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试题类型及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创】高考语文试题类型及应试策略(新课标版)
最有价值的知识就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达尔文
说明:
1、依照《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的形式、内容,编撰此文。此文涉及语文学习与应试的具体步骤及方法,具有事半功倍之功效,适用于高中各年级。
2、复习时应当遵循“脚踏实地、举一反三、温故知新”的思路,抓基础,抓方法,重积累,重能力,完成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3、注意处理好“课本”与“课外”关系,把课本中学到的知识、技能灵活迁移出来,避免高考备考不注重课文、不注重积累的弊端。
4、注意平时真正以“语文的外延就就是生活的外延”作为指导思想进行语文复习,关注生活,留心社会,“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5、新课标试卷结构:试卷分为必考内容与选考内容。必考部分要求考生全部作答,选考部分考生只能从文学类文本阅读与实用类文本阅读中选择一类作答。必考题125分左右,选考题25分。
第Ⅰ卷阅读部分必考题(45分)
一、论述类文章阅读(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概念:论述类文章指的就就是社会科学类文章,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具有理论性强、逻辑性强、针对性强的特点。
2、答题步骤:
第一步,①先通读全文,标好段落,明确每段的中心内容,了解作者的思路。尤其要关注首尾段。勾画出关键词,如:可能、将、一些、正在、主要、如果、假如、但就是、因此、正就是、几乎等,初步掌握全文的意思及中心。只有这样,才能总体把握全文的主要内容。才不会犯断章取义、以偏概全的错误。
第二步,审析题干,确定区间,辨别筛选在对作品整体理解的基础上,根据整体认知所获得的印象,按题意要求,让试题备选项中的关键词句迅捷回到原文的信息源中,扣紧文本,找到相应语段位置、相关语境,前瞻后顾,整体把握,洞察幽微,辨识细节,追踪筛选。“定位对比”,相互印证。或求同,或求异,或求正,或求反,逐项审查排除题目设置的干扰项(尤其就是转述绝对的选项)。有的情况,选项的信息就是建立在原文一段或几段相关信息的概括的基础上的,切不可简单机械地寻找一一对应的关系机械地答题。
第三步,对照原文,分析选项,得出答案。
(1) 把选项与在原文中找到的相关语句进行比较,做出准确的判断与选择。找:找找原文有没有(无中生有);比:[1]比较原文符不符——张冠李戴(偷换概念)、[2]可能成必然(表述绝对化)、[3]将来变现在(不合逻辑)、[4]部分成全部(扩大外延)、[5]结果变原因(因果颠倒)、[6]说东改道西(答非所问)、[7]有一却说三(夸大作用)、{8] 未然变已然、[9]强加因果。
(2)明确选项就是对文章要点的转述方式。选项就是对文章要点的转述,转述方式有三,概括式(具体变抽象),具体式(抽象变一般),同义变式(变换句式换说法。如:因果与果因,条件与因果)务必有针对性地判断选项的转述,就是否符合原文的句间关系及表达意图。把握文体及特征(抓观点,材料与思想。结构一般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选择题9分,每小题3分;文言翻译10分)
1、考点:
(1)对实词虚词的理解:①一词多义(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如:知――知道、懂得、了解、主持、管理)、②古今异义(中国、亲戚、婚姻、指示);③通假字(知――智)、④偏义复词(国家、窗户、人物狐狸)。
(2)理解虚词在文中的用法。(《考纲》规定的“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8个虚词与教材中常见的17个文言虚词:安、但、耳、夫、盖、故、或、即、既、然、虽、遂、惟、已、矣、犹、哉。参见《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部分系统复习》)
(3)特殊句式及用法: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谓前、宾前、定后、介后)词类话用。
(4)后两题重在理解分析归纳概括,代入原文,以文解文。
2、答题要领:
①明大意(知人明事);②通词句(结合语境);③能辨析(五W:人物之间的关系,事件经过,几个时间,几个地点,发生发展的原因多少原因。1>Who、2>What 、3>When、4>Where、5>Why )
3、分析答题过程:从最后一题开始,倒着做,利用已知解未知。
4、答题技巧:
⑴常见的实词的理解:将选项给出的词义或解释结合语境,带进原文,通顺就对,不通就错。
⑵古今异义题:古代多单音节词,所以瞧到类似于现代汉语双音节的词,古义尽可能分开理解。分开解释的含义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与上下文保持一致。将该词语的今义带进原文,通则对,不通则错。
⑶虚词题:翻译这个文言虚词成现代汉语进行比较,瞧就是否翻译成同一个词。联系文句的整体意义与上下文的意义,注意辨明上下文的关系。借助语句的结构,瞧两句中该虚词词性与所作的成分就是否相同,处在谓语的位置上就是实词。例如:“殆”,殆不可治,“殆”就是副词,作状语,译为大概、恐怕……吧;百战不殆,“殆”就是动词,作谓语,译为危险。
⑷信息筛选题:瞧清题目要求,一字一词地琢磨。选出一两句不相符的,排除部分选项。照应上下文,一般作者评论性的话不能作为选项,别人赞誉的话可考虑。
⑸性格表现题:先找不能表现题干中要求的人物性格的选项,用排除法选择。特别注意谁的什么性格。
⑹内容归纳题: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一一对应。中心、主旨重点分析议论的语句。总体把握文意。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就是顺序的颠倒、无中生有等。
⑺全文把握题:注意人物的事迹就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就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就是否恰当,注意联系全文,既要注重比照原文,又要注重归纳分析。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全国卷10分)
(1)标准就是“信、达、雅”,重点就是“信达”。(“信”占8分,“达”占2分。)
(2)答题要领(一大原则四项注意):①不脱离语境理解句意;②注意重点词语的意义;③注意特殊句式;④注意词类话用;⑤注意译文通畅。
(3)答题方法:
①先分解(按句子成份剖解,找出动词,句意自见);
②再对应(字对词,排语序)“6+1”方法:替(古今异义现代替古代,如:兔走.触株.)、扩(一词多义单音扩双音,如:折.颈而死)、留(人、物、地、官名词)、增(省略句)、减(语气助词,如:者、也、哉、之)、移(倒装句)+猜(根据上下文推断词义);
③后组合(重在调整,前后照应,确定复句关系)。
一定要直译,一般不允许意译,要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对于翻译句子而言求“通”而不求“懂”。翻译文言文的步骤与方法有一首口诀:通读全文,了解大意。句不离段,词不离句。难解句子,前后联系。仔细斟酌,揣摩语气。省略句子,适当补齐。遇有倒装,调整词序。专有名词,不必翻译。常见虚词,因句而异。实词活用,考查全句。增删留变,合情合理。如无标点,审慎断句。对照原文,力求直译。
(4)文言断句可综合使用虚词断句法、句式断句法与谓语动词断句法(说明:遇到疑难句的翻译也可用此法。)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1、考查要点:
(1)正确理解字句的含义:①理解词句的意义(情景结合);②理解诗眼蕴涵的情思(诗眼就是最精炼传神,最能表现情感与精神内涵的字或词);③注意词序倒置,突出重点的作用④把握谓语动词(理解语句的关键)、形容词与特殊名词(领悟意境,理解意象的关键)的妙用。
(2)对文学知识、生活常识、历史典故的识记、理解,理解运用典故就是作者表达思想的关键。
(3)对修辞手法与技巧的辨识、理解,通过修辞分析,体会作者的思想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