖五国能源金砖联合开发银行一、“金砖五国”的由来“金砖四国”一词最早由高盛证券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在2001年11月20日发表的一份题为《全球需要更好的经济之砖》(The World Needs Better Economic BRICs)中首次提出。

2003年10月,该公司在题为《与BRICs一起梦想—通往2050年的道路》(Dreaming with BRICs—The Path to 2050)的全球经济报告中预言,BRICs将于2050年统领世界经济风骚。

其中巴西将于2025年取代意大利的经济位置,并于2031年超越法国。

俄罗斯将于2027年超过英国,2028年超越德国。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中国可能会在2041年超过美国从而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

印度可能在2032年超过日本。

传统“金砖四国”(BRIC)引用了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英文首字母。

由于该词与英语单词的砖(Brick)类似,因此被称为“金砖四国”。

南非加入后,其英文单词将变为BRICS,并改称为“金砖国家”。

二、“金砖五国”的崛起作为新兴经济体代表,“金砖五国”的国土面积占世界各国领土总面积的26%,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42%,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总量的14.6%,贸易额占全球贸易额的12.8%,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50%。

BRICs金砖四国之一 印度是个“身披破衬衫的健壮小伙”

BRICs金砖四国之一 印度是个“身披破衬衫的健壮小伙”

BRICs金砖四国之一印度是个“身披破衬衫的健壮小伙”亚夫
【期刊名称】《中国商界》
【年(卷),期】2008(0)5X
【摘要】BRICs金砖四国"金砖四国"(BRIC)包括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

BRIC恰好是上述四国英文名称首字母缩写,因其发音类似"砖块"一词,故得名"金砖四国"。

一般认为,最早提出"金砖四国"这一概念的是美国高盛公司。

2003年10月高盛公司发表了一份题为"与BRICs一起梦想"的全球经济报告。

报告估计,到2050年。

【总页数】2页(P86-87)
【关键词】金砖四国;BRICs;印度经济;美国高盛公司;三大经济体;经济改革;人类发展报告;印度总理辛格;识字
【作者】亚夫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735.1;F135.1
【相关文献】
1.“金砖四国”峰会将促使西方国家清醒——专访“金砖四国”之父吉姆·奥尼尔[J], 王亚宏
2.基于WEF的"金砖四国"(BRICs)旅游竞争力初探 [J], 孙金龙;徐峰
3.金砖四国BRICs [J],
4.“金砖四国”(BRICs) [J],
5.BRICs金砖四国之俄罗斯:快速崛起的“金熊” [J], 一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银行】海宁的马甲推荐书目

【银行】海宁的马甲推荐书目

【关键字】银行投资学习(from 海宁的马甲—tianya)2011-04-15 10:02:58看你要学到什么程度。

看你想了解经济,还是想投资赚钱。

投资赚钱,不一定要学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这些东西,但一定要对人性有足够的了解。

赚钱的人里,大部分不是学经济学,金融学的。

赚钱靠自身的性格与学识和运气。

眼光很重要,Netflix过去三年多,涨了十倍,Las Vegas Sands在经济危机中差点破产,后来起死回生,涨了10倍。

斯凯网络美国上市的时候,以8元开盘,跌到过5元,反弹到13元。

斯凯网络的老总,就是几年身家倍增,现在已经上亿。

经济学,金融学的课程,大多数枯燥而无用。

海宁推荐的经济学,货币银行学书目一本经济学就能够了。

萨缪而森《经济学》Paul Samuelson, William Nordhaus 《economics》斯蒂格里茨《经济学》,本人的经济学入门教材Joseph E. Stiglitz 《Economics》曼昆《经济学原理》Mankiw 《principles of economics》一本货币银行学的书就能够了。

《货币生产的伦理》约尔格·吉多·许尔斯曼《货币金融学》米什金《货币银行学》黄达主编《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唐旭,戴小平《中央银行学》清华或者复旦出版社《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国际金融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经济学家》杂志高盛全球经济研究报告133期:光荣与梦想:中国睡狮的崛起中文版2005年周其仁的夫人梁红领衔做的。

Glory and Dreaming: Rises Abruptly (in Chinese)高盛证券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Jim O'Neill《全球需要更好的经济之砖》(The World Needs Better Economic BRICs)2001年11月20日高盛全球经济报告《与BRICs一起梦想:通往2050 年的道路》(Dreaming with BRICs:The Path to 2050)2003年10月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中国经营报等《国富论》亚当斯密1776年《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by Adam Smith理论要点:一是“看不见的手”指导社会经济在“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情况下迅猛发展,市场和价格这只“看不见的手”是社会配置资源的途径。

金砖四国国家竞争力比较

金砖四国国家竞争力比较

金砖四国:国家竞争力比较张聪明近年来,国际上一些知名机构依据其对国家竞争力涵义的理解,有所侧重地发展出评估世界各国(地区)竞争力的多种方法。

从主要内容来看,大体上有整体国家竞争力的评比、经济自由度的评比、投资利润风险的评比及国家风险的评比等。

其中,位于瑞士洛桑的国际管理发展学院(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ManagementDevelopmen,t简称IMD)和位于瑞士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Forum,简称WEF)是国际上最知名的整体国家竞争力评比机构。

国际管理发展学院编纂的《世界竞争力年鉴》于1989年开始出版,之后每年一册,未有间断。

在国际管理发展学院的观念里,国家竞争力是指一国创造和维护支撑企业竞争力之环境的能力。

构成国家竞争力的经济环境几经调整[1],目前分为四部分:经济表现、政府效率、企业效率和基础设施。

每个部分又分为五个要素,每个要素强调本部分的一个方面, 20个要素包括300多个指标。

2008年的年鉴使用330多个指标,它们的分布是:经济表现80个指标,政府效率73个指标,企业效率70个指标,基础设施108个指标。

整合四部分20个要素的测评结果,得到的就是《世界竞争力年鉴》(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简称WCY)中的国家综合竞争力排名。

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个非官方的国际组织,其前身是1971年创建的欧洲管理论坛。

1987年,欧洲管理论坛更名为世界经济论坛。

世界经济论坛很早就关心国家竞争力问题,但2000年以后,在世界经济论坛的框架内开始使用两个略有差异但又有相当程度内在联系的“全球竞争力”概念。

第一个“全球竞争力”概念是“一套在中期内支持高经济增长率的制度和经济政策”,由此引入了“增长竞争力指数”(Growth Competitiveness Index,简称GCI)。

2005年以后,该指数得到了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

金砖国家由来及其意义

金砖国家由来及其意义

ECONOMY | 33金砖国家由来及其意义金砖机制的形成有利于改变国际治理结构一边倒的失衡状态,有利于发达国家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科技进步等生产性领域而非分配领域,促进世界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文/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部 徐长春金砖国家的出现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产物,是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产物,是人类历史中经济体综合实力竞赛的一个经典案例,是后发国家赶超发达国家模式的具体表现。

金砖国家发展的三个阶段“二战”之后,金砖国家的出现经历了功能不断递进的三个阶段。

金砖国家发展的第一个阶段:从“二战”盟国到东西方竞争。

“二战”结束之初,东西方对垒,这奠定了战后追赶模式的基础。

西方国家靠市场做大蛋糕,东方世界靠计划组织生产,靠计划分配的方式满足各方面需求。

立足对第二次科技革命成果的消化,东西方经济体都创造了令人瞩目的经济奇迹。

在这轮竞争中,计划经济的优势更加明显,但由于创新能力不足,实行计划经济的东方世界在后来的竞争中劣势越来越明显。

此后,世界经济的基本格局就是东方经济体追赶西方经济体。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席卷全球的市场化改革使东方世界先后走上了市场化改革之路,建立起自己的市场。

市场经济体制成了全球通行的经济体制,世界逐步建立了统一大市场。

在世界大市场的扩容中,西方提供技术、资金和管理,东方提供廉价劳动力和资源,实现了东西方的第一次互利双赢合作。

东方国家也借助外向型经济盘活存量资产,积累起了“第一桶金”。

这个时期,在追赶西方发达国家方面卓有成效的经济体名义上不叫新兴经济体,而是称之为第三世界或新兴工业化国家,如亚洲“四小龙”。

1974年2月,毛泽东主席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进一步明确了第三世界的范围:“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

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

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

整个非洲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

”可见,三个世界是对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的战略表述,既有政治意义也有经济内涵。

科学发展观之国家发展

科学发展观之国家发展

科学发展观2003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是对新时期做出的重大战略判断。

▪是对新时期发展方向做出的重大战略抉择。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出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动建设和谐世界。

中国当前面临的国际形势提纲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的主流;二、发展中国家的快速发展与中国的崛起;三、西方国家对中国的防范与打压;四、中国的地缘环境;五、中国的机遇。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的主流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世界经济总体保持增长;除少量局部冲突和小规模不对称战争外,世界政局稳定,人类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二、发展中国家的快速发展与中国的崛起金砖四国的英文原版是“BRICs”,是由巴西(Brazil)、俄罗斯(Russia)、印度(India)和中国(China)四国的英文名称首字母缩写而成,由于“BRICs”发音与砖块(bricks)相似,故称为“金砖四国”。

2003年,高盛公司发表题为“与BRICs一起梦想” 报告:到2050年,全球新的六大经济体将变成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巴西、俄罗斯。

高盛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奥尼尔2001年推出这个词汇成为对本世纪全球经济走向的最大预言。

奥尼尔预测,2050年以前,金砖四国的GDP将超过目前掌握全球经济话语权的G7,中国则将在2039年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第一经济强国。

世界银行宣布中国的崛起:“过去30年,4亿中国人摆脱了贫困”,这个数字占了整个上世纪脱贫人口的75%。

到2007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拉动幅度首次超过美国,“这也是1930年以来美国第一次被超过。

” 中国从经济总量上看,已经迫近超级大国的门槛。

“七小龙八小虎”或引领中国未来五年发展

“七小龙八小虎”或引领中国未来五年发展

报告称七小龙八小虎或引领中国未来五年发展以2008年危机为分界点,中国经济沿海第一梯队将失去领跑地位,而产业转移催生的“七小龙”、“八小虎”第二、第三梯队将引领中国经济成长,重庆和武汉可能成为中西部的“深圳”和“上海”“卧虎藏龙”!七年前,高盛公司发布《与BRICs一起梦想:通往2050 年的道路》研究报告,给全球经济找到了未来新兴成长力量,这就是“金砖四国”。

在中国,随着沿海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的回落,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期,谁会成为拉动中国经济成长的第一动力?上周,中国中金公司发布题为《卧虎藏龙》的研究报告,指出中国经济未来五年的领跑者正在出现。

珠三角和长三角生产成本上升,需要寻找新的增长模式,经济增速排头兵的位置已不能维持。

而从中国沿海到内地的产业转移,正在催生中国新的增长梯队。

“七小龙”与“八小虎”这份报告将中国经济分成了三个梯队。

其中,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北京、天津、山东、福建构成第一梯队;安徽、湖南、湖北、四川、重庆、内蒙古、广西六省(区)一市,组成中国经济的第二梯队“七小龙”;黑龙江、辽宁、吉林、河北、河南、江西、陕西、山西则构成第三梯队“八小虎”。

此外,大部分西部省份受产业转移影响不大,未列入三个梯队之中。

2004年,第二梯队“七小龙”生产了中国全部汽车的27.3%,第一梯队生产了44.2%的汽车。

到2009年,这一比例变为33%和41.6%。

不仅是汽车,统计显示,全国空调、电冰箱、洗衣机等的生产区域布局,都在出现这种“第一梯队下降、第二梯队上升”的格局性变化。

比如洗衣机生产,2006年第一、第二梯队的生产占比为83.1%和15.4%,2009年就已经达到69.4%和30.0%。

在2008 年以前,珠三角与长三角地区外商投资额比中国其他省份的总和还要多。

但是,2008年历史性的改变发生,其他省份吸引FDI规模超过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这一趋势在2009年和2010年持续。

重庆2009年吸引外资增速达到47%。

与BRICs一起梦想:通往2050 年的道路

与BRICs一起梦想:通往2050 年的道路

与BRICs一起梦想:通往2050 年的道路[世华财讯]高盛在全球经济报告第134期中指出,最新预测显示,BRICs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能够更早实现”梦想”,比其2003年预测的还要快,且在全球经济决策时将BRICs直接纳入考虑范围的呼声越来越高。

高盛12月21日报告指出,自从我们开始研究BRICs 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以来,这些国家的增长已经超过了我们最初的预测。

我们的最新预测显示,BRICs 国家能够更早实现”梦想”,比我们2003年预测的还要快。

在全球经济决策时将BRICs直接纳入考虑范围的呼声越来越高。

我们还提供了另一组发展中国家的前景。

我们把这一组称为N-11,即仅次于BRICs 的11国。

其中,仅有墨西哥和韩国有能力在全球成为与BRICs 同样重要的国家。

我们引入了增长环境评分(GES),用来总结全球各国的总体结构状况和政策环境。

改善长期基础是将潜力转化为现实的关键。

令人欣喜的是,BRICs 国家在发展中国家的排名靠前。

虽然BRICs 普遍在进步,但各国仍需大力改善政策环境。

BRICs 国家有多稳固?一.四年后的BRICs现在距我们发表全球经济报告第99 期:《与BRICs 一起梦想:通往2050 年的道路》已经有两年的时间,而距我们在全球经济报告第66 期:《全球需要更好的经济之砖..》中首次创造这一首字母缩写已经有四年的时间。

自从我们开始分析这些国家以来,这些国家的增长已超过了我们最初的预测。

我们的最新预测显示,BRICs 国家能够更早实现”梦想”,比我们2003 年预测的还要快。

将这些国家系统地纳入全球经济决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这一系列的最新一期报告讨论的是BRICs 国家的进步。

我们还研究了”类似BRIC”的其它人口大国的现状并提供了衡量这些国家、BRICs 及世界其它国家在维持健康增长环境方面的表现的方法。

BRICs国家看起来确实比许多其它发展中国家(无论大小)的进步要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BRICs一起梦想:通往2050 年的道路[世华财讯]高盛在全球经济报告第134期中指出,最新预测显示,BRICs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能够更早实现”梦想”,比其2003年预测的还要快,且在全球经济决策时将BRICs直接纳入考虑范围的呼声越来越高。

高盛12月21日报告指出,自从我们开始研究BRICs 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以来,这些国家的增长已经超过了我们最初的预测。

我们的最新预测显示,BRICs 国家能够更早实现”梦想”,比我们2003年预测的还要快。

在全球经济决策时将BRICs直接纳入考虑范围的呼声越来越高。

我们还提供了另一组发展中国家的前景。

我们把这一组称为N-11,即仅次于BRICs 的11国。

其中,仅有墨西哥和韩国有能力在全球成为与BRICs 同样重要的国家。

我们引入了增长环境评分(GES),用来总结全球各国的总体结构状况和政策环境。

改善长期基础是将潜力转化为现实的关键。

令人欣喜的是,BRICs 国家在发展中国家的排名靠前。

虽然BRICs 普遍在进步,但各国仍需大力改善政策环境。

BRICs 国家有多稳固?一.四年后的BRICs现在距我们发表全球经济报告第99 期:《与BRICs 一起梦想:通往2050 年的道路》已经有两年的时间,而距我们在全球经济报告第66 期:《全球需要更好的经济之砖..》中首次创造这一首字母缩写已经有四年的时间。

自从我们开始分析这些国家以来,这些国家的增长已超过了我们最初的预测。

我们的最新预测显示,BRICs 国家能够更早实现”梦想”,比我们2003 年预测的还要快。

将这些国家系统地纳入全球经济决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这一系列的最新一期报告讨论的是BRICs 国家的进步。

我们还研究了”类似BRIC”的其它人口大国的现状并提供了衡量这些国家、BRICs 及世界其它国家在维持健康增长环境方面的表现的方法。

BRICs国家看起来确实比许多其它发展中国家(无论大小)的进步要快。

我们还提供了对另一组发展中国家前景的详细研究。

我们把这一组称为N-11,即仅次于BRICs 的11国。

其中,虽然许多国家都具有较大的潜力,但仅有墨西哥和韩国有能力在全球成为与BRICs 同样重要的国家。

对所有国家而言,无论是否类似BRIC,将潜力转变为现实的关键仍然是在加强主要长期增长条件方面取得的进步。

增长条件包括宏观经济稳定性、政治体制的发展、贸易和投资的开放程度以及教育。

我们引入了增长环境评分(GES),用来总结全球各国的总体结构状况和政策环境。

令人欣喜的是,BRICs国家在发展中国家的排名靠前。

虽然BRICs普遍在进步,但我们的GES 显示,各国仍需大力改善政策环境。

二.梦想与现实自我们引入BRICs 2050 的概念以来,有两个主题反复出现:BRICs 能否实现梦想?还有哪个国家会加入BRICs 的行列?BRICs 的潜力与现实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正如我们在2003 年的报告中指出的那样,将梦想变为现实的关键是BRICs 找到并保持增长的条件。

没有这些条件,BRICs 的潜力就不能实现。

仅有人口优势是不够的。

正如我们显示的那样,不是一定要有“奇迹条件”,但基本的有利条件至关重要。

我们试着用我们称为增长环境评分(详细内容参见第六部分)的指数来显示进步及目前的增长条件状态。

我们经常听到的问题是:为什么只是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简单的原因是,我们认为这些国家代表的是既有潜力成为重要国家(主要由规模决定),而且达到标准的几率也较大的国家。

将中国和印度包括进BRICs 的理由比较简单,就是因为这两个国家人口众多。

我们将巴西和俄罗斯包括进BRICs 的原因并不是因为首字母缩写中缺少了它们就不行?这是我们经常听到的说法,我们觉得非常好笑。

我们当时确实认为而且现在仍然认为这两个国家与中国和印度一样,在未来许多年内有潜力成为最令人兴奋的全球经济增长故事和投资主题。

此外,我们现在更加坚信,如果不在最高决策层面把所有的BRICs 国家纳入考虑范围,就不能做出最好的经济决策。

在我们最初的报告中确实排除了其它有潜力在未来几十年内经济规模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

我们没有忽略南非。

实际上,我们特别指出南非尽管潜力巨大,但绝不可能在规模上赶上任何一个BRICs 国家。

我们排除了可能经济规模增长迅速,但真正增长潜力赶不上BRICs 的一些国家,例如印尼、巴基斯坦、土耳其和某些中东国家。

在我们早先的研究中排除其它国家的原因不是因为这些国家缺乏成为重量级经济大国的潜力(有些时候是因为这些国家太小),就是因为满足条件的可能性不大。

在本报告中,我们讨论了其它类似BRICs 的候选国家。

我们在2050 年的预测中还包括了一组可能的候选国家,我们称之为N-11,即仅次于BRICs 的11 国。

我们的新研究或多或少证实了我们原先的看法。

我们仍然发现,BRICs 国家在成为主要经济力量的潜力方面超过N-11。

在N-11 中,仅有墨西哥和韩国有潜力与BRICs 抗衡。

在最初的报告中,我们排除这两个国家的原因是,我们认为它们已经较为发达。

墨西哥有利的人口结构及缩短差距的能力使其在2050 年的经济规模能够达到BRICs 的水平。

韩国尽管规模较小,但该国有利于增长的基本面使其比其它大多数国家更容易发挥潜力。

在BRICs 理论中区分梦想与现实我们从未料到这一系列报告会产生如此大的反响,尤其是2003 年的报告(全球经济报告第99 期:《与BRICs 一起梦想:通往2050 年的道路》)。

这些报告中隐含的看法以及随后衍生出来的许多概念成为了过去两年的热门投资主题。

许多BRICs 投资基金应运而生,其它的基金也亟待推出。

许多作家、学者和新闻记者都就BRICs 的概念发表了看法。

我们认为应该解答一些经常提出的问题。

我们的BRICs 分析明确区分了潜力与现实。

我们没有预测中国将在2041 年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也没有说印度将在2035 年成为世界第三经济大国,更没有说BRICs 合并国内生产总值将在2041 年超过G6 国家(G7 减去加拿大)。

我们仅只是说,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中国可能会在2041 年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印度在2035 年可能成为世界第三经济大国,BRICs 合并国内生产总值可能在2041 年超过西方六国。

BRICs 影响全球趋势的能力取决于它们设定并保持有利于增长的政策环境。

与它们日益增长的影响力相关的是,我们不仅把BRICs 看作是一个新兴市场,而是当今全球化时代的重要部分。

与其它新兴市场的增长不同,BRICs 有能力广泛影响全球经济和全球市场,同时也会受到全球经济和全球市场的影响。

BRICs 是目前及未来全球化前景的核心,而BRICs 与G7 国家之间的关系也是全球化及相互依存的重要方面。

BRICs 内部不同国家的构成、资源丰富及资源匮乏的国家之间的平衡,以及全球人口变化向BRICs 倾斜等因素使这些国家有机会整体参与全球经济。

尼日利亚和印尼也很有希望,但这两个国家在我们认为必需的基本条件方面面临严重的问题。

N-11中的每一个国家(不含韩国和墨西哥)都有各自的困难。

与四个BRICs 国家不同,它们不是目前及未来全球化发展的核心。

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国家就不能实现自己类似BRICs 的梦想,实际上有几个国家是有可能实现梦想的,只是几率较小而且最终的发展规模也较小而已。

三.更大的BRICs、更大的影响自我们首次发表BRICs 2050 年预测报告以来,BRICs 的增长大大超过了我们的预期。

每一个BRICs国家2004 年的增长都比预测高出至少一个百分点,而且除了巴西以外,其它国家在2005 年增长还会高于预测。

我们的地区经济学家预测显示,BRICs 国家在未来几年中还会继续超越我们的预测。

这就意味着我们近期的预测比较保守。

诚然,全球经济和金融环境近年来比较有利,但BRICs 国家本身就是这些发展的推动力量。

过去几年,BRICs 对全球经济的影响继续增长,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增长与贸易:在2000年至2005年期间,BRICs 对全球增长的贡献按美元计算为28%,而按购买力平价计算贡献为55%。

BRICs 在全球贸易中的占比继续快速上升。

目前约为15%,比2001 年的比例翻了一番。

BRICs 之间的贸易也在加速增长。

BRICs 内部的贸易现在已接近这些国家总贸易量的8%,而2000 年的占比仅为5%。

贸易关系发展的迹象数不胜数。

例如,巴西对中国的贸易量大增,而中国在巴西的投资也在大幅增长。

而印度(知识产权)和巴西(农业)也通过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显示了它们在发展中国家政策制定方面的领导力。

资本流动:BRICs 在全球金融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最近的预测显示,BRICs 现在掌握着全球外汇储备的30%以上。

中国的外汇储备最多,但俄罗斯、印度和巴西也积累了巨大的外汇储备。

尽管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但每个国家的真实汇率在过去两年都在上升。

真实汇率上升过去是现在仍然是我们对通往2050 年道路预测的重要组成部分。

BRICs 的经常账户继续保持健康的顺差,反映出这个集团在全球储蓄供应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中国顺差的快速增长,BRICs 的经常账户在2005 年可能会达到2400 亿美元,即BRICs 国内生产总值的6%。

BRICs 日益成为美国经常账户赤字的重要对手方。

BRICs 作为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目的地的份额仍在继续上升(现在占全球总量的15%,几乎是2000 年占比的三倍)。

更加惊人的是,随着BRICs 的公司扩大在全球的业务,BRICs 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出也大大增加(占全球总量的3%以上,是2000 年占比的六倍)。

并购项目也在增加。

市场:BRICs 占石油需求的份额(预测为18%)也在快速上升,而且今年和明年还会继续上升。

这一趋势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尤其是下一个10 年,对能源和其它自然资源的需要压力将到达顶点。

我们在全球经济报告第118 期《BRICs 与全球市场:原油、汽车和资本》以及第119 期《G7 能否负担得起BRICs梦想成真的成本?》中对此做出了分析。

自2003 年以来,BRICs 的股市总体表现较为强劲,巴西、俄罗斯和印度的股指在这一期间均上升了约150%。

中国是个例外,本地股市的特征导致市场表现低迷,今年仍会保持这个态势。

中国的例子警告投资者,本地市场可能不是本地增长故事最佳的投资载体。

BRICs 的市值继续上升,目前占全球总市值的4%左右,这在我们去年的报告中已经指出。

目前的成功显然不能保证未来的表现,但令人欣喜的是,到目前为止BRICs 的增长速度高于我们的预期。

基于近期的经济数据和最新的人口预测,我们更新了我们的预测,重新设定了2005 年的基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