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与应对策略研究

合集下载

职业农民就业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职业农民就业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职业农民就业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职业农民是指在农村从事专业化、市场化、企业化经营的农业生产和服务的人员,他们不仅有一定的农业生产技能和知识,而且拥有一定的经济和管理能力。

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型职业农民的身份在农村地区得以逐渐确立。

职业农民在农业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的发展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职业农民的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其中之一是就业稳定性问题。

职业农民就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市场需求、政策支持、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

为了保障职业农民的就业稳定,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例如加强职业农民培训,提高其技能和素质;完善农业生产和服务的市场体系,增加职业农民的就业机会;加强政策支持,为职业农民提供更好的保障和福利;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职业农民提供更好的生产和生活条件等。

一、职业农民的意义(一)职业农民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力量职业农民是指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和服务为主要职业的人员。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经济呈现出多元化、市场化、产业化的发展趋势,职业农民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力量。

目前中国有超过1亿的职业农民,占到农村劳动力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村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提高职业农民就业水平的意义职业农民是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就业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水平,提高职业农民的就业水平和稳定性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培养职业农民是现代农业人才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农业发展中,需要大量专业化的农业人才,而职业农民作为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和服务的专业人员,是现代农业人才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提高职业农民的就业水平和稳定性,培养更多的职业农民,对于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二、职业农民的意义分析(一)提高职业农民的就业水平有利于推进农村转型升级现代农业需要大量技术储备和专业人才,提高职业农民的就业水平不仅能够保障现代农业生产、经营和服务的顺畅进行,而且还能够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从而推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稳定性的对策

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稳定性的对策
建立劳动关系协调机制
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及时解决劳动纠纷和矛盾,维护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和谐稳定 关系。
加强劳动监察和权益保障
加大劳动监察力度,对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切实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 合法权益。同时建立健全权益保障体系,为他们提供法律援助和社会救助等保障措施。
04 政策建议
感。
05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农民工就业稳定性普遍较低,主要受 到职业技能、城市融入、权益保障等 因素的影响。
VS
提高农民工就业稳定性对于促进社会 稳定、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展望与建议
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加强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 提高其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提高其权益 保障水平。
用,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选择。
加强就业指导和心理辅导
03
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供就业
指导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职场和社会。
建立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和权益保障体系
加强劳动法律法规宣传
加强劳动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法制意识和维权能力,引导他们依法维 护自身权益。
稳定性提供参考。
本文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 ,包括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稳定性的影响 因素、提高就业稳定性的对策等,为提
出有效的解决措施提供了理论支持。
本文还参考了政府部门发布的有关新生 代农民工就业的文件和政策,以及相关 行业报告和调查数据等,为研究提供数
据支持和政策指导。
THANKS
感谢观看
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现状
01
02
03
就业领域
新生代农民工主要集中在 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 等非传统农业领域。

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稳定性的因素及对策分析

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稳定性的因素及对策分析

财经智库 智库时代·66·一、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及主要特点(一)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农民工的内部也产生了较大的分化,主要表现在流动动机的不同、社会特征上的差异这两个方面,农民工代际分化生成了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社会群体。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第一次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一词。

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1980年以后出生、登记为农村户籍而在城镇就业的青年农民工,他们是随着改革开放一起成长的一代青年。

第二代农民工有着不同于第一代农民工的鲜明的个性特征,他们更加需要市民化,也更容易被市民化;他们的行为意识已经接近城市人,更加渴望城市的文明。

但由于个人、市场和制度等多方面原因仍然滞留在农民工的队伍中。

他们努力追求理想,有着更高的诉求,同时也有着自己的发展困境。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主要特点从年龄来说,新生代农民工的年龄普遍偏小,大多在20岁到30多岁之间;从文化程度上来说,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较高,大部分都是初中、高中学历;从性格来说,新生代农民工的性格普遍乐观开朗,更加的自信,但心智成熟较晚,忍耐力和吃苦精神不够。

从消费观念上来说,更加的开放,他们中的大多数虽顶着农民工的头衔,却鲜有务农经历,一般都是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城打工或者随着打工的父辈在城市长大,对高档商品和时尚性商品有着一定的渴求。

从生活方式上来说,新生代农民工熟悉网络,对手机、电脑等网络端有很大的兴趣和依赖性。

另外,新生代农民工更加注重维权,对工作,生活中的不公平待遇,如医疗、保险等有着更强的维权意识。

新生代农民工更渴望融入城市,在城市扎根,成为这个城市的“新市民”,渴望走出农村,但动机与父母一代不同,不是为了家庭、为了生存,而是为了见识。

对职业的期待高,不仅仅满足于工资,更看重职业的归属感。

二、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稳定性因素分析(一)个人方面一方面,新生代农民工因为年龄普遍偏小,性格不够成熟,大多数没有成家立业,选择城市与工作时不会考虑太多外在因素,都是仅凭自己的喜好,一旦工作不符合自己的预期,便会另谋高就。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摘要:新生代农民工作为中国劳动力市场中的重要一员,其职业发展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本文从教育水平、行业发展、市场需求和政策扶持等方面,分析了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多方位的对策措施,旨在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发展。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影响因素;对策正文:一、引言农民工是中国劳动力市场中重要的一部分,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调整和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新生代农民工的数量逐渐增多,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群体。

然而,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何促进其职业发展,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教育水平、行业发展、市场需求和政策扶持等方面,分析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对策。

二、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的因素(一)教育水平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水平相较于城市居民存在较大差异。

教育水平对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过低的教育水平会限制个人在职业发展中的机会,从而降低其职业竞争力。

然而,新生代农民工在来到城市之前,通常只接受过基础的学历教育,因此需要更多的培训和学习,提高技能水平。

(二)行业发展不同行业的发展状况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发展也有着不同的影响。

一些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如制造业和建筑业,由于国家政策调整和市场变化,招工需求不断下降,因此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发展不利。

而一些新兴的行业,如电子商务和互联网等,拥有贴近时代需求的就业岗位,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发展带来机会。

(三)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影响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不断变化,职业方向和岗位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目前,服务业是我国就业岗位数量最多的行业,而工业和制造业的岗位需求不断减少。

因此,新生代农民工要关注市场需求的变化,选择符合市场需求的岗位进行职业发展。

(四)政策扶持政策扶持是决定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政府出台了很多政策,如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创业扶持等,以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难的问题。

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

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

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农民工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

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他们在城市就业、生活和发展等方面面临的问题更加突出。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本文将概述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包括他们的年龄、教育背景、就业期望等方面的特点。

接着,文章将分析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的主要表现,如就业难、工资水平低、职业发展空间有限等。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深入探讨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政策环境、教育水平、就业市场结构等多方面的因素。

本文将提出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的策略和建议。

这些建议包括改善政策环境、提高教育水平、加强职业培训等,旨在帮助新生代农民工更好地融入城市社会,实现他们的就业和发展目标。

本文希望通过深入研究和探讨,为解决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提供有益的思路和方案。

二、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现状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劳动力市场上的重要力量。

他们大多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及以后,相较于老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在教育水平、职业期望和生活理念等方面有着显著的不同。

教育水平提升,但整体仍偏低。

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相较于老一代有了明显的提高,更多的人接受了高中及以上的教育。

然而,与城市同龄人口相比,他们的教育水平仍然偏低,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职业期望更加多元化。

新生代农民工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建筑、制造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他们更加向往城市中的白领工作,如销售、客服、技术等。

这种职业期望的转变反映了他们对于更高生活质量的追求。

就业稳定性不足,流动性增强。

新生代农民工在就业选择上更加灵活,他们不再局限于某一地区或某一行业,而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进行灵活调整。

这种流动性增强的现象既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增加了就业的不稳定性。

面临多重就业挑战。

浅析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浅析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浅析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概述近年来,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就业难题日益凸显。

尤其是受到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推动,愈来愈多的农民工涌进城市寻求就业机会。

然而,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面临诸多困难,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影响因素和对策两个角度,浅析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

影响因素农村教育问题农村教育问题一直存在,很多农村学校条件非常差,师资力量也普遍不足。

因此,农村学生接受的教育相对城市学生而言存在较大差异,这也对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农村学生缺乏相关知识和技能,导致他们很难进入城市工作市场,这也是制约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就业机会匮乏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同时,一些大型企业和公司更倾向于聘请有工作经验的人,这对于刚进入城市的农民工而言极为不利。

此外,很多行业的供需矛盾也很突出,农民工只能选择一些较为低端的工作,很难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空间。

家庭因素很多农村家庭认为孩子出去工作能够带来更多的收入,因此对子女的教育投入也相对有限。

这导致了很多农民工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相对较低,难以与其他求职者竞争。

此外,家庭是否有人能够提供就业引荐也是影响农民工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社会保障问题许多农民工在进城后仍然面临较大的生活困难。

缺乏社会保障导致他们在生病和意外事件发生时无法得到足够的医疗和经济帮助。

这也使得许多农民工对稳定就业的要求更高,同时在获得合法工作身份上也存在的很多困难。

对策加强农村教育农村教育问题是制约农民工进城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为了提高农民工的技能和综合素质,需要加强农村教育。

政府可以通过投入更多的教育经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修建更多更好的教育设施等方式来改善农村教育现状。

引导合理职业选择政府和企业应该提供更多的职业培训和发展机会,同时倡导广大农民工积极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随着改革开放政策不断落实,农村大量劳动力开始外出务工,至今已有多年历史,新生代农民工指的是出生于1980年之后的农民工,如今,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外出务工农民工主体,他们在就业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现状和解决对策进行分析与探讨。

标签: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解决策略中圖分类号:D4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4-0-01引言农民工是改革开放进程中成长起来的劳动大军,是我国现代产业工人主体,也是建设现代社会的重要力量,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新生代农民工一词也由此产生,指出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年龄在16岁以上的,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社会结构开始重组,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而言,其就业压力开始越来越大,尤其是一些新科技和新技术的不断应用与普及,农民工对这些新技术的掌握能力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名工的就业前景。

一、新生代农民工概述2010年新生代农民工一词被提出,新生代农民工又被称为“第二代农民工”,是在城市从事非农村产业的80后和90后,这个新群体在农民工群体中所占的比重较高,约为70%左右。

新生代农民工与传统农民工之间有一定差距,前者出生之后开始上学,上学之后直接去城市务工,也有一部分人辍学进城务工。

相对于第一代农民工而言,他们对农业、农村的概念比较模糊,甚至完全不熟悉,但是他们和第一代农民工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即城市居民并没有完全接纳农民工,这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也造成一定的阻碍。

新生代农民工具有十分显著的特特点:第一,数量众多,贡献较大。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农民工总数约为3亿人,其中16-30岁之间的占65%左右,新生代农民工在农民工总数中所占的比重较高,接近70%左右,他们在经济社会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有的人学习过知识,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所以在经济社会建设中成为主力军。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2 0 1 3 年第 1 8期
总第 2 0 0期
经济研究导刊
EC 0NOMI C RE S E ARC H G UI DE
No. 1 8, 2 01 3 S e r i a l No . 2 0 0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吕 凤 亚
(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 广州 5 1 0 4 0 5 )
并且职业技能 由于积累较少 , 技能水平总体偏低 。技术进步
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负面影响也很大 。
4 . 法律 环境 : 随着 国家劳动政策法规的完善 , 新生代农 民
工 的就业安全和就业保障得到了提高。 尤其是 2 0 1 2年 7 月 1
作, 在工作进步 以及 应对工作生 活 中出现 的变化的 能力 ( 国

7 0 —
多, 就业 收入 也会 高 , 对城市 工作的适应性也越强 。( 2 ) 家庭
政府 、 社区、 企业以及农 民工 自身 四方应该协 同努力 , 从各 自
的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织 I L O) 。结合众多 的研究观点 , 笔者更认可以下 观
点: 就业能力 , 指获得最初就业 、 维 持就业 和必要 时获取新 的
就 业 所 需 要 的 能力 。
日 实施 的新《 劳动合 同法 》 进一步规范了劳务派遣制度 , 而新
生代农 民工大多是劳务工 , 这是个利好消息。
纳, 也只能限制在“ 脏、 险、 累” 的岗位上 。 2 . 经济环境 : 随着经济结 构转 型和产业升 级 , 具有较低 盈利 能 力 的传统 建筑 和制 造业 企业 将 面 临不利 的外 部 环 境 。而新 生代农 民工 的就 业岗位有一半 以上集 中在制 造业 和建筑业 , 在其 中工作 的新生代农 民工事业和就业流动的问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影响因素及其对策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影响因素及其对策

新生代 农 民工与 城市 职工 同工 不 同酬 .工资
收 稿 日 期 :2 0 1 2 一 l 1 — 2 3
作 者 简 介 :樊 欣 欣 ( 1 9 7 9 一 ) , 男, 河南 濮 阳人 ,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硕士研究生 , 主要 研 究 方 向为 农 村 行 政 管 理 。
2 0 1 3 年第 1 期 ・7 9・
工社会保障体系 、 提 高新 生 代 农 民工 维 权 意识 和增 强 新 生 代 农 民工 的 就 业 归 属 感 。
关 键 词 :新 生 代 农 民工 ;就 业 ; 问题
中图 分 类 号 :ຫໍສະໝຸດ 0 3 3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6 7 1 — 2 1 5 3 ( 2 0 1 3 ) 0 1 — 0 0 7 9 — 0 5
这 种制 度使 得新生 代农 民工无 论是 在就 业待 遇方
面 还 是 就 业 机 会 方 面 ,都 受 到 一 定 的 不 公 正 的 待 遇, 因 而 处 于 劣 势 地 位 。_ l j
此同时, 囿于 经济 贫 困 , 新 生代 农 民工偏 居 一 隅 ,
或 厂 房 或 出租 屋 ,从 而 从 区位 和 生 活 空 间 上 与 市 民隔离 , 也就 很难 参加 正常社 交活 动 。 无 法 及 时 获
2 01 3 年
2 月
宁 波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Ni n g b o P o l y t e c h n i c
F e b。 2 01 3
Vo 1 . 1 7 No . 1
第 l 7卷 第 1 期
新生代农 民工就业影响因素及其对策

农民工就业稳定性影响因素及其工资收入效应

农民工就业稳定性影响因素及其工资收入效应

农民工就业稳定性影响因素及其工资收入效应
汇报人:
日期:
•研究背景与意义
•农民工就业稳定性影响因素
•农民工就业稳定性对工资收入
的影响
目录
•提高农民工就业稳定性的对策
建议
•研究不足与展望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
农民工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就业稳定性和工资收入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生
改善。

有利于制定更加有效的政策措施,提
高农民工就业稳定性和工资收入水平。

有利于促进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和
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
续发展。

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和和谐稳定。

02
农民工就业稳定性影响因素
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农民工更容易获得稳定的就业机会,也更容易获得更高的工资收入。

受教育程度
技能水平
工作经验
技能水平越高的农民工在就业市场上越具有竞争力,也更容易获得稳定的就业机会。

工作经验越丰富的农民工在就业市场上越具有竞争力,也更容易获得稳定的就业机会。

03
02
01
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就业机会存在差异,农民工在选择就业地点时需要考虑到地域差异对就业稳定性和工资收入的影响。

地域差异
不同行业的就业竞争程度和工资水平存在差异,农民工在选择行业时需要考虑到行业差异对就业稳定性和工资收入的影响。

行业差异。

探讨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及应对策略

探讨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及应对策略

现代经济信息10探讨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及应对策略王力俊 内蒙古科技大学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建设进程逐渐加快,在此环境下新生代农民工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挑战。

为了加快城乡发展的进程需要政府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问题。

本文阐述了当前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就业问题,并提出了针对问题的具体应对策略。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应对策略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04-0010-01前言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解决好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问题是保障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关键。

当前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了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率低的问题,需要政府、企业以及农民工自身采取正确的措施来解决就业层次低、就业困难等问题。

一、新生代农民工所面临的就业问题1.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期望过高当前一些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期望值与现实情况不相符,存在盲目追求工作环境好、待遇高的工作,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对自己的职业选择进行规划,出现了就业观过于理想化的问题,导致就业率降低。

此外虽然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已经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但是与城市其他就业竞争者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新生代农民工易出现心理落差,导致就业层次仍然较低、流动性大,阻碍了城镇化的发展进程。

2.相关就业制度不完善现阶段在我国就业制度中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福利内容还有待完善,有关新生代农民工的医疗、保险、养老等福利待遇问题没有完善的制度来进行保障,导致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出现了大量就业不规范的现象。

同时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法律意识较为淡薄,当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懂得及时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由于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受户籍问题的限制,导致薪酬方面相比其他城市就业人员较少,出现了不公平的现象。

3.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受专业技能培训的人数较少,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要求,新生代农民工需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平来获得含金量高的工作,获得较大的发展空间。

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行为影响因素分析我国新生代农民工代表着农民工的主流,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各方的高度关注。

从新生代农民工的自身因素、家庭环境因素以及社会环境因素三方面具体分析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行为的因素,进而为正确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提出一些建议。

标签: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行为;影响因素1 引言新生代农民工是指80、90后,户籍在农村,在各类经济组织中务工的自然人。

他们对我国经济增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保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需要。

关于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现状,沙占华(2010)认为户籍制度的限制、新生代农民工素质技能瓶颈、权益保护瓶颈和就业信息瓶颈是造成其就业困难的原因。

关于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对策,方翰青(2011)从远程职业教育的角度讨论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的可行性,为研究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行为的影响因素,学者们从不同视角进行研究,提出的原因及解决措施是很有借鉴意义的,也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为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提供了多样的思路。

但在解决措施中,多数学者只是从政府及社会组织的角度出发,没有考虑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问题,也没有考虑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

新生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有着不同的群体特征、就业经历和自身特点,因此将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单独的群体进行专门的研究更有利于引导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行为,从而提高其就业质量。

本文立足于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群体,从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和社会两方面讨论了影响其就业的因素,同时提出了一些建议,旨在正确引导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行为。

2 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因素2.1 自身因素(1)就业观念。

与老一代农民工在就业时最看重的是薪酬多少不同,新生代农民工在就业时不再片面地追求薪酬,他们会更多地考虑自己能否在工作中学到实用技术、能否在城市中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等。

农民工就业问题与社会稳定

农民工就业问题与社会稳定

农民工就业问题与社会稳定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人口纷纷涌入城市寻找更好的就业机会。

这其中,农民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面临着诸多就业问题。

农民工就业问题的解决不仅关乎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本文将探讨农民工就业问题与社会稳定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一些解决途径。

首先,农民工就业问题对社会稳定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由于缺乏城市户口和相关技能,农民工往往只能从事体力劳动和低收入的工作。

他们严重依赖于工资收入,一旦失去工作,就难以维持生计。

这会给农民工本人和他们的家庭带来经济压力,甚至引发社会矛盾。

农民工聚集的城市街头常常发生示威、抗议和纠纷,矛盾进一步扩大。

同时,农民工情感与家庭的分离也不可忽视,他们长期在他乡打工,无法与家人共度岁月,容易引发心理和情感问题,进一步加剧社会不稳定。

其次,农民工就业问题对社会稳定也有积极作用。

农民工的大量涌入为城市提供了廉价劳动力,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他们在建筑工地、工厂、餐厅等行业扮演着重要角色,为城市的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

农民工的就业也缓解了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问题,减轻了农村贫困人口的压力,也为农民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收入。

这促进了农村的脱贫致富,提升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然而,面对农民工就业问题,我们依然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推动社会稳定。

首先,政府应加大投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培训,帮助农民工提升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

其次,政府需要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工作,推动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劳动关系,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此外,应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吸引农民就业回流,缓解城市就业压力。

同时,社会各界也应积极参与,鼓励农民工创业,提供更多的创业支持和资源。

最后,提高教育水平是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的长期之计。

通过加强农村教育投入,提升农民工的技能和素质,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城市工作的需求。

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给予他们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打破城乡教育差距,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创造更多可能。

农民工就业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与解决策略

农民工就业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与解决策略

农民工就业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与解决策略农民工就业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虽然近年来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但问题仍然存在。

本文将从深层次原因和解决策略两个方面来探讨农民工就业问题。

一、深层次原因1. 城乡发展不平衡中国的城乡发展不平衡是导致农民工就业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城市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产业结构单一,就业机会有限。

这导致了大量农民工涌向城市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

2. 农村教育水平低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育水平普遍较低。

这使得农民工在城市就业市场上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缺乏高等教育背景和专业技能,使得他们只能从事低技能、低薪酬的工作。

3. 城市户籍制度限制城市户籍制度限制了农民工在城市落户和享受城市公共服务的权益。

由于缺乏城市户籍,农民工在城市居住和工作时面临着诸多不便和歧视,这也加剧了他们的就业困难。

二、解决策略1. 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为了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资力度,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通过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和发展多元化的产业,为农民工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减少他们涌向城市的需求。

2. 加强农村教育建设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是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关键。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和教学条件。

此外,还应加强职业教育,培养农民工的技能,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3. 改革城市户籍制度城市户籍制度的改革是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政府可以逐步放宽城市户籍限制,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的权益保障和公共服务。

同时,还应加强对农民工的法律教育,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4. 推动产业转移和创业就业政府可以通过推动产业转移和创业就业来吸引农民工回流农村和发展地方经济。

通过发展农村产业和提供创业支持,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使他们能够在家乡就业创业。

总结起来,农民工就业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主要包括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教育水平低和城市户籍制度限制。

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现状与对策

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现状与对策

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现状与对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民工就业问题逐渐凸显。

农民工作为农村转移就业的主力军,为城市化进程提供了巨大的劳动力支撑。

然而,他们面临着许多就业问题,如低工资、无社会保障、艰苦的工作环境等。

本文将从农民工就业问题的现状和相关对策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农民工就业问题的现状1. 低工资由于农民工缺乏技能和教育背景,他们往往只能从事低技能、低薪资的工作。

即使在城市,他们也难以得到与劳动量相匹配的薪酬。

这导致农民工收入稳定性较差,生活负担较重。

2. 缺乏社会保障农民工就业普遍缺乏社会保障,例如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

他们在发生意外或需要医疗救助时面临较大的风险和困难。

这也进一步加大了他们在城市中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

3. 艰苦的工作环境许多农民工从事的工作环境恶劣,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

他们经常面临着安全隐患和工伤风险。

这既对他们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也影响了他们的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

二、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对策1. 提高技能培训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

这将有助于农民工在城市中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和薪资待遇。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培训资金和培训机构,为农民工提供机会提升自身技能。

2. 加强社会保障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农民工享受与城市劳动者相当的社会保障待遇。

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提高参保率和保障水平。

同时,要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力度,确保农民工能够及时享受到相关保险待遇。

3. 加强劳动权益保护加强对农民工劳动权益的保护力度,加强对用工单位的监管和执法力度。

政府可以建立更加严格的劳动法规,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要加强对用工单位的监督检查,对违法用工行为及时进行处罚。

4. 改善工作环境改善农民工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条件和待遇。

政府可以加强对用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明确责任和义务。

同时,鼓励企业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提高农民工的获得感和归属感。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引言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农民工就业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涌入城市寻求就业机会。

这些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着诸多就业问题,本文旨在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

现状分析1.就业机会不均衡:由于城市中心地区的发展更加迅速,很多新生代农民工只能在城市的边缘地区找到就业机会,这导致他们就业的地理分布不均衡。

2.薪资低下: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就业往往是从事低技能、低薪酬的工作,他们的劳动报酬不高,生活水平较为困难。

3.就业歧视:由于文化差异、城乡差异等原因,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就业过程中经常受到就业歧视,不少农民工在面试或招聘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4.就业环境恶劣: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找到的工作大多是劳动密集型工作,工作环境脏、乱、差,劳动条件恶劣。

影响因素分析1.政策限制:政府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政策限制较多,包括户籍限制、工资限制等。

这些政策限制造成了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就业的难度增加。

2.文化差异:新生代农民工来自农村环境,与城市居民在文化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这给他们在城市就业过程中带来一定的困扰和不适应。

3.社会认可度低:由于来自农村环境、工作性质及报酬水平等原因,农民工在城市的社会地位较低,社会认可度也相对较低。

解决途径1.政府政策优化:政府应进一步优化农民工就业政策,减少限制,降低就业门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保障措施,以更好地帮助新生代农民工解决就业问题。

2.技能培训与教育: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必要的技能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使其在城市就业中具备更多的技能与优势。

3.加强社会融合与传播:通过加强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增加对农民工的正面宣传和认可度,以改变农民工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形象。

4.建设良好的工作环境:提倡公司和企业加强工作环境建设,改善农民工的工作条件,提高工作环境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从而提升农民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

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方案

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方案

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方案农民工就业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不断扩大,农民工就业问题日益凸显。

本文将对农民工就业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分析1. 就业机会不足:农民工进入城市后,由于技能和教育水平的限制,他们往往只能从事低技能、低薪酬的工作,而高技能、高薪酬的职位往往由城市居民占据。

2. 薪资待遇不公平:农民工的劳动报酬相对较低,甚至存在拖欠工资的情况。

与此同时,城市居民的薪资水平却在不断提高,这导致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

3. 社会保障缺失:农民工在城市工作时,往往无法享受到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如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

一旦遭遇意外或失业,他们往往面临着较大的经济风险。

二、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的方案1. 加强职业教育培训:政府应加大对农民工的职业教育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使其能够适应更多岗位的需求。

同时,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定制化培训,提供适应市场需求的技能。

2. 推动农民工进城创业: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通过提供贷款、减税等支持措施,帮助他们在家乡创办小型企业,提供就业机会。

3. 完善劳动法律法规:加强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严格打击欠薪行为,建立健全的劳动法律法规体系,确保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4. 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政府应加大对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投入,建立健全农民工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确保他们在城市工作期间能够享受到相应的社会保障待遇。

5. 加强农民工权益宣传教育:加强对农民工权益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帮助他们了解自身权益,提高维权能力。

三、结语农民工就业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高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和社会保障水平;企业应该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和关怀;社会各界应该加大对农民工权益的关注和支持。

只有通过多方合作,才能够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发展。

如何提高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

如何提高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

如何提高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农民工作为我国社会主要劳动力群体之一,其就业稳定性一直备受关注。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如何提高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从提高技能培训、完善社会保障、优化职业发展环境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四个方面探讨相关的策略和措施。

一、提高技能培训水平农民工大多数从事体力劳动工作,缺乏专业技能。

因此,加强技能培训工作十分关键。

政府应加大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投入,为他们提供多样化、实用性强的培训项目。

例如,设立技工学校、职业培训机构,提供免费或低价培训机会,培养农民工的技能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农民工在城市工作期间,往往面临着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缺失的问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应建立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确保他们在就业过程中享有基本权益。

同时,要督促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农民工缴纳社会保险,提高他们的保障水平。

三、优化职业发展环境为提高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必须创造良好的职业发展环境。

政府可以加大对技术创新和企业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农民工参与创新创业。

此外,还可以通过搭建招聘信息平台、提供职业咨询服务等方式,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职业发展渠道。

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和谐的劳动关系对于提高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至关重要。

政府和企业要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制定完善的用工制度,规范招聘、劳动合同和薪酬发放等环节。

此外,要加强对违法用工行为的打击,确保农民工获得应有的权益和待遇。

综上所述,提高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要加大对农民工的关注和支持力度,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优化职业环境以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农民工创造更好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环境。

只有这样,农民工才能实现就业稳定,并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与应对策略研究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要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2022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积极落实各类农民工稳岗就业政策。

同时也应看到,当前农民工频繁更换岗位、“攒不住钱”,导致企业、工厂出现“招工难、留人难”,因此了解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稳定性问题至关重要。

新生代农民工具有较为鲜明的群体特征,他们既从事农业又从事工业的特殊身份,决定了他们会受到城市和农村的双重影响及心态的差异性[1]。

新生代农民工中专及以上学历的人数较多,虽经历过就业培训,但大多从事的是非正式职业[2],处在就业市场的边缘,对职业技能提升有更高的需求[3]。

此外,这一群体往往倾向于通过消费来寻求认同感,尤其是购买一些品牌产品来获得别人的认同[4]。

总体而言,新生代农民工由于较优越的生活环境、较高的文化水平、多样化的职业以及不同的价值观念,使得他们对工作环境、工作强度、工作内容和薪资的要求态度鲜明,不再是老一代农民工被动接受的思想,而是积极主动摸索和频繁转变试验,以寻求更好的工资待遇和工作环境。

特别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的信息传递方式使新生代农民工接收到更多信息,并潜移默化使他们在对待工作环境和自身利益上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有研究认为,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稳定性的因素是多元化的,受教育程度、知识水平、工作环境、政府政策等都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稳定性有影响[5]。

具体而言,工资水平对就业稳定性有决定性的影响[6],就业稳定性与工作环境满意度、劳动合同签订、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工资收入呈现正相关,与性别呈现负相关[7];年龄、受教育水平对就业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80 前”的农民工就业稳定性比“80 后”的就业稳定性高;受教育水平越高的人就业稳定性越低[8]。

国家通过完善工人社会保障减轻公司的压力,使公司有能力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和工资收入,从而提高员工的就业稳定性[9]。

文章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现状,探究影响就业稳定性的因素,并从农民工、企业和政府等层面提出建设性意见,旨在为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稳定性问题提供一定的学理借鉴。

1 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现状1.1 就业数量规模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随着中国劳动力的数量不断攀升,农民工总量自2019 年的29 077 万人增长到2021 年的29 251 万人,外出农民工的数量也在增长。

一方面,由于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人们需求不断升级和增多,新的就业岗位和职业随着需求的变化而变化,使得各行业对人力资源数量的需求有所增加,因此农民工的规模也在不断增加。

另一方面,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1 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比例逐步减小,从2017 年的52.9%降至2021 年的48.2%,4 年减少4.2 个百分点[10]。

1.2 就业行业分布新生代农民工在较优越的家庭环境下成长,没有从事过体力劳动也不愿意从事体力劳动,以致他们在择业上更趋向于工作任务轻、多脑力、发展潜力大、技术含量高的工作。

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老一代农民工在建筑行业的分布率为18.7%,在制造行业的分布率为27.3%;新生代农民在建筑行业的分布率为9.8%,在制造行业的分布率为44.4%。

显然,新生代农民工不喜欢在工作环境差、工作比较累的建筑行业出苦力,更倾向于在工作环境好、工作强度低、工作时间短的制造业就业。

与老一代农民工群体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在工作的选择上与老一代农民工有明显不同。

1.3 就业区域分布新生代农民工的输出地中,东部占31.4%、中部占38.2%、西部占30%。

东部城市在改革开放后得到了快速发展,工资水平相比其他地区有较大优势,在收入和更多机会的驱使下,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更愿意在东部地区工作,人数输入比例占到71.1%。

而中部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由于交通不便、水运缺乏、政策倾斜度不够、高水平建设高校较少等,人口一直处于外流的状态,输出率达到38.4%,而输入率在13.5%左右。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西部发展政策的实施,吸引了新生代农民工向西部地区流动。

1.4 就业稳定性程度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稳定性相比老一代农民工较低。

清华大学社会系课题组的调查数据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在一个岗位工作的时间很短,短工化的趋势增强。

比如,2018 年老一代农民工就业年数为4.540 年,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年数为1.649 年;2020 年老一代农民工就业年数为4.197 年,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年数为1.517 年。

就业稳定性是老一代农民工的1/2,频繁更换工作既不利新生代农民工的发展,也不利于企业发展,因为企业培养人才需要消耗大量时间和金钱成本。

2 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稳定性的现实意义2.1 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工农间的差距、城乡间的差距、地区间的差距和收入差距,是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的不协调局面。

在新时代不仅要关注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也要解决农民就业的问题。

现阶段,农民工选择外出打工提高家庭收入,改善生活质量,也刺激了农民消费,同时农民大规模进城就业,间接促进土地使用权的流转,使土地经营呈现出规模效应,缩短了城乡间的差距,由此也促进了我国经济产业结构升级。

2.2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因素农民工群体外出打工是家庭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表明,50 岁以上的农民工年龄从2017 年的21.3%增长到2021 年的27.3%,而新生代农民工逐步成为家庭收入的重要支柱,并且面临父母养老、买房、结婚、养育儿女等责任。

提高就业稳定性可以使新生代农民有固定工作,为家庭带来稳定收入,维持家庭日常生活。

总之,农民工外出就业能够释放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增加其年收入,提高家庭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提升农民群体的获得感与幸福感,进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2.3 促进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城乡矛盾是我国二元经济结构下的产物,农民工和工人之间的不同待遇损害了农民工应有的权益。

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妥善解决,将延缓我国迈进共同富裕的进程。

农民工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贡献,在我国工业化发展初期,人口优势使我国工业得到了飞速发展,而农业、农村和农民则在国家工业化进程中付出了很大的牺牲。

进入新发展时期,国家应该重视农民工这一群体,多举措稳定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促进其工资性经济收入的提升,继而加快推进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3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稳定性的影响因素3.1 就业制度与收入水平就业歧视在我国屡禁不止,难以形成公平竞争的就业环境。

就业歧视指以户籍地、年龄、职业、性别、文化程度、国籍、宗教信仰等条件作为准入门槛,限制从业人员的平等就业权利。

一方面,现阶段我国在乡村居民就业方面存在歧视现象,包括在社会保障、市场准入、社会福利等方面受到不公的待遇。

只有消除就业歧视,才能充分调动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加就业的稳定性。

另一方面,新生代农民工收入低、工资增速慢,随着物价水平提高生活成本也在提高。

据《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新生代农民工月平均年收入3 650 元。

《2020 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中农民工人均月收入4 070 元,与城市职工相比较低,许多农民工并未达到最低工资水平。

3.2 劳动力供求市场与人力资本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资本积累的实质是劳动力的增加。

当资本进入一个新的领域时,这个领域的劳动力需求增加,如果劳动力对资本的供给低于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就会出现“劳动力短缺”现象。

我国劳动力市场需求增大而人口呈现老龄化,使得劳动力资源短缺日益明显。

近年来,“农民工短缺”现象已经蔓延到中西部地区。

我国劳动力供需市场的变化和资本的快速积累,导致对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大,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选择越来越多,一份工作的持续时间越来越短,从而使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稳定性越来越差。

人力资本是劳动者个人能力的一种体现,不会凭空形成,也需要资金的投入,在社会生产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新生代农民工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可以视为潜在的就业竞争力。

正常情况下,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技能越高,外流比例越大。

我国农民工高中教育率为16.7%,初中教育率为55.4%,小学为14.7%,未上过学的为1%。

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比老一代要高,大专以上受教育程度为12.6%,高中以上受教育程度19.8%。

总体上看,新生代农民工的总体文化水平有所提高。

4 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稳定性的途径4.1 政府层面一是调整产业结构,完善就业制度。

第三产业能容纳更多类型的农民工群体,可以充分吸收现存的剩余劳动力,应大力推动服务业的发展,使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并存。

不仅要注重传统服务业的发展,更要为农民工拓宽现代新兴的服务业渠道,为更多农民工提供就业机会,从而达到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稳定性的目的。

平等的就业环境有利于从业者通过竞争和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个人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就业稳定性就会提高。

农民工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石,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制造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农民工。

建立标准统一、公平开放的劳动力市场,逐步打破就业制度的不平等待遇,为城乡劳动力顺畅流通提供条件,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

二是转变工作观念。

新生代农民工的权利和需求往往被忽视,一方面由于新生代农民工的特殊性,不能直接将自己的意愿反映给管理者和决策者;另一方面由于新生代农民工身份模糊、社会地位相对较低,国家政策难以直接惠及到他们的利益。

因此,为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地位,管理部门和政策制定者必须改变工作思路,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关怀,深入基层一线了解农民工需求,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

对实地调查获得的数据进行系统收集和汇总,制订具有便捷性、可操作、针对性的政策,切实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使其更好地融入城市,从而提高就业稳定性。

4.2 企业层面一是改善用工环境。

工作环境直接影响员工的身心健康。

企业应建立和完善工作环境,科学合理地为员工安排作息时间,使农民工可以安全稳定就业。

工作环境不仅包括完备的硬件设施,还包括企业内部的文化软环境。

新生代农民工缺乏的是社会知识,需积累社会资本提高社交经验水平,企业应积极听取员工的意见,站在员工的角度分析考虑问题。

二是按需组织培训。

企业发展与员工能力息息相关,提升员工的业务素质是公司快速发展的前提,组织培训可以达到提高员工业务素质的效果。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在不同阶段根据现实人才需求,对农民工适时进行专业教育和技术培训,通过培训提升员工的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从而为企业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础。

三是创建企业文化。

新生代农民工年纪小、活力充沛、视野独特、学历高,使得他们在某些方面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有一定的超前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