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3.2弹力1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3.2弹力优秀课件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3.2弹力优秀课件

FN
半球形的碗
A
FBA
F
B
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垂直并指向受力物体
二、常见的弹力及其方向:
►点与曲面接触
FN1
FN2
FN2 FN1
FNB
FNA
B
A
半球形的碗
FN2 FN1
与过接触点的切面垂直并指向受力物体
二、常见的弹力及其方向:
FN
3、弹簧的弹力
弹簧弹力方向又什么样的呢?
弹簧两端的弹力方向,与弹簧中心轴线 重合,指向弹簧恢复原状方向.
85.生命力的意义在于拼搏,因为世界本身就是一个竞技场。 34.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是如此,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 13、自己拥有的一切都是自己的失去所换来的! 6.苦难,是化了妆的祝福。 70.如果可恨的挫折使你尝到苦果,朋友,奋起必将让你尝到人生的欢乐。 19.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敢走的人!
那么,弹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
弹力的施力物体发生了形变 (1)产生原因:
由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有恢复形变的趋势 而产生的一种力。
(2)弹力产生的条件:
a 直接接触 b 发生弹性形变
题型一、判定弹力的有无
拆除法
例1、在下图中,A、B两球间一定有弹力作用的是( B)
AB
A
AB
B
AB
C
AB
D
二、常见的弹力及其方向:
1、绳子的弹力 (1)、拉力属于弹力 (2)、方向: 沿着绳子,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
a Ta
b Tb
G
练习:分析如图所示, 用一根绳悬挂的 白炽灯与用两根悬挂的日光灯的情况 下, 绳子的拉力的方向。
二、常见的弹力及其方向: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3.2弹力 课件 (共20张PPT)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3.2弹力 课件 (共20张PPT)
1、定义: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 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那么,弹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 弹力的施力物体发生了形变
弹力实际上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对使它 发生形变的物体的作用
2、弹力产生的条件: 1) 直接接触 2) 有弹性形变
即:弹力的产生,接触是前提,形变是根本.
弹力产生在直接接触并发生形变的 物体之间
3、弹力的方向: ——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
如:弹簧的弹力
通常所说的拉力、压力、支持力都是弹力 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持面而 指向被压的物体 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持面而 指向被支持的物体
示例
分析书放在桌面或倾斜木板上时,木板和书所受的支持力、压力

F2
木板
F1
F2 书
F1

思 考:
绳子的拉力也是弹力,那么绳子的拉力的方向如何呢? 总 结:绳子的拉力绳子对所拉物体的弹力 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
(接触面光滑)
课堂小结:
一、形变:物体形状或体积发生变化称为形变 1、弹性形变:2、非弹性形变 3、弹性限度 4、一切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都能发生形变
二、弹力 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 由于要恢复原 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 这种 力称为弹力 2、产生条件 3、常见弹力及方向
4、弹力有无的判定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1年11月2021/11/212021/11/212021/11/2111/21/2021
•7、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堪忍 受。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2021/11/212021/11/21November 21, 2021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重力与弹力》(课件)30张ppt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重力与弹力》(课件)30张ppt
22
新知探究
胡克定律
内容: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F的大小跟弹簧 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
公式:F=kx,其中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为 牛顿每米,符号N/m,它的大小反映了弹簧的软硬程 度
适用条件: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
23
新知探究
胡克定律的应用
(1)弹簧发生形变时必须在弹性限度内 (2)x是弹簧的形变量,不是弹簧的原 长,也不是弹簧形变后的长度 (3)Fx图像为一条经过原点的倾斜直线 ,图像斜率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同一根 弹簧,劲度系数不变
心不一定在绳子的延长线上
9
课堂练习 【答案】C 【解析】A.物体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物体的重心可能不与
它的几何中心重合,A不符合题意; B.物体的重心都在物体内,也可能在物体外,如匀质圆环的重
心在圆环之外,B不符合题意; C.重力是由于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C符合
题意; D.根据二力平衡可知,用绳子将物体悬挂起来,物体处于静止
沿杆
不沿杆
轻弹簧
沿弹簧形变的反方向
18
图示
课堂练习 3.(多选)关于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D) A.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就是它对水平面的压力 B.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属于弹力 C.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变程度有关,在弹性限度内形变程度
越大,弹力越大 D.弹力的方向总是与施力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相同
向下,则细线的拉力是竖直向上的,即细线是竖直的,由此来判断墙 面是否竖直。
8
课堂练习 2.下列关于重力、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物体的重心一定与它的几何中心重合 B.任何物体的重心都在物体内,不可能在物体外 C.重力是由于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D.用绳子将物体悬挂起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该物体的重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弹力》(24张)-PPT优秀课件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弹力》(24张)-PPT优秀课件
课堂小结
(一)形变:
1、定义: 形状或体积改变 2、分类: 3、弹性限度:形变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将不能恢复原状
(二)弹力
1、定义:发生形变的物体想恢复原状,对与之接触的物体有力的作用 2、弹力产生的条件:接触并发生形变 3、几种弹力:压力、支持力、拉力、推力及弹力产生的原理
(三)弹力的方向
1 、弹力的方向总是物体发生形变的方向相反指向受力物体 2 、几种接触方式下弹力的方向的判定
发生形变的物体超过一定限度,物体的形变不能完全恢 复,这个限度我们称之为弹性限度(吹气球体会弹性形变与弹性限度)
问题 桌上子放着本书,书和桌面有没有发
生形变呢?
放大法显示微小形变
光学下显示微小形变
手挤压玻璃瓶,观察水柱的变 化。
3)按程度
明显形变 微小形变 只要发生挤压或拉伸,就会发生形变
二、弹力: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 第三章第2节《弹力》课件(共24张 PPT)【 PPT优 秀课件 】-精美 版
❖ 4、曲面与曲面接触
N
半球形的碗
A N
B
NB对A
曲面与曲面间弹力方向: 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垂直并指向受力物体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 第三章第2节《弹力》课件(共24张 PPT)【 PPT优 秀课件 】-精美 版

桌上子放着书,书和桌面有几个弹力呢?
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书对桌面的压力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 第三章第2节《弹力》课件(共24张 PPT)【 PPT优 秀课件 】-精美 版
3)、拉力是一种弹力
橡皮筋、绳发生弹性形变,想恢复成原状,对与之接触的 物体有力的作用,这个是拉力。
方向?
沿着橡皮筋、绳收缩的方向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 第三章第2节《弹力》课件(共24张 PPT)【 PPT优 秀课件 】-精美 版

高中物理3.2弹力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3.2弹力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三、弹力大小: 1、弹簧弹力:胡克定律F = k x 2、其它弹力:由物体受其它力和运动状态求解
弹力的方向小结
1. 两物体接触面上的弹力,包括压力和支持力。这种弹力 的方向与物体的接触方式有关(通常有下列三种接触方式):
①平面与平面接触,弹力垂直平面。 (简称为“面面”接触)
②点与平面接触,弹力通过接触点 而垂直平面。(简称为“点面”接触)
③曲面和曲面接触,弹力通过接触点 垂直于切面而指向圆心。(相当于点 与点接触,简称为“点点”接触)
第三章 相互作用
第二节 弹力
接触力
1、自然界中的四种基本力是不需要物体相互 接触就能起作用的。 2、接触力:物体与物体直接接触才产生的力。 (1)通常所说的拉力、支持力、压力等都是 接触力。 (2)接触力按性质可归纳为:
弹力和摩擦力 它们在本质上都是由电磁相互作用引起 的。
一、形变
1、形变: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 积产生的改变。
六、比较重力与弹力
重力
弹力
成因 由于地球的吸引 由于物体产生弹性形变
作用方式 不论接触或不接触 必须直接接触
方向 总是竖直向下
作用点
重心
大小
G=mg
总是指向施力物体 恢复形变的方向
两物体接触处,在受 力物体上。
F=kx
小结
一、弹力产生条件: ① 直接接触 ② 产生弹性形变
二、弹力方向 1、压力和支持力: 方向都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 2、拉力: 绳的拉力沿着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 2、公式:
F=kx 其中:k——弹簧的劲度系数 (与弹簧的粗细、材料、 弹簧的直径、绕法和长度等量有关)
单位:牛每米, 符号N/m x——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

高中物理必修1:3.2.2几种常见的弹力

高中物理必修1:3.2.2几种常见的弹力
点与点 与公共切面垂直
几种常见弹力
类型
方向的判定
举例
接 轻绳 触 方 式 轻杆
沿收缩的方向
拉伸时沿收缩的方向 压缩时沿伸长的方向
特别提示:杆的弹力的方向不一定沿杆的方向.
轻绳、轻杆、轻弹簧模型
轻绳
轻杆
弹簧
形变特点
只能发生微小形变 ,不能弯曲
只能发生微小形变 发生明显形变,可伸
,各处弹力大小相 长,也可压缩,不能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
第三章 相互作用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
3.2 弹力
课本第2节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
3.2.2 几种常见的弹力
第三章 相互作用
几种常见弹力
支持力和压力都属于弹力,支持力和压力的方向都垂直于物 体的接触面.拉力也是弹力,绳的拉力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 的方向.
F1
F
第三章 相互作用 2
练习 如图所示,一重为10 N的球固定在支杆AB的上端,用一段绳 子水平拉球,使杆发生弯曲。已知绳的拉力为7.5 N,则AB杆对球 的作用力( ) A.大小为7.5 N B.大小为10 N C.方向与水平方向成53°角斜向右下方 D.方向与水平方向成53°角斜向左上方
BC
例2 画出图中物体所受弹力的示意图.
例2 画出图中物体所受弹力的示意图.
例3 在半球形光滑容器内,放置一细杆,如
图所示,细杆与容器的接触点分别为A、B 两点,则容器上A、B两点对细杆m的作用力
的方向分别为( ) A.均竖直向上 B.均指向球心 C.A点处的弹力指向球心O,B点处的弹力竖直向上 D.A点处的弹力指向球心O,B点处的弹力垂直于细杆向上
等,能弯曲
弯曲
方向特点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3.2弹力课件(共20张PPT)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3.2弹力课件(共20张PPT)
这些动 作的完 成有什 么共同 特点
一、形 变
1、形变:物体的形状或体积 的变化叫做形变
形变的原因是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
[讨论]:我用力推墙或压桌面,那 么墙和桌面也会发生形变吗?
放 大 的 思 想
总结:任何物体都可以发生形变
3、形变的分类 弹性形变: 能够恢复原来形
状的形变叫做弹性 形变.
塑性形变: 不能恢复原来 形状的形变叫做塑 性形变.
[猜想]: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后要恢复原状,
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有什么作用呢?
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作用 方法:撤去支撑物法 假设法+共点力平衡法 只要两物体相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 在操作的同时,用心体会一下手与弹簧或橡皮筋之间的相互作用。 ②跳水运动员在空中滞空时间主要由哪方面决定? 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压,发生形变。用心体会 在操作的同时,用心体会一下手与弹簧或橡皮筋之间的相互作用。
能够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 2、关于弹力的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两手间的相互作用。 ②跳水运动员在空中滞空时间主要由哪方面决定?
二、弹 力
施力物体
1、概念: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 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 产生力力后物体不能完 全恢复原状,这 个限度叫弹性限 度。
[猜想]: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后要恢复原状, 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有什么作用呢?
实例分析1
我们现在一起来进行下面的操作: 用手扯住弹簧或橡皮筋的两端,在其的 弹性限度范围内拉弹簧或橡皮筋,使其 发生形变。在操作的同时,用心体会一 下手与弹簧或橡皮筋之间的相互作用。
3、曲面与曲面接触
例3:分析球A所受到的弹力
总结:弹力的方向总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一节重力与弹力ppt课件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一节重力与弹力ppt课件

1、产生的原因:
2、定义: (1) G=mg
3、大小 (2)用弹簧秤测量
重 力 4、方向:竖直向下(即垂直于水平面向下)
重心的定义 重心位置的判断 5、作用点(重心) 注意: 重心可能在物体上, 也可能在物体之外。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3.1重力与弹力(第二课时)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
接触力 推
也是会发生形变的,因为有力的作用在该物体上了,满足形变的 发生条件。只不过有时物体的形变很小,不易被觉察。
如何通过实验方法 显示出来呢?
人 教 版 ( 2 0 1 9 ) 高 一 物 理 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一节3.1 重力与 弹力课 件
人 教 版 ( 2 0 1 9 ) 高 一 物 理 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一节3.1 重力与 弹力课 件
人 教 版 ( 2 0 1 9 ) 高 一 物 理 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一节3.1 重力与 弹力课 件
人 教 版 ( 2 0 1 9 ) 高 一 物 理 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一节3.1 重力与 弹力课 件
2 、把一个月牙状的薄板悬挂起来,静止时如图所示.则薄板
的重心可能是图中的( D )
A.A点
B.B 点
C .C点
D.D点
人 教 版 ( 2 0 1 9 ) 高 一 物 理 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一节3.1 重力与 弹力课 件
人 教 版 ( 2 0 1 9 ) 高 一 物 理 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一节3.1 重力与 弹力课 件
如图所示,有一等边三角形ABC,在B. C两点各放一 个质量为m的小球,在A处放一个质量为2m的小球,则 这个球组的重心在何处?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3.1重力与弹力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
什么是力?力是如何产生的 ?

(学习方略)2013-2014高中物理 3.2 弹力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学习方略)2013-2014高中物理 3.2 弹力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2 弹

1.力的作用效果
运动状态 发生变化; (1)使物体的_________
发生形变 。 (2)使物体_________ 2.力的三要素 大小 、方向和_______ 作用点 。 _____
3.二力平衡的条件 相等 方向 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且在同一条直线上,大小_____, 相反 。 _____ 4.关系
每根弹簧的自然长度都是40cm,某人用600N的力把它们拉长至 1.6m,则( )
A.人的每只手受到拉力器的拉力为300N
B.每根弹簧产生的弹力为150N C.每根弹簧的劲度系数为93.75N/m D.每根弹簧的劲度系数为500N/m
【解析】选B。人的每只手受到拉力器的拉力为600N,A错误;由
于人用600N的力拉并列装有四根相同弹簧的拉力器,故每根弹
体所受的重力。
【典例3】(2010·新课标全国卷)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用大 小为F1的力压弹簧的另一端,平衡时长度为l1;改用大小为F2的 力拉弹簧,平衡时长度为l2。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均在弹性限度内, 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 F2 F1
l2 l1
) B.
F2 F1 l2 l1 l2 l1
提示:根据胡克定律,弹簧弹力大小与弹簧长度变化量的关系为
F=kx。由此可推出弹簧伸长时弹簧长度l与弹力大小的关系为
F=k(l-l0),其中l0为弹簧原长,因此弹簧伸长时,弹力大小与(l-l0) 成正比,而不是与弹簧长度l成正比。

弹力有无的判断方法
1.弹力产生的过程
2.弹力有无的判断方法 (1)直接法:对于形变比较明显的情况,可以根据弹力产生的条 件来判断: ①物体间相互接触; ②发生弹性形变。
【思考辨析】 1.判断正误 (1)所有形变在撤去外力后都能够恢复原来的形状。( (2)两个接触的物体间一定存在弹力。( ) ) )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精品课件 第3章 相互作用——力 1. 第2课时 实验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精品课件 第3章 相互作用——力 1. 第2课时 实验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
平滑的曲线(包括直线),弹力F随弹簧伸长量x变化
的图线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可知,弹簧发生弹性形
变时,弹力F的大小跟弹簧的伸长量x成正比。
2.计算弹簧的劲度系数:以弹簧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弹力和弹簧伸长量之
间的函数关系,则有F=kx,其中常数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大小等于F-x图像
Δ
的斜率,即 k=Δ 。
应用体验
【例2】 某同学做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的实验时,设计了如图甲
所示的实验装置,将待测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将毫米刻度尺固
定在弹簧一侧,并使弹簧另一端的指针恰好落在刻度尺上。他先测出不挂
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然后在弹簧下端依次挂1、2、3、4、5个钩码,测
出弹簧相应的总长度。每个钩码的质量都是10 g。实验数据见下表。(g取
解得k=20 N/m。当F=0时,弹簧长度为原
长,l0=3.00 cm。
(3)在F-l图像中,当弹簧的弹力为零时,弹簧处于原长,故b的原长大于a的原
长,A正确;斜率表示劲度系数,故a的劲度系数大于b的劲度系数,B错误,C正
确;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故D错误。
方法技巧
两类弹簧弹力图像的比较
5.0 N/m。(计算结果保留
量x。由图像可得结论:弹簧的劲度系数k=
2位有效数字,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解析 (1)实验中需要测量弹簧伸长的长度,故需要刻度尺。
(2)由于 F=kx=mg,则

k=

=
20×10-3 ×10
-2
4×10
N/m=5.0 N/m。
探究点二
误差分析和注意事项
知识归纳
(3)函数法:根据实验数据,找出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函数关系。

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__力1重力与弹力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__力1重力与弹力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弹力产生的过程为:
2.弹力的产生条件 (1)物体间相互接触; (2)接触面相互作用发生形变,且要恢复原状。
3.弹力有无的判断方法 (1)直接法 对于形变比较明显的情况,可以根据弹力产生的条件判断,两个条件都 满足时才有弹力产生。
活动 2:如图甲所示,一束光依次被平面镜 M、N 反射,在墙上形成光 点。按压两镜之间的桌面,看不出桌面发生了形变,但看到光点移动,这说 明了什么?
提示:说明桌子发生了不易被察觉的微小形变。
活动 3:观察乙、丙两图,弹簧对小车的拉力和跳板对人的支持力有什 么共同特点?
提示:如图乙所示,被拉长的弹簧要恢复原状,对相连的小车产生了拉 力 F;如图丙所示,被人压弯的跳板要恢复原状,对人产生了支持力。它们 的共同特点是,发生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了力 的作用。
活动 4:上述等效作用点叫作物体的重心。如图乙,随着装货多少和装 载位置的变化,载重汽车的重心变吗?
提示:变。
活动 5:一般物体的质量分布不一定均匀,形状也不一定规则,如何确 定如图丙所示中薄板的重心?
提示:要确定如图丙所示中薄板的重心位置,如图 1,可以先在 A 点把 物体悬挂起来,通过 A 点画一条竖直线 AB,由于 A 点悬线的拉力跟薄板的 重力平衡,薄板的重心必定在 AB 连线上;然后,再选另一处 D 点把物体悬 挂起来(如图 2),过 D 点画一条竖直线 DE,薄板的重心必定在 DE 连线上。 因此,AB 和 DE 的交点 C,就是薄板的重心。
课前自主学习
一 重力 1.定义:由于 □01 地球的吸引 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施力物体: □02 地球 。 3.大小:G= □03 mg ,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用 N 表示。其
中 g 是自由落体加速度,g 的单位既可以是 N/kg,又可以是 m/s2,而且 1 N/kg

高中物理必修1:3.2.1弹力 胡克定律

高中物理必修1:3.2.1弹力 胡克定律
A.由F=kx可知,在弹性限度内弹力F的大小与弹簧形变量x成正比
B.由k=F/x可知,劲度系数k与弹力F成正比,与弹簧的长度改变量 x成反比 C.弹簧的劲度系数k是由弹簧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与弹力F的大小 和弹簧形变量x的大小无关 D.弹簧的劲度系数在数值上等于弹簧伸长(或缩短)单位长度时弹力 的大小
第三章 相互作用
4. 特别提示: (1) 弹簧的形变量x,是指弹簧的伸长量或缩短量,而不是弹 簧的长度. (2) 弹簧的劲度系数k,它表示了弹簧固有的力学性质,大小 由弹簧本身的物理性质决定,如材料、长度、截面积等.切 勿认为k与F成正比.
第三章 相互作用
例1 关于胡克定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第三章 相互作用
2. 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可用F-x图象表示,图象中的斜 率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
第三章 相互作用
3. 胡克定律的另一种表达形式. 设劲度系数为k的弹簧,在形变量为x1、x2时产生的弹力分别 为F1、F2,则根据胡克定律F=kx,有F1=kx1,F2=kx2. 两式相减,有F1-F2=k(x1-x2),即ΔF=kΔx. 上式表明: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变化量ΔF跟弹簧长 度的变化量Δx成正比.
C
解析:(1)重物m2处于平衡状态说明弹簧S2的弹力F2的大小 等于m2的重力大小,即F2=40 N;根据胡克定律求出其伸长量 为x2=Fk2=44000 m=0.10 m=10 cm.
第三章 相互作用
1. 关于胡克定律,要注意以下几点: (3) 由于弹簧的形变量x通常以“cm”为单位,而劲度系数k又 往往以“N/m”为单位,因而在应用上式时要注意将各物理量 的单位统一到国际单位制中. (4)上述胡克定律的表达式F=kx,仅表示弹簧的弹力与弹簧 形变量之间的大小关系,若同时要表示弹力方向与弹簧形变 方向相反,则表达式可写成F=-kx.

新教材2023年高中物理 第3章 相互作用——力 1 重力与弹力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2023年高中物理 第3章 相互作用——力 1 重力与弹力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想一想』 如图所示,身体素质和技术相当的跳高运动员,为什么采用“背越 式”的要比采用“跨越式”的成绩好呢?
答案:跳高运动员在越过相同高度的横杆时,“背越式”运动员的 重心比“跨越式”运动员的重心升高的高度小,因此运动员越过相同高 度的横杆,“背越式”跳法要比“跨越式”容易些,所以采用“背越 式”的运动员要比采用“跨越式”的运动员成绩好。
1.重力与弹力
目标体系构建 课前预习反馈 课内互动探究 核心素养提升 课堂达标检测
目标体系构建
【课程标准】 1.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大小和方向。知道重心的概念,初步体 会等效替代的思想。 2.会画力的图示和示意图。 3.抽象概括弹力产生的条件。知道压力、支持力和拉力都是弹 力,会分析弹力的方向。
知识点 2 力的图示和示意图 1.力的图示:用有向线段来表示力。 (1)有向___线__段__的__长__短___(严格按标度画)表示力的大小。 (2)__箭__头____表示力的方向。 (3)___箭__尾__(_或__箭__头__) __表示力的作用点。 2.力的示意图:只用带箭头的有向线段来表示力的方向和作用
思考辨析
『判一判』 (1)地球上所有物体的重力的施力物体都是地球。 (2)重力的方向也可以表述为指向地心。 (3)重心是物体重力的作用点,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4)若两物体间存在弹力,则它们一定接触。 (5)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物体的接触面。 (6)弹簧的弹力总是与其形变量成正比。
(√) (×) (×) (√) (√) (×)
(3)重力是非接触力。 (4)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重力的测量:在实验室里,重力的大小可以用测力计测量;工 业上用电子吊秤可以称更重的物体。
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大小相等。 测量条件: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 测量方法:用测力计将待测物体悬挂起来处于静止状态,测力计的 读数在数值上等于重力的大小。

高中物理第三章2弹力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第三章2弹力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解析:P 对 Q 物体的压力应作用在 Q 物体上,且力 的方向应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 Q 物体,故 B、C、D 均是 错误的.
答案:A
第四十页,共50页。
拓展三 弹力大小的计算
1.当你用力拉一个弹簧时,所用的拉力越大则弹簧 越长,因此弹力的大小只与弹簧的长度有关,这种说法 对吗?
提示:不对,决定弹簧弹力大小的是弹簧的劲度系数 和形变量,而不是弹簧的长度.
第三十四页,共50页。
解析:(a)杆靠在墙上,挤压墙壁和地面,因此受到 墙对杆的弹力与墙垂直,受到地面对杆的弹力与地面垂 直,如图甲所示.
(b)杆放在半球形的槽中,C 处为杆与球面的接触点, D 处为支撑点,所以 C 处弹力垂直于其切面指向球心,D 处弹力垂直于杆斜向上.如图乙所示.
第三十五页,共50页。
第四十四页,共50页。
2.一般弹力的计算. 对于除弹簧外的其他弹性体的弹力大小的计算,一 般要借助物体的运动状态所遵循的物理规律求解.比如 悬挂在竖直细绳上的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物体受绳向 上的拉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根据二力平衡,可知 绳的拉力大小等于物体重力的大小.
第四十五页,共50页。
【典例 3】如图所示,两根相同的轻弹簧 S1、S2,劲
例证
图中细线竖直、斜 面光滑,因为去掉 斜面体,小球的运 动状态不变,故小 球只受细线的拉力, 不受斜面的支持力
第十七页,共50页。
图中轻杆AB、AC.用绳替换
用细绳替换装 AB,原装置状态不变,说明
置中的杆,看 AB对物体施加的是拉力;用
能不能维持原 绳替换AC,原状态不能维持,
替换 法
来的力学状态, 说明AC对物体施加的是支持 如果能维持, 力
第八页,共50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弹力有无的判断
假设球与木块间有弹力
以球为研究对象,球受力:
N
N木块→球
光滑球静止 在水平地面
G
球不可能静止,所以球与斜面 间没有弹力
例:在下图中,A、B两球间一定有弹力作 用的是:
AB
AB
AB
AB
A
B
C
D
弹力有无的判断:假设法
二、几种常见弹力及其方向
1.常见弹力:拉力、压力、支持力
2.常见弹力的方向
• 轻绳的受力特点:
1.只能拉不能压; 2.轻绳的拉力一定沿绳方向; 3.同一根绳子张力处处相等。
※轻绳与轻杆受力特点
• 轻杆的含义:
不计质量硬杆
• 轻杆受力特点:
1.可拉可压; 2.杆所受的力不一定沿杆的方向;
三、各种接触面间的弹力方向判断
1.曲面与平面接触
N
N` N
曲面与平面间弹力方向:
过接触点垂直平面指向受力物体
来的形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发生力的 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一、弹力:
1.弹力的概念: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
来的形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发生力的 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2.产生条件:
直接接触 弹性形变
一句话,弹力的产生,接触是前提,形变是根本.
➢思考:如何判断弹力的存在呢?
一、弹力:
1.弹力的概念:
25.天上下雪地上滑,自己跌倒自己爬! 22.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有一门必修课叫孤独。 72.所有的豪言都收起来,所有的呐喊都咽下去。 3.只要能收获甜蜜,荆棘丛中也会有蜜蜂忙碌的身影。 63.质变的积累,才有量变的爆发。你没有时间可以浪费! 80.撑不住的时候可以说我好累但永远不要说我不行。 41.该坚持时就坚持,以不变应万变;该改变时就改变,以万变应不变。 1.不要埋怨任何一个人、一件事,自己的今天是无数个昨天的叠加与累积,所以重要的是走好今天的每一步! 48.多人的饭局尽量少参加,因为难有真心的交流,多为应酬。 21.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人只能引为烧身,只有真正勇敢的人才能所向披靡。 59.只要是辛勤的蜜蜂,在生活的广阔原野里,到处都可以找到蜜源。 37.一无所有就是拼搏的理由。
2.产生条件:
直接接触 弹性形变
3.判断弹力的有无方法:条件法、假设法
方法一:条件法 ①寻找接触面。(一般有 几个接触面就可能有几个 弹力)。 ②找形变(或挤压)。
若形变肉眼无法A 分A辨怎B么办呢 B
图甲
图乙
一、弹力:
1.弹力的概念:
2.产生条件:
直接接触 弹性形变
3.判断弹力的有无方法:条件法、假设法
A、x是弹簧伸长后或压缩后的长度

B、x是弹簧原来的长度
C、x是弹簧变化(伸长或压缩)的长度
D、x是弹簧原长加后来的长度
小结
一、弹力产生条件: 1.直接接触 2. 发生弹性形变
二、弹力方向 1.压力和支持: 方向都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 2.拉力:绳的拉力沿着绳指向绳 收缩的方向
三、各种接触面间的弹力方向判断 四、弹力大小:
弹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形变恢复的方向
① 支撑面的弹力 压力:方向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压的物体 支持力:方向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支持的物 体. ②绳的弹力
由于绳被拉长而对所拉物体产生的弹力,通 常称为拉力.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绳而指向绳收缩 的方向.
※轻绳与轻杆受力特点
• 轻绳的含义:
不计质量的柔软的绳子。
方法二:假设法(搬家法) 将与之接触的物体搬走,观 察形变是否恢复,或物体的 运动状态是否改变。 例:用搬家法分析图甲和图 乙中B物体所受弹力的情况。
AB 图甲
A B 图乙
例:弹力有无的判断
假设球与斜面间有弹力
以球为研究对象,球受力:
T
N斜面→球
判断球与斜面 间有无弹力
G
球不可能静止,所以球与斜面 间没有弹力
第 2 节
弹 力
1、弹性形变和弹力:
⑴、形变: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发生
的形状或体积改变 撑杆跳、拉箭、蹦蹦床、
拍球、跳水 ①弹性形变:
能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 ②弹性限度:
如果形变过大,超过一 定的限度,撤去外力后,物 体就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形 状,这个限度叫做弹性限度。
一、弹力:
1.弹力的概念: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
1.弹簧弹力:胡克定律F = k x
2.其它弹力:由物体受其它力和运动状态求解
9.水不撩不知深浅,人不拼怎知输赢。 18.命是弱者的借口,运是强者的谦词。 78.路再远也会有终点,夜再长也会有尽头,雨再大也会有停的时候。 66.有梦想的人睡不着,没梦想的人睡不醒。 15.海浪的品格,就是无数次被礁石击碎又无数闪地扑向礁石。 40.坚强,不是面对悲伤不流一滴泪,而是擦干眼泪后微笑着面对以后的生活。 10.千万别在最好的年龄里,吃得最胖,用得最差,活得最便宜, 七、人向前走的过程,应该是慢慢学会做减法的过程。贪念越多,心里装的包袱越多,人越是寸步难行。学会放下,才能走更快更远。
2)弹力的作用点: 两物体接触处,受力物体上。
当物体可以看成质点时,常把作用点移至重心处
例1、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不正确是? A
A、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能产生弹力 B、两个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一定产生弹力 C、压力、支持力、拉力都是弹力 D、压力、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
例2、关于胡克定律F=kx中的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内容:
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F跟弹簧伸 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
2、公式: F = k x 注:x在弹性限度内
其中:k——弹簧的劲度系数
只与弹簧 软硬有关
x——弹簧伸长(或缩短) 的长度
单位:牛每米, 符号N/m
3.弹力的大小和作用点
1)对于同一物体,弹力大小同形变大小有关。 a)弹簧F=kx b)利用力的平衡条件来计算
三、各种接触面间的弹力方向判断
2.点与平面接触
N` N
光滑斜面
NB B
NA
A
点与平面间弹力方向:
过接触点垂直平面指向受力物体
三、各种接触面间的弹力方向判断
3.曲面与曲面接触
N
半球形的碗
A N
B
NB对A
曲面与曲面间弹力方向:
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垂直并指向受力物体
四、胡克定律:
《实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