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和平崛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探索“和平崛起发展道路”已有半个多世纪,我们寻求这条道路几经曲折,我们坚持这条道路义无反顾。“和平崛起发展道路”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内政

外交大政方针的总结,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学术理论意义。党的十七大的胜利召开,为中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中国的崛起垫定了基础.这里来谈论中国

和平崛起的条件。

一、和平崛起国的应有条件

(一)和平崛起不是靠掠夺别国资源积累财富、建立发展平台。国家战略的选择首先要考虑本国的利益需求,因此,它要求崛起国有更强的自主创新发展能力。不能依靠掠夺别国资源,而必须立足于国内、立足于独立自主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机制,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中国稳定、有序、健康的发展。

(二)和平崛起要求崛起国有更强的军事威慑力,以确保用和平的方式保证国家的主权利益及需求,保障领土、边界和基本主权不受侵犯,维护国家统一。为此,崛起国就必须有足够强大的军事威慑力。

(三)和平崛起要求崛起国有更强的国际协调力和影响力来化解国际矛盾与危机,增强其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和主导作用。国际协调力的加强可以解决某些重大的国家和国际安全问题,是崛起国实现国家安全和国际安全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在当前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前提下,单纯地以军事手段解决国家间的纠纷是不可能的,大量纠纷的解决必须让位于国家之间的相互协调。

二、中国和平崛起的内外战略

(一)中国和平崛起的国内经济战略

1、工作重心:应当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改革模式:从“增量改革为主”转变为“增量改革与存量改革并举,同时加快存量改革”。我们的改革模式应当从“一边保护国有部门、一边发展民营经济”,转变为“改革国有部门与发展民营经济并举,同时加快国有部门改革”,从增量改革转变为“增量改革与存量改革并举,同时加快存量改革”。

3、市场战略:从重视引进外资转变为更加重视动员国内金融资源,从注重出口创汇转变为更加重视扩大国内需求。一方面,国内居民手中拥有大量的金融资产,仅银行储蓄存款就达11万亿元人民币。另一方面,我们经济增长的对外依存度已经很高,甚至高于发达国家。为此,我们一方面要加快国内金融市场的改革和发展;另一方面,我们应当更加积极地拓展国内市场。

4、社会政策:应当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转移到“公平与效率兼顾,更加注重通过实现公平来提高整体效率”的轨道上来。首先,在控制和缩小城乡差距方面,除了加快城市化步伐以外,还应当开展“新三农运动”。其次,在控制和缩小地区差距方面,当前迫切需要高超的宏观调控艺术和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再次,在控制和缩小收入差距方面,应当尽快开辟新税种。最后,在控制和缩小贫富差距方面,应当加大扶贫力度。此外,还应当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拓宽就业渠道,以控制和缩小在职人员与失业人员之间的收入差距。

(二)中国和平崛起的国际战略

1、提出、推广新安全观并将之付诸实践,使中国的安全战略思想得到实质性发展。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安全的范畴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军事、政治、经济安全,日益涉及社会、环境、文化等非传统安全领域。

2、中国外交由内向性转向外向性,强调有所作为,积极融入国际社会,拓展战略利益。在对参与国际事务的理论总结过程之中,我们逐渐认识到,“韬光养晦”是一种哲学原则,体现的是思想高度。而“有所作为”是一种实践原则,体现的是进取精神。当然,“有所作为”也有其哲学含义,即根据自己的战略判断,“有所为,有所不为”。

3、立足临近区域,构建区域全面合作的制度框架,加强地缘政治经济的塑造能力。中国在处理周边国家关系上有着一贯的良好记录。这为中国发挥积极作用提供了历史基础。近年来,中国改变了过去对区域合作的消极、被动姿态,在经济、安全、军事等方面与邻近国家展开了积极合作。在经济上,中国提议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促动建立区域经济、贸易、投资、安全的合作框架;在安全上,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创建上海合作组织,为中国参与亚洲地区主义提供了一种积极的范式;军事上,中国积极拓宽与主要大国的合作,在反恐、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联合军事演习等方面体现出前所未有的积极姿态。中国在区域合作中的积极进取,既促进了区域内国家对中国发展经验和成果的分享,也提高了中国的议程创设能力。

4、承担大国责任,塑造大国形象。第一,中国正在从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区域性大国走向世界大国,这就要求中国应该进一步塑造负责任大国形象,提供更多的全球性和地区性公共物品。第二,中国将周边地区视为区域合作的重心,继续追

求并适当扩大全球责任。中国应首先承担起亚太地区的国际义务,积极参与乃至主导建立亚太地区相关区域经济、安全机制,以此维护和扩展中国的国际利益,维护亚太地区的稳定与繁荣。在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应该着眼于长远利益和战略谋划,积极提供区域共同安全、自由贸易区建设等地区性公共物品,为经济战略带的建立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