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

合集下载

五年级科学第三单元复习资料

五年级科学第三单元复习资料

五年级科学第三单元复习资料五年级科学第三单元是关于“生物多样性与环境”的内容。

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学习了生物多样性这个概念,了解了不同生物的特点和生命活动等。

同时,我们也学习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了解了环境污染的危害以及如何防止污染。

一、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之间的差异和大量的数量。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基础,它包括三个层次: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是指同种生物在遗传基因上的差异,它可以保证物种的适应性和进化性。

物种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的数量和种类,它体现了生物在不同区域与环境下适应力的不同。

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自然系统中的生态地理差异和自然物种之间相互依存的生态关系。

二、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环境之间密不可分,环境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衍都有很大影响,反过来,生物也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例如,合适的气候环境和充足的水分是植物生长必不可少的条件,而动物和昆虫也需要适合的生境才能存活,而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也会对生物产生影响,比如过度砍伐森林会导致许多生物的栖息地被破坏,生物数量减少、物种灭绝。

三、保护环境我们学习了保护环境的意义和方法,包括减少污染、节约资源、保护野生动植物、节能减排等。

减少污染是我们保护环境的首要任务。

污染产生多种来源,包括土地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空气污染等等。

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减少垃圾、废水的产生,开车出行时少用车少开车、关灯不浪费电等等。

节约资源也是非常重要的环保措施,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等等,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小事做起,比如节约饮用水、避免浪费纸张等等。

保护野生动植物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一环,我们要爱护自然、保护野生动植物,不买野生动物制品,不随意破坏自然环境等。

节能减排是保护环境的必要条件,我们可以多乘公共交通工具、步行、骑车等等,少用开车,还可以使用环保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

总之,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净化环境,维护自然。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备课教案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备课教案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备课教案0、生命从哪里来教学目标:、了解生命起源的几种观点,认识人类对生命起源的探索过程;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材料的能力;3、通过讨论、分析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教学重点:对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教学难点:分析有关观点和依据,提出自己的观点。

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资料;2、分组准备一张记录表如45页图。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长期以来,人类探索生命起源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止,而生命的起源依然是一个谜,对于这个问题,不同时期的人有不同的认识,让我们来互相交流有关资料。

二、了解有关地球上生命起源的观点:、学生汇报,老师将其分类板书古代:中国—女娲造人西方—上帝造人学者推测—由非生命的物质直接转化而来。

近代:由非生命物质逐步演化而来—于科学实验现代:生命来自于地球之外—推测2、教师小结: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生命的踪迹,人类从未放弃过对生命起源的探索,但几千年来对生命起源的问题仍然处于探索中。

第二课时三、交流:地球之外有生命的存在吗?、讲解:有观点称生命来自于地球以外的星球,那么地球外有生命的存在吗?2、交流有关观点3、收集、整理在资料卡片中。

4、小结:人类目前没有发现在地球外的生命,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也许会有新的发现。

四、作业:写一篇科学短文——地球外有生命的存在吗?:11、寻找进化的证据教学目标:情感:培养学生善于交流愿意与人交流的美好精神。

探究: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知识: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基本了解生物进化的有关知识。

教学重点:学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准备:化石标本、沙子、熟石膏、纸盒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生命在地球上出现后,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发展出形态各异的生物,并逐步演变成现在的样子。

科学家是如何知道生物进化的过程的呢?二、新授、讲解: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和遗迹。

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整理

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整理

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整理第1课时:地球——宇宙的奇迹1.到目前为止,除地球之外,人类还未发现其他适宜人类生存的星球。

2.我们的地球有关数据:平均半径约为6400千米;大气层平均厚度约1000千米;海洋平均深度约为千米,岩石层平均厚度约为30千米(海底部分约为7千米)。

3.大气就像是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张毛毯,使地球表面的实际平均气温为150适宜生命存在。

4.火星和金星的大气基本上都不含有氧气,唯有地球的大气中有大量的氧气。

5.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正好位于离太阳不太远也不太近的一段距离内,保证了地球上有液态水。

6.地球上有岩石和土壤,使雨水能够蓄积在地球表面。

7.火星的气候会短期反复地剧烈变动,而地球的气候则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稳定。

8.海洋是一个无比巨大的资源宝库,它为人类生存提供了生物、矿产、能源等多种资源。

9.据统计,目前所知道的海洋生物有21万多种,其中海洋植物约1万种。

海洋植物对维持海洋生态系统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吸收者之一。

10.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空气、水、适宜的温度、食物、能源、栖息地等。

11.在一个宇宙空间站,需要为宇航员保证的必要生存条件有适宜的温度、氧气、饮食、重力、避免过度辐射等条件。

12.海洋能源有潮汐能、波浪能海水温差能海流能等;海洋能源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永远不会枯竭,也不会造成任何污染。

第2课时: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1.除了自然灾害之外,我们的地球家园还面临的环境问题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白色污染以及全球变暖问题。

2.大气污染物对工业的危害主要有两种:一是大气中的酸性污染物和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对工业材料、设备和建筑设施的腐蚀,二是飘尘增多给精密仪器、设备的生产、安装调试和使用带来的不利影响。

3.大气污染对农业生产也造成很大危者。

酸雨可以在直接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又可以通过渗入土壤及进入水体,引起土壤和水体酸化、有毒成分溶出,从而对动植物和水生生物产生毒害。

202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复习

202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复习

202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知
识点归纳复习
一、植物的生长和变化
1. 植物的生长过程:萌发、生长、开花、结果、凋零。

2. 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光照、温度、水分和养分。

3. 植物的繁殖方式: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4. 植物的变化:季节变化和年轮的形成。

二、动物的观察与认识
1. 动物的外部特征:形状、大小、颜色、皮毛等。

2. 动物的生存环境:陆地、水和空气中的生物。

3. 动物的移动方式:爬行、跳跃、游泳、飞翔等。

4. 动物的食物链:食物链的组成和食物链中的角色。

三、人与环境的关系
1. 环境的保护:保护大气、保护水资源、保护森林等。

2. 节约资源:节约能源、节约水资源、减少废弃物等。

3. 垃圾分类: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分类方法。

四、天地在变化
1. 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和影响。

2. 四季的变化:春、夏、秋、冬的特点和原因。

3. 太阳的影响:太阳对地球生命的照射和影响。

4. 紫外线的防护:了解紫外线对人体的危害和防护方法。

以上是2023年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的知识点归纳复习,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帮助。

小学科学人教鄂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8课《人的感知与反应》教案(2023春)

小学科学人教鄂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8课《人的感知与反应》教案(2023春)

8.人的感知与反应【教学目标】1.知道感觉器官眼、耳、鼻、舌、皮肤能帮助人体感知外界的变化。

2.能观察并描述人体在不同环境刺激下,利用哪些感觉器官感知,并作出哪些反应。

3.能列举保护眼、耳、鼻、舌、皮肤5种感觉器官的方法。

4.对探究人体对环境刺激的反应感兴趣,并乐于体验人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教学重点】1.能观察并描述人体在不同环境刺激下,利用哪些感觉器官感知,并作出哪些反应。

2.能列举保护眼、耳、鼻、舌、皮肤5种感觉器官的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交流和体会认识人体对环境刺激的各种反应,知道感觉器官有什么作用,保护感觉器官的措施。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每个人都想拥有健康的生活。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是我们拥有健康生活的”法宝”之一。

篮球是一项很好的体育运动。

玩篮球时,需要做出哪些快速反应?预测:总之,打球时,我们需要密切注意球和其他人的运动,随时准备作出适当的反应。

像打篮球一样,人的身体,当觉察到环境改变了或接收到某些信号的时候,就会发生相应的行为或变化。

这里,环境改变了或接收到某些信号就是刺激;发生相应的行为或变化就是反应。

2、雷雨天,电闪雷鸣时我们会有什么反应?播放声频。

电闪——刺眼,迅速闭眼或捂住眼睛雷声——刺耳,迅速捂住耳朵,惊叫3、哪些器官能帮助我们感知天气的变化?眼睛——看到闪电、雨水耳朵——听到雷声、雨声皮肤——感受到雨水鼻子——闻到潮湿空气的味道4、思考:在不同的环境下,人体是怎样感知环境刺激并作出反应的呢?二、讲授新课一、科学实践:认识人体对环境刺激的各种反应(一)谈经验1、结合日常生活经验,说说下图中在不同的环境刺激下,人体会作出哪些反应?2、结合日常生活经验,根据图中人体作出的反应,说说受到了怎样不同环境的刺激?3、得出结论当我们处于不同的环境中时,我们的感觉器官眼、耳、鼻、舌、皮肤会感受外界的刺激,人体便会作出相应的反应。

(二)亲体验◆体验1:感受强光刺激反应1、当我们在暗室里,突然打开遮光窗帘,我们会有什么反应?预测:●从暗处到亮处,眼睛睁不开,难受。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实验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实验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实验实验名称:滴漏实验实验目的:用水测量时间实验材料:300毫升的塑料瓶子、100毫升的量筒、签字笔、铁钉、透明水杯实验过程:在瓶盖上用剪刀打一个洞,然后取100毫升的水,记时开始把水倒入水中。

记录好100毫升的水需要多少时间。

实验结论:1瓶盖上的洞打得大,滴水的速度就快,水滴漏时间就短;洞打得小,滴水速度就慢,水漏完的时间就长。

2漏水所需的时间与水滴滴完的时间快慢有关系。

实验名称:制作水钟实验目的:设计制作水钟实验材料:美工刀、塑料瓶、时钟、尺子记号笔实验过程:1、制作一个滴漏。

思考:怎样制作一个能以固定的速度滴水的滴漏?2、标出时间刻度。

确定合适的滴水速度,用手表计时,在容器壁上标出水流出或接水1分钟和5分钟时的水位刻度。

然后,依水位老推算时间,分别标出1分钟~10分钟的时间刻度。

实验结论:通过一定的装置里,流水能够用来计时;通过控制滴漏的速度可以使水钟更加准确的计时。

实验名称:摆的观察实验目的:观察和测量摆钟每分钟摆动的次数实验材料:秒表、摆锤(螺帽)、摆绳(棉线)、支架实验过程:1、观察讨论:摆钟是怎样来计量时间的?2、测量:用秒表测一测:摆钟的摆每分钟摆动几次?3、集体测量一次后反馈,问:钟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相同吗?4、讨论:课本中的记录表为什么要让我们测三次或更多次呢?实验结论: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么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实验名称:摆的研究实验目的:研究影响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有关实验材料:摆绳(摆线)、三个大小相同轻重分别是20克、40克、60克的摆锤、铁架、秒表实验过程:1、把细绳固定在铁架上,下端挂一个20克的摆锤。

2、让摆小幅度自由摆动。

3、用秒表计时,观察摆在15秒内摆动次数。

4、为减少误差将实验重复3次。

5、按以上步骤分别用重量40克、60克的摆锤做实验。

6、做好实验记录。

实验结论: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锤轻重无关。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知识点1、“时间”有时是指(某一时刻),有时则表示一个(时间间隔)(即时长)。

2、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长短)会慢慢地发生变化。

(“日晷”)与(“圭表”)是根据(日影长度)制成的计时器。

3、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人类根据这一特点制作(水钟)用来计时。

4、(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

5、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

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6、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

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7、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

与(摆动幅度)无关,与(摆的轻重)无关。

8、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9、注意摆绳的长度不等于摆的长度,(摆长)是指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10、(机械摆钟)是(摆锤)与(齿轮操纵器)联合工作的。

11、一分钟正好摆动30次的摆长大约是(109厘米);一分钟正好摆动60次的摆长大约是(23厘米);12、日晷又称(日规),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量时间的一种计时仪器。

13、水钟在我国古代又叫(刻漏),是根据(滴水的等时性)原理来计时的工具。

滴水计时有两种方法,即(泄水型)和(受水型)。

14、1656年,荷兰科学家(惠更斯)完成了伽利略的遗愿,造出了一座带摆的时钟。

15、设计一个计时器或水钟:给计时器取个名称、写出所需材料和制作过程;画出草图。

写出影响水钟计时准确性的因素以及改进方法。

计时器名称(可自己另起名):滴水水钟材料:透明大料瓶2个、剪子、钉子1个、纸条、彩色笔1支、水、秒表。

制作过程:(1)先将两空饮料瓶分别从上口和底儿的一侧剪开,然后在瓶盖上打一个小孔。

(2)将2个瓶子组装起来,装入水,用秒表计时。

(3)在饮料瓶壁上标出水流出1、2、3、……10分钟的刻度。

影响水钟准确的因素有:盛水容器的形状、滴水的速度。

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第一单元沉和浮一、填空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不同的物体在水中(沉浮)不同,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

3、(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它可以用改变自身的重量来改变沉浮。

4、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5、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6、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7、(上浮物体)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8、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9、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力(等于)重力, 物体就浮在水面上。

10、当液体中溶解了(足够量)的其它物质时,如盐、糖、味精等,有可能会使马铃薯浮起来。

死海淹不死人就是因为海水里溶解了大量的(盐)。

(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11、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12、一块木头重5N,小明用了3N的力把木头压入了水中,这时木头受到的浮力是8N。

13、橡皮、小石块、木块、泡沫、回形针等物体,在水中沉的物体有橡皮、小石块、回形针,在水中浮的物体有木块、泡沫。

人教版新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新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新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第一单元沉和浮第1课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标准是(只要一部分露出水面)。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第2课3、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

4、(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5、(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第3课6、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7、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8、小瓶子和潜水艇都是在体积不变下通过加减水改变轻重来实现沉浮的。

9、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第4课10、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11、要用橡皮泥造一只装载量比较大的船,一是重量不变的前提下造得尽量大,使船排开水量大,二是做些船舱,放物品时使船身保持平稳。

12、(科学)和(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第5课13、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14、(上浮物体)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15、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沉在水底的物体,浮力小于重力。

16、测量泡沫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用测力计拉住绳子通过底部滑轮让泡沫沉入水底,浮力=拉力+重力17、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中,一松手,为什么它会上浮?我们知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泡沫塑料块完全浸入水中的受到的浮力远远大于它本身的重量,因此一松手,泡沫塑料块就浮起来了。

18、等浮到水面后为什么不再向上冒?因为此时泡沫塑料块浸入水中的体积很小了,受到的浮力也很小。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1、时间在流逝1、(“时间”)有时是指(某一时刻),有时则表示一个(时间间隔)(即时长)。

2、钟表以(时、分、秒)计量时间,钟面上的(秒针)每转动(一格),表示时间流逝了(1秒钟),秒针转动(一圈)则表示时间流逝了(1分钟)。

3、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对(相同时间)(时长)的主观感受会不一样,但时间是以(不变的速度)在延伸的。

4、一分钟可做的事:用键盘可以打70-80个字。

跑步400米左右。

速读500-600字的故事。

铅笔厂一分钟能生产1600支铅笔。

喷气式客机能前进18千米。

三峡水电站可发7万度电。

5、时间是没有快慢的,时间的长短也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时间以不变的速度从我们身边悄然流逝,时间如流水,是那样的转瞬即逝。

6、借助自然界有规律运动的事物或现象,我们可以(估计时间)。

二、太阳钟1、古埃及人把夜晚确定为12个小时,同样,白昼也被确定为12个小时。

但夏夜实际上大约有8个小时。

2、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

3、我国古代把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于现在的两小时。

4、随着时间的变化,影子的方向、长短也会慢慢地发生变化。

而这样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太阳钟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日晷”)与(“圭表”)是根据(日影长度)制成的(计时器)。

原理:利用了太阳光影子的变化来计时的。

5、时间可以通过对(太阳运动周期的观察)和(投射形成的影子)来测量,一些(有规律运动的装置)也曾被用来计量时间。

三、用水测量时间1、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人类根据这一特点制作(水钟)用来计时。

2、我们可以控制(滴漏的速度),从而使水钟计时更加准确。

3、水钟在我国古代又叫“刻漏”,是根据滴水的等时性原理来计时的工具。

滴水记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特殊容器记录水漏完的时间(泄水型);一种是底部不开口的容器,记录它用多少时间把水接满(受水型)。

科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五年级科学下第三单元

科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五年级科学下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一、填空:1、钟表以时、分、秒计量时间的,钟面上的秒针每转动一格,表示时间流逝了1秒,秒针转动一圈则表示时间流逝了1分。

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

3、★古埃及人把天空划分为36个星座,古代把一天分为12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2小时,一昼夜定为12个小时,但夏夜实际上大约有8个小时。

4、古代人还用光影来计时。

日晷,是我国利用日影测量时间的一种计时仪器,由晷针和晷面组成的,是根据阳光下直立物体影子移动的规律制作的。

★5、在太阳底下,随着时间的变化,一根直立细棒的影子的【方向、长短】也会慢慢发生变化。

6、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是自东向西移动的,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是自西向东移动的。

7、古代人们还曾经利用流水来计时,水钟又叫刻漏,古代水钟有【泄水型水钟、受水型水钟】等类型。

8、★泄水型水钟工作原理:容器内的水面随水的流出而下降,从而测出已经过去了多少时间。

9、★受水型水钟工作原理:水滴以固定的速度滴入圆筒,使得浮标会随水量的增加而逐渐上升,从而显示流逝的时间。

★10、影响水钟计时准确性因素有盛水容器的形状、滴水的快慢、水位的高低等。

11. 虽然像日晷、水钟、以及燃油钟、沙漏等一些简易的时钟,已经可以让我们知道大概时间,但是人们总希望有更精确的时钟,而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

【最精确——原子钟】从不精确到精确的计时工具:日晷,沙漏,机械钟,石英钟12.各种摆钟的摆每分钟都是摆动60次,摆钟的精确度与摆的长度有直接关系。

★13.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摆动的幅度没有关系,但与摆长有关系,摆长越长,摆动的速度越慢;摆长越短,摆动的速度越快。

★★14、摆绳的长度不等于摆的长度,摆长是指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15、要想把摆钟调快一点,就必须让摆锤上升,将摆长变短;要想把摆钟调慢一点,就必须让摆锤下降,将摆长变长。

★16、垂体时钟是利用下垂物的重力来转动齿轮,当垂体所受的重力转动齿轮时,摆锤与齿轮操纵器会联合工作,控制转动的规律,从而带动指针,准确计时。

人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1.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猜测:(与太阳、地球的相对圆周运动有关)2.西方两个重要学说:3.地球的运动:4.傅科摆的基础:摆具有摆动方向保持不变的特点。

原理:(“傅科摆”)摆动后,地面的刻度盘会与摆的摆动方向发生偏移,这可以证明(地球在自转)。

5.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

6.不同地区所处的(经度差)决定了地区之间的(时差)。

以经线为标准,全球分为24个时区,每15°为一个时区。

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为0°经线。

0°经线以东为东经,0°经线以西为西经,北京位于东八区。

7.天空中星星围绕(北极星)(顺时针)旋转;北极星相对“不动”是因为地轴是倾斜的,北极星在地轴的延长线上。

8.四季的成因: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导致阳光有规律地直射或斜射某一地区,因此,气温有规律地变化,所以形成了四季。

9.极昼和极夜现象的成因:地球的自转、公转,地轴的倾斜(倾斜角度越大,极昼极夜发生的范围越大)10.在我国,白昼最长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白昼最短为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1.古代的计时工具日晷: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和方向水钟(容器中水越多,水滴得越快):泄水型水钟、受水型水钟(课本P54)钟面2.机械摆钟摆绳钟摆摆锤摆幅无关3.影响摆快慢的因素摆锤无关摆绳长度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4.摆长不等于摆绳的长度。

摆长指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结合作业本P27)5.摆的特点: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

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影响单摆摆动快慢因素是摆绳长短,(伽利略)证实了这一点。

6.摆在摆动过程中摆幅会越来越小(由于空气阻力的作用使摆的摆动幅度越来越少,最终会停下来),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是相同的。

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表格式

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表格式

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表格

教学目标
- 理解并掌握第三单元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 学会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观察和实验
-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教学内容
第一节:标题1
- 研究内容1
- 研究内容2
第二节:标题2
- 研究内容1
- 研究内容2
第三节:标题3
- 研究内容1
- 研究内容2
教学过程
1. 导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 研究内容1:通过多媒体展示、教材解读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研究内容1。

3. 活动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以实验的形式巩固研究内容1。

4. 研究内容2:通过示例和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掌握研究内容2。

5. 活动2: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和调查,运用研究内容2进行实践。

6. 总结:对本节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教学评价
- 自我评价:观察学生研究情况,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 同学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和分享研究心得。

-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研究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

教学资源
- 教材: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
- 多媒体设备:电视、投影仪等
- 实验器材:根据实验内容准备相应的实验器材
- 其他辅助教具:学科实物模型、图片等辅助教具
教学反思
- 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及时记录,为以后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 总结本节课的亮点和不足,思考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五年级下册科学试题 第三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含答案)

五年级下册科学试题 第三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含答案)

五年级下册科学试题第三单元测试卷人教版(含答案)一、选择题1. 地核的温度最高的原因是:A. 太阳热量传导到地球内部B. 地球内部有大量放射性物质C. 地球内部有巨大的石油储量D. 地表的温度传导到地球内部2. 下列选项中,没有属于淡水资源的是:A. 河流水B. 湖泊水C. 冰雪水D. 海水3. 人类最重要的自然资源是:A. 煤炭B. 石油C. 水资源D. 大气4. 以下关于空气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 空气包含氧气、氮气等成分B. 空气有重量C. 空气具有压强D. 空气是颜色透明的5. 我国最早使用的燃料是:A. 煤B. 石油C. 天然气D. 柴油二、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用"√"表示,错误的用"×"表示。

1. √ 陨石是从太空中落到地面上的天体物质。

2. ×熔岩是地壳中一种由火山喷发射出来并迅速凝固的岩浆。

3. √ 人类可以通过科学方法来获取新的能源。

4. √ 地震可以造成地壳的破坏和地表地貌的改变。

5. ×天然资源是指人类经过开发和加工制造出来的资源。

三、填空题1. 地球上的水分布不均匀,海洋是最主要的水资源。

海洋是最主要的水资源。

2. 禁止乱扔垃圾,保护环境,就是在保护地球。

地球。

3. 我国最早使用的燃料是煤。

煤。

4. 地震是指地壳发生剧烈震动的自然现象,其中距离震源最近的地方叫做震中。

震中。

5. 空气种类繁多,人们主要要呼吸的是氧气。

氧气。

四、简答题1. 自然资源的分类有哪些?2. 请简述地球的构成和地球的层次结构。

3. 请简要说明地壳运动对人类的影响。

4. 什么是环境保护?为什么要进行环境保护?5. 请举例说明人类通过科学方法获取新能源的过程。

答案:一、选择题1. B2. D3. C4. D5. A二、判断题1. √2. ×3. √4. √5. ×三、填空题1. 海洋2. 地球3. 煤4. 震中5. 氧气四、简答题1. 自然资源的分类包括生态资源、能源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

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汇总

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汇总

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汇总3、绿豆苗的生长通过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绿豆种子在水分、适宜的温度、空气同时具备的条件下会萌发成为绿豆苗。

绿豆苗的生长,又需要什么条件呢?绿豆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那么绿豆苗的生长需要阳光吗?光对植物生长起什么作用?绿豆苗的生长是否需要阳光的实验计划放在室外,一盆接受阳光照射,另一盆用纸盒罩住。

其他条件完全一致(水、温度、空气、土壤等。

)然后进行一周的观察。

从“绿豆苗高度”“茎、叶的颜色”“茎的粗细”等角度进行比较观察。

绿豆苗生长是否需要阳光观察记录表阅读科学书第7页资料光合作用图片我们知道:空气是一种混合物,氮气和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

(氮气占78%,氧气占21%)在光照条件下,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在绿色叶片中制造植物生存所需的养料,并释放出氧气,植物的这种作用就叫光合作用。

植物利用光合作用可以茁壮成长,那植物的生长对周围的环境又有怎样的影响呢?(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净化周围的环境。

)植物与环境的联系绿豆苗生长需要的条件通过实验,我们已经知道绿豆苗的生长需要阳光,那么绿豆苗的生长还需要哪些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土壤等。

)我们可以制定实验计划,并通过对比实验进行验证。

(研究是否需要阳光,不同的条件就是阳光,研究是否需要土壤,那么不同的条件就是土壤)比较香蕉、松树、仙人掌的叶有什么不同?对阳光、水分的需求相同吗?结论:不同的植物需要不同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他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

拓展:光的照射方向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两盆生长情况相似的绿豆苗,用两个纸盒罩住。

一个纸盒在左壁挖个圆孔,一个在纸盒右壁挖个圆孔,使光能从圆孔中射入。

一个星期后,两盆植物会生成什么样?(一周后发现植物都朝有阳光的地方长。

)。

小学科学人教鄂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健康生活》知识点(2023春)

小学科学人教鄂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健康生活》知识点(2023春)

第三单元健康生活8.人的感知与反应1.篮球是一项很好的体育运动,打球时我们需要密切注意求和其他人的运动,随时准备做出适当的反应。

2.雷雨天电闪雷鸣时,我们会有什么反应?哪些器官能帮助我们感知天气的变化?答:可以看到闪电,明亮的闪电在天空中特别耀眼;听到轰隆隆的雷声,雷声特别大,很刺耳;还可以听到哗啦啦的雨声用眼睛可以看到闪电,用耳朵可以听到雷声和雨声,还能用手和皮肤感觉到雨水,用鼻子闻到下雨时潮湿的空气味道3.在不同的环境刺激下,人体会做出哪些反应?当我们观看相声时,主要通过眼睛和耳朵感受到外界的刺激,看到滑稽的表演和有趣的故事,我们就会开怀大笑,身心放松,产生愉悦感。

当我们的鼻子闻到食物的香味时,身体就会产生饥饿的反应当我们不小心触碰到冰冷的物体时,手会使我们感受到冷的刺激,于是手会马上缩回来。

不仅手能感觉到冷的刺激,我们身体其他部位的皮肤也会感受到冷的刺激。

虽然没有吃到杨梅,但是也感受到了杨梅的酸。

4.打开遮光窗帘,我们会有什么反应?答:眼睛受到强光线刺激,闭眼慢慢适应,瞳孔逐渐变小。

当我们的眼睛受到外界光线刺激时,通过瞳孔的变化来适应外界光线的变化5.听到刺耳的噪音和美妙的音乐时,我们各有什么反应?答:当听到刺耳的噪音时,想避开感觉到烦躁,而听到美妙的音乐时,会感觉放松身心愉快6.将双手的食指分别放进热水和冷水中,过一会儿再同时放进温水中,两个手指的感觉一样吗?(水温不要太高,以免烫伤)答:不一样,热水遇到温水手指感觉由热到冷,而冷水遇到温水手指,感觉有冷到热7.有听觉障碍的人通过手语听到声音,有视觉障碍的人通过触摸进行阅读。

8.我们是如何感知环境和做出反应的,应该怎样保护感觉器官?答:我们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以及做出反应,都是依靠感觉器官来实现的。

感觉器官特别灵敏,能够感觉特别小的刺激,人体把这些刺激集中到大脑,而且能让身体做出迅速的反应。

经常做眼保健操,注意眼部卫生,不过度使用电子产品;注意耳朵的清洁,远离巨大的声音及噪音;注意鼻子清洁,正确佩戴口罩;不吃过冷过热的食物,注意口腔卫生;勤洗手,定期洗澡9.科学研究发现,人眼看到的景物形象能在大脑内保留大约0.1秒,光的作用结束后,视觉形象并不立即消失,而会形成一种残留的视觉后像,这种现象被称为视觉暂留。

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体验母亲怀孕时的辛苦和不容易。讲述:孕妇临产前,胎儿、胎盘及羊水的总重量约为5.5公斤,我们来体验一下妈妈怀孕时的负担。(要把重物在身上绑上一天。)
话题:“我们应该怎样珍爱生命,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预习:在观察中发现岩石的特征
板书设计3、我是怎样出生的
人类也是通过两性结合繁殖后代的
检测:动物繁殖的两种方式举例说明
预习:了解一些人出生前后的简单情况。
板书设计动物怎样繁殖后代
卵生和胎生
教学反思:
学生课堂达标率来自95%原因分析
改进措施
个别学生观察能力差,不能注意生活中的细节


本课亮点
课件、汇报交流、
需改进措施
教师演示实验要直观、形象、富于童趣
___3__月__20___日
年级
五年级下册
种子繁殖
营养繁殖


课堂达标率
90%
原因分析
改进措施
让学生多动手实践,多与人交流


本课亮点
课件、分组讨论、分组操作、汇报交流、
需改进措施
唤起学生对生活的记忆,使学生懂得知识来源
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道理。
__3__月___17__日
年级
五年级下册
教师
张剑威
课题
2、动物怎样繁殖后代
第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合作共享
质疑问难
交流探讨
新知检测
精设预习
安全教育一分钟
1、提问:植物怎样繁殖后代的,你能举几个例子说一说吗?你在家看到过父母种菜或是种花吗?他们又是怎样繁殖这些植物的?
2、提出问题:植物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吗?(出示课题)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考点梳理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考点梳理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
单元考点梳理
本文将对新人教部编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考点进行梳理。

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主要包括以下知识点:
- 模型的制作和设计
- 定义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运动方式等
- 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与应用
- 车轮、轴承及其应用
- 简单机械的组成和应用
- 船的构造和原理
- 风的形成和风能的利用
- 太阳能的利用
考点详解
一、模型的制作和设计
通过模型制作,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来了解物体的特征,同时也能锻炼一定的动手实验能力。

因此,模型制作是本单元的重要考点之一。

二、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与应用
本单元也会涉及到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与应用。

包括杠杆、轮轴、滑轮、齿轮等。

三、船的构造和原理
在讲述船的构造和原理时,学生需了解到船的浮力、稳定性、水流的作用等知识点。

四、风的形成和风能的利用
本单元还会对风的形成和风能的利用进行讲解。

学生需了解到风是怎样形成的,以及如何利用风能。

五、太阳能的利用
本单元还会介绍太阳能的利用,学生需了解到太阳能的获取和利用方法。

总结
本文对新人教部编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考点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能够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堂教学设计方案
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主备人:武铁梅投放日期2018年6月6日
对象及课题。

(二)、推理探讨,猜测因素
1、学生分组测量自制摆摆动10次的时间。

汇总数据并发现:各个小组的摆次数相同,所用时间却不同。

原来认知中有“规律”的摆,摆动的快慢并不是一样的,形成认知冲突。

2、推理影响摆快慢的因素。

学生认识摆的结构组成部分,推理影响摆快慢的因素。

老师引导学生围绕摆结构相关的三个组成部分讨论,通过数理逻辑推理方法,推导出影响摆快慢的7种可能因素。

(三)、探讨方法,设计实验
1、探讨猜测,设计单因素影响的实验。

针对7种猜测展开探讨。

●每一种情况可能如何影响摆的快慢?
●要采用什么方法?
●收集什么样的证据?
●准备什么材料来开始探究?
指导学生对单一影响因素集中讨论,形成假说。

选择一种单因素进行讨论,形成采取对比实验的共识,并明确收集某一因素不同情况下的摆动时间数据进行比较。

预设1:学生若只达到简单对比,改变研究的因素,不考虑其他
两个因素。

暂时认可学生的共识,通过在多因素共同影响下的实验设计中认识需要控制变量的必要性。

预测2:学生对比研究某一因素,同时考虑到另外两个因素需要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主备人:武铁梅投放日期2018年6月6日
堂教学设计方案
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主备人:武铁梅投放日期2018年6月6日
堂教学设计方案
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主备人:武铁梅投放日期2018年6月6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