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穰苴历史评价
此人为国君新任命的将军却没有威信,他仅用了一招,威信立马确立
此人为国君新任命的将军却没有威信,他仅用了一招,威信立马确立在古代,国君接受身边重臣的推荐,往往会任命一些新人为军中将领。
但是,被临时新任命为将军的人往往在军中没有什么威信,不足以服众,他们在率军出征时,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往往就是如何快速确立自己在军中的威信。
只有军士都服你,才能更加有效指挥千军万马,从而取得战争的胜利。
那么,国君新任命的将领如何快速建立自己的威信呢?此人用了一招,堪称教科书式的招数,后世模仿者更是不计其数,此招一用,效果立现,新任命的将领的威信也立马就确立了。
这里提到的“此人”到底是谁?他就是春秋时期齐景公一朝的著名将领司马穰苴(也叫田穰苴),当被齐景公任命为军中将领后,他以齐景公的宠臣庄贾违背自己立的军令,直接就把他给杀了。
此招一用,他在军中的威信也就立马确立了。
司马穰苴,他的本姓是田,他的先祖就是齐国鼎鼎有名的田完,田完这可是个人物,他的后裔最终把齐国的姜氏政权给取代了,自己来作齐王。
因为田穰苴后来战功赫赫的缘故,被齐景公升任为大司马,至此,他和他的子孙以此官职为姓氏,后世的人也多称其为“司马穰苴”。
在齐景公(公元前547年-前490年在位)的时候,晋国和燕国两国都在分贝侵略齐国的边境,齐国的军队也都打了败仗,齐国为此丢失了一些城池土地。
齐景公面对如此战局就有些焦虑了,这时候,齐国赫赫有名的大贤臣晏婴(就是晏子使楚中的晏子),就向齐景公推荐了一名将领。
晏子是如何向齐景公推荐当时还没有任何名气的田穰苴的呢?在《史记·司马穰苴》中,留有明确的记载:晏婴乃荐田穰苴曰:“穰苴虽田氏庶孽,然其人文能附众,武能威敌,愿君试之。
”晏子向齐景公推荐田穰苴时说:“田穰苴这个人物虽然是齐国田氏庶出的后代,但是他的才能却是厉害不得了。
他的文德好到能够让所有人都心悦诚服,他的武略高到能够让敌人都心生畏惧,真诚的希望国君您能够重用他。
”听完自己身边重臣晏子的推荐,齐景公就立马召见了这位“文能附众,武能威敌”的田穰苴,在和他交流了一番军事战略之后,齐景公非常高兴,觉得田穰苴确实是军事奇才。
几个真实的历史故事
几个真实的历史故事1、司马穰直战国时期齐国的大军事家司马穰苴是一个信守军规的军事将领。
有一次国君的亲信庄贾视察军队,不按规定的时间到达军营,司马穰苴依军令要将庄贾斩首。
国君派人为庄贾求情,这个人未经允许就将马车驶入营门。
司马穰苴就杀了此人的仆人和驾车的马,以示惩戒。
这种不畏权贵、信守军令的作风,使司马穰苴树立了威信。
打仗的时候,士兵们个个奋勇杀敌,最终打败了敌人。
2、赵氏孤儿有一出古戏叫《赵氏孤儿》,演的是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
其中就有两个人以生命为代价信守诺言的情节。
春秋时候,赵国有个忠臣赵奢,遭到奸臣屠岸贾的诬陷,被杀了。
临刑前,赵奢对他的两个门客程婴和杵臼说:“我死后,你们一定想办法保住我的儿子,日后让他为我报仇,除掉屠岸贾这一帮祸国殃民的坏蛋。
”两人郑重地答应了。
赵奢被害后,他们两人就历尽千辛万苦去实践自己的诺言。
赵奢的妻子是赵王的女儿,带着儿子住在王宫里。
他们估计赵奢的妻子不会被害,但赵奢的儿子有可能保不住,就设法把他从宫里偷出来。
当时这孩子只有半岁。
程婴也有个半岁的儿子,就把他放在程婴家一块养。
但是,很快屠岸贾发现孩子不在宫中,就到处搜查,查了个把月,没有查到。
这家伙恼羞成怒,一定要斩草除根,命令全国搜查;若查不出来,就把全国三3个月以上、1岁以下的孩子全部杀光。
程婴、杵臼看到这种情况,于心不忍,就商量出一个既要保住全国的孩子,又要保全赵氏孤儿的办法,拿程婴的儿子冒充赵氏孤儿,献出去。
由谁来献呢?献孩子的要受到正直之士的谴责,保藏孩子的则肯定活不了。
最后杵白说:“让我去死吧。
我年纪大些,今后抚养的任务很重,时间也长,再说你能文能武,留下来也比我有用些。
”于是杵臼把程婴的儿子藏在自己家里,而程婴去“告密”,并带人到杵臼家里去搜,果然搜出个孩子,当着程婴的面就摔死了。
大家想想,虽然是瞒哄了屠岸贾,但眼看着自己的亲生儿子被摔死,心里有多难受!而且这种难受还不能有任何表现,要装出极力讨好屠岸贾的样子来。
历史趣谈名将司马穰苴:霸气斩杀国君宠臣 力退大国联盟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名将司马穰苴:霸气斩杀国君宠臣力退大国联盟导语:“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作为一个大国,常讲武事、长于戒备,而又能做到不穷兵黩武,这样的国家民族才能真正立于不败之“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作为一个大国,常讲武事、长于戒备,而又能做到不穷兵黩武,这样的国家民族才能真正立于不败之地。
这句话出自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司马法》,那会儿就有这样的思想,还是很前卫的。
作为原作者司马穰苴,也因这部兵法中显现的军事思想流传千古。
(PS:《司马法》的作者确定是谁,尚有争议。
编集而成,后人假托,原作者,这几说法都有各自理由。
)春秋战国虽各国纷争,却也出现了大量名将,猛将,思想家,军事家,异彩纷呈。
在众星涌现的中华大地,齐国田氏家族出了一位田穰苴,他是继姜子牙之后又一位承前启后的著名军事家。
因为他立功被封为大司马,后世子孙也称司马氏,他本人被称之为司马穰苴。
司马穰苴出生前,齐国曾经无比强盛,在齐桓公的统治下,齐国成为第一任中原霸主,一时威风无二。
不过齐桓公本人虽长于治国,却不善权术,生前因未选定合适继承人,以至齐国内乱不休,国力顿减。
齐国国力渐弱,燕等国家从来没有放下脚步来等它慢慢发展。
相反,倒是时不时地挤兑它。
公元前531年,齐景公在位。
晋国派军入侵阿,甄两地,而燕国也趁机进攻河上地区,这下子两国联合,齐国军队只有退守的份,根本谈不上反击。
国与国之间,谈的都是利益,什么老邻居,老交情,都是建立在实力相当的基础上。
对于齐景公来说,现在的情况就是,两国联合起来,他扛不住,连连吃败仗是注定的。
但如果能打个胜仗,再来点小计谋,那就说不定了。
问题是谁合适呢?这会儿,相国晏婴生活常识分享。
012 临危受命,司马穰苴2500年前的答卷,说透了职场暗藏的秘密
临危受命,司马穰苴2500年前的答卷,说透了职场暗藏的秘密“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援枹鼓之急则忘其身。
”这种忘我精神,全身心投入精神,或许就是司马穰苴职场成功的核心和最关键秘笈所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读来,仍然振聋发聩,言犹在耳。
文/于凡诺一人生究竟是喜剧还是悲剧?这几天,我一直在思考。
放眼过去,约4000年前,中国出现了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
在公元前841年,中国历史开始有了明确纪年。
即使从司马迁的时代算起,时间仍然过去了将近两千多年,但是今天研读他们的故事,接触的资料越多,越是讨论深入,就越是感觉到这人世间的是非曲直,有很多相同相通的地方。
二我第一次认识司马穰苴,源于一次和朋友辩论。
没想到遇见一个暗藏不露的高手。
于是在一场失败的辩论会以后,我就记住了司马穰苴,回去以后狠狠读了好多天书,才自认为算是补了这一课。
这几天,有读者看了我写的姜子牙,项羽,吴起,就建议应该再写写司马穰苴。
“现在的人重实用,不会关心那么久远的人和事。
”也有朋友反对。
我正在感概的时候,突然想起曾经一个学心理的朋友说过,即使今天,所有的上级,别看他平日里笑的那么灿烂,很多地方本质上与几千年前没有差别。
我忽的就想起自己那一次狠狠补课。
一瞬间,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几百个字来,正是两千多年前,司马迁记述在史记里的话。
其次,那些散落在《战国策》《说苑》《燕子春秋》中的词句也开始在我眼前发光闪亮。
东西虽然少,好在他还有一部兵法,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司马穰苴还与一部与他息息相关的兵法流传至今。
“我很喜欢司马穰苴,为何不写?”两千多年了,仍然栩栩如生的戎马一生,这不正是我年少时常常做梦的情景么?原本我希望研读历史,就是渴望能点透了许多人生未尽的道理,可是渐渐地渐行渐远,我却读出了历史许多的艰涩,或许这才更有意思也未必,这是朋友的安慰,也是我的新的奢望。
三、出名之前的司马穰苴,地位低微。
首先,他只是田家的妃妾所生之子,身份不好,几乎没有地位。
历史趣谈《史记》故漏破绽的一篇列传 司马穰苴不被重视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史记》故漏破绽的一篇列传司马穰苴不被重视导语:司马穰苴是史上著名的大军事家,享有同兵圣孙子同列的盛誉。
春秋战国和秦汉之际是个战争频繁的时代,那时的兵家名将如云,可在《史记》中,司马穰苴是史上著名的大军事家,享有同兵圣孙子同列的盛誉。
春秋战国和秦汉之际是个战争频繁的时代,那时的兵家名将如云,可在《史记》中,绝大多数人连个露脸的机会也没有,即使兵圣孙子,也只能委屈他和孙膑吴起挤在一起。
然而,司马迁却为齐将司马穰苴专列一传,可见司马迁对司马穰苴是何等看重!但是,细读此传,却看不见司马穰苴所出的任何奇谋妙策,也瞧不见他立下的任何丰功伟绩,更蹊跷的是,司马迁在传后,又流露出对司马穰苴不以为然的轻视情绪。
态度现出这般难解的矛盾,行文露出如此明显的破绽,对于素以严谨著称的《史记》来说,这一切该如何解读呢?春秋末期,齐景公的时候,晋国和燕国同时进犯齐国,齐军大败。
危急时刻,齐相晏婴推荐平民司马穰苴领兵出战。
司马穰苴接受任命后,向齐景公请求道:我出身卑微,难以服众,希望得到君王宠幸的重臣作监军才行,于是齐景公就派自己最宠信的大夫庄贾前去监军。
穰苴同庄贾约定说:“明天正午在军营前会合”,庄贾一向骄横,根本没把穰苴当做一碟菜,直到傍晚才醉醺醺地晃到军营。
穰苴见到庄贾问道:“为何迟到?”庄贾大咧咧地说道:“父亲的幕僚为我送行耽搁了”。
穰苴听后严肃回道:“将帅接受命令的日子,就要忘记自己的家庭;身在军队,受记律约束,就要忘记自己的亲属;击鼓进军的危机时刻,就要忘掉自己的生命。
如今敌军侵犯我国,国内骚乱不安,士兵们在边境日晒夜露,国君睡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的生命系在你身上,还说什么为你送行呢?”穰苴说罢,回头召令军法官问道:“依照军令,约定生活常识分享。
司马穰苴治军
司马穰苴因出身不高,担心自 己初来乍到,不能服众,所以要求 齐景公派一位重臣来做监军,齐景 公答应了他的要求,派庄贾担任。
几 日 后, 司 马 穰 苴 准 备 出 兵, 辞别齐景公,并与庄贾约定次日正 午 在 营 门 会 合。 第 二 天, 司 马 穰 苴 早早来到营门口,立起木表和漏壶, 等 待 庄 贾。 可 这 庄 贾 骄 纵 惯 了, 认 为自己是重臣要员,早一点晚一点 也没什么事,就与为他饯行的亲朋 好 友 喝 酒 欢 聚。 到 了 正 午 时 分, 庄 贾还没到来。但司马穰苴仍按原计 划打倒木表,摔破漏壶,进入军营, 巡视营地,整饬军队,宣布了各种 规章号令。
60
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行 军 途 中, 士 兵 们 安 营 扎 寨, 掘 井 立 灶, 饮 水 吃 饭, 探 问 疾 病, 安排医药,司马穰苴都亲自过问并 抚慰他们 ;还把自己专用的物资和 粮食全部拿出来,和士兵同食同住; 又让人统计体弱有病的人,对他们 给予特殊地关照。等到准备出战之 时,全体士兵不论病弱还是老幼都 要求一同奔赴战场,争先奋勇投入 战 斗。 晋 国 得 知 此 事 之 后, 自 知 难 以抗衡由司马穰苴带领的齐国军队, 早早就把军队撤了回去 ;而燕国听 闻, 迅 速 渡 河 撤 退。 司 马 穰 苴 率 军 趁势追击,收复所有沦陷土地,而 后凯旋。
等齐景公派的使者拿着节符直 冲军营来赦免庄贾时,司马穰苴说 “将 在 军, 君 令 有 所 不 受。” 又 问 军 正官 :“驾车马在军营里奔驰,军法 是怎么规定的?”军法官又说 :“当 斩。”使者十分恐惧,司马穰苴说 : “君 之 使 不 可 杀 之。” 便 只 斩 了 使 者 的仆从,杀死了驾车的马,再次向 三军巡行示众。又让使者向齐景公 报告,然后下令出征。
史记 司马穰苴列传中的对比手法
史记司马穰苴列传中的对比手法
《史记·司马穰苴列传》中的对比手法主要是通过刻画田穰苴的忠勇卫国、严格遵守纪律形成鲜明对比,与庄贾的失信和不守纪律对比来体现。
这种对比手法突出了司马穰苴的严谨和庄贾的轻浮,进一步强调了遵守纪律和信用的重要性。
《史记》中不但单篇中人物间相互对比,篇与篇之间不同人物常也是比照着来写的。
如《李将军列传》中李广与程不识、李蔡对比,突出李广遭遇的不幸;《魏公子列传》中对侯嬴的态度,拿众人与信陵君相比,突出信陵君的礼贤下士。
后人对司马穰苴的评价是:其人文能附众,武能威敌。
田穰苴,又称司马穰苴,春秋末期齐国人,是田完的后代,齐田氏家族的支庶,春秋末期军事家。
田穰苴对春秋以前的古兵法有深刻研究和论述,战国时齐威王命大夫整理古司马兵法,把穰苴对古兵法的阐发之辞附于其中,称为《司马穰苴兵法》,也称《司马法》,以此名于后世。
读《史记》之司马穰苴列传有感
读《史记》之司马穰苴列传有感穰苴治兵燕侵河上,齐师败绩。
婴荐穰苴,武能威敌。
斩贾以恂,三军惊惕。
我卒既台,彼冠退壁。
当行司马,实赖宗威。
司马穰苴是位卓越的军事家,就连太史公也说,读《司马兵法》,未能谒其意。
他的军事才能都体现于何处?见下文:1.斩将立威穰苴治兵,军法严格。
庄贾失信于众军。
他便先斩后奏,实为严将也。
天使即到,若犯军法,降罪而受罚,使得三军惊惕,百将敬畏,无人敢再试其威。
2.体恤部下穰苴行军,细心关心部下,与将士平起平坐,用心感动部下,使得士卒感激,军帅爱戴。
既得民心又得军心,终收复齐之失地。
综上所述,乃司马穰苴治军之优秀之处,非常人可及。
不过细品《史记》,竟觉穰苴之法也有不足。
那就是以下犯上。
穰苴斩了庄贾,以示三军。
关键是他斩的是“君之庞世,国之所尊”。
先不说他是不是请庄贾,就为了三军,但他这么做,就在某些人看来是“以下犯上”。
去年我又提及“君臣关系”的话,放于此处也正好合适(详见读史记之绛侯周勃世家有感)。
要不是齐景公爱惜人才,又正好大敌当前,穰苴恐怕下场不妙。
《道德经》云: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
大意是好的领导分几类。
最好的是下级只知道有上级。
其次是下级所敬都爱的上,再次是下级所敬畏的上级,最后自然是下级所不满的上级。
我想最好的应当是下级都不知道有这个上级机,即“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正是最好的政治方式。
但是司马穰苴斩将,斩天使,而令众军敬不是一位较好的领导。
至于他后来得到士兵爱戴,就是较好的领导。
齐竟公他信任下级,政治基本民主,下级都只知道有这个景公,就是为好领导。
所以在我看来,好的领导就应信任下级,亲民,政治手段应民主。
我们再回到司马穰苴这个人,他官至大司马,掌管全国兵权,其后代竟当上了齐国国君,此人影响力可见一斑。
历史趣闻田穰苴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春秋名将田穰苴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田穰苴是怎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春秋名将田穰苴
导语:田穰苴(生卒不详),又称司马穰苴,春秋末期齐国人,是田完(陈完)的后代,齐田氏家族的支庶。
田穰苴是继姜尚之后一位承上启下的著名军事家
田穰苴(生卒不详),又称司马穰苴,春秋末期齐国人,是田完(陈完)的后代,齐田氏家族的支庶。
田穰苴是继姜尚之后一位承上启下的著名军事家,曾率齐军击退晋、燕入侵之军,因功被封为大司马,子孙后世称司马氏。
后因齐景公听信谗言,田穰苴被罢黜,未几抑郁发病而死。
由于年代久远,其事迹流传不多,但其军事思想却影响巨大。
唐肃宗时将田穰苴等历史上十位武功卓著的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庙十哲。
宋徽宗时追尊田穰苴为横山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历史如何评价田穰苴
晏婴:“其人文能附众,武能威敌。
”
司马迁:“余读司马兵法,闳廓深远,虽三代征伐,未能竟其义,如其文也,亦少襃矣若夫穰苴,区区为小国行师,何暇及司马兵法之揖让乎?世既多司马兵法,以故不论,著穰苴之列传焉。
”
曹植:“穰苴授节于邦境,燕、晋为之退师,而景公无患。
”
张骏:“且韩信之举,非旧名也;穰苴之信,非旧将也;吕蒙之进,非旧勋也;魏延之用,非旧德也。
盖明王之举,举无常人,才之所能,则授以大事。
”
司马贞:“燕侵河上,齐师败绩。
婴荐穰苴,武能威敌。
斩贾以徇,三军惊惕。
我卒既彊,彼寇退壁。
法行司马,实赖宗戚。
”
陈元靓:“齐得穰苴,授以兵柄。
立司马法,行将军令。
燕则其雄,生活常识分享。
平民出身的大将军-司马穰苴
【历史名将】平民出身的大将军—司马穰苴司马穰(ráng)苴(jū)是田完的后代,他的原名叫田穰苴,他是继姜尚之后一位承上启下的著名军事家,曾率齐军击退晋、燕入侵之军,因功被封为大司马,世称司马穰苴。
后因齐景公听信谗言,田穰苴被罢黜,没有多久便抑郁发病而死。
由于年代久远,其事迹流传不多,但其军事思想却影响巨大,司马迁赞曰:“闳廓深远,虽三代征伐,未能竟其义。
”【晏婴推荐的人才】田穰苴生活在齐景公时代,当时的中国除了形式上的中央政府周以外。
分别是鲁、齐、晋、秦、楚、宋、卫、陈、蔡、曹、郑、燕和吴。
在那样一个中央政府名存实亡、诸侯并立的年代,国与国之间没有什么道义可言,一句话:谁能打谁就是老大。
有一年,晋国和燕国同时出兵袭击齐国,晋国占领了齐国的阿、甄两地,而燕国占领了黄河以北的齐国领土。
从两国一致的军事行动来看,当时晋国和燕国显然达成了某种协议,目的就是合伙瓜分齐国的国土。
齐国军队在两国的夹击下一路溃败,眼看就要顶不住了。
危局需要英雄,接着英雄就出现了,这个英雄就是田穰苴。
当时齐景公手下有一位非常著名的大臣—晏婴,晏婴有着超常人的人才观和判断力。
在国家危亡关头,晏婴马上想到了田穰苴,于是便向齐景公极为我推荐田穰苴,他说:“穰苴虽田氏庶孽,然其人文能附众,武能威敌,愿君试之。
”意思就是说:田穰苴虽然是田完庶出的后人,但他可谓文武全才、文能胜任思想工作,武能肩负破敌制胜的使命。
齐景公对田穰苴的“庶出”身份并未有所介意,既然晏婴如此推荐,他也不想错过这个人才。
于是齐景公马上安排,亲自面试晏婴推荐的将军侯选人田穰苴。
齐景公找来田穰苴开始聊天,自己聊,听对方聊,聊到最后,结果就是:齐景公迫不及待地任命田穰苴当了齐国的将军,委托他统帅齐国的军队抵御晋燕两国的侵略。
齐景公意识到自己果真捡到了一块玉石,不赶紧下手恐怕就晚了。
田穰苴的仕途就这样顺利开始了。
这个过程基本上可以用“一步登天”来形容。
按理说,这小田完全可以找个大点的地方,找帮自己的朋友,热热闹闹地开个“party”来庆祝一番。
军史名将 穰苴斩监 田穰苴
穰苴斩监----田穰苴(战国)田穰苴是继姜尚之后一位承上启下的著名军事家,曾率齐军击退晋、燕入侵之军,因功被封为大司马,世称司马穰苴。
后因齐景公听信谗言,田穰苴被罢黜,未几抑郁发病而死。
由于年代久远,其事迹流传不多,但其军事思想却影响巨大,司马迁赞曰:“闳廓深远,虽三代征伐,未能竟其义。
”受命于危难之际公元前547年,齐国发生了一件大事:齐庄公因为与大夫崔杼的妻子棠姜私通,竟被崔杼杀死,于是齐国国政掌于崔杼之手。
国不可一日无君。
崔杼乃立齐庄公的异母弟杵臼为齐国国君,是为齐景公。
齐景公是姜齐历史上一个比较重要的国君,在位时间长达四十三年。
这四十余年间,是春秋历史上风云变幻、雄才辈出的时期。
老子此时已经完成了他的《道德经》五千言,创立了影响深远的道家学说;孔子正凄凄惶惶游说列国,推销其治国安邦之策;“兵圣”孙子也已经诞生,或者正在吴国郊外著书立说……就在孙子尚未崭露头角之前,司马穰苴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继姜尚之后对齐国兵学作出重要贡献的一个承上启下的著名军事家。
司马穰苴本姓田,名穰苴。
田氏家族在齐国是名门望族,田氏家族的老祖宗叫陈完,是陈厉公的儿子。
齐桓公时,陈国发生内乱,陈完为避祸跑到了齐国,改姓田氏。
田完的后代中,有的姓田,有的恢复本姓陈,所以,齐国的陈氏与田氏实出一宗。
齐庄公时,田完的后代田桓子甚有宠,位高权重。
齐景公即位后,田桓子又深受景公的信任,其家族亲信遍布朝野,在齐国形成了强大的家族势力。
田穰苴虽然也属于田氏宗族,但并非田氏嫡出,与田桓子一支较为疏远,故而名为田氏后裔,却在田氏宗族中地位低下,实与一般平民无异。
若不是晋国和燕国入侵,若不是相国晏婴的举荐,田穰苴是很难脱颖而出的。
齐景公虽有王霸之心而无王霸之才,在位期间贪图淫乐,不恤民力。
他为了满足享乐需求,对人民盘剥无度,农民的收成要上交三分之二的重税,以至民不聊生、众怨沸腾。
作为齐国邻邦的晋国、燕国见齐政日坏,以为有机可乘,遂先后入犯。
史记 司马穰苴列传中的对比手法
史记司马穰苴列传中的对比手法《史记》是中国古代历史文献的经典之作,由司马迁所著,共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
其中,《史记》中的《司马穰苴列传》以其独特的对比手法,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下面将详细探讨《司马穰苴列传》中的对比手法。
《司马穰苴列传》是《史记》中的一篇列传文章,通过对比司马穰苴和太史公(司马迁本人)的故事,展现了两位志士对待历史和政治的不同态度。
整篇文章以两个人物的经历为主线,运用了对比手法,对两人在历史书写、思想品质、政治操守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
通过对比,司马迁表达了自己看待历史和对待政治的立场和观点。
首先,通过对比司马穰苴和太史公的历史书写,司马迁展示了两者对待历史的态度。
司马穰苴是战国时期的历史学家,被誉为“萧何之后”。
他以纪事为主,重视书写历史,致力于整理、编撰历史文献,以期后人能够从历史中汲取教训。
太史公则以纪传为主,注重对历史事件中人物的评价和塑造。
他通过描写人物的思想品质、行为举止,展示了自己对于历史人物的看法。
从历史书写的角度来看,司马穰苴更注重客观事实的描述,而太史公则更加关注历史人物的品质和作为。
其次,对比司马穰苴和太史公的思想品质,司马迁突出了两人的不同。
司马穰苴以他的书写才能和治国之才而闻名于世。
他致力于整理历史,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
他忠于国家,为国家的治理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太史公则更注重人物之间的斗争和品行。
他以史书纪传体的形式,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和揣摩,力图通过人物塑造来表达自己的见解。
司马迁通过对两人思想品质的对比,展示了他更倾向于将历史与政治联系起来,强调人物的作为对于历史进程的影响。
同时,通过对比司马穰苴和太史公的政治操守,司马迁展示了两者在政治上的不同。
司马穰苴是一位有担当的政治家,他为了国家的利益,甘心做牺牲自己的事情。
即使经历了挫折,他也不屈服于压力。
太史公则更为文人化,不善于应对政治斗争。
他在政治上较为保守,对时事的了解相对较少。
古代名将系列之三:司马穰苴斩将立威
古代名将系列之三:司马穰苴斩将立威司马穰苴,原名田穰苴。
齐国人,又姓田,没错,正是后来“田氏代姜”中的田氏家族的一员,不过是田家比较远的一支。
因为建功后曾在齐国担任过大司马一职,所以后人尊讳为司马穰苴。
传说他写过一部兵书,叫《司马兵法》,也称《司马法》。
在古代名将中,他在民间的名气要略低于孙武孙膑,甚至吴起伍子胥,更不消说起翦颇牧了。
《史记》中记载简单,只对他成为名将的那一次战争中的表现作了精彩描写。
1田穰苴早年革命事迹不详,看来当时名气并不太大。
说起自古以来我国的人才使用,我们都会说那么一名“是金子就一定会发光的”,可谁也明白: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田同志运气不错,在他年轻的时候,正好齐国的宰相晏婴还在,没错,就是小时候学过的《晏子使楚》那位虽无美貌,但极具智慧的小个子领导人,后人将他的语录辑为《晏子春秋》,没事读读,可以领略他老人家的不少风采。
于是,在晏婴这位大伯乐的推荐下,田穰苴这位真金子千里马就上场了。
话说齐景公在位的某年,换算为今天说法,是公元前531年,晋国派大军侵入齐国的阿(今山东省东阿县)、甄(今山东省甄城县)地区,老冤家燕国军队也乘机攻入齐国河上(旧黄河南岸地区)之地,齐国守军屡屡败退。
看到齐景公被人逼得着急,宰相晏婴看好机会推荐了田穰苴的介绍,齐王也不管他是不是姓田了(对田氏族人还是多有防范的),立即召见穰苴,一番交谈他赢得了齐景公的芳心,遂拜他为大将,命他率军抵御敌军。
田穰苴并没有急着叩拜谢恩,而是很虔诚地说了下面一段话:“我的身份一直卑贱,大王把我从乡里提拔起来,位子一下子在各位领导之上,士卒还不拥护,百姓还不信任,人微权轻。
我想请大王选派一个亲近大臣,又在全国享有威信的人做我的监军,这样才好!”景公一听有道理,小伙子谦虚低调懂礼貌,自然允许了,就派自己的亲信大夫庄贾去担任监军。
事后证明这段话集合了他所有的大智慧和小九九。
2庄贾本人也很高兴,觉得这可是个不费力又讨好的美差,想不到这小田没跟我打过什么交道,却还送上份大礼,懂事。
司马穰苴
《司马法》是我国古代一部著名的兵书。
相传是姜子牙所写,但到了战国时已经散失。
根据《史记·司马穰苴列传》记载:"齐威王使大夫追论古者司马兵法,而附穰苴于其中,因号曰《司马穰苴兵法》。
"司马穰苴,春秋末期齐国人。
原来姓田,名穰苴,曾领兵战胜晋、燕,被齐景公封为掌管军事的大司马,后人尊称为司马穰苴。
《司马法》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的礼类,称《军礼司马法》,共计155篇。
汉朝以后,在长期流传过程中,该书多有散佚,至唐代编《隋书·经籍志》时录为3卷5篇,列入子部兵家类,称为《司马法》,即今本《司马法》3卷5篇的原型。
此书受到历代兵家及统治者的高度重视。
汉武帝曾"置尚武之官,以《司马兵法》选任,秩比博士。
"司马迁称该书"闳廓深远,虽三代征伐,未能竟其义,如其文也。
"北宋元丰年间,《司马法》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作为考试武臣、选拔将领、钻研军事的必读之书。
由于《司马法》年代久远,散失严重,所以对于该书的真伪、成书年代、作者等问题,历代学者均有各种不同的看法,特别是明清以来,辩伪成风,《司马法》成了一部争议极大的兵书。
有的认为《司马法》是一部伪书;有的学者认为史书中的《司马兵法》、《司马穰苴兵法》、《司马法》、《军礼司马法》是几种不同的书;有的认为今本《司马法》可分为两部分,前两篇为古《司马法》,后三篇为《司马穰苴兵法》。
目前,国内学者一般认为今本《司马法》不是伪书,历史上的《司马兵法》、《司马穰苴兵法》、《军礼司马法》均包含于《司马法》之中。
作者为司马穰苴及其追论者。
尽管由于该书亡佚严重,155篇仅存5篇,内容不全,但它仍具有很好的军事思想和很高的军事价值。
主要内容:《司马法》论述的范围极为广泛,基本涉及了军事的各个方面;保存了古代用兵与治兵的原则,包括夏商周三代的出师礼仪、兵器、徽章、赏罚、警戒等方面的重要史料。
此外,还有很丰富的哲理思想,很重视战争中精神、物质力量之间的转化和轻与重辨证关系的统一。
史记列传最有名的五篇
史记列传最有名的五篇史记是中国古代文献史书之一,由司马迁所著。
其中的列传是叙述历史人物事迹的部分,为史记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众多的列传中,有五篇最为有名,分别是《孔子世家》、《鲁仲连邹阳列传》、《司马穰苴列传》、《扁鹊仓公列传》和《淮阴侯列传》。
以下是对这五篇列传的相关参考内容进行的探讨。
《孔子世家》作为史记中的第一篇列传,记载了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及其后裔的事迹和思想。
在这篇列传中,孔子的人物形象被塑造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和政治主张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所强调的“仁义礼智信”等核心价值观,至今仍然是中国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孔子世家》通过对孔子生平的描述,展现了他的辞章之美以及他与弟子之间的师道传承关系,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传统和人际关系模式。
《鲁仲连邹阳列传》是关于鲁国两位杰出的国士鲁仲连和邹阳的事迹和故事。
在这篇列传中,通过对鲁仲连和邹阳的生平和事迹的描述,揭示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运作和人性的复杂性。
鲁仲连的节操和邹阳的忠诚自强的精神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外,这篇列传还通过对鲁国政治和社会制度的描述,展现了鲁国作为中国古代一个重要国家的风貌和历史地位。
《司马穰苴列传》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宰相司马穰苴的事迹。
在这篇列传中,通过对司马穰苴聪明才智和政治手腕的描述,展现了他在政治上的卓越才能和杰出的智慧。
司马穰苴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成功地推动了齐国的改革和发展,并且对于各国霸权的斗争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
这篇列传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司马穰苴成为历史上的政治家典范。
《扁鹊仓公列传》记述了中国古代著名医师扁鹊和彭城仓公的事迹。
这篇列传中通过对扁鹊和彭城仓公医术的描述,展现了中国古代医学的学术成就和独特的医疗制度。
扁鹊被尊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医师之一,他的医术令人叹为观止。
而彭城仓公则通过临床治疗和研究,为中国医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篇列传中体现了古代医学的智慧和对人类健康的关注。
杀宠臣,明军纪!田穰苴为什么叫司马穰苴?
杀宠臣,明军纪!田穰苴为什么叫司马穰苴?本文导读:司马穰苴(生卒年不详)是我国古代军事名著《司马穰苴直兵法》的主要作者,春秋时期的著名军事家。
司马穰苴,原来叫作田穰苴,是齐国的人。
他的先辈是齐国大夫田完。
田完原来是陈国的公子,因为某些事情不得已逃到了齐国,最后在这里居住了下来。
公元前五三一年,晋燕两国派兵攻打齐国,齐国的军队接连败退。
齐国国君齐景公十分担忧。
当时是担任相国的晏婴,十分了解司马穰苴的军事才干,于是把他推荐给了齐景公,说这个人文武双全,可以将他作为领兵的将领。
齐景公立即召来司马穰苴,和他交流作战的方法,聊得很投机,觉得他真的是一个善于领兵作战的人才。
于是册封他为大将军,让他带领军队去和燕晋两国的军队作战。
司马穰苴受命令后,因为知道齐军纪律松弛,他犹豫不决,没有动身。
齐景公问他是不是有什么为难的事情。
他就对齐景公说:“我出身微贱,承蒙大王破格重用,一下子当上了大将,地位比一般大夫还高,怕是会有士兵对我的命令不服,百姓们也不会相信我啊。
我出身卑微又没有什么话语权,很难发布命令让其他人去执行。
如果大玉能让一位你所宠信的大臣并且有地位的大臣来当监军,我就很容易带领军队了。
”听了这话齐景公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就派自己的宠臣庄贾去当军队的监军。
司马穰苴向齐景公辞行的时候,亲自和庄贾约好见面的时间是在第二天,地点是在军营的门口。
到了第二天,他提前来到军营,叫士兵在营门前竖起一根观测日影的木表,又放置一个计算时间的钢壶滴漏。
然后步入军帐,等候庄贾。
庄贾一向嚣张跋扈,现在又是监军,想着只有他去管别人,谁还能管他,对和司马穰苴的约定毫不在意;再加上亲人朋友为他设宴送行,大家喝酒玩乐,使他十分的不舍得。
到了中午,司马穰苴见庄贾还没有来,便叫人放倒木表,放掉滴漏里的水。
他按时出帐检阅部队,向士兵们发布了命令,申明了军纪。
直到夕阳西下,庄贾才坐着车子,慢慢悠悠地朝着军营而来。
司马穰苴迎上去问道:“你为什么来得这样晚?”庄贾急忙道歉说:“因为有一班亲友设宴送行,多喝了几杯酒,所以耽误了。
司马穰苴兵法揭秘孙武和司马穰苴间的关系
司马穰苴兵法揭秘孙武和司马穰苴间的关系司马穰苴兵法揭秘孙武和司马穰苴间的关系司马穰苴兵法《司马穰苴兵法》又被称为《司马法》,《汉书》中记载一共155篇。
但是到了汉朝后在流传过程中,司马兵法失传失散了很多,到唐代时仅剩三卷五篇被编入《隋书·经籍志》。
司马法《司马法》从著成到今天有两千多年,由于失散太多,现在可考的仅存五篇,其中记载了从殷到春秋、战国期间一些作战的技巧和原则,为后世研究古代史提供了重要的材料和依据。
这部兵书中论述了许多辩证而颇具个人特色的战争思乡和治军思想。
《司马法》的战争思乡是建立在军事辩证法的基础上的,书中将战争分为正义的和非正义的,并且十分强调备战和慎战,认为“国虽大,好战必亡”,可以看出司马穰苴是个反战主义者,并不提倡过多的战争和掠夺。
他的治军思想十分合理化,并且十分注重军队的军纪和赏罚制度,而司马穰苴自己也是身体力行,初步登上历史舞台的时候便斩了齐国的庄贾来震慑三军,严格按照军队规定和自己的治军理论带领军队,并取得卓越的战绩,是敌人闻风而逃,化解国家的危难。
《司马法》这本书具有丰富的哲理思想,对战争中精神、物质力量之间的转化十分重视。
例如蜀中对环境、人为、士气的作用非常重视,可用六个字概括为天时地利人和。
其中“息则怠,不息亦弊;息久亦反其慑”道出了兵家精髓。
《司马法》中的很多思想受到后世很多兵家及统治者的重视,汉武帝曾言“置尚武之官,以《司马兵法》选任”。
宋代后《司马法》更是作为武举应试的经典书籍。
孙武和司马穰苴的关系孙武和司马穰苴的本姓都是田氏,向上追溯是春秋初期陈国陈厉公的儿子陈完的后代分支。
司马穰苴本命田穰苴,因为在齐国帮助齐景公击退晋、燕联军,解除齐国的危机而被齐景公封为大司马所以后人称之为司马穰苴。
孙武而孙武的家族是因为田完的第五十世孙田书后来到齐国做了齐国大夫,并且在一次战争中立下了战功所以齐景公便赐给他姓氏“孙”表示嘉奖,所以孙武的家族姓氏”孙”便开始延续下去。
【春秋战国】司马穰苴
【春秋战国】司马穰苴司马穰苴,生卒年不详,姓田,名穰苴,春秋时期齐国人,是齐景公时掌管军事的大司马,所以后人称他为司马穰苴。
是我国早期的著名军事家、军事理论家。
司马穰苴是田完的后代。
司马穰苴所在的齐国,是太公吕尚的封国,后来又灭掉了莱国,土地扩至千里,公元前685年至643年齐桓公在位时,国力强盛,曾经第一个成为中原霸主。
齐桓公死后,齐国内部矛盾加剧,国力稍减,失去了霸主地位。
齐景公时(公元前547―前490年),晋国于公元前531年派军侵入齐国的阿(今山东省西部东阿县)、甄(今山东省甄城县的济阴)地区,燕国军队也同时乘隙攻入齐国河上(故黄河南岸地区)之地,齐国守军屡屡败退。
军事上的失利,使齐景公深为忧虑。
为了扭转败局,急需选拔和任用智勇双全的将领。
当时担任相国的晏婴,向齐景公推荐了司马穰苴。
晏婴说:穰苴系田氏远族子孙,其人很有才能,长于谋划,且熟知兵法,“文能服众,武能威敌”,如以他为将,必能改变目前的形势。
齐景公听了晏婴的介绍,立即召见司马穰苴,请他谈了有关治军、用兵的方略和法则。
司马穰苴在军事上的杰出见解,赢得了齐景公的赞赏,遂拜他为大将,命他率军抵御晋国和燕国的军队,穰苴说:“我的身份一贯卑贱,你把我从乡里中提拔起来,位在大夫们之上,士卒还不拥护,百姓还不信任,人微权轻。
我想请你选派一个亲近的大臣,又在全国享有威信的人做我的监军,这样才好。
”景公允许了,就派自己的亲信大夫庄贾去担任监军。
穰苴辞别景公,率军出发前,司马穰苴对庄贾说:“明天就要点兵出发,请监军中午准时在军营会齐。
”第二天司马穰苴提前来到军营,叫军士立起标竿,以测量太阳的影子,记录时辰。
庄贾是齐景公宠臣,一贯骄傲自大,以为统率的是自己的军队,而自己又是监军,所以不急不忙。
只顾与为他送行的同僚、亲友饮酒行乐,根本没把集合报到的命令和司马穰苴放在眼里。
日至中午,庄贾还未到。
穰苴就命令放倒木表,停掉“滴漏”,进入军营调度部署军队,申明军纪法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正是唐王朝举全国之力平定安史之乱的重要关头,统治者急切需要在武学兵林中树立一尊最高偶像来振奋民众的精神,鼓舞军队的士气。
于是,兵学鼻祖姜太公便被推上“武圣人”的宝座,“追谥太公望为武成王”,地位与“文宣王”孔子相颉颃。
同时,朝廷又从历代名将中遴选出“十哲”,进入“武成王”庙中配享。
春秋后期齐国著名军事理论家司马穰苴荣幸地入选“十哲”之列,成为与白起、韩信、诸葛亮、孙武、吴起等兵家风云人物齐名的“亚圣”。
司马穰苴之所以英名彰显,傲领风骚,根本原因在于他整理总结了古司马兵法,即所谓“自古王者皆有司马法,穰苴能申明之”(《史记·太史公自序》),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起自己新的兵学体系,“号曰《司马穰苴兵法》”。
这部兵法,代有传播,到了北宋神宗元丰年间,更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颁行于当时的武学,成为将校必读之书。
如果说,《孙子兵法》所体现的是“狭义的军事艺术”,即论述的重心是用兵之法;那么司马穰苴的《司马法》所反映的就是“广义的军事艺术”,即讨论的命题涉及到军事学的各个方面,包括军赋制度、军队编制、军事装备保障、指挥联络方式、阵法与垒法、军队礼仪与奖惩措施等等,带有明显的条令条例与操典的性质,为军队建设与战争实施的规则。
二者可以形成互补,无《孙子兵法》的精妙用兵艺术,打仗便失去了种种悬念,层层变数;无《司马法》的规整用兵法则,打仗便没有了一定之规和最后底线,也就不能“以礼为固,以仁为胜”。
从这个意义上说,司马穰苴的兵学理论与孙子的兵学思想相比,是毫不逊色、各有千秋的。
这正是司马迁之所以欣赏《司马法》,称道其书“闳廓深远,虽三代征伐,未能竟其义,如其文也”(《史记·司马穰苴列传》)的缘由。
司马穰苴的兵学体系博大精深,而有关治军的理论阐述,则是其整个学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最大特色是提出了治军的规律,这就是强调“国容不入军,军容不入国”(《司马法·天子之义》)。
其根本宗旨,是要区分治军与治国的不同,要清醒地认识到两者虽都沾着一个“治”字,但彼此的差异性却是客观存在,千万不可任意混淆趋同。
在司马穰苴的眼中,国家、朝廷的那一套礼仪规章万万不能搬用于军队。
同样的道理,军队的法令条例也不能移作治国的工具。
两者各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在
国言文而语温,在朝恭以逊……在军抗而立,在行遂以果,介者不释,兵车不式”(同上)。
如果哪位统治者心血来潮,混同两者的区别,必定会既在治国上捅漏子,又在治军上摔跟头,“军容入国则民德废,国容入军则民德弱”(同上)。
也就是说,如果把军队的管理方法应用于国家、朝廷,民众就会变得暴戾刚狠,温情脉脉的礼让风气就会废弛;反之,倘若将国家、朝廷的礼仪规章贯彻于军队,军人就会变成一群温驯的绵羊,尚武勇迈的精神就会被削弱乃至消失。
应该说,司马穰苴的这一观点完全符合军队建设与管理的规律与特点,因此受到后人的高度重视。
西汉时期的名将周亚夫整肃军容,严明军纪,以致细柳营军门挡住汉文帝的车驾,就是借鉴“国容不入军”的思想、并运用于治军实践的显著事例。
“国容不入军,军容不入国”,语言虽然朴素平白,但其中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司马穰苴道出的不仅是治军的基本要领,更是朴素辩证法的精髓。
历史上,违背司马穰苴区分“国容”与“军容”的忠告,不分场合,不分条件,不分对象,用一个模式对待和处理复杂的事物,结果导致破绽百出,甚至全盘皆输的,可谓司空见惯,不胜枚举。
如当年诸葛亮起用马谡心切,拔苗助长,将本是优秀参谋之材的马谡摆放到北伐前敌总指挥的位置上,混淆了参襄军务与独当一面的本质区别。
结果呢,“置将不慎,一败涂地”,首次北伐中途夭折暂且不说,也害得本来可以成为优秀辅弼之才的马谡身败名裂,抱憾终天。
由此可见,避免一锅煮,防止简单化,说来容易做来难。
司马穰苴能够清醒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且提出“国容不入军,军容不入国”这样高明的原则,多少表明他是真正参悟到用兵治军的奥妙的。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司马穰苴才受到后人的普遍尊重,而他的区别矛盾、不同对待的思想方法,也始终为人们提供着智慧的启迪和文化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