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第三章 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
三章节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
美国发行审计局发布的2003发行量排行榜
日发行量 单位:万
250 200 150 100
50 0 《今日美国》 《华尔街日报》 《纽约时报》 《洛杉矶时报》 《华盛顿邮报》 说明:美国发行审计局分析全美20家报业大户2003年上半年的 平均日发行量,列出“五虎将”排行榜
二、无产阶级报纸的产生与发展
1937年,红色中华社改名为新华社。 1940年,建立了解放区第一座广播电
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1941年,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出版
第四节 新闻事业发展的基本条件
社会对新闻的需求程度
物质生产和科学文化技术 进步所能提供的物质手段
16-18世纪,报纸的产生大致经历了 三个时期。
第一阶段:手抄新闻出现和盛行时期 第二阶段:新闻书出现。 第三阶段:周刊(周报)、日报勃兴
周报和日报的出现,标志着近代新闻事 业的诞生。
三、广播:以无线电波(或导线) 传送声音为媒介的大众传播工具
1895年波波夫和马可尼分别发明了无 线电通讯技术。
第三节 新闻事业的发展
资产阶级垄断报业的形成 无产阶级报纸的产生与发展
一、资产阶级垄断报业的形成
早期的资 本主义报业
资产阶级垄断 报业的形成
(一)早期的资产阶级报业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政党报纸” 使报 纸成为党派之间争权夺利的工具。
资产阶级史学家把这段时期称为“报刊史 上的黑暗时期”。成电视画面的完整组合 及播送,1月26日在伦敦作公开示范表演。
1928年贝尔德将电视画面由伦敦发送到 格拉斯和纽约。
1930年,英国广播公司和贝尔德合作, 试验成功了有声的电视图像及其传送。
公众电视发射台与彩色电视
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 亚历山大宫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公众电视 发射台。
新闻事业的产生与发展
新闻事业的产生与发展
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逐步形成的。
在原始社会,人们的信息交流主要是口头传递,随着文字的出现,人们开始将重要事件记录下来,作为历史的见证。
但是,直到新闻成为一个职业之前,新闻的传递和宣传发挥的作用相对较少。
在欧洲,报纸是20世纪前半叶新闻业的主要形式。
20世纪后半期,电视和广播开始流行,并逐渐成为新闻的主要形式。
如今,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兴起已经成为新闻业最重要的趋势之一。
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新闻业的面貌,使新闻以极快的速度传播,并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
新闻业的产生和发展与社会政治、文化和经济的变化密不可分。
新闻业在传递信息、宣传理念和塑造观念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受到政府的管理和控制。
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新闻业的监管体系和法规制度也不同。
总的来说,新闻业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和民主化过程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时也面临着发展与监管的平衡难题。
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新兴媒体的出现,新闻业将不断创新和发展,为社会信息传递和公众意见表达提供更加多元化和全面化的服务。
新闻传播的演进和新闻事业的产生
Gessellschaft
Gessellschaft(society) 之中译法:社会、社 团社会、法理社会。 特点: 1、存在广泛的劳动分工和高度专门化的角 色分工; 2、家庭影响力有所丧失; 3、许多个人关系是非个人化的和短暂的; 4、社会行为由法律而非习俗来规范。
Gemeischaft
二、早期新闻传播活动 三、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
一、传播媒介的演进
(一)新闻媒介及其类型
在传播过程中充当传受双方之间的物质中 介被称为媒介(或传播媒介、传媒)。 根据媒介的历史演进时序,可分为原始媒 介、口语媒介、书写媒介、印刷媒介、电子媒 介、新媒介六大类。
(二)媒介与生产工具的同一和分离
(三)英尼斯的媒介理论
(三)新闻事业产生、发展一般规律
(1)当代新闻事业的发展水平 新闻事业体制呈现多样化 新闻从业人员逐步实现专业化 大学新闻教育趋于普及,作为国民教育的媒 介素养教育方兴未艾
(2)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新闻事业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相 当成熟阶段的产物。 二、政治制度决定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 三、新闻专业的发展水平越来越多地受到科 学技术(尤其是IT技术)应用水平的制约。 问题:中国的新闻事业是内生的还是外生 的?
媒介造就文明:英尼斯认为,媒介对社会形态、社会心理都产 生深重的影响。他断言:“一种新媒介的长处,将导致一种新 文明的产生。”( “喇叭和广播的使用促成了希特勒的上 台。”) 文明分期:他按照传播媒介的形态和性质对世界文明作分期: 1)埃及文明;2)希腊-罗马文明;3)中世纪时期文明;4) 中国纸笔时期文明;5)印刷术初期文明;6)启蒙时期文明; 7)机器印刷时期的文明;8)电影时期的文明; 9 )广播时 期的文明。 传播偏向论:伊尼斯认为,传播和传播媒介都有偏向,大体上 分为:口头传播的偏向与书面传播的偏向、时间的偏向与空间 的偏向。他发现,媒介可以分为两大类,两者有一个基本的区 别:有利于空间上延伸的媒介和有利于时间上延续的媒介(石 刻文字和泥板文字耐久,所以它们承载的文字具有永恒的性质。 但是,它们不易运输,不易生产,不易使用。相反,莎草纸和 纸张轻巧,容易运输,方便使用,能远距离传播信息,然而它 们传播的信息局限于当下,比较短暂)。
新闻理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新闻重点掌握:●新闻的定义●新闻的真实性一、新闻的定义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该定义是1943年陆定一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中提出来的。
该定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对事实和新闻的关系作了科学的分析,深刻地揭示出:事实和新闻,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新闻是事实的反映,两者万万颠倒不得。
这就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反映论。
二、新闻的真实性1、“新闻真实”的意义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本质的要求。
坚持新闻真实是媒体的首要职责,也是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真实性是新闻理论的基石,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一项不可动摇的基本原则。
2、新闻真实的要求要做到具体真实。
具体说就是要求新闻所报道的事实必须准确无误,包括新闻事实发生的时间、地点、有关的人物、事件的过程、原因、结果,以及新闻中所运用的数字、资料和细节描写等,必须符合实际,确有其事。
要做到整体真实或总体真实。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还要求新闻报道要从事实的总体上、从事实的内在联系中把握事实,努力透过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从而对客观实际作出真实的反映。
3、新闻真实性的内涵具体包括(第八章)第一,忠实地按照事实的本来面貌描写事实,做到事实的完全真实第二,从事实的联系、事实的总和中把握事实,全面地反映事实第三,深刻地反映事实,揭示事物的本质第四,精彩地报道事实了解内容:●新闻的起源和本源一、新闻的起源人类社会对信息的客观需求生产力发展水平所提供的传播手段西方新闻学有关新闻起源的观点结论:人类社会性的生产劳动实践对新闻的产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人们在生产劳动实践中结成了相互依存的社会关系,彼此需要沟通信息,通报情况,交流经验,以求取得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并根据已取得的认识规划自己的行动,进而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新闻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二、新闻的本源坚持事实是新闻的本源的要求:第一,坚持事实是第一性的,事实对新闻具有决定作用,人类在生产斗争和中所发生的种种事实是一切新闻报道的源泉和基础。
《中国新闻史》第三章国人办报活动的兴起与发展笔记整理
《中国新闻史》第三章国人办报活动的兴起与发展笔记整理第三章国人办报活动的兴起与发展第一节国人办报活动的兴起一、国人对早期近代报刊的认识和接触1、林则徐的新闻思想提出“探访夷情,知其虚实,始可以定控制之方”的主张,并组织专人翻译外报,将这一主张付诸实践。
2、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3、洪仁轩《资政新篇》:从整个国家政权结构的宏观角度着眼,高度评价了报纸在社会结构中的重要地位,提出设立新闻馆、设置新闻官、准卖“新闻篇”(即报纸)的主张。
《资政新篇》中,洪仁轩提出的办报活动的观点:1)报纸是维系中央政权、加强集中统一领导的有力工具,可以通过报纸“禁朋党之弊”及消除种种弱本强末的离心力量。
2)办报是实现民主政治的手段,可以通过报纸这一桥梁,实现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和民众之间的沟通。
3)报纸具有教育民众、移风易俗的作用,可以改变社会风气。
4)报纸具有监督政府的作用,可以实行对地方政权机关和官吏的监督,可以有助于中央政府权利的加强。
4、王韬对中国新闻事业的贡献:(1)王韬的办报主张:1)论述了半包的目的及意义。
借日报立言,通过报纸来宣传其变法自强的政治主张;2)论述了报纸的功能和作用。
报纸可以使“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逮”,“达内事于外,通外情于内”。
3)论述了新闻自由的思想。
最早在国内提出了言论自由的要求,呼吁朝廷放宽言禁允许民间创办报纸,允许报纸“指陈时事,无所忌讳”,“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
4)论述了报纸的文风。
报纸的文风应该是直抒胸臆、辞达而已。
5)论述了报纸编辑人员的条件。
报纸的编辑人员应该是知识广博的“通才”,报纸的主笔“非绝伦超群者不得预其列”,他们应该品德高尚,持论公平,不得“挟私讦人,自快其忿”。
(2)王韬对后世的影响:1)他为中国政论报纸首开先河,主张变法图强,为以后“文人办报”、“文人论政”起到了引导作用。
2)革新了晚清文风,开创了报章文体,用浅显的文章议论时政,直抒胸臆,为后来报章文体的盛行奠定了基础。
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课件
以提供更快速、更准确、更个性化的新闻服务。
社交媒体崛起
02
社交媒体将在新闻传播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成为人们获取和
分享新闻的主要渠道之一。
视频化趋势
03
视频内容将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形式,新闻媒体将加大对视频
内容的制作和发布力度。
新闻事业发展的策略
创新驱动发展
新闻媒体应注重技术创新 和业务模式创新,不断提 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机遇
新媒体时代,新闻事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随着数字化转型和社交化媒体的普 及,新闻媒体的传播渠道和受众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同时,随着视频化和移 动化趋势的发展,新闻媒体的生产和传播方式也得到了创新和发展。
05
CATALOGUE
新闻事业的未来发展
新闻事业发展的趋势
数字化发展
01
新闻媒体将更多地依赖数字化技术,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
加强内容质量
新闻媒体应注重提高内容 质量,提供更具有深度、 广度和影响力的新闻报道 和服务。
建立品牌影响力
新闻媒体应积极打造自身 品牌,提高品牌知名度和 影响力,以吸引更多的读 者和观众。
新闻事业发展的前景展望
行业融合加深
新闻媒体将与其他行业进行更多的融合,如科技、娱乐、教育等, 以提供更全面、更丰富、更具有互动性的新闻服务。
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
近代报纸的兴起
18世纪末,随着欧洲工业革命的深入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 近代报纸在欧洲各国迅速兴起。
近代报纸的传播方式
近代报纸采用印刷方式,成本低、速度快、覆盖面广,能够满足大 量读者的需求。
近代报纸的影响
近代报纸的出现,改变了过去那种手抄传播新闻的方式,加速了新 闻传播的速度和广度,也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新闻事业的产生与发展
安州)州长的新闻。这条新闻被认为是最早的广播新闻。 • 1920年10月27日美国商务部向匹兹堡KDKA电台颁发营业
执照。这是具有合法经营权的第一家电台。
10
中国广播事业的产生
• 1923年初,美国记者奥斯汀利用华商资本在外滩 开设“中国无线电公司”,1月4日正式播音,被 认为是中国第一家广播电台。
• 1928年8月1日国民党政府在南京开办“中央广播 电台”。
• 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这 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个广播电台。这个日子 被作为中国人民广播事业创建纪念日。
11
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诞生
• 1920年9月《新青年》由民主主义 刊物改为中共上海发起组的社会主 义刊物,为我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 诞生的标志。
– 在中国,自唐代起,一种通称 为“邸报”的古代报纸开始出 现并不断发展。这一封建王朝 传播新闻信息的主要手段,直 至清朝覆灭才推出历史舞台。
– 唐代中央政府条布于宫门外的 朝政公报,是最早出现的一种 古代报纸形式。封建官报,朝 政简报,每天公开发布,内容 为宫廷新闻。“开元杂报”。 到后唐和宋代,这种朝政简报 才开始通称为“朝报”。
14
15
• 周报和日报的出现, 标志着近代新闻事业 的诞生。
6
西方报纸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产物
• 资本主义时代是从16世纪开始的。 •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打破了几千年来凝固不变的社会秩序:
– 社会规模扩大; – 社会变动加速; – 生产分工精细; – 各阶级之间的斗争激化。
7
早期的资产阶级报业
•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政党报纸” 使报纸成为党派之间 争权夺利的工具。资产阶级史学家把这段时期称为“报 刊史上的黑暗时期”。
新闻理论试题补充
第一章新闻一、名词解释1、新闻的起源2、新闻的本源3、好奇说4、群居说5、新闻欲(99新)6、硬新闻和软新闻二、简述1、新闻的特点第二章新闻传播一、名词解释1、新闻的倾向性:新闻报道者在报道或评述新闻事实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倾向。
这种倾向有时表现得直接而明显,有时表现得含蓄而隐晦,但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新闻倾向性总是观存在的。
新闻倾向性是通过选择事实和编写新闻表现出来的。
它往往表达一种无形的意见。
新闻倾向性是要受新闻客观性制约的。
2、新闻价值:是指事实所包含的足以构成为新闻的种种特殊素质的总和。
新闻价值包含以下基本要素: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等。
新闻价值是客观的,是一种预测,也是一个综合的标准。
3、新闻的客观性4、无形的意见5、用事实说话:用事实表达意见到新闻写作方法,也是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
这种方法不是通过议论而是通过选择,对比衬托、借人之口、描绘细节等运用具体事实的方法来表现新闻主题或表达作者的观点和倾向。
它寓理于事,符合人们从新闻中主要是了解事实的要求和新闻文体要用事实沟通情况,交流信息的基本特征,因而能潜移默化地影响新闻到受众,更具说服力。
此方法不排斥新闻中必要的精当的议论。
6、新闻敏感7、报刊的有机运动8、客观报道:运用客观叙述的方式表达意见的一种新闻写作方法。
这种方法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西方新闻界最早提出并运用,具备较为丰富的经验。
客观报道并非无倾向性,不可把它同客观主义报道混淆起来。
9、客观原则:西方新闻界首先提出的一种报道原则,强调新闻报道是记者对事实的“客观”叙述,记者只是把已经发生的事实记录下来,告诉人们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这件事是谁干的。
报道中引用的的别人的话须注明出处,记者不应在新闻中“掺加进自己的意见”,不应作“个人评论”。
新闻与评论须严格区分开来,新闻即新闻,评论即评论,评论意见只应出现在社论或署名评论中。
10、易碎品第三章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一、名词解释1、压力集团、利益集团2、院外活动集团二、简述1、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什么?第四章新闻事业的性质一、名词解释1、新闻手段(93、97、00传)2、煽情主义3、有闻必录4、“试探气球”二、简述1、新闻事业作为上层建筑的特点是什么?2、简述新闻事业的阶级性。
新闻理论知识点总结
新闻理论第一章导论第一节学习和研究新闻学理论的意义一、新闻理论在新闻学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基础学科:新闻理论处于新闻学学科体系中的基础学科地位。
任何学科都要在理论层次阐发本学科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经过新闻学的长足发展,特别是舆论学的完善和传播学发展,新闻学的学科体系逐渐建立起来,新闻学的学科地位随之提升。
统领作用:新闻理论回答新闻学的根本问题,对本学科体系中的其他学科起到统领作用,因为它揭示了新闻现象的深层本质和新闻活动的基本规律。
带动作用:新闻理论发生重大的突破,就会带动新闻学实现全面的发展,对新闻学的整体发展起着主导性的作用。
二、新闻理论对新闻实践的宏观指导作用提高洞察力:学好新闻理论,有效地提高政治洞察力和历史洞察力,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和市场经济的国内环境中,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和正确的政治方向,胜任以正确舆论引导人的神圣使命;指导新闻策划:学好新闻理论,正确指导新闻策划,在激烈的同业竞争中获得令人满意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新闻改革的理论根据:学好新闻理论,为新闻改革提供科学的理论根据。
第三节世界新闻学的发展过程新闻学最初孕含在政治学之中1644年,英国著名诗人、政论家约翰.弥尔顿出版了《论出版自由》首次提出了影响深远的关于新闻自由的口号和思想1845年,德国学者普尔兹《德国新闻事业史》的出版,标志新闻学由“术”开始向“学”发展,新闻学开始从历史发展宏观角度揭示新闻活动的客观规律。
创立传播学的“四大先驱”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两级传播理论”政治学家拉斯韦尔——“五W模式”:即任何传播过程都由“谁”(Who)--“说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In whieh channel)--“对谁说”(To whom)--“产生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 五个基本环节和要素所构成。
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团体动力说”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态度改变和劝服艺术的理论世界新闻学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威尔伯·施拉姆第一个把传播学作为独立学科进行研究中国新闻学的形成阶段:•1918年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正式开始。
新闻第三章 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章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第一节新闻事业的产生☐第二节新闻事业的发展第一节新闻事业的产生☐一、什么是新闻事业?☐二、中国古代社会的新闻传播活动及其特点☐三、新闻事业产生的条件☐四、最早的新闻事业—报业产生的三个阶段一、什么是新闻事业?☐“新闻机构及其各项业务活动的总称。
”——《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新闻事业是指人类运用已形成一定规模和系统的新闻机构有组织地采集、报道、评述和传播新闻以影响舆论、服务社会的经常性活动。
”——郑保卫新闻事业的特点☐新闻事业有专门的新闻机构和专业的新闻工作者。
☐新闻事业要经常性的进行面向社会大众的新闻传播活动。
☐新闻事业面对的受众人数众多,构成复杂。
☐新闻事业对社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二、中国古代社会的新闻传播活动及其特点☐、中国古代社会的新闻传播媒介☐、中国古代社会的新闻传播活动的特点、中国古代社会的新闻传播媒介☐⑴语言媒介(口头新闻),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新闻传播形式。
典型事例:“马拉松的故事”⑵信号媒介——以一种特定的形式表达一种特定的消息。
典型事例:“烽火戏诸侯”;鼓锣示警。
⑶文字媒介手写的书信、军报、官文书、唐朝的进奏院状、露布、牌报等。
⑷印刷媒介邸报、小报、《京报》、中国古代社会的新闻传播活动的特点☐没有产生过以收集和公开向社会发布新闻为职业的专门机构。
☐新闻活动基本是由统治阶级所垄断。
☐新闻活动规模小,传播速度慢。
☐新闻传播基本上是对特定对象进行的定向传播,不是面向全社会进行的公开收集和传递新闻的经常性社会活动。
总之,在中国古代社会只有新闻传播活动,没有产生真正的新闻事业。
三、新闻事业产生的条件☐新闻事业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兴起而产生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为新闻事业的产生创造了必要的社会条件和全部的物质条件。
社会条件☐过去那种规模小,速度慢,非专门化、非大众化的新闻传播活动不能适应社会的信息需求,社会需要更新更快的职业传播媒介。
物质条件☐社会人口城市化→为新闻事业产生创造了天然的场所。
新闻活动与新闻事业的产生于发展
新闻活动与新闻事业的产生于发展新闻活动的产生与发展(1)新闻活动:不限于和大众传播工具的直接接触,人们为了沟通客观世界新近变动的情况所进行的一切活动(2)新闻的起源:新闻传播活动起源于人类社会化的生产劳动和生活活动的需求,直接产生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共同需要(3)原始社会新闻活动产生的背景和原因背景:客观世界的一系列活动关系到了人类的生存,他们必须随时了解外界变化并且相互传递情况,以便商量对策,协调一致、采取行动,在原始社会新闻活动纯粹服务与人类生存的需要原因:客观世界的变动关系到了人类的生存,人类社会性生产和社会性生活决定了人类从事新闻活动的需要,其目的是为了了解客观世界的变动(4)奴隶社会新闻活动产生的背景和原因背景:1、产生了阶级和阶级斗争,出现了国家统治机器;2、出现了社会分工;3、最根本的原因是生产力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原因:奴隶社会不但要了解社会变动,还要了解各种社会关系的变动,因此新闻活动比原始社会频繁的多,规模大得多(5)封建社会的新闻活动产生的背景和原因背景:社会关系进一步复杂化,彼此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
1、国家的形式更加完备,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其巩固需要与灵敏的情况反应相联系。
2、农民起义不断,双方都需要了解对方的情况,内部也需要大量新闻传递工作,以便协调一致。
3、封建社会的农民有了一定的人身自由和自主权,需要了解一定的情况来维持自身生活和生产。
4、地主阶级除了用武装来统治,同时通过思想来麻醉农民,新闻成宣传德威的工具手段。
5、社会分工比过去更加明确,尤其是城镇的出现,为新闻的发展提供了地域基础。
(6)古代社会新闻活动的发展1、新闻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2、新闻内容日趋丰富、复杂,由原来的以自然界的变动为主发展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为主3、传播手段多样化(口头、文字、印刷)4、出现了定向传播的新闻专职人员(7)新闻活动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1、变动产生新闻,关系决定需要2、社会条件的改变,引起人类社会交往的密切度的提高,整个社会对新闻的需求量的增加,促进新闻活动规模和内容的增加、扩大、以及新闻传递手段的创新3、社会对新闻的需求量决定了新闻活动的规模、方式和内容,社会对新闻的需求量又是由社会生产力水平决定的(8)古代新闻传播工具新闻传播手段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1、口头新闻特点:便捷快速、针对性强、反馈快、互动快、广泛的群众性缺点:保真性差、传播面窄、传播速度慢2、信号媒体特点:极其快速的传递某个单一的信息缺点:传递复杂的信号比较困难3、符号媒体特点:对符号含义要事先约定4、文字媒体极大地扩展了语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信息传递功能5、其他传播方法:露布、旗报、牌报(9)古代新闻活动的共同点1、古代社会始终没有停止过新闻活动,但没有产生以采集和公开向社会发布新闻为职业的机构,所以古代只有新闻活动,没有新闻事业2、规模小,新闻基本上为定向传播,有明确的目的和具体的对象,而没有无定向的大众传播3、新闻活动基本上为统治阶级所垄断4、新闻活动规模小,传播速度慢新闻事业的产生(1)新闻事业:是人们通过新闻传播机构所进行的传播我、引导舆论和经营管理的经常性的社会活动(2)报纸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背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使社会规模大大扩大;社会变动大大加速;社会分工大大精细;社会矛盾增加和激化;由此人们对信息的需求量激增,需要信息的人也在激增,而古代社会狭小的新闻活动不能适应新变化和新需求物质条件:1、大工业的发展客观上需要各类知识人才,促进了学校的兴办,为报纸培养了读者2、资产阶级创造了大量的城市,便利了新闻采集和报刊的发行3、交通通讯的迅速发展,保证了新闻的采集、发布的迅速及时4、印刷造纸技术的日趋发展,保证了报刊的物资需求5、广告为报纸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实力,使独资或合资办报成为可能(3)报纸产生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手抄新闻出现和盛行阶段(新闻事业的萌芽)15--16世纪在意大利威尼斯兴起,很快流行到欧洲各地17世纪初达到高潮;17世纪末逐渐消亡特点:手抄新闻采编写发行集中于一个人是名符其实的个体劳动者,也是世界上第一批真正的职业新闻工作者第二阶段:新闻书的出现德国法兰克福最早出现,1588年,奥地利人艾青氏印刷出版了新闻书特点:不定期;间隔长;新闻迟缓;没有固定用户;内容广阔第三阶段:周刊、日报的勃兴(周刊与日报的产生标志着新闻事业的诞生)1609年德国《德国观察报》现存最早的印刷周刊1663年德货《莱比锡新闻》世界上最早的日报1665年英国《牛津公报》世界上第一个采用单页两面印刷1702年伦敦《英国每日新闻》现代日报的始祖(5)近代中文报纸1、邸报内容:皇帝圣谕、大臣奏折、朝廷法令对象:政府官员、读书人特点:不由朝廷统一公布,内容不相同,无固定的发布日期,无自己采写的言论作用:宣传思想,宣扬君臣之道,宣布君令,封锁不利消息,通信息性质:并非近代报纸的始祖,是政府公报的始祖2、《第一批近代中文记传》1815——1821,在马六甲出版,运往广州散发《特选撮要每月统计记传》1833——1838,在广州、新加坡出版《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1833——1837,在广州出版(6)新闻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1、政治、经济体制决定着新闻体制——世界各国新闻体制差异很大,都显示从各国的国情出发,由他们的政治经济体制所决定的,也受文化传统的影响2、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新闻事业的发展水平——生产力发展水平高低直接影响新闻事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新闻事业岁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3、传播工具的物理性能决定传播工具的特点4、受众的需要促使媒体的多样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受众规模的扩大,受众信息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从而促进了媒体的多样化发展,不断适应受众的需要5、反映现实生活的需要决定新闻题材的多样化——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新闻题材也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少到多,有模仿到独立的发展过程6、新闻教育适应新闻事业需要而产生、发展(7)新闻事业发展的标志1、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与否及程度如何,是衡量新闻事业发展如何的一个客观标准2、满足不同受众的需要和受众的不同需要重要标准:能否让受众以最省的精力、最快的速度获取最多的有用信息(8)新闻事业发展的主要原因1、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力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发达与否的标志,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基础,当然也是新闻事业发展的基础,较高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仅为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必需的物质技术条件,而且使是一个社会有更多的信息需求,从而成为发展新闻事业的内在动力表现:○1生产力发展水平提高,社会经济规模的扩大,刺激了信息需求○2生产力发展水平提高,社会受教育面扩大,受众规模扩大○3生产力发展水平提高,广告越来越多,媒体易于生存和发展○4生产力发展水平提高,科学技术进步惊人,新闻手段日益现代化2、现代商品经济的发达程度新闻事业的发展的直接原因。
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及其规律
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及其规律引言新闻是指通过各种媒体渠道传播的关于社会事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信息。
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探讨新闻事业的历史发展,揭示其中的规律。
一、新闻事业的产生新闻事业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社会。
在古代,人们通过口头传播的方式获取信息。
随着文字的出现,人们通过文字记录和传播信息。
古代的新闻通常以政府的命令、官方公告和历史事件为主要内容。
由于交通和通信不发达,新闻的传播相对有限。
随着印刷术的发明和大众教育的兴起,新闻的传播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印刷术的出现让新闻的传播速度大大加快,同时也降低了新闻的成本。
通过报纸、杂志和书籍等印刷媒体,新闻在社会中的传播范围不断扩大,人们对新闻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二、新闻事业的发展新闻事业的发展在工业革命以后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交通和通信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蒸汽机车的出现使得新闻可以更快地传播到全国各地,电报和电话的发明更进一步加速了新闻传播的速度。
20世纪的发展使新闻传媒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的普及让新闻更加及时和多样化。
广播和电视让新闻可以通过声音和图像来传播,增加了信息传递的直观性和感染力。
互联网的普及使新闻变得更加便捷和开放,人们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社交媒体和新闻网站获取和传播新闻。
三、新闻事业发展的规律新闻事业的发展虽然历经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但其中存在着一些规律和趋势。
首先,新闻事业的发展与社会进步和科技进步密切相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新闻事业得到了更好的发展机遇。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新闻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也催生了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和新的新闻媒体。
其次,新闻事业的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密切相关。
经济发达的地区通常拥有更多的新闻机构和更先进的新闻技术,同时也有更多的新闻内容产生。
相比之下,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新闻事业相对薄弱,新闻内容的质量和数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规律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规律新闻事业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产生与发展与社会进步、人类思想文明的发展密切相关。
它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下面就对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规律进行探讨。
一、随着社会需要的产生而逐渐形成新闻广泛传播的背后是社会需求的推动,长期以来,社会大众一直期待了解社会发展的最新动态、国家政策的最新变化和自身所关注的事情。
因此新闻事业的产生是随着社会需要的产生而逐渐形成的。
二、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新闻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进步。
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新闻传播的速度和方式也在不断改变。
比如从最初的手写报纸到现在网络新闻的爆炸式增长,新闻媒体的形态和手段发生了彻底的变化,也带动了新闻事业的迅猛发展。
三、真实性和公正性是新闻事业的基本准则新闻的真实性和公正性一直是新闻业的基本准则。
任何一家新闻机构都必须严格遵守这一原则,不能随意编造、捏造或夸大新闻。
新闻的真假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认知和社会舆论导向,因此新闻媒体是必须有高度责任感和公正精神的。
四、与社会进程相互作用,相互推动新闻事业与社会进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新闻媒体报道了社会现象和事件,通过新闻传播影响着社会舆论,而社会舆论反过来也会影响着新闻事业的发展。
新闻事业和社会进程相互作用、相互推动,成为新闻事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总之,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是与历史发展的进程、科技进步和社会需要密切相关的。
当今社会,新闻事业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认识世界的重要渠道,新闻事业必须不断适应社会需求和技术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水平,推动其自身不断发展和完善。
第三章 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
无线电报(1901)——广播(1906)——电视(1929)—— 微波(1933)——雷达(1935)——卫星通讯——电子计算
机因特网等都与电磁波理论相关。
无线电发明家——波波夫和马可尼
应用: 波波夫(近距离无线电信号接收) 1895/5/7,俄国首都彼得堡,物理年会 上,无线电接收。
马可尼(远距离) “无线电之父”, 意大利——英国(1896) 无线电的发明创造 1896/6,无线电报机(无线电的第一项专利) 无线电信号的远距离传播
1、社会的规模大大扩大 2、社会变动的速度大大加快。 3、生产的分工大大精细。 4、在生产关系与社会关系 的变革中,各种社会矛盾 增加和激化
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为报纸产生准备了必要的 物质条件:
造纸与印刷技术的发展 交通和通讯的发展 读者群的出现 城市化的发展
第四节 中国近代中文报纸产生的特殊性
第三章 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 古代新闻传播活动
一、古代社会与新闻传播活动 新闻活动既然是适应社会需要的产物,它当然 也必须受到社会需要的制约. 1、原始社会的新闻传播 狩猎、采集 /种植业和畜牧业—— 主要新闻需求:了解自然环境的变化和部落 之间的战争情况;内容单一,数量有限
2、奴隶社会的新闻传播
一、邸报不是中国近代报纸的始祖 1、定义:"邸报" 是指中国古代主要由官方编制、 传播官方信息为主、以政府官员作为主要对象进 行定向传播的一类小册子的总称。
2、 "邸报"创办时间、主要内容、读者对象 :
时间:自唐朝开元时期(公元713-741年),到清末时 《京报》消亡,历经数朝,达千余年。 内容:以皇帝谕旨、朝廷法令、臣僚奏章、宫廷动 态一类信息为主,基本上没有自己采写的新闻和言论, 而只是传抄政府公布的材料。 发行范围:初只对地方长官,以后渐有扩大,到《京 报》时,可订阅,可零售,但在主办者眼中,发行对象 总是特定的(《京报》的发行对象主要是官吏、豪绅 和巨商),而非以整个社会为对象。
新闻学概论之新闻事业的产生
新闻学概论之新闻事业的产生新闻作为一种传播信息、报道事件的媒介形式,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新闻事业的产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变迁逐渐发展起来的。
要追溯新闻事业的产生,我们需要回溯到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阶段。
在人类还处于原始社会的时候,信息传播主要依靠口头交流和视觉表达。
人们通过亲自目睹和互相传递消息的方式获取信息。
然而,由于交流方式的局限性和信息传播的不确定性,原始社会的新闻传播方式相对有限。
随着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探索更有效的信息传播方式。
在古代文明社会中,一些重要事件和消息被刻在石头、金属或其他耐久材料上,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
这种消息刻在石头上的方式虽然不及现代的新闻报道来得及时和全面,但它标志了人类社会开始意识到信息传播的重要性,并渐渐形成了新闻事业的雏形。
随着印刷术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新闻的传播方式得以极大地改变。
印刷术的发明使得大规模的信息传播成为可能,新闻可以通过报纸、杂志等载体传播给更广泛的读者群体。
这一时期的新闻事业开始具备了较高的可触及性和传播效率,为新闻从事业转向职业奠定了基础。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新闻事业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
互联网打破了传统媒体的时空限制,将新闻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现在,人们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获取新闻,无论是在线新闻网站、社交媒体还是移动应用程序。
这使得新闻事业更加多元化和灵活,也对新闻从业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总结起来,新闻事业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结果,与人们对信息传播需求的增长和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
新闻的产生不仅源于人们对信息的渴望,也反映了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需求。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社会的不断变迁,新闻事业也将继续发展和演变,为人们提供更加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新闻事业的产生,既是人类社会进化的结果,也是信息传播需求的直接反映。
随着人类社会结构的演变和文明的进步,新闻事业逐渐成为社会发展和民主进程中的关键要素。
新闻学概论第二版重点知识
新闻学概论第二版重点知识新闻学作为一门研究新闻活动、新闻事业及新闻工作规律的科学,对于我们理解信息传播和社会舆论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新闻学概论第二版》中的一些重点知识。
一、新闻的定义与特点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这一定义包含了几个关键要素:一是“新近发生”,强调了新闻的时效性;二是“事实”,表明新闻必须基于客观存在的事物;三是“报道”,突出了新闻传播的过程。
新闻具有真实性、时效性、准确性、客观性等特点。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要求所报道的内容必须符合客观实际;时效性则要求新闻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传递给受众;准确性要求新闻中的事实、数据、人名、地名等准确无误;客观性要求新闻工作者以中立的态度报道事实,不掺杂个人情感和偏见。
二、新闻价值新闻价值是指事实所包含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素质的总和。
常见的新闻价值要素包括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和趣味性。
时新性指新闻事件发生的时间越近,新闻价值越高;重要性是指新闻事件对社会、国家、个人产生的影响越大,新闻价值越大;显著性指新闻事件中的人物、地点、事件等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或突出的特点;接近性包括地理上的接近、心理上的接近等,与受众关系越密切的新闻,价值越高;趣味性则是指新闻具有新奇、有趣、富有人情味等特点,能够吸引受众的关注。
三、新闻事业的产生与发展新闻事业的产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信息的需求不断增加,现代印刷术的发明以及交通、通讯技术的进步,为新闻事业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
在发展过程中,新闻事业经历了从单一的报纸媒体到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形式并存的阶段。
如今,新媒体的崛起给传统新闻事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新闻传播的速度更快、范围更广、互动性更强。
四、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新闻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包括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
然而,新闻自由不是绝对的,新闻工作者在行使自由权利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新闻学概论课程讲义
一、新闻学的研究对象及其方法定义:新闻学是研究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事业及新闻工作规律的一门科学。
新闻学的学科结构(学什么?)▪1、理论新闻学:研究新闻的本质特征和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各种矛盾关系以及新闻事业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它的功能和特点,它的工作原则、方法和一般规律。
▪2、历史新闻学:研究中外新闻出版事业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以及中外新闻界名人史,通过研究新闻传播历史发展的自然进程,揭示新闻现象的本质和新闻事业发展的规律。
▪3、实用新闻学:研究新闻采访和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新闻广播、新闻事业经营与管理等新闻业务方面的知识,探讨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录制等方面的技能方法和一般规律。
新闻边缘交叉学科:新闻社会学、新闻美学、新闻伦理学、新闻法学、新闻心理学、新闻管理学、新闻哲学、新闻经济学、新闻语言学、新闻统计学等,有的属于理论新闻学有的属于应用新闻学。
新闻学研究的方法(怎样学?)1、要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坚定的政治信念,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3、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A、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世界与我国)▪B、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无产阶级新闻学)▪ C 、吸收与扬弃的关系(西方新闻新闻学)4、注意吸收和借鉴其他学科的知识二、西方新闻理论评析1、集权主义理论16、17世纪欧洲封建专制主义新闻思想,这一理论认为,封建君主和特权阶级对报刊拥有绝对统治权,可以批准或限制报刊出版,对报刊进行审查;严禁报刊批评政府。
集权主义理论来自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意大利政治家马基雅维利和英国哲学家霍布士等人的思想和学说。
他们认为,政治权力只有控制在少数有智慧有经验的优秀人物手中,才能对国家实行强有力的合法统治,国家权力是至高无上的,绝对的。
2、自由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是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的斗争中产生的。
1644年,由英国诗人、政治家约翰·弥尔顿首先提出的。
后来得到发展。
中国新闻事业的兴起与发展
中国新闻事业的兴起与发展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
当时,中国社会正处于动荡和落后状态下,新闻事业一度被限制和受到压制。
然而随着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中国的新闻事业也逐渐开始兴起。
本文将探讨中国新闻事业的兴起与发展之路。
1. 中国传媒业的起步20世纪初,中国的新闻媒体主要包括报纸、杂志和通讯社。
报纸的发行非常有限,少数知识分子才能获得阅读报纸的机会。
杂志则广泛阅读,即使低收入家庭也能够买得起。
通讯社则起到了连接中国国内各地和海外的桥梁作用。
然而在那个时代,新闻媒体被政治和压制控制,新闻事件的报道十分有限。
直到20世纪40年代,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新闻媒体得到了一定的开放,传媒业的发展也开始蓬勃起来。
2. 报纸的开放和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报纸成为当时主要的宣传媒体。
1949年,中国《人民日报》正式创刊,这标志着报纸的真正兴起。
《人民日报》的创刊号发行量仅为3000份,而现在《人民日报》已经成为全国最为权威,覆盖最广泛的报纸之一。
在50年代中期,全国新闻机构开始对所报道的内容进行控制。
这导致大部分报纸的报道都变得单调而缺乏深度。
但是,在20世纪70年代,新闻事业得到了解禁和开放,新闻报道的深度和广度,以及新媒体的发展机会也随之增长。
3. 新闻机构的扩张与转型20世纪80年代,中国新闻事业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媒体组织也开始逐渐扩张和转型。
新的新闻机构如电视台、广播和互联网媒体相继出现,为新闻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如今,几乎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电视台和广播电台,而互联网媒体也成为新闻业最主要的一个分支之一。
与此同时,近些年中国的新闻事业也开始走向国际化的发展方向,中国的新媒体在国际上的感知和影响也逐渐扩大。
4. 中国新闻事业的未来发展未来,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将会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中国政府也在主动推进媒体产业的创新发展,加快了传媒业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发展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新闻事业的产生
☐第二节新闻事业的发展
第一节新闻事业的产生
☐一、什么是新闻事业?
☐二、中国古代社会的新闻传播活动及其特点
☐三、新闻事业产生的条件
☐四、最早的新闻事业—报业产生的三个阶段
一、什么是新闻事业?
☐“新闻机构及其各项业务活动的总称。
”——《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
☐“新闻事业是指人类运用已形成一定规模和系统的新闻机构有组织地采集、报道、评述和传播新闻以影响舆论、服务社会的经常性活动。
”——郑保卫
新闻事业的特点
☐新闻事业有专门的新闻机构和专业的新闻工作者。
☐新闻事业要经常性的进行面向社会大众的新闻传播活动。
☐新闻事业面对的受众人数众多,构成复杂。
☐新闻事业对社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二、中国古代社会的新闻传播活动及其特点
☐、中国古代社会的新闻传播媒介
☐、中国古代社会的新闻传播活动的特点
、中国古代社会的新闻传播媒介
☐⑴语言媒介(口头新闻),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新闻传播形式。
典型事例:“马拉松的故事”
⑵信号媒介——以一种特定的形式表达一种特定的消息。
典型事例:“烽火戏诸侯”;鼓锣示警。
⑶文字媒介
手写的书信、军报、官文书、唐朝的进奏院状、露布、牌报等。
⑷印刷媒介
邸报、小报、《京报》
、中国古代社会的新闻传播活动的特点
☐没有产生过以收集和公开向社会发布新闻为职业的专门机构。
☐新闻活动基本是由统治阶级所垄断。
☐新闻活动规模小,传播速度慢。
☐新闻传播基本上是对特定对象进行的定向传播,不是面向全社会进行的公开收集和传递新闻的经常性社会活动。
总之,在中国古代社会只有新闻传播活动,没有产生真正的新闻事业。
三、新闻事业产生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