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树脂的氨基硅油改性研究
环氧树脂的氨基硅油改性研究
婪
书一
拌 均匀后注模 、 固化 。
2 结 果 与 讨 论 2 1 反 应 时 间对 改 性 胶 粘 剂 性 能 的影 响 .
10 . 15 . 20 . 25 .
7 5
业级 , 陵石化公司。 巴
拉伸强度和 断裂伸 长率 用 T 0 0 20 E电子拉 力机 ( 京友 北 深 电子仪器 厂) 别按 G / 14 18 分 B T7 2 - 9 6和 G 00 9测 B l4 —7
试 ; 度 ( 为 特 性 黏 度 ) 乌 氏 黏 度 计 , 甲 苯 为 溶 剂 , 度 黏 均 用 以 温
环氧树脂 具有优 良的力学性 能 、 电气性能 、 粘接性 能 , 且 成本较廉 , 被广泛应用 于塑料 、 涂料 、 械 、 工 、 机 化 国防等许 多 领域 0 。但环 氧树 脂性 脆 , 在要求 高 冲击 和高 断裂 强度 j 用
的 场 合 则 需 要 进 行 改 性 。
氧 树 脂 按 质 量 比 7 :2 料 , 应 温 度 10o 5 5投 反 0 C。在 不 同 的 反
环 葺 树 脂 的 氨 基硅 油 改 性研 究 | 【
Z A JE 2 0 。8 2) H N I 0 72 (
应时间 内取样 , 测得改性环氧树脂 的环氧值 。结果见 图 1 。
聚硅氧烷集无机物 的特性与有 机物 的功能于 一身 , 具有 热稳定性好 、 氧化 、 耐 耐候 和低温 特性能 好 、 的表面 能和介 低 电强度高等优 点 。 因此 , 聚 硅氧 烷改性 环氧 树脂 是 既 用
善
隧
反应的前 2h内, 环氧值 急剧下 降 , 2h以后环 氧值变 化 趋缓 , 明反应趋 于平衡 。环氧 值的降低 意味着 氨基硅 油的 说
双酚F环氧树脂的有机硅改性及低粘度固化体系研究
双酚F环氧树脂的有机硅改性及低粘度固化体系研究一、简述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新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双酚F环氧树脂作为一种高性能热固性塑料,因其优异的绝缘性能、机械性能和尺寸稳定性,在电子元器件、复合材料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较高的粘度和固化速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本研究致力于开发一种有机硅改性双酚F环氧树脂及其低粘度固化体系,旨在提高其性能并拓宽其应用领域。
在本研究中,我们首先对双酚F环氧树脂进行了有机硅改性。
通过在环氧树脂分子链上引入有机硅链段,成功降低了环氧树脂的粘度,提高了其固化性能。
有机硅改性还可以增强环氧树脂与固化剂之间的相容性,从而提高固化物的性能。
为了进一步提高固化速度并降低固化温度,我们进一步研究了双酚F环氧树脂与低粘度固化剂之间的配伍关系。
通过调整固化剂的种类和用量,以及优化固化条件,我们成功地获得了一种低粘度、高固化速度的固化体系。
该固化体系不仅能够显著提高双酚F环氧树脂的固化效率,还能降低固化过程中的能耗和成本。
本研究通过综合运用有机硅改性和低粘度固化体系技术,成功开发出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双酚F环氧树脂固化物。
该固化物在保持高环氧当量的基础上,具有较低的粘度和较快的固化速度,为双酚F环氧树脂在电子元器件、复合材料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本研究也为高分子材料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产品正以惊人的速度更新换代。
这不仅促进了现代科技的发展,也对材料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环氧树脂作为一种重要的热固性塑料,因其优异的粘附性、电气性能以及化学稳定性而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元件的制造过程中。
传统的环氧树脂存在固化速度慢、固化收缩率大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高端领域的应用。
为了克服这些难题,研究者们对环氧树脂进行了大量的改性研究,其中有机硅改性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受到了广泛关注。
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不仅继承了环氧树脂的优良性能,还通过引入硅元素打破了传统的固化历程,实现了固化速度的显著提升和挥发分排放的降低。
氨基硅油的合成、改性及其应用研究
氨基硅油的合成、改性及其应用研究氨基硅油是一类重要的有机硅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本文将介绍氨基硅油的合成方法、改性技术以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研究。
氨基硅油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硅醇与氨基化合物反应得到,另一种是通过硅氢化合物与氨基化合物反应得到。
其中,硅醇与氨基化合物反应得到的氨基硅油具有较高的纯度和较好的稳定性,适用于一些对纯度要求较高的领域。
而硅氢化合物与氨基化合物反应得到的氨基硅油则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和较好的改性性能,适用于一些对改性效果要求较高的领域。
氨基硅油的改性技术主要包括交联改性、热稳定性改性和表面改性等。
交联改性可以通过引入交联剂或者交联反应来提高氨基硅油的强度和耐磨性,从而应用于润滑剂、密封材料等领域。
热稳定性改性可以通过引入热稳定剂或者热稳定反应来提高氨基硅油的耐高温性能,从而应用于高温润滑剂、高温密封材料等领域。
表面改性可以通过引入表面活性剂或者表面改性反应来提高氨基硅油的润湿性和分散性,从而应用于涂料、油墨等领域。
氨基硅油在不同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润滑剂领域,氨基硅油可以作为高性能润滑剂,具有较好的抗磨性和抗氧化性能,适用于机械设备、汽车等领域。
在密封材料领域,氨基硅油可以作为高性能密封材料,具有较好的耐高温性能和耐腐蚀性能,适用于航天器、核电站等领域。
在涂料领域,氨基硅油可以作为高性能涂料助剂,具有较好的润湿性和分散性,适用于建筑涂料、汽车涂料等领域。
在油墨领域,氨基硅油可以作为高性能油墨助剂,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和耐磨性能,适用于包装印刷、电子印刷等领域。
综上所述,氨基硅油的合成、改性及其应用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并在各个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需求的不断增加,氨基硅油的合成、改性及其应用研究将会进一步深入,为各个领域的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材料。
对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的探究
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的 动态力学性能(DMTS)
EP 和m-EP 的DMTS 曲线分别如 Fig . 4、Fig. 5 所示。Fig. 5 中有两个内耗峰, 即m-EP有两个T g , 为两相体系, 这跟DSC 测试 结果一致。比较两图可知, m-EP 有较高的T g ; 经聚氨酯接枝的EP 不仅内耗峰高, 而且内耗峰向高温 方向拓展, 温域变窄。可见, 在分 子中引入接枝链, 是提高EP 阻尼 性能的有效方法。
结语
一.( 1) 两端为- NCO 基团的PU 分子链成功接枝到环氧树脂的分子链上。 二.经PU 改性环氧树脂的T g 提高, PU链段含量为30% 的改性EP, T g 从92 e 提高到104 e ; 而且DSC 曲线出现两个玻璃化转变。 三.( 3) PU 链段的引入能显著提高EP 的冲击强度, 改性后EP 的冲击强度是未改性的两倍多; 随 着PU 链段含量的增多, EP 的弯曲强度、硬度降低。 四.( 4) 经PU 链段接枝改性的EP 内耗峰提高, 说明阻尼性能变好; 而且其内耗峰向高温方向拓展, 温域变窄。
聚氨酯原料配比对改性环氧树脂性能的影响
PUR不同原料配比对改性环氧树脂性能的影 响见表2 。从表2 可见, 当直接用聚乙二醇 作为改性剂加人环氧树脂体系时, 拉伸、冲 击、弯曲性能都很差, 可见游离的低分子量 二醇类起不到改性作用, 主要是聚氨酯的作 用。当TDI:聚乙二醇为1:3 左右时, 拉伸、 冲击、弯曲强度皆佳, 这是因为聚氨酯中的 酰胺基团中存在着极性的羰基和活泼的仲胺 氢原子, 可以与环氧树脂中的环氧基开环交 联, 使聚氨酯的柔性链与环氧树脂以化,这样就达到了既增韧又增强的目 的。
环氧树脂具有优良的粘结力的机械强度,但缺乏韧性, 往往呈脆性状态。而聚氨酯则具有 极佳的柔韧性和弹性。因此, 探索用聚氨酯来改性环氧树脂。 实验部分 SK 3 聚氮醋一环级树脂的合成 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和通氮气阀门、连接减压真空泵的四口反应器中, 放入端经基聚醚 ,加热、抽真空, 排除水份及空气。冷至60℃ , 通氮气保护、滴加称量的异氰酸酯, 加热 , 搅拌保温, 得到异氛酸酯封端的氨酯予聚体。然后加入称取的环氧树脂, 在氮气中加热 , 不断搅拌, 进行反应。经红外光谱分析证实NCO 基团全部耗尽为止, 反应完成。如图1 和图2 所示。
环氧改性硅树脂的性能及固化研究
S u y o r p ry a d c rn f s io e r sn mo iid b p x e i t d n p o e t n u ig o ic n ei d f y e o y r s l e n U Z e , HE L y , HANG Yig in h n S N ia Z n qa g
本文采用化学改性的方法,将环氧树脂与有机硅聚合物
有机硅树脂具有低表面能和高疏水性的特性,常被用作 进行反应性复合, 试图制备兼具两者优异性能的高疏水性低
疏水性建筑涂层。
疏水或防污涂料的基体树脂, 广泛地应用于混凝土表面、 建筑 表面能复合树脂, 并确定其最佳的固化配方。 该树脂可用作高 外墙面、 汽车表面、 远洋船舶及密封材料等表面的保护层。
最佳固化配 方。通过红外光谱 ( ) 扫描 电子显微镜 (E 、 I 、 R S M) 动态 力学分析 ( MA 及接触角测试研究 , 比较 了改性前后硅树脂涂 D ) 并 层的微观结构 形貌 、 体系相容性、 面性能等变化 。研究结果表 明: 表 硅树脂与环氧树脂之 间具有较好 的微观相容性 ; 改性后 , 硅树脂
表面的粗糙度增加 , 接触角上升, 疏水性提高 。 关键 词 : 硅树 脂; 环氧树脂 : 改性; 固化; 疏水性
中图分类号 :Q 3 . 7T 4 34 8 T 4 3 * ; Q 3 .3 4 3 *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 1 72 2 1) 9 0 2 - 3 10 — 0 X(0, 0 — 0 6 0 2
(h nh iIs tt o ehooyS a ga 20 3 , hn ) Sa ga ntue fT cn lg,h n i 0 2 5 C ia i h
Ab t a t A kn f s i n / P c mp s e r s a rp rd b te h miM o ic t n h f c o u n ae t sr c : id o i c eE o oi e i w s p e ae y h c e c m df ai .T e ef t f c r g g n lo t n i o es i
环氧树脂的聚硅氧烷改性研究进展
更高 。 8)9(:)9)[,2’用四甲基二硅氧烷与 (;,-< .环氧基 ).环己 基乙烯进行硅氢加成反应合成了一种含硅环氧树脂 。 比较了 以甲基六氢化邻苯二甲酸酐为固化剂的固化过程中催化剂 的种类和用量对固化反应活性 * 所得固化物的热稳定性 *热 致褪色性和光致褪色性的影响 。 发现酸酐固化剂浓度影响着 材料的物理性能 , 当酸酐固化剂与环氧的用量为等当量时 , 所得固化物具有最高的=+值和最小的热膨胀系数 。 >?等 [,@’设 计并合成了如图A所示的固化剂和环氧树脂 。 实验结果表明 , 不像大多数含硅氧烷的化合物那样 ,在固化的环氧树脂中没 有明显的相分离 。 =4/*=B/和C4=/数据说明了柔性硅氧
1.1.F
带乙烯基的聚硅氧烷与带乙烯基环氧树脂反应改性
TU 4V6I5M+,II 等 &1G$ 用邻甲酚线性酚醛型环氧树脂 与
甲基丙烯酸反应 , 引入乙烯基 % 用 2M乙基叔丁基过氧化己酸 酯作为引发剂 ,与带乙烯基的3D@? 进行自由基聚合 , 合成 聚硅氧烷的改性样品 ,乙烯基在端基或侧基位置 % 4,:等 &1.$用 类似的方法合成了乙烯基硅氧烷改性的甲酚线性酚醛型环 氧树脂 , 还合成了甲酚线性固化剂 % 固化后得到的硅氧烷改 性体系比未用硅氧烷改性的体系具有更低的杨氏模量和更 高的断裂伸长率 % 改性树脂可解决作为电子封装材料时存 在的 + 爆玉米花 , 问题 %
1.1.2
聚硅氧烷的羟基与环氧树脂中的环氧基发生开环 反应改性
G)*+,*-[.$报道了通过脂肪族环氧树脂与聚硅氧烷的缩
聚反应制备了环氧 / 聚硅氧烷杂化涂料 % 这种涂料使得含锌 底漆表面只需一层面漆 。 这会减少施工时间和过度喷涂 , 大 大简化了防腐工艺 , 向空气中散发的溶剂也会减少约 012 。 陈 慧 宗 等 &11$ 合 成 了 一 种 聚 硅 醚 , 用 它 来 改 性 D33 环 氧 树 脂 % D33 环氧树脂经改性后 , 其 45 ’467 均提高约 81 9 ,4: 提高约 ;1 < , 耐热性增强 。 鲁照玲等
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性能研究
Key words: silicone resin; epoxy resin; modification; heat resistance; toughness
环氧树脂分子结构中含有独特的环氧基、 羟基等活性基 团, 因而具有力学性能高、 粘结性能优异、 固化收缩率小、 绝 缘性能好、 耐化性等很多优异的性能, 广泛应用于防腐蚀涂 料、 胶黏剂、 电子灌封胶、 复合材料等领域[1] 。 但其固化后交 联密度高, 脆性大, 导致拉伸、 冲击性能不足, 本身含有苯 环、 醚键户外易黄变、 不耐候等缺点, 使其在某些尖端领域应 用受到一定的限制[2-5] 。
第 47 卷第 18 期 2019 年 9 月
广摇 州摇 化摇 工 Guangzhou Chemical Industry
Vol郾 47 No郾 18 Sep郾 2019
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性能研究
林新冠, 周摇 冰, 王成骏
( 宏昌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摇 广州摇 510530)
摘摇 要: 采用 RSN-0217 有机硅树脂对 128 液态环氧树脂进行化学改性, 调整有机硅树脂比例得到一系列无溶剂改性有机
关键词: 有机硅树脂; 环氧树脂; 改性; 耐热性; 韧性
摇 中图分类号: TQ322郾 4
摇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9677(2019)18-0046-04
Synthesis and Properties of Silicone Modified Epoxy Resin
LIN Xin-guan, ZHOU Bing, WANG Cheng-jun ( Epoxy Base Electronic Material Corporation Limited, Guangdong Guangzhou 510530, China)
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研究
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研究
解答内容如下:
1.1简介
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是以复相组成的环氧树脂,它完全不含芳香族构成单元,而由有机硅及不含醛的活性单体聚合而成。
由于其具有优良的抗氧化性、抗紫外线性、抗老化性,且能有效保证表面色彩的稳定性,因而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在汽车涂料、玻璃纤维增强树脂等领域应用广泛。
本文主要介绍了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的研究现状及其在汽车涂料、玻璃纤维增强树脂等领域的应用。
1.2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的研究现状
研究显示,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有着优良的抗氧化性、抗紫外线性、抗老化性,由于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耐温性和附着力,所以其在汽车涂料、玻璃纤维增强树脂等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随着微米和纳米材料的不断发展,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的性能也在不断提高。
研究表明,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在填充材料和表面改性剂的结合应用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提高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的性能,人们不断改进制备工艺,以期提高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的耐温性、粘度、延伸性、硬度、附着力、机械性能等性能。
氨基硅烷活化绢云母改性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DOI:10.3969/j.issn.1009-1815.2011.02.008第29卷第2期2011年6月胶体与聚合物Chinese Journal of Colloid &polymer Vol.29No.2Jun.2011环氧树脂(EP )具有优良的粘结、耐腐蚀、绝缘等性能,广泛用于粘合剂、涂料、绝缘材料和复合材料的制备。
因其固化物具有质脆、抗冲击性、耐湿热性差等缺点,对其进行增韧改性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之一[1,2]。
其中,采用无机粉体材料填充改性是改性环氧树脂的重要方法[3]。
绢云母是一种新型非金属矿物原料,属于层片状铝钾硅酸盐,具有抗酸、抗碱的化学稳定性质以及良好的热学、电学性质和力学性能[4]。
但由于绢云母与EP 的界面相容性差,如何使无机粒子较好地均匀分散在基体中成为影响复合材料性能的关键[5~7]。
本文采用偶联剂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对绢云母进行表面活化改性,在固化剂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MeTHPA )作用下进行固化,制备活化绢云母改性环氧树脂,研究其固化反应动力学。
1实验部分1.1实验原料绢云母(1250目),滁州万桥绢云母厂,工业品;环氧树脂(E-44),无锡树脂厂,工业品;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张家港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工业品;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MeTHPA ),丙酮,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分析纯。
1.2绢云母的活化处理称取10g 绢云母和1g KH550加入到装有100g 去离子水/乙醇混合溶液(质量比4:1)的烧杯中,超声波分散一定时间后转入250mL 四口烧瓶中。
搅拌下升温至70℃,反应3h 后降温。
物料经乙醇洗涤三次,除去未反应偶联剂;产物于真空干燥箱50℃干燥至恒重,得KH550活化绢云母。
1.3活化绢云母改性环氧树脂的制备将计量的改性绢云母(质量分数分别为1%,3%,5%,7%)与丙酮混合,超声分散10min 后加入到环氧树脂中,80℃下磁力搅拌3h ,冷却至室温,按等摩尔比加入固化剂MeTHPA ,充分搅拌均匀,待试样中不再有新的气泡冒出时,将试样浇注到预先准备好的模具中,抽真空30min ,试样置真空干燥箱中130℃固化下4h ,得活化绢云母改性环氧树脂。
环氧树脂的氨基硅油改性研究
环氧树脂的氨基硅油改性研究 ZHANJIE 2007 , 28 (2 )
2.2 反 应温度对改性胶粘剂性能的影响 氨基硅油与环 氧 树脂 按 质量 比 75∶ 25投 料 , 反 应温 度
100 ℃, 反应时间为 2 h。 考查反应温度对改 性胶粘剂 性能的 影响 , 结果如图 3所示 。 在类似条件下 , 无氨基硅油时 的拉伸 强度 、断裂伸 长 率分 别 为 46 MPa、 18%。 反应 温 度为 70 ℃ 时 , 改性树脂的拉伸强度 、断裂 伸长率与无氨基硅油时的相差 不大 , 说明在此温度下两者的反应程度很小 , 形成的共聚物很 少 , 因此对环氧树脂的性能影响不大 。 反应温度为 120 ℃时 , 改性环氧树脂与无氨 基硅油时相比 , 断裂伸长率提高幅度 大 , 而拉 伸强度有 一定程度下 降 , 这 表明是有相 当多的有 机硅分 子与环氧树脂分子相 结合 , 柔性链段的引入 , 有效改善了环氧 树脂的韧性 。
[ 5] 陈春伟 , 陆卫东 .聚甲基苯基 硅氧烷改 性环氧树脂 [ J] .合 成树脂与塑料 , 1991(4):8 -12.
[ 6] 杨慕雄 .有 机硅 改 性丙 烯酸 涂 料的 研究 [ J] .涂 料 工业 , 1991(4):1 -4.
[ 7] GrubbW T, OsthoffRobertC.Kineticsofthepolymerization ofacyclicdimethylsiloxane[ J] .J.Polymer.Sci.PartC, 1954, 1408.
环氧树脂具有 优良的 力学性能 、电 气性能 、粘接 性能 , 且 成本较廉 , 被广泛应用于 塑料 、涂料 、机械 、化工 、国 防等 许多 领域 [ 1, 2] 。 但环氧树 脂性 脆 , 用在 要求 高冲 击和 高断 裂强 度 的场合则需要进行改 性 [ 3, 4] 。
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的研究与应用进展摘要:环氧树脂是一种含有2个或2个以上环氧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其与固化剂反应可生成具有热固性的三维网状结构。
固化环氧树脂具有优异的力学、耐化学、耐腐蚀性能,良好的热学性能、粘接性能和电气性能,且固化后收缩率低,尺寸稳定。
关键词: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研究;应用前言环氧树脂作为一类重要的热固性树脂,具有良好的电学性能、化学稳定性、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粘接性能,应用领域十分广泛。
得益于环氧树脂优异的综合性能,环氧树脂广泛应用在涂料、粘接剂、电子产品封装、印刷电路板、航空、航天、军工等领域。
1改性方法1.1增容改性提高环氧树脂与有机硅的相容性是物理改性的重要研究方向。
以端羟基甲基苯基硅橡胶(PSi)和硅烷化环氧树脂(SERs)为主要原料,合成了四种不同结构和功能程度的SERs,并用于硅树脂涂层的改性,制备了一系列硅烷化环氧树脂涂层。
其中用环己基环氧树脂和氨基硅烷偶联剂(APTES)制备的SERs效果最好,可贮存30天以上。
所有改性有机硅涂料的附着力均为最高级0级,在30天的耐酸、耐碱、耐盐实验和在300℃下保温实验后,表现出优良的防腐性能和良好的耐热性能。
实验表明,与纯PSi相比,含有25wt%SERs的涂层具有更好的热性能,表现为延迟降解温度,800℃下残碳率大大提高。
SERs的加入提高了硅橡胶与环氧树脂的相容性,其中环氧基团增强了固化混合涂层的附着力。
1.2自分层涂层许多年来,对涂层的研究一直在不断增长,试图提高其工艺和性能。
一般,两层或三层的不同涂层被使用在基材上,以得到综合性能的涂层。
但每一层需要一个配方和一个特定的固化步骤,因此这个多层系统涉及许多复杂的操作和需要长时间的固化过程,而且在层与层之间的界面处可能会出现附着失效的现象,这些因素并不满足当前的工业生产要求。
自分层涂料根据相容性、表面能、分子间作用力等因素,由多种聚合物组成,形成的共混体系溶解在溶剂中,它们在使用后和固化阶段会自动分离,形成连续但功能不同的涂层。
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研究
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研究
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是一种将有机硅化合物与环氧树脂进行混合改性的复合材料。
其改性主要通过有机硅化合物与环氧树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来提高树脂的性能,并使其具有更好的耐热、抗溶剂、机械强度和耐化学腐蚀等特性。
1.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的合成方法:
通过在合成环氧树脂的过程中引入有机硅化合物,或是在树脂合成完成后通过溶液混合的方式将有机硅化合物与环氧树脂混合改性。
其中,有机硅化合物可以是环氧硅烷、环氧硅烷预聚物等。
2.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的物理性能研究:
研究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的物理性能,如热性能、力学性能、耐溶剂性能、耐化学腐蚀性能等。
通过对改性树脂的热分析、力学性能测试、溶液浸泡试验、腐蚀性能测试等手段,了解树脂在不同环境下的性能表现。
3.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的应用研究:
将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如涂料、粘合剂、复合材料等领域。
通过研究改性树脂在不同应用领域中的性能表现,评估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可行性和应用潜力。
4.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的改性机理研究:
研究有机硅化合物与环氧树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机理,探讨其在改性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
通过对树脂结构的变化、界面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揭示有机硅改性对环氧树脂性能改善的原因和机制。
以上是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研究的一些主要内容和方向,通过不断的实验和测试,探索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的性能和应用,并深入研究其改性机理,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环氧树脂的性能,拓展其应用范围。
氨基树脂改性环氧树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氨基树脂改性环氧树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摘要氨基树脂改性环氧树脂是一种重要的高性能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本文主要介绍了氨基树脂改性环氧树脂的合成方法和其对于材料性能的影响。
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更高性能的材料需求也越来越大。
氨基树脂改性环氧树脂以其优异的性能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和化工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氨基树脂作为一种重要的改性剂,可以提高环氧树脂的热稳定性、耐腐蚀性和机械强度。
合成方法氨基树脂改性环氧树脂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预聚物溶液法,另一种是原位反应法。
预聚物溶液法是将氨基树脂和环氧树脂预先混合,通过缩聚反应形成氨基树脂改性环氧树脂。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调节氨基树脂的含量和反应温度来控制改性程度,同时也可以控制改性后的材料的硬度和柔韧性。
原位反应法是在环氧树脂合成的过程中加入适量的氨基树脂,使其与环氧树脂原位反应形成改性产物。
这种方法可以简化合成工艺,但对于反应条件的控制要求较高。
性能研究氨基树脂改性环氧树脂的性能研究主要包括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和耐腐蚀性。
力学性能是评价材料使用性能的重要指标,包括弯曲强度、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等。
研究发现,适量的氨基树脂改性可以使环氧树脂的力学性能得到明显提升,特别是在冲击强度方面的提升效果较为显著。
热稳定性是指材料在高温条件下的稳定性能。
氨基树脂的引入能够提高环氧树脂的热稳定性,使其能够在高温环境下保持良好的性能。
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氨基树脂改性环氧树脂在高温下具有较强的耐热性和耐氧化性。
耐腐蚀性是指材料在腐蚀介质中能否保持良好的性能。
由于氨基树脂本身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因此改性后的环氧树脂也能够具备较强的耐腐蚀性能。
研究表明,氨基树脂改性环氧树脂在酸和碱等强腐蚀介质中表现出良好的耐蚀性。
应用前景氨基树脂改性环氧树脂以其优异的性能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和化工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航空航天领域对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要求较高,氨基树脂改性环氧树脂能够满足这些需求;汽车制造领域对材料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要求较高,氨基树脂改性环氧树脂也能够满足这些要求;化工领域对材料的耐腐蚀性和耐热性要求较高,氨基树脂改性环氧树脂同样能够胜任。
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12 合成 , 将 氨基 硅油 与环氧 树脂 按一定 比例 混合 ,搅拌 .在一 定温 度下 反应 ,出料后 用 二 乙烯 三 胺 固化 、注模 。氨基砘 油与环氧树 脂的基本 反应方程式 如下 ( 中 ,R一般 为烃 基 ) 其 。
…
2 +
~
一
f i-Nf- t-C “ -t t- 2 。 O Ct 6v t' H ̄ tA /
产的氨皋辟油合成的改性 环嘏 {脂 J 对 样具有 良好的韧性 和耐热性 。 关键词:有机硅 :改性 ;环氧树脂:台成 :性能
中圈分 类号 r0631 T 2 . 3 .3 Q335
文献标识码 ;A
有机硅 具有热稳 定 性好 、耐氧化 、耐候及低温 特 性 能妤 、压缩率 较 大 、表面 能低 、介 电 强度 高等优 点…。 它 来改性环氧 树 脂是近 年束发 展起 来 的既能 降低环 氧树 脂 内应 力 ,叉能 增 加环 氧树 脂韧 性 、耐高温 性 等性能 的有效 途径 。其 中 ,利用 有 机硅分 子 中能与环氧 树 脂 的环 氧基 反应 的官 能团如轻 基 、氢 基 、羧基 等去改性 环氧 树 脂是人们 研 究 的重点 。张冰 等 人 在聚 硅氧 烷 的分 子 中 引入氨基 ,通 过氨 基 与环氧 基 的 反应制 备 出聚硅 氧 烷 改性 环 氧树 脂 ,明显提 高 了环氧树 脂的柔性 然而 ,目前人们 大都采 刑氨基 官 能团数 目一定 、 在分 子 中位置 明确 的聚硅 氧 烷来 改性 其 环氧树 脂 , 却对 现今 生产 的 I 品考虑得 较 少。本文 是利 用 】业 上生产 的氮 基硅 油对 环氧 树 业 = 脂进 行 化学故性 ,其 目的足探 讨 庄有机 碑相对 分子质 蛙 分布范 同较 宽、分子 中氦基 官能 团数
环氧树脂改性方法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环氧树脂改性方法的研究现状及进展环氧树脂是一种重要的结构胶粘剂和复合材料基体,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因此在航空航天、汽车、船舶、建筑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由于其自身固有的缺陷,如脆性、耐热性差等,限制了其在高端领域的应用。
为了改善环氧树脂的性能,研究人员通过各种方法对其进行改性,以期提高其力学性能、耐热性、耐化学性等特性。
本文将对环氧树脂改性方法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
一、环氧树脂的特性及应用环氧树脂是一种由环氧化合物和含有活泼氢的化合物(如酚、胺等)反应而成的热固性树脂。
其分子中含有环氧基(-O-CH2-CH2-O-),这种环氧基在加热或与固化剂反应时可以发生开环聚合,形成三维网络结构,从而固化成耐热、耐化学介质的固体物质。
环氧树脂具有优异的粘接性、抗化学性、电气性能和加工性能,因此在航空航天、汽车、船舶、建筑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传统的环氧树脂具有脆性、耐热性差等缺陷,限制了其在高端领域的应用。
改性环氧树脂的研究成为了当前的热点之一。
二、环氧树脂改性方法的研究现状1.填料改性填料是改性环氧树脂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常见的填料包括纳米粒子、纤维素纤维、碳纤维等。
填料的加入可以有效地提高环氧树脂的力学性能,如增强强度、模量和耐热性。
填料还可以改善环氧树脂的导热性和阻燃性。
目前,纳米填料的研究尤为活跃,如纳米硅、纳米氧化锌、纳米碳管等。
2.改性固化剂环氧树脂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固化剂的种类和性能。
研究人员通过改变固化剂的化学结构或添加助剂等方法,来改善环氧树脂的性能。
常见的改性固化剂包括酚醛树脂、聚酯树脂、聚氨酯等。
通过与这些树脂的共混或者化学修饰,可以显著地改善环氧树脂的综合性能。
3.化学改性化学改性是通过在环氧树脂分子中引入其他功能基团,来改善其性能。
常见的化学改性方法包括醚化、酯化、硅化等。
这些方法可以使环氧树脂具有更好的耐热性、耐化学性和耐候性。
4.辐照交联改性辐照交联是利用高能辐射对环氧树脂进行交联,从而提高其热稳定性和机械性能的一种方法。
环氧树脂改性方法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环氧树脂改性方法的研究现状及进展环氧树脂是一种重要的高分子材料,以其优异的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设备、汽车和建筑材料等领域。
纯环氧树脂在一些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如脆性、低耐热性等。
对环氧树脂进行改性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
本文将对环氧树脂改性方法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
近年来,研究人员通过添加各种纳米颗粒对环氧树脂进行改性。
纳米颗粒的加入不仅可以增强环氧树脂的力学性能,还可以改善其热稳定性和耐磨性。
常见的纳米改性剂包括纳米粉末、纳米纤维和纳米颗粒填料等。
纳米粉末的改性效果最为显著。
研究发现,添加纳米粉末后,环氧树脂的屈服强度和断裂韧性均有所提高。
一些研究还发现,通过改变环氧树脂的配方或调整反应条件,也可以实现对其性能的改善。
添加可共溶的树脂或低分子化合物可以提高环氧树脂的可加工性,降低其黏度,从而提高其涂覆性能。
在反应条件方面,控制固化反应的温度和时间可以调节环氧树脂的硬化程度和力学性能。
还有一些新型的环氧树脂改性方法得到了研究。
采用无机材料改性的方法可以改善环氧树脂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
研究人员发现,添加一定量的纳米氧化物或纳米硅酸盐可以显著增强环氧树脂的力学性能,并且使其具备较好的耐热性。
一些功能性改性剂的引入也被广泛关注,如荧光染料、磁性颗粒等。
这些功能性改性剂的引入不仅可以改善环氧树脂的性能,还可以赋予其特殊的功能,如荧光性能或磁性。
环氧树脂改性方法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挑战。
如何实现纳米颗粒的均匀分散、如何调控纳米颗粒与环氧树脂的相互作用等问题仍待解决。
开发出效果更好、操作更简便的改性方法也是当前的研究方向之一。
环氧树脂改性方法的研究仍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对于提高环氧树脂的性能以及拓宽其应用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环氧树脂新型有机硅改性剂
环氧树脂新型有机硅改性剂Novel Organic Silane Modifier for Epoxy Resin洪晓斌,谢凯,肖加余(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航天与材料工程学院,长沙410073)HONG Xiao-bin , XIE Kai , XIAO Jia-yu (College of Aerospace and MaterialEngineeri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73, China)摘要:研究了含酚羟基有机烷氧基硅烷及3,3′,3″-三羟基苯氧基硅烷三缩水甘油醚两种新型有机硅改性剂对双酚F环氧树脂力学性能及热性能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改性剂均可有效提高环氧树脂浇铸体的韧性,提高其抗开裂指数,降低线胀系数。
3,3′,3″-三羟基苯氧基硅烷三缩水甘油醚改性剂在提高环氧树脂的力学性能的同时,保持固化物较高的玻璃化温度,并可降低双酚系环氧树脂基体的粘度。
关键词:环氧树脂;有机硅;改性;力学性能;热性能中图分类号:O63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381(2007)06-0046-04 Abstract:Novel organic silane of 3,3′-dihydroxyldiphenoxydimethyl alkoxy silane and 3,3′,3″-tri-hydroxyldiphenoxydimethylalkoxy silane triglycidyl ether for epoxy resin modification were synthe-sized .Their influence on mechanical and thermal properties of crosslinked bisphenol F epoxy resinwere studied. It was showed that the toughness of crosslinked bisphenol F epoxy resin were improvedefficiently, the thermal expansion coefficient belowTgwere reduced, the internal stress decreased andthe crack resistance index improved. Bisphenol F epoxy resin modified by 3,3′,3″-trihydroxyldiphe-noxydimethylalkoxy silane triglyc idyl ether remain highTgtemperature. Meanwhile the mechanicalproperties improved,and viscosity of bisphenol eopoxy resin matrix decreased.Key words:epoxy resin; organic alkoxy silane; modification; mechanical property;thermal property有机硅具有热稳定性好、低表面能、低温柔韧性、耐候、憎水、耐氧化、介电强度高等优点,用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既能降低环氧树脂内应力,又能增加环氧树脂韧性、耐高温性等性能的有效途径。
氨基环氧基双官能团改性有机硅油的合成及表征
中图分类号: TQ340. 47 + 2.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 ̄ 0043(2020)03 ̄ 0006 ̄ 05
有机硅化合物是指含有硅碳( Si—C) 键ꎬ且
硅油产品的某些性能相较于改性前有明显的提
物ꎬ习惯上常把那些通过氧、硫、氮等使有机基与
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ꎮ
处理ꎬ得到沉淀物ꎬ再将沉淀物溶于正己烷ꎬ离心
油( PMHS ̄g ̄DMAPMA ̄AGE) ꎬ并对合成产物的结
1 实验
1. 1 主要原料及试剂
AGEꎬDMAPMA:工业级ꎬ阿拉丁试剂有限公
司产ꎻPMHS:工业级ꎬ成都晨光化工研究院产ꎻ甲
乙醇进行溶解、沉淀ꎬ对减压蒸馏后的混合物进行
研究与开发
合 成 纤 维 工 业ꎬ 2 0 2 0 ꎬ4 3 ( 3 ) :6
CHINA SYNTHETIC FIBER INDUSTRY
氨基 / 环氧基双官能团改性有机硅油
的合成及表征
刘玉龙ꎬ宋秘钊 ∗ ꎬ王 娟
( 齐齐哈尔大学 轻工与纺织学院ꎬ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摘 要: 以烯丙基缩水甘油醚( AGE) 和 N ̄ (3 ̄二甲氨基丙基) 甲基丙烯酰胺( DMAPMA) 为改性单体ꎬ在氯
∗ 通信联系人ꎮ E ̄mail:song - mizhao@ sohu. comꎮ
第 3 期 刘玉龙等. 氨基 / 环氧基双官能团改性有机硅油的合成及表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些基团发生反应而使整理后的效果具有持久性ꎬ
而且环氧基的存在则可以赋予织物更好的柔软
性ꎬ也可以弥补氨基改性有机硅油柔软剂的泛黄
改性有机硅油容易在外界条件的诱导下发生黄变
至少有一个有机基是直接与硅原子相连的化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氧树脂的氨基硅油改性研究
环氧树脂是一种重要的高分子化合物,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和机械
性能。
然而,它的成膜性和固化速度较慢,容易产生裂缝。
为了改善环氧
树脂的性能,许多研究人员选择将其与其他物质进行改性。
其中一种常用
的改性方法是利用氨基硅油。
氨基硅油是一种含有氨基团的有机硅化合物,具有较好的附着性和耐
候性,可以有效增强环氧树脂的性能。
氨基硅油与环氧树脂在化学结构上
相似,可以通过化学反应或物理混合的方式与环氧树脂相容。
当氨基硅油
与环氧树脂反应时,氨基团与环氧基团发生胺硬化反应,形成胺交联结构,从而提高环氧树脂的耐磨性、抗刮伤性和耐化学品性。
氨基硅油的改性效果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氨基硅油与环氧树脂的配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
一般来说,氨基硅油的添加量越多,改性效
果越好,但也会降低环氧树脂的强度和硬度。
在反应温度方面,较高的温
度可以加速反应速度,但太高的温度可能会导致环氧树脂发黄或产生气泡。
除了改善环氧树脂的性能外,氨基硅油还可以延长环氧树脂的涂层寿命。
它可以提供良好的自润滑性,减少摩擦和磨损,同时增强涂层的附着
力和耐腐蚀性。
此外,氨基硅油还可以改善环氧树脂的耐热性和抗紫外线
性能,使其在高温和户外环境下更加稳定。
然而,氨基硅油的应用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氨基硅油的成本较高,可能会增加产品的生产成本。
其次,氨基硅油的添加会降低环氧树脂的固
化速度,延长涂层的干燥时间。
此外,氨基硅油的添加量过多可能导致涂
层变得黏稠,不易施工,容易产生缺陷。
总的来说,氨基硅油是一种有效的环氧树脂改性剂,能够显著提高环
氧树脂的性能。
通过合理调控氨基硅油的添加量和反应条件,可以实现理
想的改性效果。
然而,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氨基硅油改性的机制和应用限制,以更好地发挥其在环氧树脂领域的应用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