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认知人格理论
第八章 人格培养

表现形式 发展速度
(三)性格的结构特征(性格的个别差异)
对社会、集体和他人
态度
1.性格的态度特征
对学习、生活、工作 对自己
2.性格的理智特征: 行为方式
(心 理 过 程)
观察力、记忆力、思维、想象 指向性、稳定性、强度、主导心境
3.性格的情绪特征:
4.性格的意志特征:自觉性、果断性、自制力、坚韧性
人格
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自我调节系统: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 (个性) 自我控制(自我意识)
(三)人格特征
1.人格的整体性 人格虽有多种成分和特质(能力、气质、性格、情感、意志、认 知、需要、动机、态度、价值观、行为习惯等),但在真实的人 身上它们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密切联系,综合成一个有机组 织(organic organization)
他们有什么样的人格特点
1.贾宝玉:率性、多情、温和、善良、富有同情心, 单纯,没有功利心。 2.林黛玉:敏感、细心、淡泊、真实、易伤感,绝 顶聪明,悟性极强。 3.薛宝钗:外表冷漠,内心炽热。雄心勃勃 4.王熙凤:尖酸刻薄、两面三刀、心狠手辣
(二)人格构成
倾向性:心理需要和动机 (兴趣、爱好)
二.气质—个性的底色 (三)如何看待气质
1.气质没有好坏之分
从形成机制;从气质类型的特点
2.气质在实践活动中的作用
教育和管理工作;智力的影响;职业选择; 人际关系;身心健康
谈性格的名言
播下一种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 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 获一种命运。 ——詹姆斯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强 度
弱
强
(弱型)
人格的认知理论课件

心理疏导
通过倾听、理解和支持,帮助来访者缓解心理压力和情绪困扰。
职业指导与规划
01
02
03
职业测评
通过人格测试和评估,帮 助个人了解自己的职业倾 向和优势。
职业规划
根据个人的兴趣、能力和 价值观,制定职业发展计 划,实现个人职业目标。
职业辅导
提供职业咨询和指导,帮 助个人解决职业困惑和问 题,提高职业适应能力。
理论框架的完整性
人格认知理论在某些方面仍缺乏完整的理论框架,需要进一步研 究和探索。
实证研究的局限性
尽管人格认知理论取得了一些实证研究的支持,但仍存在局限性, 需要更多的实证研究来验证和完善理论。
跨文化适用性
人格认知理论主要基于西方文化背景,其跨文化适用性有待进一步 探讨。
未来发展方向与趋势
深化理论基础
人格的认知理论课件
目录
• 人格认知理论概述 • 认知人格理论的构成要素 • 认知人格理论的应用 • 人格认知理论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 认知人格理论的实际案例分析
01
人格认知理论概述
认知人格理论的基本概念
01
认知人格理论认为人格特质 和行为是由个体内部认知过
程所驱动的。
02
它强调个体对自我和他人的 认知、情感、动机和行为之
促进个体发展
人格认知理论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 人,促进个体的发展和成长。
提升人际关系
通过理解人格特质和行为模式,个体可以更好地 与他人相处,提升人际关系的质量。
推动社会进步
人格认知理论可以为社会政策和组织管理提供指 导,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05
认知人格理论的实际案例 分析
成功人士的人格特质分析
(精品)8认知理论-贺

认知取向的人格心理学家认为, 人格的这种差异是由人们信息加 工方式的不同而造成的,也就是 说,人们的思维方式决定人的人 格。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 第四节
Kelly的个人建构心理学 Rotter的社会学习理论 Bandura的社会认知理论 Mischel的认知社会学习理论
第一节 Kelly的个人建构心理学
Kelly在其临床实践中设计了一种“角色建构 库测验”,用于诊断人们的个人建构系统
二、人格动力
• Kelly的基本假设是:“一个人的心理历程是 由其预测事件的方式所引导的”。
• 就是说,人们看待未来的方式决定了他们 的行为(思想和行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人类机能的动力学可视为两种愿望相互作 用的结果:
个体一方面希望修饰和拓展其建 构系统,以避免不完整的建构所 导致的焦虑
CPC循环
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
• 特异性、共同性、一致性。
• 玛丽小姐看一个小丑表演时笑得厉害。 • 高特异性,高共同性,高一致性信息。61%的被试者将玛
丽发笑的原因归因于刺激客体,即这个小丑。
• 低特异性、低共同性、高一致性。86%的被试者将玛丽发 笑的原因归因于行为主体,也就是玛丽本人。
• 高特异性,低共同性和低一致性。72%的被试者将玛丽发 笑的原因归于情境。
一方面又极力避免因该系统被 破坏而导致的威胁
三、人格发展
• Kelly认为,人的发展就是努力通过不断界定 和完善其建构系统而增强对世界的理解。
• 为了说明个体如何利用环境信息来决定行 为,Kelly发展出一个重要的模型
周视-先取-控制的循环 (circumspection-preemptioncontrol cycle, 简称CPC循环)
人格的认知理论

该理论的代表人物包括阿尔伯特·班杜拉、沃尔特·米歇尔、尼尔·格拉斯哥等心理 学家。他们通过实证研究提出了许多重要的人格认知理论模型,如自我效能理论 、认知情感人格系统等。
研究方法与应用领域
研究方法
人格认知理论主要采用实验法、调查法、观察法等心理学研究方法,通过对个体认知过程和行为的系统观察和测 量,揭示人格特征和行为表现的认知机制。
场依存性-独立性认知风格
场依存性
倾向于以外在参照物作为信息加工的 依据,容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善于 察言观色。这种人往往更善于社交, 能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独立性
倾向于更多利用内在参照进行信息加 工,善于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这种 人通常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能够坚持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沉思型-冲动型思考方式
动机取向
个体的动机取向(如成就 动机、亲和动机)会影响 其行为选择和努力程度, 进而塑造其人格特征。
意志力差异
不同个体在意志力方面存 在差异,这种差异会影响 其面对挑战时的坚持性和 自我控制能力。
行为习惯形成
个体通过反复实践形成的 行为习惯会成为其人格的 一部分,并影响其后续的 行为表现。
03 认知风格与人格特质关系 探讨
03
注意力偏向
个体对特定刺激的注意偏 向会影响其情绪和行为反 应,进而塑造其人格特征。
记忆选择性
人们倾向于记住与自己的 人格特质相一致的信息, 从而强化自己的人格特征。
思维方式
不同的思维方式(如分析 型、直觉型)会影响个体 的决策、问题解决方式, 进而体现其人格差异。
情绪调节与自我概念塑造
情绪调节策略
康复支持
提供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专业支持,帮助患者缓解症状、改善社会功能;建立康复社区,为患者提 供互相支持、交流经验的平台;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提高自我认同感和社会归属感。
心理学第八章习题--人格

第八章人格一、单项选择题:1.“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话体现了人格的( B ) 。
A.社会性B.独特性C.稳定性D.整体性2.“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是指人格的( A )。
A.独立性B.稳定性C.统合性D.复杂性3.人格除具有独特性、稳定性、复杂性、功能性的本质特征外,还包括下面哪一特征?()A.两极性性B.动力性C.统合性D.遗传性4.在人格特征中,具有核心作用的成分是( C )。
A.能力B.气质C.性格D.认知方式5.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这是人格的(C )。
A.复杂性B.独特性C.功能性D.统合性6.人格的自我调控系统以(D )为核心。
A.潜意识B.自我评价C.自我体验D.自我意识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人格系统?( B ) .A.气质与性格B.认知方式C.心理过程D.心理状态8.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稳定性差,缺少毅力,见异思迁。
他的气质类型属于(A )A.多血质B.胆汁质C.粘液质D.抑郁制9.脾气急躁、行为勇敢有力的人属于(A )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10.安静稳重、自制力强的人一般属于(C )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11.某学生待人直率热情,但脾气急躁,易冲动,他的气质类型比较符合(B )。
A.多血质B.胆汁质C.粘液质D.抑郁质12.某学生喜欢与人交往,到了一个新环境很快就能适应,从气质类型看,他属于(A )。
A.多血质B.胆汁质C.粘液质D.抑郁质13.《水浒》一书中的林冲应该属于什么气质类型?( A )A.粘液质B.抑郁质C.胆汁质D.多血质14.下列哪项特征不属于人格的本质特征?( B )A.稳定性B.易变性C.功能性D.复杂性15.多愁善感的人一般属于( D ) 气质。
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16.某学生做事很有耐心,是一个自制力很强的人,但在理解问题时常比别人慢些,由此判断他的气质类型比较符合(C )A.多血质B.胆汁质C.粘液质D.抑郁质17.《三国演义》中张飞脾气暴躁、思想简单、行为冒失,为人耿直、忠义烈性。
心理学原理名词解释3

心理学原理名词解释3第八章人格1、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一)独特性: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俗语为人格的独特性作了最好的诠释。
(二)稳定性:俗话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三)统合性: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
(四)复杂性:鲁迅曾说:"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稿子牛。
(五)功能性:有一位先哲说过:"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
"2、认知方式是指人们在对事物、现象或人进行认识的过程中,个人所偏爱使用的加工信息的方式,也叫认知风格。
(一)冲动型与沉思型。
在学习上,这两种认知方式也存在着差异。
沉思型的学生阅读能力、记忆能力、推理能力、创造力等方面都表现比较好。
而冲动型学生会出现阅读困难,常伴有学习能力缺失,学习成绩不太好。
因为阅读、推理需要细心分辨,粗心大意的学生会处于不利的地位。
(二)系列型与同时型。
一般来说,女性擅长系列加工方式,这也就是为什么女孩子的记忆功能、言语功能比男孩好的原因之一。
这也就是为什么男孩子的数学能力与空间能力优于女孩子的原因之一。
(三)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
场独立性的人在认知领域显示了优势,他们处理问题比较灵活,善于抽象思维,自学能力较强,对自然科学知识更感兴趣;而场依存性的人在人际社会领域中显示了优势,他们善于体察别人,与人相处亲切融合,他们更喜欢社会定向的学科与知识。
3、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4、性格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在性格中镶嵌了许多社会道德含义。
性格不像气质那样具有天赋性没有好坏之分,它是后天在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是人的最核心的人格差异,受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所以性格具有好与坏之分,体现了一定的阶级性与道德性。
它主要体现在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上和所采取的言行上。
人格的认知理论 PPT课件

信念
从童年开始,人们已对自我、他人及世界形成了 一定的信念。这些信念中最中心的以及最根深蒂 固地被接受的称为核心信念,即使人们通常不能 清晰表达这些核心信念,但自己却认为这些信念 是绝对真实和正确的。
当这个核心信念占主导地位时,此人以这个信念 为主线解释问题,此时,这个人会倾向于选择关 注那些可以证实自己核心信念的信息,而忽视或 削弱相反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尽管这是不正 确和功能障碍性的,他依然坚持他的信念。
消极看待世界是一种对消极体验比对积极或中性体验更为 关注、记忆更深的思维模式。例如,抑郁时,我们会读或 记住报纸上的灾难性报导,而不理会对好人好事的表扬。 另一类例子是,如果星期六该办十件事,但有两件没做到, 我们只关注那两件没办成的事。这种态度也是对世界消极 思维的表现。
对未来的消极思维
当我们抑郁时,未来是完全灰色的。这种认为未 来的事情会变得消极的预测或期望,称为无望感。 这类思维的例子包括:“我会搞糟的”“没有人 喜欢我”“我没法做得好”。那时,头脑中充满 对未来的消极态度,像这类的说法:“我永远无 法摆脱抑郁”“去试一试又有什么用,反正我永 远也弄不好的”。我们只会预期谈话将变得更糟、 新的人际关系无法继续、问题无法解决或摆脱不 掉抑郁。在最极端的情况下,无望感可能导致自 杀。
个人构念理论的基本假设:
人的活动都是受到他个人所用以预测事件的结 构所指引。凯利不认为过去的冲突与外在刺激 是塑造行为的基本因素,它们仅仅能帮助我们 发展个人建构与对未来之期望。
《人格心理学》_第六章认知人格理论

评价
• 有现象主义的倾向 强调完整无缺的整体经验; • 有人本主义的倾向 强调人的创造力和对个体的
乐观;
• 有存在主义倾向 强调未来而不是过去,假定人 类对自己的命运是自由选择的。
醒,加工与抑郁相联系的信息。
三、认知治疗
• 认知行为疗法和改变错误的信息系统; • 错误的思维的建立在:不合理的态度、不当的归
因,不良的问题解决发生,拘泥一些规则,不知 道灵活变通,无法分辨个人的想象(或者期望) 与既存现实之间的差异。
• 改变信念、态度和习惯性思维的方式。 • 1、找出偏执的思想;2、分析其错误所在;错误
• 一、含义 自我控制能力是个体自主调节行为使 其与个人价值和社会期望相匹配的能力:抑制冲
动行为、抵制诱惑、延缓满足、制定和完成行为
计划,采取适应于社会情景的行为方式;选择与 维持,约束与调整。
• 学习自我控制 学生按照社会要求和自身的观念 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调整的能力。
•
自我控制
意志
• 主我
客我
• 特点 1、过程变量 以什么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
• 2、普遍性 体现在广泛的认知操作中;3、稳定 性;4、中性 没有好坏之分,独立性强热感自主 性高,但是社会敏感性低;5、固定性与灵活性。
(二)心理分化
•
分化
•
自我-
心理机能 神经生理
• 非我的分裂
分裂
分裂
• 认知改 有限的人际 有组织 特殊化 大脑半球 • 组技能 的交往技能 的控制 的防卫 机能单侧化 •
认知流派的人格理论

▪ 在这些情境中,治疗者充当配角演员。
评价
▪ 有现象主义的倾向 强调完整无缺的整体经验; ▪ 有人本主义的倾向 强调人的创造力和对个体
的乐观; ▪ 有存在主义倾向 强调未来而不是过去,假定
二、评定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的 测验
▪ (1)身体顺应测验 :被试坐在一间小的 斜屋内,要求他把身体调正。
▪ (2)棒框测验:被试坐在暗室内,面前 放着一个可以调节倾斜度的亮框,框中 心装有一个能够转动度数的亮棒,要求 被试把亮棒调到垂直。
棒框实验:如图所示:在黑屋里设可发光的棒 与框,其中棒是可以转动的,主试让被试将其调到 垂直状态。
▪ 3、让被试评价抑郁和非抑郁的形容词,然后回 忆评价过的形容词;结果具有抑郁症的人在回忆 抑郁形容词比较好。
四、可能的自我
▪ 人的行为不仅受到当前认知表象中认为自己是 怎样的人影响,还受到“我今后会成为怎样的 人”的认知表象的影响。
▪ 对未来的自我进行的想象-可能的自我
▪ 超过三分之一的青少年罪犯建立起的可能的自 我就是罪犯(放牛班的春天:亡命徒)
▪ 拉理论(胡萝卜理论):荣格、阿德勒 ▪ 公驴理论(较注重自身的本性,预测生活
事件)
▪ 当个体遇到新的情景时,其产生的行为具 有CPC循环的特征。CPC是循环过程的三 个周期,即详察(Circumspection )—— 预断(Preemption)——控制(Control) 。
▪ 详察阶段:个人努力尝试许多命题建构 ,尽可能对情境做各种解释。涉及到“假 如-然而”的思考,或认知上的试误。
Hidden Pictures
《心理学》第八章考试重点

第八章人格本章重点:1、人格的概念与特征2、人格的结构及各成分之间的关系3、人格差异的表现4、性格与气质的联系与区别5、人格理论6、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第一节人格性质一、人格的界定:(一)人格: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二)人格的本质特征:1、独特性2、稳定性3、统合性4、复杂性5、功能性二、人格的结构1、知--情--意系统:心理过程2、心理状态系统:某时刻内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背景。
包括意识状态、注意、情绪状态、疲劳状态。
3、人格动力系统: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价值观等结构制约和决定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向。
作为动力体现在所有活动中。
4、心理特征系统: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属于人格的核心内容。
5、自我调控系统: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人格调控系统,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其主要作用是对人格的各个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和谐。
自我意识概念: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
(2007.7)3.“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说明了人格的()A.独特性B.稳定性C,综合性D.复杂性(2007.4)13,俗话说“江山易改,察性难移”。
这表明人格具有()A.独特性B,复杂性C.稳定性D,综合性(2007.7 名词解释)人格(2009.7 简答)29、人格结构包含哪些成分?.各个成分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 (2007.7 论述)33.人格结构包含哪些成分?各个成分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第二节人格差异一、认知方式的差异:认知方式:人们在对事物、现象或人进行认识的过程中,个人所偏爱使用的加工信息的方式,也叫认知风格。
(一)冲动型与沉思型:冲动型认知方式的特点是反应快,但精确性差。
沉思型反应慢,但精确性(二)系列型与同时型:左脑优势个体进行信息加工时表现出系列型加工风格,其特点是解决问题时逐步分析,一环接一环地解决问题。
人格的认知理论

威特金长期在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教育测验服务社心理学研究部工作,他早
年从事知觉个别差异研究,以后研究场依存性问题,近年来他把心理分化理论 运用于跨文化心理研究领域。
威特金等人在研究知觉时发现,有些人很难从视野中离析出知觉单元,有些人
和确定提供更大的可能性。 12
范围推论:每种建构都治适用于有限范围内的事件。 经验推论:一个人的建构系统在他成功解释了自己对事件的反应后会有所变化。 调节推论:一个人的建构系统的改变受到结构渗透性的限制,变化是在建构的
使用范围内发生的。
分段推论:个人可以成功地应用几个看似彼此不相容的建构系统。 通用推论:在一定范围内,一个人使用了某种与他人相似经验的建构,那么他
6
认知人格理论产生的原因
内部原因:
1、格式塔心理学的影响 格式塔强调“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认知心理学把知觉定义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 和解释,强调信息加工的主动性等就是受其影响。 2、行为主义的失败
外部原因:
邻近学科的影响,控制论、信息论、计算机科学和语言学。把人与计算机做类比。
7
01
凯利的个人建构理论
知到情境变化而变化的行为模式,即个人-情境关系的模式,这一研究与特质论 所强调行为跨情境一致性不同,该理论强调在同一类型情境中行为的一致性,但 在不同类型情境中行为的区别性。
该研究在一个专为有行为问题的儿童举办的夏令营里举行的,研究者观察记录男
童的五种行为(言,身,哭,顺,亲)同时记录五种情境中的情况(同伴正向,同伴 负向,成人表扬,成人警告,成人惩罚),长达6周。
10
凯利把建构看成是一个有两极的维度(量表上的范围从一个概念到它的对立概念, 如“好—坏”),人或物可以沿着这个维度排列;这些建构可以包括所有相互对 立的成对概念;每个个体有一套独特的建构,它们组成了他的建构系统,所以人 们人格的差异多来源于人们建构世界的不同。
第八章 人格

第八章人格人格:构成一个人思想、感情、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人格的多种本质特征:1.独特性:〔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一个人的人格是在遗传、成熟、环境、教育等先天后天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
不同的遗传、生存、教育环境,形成各自独特的心理特点。
2.稳定性:〔X易改,本性难移〕一个人的某种人格特点一旦形成,就相对稳定下来。
其稳定性还表现在,人格特征在不同时空下表现出一致性的特点。
3.统合性:人格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
4.复杂性:〔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人的行为表现出多元化、多层面的特征。
5.功能性:〔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人格是一个人生活成败、喜怒哀恨的根源,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法,甚至命运。
人格结构1.知—情—意系统心理过程包含:认知、情绪感情、意志过程,是人们都具有的共同心理现象,但每个人在这三大过程中表现各不相同,这种个体差异现象是人格的成分。
2.心理状态系统:某一时刻或某段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背景。
包含意识状态、注意、情绪状态、劳累状态等。
这些状态直接影响到心理活动的差异性。
3.人格动力系统:决定并制约人的心理活动的进行、方向、强度、稳定水平的结构。
包含需要、动机、兴趣、价值、世界观等。
价值观形成后,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并对人格起操作作用。
4.心理特征系统:包含能力、气质、性格三种成分。
能力方面,自然科学家表现认知能力强,社会活动家人际交往能力强。
气质方面,有人暴躁,有人和气。
性格方面,有人正直,有人阴险。
5.自我调控系统:以自我为核心的人风格控系统,主要作用是对人格的各个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和谐。
属于人格中的内控系统或自控系统。
包含:①自我认识: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含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调节的重要条件〕。
②自我体验:自我意识在感情上的表现,是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
第八章 人格

第八章 人格
主讲人:谢晓丹 2010
第一节 人格性质
一、人格的界定 人格(personality)一词源于拉丁语 personality) Persona,原指演员在舞台上所戴的假面 具,后引申为一个人在生命舞台上所扮 演的角色。 概念: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 概念: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 行为的特有模式, 行为的特有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 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个性特质
首要特质:一个人最典型、最具概括性 的特质 中心特质: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 特质,每个人身上约有5 10个 特质,每个人身上约有5-10个 次要特质:个体不太重要的特质,往往 在特殊的情况下表现出来
2、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提出了根源特质,认为每个人都有16种 提出了根源特质,认为每个人都有16种 根源特质。 每个人的人格差异只是量上的不同,可 以对人格进行量化分析。
3、人格动力系统
人格动力系统:决定制约人的心理活动 的进行、方向、强度和稳定水平的结构。 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和世界 观等
4、心理特征系统:能力、气质、性格三 种成分。 5、自我调控系统: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 人格调控系统,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 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 自我调控系统是人格的内控系统或自控 系统。
第二节 人格差异
一、认知方式差异 认知方式:人们在对事物、现象或人进 认知方式:人们在对事物、现象或人进 行认识的过程中,个人所偏爱使用的加 工信息的方式,也叫认知风格。 工信息的方式,也叫认知风格。
2、认知方式的种类
冲动型和沉思型:对问题的思考速度不 同——反应快、精确性差VS反应慢、精 ——反应快、精确性差VS反应慢、精 确性高;整体性加工VS.细节性加工 确性高;整体性加工VS.细节性加工 系列型和同时型:一步步分析问题、链式 VS同时兼顾各种可能性和假设,言语VS. VS同时兼顾各种可能性和假设,言语VS. 数学能力 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依据内在标准或内 在参照VS.依赖于外界环境 在参照VS.依赖于外界环境
人格习题

人格心理学第三章特质理论奥尔波特的个体心理学一、填空题1、人格心理学是在1937 年成为独立科学的,它成为独立科学的标志是《人格—一种心理学的解释》。
2、特质理论的创立者是美国心理学家高尔顿奥尔波特3、奥尔波特认为,人格是由反射、习惯、态度、特质、和统我等按整合程度的高低以金字塔式层级形式构成。
4、奥尔波特把特质分为个人特质和共同特质,然后,他又将个人特质区分为首要特质、核心特质、和次要特质。
5、机能自主是奥尔波特动机理论中的核心概念。
二、简答题1、根据奥尔波特的人格发展理论,请你联系现实生活实际,一个健康成熟的人格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请简要回答:参考答案:(1)将自我感扩展到自身以外的人和活动中去;(2)热情地与人交往,表达自己的亲密、同情和容忍;(3)具有情绪安全感和自我接纳感;(4)对生活有现实的知觉;(5)具有幽默感和自我洞察力;(6)具有统合的人生哲学。
三、论述题1、奥尔波特把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又把个人特质进一步细分为几个特质,请联系你自己的实际状况,根据奥尔波特对个人特质的区分,对自己进行一个简要的分析和论述。
(答案不一,主要是从首要特质、核心特质和次要特质入手)卡特尔一、填空1、卡特尔用()方法确定了()种人格特质2、卡特尔从来源上将特质分为()和(),前者主要受()影响,后者主要由()决定3、卡特尔认为,人格动力系统由不同的()构成,根据其来源,可将其区分为()和()两大类4、卡特尔视()为人格的基本元素二、判断1、卡特尔通过因素分析获得了16种独立的能()2、外能是一种本体性特质()三、简答卡特尔视特质为人格的基本元素,请回答特质的作用是什么四、论述卡特尔从几方面区分了特质,具体是什么,并举例说明参考答案一、1、因素分析162、本体性特质环境塑造特质生物因素环境3、动力特质能外能4、特质二、1、× 2、×三、特质决定个体在给定情境下将作出何种反应,使个体行为具有跨时间的稳定性和跨情境的一致性,能对行为起决定和预测作用四、首先,从个体和群体的角度分为独有特质和共同特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他认为人是科学家:人像科学家 那样产生和检验他们的假设。
“模板匹配”。对世界的看法就 像一个个透明的模板,认识一种 事物就用一个模板,匹配就保留, 否则就修改。以便下次更准确预 测。
(二)构念
构念(Constructs) :
构念是个体在生活中通过对环境中人、 事、物的认知、期望、评价所形成的 观念。
构念是解释和预期事件的认知结构。
构念是人格建构的单元。
人格差异即构念系统的差 异。(凯利,1955)
即个体所拥有的构念的性质、数量及 组合方式的差异。
构念是凯利人格理论的核心。
个人构念的特征
凯利认为各种建构在三个重要的维度上 存在差异。
1.适用值域。 “一种建构仅仅适用于 对一定范围内的事件进行预期。”
第八章 认知人格理论
认知人格理论的兴起 凯利的个人建构理论 威特金的认知方式与心理分化
论 人格的认知因素
认知心理学的兴起
内部原因: 行为主义的局限;格式塔心理学(魏特海默、 苛勒、考夫卡,1921年)的兴起。
外部原因: 邻近学科的影响。控制论、信息论、计算机 科学和语言学。 教育实践(智力开发)的需要。需要了解心理活 动的规律。
起的”这一观点。 人之所以有心理障碍,是因为他们的建构系
统有了毛病,而不是过去的创伤经验造成的; 创伤经验只能用来解释人们为什么会这样建
构世界,但却不是造成其心理障碍的原因。
对心理病理问题的解释
凯利同意弗洛伊德关于焦虑是所有障碍 最基本症状的观点。
当人们的构念系统不能预期未来事件时, 就会产生焦虑。
况,我们的构念就会得到坚持和加 强。 反之, 必须修正。
凯利认为:人生活的主要目标是 减少自己生活中的不确定性, 即证明自己构念系统的有效性 (准确预测)。
由此可见,人的痛苦不是行为带来 的,而是构念系统不准确带来的。
(四)人格建构的基本假设和推 论p473
凯利以社会科学研究中少有的组织性和精确 性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也就是说,当不知道在某个特定情境中 该怎样做时,就会变得迷惑、焦虑。
人们受心理问题的煎熬源于构念系统 本身的缺陷。
构念系统的缺陷可能只是因为缺乏经 验。
心理治疗的目标是改变不正确 的构念,形成新的构念。
(五)固定角色疗法 (Fixed -
Role Therapy)
治疗理念: 凯利认为,神经症病人就像蹩脚的科学家。
也就是说:神经症病人的个人构念不能有效 预料未来事件(不回宿舍检查寝室门就会遭小偷), 因此,焦虑不可避免。 对病人来说就是需要建立更为适用的构念系 统,心理治疗就是帮助病人: 1、检查构念系统; 2、重新调整构念系统。
“固定角色疗法”(Fixed -Role
Therapy)
方法要求:让病人进行角色扮演。 “角色”是分派指定的,通过用一种有效的
(三)CPC循环p477
CPC循环: 凯利认为,当个体遇到新情景时,他所
产生的行动具有CPC循环的特征。 CPC是循环过程的三个周期即:周视
期、先取期、控制期。
CPC是循环过程的三个周期:
周视(circumspection):尝试多
种构念。 就是在接触对象的最先时间,人们首
先总是小心谨审查该对象, 尝试多 种构念,给出可能的解释 。 也可称为尝试错误认知性思维。
CPC是循环过程的三个周期:
先取(preemption) 暂时先确定一
种想法。 由于个体不可能无止境地对情境予以
考虑和深思,他必须决策如何行动。 在此阶段,个体从前一阶段所衡量过
的所有构念中选择一种。
CPC是循环过程的三个周期:
控制(control):按选定构念实施行
动。 若选定的构念预测了新情景的实际状
建构世界的方式不同导致不同
的行为模式
友好一不友好、 有趣一无聊、 开朗一害羞
聪明一愚笨 敏感一松弛、 有教养一粗俗、
与一个友好、有趣、 开朗的人交往时的 反应 。
与一个愚笨、不敏
感、粗俗的人交往 的反应。
因此 , 你我反应相异,人格相异,
一方面是由于构念内容(超级构念、次 级构念)不同;
固定角色一般扮演两个星期 , 治疗者也 参与其中(成为患者的配角或助演者)。
他的全部理论根植于一个基本假设:
“个体的心理过程是由其预测事件的方式所 引导”。 “个体的信息加工被他对事件的预期所引 导。” 它是人格和行为背后的基本力量。由此精心 推导出十一个推论。
怎样用个人建构解释人格差异呢
凯利认为:我们彼此行为的差异大 多来自我们建构世界的方式不同。 即
①超级构念内容不一样; ②构念的层级结构不一样。 例。
凯利的个人建构理论
“人是科学家” 构念的含义及CPC循环 人格建构的基本假设和推论 心理问题的实质 固定角色疗法
(一)人是科学家(man-as-
scientist)
科学家的目的:对现象进行预测和控制。 努力解释世界,减少不确定性。
心理学家:与科学家一样,试着预测并 控制行为。
普通人:根据自己的心理建构做出预测, 减少不确定性,使自己的生活明朗化。
2.适用焦点。在某一建构的适用值域内 能够发挥最佳预期作用的点。
3.渗透度。构念的开放性越大(能够容 纳新的观念)其渗透度就越强。
超级(主导)构念、 次级(从属)构念
构念是分层次的。 居最高层次(最重要的)构念称为超
级构念(如与人初遇时最想了解的方 面)。 非重要的构念称为次级构念。依附于 超级构念。
新人格代替无效的旧人格来解决患者的问题。 为了使患者加速发展新的构念,要求患者扮
演的角色应该与其本人的性格特点迥异。
促使患者用一种新的方式来行动, 以新的方式来看待自己,并就此变 成一个新的人。
“固定角色疗法”(Fixed -Role Therapy)
治疗者成为患者的配角或助演者。这是 与精神分析治疗根本不同之处。
另一方面是由于构念组合不同;即结构 不同。
共同性推论
为什么两个,我和
你相处得就会越好。 有相似建构系统的人容易成为朋友或恋
人。(Duck,1979;Neimeyer,1984)
(四)心理问题的实质
对心理问题实质的解释 凯利反对“心理障碍是由过去的创伤经验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