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心理健康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好心理健康课

心理健康教育课以其活泼的魅力吸引了许多的学生,但不能促使百分之百的学生完善。很多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只是停留在喜欢、有趣的程度上。在我参加工作的这一年的课堂里,我发现了不少疑惑,如课堂气氛很好,学生也反映不错,但是下了课后就很多学生感觉没学到东西。比如,学生在课上探讨尊重人际交往中是如何重要,也知道了应该怎么去尊重他人和获得他人的尊重,但下课后很多学生还是该怎样就怎样;在课堂上共同探讨了如何缓解考试焦虑,减轻学习压力的方法,很多同学当时都似乎茅塞顿开,但过后还是有不少学生反映“考试前还是会很焦虑,尤其是尝试了课堂上的方法后,如果没效果,则感觉更焦虑”……这些对心理健康教育课效果的一个个质疑触动着我,让我不得不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反思心理活动课的方方面面。

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性质思考:班级心理健康教育课面向的是全体学生,目的是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这个性质就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要兼顾每个学生,要考虑整体的状况。比如,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主题一般都是普遍性概括性问题,而不是具体某个人的某个问题。所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相对个别咨询而言,在具体问题辅导方面要逊色些。但这不是效果差的理由,因为从理论上讲,促进所有学生的共同发展与增进个别学生的发展之间的关系应是相辅相成的。个体在整体发展的同时得到发展,整体的发展又依赖于每个个体的发展。我们一方面要处理好整体和个体的关系,可以通过解决某个典型的个体问题,而引发对普遍问题的思考,可以让大家就某个概括性问题分享个体的经历、经验等等,这样可以更好的兼顾个体的发展。另外,心理健康教育课有个别咨询等其他辅导形式没有的优势,那就是团体动力。师生、生生之间有交流和互动,有共鸣、有感染、有氛围、有直接反馈等等,利用好团体活动的优势是完全可以增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辅导力度。

心理健康教育课刚刚兴起时,常和传统教学放在一起比较。它那活泼的形式、创新的设计、轻松的氛围、高涨的热情、不断的掌声、积极的参与……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大家以为学生动了起来,这就是一堂好课。在这个评价标准之下,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发展停留在了现场效应、短期效果这个层次上,以至于学生问心理老师上什么课时,都是问“今天‘玩’什么呀”。心理健康教育课是需要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需要营造良好的氛围,但不应为了迎合学生的兴趣,而一味的追求多样的形式和热烈的气氛。听过一堂40分钟的心理评优课,开头的热身游戏占用了12分钟,才转入主题。结果气氛是热了起来,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含金量却少了,教育的主题被好玩的游戏淹没了。学生只是一时兴奋,心灵上没有

留下什么痕迹,结果热闹完了,效果也没了。这一点不得不引发我们去思考,什么是一堂好课,现场效应还是长期效果、一时热闹还是深刻体验?有很多老师反映,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上说得很到位、对问题的认识也很深刻,可是就是没有改变的行为。按照“知、情、意、行”的心理过程理论,行为是认知、情感、态度改变的结果,没有认知的改变就没有行为的改变,但仅仅有认识的改变,没有深刻的情感体验和坚定的态度,就不会有行为上的改变。但很多心理健康教育课只停留在“认识”改变的水平上。心理的改变不是知识的传承,不是知道了、懂了就能做到,单纯靠说教和思辨的方式是无法达到心理教育的目的。我们要促使学生的心灵产生深刻的体验,从情感和态度上发生改变,才能把认识到的东西内化成一种品质。心理健康教育课不能只追求学生的认知水平高低,要更深一步去追求学生内在是否产生真切的体验以及体验程度。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光靠一节课是不能强化效果的,需要心理教师有一个后继的活动,大部分心理健康教育课都是下课铃一响就结束了,这个主题上过了,也就不再讨论了,更没有什么跟进辅导。可是一种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体统、长期的过程,需要反复不断的强化。心理健康教育课在课上45分钟时间内,学生对习惯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体验,可能会产生改变的想法,但只是想法,一下课没了约束、提醒和氛围,刚高起来的热情就降温了。如果有个后继活动,比如,把课上认识到的要改变和要培养的习惯作为目标写出来,每天给自己坚持的情况打分,或者同学之间相互评定,也可以加上奖惩措施。还可以利用代币制,在班级范围内制定代币活动的规则,包括评分方案、代币标准等等,这样就可以把一堂课的激情变成连绵不断的兴致,把一时的想法变成长期的行动,那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效果就得到了巩固和强化。

心理健康教育课其实可以分为三级水平,第一级水平,就是以“活”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动”,让学生在“动”中获得感性的认识、浅层的体验;第二级水平,就是引导学生把这种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思考,通过思考深化体验,这个层次属于认知水平上的改变;第三级水平也就是最高水平,引导学生把思考和体验与原有经验联系起来,回归现实生活再次体验,以触动情感和态度的改变,以达到最大程度的品质内化。停留在第一级水平是为了活动而活动,是现场的热闹效果;停留在第二级水平是理性的思辨和口头的决心,是短期的认识效果;只有达到第三级水平,才是理念和现实生活、和学生个体的结合,才有深层次的认识和体验,才有态度和行为的改变,才有真正意义上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