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

合集下载

AC-10F-沥青溷合料配合比设计目标1

AC-10F-沥青溷合料配合比设计目标1

AC-10F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一、设计依据:1、JTJ052-2000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2、JTJ F40-2004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3、JTJ F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4、JTGF80/1-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5、招标文件及设计图纸二、矿质混合料配合比设计1、经试验各原材料均符合规范要求。

2、对各种原材料取样试验,根据规范要求及矿料筛分结果,经调整确定各种矿料比例为:5-10mm碎石:3-5mm碎石:0-3mm石屑:砂:矿粉=24%:31%:27%:15%:3%3、经计算,沥青混合料(AC-10F)矿质混合料级配范围如下表:(AC-10F)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结果汇总表取4.6%、5.1%、5.6%、6.1%、6.6%五个不同油石比分别制件并进行马歇尔试验,试验结果如下:三、确定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1、制备试件:按确定的矿质混合料配合比计算各材料用量,根据估计的油石比5.6为中值,采用0.5%间隔变化与前计算的矿料混合料配合比制备5组试件。

2、马歇尔试验:(1)测定物理指标:按上述方法成型的试件,经24小时后测定其毛体积、空隙率、矿质间空隙率、沥青饱和度等物理指标。

(2)力学指标测定:测定物理指标后的试件,在60℃温度下测定其马歇尔稳定度和流值。

(3)马歇尔试验结果分析:根据马歇尔试验结果汇总表,绘制油石比与密度、空隙率、矿质间空隙率、饱和度、稳定度、流值的关系图。

(4)确定油石比初始值(OAC1):从关系图中得知,相应于密度最大值的油石比为a1=5.65%,相应于稳定度最大值的油石比为a2=5.4%相应于规定空隙率范围中值的油石比为a3=5.25%,相应于沥青饱和度范围中值的油石比为a4=6.05%,取其四者的平均值作为OAC1:OAC1=(a1 +a2+ a3+ a4)/4= 5.59%(5)确定油石比初始值(OAC2),从关系图表中得知,各项指标均符合沥青混合料技术规范的油石比范围:OACmin= 5.35%; OACmax=6.0%OAC2=( OAC min +OAC max)/2=5.68 %(6)综合确定最佳油石比(OAC)OAC=( OAC1+ OAC2)/2=5.6 %四、水稳定性检验采用油石比5.6%制备试件,在浸水48h后测定马歇尔稳定度,试验结果如下:沥青水稳定性试验结果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知:5.6%油石比浸水马歇尔稳定度不小于85%,符合沥青砼稳定性要求。

Ac10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

Ac10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

沥青混凝土(AC-10)目标配合比设计说明一、概述1、依据(1)《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2)《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3)《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2、粗集料:碎石经试验其表观相对密度、吸水率、针片状含量、<0.075颗粒含量、磨耗值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3、细集料:粗石粉、石屑,经试验其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4、矿粉:经检验其表观密度、亲水系数等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5、沥青,沥青为齐鲁石化70#道路石油沥青。

经检验其针入度、延度、软化点、沥青与粗集料的粘附性等各项指标均规范要求。

二、目标配合比设计1、级配设计:对碎石、粗石粉、石屑、矿粉分别进行了筛分,最终确定各矿料掺配比例为:5-10mm碎石:粗石粉:石屑:矿粉=30:25:40:52、最佳油石比的确定参照试验规程沥青参考用量,结合实际经验,按油石比0.5%变化,制作五组试件,即油石比分别为5.0%、5.5%、6.0%、6.5%、6.10%,每组试件四至五块,冷却12个小时后,测其密度、饱和度、空隙率等指标,然后经马歇尔试验测的稳定度、流值结果汇总下表:沥青混合料试验结果汇总表根据以上各项试验结果及计算结果,分别绘制饱和度、矿料间隙率、空隙率、密度、与油石比的关系曲线,最后确定最佳沥青用量为5.75%。

三、室内配合比结论根据上述试验,实验室建议的沥青目标配合比为:矿料级配:5-10mm碎石:粗石粉:石屑:矿粉=30:25:40:5最佳油石比:6.10%,最佳沥青用量5.75%。

本次目标配合比设计可作为工地生产配合比设计依据。

安丘市甘白路甘泉至金冢子段公路Ac-10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青州市桥山道路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二○一○年七月二十五日。

AC-25C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报告

AC-25C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报告

AC-25C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报告沥青砼面层AC-25C型目标配合比设计一、前言由我项目部承担的深阳市天目湖宾馆道路广场工程沥青砼下面层AC-25C型(粗粒式)最大公称粒径26.5mm,矿料级配如下:试验室根据有关的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现将各项试验及目标配合比情况汇报如下:二、原材料1、沥青:采用了韩国70#沥青。

针入度、延度、软化点及其他各项物理指标达到施工规范的要求,现将沥青的试验结果列表如下:沥青的主要技术性质试验结果表二2、矿料施工中采取的1#料(碎石)、2#料(瓜子片)是石灰岩,3#料(米砂)、4#料(石屑)是玄武岩,填料(石灰岩矿粉)均产自溧阳。

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施工规范的要求,试验结果表三、表四、表五。

AC-25C型沥青砼面层粗集料试验结果AC-25C型沥青砼面层石屑试验结果AC-25C型沥青砼面层矿粉试验结果表五备注:视密度一栏为毛体积相对密度。

三、目标配合比设计1、矿料配合比计算根据各种矿料筛分结果,经反复计算,得出各种矿料用量为1# 料:2#料:3#料:4#料:填料=35:27:8:28:2,混合料筛分计算结果均在级配范围内,计算见AC-25C型矿料混合料级配计算表。

AC-25C型矿料混合料级配计算表2、沥青混合料的拌制成型根据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参照以往施工经验初定最佳油石比4.0%,并按照0.5%的间隔变化,分 别取3.0%、3.5%、4.0%、4.5%、5・0%五个不同的油石比,按照 JTJ052-2000《沥青混合料试验规范》严格控制好拌和温度及时间, 并按《沥青混合料试验规范》规定的击实次数成型马歇尔试件,因 AC-25C 型是密级配,试件吸水率很小,故采用《规范》中规定的表 干法测定试件的密度,并计算空隙率/沥青饱和等物理指标,进行体 积组成分析。

3、马歇尔试验测定马歇尔稳定度及流值等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结果汇总如表六:1//J/// J///r/J/ JJ // Z/ 不 /7 fFr r - 1AC-25C 型矿质混合料目标配合比级配图459筛孔尺寸(mm )2 级配上限级配下限合成级配规范中值95 5 5 . . *70090wOo o o oooO8765 4 32率过通合成级配规范上限 规范下限 规范中值 0 10 0 10 0 10 0 10 0 010 0 10 010 0 100 98 .3 10 90 95 .084 .3 90 75 82 .5 76 .5 83 65 74 67 .9 76 53 .4 38 .1 27 .4 19 .5 13 .8 65 52 42 33 24 1 57 45 24 16 1 66 .5 55 38 29 22 .516 9. 6. 4.47 13 118. 6 03 O51 O马歇尔击实试验汇总表表六4、绘图法确定油石比以沥青油石比为横坐标,各项技术指标为纵坐标,分别将试验结果点入图中(见附图)由图可得相应于密度最大值油石比a1=4.4%相应于稳定度最大值油石比a2=3.6%相应于空隙率范围中值最大值油石比为:a3=3.91%,相应于饱和度范围中值最大值油石比为a4=4.26%对应各项指标均满足要求的共同油石比范围为:04^^=335%,OAC max=4.66%所以OAC产(a1+a2+a3+a4)/4=4.04%OAC2= (OAC min+OAC max)/2=4.30%OAC=( OAC1+ OAC2)/2=4.17%鉴于本地区气候分区处于热区,根据沥青路面施工规范及参照以往经验确定最佳油石比:4.2%综上所述:AC-25C型沥青混合料配合比为1#料:2#料:3#料:4#料:矿粉=35:27:8:28:2油石比:4.2%四、水稳定性检验按最佳油石比4.2%制作马歇尔试件,进行浸水半小时及48小时马歇尔试验,试验结果列表如下:从上表可以明显的看出,水稳定性指标(残留稳定度280%)满足规范要求,其它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所以通过验证试验最终确定最佳油石比为4.2% o。

Ac-10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

Ac-10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

沥青混凝土(AC-10)目标配合比设计说明一、概述1、依据(1)《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2)《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3)《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2、粗集料:碎石经试验其表观相对密度、吸水率、针片状含量、<0.075颗粒含量、磨耗值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3、细集料:粗石粉、石屑,经试验其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4、矿粉:经检验其表观密度、亲水系数等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5、沥青,沥青为齐鲁石化70#道路石油沥青。

经检验其针入度、延度、软化点、沥青与粗集料的粘附性等各项指标均规范要求。

二、目标配合比设计1、级配设计:对碎石、粗石粉、石屑、矿粉分别进行了筛分,最终确定各矿料掺配比例为:5-10mm碎石:粗石粉:石屑:矿粉=30:25:40:52、最佳油石比的确定参照试验规程沥青参考用量,结合实际经验,按油石比0.5%变化,制作五组试件,即油石比分别为5.0%、5.5%、6.0%、6.5%、6.10%,每组试件四至五块,冷却12个小时后,测其密度、饱和度、空隙率等指标,然后经马歇尔试验测的稳定度、流值结果汇总下表:沥青混合料试验结果汇总表根据以上各项试验结果及计算结果,分别绘制饱和度、矿料间隙率、空隙率、密度、与油石比的关系曲线,最后确定最佳沥青用量为5.75%。

三、室内配合比结论根据上述试验,实验室建议的沥青目标配合比为:矿料级配:5-10mm碎石:粗石粉:石屑:矿粉=30:25:40:5最佳油石比:6.10%,最佳沥青用量5.75%。

本次目标配合比设计可作为工地生产配合比设计依据。

安丘市甘白路甘泉至金冢子段公路Ac-10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青州市桥山道路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二○一○年七月二十五日。

ac05沥青混凝土配合比

ac05沥青混凝土配合比

ac05沥青混凝土配合比
AC05沥青混凝土配合比是一种常用的道路面层材料配比,由石料、沥青、填料等组成。

一般情况下,AC05沥青混凝土配合比的石料使用尺寸为10-20mm的碎石或砾石,沥青使用粘度符合要求的沥青,填料使用细颗粒的石粉、砂或粉煤灰等。

一种常见的AC05沥青混凝土配合比为:
- 石料的用量:大约占总重量的70-75%;
- 沥青的用量:大约占总重量的4-6%;
- 填料的用量:大约占总重量的25-30%。

具体的配合比还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材料性能和现场情况进行调整和确定。

另外,还应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和交通强度等因素,进行相应的改进,以保证AC05沥青混凝土的使用性能和耐久性。

AC-16沥青混凝土配合比报告

AC-16沥青混凝土配合比报告

亚雪公路G015线至滑雪场段C16标段AC-16沥青混凝土配合比报告编制单位亚雪公路C16标段项目经理部负责人年月日编制年月日审核年月日龙建路桥股份有限公司二OO七年六月总说明一、工程概况亚雪公路G015线至滑雪场段,连接着绥满高速公路和亚布力滑雪场,是一条重要的旅游线路。

亚雪公路起于K4+500即亚布力管理所门前,经景阳村、尚礼村、红房子村、青山村至青云滑雪场场部终点K24+965,路线全长20.465km,原有公路为单幅两车道二级公路,原有路面为沥青混凝土路面。

亚雪公路G015线至滑雪场段改扩建工程C16标段,承担全线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任务,设计上加宽部分路面为两层沥青混凝土,上面层为厚6cm密级配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上面层为厚5cm改性沥青密级配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旧路部分半幅铺筑AC-20密级配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将双向路拱找成单向路拱后,用AC-16改性沥青混凝土罩面,全线平均厚度为7.8cm。

全线密级配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设计用量为12873立方米,改性沥青密级配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设计用量为18000立方米。

AC-20密级配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各种单质材料的选定、配合比的组成设计严执行亚雪公路《施工图设计》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技术标准,采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及配合比设计,具体结果如下:二、单质材料的技术指标1、沥青根据亚雪公路《施工图设计》的要求,上面层AC-16密级配中粒式沥青混凝土采用4.5%SBS改性沥青,经过我们的对比检测最终确定使用辽宁盘锦北方沥青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SBS改性沥青,其技术指标如下:重交通量道路石油沥青技术指标对照表从上表可以看出,辽宁盘锦北方沥青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SBS 改性沥青其各项技术指标符合图纸及规范的要求。

2、粗集料粗集料应选用锤式破碎机生产的机轧碎石,以保证骨料的质量。

粗集料应具备良好的抗压、抗磨耗功能,整体应洁净、干燥、表面粗糙、无风化、无杂质。

AC-20C目标配合比

AC-20C目标配合比

精心整理AC-20C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报告1概述1.1其桩号范围为1.2(1(2(3(4(5(6)《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E60-2008)1.3原材料来源本项目下面层AC-20C沥青砼目标配合比设计试验所采用的集料为凉水石场生产的玄武岩,集料粒径规格分别为9.5-19.0mm、4.75-9.5mm、2.36-4.75mm,机制砂规格S16(0-2.36mm);矿粉为磐石石粉厂生产;消石灰产地图们;沥青采用延边路兴沥青储运站提供的盘锦产SBSI-C类改性沥青。

2原材料试验2.1沥青沥青试验按照《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的要求和方法进行,沥青性能指标试验结果和设计要求见表2-1所列。

SBSI-C类改性沥青沥青试验结果表2-12.22-2 2.32.4果见表2-5由表2-5试验结果可见:矿粉及消石灰各项检测指标均符合本项目技术要求。

3 AC-20C型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根据本项目实际情况和工期安排,本合同段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采用马歇尔试验法。

根据本合同使用的矿料和沥青实际情况,以及其他项目的成功经验,拟定三个矿料级配进行试验,以确定各种材料的最佳组成,使之既能满足路面性能要求,又能符合经济性。

3.11)表3-123①AC-20C(方案Ⅰ)马歇尔试验结果表3-2注:1)沥青加热温度控制在170℃,上下浮动±5℃;矿料加热温度为180~200℃;混合料拌和温度为180℃,上下浮动±5℃;击实温度为170~180℃;混合料废弃温度195℃;2)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采用计算法得到。

②最佳沥青用量确定由表3-2得出的油石比与各项测定指标的关系曲线如图3所示。

比(3-35℃;5、浸水马歇尔试验根据确定的各种矿料比例、级配和最佳油石比进行了马歇尔试件制作,并进行残留稳定度试验,以判断目标配合比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害性能,试验结果如表3-4所列。

AC-25C沥青混凝土生产配合比设计

AC-25C沥青混凝土生产配合比设计

AC-25C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设计一、设计资料安徽合肥商贸物流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BT项目项目下面层设计为AC-25C粗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厚度为8cm。

AC-25C矿料级配范围热拌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二、原材料检验⑴沥青:选用南京中海 AH-70重交沥青,经检验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的要求。

AH-70重交沥青试验结果汇总表⑵粗、细集料:其中1#料(16~31.5mm),2#料(9.5~16mm),3#料(4.75~9.5mm),4#料(2.36~4.75mm),5#料(0~2.36mm),经检验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

粗集料试验结果汇总表细集料试验结果汇总表⑶填料:选用安徽中建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矿粉,经检验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

矿粉试验结果汇总表三、矿料级配设计经试算和调整,五种集料和矿粉混合后级配满足AC-25C矿料级配范围,并使关键性筛孔4.75mm通过率小于40%。

(详见AC-25C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设计表及级配图)。

四、确定最佳沥青用量根据JTG F40-2004规定,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沥青用量(OAC)用马歇尔法确定。

⑴试件成型根据其他类似项目配合比确定的最佳油石比3.9%,增加±0.5%四个沥青用量,即油石比按2.9%、3.4%、3.9%、4.4%、4.9%制备5组试件,按规定双面击实75次的方法成型,按下表严格控制拌和温度和击实温度。

热拌沥青混合料制作温度制件过程中拌和温度采用烘箱加热矿料的方法控制,将矿料(矿粉除外)按配合比例配合,在拌和温度或高于拌和温度的烘箱中加热规定时间,拌和时将矿料取出后立即加入沥青拌和均匀,再加矿粉拌和至规定时间。

为避免入模后插捣过程中,试件外围温度下降较快,低于中心温度,导致击实温度不够,故控制击实温度是采用将混合料入模后放在另一烘箱中,温度调至击实温度,当达到击实温度时立即击实的方法。

制作每组试件时同时用真空法实测每组油石比试件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

AC-20c沥青混合料目标配比设计报告

AC-20c沥青混合料目标配比设计报告

AC-20c沥青混合料目标配比设计报告一、配比设计原则:1.经济合理:在满足技术性能要求的前提下,选择成本较低的材料,并合理控制用量。

2.良好的工作性:确保混合料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抗沉降性、易于浇筑和压实等工作性能。

3.优异的抗剪强度:混合料的抗剪强度能够满足道路使用的要求,提供良好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4.良好的变形性能:混合料在交通荷载作用下,能够保持较小的变形,避免产生裂缝和坑洞。

二、矿料选择:根据AC-20c混合料的要求,粗矿料应选用规格为16-31.5mm的碎石,细矿料应选用规格为4.75-9.5mm的石子。

同时,矿料的形状应以块状和角状为主,具有好的磨耗和耐久性能。

三、沥青选择:四、配比设计步骤:1.根据道路设计要求和使用环境,确定AC-20c混合料的级配要求,即不同矿料粒径层级的比例。

通常,粗矿料占总矿料重量的40-60%,细矿料占40-60%,而沥青占总矿料重量的5-7%。

2. 根据级配要求,计算各级矿料的标准配合比。

配合比是指根据矿料的粒径分布,按照一定的比例确定各级矿料的重量。

例如,对于粗矿料层级,标准配合比可以为20%的16-31.5mm石子、50%的9.5-16mm石子、30%的4.75-9.5mm石子。

3.计算混合料的总配合比。

将各级配合比按照矿料的重量加和即可得到总配合比。

例如,如果有3个级矿料,则总配合比为各级配合比之和。

4. 确定沥青的用量。

根据总配合比和沥青占总矿料重量的比例,计算沥青的实际用量。

例如,如果总配合比为1000kg,沥青占总矿料重量的6%,则沥青的用量为60kg。

5.按照确定的配合比,进行试验配合。

将矿料和沥青按照配合比的比例混合,进行性能测试。

根据测试结果进行调整,直至满足要求的性能指标。

五、性能测试:常见的AC-20c沥青混合料性能测试包括稳定度、流动度、抗剪强度、抗水剥离性等。

这些测试旨在评估混合料的稳定性、变形性和耐久性能。

根据测试结果,可以对配合比进行进一步调整,以达到所需的性能要求。

AC沥青混凝土配合比参考

AC沥青混凝土配合比参考

1.AC—25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矿料配比为:(新疆通力股份有限公司)碎石(18~31.5mm):21%碎石(10~20mm):25%碎石(5~10mm):18%石屑:17%砂:14%矿粉:5%最佳油石比:3.4%沥青砼密度:2。

315 g/cm32.AC—25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矿料配比为:(新疆天通路桥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碎石(18~31.5mm):22%碎石(10~20mm):18%碎石(5~10mm):20%石屑:19% 砂:16%矿粉:5%最佳油石比:3。

5%沥青砼密度:2。

301 g/cm33.AC—20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矿料配比为:(新疆天通路桥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碎石(10~20mm):44%碎石(5~10mm):17%碎石(3~5mm):11%碎石(0~3mm):7%砂:16%矿粉:5%最佳油石比:4.2%沥青砼密度:2。

340 g/cm3 4.AC-13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矿料配比为:(新疆天通路桥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碎石(10~15mm):26%碎石(5~10mm):23%碎石(3~5mm):21%碎石(0~3mm):8%砂:16%矿粉:6%最佳油石比:5。

0% 沥青砼密度:2.311 g/cm3 5.AC-20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矿料配比为:(GZ045线哈—梯段公路改建工程第一合同段项目部碎石(10~20mm):54% 碎石(5~10mm):12%碎石(0~5mm):9%砂:19% 矿粉:6%最佳油石比:4。

0% 沥青砼密度:2.362 g/cm36.AC-13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矿料配比为:(GZ045线哈-梯段公路改建工程第一合同段项目部碎石(10~15mm):27% 碎石(5~10mm):33%碎石(0~5mm):13%砂:20%矿粉:7%最佳油石比:4。

9%沥青砼密度:2。

295 g/cm37.AC—20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矿料配比为:(中铁一局哈罗公路哈南段项目部试验室)碎石(10~20mm):36%碎石(5~10mm):16%水洗砂:24% 石屑:18%矿粉:6%最佳沥青用量:4.6% 沥青砼密度:2.366g/cm38.AC—20沥青混凝土生产配合比矿料配比为:(中铁一局哈罗公路哈南段项目部试验室)碎石(10~20mm):38%碎石(5~10mm):23%碎石(0~5mm):33%矿粉:6%最佳沥青用量:4。

Ac-16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

Ac-16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

沥青混凝土(AC-16)目标配合比设计说明一、概述1、依据(1)《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2)《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 —2000)(3)《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 —2005)2 、粗集料:碎石经试验其表观相对密度、吸水率、针片状含量、<0.075 颗粒含量、磨耗值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二、目标配合比设计1、级配设计:对10-20mm碎石、粗石粉、石屑、矿粉分别进行了筛分,最终确定各矿料掺配比例为:10-20mm碎石:5-10mm碎石:粗石粉:石屑:矿粉=37:30:11:18:4。

2 、最佳油石比的确定参照试验规程沥青参考用量,结合实际经验,按油石比0.5 %变化,制作五组试件,即油石比分别为4.0 %、4.5 %、5.0 %、5.5 %、4.85 %,每组试件四至五块,冷却12个小时后,测其密度、饱和度、空隙率等指标,然后经马歇尔试验测的稳定度、流值结果汇总见表3—2:表3-2 :沥青混合料试验结果汇总表根据以上各项试验结果及计算结果,分别绘制饱和度、矿料间隙率、空隙率、密度、与油石比的关系曲线,最后确定最佳沥青用量为 4.85%三、室内配合比结论根据上述试验,实验室建议的沥青目标配合比为:矿料级配:10-20mm碎石:5-10mm碎石:粗石粉:石屑:矿粉=23 : 25 : 25 :23 :4 最佳油石比:5.09%,最佳沥青用量4.85%。

本次目标配合比设计可作为工地生产配合比设计依据。

安孔路黑埠子-石埠子段沥青砼路面维修工程Ac-16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设计报告编制单位:安丘市汇鑫路桥工程有限公司编制日期:2011年6月4日。

AC-20C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

AC-20C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
根据已确定的各档矿料比例表观相对密度毛体积相对密度沥青相对密度b2525等根据公式1x1sb1sa10012887129381000602c0033x202936x093390773secsa1csb29264ti100pai100sepaib计算可得不同油石比对应的最大理论相对密度如下表表5最大理论相对密度paiti52马歇尔击实30927723622748416272447027015252679根据已确定的合成级配配制合成矿料并按规程jtj0522000试验方法拌制混合料进行马歇尔击实用马歇尔试验确定最佳油石比分别以油石比309462416470525成型马歇尔试件双面各击实75次击实后的试件冷却至室温脱模测定其各项物理力学指标其结果表6表6沥青混合料试验指标油石比油用量混合料的各项技术指标2580fsb2887tvvvmavfa稳定度kn流值01mm309302772691334791301310362352591288727485713457513693414164025962887282447137657144735347045260028872701381407311353635255026042887267928143803129139152绘制vmavfa密度马歇尔稳定度流值与油石比关系如图2582592602613035油用量404550密度图2密度与油用量关系1200130014001500稳定度3035404550油用量图3稳定度与油石比关系图2030405060703035404550油用量空隙率图4空隙率与油石比关系3003203403603804003035404550油用量流值01mm图5流值与油石比关系图130132134136138140142144146间隙率1481503035油用量404550图6矿料间隙率与油石比关系图4505005506006507007508008503035404550油用量饱和度图7饱和度与油石比关系图稳定度空隙率流值饱和度矿料间隙率共同范围53根据其关系图得到如下数据

Ac-10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

Ac-10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

沥青混凝土(AC-10)目标配合比设计说明一、概述1、依据(1)《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2)《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3)《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2、粗集料:碎石经试验其表观相对密度、吸水率、针片状含量、<0.075颗粒含量、磨耗值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3、细集料:粗石粉、石屑,经试验其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4、矿粉:经检验其表观密度、亲水系数等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5、沥青,沥青为齐鲁石化70#道路石油沥青。

经检验其针入度、延度、软化点、沥青与粗集料的粘附性等各项指标均规范要求。

二、目标配合比设计1、级配设计:对碎石、粗石粉、石屑、矿粉分别进行了筛分,最终确定各矿料掺配比例为:5-10mm碎石:粗石粉:石屑:矿粉=30:25:40:52、最佳油石比的确定参照试验规程沥青参考用量,结合实际经验,按油石比0.5%变化,制作五组试件,即油石比分别为5.0%、5.5%、6.0%、6.5%、6.10%,每组试件四至五块,冷却12个小时后,测其密度、饱和度、空隙率等指标,然后经马歇尔试验测的稳定度、流值结果汇总下表:沥青混合料试验结果汇总表根据以上各项试验结果及计算结果,分别绘制饱和度、矿料间隙率、空隙率、密度、与油石比的关系曲线,最后确定最佳沥青用量为5.75%。

三、室内配合比结论根据上述试验,实验室建议的沥青目标配合比为:矿料级配:5-10mm碎石:粗石粉:石屑:矿粉=30:25:40:5最佳油石比:6.10%,最佳沥青用量5.75%。

本次目标配合比设计可作为工地生产配合比设计依据。

安丘市甘白路甘泉至金冢子段公路Ac-10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青州市桥山道路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二○一○年七月二十五日。

AC沥青混凝土配合比参考

AC沥青混凝土配合比参考

1.AC-25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矿料配比为:(新疆通力股份有限公司)
碎石(18~31.5mm):21%碎石(10~20mm):25%
碎石(5~10mm):18%石屑:17%砂:14%矿粉:5%
最佳油石比:3.4%沥青砼密度:2.315 g/cm3
2.AC-25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矿料配比为:(新疆天通路桥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
3.
4.
矿粉:6%最佳油石比:5.0%沥青砼密度:2.311 g/cm3
5.AC-20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矿料配比为:(GZ045线哈—梯段公路改建工程第
一合同段项目部
碎石(10~20mm):54%碎石(5~10mm):12%
碎石(0~5mm):9%砂:19%矿粉:6%
最佳油石比:4.0%沥青砼密度:2.362 g/cm3
6.AC-13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矿料配比为:(GZ045线哈—梯段公路改建工程第
一合同段项目部
碎石(10~15mm):27%碎石(5~10mm):33%
碎石(0~5mm):13%砂:20%矿粉:7%
3
7.
8.
9.
(0-4.75mm):30%(4.75-19mm):45%(19-31.5mm):25%
水泥剂量为:4.0%最大干密度为:2.37g/cm3最佳含水量为:5.3%
以上数据皆为参考,须根据施工情况进行试验确定各实际数据!
二00七年十月二十八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沥青混凝土(AC-16)目标配合比设计说明
一、概述
1、依据
(1)《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2)《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
(3)《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2、粗集料:碎石经试验其表观相对密度、吸水率、针片状含量、<0.075颗粒含量、磨耗值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二、目标配合比设计
1、级配设计:对10-20mm碎石、粗石粉、石屑、矿粉分别进行了筛分,最终确定各矿料掺配比例为:10-20mm碎石:5-10mm碎石:粗石粉:石屑:矿粉=37:30:11:18:4。

2、最佳油石比的确定
参照试验规程沥青参考用量,结合实际经验,按油石比0.5%变化,制作五组试件,即油石比分别为4.0%、4.5%、5.0%、5.5%、4.85%,每组试件四至五块,冷却12个小时后,测其密度、饱和度、空隙率等指标,然后经马歇尔试验测的稳定度、流值结果汇总见表3—2:
表3-2:沥青混合料试验结果汇总表
根据以上各项试验结果及计算结果,分别绘制饱和度、矿料间隙率、空隙率、密度、与油石比的关系曲线,最后确定最佳沥青用量为4.85%。

三、室内配合比结论
根据上述试验,实验室建议的沥青目标配合比为:
矿料级配:10-20mm碎石:5-10mm碎石:粗石粉:石屑:矿粉= 23 : 25 : 25 : 23 : 4 最佳油石比:5.09%,最佳沥青用量4.85%。

本次目标配合比设计可作为工地生产配合比设计依据。

安孔路黑埠子-石埠子段
沥青砼路面维修工程
Ac-16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设计报告
编制单位:安丘市汇鑫路桥工程有限公司编制日期:2011年6月4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