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诗歌表现手法考点解题方法点拨
诗歌鉴赏答题技巧及套路
![诗歌鉴赏答题技巧及套路](https://img.taocdn.com/s3/m/46de9727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0e.png)
诗歌鉴赏答题技巧及套路(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诗歌鉴赏答题技巧及套路诗歌鉴赏这类的考题让好多考生都很头疼,主要原因是没有找到诗歌鉴赏这类的题的答题要点,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诗歌鉴赏答题技巧及套路,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哟!诗歌中表达技巧的几大方面一、抒情手法:抒情手法: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用典抒情借古讽今二、表现手法:表现手法:想象、象征、渲染烘托(衬托)白描对比、虚实相生、动静结合欲扬先抑等。
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的解题技巧
![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的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38ffd7bb0029bd64783e2c43.png)
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的解题技巧“表现手法”1①用典定义:有引用前人诗句和借用历史故事两种。
作用:引用古诗:增加里诗歌的包容量;引用诗词:使文章典雅、大气。
典例分析:【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注解】:孙仲谋:三国时的吴王孙权,字仲谋,曾建都京口。
这首诗歌里面的典故是很多的~典故这些就是要从平时学到的诗歌里面多积累,懂得变通和灵活应用就可以啦~让我们看一看答案是什么吧!【答案】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字德舆,小名寄奴,南北朝时期宋朝的建立者,史称宋武帝。
元嘉:刘裕子刘义隆年号。
佛狸祠: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小名佛狸。
廉颇:战国时赵国名将。
<例子>1.李白《行路难》(其一)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暗用典故.姜太公吕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周灭商;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后被商汤聘请,助商灭夏.这两句表示诗人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2.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用了向秀《思旧赋》及王质烂柯这两个典故.意思是说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向秀的《思旧赋》表示悼念而已.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日的光景了.这样既表达对当时统治者迫害旧友的不满之情,又暗示自己被贬时间之长,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拓展】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勾起了对故人的怀念.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同人都已经亡故3.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孙郎,孙权,这里作者自喻.《三国志·吴志·孙权传》载:“二十三年十月,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凌亭,马为虎伤.权投以双戟,虎却废.常从张世,击以戈、获之.”这里以孙权喻太守,希望自己像孙权一样年少有胆识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典出《史记·冯唐列传》.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汉时的郡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西北部分地区)太守.他爱惜士卒,优待军吏,匈奴远避.匈奴曾一度来犯,魏尚亲率车骑出击,所杀甚众.后因报功文书上所载杀敌的数字与实际不合(虚报了六个),被削职.经冯唐代为辨白后,认为判的过重,文帝就派冯唐“持节”(带着传达圣旨的符节)去赦免魏尚的罪,让魏尚仍然担任云中郡太守.苏轼此时因政治上处境不好,调密州太守,故以魏尚自许,希望能得到朝廷的信任.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天狼:星名,一称犬星,旧说主侵掠,这里引指西夏.《楚辞·九歌·东君》:“长矢兮射天狼.”《晋书·天文志》云:“狼一星在东井南,为野将,主侵掠.”词中以之隐喻侵犯北宋边境的辽国与西夏.用天狼星比喻敌人(即辽国与西夏),表达了作者爱国,想要为国杀敌,报答国家的胸怀.【小知识】典故的类别1.引用前人语句。
诗歌表现手法解题方法与练习
![诗歌表现手法解题方法与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a2c509be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32.png)
诗歌表现手法解题方法与练习标签:高考分类:诗歌欣赏杂谈诗歌表现手法复习指要与练习复习指要:一、勤于积累,储备表达技巧基础知识表达技巧(表现手法)包括:(1)修辞手法: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借代、排比、夸张、对偶、反问、反语、双关、用典、互文等。
(2)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
其中重点是抒情和描写。
抒情:①直接抒情(直抒胸臆);②间接抒情:“景”(事、物、史)与“情”(喜、怒、哀、乐)、“志”(志向、情操、爱好、愿望)描写:点与面、正与侧、动与静、虚与实、明与暗、乐与哀、工笔与白描。
(3)艺术手法:赋(铺陈)、比兴、对比(烘托、衬托)、渲染、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因景生)、托物言志(感物抒怀)、讽喻(借古抒怀、借古讽今)、象征、抑扬等等(4)篇章结构:叠词、卒章显志、重章叠句、照应、倒装、曲笔入题。
二、古诗表现手法解题步骤:[答题思路]:明手法(用一两个词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阐运用(结合诗句阐释说明诗人运用了这种手法的依据)+ 析效果(此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现了什么主旨)【叙——析——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①第一步:明确说出运用的手法是什么?(托物言志、用典、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借古讽今、抑扬、想象、联想、渲染、象征等)②第二步:结合诗句阐释说明诗人运用了这种手法的依据。
(找到能体现该手法的关键诗句,并进行描述性说明)③第三步:析效果(此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现了什么主旨)[题例一]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白梅/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思考:为了塑造梅花的形象,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作分析。
答案示例:这首诗主要运用了衬托和对比手法。
以冰雪衬托梅之坚毅耐寒(事物特点);用桃李对比梅以显示梅之高洁守志(事物特点)(表达效果)。
表达了作者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方法分析表现手法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方法分析表现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ea383fcd482fb4daa48d4b55.png)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方法:剖析表现手法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方法:剖析表现手法第二种模式剖析技巧型1 发问方式:这首诗用了如何的表现手法?2 发问变体:请剖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 ( 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 。
诗人是如何抒发自己的感情的 ?有何成效 ?3解答剖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正确答题,一定熟习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
4答题步骤:(1)正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联合诗句阐释为何是用了这类手法。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如何的感情。
答题示例 1: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冷风起,吹人舞袖回。
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作简要剖析。
[ 参照答案 ] 第三联运用了夸张手法( 步骤一 ) 写出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奇特,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 ( 步骤二 ) ,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形 ( 步骤三 ) 。
答题示例 2:醉潦倒·咏鹰 [ 清] 陈维崧寒山几堵①,风低削碎中原路②。
秋空一碧无今古。
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 ?老来猛气还轩举③。
人间多少闲狐兔。
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 注] ①堵:座。
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
③轩举:意气飞扬。
(1) 这首词的上片主假如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剖析。
[ 参照答案] ①主要运用了衬托的手法。
②借用壁立的寒山、空阔的大地、澄碧的秋空等场景,来衬托鹰的形象。
( 把“衬托”答成“衬托”也算对 )(2)联合下片的句子,剖析词人表达了如何的思想感情。
[ 参照答案 ] ①“男儿身手和谁赌 ?老来猛气还轩举”,表达了猛气犹存、老当益壮的情怀。
②“人间多少闲狐兔。
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表达了期望发挥志向、立功立业的理想。
初中古诗鉴赏技巧点拨
![初中古诗鉴赏技巧点拨](https://img.taocdn.com/s3/m/9c9967f7172ded630b1cb67e.png)
初中古诗鉴赏技巧点拨一.古诗诗句鉴赏答题模式: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注意:答案必须有针对性、指向性。
一定要问什么,答什么,要什么,给什么。
必须结合原诗内容、词语作答,不能空洞的阐述概念。
】二.鉴赏诗歌形象(一)人物形象:包括诗中人物、自我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鉴赏技巧:主要分析人物性格、品质、心态、情感、思想,必须结合诗句来谈。
(二)物象:客观存在着的事物、景色及至活生生的人,一旦笼于人的笔下,就成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
鉴赏技巧:分析景物特征,由景物暗示人物内心和思想。
借物抒怀、托物言志。
三.鉴赏艺术手法1、表现手法: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反衬、烘托、托物起兴、美景衬哀情、渲染、虚实结合。
2、抒情手法: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3、描写方法:1)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2)虚写、实写。
3)动态描写、静态描写。
(动静结合、以静衬动)4)景物(环境)描写作用:渲染气氛、烘托<暗示、流露、表现>人物心情、为抒情做铺垫、奠定感情基调、情景相生<情景相融>、美景衬哀情4、修辞手法:夸张、比喻、比拟(拟人、拟物)、排比、对偶四.诗歌分类:浪漫主义:想象、夸张、语言华美,一般表现对理想的追求或对现实的不满和逃避。
现实主义:写实,对现实的直接反映,<批判,不满、揭露>边塞诗:杀敌报国,建功立业,语言豪迈壮阔。
田园诗:表现田园生活的安逸、闲适。
送别诗:表现和友人的惜别之情,或对友人、对自己的劝勉。
怀古诗:借古讽今。
咏物诗: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羁旅诗:思乡念亲。
五.语言风格(1)、平实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哪贾岛的《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全篇4句20字,毫无难解之处。
诗歌鉴赏第二节古诗鉴赏答题方法及技巧点拨
![诗歌鉴赏第二节古诗鉴赏答题方法及技巧点拨](https://img.taocdn.com/s3/m/f8dcce47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54.png)
诗歌鉴赏第二节古诗鉴赏答题方法及技巧点拨诗歌鉴赏第二节古诗鉴赏答题方法及技巧点拨教学园地04-01 0918:诗歌鉴赏第二节古诗鉴赏答题方法及技巧点拨纵观历届高考诗歌鉴赏题,大体上可以归纳出六种问答模式:一、分析意境型1、提问方式:(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就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故凡属景情关系都属于这类题型。
3、答题步骤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注意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绘时一定要忠实于原诗,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规范的表达为两个双音节形容词。
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
**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第三步:分析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伤感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伤感。
4、答题示例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杜甫草堂时。
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魅力的初春景象(季节特点的总结,之后加上冒号):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光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营造了一种明净绚丽的春景;(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步骤三)5、练习巩固题义公禅房孟浩然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
户外依峰秀,阶前众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
注:义公是一位高僧,此诗写其禅房周围环境。
问:义公禅房周围环境有怎样的特点?写这样的环境有何作用?答:禅房空林环绕,秀峰迎门,幽谷临阶。
诗歌鉴赏技巧答题要领
![诗歌鉴赏技巧答题要领](https://img.taocdn.com/s3/m/e5ad7c1c844769eae009ed8a.png)
诗歌鉴赏技巧答题要领: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1.赏析诗中的关键字词命题方式:这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命题变式:甘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2.赏析诗中的重要语句命题方式:这句诗有何特殊含义或深沉含义?命题变式:这句诗最具表现力,试简要分析。
解答分析:先解释清这句诗的字面意义,然后或扣语言特点、或扣思想情感作具体分析。
3.赏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命题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命题变式: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当然围绕艺术手法,也会有一些更具体的提问方式。
问题越具体,相对而言,回答越容易。
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
4.赏析诗歌的语言特色命题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命题变式: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语言艺术)。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或某句诗的含义(特殊含义、深层含义,如语境含义、意境含义)。
能用来答题的词语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沉郁顿挫、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诗歌的语言风格常见的有平淡、工丽、直率、委婉(含蓄)、清新、简洁、明快、自然、飘逸、清幽、雄奇、豪放、浑厚、旷达、悲慨、苍凉、沉郁、低沉、舒缓、洗练等1、平实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哪贾岛的《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高三复习诗歌鉴赏表现手法之规范答题
![高三复习诗歌鉴赏表现手法之规范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83f8472f2f60ddccda38a0b0.png)
问题:最后一句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 法?有何效果?
参考答案
a.用了反衬手法。 b.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静谧。 “草虫鸣” 以动衬静。 c. 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和环境之静。 e.表达作者在外早行引起的孤独寂寞。
雨后池上
刘攽(bān)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根据答案及评分标准,你能总结出诗歌表现手法 鉴赏的评分要点 即具体的解题步骤是什么吗?
二、结论:鉴赏诗歌表现手法通常分三步走
1、明确说出表现手法是什么。(明手法)
(如借景抒情,白描,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等 )
2、该种手法在诗歌中的体现。(阐运用)
(要求:结合关键词句描述)
3、分析该手法所达到的描写景物的效果。指出诗中所蕴 含的诗人情感。(析效果)
内,宫女成群,歌舞不断,一派富庶升平气 象。
(2010· 浙江)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的题目。 定 林① [宋]王安石 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 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②值月相寻。 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注】①定林:寺院名,位于金陵(今南京)。作者罢官 后常到此游憩。 ②仍:又。
• 【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 亭台宫殿。“膏锋锷”:兵士的血滋润了兵器的尖端。
• ⑴这首词中 “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 种修辞手法?并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 (第一步指出手法)借代。 • (第二步解释怎样运用手法)“珠翠”
指妇女佩带的首饰,指代宫女。
• (第三步说明表达效果)词句写汴京皇宫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 请具体说明。
2023年中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考点精准讲解手法技巧(解析版部编版)
![2023年中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考点精准讲解手法技巧(解析版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baa61828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7c.png)
2023年备战中考古诗鉴赏高频考点精准讲解-----手法技巧(解析版)一、知识点讲解1.提问方式:⑴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表现手法、艺术手法、艺术技巧)?⑵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艺术手法、表达技巧)。
⑶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⑷这首诗(某某诗句)在写景(抒情、描写人物/某某)上有什么特点?2.解答分析:这类提问注重的是诗歌整体的艺术表现特色,主要应从诗歌的整体构思、诗歌整体的艺术技巧方面来解答。
3.答题步骤:⑴明手法: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⑵释理由: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⑶析作用: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4.答题示例: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问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答:(步骤一)主要用了反衬手法。
(步骤二)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
(步骤三)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
5、常用手法及其作用讲解(一)表达方式及其作用1.抒情:(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直接(即景抒怀、直抒胸臆)、间接(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怀古伤己);2.描写:(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直接(正面)、间接(侧面);3.咏物(叙述: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4.议论(议论往往与抒情结合一起。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二)修辞手法及作用描绘类(作用:生动形象):比喻(生动形象地表达[描绘]了……内涵[形态])、夸张(生动地突出了…特征)、比拟(生动传神地突出了…形象或抒发了作者…感情)、借代、通感;结构类(作用:和谐音韵、强调突出、充沛感情):排比、对偶、反复、顶针;语气类(作用:增强语气、强化感情、引发思考):设问、反问。
1.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诗歌鉴赏出题类型及答题技巧——表现手法类
![诗歌鉴赏出题类型及答题技巧——表现手法类](https://img.taocdn.com/s3/m/20f70d5e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15.png)
诗歌鉴赏出题类型及答题技巧一一表现手法类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今年【试题解析】这两道题目都是考查动静结合的常识的。
(1)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槛柱,以此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2)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槛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
三、四两句用想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
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当然,动静结合是相对于所描写的中心景物而言的,一般说来所写景物往往一主一次,以次衬主,理解上不能望文生义、似是而非,否则就会掉入命题人设置的陷阱里。
如: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2005年北京卷、诗歌内容见上)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①/陆游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
铁骑无声望似水。
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
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释:①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⑵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铁骑无声望似水句,形象地描绘了军队阵容的整肃与声势的浩大。
B.词的上片写梦境,下片写梦醒后的情境和感想,衔接自然,结构紧凑。
C.清笳乱起和铁骑无声一动一静,以动衬静,手法巧妙。
D.作者通过雪晓、寒灯漏断、月斜等意象,写出了清冷的意境。
【试题解析】此题答案为C项,这里清笳乱起写边关敌情,铁骑无声写军纪之严、阵容之大,二者都是正面描写,看起来有动有静,但实际上并没有主次关系,故而谈不上以动衬静,这就是一个明显的陷阱。
2、暗用修辞借助修辞手法刻画形象、表达感情,是诗歌写作中常用的方法,修辞除了上面讲到的直接考查之外,在表现手法中也常间接考查到,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1)比兴。
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高考诗歌鉴赏艺术手法答题技巧
![高考诗歌鉴赏艺术手法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90d6f470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3c.png)
❖ ①你读出了什么呢?
❖ ②请从艺术手法运用的角度谈谈你对这首词的看 法。
.
26
参考答案
❖ ①从表面看(特别是后三句),这首词写的 是对往昔繁华的眷恋,但实际是表达梦醒后 面临处境的无限凄凉。
❖ ②作者通篇不对当前处境作正面描写, 而是通过这场繁华生活的梦境进行有力的反 衬。梦境越是繁华热闹,梦醒后的悲哀便越 是浓重;对旧日繁华的眷恋越深,今日处境 越凄凉。
(1)直接抒情:不借助任何物,直 接抒发情感。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13
(2)间接抒情: 把情感寄予在描
写景和物中,间接含蓄抒情。
借景抒情:仔细体味描写的景物中
蕴含的深层情感。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的身影越来越远,最后完全消失,
.
3
表达方式
记叙 议论 描写 抒情
.
4
1、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 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杜甫《登岳阳楼》
.
5
转换
春思
记叙
李白
角度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全篇诗人都站在思妇角度,思妇的
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
在天山,身老沧州!
❖
【析】此诗共分两阕,下阕照应上阕。“心在天山”
与“当年”句相应;“身老苍州”与“关河梦”句相
应,目的在于构成对照,抒发了词人心酸遗恨的苍凉
主题。“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染,用酒醒
[古诗词鉴赏答题模式]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
![[古诗词鉴赏答题模式]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665a6c18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08.png)
[古诗词鉴赏答题模式]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篇一:古诗鉴赏答题技巧(一)诗歌鉴赏答题方法点拨一.看类型。
从诗歌内容的角度来看,古典诗歌的考查基本类型有以下几类。
①送别类。
以抒发离情为主。
②怀古类。
以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或表达昔盛今衰的感叹之情为主。
③思乡怀人类。
表达对家乡或亲人思念为主。
④战争或边塞类。
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对和平向往或对国家的忠勇之情为主。
⑤闲适类。
表达清闲恬淡心情或对田园、隐居生活向往之情为主。
⑥借景抒情类。
借景物表达自己的美好志向或借景物体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为主。
⑦托物言志类。
托物显示自己的高洁品质或抒发怀才不遇的伤感之情为主。
⑧爱情类。
⑨民生类。
抒发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为主。
以上九种类弄,只要学生掌握住基本的阅读水平,在认真阅读原诗二至三遍后,基本可以定住类型。
二.找意象。
诗歌鉴赏的重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正确把握诗歌所描写的意象,即诗歌中所描写的形象(人、物、景、事)。
而古代诗歌当中许多的意象都是有它们各自的喻意的。
虽然这种意象的喻意在不同的意境当中有可能有不同,但多数情况之下却是有其共通之处的。
因此我将诗歌当中较常出现的意象的喻意给学生们做了一个小结,作为一种诗歌鉴赏必须积累的知识进行归纳。
比如说梅的清高芳洁、傲雪凌霜、坚强、不屈不挠;兰、荷的高洁;笛声的思乡怀远;竹的气节、劲健、积极向上;菊的高洁、脱俗、隐逸;松的坚贞、傲雪斗霜、有凌云志;柳的柔情、惜别怀远;梧桐的凄凉、悲伤;桃花的美人之喻;杨花的离散、漂泊之意;杜鹃的凄凉哀伤、有归家之意;牡丹的富贵、美好;禾黍代表国家昔盛今衰之悲情;青鸟往往与男女恋情与婚嫁有关;鸾鸟、凤凰喻忠臣、贤士;鹧鸪、寒蝉喻离愁别绪、羁旅伤感之情;鸿雁借指书信,也表思乡之情;鸿鹄骏马大鹏喻志向远大之人;月喻思乡怀远;飞星传恨;日落、夕阳、秋天、流水代表生命短暂,时光飞逝;灞桥易水多怀送别有关;夕阳、西风、残照既表示个人沉浮的身世命运,也代表历史的沧桑变化;《阳关三叠》多写故人友谊;《关山月》《梅花落》多指乡思乡愁;杜康喻酒;贾生、屈原指怀才不遇之人;陶朱、猗顿喻富商巨贾;琴瑟喻夫妇感情和谐,也喻兄弟朋友的情谊。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诗词鉴赏三大题型分析+答题模板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诗词鉴赏三大题型分析+答题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2cf7bbc4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27.png)
1题型一:鉴赏诗歌“炼字”艺术【设问方式】1.诗中某字用得好(或“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
2.某句(联)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个?请简要分析。
3.诗中的某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4.赏析诗中某字的妙处或说明某字的表达效果。
【答题技巧】炼字是指诗词中那些经过反复推敲,用得贴切、准确、生动,能传神地表现事物、情感等鲜明特征的字词。
古人所谓炼字,主要是炼动词、形容词和虚词(副词、连词等),此外,数词、叠词等也常有涉及。
1动词动词具有凝练、形象、生动传神的特点,在写景状物、刻画人物、表情达意方面有着独特的功能。
一些多义和“活用”的动词,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如“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阳楼》)中的“坼”与“浮”这两个动词描写就用得恰当而极有气势,生动地描写出诗人在洞庭湖上的感觉:眼前是一片无边无际的大水,好像湖东南的吴楚之地都裂开了,甚至整个乾坤都浮在水上。
2形容词形容词是表现人或物的特点、性质、状态等的词语,起修饰作用。
形容词作为“炼字”的对象时,要注意其语义双关及活用状况。
如“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王维《归嵩山作》)句中的“满”这个形容词用得精当,写出了秋山落日余晖之广阔而浓稠的感觉。
再如“人烟寒桔柚,秋色老梧桐”(李白《秋登谢朓北楼》)句中的“寒”“老”是属于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意思是说秋天桔柚变红,给桔林中的人家增添了寒意;秋天的风霜使梧桐变老。
数量词有些诗句中的数量词经过了诗人精心斟酌、提炼,往往具有丰富隽永的诗味。
如“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郑谷《早梅》)中“一枝”原作“数枝”,何以最后改作“一枝”呢?因为题为“早梅”,言“数枝”不如“一枝”准确,更能体现节令之早,突出诗人对“凌寒独自开”的早梅的喜爱之情。
4副词有些副词对于诗句准确地传情达意起到重要的关联、辅助作用,品读诗句时不可轻易放过。
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其中的“渐欲”“才能”这两组副词用得稳妥,“渐欲”表现出繁花纷纷扑面而致使诗人越来越产生眼花缭乱的感觉,“才能”表现诗人对春草初生的欣喜和爱怜之情。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技巧点拨与练习(附答案解析)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技巧点拨与练习(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cf317b6a32d7375a5178056.png)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技巧点拨与练习(附答案解析)表达技巧既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的使用。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修订版)对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的考查要求是: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的鉴赏,侧重于分析突出的表现手法;考查时,可以就其中的一个方面进行,也可以综合在一起进行。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是高考的高频考点,每年必考。
技巧点拨1、常见表达技巧(1)表达方式:包括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
诗歌鉴赏通常涉及抒情(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此外还有记叙(多用于叙事诗)和议论(多用于点明诗歌主旨)等。
(2)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对偶、夸张、借代、设问、反问等,其特点和用法跟现代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大致相同。
(3)谋篇布局:主要有首尾照应、开门见山、铺垫、层层渲染、先总后分、过渡、先景后情、卒章显志、伏笔、欲抑先扬或欲扬先抑等。
(4)其他常见表现手法: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象征)、借事抒情、寓理于景、借古讽今、虚实相生、动静结合、对比、反衬(以动衬静、以乐景衬哀情、以哀景衬乐情)、白描等。
2、提问方式(1)诗中运用了哪种表达技巧(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
(2)请赏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艺术手法、表现手法)。
(3)诗人是如何抒发自己情感的?有何效果?(4)某联在景物描写上有什么特点?(5)请从某手法的角度赏析某联。
3、答题步骤第一步:准确地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何种技巧。
第二步:结合诗句说说这个手法的内容。
第三步:指出运用该手法的作用(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传达了怎样的旨趣,产生了怎样的效果等。
)解答示范(1)注意审题,看清题干要求。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解题步骤)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解题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a3e8876b783e0912a2162ad5.png)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渲染。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反衬 邯 想得郸家驿里中逢夜深冬至坐,,还抱膝应灯说前着影远伴行身人虚 结。。实 合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寓。情
于景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对比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烘。托
从本诗构思来看,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1、对比是主要表现手法 2、3、前四句写盛德,后四句写业衰,在鲜明的盛 衰对比中道出了古今兴亡的一个深刻教训。颈联中 以刘备长于任贤择相,与短于教子致使嗣子不肖相 对比,指出刘备功业不能卒成的原因。
画眉(欧阳修) 日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5)渲染 ,主要作用是突出形象。
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 花欲燃”就是浓彩重墨渲染了一派怡 人风光,山青翠,花红艳,鸟翎白, 碧波绿。
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
骆宾王《鹅》“鹅、鹅、鹅,曲项向 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6)动静结合。对事物、景物作动 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 成一种情趣。 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7)色彩描写: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2)对比。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 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 互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 如: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3)联想和想像,又叫虚实结合。虚与 实是相对的。有为实,无为虚;客观 为实,主观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 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给人以 想象的空间。 诗歌中的“虚”包括三类: a、神仙 鬼怪世界和梦境。如《梦游天姥吟留 别》 b、已逝之景之境。如李煜《虞美人》 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 c、设想之境。例如柳永《雨霖铃》
古诗词鉴赏专项技法点拨
![古诗词鉴赏专项技法点拨](https://img.taocdn.com/s3/m/caff8b22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68.png)
一、意象①《卜算子·咏梅》断桥、黄昏、风雨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凄清落寞的意境,突出梅花生长环境的恶劣以及无人欣赏的寂寞。
②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杨花”“子规”两个意象,表明事情发生的时令,用有形之物给读者以画面感。
杨花飘忽不定,行游无踪,暗喻友人前途命运未卜;子规常鸣“不如归去”,借以关怀跋山涉水、远走他乡的友人王昌龄,希望他早日归来。
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他眼中所见,“古道”是他所经之地,“瘦马”是他所骑,“西风”正吹在他身上。
这些意象同处在衰败、荒凉,缺乏生气、活力的环境中,渲染出一个凄凉寂寥的境界,烘托出一个长期漂泊在外的游子浓重的乡愁。
典型示例一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画线句有哪些意象?作用是什么?答案:意象:“缺月”“疏桐”“漏断”。
作用:点明时间,构造了一个寂寞清冷的世界,烘托出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为下文“幽人”“孤鸿”出场做铺垫。
诗歌中意象的作用[方法总结]1.借助意象营造氛围、环境或意境,以送别诗、山水诗和边塞诗为代表。
如“青海长2.奠定情感基调。
如柳永《雨霖铃》开头三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为3.借景抒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
凡诗歌中描写的景物,一般都具有这一作用。
4.衬托人物气节、品质或性格。
这种作用在咏物诗中较为普遍,在表达技巧上,常用象[答题步骤]1.找出表达意象的词语;2.概括意象特点;3.理解意象中寄寓作者的情感。
[答题模板]诗句有……意象,营造了……意境,渲染了……氛围,寄寓诗人……的情感。
二、思想感情①忧国伤时《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人通过描写屋破雨漏、床湿被冷、通宵不眠的种种窘况,由个人的痛苦联想到国家的动乱、人民的疾苦,表达了忧国忧民之情。
《石壕吏》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当时思想上的矛盾:他歌颂石壕老妇勇于承担苦难的精神,表明自己支持唐王朝进行的这场平叛战争,希望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但又通过写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表明他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而深表悲痛。
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答题方式
![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答题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d5c458e1aef8941ea76e05df.png)
早
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
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
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 法?有何效果?
早
陈与义
行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 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 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 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 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描写手法
(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
反衬又有动静衬、声寂衬
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
(2)联想和想像
(又叫虚实结合)
(3)对比
(4)白描
桃花潭水深干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 果?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这首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步骤一), 将潭面比作未磨之镜,将湖中的君山作比皓月银辉 下银盘里的一颗青螺(步骤二), 两个比喻的运用,使得本诗的景物描写生动形象, 表达了诗人对洞庭美景的喜爱之情(步骤三).
诗歌鉴赏 之
表达技巧答题方式
学习目标
1、了解诗歌表达技巧的范畴与内涵。 2、明确高考试题有关考查表达技巧的 命题特点。 3、掌握试题解题思路和方法。
鉴赏诗歌表现手法题的解答
![鉴赏诗歌表现手法题的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049e943150e2524de4187e6e.png)
鉴赏诗歌表现手法
我国古典诗歌广泛运用比兴、联想与想象、用典等技巧,表现思想感情,因为诗本言志。
如何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呢?
这类题的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手法?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感情的?有何效果?
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和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分为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
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及托物寓理等。
描写手法主要有:衬托,分正衬和反衬;联想和想象,又叫虚实结合;对比;白描等。
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兴、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用典,另处还有设问、反问、反语等。
例:《秦风无衣》每章用“岂曰无衣”开头,有什么作用?文章主要使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
解析:起句反问,“岂曰无衣”加强了团结互助的语意和语气;与后面的回答“同袍”“同泽”“同裳”相应,表现了团结互助、坚决豪迈的军威。
文章使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第一步)每章诗句内容大体一致,皆以“岂曰无衣”的反问开头,回答表示了同衣同心的态度。
“与子同仇”是统一思想认识,同仇乱忾;“与子偕作”,备战时步调一致;“与子偕行”,出征时统一行动,奋起作战。
(第二步)这是一首出征三部曲,表现了团结互助、共同御敌的爱国主义情感,重章叠句的手法加强了这种慷慨情感的抒发。
(第三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滕王阁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问:全诗采用的是____________的表现手法,其中前四句写景,描写的是_____________的景象,后四句抒情,表达的是____________的感情。整首诗的风格是_____的,最能表现这种风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
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缈。
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
问:分析一下这首诗的表达技巧。
6、阅读孟郊的《游子吟》回答问题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问:“寸草心”、“三春晖”用了什么手法说明了什么
7、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例1、【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6分)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杜甫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死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注]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
【答案】
这首诗景中含情。诗人从燕子落笔,细腻逼真地描写了它们频频飞人草堂书斋,“点污琴书”、“打着人”等活动。这些描写既凸现了燕子的可爱之态,又生动传神地表现出燕子对草堂书斋的喜爱,以及对诗人的亲昵。全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自然、亲切之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悦和悠闲之情。
问:请从艺术手法运用的角度谈谈你对这首词中的看法。
18、阅读陈与义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问: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19、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画眉鸟(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1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天山。
问:试分析一下三、四句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15、阅读元代王冕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冰雪林中着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问: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一、掌握常见的诗歌表现手法
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我们要了解一些常见的艺术手法。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的分别。诗歌的结构形式,常见的首尾照应,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过渡、铺垫、伏笔等。主要的修辞手法有:"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象征"等,其他写作技巧包括:赋比兴、衬托、对比、渲染、卒章显志、欲扬先抑、联想想象、语序倒置等。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
1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问:“古人”“来者”指的是_______________。“独”字表现了作者_________的心境。整首诗通过采用______________的表现手法,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具有________的感情基调。
4、“如眉”:以眉喻月,绘出了三月时月亮的形状并体现出了它的清秀。“镜”:以镜喻兰溪之水,写出了兰溪水之清澈明静;亦反衬出月光的明洁。
5、此诗将江两岸的群山喻为马群,且以行船为参照物,把群山那一静态的景物给形化动化,写得形象生动。“飞鸟”喻“孤帆”,写出了舟行之快。
6、以小草比喻游子,以春天三月的阳光来比喻慈母的恩惠。说明慈母的厚爱,儿子是无以报答的。
【答案】⑴强调二人相聚之短暂、相别之仓促。在写聚、散的内容之间起承上启下。(意思答对即可)
⑵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答案】⑵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意思答对即可)
解题指导
春思
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问:“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一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8、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问:本诗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9、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4、注意回答技巧时要具体、完善,特别是要结合诗词的具体诗句来分析,不要仅罗列术语,搞“空对空”式的分析。
专题训练
1、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问:下片“拣尽寒枝不肯栖”采用的是____的修辞方法和____的表现手法,表面上写的是__________,但实际上却写出了作者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从军行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问:最后两句采用的是___________的抒情方式,既表现了作者_________的思想,也反映了当时唐王朝强盛国势下的____________的民族心态,读来令人豪情满怀。“牙璋”“凤阙”“铁骑”“龙城”采用的都是_______的修辞方法。
【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答案】
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以做到,虚写作者对国家南北分离的痛苦与无奈;后两句实写鸥鹜可以南北自由飞翔,虚写作者对国家统一、人民自由往来的强烈愿望。
鉴赏诗歌表现手法考点解题方法点拨
鉴赏诗歌表现手法考点解题方法点拨
表达手法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艺术手段。古代诗歌的艺术手法主要包括抒情方式、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三种。抒情方式分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融情入景)、托物言志、怀古伤今、即事抒怀。描写方式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有白描、烘托、渲染。写景诗常用表达技巧有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以乐衬哀,上下(或远近、俯仰、时空、声色、视听)结合。其他表达技巧有抑扬、对写等
例3.【安徽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⑴“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上片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16、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塞下曲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简要评析一下本诗的表现手法
17、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以下问题:
望江南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这是南唐李后主亡国入宋后写的词。有人说这是一首极尽繁华之作;有人说这是一段凄凉无限之吟
2、后两句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两”、“相”二字把人和山紧密联系在一起,“只有”两字更突出了诗人对山的喜爱。
3、该句使用了拟人的手法。(1分)写开门见“山”,“两山”似迫不及待地把苍翠的山色“送”进门来。(点明拟人具体内容,1分)化静为动,化无情为有情,赋予山以灵性,生动地写出了田园风光的盎然生机。(2分)写出了诗人身处其间的愉悦,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2分)
2、阅读李白的《独坐敬亭山》回答问题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问:诗的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
[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①送青来。
【注】①排闼:闯进门来。闼,小门。
2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作者是采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2)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
送孟浩然之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问:两首诗都是唐代着名的诗篇。从内容看,都是描写。从抒情手法看,王诗是___________,李诗是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1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