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肾与五脏的关系

合集下载

肾与五脏间奇妙的关系

肾与五脏间奇妙的关系

n
t h
e i r
b e
i n g
a r
e g
o o
d f
o r
s o
肾与心:肾为水脏,而心为火脏,二者共为水火既济关系,心火下降,以
使肾水不寒,肾水上升,以使心阳不亢,肾水有病必殃及心脏,而心脏有疾也
会影响肾脏,于是就水火失济,心肾不交。

肾与脾:肾为水脏,内容相火,而脾为土脏,土筑为堤,水屯其中,命
门火旺必生脾土,脾土旺满,方可容大;肾为“先天之本”而脾为“后天之本”,先天之肾精,有赖后天之脾气滋养和培育,肾水有恙,命门火衰,则脾土难旺,水失收藏;堤内无水则堤岸崩塌,脾随肾虚,肾降脾殃。

肾与肺:肾为水脏,而肺为金脏,金水相生,则肺为肾水之上源。

肺金
不旺难生肾水,肾不纳气则肺气短浅,肾水枯竭必耗水源,二者共为母子,肺
为肾之母,肾为肺之子。

肾与肝:肾为水脏,而肝为木脏,水木相生,涵养共勉。

肾水充盈则肝
木条达茂盛。

肝木凋零则肾水空泛,二者共为母子,肾为母,肝为子。

二者唇
齿相依。

可见肾脏并不是孤立的脏器,而是与五脏六腑关系密切的一个功能系统。

循五行的生克制化,患病则可相互传变,因此,肾脏患病,心肺肝脾诸脏也都
会同病,可见治肾万不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必须找到根源,全息调治。

中医知识:肾与五脏的关系

中医知识:肾与五脏的关系

肾与五脏1.心与肾心与肾在生理上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心阴心阳与肾阴肾阳之间的依存关系方面;一是在心血与肾精之间的依存关系方面。

心在五行属火,位居于上焦而属阳;肾在五行属水,位居于下焦而属于阴。

从阴阳、水火的升降理论来说,位于下者,以上升为顺;位于上者,以下降为和。

《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升已而降,降者为天;降已而升,升者为地。

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表明阴阳水火升降原理。

心有阴阳,肾亦有阴阳,各自相互对立依存,以维持动态平衡。

心之阴阳必须下降于肾,而充养肾之阴阳;肾之阴阳必须上升至心,以濡养温煦心之阴阳,只有心肾阴阳之间的上下交通,相互依存,才能保证这两脏之阴阳充足,并维持动态平衡关系,而称为心肾相交,也即是“水火既济”。

如《慎斋遗书》说“心肾相交,全凭升降……升降者水火”。

《格致余论·房中补益论》说“人之有生,心为火,居上;肾为水,居下。

水能升而火能降。

一升一降,无有穷已,故生意存焉。

”反之若心火不能下降于肾而上亢,肾水不能上济于心而下泄,肾无心火则水寒,心无肾水则火炽心肾之间的生理功能就会失去协调,而出现一系列的病理表现,即为“心肾不交”或“水火未济”,临床出现失眠、心悸、怔忡、心烦、腰膝酸软,或见男子梦遗,女子梦交等症。

心主血,肾藏精,血与精之间可以相互化生。

血化为精,如《医原》所说“谷气归心,奉君火而化赤,赤血得金气敷布,下行入肾化精”。

精化为血,如《张氏医通》所说“精不泄,归精于肝而化清血”。

这种精血互生关系,即体现了心肾之间在生理上的关系之一。

亦为心肾相交、水火既济的功能创造了物质基础。

临床所见心血不足导致肾精不足,或肾精不足导致心血不足,出现面色无华、心悸、耳鸣、腰酸膝软等症,就是心(血)肾(精)同病的征象。

2.肺与肾肺与肾在生理上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水液代谢与呼吸运动两方面的协同作用和依存关系。

肺主通调水道,为“水之上源”,肾为主水之脏,肺肾的协同作用,保证了水液的正常输布与排泄,肺的宣发肃降和通调水道,有赖于肾阳的蒸腾气化,而肾的主水功能亦有赖于肺的宣发肃降和通调水道。

中医五脏的生理特性和生理功能以及系统联系

中医五脏的生理特性和生理功能以及系统联系

中医五脏的生理特性和生理功能以及系统联系一、中医五脏的生理功能1.心:主血脉,主神志。

2.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淤结),辅心调节气血运行。

3.脾: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开窍于口,在体合肉,主四肢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脾与胃相表里。

4.肝:主疏泄,主藏血,开窍于目,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志为怒,在液为泪,肝与胆相表里。

5.肾:主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主水,主纳气,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二阴(肛门会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肾与膀胱相表里。

二、中医五脏的生理特性1.心:心为阳脏而主通明,心主血脉指心气推动和调控血液在脉道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

心主血脉包含心主血和心主脉两个方面。

2.肺:肺为娇脏,肺气宣降。

肺主气司呼吸,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个方面。

肺主行水,指肺气的宣发肃降运动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

3.脾:脾气主升,喜燥恶湿。

脾主运化,主统血。

4.肝:肝为刚脏,肝气升发。

肝主疏泄,主藏血。

5.肾:肾为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与脏腑气化。

肾主水,主纳气。

三、中医五脏的系统联系1.心与小肠:心主血脉,小肠主化物,心阳温煦促进小肠的化物。

2.肺与大肠:肺主肃降,促进大肠传导;大肠传导,有利于肺的肃降。

3.脾与胃: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主升清,胃以降为和;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脾为阴土,胃为阳土。

4.肝与胆:肝主疏泄,促进胆汁的排泄,胆汁可以涵敛肝阳、肝气;肝主谋虑,胆主决断。

5.肾与膀胱:肾的气化促进膀胱的贮尿排尿。

肾与五脏的关系

肾与五脏的关系

肾与五脏的关系肾与五脏的关系五脏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侣山堂类辩》说“五脏之气,皆相贯通”。

脏与脏之间的关系,古人在理论上多以五行的生克乘侮来进行阐述,即生理上任何一脏与其他四脏都存在着生我、我生、克我、我克四方面的联系,病理上任何一脏与其他四脏都存在着相乘、相侮、子及母、母及子四方面的影响。

但经过历代医家的观察和研究,脏与脏之间的关系早已超越了五行生克乘侮的范围,目前主要从各脏的生理功能来阐述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并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来反证其生理上的关系。

1.心与肾心与肾在生理上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心阴心阳与肾阴肾阳之间的依存关系方面;一是在心血与肾精之间的依存关系方面。

心在五行属火,位居于上焦而属阳;肾在五行属水,位居于下焦而属于阴。

从阴阳、水火的升降理论来说,位于下者,以上升为顺;位于上者,以下降为和。

《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升已而降,降者为天;降已而升,升者为地。

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表明阴阳水火升降原理。

心有阴阳,肾亦有阴阳,各自相互对立依存,以维持动态平衡。

心之阴阳必须下降于肾,而充养肾之阴阳;肾之阴阳必须上升至心,以濡养温煦心之阴阳,只有心肾阴阳之间的上下交通,相互依存,才能保证这两脏之阴阳充足,并维持动态平衡关系,而称为心肾相交,也即是“水火既济”。

如《慎斋遗书》说“心肾相交,全凭升降……升降者水火”。

《格致余论·房中补益论》说“人之有生,心为火,居上;肾为水,居下。

水能升而火能降。

一升一降,无有穷已,故生意存焉。

”反之若心火不能下降于肾而上亢,肾水不能上济于心而下泄,肾无心火则水寒,心无肾水则火炽心肾之间的生理功能就会失去协调,而出现一系列的病理表现,即为“心肾不交”或“水火未济”,临床出现失眠、心悸、怔忡、心烦、腰膝酸软,或见男子梦遗,女子梦交等症。

心主血,肾藏精,血与精之间可以相互化生。

血化为精,如《医原》所说“谷气归心,奉君火而化赤,赤血得金气敷布,下行入肾化精”。

肾脏与五脏关系 18天 Microsoft Word 文档

肾脏与五脏关系  18天  Microsoft Word 文档

肾脏与五脏的关系昨天给大家分析了我们该如何养心,今天给同志们分析的是,肾与五脏的关系。

记得我们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找药房不如找厨房。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大家应该懂得,食药三分毒的道理。

药!虽然能治病,但不是说;能起到百分之百的作用。

真正治病最好的东西是什么?是“对症”两个字。

任何病症,只要对症,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比如;在我国云贵高原,大家都知道了,那里很贫穷、很落后。

它的经济条件,在全国排名倒数第三位——所以很穷,那里的人生病了,没钱治病。

怎么办?难道只有等死吗?不会,因为,我们人是宇宙之间,最有灵性的动物。

所以;不会坐地等死,它们会去搞些土办法来解决问题。

因此;就在云南的怒江洲!那里有好多人患了胃病[胃下垂],怎么办,于是;聪明的怒江人就去找蓖麻仁50克,五倍子50克,捣烂用来敷在肚鸡处,在用止痛膏药贴住,4天换一次,15天就好了,它的效果呢也非常好!所以说!我们的病症!不一定非得要用药,才能治好它,世间万物,什么是药?什么又不是药?都是药,也都不是药,要看它真对那一种症壮而言。

常用的东西,都知道它能治病,它就是药,不用的东西,就不会把它叫成是药。

我在前面,跟大家讲了很多的方法,这些方法,都是根据平衡医学,和营养学的原理讲的。

它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没有副作用,你吃得再多,也吃不坏身子。

为什么我在很多地方讲课,有很多老人要问我;“周老师!你说的这些东西,为什么那些医生不告诉我?”当然:他不告诉你,我想;应该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本来,他不知道,第二个原因?知道,他不会告诉你,如果他告诉你,你就不会花钱请他治病。

就这么简单。

对不对!比如;我给你们讲的那个,治肾,洗肾和糖尿病的方子,也就是这个[独龙雄宝],它不是药。

但它确胜于药,对于肾脏和糖尿病,它能够达到出神入化的调理作用。

而且,不分男女老少,都可以同吃。

它是采用纯天然的蜻蜓,蟋蟀,狗鞭和几种食药两用的植物组成,特别是蜻蜓和蟋蟀,它里面含有大量的活肾素,对人体的肾脏,可以起到无以轮比的作用。

中医原理之中医肾对其他脏腑的影响

中医原理之中医肾对其他脏腑的影响

中医原理之中医肾对其他脏腑的影响肾对肺的影响根据五行学说,肾属水,肺属金;金能生水,水能润金,这种五行相生的关係也称为'母子关系'。

引用到肾、肺生理关係上,即为相互依存,病理上也是相互影响。

具体来说,肺是主持呼吸的脏器,通过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浊气,来实现人体气的交换,从而保证新陈代谢。

但人体的呼吸不单靠肺来完成,也有赖于肾的协调。

'肾主纳气',指肾能受纳、固摄肺吸之气,调节呼吸运动。

正常的呼吸运动是肺、肾二脏相互协调的结果;肺吸入气而下归于肾,由肾将之摄纳,这样呼吸才能畅通均匀。

《类証治载》曰:'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

'就是这个意思。

以中医观点看呼吸活动在生理上,只有肾气充沛,摄纳功能正常,才能使肺之呼吸均匀,气道通畅。

假如肾气虚衰,纳气功能减退,中医称为'肾不纳气'或'摄纳无权',则肺吸入之气,不能由肾来归纳,就会引起吸气困难,呼多吸少,运动则更有气喘的病理变化。

这就是所谓'气不归元'。

如《医贯.喘》云:'真元损耗,喘出于肾气上奔...... 乃气不归元。

'临床上常见的重症,诸如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都属于'肾虚气逆'疾患,亦即'肾不纳气'所致。

肾对脾的影响肾为先天之本,人体生命之根;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中医将肾与脾之间,看为先天与后天的关系,他们相互滋助,相互促进。

脾脏负责运化,'运'即转运输送,'化'即消化吸收。

脾脏能将饮食之物(水谷)转化为精微物质,并将之转输全身各脏腑。

换言之,就是消化、吸收和运输营养物质的功能。

同时,脾脏亦能化生气、血、津液以滋养全身。

因此脾是'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

脾脏运化功能,必须依赖肾阳的温煦、蒸化来维持。

肾与其它四脏的关系

肾与其它四脏的关系

肾与其它四脏的关系五脏学说,是以心、肺、脾、肝、肾为中心的理论体系。

各脏之间,相互配合,密切合作,完成复杂的生理活动。

在病理上,各脏之间的病表又常互相影响。

下面谈谈肾与其它四脏的关系。

一、心与肾的关系:心肾相交、水火既济,上下交通。

心居上焦,属阳属火,为阳中之阳脏;肾居下焦,属阴属水,为阴中之阴脏。

心与肾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在生理方面可概括为:心肾相交,水火既济,上下交通。

阴阳水火既济理论,源于《周易》,本用来说明各种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后被引用到脏象学说,用来说明心肾之间在生理方面的有机联系。

具体说来,心肾相交,水火既济,其主要含义是:心火下交与肾,协助肾阳,以使肾水不寒,维持肾的阴阳平衡。

而肾水必须上升交于心,滋助心阴,以使心阳不亢,维持心的阴阳平衡。

正如孙思邀在《千金要方》中说:“ 夫心者,火也;肾者,水也;水火相济。

”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又说:“ 人之有生,心为之火,居上,肾为之水居下,水能升而火能降,一升一降,无有穷也。

”心属火,火性炎上;肾属水,水性润下,而心火何以能下降?肾水何以能上升?总的来说,心虽火脏,而火中有水;肾虽水脏,而水中有火。

因此,心阴、肾阳为火之主,升降之动力源泉,而心火、肾水为升降之本体。

心阴下降,心火亦随之而降,肾阳蒸腾,真阳发动,肾水则能上升滋助心阴。

故心肾相交,水火既济。

另外,心肾相交又与肝升肺降、脾升胃降有关。

肝气升发,有助于肾水上升而交于心,肺气萧降,有利于心火下降而温助肾阳。

脾胃又为气机升降之枢纽,为阴阳水火升降必经之地。

在病理时,心或肾本身的阴阳平衡失调,不但可影响到心或肾的生理活动,而且均可影响到心肾相交,水火既济的正常联系,产生心肾不交、水火未济的病变,出现以失眠、心烦、心悸、腰膝酸软、遗精等为主症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如心火虚衰或心阴亏损不能引火下行以助肾阳,可形成下寒精冷等病症。

另外,肝、肺、脾、胃等脏腑气机升降功能紊乱,也可使心肾之间的功能失其协调,产生心肾不交种种病症。

肾和五脏的关系

肾和五脏的关系

肾于心·肺·脾·肝的关联心:心主血、藏神,主喜.心气虚行血无力,心血虚则血脉空虚.心不藏神,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异常.心为火之源,1.肺:肺主气司呼吸,藏魄,主悲(忧).肺气虚则影响呼吸功能。

助心行血,肺主通调水道,肺气虚衰则功能异常。

2.脾:脾主运化主生血、统血,藏意主思.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失健运则血液亏虚.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

脾虚则气血不能固摄。

3.肝:肝主疏泄,藏血,藏魄.疏泄不及则肝之气火上逆。

若干失疏泄则气机郁结、气滞血瘀。

4.肾:腰为肾之府,肾主骨,肾藏精,纳气,主水液,臧志,属恐肾气固摄肾精,气虚则精泄。

肾中精气虚衰,则功能减退。

1、肾与前列腺的关系因为肾与膀胱为表里,肾主水液,肾有升清降浊的功能(肾脏将有用的五谷精华运送至全身,将体内的垃圾毒素尿液代谢出体外.),肾气的固摄能力于推动作用直接关系到了膀胱的开合。

(您看比如您平时全身无力的现象就是肾气不固,推动力出现了问题,同样的肾精亏虚就会出现小便无力尿急尿频····等现象。

肾气不固其实就像是家里用水壶烧水,水壶里的水蒸气多了才能出现呼呼的响声,如果水壶里的水蒸气总是没有那么多,响声液就很难出现了对吧?这就和咱们所说的肾气不固。

也就是说没有力气了,劲不够了。

)西医当中认为,前列腺炎(增生或肥大)就是无菌性炎症和有菌性炎症。

(例如,非衣原体或衣原体)。

2、阳痿早泄和肾的关系:因为肾主藏精主生殖(先天之精,五谷之精气,营养物质)肾阳亏虚、命门火衰,。

精不足,血就不足,血不足勃起就无力就会出现阳痿早泄等症状。

西医当中认为:《1》血液当中的垃圾毒素太多堵塞了海绵体的血管,阻止了海绵体的充血,勃起就会困难。

《2》中枢神经的兴奋和敏感度决定的时间的长短,兴奋度高了也就早泄了。

所以我们也要抑制中枢神经的兴奋度和敏感度。

《3》体质衰弱,也就是说的是元气亏虚.就是咱们老百姓常说的精力不足,也就是说没有力气了勃起就无力了。

肾和五脏的关系

肾和五脏的关系

肾和五脏的关系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肾于心·肺·脾·肝的关联心:心主血、藏神,主喜。

心气虚行血无力,心血虚则血脉空虚。

心不藏神,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异常。

心为火之源,1.肺:肺主气司呼吸,藏魄,主悲(忧)。

肺气虚则影响呼吸功能。

助心行血,肺主通调水道,肺气虚衰则功能异常。

2.脾:脾主运化主生血、统血,藏意主思。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脾失健运则血液亏虚。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

脾虚则气血不能固摄。

3.肝:肝主疏泄,藏血,藏魄。

疏泄不及则肝之气火上逆。

若干失疏泄则气机郁结、气滞血瘀。

4.肾:腰为肾之府,肾主骨,肾藏精,纳气,主水液,臧志,属恐肾气固摄肾精,气虚则精泄。

肾中精气虚衰,则功能减退。

1、肾与前列腺的关系因为肾与膀胱为表里,肾主水液,肾有升清降浊的功能(肾脏将有用的五谷精华运送至全身,将体内的垃圾毒素尿液代谢出体外。

),肾气的固摄能力于推动作用直接关系到了膀胱的开合。

(您看比如您平时全身无力的现象就是肾气不固,推动力出现了问题,同样的肾精亏虚就会出现小便无力尿急尿频····等现象。

肾气不固其实就像是家里用水壶烧水,水壶里的水蒸气多了才能出现呼呼的响声,如果水壶里的水蒸气总是没有那么多,响声液就很难出现了对吧?这就和咱们所说的肾气不固。

也就是说没有力气了,劲不够了。

)西医当中认为,前列腺炎(增生或肥大)就是无菌性炎症和有菌性炎症。

(例如,非衣原体或衣原体)。

2、阳痿早泄和肾的关系:因为肾主藏精主生殖(先天之精,五谷之精气,营养物质)肾阳亏虚、命门火衰,。

精不足,血就不足,血不足勃起就无力就会出现阳痿早泄等症状。

西医当中认为:《1》血液当中的垃圾毒素太多堵塞了海绵体的血管,阻止了海绵体的充血,勃起就会困难。

《2》中枢神经的兴奋和敏感度决定的时间的长短,兴奋度高了也就早泄了。

黄帝内经:肝、心、脾、肺、肾之间是相生的关系

黄帝内经:肝、心、脾、肺、肾之间是相生的关系

黄帝内经:肝、心、脾、肺、肾之间是相生的关系五臟皆为阴,它们有顺序吗?为什么是肝、心、脾、肺、肾呢?对应木、火、土、金、水,它们是相生的关系。

谈五臟要把肝放在第一位,因为它代表春天、春生;而一般人都把心放在第一位。

再次说明微言大义。

古代的人,在任何一个地方,说话都有讲究。

孙悟空的老师敲孙悟空脑袋三下,孙悟空就知道:半夜三更子时师傅要传我道,就去了。

我们被人敲三下,只知道疼得不行。

就像钱超尘老先生讲的项背强( jiang)几几,很多人叫强 shu shu.我们上学的时候是念强shu shu的。

他把几十个版本的《伤寒论》对照之后得出结论,认为这才能解释项和背紧张的那种感觉。

我们讲到,肝、心、脾、肺、肾是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膲、六腑皆为阳。

六个腑就是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膲。

我们背上的膀胱经,据说是全身最重要的一个排毒经。

“排毒”就是把中医通俗化了。

没办法,为了普及中医,借用一些概念也是可以的。

膀胱经属于足太阳,是我们的十二正经。

十二正经是六臟六腑代表的经络,它和奇经八脉不一样。

十二正经里面行走路线最长、穴位最多的经络就是足太阳膀胱经,一共有67个穴位。

另外,它是足太阳,它走在哪?我们说背为阳,腑为阴,说一下它的经络名字,就大概知道它走在什么位置,这就是我们学阴阳的好处。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先把队站对了,站错了就会出问题。

足太阳膀胱经覆盖在我们的头顶、后背、腰,然后还有我们腿后面,最后走到小脚趾,它的行走路线特别长。

更为重要的是,五臟六腑的腧(shu)穴,六臟六腑的腧穴,都在膀胱经上,所以你很难分清楚,你到底是在刺激膀胱经,还是在刺激六臟六腑在后背的代表穴。

因此,它非常重要。

所以,推背是很重要的了。

保护自己的腰背也很重要,而且我们得病的最早表现,伤的就是足太阳。

经典岂能鸟瞰,我们现在时常背一些儒家的经典,其实在古代,学中医都要背《黄帝内经》的。

所以我觉得应该端正态度,先背再学。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详解(肾)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详解(肾)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详解(肾)肾(附:命门)肾,位于腰部脊柱两侧,左右各一,右微下,左微上,外形椭圆弯曲,状如豇豆。

与膀胱、骨髓、脑、发、耳等构成肾系统。

主藏精,主水液,主纳气,为人体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称为先天之本;在五行属水,为阴中之阳。

在四时与冬季相应。

(一)肾的解剖形态1.肾的解剖位置:肾位于腰部脊柱两侧,左右各一,右微下,左微上。

“肾两枚,附脊第十四椎”(《类证治裁·卷之首》)。

2.肾的形态结构:肾有两枚,外形椭圆弯曲,状如豇豆。

“肾有二,精之居也,生于脊齐十四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形如豇豆,相并而曲附于脊外,有黄脂包裹,里白外黑”(《医贯》)。

(二)肾的生理功能1.肾藏精:肾藏精是指肾具有贮存、封藏人身精气的作用。

(1)精的概念与分类①精的概念:精,又称精气,是中国古代哲学气一元论的重要范畴。

在中国气一元论发展史上,精气论者以精、精气释气,即精、精气就是气。

引入中医学领域,形成了中医学气和精或精气的概念:在中医学中,气与精虽同属于生命物质系统范畴,但精是除气之外的精微物质的总称,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具有多层含义的概念。

一般而言,精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之精是构成人体的维持人体生长发育、生殖和脏腑功能活动的有形的精微物质的统称。

故曰:“精有四:曰精也,血也,津也,液也”(《读医随笔·气血精神论》)。

前一个“精”字即指广义而言。

广义之精包括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即先天之精,以及后天获得的水谷之精,即后天之精。

狭义之精是禀受于父母而贮藏于肾的具生殖繁衍作用的精微物质,又称生殖之精。

②精的分类:就精的来源而言,可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两类。

先天之精:先天之精又称肾本脏之精。

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与生俱来,是生育繁殖,构成人体的原始物质。

“人始生,先成精”(《灵枢·经脉》),“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毛身生,是谓精”(《灵枢·决气》),“精合而形始成,此形即精也,精即形也”(《景岳全书·小儿补肾论》)。

中医基础理论脏与脏的关系之脾与肾

中医基础理论脏与脏的关系之脾与肾

病理:脾肾在病理上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例如: 五更肾泄,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脾失命火的温 养,脾阳亦虚,出现火不生土,五更泄泻的病变。 正如《华佗神医秘传》所说:“肾泄者,五更溏 泄也。其原为肾阳亏虚,既不能温养于脾,又不 能禁锢于下,故遇子后阳生之时,其气不振,阴 寒反胜,则腹鸣奔响作胀,泻去一,二乃安。此 病藏于肾,宜治下,而不宜治中”。又如:肾虚 水肿,肾主水i,司关门的开合,使水液正常的 吸收和排泄。但肾司关门开合的作用,有赖于气 加以制约。若脾阳肾衰,失去对肾的制约作用, 则关门开合不利,水液的吸收和排泄障碍,以至 于水液潴留,泛滥为患,出现水肿,腹水小便不 利等阳虚水肿的症候,称为“土不制水”,治宜 健脾温阳利水,即尊土制水法。
在病理情况下,脾肾之间相 互影响:
1.两脏精虚 2.两脏气虚 3.脾肾阳虚 4.脾肾阴虚
脾与肾在水液代谢方面 :
人体水液代谢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 是多个脏腑协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尤以脾 肾的作用更加重要。脾主运化水液,为水 液代谢的枢纽,肾主水液,气化作用贯彻 在水液代谢始终,故曰“其本在肾,其制 在脾”。概括了脾肾两脏在水液代谢过程 中的作用及其特点。
1.脾与肾五行的生克乘侮之间的关系 2.脾与肾先后天关系方面的关系 3 系
五行之中:肾为水,脾为土 土能乘水,水能侮土 脾制约肾即土克水,如脾气之运化水液,可 防肾水泛滥
脾与肾先后天关系方面的关系:
肾藏精,主人体的生长发育与生殖,为 先天之本;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 为后天之本。 由于“先天生后天,后天养 先天”。脾主运化,脾的运化全赖于脾之 阳气的作用,但脾阳须依赖于肾阳的温煦 才能强盛。肾藏精,但肾精必须得到脾运 化的水谷精微之气不断资生化育,才能充 盛不衰,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与生殖。
OVER

一图教你认识五脏六腑之间的关系,很多人不知道脏腑的表里关系,现在给你说明白了

一图教你认识五脏六腑之间的关系,很多人不知道脏腑的表里关系,现在给你说明白了

一图教你认识五脏六腑之间的关系,很多人不知道脏腑的表里
关系,现在给你说明白了
要知道一点就是,脏为阴、腑属阳,脏是里,腑为表,这样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一表一里,通过经络相互关系
心和小肠:心主血脉可输送气血到小肠(心火也可下移到小肠),小肠有热也会上扰于心
肺和大肠:肺主肃降,肺气可下降到大肠传导,肺气虚可引起大肠传导无力引起便秘
脾和胃:脾主运化,胃主受纳,一纳一运,还有就是脾气主升,胃气主降相互协调,其次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来腐熟运化
肝和胆:胆汁源自肝气,和依靠肝来疏泄,可谓是“肝胆相照”
肾和膀胱:膀胱贮尿依靠肾气的气化,肾气足才能固摄有余。

理解中医(22)之五脏——肾

理解中医(22)之五脏——肾

理解中医(22)之五脏——肾肾与膀胱相表里,肾主骨、肾藏精,精生髓,开窍于耳,其华在发,因此肾与膀胱、骨、脑、耳、发组成肾系统。

肾在五行中属水,在五脏阴阳中属阴中之阴。

肾藏精、主水液、主纳气,为人体脏腑阴阳之本,也称为“先天之本”。

肾气与四时之冬相应。

一、肾的解剖形态肾位于腰部、脊柱两侧、左右各一、左肾偏上、右肾偏下。

形状犹如豇豆,外有黄脂包裹。

二、肾的生理功能1、肾藏精。

肾藏精是指肾有封藏和贮存人体精气的作用。

精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之精泛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长发育、生殖和脏腑活动的精微物质。

它包括传承于父母的先天之精和后天获得的水谷之精、以及气血津液等。

狭义之精是指禀受于父母而贮藏于肾的具有生殖繁衍作用的精微物质,又称“生殖之精”。

先天之精的盛衰决定子代的禀赋,对子代的体质有重要影响。

后天之精也称五脏六腑之精,是由脾胃化生而来,供五脏六腑之用,剩余之精则贮藏于肾,以备不时之需。

肾藏精具有以下作用:(1)促进生长发育。

肾精在人的生、长、壮、老的生命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是人的生命之本。

如果肾精不足或肾精虚亏,那么幼儿会生长缓慢,到壮年会未老先衰、到老年则早离人世。

临诊时,经常遇到出现头发早白、脱发、腰膝酸软这些症状,都与肾精有关。

因此养肾固精是中医养生的一个原则。

(2)主生殖繁衍。

肾精是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又能促进生殖功能的成熟,对繁衍后代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肾藏精功能失常,则可能导致性功能失常,生殖能力下降。

临床治疗不孕不育一定会考虑到肾藏精的功能。

(3)化生血液。

精能生髓,精髓可以化血。

精血同源,肾精充足,则血不亏。

临床上补血有时需要补肾,也是这个道理。

(4)抵御外邪。

肾精是人体的生命物质,是正气的一部分,因此可以抵御外邪。

肾精充足,则生命力强,那么适应力也强。

《素问.金匮真言论》:“冬不藏精,春必病温”。

2、肾主水水液在中医里也称津液,是人体维持生命活动液体的总称。

肾主水是指肾具有主持和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作用,因此肾也被成为“水脏”。

五脏(心、肝、脾、肺、肾)之间的关系

五脏(心、肝、脾、肺、肾)之间的关系

五脏(心、肝、脾、肺、肾)之间的关系一、心与肺:心主血,肺主气。

人体脏器组织机能活动的维持,是有赖于气血循环来输送养料。

血的正常运行虽然是心所主,但必须借助于肺气的推动,而积存于肺内的宗气,要灌注到心脉,才能畅达全身。

二、心与肝:心为血液循环的动力,肝是贮藏血液的一个重要脏器,所以心血旺盛,肝血贮藏也就充盈,既可营养筋脉,又能促进人体四肢、百骸的正常活动。

如果心血亏虚,引起肝血不足,则可导致血不养筋,出现筋骨凌痛、手足拘挛、抽搐等症。

又如肝郁化火,可以扰及于心,出现心烦失眠等症。

三、心与脾:脾所运化的精微,需要借助血液的运行,才能输布于全身。

而心血又必须依赖于脾所吸收和转输的水谷精微所生成。

另方面,心主血,脾统血,脾的功能正常,才能统摄血液。

若脾气虚弱,可导致血不循经。

四、心与肾:心肾两脏,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以维持生理功能的相对平衡。

在生理状态下,心阳不断下降,,吕阴不断上升,上下相交,阴阳相济,称为“心肾相交”。

在病理情况下,若肾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会引起心阳偏亢,两者失调,称“心肾不交”。

五、肝与脾:肝藏血,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而生血。

如脾虚影响血的生成,可导致肝血不足,出现头晕、目眩、视物不清等。

肝喜条达而恶抑郁,若肝气郁结,横逆犯脾,可出现腹痛、腹泻等。

六、肝与肺:肝之经脉贯脂而上注于肺,二者有一定联系,肝气升发,肺气肃降,关系到人体气机的升降运行。

若肝气上逆,肺失肃降,可见胸闷喘促。

肝火犯肺,又可见胸胁痛、于咳或痰中带血等症。

七、肝与肾:肾藏精,肝藏血,肝血需要依赖肾精的滋养,肾精又需肝皿不断的补充,两者是互相依存,互相资生。

肾精不足,可导致肝血亏虚。

反之,肝血亏虚,又可影响肾精的生成。

若肾阴不足,肝失滋养,可引起肝阴不足,导致肝阳偏亢或肝风内动的证候,如眩晕、耳鸣、震颤、麻木、抽搐等。

八、肺与脾:脾将水谷的精气上输于肺,与肺吸入的精气相结合,而成宗气(又称肺气)。

肺气的强弱与脾的运化精微有关,故脾气旺则肺气充。

肾与脏腑的关系

肾与脏腑的关系

肾与脏腑的关系1、肾与心心居胸中,属阳,在五行属火;肾在腹中,属阴,在五行属水。

心肾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称之为“心肾相交”。

这种关系遭到破坏形成病理状态,称之为“心肾不交”。

心与肾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阴阳、水火、精血的动态平衡,相互协调以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方面。

(1)水火既济:从阴阳、水火的升降理论来说,在上者宜降,升已而降,降已而升。

心位居于上而属阳,主火,其性主动;肾位居于下而属阴,主水,其性主静。

心火必须下降于肾,与肾阳共同温煦肾阴,使肾水不寒。

肾水必须上济于心,与心阴共同涵养心阳,使心火不亢。

故曰:“肾无心之火则水寒,心无肾之水则炎炽。

心必得肾水以滋润,肾必得心火以温暖。

”(《傅青主女科》)在生理状态下,这种水火既济的关系,是以心肾阴阳升降的动态平衡为其重要条件的。

所以说:“人之有生,心为之火,居上;肾为之水,居下;水能升而火能降,一升一降,无穷无尽,故生意存焉。

”(《格致余论》)水能下,火炎上,水火上下,名之曰交,交为既济。

心与肾上下、水火、动静、阴阳相济,使心与肾的阴阳协调平衡,构成了水火既济,心肾相交的关系。

(2)精血互生:心主血,肾藏精,精和血都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必需物质。

精血之间相互滋生,相互转化,血可以化而为精,精亦可以化而为血。

精血之间的相互滋生为心肾相交奠定了物质基础。

(3)精神互用:心藏神,为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神可以益精。

肾藏精,精舍志,精能生髓,髓汇于脑。

积精可以全神,使精神内守。

精为神之宅,神为精之象。

人的神志活动,不仅为心所主,而且与肾密切相关。

所以《推求师意》说:“心以神为主,阳为用;肾以志为主,阴为用。

阳则气也、火也。

阴则精也、水也。

凡乎水火既济,全在阴精上承,以安其神;阳气下藏,以安其志。

”精是神的物质基础,神是精的外在表现,神生于精,志生于心,亦心肾交济之义。

在病理上,心与肾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阴阳水火精血之间的动态平衡失调。

若肾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或心火亢盛,下劫肾阴,常表现为心烦失眠,心悸怔忡,眩晕耳鸣,腰膝酸软,或男子遗精,女子梦交的心肾阴虚火旺的“心肾不交”证。

中医学基础知识—五脏六腑之间的关系

中医学基础知识—五脏六腑之间的关系

中医学基础知识—五脏六腑之间的关系中医学基础知识—五脏六腑之间的关系人的生命活动,是靠脏腑间的密切联系所构成的人体生理功能的整体性进行的。

这些脏器虽然各有其不同的生理作用,但彼此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

1.脏与脏之间的联系(1)心与肺。

心主血、肺主气。

心与肺之间主要是气与血的关系。

血液的运行要靠气的推动,气也只有贯注于血脉之中,才能通达全身。

故有“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的说法。

反应在病理方面,心肺不正常互相影响,如咳嗽日久,肺气损伤,推动心血的功能不足,就会导致心气虚而出现心悸气短,甚至心区疼痛等症。

心火炽盛,消烁肺的津液,则见咳痰咯血、鼻燥、咽干等症。

(2)心与肝心与肝之间主要是血液循环与血量调节的关系。

若心血不足,可以影响肝的调节而引起失眠多梦、眩晕等症,肝血不足也可以影响心的功能而出现心悸、怔忡等症。

又如临床上高烧、昏迷、抽风的病症,也是心肝相互影响的一种病理变化。

另一方面,心主精神意识,肝主疏泄条达(即情绪舒畅)。

精神与情绪也是相互影响的,如精神不足,就会影响情绪的愉快,情绪抑郁不畅也会影响精神的充沛。

(3)心与脾脾的运化功能,.需要心阳的帮助,心血的再生又必须依靠脾的转化为其来源。

如果心阳不足,影响脾的运化,除心脏病症外,还会出现食少浮肿等症;若脾的运化失常,影响了心血的再生,就会出现贫血心悸等症。

此外,心与脾还有循环与统摄的关系,如果脾虚不能统摄血液,就会引起各种出血的疾患。

(4)心与肾心与肾之间的关系有二,一是阴与阳(又叫水与火)的互济,二是精与神的互根。

心居上焦,其性主动,故以阳(火)为主,肾居下焦,其性主静(藏精气而不泄)故以明(水)为主,心阳下降,温暖肾阴,肾阴上济,滋养心阳,上下相交,动静结合,形成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始终使人体保持在一个相对的平衡状态。

这种现象又叫做“水火既济”、“心肾相交”。

若阳气不足肾水不化,水气逆而上犯,就会造成“水气凌心”的心悸症,如果肾水不足,不能上济心火,心火独亢,也会出现失眠健忘、多梦遗精等现象,这就是“心肾不交”的病症。

中医学课件-五脏-肾

中医学课件-五脏-肾

肾与耳、目的关系
肾与目的关系:肾精充足,目 明有神;肾精不足,目昏、眼 花
肾与耳的关系:肾气充足,耳 聪目明;肾气不足,耳鸣、耳 聋
肾与耳、目的共同点:肾气、 肾精的充足与否直接影响耳、
目的健康
肾与耳、目的不同点:肾气主 要影响耳的功能,肾精主要影
响目的功能Leabharlann 肾与脑的关系肾精不足,脑髓亏虚,记忆 力减退
肾主藏精,主管生殖和生长 发育
肾主骨,影响骨骼发育和健 康
肾主志,影响人的意志和情 绪
肾主耳,影响听力和耳部健 康
肾与其他脏腑的关系
肾与心:心肾 相交,水火既 济,维持人体
阴阳平衡
肾与肝:肝肾 同源,精血互 化,共同维持 人体气血运行
肾与脾:脾肾 互用,脾主运 化,肾主藏精, 共同维持人体
水液代谢
中药
补肾气:使用 黄芪、党参、
白术等中药
补肾精:使用 何首乌、黑芝 麻、核桃等中

调理脾胃:使 用茯苓、白术、
陈皮等中药
调理肝肾:使 用枸杞子、菊 花、决明子等
中药
食疗调理肾虚的方法
黑芝麻:具有补肾益精、 养血润肠的功效,适合肾 虚者食用
枸杞:具有滋阴补肾、明 目益气的功效,适合肾虚 者食用
黑豆:具有补肾益精、活 血利水的功效,适合肾虚 者食用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肾阴虚:表现为口干舌燥、五心烦 热、失眠多梦等,调理方法包括滋 阴补肾、清热解毒等。
肾精不足:表现为记忆力减退、头 发早白、牙齿松动等,调理方法包 括补肾填精、增强体质等。
中药调理肾虚的方法
补肾阳:使用 鹿茸、肉苁蓉、 淫羊藿等中药
补肾阴:使用 熟地黄、山茱 萸、枸杞子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肾与五脏的关系
肾与五脏的关系
五脏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侣山堂类辩》说“五脏之气,皆相贯通”。

脏与脏之间的关系,古人在理论上多以五行的生克乘侮来进行阐述,即生理上任何一脏与其他四脏都存在着生我、我生、克我、我克四方面的联系,病理上任何一脏与其他四脏都存在着相乘、相侮、子及母、母及子四方面的影响。

但经过历代医家的观察和研究,脏与脏之间的关系早已超越了五行生克乘侮的范围,目前主要从各脏的生理功能来阐述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并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来反证其生理上的关系。

1.心与肾
心与肾在生理上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心阴心阳与肾阴肾阳之间的依存关系方面;一是在心血与肾精之间的依存关系方面。

心在五行属火,位居于上焦而属阳;肾在五行属水,位居于下焦而属于阴。

从阴阳、水火的升降理论来说,位于下者,以上升为顺;位于上者,以下降为和。

《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升已而降,降者为天;降已而升,升者为地。

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
上升,气腾于天”表明阴阳水火升降原理。

心有阴阳,肾亦有阴阳,各自相互对立依存,以维持动态平衡。

心之阴阳必须下降于肾,而充养肾之阴阳;肾之阴阳必须上升至心,以濡养温煦心之阴阳,只有心肾阴阳之间的上下交通,相互依存,才能保证这两脏之阴阳充足,并维持动态平衡关系,而称为心肾相交,也即是“水火既济”。

如《慎斋遗书》说“心肾相交,全凭升降……升降者水火”。

《格致余论·房中补益论》说“人之有生,心为火,居上;肾为水,居下。

水能升而火能降。

一升一降,无有穷已,故生意存焉。

”反之若心火不能下降于肾而上亢,肾水不能上济于心而下泄,肾无心火则水寒,心无肾水则火炽心肾之间的生理功能就会失去协调,而出现一系列的病理表现,即为“心肾不交”或“水火未济”,临床出现失眠、心悸、怔忡、心烦、腰膝酸软,或见男子梦遗,女子梦交等症。

心主血,肾藏精,血与精之间可以相互化生。

血化为精,如《医原》所说“谷气归心,奉君火而化赤,赤血得金气敷布,下行入肾化精”。

精化为血,如《张氏医通》所说“精不泄,归精于肝而化清血”。

这种精血互生关系,即体现了心肾之间在生理上的关系之一。

亦为心肾相交、水火既济的功能创造了物质基础。

临床所见心血不足导致肾精不足,或肾精不足导致心血不足,出现面色无华、心悸、耳鸣、腰酸膝软等症,就是心(血)肾(精)同病的征象。

2.肺与肾
肺与肾在生理上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水液代谢与呼吸运动两方面的协同作用和依存关系。

肺主通调水道,为“水之上源”,肾为主水之脏,肺肾的协同作用,保证了水液的正常输布与排泄,肺的宣发肃降和通调水道,有赖于肾阳的蒸腾气化,而肾的主水功能亦有赖于肺的宣发肃降和通调水道。

肺肾在水液代谢功能方面,既有协同作用,又有依存关系。

因此,肺失宣肃,通调水道失职,必累及于肾,而至尿少,甚则水肿。

肾阳不足,关门不利,则水泛为肿,甚则上为喘呼,咳逆倚息而不得平卧,即如《素问·水热穴论》所说“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

肺主呼气,肾主纳气,肺肾配合,以共同完成呼吸运动的功能。

肺的呼吸功能,主要是呼吸的深度需要肾的纳气作用来维持。

肾气充盛,吸入之气方能经肺之肃降而下纳于肾,故《景岳全书喘促论证》说“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

另一方面,肺气肃降,有利于肾之纳气,而肾气摄纳,也有利于肺之肃降。

因此,肺肾在呼吸运动方面,既有协同作用,又有依存关系。

若肾的精气不足,摄纳无权,气浮于上;或肺气久虚,久病及肾,均可导致肾不纳气,呼吸浅表出现动则气喘等症。

此外,肺与肾之间的阴气也是相互资生的,肾阴为一身阴气之根本,所以肺阴虚
可损及肾阴。

反之,肾阴虚亦不能上滋肺阴。

故肺肾阴虚常同时并见,而出现两颧嫩红,骨蒸潮热,盗汗,干咳音哑,腰膝酸软等症。

3.肝与肾
肝与肾在生理上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血与精之间和阴阳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方面。

肝藏血,肾藏精,藏血与藏精的关系,实际上即是精和血之间存在着相互滋生和相互转化的关系。

肝血的化生,有赖于肾中精气的气化;肾中精气的充盛,亦有赖于血液的滋养。

所以说精能生血,血能化精,称之为“精血互生”。

在病理上,如肝血不足可以引起肾精亏损,肾精亏损亦能导致肝血不足,出现头昏、目眩、耳鸣、腰酸等症。

肝与肾中各有阴阳,肝肾阴阳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

肝肾阴阳,息息相通,相互滋生,相互制约,维持协调与充盛的生理状态,称为“肝肾同源”。

在病理上也常相互影响,如肾阴不足,可以导致肝阴不足,称为“水不涵木”;肝阴不足,亦可以引起肾阴亏虚而致相火偏亢;肝火太盛也可下劫肾阴形成肾阴不足之证。

另外,肝主疏泄与肾主封藏之间亦存在着相互制约、相反相成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女子的月经来潮和男子泄精的生理功能。

若二者失调,则可出现女子月经周期的失常,经量过多或闭;男子遗精滑泄,或阳强不泄等症。

4.脾与肾
脾与肾在生理上的关系,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肾脾为先后天之本的依存与协同关系;一是脾之运化功能与肾精肾阳之间的依存关系;一是脾肾在水液代谢过程中的协同作用。

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关系到脾、肾两脏。

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两者相互资助,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共同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

《景岳全书·论脾胃》说“人之始生,本乎精血之源;人之既生,由乎水谷之养。

非精血,无以立形体之基;非水谷,无以成形体之壮……是以水谷之海本赖先天为之主,而精血之海又必赖后天为之资。

“比较而言,后天更重于先天,故又说“故人之自生至老,凡先天之有不足者,但得后天培养之力亦可居其强半。

此脾胃之气所关于人生者不小。

”脾主运化,肾中有肾精、肾阳,两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

脾之健运,化生精微,须借助于肾阳的推动、温煦,故有“脾阳根于肾阳”之说,肾中精气亦有赖于水谷精微的培育和补养,才能不断充盈和成熟。

脾主运化水液,肾主管水液代谢,两脏在水液代谢过程中,相互配合,发挥协同作用,以保证水液的生成、输布与排泄过程的正常进行。

在病理上脾肾亦常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如肾阳不足,导致脾阳虚亏,则可见腹部冷痛,下利清谷或五更泄泻,水肿等症。

若脾阳久虚进而可损及肾阳,而成脾肾阳虚之病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