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完整-合集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课件合集
教学目标
总体目标
明确本册科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即培 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
具体目标
详细阐述本册科学课程的具体目标, 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教学内容
内容框架
介绍本册科学课程的内容框架,包括各个单元的主题和内容 。
重点内容
列举本册科学课程的重点内容,包括重要的科学概念、实验 探究、科学思维等方面的内容。
能量转化的过程
01
热传递
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包括传导、对 流和辐射三种方式。
02
做功
通过外力使物体运动或变形而释放能量的过程。
03
化学反应
化学物质在反应时释放的能量或吸收的能量,是能量转 化的重要方式。
能量转化的实例
太阳能热水器
利用太阳能将水加热,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 。
燃烧反应
发电机
化学变化实例
如燃烧蜡烛、铁生锈等。
03 能量及其转化
能量及其形式
机械能
包括动能和势能,是物 体运动或位置变化时所 具有的能量。
内能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 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 总和,是物体内部所具 有的能量。
光能
光具有能量,可以用来 照亮物体并加热物体。
化学能
化学物质在反应时释放 的能量,是化学反应中 的能量转化形式。
02 物质的变化
物质的变化及分类
物理变化
物质状态、形状、大小等发生变化,分子本身不变。
化学变化
物质分子发生变化,生成新的物质。
物质的变化过程
物理变化过程
如水蒸发、冰融化等,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
化学变化过程
如燃烧、氧化等,物质分子发生变化,生成新的物质。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精品课件
三、用其他材料造船
1.决定造一艘什么船,准备需要的材料 2.画出草图并动手制作。 3.放到水中试行,并找出需要改进的地 方。 4.演示介绍自己的小船。
71
我们造的船
72
四、船的发展史
木伐,即用长木材捆扎成的木排, 是一种简易的水上交通工具。木 之多为高大乔木的枝干。
木筏
73
四、船的发展史
两块木头
三块木头
21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实验记录单
第( )小组 实验三:观察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重量和体积增大时,在水中的 沉浮情况
物体 回形针
木块
大小 两枚 三枚 更多 两块 三块 更多
预测
理由
重量更重、体 积更大
重量更重、体 积更大
重量更重、体 积更大
重量更重、体 积更大
重量更重、体 积更大
小石块 泡沫塑 料块
预 测
理重
轻
由 实心 有空隙
结 果
回形 蜡烛 带盖的 萝卜 橡
针
空瓶
皮
形状 材料 空心 材料 大
金属 油
大小 小
13
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 浮
把橡皮切出一半、四分之一、八分之一、
14
通过橡皮实验,我 发现当橡皮的重量和体 积变小时,在水中的沉 浮状态 不变 。
15
105
• 下沉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 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106
实验:测量大小不同的小石头受到的浮力
实验要求: 1.准备三块大小不同的小石头 2.参照前一个活动的测量方法测量三块 小石头受到的浮力。
把拉力加上泡沫塑料块受到的重力, 就是泡沫塑料块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大小。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
新课标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精品教案全册五年级下册科学课时安排表单元课题周次课时备注第一单元沉和浮1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1 12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2 1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2 1 4 造一艘小船3 1 5浮力 3 16 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4 17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4 18 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5 1第二单元热1热起来了 5 12给冷水加热 6 13 液体的热胀冷缩 6 14 空气的热胀冷缩7 15金属热胀冷缩吗7 16 热是怎样传递的8 17 传热比赛8 18 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9 1 “五一”假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1 时间在流逝10 12 太阳钟10 13 用水测量时间11 14 我的水钟11 15 机械摆钟12 16 摆的研究12 17 做一个钟摆13 18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13 1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1 昼夜交替现象14 12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14 13 证明地球在自转15 14 谁先迎来黎明15 15 北极星“不动”的秘密16 16 地球在公转吗16 17 为什么一年有四季17 18 极昼和极夜的解释17 1第一单元沉和浮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过程与方法:1、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用实验验证猜想,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重点】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准备】教师演示实验:水槽1个,大小相近的砖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一。
小组实验一:水槽1个,物体7种(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实验记录表(教材第2面)。
小组实验二:水槽,萝卜,橡皮(与实验一共用),小刀1把,回形针10枚,木块3块,实验记录表(教材第3面)。
2024年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全集
2024年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全集一、教学内容1.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遗传的概念、遗传物质DNA、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变异的概念、可遗传变异与不可遗传变异、变异的原因2. 动物的运动与行为动物的运动方式、运动器官、运动的意义动物行为的概念、分类、适应性意义3. 植物的生长与繁殖植物生长的过程、生长素的作用、顶端优势植物繁殖的方式、传粉与受精、果实与种子的形成4. 地球的力量地球的内部结构、板块构造学说地震、火山、地质作用与地貌变化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遗传与变异的基本概念,了解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2. 使学生了解动物的运动方式与行为特点,理解其适应性意义。
3.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与繁殖方式,认识植物的生命周期。
4. 培养学生对地球科学现象的探究兴趣,提高观察与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遗传与变异的概念、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植物的生长与繁殖过程;地球的力量与地貌变化。
2. 教学重点:动物的运动与行为特点;植物的生长与繁殖方式;地球内部结构及地质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实验报告、学习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案例或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
2. 新课:讲解教材内容,结合PPT、实物模型等辅助教学。
3. 例题讲解:针对重点难点,设计典型例题,分析解题思路。
4.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及时反馈。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等活动,提高实践能力。
六、板书设计1. 2024年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2. 内容:分章节列出重点知识点,以提纲形式展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分析一个实例,说明遗传与变异的关系。
动物的运动与行为:观察一种动物,描述其运动方式与行为特点。
植物的生长与繁殖:绘制植物生长过程图,说明植物繁殖方式。
地球的力量:介绍一种地质现象,解释其形成原因。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精品课件
三、用其他材料造船
1.决定造一艘什么船,准备需要的材料 2.画出草图并动手制作。 3.放到水中试行,并找出需要改进的地 方。 4.演示介绍自己的小船。
71
我们造的船
72
四、船的发展史
木伐,即用长木材捆扎成的木排, 是一种简易的水上交通工具。木 之多为高大乔木的枝干。
木筏
73
四、船的发展史
把拉力加上泡沫塑料块受到的重力, 就是泡沫塑料块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大小。
91
实验1:测量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拉力大小 浮力大小 排开的水量
小部分侵入水中 大部分侵入水中 全部分侵入水中
92
实验2:测量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 实验要求:
1.准备三块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 2.参照前一个活动的测量方法测量三块塑料块受到的浮力。
105
• 下沉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 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106
实验:测量大小不同的小石头受到的浮力
实验要求: 1.准备三块大小不同的小石头 2.参照前一个活动的测量方法测量三块 小石头受到的浮力。
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把它的重量 和体积变大,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也不会发 生改变。
25
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 改变它们的重量和体积大小, 在水中的沉浮是不会发生改 变的。
26
练习
1、石块放入水中,沉下去了,木块放入水中,浮起来了。
2、从井中提水时,同样是盛满水的桶,离开水面后要比 在水中感觉重很多。
81
82
一.感受浮力
83
一.感受浮力
84
一.感受浮力
85
一.感受浮力
86
浮力
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 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 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 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整理)完整版
精品课件
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 体,改变它们的重量和体积 大小,在水中的沉浮是不会 发生改变的。
精品课件
练习
1、石块放入水中,沉下去了,木块放入水中,浮起来了。
2、从井中提水时,同样是盛满水的桶,离开水面后要比 在水中感觉重很多。
3、在水中沉的物体如:橡皮、回形针、小石块;在水中 浮的物体如:泡沫塑料块、萝卜、带盖的空瓶。
4、由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 体积大小没有关系。改变它们的轻重和体积的大小,它 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是不会改变的。
精品课件
第二节
吴栋才制作
精品课件
前节知识回顾
由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 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 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
精品课件
前节知识回顾
由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 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 没有关系。
由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 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 体积大小都有关系。
精品课件
问题提出 我们能想办法改变它 们的沉浮吗?
精品课件
观察橡皮泥的沉浮
精品课件
把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的实心形状,放入水中会怎样?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 科学
下载整理
精品课件
• 科学就是发现问题,提出疑问, 问问“为什么”。
• 科学就是研究问题,回答疑问, 探究“为什么”。
精品课件
第一单元
吴栋才制作
精品课件
第一节 吴栋才制作
精品课件
怎样来判断材料的沉浮?如何算沉?
如果物体向下碰到水槽底部, 就代表它在水中是沉的。 如果物体不能碰到水槽底部, 就代表它在水中是浮的。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课件
迁徙行为
动物因季节变化、食物 短缺等原因而进行的长
距离移动。
动物对环境适应的表现
生理适应
动物通过生理机能的调整来适应 环境变化,如调节体温、改变代
谢速率等。
形态适应
动物的形态结构与环境相适应,如 喙的形状适应于觅食特定的食物。
行为适应
动物通过改变行为方式来适应环境 ,如改变活动时间、选择更安全的 栖息地等。
涵盖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 与宇宙科学等多个领域,包括动 植物的生长与繁殖、物质的性质 与变化、地球的运动与变化等。
教材结构
采用单元式编排,每个单元围绕 一个主题展开,包括导入、探究 、实践、拓展等环节,注重学生 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
教学目标与要求
01
02
03
知识目标
掌握相关的科学知识,理 解科学概念和原理,能够 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和解决 实际问题。
PART 05
地球运动与天文现象
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现象
1 2 3
昼夜交替
由于地球自转,使得地球上不同地区能够交替接 受阳光照射,从而形成昼夜交替现象。
四季变化
地球公转导致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两侧来回移动, 使得不同半球在不同季节接受到的太阳辐射量不 同,从而形成四季变化。
时差
地球自转导致不同地区的地方时不同,从而形成 时差现象。
如水在0℃以下会凝固成冰, 100℃以上会变成水蒸气。
物质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 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
化学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 。
物质性质的变化规律
物质的性质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如温度、压力、光照等条件的 变化会影响物质的性质。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课件
绿豆种子必须有光照才能发芽吗? 绿豆种子必须有光照才能发芽。 水、温度、土壤、大小相同的绿豆种子各3粒。
提供光照和不提供光照。
1号组种子用透明杯罩住;2号组种子用黑色杯 罩住。这个实验至少要有两个小组同时进行 。
新知讲解
我们的实验方案5
研究的问题 预测
相同的条件 不同的条件
实验方法
绿豆种子必须有空气才能发芽吗? 绿豆种子必须有空气才能发芽。 水、温度、土壤、大小相同的绿豆种子各3粒。
装在密封干燥瓶子里的绿豆能发芽吗 ?
根据凤仙花的种植经验, 我们预测一下绿豆发芽必 需哪些条件?
新知讲解
视频回顾:凤仙花的种植过程
新知讲解
我的预测:绿豆发芽必须条件
◆水 ◆空气 ◆土壤
◆阳光 ◆温度
新知讲解
选择一个我们认为可能是种子发芽所 必需的条件,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
每个条件至 少两个小组 同时进行实 验,然后分
研讨
根据全班的汇报和分享,我们 可以得出绿豆种子萌发需要哪 些条件?
适宜的温度,适量 的水分,充足的空 气。
结论
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 温度、水分和空气
不必要的条件:土壤、阳光
拓展
已经发芽的绿豆芽该怎么办呢?
种植绿豆芽
把实验中已经发芽的绿豆种 子移植到花盆里,放到合适 的地方,让绿豆芽生长一段 时间。
黑暗中的绿豆苗长得矮小细长,颜色发黄。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黑暗中的绿豆苗,见不到阳光,无法 进行光合作用,是营养不足造成的。
新知讲解
为了使绿豆苗生长得更好,我们还需要做什么 ?我们可以怎样制订计划并通过实验来验证?
为了绿豆苗生长得更好 ,除了光照条件之外, 还应经常浇水,经常松 土,及时施肥。可以设 计对比实验进行验证。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课件
64
前节知识回顾
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 叫做排开的水量。
65
一、用橡皮泥造船
66
课题:用橡皮泥制作小船比赛
原理: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越
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比赛要求: 1.用同体积的同种品牌橡皮泥 2.不准有其他的添加物 3.比谁制造的小船装载量大 4.时间限制在10分钟内
独木舟,又称独木船, 独木舟
是用一根木头制成的 船,是船舶的“先 祖”,
74
四、船的发展史
以载运货物为 主。其大部分 舱位用于堆贮 货物的船舱。 货船的船型很 多,大小悬殊, 排水量可从数 百吨致数十吨。
远洋货船
75
四、船的发展史
客轮又称客 船,用于运 送旅客,也 装运少量货 运,以载客 为主
现代客轮
70
三、用其他材料造船
1.决定造一艘什么船,准备需要的材料 2.画出草图并动手制作。 3.放到水中试行,并找出需要改进的地 方。 4.演示介绍自己的小船。
71
我们造的船
72
四、船的发展史
木伐,即用长木材捆扎成的木排, 是一种简易的水上交通工具。木 之多为高大乔木的枝干。
木筏
73
四、船的发展史
整个苹果
半个苹果
1/4的果
16
通过苹果实验,我 发现当苹果的重量和体 积变小时,在水中的沉 浮状态 不变 。
17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实验记录单
实验二:观察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重量和体积减小时, 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物体 橡皮
苹果
大小 一半 四分之一 八分之一 更小 一半 四分之一 八分之一 更小
1
• 科学就是发现问题,提出疑问, 问问“为什么”。
小学五年级新版教科版科学下册全册教案集
新版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教科版修订版五年级下册教材目录第一单元沉和浮1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2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4 造一艘小船5浮力6 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7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8 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第二单元热1热起来了2给冷水加热3 液体的热胀冷缩4 空气的热胀冷缩5金属热胀冷缩吗6 热是怎样传递的7 传热比赛8 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1 时间在流逝2 太阳钟3 用水测量时间4 我的水钟5 机械摆钟6 摆的研究7 做一个钟摆8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1 昼夜交替现象2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3 证明地球在自转4 谁先迎来黎明5 北极星“不动”的秘密6 地球在公转吗7 为什么一年有四季8 极昼和极夜的解释第一单元沉和浮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过程与方法:1、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用实验验证猜想,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重点】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准备】教师演示实验:水槽1个,大小相近的砖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一。
小组实验一:水槽1个,物体7种(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实验记录表(教材第2面)。
小组实验二:水槽,萝卜,橡皮(与实验一共用),小刀1把,回形针10枚,木块3块,实验记录表(教材第3面)。
【教材处理】教材第2面两个地方出现“泡沫塑料块”,在仔细研读教材和教师用书的基础上,我认为应把演示实验中的“泡沫塑料块”改为“塑料块”,把学生实验中的“泡沫塑料块”改为“泡沫块”。
【教学过程】一、观察物体的沉浮:1、谈话: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下沉的,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上浮的呢?(预设:在自由发表的前提下,及时抓住学生的错误概念或不完整表述,引发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沉浮的兴趣。
教科版(2017秋)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复习课件
复习回顾
绿豆发芽实验的结果怎样?
4.以“温度”条件的实验结果:常 温下的绿豆会发芽,低温下的绿豆 不会发芽。
5.以“空气”条件的实验结果:有 空气的绿豆会发芽,无空气的绿豆 不会发芽。
复习回顾 绿豆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有哪些?
2.载重量增大
vs
3.稳定性变好
复习回顾
竹筏还有哪些不足之处?
1.容易进水 2.容易散架 3.动力不足 4.载重量有限
复习回顾
你打算怎样改进?
1.动力 不足可以增 加一张帆 2.容易进水可以用 塑料膜包起来 3.载重量有限可以 增加体积
复习课题
复习关键词
沉的材料 沉的材料做船 增强稳定性
复习回顾 同学们、你们知道沉的材料也可以造船吗?
栖息地为植物提供光、 空气、水、适宜的温度 等基本条件。
动物具有适应气候、 食物、空气和水源等 环境变化时的行为
生态系统由生物 和非生物组成
3.绿豆苗的生长
单一变量对比实验
4. 蚯 蚓 的 选择
5.当环境 改变了
7. 设 计 和 制 作生态瓶
1课
2课
3课
4课
5课
6课
7课
2. 比 较 种 子 发 芽实验
回顾: 本单元我们学了什么?
《环境与我们》单元架构
1.地球——宇宙的奇迹 2.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 3.珍惜水资源 4.解决垃圾问题 5.合理利用能源 6.让资源再生 7.分析一个实际的环境问题
1—2课整体了解地球为人类提 供的珍贵而独特的生存条件,了解地 球面临的复杂、严重的环境问题。
3—6课具体地探讨几个与小学生 生活贴近的环境问题。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整理(分单元编排)(2023春)
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1.空气是一种混合物,氮气和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
2.植物可以吸收阳光、空气和水分,并在绿色叶片中制造其生存所需的养分。
3.动植物都有基本生存需要,如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食物等;栖息地能满足动植物的基本生存需要。
4.动植物的身体结构有助于适应其生存的环境。
5.动物在气候、食物、空气和水源等环境变化时会通过一些特定行为来适应环境的变化。
6.不同动物以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动物的生存依赖于植物或动物,如植物为动物提供维持生命所需要的能量;因此常见的植物和动物之间就形成了吃与被吃的链状关系。
7.由于自然或人为影响引起栖息地改变,会对生活在该地的动植物产生影响。
8.栖息地内的生物和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生态系统。
9.对比实验:指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各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
在对比实验中,一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同时确保其他因素保持一致。
10.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吸收太阳的能量,同化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粮食、煤炭中所含的能量,都是通过光合作用贮藏起来的。
大气中的氧气主要也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11.食物链:食物链亦称“营养链”。
生物群落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摄食的关系(包括捕食和寄生)所形成的一种联系。
一条食物链一般包括3~5个环节: 一种植物、一种植食性动物和一种或更多种肉食性动物。
12.生产者:指绿色植物、藻类和-些光能自养及异养微生物,它们能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不仅提供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也是其他生物类群的食物和能源的提供者。
13.消费者:是指直接或者间接以生产者为食物的生物。
消费者通常是动物,植食性动物通常通过直接吃生产者以维持生命,然后再由肉食动物将植食性动物消化间接以生产者为食物。
14.食物网:各种食物链相互联系、相互交叉联结成的纵横交错的营养关系。
食物网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要渠道,共同构成生物之间生命联系的纽带和桥梁。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整理、考点归纳、复习必备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知识点整理1、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基本条件有适量的水、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2、蚯蚓喜欢生活在黑暗、潮湿的环境里。
3、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的“链条”状的联系,像这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4、生态瓶中的小动物之所以能够生存下来,是因为水中有食物和氧气等,这些物质的制造者是植物。
5、入秋后因为气候、日照及食物等因素的变化,丹顶鹤要从东北迁飞到南方越冬。
6、在光照条件下,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在绿色叶片中制造生存所需的养料,并释放出氧气。
7、在做绿豆种子发芽与土壤的关系的实验时,我们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获得实验数据,在做这个实验时只能有一个不同条件。
8、适当增加生态瓶中的植物数量后,每分钟内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将减少,因为水生植物为动物提供的氧气增多了。
9、对比绿豆苗在有阳光和无光照的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可以发现有光照的绿豆苗的植株高度更高,茎更粗,叶的颜色更绿。
10、为了保护好丹顶鹤以及他们的生存环境,我国在丹顶鹤等鹤类的繁殖区和越冬区建立了一批自然保护区。
11、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周围的环境,只有当环境满足他们的需要时,他们才能够生存下来,当环境改变时,生物需要适应他们所在环境来维持生存,各种生物之间也有着许多复杂的关系。
12、对比实验只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各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在实验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在只改变一种条件的同时,一定要保证其他条件不变。
13、种子发芽需要适量的水,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14、绿豆苗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分,空气等,不同环境里的植物,对阳光、水分等条件的需求不同。
15、空气是一种混合物,氮气和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在光照条件下,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在绿色叶片中制造生存所需要的氧量,并释放出氧气。
16、动物都喜欢生活在各自适宜的环境里,如青蛙适宜生活在潮湿的环境里,蜥蜴适宜生活在干燥的环境里,天鹅适宜生活在湖泊沼泽等有水的地方,企鹅适宜生活在冰天雪地里,雪狼适宜生活在寒冷的环境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观察物体的沉浮
操作方法:必须将物体轻轻从水面放入 水里,物体要完全浸在水中,而不是把物 体扔进水中,也不是放在水面上。
.
观察更多物体的沉浮
.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实验记录单
第( )小组
实验一:观察更多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物体 回形针 木块
大小 两枚 三枚 更多 两块 三块 更多
预测
理由
重量更重、体 积更大
重量更重、体 积更大
重量更重、体 积更大
重量更重、体 积更大
重量更重、体 积更大
重量更重、体 积更大
结果
.
通过 木块和回形针 实验,我发现当 木块和回 形针 的重量和体积变大时, 在水中的沉浮态 不变 。
.
结论二: 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
把它的重量和体积变大,在 水中的沉浮状态是 不变的 。
.
结论一: 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把它的重量
和体积变小,在水中的沉浮状态是不会发 生改变的。 结论二:
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把它的重量 和体积变大,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也不会发 生改变。
.
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 改变它们的重量和体积大小, 在水中的沉浮是不会发生改 变的。
把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的实心形状,放入水中会怎样?
.
把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的实心形状,放入水中会怎样?
.
• 橡皮泥的形状改变了, • 重量没有变,体积也有变,
所以橡皮泥的沉浮状态没有 改变。
.
是否有办法改变橡皮泥的形状, 使它浮在水面上?
将橡皮泥做成船形、碗形、空心……
.
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
重量更轻、体 积更小
重量更轻、体 积更小
结果
.
结论一: 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
把它的重量和体积变小,在 水中的沉浮状态是 不变的 。
.
一个回形针
两个回形针
.
一块木头
两块木头
三块木头
.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实验记录单
第( )小组 实验三:观察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重量和体积增大时,在水中的 沉浮情况
.
.
前节知识回顾
由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 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 体积大小没有关系。
.
问题提出
由不同材料构成的物 体,在水中的沉浮与 它们的轻重、体积大 小有关系吗?
.
分析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
物体的体积从大到小排列
.
分析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 物体的体积从大到小在水中的沉浮
.
看不出 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 体积有关。
小石 块
木块
回形 针
蜡烛
带盖 空瓶
白萝 卜
橡皮
预测
理由
结果
.
在你们的跟前有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形 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和橡皮。请先 预测,哪些物体会沉,哪些物体会浮?并把 预测的结果和预测的理由填入表格中。
小石块 泡沫塑 料块
预
测
理重
轻
由 实心 有空隙
结 果
回形 蜡烛 带盖的 萝卜 橡
针
空瓶
.
练习
1、石块放入水中,沉下去了,木块放入水中,浮起来了。
2、从井中提水时,同样是盛满水的桶,离开水面后要比 在水中感觉重很多。
3、在水中沉的物体如:橡皮、回形针、小石块;在水中 浮的物体如:泡沫塑料块、萝卜、带盖的空瓶。
4、由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 体积大小没有关系。改变它们的轻重和体积的大小,它 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是不会改变的。
皮
形状 材料 空心 材料 大
金属 油
大小 小
.
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把橡皮切出一半、四分之一、八分之一、
通过橡皮实验,我 发现当橡皮的重量和体 积变小时,在水中的沉 浮状态 不变 。
.
整个苹果
半个苹果
1/4的果
.
通过苹果实验,我 发现当苹果的重量和体 积变小时,在水中的沉 浮状态 不变 。
.
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 叫做排开的水量
.
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橡皮泥的形状 实心团
量杯里的水量 放入后的水面刻
(毫升)
度
排开的水量 (毫升)
沉的形状
能浮的形状1
能浮的形状2
能浮的形状3
沉浮状况
.
橡皮泥浮起来的原因: 在重量不变的情况下,排开的水
量增大了(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了)。
.
小结:
沉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小,(浸入水的体积小) 浮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大,(浸入水的体积大)
.
.
.
怎样来判断材料的沉浮?如何算沉?
如果物体向下碰到水槽底部, 就代表它在水中是沉的。 如果物体不能碰到水槽底部, 就代表它在水中是浮的。
.
根据生活经验我们知道:
石块:沉 木块:浮 塑料块:浮
.
用图示法表示:
沉浮
.
观察物体的沉浮
.
观察物体的沉浮
用眼睛看一看,用手摸一摸。 1、快速预测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
.
控制其他因素进行研究
控制重量
重量依次由大到小排列
.
控制其他因素进行研究
控制重量
重量相同的圆球由大到小在水中的沉浮
.
控制其他因素进行研究
控制重量的结论:
.
用小瓶子继续研究
控制体积:
.
用小瓶子继续研究
控制体积的结论:
.
不同材料的物体: 物体的沉浮与它的大小 有关,与它的重量有关。
.
.
潜水艇既能在水面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 潜水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 打开进水管道,往压载舱里装满海水,潜 水艇会下潜。 打开进气管道,用压缩空气把压载舱里的 海水挤出舱外潜水艇就开始上浮。
.
练习 不同材料的物体: 物体的沉浮与它的__有关,与
它的___有关。
.
.
前节知识回顾
由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 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 没有关系。
由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 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 体积大小都有关系。
.
问题提出 我们能想办法改变它 们的沉浮吗?
.
观察橡皮泥的沉浮
.
.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实验记录单
实验二:观察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重量和体积减小时, 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物体 橡皮
苹果
大小 一半 四分之一 八分之一 更小 一半 四分之一 八分之一 更小
预测
理由
重量轻、体积 小
重量更轻、体 积更小
重量更轻、体 积更小
重量更轻、体 积更小
重量更轻、体 积更小
重量更轻、体 积更小
.
.
练习
1、把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虽然它的 轻重没有变,但它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
分析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
物体由重到轻排列
.
分析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
物体由重到轻在水中的沉浮
.
看不出 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 重量有关。
.
控制其他因素进行研究
控制体积
体积相同的圆球由重到轻排列
.
控制其他因素进行研究
控制体积
体积相同的圆球由重到轻在水中的沉浮
.
控制其他因素进行研究
控制体积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