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配方乳发展趋势wor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婴儿配方乳发展趋势二〇一四年四月十四日

摘要:牛乳与人乳相比,蛋白质、脂肪和乳糖在含量和组成上都有较大的差异。通过对牛乳的胰蛋白酶水解作用,水解掉一部分的酪蛋白,所产生的小肽易于消化吸收,对机体有免疫调节的作用。通过这种改性酪蛋白为基料生产适合婴幼儿适合的配方奶是乳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配方食品,研究现状,营养素,婴儿配方乳

婴儿时期是人的一生中的特殊生长发育阶段,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时期。这主要源于两个原因,其一是婴儿的自身代谢系统尚未发育完善,生理代谢功能较差,因此需要营养全面、易于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作为食物来源;另一方面,婴儿时期的生长发育非常迅速,需要摄入大量的营养素来源源不断的供给身体发育的需要,因此在婴儿时期营养素摄入的数量和质量都将影响到人一生的身体健康。因此,婴儿在出生后必须摄取与自身生长发育相适应的营养物质,从而保证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从事各项生命活动[1][2]。

考虑到婴儿的消化吸收特点和营养需要,母乳无疑还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WHO 提倡婴儿出生后母乳哺育至少 2 个月,以保证婴儿生长发育、提高免疫力和预防传染疾病。然而,由于工作状况、职业、疾病等等方面的原因,母乳的喂养现状并不乐观,母乳缺乏现象非常普遍(张美芳,1997)。根据WHO1994年至2000 年对94 个国家的统计数据,目前只有35%的婴儿出生后的前 4 个月是母乳哺育的(高松柏,2003),据统计,在我国一岁以下婴儿母乳喂养率在城市为58%(“母乳喂养率”是新生儿出生后4 个月内,纯母乳喂养在婴儿喂养中所占比例),农村为75%;中国出生4个月内的婴儿的纯母乳喂养率已从1998年的76%下降到了2004年的64%。在这种情况下,国家采取的措施是积极鼓励和提倡母乳喂养婴儿,另一方面就是研究出更适合在没有母乳喂养的情况下可以替代母乳为婴儿提供合理营养素的婴儿配方食品。我国目前每年的新生儿约为2600-2800万,这就使婴儿配方乳食品产业有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全球的婴儿配方食品(infant formulas)的年销售额已达到109亿美元[2∼5]。

当由于种种原因缺乏母乳时,牛乳因其来源广泛、与母乳成分较为接近而常被用来作为母乳的替代品。但牛乳毕竟不同于母乳,二者之间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如以牛乳喂养初生婴儿常会引起许多不适应症,如消化不良、过敏反应等。为了消除对牛乳的种种不适应症,婴儿食品的科研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科学实验。采用对牛乳进行适度水解的方法可以提高牛乳的消化率,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婴儿对牛乳过敏的发生。

1 婴儿配方食品研究现状

在18和19世纪时并没有婴儿配方食品,没有母乳的孩子是用米糊、麦糊和牛乳来喂养的,婴儿的死亡率极高。用于代替母乳喂养婴儿的食品称为母乳代用品,目的只是供给没有母乳的婴儿食用,并没有考虑各种营养素的需要,且多是家庭自制型的。到19世纪末,生物学和医学的进步为母乳代用品的发展提供了研究的基础,随着其发展,人们才对婴儿配方食品有了比较完整概念,不仅要在组成成分上更要在功能性上接近母乳。形成了工业化生产后,婴儿配方食品成为除了母乳以外可以提供给婴儿合理营养素的重要食物来源。

1.1国外婴儿配方食品研究现状

1856年发明了牛乳的真空浓缩的方法,生产出了炼乳,这种产品的酪蛋白凝块少,易于保存,广泛应用于婴儿的人工喂养(艾长余,1992)。1867年,德国人Justrs V on Liebing

发明了第一个安全的婴儿配方,并获得专利。它由小麦粉、麦芽粉和少许碳酸钾加入到牛乳中煮沸而成。

19世纪末,Herber和Rubner创立了婴儿喂养的能量测定法,即根据婴儿的能量需要来进行喂养,它奠定了研究婴儿新陈代谢的基础。1915年,美国人Gerstenberger和他的同事们发明了第一个以乳为基础的婴儿配方。该配方把植物油、动物脂肪添加到脱脂乳中,使其脂肪及其它成分含量均接近于母乳,这个配方是把经均质的植物油、动物脂肪添加到脱脂乳中,使其脂肪含量接近于母乳,其成分为:脂肪4.6%、碳水化合物6.5%、蛋白质0.9%。此配方被专家称之为SMA,(Synthetic Milk Adepted)。Cerstenberger使用这种配方乳,成功地喂养了300名婴儿。目前世界上的婴儿配方食品大多由此演变而来,且主要以牛乳为基础。

随着对牛乳成分、母乳成分和婴儿营养认识的提高,欧洲和美国对婴儿配方食品的研究不断深入。1961年美国惠氏研究出了第一个以乳清蛋白为主的婴儿配方S-26,由此至70年代末,世界上采用婴儿配方食品喂养婴儿是很普遍的。1972年芬兰维奥利公司推出了全球第一个液态婴儿乳,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虽然后来由于提倡母乳喂养,使用配方食品喂养婴儿的比例相对减少,但是由于身体状况、疾病以及职业的原因,仍有许多孩子得不到母乳喂养,还有那些具有某些疾病婴儿的特殊需要,对婴儿配方食品的研究仍在不断地深入、不断地改进,产生了各类不同的婴儿配方食品。进入20 世纪食品工艺学的高速发展,营养学、生物化学、药学、毒理学和免疫学的不断进步,婴儿配方食品正继续朝着接近母乳的方向发展[6]。

1.2我国婴儿配方食品研究现状

1.2.1早期的婴儿配方食品

公共卫生学家、中华医学会的创始人伍连德先生于1916年在其创办的杂志《中华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制牛乳以代人乳法》的文章,写到婴儿出生后最好的食物是母乳,但当因其他的原因不能食用母乳时,应取新鲜无霉菌的牛乳煮沸后加沸水和糖喂养婴儿,这是早期对母乳代用品的介绍。1926年祝慎之研究了以大豆为基础的母乳代用品,做了动物实验并相继在国内外发表了一些文章。至1954年之前普遍使用的是以稻米和小麦为基本原料,添加少量奶粉、蛋黄粉、钙、食盐等的糕干(或称奶糕、代粥糕、乳儿糕)作为母乳代用品,总产量在当时达到了365万多斤,包括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和武汉等地都有生产[7∼10]。

然而,这些代乳品是不能满足婴儿的生长需要的,1954年中国医学科学院食品与卫生研究所周启源教授,在借鉴了大量的国内外的研究资料考虑到我国的实际国情的基础上研制成功“5410”乳儿糕配方,其以大豆、稻米、蛋黄粉、蔗糖、豆油、核黄小米、骨粉、碳酸钙、食盐和香草粉为原料,采用了热处理的方法消除大豆粉中抗胰蛋白酶因子的作用,补充了植物原料缺少的核黄素,并测定了维生素A、胡萝卜素、硫胺素和尼克酸等的含量并加以补充和调配,按婴儿对能量和氨基酸的需要,调整了原料的配比;并相继完成了的生产工艺的确定、动物试验、营养评价和促婴儿生长试验[11∼14]。至此我国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婴儿配方食品,为我国婴儿配方食品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当时主要的生产企业以上海益民一厂和哈尔滨松江罐头厂为代表。

50年代到70年代,出现了一些相似的产品如鸡蛋稻米粉(江西)、糕子粉(北京)、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