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美术活动中的评价艺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价-让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心动”“行动”“”
盐城市幼儿园李彬
【摘要】《纲要》提出“幼儿艺术教育必须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以免使幼儿丧失自信心和对艺术活动的热情。”这就要求我们在美术教学中应将过去的重技能技巧,转变为现在的重学习过程,在活动中满足孩子的不同需求。通过充分利用多种评价手段和评价方法,“发现每个幼儿的智力和特点,让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特征的发展,并使其绘画兴趣,积极性,创造力,表现力的提高”。从关注作品评价延伸到关注幼儿审美评价,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幼儿情感、个性等方面的发展。
【关键词】美术活动评价艺术
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的教育评价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呈现出鲜活的生命力,让越来越多的幼教工作者认识到:评价在教育过程和促进幼儿发展过程中起到巨大的作用。
然而,在幼儿园的美术教育活动中,我们虽然在美术教学目标的制定、活动的设计、现代技术与美术课教学的整合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却忽视或忽略了对美术教学评价的实践与研究,使得美术教学评价相对滞后,教师对幼儿的评价步入了诸多的误区:只重视占少数的较好与较差的作品,忽视占大多数的一般的作品;只重视美术作品的结果,忽略幼儿美术活动的过程;只重视作品评价,而忽视了对教学活动本身产生问题的反思,较少思考教师教育行为、方法的不足与矫正;只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幼儿的主动参与;只重视幼儿美术作品所表现出来的现状,忽视幼儿美术能力的发展等等。
教学评价体现的是一种教学艺术,教学评价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适当、正确、灵活的运用显得格外重要。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姆认为:评价不是为了区分而是为了改善。所谓的“改善”,即通过评价获得反馈,从而对教学加以调节,使之获得最佳的教学效益。幼儿园美术评价的目的就在于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幼儿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发现自己的能力和才干,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促进幼
儿的发展。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作为一名教师,应时时处处注意激发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创作欲,站在幼儿发展的角度来评价幼儿,竭尽全力肯定幼儿的一切努力,激励幼儿进步,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及个性、人格的完善,使幼儿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1.自我评价:幼儿对自我的一种评价形式,是把评价幼儿学习成就的权力,由教师转向幼儿;幼儿由被动评价者转向主动参与者,从而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日本教育家木地一说的好:“如果孩子的兴趣和热情一开始就得到顺利发展的话,大多数的孩子将会成为英雄和天才。”幼儿自评时,教师要尊重他们的评定,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幼儿对自己的作品充满了自信,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也日益提高。如大班美术活动《神秘的树林》这一活动,我就将幼儿的自评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整个活动我为幼儿提供一个“树林”背景,然后幼儿自由想象,每人完成一张线描的草图,并与周围同伴交流——谈一谈自己构图的优点以及与他人想象的不同之处,到最后介绍自己完整作品的优点。幼儿通过自评,不仅激发了自信心,而且可以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同时大大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2.幼幼互评:这种评价是让孩子之间互相展开各种形式的评价,从而保持他们学习的兴趣,而这种互评活动也能使一些较难的技能技法及问题迎刃而解。例如在大班美术活动《我的谢师卡》教学中,要求幼儿设计出各种形状和装饰谢师卡是教学的重点,在课后展评时,我就请幼儿把自己的作品都集中摆放在一起,然后请幼儿围成半圆坐好,分成红黄两队,先让个别幼儿来介绍自己的作品,然后再由两队幼儿以竞赛的形式来说说这张邀请卡哪里设计得好?哪里设计得还不够好?怎么设计会更好?等等一系列问题,从而让幼儿在相互评价的过程中,清楚地认识到自己作品的好坏以及改进的方向,提高了幼儿对评价活动的兴趣。因此,互评活动能使幼儿发现别人的长处和短处,同时也使他们了解和认识到自己的不够,以此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3.家长评价:对幼儿来说,教师和家长对他们的影响是一致的,家长的评价对孩子在美术能力方面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我们现在的教育往往在家长评价方面做的还不够,家长的评价标准不够贴切,存在一些误区,比如许多家长就喜欢把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比较,总感觉自己家的孩子画的不如别人好。针对这一现状,我就利用家园栏这一优势,经常向家长宣传新的美术评价标准,运用评语评价的方法在幼儿作品的背面写上评语,如:“大胆构图,线条流畅”、“想象力丰富,能画出与他人不同的作品”、“观察仔细,物体重叠关系表现较好”、“色彩搭配大胆,鲜艳”、“画面丰富,构图巧妙”、“画面夸张、有趣”等等各具特色地评价,让家长形成看幼儿作品的小评语,慢慢地改变家长的观念,了解美术作品的评价标准是以幼儿的心理与认知为重点,学会欣赏幼儿画中的童趣。
4.教师评价:在幼儿美术活动中,对于孩子的作品,教师要采取多层评价的方法。首先要考虑的是整体评价,在本次活动中有多少幼儿能达到预定的目标,所完成的作品从美学角度看具有什么样的水平。其次要对幼儿进行部分评价,可以从幼儿的情感和能力等方面进行逐一评价。情感方面的评价对幼儿的发展非常得重要,良好的情感是绘画的基础,孩子愿意画、喜欢画,才能绘画出自己想画的作品来。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对不同的幼儿制订不同的评价标准,要对幼儿进行纵向的评价,让每个孩子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
由于建立了自评、互评、家长评、教师参与和幼儿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在师生的相互沟通中增进了双方的了解和信任,形成了积极、民主、平等、友好的评价关系。有利于幼儿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看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之成为学习的主动者。
二、评价方式多元化,促进幼儿对美术活动的积极性。
由于孩子年龄较小,他们的关注点总是在自己身上,因此在组织幼儿进行美术作品评价时,他们往往只对自己的作品感兴趣,而对于别人的作品却很少关心。为此,教师应从多种角度、多种形式开展,吸引幼儿评价的目光,从而提高幼儿
评价的积极性。
1.赏识式评价:教师在指导幼儿美术活动时应及时对幼儿作品进行表扬与鼓励,如:《漂亮的民族娃娃》的教学活动过程中对每个孩子给予了不同的评价:“你的民族服装想的和别人不一样,它的样子真多呀!”、“你画的民族娃娃的衣服上的图案真是别具一格!”、“你的色彩搭配很鲜艳,真漂亮!”、“你观察的很仔细,能发现民族娃娃帽子上的装饰不一样”、“你今天画得可真认真。”等等不同纬度的评价。这种鼓励性的评价,充分挖掘绘画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的肯定,让幼儿有继续作画的愿望,使每位幼儿有成功的体验,给幼儿树立了自信心,是幼儿自主学习的驱动力。
2.故事式评价:这是采用故事的形式结尾的一种快乐教学评价方法。例如:幼儿创作画《可爱的小动物》,在引导启发幼儿讨论、绘画出各种动物后,让幼儿讲述一段关于小动物的故事。这个小故事可以是教师讲的故事,也可以是幼儿自己根据所画的小动物之间的联系创编的故事。这样既加深了幼儿对动物的了解,有利于幼儿智力的发展,更激发了幼儿参加美术活动的积极性。
3.画展式评价:教师在完成美术活动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让幼儿互相欣赏美术作品,提高幼儿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例如:绘画《快乐的六一》,教师指导幼儿尽情发挥自己的水平,使幼儿能够画比较好的作品。在美术活动最后,教师组织幼儿开一个画展,让幼儿既能欣赏到别人的作品,又激起了幼儿对绘画的热爱之情。
通过开展故事、游戏、展览等多种评价形式,使幼儿在轻松、快乐的评价氛围中,自然而然地关注到了同伴的作品,积极参与了美术作品的评价活动,提高了自身的评价水平。
三、转移评价重心,提高幼儿参加美术活动的主动性。
1.关注兴趣表现,进行适宜性评价。幼儿年龄小,知识面窄,对事物的认识不深刻,思维方式非常幼稚,所画物体往往也不成比例,多为象征性的作画,他们所画的人物往往是头大身体小,有的干脆用一条直线代表一只手臂或一条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