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计数法》的教学反思(3篇)
科学计数法教案及反思
一、科学计数法的概念与运用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计数法进行大数与小数的表示。
1.2 教学内容:科学计数法的定义与表示方法。
科学计数法与普通记法的互换。
1.3 教学过程:1.3.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宇宙中星星的数量,引出科学计数法的概念。
1.3.2 讲解:讲解科学计数法的定义,即用10的幂次方来表示数。
举例说明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如1.23×10^3表示1230。
1.3.3 练习: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科学计数法表示练习,如将1230表示为科学计数法,将科学计数法表示的数转换为普通记法。
1.3.4 应用:让学生运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一些较大的数,如宇宙中星星的数量。
1.4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练习将一些大数或小数表示为科学计数法,以及将科学计数法表示的数转换为普通记法。
1.5 教学反思: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让学生充分理解了科学计数法的概念与表示方法。
考虑如何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地运用科学计数法。
二、科学计数法的进位与借位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科学计数法中的进位与借位现象。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计数法进行大数与小数的加减运算。
2.2 教学内容:科学计数法中的进位与借位现象。
科学计数法表示的数的加减运算方法。
2.3 教学过程:2.3.1 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复习科学计数法的概念与表示方法。
2.3.2 讲解:讲解科学计数法中的进位与借位现象,如1.23×10^2+4.56×10^2=5.79×10^2。
讲解科学计数法表示的数的加减运算方法,如同底数相加减,指数不变,底数相乘除。
2.3.3 练习:让学生进行一些科学的计数法加减练习,如1.23×10^2+4.56×10^2,3.45×10^3-1.23×10^3。
2.3.4 应用:让学生运用科学计数法进行一些实际问题的计算,如计算某商品打折后的价格。
科学记数法教学反思
科学记数法教学反思科学记数法教学反思1科学记数法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方学问后,安排了一节与现实世界中的数据(尤其是大数)相关的数学内容,一方面让学生感受现实宏观世界中的大数,培育学生《数学新课程标准》中的六大核心观念之一:数感。
另一方面又通过对较大数学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时,学会用科学的、便利的方法表示大数,同时为今后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微观世界中较小的数据奠定根底。
本节课我主要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种教学模式,在学法上主要运用:情境激趣——合作探究——尝试运用——感悟提升——实践生活的一个学习过程,让学生在愤悱中学习,在学习中合作,在合作中沟通,在沟通中学会。
本节课我安排了七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创设情景,导入问题;其次环节:出示学习目标,自学课本,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第三环节:举例说明生活中的大数;第四环节:自学检测,分析归纳,探究规律,得出科学记数法定义;第五环节:当堂练习,稳固新知;第六环节:课堂检测;第七环节: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这节课的内容以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情景呈现出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与生活,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
首先我利用四川汶川地震的事例及我国首次胜利放射载人宇宙飞船的例子引诞生活中比拟大的数据,来说明生活中常见的大数,比方四川汶川地震伤亡人数,经济损失,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放射胜利的事例等等。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不仅使学生感受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迫切需要,同时还利用现实背景向学生介绍不同方面的学问,对学生进展思想教育,陶冶了他们的爱国情操,培育了民族骄傲感;同时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忱;并顺当过地渡到对大数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
从而引出科学记数法定义:把一个大于10的数,写成a×10n的形式,其中1≤a<10,n是_正整数,这种方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n比原数的整数数位小1。
例如:230000=2。
3×105整数数位是6,25666.6=2.56666×104整数数位是5。
科学计数法教学反思
科学计数法教学反思小数用科学计数法怎么表示科学计数法:a×10的n次幂的形式。
将一个数字表示成(a×10的n次幂的形式),其中1≤|a|,n表示整数,这种记数方法叫科学记数法。
如:0.000000000000785=7.85×10的负13次方扩展资料:基本运算数字很大的数,一般我们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例如6230000000000;我们可以用6.23×10^12表示,而它含义是什么呢从直面上看是将数字6.23中6后面的小数点向右移去12位。
若将6.23×10^12写成6.23E12,即代表将数字6.23中6后面的小数点向右移去12位,在记数中如1.3×10^4+4×10^4=7×10^4可以写成3E4+4E4=7E4即aEc+bEc=(a+b)Ec(1)2.4×10^4-7×10^4=-3×10^4可以写成4E4-7E4=-3E4即aEc-bEc=(a-b)Ec(2)3.3000000×600000=18000000000003e6*6e5=1.8e12即aEM×bEN=abE(M+N)(3)4.-60000÷3000=-206E4÷3E3=-2E1即aEM÷bEN=a\/bE(M-N)(4)5.有关的一些推导(aEc)^2=(aEc)(aEc)=a^2E2c(aEc)^3=(aEc)(aEc)(aEc)=a^3E3c(aEc)^n=a^nEnca×10^logb=abaElogb=ab速写法对于10的指数大于0的情形,数出“除了第一位以外的数位”的个数,即代表0的个数。
如1800000000000,除最高位1外尚有12位,故科学记数法写作1.8×10^12或1.8E12。
10的指数小于0的情形,数出“非有效零的总数(第一个非零数字前的所有零的总数)”如0.00934593,第一位非零数字(有效数字)9前面有3个零,科学记数法写作9.34593*10^-3或9.34593E-3。
《科学记数法》教学反思
《科学记数法》教学反思《科学记数法》是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第12节的内容。
本节课借助身边熟悉的事物进一步体会大数,并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
当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时需注意:①a的取值范围是1≤a<10,即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数。
②10的指数n比原数的整数,数位少1。
本节课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先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用一个很常见的实际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气氛中去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明白一些大于10的数也可以这样表示,但究竟该怎么表示,有什么规律?在这一环节中,觉得遗憾的是,没让同学们举生活中的例子。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小组讨论,师生中间的合作与交流,化解了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使每个学生都能够从同伴的交流中得益,同时也培育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提升了学生的动手、动口能力和概括能力。
课本中只有一道例题,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至于已经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它的原数,是什么这种例题,书上并没有出现,为此教学时增加补充例题,更进一步地让学生理解指数n与整数位的关系:n=整数位-1。
通过本节课的自学,学生不但学会了怎样用科学记数法则表示大数,还体会了数学辨认出有时可以来源于一个人的好奇心,生活中时时存有数学。
总的.感觉,学生的协调、参予的还是较积极主动,所以在教学中只要精心设计,一定会存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开学近一个月了,但由于班上的学生较多,加上学校没有分发每个学生小升初的毕业成绩,所以老师们对班上的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都还是在摸索阶段,也导致了课堂进度落后的情况。
以前的这个时候,我们的科学记数法早就上完了,但今年啊,直到昨天才上科学记数法,当老师讲完科学记数法的一般形式,并板书a*10的n次方后,进行了课堂练习:把,,写成科学记数法的形式.随机使三位同学至黑板上排序,余生一起练.结果黑板上的三位同学的就多的确这样的:=1.,=8.0,=7.的三次方,其他学生看到结果哄堂大笑……,这三同学,还不知道为什么……为此,我深入细致的和全班同学一起,详尽地评讲了发生的这些情况,总结了发生的问题,在哪里?进一步使同学们明晰科学记数法的通常形式.我想要同学们必须忘记了这文言的内容.课后,我在想,如果我了解班上的每一个学生的分班成绩,说不定,我不会去“关心”这些同学的学习情况,而是让他们“纯天然”的学习,今天进行了升入初中后的第一次月考,我希望这部分同学,在老师的一视同仁的教学状态下,取得好成绩,以此鼓励自己,也增强老师我教好你的信心!本节课的特点就是实际性弱、概括性弱、操作性弱,本教学设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展开了再加工,设计了适宜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
科学计数法的教学反思和总结
科学计数法是高中数学学习当中重要的一部分,它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到很多领域,如物理、化学、生物等等,而且在实际应用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我教授科学计数法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这一部分的内容存在一些困难和疑惑,所以我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反思和总结,希望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们掌握这一部分的知识。
我认为教师本身的素质和能力是教学工作的关键。
教师需要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我在上课时经常采用一些案例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们从实际应用中理解科学计数法的原理和应用。
另外,我还注重与学生们的互动交流,多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以便更好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我认为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们的兴趣和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
我会引导他们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互动测验等方式参与课堂教学,以增强他们对科学计数法的学习兴趣。
此外,我还会给学生们一些拓展性作业和实践性任务,让他们能够通过实际应用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我认为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关注学生们的心理健康和成长,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在教学当中,我们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点,给他们充足的关注和支持。
我们还要通过倾听他们的需求和感受,尽可能解决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这样能够大大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信心,让他们更好地掌握科学计数法这一知识点。
科学计数法作为高中数学的重要知识点,它不仅仅是在学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更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都存在的基本技能。
教师们要具备扎实的数学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在教学工作中精心组织与授课,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同时,我们还要注重培养学生们的兴趣和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成就感和喜悦,并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和成长,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们将科学计数法这一重要的知识点掌握并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
教学反思——《科学记数法》
教学反思——《科学记数法》
丁红梅
本节课一开始的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n
10的意义和规律的复习,使学生明白一些大于10的数也可以这样表示,但究竟该怎么表示,有什么规律?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这一难点,也使学生明白一个大于10的数可以表示成a×n
10的形式,其中1≤a<10,n是正整数。
2、在教学设计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小组讨论,师生中间的合作与交流,解决了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让每个学生都能从同伴的交流中获益,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动口能力和归纳能力。
3、书上的例题只有一题,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至于已经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它的原数是什么这种例题,以及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负数的例子,书上并没有出现,为此教学时增加补充例题,更进一步可以让学生理解指数n
与整数位的关系:n=整数位-1。
科学计数法教学反思
科学计数法教学反思
科学计数法是一种用于表示非常大或非常小的数字的表示方法。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在理解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和应用方面存在一
些困难。
因此,我对教学进行了反思,并总结了以下几点:
1. 强调科学计数法的实用性:科学计数法在科学、工程、金融等
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在教学中,我强调了科学计数法的实用性,让学
生了解到学习科学计数法的重要性。
2. 深入讲解科学计数法的概念:科学计数法的基本概念是将一个
数表示为一个基数和一个指数的形式。
在教学中,我深入讲解了科学
计数法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基数和指数的含义以及如何使用科学计数
法表示数字。
3. 练习科学计数法的转换:科学计数法的转换是学习科学计数法
的重要部分。
在教学中,我提供了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练习将数字转
换为科学计数法和将科学计数法转换为数字。
4. 结合实际应用:科学计数法在实际应用中非常广泛。
在教学中,我结合了一些实际应用,如表示星星的数量、表示原子的质量等,让
学生了解科学计数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5.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科学计数法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需要
学生花费时间和精力去理解。
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让他
们在课堂外寻找更多的练习和应用,加深对科学计数法的理解。
通过以上反思和总结,我相信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科学
计数法。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也会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科学记数法》教学反思
科学记数法教学反思引言科学记数法是数学中的一种重要的计数方法,它可以方便地表示非常大或非常小的数字。
在教学中,科学记数法的理解和应用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内容之一。
本文将对科学记数法的教学进行反思,并探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问题分析学生的困惑在科学记数法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通常存在以下困惑:1.不理解科学记数法的意义:学生往往觉得普通记数法已经可以表示所有的数字,不明白为什么还需要学习科学记数法。
2.难以掌握科学记数法的转化规则:学生对于科学记数法的转化规则掌握不牢固,常常混淆基数和指数部分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3.缺乏实际应用经验:学生只是停留在机械记忆的层面,缺乏将科学记数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的能力。
教学方法的不足通过观察和分析,我们发现教学方法上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讲解方式单一: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缺乏足够的互动和实践环节。
2.实例缺乏生动性:教材中的例题部分过于抽象,缺乏与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联系的情境。
3.知识点之间缺乏衔接:教学内容没有形成一个逻辑的体系,学生很难将所学的知识点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
解决方法引入实际问题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我们需要引入更多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将科学记数法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例如,可以通过与学生讨论国债的数字、宇宙中的星星数量等问题,引发学生对于科学记数法的思考和兴趣。
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让学生能够将科学记数法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或者实践任务,让学生在团队中解决实际问题,并使用科学记数法进行计算和表达。
多种教学方法结合教学方法应该多样化,既可以进行讲解,也可以进行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
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多媒体或者实物进行展示,提高学生的直观感受和理解。
知识点之间的衔接科学记数法的教学应该具有层次感,将不同的知识点有机地连接在一起。
在讲解过程中,可以采用归纳总结的方式,将基本概念和转化规则有机地组织起来,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科学计数法教案及反思[推荐五篇]
科学计数法教案及反思[推荐五篇]第一篇:科学计数法教案及反思科学计数法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了解科学记数法的意义2、能掌握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比较大的数一、能力目标:1、借助身边所熟悉的事物进一步体会、感受生活中的大数,增强数感,积累数学经验。
2、会用简便的方法——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有创意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实践,再与他人交流学习方法,并从中产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战胜困难的勇气。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
难点:正确掌握10n的特征,探索归纳出科学记数法中指数与整数位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自主交流——探索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1、提出问题师:上节课我们借助于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认识了100万有多大,下面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书写下面的数据:(用阿拉伯数字)(1)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中国人口约为1300000000人(2)太阳半径约为696000000米(3)地球离太阳约为150000000千米(4)光的速度约为300000000米/秒师:你想到了什么?(生:这些数太大了,不好记。
比100万都大。
这些数据读和写都比较困难…)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书写这些较大数据的科学的方法,(引出课题)师:现在我们不知道怎样写这些数简便,那我们寻求一下计算器的帮助。
计算器就算是容纳的数字再多,也得有个极限是吧?平时我们用的计算器最多能容纳多少位?生:8位或10位师:当计算器计算到大于8位或10位的数时,它是怎么显示的?你们试试看,你是怎样操作的?(学生自己操作,汇报结果。
老师写出最后形式,讲评后,举出课本上小明用计算器表示大数的方法。
最后计算器显示出1×的形式。
这一部分用课件展示)师:1×是小明通过怎样的运算得到的呢?(生:可能回答是1000经过两次平方得到的。
师:实际上就是1000的几次方?生:1000的4次方。
那么1×应该表示什么数?生:1000即1000000000000)师:计算器显示屏上的“12”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表示10的指数师:这里出现了指数的概念,我们曾经在‥哪一部分学到了指数?生:乘方运算师:先来回顾一下什么是乘方。
科学计数法教学反思
科学计数法教学反思科学计数法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在表示非常大或非常小的数时具有简洁、准确的优势。
在完成科学计数法的教学后,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深入的反思,以下是我的一些思考和总结。
在教学设计方面,我首先明确了教学目标,即让学生理解科学计数法的概念、掌握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进行科学计数法与原数的相互转换。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在导入环节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大数,如地球的半径、太阳的质量等,引发学生对于如何简洁表示这些数的思考,从而引出科学计数法的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实例详细讲解了科学计数法的表示形式,即a×10^n 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 a 和 n 的确定方法,我通过一系列的练习让学生进行巩固。
例如,给出一个数 56000000,让学生将其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先确定 a 的值为 56,然后数出原数的整数位数,从而确定 n 的值为7。
然而,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部分学生对于确定 n 的值存在困难,容易出现错误。
这可能是因为我在讲解 n 的确定方法时,没有给予足够的实例和练习,导致学生理解不够深入。
还有一些学生在科学计数法与原数的相互转换中,容易忽略小数点的移动方向和位数,导致计算错误。
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做出以下改进。
首先,在讲解 n 的确定方法时,要增加更多的实例和练习,让学生通过反复练习加深理解。
例如,可以设计一些数字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快速确定 n 的值,提高他们的反应能力和准确性。
其次,在讲解科学计数法与原数的相互转换时,要强调小数点的移动规律,并且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多次练习,及时纠正错误。
在教学方法上,我主要采用了讲授法和练习法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讲授让学生理解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和方法,然后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但是,这种方法可能会让学生感到枯燥,缺乏主动性。
《科学记数法》教学反思
《科学记数法》教学反思本节课一开始的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10的n次幂的意义和规律的复习,使学生明白一些大于10的数也可以这样表示,但究竟该怎么表示,有什么规律?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这一难点,也使学生明白一个大于10的数可以表示成 a×10 n的形式,其中1≤a<10,n是正整数。
在教学设计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小组讨论,师生中间的合作与交流,解决了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让每个学生都能从同伴的交流中获益,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动口能力和归纳能力。
但书上的例题只有一题,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至于已经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它的原数是什么,这种例题,书上并没有出现,为此教学时增加补充例题,更进一步可以让学生理解指数n与整数位的关系:n=整数位-1 。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建立在“学生是数学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教育理念上的。
通过借鉴杜郎口的“三三六”教学模式,实现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学生教学生,学生练学生。
首先,是预习。
这是一节课能否成功的关键。
杜郎口的“没有预习的课不上,预习不充分的课不上”,因此,我提前下发学案,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预习。
并提前分配好每个小组的任务。
让负责讲解的学生先试着讲一讲,并给与一定的指导。
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可以提高课堂效率。
这节课,首先我利用让学生试着读。
写比较大的数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不仅使学生感受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迫切需要,同时还利用现实背景向学生介绍不同方面的知识。
在学习活动中我按照“引出问题、探索新知——感受应用、领悟新知——巩固提高、体验成功”的模式展开,让学生主动思考、讨论、交流和反思。
教师密切注意学生在活动中所表现的态度,协助有困难的小组,重点评价学生参与活动程度以及与同伴的合作交流情况。
让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逐步对数学产生积极的情感与态度,从中悟出一些对做人和生活有帮助的道理。
科学计数法的教学反思与改进
科学计数法是数学中的一种重要表达方式,它可以用简单的方式表示很大或很小的数字,并且便于计算。
在高中数学教育中,科学计数法常常作为基础内容出现。
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对于科学计数法的掌握程度不够,而这也主要来源于教学方法的不到位。
因此,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科学计数法的教学反思与改进进行探讨。
一、初步梳理教学思路,认真把握重点难点教学之前,首先应该明确科学计数法所包含的知识点,什么是科学计数法,为什么需要科学计数法,科学计数法的分类以及运用科学计数法进行计算等等。
只有清晰和深入地理解了科学计数法的内涵,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进一步更深层次的认识和体会。
在认真研究教材内容之后,应该确定科学计数法的重点难点,这也是教学改进的关键。
例如,有一道题目:“1.02 x 10⁸可以化为多少个以 10⁴为基数的指数形式?”,对于这道题目,我们首先要教会学生如何确定科学计数法的基数和指数,如何将一个数字用指数形式表示。
我们要让学生掌握一些特殊情况下,科学计数法的指数如何表示,如何利用科学计数法化简算式等等。
只有把握好了教学重点,才能高效地开展教学工作。
二、灵活运用课堂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只通过简单讲解和板书的方式来让学生掌握科学计数法,有时需要我们在课堂上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教学效果。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实例演示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和运用,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问题来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可以引导学生在团队合作中解决难题等等。
此外,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向学生展示科学计数法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讲解科学计数法的应用领域和广泛用途。
三、注重教学实践中的个性化和差异化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和差异化学习,否则就无法实现真正的教学效果,即使教学内容再精彩,也难以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点。
对于这一点,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例如:针对学生的不同知识水平,设置不同难度的练习题或任务;为学生提供不同形式的学习资源,如阅读材料、视频课件等等;引导学生针对自己的弱点进行集中攻克,并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等等。
科学记数法教学反思
科学记数法教学反思小数用科学计数法怎么表示科学计数法:a×10的n次幂的形式。
将一个数字表示成(a×10的n次幂的形式),其中1≤|a|,n表示整数,这种记数方法叫科学记数法。
如:0.000000000000785=7.85×10的负13次方扩展资料:基本运算数字很大的数,一般我们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例如6230000000000;我们可以用6.23×10^12表示,而它含义是什么呢从直面上看是将数字6.23中6后面的小数点向右移去12位。
若将6.23×10^12写成6.23E12,即代表将数字6.23中6后面的小数点向右移去12位,在记数中如1.3×10^4+4×10^4=7×10^4可以写成3E4+4E4=7E4即aEc+bEc=(a+b)Ec(1)2.4×10^4-7×10^4=-3×10^4可以写成4E4-7E4=-3E4即aEc-bEc=(a-b)Ec(2)3.3000000×600000=18000000000003e6*6e5=1.8e12即aEM×bEN=abE(M+N)(3)4.-60000÷3000=-206E4÷3E3=-2E1即aEM÷bEN=a\/bE(M-N)(4)5.有关的一些推导(aEc)^2=(aEc)(aEc)=a^2E2c(aEc)^3=(aEc)(aEc)(aEc)=a^3E3c(aEc)^n=a^nEnca×10^logb=abaElogb=ab速写法对于10的指数大于0的情形,数出“除了第一位以外的数位”的个数,即代表0的个数。
如1800000000000,除最高位1外尚有12位,故科学记数法写作1.8×10^12或1.8E12。
10的指数小于0的情形,数出“非有效零的总数(第一个非零数字前的所有零的总数)”如0.00934593,第一位非零数字(有效数字)9前面有3个零,科学记数法写作9.34593*10^-3或9.34593E-3。
七年级上册数学《科学记数法》教学反思
七年级上册数学《科学记数法》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建立在“学生是数学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教育理念上的。
教师力图通过情景创设使新课程成为数学活动的场所,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渗透德育,学会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生动活泼地、自主地、富有个性的学习,争取学生的知识技能得到全面发展。
当然课堂教学是生成的课堂,我们只能在教学中去善于捕捉课堂信息,作出灵活的选择,才能真正地达到课堂的高效,也真正地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在教学中,有部分学生对科学记数法理解不透,对表达方式有些混淆,不严格按书写规律进行。
需注意的几个问题:(1)注意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思维效率。
(2)针对学生的盲区,出相应的练习巩固。
在今后的教学中,及时找出课堂上出现的共性问题,利用辅导课上及时纠正,然后做针对性练习来巩固盲区,强化课堂薄弱环节,使课堂走向优质高效化。
科学计数法教学反思简短3篇
科学计数法教学反思简短3篇教师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各类高素质或实用人才,教案体现了教师对教学任务的想法,教案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内容, 达到学习目标,你是不是在准备写一篇教案呢?你可以读一下编辑整理的科学计数法教学反思简短,强烈建议你能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科学计数法教学反思简短篇11、本节课一开始通过的意义和规律的复习,使学生明白一些大于10的数也可以这样表示,但究竟该怎么表示,有什么规律?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这一难点,也使学生明白一点大于10的数可以表示成a×的形式,其中1a2、在教学设计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小组讨论,师生间的合作与交流,解决了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让每个学生能从同伴的交流中获益,同进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动口能力和归纳能力。
3、书的例题只有一题,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至于已经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它的原数是什么这种例题,书上并没有出现,为此教学时增加补充例题,更进一步地让学理解指数n与整数位的关系:n=整数位-1。
4、数感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出学生能力的生成点,数感的养成也是一样,让学生通过观察、计算、演练进一步体会数感。
科学计数法教学反思简短篇2本节课三大目标:负指数幂的科学计数法,单位换算以及含用科学计数法表示的数的计算。
对于第一个内容让大家去自学,我板书自学提纲,让同学们针对如何快速按照科学计数法表示一个数提出自己方法。
为了思考目标明确,给孩子们指明书上的三个例子是思考的材料,同时也给同学们一个相互交流的时间,这个交流是为了让孩子们能在我讲解之前就能找到方法。
然后依据例题讲解单位换算,通过该例题能让孩子们对于“纳米”有一个基本的概念,同时补充讲解物理中密度单位换算。
最后为了能顺利通过课堂检测,选取一个练习补充讲解。
这节课内容相对简单,所以学习起来比较轻松,同学们经过讨论基本能认同一种快速写出科学计数法表示的方法,而且还不同于课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计数法》的教学反思(3篇)
《科学计数法》的教学反思第一篇:
本节课三大目标:负指数幂的科学计数法,单位换算以及含用科学计数法表示的数的计算。
对于第一个内容让大家去自学,我板书自学提纲,让同学们针对如何快速按照科学计数法表示一个数提出自己方法。
为了思考目标明确,给孩子们指明书上的三个例子是思考的材料,同时也给同学们一个相互交流的时间,这个交流是为了让孩子们能在我讲解之前就能找方法。
然后依据例题讲解单位换算,通过该例题能让孩子们对于“纳米”有一个基本的概念,同时补充讲解物理中密度单位换算。
最后为了能顺利通过课堂检测,选取一个练习补充讲解。
这节课内容相对简单,所以学习起来比较轻松,同学们经过讨论基本能认同一种快速写出科学计数法表示的方法,而且还不同于课本。
对于懿嘉和珊珊提出的方法我给予鼓励,表扬,任何时候孩子们所回答的.每一个问题要给及时中肯的回应,以此鼓励孩子能大胆的想象,思考回答老师的问题。
对于纳米的解释,相对也比较成功,这是提前精心备课的结果。
但我在想一个问题:能否把机会给孩子们来讲呢?这可能有难度。
而且这一块内容不是考试重点,如何能更好的处理呢?
孩子们下课后来主动问我的一些问题可以看出:如何去处理分式的负数次幂的计算问题,还需要加强。
《科学计数法》的教学反思第二篇:
本节课的特点是实际性强、归纳性强、操作性强,本教学设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了再加工,设计了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
设计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讨论、交流等活动。
为了创设情境,教学设计一开始先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用一个很常见的实际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气氛中去发现问题。
二是在学生的第一次讨论之后,设计了一个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的意义及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在知识的引入及传授方面,努力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体现《标准》的理念,把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变为主动探究发现的过程,使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在每一位学生各自的体验和自主学习中逐渐展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但学会了怎样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还体会了数学发现有时会源于一个人的好奇心,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科学计数法》的教学反思第三篇:
1、本节课一开始通过的意义和规律的复习,使学生明白一些大于10的数也可以这样表示,但究竟该怎么表示,有什么规律?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这一难点,也使学生明白一点大于10的数可以表示成a×的形式,其中1a<10,
n是正整数。
2、在教学设计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小组讨论,师生间的合作与交流,解决了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让每个学生能从同伴的交流中获益,同进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动口能力和归纳能力。
3、书的例题只有一题,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至于已经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它的原数是什么这种例题,书上并没有出现,为此教学时增加补充例题,更进一步地让学理解指数n与整数位的关系:n=整数位-1。
4、数感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出学生能力的生成点,数感的养成也是一样,让学生通过观察、计算、演练进一步体会数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