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测井系统简介PPT课件
合集下载
《核磁共振测井全》课件
储层表征
核磁共振测井提供了详细的储 层性质描述,包括孔隙结构、 孔隙度分布和岩石类型,有助 于优化开发和生产侵入性测量
核磁共振测井是一种非 侵入性测量技术,不需 要采集样品,可以在井 内直接获取地层信息。
2 高分辨率
核磁共振测井具有高分 辨率,可以获取细微的 地质和储层参数变化, 提供精确的地质解释。
3 仪器限制
核磁共振测井仪器的尺 寸和功耗限制了其在特 定井眼中的应用,需要 克服相关的工程和技术 问题。
核磁共振测井的案例研究
1
海上油气勘探
核磁共振测井在海上油气勘探中的应用,帮助发现油气藏和优化产能,提高勘探 和开发效率。
2
储层评估
核磁共振测井在储层评估方面的应用,提供可靠的地质参数和流体信息,指导油 气勘探和开发决策。
3
井间连通性
核磁共振测井用于评估油井间的连通性,检测压力变化和流体移动,帮助优化油 藏生产。
核磁共振测井的未来发展
先进测井技术
未来的核磁共振测井技术将更 加先进,实时、高分辨率、多 参数测量等特性将得到进一步 增强。
人工智能应用
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核磁共振 测井可以进行更精确的数据处 理和解释,提高解释的速度和 准确性。
环境友好型
未来的核磁共振测井技术将更 加环境友好,减少对地下水资 源和环境的影响。
《核磁共振测井全》PPT 课件
核磁共振测井是一种用于获取地下岩石和流体性质的非侵入性测量技术。通 过应用核磁共振原理,可以获得有关地下油气储层的重要信息。
什么是核磁共振测井?
1 原理解释
2 数据获取
核磁共振测井利用原子核的自旋和磁矩之 间的相互作用来研究储层的性质。它基于 核磁共振现象,通过识别和分析样品中的 核自旋状态来获取相关信息。
《超声成像测井》课件
《超声成像测井》PPT课 件
这是演示文稿《超声成像测井》的纲要:
什么是超声成像测井
1 定义和原理
2 应用领域
超声成像测井是利用超声波在岩石中传 播的特性,通过记录和解释超声波信号, 来评估地层的物性参数和产能信息。
超声成像测井广泛应用于油气勘探中的 石油地质、油层工程、油藏评价等方面, 为油田开发和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 持。
1
实际场景中的超声成像
通过实际案例,展示超声成像测井在油气勘探和开发中的应用场景和效果。
2
实践中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分享在超声成像测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并提供解决方案和实用建议。
3
成果和前景展望
总结超声成像测井的应用成果,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
1 超声成像仪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 超声成像测井数据的处理与解释
超声成像仪器由探头、发射器、接收器 和信号处理部分构成,通过发射和接收 超声波信号进行成像和数据采集。
超声成像测井数据会经过处理算法进行 去噪和增强,然后根据地质条件和物性 模型进行解释和分析,得出地层的物性 参数。
超声成像测井的案例分析
超声成像测井的优势
1 与传统测井方法的对比
相比传统测井方法,超声成像测井能程师更好地理解地层情况。
2 准确性和高分辨率
超声成像测井具有极高的探测精度和空间分辨率,能够捕捉到微小的地层变化,为油气 勘探和开发提供详细和精准的信息。
超声成像测井的技术与设备
这是演示文稿《超声成像测井》的纲要:
什么是超声成像测井
1 定义和原理
2 应用领域
超声成像测井是利用超声波在岩石中传 播的特性,通过记录和解释超声波信号, 来评估地层的物性参数和产能信息。
超声成像测井广泛应用于油气勘探中的 石油地质、油层工程、油藏评价等方面, 为油田开发和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 持。
1
实际场景中的超声成像
通过实际案例,展示超声成像测井在油气勘探和开发中的应用场景和效果。
2
实践中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分享在超声成像测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并提供解决方案和实用建议。
3
成果和前景展望
总结超声成像测井的应用成果,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
1 超声成像仪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 超声成像测井数据的处理与解释
超声成像仪器由探头、发射器、接收器 和信号处理部分构成,通过发射和接收 超声波信号进行成像和数据采集。
超声成像测井数据会经过处理算法进行 去噪和增强,然后根据地质条件和物性 模型进行解释和分析,得出地层的物性 参数。
超声成像测井的案例分析
超声成像测井的优势
1 与传统测井方法的对比
相比传统测井方法,超声成像测井能程师更好地理解地层情况。
2 准确性和高分辨率
超声成像测井具有极高的探测精度和空间分辨率,能够捕捉到微小的地层变化,为油气 勘探和开发提供详细和精准的信息。
超声成像测井的技术与设备
01 第4节 成像测井
三、井下声波电视
(二)井下声波电视HBTV图像的应用
接收器收到的声波幅度与钻井液和井壁的声阻抗有关:
声阻抗大,反射回的波幅度大; 声阻抗小,反射回的波幅度小。
井下声波电视可解决下述有关问题:
判断岩性; 检查压裂效果。 划分裂缝带; 检查射孔质量及套管损坏情况;
(二)井下声波电视图像的应用 ① 判断岩性
第四节 成像测井方法
一、成像测井系统简介 二、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 三、井下声波电视 四、井周成像测井系列
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 由高分辨率地层倾角测井仪(HDT、SHDT)发展而成。
●
它利用多极板上的多排钮扣状小电极 向井壁地层发射电流, 由于电极接触的岩石成分、结构 及 所含流体的不同,由此引起电流的变化; 电流变化反映井壁各处的岩石电阻率的变化。
(二)全井眼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成像 测井(FMI)的测井原理
斯伦贝谢测井公司在地层微电阻率扫 描成像测井仪(FMS)的基础上,研制了全 井眼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仪。 该仪器除4个极板外,每个极板左下侧 装有翼板,翼板可绕极板轴转动,以便
两个 大的 圆电 极
全井眼地层微电阻率 扫描成像测井仪
更好地与井壁相接触;每个极板和翼板 上装有两排电极,每排有12个电极,
●
→据此可以显示电阻率的井壁成像。
二、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 (一) 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FMS 的电极排列和测量原理 (二) 全井眼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FMI) 的测井原理 (三) 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量的数据处理和成像 (四) 资料解释与应用
(一)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FMS 的电极排列和测量原理
对于硬地层,如白云岩、石灰岩及致密硬砂岩, →声阻抗大,反射波幅度大,图像的辉度明亮。 对于泥岩层和煤层→声阻抗小,反射波幅度低, 图像的辉度暗,
1极声波成像测井中国石油测井有限公司PPT课件
偶极方式: 采用偶极声源发射器,使井壁产生绕曲波,低频绕曲波
速度近似地层横波速度,解决了在疏软地层的横波测量 问题。
交叉偶极方式:正交发射,正交接收。用以研究地层各向异性
井下仪器的特点
1 在机械设计上,有相当高的物理强度和柔韧性。 能进行油管或钻杆传输电缆测井,可有效隔离声波 在仪器内部和外表面的传播。
Isolator
Transmitter Section
Dipole X
Monopole 1 Dipole Y Monopole 2
单极发射器 单极发射器
中心频率 – 5.5 kHz
偶极发射器
偶极发射器
中心频率 – 1.5 kHz
弯曲棒
交叉偶极子阵列声波测井仪
(Cross Multipole Array Acoustic Tool)
确保提供的岩石机械特性参数准确可靠,提高了全波测井 的地质应用效果
测量方式
单极方式:
采用传统的单极声源发射器,可向井周围发射声波,使井 壁周围产生轻微的膨胀作用,因此在地层中产生了纵波和 横波,由此得出纵波和横波时差 。在疏软地层中,由于地 层横波首波与井中泥浆波一起传播,因此单极声波测井无 法获取横波首波 。
与3700长源距声波相比,克服了以下缺陷
1)长源距声波难以记录到软地层的横波信息。 2)地层的硬度变化大,也无法获得地层横波信息。 3)受井筒混响噪声影响大,信噪比低。
与3700长源距声波相比,具有更大的技术优势
1)单极和偶极阵列互相独立,记录全波列数据。 2)单极阵列声系以记录纵波及斯通利波为主。 3)偶极阵列声系主要记录地层横波。 4)偶极横波具有了方向性。
的软 传地 播层 情中 况用 及单 典极 型声 ver
第3章-成像测井技术
3.2 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FMS
3.2 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FMS
电极系统由四个液压推靠极板组成。1号与 2号极板和SHDT的极板一样,即每个极板上 都有两个测量电极和一个速度电极,3号和4号 极板除保留了SHDT的测量电极外,还增设了 一组微电阻率扫描电极。即在原地层倾角测井 仪的极板上安装了具有钮扣形的小电极,电极 的直径为0.2in(5mm),FMS-A型的电极排列 如图b所示,共有4排电极,第一排有6个电极, 其他三排皆有7个电极,共27个电极。两排电 极中心间的距离为0.4in(10mm),上、下两 排电极的横向距离为0.1in,即两个电极间相 当于有半个电极是重叠的,这样在测量时,在 电极阵列所控制的横向范围内,所有井壁表面 全部被电极扫过。
斯仑贝谢公司的阵列感应成象测井仪采用多种工作频率,一个发射 线圈,8组双线圈组成的接收线圈系阵列。同时测量8组接收线圈上3 种频率的实分量和虚分量,记录28条原始曲线。应用软聚焦和分段准 线性近似的处理方法,得到30cm、60cm、120cm三种垂向分辨率, 25cm、50cm、75cm、150cm、225cm五种径向探测深度,测量 范围为0.1-2000Ω.m的15条处理曲线,形成垂向分辨率匹配,沿深 度、径向二维电阻率剖面分布图象。
为此国内已经着手研制成像测井仪,其中井下声波电视己 达到国外同级水平,微电阻率扫描测井仪已做出下井试验的 样机。海洋测井公司做出了八臂倾角仪,正试验具有236个 电极的高分辨微电率扫描成像仪。
3.1 成象测井系统 当前成像测井技术中问题较突出的是资料处理和解释技术。
成像测井的资料处理有两个主要内容: 其一是将测量信息用数字图像处理的方法制作成地质家可视
在图像上,电阻率高的为“亮”色,电阻率低的为“暗”色。根据图像的颜 色和形状进行地质解释。
成像测井技术 精品讲义
成像测井技术
所谓成像测井技术,就是在井下采用传感器阵列扫描测量或旋转扫描 测量,沿井纵向、周向或径向大量采集地层信息.传输到井上以后通过图 像处理技术得到井壁的二维图像或井眼周围某一探测深度以内的三维图像 。这比以往的曲线表示方式更精确、更直观、更方便。
成像测井仪器有别于数控测井仪器的特点,就在于成像测井仪器的设 计都在某种程度上考虑了地层的复杂性和非均质性,尽管有些成像测井( 如偶极横波成像测井)仍然是以曲线方式而不是以成像方式作为测井成果 输出。
裂缝识别─网状缝
火成岩溶蚀孔洞
声电成像识别孔洞
砾岩裂缝
火成岩溶蚀孔洞
声电成像识别孔洞
评价薄层
注1:现今地应力分析:由于钻孔打开岩层,构造 应力释放,造成井眼定向崩落。利用地层倾角双井 径曲线或STAR的井径曲线,计算井眼崩落扩径方向 。椭圆形井眼长轴方向与现今地层中的最大水平主 应力方向垂直,与最小水平主应力方向平行。图中 双井径差异大,沿140-320度方向井壁出现大段垮 塌,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为50-230度。
成像测井技术发展背景
随着世界油气资源勘探程度提高,新发现油气藏在规模上趋于小型化。在储层 物性及构造形态上趋于复杂化,应用目前的勘探技术和装备发现并评价这类油气藏 ,勘探成本增加,效益下降。
测井信息的主要应用是解释油气层。但是,在我国陆相和海相沉积地层中, 油气勘探的难度越来越大,测井解释油气层正面临着以下技术难题。
(见后页图)
0
自然伽玛
150
api
-40 Ⅰ号极板方位角 360 10 度
10
10
CAL13<CAL24
CAL13>CAL24
钻头直径
20
in
1-3 井径
所谓成像测井技术,就是在井下采用传感器阵列扫描测量或旋转扫描 测量,沿井纵向、周向或径向大量采集地层信息.传输到井上以后通过图 像处理技术得到井壁的二维图像或井眼周围某一探测深度以内的三维图像 。这比以往的曲线表示方式更精确、更直观、更方便。
成像测井仪器有别于数控测井仪器的特点,就在于成像测井仪器的设 计都在某种程度上考虑了地层的复杂性和非均质性,尽管有些成像测井( 如偶极横波成像测井)仍然是以曲线方式而不是以成像方式作为测井成果 输出。
裂缝识别─网状缝
火成岩溶蚀孔洞
声电成像识别孔洞
砾岩裂缝
火成岩溶蚀孔洞
声电成像识别孔洞
评价薄层
注1:现今地应力分析:由于钻孔打开岩层,构造 应力释放,造成井眼定向崩落。利用地层倾角双井 径曲线或STAR的井径曲线,计算井眼崩落扩径方向 。椭圆形井眼长轴方向与现今地层中的最大水平主 应力方向垂直,与最小水平主应力方向平行。图中 双井径差异大,沿140-320度方向井壁出现大段垮 塌,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为50-230度。
成像测井技术发展背景
随着世界油气资源勘探程度提高,新发现油气藏在规模上趋于小型化。在储层 物性及构造形态上趋于复杂化,应用目前的勘探技术和装备发现并评价这类油气藏 ,勘探成本增加,效益下降。
测井信息的主要应用是解释油气层。但是,在我国陆相和海相沉积地层中, 油气勘探的难度越来越大,测井解释油气层正面临着以下技术难题。
(见后页图)
0
自然伽玛
150
api
-40 Ⅰ号极板方位角 360 10 度
10
10
CAL13<CAL24
CAL13>CAL24
钻头直径
20
in
1-3 井径
成像测井系统简介
2台19in监视器、图 形协处理器 一台彩色绘图仪 一台热敏黑白绘图仪 760MB硬盘 两个磁带机
绘图仪 存储 介质
MAXIS-500
采集 子系统
遥测系统 速率 多个DSP DTS:500kbps
ECLIPS (5700)
68020、VME总 线 WTS:230kbps
EXCELL2000
68040+68020+680 10、VME总线 DITS2:217.6kbps
定量计算 裂缝开度:
w aARm Rxo (1 b) a 0.004801, b 0.863
裂缝孔隙度: P Wi Li / LD
罗家2-1井在成像图上的低角度裂缝
裂缝与层理 的区别
切割层面的 高角度裂缝
砂砾岩剖面中的裂缝
裂缝
补偿中子 岩性密度 声波时差 有效光电吸收截面
可靠性
基于岩石电性的测井新方法
六臂地层倾角测井 HexDIP 全井眼地层微电阻率成像测井 FMI 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 START-Ⅱ 六臂微电阻率井眼成像测井 EMI 双向量感应测井 DPIL 薄层电阻率测井 TBRT 阵列感应测井 AIT、HDIL 方位电阻率成像测井 ARI
§1.1 电阻率成像测井原理
仪器基本结构 仪器工作原理 测量方式 技术指标
电阻率成像测井的发展
80年代初-地层倾角测井
80年代中-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测井FMS 90年代初-FMI
- Star II - EMI
Shlumberger
West Atlas 哈里伯顿
地层倾角测井测量原理示意图
PAD1
§1.2 图象处理
深度校正
图象生成
核磁共振成像测井ppt课件
幅度 孔吼分布频率
孔吼半径(um)
1
1.6
2.5
4
6.3
10
16
25
40
10
50
岩样号:NP1-X
8
孔径分布
可动流体体积
40
T2谱分布
6
30
毛管束缚水体积
4
20
粘土束缚水体积
2
10
0
0
0.5
1
2
4
8
16
32
64
128 256 512 1024 2048
T2(ms)
11
11
2.4 识别地层孔隙中的流体类型
汇报内容
1.核磁共振测井原理 2.核磁共振测井应用 3.参考文献
1
1
核磁共振测井原理
原子核在外加静磁场B0的作用 下磁化沿外加磁场B0方向产生宏观 磁化矢量M0。在垂直于B0方向加一 交变磁场B1且交变磁场的频率w1与 原子核进动频率w0相同时,原子核 会吸收交变磁场的能量,宏观磁化 矢量M0偏转一定角度【1】。如图1所 示。
13
13
5
核磁共振测井应用
图三[5] 为单井柱状图:
6
6
2.1 直接探测储层孔隙
不同的原子核有不同的共振频率,所以可通过选择共振频率确定 观测对象,核磁共振测井研究对象为氢核。氢核在地层中有两种存在 环境,即固体骨架和孔隙流体,在这两种环境中氢核的核磁共振特 性有很大差别,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测量参数,来观测只来自孔隙 流体而与岩石骨架无关的信号。宏观磁化矢量在观测对象确定之后, 在给定强度的静磁场和恒温下,磁化矢量的大小与单位体积内的核自 旋数成正比,即与地层孔隙流体中的含氢量成正比,可直接标定为地 层孔隙度。因此,核磁共振可直接探测地层孔隙度而不受岩石骨架的 影响。[1]
《超声波成像测井》课件
超声波成像测井的应用领域
1 矿产勘探
2 石油勘探和采集
可以帮助勘探人员快速了解地下矿藏的位置、 形态和性质,为矿产勘探提供重要的技术支 持。
是石油勘探和采集的重要手段,可以提高勘 探和开采效率,减少成本。
3 水资源调查
可以对地下水源的分布、深度和流量进行精 确控制,准确评估渗透性和水含量等。
4 城市地下管网检测
超声波成像测井
本课件将为您介绍超声波成像测井技术,包含原理、应用、优势、局限性和 发展趋势。
什么是超声波成像测井
工作原理
运用超声波技术,通过测量 声波在井壁内的传播速度和 共振效应,形成对地下储层 的成像。
应用场景
常用于石油勘探、开采及井 下油藏评估,也可以用于其 他地下储层如水、煤炭等的 成像。
超声波成像测井的局限性
受墨子波和旁通波干扰
这两种波会产生噪音,会影响成 像质量。
需要专业设备和技能
超声波成像测井需要使用专业的 设备和技能,对操作人员要求较 高。
需要特定的地质条件
不能用于所有地质环境,对地质 条件有一定限制。
超声波成像测井的发展趋势
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高分辨率成像
研究新的超声波成像方法和技术,提高成像质量和分辨率。
2
实时在线监测
结合互联网和云计算技术,实现实时在线监测和数据共享。
3
多物理场联合反演
将超声波成像测井技术与电磁、地震、重力等物理场相结合,实现多学科交叉和联合反演。
结论和总结
成像测井技术方兴未艾
成像测井技术在油田勘探和开采、矿业勘探和 水资源调查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未来有广阔 的发展空间。
持续投入研究和创新
需要不断投入研究和创新,提高技术水平和应 用水平,实现更好的成像效果和更大的应用范 围。
超声成像测井PPT课件
第8页/共20页
二、影响成像质量因素
➢声衰减的影响 泥浆对声波衰减主要是摩擦吸收衰减和固相颗粒散射引起的衰减。摩擦
吸收衰减与频率平方成正比,而颗粒散射衰减与频率四次方成正比,因此当 频率较高时,泥浆性能对超声测量影响是不能忽略的。 ➢井眼形状和仪器偏心的影响
由于井径的不规则性或仪器的偏心使得声信号在泥浆中传播时间因方位 而异,即使井壁介质均匀,也会在成像测井图上呈现差别。更有甚者,可能 造成部分或全部反射声束不能被换能器所接收,回波幅度严重下降,以至于 在成像测井图上形成显著的黑色垂直条带。
(2)在中心轴线上,Z>0,存在一系列位置,z=dn声压幅值为零
sin
(
a2
d
2 n
d
2 n
)
0
a2
d
2 n
d
2 n
2n
2
边缘声线与轴向z声 D线0 的路程差为半波长的偶数倍,则在Z=dn上的声压为零.
n值越小,d越大,最远处声压为零相当于n=1,
d1
a 2 2 2
Z=Dn声压幅值为最大
sin
r
kasin H
1.0
P(0) a 2 A e j(tkr)
r
0.5
H P( ) 2J1(kasin ) 0
2
P(0) kasin
6 10 kasin
第5页/共20页
H
2 1
ka
H
2.发射换能器的近场特性与近场衍射 P
1.0
321
n=0
0.5
z a
Z
0 0 10 20 30 40
z 50
P Ae jt
第9页/共20页
第三节 超声成像测井的应用
第二章-第一节成像测井地面采集系统PPT课件
•1
•2
㈡、MAXIS-500新的测井服务项目
1.阵列感应成象仪(AIT) 2.偶极横波成象仪(DSI) 3.全井眼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成象仪(FMI) 4.组合式地震成象仪(CSI) 5.超声波成象仪(USI) 6.方位电阻率成象仪(ARI) 7.核孔隙度岩性测井仪(NPLT) 8.模块式地层动态测试仪(MDT) 9.阵列地震成像仪(ASI) 10.储层饱和度仪(RST) 11.地球化学储层分析仪(GRA)
绞车统进 行深度控制
用户办公室 接收数据
测井解释中心 进行综合解释
测井操作工程师操作MAXIS-500 系统进行数据的采集、处理、打
印和传输并发出相应的指令
井下
七芯电缆
井下数据以500kbps的速度上传
测井数据采集,测井质量控制并产生控制数据•7
㈡、地面系统的功能 1.仪器组合 2.可对500kbps的高速率遥测数据进行采集和处理 3.综合功能 4.人机联作 5.彩色图象 6.用户可在指定终端进行井场分析
•3
㈢、国外三家公司成像测井地面系统硬件对比 1.各自特色 2.共同结构 (1)缆线分配单元 (2)电源系统 (3)专用面板 (4)采集子系统 (5)地面信号单元 (6)信号处理系统 (7)外部设备
•4
•5
二、成像测井地面系统的软件分析
㈠、MAXIS-500测井软件组成
1.配置管理
2.作业管理
㈢、井下仪器支持 •10
㈡、井场效率
1.高速率数据传输效率 2.多种井下仪器组合方式 3.MAXIS-500的多功能性 4.两台计算机并行工作方式 5.随时可在图旁加注释
•9
五、发展我国的成像测井地面系统 ㈠、成像测井地面系统的结构框图
1.测井主控及数据采集成像处理系统,主要完成:调 度和管理、测井过程操作、仪器监控、数据的二次 采集、数据的恢复和处理、文件存储、资料分析和 拷贝等。
•2
㈡、MAXIS-500新的测井服务项目
1.阵列感应成象仪(AIT) 2.偶极横波成象仪(DSI) 3.全井眼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成象仪(FMI) 4.组合式地震成象仪(CSI) 5.超声波成象仪(USI) 6.方位电阻率成象仪(ARI) 7.核孔隙度岩性测井仪(NPLT) 8.模块式地层动态测试仪(MDT) 9.阵列地震成像仪(ASI) 10.储层饱和度仪(RST) 11.地球化学储层分析仪(GRA)
绞车统进 行深度控制
用户办公室 接收数据
测井解释中心 进行综合解释
测井操作工程师操作MAXIS-500 系统进行数据的采集、处理、打
印和传输并发出相应的指令
井下
七芯电缆
井下数据以500kbps的速度上传
测井数据采集,测井质量控制并产生控制数据•7
㈡、地面系统的功能 1.仪器组合 2.可对500kbps的高速率遥测数据进行采集和处理 3.综合功能 4.人机联作 5.彩色图象 6.用户可在指定终端进行井场分析
•3
㈢、国外三家公司成像测井地面系统硬件对比 1.各自特色 2.共同结构 (1)缆线分配单元 (2)电源系统 (3)专用面板 (4)采集子系统 (5)地面信号单元 (6)信号处理系统 (7)外部设备
•4
•5
二、成像测井地面系统的软件分析
㈠、MAXIS-500测井软件组成
1.配置管理
2.作业管理
㈢、井下仪器支持 •10
㈡、井场效率
1.高速率数据传输效率 2.多种井下仪器组合方式 3.MAXIS-500的多功能性 4.两台计算机并行工作方式 5.随时可在图旁加注释
•9
五、发展我国的成像测井地面系统 ㈠、成像测井地面系统的结构框图
1.测井主控及数据采集成像处理系统,主要完成:调 度和管理、测井过程操作、仪器监控、数据的二次 采集、数据的恢复和处理、文件存储、资料分析和 拷贝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台以太网连接 的HP730工作站
9MIPS/台
EXCELL-
2000
三台以太网连接的 MIC.VAXIII+cpi30
00 9MIPS/台
操作 系统
显示器
绘图仪 存储
VMS
UNIX
UNIX
X-
X-windows+Motif
windows+Moti
f
2台19in监视器、图 2台19in监视器、 2台19in监视器、图
③诱导缝的径向延伸都不大,故深侧向测 井电阻率下降不很明显。
钻头直径 井径 井斜角
6.5─16英寸(165--406mm) 5.5--21英寸(139--533mm) 0°-90 °
§1.2 图象处理
深度校正 图象生成 平衡处理 标准化 图象显示
深度校正示意图
成象原理
地层中不同的岩石(泥岩、砂岩、 石灰岩)、流体,其电阻率是不一样 的,通过测量井壁各点的电阻率值, 然后把电阻率值的相对高低用灰度( 黑白图)或色度(彩色图)来表示, 那么,井壁就可表示成一张黑白图象 或彩色图象。
高
低
阻
阻
成象原理示意图
硬石膏(高电阻)
泥岩(低电阻) 砂岩(中等电阻) 石灰岩(高电阻)
溶洞(低电阻)
标准化
静态标准化(静态图)
– 在全井段内对电阻率分等级
动态标准化(动态图)
– 用户指定的窗口内对电阻率分等级
静态标准化(静态图) 动态标准化(动态图)
图象显示§1.3电阻率井壁来自像的应用六臂 150个电极
井眼覆盖率与井径有关
测量原理
测井方式
测井方式
全井眼 四极板 倾角
探头数
192
96
8
8.5in 井眼中 覆盖率 最大测井速 度(ft/h)
80% 1800
40% / 3600 5400
FMI 主要技术指 标
连接长度 重量 采集系统 覆盖面积
最大泥浆电阻率 最大耐压/温
8.02m
FMI仪器外形
4臂、8极板
192个电极
仪器分辨率为5mm。
定量计算裂缝的产状、长度、 密度、孔隙度和裂缝宽度 定量分析孔洞的面孔率和孔洞 直径 提供地层倾角、倾向等参数
电扣之间 0.2in(5.2mm)
两排之间间距0.3in
微电阻率扫描测井(STARⅡ)
测量方式
共144个钮扣电极 测量地层电阻率微细变化
211kg
MAXIS500 80%(8.5in 井眼,全井 眼方式) 50Ωm 20000psi/150℃
STAR-Ⅱ技术指标:
直径 长度: 重量: 最高温度: 最大压力: 采样间距: 额定速度:
覆盖面积: 适用范围:
5.5英寸(139mm) 12.5ft(3.81m) 300b(136.4Kg) 350 °F(176 °C) 20000psi(137.9MPa) 120p/ft(成像模式)、 60p/ft(倾角模式) 20ft/min(高分辨率)、10ft/min(超高分辨率) 50 ft/min(倾角模式) 60%(7.85英寸井眼中)
成像测井系统简介
地面系统 解释工作站
先进的地面计算机测井系统
多任务计算机工作站 数据采集、处理和显示 严格的质量控制 现场快速处理解释
先进的地面计算机测井系统
系统 比较
主机
MAXIS-500
三台以太网连接的 MIC.VAXIII+cpi30
00 9MIPS/台
ECLIPS (5700)
1、裂缝识别与评价 2、溶洞识别与评价 3、构造研究 4、储层分析 5、沉积研究
1、裂缝识别与评价
分辩真假裂缝 把真裂缝分为天然裂缝和诱导缝 评价裂缝有效性,即什么样的裂缝对储
层的储量和产量贡献大 裂缝参数的定量计算
裂缝分析
真、假裂缝的鉴别:层界面和裂缝、断层条 带与裂缝、泥质条带与裂缝、天然裂缝与人工诱 导裂缝
PAD2
PAD1
PAD3 测量:4条电阻率曲线、双井径、1号
极板方位、井斜角、井斜方位
获得:地层倾角和方位
PAD4
PAD2
PAD3
高程差34
倾角测井微电阻率曲线
高程差
井径1
井径2 井径3 自然伽马
地层倾角处理成果图
1号极板方位 相对方位
倾角与倾向
井斜角
电导率曲线
开2井地层倾角成果特征图
六条电导率曲线 三条井径曲线 井斜及其方位 1号极板方位
2000
采集 子系统
多个DSP
68020、VME 68040+68020+
总线
68010、VME总
线
遥测系统 DTS:500kbps WTS:230kbp DITS2:217.6kb
速率
s
ps
可靠性 系统级冗余
CPU级冗余
系统级冗余
AIT、DSI、FMI、 STAR-II、 EMI、阵列声波、
CSI、ECS、USI、CBIL、DPIL、 六臂倾角、高分
形协处理器
图形协处理器
形协处理器
一台彩色绘图仪 一台彩色绘图仪 一台黑白绘图仪或
一台热敏黑白绘图仪 一台热敏黑白绘 一台热敏灰度绘图仪 图仪
760MB硬盘 两个磁带机
四个664MB硬盘、 一个1.3GBDAT、
两个2GB硬盘 两个2GBDAT
MAXIS-500 ECLIPS EXCELL-
(5700)
井下仪器
NPLT、MDT、 ARI、CMR、
HDIL、MAC、 辨率感应、声波 TBRT、MRIL、 扫描、自然伽马、
etc
HexDip、 选择式地层测试
DSL-II
器
解释
CHARISMA
eXpress
DPP
工作站
基于岩石电性的测井新方法
六臂地层倾角测井 HexDIP 全井眼地层微电阻率成像测井 FMI 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 START-Ⅱ 六臂微电阻率井眼成像测井 EMI 双向量感应测井 DPIL 薄层电阻率测井 TBRT 阵列感应测井 AIT、HDIL 方位电阻率成像测井 ARI
§1.1 电阻率成像测井原理
仪器基本结构 仪器工作原理 测量方式 技术指标
电阻率成像测井的发展
80年代初-地层倾角测井
80年代中-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测井FMS
90年代初-FMI
- Star II - EMI
Shlumberger
West Atlas 哈里伯顿
地层倾角测井测量原理示意图
PAD1
PAD4
天然裂缝与人工诱导裂缝在形态上的主要区别有: ①诱导缝是地应力作用下及时产生的裂缝,
因此只与地应力有密切的关系,故排列整齐、规 律性强;而天然裂缝常为多期构造运动形成,因 而分布极不规则。
②天然裂缝因常遭受溶蚀和褶皱的作用, 裂缝面总不太规则,且缝宽有较大的变化,而诱 导裂缝的缝面形状较规则且缝宽变化很小。
9MIPS/台
EXCELL-
2000
三台以太网连接的 MIC.VAXIII+cpi30
00 9MIPS/台
操作 系统
显示器
绘图仪 存储
VMS
UNIX
UNIX
X-
X-windows+Motif
windows+Moti
f
2台19in监视器、图 2台19in监视器、 2台19in监视器、图
③诱导缝的径向延伸都不大,故深侧向测 井电阻率下降不很明显。
钻头直径 井径 井斜角
6.5─16英寸(165--406mm) 5.5--21英寸(139--533mm) 0°-90 °
§1.2 图象处理
深度校正 图象生成 平衡处理 标准化 图象显示
深度校正示意图
成象原理
地层中不同的岩石(泥岩、砂岩、 石灰岩)、流体,其电阻率是不一样 的,通过测量井壁各点的电阻率值, 然后把电阻率值的相对高低用灰度( 黑白图)或色度(彩色图)来表示, 那么,井壁就可表示成一张黑白图象 或彩色图象。
高
低
阻
阻
成象原理示意图
硬石膏(高电阻)
泥岩(低电阻) 砂岩(中等电阻) 石灰岩(高电阻)
溶洞(低电阻)
标准化
静态标准化(静态图)
– 在全井段内对电阻率分等级
动态标准化(动态图)
– 用户指定的窗口内对电阻率分等级
静态标准化(静态图) 动态标准化(动态图)
图象显示§1.3电阻率井壁来自像的应用六臂 150个电极
井眼覆盖率与井径有关
测量原理
测井方式
测井方式
全井眼 四极板 倾角
探头数
192
96
8
8.5in 井眼中 覆盖率 最大测井速 度(ft/h)
80% 1800
40% / 3600 5400
FMI 主要技术指 标
连接长度 重量 采集系统 覆盖面积
最大泥浆电阻率 最大耐压/温
8.02m
FMI仪器外形
4臂、8极板
192个电极
仪器分辨率为5mm。
定量计算裂缝的产状、长度、 密度、孔隙度和裂缝宽度 定量分析孔洞的面孔率和孔洞 直径 提供地层倾角、倾向等参数
电扣之间 0.2in(5.2mm)
两排之间间距0.3in
微电阻率扫描测井(STARⅡ)
测量方式
共144个钮扣电极 测量地层电阻率微细变化
211kg
MAXIS500 80%(8.5in 井眼,全井 眼方式) 50Ωm 20000psi/150℃
STAR-Ⅱ技术指标:
直径 长度: 重量: 最高温度: 最大压力: 采样间距: 额定速度:
覆盖面积: 适用范围:
5.5英寸(139mm) 12.5ft(3.81m) 300b(136.4Kg) 350 °F(176 °C) 20000psi(137.9MPa) 120p/ft(成像模式)、 60p/ft(倾角模式) 20ft/min(高分辨率)、10ft/min(超高分辨率) 50 ft/min(倾角模式) 60%(7.85英寸井眼中)
成像测井系统简介
地面系统 解释工作站
先进的地面计算机测井系统
多任务计算机工作站 数据采集、处理和显示 严格的质量控制 现场快速处理解释
先进的地面计算机测井系统
系统 比较
主机
MAXIS-500
三台以太网连接的 MIC.VAXIII+cpi30
00 9MIPS/台
ECLIPS (5700)
1、裂缝识别与评价 2、溶洞识别与评价 3、构造研究 4、储层分析 5、沉积研究
1、裂缝识别与评价
分辩真假裂缝 把真裂缝分为天然裂缝和诱导缝 评价裂缝有效性,即什么样的裂缝对储
层的储量和产量贡献大 裂缝参数的定量计算
裂缝分析
真、假裂缝的鉴别:层界面和裂缝、断层条 带与裂缝、泥质条带与裂缝、天然裂缝与人工诱 导裂缝
PAD2
PAD1
PAD3 测量:4条电阻率曲线、双井径、1号
极板方位、井斜角、井斜方位
获得:地层倾角和方位
PAD4
PAD2
PAD3
高程差34
倾角测井微电阻率曲线
高程差
井径1
井径2 井径3 自然伽马
地层倾角处理成果图
1号极板方位 相对方位
倾角与倾向
井斜角
电导率曲线
开2井地层倾角成果特征图
六条电导率曲线 三条井径曲线 井斜及其方位 1号极板方位
2000
采集 子系统
多个DSP
68020、VME 68040+68020+
总线
68010、VME总
线
遥测系统 DTS:500kbps WTS:230kbp DITS2:217.6kb
速率
s
ps
可靠性 系统级冗余
CPU级冗余
系统级冗余
AIT、DSI、FMI、 STAR-II、 EMI、阵列声波、
CSI、ECS、USI、CBIL、DPIL、 六臂倾角、高分
形协处理器
图形协处理器
形协处理器
一台彩色绘图仪 一台彩色绘图仪 一台黑白绘图仪或
一台热敏黑白绘图仪 一台热敏黑白绘 一台热敏灰度绘图仪 图仪
760MB硬盘 两个磁带机
四个664MB硬盘、 一个1.3GBDAT、
两个2GB硬盘 两个2GBDAT
MAXIS-500 ECLIPS EXCELL-
(5700)
井下仪器
NPLT、MDT、 ARI、CMR、
HDIL、MAC、 辨率感应、声波 TBRT、MRIL、 扫描、自然伽马、
etc
HexDip、 选择式地层测试
DSL-II
器
解释
CHARISMA
eXpress
DPP
工作站
基于岩石电性的测井新方法
六臂地层倾角测井 HexDIP 全井眼地层微电阻率成像测井 FMI 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 START-Ⅱ 六臂微电阻率井眼成像测井 EMI 双向量感应测井 DPIL 薄层电阻率测井 TBRT 阵列感应测井 AIT、HDIL 方位电阻率成像测井 ARI
§1.1 电阻率成像测井原理
仪器基本结构 仪器工作原理 测量方式 技术指标
电阻率成像测井的发展
80年代初-地层倾角测井
80年代中-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测井FMS
90年代初-FMI
- Star II - EMI
Shlumberger
West Atlas 哈里伯顿
地层倾角测井测量原理示意图
PAD1
PAD4
天然裂缝与人工诱导裂缝在形态上的主要区别有: ①诱导缝是地应力作用下及时产生的裂缝,
因此只与地应力有密切的关系,故排列整齐、规 律性强;而天然裂缝常为多期构造运动形成,因 而分布极不规则。
②天然裂缝因常遭受溶蚀和褶皱的作用, 裂缝面总不太规则,且缝宽有较大的变化,而诱 导裂缝的缝面形状较规则且缝宽变化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