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王朝
帝王故事精选:中国皇帝光绪屈辱的一生
光绪帝简介:清德宗光绪,名爱新觉罗· 载湉(公元1871-1908年),是道光帝的第七⼦醇亲王奕譞的⼉⼦,慈禧太后外甥。
1875年12⽉初,同治皇帝病死后继位。
为清⼊关第九帝,在位34年,病死,终年38岁。
葬于崇陵(今河北省易县西50⾥)。
中国皇帝光绪屈辱的⼀⽣历史背景光绪帝载湉,同治⼗年(1871年)六⽉⼆⼗⼋⽇出⽣于北京宣武门太平湖畔醇王府。
同治皇帝死后没有⼉⼦,慈禧为了能名正⾔顺地把持朝政,亲⾃指定醇亲王的次⼦,也是⾃⼰妹妹的亲⽣⼦,年仅4岁的载湉继承皇位。
当时同治皇帝的皇后阿鲁特⽒已有⾝孕。
慈禧担⼼阿鲁特⽒⽇后如⽣下个⼉⼦,将会威胁她的地位,便下令断绝阿鲁特⽒的饮⾷。
只得依靠母家送来的⼀些⾷物维持⽣命。
阿鲁特⽒暗暗写了⼀张纸条传到母家,问她⽗亲该怎么办。
她⽗亲写到“皇后圣明”四个字,意思是别⼈都没有办法救你,只有你⾃⼰决定了。
阿鲁特⽒绝望,于公元1875年2⽉20⽇深夜三更时分吞⾦⾃杀。
对于慈禧的决定,许多⼤⾂极⼒反对,御史吴可读更实⾏“⼫谏”。
他事先吞服了⽣鸦⽚,然后去见慈禧。
他头也不磕,⼤声说:“你知道载湉并不是嫡派的继位⼈,所以选择他,只不过因为他是你妹妹的⼉⼦,使你可以继续听政,掌握⼤权。
⾂下都反对你这样做。
先皇(同治)的同胞兄弟溥伦亲王应该是皇位的继承⼈!今天我⽃胆讲了这些话,你⼀定会⽤苦刑折磨我。
可是我已经吞下了⽣鸦⽚,马上就要死了。
我临死之前,⼀定要让你明⽩,你选择载湉继承先皇,实在为天下⼈所共恨!”说完,他就跑到同治墓前倒地死去。
慈禧不为所动,于公元1874年12⽉⼄亥⽇⽴载湉为皇帝。
第⼆年改年号为“光绪”。
成为帝王光绪继位后,由慈禧专权。
⾄光绪16岁,慈禧"归政",但仍实掌⼤权。
光绪⼆⼗年(公元1894),岁次甲午,朝鲜发⽣东学党之乱,⽇本趁机进占汉城,击沉中国运兵船,并攻击驻⽛⼭清军。
七⽉⼀⽇中、⽇两国正式宣战,后清廷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史称为甲午战争。
历史趣谈:光绪皇帝简介 光绪皇帝死因之谜 光绪珍妃是谁?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光绪皇帝简介光绪皇帝死因之谜光绪珍妃是谁?
导语:爱新觉罗载湉,清德宗光绪皇帝,清朝第十一位皇帝。
四岁登基,起初由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慈安崩逝后由慈禧一宫独裁,直至光绪帝
爱新觉罗·载湉,清德宗光绪皇帝,清朝第十一位皇帝。
四岁登基,
起初由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慈安崩逝后由慈禧一宫独裁,
直至光绪帝十八岁亲政,此后虽名义上归政于光绪帝,实际上大权仍
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
光绪帝一生受到慈禧太后的挟制,未曾掌握实权。
1898年,光绪帝实行“戊戌变法”,但却受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
守派的反对。
光绪帝打算依靠袁世凯囚禁慈禧,但反被袁世凯出卖,
从此被慈禧幽禁在中南海瀛台。
整个维新不过历时103天,故称“百日
维新”。
1908年11月14日光绪帝因砒霜中毒而暴崩,享年38岁,葬
于清西陵的崇陵。
光绪皇帝个人档案
出生:1871年08月14日(同治十年辛未六月廿八日)
逝世:1908年11月14日(光绪三十四年戊申十月廿一日)
在位:1875年-1908年
谥号: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
庙号:清德宗
陵寝:清西陵的崇陵
父亲:爱新觉罗·奕譞(醇贤亲王,道光帝第七子)
母亲:叶赫那拉·婉贞(慈禧太后之妹)
初婚:18岁大婚,配偶孝定景皇后等3人
元配:孝定景皇后叶赫那拉氏
后妃:礼部左侍郎长叙二女(瑾妃、珍妃)
生活常识分享。
光绪生平
光绪生平(他实际参与并主持的只是一个战争和一个运动,前者即中日甲午战争,后者即戊戌变法。
●他作为一个亲王的儿子本来是和皇位无缘的,却意外地成为清朝第11任皇帝。
载湉即位时虚岁才4岁。
●慈禧经常不断地严辞训斥,没有童年的欢乐,致使他从小就心情抑郁,精神不快,造成身体积弱●他六岁开始上学读书,他的老师一个是翁同龢,署侍郎,内阁学士,和侍郎夏同善●到了14岁了,按说光绪应该亲政了。
等到光绪十三年,虚岁17岁了,不能再拖了,慈禧才让光绪亲政●联军于八月十四日攻破北京,慈禧太后于八月十五日挟光绪帝逃往西安,《辛丑条约》签订后返回北京。
●二十六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光绪帝曾参加决定是否向八国联军宣战的御前会议。
他主和●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光绪帝身故,终年38岁,葬河北永宁山崇陵,庙号德宗(光绪辞世时尚没有陵墓,一直到1913年(民国二年)才葬入中国最后一座帝陵——河北易县清西陵中的崇陵。
光绪性格●从一个帝王应该具备的素养上看,他能够接受新鲜事物,有一定的远见;但是他性格懦弱,缺乏政治谋略,又遇到慈禧这样一个强势的人物,所以他在政治上始终不能有所作为。
作为一个年轻发奋的君主,光绪皇帝以社稷为重,推行变法,不轻易退缩妥协,以求自保;反而在关键时刻,为了变法信念,置生死安危于度外为政举措●1894年(光绪二十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光绪帝主战。
光绪帝早已看出这是日本的圈套,他多次下令加兵饷,停止慈禧太后挪用海军军费。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
光绪曾参加是否对联军宣战。
光绪是在清朝虚落,列强强大的情况下选择求和。
慈禧太后却因个人缘故而不顾大局,草率宣战。
结果,清朝战败●康有为上书光绪帝,要求变法。
民族危机激起光绪帝的爱国热情,公车上书启发了他变法的决心。
光绪帝的这一举动必然引起慈禧太后的反对,最后变法失败,光绪被囚禁历史评价●《清史稿》论曰:德宗亲政之时,春秋方富,抱大有为之志,欲张挞伐,以前国耻。
历史朝代简表
中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简表朝代起讫都城今地夏约前2070—前1600 安邑山西夏县阳翟河南禹县商前1600—前1046 亳河南商丘殷河南安阳周西周前1046—前771 镐京陕西西安东周春秋时代战国时代①前770—前256前770—前476前475—前221洛邑河南洛阳秦前221—前206 咸阳陕西咸阳汉西汉②前206—公元23 长安陕西西安东汉25—220 洛阳河南洛阳三国魏220-265 洛阳河南洛阳蜀221-263 成都四川成都吴222-280 建业江苏南京西晋265-316 洛阳河南洛阳东晋十六国东晋317-420 建康江苏南京十六国③304-439 ——南北朝南朝宋420-479 建康江苏南京齐479-502 建康江苏南京梁502-557 建康江苏南京陈557-589 建康江苏南京北朝北魏386-534平城山西大同洛阳河南洛阳东魏534-550 邺河北临漳北齐550-577 邺河北临漳西魏535-556 长安陕西西安北周557-581 长安陕西西安隋581-618 大兴陕西西安唐618-907 长安陕西西安五代十国后梁907-923 汴河南开封后唐923-936 洛阳河南洛阳后晋936-946 汴河南开封后汉947-950 汴河南开封后周951-960 汴河南开封十国④902-979 ——宋北宋960-1127 开封河南开封南宋1127-1279 临安浙江杭州辽916-1125⑤皇都(上京)辽宁巴林右旗西夏1038-1227 兴庆府宁夏银川金1115-1234 会宁阿城(黑龙江) 中都北京开封河南开封元1271-1368⑥大都北京明1368-1644 北京北京清1644-1911 北京北京中华民国1912-1949 南京江苏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成立,首都北京。
明代帝王世系表年号庙号姓名生卒属相世袭即位年龄在位业绩谥号墓葬朝代简况1328--16441. 洪武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71岁)属龙仁祖第三子40岁称帝1368-1398(31年)建立明朝,统一全国,洪武之治,加强君权。
光绪朝与雍正朝奏折制度之比较研究
、
折 件人 员之 比
雍 正朝 进 折 人 员 情 形 , 新 变 化 有 : 1 中 央低 职 官 员 其 ()
进折经过 由康熙朝 随折列名到 自行进 折 的过渡 ; 2 在京八 () 旗武职低微官员 可以使用奏折言事 ; 3 地方 文职官员 中的 ()
布按 两 司 、 政 官 员 和地 方 武 职 官 员 中的 提 镇官 员 进 折 人 数 学
臧 廷 秋 , 丽 华 吴
( 齐哈 尔大 学 文 学与 历 史 文化 学 院 , 齐 黑龙 江 齐 齐哈 尔 110 ) 6 06
[ 关键词 ] 光绪朝 ; 雍正朝 ; 奏折制度
[ 摘
要] 雍正朝进折人 员的增加主要取决 于政 治需要 , 而光绪朝折 件人 员增加除 了和 雍正朝一样 的原 因, 还
一
雍 正 朝 进 折 人 员 的增 加 原 因 , 主 要 取 决 于 政 治 需 要 。 它
其政治需要归 结有 : 借鉴 康熙 朝政 治经验 , 获取情 报 、 广耳 目, 监督制度措施 改革 。而光绪朝折件人员增加少不 了和雍
正朝 一 样 的原 因 , 时 还 有 其 他 原 因 , 因 处 理 外 国 事 务 需 同 即 要 及 新 政 变 革 出 现 新 机 构 、 部 门 的 成 立 , 如 商 部 、 务 新 比 外 部 、 支部 、 务 处 等设 立 , 导 致 了光 绪 朝 折 件 人 员增 加 。 度 政 也 另 外 , 绪 朝 折 件 人 员 还 有 与雍 正 朝 不 一 样 的 一 些 新 变 光 化 。光 绪 朝 官 员 负 责 重 要 事 情 的 , 般 都 允 许 其 专 折 言 事 , 一 比如 光 绪 五 年 正 月 庚戌 ,大 学 士 陕 甘 总督 左 宗 棠 奏 : 昌浚 “ 杨 可 否 专 摺 奏 事 。 得 旨 : 昌 浚 著 查 照 刘 典 成 案 , 摺 奏 杨 专 事 。 卷 五都 ‘ 光 绪 二 十 一 年 十 月 辛 巳 , 又 谕 : 建 ” 八, 册 “ 福 陆路 提督 程 文 炳 此 次 统 军 赴 甘 , 有 紧要 事 件 著 准 其专 摺 具 遇 奏 。 [( 三 . 册 。不 允 许 官 员 专 折 奏 事 的 就 要 别 的 官 ” ] 七旃 ’ 卷
光绪帝清朝末代皇帝的命运
光绪帝清朝末代皇帝的命运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而光绪帝则是清朝的末代皇帝。
他的命运几乎与整个清朝的命运密切相关。
在其在位期间,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挑战,这对于一个年仅六岁即登基的皇帝来说,无疑是巨大的。
本文将探讨光绪帝在清朝末期的命运,以及他所面对的种种困境。
清朝国力的衰落已经在光绪帝继位之前逐渐显现,但正是他成为了这一衰落的见证者和承受者。
调兵遣将、与列强争夺利益的战争接连不断,使得清朝财政崩溃、民众生活困苦。
在这种背景下,光绪帝继位时面临着一个动荡不安的国家。
然而,光绪帝年幼的身份注定了他并不能独立地执掌朝政。
实际上,尽管作为皇帝,光绪帝的地位崇高,但清朝的实权却被摄政王和后妃掌握。
这使得光绪帝在政治上几乎是无能为力的。
光绪帝的婚姻也对其命运产生了重大影响。
他先后被迫与西太后和慈禧太后成婚,这使得他的政治地位更加岌岌可危。
两位太后实际上成为了清朝的实际统治者,而光绪帝则在政治上既受限制又备受排挤。
除了内部政治的限制,光绪帝还面临着外部列强的压力。
近代以来,列强争夺中国的势力范围,对中国发动了一系列的侵略和割地让利。
光绪帝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试图挽救国家危机,但由于政治局势和守旧势力的约束,这些改革未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1898年,光绪帝下令发起了戊戌变法,试图通过一系列改革来振兴国家。
然而,这一改革遭到了保守派势力的强烈反对,慈禧太后也不支持变法。
最终,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光绪帝的改革希望也破灭了。
光绪帝的命运在1901年的“庚子赔款”事件中达到了最低点。
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后,清朝被迫支付了庞大的赔款,国力更加削弱。
这次侵略不仅进一步削弱了清朝的统治地位,也使得人民对光绪帝统治的不满加剧。
1908年,光绪帝逝世,结束了他不到40年的生命。
他的去世标志着清朝统治的终结,也宣告了中国从封建时代向民主国家的转变。
总的来说,光绪帝作为清朝末代皇帝,承受了一个衰落王朝的巨大压力和挑战。
面对内外困境,他虽然做出了一些改革尝试,但最终未能改变命运。
清朝历代皇帝简介
清朝历代皇帝简介1、顺治(1638—1644—1661)爱新觉罗.福临,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
皇太极的第九子,生于崇德三年(1638),崇德八年(1644)八月二十六日在沈阳即位,改元顺治,在位18年。
卒于顺治十八年(1661),终24岁。
顺治即位后,由叔父多尔衮辅政。
顺治七年,多尔衮出塞射猎,死于塞外。
14岁的福临提前亲政。
顺治帝天资聪颖,读书勤奋,他吸收先进的汉文化,审时度势,对成法祖制有所更张,且不顾满洲亲贵大臣的反对,倚重汉官。
为了使新兴的统治基业长治久安,他以明之兴亡为借鉴,警惕宦官朋党为祸,重视整饬吏治,注意与民休息,取之有节。
但他少年气盛,刚愎自用,急噪易怒,当他宠爱的董妃去世后,转而消极厌世,终于匆匆走完短暂的人生历程,英年早逝。
他是清朝历史上唯一公开归依禅门的皇帝。
2、康熙(1654—1661—1722)爱新觉罗.玄烨,顺治的第三子,生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5月4日)。
康熙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61年。
康熙自幼勤奋好学,文韬武略样样精通,清除螯拜,撤除三藩,统一台湾,平定准葛尔叛乱等一系列军事行动中或御驾亲征,或决胜千里,充分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
慎选人才,表彰清官,修治河道,笼络汉族知识分子等行为,又反映了康熙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和睿智的君主。
玄烨尽管是以为励精图治,关心民生的好皇帝。
当然,作为站在历史潮流前面,引导国家,民族快速进步的伟大人物,他则逊色得多。
3、雍正(1678—1722—1735)爱新觉罗.胤祯,生于康熙十七年(1678)是康熙的第四子。
康熙六十一年,45岁的胤祯继承帝位,在位13年,死于圆明园,庙号世宗。
胤祯是在康乾盛世前期--康熙末年社会出现停滞的形式下登上历史舞台的。
复杂的社会矛盾,为胤祯提供了施展抱负和才干的机会。
他有步骤地进行了多项重大改革,高瞻远瞩,又惟日孜孜,励精图治,十三年中取得了卓有成效的业绩,为后代的乾隆打下了扎实雄厚的基础,使“康乾盛世”在乾隆时期达到了顶峰。
光绪大清会典事例
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光绪年间,大清王朝举行了一场盛大的会典,这场会典被称为光绪大清会典。
会典的目的是展示大清王朝的威严和国力,彰显皇帝的统治地位,同时也是对外宾的一次隆重接待。
会典在北京的紫禁城内举行,这是大清王朝的行宫,也是皇帝的居所。
会典的筹备工作从数月前就开始了,宫廷内的文武百官都投入到了这个重要任务中。
首先是会典的场地布置。
会典的主会场是皇帝的宝座大殿,这是一座金碧辉煌的建筑,富丽堂皇。
宝座大殿的墙壁上悬挂着华美的绣帷,地上铺设着柔软的绣花地毯。
大殿内部摆放着金玉珠宝和名贵的瓷器,犹如一座宝藏。
会典的宾客席位也是经过精心设计的。
根据各国使节的身份和地位,分别设置了不同等级的座位。
座位之间用屏风隔开,保证了各国使节之间的私密性和安全性。
每个座位上都放置着华美的垫子和丝绒绣花的靠垫,使宾客们感到舒适和尊贵。
会典的仪式非常庄重。
首先是皇帝的入场仪式,皇帝身穿龙袍,头戴金冠,脚踩龙鳞鞋,身后跟随着一群贵妃和侍从。
皇帝缓步走入大殿,全场宾客齐声欢呼。
随后是各国使节的入场仪式,他们穿着各自国家的传统服装,佩戴着象征身份的勋章,昂首阔步地走入大殿。
会典的重头戏是皇帝的致辞和各国使节的祝词。
皇帝用庄重的语气向宾客们介绍了大清王朝的治理成就和国力状况,表达了对各国友好交往的愿望。
各国使节则用各自国家的语言,表达了对大清王朝的敬意和友好情谊。
他们还赠送了各种珍贵的礼物,象征着两国友好的象征。
会典的最后是盛大的宴会。
宴会上,宾客们尽情享受着美食和美酒,边品尝边交流,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宴会还有丰富的文艺表演,有歌舞、音乐、戏曲等节目,使整个气氛更加热烈和欢快。
光绪大清会典是一次盛大的国家庆典,展示了大清王朝的威严和国力。
通过这场会典,大清王朝向世界展示了自己的实力和文化,增进了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
这也是一次对外交往中的重要事件,使大清王朝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
光绪大清会典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各方的共同努力和精心筹备。
满清皇朝的12位皇帝
满清皇朝的12位皇帝导语:清朝是满族皇族入关建立的皇朝,由盛至衰一共历经12位皇帝,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1、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姓爱新觉罗,号淑勒贝勒,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出生在建州左卫苏克素护部赫图阿拉城(辽宁省新宾县)的一个满族奴隶主的家庭。
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努尔哈赤不屈奋起,以父,祖遗甲十三副起兵,“自中称王”。
他率领八旗子弟转战于白山黑水之间,临大敌不惧,受重创不馁,以勇捍立威,受部众拥戴,历时30多年,统一女真各部,推动了女真社会的发展和满族共同体的形成。
万历四十四年(1616),在赫图阿拉建元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
努尔哈赤兵势渐强,势力日增,万历四ten+six年(1618)以“七大恨”祭天,誓师征明,开始了为清王朝的建立艰苦创业。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典册中,他的英明和业绩将与世长存。
与明将袁崇焕在宁远交战中,大败而回并受伤,于天命十一年(1626)八月死去。
终年68岁,葬于沈阳城东,称之“福陵”。
庙号“太祖”。
2、皇太极爱新觉罗·皇太极,是清朝开创者努尔哈赤的第八子,其母叶赫那拉氏。
皇太极生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十月二十五日。
努尔哈赤宁远战败身亡后即后金汗位,在位17年,卒于清崇德八年(1643)。
庙号“太宗”。
即位不到十年,他统一整个东北,并南下朝鲜,西征蒙古,屡挫大明官兵。
天聪十年(1636)四月,改称帝号,建立起关东一统的大清帝国,将族名改称“满洲”。
他雄心勃勃地挥师西进,兵锋所指,京畿震惊。
经过松锦两次决战,尽歼明军精锐,山海关外,仅存宁远一座孤城,大明江山岌岌可危。
皇太极博览群史,气度恢弘,军事上有勇有谋,政治上极富开拓精神,既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又十分向往汉族文化,兴利除弊,优礼汉官,勘称“上承太祖开国之绪业,下启清代一统之宏图”的创业之君。
他促死于清军入关前夕,未能实现夺取全国政权的夙愿。
3、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
高中历史大事年表 朝代表 清皇帝在位时间
中国近代现代史大事年表(上)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1840—1842年鸦片战争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签订19世纪40—50年代中国无产阶级产生1851年金田起义、太平天国建立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年中俄《天津条约》、中美《天津条约》、中英《天津条约》、中法《天津条约》签订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签订1861年总理衙门建立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60—90年代洋务运动1883—1885年中法战争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19世纪90年代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1898年戊戌变法1900年义和团运动高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1911年黄花岗起义保路运动10月10日武昌起义1912年(民国元年)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清帝退位1913年二次革命1915年护国运动开始新文化运动开始1916年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1917年张勋复辟失败护法运动开始1919年5月4日五四爱国运动爆发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实现1925年孙中山逝世五卅惨案、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爆发1926年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1927年3月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7月15日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国民革命失败中国近代现代史大事年表(下)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8月1日南昌起义8月7日八七会议湘赣边秋收起义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广州起义1928年井冈山会师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1931年九一八事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1932年一▪二八事变,十九路军抗战伪满洲国成立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1935年1月遵义会议中共中央发表八一宣言10月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一二▪九运动1936年10月红军二、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会宁等地,长征结束 12月12日西安事变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八一三事变平型关大捷南京大屠杀1938年台儿庄战役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1940年汪精卫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百团大战1941年皖南事变1942年中国共产党开始整风1945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中共和谈代表毛泽东等飞抵重庆,重庆谈判开始双十协定签字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召开6月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战争开始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开始全国规模的反攻1948年辽沈战役开始淮海战役开始平津战役开始1949年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召开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4月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国民政府覆亡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开幕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0年土地改革运动开始镇压反革命运动开始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抗美援朝战争结束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颁布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1957年中国共产党进行整风,反右派斗争开始1958年“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1959年“反右倾”斗争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1971年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联合国恢复我国合法席位1972年中美、中日关系开始正常化1976年四五运动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结束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8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198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世界历史大事年表(14—20世纪初)14—15世纪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14世纪末朝鲜王朝建立14—17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1487—1488年迪亚士远航到达非洲南部沿海1492年哥伦布远航到达美洲1497—1498年达▪伽马远航到达印度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16世纪早期印度莫卧儿帝国建立16世纪西欧宗教改革1566—1581年尼德兰革命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17世纪初荷兰侵入印度尼西亚;法、英、荷开始在北美掠夺殖民地;德川幕府开始统治日本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确立17世纪英法成为贩卖奴隶的主要国家1689年俄国彼得一世开始改革17世纪后半期法国路易十四改革17世纪后半期牛顿力学体系确立18世纪中期普鲁士腓特烈二世改革18世纪中后期奥地利特蕾西亚女皇和约瑟夫改革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1775—1783年北美独立战争1776年北美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布独立1785年瓦特的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1789年7月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1792年9月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1793年6月—1794年7月法国雅各宾专政1794年法国热月政变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1804年海地宣布独立;拿破仑称帝;法兰西第一帝国开始1810—1826年拉丁美洲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独立运动1815年维也纳体系确立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19世纪30年代法拉第证明了电磁感应现象1836—1848年英国宪章运动1844年德意志西里西亚工人起义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1848—1849年 1848年欧洲革命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19世纪中期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学说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1865年美国内战1864年第一国际成立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开始1870—1871年普法战争1870年意大利统一最终完成1871年德意志统一最终完成1871年3月—5月巴黎公社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1881—1899年苏丹马赫迪反英大起义1882年德、意、奥三国同盟形成19世纪80年代法国最终确立了对越南的统治1889年第二国际建立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向帝国主义过渡;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1905—1908年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1907年英、法、俄三国协约的最后形成1910年日本正式吞并朝鲜1910—1917年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世界历史大事年表(20世纪初到20世纪90年代)1917.11.7(俄历10月25日)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18—1922 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高涨1919.3.1 朝鲜“三一”运动1919.3 共产国际成立1919.1—6 巴黎和会1920—1922 土耳其凯末尔革命1921.11—1922.2 华盛顿会议1922.10 墨索里尼在意大利上台1922.12 苏联成立1925.10 洛迦诺会议1929—1933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931.9.18 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九一八”事件1933.1 希特勒在德国上台,开始建立法西斯专政1933.3 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实行“新政”1935.7—8 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1935.10—1936.5 埃塞俄比亚抗击意大利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1936.7—1939.3 西班牙反对法西斯的民族革命战争1937.7.7 中国全面抗日战争的开始1938.9 慕尼黑会议1939.9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0.6 法国投降1941.6.22 苏徳战争爆发1941.12 太平洋战争爆发1942.6 中途岛战役1942.7—1943.2 斯大林格勒战役1943.12.1 中、美、英发表《开罗宣言》1943.11—12 苏、美、英举行德黑兰会议1944.6.6 美英军队在诺曼底登陆,欧洲第二战场开辟1945.2 苏、美、英举行雅尔塔会议1945.5.8 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1945.7—8 苏、美、英举行波茨坦会议1945.9.2 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2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1945.10 联合国成立1947.8 印巴分治,印度、巴基斯坦独立1948 以色列建立,第一次中东战争美国开始实施“马歇尔计划”1949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1949.10.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0—1953 美国侵略朝鲜的战争20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初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1954.7 《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签字1955.4 亚非国家召开的万隆会议1955 华沙条约组织成立1956 波兰波兹南事件,匈牙利事件1956.10 第二次中东战争1959 古巴革命取得胜利1960 非洲有17个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20世纪60年代初不结盟运动形成20世纪60年代初至1973 美国侵略越南的战争20世纪60年代中期“七十七国集团”产生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亚洲出现经济发展迅速的国家和地区1967 欧洲共同体成立1968 苏联出兵占领捷克斯洛伐克1971 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1972.2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上海公报发表1973 美国在《关于结束越南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上签字第四次中东战争1979 中美建交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剧变1989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建立1991年底苏联解体1993 欧洲联盟建立1994 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形成1997 东南亚爆发金融危机1999 北约轰炸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中国古代史大事年表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一带距今约七十万至二十万年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距今约三万年山顶洞人进入氏族公社时代距今七千至五千年河姆渡、半坡母系氏族公社距今约四五千年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父系氏族公社传说中的黄帝、尧、舜、禹时期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建立周朝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入镐京,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春秋后期孔子在世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公元前260年秦赵长平之战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始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公元前207年刘邦攻入咸阳,秦亡公元前206—前202年楚汉战争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公元前138年张骞首次出使西域公元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公元9年王莽夺取西汉政权,改国号新。
中国朝代历史顺序表及历代皇帝排列顺序
中国朝代历史顺序表及历代皇帝排列顺序中国朝代历史顺序表: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华夏族(皇帝)--4000多年前尧舜禹夏朝--约公元前22世纪-公元前17世纪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初-公元前11世纪周朝--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秦朝--公元前221-元前206年秦王(赢政)统一六国,之后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楚汉战争。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汉高祖(刘邦)->汉文帝->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东汉--公元25-220年(汉光武帝)刘秀三国--公元220-280 年刘备、曹操、孙权争夺天下晋朝--公元265-420年分为西晋,东晋南北朝--公元386-581年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杨坚)唐朝--公元618-907年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宋朝--公元960-1279 年,北宋宋太祖(赵匡胤)南宋(赵构)(公元1127-1279年)。
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元世祖(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
明朝--公元1368-1644年,朱元璋即明太祖。
清朝--公元1644-1911年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速记口诀: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列,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唐朝皇帝的排列顺序高祖李渊(566-635) 618年称帝,在位9年,626年让位于李世民高祖李渊,陕西人,世袭为唐公。
617年出任太原留守。
隋末农民起义时,他乘机起兵攻入长安,建立唐朝。
中国朝代时间表
中国朝代时间表朝代起止年代(公元)创始人/掌权人都城夏前2100年-前1600年启阳城商前1600年-前1100年汤亳→殷西周前1100年-前771年武王镐东周前770年-前256年周平王洛邑春秋/战国前770年-前221年/洛邑秦前221年-前206年始皇(嬴政)咸阳西汉前202年-8年高祖(刘邦)长安新8年-23年王莽长安东汉25年-220年光武帝(刘秀)洛阳公元25年,光武帝建年号。
三国(魏)220年-265年曹丕洛阳三国(蜀)221年-263年刘备成都三国(吴)229年-280年孙权建业西晋265年-316年武帝(司马炎)洛阳东晋317年-420年元帝(司马睿)建康十六国304年-439年/洛邑附:五胡十六国前赵304~329刘渊国号汉,刘曜改为赵,史称前赵。
成汉/前蜀304~347后赵319~350前凉324~376前燕337~370前秦351~394后秦384~417后燕384~409西秦385~431后凉386~403南凉397~414南燕398~410西凉400~420北凉401~439夏407~431北燕409~436南朝宋420年-479年刘裕建康齐427年-482年萧道成建康梁464年-549年萧衍建康陈557年-589年陈霸先建康北朝北魏386年-534年拓跋圭平城→洛阳东魏534年-550年元善见(高欢立)邺西魏535年-557年元宝炬(宇文泰立)长安北齐550年-577年高洋邺北周557年-581年宇文觉长安隋581年-618年文帝(杨坚)大兴唐618年-907年高祖(李渊)长安第1任618-627年高祖(李渊)长安第2任627-650年太宗(李世民)第3任650-684年高宗(李治)第4任684-684年中宗(李显)第5任684-684年睿宗(李旦)第6任684-705年武则天第7任705-710年中宗(李显)第8任710-710年殤帝(李重茂)第9任710-712年睿宗(李旦)第10任712-756年玄宗(李隆基)第11任756-762年肃宗(李亨)第12任762-780年代宗(李豫)第13任780-805年德宗(李适)第14任805-806年顺宗(李诵)第15任806-821年宪宗(李纯)第16任821-825年穆宗(李恒)第17任825-836年敬宗(李湛)第18任836-841年文宗(李昂)第19任841-847年武宗(李炎)第20任847-860年宣宗(李忱)第21任860-874年懿宗(李凗)第22任874-889年僖宗(李儇)第23任889-904年昭宗(李晔)第24任904-907年哀帝(李柷)五代十国907年-960年//五代:后梁907~923后唐923~936后晋936~946后汉947~950后周951~960十国:吴902~937前蜀907~925吴越907~978楚907~951南汉907~971闽909~945南平/荆南924~960后蜀934~965南唐937~975北汉951~979北宋960年-1127年太祖(赵匡胤)开封第1任960年-976年太祖(赵匡胤)开封第2任976年-998年太宗(赵炅)第3任998年-1023年真宗(赵恒)第4任1023年-1064年仁宗(赵祯)第5任1064年-1068年英宗(赵曙)第6任1068年-1086年神宗(赵顼)第7任1086年-1101年哲宗(赵煦)第8任1101年-1126年徽宗(赵佶)第9任1126年-1127年钦宗(赵桓)南宋1127年-1279年高宗(赵构)临安第1任1127年-1163年高宗(赵构)临安第2任1163年-1190年孝宗(赵昚)第3任1190年-1200年光宗(赵惇)第4任1200年-1225年宁宗(赵扩)第5任1225年-1265年理宗(赵昀)第6任1265年-1275年度宗(赵禥)第7任1275年-1276年恭宗(赵显)第8任1276年-1278年端宗(赵昰)第9任1278年-1279年卫王(赵昺)辽916年-1125年耶律阿宝机上京辽建国于公元907年,国号契丹,916年始建年号,937年改国号为辽,983年复称契丹,1066年仍称辽。
历史趣谈:怎么看待光绪帝的懦弱性格和清朝的衰败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怎么看待光绪帝的懦弱性格和清朝的衰败导语:光绪帝的懦弱性格和清朝的衰败光绪皇帝是清朝的第十一位君主,甲午战争后,试图通过变法振兴衰败的清王朝,但因特殊的环境形成的焦虑性依光绪帝的懦弱性格和清朝的衰败光绪皇帝是清朝的第十一位君主,甲午战争后,试图通过变法振兴衰败的清王朝,但因特殊的环境形成的焦虑性依赖人格影响了他的做事方式,进一步激化了清王朝的种种矛盾,从而加速了清朝的衰亡。
光绪依赖人格的形成正是源自于他不幸的童年。
4岁之前,光绪只是个衣食无忧,快乐无比的小王子。
但自从同治驾崩后,光绪以咸丰皇帝的养子身份继承皇位后,他不幸的童年便自此开始。
光绪的焦虑胆小不仅源于此,还有一部分遗传于他的父亲基因。
据清史稿记载,光绪即位后,奕最上奏两宫太后,“臣侍从大行皇帝十有三年,昊天不吊,龙驭上宾,仰瞻遗容,五内崩裂,忽蒙懿旨下降,择定嗣皇帝,仓促昏迷,罔知所措,触犯旧有肝疾,委顿成废。
惟有哀恳矜全,许乞骸骨,为天地容一虚糜爵位之人,为宣宗成皇帝留一庸钝无才之子”。
可见光绪的父亲胆小懦弱。
根据精神分析研究,—个孩子无论对父亲采取怎样的态度,父亲的气质和行为模式都会在他身上打上深深的烙印。
自然,奕裰的某些焦虑气质遗传给了幼小的光绪。
这些都为光绪形成依赖人格埋下了因子。
依赖人格者,深感自己软弱无助,当要自己拿主意时,便感到一筹莫展。
光绪十四年十月初五日,五个女孩子站在光绪面前,当由光绪选择其中之一为皇后,但光绪却对慈禧太后说“此大事当由皇爸爸主之,子臣不能自主。
”限光绪感受到的是一种无助感,不知如何选择。
光绪最终在慈禧的授意下,选择了桂祥之女叶赫那拉氏为皇后。
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亲政了十年的光绪真的值得同情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亲政了十年的光绪真的值得同情吗?
导语:不知道大家对光绪皇帝的印象怎么样?我想不少人对他映像还是不错的,是一个有雄心、想做事的皇帝,但偏偏遇到了一个权力欲望极强的慈禧,发
不知道大家对光绪皇帝的印象怎么样?我想不少人对他映像还是不错的,是一个有雄心、想做事的皇帝,但偏偏遇到了一个权力欲望极强的慈禧,发动戊戌变法,把光绪囚禁,才让有可能成为一代明君的光绪抱憾终身。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会有上面这样的一个映像。
可历史真的是这样的吗?其实历史总是有很多假象,对光绪帝也是如此。
光绪不是没有执过政,而且执政的时间也不是几个月或一两年,而是有将近十年的执政时间。
十年的时间,翻开历史看看,有几个皇帝执政时间超过十年的,其实不多。
【历史深处】这一期就和大家一起看一下光绪执政的这十年,都干了些什么?
光绪皇帝是大清的第十一位皇帝,因为慈禧的日子同治死的时候没有儿子。
慈禧才把自己妹妹的儿子帝爱新觉罗·载湉接进了宫,当上了皇帝,光绪当时只有四岁。
当时是1875年,之后一直到1889年,光绪大婚之前,先是慈安、慈禧垂帘听政,慈安1881年死后,慈禧独自垂帘听政。
我们都知道关于晚清有一个词叫“同治中兴”,说的是清朝平定太平天国以及其他叛乱之后,经过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一代汉臣,学习西方,大清又一次焕发出勃勃生机的时期。
其实,同治中兴不单单是在同治年间,同治中兴的时段一直可以延续到1894年甲午战争为止。
从光绪即位的1875年,到光绪亲政的1889年间,大清朝平定了
生活常识分享。
清王朝历代帝王表
清王朝历代帝王表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制度政权,有满族建立,从1636年到1912年国祚267年,共有十二位皇帝。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清朝历代皇帝列表,欢迎阅读。
一、清太祖:努尔哈赤爱新觉罗·努尔哈赤,享年67岁,葬福陵{沈阳东陵},后金政权的建立者,为后金首位可汗,1625年迁都沈阳,统一女真各部,创建八旗制度,创满文,摆脱奴隶制度。
爱新觉罗·皇太极称帝后追尊努尔哈赤为太祖高皇帝。
谥号: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武皇帝。
二、清太宗:皇太极爱新觉罗·皇太极,享年51岁,葬盛京昭陵。
崇德8年9月21日入葬,1626年,继位后金可汗,1636年,皇太极于盛京即皇帝位,改国号为“大清”谥号:应天兴国弘德彰武温宽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简称文皇帝。
努尔哈赤第八子,生母、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
三、清世祖:顺治爱新觉罗·福林(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享年24岁,陵寝:清东陵之孝陵,火葬,在沈阳即位,年号顺治,1644年迁都北京,诏定天下,六岁登基,14岁亲政谥号: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简称章皇帝。
皇太极第九子,生母、孝庄文皇后、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昭圣皇太后)四、清圣祖:康熙爱新觉罗·玄烨,在位61年,葬景陵,1661年2月17日8岁即位,年号康熙,平定三藩,遏制俄国确定中俄两国东段边界,维护和加强了民族国家统一。
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
福临第三子,生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
五、清世宗;雍正爱新觉罗·胤禛(公元1678年—公元1735年),58岁,葬于清西陵之泰陵。
1722—1735年在位,年号雍正,加强君主专制,屡兴文字狱,创建军机处平定青海和蒙古贵族发动的叛乱,签订中俄两国中段边界。
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玄烨第四子,生母孝恭仁皇后乌雅氏、养母:孝懿仁皇后佟佳氏。
清朝历史年表
公元1631年,颁布《离主条例》,得到汉人的拥护
公元1635年,改国号为大清,年号崇德
公元1638年,下令解放农奴,大大增加了劳动力
公元1639年,发动松锦大战,歼明军13万,俘洪承畴,并劝降.
公元1643年,因操劳过度,于清入关前一年驾崩,庙号太宗,葬清东陵
谥号: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
世祖福临
在位时间:公元1643年—公元1661年18年
公元1638年,出生23年
公元1643年,即位,年号顺治
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开始统一全国.
公元1645年,“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百姓死亡人数过百万.
公元1650年,亲政
公元1661年,驾崩,庙号世祖,葬清东陵﹙此乃一家之言﹚
公元1685年,进兵沙俄的雅克萨城
公元1689年,与沙俄政府签订《尼布楚条约》,明确了两国疆界
公元1690年,亲征准葛尔
公元1696年,再次亲征准葛尔
公元1697年,第三次亲征准葛尔,并消灭首领葛尔丹
公元1712年,宣布全国赋税以康熙五十年为准.以后多增人口不再征税,称为“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公元1722年,驾崩,庙号圣祖,葬清东陵
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世宗胤禛
在位时间:公元1722年—公元1735年13年
公元1678年,出生57年
公元1722年,即位,年号雍正
公元1725年,实行“火耗归公”、“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等国策.公元1728年,平定阿尔布巴叛乱
公元1729年,设立军机处,权力逐渐取代内阁
公元1735年,驾崩,庙号世宗,葬泰陵
光绪是清朝哪个时期的皇帝
光绪是清朝哪个时期的皇帝光绪是道光帝七子的儿子,在位时期采用年号“光绪”,故又称光绪帝。
那么光绪是什么年代的?下面是为你收集整理的光绪是什么年代的,希望对你有帮助!光绪皇帝名载湉,生于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崩,享年37岁。
光绪帝生在了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而他自己又是清朝末世的倒数第二个皇帝。
彼时的清朝已经是国力羸弱,无法面对西方列强的一次次侵袭。
中国于公元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战败为起点,被迫解除了“闭关锁国”政策,开始了中国长达百年的屈辱的近代史册。
而光绪皇帝一生的前期,处于大清国在近代的第一次自我救赎,洋务运动的开展时期。
洋务运动是在同治年间,由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主持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救国运动。
主要是通过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以实现富国从而自强的目的。
然而如此浩浩荡荡的洋务运动,在中日甲午战争中以中国的惨败宣告失败。
虽然洋务运动最终失败了,但是它在这一时期的运作却是促进了中国的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是它不可磨灭的功绩。
在光绪皇帝中后期,人们开始思考从国家制度上来治国图强,这也就是当时轰动一时的百日维新。
百日维新是由康有为等人主张,光绪帝亲自大力支持的救国运动。
然而当运动进展到损害以慈禧为代表的顽固官僚主义的利益之时,立刻被扼杀在摇篮之中,光绪帝也因此被囚禁在瀛台。
在光绪最后的岁月里,中国始终还是摆脱不了被列强蹂躏的命运。
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攻占紫禁城。
光绪三十年,日俄在中国发生战争争夺东北以及朝鲜的控制权。
在光绪帝驾崩四年后,大清国也走完了最后的路程,中国也自此走上了共和之路。
同治光绪年间具体是指哪一年同治时期是从1862年至1874年在这段时间里面,正好碰上了太平天国刚刚剿灭,国际局势也还算稳定,所以形成了一段比较稳定的时间段,在这段时间里面,清朝的统治阶级面对着国家羸弱的局势,寻求增强国力的方式,其中最知名的就是兴办洋务运动,目的是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来改变国家的状况,这场改革虽然收获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最后还是失败了并没有让清王朝起死回生。
光绪皇帝简介
光绪皇帝简介篇一:清朝光绪皇帝出殡全记录(组图)图为光绪画像。
清德宗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湉,是醇贤亲王爱新觉罗·奕譞与慈禧胞妹叶赫那拉·婉贞的儿子光绪皇帝。
1871年8月14日(同治十年)出生于北京宣武门太平湖畔醇王府,其父奕譞是道光帝的第七子,其母是慈禧的亲妹妹,这种特殊的家庭背景,使他在同治皇帝驾崩后被慈禧太后指定为皇帝。
1880年,儿时的光绪帝在皇家护卫看照下骑马。
四岁登基,起初由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光绪七年慈安太后崩逝后由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直至光绪帝十八岁亲政,此后虽名义上归政于光绪帝,实际上大权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
幼年的光绪皇帝和弟弟。
光绪帝一生受到慈禧太后的掌控,未曾掌握实权。
童年时的载湉(光绪帝站立者)、载沣(椅子上坐者)与生父醇亲王奕譞的合影。
1898年,光绪帝实行“戊戌变法”,但却受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的反对。
篇二:清朝皇帝列表清朝历代皇帝简介清朝皇帝列表清朝历代皇帝简介清朝皇帝列表清朝历代皇帝简介清朝历代皇帝一览表1.努尔哈赤:天命汗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1626年),女真族,后金政权创立者。
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正月,在赫图阿拉称“覆育列国英明汗”,年号天命。
在位11年。
2.皇太极:努尔哈赤第八子,满族。
天命十一年(1626年)九月,继后金汗位,以次年为天聪元年。
天聪十年(1636年)四月,皇太极在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改年号为崇德,并以是年为崇德元年。
前后在位17年。
3.顺治:清世祖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1661年),皇太极第九子,清入关后第一位皇帝。
6岁即帝位,由叔父睿亲王多尔衮摄政,14岁亲政。
4.康熙:清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年),顺治皇帝第三子,清入关后第二位皇帝。
5.雍正:清世宗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1678—1735年),康熙皇帝第四子,清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
1900年是什么朝代
1900年是什么朝代
清朝
1900年是清光绪二十六年。
清朝,自1644年至1912年,是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共传十帝,享国二百六十八年。
简介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传十二帝,统治者为爱新觉罗氏。
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起,总计296年。
从皇太极改国号为清起,国祚276年。
从清兵入关,建立全国性政权算起为268年。
1616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36年,汉满蒙三族共呈劝进表,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清。
1644年,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多尔衮率领清兵入关。
入关后20年时间里,平定大顺、大西、南明等政权。
后又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完成全国统一。
康雍乾三朝走向鼎盛,在此期间,中国的传统社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就。
土地增垦,物产盈丰,小农经济的社会生活繁荣稳定,综合国力远胜于汉唐。
鸦片战争后多遭列强入侵,进行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等近代化的探索和改革。
1912年2月12日,北洋大臣袁世凯诱使清帝溥仪逊位,颁布了清帝退位诏书,清朝从此结束。
光绪帝时期的变法运动与洋务运动
光绪帝时期的变法运动与洋务运动近代中国尽管历史时间并不是很长,但是经历了无数的变革。
其中一个重要的时期就是清朝末年的光绪帝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技术和文化开始缩小与西方的差距。
在这个时期中,变法运动和洋务运动成为了中国的两个重要特征。
这篇文章将深入探讨光绪帝时期的变法运动与洋务运动,并揭示它们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一、变法运动1、变法运动的起义背景光绪元年(1875年)之前,清朝的封建制度已经发展了几百年。
尽管在19世纪晚期,中国已经开始与西方世界建立联系,但是清朝的贵族和官僚们依然想保持封建制度。
然而,西方列强侵略和伤害了中国人,许多国民意识到,西方先进文化的使用和军队技术的发展是中国强大起来的唯一途径。
这是变法运动的想法根源。
2、变法运动的主张和目的变法运动是一场旨在通过改变王朝的政治制度,向现代化迈进和减轻人民的痛苦的运动。
很多改革者认为,清政府的堕落和腐败的原因来自于官僚主义和思想的守旧性。
这些改革者主张通过使用西方先进技术,来重创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3、变法运动的成果和失败变法运动的成果是复杂的。
一方面,许多新举措被推行了,例如,建立西式学校、兴设民间企业和改革税收制度。
此外,新妇女权利的运动,以及制定新的农田法等使得社会已经开始更加开明和进步化了。
另一方面,满清王朝的许多成员和权贵并不希望它改革成功。
因此,新的改革法案被搁置和推翻。
当甲午战争爆发时,这场改革运动也就告诉结束了。
二、洋务运动1、洋务运动的背景自明朝以来,中国人民一直很崇拜自己文化的独特性。
当西方列强起来时,中国的先进技术非常落后。
洋务运动是一次让中国赶上国际科学技术进步的运动,它还曾被认为是中国现代化编年史的重要阶段。
2、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洋务运动是一次重大的工程和科技项目,旨在将中国的技术和科技水平提高到和西方国家相当的水平。
这项运动涉及到许多领域:造船、制炮和武器、修筑铁路、从欧洲引进新制度和科学技术等等。
至此,中国已经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衰落,并力图和现代化世界接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绪皇帝是清代最富悲剧色彩的一位皇帝,也是在街头巷尾津津乐道的一位皇帝,从其跌宕起伏的一生中,不难感受到中国封建社会垂落时代透着霉朽气息的厚重的压抑感。
从一个锦衣玉食的王孙公子到承载了太多时代苦难的光绪皇帝,他所拥有的王朝也承载太多苦难,是命运的安排,还是造化的捉弄?千秋功过又有谁能细细评说?
关于清代帝王的古装片有很多,比如众所周知的《康熙王朝》、《雍正王朝》,几乎所有清代皇帝的王朝都有导演拍成电视剧或电影的,却惟独没有见到专门讲述光绪王朝的,那也难怪人们说他是清代最富悲剧色彩的皇帝,或许是因为他的一生很难被完美的表现出来吧。
清朝同治帝在位3年驾崩,于是时年四岁的光绪帝载湉继登皇位。
光绪皇帝姓名爱新觉罗·载湉,庙号德宗,谥号“同天崇运大中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简称景帝,他的生父是道光帝的第七子醇亲王奕環,生母是慈禧太后的亲妹妹叶赫那拉氏。
在当时,载湉登基是具有一定必然性的。
载湉能成为光绪帝,他的父亲载環是他成功登基的重要原因之一。
奕環是道光帝的第七子, 他的学识和才能虽然不及其六兄恭亲王奕 ,但他在官场上的遭际却比奕 顺利,他为人谨慎,不因身份显贵而稍露锋芒,对于朝
廷的恩赐一再清辞,对于外官的馈赠一概拒不接受,从这就可以看出来他为人的谨慎。
当时同治帝死后,朝不可一日无君,按照清朝祖宗宗法,皇帝去世如无子嗣继位,就应该在皇帝晚辈中选择贤者立为子嗣,以皇子身份登
基继位,同治帝载淳属“载”字辈,其晚一辈应为“溥”字辈,最为理想的是在“溥”字辈中挑选一人以接替载淳的皇位。
但光绪帝载湉能脱颖而出的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载湉的父亲。
载湉为道光帝第七子奕環的儿子,奕環的福晋又是慈禧的亲妹妹,奕環处事圆滑,对慈禧忠心耿耿,俯首听命,比较好控制,而其亲妹妹在辛酉政变起着关键作用,用书中的话说“居间传语,厥功甚伟”,也是完全可以信赖的人。
这样,就成为慈禧选载湉当皇帝的原因之一。
当然,还有最为关键的一条是那是载湉才4岁,慈禧在同治帝时就垂帘听政,这样一来,她又可以垂帘听政,载湉幼年也易于管教,便于驾驭,不会对慈禧造成威胁,慈禧果然棋高一筹,她让大臣李鸿章拟写懿旨,把载湉给咸丰为子,作为嗣皇帝继承咸丰的皇位,言外之意,慈禧皇太后仍然是皇太后,因为载湉是咸丰帝的嗣皇帝,而不是同治帝的嗣皇帝,这样慈禧的目的就达到了。
就这样,一个四岁大的小孩,很可能连什么是皇权都不知道就被推上了皇帝的宝座。
提到清朝,说道同治、光绪,慈禧便是有着巨大影响力的一个人,尤其是在清朝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
从她垂帘听政的行为上看,不得不承认她是一个野心极大而且非常机警的人。
历史上慈禧是一个姿容艳丽、工于心计且抱负远大的女子,出生于叶赫那拉氏家族,她懂得逢迎,善于察言观色,见机行事,这为她在佳丽如云的后宫得到咸丰帝的专宠,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条件,
如今社会中不正是她这种人最吃香吗?她的计谋,无人能及,可以说是正因为这点,使得她得到最高统治地位,她的手段就是垂帘听政。
光绪帝载湉登基时才4岁,正是玩耍的年龄,他却准备读书,慈禧给他找了一个曾是同治老师的大臣,翁同龢,他很得慈禧太后的信任,再次出任老师,应该说是众望所归,他长期担任光绪帝的老师,对光绪帝的影响特别大,辅佐光绪帝变法维新,他之所以得到慈禧的赏赐,是因为他学问精深广博,为人老成,颇具传统知识分子气节,参与朝廷重要,思路敏捷,为官廉政,在对内对外一些重要问题上主张充分体现他的爱国精神。
他身上的所具有的洁身自好,忧国忧民,通达开放,了解世界的精神和思想才对少年皇帝的成长及思想的形成产生了深刻而长远的影响。
光绪帝18岁亲政之后,仍继续向他学习,他也继续介绍各种西方的广博知识给他,多年的教育中,光绪帝从老师那里学到了不仅仅是一些治道理论和文史概念,更重要的是政治,中外大事,有关知识的影响,洋务运动,边疆史地,海塞防之争,周边概况,地理等事都是光绪帝在把握天下大事方面受到了启益。
也就是这些知识和思想教育的结合,不仅使光绪帝逐渐形成了自己伟大的心智与抱负,而且也为他在亲政前培养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而在这光绪王朝在历史的长河中,恭亲王奕 又是一个不可不提的人,他是道光的第六子,他负责带领军机处,共有三次与慈禧结怨,使得慈禧一而再再而三的想杀了他,奕 也消极委顿,心如
死灰,奕 集智慧、机敏、才略、雄心于一身,唯一缺的就是权术和心计,他一生的政治挫折,多与此有关,他身逢乱世,锐意革新。
推动洋务,他和林则徐一样也是晚清中比较开明、开放的大臣。
19 世纪60~90年代,为了求强求富,增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抵御外侮的能力,奕 支持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大搞洋务运动。
近代工业从此起步,而且他兴办新式学校,派留学生出国,同时也促进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虽然慈禧和奕 联过手,但她一直从未消除过对奕 的戒心,而且在暗中一直压制和剥削他的势力。
中法战争爆发后,因清军在越南的惨败,清廷遭到朝野上下的猛烈抨击。
慈禧借此大做文章,将责任全部推给奕 ,让他当替罪羊。
此后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慈禧就完成了清廷最高权力机构重大改组,使恭亲王奕 的势力遭到毁灭性打击,从此朝中大权完全由慈溪及其亲信把持着。
“中申易枢”后,慈禧太后的权势进一步扩大,实际标志着她专权统治的最终确立,也标志着恭亲王奕 政治生命的结束。
在光绪在位的时间里,在世界都为之震惊的事件就是震惊朝野的一百日变法。
甲午战争成为光绪帝思想转化的关键,激起了光绪帝的奋发精神,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也空前高涨起来。
然而,光绪帝并不拥有真正的皇权,他处处受制于慈禧太后的同意,一向对西太后望而生畏的光绪帝,此次以其前所未有的勇气,通过慈禧的亲信,当时在实际上支持清廷日常事务的庆亲王奕匡向慈禧
表明了心声:“我不能为亡国之君,如不与我权,我宁逊位。
”光绪帝“决意变法”,因此坚决向慈禧太后索要“事权”百般无奈下,慈禧终于答应光绪帝,“凡所施行之新政,但不违背祖宗大法,无损满洲权势,既不阻止。
”很明显,她的这种“让权”,是被迫采取的一种权益之计。
同时又说明了,光绪帝收回的权利是非常有限的。
反映新兴资产阶级和爱国知识阶层要求的维新之士康有为奋起设计救国方案。
他力图以西方发达国家为模式,通过变法维新全面改造国家,把衰弱、落后的中国纳进近代化的发展轨道上引向富强,在日后的岁月里,康氏的革新图强方案具有强烈的吸引力,逐步成为战后维新方案的主导思想。
康有为领导的“公车上书”标志着维新运动正式拉开帷幕,
然而这次变法终究还是以失败告终了。
虽然这次变法失败了,但从光绪帝颁发的一系列革新诏令来看,涉及政治、经济、人才、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
诸如奖励发明创造,倡译外国书刊等等都关穿了向西方强国学习的线索,而且对把这种学习提到了国策的高度,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变革与参政的政治要求,反映了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对当时社会发展起了积极在思想上,打破了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禁锢,启开了中国思想解放的先河;在经济上,光绪接受了维新派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主张,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在文化教育方面,开办学堂,改革科举制度,派人出国留学、游历等,这就使知识分子扩大了眼界,给长久封闭的国家带来了一些西方的先
进思想、理论和技术。
在政治上,通过维新变法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在中国的发展,迫使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在“庚子事件”之后实行所谓“新政”,客观上大大推进了中国的民主进程,加速了封建专制的崩溃。
光绪皇帝不愧为近代中国第一个效仿西方来变革中国的开明皇帝。
不可避免的最终的结果却是,百日维新以失败为结束。
百日维新在他发动的第一天就注定了日后的失败。
这不仅仅是因为当时封建社会的影响,更为重要的一点在于领导人没选好。
光绪作为皇帝的地位很高,但他权力却分离于地位之外。
这就是必然失败最好的借口。
光绪二十四年(1898)八月初六,在以慈禧为首的守旧势力的反对和镇压下,变法运动最终失败,光绪帝被困,其政治生涯至此结束。
光绪帝生命的最后几年是在孤岛上痛苦的度过的。
那是他最大的乐趣就是静静地坐着,追想着过去的那些美好的回忆,终于在慈禧去世的前一天死于中南海瀛台。
光绪帝短短的三十八年生命里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感叹和太多的唏嘘。
光绪皇帝就这样离开了他的王朝。
光绪的一身并不缺乏思想和智慧,在百日维新运动中,他提出了许多有条有理的法令,但没有实行彻底的原因就是他处处受到慈禧的牵制。
使他一身的抱负和才华没办法施展。
作为一个政治人物,他在位长久却傀儡一生;不甘沉沦却难有作为。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1908年1一月十四日)[24]酉正二刻三分,载湉身故,终年38岁,葬河北永宁山崇陵,庙号德宗,谥“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简称景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