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圣谛
四谛法
“集谛”所指的是贪等诸烦恼,能集起六道的果报,分开来说,就是“见惑”和“思惑”。“见惑”是照见真理的时候,就可断除
的惑;“思惑”是断见惑后,还要经过思维,修习真理才可断除的惑;“见惑”是妄见,不明白四谛的真理;“思惑”是迷情,迷于世间的事情。“见惑”的内容是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贪、瞋、痴、慢、疑十种妄见和烦恼。“思惑”的内容只有贪、瞋、痴、慢,而没有种种的妄见;因为在见道时(即照见真理之时)已断去那些妄见了。思惑比较见惑难断,所以有“见断如破石,思断如藕丝”之说。我们众生有了这“见、思”二惑,所以就要造出许多的善业和恶业,也就要被业力牵引到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道中去转那轮回的圈子了。
佛教中世出世间一切诸法,均逃不出“因果”二字,所谓“果不离因”,无因不成果。就“四谛”来说:苦是集的果,集为苦的因,灭是道的果,道为灭的因。因为若果众生没有贪瞋痴等的集因,怎能招感生死的苦果?若无精进道法为因,又怎能证得涅槃寂灭之果?故四圣谛照顺序来说,应是先因后果,即为集苦灭道,因为果易晓而因难知,欲使其容易化导,所以先示苦相,令其厌离,次示业因,使它断集,继则先示以涅槃清净之乐,令其欣慕,然后再以道法令其修持,意旨要其“知苦断集,慕灭修道”。因此之故,而先说果而后说因,故为苦集灭道。
二、集谛:亦称为苦集谛。集是招感性,是自己内心所起的无名、贪(无厌的物欲)、瞋(气忿的言行举动)、痴(事理不明的自然心理)等所驱使,去妄造一切恶业,依业受报而招集得来的,故称为招感性。依照佛陀的看法,世界的一切皆由于因果关系而生灭起伏著的,无论怎样细微的事象,也不能存在于因果关系之外。由于我们不知世界真如的“无明”,生起种种的执著、欲望,皆由身、口、意三方面所造出来的业,而业力积集为业因,招集相应其业的苦报,产生的苦果。换句话说,苦果的远因是无明等惑,近因是业,就是一切种种恶业,皆由无明生起“我执”,而执著「我想”为根本,所以苦的根本原因归纳是“我想”。现在很多年青人,就因为“我想点就点”,因此造出种种损人不利己之事,“想做就去做”,不顾后果,就因为“我想”、“我执”太重,把“我”放在第一位。现在的苦果是过去的惑业所生 未来的苦果是现在惑业所生的。又苦果存在之处,常伴以惑业,所以惑业与苦果常互为因果,从无始来即循环相续不已,反覆的受诸生死苦论。因是能招集生死等,故称为“集谛”。
达磨难陀长老:四圣谛
达磨难陀长老:四圣谛四圣谛达磨难陀著魏菩韬译为什么我们在此?为什么我们对于自己的生命感到不快乐?什么是我们不满足的原因?我们如何能够见到不圆满的止灭及体验永恒的平静?佛陀的教理乃是以四圣谛为基础的。
明白领悟四圣谛的道理就是了悟及透视现象事物存在的真正本性,包括对于自己生命的全然了知。
当我们认识到所有现象事物都是无常的、不圆满而导致苦脑的及缺乏任何固实不变实体的,我们就会信服真正究竟而永恒的幸福是无法于物质的拥有及世俗的成就中觅得,而是必须只有透过精神净化及开展智慧才能达到。
四圣谛乃是佛陀教理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佛陀曾说正是因为我们无法真正了解四圣谛真理,我们才会在生与死之中持续流转不已。
正是在佛陀初转*轮第一次说法中,佛陀在波罗奈的鹿野苑向五位比丘开示了四圣谛与八正道的真理。
什么是四圣谛?它们是: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导致苦灭之道圣谛。
巴利文Dukkha 具有多种涵义。
此字通常被翻译成「苦」或「不满意」,但是这个字在四圣谛之中代表着更深入、更宽广的涵义。
Dukkha 不仅包含了一般受苦的意思,同时也包括了诸如不完美、根深蒂固的苦厄、不永恒、不圆满、不安稳、激动或无明。
当然,无论如何,Dukkha包括了身、心的苦痛:生、老、病、死、怨僧会、爱别离、求不得。
然而,很多人不明白:甚至在感到喜悦与快乐的期间都还有Dukkha 的存在,因为这些喜乐的状态都是无常的、不永恒的,并且会随着因缘的改变而逝去。
因此,苦谛涵盖了整个现象存在,在我们的幸福与悲痛中,在我们生命的每一个层面中。
只要我们生命存在着,我们便深深地受制于苦的真理。
一些人士会以为用苦、不圆满等观点来评视生命乃是对生命颇为悲观的印象。
这并不是悲观,而是如实地审视生命的本质。
如果有人生了某种疾病而拒绝承认自己有病,结果则是拒绝将疾病治好,我们不会认为如此的心态是乐观的,两会认为这仅是愚笨的行为。
因此,藉由悲观或乐观,一个人皆无法真正领悟生命的本质,因而不能以正确的剖析来处理问题。
佛教基本理论
佛教基本理论1.四圣谛谛(satya)的含义是实在、真理。
四圣谛即苦、集、灭、道四谛,是对人生现象的评价和解脱痛苦的指示。
四圣谛是佛教理论的总纲,佛教的其余说法都是围绕着它而发挥、推演出来的。
苦谛认为生存就是痛苦,有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取蕴八苦。
生苦:胎儿在母亲肚子里住胎十月,如同关在黑暗的地狱中,母亲喝热汤,要受热烧之苦。
婴儿出生,冷风刮到身上,如同刀刮一样。
从婴儿成长为少年、青年、壮年、中年,种种痛苦连绵不断。
老苦:进入老年,须发变白,牙齿脱落,眼花耳聋,肌肉松弛,神志不清,接近死亡。
病苦:包括里里外外的身病和忧愁悲伤的心病。
死苦:有生命无常最终死亡和遭遇偶然事故或灾难而死亡。
这四种是人的自然属性方面的痛苦。
怨憎会:想躲开憎恨的人和厌恶的环境,却不得不会合在一起。
爱别离:想同喜爱和人和环境永远相处,却不得不分离。
求不得:想得到喜爱的东西,却偏偏得不到。
这三种是人的社会属性方面的痛苦。
五取蕴:五蕴又译为五阴,指色受想行识,佛教认为人体由此五种因素构成,故特指人身。
取是执著贪爱的意思。
五蕴与取结合,就产生各种贪欲,招致各种痛苦。
这一种是说人的肉体精神存在就是痛苦。
中国僧人为了说明人生痛苦,就说人的面容是个苦字,眉毛是草字头,眼睛和鼻子合成十字,嘴是口字。
集谛说一切存在都是由条件集合而成,苦也是这样,从十二因缘说、轮回说分析产生人生各种痛苦的理由和依据。
灭谛阐述断灭贪欲、痛苦,达到最终解脱境界涅槃的道理。
道即道路、方法,道谛阐述达到涅槃境界所应遵循的正确途径,即八正道。
2.十二因缘十二因缘说是佛教对人生现象的解释,认为生命是一个连续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其产生和发展依赖条件,分为十二个互为因果联系的环节。
"无明"缘"行":由前世因缘带来的愚痴无知(无明)产生(缘)种种世俗意志活动(行)。
"行"缘"识":世俗意志形成心识,在相应处所投胎。
智慧的开启
智慧的开启在我们深入探讨智慧之前,让我们了解一下智慧是什么?要了解智慧就必须了解什么是无明,一个不了解四圣谛的人。
可以说在生命中也是无明的,四圣谛就是苦圣谛;集圣谛;灭圣谛;道圣谛;四圣谛如果仅从知识的层面了解的话,并不算是真正的了解四圣谛,依据佛法;必须要从经验的层次来了解四圣谛;才算是真正的了解。
第一苦圣谛;有些人也许会感受得到,生命之中有某些不如意的事情产生,因此会感觉到痛苦,可是这只是表面上的痛苦,在深层领域里都还有更细微的痛苦,如果不能够真正的了解苦圣谛的意涵,就会对佛法产生误解,认为佛法是悲观的,因为世界上还有那么多顺意的事情,为什么佛法总是说苦呢,可是佛陀的教法是绝非悲观的,佛法是非常务实的,如果仅提起痛苦而不谈到解脱痛苦的方法,那就是真正的悲观。
可是佛陀告诉我们苦是有的,佛陀又告诉我们有离苦的方法。
想要真正的了解苦圣谛的话,那就必须从经验的层次来了解痛苦,痛苦是来自于我们内心产生的贪,执著,攀缘,想要获得维持我们喜欢的东西,如果说能够从经验的层次来了解什么是苦,痛苦的原因的话。
那么另外的两个圣谛,也就可以从经验的层次真正的了解,如果我们不能够了解,我们的痛苦是因为我们想要的东西,没有在生命中出现。
我们不想要的东西却在生命中出现,那么我们就不是真正的了解痛苦。
也没有办法解脱痛苦。
是的,在比较粗的表面层次里头,如果我们所希望的事情没有发生。
我们必然会感到痛苦。
我们不想要的东西,却发生了。
也必然感到痛苦。
如果不能够真正的理解苦的话。
一个人就会将他全部的精力,用来追求他所想要的东西。
用来逃避他不想要的东西。
佛陀要我们来真正的了解一切诸法的实相。
不仅仅是从表面的层次来了解,还要从内心里头。
我们身体之外来了解一切面目。
比如说一个人得到或是赚取了他想要的东西,变得吝啬的话。
就会有痛苦产生。
在外界的事物跟内心的痛苦之间是有关联性存在的。
当我们开始来观照我们身内的实相的时候。
将内外搭上线的。
那才是真正苦的来源。
运用四圣谛消除MBA学习中的烦恼
1
2
悲观时怎么办?
01
02
03
04
05
06
做事不能犹豫不决,优柔寡断,因为时机是不等人的,犹豫不决会错失良机。
优柔寡断者的类型有:
缺乏自信者
很难确立自己的目标者
有依赖心理者
被别人目光所左右者
犹豫心理
积累知识经验
进行思惟训练
若能具备戒定慧
智慧的发生是空与有两个因素的作用,空与有的微妙关系一个生活的最高智慧。
05
待人处事,要保持不被境界所牵动的态度,要保持不被贪欲蛊惑的定心,要保持不被冒犯所激怒的平静,这就是禅定。
03
定是指一个人的自我肯定和自我控制能力。
01
慧是指自己不被物欲蒙蔽,不被成见所障碍,不受情绪所干扰时,流露出来的省察力。
03
从失败的原因上
悲观者倾向于将失败解释为个人原因,认为自己要为失败完全负责; 乐观者认为失败虽然有个人原因,但不只是个人的原因,有时一些无法抗拒的因素也影响着成败。
从时间难度上
悲观者把失败解释成永久性的; 乐观者认为,一次失败是暂时的。
01
悲观者与乐观者不同
改变悲观的原则: 要朝好的方向想 不要过于挑剔 偶尔也要屈服 要意识到自己是幸福的
苦谛是众生现实生活、生命状态的真实反映。
一是庸流之辈。
一是胜者精英,
胜者有意苦,而庸流有身苦。
在世间,人大致分有两类: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集谛是对痛苦根源的揭示。来自人生的本质是苦,每一个人在一生中,都有痛苦的经验,没有不曾受到痛苦的折磨,只是受苦的程度不同而已。
人生的问题根源虽然与外界环境有关系,但主要还是根源于有情生命的内在。
四圣谛
四圣谛(一) 2005/9/15课程之手抄稿这门课的主题是「四圣谛」,在讲解时会配合「十二因缘」,结束之后,接着讲如何把四圣谛与道次第(科判)之间的关系结合、互相呼应。
三大寺的传统里,若一堂课的开始学生很多的话,视为是一种好的缘起。
我们这里的场地很小,所以今天感觉人很多。
以前在印度菩提迦耶每年过年都办法会(神变节祈愿法会),通常格西的考试也放在这个时间举行。
在法会开始的前一天,僧人们都会先排位置,就有点像开幕的味道。
这时,本来是不需要很挤的(因为地方很宽啊),但大家都会故意挤来挤去,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有此一说:开幕时挤一点,以后会旺!所以今天,就请大家挤一挤吧!这门课,主要的对象是尚未接触佛法的人,或是已接触佛法,但想明白如何把佛法运用于生活上的人而开的。
所以在内容上,讲的是一些比较简单但是与生活有关的佛法概念。
另外,要对新同学说声抱歉,因为我的国语很差,让大家听得有点吃力,抱歉。
在课堂中,若大家听到一些陌生的佛法名词,可以先记起来,比如:「四圣谛」,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佛法名相。
它讲的,是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为什么佛陀讲经时要讲这个?由于佛陀非常关心众生的离苦得乐,所以才讲这个。
因此,在学四圣谛时,各位要把它与自心的离苦得乐结合,否则就只是把四圣谛放在书里,无法与生活上离苦得乐的感受结合起来,那么佛陀对我们讲这些就失去意义了。
佛,是因为关心我们对于离苦得乐的渴望与需求,才讲四圣谛。
那么,我们的感受与四圣谛究竟有何关系?我们都想离苦,但是却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苦,苦的因也不懂,由于这二个原因,所以我们没有办法脱离轮回的苦。
因此,「苦集二谛」是为了我们希求离苦而讲的。
其次,我们希望获得快乐,佛陀看到我们对快乐是那么样地渴望,心里很不舍,而讲了得到快乐的方法「灭道二谛」。
若我们很想脱离苦,就必须先了解苦在那里?佛陀在苦谛中所讲的到底有没有道理?若觉得对,再去看佛陀在集谛中所讲的,苦的因究竟在那里?要把佛陀所讲的,与我们平常渴求的脱离苦与脱离苦因的愿望结合在一起。
三乘佛法心要--四圣谛
【三乘佛法心要】——四圣谛创古仁波切苦圣谛苦圣谛是全然理解痛苦。
大家显然都觉察到痛苦的存在,而且当饥饿、寒冷或疾病的觉受产生时,他们也认知到其中的痛苦。
但是,苦圣谛包括对一切痛苦的觉知,因为它涵盖了痛苦的自性和本质。
它包括对潜在及显著的痛苦的认识:显著的痛苦是立即的痛楚或目前的困境;潜在的痛苦则比较难了解,因为它开始的时候是快乐,但是基于它的本性,这种快乐无法永远持续,而且必定会改变。
由于快乐必定会转变为痛苦,潜在的痛苦可以说是无常的快乐。
例如,当我随着最尊贵的噶玛巴一起去不丹时,不丹国王邀请我们去皇宫。
不丹的皇宫非常华丽,国王的内殿也是美仑美奂;仆人很多,他们的态度也都十分尊敬及顺从。
可是,我们发现纵使他拥有如此多美好的事物,国王本人的内心却有很多痛苦。
国王说噶玛巴的来临让他大感安心,他强调由于他遭遇到的各种困难,噶玛巴的访问对他深具意义。
我们往往认为某种情况会带来难以想像的快乐,但事实上那种情况含有极大的烦恼。
当我们想到那些确实很幸运的众生——天神或非常富裕及健康的人——时,他们拥有的似乎尽是快乐,我们很难理解这种现况的根及本质其实是痛苦,因为现况必定会改变。
什么是快乐?由于它的究竟本质,快乐往往意味着往后的痛苦。
没有任何世俗的快乐会持续很久。
世俗的快乐包括变迁的因素,也就是俱生的痛苦。
因为这个理由,苦圣谛所指的的痛苦的觉知,不只是立即的痛苦,还包函各种潜在的痛苦。
佛陀开示苦圣谛,因为世俗的一切事物都是痛苦的一种形式。
假如一个人不自觉自己在受苦,他永远都不会有铲除这种痛苦的动机,因此他会继续受苦;当他觉察到自己在受苦时,他可以设法克服这个痛苦。
就较微妙的痛苦来说,如果一个人很快乐,但觉知这种快乐本身含有痛苦的种子,他就比较不会依恋这种快乐。
那时候他会想到:“噢!这似乎是快乐,但是它含有俱生的痛苦。
”然后,他就会想要脱离它。
苦圣谛的要义就是对痛苦的觉知。
一旦我们对痛苦的本质有很清楚的认识之后,我们就可以真正开始避免痛苦。
佛教心理学视角下“四圣谛”对当代的价值解析
佛教心理学视角下“四圣谛”对当代的价值解析作者:泽仁姆来源:《世界家苑·学术》2018年第01期关键词:佛教;心理学;四圣谛;价值;解析一、四圣谛的概念“四圣谛”(The Four Noble Truths)是佛法的精华,又称为“四妙谛”属于佛教教义,是佛陀和佛教徒所说的具有教育和指导意义的教言。
内容包括世间的苦(称作苦谛),苦的原因(称因谛或集谛),说苦的消灭(称灭谛),灭苦的方法(称道谛)。
“谛”是真理的意思。
笔者认为,佛教四圣谛立足于现实人生,深切关怀一切有情众生,乃至无情世界的生灭苦乐,因此它的内容和功能从站在佛教心理学的视角看注定对众生心理健康和行为规范有不可忽视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二、心理痛苦的共同性——苦谛佛殿中有三种苦相。
第一,苦苦相,就是遭受到饥渴、寒热、疾病等逼迫而感受到的痛苦。
第二,坏苦,是指遇到乐事变迁,如众生由富贵变为贫贱;健康状况的改变;亲人离世等痛苦。
第三,行苦,即众生由于事物迁流无常而产生的苦。
苦也是现实社会中随处可见并真实存在的,比如:当今社会,作为富人在财富、地位、权力已样样不缺情况下,内心却无法填满自身欲望而充满了极大的压力和不安等痛苦。
然而,对一般民众而言,大部分人都有无财、求财、谋财、守财、失财的痛苦经验。
正如根顿曲佩大师所说:“高官心里有大苦,小民身上有小苦。
”三、心理痛苦的原因——集谛集谛阐述众生一切痛苦根源都可以归依为某某烦恼,即贪、痴、慢、疑、不正见等烦恼。
比如贪为例:对金钱、权利、地位等的过分贪欲,使人失去清晰的意识、清净的心态,造成盲目(痴)的念头而作出一些自杀、犯罪的极端行为。
佛教认为人生本质为苦、无常,但一部分众生因为无缘接触佛法,无法了解无常、无我,则常常把人生看成是快乐、恒常不变、有我的空间模式,一部分众生明白无常、无我的本质,明白“我执”造成的痛苦等真理,但因为无法正确观注“贪”的生灭无常,选择壁之不论“苦”无处不在的事实。
09四圣谛
粉碎沙堡(1)應循所邀講的題目四聖諦(cattàri ariyasaccàni),今天的開示是有關第三聖諦──苦滅聖諦(dukkhanirodha§ ariyasacca§),即證悟涅槃、阿羅漢道果──的六堂開示的第三堂。
今天,我們要探討為什麼我們時常擁有對涅槃的無知見解,然後再探討什麼構成對涅槃的正確見解。
(2)對涅槃的無知見解,至此我們已經討論的是貪欲涅槃(貪欲的進展)1、民主涅槃(一切涅槃都平等)、可以透過越渡到達的地方涅槃(它處於外在的某個空間)、作為一個生命界的涅槃(投生到一個永生的生命界)及潛藏於一切事物裡(我們已經擁有涅槃)、作為生命的原來實質的涅槃。
2為什麼會產生這些對涅槃的無知見解?因為我論取(attavàdupàdàna§),這也可稱為身見(sakkàya diññhi)。
身見因為我們視色、受、想、行與識這五蘊為我而生起。
(3)身見有兩個極端:1請見「抓癢、抓癢、抓癢」。
2這四種見解在上一講「世界的盡頭」裡有討論。
1.斷見(uccheda diññhi):我們認為死亡時便會自動地證得涅槃,因為我們認為身體死亡便是滅盡自我:這是唯物論,也是現代正統信仰。
2.常見(sassata diññhi):我們想像涅槃為證得永生的境界;融入於永恆、遍滿整個宇宙的心;原來的實質等等,這以許多種形態呈現出來,包括現代的「精神」正統信仰。
我們可能因此相信這種過程是自動地發生,或相信需要付出一些努力,也可能相信這只需要一種獨特的見解、上天的挑選等等。
(4)然而,還有更古怪的極端:包含這兩種極端的極端。
佛陀解釋:3「在此,比丘,某人擁有此見:『這是自我,這是世界:死後,我將常在、常存、永恆、不變:我將永遠存在。
』」這是常見。
接著我們聽聞此法:「他聽聞世尊或世尊的弟子教導,為了去除一切立足處、決定、纏擾、執著與潛在傾向,為了平息諸行,為了捨棄一切執取,為了滅盡貪愛,為了離欲,為了滅盡,為了涅槃的法。
佛教中的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是什么?
佛教中的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是什么?四圣谛的次序一、苦谛:说明世间是苦果。
我们要知道苦有如病,应该遍知,这是世间的苦果,也是生死的流转。
我们要知道所有的病,才能医治它。
二、集谛:说明业与烦恼是苦的根源。
我们要知道病苦的原因,将之断除。
这是世间的因果,也是生死的流转,但是它指出我们生死流转的原因。
三、灭谛:说明解脱与证果。
众生无时无刻不在病苦中,我们要知道没病苦的快乐是怎样的?要认识怎样的人是没有病苦的?要证知怎样才是没有病?这是指出世间的果,就是解脱、清净的境界--涅盘。
四、道谛:说明离苦的道路。
我们要知道修道的方法有如良药,应该修学。
这是指出世间的因,我们应该学习、掌握一些修道的方法,努力不懈地修行,最后就可解脱生死。
八正道(一)正见,又作谛见。
即见苦是苦,集是集,灭是灭,道是道,有善恶业,有善恶业报,有此世彼世,有父母,世有真人往至善处,去善向善,于此世彼世自觉自证成就。
(二)正思惟,又作正志、正分别、正觉或谛念。
即谓无欲觉、恚觉及害觉。
(三)正语,又作正言、谛语。
即离妄言、两舌、恶口、绮语等。
(四)正业,又作正行、谛行。
即离杀生、不与取等。
(五)正命,又作谛受。
即舍咒术等邪命,如法求衣服、饮食、床榻、汤药等诸生活之具。
(六)正精进,又作正方便、正治、谛法、谛治。
发愿已生之恶法令断,未生之恶法令不起,未生之善法令生,已生之善法令增长满具。
即谓能求方便精勤。
(七)正念,又作谛意。
即以自共相观身、受、心、法等四者。
(八)正定,又作谛定。
即离欲恶不善之法,成就初禅乃至四禅。
十二因缘无明:人与生惧来的蒙昧无知行:由无知而引起的各种欲望和意志识:由欲望和意志引起的人的精神统一体名色:由识引起的人的精神和肉体六处;指人的六种感觉器官,即眼、耳、鼻、舌、身、意(即心)触:指感觉器官与外界事物的接触受:通过接触而引起的苦乐感觉爱:由感觉而引起的对乐的事物产生的贪爱之心取:由贪爱而产生的追求和执着之意有:因追求和执着而造成的生死环境生:有了生的环境就有生命的产生老死:有生就必有衰老和死亡佛陀说世间上无论那一个修行者,如果他不知道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的三法印,他就不能认识诸法的根本;他如果不修学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的八圣道,他就不是真正的修道者,就不能获得自在和解脱。
4-早期佛教的基本教义-四谛
• 摆脱因缘关系需要“断集”。
6 五蕴、苦、集
灭谛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苦:人生苦
灭:修正目标
集:人生苦的原因
道:修正方法
1 灭谛
• 十二有支缘生法:消除苦的方法——灭谛 • 一切行无常,是则生灭法。生者既复灭,
俱寂灭为乐。
l ——《杂阿含经》
l 从轮回中解脱
3业
• 婆罗门教的观念 •业
l “作为”之义 l 有所作为就不会消失,总要造成决定性的影响
4 缘起法
• 基本内容
l “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 l 因果关系:一切作为都有它的作用,这就是业
,业就要产生后果; l 条件关系:事物存在是有条件的,人我的存在
依靠五蕴和合,五蕴解散则人我空。 l “人我空”,没有一个常存不变的精神主体如
《阿含》
l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波罗奈仙人住处鹿野苑 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圣谛。何等为 四。谓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 迹圣谛。若比丘于苦圣谛已知.已解。于苦集 圣谛已知.已断。于苦灭圣谛已知.已证。于 苦灭道迹圣谛已知.已修。如是比丘名阿罗汉 。诸漏已尽。所作已作。离诸重担。逮得己利 。尽诸有结。正智善解脱。佛说此经已。诸比 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杂阿含经》。
化而寂然常住之法。 • 寂灭:从因缘轮回中超脱出来,解脱,涅槃。
2 涅槃
• 涅槃
l 意译为寂灭、灭度等。 l 古印度诸宗教通用的观念,在婆罗门教、耆那教
中也使用。 l 本义一般认为是“把火吹熄”的意思。 l 在佛教里,它被当成是获得解脱的目标。就是说
,无明烦恼之火熄灭了,从因缘轮回中解脱出来 了,从而达到了最高的寂静,最大的安乐。
第二章破诸相第四节四圣谛空
第二章破诸相第四节四圣谛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义要释遍照金刚唐密第五十代普门传灯大奢黎冯达庵撰述后学弟子普式录要第四节四圣谛空审察法理真正无误,谓之谛。
对苦集灭道四种审察,谓之四谛。
以符真理,故以称真谛。
能证之者可名圣人,故又名四圣谛。
二乘依脑审察;大乘依心审察,故浅深不同。
(一)二乘观法二乘,即小乘声闻和中乘缘觉合称。
声闻乘固以观行四谛为唯一法门。
缘觉乘亦未尝离此法。
所谓十二支缘起,乃就四谛而编重集谛之如何牵引耳。
故基本观法一致。
(甲)苦谛洞悉三界六道众生受分段身之苦报也。
苦者,六尘压抑身心,忍受维艰之境也。
审察苦之现象而排比之,谓之苦谛。
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
六道为欲界所具足,即天、人、阿修罗、鬼、畜生,地狱六趣也。
色界无色界,惟有天趣。
其中享用虽各不同,然皆以分段身为享用之主,分段身为浮尘根所构成。
对于有限之寿命曰分。
对于有质之形相曰段。
分段身与外尘和合时,固有遂意之乐。
更多指意之苦。
所谓苦报者,分段身所招之反应力也,苦之种类略分如下:(1)二苦一曰内苦,二曰外苦。
内苦二种:忧愁嫉妒诸烦恼属心苦;疾病疲劳诸烦恼属身苦。
外苦亦分二种:盗贼虎狼等患属人事苦;风雨寒热等患属天然苦。
(2)三苦一曰苦苦,由苦境逼迫时所感之苦恼也。
二曰坏苦,由乐境破坏时所感之苦恼也。
三曰行苦,由内外境变迁无常所感之苦恼也。
(3)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盛八种苦境也。
前之七苦其义易知,五阴盛苦,乃五蕴炽盛所生苦况也。
认假作真,取销不得,识蕴炽盛所致也。
循习惯动、欲罢不能,行蕴炽盛所致也。
遇墙则阻,遇水则溺,色蕴炽盛所致也。
三苦为患,受蕴炽盛所致也。
妄想不息,想蕴炽盛所致也。
(乙)集谛洞悉致苦之因,为有漏诸行也。
有漏者,有所留滞之义,亦遗漏义。
即是法性不能随起随落,恒为烦恼所牵。
故造因不论善恶梵,总属有漏之因。
受果不论苦乐舍,总属有漏之果。
行即行法,乃有为法之别名,非限于作业也。
是知分段身所致苦报之因,即由有漏诸行所集成,审察此中理路,谓之集谛。
佛家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佛家四圣谛说四圣谛,也称四真谛,简称四谛。
“谛”是梵文的意译,具有“实在”或“真理”的意思。
“四谛”即佛教的四个最基本的真理,包括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四者。
1,苦谛。
苦谛,是佛教对现实世界的根本看法,是佛教对现实世界最基本的价值判断。
它认为,包括人在内的一切众生的生命存在的根本意义就是一个“苦”字,生命所包含的其实是无尽的烦恼、不安、困惑、痛苦。
这里“苦”的涵义,主要不是指生理上和感情上的痛苦,而是泛指精神的逼迫性,即心理意识上的逼迫恼忧的意思。
佛教认为,世俗世界中的一切都是变迁不息的、没有恒常的,众生对自我不能主宰,而常为生命的无常患累所逼,因此没有安乐,只有痛苦。
可以说,对于众生来说,生命的无常,是人生痛苦的根本原因和基本标志。
2,集谛集谛的“集”,本意是“招聚”或“集合”,集谛是指造成世间人生及其苦痛的根本原因。
对于这一问题,集谛主要从十二因缘和业报轮回两方面进行了阐述。
佛教认为,一切众生都处于十二因缘(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的不断生死轮回过程之中,在轮回过程中遭受着痛苦。
而众生之所以在十二因缘中轮回不断,原因在于众生自身所造的业力。
“业”就是行为或行动,佛教一般将业分为三种,即身业、语业、意业,涵盖了众生一切身心活动。
佛教认为,众生身心不断进行造作活动,就是在不停地造业,而所造之业作为一种原因,必然会招致相应的业果。
随业因的善恶性质不同,招致善恶不同的果报。
如此因果不绝,循环往复,故使众生生死不断,轮回不已,痛苦不止。
3,灭谛灭谛的“灭”,是指人生苦难的灭寂、解脱。
灭谛是指断灭世俗诸苦得以产生的一切原因,是佛教一切修行所要达到的最高目的。
灭谛也称为“爱灭苦灭圣谛”和“苦尽谛”。
“爱”,即贪欲。
灭尽贪欲就是灭除痛苦的根源,而灭尽贪欲也就灭除了痛苦。
灭谛阐述的正是灭尽贪欲,灭除痛苦,令其不再生起的道理。
佛教常以“涅槃”概念来标明灭寂的最高境界。
4,道谛道谛的“道”,指道路、途径、方法。
法谈摘录系列︱《四圣谛》篇
法谈摘录系列︱《四圣谛》篇《四圣谛》隆波帕默尊者微法谈2010年11月14日00:00:45~00:01:371、很多人的修行之路坎坷崎岖,只因一直追寻快乐、宁静与好。
只有这么一点追求,只求这些无常之物,因此才会得而复失,失而复得,难道修行一辈子,只为了追求这些吗?太肤浅了。
不计其数的人以修行来追求快乐、宁静、好,不知这仅仅是附赠品,而非修行的目的。
我们修行是为了——照见实相。
如此才能领悟至高无上的真理——“四圣谛”。
2010年11月14日00:01:52~00:02:412、“四圣谛”中的第一圣谛是“苦谛”。
何谓“苦”?色与名本身就是苦,也就是我们的身与心本身就是苦。
对于“苦”的职责是什么?是“知道”。
要去知苦,而非断苦,或逃离苦。
怎么逃都逃不掉的——逃到南北极,也得带着身与心,身与心本身就是苦,跑到南北极怎么能不苦?逃往月球,还是得带上身和心,相当于带着苦一起去了。
因此,我们无法逃离苦。
修行并不是为了要逃离苦,而是为了知苦——去觉知身,去觉知心,多多地觉知,不断观照下去。
所以佛陀开示道:对苦的职责,是去“知道”。
0 02012年9月7日A00:00:37~00:00:473、称为“苦”的事物——佛陀开示道:总而言之,五取蕴就是苦。
2011年3月27日B00:45:42~00:45:464、真正的修行并非遁世,而是去不断认识世间。
0 02010年11月14日00:02:42~00:03:455、第二个圣谛“集谛”,即苦生起的原因——心里面的冲动和欲望。
比如就在刚才,我们成为“鬼”之前,感觉到吗?心中先生起了“想要”,心贪了起来,欲望生了起来,于是便进入了“鬼”的域界。
若“想要”生起而未能如愿,“嗔心”就会紧随而至,我们便会跨入地狱众生的域界。
“想要”生起,得不到满足,嗔心会生起;“想要”生起,想要满足它,这时“贪心”就渗透进来了——想要拥有、想要成为、想要得到;想要没有、想要不成为、想要不得到、想要不碰到……对于“欲望”的职责,是“断离”。
69.感受与四圣谛
(Samahito sampajano, sato Buddhassa savako;
vedana ca pajanati, vedanananca sambhavam.
Yattha ceta nirujjhanti, magganca khayagaminam;
vedananam khaya bhikkhu, nicchatonicchato parinibbuto'ti. 6)
受相应三摩地经(Samadhi Sutta of Vedana-samyutta)中清楚地描述了整个过程:
专注、觉知、时时彻知无常的佛弟子,
以智慧了知各种感受,其生起与灭去,以及诸受灭尽之道。
到达感受灭尽(经验到感受的所有范围,并且超越感受)的禅修者,
是挣脱所有贪欲束缚,获得完全解脱的人。
Vedananam khaya bhikkhu, nicchato parinibbuto'ti. 5)
禅修者完全建立这个实相,便能从感受的贪爱执着中解脱出来,而进入受灭(vedana-khaya)的境界(这是在第二随观所能达到的涅盘境界)。到达阿罗汉(arahatta-phala)果位的禅修者已破除一切欲望(nicchato)、成就了般涅盘(parinibbuta),完全地解脱。
第一随观是不断地观察感受为苦。第二随观则是超越受、触(phassa)与六种根门(salayatana)的实相。这是阿罗汉(完全解脱的人)到达灭尽定(nirodha-samapatti)的境界,涅盘的体验。到第二随观时,禅修者终能体悟灭尽定的实相——受灭而苦灭,也就是超越感受的境界。
佛陀还在经集中说到:
贪爱不仅是苦的根源,其本身就是苦。只要有贪爱,痛苦就生起。佛陀解说四圣谛的第二圣谛—集谛-并不以贪缘苦(tanha-paccaya dukkha)说明,反而是以苦的生起(dukkha-samudayadukkha-samudaya)做解说。换言之,贪爱不仅是痛苦的先决条件,其本身与痛苦更是形影不离。在贪爱是痛苦的起源(tanha dukkhassa sambhavam)阐述中,二者同样重要已相当明显。贪爱与苦确实是同时生起的(sahajata)。一旦贪爱生起,便失去心的平衡,焦躁不安,因而经历到痛苦。
11四圣谛
不再研究今天的開示是有關第三聖諦──苦滅聖諦(Dukkha Nirodha§Ariya Sacca§),即涅槃──的六堂開示的第五堂。
今天我們要從瓦查各達(Vacchagotta)外道的開展來討論它。
從諸經裡,我們知道瓦查各達問佛陀與其他阿羅漢許許多多的問題,時常是同樣的問題。
從中可知他很迷惑,但並非迷惑至令他放棄:他是一個真正的尋法者。
有一次,他去見目犍連尊者,問道:11. 「目犍連大師,世界是永恆的嗎?」目犍連尊者說了什麼?他是否說:「我想……」或「依我的看法……」或更糟的是「我覺得……」?沒有,目犍連尊者是阿羅漢,是佛陀的上首弟子,因此他的回答是:「瓦查,世尊沒有宣說:『世界是是恆的。
』」這是真正釋迦子(Sakyaputto)的回答。
1《相應部.目犍連經》(S.IV.I.x.7 Moggallàna Sutta)。
在另一個時候,瓦查各達與目犍連尊者討論同樣的事,目犍連尊者也給予執取色、受、想、行與識五取蘊的同樣解釋。
《相應部.瓦查各達經》(S.IV.I.x.8 Vacchagotta Sutta)瓦查各達接著問:2. 那麼,目犍連大師,世界是不永恆的嗎?3. 世界是有量的嗎?4. 世界是無量的嗎?5. 名與色是一體?6. 名是一物,色則是另一物?7. 如來死後是否存在?8. 如來死後是否不存在?9. 如來死後是否既存在又不存在?10. 如來死後是否既非存在亦非不存在?對於這一切問題,其回答是:「瓦查,世尊沒有宣說:『世界是是恆的。
』」瓦查各達問的問題是見(diññhi),根據憶測、猜測與理論:形而上學。
當我們不正確地知見諸法,我們根據自己的無知見解、甚至是夢想來憶測。
於是我們可能會下定論,說阿羅漢般涅槃後依然存在,若是如此,無量世界將會無時無刻不會沒有無量的佛陀與其他阿羅漢,這聽起來很美妙,不是嗎?反之,我們可能會了解,說阿羅漢般涅槃後依然存在便是說四聖諦是無稽之談,所以我們迴避它,說阿羅漢既存在又不存在,或既非存在亦非不存在。
15四圣谛
敲對門(1)今天的開示是有關第四聖諦──導向苦滅之道聖諦(DukkhanirodhagàminãpañipadàAriyasacca§),即導向涅槃的八分聖道(Aññhaïgika Ariyamagga)的第二堂開示。
今天我們要討論第一個道分:正見(Sammà Diññhi)。
(2)佛陀稱正見為前導者:1「諸比丘,對於日出,這是前導者(pubbaï-gama§),這是前兆(pubba-nimitta§),即破曉。
同樣地,諸比丘,對於善法(kusalàna§dhammàna§),這是前導者,這是前兆,即正見。
諸比丘,緣於正見,正思惟(Sammà Saïkappa)生起。
緣於正思惟,正語(Sammà Vàcà)生起。
緣於正語,正業(Sammà Kammanta)生起。
緣於正業,正命(Sammà âjãva)生起。
緣於正命,正精進(Sammà Vàyàma)生起。
1《增支部.十集.前導經》(A.X.III.ii.9 Pubbaïgama Sutta)緣於正精進,正念(Sammà Sati)生起。
緣於正念,正定(Sammà Samàdhi)生起。
緣於正定,正智(Sammà ¥àõa§)生起。
緣於正智,正解脫(Sammà Vimutti)生起。
」(3)我們不能夠要求正智與正解脫為人權,因為它們是阿羅漢的特權:唯有阿羅漢才不會再生,唯有阿羅漢已經解脫苦,唯有阿羅漢的前導者是圓滿的正見。
然而,當邪見是前導者時,我們擁有的是邪智,甚至邪解脫:我們認為自己已經進入導向不死之門(對門),其實我們所做的是進入繼續生死輪迴的門,甚至地獄之門(錯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圣谛
〖一、苦圣谛〗苦既是逼恼的意思。
分为苦相和苦处。
苦相:有八苦与三苦两种说法。
八苦:既是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及五取蕴。
(我们对色、受、想、行、识五蕴的身心产生执著,称为五取蕴。
五取蕴刹那刹那的生灭,它一直迁流变坏,所以是苦。
)三苦:
1苦苦:生、老、病、死、怨憎会属之。
由嗔而起。
2坏苦:爱别离与求不得苦属之。
由贪而起。
苦苦与坏苦称为世俗谛苦。
3行苦:一切有为造作都是迁流变化,不能做主,称圣义谛苦,五取蕴苦属之。
分苦果:有情世间和器世间
⑴、有情世间:众生的身心活动,称为有情世间。
⒈根据众生的种类来分:地狱、恶鬼、畜生、人、天人,称为五趣;另一种分类加上阿修罗,合称为六道。
⒉根据三界来分别:
1,欲界:有饮食、睡眠、情爱(淫欲),这三种欲望。
众生皆有,人还加上爱财,爱名,称为五欲。
2,色(物质)界:没有欲望,唯有清净微妙的色身。
3,无色界:没有欲望,没有身形,只有五蕴中的“受”“想”“行”“识”等的心以及心在活动。
⑵、器世间:无生命的物质以及物质的活动现象。
凡所造作都是无常,就不能自主,就是苦,众生对有情世间与器世间不能做主,所以称为苦处。
〖二、集圣谛〗集圣谛是苦的原因
一、烦恼:六根本烦恼又称为十惑,它们是:
⑴贪:财色名食睡五欲之贪,对意念理想观点意见理论概念信仰之贪,求生求永生,求不再生存。
⑵嗔:是嗔恚。
对违逆不顺之境,不能忍受,生起忿怒,或横起暴恶,损害他人,或饥渴寒热到来,无涵养心,而生嗔恨。
华严经云:‘一念嗔心起,八万障门开。
’嗔恚之恼害,死堕地狱,受身相丑陋报。
⑶痴:不明事理,是非不分
⑷慢:傲慢、我慢,内心高举,看不起别人
⑸疑:对于佛法因果道理怀疑。
⑹身见:执著五蕴的身心里面有一个我,乃至身心以外有我。
⑺边见:执著断、常二见。
认为“我”是永恒的,就是执住“常”;认为人死后一了百了,就是执著“断”。
⑻邪见:各种不正确的思想
⑼见取见:执著我们的见解是对的
⑽戒禁取见:执著不正确的戒律
贪嗔痴称为三毒,三毒中最严重的是贪爱。
“爱”是集谛的主要原因,因爱,使我们生死轮回。
由这个贪爱的烦恼使我们产生常、乐、我、净四个颠倒。
二、业:业行能集无量种众生业道于内身。
⑴、业的意义:有意造作之行为称业。
业所造成之效应称为业报。
此中造作之心有善、恶、无记,形成善、恶、无记三种业报。
⑵、业的推动者:求生之贪爱滋长意志造业,故生命能继续延续及向前迈进。
〖三、灭圣谛〗苦灭圣谛。
它说明众生可以从生死相续不断的苦报中得到解脱。
灭是指灭除业、苦,断贪嗔痴等无明烦恼,不再有造作之心,究竟不生,不生所以不灭,既是涅盘。
世间的真相本来是不生不灭的,但是我们的智慧被烦恼所遮盖,以为他有生灭,唯有断除烦恼的圣者,才能证得这个涅盘。
如果有一天,我们觉悟到无所得时,既是断除了一切烦恼,那时就证悟涅盘了。
以凡夫的眼光来看,证悟涅盘者再也没有造作,他不求生,也不求断灭,没有执著与挂碍,寂灭清凉。
〖四、道圣谛〗道是出世间的因,解脱苦的方法,通往涅盘之路称为道,主要是八正道。
一、修道的层次:可分为五个次第:
①、资粮位:修五停心以及四念处。
②、加行位:观四圣谛,既是观苦、集、灭、道谛。
③、见道位:觉悟见惑,断三结,既是断除我见、戒禁取见以及疑结。
④、修道位:修行者见道后继续修行,称修道位。
这些圣者称为有学圣人。
⑤、无学位:证阿罗汉果的圣者已经完全解脱烦恼,再也不必学习即修行解脱的方法,称为无学圣人。
二、修道的方法:修道的法门有很多,
主要的有下列几种:不净观及数息观是修行入道的初门,合称为二甘露门。
①、五停心:修习以下五种法门,能制止心内的过患,然后得定而引发智慧。
不净观--对治贪欲--观内身不净,除色身爱;观外身不净,除淫欲爱。
慈悲观--对治嗔恚--于怨亲等观,慈心与乐,悲心除其苦。
因缘观--对治愚痴--观生死中唯有十二因缘,其中无我,无作者,无受者。
界分别观--对治我慢--观十八界各界有各自之法,无有一合相之我。
数息观--对治散乱--数出入息,系心于息而得定力。
②、四念处:又名四念住,所谓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及法念住。
四念住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以四念处对治我们的净乐常我四颠倒。
③、八正道:此八正道是道谛中最重要的修行方法。
1、正见:对事的如实知见,正见由多闻、思维、修持得来。
2、正思维:没有贪嗔等烦恼情况下,依正见观察、思维,如理地作出决定。
3、正语:不妄语欺骗,不搬弄是非,不骂人刻毒,不空谈绮语。
4、正业:不侵害一切众生就是正业。
于修道时,在行住坐卧中正念而住。
5、正命:以合法不损害他人的谋生方式来维持生命。
6、正勤(正精进):精进努力离恶向善,即精进修道。
这里的正精进专指修禅定而言。
7、正念:世间法指不生邪恶之心,修行来说指忆念正法,于修道中保持和不忘失所修的法或境。
8、正定:止是心念保持在单一之定境中。
观是于定中起智慧,用佛法观察实相。
戒:正语、正业、正命定:正勤、正念、正定慧:正见、正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