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高校教师队伍现状及培养研究
河北省高校体育师资培训现状与对策探析

河北省高校体育师资培训现状与对策探析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注重子女的健康成长,对于体育教育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然而,在河北省高校体育师资培训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对河北省高校体育师资培训的现状进行探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河北省高校体育师资培训的现状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
相比于其他学科,体育教育在师资力量方面相对薄弱。
在一些高校,体育教师实际教学经验不足,专业素养较低,无法满足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需求。
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是加强高校体育师资培训的力度。
首先,高校应该加大对体育教师的引进力度,吸引有经验、有专业素养的教师加入到高校体育师资培训队伍中。
同时,高校应该建立健全师资培训机制,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训,提高其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还可以采取外聘专家、引进优秀的校外教师等方式,扩充师资队伍,提高培训质量。
其次,河北省高校体育师资培训的现状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的问题。
在一些高校,体育师资培训的课程设置过于理论化,缺乏实践性和针对性,无法满足学生将来从事体育教育工作的需要。
对策之一是优化课程设置。
高校应该加强与社会各界的紧密合作,了解就业市场对体育教育人才的需求,根据需求调整体育师资培训的课程设置,增加实践性课程,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还应该加强对新课程的研发和更新,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再次,河北省高校体育师资培训的现状存在学科建设不足的问题。
体育教育作为一门学科,需要有完善的学科体系和教学资源,以支持师资培训工作的开展。
然而,在一些高校,体育教育学科建设相对滞后,学科体系不完善,教学资源匮乏,无法满足师资培训的需要。
要解决这一问题,高校应该加大对体育教育学科的投入力度。
可以增加对体育教育学科的科研经费,提高学科研究的水平。
同时,还可以加强与其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共享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此外,高校还应该加强对学科建设的管理,提高学科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河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现状及发展策略

资队伍建设 的长期稳定 。三是 专 职教师 数量不 能满 足授 课
要求 , 根据调查问卷 , 被调查高校专 职教师人数 少于 5人 , 为 了维持正常的教 学秩序 , 必须 启用 大量 的兼职 教师 , 教学 势 必会受到“ 主业” 影响 , 质量难 以保障。
乏创新创业教研 室类机构 , 相 关教师 隶属 于不 同部 门 , 管 理
较混 乱 , 不便于集中备课 , 对课程 教学 、 研发 影响较 大。二 是 教师进 、 出机制不完善 , 缺乏有效 的考 核激励办法 , 不利 于师
约在 2 0 %, 而我国该比例不足 1 %, 着 实是一种 资源 的浪 费 , 因此 , 在高校 大力 发展 创新创业 教育 , 引导号 召有 意创业 的 学生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 是 时代 、 经济社 会发展 的需要 。 近几年 , 高校毕业 生人数屡 创新高 , 与此 同时 , 我 国经济
【 关键词 】 高等学校 ; 创新创业教 育 ; 师资队伍建设 【 基金项 目】 本文为 2 0 1 5年 河北省 高等 学校人文社会科 学研 究项 目( 就2 , k /  ̄ 4 业专项 ) ( 编号 : J Y C Y 2 0 1 5 2 5 ) 研 究成果。 【 作者简介】 张海燕( 1 9 6 2 . 6~) , 女, 河北石 家庄人 ; 石 家庄 学院高级政工师 ; 研究方向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育 、 大 学生就业
外兼职教师 , 创新创业教 育亟需 的优质校外 企业资源无 法有 效利用 ; 二是职称结构不合理 , 中级 以下 占大多数 , 学科 带头
人几 乎 没有 ; 三 是相 关 教 师 年 龄 普 遍 在 4 0岁 以 下 , 无 法 发 挥
河北省普通高校运动人体科学师资队伍建设现状与分析

2 % , 级 水 平 者 为 3 . % , 般 水 平 者 占 到 3 四 28 一 3 .%。可见 , 调查教 师 的整 体外 语水平 欠佳 , 77 被 能 够熟练 地查 阅外文 文 献 教师 的人 数 较少 , 一定 程 度 上制约 了其在 国际上 进 行学 术 交 流 的层 次 和程 度 , 限制 了其 及 时 掌 握 学 术 研 究 发 展 动 态 的 能 力 。总 之 , 练地 掌握和 应 用计 算 机 及英 语 来 提 高 自身 的 熟
第 1 卷第 1 2 期
河北省普通高校运动人体科学师资队伍建设现状与分析
梁 玉 , 王
【 摘
凌 蔡志强 霍洪峰 , ,
(. 1河北 师范大学 , 河北 石家庄 ,5 0 4 2 廊坊师范学院 , 0 02 ; . 河北 廊坊 0 5 0 ) 60 0
要】 以河北 省 1 所普通高校运 动人体 科 学在 岗教 师 为调查 对象 , 3 采用 问卷调 查对 师资 队伍结构 、 研能 科
为8 .%, 中有效 问卷 6 份 , 23 其 l 问卷 回收有效率
93. 8% 。
() 究 方 法 。运用 S S 1 . 计 软 件 包 对 2研 P S 8 0统 问卷 的结果 进行 描述 性 分 析 , 出论 文 中所 提供 的 得 数据。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是我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 目录体 育 学类 中所 设置 的 一 个本 科 专 业 , 才 的培 养 应 该 人
河北省高校体育师资培训现状与对策探析

河北省高校体育师资培训现状与对策探析河北省高校体育师资培训现状与对策探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意识的加强,体育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作为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的育人机构之一,高校体育教育在当下的社会中变得异常重要,而体育教师则成了这一育人机构中的中流砥柱。
但是,由于教育体制、教学模式等方面的问题,河北省高校体育师资培训存在诸多问题。
本文就此问题展开探讨,提出对策建议。
一、现状分析1、体育师资培训资源匮乏近年来,河北省高校对于体育师资培训的投入相对较少,很多高校没有专门的体育师资培训体系及机构,体育师资培训的经费、协调机构、政策支持等方面也比较薄弱。
2、教育教学模式陈旧河北省高校体育师资培训教育教学模式较为陈旧,停留在传统课堂教学的阶段,内容单一,难以满足教学实践的需要,与时俱进的理念仍然缺乏。
3、师资结构亟待改善有部分体育教师自身专业素养和个人能力方面存在问题,与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不相适应,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培训和提升。
二、对策建议1、加强投入,完善寓教于乐的课程设置建议政府增加对高校体育课程的经费投入,让体育师资培训拥有良好的教育资源,建立寓教于乐的课程体系,更好地为教师实践提供支持。
2、引进先进的教育教学模式对于需要立足于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的高校体育师资培训机构,可以邀请先进经验的教学专家进行指导和培训,引进现代先进的体育教育理念和方法,将多种教学模式融合,形成开放、活动、富有创意的授课方式。
3、增加教师的专业素质培养除了加强对师资的普及工作之外,还需要探讨教育的质量,提高教师的素质,注重课程的完整性和跨学科的交叉,在教师的管理、培训和评估上加强规范化与专业化。
4、加强校企合作校企合作作为全面开展校内课程,加强学科间的融合与协作的重要途径,可以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实践机会。
同时,可以加强学生的就业实践和专业实训,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结语高校体育师资培训是培养合格的体育教师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体育教育体制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研课题论文:河北省高校体育师资培训现状与对策探析

68991 高等教育论文河北省高校体育师资培训现状与对策探析新形势下,党和国家政府部门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人才培养工作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这就为我们国家教育体制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政策支持。
教学体制改革不仅仅改变教学模式,同时也应当改变教学主体。
高校体育教育工作是我们国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型社会的良好基础,是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支撑。
教育部下发【20xx年6月教育部下发【20xx年的时间内没有参加过任何师资培训或者是研修课程的占总人数中的48.90%;参加过一次的比重为30%;参加过两次的占总人数的15%;参加过三次的占总人数2%;参加过四次的占总人数的2.5%;参加过五次以及五次以上的占总人数的1.6%。
由此可见,河北省高校体育教师参加进修的情况较差,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体育是高校教学中最为不受重视的一部分。
原因分析如下:首先,河北省教育部门对高校教育工作的不重视,没有明确规定相关方面的师资培训制度和标准。
这种情况下,高等院校在某些方面没有充分认识到体育教师培训工作的重要程度,从而在体育教师的师资培训工作方面投入不足,力度不够。
其次,高校内部在安排教师研究与培训的时候,少有的安排体育教师进行师资培训。
一般来说,体育教学活动主要是实践教学,高校内部人员认为体育教师只需要掌握体育专业的具体教学内容,没有必要安排体育教师进行进修与培训。
这种情况下,高校体育教师的发展空间受限,教学能力和观念无法及时的改进与创新。
最后,高校体育教师本身对体育工作的认识存在着固有的缺陷,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实践内容的教学,忽视了理论知识的传授。
这样就导致体育教师只关注实践板块,忽视了理论知识的学习。
在这种情况下,体育教师主动进修与学习的积极性较低,严重的情况下会影响体育教学工作质量。
3 河北省高校体育师资培训的相关策略3.1 省教育主管部门应当重视高校体育教师师资水平培训工作,根据具体的情况拟定科学合理的政策与制度,加大对体育师资培训工作的投入与关注度,建立完善与健全的高校师资培训制度。
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与问题分析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一直是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之一,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的成效。
本文将就当前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现状分析1. 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提升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在招聘、培养和引进人才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
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不断提升,具有博士学位、海外留学经历和丰富工作经验的教师不断增加,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教学。
2. 学科建设不平衡尽管整体水平有所提升,但在学科建设方面仍存在不平衡的情况。
一些学科的师资力量不足,教师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相对较弱,限制了学科发展的深度和广度。
3. 学术氛围浓厚一些重点高校建设了良好的学术氛围,吸引了一批优秀的教师加盟,形成了良性循环的教学科研氛围。
这种学术氛围的形成,有利于提高高校的学术声誉和师生的学术氛围。
二、问题分析1. 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目前,部分高校的教师队伍结构存在问题,教师队伍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的人数较少,而中青年教师的比例较高,造成了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稳定性差的情况。
2. 教师培训和发展机制不健全现有的教师培训和发展机制仍存在诸多不足,对于教师的职业发展和晋升路径不够清晰,导致一些优秀教师缺乏持续的发展动力,影响了他们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3. 学术评价体系不完善高校的学术评价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存在“唯SCI论文”、“唯英文期刊”等现象,导致一些教师过分注重科研产出,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教学工作,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4. 教师薪酬待遇不公平部分高校的教师薪酬待遇不尽合理,教师之间存在明显的待遇差距,一些优秀的教师因薪酬问题而纷纷选择离开高校,造成教师流动率居高不下。
三、改进建议1. 完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高校应该建立健全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加大对优秀教师的引进力度,通过多种方式激励和吸引优秀人才加盟,不断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2. 健全教师培训和发展机制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师培训和发展机制,为教师提供更多职业发展路径和机会,激发其工作热情和创造力,提高其综合素质。
河北省普通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河 北 科 技 师范 学 院 学 报 ( 会 科 学版 ) 社
H e e r l ie st fS in e& Te h oo y S ca ce c s bi No ma Unv riyo c c e c n lg ( o ilS in e )
Se . 09 p 20
t n ti p t f r r h t we s o l a e t e s i n i c c n e to e eo m e t a u d n e r n f r t e i ,i s u o wa d t a h u d t k h ce t i o c p fd v l p n s g i a c ,t a s o m h o f c n e t n o a eme h n s ,s r n t e h u t a i n a d u ig o o lg e c e s o s r c h r e , o c p ,i n v t c a im te g h n t e c li t n sn fc l e t a h r ,c n t u tt e ma k t v o e
S in e & Te h oo y ce c c n lg .Qih a g a b i 6 0 4 n u n d o He e 0 6 0 ,Chn ) ia
Ab ta t src :Ont eb sso n lzn h oa mo n ,sr cu e u jc iti uin n h o csc n tu h a i fa ay igt ettl a u t tu t r ,s betdsrb t ,a d tef re o sr c o
i lme t“ h rjc fhg -e e raietlns mpe n tep oe to ihlv l e t ae t”,a df rh rp re tt ec niu aina da miitain c v n u te efc h o f rto n d nsrt g o
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与改进

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与改进高校师资队伍是一所学校的核心力量和重要支撑,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然而,在我国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仍然存在着一些现状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改进和完善。
本文将从高校师资队伍的现状入手,探讨如何改进和优化高校师资队伍建设。
一、高校师资队伍的现状目前,我国高校师资队伍的总体状况还是比较良好的,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高校师资队伍数量相对不足。
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师资力量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其次,高校师资队伍的结构也不够合理。
许多高校缺乏高水平的教授和教师,导致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难以有效提升。
再次,高校师资队伍的培养和聘任机制亟待改善。
对于青年教师来说,晋升渠道不通畅,导致他们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约。
二、改进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策略为了优化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
首先,要加强高校师资队伍的引进与培养工作。
通过积极引进具有高学术水平和丰富教学经验的知名教育人才,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同时,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指导,为他们提供充分的成长空间和发展机会。
其次,要加大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投入力度。
政府、学校和社会应加大对高校师资队伍的经费支持,提供更多的研究经费和教学资源。
此外,还应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加强学术研究和教学实践。
再次,要改善高校师资队伍的培养和聘任机制。
制定更加完善的教师职称评审制度,为青年教师提供更多的晋升渠道和机会。
同时,建立起健全的培养体系,让教师在教学和科研方面能够得到全面发展。
最后,要加强高校师资队伍的管理与服务。
学校应加大对教师的管理力度,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考核和评价体系,提升教师的责任感和工作积极性。
同时,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平台,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和教学创新活动。
三、总结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保障,但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
通过加强师资队伍的引进和培养、增加投入力度、改善培养与聘任机制、强化管理与服务,我们可以有效改进和优化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河北省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表 1 河 北 省 新 建 地 方 本 科 院 校 生 师 比状 况
新建本科院校
邯 郸 学 院
生师 比
石 家庄学院 唐山学 院
保定学 院
邢 台学 院 衡 水 学 院 仃 廊 坊 师 范学 院 唐 山 师 范学 院
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在数量 、 结构 、 综合素质 、 教学 水 平 、 业成 长等 方 面的建设 状况 及 未来发 展方 向 , 专 以期 为河 北 省新建 地方 本科 院校 教学 质量 的提 升提
职 业认 同, 提高教 师专业素质 : 改善教 学管理体制 , 拓展教 师培养模式。
关键 词 : 建地 方 本科 院校 : 新 师资 队伍 ; 发展 策略
中图分 类号 :6 0 G4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 章编号 :63 17 (0 2 0— 0 8 0 17 — 922 1)4 07 — 5
基金项 目: 河此行高等敦_ 教学 项 最大项 l“ 疔 、 . _ 河北省新建本科院校改革 发展研 究” 1 10 ) 1 = (0 0 9 作者简介 : 张晓燕(9 4 ) 女, I8 一 , 山两忻州人 , 助教 , 主要从事特殊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
第 4期
张晓燕 : 河北 省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 研究
要求 , 即生师 比小 于 1但 其 中有 6所 院校 刚 刚达 ,
收 稿 日期 :01- 4 0 2 20—3
2专任教 师数量仍 相 对缺 乏 .
专任 教师 是新 建地 方本科 院校教 学质量 提 升 的
中坚力量 . 近年来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人才引进
方 面 都优 先 考虑 充 实专 任 教 师 的数 量 , 受 办 学历 但 史、 学校 定位 等方 面 因素 的影 响 , 一些 院校 在人 力 资 源利用 方 面 仍存 在非 教 学 人 员所 占 比重较 大 , 专任
河北省高职体育师资队伍现状与培养研究

河北省高职体育师资队伍现状与培养研究李爱君;刘巧娟;王建勇;王宝珍【摘要】河北省高职院校体育师资队伍受教育观念、学校重视程度和教师自身的影响,存在性别结构不平衡、中青年教师占比大、学历和职称偏低、工作量较大、科研水平亟待提高、参加培训进修的机会较少的问题,应通过提高体育教师的思想素质,学历、教学和科研水平来提升体育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期刊名称】《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28)004【总页数】3页(P32-34)【关键词】河北省;高职院校;体育师资队伍;培养机制【作者】李爱君;刘巧娟;王建勇;王宝珍【作者单位】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公共体育教学部,河北石家庄 050081;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公共体育教学部,河北石家庄 050081;石家庄学院体育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35;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公共体育教学部,河北石家庄 05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807.4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肩负着培养社会栋梁人才的使命[1].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是高职院校体育工作的主力军,是体育教学改革的中坚力量.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成功与否和体育师资队伍有很大的关系.因此,研究高职院校体育师资队伍现状与培养机制对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改革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中国知网查阅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的相关论文130余篇,学习相关的政策和材料,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同时,就河北省高职院校体育师资队伍的相关问题,向高校有关专家请教.依据需要设计了体育教师的调查问卷.对河北省20所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发放了问卷,每个学校发放20份,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94份,其中,有效问卷381份.利用Excel及SPSS 18.0软件对所调查的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和统计,以找出目前高职体育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所调查的河北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性别情况见表1.表1显示,河北省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中,男教师占78.2%,女教师占21.8%,男教师的比例远大于女教师.由此看出,河北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性别结构呈严重的不平衡状态.所调查的河北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年龄情况见表2.由表2可知,河北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年龄在35岁及以下的占总调查人数的30.2%;年龄在36~45岁的占57.4%;年龄在46~55岁的占10.8%;56岁及以上的占1.5%.可以看出,中青年体育教师在河北省高职院校中占比较大.所调查的河北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学历情况见表3.由表3可知,河北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学历结构以本科为主,占调查总人数的63.3%;研究生学历占36.7%.可以看出,河北省高职院校体育师资的学历水平总体较低.所调查的河北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职称情况见表4.由表4可知,河北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中,职称为助教和讲师的比例较大,占64.1%;职称为副教授和教授的占比较小,为35.9%.这说明,河北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职称结构不太合理,职称偏低.所调查的河北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周课时情况见表5.表5显示,河北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周课时在17学时及以上的占20.5%,13~16学时的占52.8%.由此可见,河北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周工作量比较大.教师发表论文的刊物级别以及数量是衡量教师科研能力的重要指标.河北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近五年发表的论文情况见表6.由表6可知,河北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近五年发表省级论文1021篇,占总发表论文数的79.3%;发表在国家级刊物和核心刊物的论文篇数相对较少,分别占总发表论文数的12.7%和8.0%.可见,河北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发表论文的刊物级别相对较低,科研水平亟待提高.河北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近五年的培训进修情况见表7.由表7可知,河北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有42.0%的人在近五年从未参加过培训或进修;参加过1~2次培训进修的教师占33.9%;3~4次的教师占16.5%;5次以上的教师占7.6%.这表明,河北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参加培训进修的次数较少,而这对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以及体育师资的发展有一定的不利影响.应试教育思想在我国的长期存在,学校、教师和家长往往只看重学生的分数,重视“主科目”,忽视体育、美术等“副科目”,从而使体育学科的地位低下,体育教师也不被重视.当前,虽然国家大力倡导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的理念根深蒂固,人们彻底转变思想仍需要一定的时间.体育教师自身也深受这种观念的影响.学校领导对体育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河北省高职院校体育师资队伍的发展离不开学校领导的支持.只有学校领导重视体育工作,加大对体育工作的重视力度,才能有更好的场地和设施、更高的师资配备和更优的体育工作环境,体育教师也才能有更多的学习和培训进修机会.高职院校所拥有体育教师的数量、性别、学历、科研能力、教学能力等都能影响其体育师资队伍的发展.而这些因素中,科研能力、教学能力与体育教师自身有密切关系,且可以通过教师自身的努力得到改善或提高.(1)提高体育教师的学历水平当前,各高校招聘教师时往往要求其具备研究生学历,因此,各高职院校应做好规划,加大对体育工作的重视力度,通过各种形式提高体育教师的学历水平.一是要创造条件,鼓励体育教师在职进修,加大体育教师外出进修硕士学位的力度[2];二是把好进人关,引进高学历的体育人才,培养优秀体育教师;三是应重视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工作,增加体育教师参加培训的机会,使体育教师开阔眼界,掌握最新的专业技术和训练方法,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2)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各高职院校要根据在职教师的人数及专业方向,开设好体育选修课,丰富体育课的内容.各学校的体育部门应多组织教师基本功大赛,激励教师提升教学质量;各学校的领导应做好不定时的听课工作,了解体育教师的教学情况;体育教师之间也应提高相互听课的次数,通过体育教研活动,促进教师间的互相交流,进而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3)提高体育教师的科研水平高职院校一是应创设良好的体育科研氛围和科研条件,使体育教师认识到科研的重要性,鼓励教师多写论文;二是邀请相关的体育专家开展讲座及培训,丰富体育教师的科研知识,使其掌握科研的基本方法;三是应加强校内外的学术合作与交流,多从外界获取新知识、新方法和新信息,培养一批科研骨干[3];四是实施青年教师“拜师制”,即高职称的教师带领青年教师学习,让高职称教师在具体的科研项目中起到指导和带领作用,提升青年教师的科研水平;五是针对体育教师的科研成果,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提高其科学研究的积极性.(4)提高体育教师的思想素质各高职院校应加强体育教师的思想道德建设,改变其固有教育观念,建立正确的评估、奖励与惩罚制度,使其端正态度;同时也可把其思想道德状况作为评优和职称评定的指标[4].各高职院校领导应重视体育工作,注重提高体育教师在学校中的地位,调动体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地方院校军事理论教学师资队伍培养模式的研究——以河北省为例

特 殊 的 需 求 , 对 军 事 理 论 教 学 师 资 队 伍 的 要 求 更 显 得 迫
切。
本科和 研究 生为主 ,职称 以讲师 为主 ,只有极 少部分 的院
校 有 副 教 授 和 教 授 担 负 此 门 课 程 的 授 课 任 务 。 由 于 大 部 分
2 地 方院校军事理论教学队伍 的现状
以河 北 省 为 例 ,经 过 笔 者 调 查 发 现 , 绝 大 部 分 院 校 军 事 理论 教 学 队 伍 的 师 资 现 状 不 容 乐 观 , 有 以下 几 点 表 现 : ( )军事 理 论教 学 队伍 师资 缺乏 ,专职 教师 较 少 。 I 2 1 年 , 在 所 调 查 的 6 所 高 校 中 , 一 年 级 新 生 共 2 15 00 7 274 人 , 军 事 理 论 课 专 职 教 师 1 1 , 兼 职 教 ) 2 8 ,外 聘 教 2人 i 2人  ̄ 师 2 8 。从 上 面 的 数 据 看 出 , 军 事 理 论 专 职 教 师 与 学 生 的 O人 比 例 为 i 1 3 , 即 使 把 所 有 军 事 理 论 课 教 师 全 部 计 算 在 :8 3
的开 阔和知 识面 的扩大 ,有利 于学 生打破专 业学 习 的 “ 思
队伍 尚且 不能达 到 以上 的水平 ,存在着 理工 科专业老 师兼 职 军事理 论教学 ,在教 学经验 、军事 理论知 识等方面 无法 符合 国 防教育 的更 高要 求 ,更 不用说那 些还 未开设军 事理
论 课 的地 方 院校 。
民 国 防教 育 的 开 展 。 本 文提 出 地 方 院 校 军 事 理 论 教 学 师 资 队伍 具 体 培 养 模 式 ,有 助 于破 解 高 校 实 施 国 防教 育 困境 ,对 实
浅析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河北省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

企业与管理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浅析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河北省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河北传媒学院 曹申,任丽娜摘要:民办高校与科研型本科和高职高专类教育存在一定的区别,在本科教育开展的同时,还要注重应用教育的培养和实施,因此其本质是应用型人才培养。
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必不可少的,它作为民办高校的软实力,对学校的未来发展和我国的整体教育水平建设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因此民办高校必须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不断的引进人才和加强教师的综合实力。
但是,就目前我国的民办高校来看,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一定的缺陷,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发展速度。
本文主要论述了河北省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以及相应的改进措施,希望为相关的民办高校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为不断加强我国师资队伍的综合素养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做出努力。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1)对师资力量的认识不够。
就目前来看,大多数的民办高校的招聘老师的要求都很高,除了要有一定的教育经验外,还必须有相关的资格证书,在同等的面试资格下,往往大多数民办高校会选择“双师型”教师[1-2]。
但是,“双师型”教师也不是都具备高的教育水平和教学经验的。
因为,一部分“双师型”教师是虽然在获得了相关的高校教师系列职称的同时,还拥有非教师系列的职称,但是还多资格证书多事通过考试获得的,考试过程可能存在一定的不严谨性,同时还有相关技巧的使用,使得分教师虽然拥有了双证,但是自身并不具备高的实力和教学水平;但另一部分教师虽然没有很多的资格证书,但是依然具备高的理论教学素养和很高的实践教学经验。
这将会严重影响那些特别注重“双师型”教师招聘的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的水平和建设进度。
(2)师资结构存在一定的缺陷。
师资结构存在的缺陷是导致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和建设进度的主要原因。
在大多数的民办高校中,其师资结构都存在一定的不足。
“双一流”背景下河北省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路径研究

“双一流”背景下河北省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路径研究摘要: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校“双一流”的重要任务,河北省高校在“双一流”宏观政策的引导下,对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做了大量的探索,并取得了一些进步,但仍有很多不足。
本文系统分析了河北省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找出原因,针对性的提出了提升河北省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路径。
关键词:“双一流”;河北省高校;师资队伍建设2015年,国务院出台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方案中明确提出要“建设一流师资”的重要任务,充分表明大学师资队伍建设已经正式进入国家顶层设计。
2017年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有关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遴选条件再一次强调了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在“双一流”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同时还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了科学、系统的指导。
河北省颁布的《关于统筹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意见》中明确了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是我省“双一流”的重要建设任务。
一流师资队伍是创建一流大学的重要支点,冀内高校充当河北省建设发展的智库,探索提升河北省高校师资队伍层次的有效路径,培养具有科技战略人才、学术领军人才、科研骨干人才、海外杰出人才、发展后备人才的高水平、可持续发展的一流师资队伍,有助于减弱京津两地对河北省人才资源的“虹吸效应”,推动河北省“双一流”建设,提升河北省教育自信,为雄安新区建设输送人才,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服务,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服务,为十九大提出的两个“十五年”目标创造条件。
2018年河北省教育厅为解决省内高等教育大而不强、缺乏在全国和国际上有影响力的高校和学科问题,开展高等教育质量提升攻坚行动,出台“双一流”管理办法和考核评价办法,深入推进省内“双一流”建设,启动实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高水平应用型高校、高水平职业技能型高校和高层次人才队伍“多元一流”建设;“京津冀协同创新联盟”高校实现教师互聘;同时,河北省简化高校因公出国访问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极大方便了教学科研人员赴海外研修提升,进一步推动了河北省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
河北省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研究

河北省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研究摘要:在当前国家建设新时期背景下,社会经济建设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提升,由此我国在实际发展中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工作,扭转传统教学观念以及方法,在此过程中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成为教学改革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素质专业人才重要培养基地之一,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水平对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基于此,本文研究中将针对河北省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进行分析。
关键词: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引言:从实际发展角度分析,职业教育是我国重要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其承担培养高素质劳动者重任,是我国社会经济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
由此,我国在开展教学改革工作中也对职业教育提出新要求,教育部明确提出要将强化技能性以及实践性环节作为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同时其提出职业院校应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速度以及质量。
双师型教师是当前新教育形势背景下职业院校开展教学改革工作的重要基础环节,然而当前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尚存在一定问题,由此探究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是当前职业教育工作者主要研究内容。
一、影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因素(一)教师缺乏自我提升动力与意识从实际发展角度分析,虽然我国近年来不断加强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但是政府以及校方对教师培养工作资源投入力度不足问题依然未能得到有效改善,这就导致多数一线教师缺乏接受系统培训的机会,教师专业素养长期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同时也导致教师产生职业倦怠情绪,尤其是在学生学习兴趣不足情况下,这种情绪会更加强烈。
这种过度依赖国家与单位的观点属于传统教师发展观,其更加注重利用外部因素带动教师发展。
现代教师观要求教师具备专业自主性,激发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通过自我反思以及设计丰富体验,将专业自主作为教师成长源动力。
(二)社会对职业教育认可度较低现阶段,社会层面对职业教育的偏见较为严重,其通常认为学业失败的学生才会就读职业教育学校,这就使得大众观念上职业教育地位远低于普通教育,鄙视职业教育的观念在社会层上根深蒂固。
河北省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现状分析与优化策略

河北省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现状分析与优化策略作者:王壮伟刘倩来源:《教育实践与研究·理论版》2024年第06期摘要:基础教育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基点,作为教育大省,河北省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推进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近几年在教师总量、整体素质、师德师风等方面虽取得一定成绩,但是由于基础教育学生数体量庞大、区域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仍存在亟待解决的矛盾,需要从基础调研、整体规划、合理流动、增强激励等方面加强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关键词:基础教育;河北现状;优化策略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4)18-0007-04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提“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基础教育从“有学上”步入“上好学”新阶段,为新时代教育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河北省出台《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河北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河北教育现代化 2035》《河北省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以“人民满意、教育强省”为目标,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河北教育场景。
基础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
摸清河北省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底数,发现基础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是建设教育强省的关键所在。
一、河北省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现状作为教育大省,河北省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推进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
通过资料分析和走访调查,收集数据、总结分析,从数量、质量、流动、结构配置等方面进行全方面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一)河北省师资总量充沛,满足教育需求2023年数据显示,河北省共有幼儿园17818所,小学11313所,初中2525所,高中818所;全省专任教师总量约95.7万,其中义务教育阶段专任教师数量约65万。
河北省高校外语师资现状调查及对外语教师培养的启示

河北省高校外语师资现状调查及对外语教师培养的启示作者:李雪静来源:《成才之路》2008年第04期摘要:本文通过对河北省高校外语师资现状调查,客观地分析了大学外语师资的现状,找出外语教学现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反思现行师资培训模式中的不足,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
主要体现在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方法单一、英语综合能力差、处理教材的能力低和专业知识薄弱等几个方面。
针对这些问题,作出假设,提出了岗前和在岗师资培训的方案以及基于教育理论、教学法和教学手段的师资培训内容。
关键词:外语;师资;问题;培养长期以来,我国的大学外语教学一直存在一些棘手的问题。
以大学英语教学为例,存在中学和大学英语教学缺乏衔接、基础英语教学观念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教材和测评问题以及大学英语教师知识结构单一问题。
复旦大学教授蔡基刚认为我国大学外语教师有近6万人,但合格的外语师资缺乏,他们都是外语专业本科或研究生毕业,知识结构单一。
因此,蔡教授认为大学英语教师必须接受培训来构建多学科的知识结构。
教育部高教司岑建君早在上世纪末就提出大学外语教学所面临的第一问题就是师资不稳定,英语教师缺编33%,每年流失4%~5%,个别教师参与创收活动过多,对本职工作的投入不足。
我省现有各类高校50余所,外语教师超过3000人,其中省属20所高校外语教师大约1500人,总体来说外语教师队伍不适应新的形势,师资队伍年龄、职称结构不够合理。
高校外语教师目前本科学历居多数,尤其是市属高校,缺少学术带头人及中青年骨干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不能适应高等学校提高教学、科研水平的需要。
许多高校英语教师是非师范专业毕业,他们缺乏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
有的高校也采取了相应措施,如在教师上岗前进行教育理论培训,但因时间短且培训项目不系统,收效不大。
不少高校英语教师因为工作任务繁重,基本上是凭经验和直觉进行教学,他们很少对自己的教学进行理论上的反思,这必将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高校教师队伍现状及培养研究
摘要:通过对河北省高校教师队伍资源总量与结构现状分析,在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人才引进与培养的对策有:以人为本,提供适宜的软环境;引进与培养并重,提升高校科研水平;推进制度与体制改革,形成良性机制;健全教师管理制度,确保执行有力。
关键词:资源总量;结构分析;培养
一、河北省高校教师队伍资源基本情况
1、河北省高校人才资源总量
截至2009年,河北省共有109所普通高等学校,中央部委4所,地方普通高校105所。
河北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92104人,地方普通高校教职工为88757人,承担教学工作的专任教师共58394人。
<img
src="/ebook2/ebooks/14-236/14-236-1109/373.j pg" />
表1将河北高校师资规模与全国高校平均师资规模作对比。
河北省高校的生师比由2000年的12.6:1提高到2009年的17.7:1,增长40.5%;专任教师比重由41.9%提高到63.4%,增长51.3%。
从衡定师资数量规模的标准看,河北省高等教育人力资源利用的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河北省高校人才资源结构分析
高校师资结构优化的总体目标是达到总量适度、结构合理、质量可靠、效率可观,具体看即规模、学科、职称、年龄、学历、学缘等各项可
以量化的指标逐步合理化。
下面从其他几项可以量化的指标来对河北省高校人才资源进行分析。
学历结构指教师中本(专)科毕业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比例状况,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教师队伍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发展潜力。
2009年,河北省高校专任教师58394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专任教师28803人,占专任教师比例49.33%。
这与教育部要求的高校教师队伍学历达标标准(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占60%的比例)相差很远。
职称结构指教师队伍内部各级职称的比例状况,它主要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程度有关。
2008年河北省专任教师中,教授6627人,占11.30%;副教授15180人,占27.54%;讲师17950人,占32.56%;助教11769人,占21.35%。
虽然与教育部直属高校要求的专业技术岗位比例(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和初级专业技术岗位比例的最高控制目标原则上为2:3:4:1)有较大差距,但分布较为合理。
年龄结构指教师队伍中各级职称教师的平均年龄或各年龄段教师数的情况,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教师队伍的活力和创造力。
河北省高校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如下:56岁以上的专任教师所占比例最小,为5.4%;中年专任教师所占比例适中,为45.3%;35岁以下专任教师所占比例最大,为48.3%。
学缘结构指的是“教师队伍成员完成某一级学历(学位)教育的毕业院校、所学专业等在类型、层次、分布等方面的构成情况”,它表明教师队伍内部反映教师来源状况的构成状态,它与教师队伍的素质有密切的关系。
通常用全体教师获得最终学历的毕业学校构成比例表示学
缘结构。
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在河北省高校中,在本校接受过本、硕、博其中一种学历学习并留任教师的比例达40%。
学科结构指教师队伍中各学科教师的比例状况。
科学合理的高校教师队伍学科结构应当同一国或地区高等教育和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相适应。
目前,河北省高校教师的学科结构日趋合理。
2008年河北省高校教师学科结构,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和管理学十一大门类教师所占比例分别为3.1%、10.0%、5.3%、5.7%、16.5%、1.9%、17.0%、24.7%、4.6%、8.3%和2.9%。
其中,工学类教师所占比重最大,为24.7%;历史学教师所占比重最小,为1.9%。
3、河北省十所骨干高校人才资源现状
河北省骨干高校共10所:以工为主、国家“211工程”建设的河北工业大学;“省部共建”的综合性大学河北大学;集西医、中医、药学等学科专业为一体的河北医科大学;全国重点院校两所:中央与地方共建的石家庄铁道大学,工信部、国家国防科工局和河北省共建的燕山大学;还有河北省属高校五所--河北科技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经贸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和河北联合大学。
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为确保教学质量,规定了生师比的达标要求:1:14为优秀,1:16为良好,1:18为合格。
下表即是将河北省十所骨干高校的生师比和专任教师比作横向对比,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发展,各高校的招生规模日益扩大,全国平均下来基本合格,河北省高校近五年的生师比趋于基本合格,河北省十所骨干高校近五年均未达标。
<img
src="/ebook2/ebooks/14-236/14-236-1109/374.j pg" />
2008年,河北省十所骨干高校专任教师队伍中,教授、副教授、讲师和助教职称的比例是19:30:28:23,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分布上副教授以上教师所占比例偏低。
其中,10所省属重点骨干大学副教授以上专任教师占河北省副教授以上专任教师的比例为60.8%。
其中8所高校具有博士学历的教师数超过100人。
具有博士学历教师数最多的三所高校分别是:燕山大学(358人)、河北工业大学(300人)、河北大学(277人)。
并且,河北省高学历层次教师中的85.4%集中在这10所高校中。
<img
src="/ebook2/ebooks/14-236/14-236-1109/375.j pg" />
二、对策建议
1、以人为本,提供适宜的软环境
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尊重教师主体地位,发挥教师首创精神,保障教师各项权益,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
高校要牢固树立“教师为本”的管理思想,确立教师在学校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将师资管理工作的重点由传统的管理控制职能转变为教师资源的开发、保障和利用,从制度环境、文化环境、服务环境等方面为优秀人才的成长提供适宜的软环境。
2、引进与培养并重,提升高校科研水平
高校师资的选拔和引进是确保教师队伍良好素质和基本质量的首要环节。
为此,河北省高校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完善引进人才的后续管理,使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
在注重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同时,更应该重视校内现有教师的培养,切实做到引进与培养并重。
以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为契机,建设学科带头人和储备学术骨干力量;完善教师离职进修机制,提高教师队伍的科研水平,提升教师队伍的国际竞争力。
3、推进制度与体制改革,形成良性机制
提倡和鼓励教师与政府、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合作科研,提倡和鼓励高校之间联聘、互聘教师,逐步形成有利于教师知识交流更新、教师队伍优化组合的开放式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规范性与导向性,实行全社会公开招聘,并搭建以专任教师为主、外聘教师为辅的教师队伍,建立固定编制与流动编制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结构模式,努力构建规范有序的教师合理流动机制,提高教师资源的配置效益;积极推行教师聘任制度,完善科学考评制度,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督促教师个人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建立公平合理的薪酬分配制度,完善保障激励机制,充分重视经济杠杆在高校人才流动的调节作用,以此稳定教师队伍、吸引优秀人才。
4、健全教师管理制度,确保执行有力
健全制度是基础,使高校师资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并促进高校师资队
伍建设由经验管理转向制度管理;贯彻执行是关键,在制度运作过程中,既要积极地执行制度,又要服从制度约束。
为确保制度贯彻执行有力,建议抓好两个环节:培育尊重制度的环境氛围,主动将个人发展目标与高校发展目标协调统一;实行制度执行责任制,明确责任内容,并将制度责任范畴落实到领导、部门负责人及教职工个人。
参考文献:
[1]肖庆,钟灿涛.高校人才引进与团队建设结合的例证研究[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09,(4).
[2]郑启明.高等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3]河北教育厅发展规划处.河北教育事业统计提要[EB/OL]./col/1224901485218/1297387964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