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夭教学设计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南·桃夭》教学设计

同学们,下午好!

课前罗老师给大家放了一首来自音乐诗人李健的《在水一方》,歌声可谓就是余音绕梁,而歌词同学们就是不就是觉得似曾相识呢?没错,这首《在水一方》正就是由《诗经》中的名篇《蒹葭》改编而成。这么美的诗歌,大家还会背诵不?老师起个头,同学们与我一起朗诵一遍,好不?

蒹葭(jiān jiā)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sù)洄(huí)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qī),白露未晞(xī)。所谓伊人,在水之湄(méi)。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ī);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í)。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ì)。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ǐ)。

同学们的声音很洪亮、清脆,唯一不足的就是情感稍微欠缺了些。如果就是单独朗诵,老师一定会感受到连绵起伏的山峦。

除了《蒹葭》之外,同学们还接触过《诗经》中哪一篇经典之作?对了,就是《诗经》中的第一篇,“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关雎》。这次,我想请一位同学为大家单独朗诵。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这位同学的朗诵如春雨般滋润人的心田,谢谢您给我们带来美的感受,请坐!

同学们,我们学习过《关雎》、《蒹葭》,很高兴与大家与我要开始一段新的《诗经》之旅。在正式学习今天的内容之前老师想考考同学们,准备好了不?

1、《诗经》原名《诗》,或称“《诗》三百”。《诗经》存目311篇,实际存诗则为305篇。

2、《诗经》实为乐歌总集。《诗》305篇皆入乐可歌,古籍早有明确记载。

3、所谓“六义” ,又称“六诗”,即指“风”、“赋”、“比”、“兴”、“雅”、“颂”。“风” “雅” “颂”就是《诗》的体制,而“赋”“比”“兴”则就是《诗》的表现手法。

风:指当时诸侯国所辖各地域的乐曲,犹如今天的地方乐调。

雅:包括大雅与小雅,,多数为公卿贵族所做,。大雅为歌功颂德之作,小雅多讽刺之声。

颂:用于朝迁、宗庙的乐章,就是祭神、祭祖时所用的歌舞曲。

风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

同学们回答得真棒!基础知识掌握得非常扎实。那老师再问一下大家,您们

觉得《诗经》难学不?

因为时隔久远,学习《诗经》的确要通过瞧注释、查词典来解决字词问题。从这一点来瞧,《诗经》还就是有点晦涩的。然而,如果我们抛掉这种先入为主的想法,真正走进《诗经》的世界,您又会发现《诗经》其实很亲切。

就像女作家安意如所说的:“诗经如彼岸花,即使无法摘取,也一直存活于心。其实它只就是民歌,没有想象中那么疏远不可亲近。只就是,在渡河的时候,被我们无声的遗落在另一个时代。……用诗的清雅去寻找,用经的深邃去瞧待,它也许就是前世的前世,我们心底曾经响过的声音,我们在一起曾经唱过的歌谣。诗三百,不过就是前生无邪的记忆。”这份无邪的记忆流转千年,依然让人惦念与偏爱。

下面让我们一起重温前世的记忆,一起去寻找被我们遗落在另一个时代的歌谣,一起走进《周南·桃夭》。

俗话说“诗非读而不能品也”,我们更常挂在嘴边的就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要想品味一首诗,须得先读。老师先给大家范读一遍,同学们要注意听字词的读音以及诗的情感。

好,现在请大家齐读一遍,“桃夭,起——”(生齐读)

读得不错。瞧来,美的东西总就是容易让人接受。接下来,咱们试着理解一下。相信对诗意有所理解后,大家读起来会更加情感饱满。《桃夭》这首诗歌共三章十二句,第一章由老师带领同学们学习。

【板书:花(美)】

【板书:人(美)】

有时我们会在某些人家的门楣上,瞧到“之子于归”的横批。这就表示这户人家有女儿出嫁了。“之子于归”最早就出自《桃夭》。因为古时侯认为夫家才就是女子的归宿,所以她们会用“归”来表示出嫁。

【板书:夫妻与睦】

好。那么老师已经带领大家理解了第一节,现在请大家按照刚才的方法来自行理解第二、三节。等会我们请同学起来发言。(同学阅读、讨论)

【板书:果】

【板书:(生子)

【板书:家庭融洽】

红花还需绿叶衬,过日子得有大家帮。古人一般都就是以家族为单位生活,同一姓氏的族人,住在一个村落里,大家互相帮扶。所以,这里的叶象征着“收族”【板书:

叶】

【板书:(收族)】也就就是团结族人的意思

【板书:家庭与乐】

问题:全诗共三章,章节间内容上有什么变化?

为什么说此诗“开千古辞赋咏美人之祖”?

比,就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就是大家所熟悉的打比方。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以桃花的鲜艳象征新婚女子之美。

“有蕡其实”、“其叶蓁蓁”:分别以桃实的圆大与枝叶的繁密,象征新婚夫妇的多子多福,暗示新娘要给这个家族带来吉运。

“兴”又称“起兴”,就是“先言她物以引起所咏之辞”的一种表现形式,也就就是借助其她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

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起兴。茂盛的桃枝、艳丽的桃花,与新娘的青春美貌、婚礼的热闹喜庆互相映衬。塑造了一个美丽而富有生命力的女子。

比、兴手法常常交替使用,有“比而兴也”,也有“兴而比也”。当一句诗中的句子似比似兴时,可用就是否用于句首或段首来判断就是否就是兴。

好,现在思考第三个问题: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首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瞧一瞧,三节诗之间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

嗯,观察的很准确。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这种写作方法就叫做重章叠句。这就是《诗经》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方法。

那么,这种重章叠句的写法有什么好处呢?

(增强诗歌的音乐感,更充分的抒发情感。)

就是的。最初,诗就是用来唱的,所以我们今天读《诗经》会觉得里面的诗具有很强音乐感。重章叠句就像我们音乐里的变奏,回环往复,易于抒情。《诗经》可以说就是咱们中国文学的源头,后世的很多文学创作里都可以瞧到《诗经》的影子比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其实,不仅就是重章叠句,还有赋、比、兴、叠词、押韵表现形式与艺术手法,都被我们传承了下来。这似乎可以被称为中华文化的一个标志了。所以,作为一个中国人,学好《诗经》,传承民族文化就是我们必须担负的责任。

现在,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首诗就是做什么用的?或者说,这首诗该在什么时候唱?

(祝贺女子出嫁的时候。)

对,这就是一首贺嫁诗。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婚礼进行曲》、或《今天您要嫁给我》。孔子曾说过“不学诗,无以言”,我们古人在一些特定的场合就是要引用《诗经》里的诗来言情明志的。那么,如果适逢人家嫁女,吟一首《桃夭》就再合适不过了。

文化探究

《桃夭》这篇诗歌为我们展现了先秦时期的人们衡量美的标准与尺度,同学们,您能从诗歌中领悟到不?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所表现的不就是简单的漂亮。那种桃花般的美丽就是最难以名状的,多一分就就是艳俗,少一分又显得平淡。而“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却把新婚女子形容得恰如其分,给人一种照眼欲明的感觉。大家还记不记得我们曾学过一首很经典的用桃花来喻人的诗。(人面桃花相映红)对,就是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首诗写美貌只有一句,倒就是“宜室”、“宜家”被反复提到。这就是不就是说女子的品德更为重要呢。)这首贺嫁诗,不像一般贺人新婚的诗那样,或者夸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