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危险源管理办法
重大危险源管理办法(通用8篇)
![重大危险源管理办法(通用8篇)](https://img.taocdn.com/s3/m/2dff6af7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fe.png)
重大危险源管理办法(通用8篇)重大危险源管理办法精选篇1第一章:总则1、为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法》,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重大危险源的管理,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公司安全生产局面的稳定,特制定本办法。
2、本规定所指重大危险源分为国家规定的重大危险源、公司规定的重大危险源。
国家规定的重大危险源指:长期或者临时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品,且危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场所和设施,以及其它存在危险数量或超过临界量的场所和设施。
按照《重大危险源辩识》(gb18218—2023)的规定,以及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管协调字[20_]56号文件规定,属于申报登记范围内的特种设备、设施、场所、危险品等。
公司规定的重大危险源指:除国家规定的危险源以外,可能造成重大人身伤亡和公司财产损失的其他特种设备、设施、场所、危险品等。
3、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各生产单位和部门。
第二章:管理机构职责4、公司的安全管理职责1)组织全系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重大危险源管理的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 2)制定公司重大危险源管理规定;3)建立健全公司重大危险源管理系统,严格划分范围,不断完善预测、预警、预案工作;4)部署、组织制定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及开展演练,组织重大事故的应急救援;5)组织或参加重大危险源造成事故的调查和处理;6)对直接监督管理的重大危险源做到可控备案。
5、各生产单位的安全管理职责1)组织所属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重大危险源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公司的规章制度;2)根据公司规定,利用公司重大危险源管理系统,督促所属车间、科室做好预测、预警、预案工作,建立重大危险源的档案登记、检测评估、监控管理,对存在的问题落实技术方案和资金,并限期整改;3)完善本单位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定期开展演练,落实重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4)协助或参加重大事故的调查和处理;5)重大危险源管理务必职责到人,完善规章制度,规范日常管理,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做到可控在控。
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办法
![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020cfdec81c758f5f61f67e5.png)
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确保重大危险源处于可控、在控状态,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或者临时生产、搬运、使用、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场所和设施。
第三条根据有关规定,重大危险源范围主要包括以下种类:(一)危险物品的生产场所、库区、贮罐区、贮罐;(二)符合规定条件的压力管道、锅炉、压力容器等特种设;(三)井工开采煤矿、非煤矿山;(四)尾矿库;(五)其他重大危险源。
危险化学品类重大危险源根据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0)进行辨识,其他种类的重大危险源的具体标准条件,由市安全监管部门会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职责第四条生产经营单位是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的责任主体,对相关的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负全面责任。
第五条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与检测监控全面负责。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个人经营的投资人应当保证重大危险源安全运行所必需的资金投入。
第六条存有重大危险源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采取以下措施,确保重大危险源安全运行:(一)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成立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落实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责任制度,明确所属各部门和有关人员对重大危险源日常安全管理与监控职责,制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实施方案。
(二)建立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档案;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实施方案;重大危险源监控检查表;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和演练方案;重大危险源报表。
对新产生的重大危险源,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及时填写《重大危险源报表》报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对已不构成重大危险源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及时报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核销。
重大危险源管理办法(三篇)
![重大危险源管理办法(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090fd2d9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37.png)
重大危险源管理办法第一条为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重大危险源是指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所指的,在建筑施工现场存在的、一旦发生意外可能导致人.员群死群伤或者重大不良社会影响的分部分项工程或者其他施工活动。
第三条重大危险源主要包括:一、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基坑虽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复杂的等工程口二、土方开挖工程土方开挖工程是指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基坑、基槽的土方开挖。
三、模板工程1、各类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滑模、爬模、大模板等);2、特殊结构模板工程;3、水平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系统高度超过8m(含8m),或跨度超过18m(含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lOkN/roe,或集中线荷载大于15kN/m的模板支撑系统。
四、起重吊装工程大型起重吊装工程。
五、脚手架工程1、高度超过24m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2、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包括整体提升与分片式提升;3、悬挑式脚手架;4、门型脚手架;5、挂脚手架;6、吊篮脚手架;7、卸料平台。
六、拆除、爆破工程1、人工拆除工程;2、机械拆除工程;3、爆破拆除工程。
七、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规定的其他危险性较大的工程1、建筑幕墙的安装施工;2、预应力结构张拉施工;3、特种设备施工;4、网架和索膜结构施工;5、6m以上的边坡施工;6、30m及以上高空作业的工程;7、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可能影响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已经行政许可,尚无技术标准的施工。
第四条各栋号工长负责本辖区内重大危险源的监督和管理。
第五条工程施工前应当根据承建工程的施工范围和特点,对施工现场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进行辨识、评价。
第六条制定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制度,明确具体管理的责任部门、责任人与工作职责,做好重大危险源的风险评价、信息报送、方案编制、措施控制、日常检查、施工验收以及应急处置等工作。
2024年重大危险源管理办法
![2024年重大危险源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d55a6f53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25.png)
2024年重大危险源管理办法____年重大危险源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做好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工作,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所有涉及重大危险源的单位和个人,包括生产、经营、使用、存储和运输过程中潜在的重大危险源。
第三条重大危险源管理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科学管理”的原则,采取防范风险、控制风险的措施,确保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稳定运行。
第四条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单位应当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管理机制,明确职责分工,明确管理人员的权责,形成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
第五条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推行责任落实到岗位,形成权责一致的管理机制。
第六条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单位应当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促进安全文化建设。
第七条本办法所称重大危险源,指可能对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生态环境造成重大危害的危险源。
第二章重大危险源的识别和评估第八条重大危险源的识别和评估工作应当在重大危险源设置前进行,确定其可能产生的危害性和可能引发的事故情景。
第九条重大危险源的识别和评估应当详细分析其构成要素、运行机理、安全隐患,评估其可能对周边环境和人员造成的风险等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和预防措施。
第十条重大危险源的识别和评估工作应当由具备相关专业资质的单位进行,结果应当经过专家评审并得到相关主管部门的认可。
第十一条重大危险源的识别和评估结果应当及时更新,当重大危险源发生变化时,应当重新进行识别和评估。
第三章重大危险源的预防和控制第十二条重大危险源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应当根据识别和评估结果,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和防范措施。
第十三条重大危险源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应当注重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相结合,综合防范和控制重大危险源的风险。
第十四条重大危险源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应当强化安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保证其正常运行和可靠性。
重大危险源包保责任制管理办法(10篇)
![重大危险源包保责任制管理办法(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7ab9af29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41.png)
重大危险源包保责任制管理办法重大危险源包保责任制管理办法是指企业通过对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危险源进行分类、包装,并分别委托专业运输公司进行运输及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
这种管理方式不仅可以有效保障危险品的安全运输,还可以降低企业的风险责任和经济损失。
本文将就“重大危险源包保责任制管理办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重大危险源包保责任制管理办法”的具体内容1.危险源分类:企业需对生产中可能存在的各种危险源进行分类,比如化学物品、混凝土、钢铁、煤炭、石油等。
同时,应按照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进行分级,具体分为特别重大、重大和一般三个等级。
2.包装方式:对于不同等级的危险源采取不同的包装方式。
特别重大危险源在包装前应经过安全评估,并采取专业的封闭包装,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其泄漏;重大和一般危险源则可以采取简单包装,但必须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
3.委托运输:企业应根据危险源的分类和包装方式选择相应的专业运输公司进行运输,并签署协议确立运输公司的责任和义务。
运输公司必须对货物进行安全监管,并在运输过程中保障运输的安全。
4.追溯制度: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追溯制度,记录危险源的分类、包装、运输和仓储情况,以及其运输途中的交接过程和安全监管情况。
一旦发生事故,可以及时了解事故的原因和责任,并进行追责。
5.安全教育:企业需对相关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使其了解危险源的特性、包装和运输标准,掌握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
二、“重大危险源包保责任制管理办法”的优缺点1.优点:(1)保障运输安全:通过对危险源进行分类、包装和委托运输,降低了运输过程中的风险,保障了运输安全。
(2)降低企业风险:企业可以将货物委托给专业的运输公司进行运输和管理,降低了企业的风险责任和经济损失。
(3)完善追溯制度:通过建立完善的追溯制度,可以及时了解事故的原因和责任,并进行追责。
2.缺点:(1)成本较高:企业需要支付专业运输公司的运输费用,并对危险源进行专业的包装处理,成本较高。
重大危险源管理方法及应急预案的实施范本(五篇)
![重大危险源管理方法及应急预案的实施范本(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eedb50a7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94.png)
重大危险源管理方法及应急预案的实施范本____年重大危险源管理方法及应急预案的实施一、引言在现代社会中,各种危险源随处可见,包括工业事故、自然灾害、恐怖袭击等等。
为了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和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____年的重大危险源管理方法和应急预案的实施。
二、重大危险源管理方法1.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重大危险源管理的基础工作。
在____年,我们需要建立统一的风险评估标准和方法,并逐一对潜在的重大危险源进行评估。
评估的内容应包括危险源的种类、可能导致的损害程度、发生的可能性等等,旨在了解危险源的风险等级,为后续的管理提供依据。
2.危险源防控重大危险源的防控是管理的核心。
在____年,我们需要制定和实施更加严格的安全生产制度和标准,加强对危险源的监管和巡查,并确保各类危险源设施的安全运行。
同时,通过技术手段和科学管理,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危险源监测和报告危险源的监测和报告是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和预警的关键。
在____年,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的危险源监测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实时收集和分析危险源的相关数据,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以便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和应对。
4.危险源培训和教育危险源的安全管理离不开人的因素。
在____年,我们需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演习等方式,使从业人员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应急预案的实施1.应急预案的制定在____年,我们需要制定和完善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包括自然灾害、事故、恐怖袭击等。
应急预案的制定应参考历史事件的教训和经验,结合具体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和改进。
同时,应急预案的制定需要形成跨部门、跨行业的合作机制,实现信息共享和联动处置。
2.应急演练和演习应急预案的有效性需要通过定期的演练和演习来验证和提高。
在____年,我们需要组织并进行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和演习,包括火灾逃生、地震疏散、化学泄漏等。
2024年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管理办法
![2024年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3cbe25fa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ee.png)
2024年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管理办法____年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的管理,防范和控制重大危险源带来的风险,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集团公司的要求,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管理办法适用于集团公司内所有涉及重大危险源的业务单位。
第三条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原则包括风险防范、预防为主、综合管理、强制要求和追溯责任等.第四条集团公司应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管理体系,明确责任人员,并按照规定履行职责。
第五条集团公司应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
第六条集团公司应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估,明确危险源的等级和相应的控制措施。
第七条集团公司应制定和完善应急预案,并进行应急演练。
第二章重大危险源辨识和评估第八条集团公司应对所有可能存在的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估,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过程、设备、场所、物资、技术和人员等。
第九条重大危险源辨识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集团公司的特点,采取科学和系统的方法进行,同时充分考虑危险源的潜在风险和影响。
第十条重大危险源评估应根据危险源的性质和等级,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明确危险源的风险程度和所需的控制措施。
第三章重大危险源等级管理第十一条集团公司应根据重大危险源的风险程度和影响范围,划分不同的等级,并制定相应的管理要求。
第十二条重大危险源的等级划分应根据危险源的可能性和后果,采用评估结果为依据进行。
第十三条重大危险源的等级管理应按照从高到低的原则,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和管理要求。
第十四条集团公司应建立重大危险源等级管理的档案,保留相关评估资料和记录。
第四章重大危险源的控制措施第十五条集团公司应根据重大危险源的等级和性质,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确保危险源的安全控制。
第十六条重大危险源的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工艺改进、设备更新、技术改造、操作规程和人员培训等。
第十七条集团公司应加强对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的监督检查,确保措施的有效实施和运行。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办法范文(三篇)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办法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7562a202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43.png)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办法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安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规范相关工作的开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运输等单位,以及监管部门进行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的工作。
第三条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应当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风险分级管理和社会共治的原则。
第四条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应当依法科学有效,承担相应的安全风险,充分发挥企事业单位的主体责任。
第五条负责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的部门应当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六条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涉及的费用和支出,应当由相关单位负担,并纳入预算,保障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机制,加强协作配合,提高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能力。
第二章重大危险源的认定和分类管理第八条重大危险源是指在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运输等环节,存在严重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的物质、设备或工艺。
第九条重大危险源应当经过相关部门的认定,并纳入重大危险源管理范围。
第十条重大危险源应当按照其危险性和风险程度进行分类,采取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
第十一条各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确保安全管理措施的有效性。
第十二条重大危险源应当建立台账,记录其基本情况、管理措施和检查评估情况。
第十三条重大危险源应当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第十四条重大危险源管理的具体细则由国家相关部门制定并公布。
第三章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第十五条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应当根据其危险性和风险程度确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
第十六条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措施主要包括安全防护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技术措施等。
第十七条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措施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经过专业人员的审核和认可。
第十八条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措施应当经过定期检查和评估,确保其有效性和可行性。
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管理办法
![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48b09101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af.png)
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管理办法一、引言重大危险源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可能导致人身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源头或因素。
为了保障集团公司员工和社会大众的安全,保护环境,本办法旨在建立和实施重大危险源管理措施。
二、目的和范围本办法的目的在于明确重大危险源的管理责任和方式,规定相关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措施,以及监督检查和评估制度。
适用于集团公司内所有可能具有重大危险源的生产经营活动。
三、管理责任1. 集团公司领导层应重视重大危险源管理工作,确保其能够得到有效的组织和落实。
2. 各企业分管领导应负责本企业内重大危险源管理的组织、协调和监督工作。
3. 相关部门和岗位人员应根据各自的职责开展重大危险源管理工作。
4. 集团公司应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管理的考核和奖惩制度,激励各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管理工作。
四、预防措施1. 集团公司应制定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明确各级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并做好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
2. 各企业应评估自身可能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案。
3. 集团公司应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和控制,确保其在合理范围内,不对员工和公众造成重大威胁。
4. 各企业应加强设备和场所的维护管理,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及时消除可能导致重大危险的隐患。
5. 集团公司应鼓励技术创新,引入先进的安全管理技术和设备,提高重大危险源管理的水平。
五、应急措施1. 集团公司应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各级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和任务,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对。
2. 各企业应加强事故预警和监测设备的建设和使用,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3. 集团公司应加强与消防、安监等部门的合作,定期组织演练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4. 各企业应定期检查和维修应急设备,并确保其运行正常,以应对紧急情况的需要。
六、监督检查1. 集团公司应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管理的监督检查制度,明确检查的内容、频次和责任部门。
2. 相关部门应定期对各企业的重大危险源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进行记录。
重大危险源管理办法
![重大危险源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4bdcbc9f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51.png)
重大危险源管理办法是指在特定环境中存在的、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重大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危险源的管理办法。
重大危险源通常包括化学品、石油化工、核能、大型设备等领域内的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管理办法的制定和实施,能够有效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一、建立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1.确定责任主体:明确政府、企事业单位、相关部门等各自的责任,并加强协作配合。
2.制定重大危险源管理规定:明确管理的范围、目标、原则和程序,确保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3.制定事故防控措施:根据重大危险源的特点和风险评估结果,确定相应的事故防范和控制措施。
4.建立事故预警机制:通过监测、预警等手段,提前发现和预警事故隐患,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控。
5.建立事故调查和处理机制:对事故发生后进行彻底调查,追究责任,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以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二、加强重大危险源的风险评估1.选择科学方法:根据重大危险源的特点和所处环境,选择合适的风险评估方法,包括定性和定量分析。
2.确定评估对象:明确评估的重点、范围和目标,确定评估对象,包括危险源的种类、数量、特征和相关设施等。
3.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包括危险源的安全技术资料、运行记录和事故历史等,并进行分析评估。
4.确定风险等级: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危险源的风险等级,将其划分为高、中、低等级,以便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5.定期进行复评估:根据重大危险源的变化和更新,定期对风险评估进行复评估,保持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三、制定重大危险源管理计划1.确定管理目标: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重大危险源管理的目标,包括事故的预防、控制和应急处置等。
2.制定管理措施:根据危险源的风险等级和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包括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应急措施等。
3.明确责任分工:明确各级管理部门和各责任主体的职责和权限,加强组织和协调,确保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4.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建立监管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相互配合和监督机制,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管理措施的落实。
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办法
![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04a943f8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af.png)
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管控和监督管理,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及彬长公司等上级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孟村矿业有限公司所属范围内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监督与管理。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场所和设施,以及其他存在危险能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场所和设施;危险源是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
第四条重大危险源包括下列类别本办法所称的重大危险源共分为:贮罐区(贮罐);库区(库);生产场所;压力管道;锅炉;压力容器;煤矿(井工开采);建筑物;化学品;电气;机械;辐射;其它等危险源。
(一)贮罐区(贮罐)危险源:1.易燃液体:汽油、丙烯等(临界量20t);煤油、丁酸等(临界量100t)O2.可燃气体:乙快、氢、液化石油气等(临界量IOt);氨气等(临界量20t)o3.毒性物质:氟化钠(溶液)、碳酰氯等(临界量1kg);三氟化碑、丙烯醛等(临界量IOOkg);苯酚、苯朋等(临界量20t)。
(二)库区(库)危险源:1.民用爆破器材:雷管、导爆管等(临界量it);铉梯炸药、乳化炸药等(临界量50t)o2.烟火剂、烟花爆竹:黑火药、烟火药、爆竹、烟花等(临界量5t)o3,易燃液体:汽油、丙烯、石脑油等(临界量20t);煤油、松节油、丁酸等(临界量IOO0。
4.可燃气体:乙烘、氢、液化石油气等(临界量IOt);氨气等(临界量20t)。
5.毒性物质:氟化钾、乙撑亚胺、碳酰氯等(临界量1kg);三氟化碑、丙烯醛等(临界量IoOkg);苯酚、苯胧等(临界量20t)。
(三)生产场所危险源:L民用爆破器材:雷管、导爆管等(临界量钱梯炸药、乳化炸药等(临界量5t);硝酸钱等(临界量25t)o6.烟火剂、烟花爆竹:黑火药、烟火药、爆竹、烟花等(临界量0.51) o7.易燃液体:汽油、丙烯、石脑油等(临界量2t);煤油、松节油、丁酸等(临界量10。
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办法(四篇)
![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办法(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de620a6b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0a.png)
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办法重大危险源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导致重大事故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
针对重大危险源,制定和实施应急救援预案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旨在探讨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的管理办法。
一、总体要求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的管理办法应当以预防为主,同时注重事后救援。
预案应明确指出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明确处理流程、救援措施和应急资源保障,并保障预案的实施和演练。
二、预案编制1. 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风险评估和分级管理,确保预案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
2. 预案编制要考虑多部门的合作,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优势。
同时,还要考虑预案的完整性和协调性,确保统一行动。
3. 预案要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和职责,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责任的明确和协调一致。
4. 预案要注重资源保障,明确各种救援资源的调配和使用方式,确保救援效率和效果。
5. 预案的编制要定期评估和修订,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三、预案实施1. 预案的实施要及时、有序,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要保证预案的执行符合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要求。
2. 预案实施期间,要加强沟通和信息共享,确保各部门之间的密切合作和协调一致。
3. 预案实施要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做好舆情引导,减少不必要的恐慌和误解。
4. 预案实施要注重风险评估和监测,及时掌握现场情况和救援进展,为后续救援提供参考依据。
四、预案演练1. 预案演练应定期进行,确保各部门的救援能力和协作能力得到提升和强化。
2. 预案演练要设置多种不同情景,模拟真实的紧急情况,提高救援人员的应变能力和决策能力。
3. 预案演练要注重评估和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完善预案,提高救援效果。
4. 预案演练要与各部门的培训和教育相结合,提高救援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术能力。
五、预案的监督与管理1. 预案的监督与管理要建立健全的机制和流程,实施层层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
2. 要加强对预案执行情况的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办法范本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办法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7681440c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88.png)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办法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包括重大危险源的鉴定、安全评估、安全控制和事故应急管理等。
第三条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者其他严重社会危害的危险化学品储存、使用、运输、生产等活动。
第四条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应当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风险分级和分类管理的原则。
第五条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应当遵循科学、规范、公正、公开的原则。
第六条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承担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七条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单位应当依法实行安全责任制,健全组织机构,明确管理岗位,落实安全生产管理措施,确保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安全。
第二章鉴定与安全评估第八条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单位应当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公示鉴定结果。
第九条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单位应当定期进行安全评估,确保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安全性能持续符合要求。
第十条鉴定和安全评估应当充分考虑危险化学品特性、设施设备状况、管理措施和人员素质等因素。
第十一条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鉴定和安全评估应当采取科学、客观、综合的方法,确保结果准确、可靠。
第三章安全控制第十二条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单位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制定安全操作规程,规范危险化学品的储存、使用、运输、生产等活动。
第十三条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单位应当做好危险化学品的准入和退出管理,确保危险化学品的合理使用和安全储存。
第十四条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单位应当将安全管理纳入日常管理和岗位责任,并进行定期演练和培训,提高人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重大危险源管理办法
![重大危险源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3fce1748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14.png)
重大危险源管理办法引言重大危险源是指可能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重大伤害或损失的可能性很高的事物或因素。
对于企业和组织来说,有效管理重大危险源是确保安全生产和减少事故风险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介绍重大危险源管理办法的基本原则、实施步骤和关键措施。
一、重大危险源管理的基本原则1.风险评估和管控:企业和组织应通过对重大危险源的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和可能的风险后果。
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制定有效的管控措施,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2.责任明确:建立健全的组织架构和责任体系,明确重大危险源管理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
通过明确责任,提高重大危险源管理的效果和效率。
3.控制措施有效性验证:对于已经实施的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应定期进行效果评估和验证,确保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4.持续改进:重大危险源管理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
企业和组织应持续关注新技术、新法规和新知识,不断改进管理手段和方法,提高重大危险源管理的水平。
二、重大危险源管理的实施步骤1.确定重大危险源清单:企业和组织应明确重大危险源的范围和类型。
通过对现有风险源的调查和研究,建立起重大危险源的清单。
2.风险评估:针对重大危险源清单中的每一项危险源,进行详细的风险评估。
评估包括确定危险源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和后果,评估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并确定风险等级。
3.制定管控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
措施包括工程控制、管理控制和个体防护等方面,旨在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减轻事故后果。
4.实施管控措施:根据管控措施,采取必要的管理和技术手段,确保措施的有效实施。
包括制定操作规程、设立警示标识、培训员工等方面。
5.监督与检查:建立监督和检查机制,对重大危险源的管控措施进行定期检查。
通过检查,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确保管控措施的有效性。
6.事故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预案包括应急组织机构、应急装备和应急措施等方面,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办法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342e7ec8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cf.png)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办法前言危险化学品是指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等过程中可能产生爆炸、燃烧、毒性、腐蚀、放射性等危害的化学品。
随着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危险化学品的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但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安全隐患。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在生产、储存、处理等过程中可能引发重大事故的危险源,对人员、财产、环境造成威胁。
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和防范,保障人员和社会的安全。
一、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管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识别危险源通过对危险化学品生产、运输、储存等流程的全面调查和分析,确定存在的危险源,包括可能引发事故的设备、物料、操作、环境等。
2.评估风险对各项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包括可能引发的事故类型、后果严重程度、发生频率等,并综合考虑对人员、财产和环境的影响,确定重大危险源。
3.制定安全管理措施对重大危险源采取安全管理措施,包括完善的安全设施、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确保危险源的安全操作。
4.指定安全管理人员指定专人进行危险源的安全管理,对设备、物料、操作、环境等开展全面的安全监管和管理,发现安全隐患及时进行处理和报告。
5.加强安全培训对从事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增强安全意识,熟悉安全操作规程,了解应急处置措施,做到心中有数、心中有方。
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办法为切实做好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特制定危险源安全管理办法:1.危险源识别和评估1.1 对生产、运输、储存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危险源进行全面分析和调查,明确存在的危险源。
1.2 对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综合考虑事故类型、后果严重程度、发生频率等因素,确定重大危险源。
2.安全管理措施2.1 对重大危险源采取以下安全管理措施:•确保设施、设备及配套措施的合理性和完整性。
•制定危险作业操作规程,并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压实作业人员的安全操作责任。
•配备完善的安全设施、防护装备和检测设备,确保环境安全。
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办法
![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295ed19c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9b.png)
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办法一、制定危险源清单首先,需要全面识别和评估所有潜在的重大危险源,这包括定期进行危险源的识别和评估,并建立相应的危险源清单。
这个过程需要广泛的参与和输入,包括一线员工、管理人员以及相关专业人士。
对危险源的识别应考虑正常操作、异常操作、应急处理等多个方面。
二、设立安全管理体系根据危险源清单,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策略和体系。
这包括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安全职责和任务,制定清晰的安全操作规程,设立必要的安全管理机构,配置相应的安全设施和器材等。
三、定期检查与维护为确保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必须定期对所有设备和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
这些检查应包括日常检查、定期检查和专业检查,以发现和修复任何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四、安全培训与教育针对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培训是预防事故的关键。
应定期开展安全培训和教育工作,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培训内容应包括安全规章制度、危险源识别、应急处理等方面。
五、应急预案与演练为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必须制定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
应急预案应明确应急组织、通讯联络、现场处置等内容。
演练应定期进行,并根据演练结果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六、合规性与审核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办法七、信息管理与沟通有效的信息管理和沟通是保证安全的重要环节。
各级人员应及时报告安全信息,包括事故、违规行为、安全隐患等。
同时,应定期进行安全业绩的监测和评估,以便了解和改进安全管理效果。
这样可以帮助提高工作效率并降低风险。
总之,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制定完善的制度和措施,并严格执行和监督。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企业安全生产,保护员工生命财产安全。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办法(4篇)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办法(4篇)](https://img.taocdn.com/s3/m/550fea67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23.png)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办法危险化学品是一类具有燃烧性、爆炸性、腐蚀性、毒性等特性的化学物质,其在生产、储存、使用、运输和处理过程中,存在着重大安全风险。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我国制定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办法》。
本文将对该办法进行详细阐述。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办法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制定的,旨在规范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管理,提高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生产水平。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运输和处理等活动中的重大危险源管理。
第二章重大危险源识别及等级划分第三条重大危险源是指在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运输和处理过程中,可能引发重大事故并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的设备、工艺和场所等。
第四条进行重大危险源识别时应综合考虑设备、工艺、因素和场所等方面,制定适当的评估方法和标准。
第五条依据重大危险源的可能性和严重性,将重大危险源划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
第六条一级重大危险源是指可能引发特别严重事故的重大危险源,应采取最为严格的管理措施。
第七条二级重大危险源是指可能引发重大事故的重大危险源,应采取较为严格的管理措施。
第八条三级重大危险源是指可能引发一般事故的重大危险源,应采取一般的管理措施。
第三章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要求第九条重大危险源的生产、储存、使用、运输和处理等活动应经过项目审批,并严格按照批准的规划、设计和标准进行。
一级重大危险源的设计、施工和验收等环节应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
第十条重大危险源所在单位应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体制,指定专人负责重大危险源管理工作。
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确保操作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技能和知识。
第十一条重大危险源的设备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维修和保养,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并建立健全设备档案,记录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维修情况。
第十二条重大危险源的储存和使用应按照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进行,严禁违法设置或变更储存和使用设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交股份沪昆客专HKJX-3标项目经理部重大危险源管理办法一、总则第一条为了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实现对危险部位、场所、设施等不安全因素的危险预知预控,确保安全生产,根据施工生产及生活基地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实现危险控制点分级控制管理,以控制危险因素(源)为核心,针对生产过程中每个危险因素(源)的设备环境、人的行为和安全管理等因素,实施有效的控制管理,并分级负责和监督检查。
第三条本办法规定了危险因素(源)定点、分级、控制管理、信息管理、定期检查及考核的要求和内容。
二、适用范围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中交股份沪昆客专HKJX-3标项目经理部二分部范围的施工场所及所有施工人员、设备等。
三、职责第五条二分部安质部负责在实施过程中指导与控制。
1.二分部安质部根据各分部上报的重大危险源及不可容许危险源清单,确定管内重大危险源及不可容许危险源控制重点。
2.二分部安质部根据各分部上报的重大危险源及不可容许危险源清单,确定管段范围内的控制重点。
4.各分架子队负责辨识和评价各自管段内和生产工作过程中的危险源、重大危险源和不可容许危险源,并报二分部安质部,并报监理确认(或根据监理要求由二部安质部上报监理确认)。
四、工作程序第六条危险源辨识和危险评价过程确定施工过程→识别危险源→登记、评价、汇总危险源→登记重大危险源及不可容许危险。
第七条危险源辨识1.辨识范围1.1 危险源辨识覆盖中交股份沪昆客专HKJX-3标项目经理部二分部范围内的施工、产品及服务活动的全过程,包括所涉及的作业场所内的设备、设施、施工过程、工作环境、人员活动、临时构筑物、辅助设施等。
1.2 考虑7种危害因素1)化学危害:各种有毒有害化学品的挥发、泄露所造成的人员伤害、火灾。
2)物理危害:造成人体辐射损伤、冻伤、烧伤、中毒等。
3)机械危害:造成人体扎伤、压伤、倒塌压埋伤、割伤、刺伤、擦伤、骨折、扭伤、冲击伤、切断伤。
4)电气危害:设备设施安全装置缺乏或损坏造成的火灾、人员触电、设备损坏等。
5)人机工程危害:不适宜的作业方式、作息时间、作业环境等引起的人体过度疲劳危害。
6)生物危害:病毒、有害细菌、真菌等造成的发病感染。
7)施工过程中的设施危害等。
1.3 覆盖三种时态1)过去:作业活动系统或设备等过去的安全控制状态及发生过的人体伤害事故。
2)现在:作业活动系统或设备等现在的安全控制状况。
3)将来:作业活动发生变化,系统或设备等在发生改进、报废、退役后将会发生的危害因素。
1.4 考虑三种状态:1)正常:作业活动、系统或设备等按其工作任务连续长时间进行工作的状态。
2)异常:作业活动、系统或设备等周期性或临时性进行工作的状态,如设备的开启、停止、检修等状态。
3)紧急情况:发生火灾、坍塌、倒塌等状态。
2.辨识方法采用安全检查表、现场观察和座谈会相结合的方法,在引进新工艺、新设备时使用预先危险分析法。
2.1 安全检查表:将单位或单项工程施工的过程分成若干个系统、设备和工种,确定检查项目,按单元、层次、设备、工种的组成顺序编制表格,列出系统、设备、工种的危险源。
2.2 现场观察:对作业活动、设备运转或系统活动进行现场观测,分析人员、工艺、设备运转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
2.3 座谈:召集相关安全管理人员、专业人员、管理人员、操作人员,讨论分析作业活动和设备运转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对通过安全检查表和现场观察分析出的危险源进行补充和确认。
2.4 预先危险源分析:新系统、新设备或新工艺采用前应预先对存在的危险源类别、危险产生的条件、事故后果等概略地进行类比分析和评价。
3.危险评价3.1 资料收集二分部安质部负责收集、整理所在地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已有的事故及事故记录、类似组织发生的事故和事故的信息,以及二分部提供的相关资料。
3.2 危险评价方法3.2.1 危险分级危险评价结果分为不可容许危险、重大危险和一般危险三级。
评价准则如下:1)导致10万元及以上重大财产损失的事故结果评价为不可容许风险。
2)违反法律、法规,预计可能导致事故结果在重伤或重伤以上的评价为不可容许危险。
3)曾经发生过且无良好控制措施的事故或危险事件,评价为不可容许危险。
4)紧急状态下的危险事件,评价为重大危险。
5)违反法律、法规,预计可能导致的事故结果在重伤以下的,评价为重大危险。
6)曾经发生过,已制定良好的控制措施的事故或危险事件,评价为一般危险。
3.2.2 LEC半定量评价方法如果采用定性评价无法判断危害的危险级别,则采用LEC评价法。
危险级别=L×E×C1)3.3评价步骤项目经理部安质部负责对施工范围内的危险源进行识别及汇总,并组织分部安质部门根据3.2的评价方法和准则,对危险源进行判断或打分,确定重大危险及不可容许危险,填写重大危险及不可容许危险清单,并报监理单位确认,监理单位确认后按程序上报指挥部。
4.危险源控制计划4.1项目经理部安质部根据确认后的重大危险及不可容许危险清单制定针对性强的专项危险源控制措施,控制措施应以消除危险因素为准则,其次考虑危险降低措施(降低危险概率、降低危险伤害或财产损失),措施制定完成后报监理单位审批后执行。
4.2 对不同级别的危险制定相应的危险控制措施,这些措施必须满足降低或使危险处于有效控制中,而且不会带来新的不可容许或重大危险。
5.危险源辨识、危害评价的更新5.1定期更新根据工程进展情况项目经理部安质部按照本程序的3.2条的内容,负责组织危险源的更新工作,并重新评价重大危险及不可容许危险,并按规定上报。
5.2 不定期更新当发生以下情况时,应及时更新。
研究、开发、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及其他特殊情况时。
6.教育、培训危险源辨识,危险评价与危险控制计划及有关教育培训、协商与交流由项目经理部安质部负责组织实施。
7.记录管理项目经理部安质部负责危险源辨识和危险评价记录,并按要求保管。
附件:1.中交股份沪昆客专HKJX-3标项目经理部二分部危险源调查表2.中交股份沪昆客专HKJX-3标项目经理部二分部风险评价表3.中交股份沪昆客专HKJX-3标项目经理部二分部危险源总台帐4.中交股份沪昆客专HKJX-3标项目经理部二分部重要危险源控制目标和管理方案附件1:中交股份沪昆客专江西段HKJX-3标项目经理部二分部危险源调查表单位名称:编号:8910注:三种时态的含义为:过去——以往的作业、活动中的危险源及风险,一直持续到现在;现在——正在进行或例行的作业、活动中的危险源及风险;将来——计划中的作业、活动在将来可能产生的危险源及风险;三种状态的含义为:正常——日常例行的作业、活动或连续运转状态中的危险源及风险;异常——可以合理预期并发生的非常规活动中的危险源及风险;紧急——不可合理预期的突发情况中的危险源及风险。
11附件2:中交股份沪昆客专江西段HKJX-3标项目经理部二分部风险评价表单位名称:编号:04/021213141516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程序》1.评价方法:按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即LEC法)a)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L)b)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C)17d)危险程度(D)即D=L×E×C。
D值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需要增加安全措施,或改变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或减少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或减轻事故损失,直至调整到允许范围。
2.风险级别项目经理部安质部规定以下风险等级的控制:1级可不控制的危险源D值<202、3级一般控制的危险源20≤D值<1604、5级重点控制的危险源D值≥1603.确定重大危险源安质部根据调查表,按照上述方法指导有关人员进行评价、确定重大危险源,指导分部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制定管理方案。
安质部每年组织指导有关人员对公司的重大危险源及其相应的风险以抽查的方式重新辨识、评价,如有变化予以更新。
当发生下列情况时,应及时进行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和更新管理方案:a)工程项目内容有重大变更时;b)当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发生较大变化时;18c)生产工艺有重大变化时。
4.风险控制措施和管理方案通过风险评价,确定了风险级别以后,即可按以下顺序选择控制措施:5.控制措施的选择a)消除风险;b)降低风险;c)使用个体防护装置。
6.控制措施及管理方案对于评价出的属于1、2、3级别的危险源,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减少风险。
控制措施由安全员编制,项目总工审批。
对于属于4、5级重点控制的危险源,即重大危险源,则要编制专项管理方案报安质部核备。
重大危险源控制目标及管理方案由安全员编制,项目总工审核,项目经理批准。
7.监督和检查项目部应在工程开工一个月内根据辨识出的危险源和制定的控制措施、管理方案,按工期长短在开工后的半年内对实施情况进行一次评审,必要时进行更新。
安质部应收集和汇总各部门、项目部危险源清单,每年编制出公司危险源清单,并对照相应的控制措施、管理方案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按《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执行。
19附件3:中交股份沪昆客专江西段HKJX-3标项目经理部二分部危险源总台帐202122附件4:中交股份沪昆客专HKJX-3标项目经理部二分部重要危险源控制目标和管理方案(样表)单位名称:编号:04/04—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