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批评史 郭德茂 名词解释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温柔敦厚:见于《礼记·经解篇》:“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
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
”孔颖达解释为“温,谓颜色温润;柔,谓性情与柔。
诗依违讽谏,不指切事情,故曰温柔敦厚诗教也。
" 要求作诗者“怨而不怒”“哀而不伤,乐而不淫",即合于“中与”得要求. 2“兴观群怨”:孔子得“兴观群怨”说对后来得诗学理论产生了极为深远得影响.①兴(文学作品得审美作用)朱熹解释为“感发志意”,指诗歌得生动具体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得精神之兴奋,感情之波动,从吟诵、鉴赏诗歌中可以获得一种美得享受。
②观(文学作品得认识作用)侧重诗歌所反映得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得思想倾向与感情心态。
观世与观志就是读诗得两个重要方面。
③群(文学作品得团结作用)“群”,就就是“群居相切磋”.文学作品可以使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交流感情,加强团结。
④怨(文学作品干预现实、批评社会得作用)”怨"得主体就是对现实不良政治得批判。
但怨得对象不一定都就是“上政",可以对社会不合理现象得牢骚与感情上得不如意。
3、以意逆志:孟子《万章》上篇,针对《诗·小雅·北山》: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就是为得之。
读诗不能以“以文害辞,以辞害志",亦即不能以个别文字影响对词句得了解,也不能以个别词句影响对原诗本意得认识,应当“以意逆志",即用自己对诗意得准确理解,去推求作者得本意。
对“以意逆志”得理解,历来有两种不同得意见:一就是以己之意,逆诗人之志,二就是以诗人之意,逆诗人之志.4、知人论世:孟子批评与欣赏文学作品得重要原则与方法。
要正确地做到“以意逆志”须要能“知人论世”,深入地了解诗人得生平,思想,品德、遭遇等状况以及诗人所处得时代状况。
5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提出得命题,意思就是说真正美妙得声音就是听不见得,真正美妙得形象就是瞧不见得。
中国文学批评史全
绪论基本知识1.儒家的文学教化论是从先秦到汉代逐渐形成的。
2.一般而言,儒家思想主要影响文学的外部规律方面,而道家思想主要影响文学的内部规律方面。
4.意境说和教化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的两大支柱。
5.诗话的源起,应以欧阳修的《六一诗话》为最早。
7.《词话丛编》的编者是唐圭璋。
8.最早运用评点的批评方法的批评家是南宋末年的刘辰翁。
9.金圣叹把评点的批评方法推向了高峰。
10.重要的文学评点有毛宗岗的《三国演义》评点、张竹坡的《金瓶梅》评点和脂砚斋的《红楼梦》评点。
思考题2.简述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表现形态。
中国古代具有系统性的文论专著不多,主要的表现形态为:(1)散见于子书中的某些章节和片段的文论。
(2)笔记体的诗话和词话。
(3)文人间来往的书信和各种文集的序跋。
(4)小说和戏曲评点。
(5)散见于诗词、笔记、小说、戏曲、经传训诂、艺人谚语中有关文学的言论。
(6)古代一些选集和总集的编撰也具有一定的理论倾向。
第一章先秦两汉文学理论基本知识1.先秦两汉的诗论往往与乐论互通。
5.现存篇幅较长、较为完整的最早的文论资料是《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中所载吴公子季札观乐而发的一大段议论。
6.先秦诸子中最重视文艺的是儒家,道、墨、法三家对文艺都有不同程度的否定。
7.孔子提出的“文质彬彬”、“尽善尽美”说,被后人引申为关于文学内容与形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道德标准与审美标准相统一的思想。
8.孟子在文学批评方面首创了“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的方法。
9.荀子开后世明道、征圣、宗经三位一体文学观的先河。
11.“非乐”与“三表法”是墨子的主要文论观点。
13.“诗言志”说被朱自清称为儒家诗论“开山的纲领”。
14.先秦典籍中,《墨子》、《庄子》、《荀子》和《左传》、《国语》、《尚书》等都有“诗言志”的说法。
15.屈原首次明确提出了“发愤抒情”的诗论主张,他也是我国第一位自觉的抒情诗人。
16.司马迁的“发愤著书”和陆机的“诗缘情”之说,渊源于屈原的思想。
中国文学批评史考试重点内容(填空和名词解释) doc
中国文学批评史考试重点内容一、填空题。
1、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2、孔子关于诗三百的论述:思无邪。
3、庄子对音乐的论述:天籁、地籁、人籁。
4、人生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
5、李渔的戏曲理论著作:《闲情偶寄》。
6、最早提出“文人相轻”:曹丕《典论》。
7、黄庭坚:“点铁成金”、“夺胎换骨”。
8、“滋味说”:钟嵘《诗品》。
9、“诗有别才”:严羽《沧浪诗话》。
10、六才子书:《离骚》、《庄子》、《史记》、杜诗、《水浒传》、《西厢记》。
11、唐•诗学理论:陈子昂“兴寄”说。
12、第一篇评论词的文章:李清照《词论》。
二、名词解释。
1、孔子——兴观群怨语出《论语》。
兴,指诗对读者的思想感情有启发和陶冶的作用。
观,指诗能够帮助读者认识风俗的盛衰和社会的中得失。
群,指诗能够帮助人们统一思想,加强团结,交流感情。
怨,指诗可以用来批评政治,表达民情。
“兴观群怨”说是孔子“诗教”思想的体现,强调了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对后世的文学批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孟子——①知人论世语出《孟子》。
指读者阅读文学作品应该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这样才能站在作者的立场上,与作者为友,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正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知人论世”这一学说对后世文学批评影响重大,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被称为“中国文艺社会学批评的真正始祖”。
②知言养气语出《孟子》。
“知言”是指辨别语言文辞是非美丑的能力。
一个人的语言文辞体现他的内在品格。
“养气”是指人要修养自己的内在品德,培养高尚情操。
“知言养气”强调了只有具备高尚的人格,才能辨别各种言辞的实质,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
它对后世曹丕的“文气说”、韩愈的“气盛言宜说”的形成都有影响。
③以意逆志语出《孟子》。
以,用;意,自己的切身体会;逆,推测;志,作者写作诗歌的本意。
所谓“以意逆志”,是指读者不要望文生义、机械理解作品,而应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从而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1、“温柔敦厚”:中国古代儒家的传统诗教。
它的提出最早见于《礼记·经解》:“温柔敦厚,诗教也。
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
”这是汉代儒家对孔子文艺思想的一种概括。
温柔敦厚作为儒家的传统诗教,在长期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发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方面,在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内部,运用这一诗教来调整本阶级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合理的。
但另一方面,由于它规定怨刺必须“温柔敦厚”强调“止乎礼义”和“主文而谲谏”只允许“怨而不怒”地委婉劝说,不允许尖锐地揭露批判因而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又常常起着消极的作用。
2、“诗无达诂”:古代诗论的一种释诗观念,语出董仲舒《春秋繁露》卷三《精华》。
“达诂”的意思是确切的训诂或解释。
“诗无达诂”即是说“《诗》无定形,读《诗》者亦无定解”,这原是针对春秋战国策士谋臣在政治外交场合往往断章取义,截《诗》以托己意的现象而发的,但又因鉴赏主体的不同,对同一首诗会有不同的审美理解,因而逐渐成为中国审美鉴赏中的理论术语之一,这与西方接受美学中伊塞尔所谓作品“空白点”,“召唤结构”有相似之处。
3、刘勰——风骨说:语出刘勰《文心雕龙》。
风即情志,骨则是指事义充实、条理连贯、文辞精炼三者结合后形成的一种有力的气势和逻辑力量。
刘勰风骨说的实质是强调风骨与辞采并重,提倡“文明以健”、“风清骨峻”即刚健有力的文风。
其目的是反对齐梁的浮靡文风。
风骨说既是对建安文学特点的理论概括和总结,也对后代文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陈子昂的“风骨”论:是吸收了六朝在诗歌格律上的成就的,因而也就体现了唐代“风骨”论的特点,它直接启发了殷璠关于盛唐诗“声律风骨均备”说的提出。
陈子昂的风骨说,继承了前人的风骨论。
他的风骨内涵,根据他在《修竹篇序》对齐梁诗歌“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的批评,应该就是指建安风力。
即是指具有鲜明爽朗的思想感情和精要劲健的语言表达的艺术风格,具有风清骨峻的特点。
亦即是“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的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温柔敦厚:见于《礼记·经解篇》:“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
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
”孔颖达解释为“温,谓颜色温润;柔,谓性情和柔。
诗依违讽谏,不指切事情,故曰温柔敦厚诗教也。
”要求作诗者“怨而不怒”“哀而不伤,乐而不淫”,即合于“中和”的要求。
2“兴观群怨”: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对后来的诗学理论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①兴(文学作品的审美作用)朱熹解释为“感发志意”,指诗歌的生动具体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精神之兴奋,感情之波动,从吟诵、鉴赏诗歌中可以获得一种美的享受。
②观(文学作品的认识作用)侧重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感情心态。
观世与观志是读诗的两个重要方面。
③群(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群”,就是“群居相切磋”。
文学作品可以使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交流感情,加强团结。
④怨(文学作品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怨”的主体是对现实不良政治的批判。
但怨的对象不一定都是“上政”,可以对社会不合理现象的牢骚和感情上的不如意。
3.以意逆志:孟子《万章》上篇,针对《诗·小雅·北山》: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读诗不能以“以文害辞,以辞害志”,亦即不能以个别文字影响对词句的了解,也不能以个别词句影响对原诗本意的认识,应当“以意逆志”,即用自己对诗意的准确理解,去推求作者的本意。
对“以意逆志”的理解,历来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是以己之意,逆诗人之志,二是以诗人之意,逆诗人之志。
4.知人论世:孟子批评和欣赏文学作品的重要原则与方法。
要正确地做到“以意逆志”须要能“知人论世”,深入地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品德、遭遇等状况以及诗人所处的时代状况。
5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提出的命题,意思是说真正美妙的声音是听不见的,真正美妙的形象是看不见的。
老子认为具体的声音只是声音美的一部分,不是全美,故非“大音”,而“无声”则可以使你去想象全部最美的声音,而不受有限声音的局限,故而是“大音”。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名词解释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名词解释1、“诗言志”《尚书&S226;尧典》:“诗言志,歌永言。
”指诗乃是人的思想、意愿、情感的表现,是人的心灵世界的呈现。
先秦时期所谓“志”,主要指政治上的理想抱负。
“诗言志”虽最早见于《尚书&S226;尧典》,但最早提出“诗言志”理论的当为《左传》所记的襄公二十七年赵文子对叔向所说的“赋诗言志”。
“诗言志”说最早源于歌舞乐一体的文艺形态,因此,“诗言志”最早只是一种文艺观而非文学观。
2、“思无邪”。
原出《诗经&S226;鲁颂&S226;駉》,指牧马人放牧时专心致志的神态。
孔子借它来概括全部《诗经》的特征。
“思”是句首语气词,无实意。
“无邪”就是“雅正”。
“思无邪”意在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3、“兴观群怨”说孔子在《论语&S226;阳货》中提出。
朱熹解释为:兴,指诗歌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精神之兴奋,从吟诵、鉴赏诗歌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比较侧重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情感心态。
群,指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
怨,就是文学作品(诗歌)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讽谏作用。
4、“尽善尽美”说这是孔子在评述“韶乐”与“武乐”时对韶乐所做的评价。
他认为舜时的韶乐,“《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原因是舜具备了圣德而受禅让,故尽善。
由此也可以看到孔子在审美判断中融入道德批判的因素。
5、知言养气“知言养气”说,出自《孟子&S226;公孙丑上》。
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的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才能写出美而正的言辞。
这里的“养气”当是指培养自己的高尚思想情操和道德品格。
“养气”了,才能“知言”,即知道如何写出好作品。
这种思想影响到文学创作,就特别强调一个作家要从人格修养入手,培养自己崇高的道德品格,然后才能写出好的文学作品。
“知言养气”说形成了中国古代文论史上以气论文的悠久传统,对中国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中国文学批评史笔记及习题(全面)
第一章 先秦两汉文学理论
基本知识
1. 先秦两汉的诗论往往与乐论互通。 2.“文学”一词,最早大约见于《论语·先进篇》,为孔门四教之一。 3.先秦诸子提到的“文学”都是泛指学术与学问,文学只是其内涵之一。 4.汉儒将文学与学术区别开来,大致把学术称为“学”,把文学称为“文”。 5.现存篇幅较长、较为完整的最早的文论资料是《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中所载吴公子季札观乐而发 的一大段议论。 6.先秦诸子中最重视文艺的是儒家,道、墨、法三家对文艺都有不同程度的否定。 7.孔子提出的“文质彬彬”、“尽善尽美”说,被后人引申为关于文学内容与形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 道德标准与审美标准相统一的思想。 8.孟子在文学批评方面首创了“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的方法。 9.荀子开后世明道、征圣、宗经三位一体文学观的先河。 10.诸子著作中最富艺术精神的是《庄子》。 11.“非乐”与“三表法”是墨子的主要文论观点。 12.《诗经》中“维是褊心,是以为刺”实为儒家诗论美刺说之先声。 13.“诗言志”说被朱自清称为儒家诗论“开山的纲领”。 14.先秦典籍中,《墨子》、《庄子》、《荀子》和《左传》、《国语》、《尚书》等都有“诗言志”的说法。 15.屈原首次明确提出了“发愤抒情”的诗论主张,他也是我国第一位自觉的抒情诗人。 16.司马迁的“发愤著书”和陆机的“诗缘情”之说,渊源于屈原的思想。 17.儒学在汉武帝时代成为钦定的官学。 18.汉代经学分为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两派,今文经学的代表人物是董仲舒,属官学;古文经学则为 在野的私学。东汉郑玄兼取今、古文经学,结束了今、古文经学之争。 19.司马迁对文论的最大贡献在于明确提出了“发愤著书”之说,此说见于《史记·太史公自序》。 20.两汉文论的主导是儒家文论。 21.《毛诗序》是我国文论史上第一篇系统性的诗学论文。它是汉代学者综合先秦儒家和当时经师关于 诗乐理论而写成的。 22.两汉文论主要是在对《诗经》、屈赋、汉赋和《史记》的的专题研究中展开的。 23.西汉前期的贾谊、刘安、司马迁等对屈原辞赋以很高评价。但东汉扬雄和班固则提出了批评。 24.王逸是秦汉以来楚辞研究的总结者,其所作《楚辞章句》是现存最早的楚辞注本。 25.认为“赋”是“童子雕虫篆刻”,“壮夫不为”的是扬雄。“劝百讽一”是扬雄对汉赋特点的概括。 “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也是由扬雄提出的。 26.较早肯定司马迁“实录”精神的是班固。 27.较早阐述文学的真实性与独创性原则的是东汉的王充,他是在其《论衡》是书中提出的。 28.古代文论中的“通变”观源于《易传》。 29.孔子评价文学艺术的标准是“思无邪”。“思无邪”三字原出《诗经·鲁颂·駉》。 30.《毛诗序》中提到的诗歌创作为政治服务的两种主要方式是:“上以风化下”和“下以飞刺上”。 31.“六义”原名“六诗”,最早见于《周礼·春官》,顺序是:风、赋、比、兴、雅、颂。唐代孔颖达 把“风雅颂”归纳为诗歌的体裁,把“赋比兴”归纳为诗歌的表现手法。 32.王充《论衡》涉及文学理论的篇章主要有《自纪》、《对作》、《佚文》、《艺增》、《超奇》等。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一章:先1、“思无邪”说:孔子提出的关于文学批评的标准。
《论语·为政》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诗无邪’。
”从艺术方面看,此批评标准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能过于激烈,应尽量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2、“兴观群怨”说: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
朱熹解释为:兴,指诗歌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精神之兴奋,从吟诵、鉴赏诗歌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比较侧重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情感心态。
群,指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
怨,就是文学作品(诗歌)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讽谏作用。
3、“尽善尽美”说:这是孔子在评述“韶乐”与“武乐”时对韶乐所下的定义。
他认为舜时的韶乐,“既尽善又尽美”,原因是因为舜具备了圣德而受禅让,故尽善。
由此也可以看到孔子在审美判断中融入道德批判的因素。
4、“辞达”、“文质”说:这是孔子在对文学的容和形式关系所作的阐述。
《论语·卫灵公》曰:“子曰:辞达而已矣。
”《论语·雍也》云:“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其关于文质的论述,后来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理论基础,并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
5、“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说:这是孟子提出的文学批评方法论,是孟子对体无完肤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
一般以为,“以意逆志”的“意”乃指读者之意。
孟子的这种文学批评方法论,为中国文学提供了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后世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抵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评论的。
6、“知言养气”说:这是孟子关于文学批评原则的论述。
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在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然后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
这种思想影响到文学创作,就特别强调一个作家首先要从人格修养入手,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然后才有可能写出好作品。
中国文学批评史重点复习内容
一、解释(每题10分,共30分)1、以意逆志:是孟子提出的深刻理解作品的方法。
“逆”,此处即为“求”的意思;“志”,指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意”的理解历代有分歧,旧注指说诗者之意,近代指作者之意,两者实际很难分开。
所谓“以意逆志”,是指解说作品时,不要抓住其中片言只语而望文生义,也不应对某些夸张修饰作机械理解,而应当着眼于作品的实际,把握作品的全篇内容,加上自己切身的体会,去探索作者的志趣倾,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2、发愤著书说:是司马迁最重要的文论命题。
愤,指作为创作动力的“怨愤”,司马迁指出“愤”是作家“意有所郁结”的情绪状态,即心理受压抑而不得伸展的状态。
作家怨愤郁结,“不得通其道”,从而借创作发挥疏通,以恢复心理平衡。
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揭示了“愤”是作家创作的心理动力,以“愤”为创作动力,其作品具有较高的品质和质量。
3、妙悟说:是严羽提出的学诗的重要方法。
妙悟原为佛语,指佛理高深莫测,不可言传,因而认识佛理不能靠逻辑推理或语言文字的解说,只有心领神会的方式才能进行。
严羽认为学诗与学佛相似,诗歌意境空灵虚幻,变化无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对诗境的把握同样只有通过“悟”才能实现。
4、六义说:《诗大序》对《诗经》的诗体与艺术手法的归纳。
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前三者指诗体,后三者指创作手法。
5、无我之境:王国维将“境界”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二类。
无我之境指审美主体把自己的意趣隐藏于客观事物之中,使客体表现上看不出主体的主观情感色彩。
二、简答(每题20分,共40分)1、试述《诗大序》的主要诗学观点。
(1)情志统一论——对诗歌本质认识的深化。
(2)止乎礼义——儒家诗学的思想规范(3)讽谏教化——对诗歌社会政治作用的强调(4)诗有六义——儒家政教化诗体观的体现2、试析《文心雕龙》的理论结构。
(一)文之枢纽——总原则(创作的原则,评价的标准)(1)依据什么指导创作:原道、征圣、宗经——文章根源于道,圣人文章体道,以圣人之经为文章标准。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批评史名词解释1.《论语》的“兴、观、群、怨”说:《论语?阳货》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提出了“兴、观、群、怨”说。
用现代的话说,兴,就是说诗歌有感发人精神的作用,可以引起人的联想;观,就是说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现实的作用,能看到世风的盛衰得失;群,就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达到和谐,起到团结人的作用;怨,就是说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黑暗的社会和不良的政治。
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对后世影响极大,成为后世文学批评的一个标准,影响了我国文学中现实主义传统的形成。
2.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是一种艺术和美的最高境界。
它揭示出,最完美的文艺作品都必须进入道的境界,进入自然朴素而没有任何人为痕迹的本真境界。
“象”的本原意义是什么?是“道”或“道理”。
当老子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时,也大致可以说“大音希声,大道无形”,相当于老子所谓“道隐无名”。
应解释为“最大的乐声反而听起来无声响,最大的形象反而看不见行迹”3.《论语》的“尽善尽美”说:孔子论雅乐与正声时说过《韶》乐是"尽美矣,又尽善也",又主张"放郑声",因为"郑声淫",又说"恶郑声之乱雅乐也"。
其主要观点即是提倡雅乐,反对郑声。
要求文学作品“尽善尽美”、雅正中和,这是孔子文艺思想的审美特征。
到底什么样才叫“尽善尽美”呢?孔子还说过的另一句话很重要,就是《论语·为政》篇的“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思无邪”从艺术方面看,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从音乐上讲,中和是一种中正平和的乐曲,也即儒家传统雅乐的主要美学特征。
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要过于激烈,应当尽量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思无邪,语出《论语•为政第二》,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评价诗歌总集《诗经》的著名观点。
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Revised at 2 pm on December 25, 2020.《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一章:先秦1、“思无邪”说:孔子提出的关于文学批评的标准。
《论语·为政》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诗无邪’。
”从艺术方面看,此批评标准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能过于激烈,应尽量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2、“兴观群怨”说: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
朱熹解释为:兴,指诗歌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精神之兴奋,从吟诵、鉴赏诗歌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比较侧重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情感心态。
群,指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
怨,就是文学作品(诗歌)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讽谏作用。
3、“尽善尽美”说:这是孔子在评述“韶乐”与“武乐”时对韶乐所下的定义。
他认为舜时的韶乐,“既尽善又尽美”,原因是因为舜具备了圣德而受禅让,故尽善。
由此也可以看到孔子在审美判断中融入道德批判的因素。
4、“辞达”、“文质”说:这是孔子在对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关系所作的阐述。
《论语·卫灵公》曰:“子曰:辞达而已矣。
”《论语·雍也》云:“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其关于文质的论述,后来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理论基础,并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
5、“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说:这是孟子提出的文学批评方法论,是孟子对体无完肤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
一般以为,“以意逆志”的“意”乃指读者之意。
孟子的这种文学批评方法论,为中国文学提供了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后世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抵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评论的。
6、“知言养气”说:这是孟子关于文学批评原则的论述。
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然后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中国文学责怪史》名词讲解《中国文学责怪史》第一章:先秦1、“思无邪” 说:孔子提出的关于文学责怪的标准。
《论语·为政》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诗无邪’。
”从艺术方面看,此责怪标准就是倡议一种“中和”之美。
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能够过于激烈,应尽量做到宛转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2、“兴观群怨”说: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
朱熹讲解为:兴,指诗歌生动详尽的艺术形象能够激发人精神之愉悦,从吟诵、鉴赏诗歌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比较重视诗歌所反响的社会政治与道德民俗情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感情心态。
群,指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
怨,就是文学作品(诗歌)干预现实、责怪社会的讽谏作用。
3、“尽善尽美”说:这是孔子在议论“韶乐”与“武乐”时对韶乐所下的定义。
他以为舜时的韶乐,“既尽善又尽美” ,原因是因为舜具备了圣德而受禅让,故尽善。
由此也能够看到孔子在审美判断中融入道德责怪的因素。
4、“辞达”、“文质”说:这是孔子在对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关系所作的阐述。
《论语·卫灵公》曰:“子曰:辞达而已矣。
”《论语·雍也》云:“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落落大方,此后君子。
”其关于文质的阐述,此后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圆满一致的理论基础,并在中国文学理论责怪史的发展中向来起着主导作用。
5、“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说:这是孟子提出的文学责怪方法论,是孟子对伤痕累累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
一般以为,“以意逆志”的“意”乃指读者之意。
孟子的这种文学责怪方法论,为中国文学供应了较客观实在的责怪原则,后辈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概是在此原则下张开文学讨论的。
6、“知言养气” 说:这是孟子关于文学责怪原则的阐述。
孟子以为必定第一使作者拥有内在精神品德之美,养成浩然之气,此后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
这种思想影响到文学创作,就特别重申一个作家第一要从人格修养下手,拥有崇拜的道德质量,此后才有可能写出好作品。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第一章文学观念:关于文学的思想和认识;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人往往文学观念是不同的,如文学价值观、文学本质观、文学历史观等;文艺观念:关于文艺的思想和认识;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人往往文艺观念是不同的,如文艺价值观、文艺本质观、文艺历史观等;第二章“兴、观、群、怨”:“兴”是就文学作品的审美作用而言的,故而朱熹解释为“感发意志”,指诗歌的生动具体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精神之兴奋,感情之波动,从吟诵、鉴赏诗歌中可以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诗歌的这种美学作用,可以使读者产生丰富的艺术联想,所以孔安国注曰“引譬连类”;“观”是就文学作品的认识作用而言的,而孔子所说的“观”比较侧重在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感情心态;郑玄注曰“观风俗之盛衰”,朱熹注曰“考见得失”;“群”是就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而言的,孔安国注“群居相切磋”,朱熹注“和而不流”;孔子认为文学作品可以使人们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交流感情,加强团结;“怨”是就文学作品的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而言的;孔安国注“怨刺上政”;“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即用自己对诗意的准确理解,去推求作者的本意;“知人论世”即深入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品德、遭遇等状况以及诗人所处的时代状况;“以道制欲”“乐合同,礼别异”:“以道制欲”是一个哲学上的命题,也是一个美学和文艺学上的命题;从哲学上讲,是不允许人性的自由发展,抑制人的个性,只能让它按照礼义的方向发展;从文艺和美学上讲,要求文艺创作严格地以礼义为基本内容,把礼义作为审美的前提条件,不允许有越出礼义的文艺创作和审美观点;“乐合同,礼别异”是儒家关于以礼节外,以乐和内的思想;“礼别异”即用儒家的礼仪制度来节制人们的行为;“乐合同”即用符合儒家伦理思想的诗乐作用于人心,使人们的思想感情平和中正,不生非分之想,使人们的思想感情都统一在儒家的共同原则上;“温柔敦厚”:儒家的诗教;孔颖达注曰:“温,谓颜色温润;柔,谓性情和柔;诗依违讽谏,不指切事情,故曰温柔敦厚诗教也;”要求作诗者“怨而不怒”“哀而不伤,乐而不淫”,即合于“中和”的要求;第三章“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提出的命题,意思是说真正美妙的声音是听不见的,真正美妙的形象是看不见的;老子认为具体的声音只是声音美的一部分,不是全美,故非“大音”,而“无声”则可以使你去想象全部最美的声音,而不受有限声音的局限,故而是“大音”;“大象无形”由此类推;这对文艺美学来说,涉及艺术形象创造的虚实结合、有无相生问题;对后世的“意境”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坐忘”“心斋”:庄子提出的命题,是对老子“涤除玄览”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原意是讲对“道”的体认,须有空明虚静的心理状态;这一理论和审美心理、艺术心理是相通的;在艺术创造或艺术欣赏时,也须空明虚静的心理状态;所以对后世影响很大,如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篇说:“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指与物化”:庄子·达生说有一个叫倕的能工巧匠,他用手指旋转画出的图形超过了用规矩画出的图形,其原因就是“指与物化”,即手指和所画的对象达到融合为一的化境;而要“指与物化”,首先必须是“心与物化”,即物我不分的精神境界;物我不分的精神境界正是艺术创作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得意忘言”:庄子认为事物精微之处,只能意会,不可言传,故云“意之所随者,不可言传也”,认识到语言不能完全表达思想情感;那么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他提出“得意忘言”的主张,即认为语言可作为“得意”的工具,利用各种不同的语言,如比喻、象征、暗示等方法庄子·天下篇云“卮言”“重言”“寓言”,去获得“言外之意”;第四章“发愤着书”:司马迁提出的;他认为许多着作家都是由于遭遇不幸,受到社会的迫害或压制,有“道”难通,有志难申,为了表达自己的意见,抒发心中怨愤,以流传后世,才着书立说的;“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深刻揭示了文艺创作的动因问题,它是作者由于某种原因,心中的思想感情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的表现;后来韩愈的“不平则鸣”说,是这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风、雅、颂”“赋、比、兴”:毛诗序最早提出的;所谓“风、雅、颂”,毛诗序认为风,从地域上讲是属于某一个诸侯国家的;而雅,则是属于整个周王朝的;风,在内容上是以某个人的事来表现其所属国家的风尚的;雅,则是讲整个周王朝王政废兴的,不过政有小大,故有小雅大雅之别;颂,是歌颂盛德而告之神明的;“赋、比、兴”,毛诗序没有解释,但汉人有解释,郑众说:“比者,比方于物”“兴者,托事于物”;郑玄说:“赋之言铺,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比,见今之失,不感斥言,取比类以言之;兴,见今之美,嫌于媚谀,取善事以喻劝之;”郑众从表现手法来解释,郑玄从儒家的美刺观来解释;前者侧重形式,后者侧重内容;皆可视为汉人对“赋、比、兴”的认识;“真美”:这是王充重要的美学思想;论衡·对作篇说:“是故论衡之造也,起众书并失实,虚妄之言胜真美也;”王充认为一切文章和着作的内容必须是真实的,坚决反对荒诞不经的虚妄之作;王充对文学真实虽有所认识,如艺增中对诗经的虚构和夸张的正确分析,但还没有完全将科学真实和艺术真实区分开来;“发乎情,止乎礼义”:这是毛诗序对荀子“以道制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承认思想情感对诗乐发生的作用,但认为必须用儒家的“礼义”来加以规范和约束;它突出和强调了儒家思想内容,明显地反映了儒家文艺思想保守的一面,但它肯定“情”的合理性,并有“吟咏情性”一说,可视为后来陆机“缘情”说之滥觞;第五章魏晋玄学:指魏晋时期以老庄思想为骨架的一种特定的哲学思潮,它所讨论的中心为“本末有无”问题,即有关天地万物存在的根据问题,也就是说关于远离“世务”和“事物”的形而上学本体论的问题;“文气”说:曹丕提出的关于文学创作与作家的气质、才性关系的理论;认为作家的气质、才性是先天的禀赋,是不可“力强而致”的,这是决定文学创作的重要因素;这一思想和传统的“有德者必有言”“文以德为主”的思想有了很大不同,对文学本质的认识更深入了,对后世严羽的“别材”“别趣”说产生了很大影响;“诗缘情”说:陆机提出的关于诗歌本质的学说;认为诗歌应该语言精美,富有文采,特别强调了诗歌抒发情感的特征,这是对先秦以来传统的“诗言志”理论的重大发展;从先秦的强调伦理道德思想,到强调情感特征,这是文学观的重大变化;“诗言志”重在表现社会思想,“诗缘情”重在表现一己悲欢之情;永明声律论:南齐永明时,由沈约、谢眺等人提出的关于诗歌语言的声音、韵律的理论;这是对诗歌语言形式美的理论总结,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但在当时,是有不同看法的,如钟嵘就认为过份讲究声律,文学创作就会受到束缚,就会影响“自然英旨”的产生;南朝文笔之争:南朝时的文笔之争,是对文学与非文学的进一步认识;最早刘勰提出“有韵为文,无韵为笔”;萧统在文选序中提出选文标准是“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梁元帝萧绎在金楼子·立言中说“至如不便为诗如阎纂,善为章奏如伯松,若此之流,泛谓之笔”,“至如文者,唯须绮觳纷披,宫徵靡曼,唇吻遒会,情灵摇荡”等,或从实用非实用、思维方式、语言形式等方面来区分文笔,说明这一时期人们对文学特征的认识相当深刻了;第六章原道:刘勰的文学本质观,文本于道的意思;“道”的内容,从广义的文所体现的道来说,是指宇宙万物内在的普遍自然规律,是接近于老庄所说的哲理性的自然之道的;但从狭义的人文所体现的道来说,则是指具体的儒家的社会政治之道;神思:刘勰关于艺术思维的理论;认为艺术思维是“神与物游”,即始终伴随着具体物象;是“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即始终伴随着情感;是“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即始终伴随着丰富的想象;隐秀:刘勰关于文学形象的艺术特征的理论;隐,是指意象的意而言的,它是内在的、隐蔽的,是寄寓于客观物象中的作家的心意情志,故要“以复义为工”;秀,是指意象的象而言的,它是具体的、鲜明的、突出的,是针对客观物象的描绘而言的,故要“以卓绝为巧”;风骨:刘勰关于文学风格的理论;“风骨”指作家的高尚人格和精神风貌在作品中的体现;具体地说,风是指作家的思想感情、精神气质特征;骨是指作品中客观内容所表现的一种思想力量,是语言文辞所依附的枝干;理想的文学风格是“风清骨峻”;通变:刘勰关于文学发展的理论;认为文学发展有文学自身内部的继承与革新的原因;通,是指文学发展过程中有一些基本的创作原则是历代都必须继承的;变,是指文学创作必须随着时代和文学的发展而有新的发展与创造;两者互相联系,“变则堪久,通则不乏”;第七章直寻:这是钟嵘“不贵用事”而提出的诗歌创作主张;认为诗歌是“吟咏情性”的,只要即景会心,直接描绘出激起诗情的景物或事情,就完成了它的使命;许文雨在诗品讲疏中说:“直寻之义,在即景会心,自然寻妙,即禅家所谓现量是也;”所谓“现量”即“直觉”的意思;认为好的作品总是作家在触景生情,情与物冥的过程中产生,形成美妙的意象,并非由苦苦思索,呕心沥血得来;这正是钟嵘所谓“即目”“所见”的意思;滋味:钟嵘论诗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中国古代一个基本审美范畴;以味论诗即以美论诗,“滋味”即审美感染力;钟嵘认为五言诗比四言诗有味,是因为“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还说玄言诗“淡乎寡味”等等,说明钟嵘认识到诗歌的形象性与“滋味”有关;他还说“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采,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认识到刚健的内容和优美的语言形式的有机统一,也是使诗歌有“滋味”的重要条件等等;建安风力:这是指建安时期诗歌创作表现出来的遒劲刚健、悲凉慷慨的时代特色;“建安风力”是钟嵘诗学思想中的时代风格理想,他认为这一时代的诗歌慷慨高昂,感情炽烈充沛,语言清新,辞采华茂,思想性和艺术性得到了较完美的统一;这和刘勰的观点基本一致,刘勰说建安文学“志深而笔长,故梗慨而多气”时序“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明诗;后来唐代的陈子昂、李白都把“建安风力”当作诗歌的时代风格理想来追求的;赋、比、兴:钟嵘在诗品序曾对“赋、比、兴”作了解释:“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相对于汉儒来说,已完全摆脱美刺教化说的影响,而是从他的“滋味”说出发来解说的;更为可贵的是,他阐述了如何“宏斯三义,酌而用之”,使诗歌有“滋味”,他认为:“若专用比兴,患在意深,意深则词踬;若但用赋体,患在意浮,意浮则文散,嬉成流移,文无止泊;有芜漫之累矣;”在中国文论史上,钟嵘第一次从艺术角度对“赋、比、兴”作了全新的解释;第八章兴寄:唐初陈子昂提出的诗文主张;“兴寄”既是强调作品要有充实的社会内容,同时也是重视诗歌整体审美形象的表现;兴,指感兴、意兴,是诗人浮想联翩,形象思维十分活跃时的一种状态;寄,指寄托,是诗人隐含于诗歌审美意象中的现实寓意;兴象:意象:作为文艺美学概念,最早由刘勰提出:“窥意象而运斤”文心雕龙·神思,意象还是意中之象,但唐代以降,“意象”常用来指诗歌艺术形象;是指情与景、心与物、主体与客体融为一体的艺术形象;袁行沛教授说“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意境:第九章“救济人病,裨补时阙”:白居易提出的关于诗文价值的主张;“救济人病”是要求诗歌能反映人民疾苦,使百姓的病痛“稍稍递进闻于上”,让最高统治者有所了解;“裨补时阙”,是要求诗歌能揭露时政的弊端,引起统治者的注意,促使他们进行必要改革;“气盛言宜”:韩愈提出的关于道德修养与文辞关系的理论;认为只要道德修养达到很高的境界,发言、着文都会适宜的;这一观点是孔子“有德者必有言”、孟子“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吾知言”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气盛言宜”说重视作者的道德人格,重视文章的思想内容,是应该肯定的,但也表现了重道轻文的倾向;“不平则鸣”:韩愈提出的关于文学创作动因的理论;认为“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文学创作的发生,是因为作家心中郁结着不平,心中不平则来自现实生活的不公正,因此“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这一思想是对司马迁的“发愤着书”说的继承和发展;“象外之象”:司空图提出的关于诗歌意境的理论;这种诗歌意境在有形的具体的情景描写之外,还能借象征、暗示创造一个无形的、虚幻的、存在于人们想象中的、更为广阔的艺术境界;前一个有形的具体的景象是实境,后一个无形的想象的景象是虚境,即是“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象外之象”是为人们提供一个较大审美空间的优秀艺术形象;“味外之旨”司空图提出的诗歌审美理论;所谓“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就是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他所说的“近而不浮,远而不尽”就是要求诗歌形象鲜明,如在目前,而又意境深远,含蓄不尽的意思;这和他的“象外之象”的理论是相辅相成的,“象外之象”就客体形象而言,“味外之旨”就主体审美而言;“象外之象”必有“味外之旨”;要获得“味外之旨”就必须使艺术形象具有“象外之象”的特征;第十章“诗穷而后工”:欧阳修提出的诗学见解;认为政治上不得志,甚至受排挤遭迫害的诗人,往往能写出好诗;这是继承韩愈的“穷苦之音易好,欢愉之辞难工”的思想基础上提出并发展了这一思想,对为什么“穷而后工”作了解释,认为一是政治上处于逆境的诗人往往更能对现实有清醒的认识,从而创作出有充实内容、有深刻思想的作品;二是处于逆境的诗人有充裕的时间去潜心艺术,去创造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形式;他举例说“如唐之刘柳,无称于事业”,刘禹锡、柳宗元都是失志之人,反而成就了他们的文学;“风水相遭”说:苏洵提出的文学主张;认为文学创作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首先,认为文章是自然而然流出来的,不是有意为之,所以说“非能为文,而不能不为文也”;这一观点强调有感而发,有为而作;其次,认为文学创作以自然为美,故曰“今夫玉,非不温然美矣,而不得以为文;刻镂组绣,非不文矣,而不可以论乎自然”;“诗眼”:黄庭坚提出的诗歌创作主张;要求学习古人作品,达到融会贯通程度,然后从中得到启发,以构成自己作品的诗意和境界;换骨法是指吸取古人精彩的诗意境界而不袭辞,别创新语来表现;夺胎法则是参考古人诗意而重新加以形容,以创造新的诗意境界;这一理论从积极意义上来说,学习古人作品,吸收有益的成分,努力做到以故为新等等;从消极意义上来说,这一理论有剽窃之嫌;“夺胎换骨”“点铁成金”:范温潜溪诗眼提出的概念;“诗眼”即指句法、字法之类,也包括一篇命意之关键所在;范温说“句法以一字为工,自然颖异不凡,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此说一出,后来“词眼”“文眼”不绝如缕;“云门三种语”:叶梦得石林诗话提出的,原是禅宗语,开以禅喻诗之先河;三种语即“随波逐浪句”“截断众流句”“函盖乾坤句”,用来说明诗歌三种不同境界:第一种语是指随物赋形、描绘生动的画工境界;第二种语是指意在言外、含蓄深远的神妙境界;第三种语是指与自然冥契的化工境界;这是由浅到深的三种不同境界,认为最高境界是“泯然皆契,无间可伺”,即浑然天成,不落痕迹的境界;第十一章别材、别趣:别材,指诗歌创作要有特别的才能,不是只靠书本学问就能写好诗的;这特别的才能如审美直觉能力、艺术想象能力等等;别趣,指诗歌有特别的趣味,不是发发议论、讲讲道理就可以成为诗歌的;这是指诗歌必须有美的形象,感发人的意志,激动人的感情,能引起人的审美趣味;别材,是针对以学问为诗而发;别趣,是针对以议论为诗而发的;妙悟:妙悟,本是佛学术语,尤为禅宗所重,指对佛法的心解和觉悟,严羽以禅喻诗,意思是凭借内在的直觉思维,从内心去感受和体验,方能墨会艺术三昧,领略其间奥秘;对诗家三昧的领会,各人有程度深浅的差别,诗歌创作实践方面也有水平高下之区分,因而悟也有“透彻之悟”和“一知半解之悟”;“第一义之悟”和“第二义之悟”的区别;盛唐气象严羽论诗以盛唐为法,在答吴景仙书中说“盛唐诸公之诗,如颜鲁公书,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可见“盛唐气象”是指盛唐诗歌“笔力雄壮”“气象浑厚”的特征;具体地说,有浑然一体的整体意象美;有韵味深长的朦胧含蓄美;有不落痕迹的自然化工美;有抑扬顿挫的诗歌格律美;自得:金王若虚提出的诗学理论;自得,首先是“自家实证实悟者,是自家闭门凿破此片田地,即非傍人篱壁,拾人涕唾得来者;”严羽语这是真知真识的意思;其次是真情,即王若虚所说的“如肺肝中流出”;最后是自然,王若虚说“与元气相侔”“浑然天成”等;“自得”说是针对江西诗派的流弊而发的;词要清空,不要质实:这是张炎提出的词学理论;“清空”之词,注重虚境的作用,虚虚实实,实实虚虚,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仿佛如“空中之音,水中之月”一般,善于启发读者联想能力,“使人神观飞越”,进入一个广阔的幻想世界之中,给人以丰富的回味余地;“质实”之词,较多在实境上下工夫,虽然具体详瞻,花团锦簇,但往往因说得太尽,描绘过细,反而缺少余味;他认为姜夔词清空,而吴文英词质实;第十二章格调:明人喜言格调,如李东阳说“诗必具眼,亦必具耳;眼主格,耳主声;”“能识其时代格调,十不失一,乃为有得”等;他所说的格调是指法度音调体制等等;前后七子也谈格调,如李梦阳提倡学习古人格调,遵循古人法式,所谓“高古者格,宛亮者调”要求诗歌做到“格古、调逸、气舒、句浑、音圆、思冲、情以发之,七者备而后诗昌也;”又说“宋人主理不主调,于是唐调亦亡;”他所说的格调,是风格是情感是形象;王世贞说“才生思,思生调,调生格,思即才之用,调即思之境,格即调之界;”认为格调生于才思,格调之高超在才思之深远广博,故学习古人格调,不可在形貌上模拟因袭,而要在扩大自己的才思上下工夫;本色:“本色”是明嘉靖年间王慎中、唐顺之等“唐宋派”的诗文主张;唐顺之说“近来觉得诗文一事,只是直写胸臆,如谚语所谓开口见喉咙者,使后人读之,如真见其面目,瑜瑕俱不容掩,所谓本色,此为上乘文字;”本色的含义就是“直写胸臆”,把内心的真实面目毫无遮掩的呈现出来,而且自然流出,不加雕琢;童心:李贽提出的着名学说;“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童心,是指人的绝假纯真的自然本性;“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童心是文学创作的前提和根本;童心说是针对道学家的虚伪而提出的,他认为是道学家的封建伦理道德以及与此相关的传统观念,即“闻见道理”使人失去童心,“童心既障,于是发而为言语,则言语不由衷;见而为政事,则政事无根底;着而为文辞,则文辞不能达;”提倡真情反对假理,肯定人欲反对“天理”,要求恢复被封建礼教扭曲了的人的自然本性;毫无疑问,这是一种对封建礼教具有叛逆性的、有启蒙思想色彩的文艺主张,它反映了由政治思想上的解放而导致文艺思想上的解放;性灵:公安“三袁”提出的诗文主张;“性灵”说的含义一是“真”,提倡诗文创作必须抒写作家的性灵,表现内心的真实感情,应该是自然天性的流露,反对任何的因袭模拟,剽窃仿作;二是“变”,强调诗文“代有升降,而法不相沿,各极其变,各穷其趣”“文之不能不古而今也,时使之也;妍媸之质,不逐目而逐时;·······唯识时之士,为能堤其溃而通其所必变;”这实际上已涉及继承和创新的问题,认为真正的继承,不是模仿,而应当是新的创造与发展;三是“趣”,即作品要有趣味,他们所提倡的趣味是童趣,和李贽一样,具有反理学,反传统的鲜明的时代精神,是思想解放、个性自由的审美趣味;四是“奇”,袁宏道说“文章新奇,无定格式,只要发人所不能发,字法句法调法,一一从自己胸中流出,此真新奇也”这种新奇,就在于它不师法前人,而师法自然,凭心而出;法因于敝而成于过:这是袁宏道在雪涛阁集序中提出关于“变”的理论;他说:“夫法因于敝而成于过者也;矫六朝骈丽飣餖之习者,以流丽胜;飣餖者,固流丽之因也;然其过在轻纤,盛唐诸人以阔大矫之;已阔矣,又因阔而生莽,是故续盛唐者,以情实矫之;已实矣,又因实而生俚,是故续中唐者,以奇僻矫之;”“法因于敝而成于过”是说一种倾向发展到后来,必然会走向自己的反面,而为另一种矫正此种流弊的新的倾向所代替;优点发展到极点,就会产生流弊,于是必然会发生变化,而为新的特点所代替;“变”是事物发展的必然结果,因而也是符合文学创作发展规律的;这是针对当时复古主义文艺思潮而提出的理论;第十三章评点:评点是我国古代小说批评的一个重要形式或方法;其形式灵活多样,或眉批,或行间夹批,或回前评,或回后评,或总评等等;其最大特点是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其作用是作者和读者的桥梁,能帮助读者充分理解作品内容与作者意图,能就作品具体内容揭示其思想内容或艺术特色;如李卓吾评点水浒传;吴江守法,临川尚趣:这是王骥德在曲律中对吴江派和临川派戏剧理论特点的概括;吴江派主张恪守格律,“宁协律而词不工”;临川派主张意趣,“余意所至,不妨拗折天下人嗓”;前者重在演出,后者重在文学剧本;前者重法度,后者重才情;王骥德说:“临川之于吴江,故自冰碳;吴江守法,斤斤三尺,不欲令一字乖律,而毫锋殊拙;临川尚趣,直是横行,组织之工,几与天孙争巧,而屈曲聱牙,多令歌者齰舌;”事赝而理真:这是明冯梦龙关于小说构思的着名论点;是在警世通言序里提出的:“人不必有其事,事不必丽其人,┄┄事真而理不赝,即事赝而理亦真;”这里的“事”指小说的故事情节;事真,就是要求整个故事看起来要真实,使人信服;事真,就是逼真;“理”指作品内在的逻辑;理真,指作品对现实生活合乎情理地正确反映;作品中的“事”不一定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但只要合乎生活情理,在艺术上也是真实的,就可以达到“触性性通,导情情出”的效果;这就肯定了虚构的真实,是一种合理的创作论,提出了相当于西方文学理论所说的艺术创作必须符合“可然律”“必然律”的问题;本色当行:第十四章“摄兴观群怨于一炉”:。
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一章:先秦1、“思无邪”说:孔子提出的关于文学批评的标准。
《论语·为政》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诗无邪’。
”从艺术方面看,此批评标准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能过于激烈,应尽量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2、“兴观群怨”说: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
朱熹解释为:兴,指诗歌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精神之兴奋,从吟诵、鉴赏诗歌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比较侧重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情感心态。
群,指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
怨,就是文学作品(诗歌)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讽谏作用。
3、“尽善尽美”说:这是孔子在评述“韶乐”与“武乐”时对韶乐所下的定义。
他认为舜时的韶乐,“既尽善又尽美”,原因是因为舜具备了圣德而受禅让,故尽善。
由此也可以看到孔子在审美判断中融入道德批判的因素。
4、“辞达”、“文质”说:这是孔子在对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关系所作的阐述。
《论语·卫灵公》曰:“子曰:辞达而已矣。
”《论语·雍也》云:“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其关于文质的论述,后来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理论基础,并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
5、“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说:这是孟子提出的文学批评方法论,是孟子对体无完肤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
一般以为,“以意逆志”的“意”乃指读者之意。
孟子的这种文学批评方法论,为中国文学提供了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后世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抵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评论的。
6、“知言养气”说:这是孟子关于文学批评原则的论述。
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然后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
中国文学批评史复习资料[5篇范例]
中国文学批评史复习资料[5篇范例]第一篇:中国文学批评史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题1、简述庄子关于“言”与“意”的关系答:老庄为代表的道家认为言不能尽意,所以他们反对言教。
庄子认为言不尽意。
如《知北游》: “道不可言传”。
言的目的在于得到意,但语言本身并非是“意”,只是帮助我们得到“意”,如果我们只拘泥于“言”本身,那就得不到真正的“意”,所以必须“忘言”。
“得意忘言”是庄子解决“言不尽意”而又要运用语言文字的矛盾的基本方法。
如《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2、发愤著书说答:是司马迁最重要的文论命题。
愤,指作为创作动力的“怨愤”,司马迁指出“愤”是作家“意有所郁结”的情绪状态,即心理受压抑而不得伸展的状态。
作家怨愤郁结,“不得通其道”,从而借创作发挥疏通,以恢复心理平衡。
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揭示了“愤”是作家创作的心理动力,以“愤”为创作动力,其作品具有较高的品质和质量。
3、性灵说答:中国古代诗论的一种诗歌创作和评论的主张,以清代袁枚倡导最力。
袁枚所说的“性灵”,在绝大多数地方,乃是“性情”的同义语。
他认为诗是由情所生的,性情的真实自然表露才是“诗之本旨”。
性灵说的核心是强调诗歌创作要直接抒发诗人的心灵,表现真情实感,认为诗歌的本质即是表达感情的,是人的感情的自然流露。
特点:①性灵说是在李贽童心说的直接启发下产生的,是当时反理学斗争在文学理论上的具体表现。
②性灵说的提出,也是针对当时文艺上反对复古模拟的风气而发的。
③性灵说从真实地直率地表达感情的要求出发,在诗歌艺术上提倡自然清新、平易流畅之美,反对雕章琢句、堆砌典故,反对以学问为诗。
④性灵说由于把能否抒发真情实感作为评价诗歌优劣的标准,因此打破了传统的轻视民间文学的封建阶级偏见,大大提高了通俗文学的地位。
4、兴观群怨答:“兴”,就是说诗歌的艺术形象可以引起人的联想,使之思想受到感发,激发人并使之精神兴奋,情感波动,从而获得审美享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兴观群怨由孔子提出的,是对文学的社会作用的阐述。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
可以怨。
兴,可以理解为诗歌用比兴的方法创造生动感人并包含着某种普遍性道理的艺术形象,从而感染读者的情绪,激发读者的意志,使之兴奋激动并从诗中受到影响和教育。
观,即诗歌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读者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来了解社会风俗习尚的盛衰,考察社会政治的得失。
群,意为文学作品可以使广大的接受者沟通感情,和谐交往,相互切磋,共同提高.孔子“群”的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互助互爱的和谐关系, 体现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怨,即批评、指责为政者在社会政治方面的过失。
2. 大音希声老子在《老子》中说: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大音希声有三种代
表性说法。
第一,韩非子认为“大音”就是宏大的声音,未免局于具象。
王弼认为大音是最完整的声音,是各种声音的根本,它不可演奏,也无从与闻。
这种说法未免太形而上了.钱钟书以具体的诗句来分析,不免把这个含义丰富内涵深广的美学命题具体化了。
综上所述,‘大音希声’的含义大致为:自然完美、蕴蓄宏深、变化多端之音,其声悠扬回荡,若断若续,混沌要妙,莫辨宫商,达到高度的和谐,闻者既不能听清,也不声听。
3. 三表法墨子提出的判断言谈是非的三条标准。
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
所谓“本之”,即”上本之古者圣王之事”,主要是根据前人的经验教训进行判断,其依据是求之于古代的典籍;所谓“原之”,是“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也就是从普通百姓的感觉经验中寻求立论的根据。
“本之”是间接经验,“原之”是直接经验,都是属于归纳法的范围。
所谓“用之”,即“废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是将言论应用于实际政治,看其是否符合国家百姓人民的利益,来判断真假和决定取舍。
4.解衣盘礴宋元君要画图,所有的画师都来了,在外面等待进殿的还有一半人。
有一个
画师后到,他外貌安闲,不急着挤进殿去,他受命跪拜作揖后立即返回了住所。
宋元君派人去看,他正解去衣服,露着身体,箕踞而坐,神闲意定,不拘形迹。
宋元君说:“行,他才是真正的大画师。
”解衣盘礴指思想不受束缚,不追求功名利禄,不在乎赏罚得失,追求创作的心理自和宁静的状态。
5.虚静说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空无、虚静的理论。
“虚”就是停止感官的活动,弃绝
心智,割断主体与客观世界的一切联系,进入无知无欲的状态,这样才能与“道”合而为一,从而进入“道”的境界。
“静”是对“虚”的精神状态的强调和补充。
“静”是一种排除万物干扰的精神状况,处于一种宁静的状态。
6.滋味说钟嵘在《诗品序》明确提出“滋味说”:五言居文辞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
也。
“有滋味”就是指作品在描写外物、抒发情感方面达到了淋漓尽致、尽善尽美的程度。
晚唐司空图强调“味”在酸咸之外,文章言有尽而意无穷,余味犹如绕梁三日,咀嚼不尽。
诗境的整体之“全美”就在于具有多重美质交互作用的醇美之韵味。
7.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出自司空图《诗品·含蓄》。
他指出诗须求含蓄,要用烘托的
笔法,通过形象化的语言表现,不须作者直接诠释说明指意,或评论道理,要让读者自去心领神会诗情。
这样的诗才韵味盎然。
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仅用了二十二个字,两句五言,两句骚体,却表现了诗人对整个天地人生、悠悠忽忽的无限感慨,他被排挤打击的悲愤,他替天下受到同样打击的人同声垂泪,这样的内容诗中一字不提、却尽得风流了。
8. 辞达孔子提出“辞,达而已矣”。
他认为只要把话说明白清楚就可以了,不需要过多地
修饰。
苏轼认为文学作品都是要“达意”的,无理无意的游词便是无为而作。
“有意而言,意尽而止,天下之至言也”,就是指文学作品的最高境界就是辞达。
苏轼强调文章以达意为主又有创造性意义。
“意”是自由变化的,所以他反对文章思想雷同。
“辞达”
既强调了意的主导地位,,又重视文辞自由表达的重要性。
9.童心说李贽提出童心说.“童心”即真心,也就是真实的思想感情。
他认为文学只有
真假问题,不得以时势先后论优劣。
他强调创作要说真话,保持一颗童心。
10.阳刚阴柔由《易传》所开创的阳刚与阴柔的美学理论,用阴阳的观点来解释宇宙万物
的形成与变化。
集大成者为姚鼐,他将文艺作品的风格划分为两大类,一类为阳刚,包括雄浑、健劲、豪放、壮丽等;一类为柔美,包括淡远、高远、飘逸、温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