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批评史 郭德茂 名词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兴观群怨由孔子提出的,是对文学的社会作用的阐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
可以怨。兴,可以理解为诗歌用比兴的方法创造生动感人并包含着某种普遍性道理的艺术形象,从而感染读者的情绪,激发读者的意志,使之兴奋激动并从诗中受到影响和教育。观,即诗歌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读者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来了解社会风俗习尚的盛衰,考察社会政治的得失。群,意为文学作品可以使广大的接受者沟通感情,和谐交往,相互切磋,共同提高.孔子“群”的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互助互爱的和谐关系, 体现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怨,即批评、指责为政者在社会政治方面的过失。
2. 大音希声老子在《老子》中说: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音希声有三种代
表性说法。第一,韩非子认为“大音”就是宏大的声音,未免局于具象。王弼认为大音是最完整的声音,是各种声音的根本,它不可演奏,也无从与闻。这种说法未免太形而上了.钱钟书以具体的诗句来分析,不免把这个含义丰富内涵深广的美学命题具体化了。
综上所述,‘大音希声’的含义大致为:自然完美、蕴蓄宏深、变化多端之音,其声悠扬回荡,若断若续,混沌要妙,莫辨宫商,达到高度的和谐,闻者既不能听清,也不声听。
3. 三表法墨子提出的判断言谈是非的三条标准。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
所谓“本之”,即”上本之古者圣王之事”,主要是根据前人的经验教训进行判断,其依据是求之于古代的典籍;所谓“原之”,是“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也就是从普通百姓的感觉经验中寻求立论的根据。“本之”是间接经验,“原之”是直接经验,都是属于归纳法的范围。
所谓“用之”,即“废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是将言论应用于实际政治,看其是否符合国家百姓人民的利益,来判断真假和决定取舍。
4.解衣盘礴宋元君要画图,所有的画师都来了,在外面等待进殿的还有一半人。有一个
画师后到,他外貌安闲,不急着挤进殿去,他受命跪拜作揖后立即返回了住所。宋元君派人去看,他正解去衣服,露着身体,箕踞而坐,神闲意定,不拘形迹。宋元君说:“行,他才是真正的大画师。”解衣盘礴指思想不受束缚,不追求功名利禄,不在乎赏罚得失,追求创作的心理自和宁静的状态。
5.虚静说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空无、虚静的理论。“虚”就是停止感官的活动,弃绝
心智,割断主体与客观世界的一切联系,进入无知无欲的状态,这样才能与“道”合而为一,从而进入“道”的境界。“静”是对“虚”的精神状态的强调和补充。“静”是一种排除万物干扰的精神状况,处于一种宁静的状态。
6.滋味说钟嵘在《诗品序》明确提出“滋味说”:五言居文辞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
也。“有滋味”就是指作品在描写外物、抒发情感方面达到了淋漓尽致、尽善尽美的程度。晚唐司空图强调“味”在酸咸之外,文章言有尽而意无穷,余味犹如绕梁三日,咀嚼不尽。诗境的整体之“全美”就在于具有多重美质交互作用的醇美之韵味。
7.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出自司空图《诗品·含蓄》。他指出诗须求含蓄,要用烘托的
笔法,通过形象化的语言表现,不须作者直接诠释说明指意,或评论道理,要让读者自去心领神会诗情。这样的诗才韵味盎然。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仅用了二十二个字,两句五言,两句骚体,却表现了诗人对整个天地人生、悠悠忽忽的无限感慨,他被排挤打击的悲愤,他替天下受到同样打击的人同声垂泪,这样的内容诗中一字不提、却尽得风流了。
8. 辞达孔子提出“辞,达而已矣”。他认为只要把话说明白清楚就可以了,不需要过多地
修饰。苏轼认为文学作品都是要“达意”的,无理无意的游词便是无为而作。“有意而言,意尽而止,天下之至言也”,就是指文学作品的最高境界就是辞达。苏轼强调文章以达意为主又有创造性意义。“意”是自由变化的,所以他反对文章思想雷同。“辞达”
既强调了意的主导地位,,又重视文辞自由表达的重要性。
9.童心说李贽提出童心说.“童心”即真心,也就是真实的思想感情。他认为文学只有
真假问题,不得以时势先后论优劣。他强调创作要说真话,保持一颗童心。
10.阳刚阴柔由《易传》所开创的阳刚与阴柔的美学理论,用阴阳的观点来解释宇宙万物
的形成与变化。集大成者为姚鼐,他将文艺作品的风格划分为两大类,一类为阳刚,包括雄浑、健劲、豪放、壮丽等;一类为柔美,包括淡远、高远、飘逸、温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