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1)

合集下载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斜)讲解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斜)讲解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斜)讲解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设计是一门重要的课程,主要涉及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机械设计所需的各种工具和技能。

本文将介绍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说明书和相关要求。

1. 设计要求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其机械设计的能力。

设计要求如下:(1)能够熟练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能够根据设计要求,采用合适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完成机械设计任务;(3)能够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机械零件的三维建模、装配和绘图操作;(4)能够对机械零件进行强度分析和优化设计。

2. 设计内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机械零件的设计、三维建模、装配和绘图等方面。

设计内容如下:(1)选择一种常见的机械零件,对其进行设计和分析;(2)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三维建模、装配和绘图;(3)进行强度分析和优化设计。

3. 设计流程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流程一般分为五个步骤,分别是明确设计目标、进行设计、进行三维建模和绘图、进行强度分析和优化设计、编写设计说明书。

(1)明确设计目标:根据设计要求确定设计目标和设计任务。

(2)进行设计:采用合适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完成机械零件的设计。

(3)进行三维建模和绘图: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机械零件的三维建模和绘图操作。

(4)进行强度分析和优化设计:对机械零件进行强度分析和优化设计,确保设计结果满足强度要求。

(5)编写设计说明书:根据要求编写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包括设计目标、设计思路、计算和分析结果、图纸和绘图等内容。

4. 设计注意事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设计时需要考虑机械零件的使用环境和工作条件,确保设计结果能够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2)进行三维建模和装配时需要注意构造的合理性和正确性,确保装配正确。

(3)进行强度分析和优化设计时需要考虑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零件的实际受力情况,确保设计结果满足强度要求。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你好,本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设计说明书旨在帮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通过实践操作来提高机械设计的实际操作能力。

以下是本次课程设计说明书的具体内容。

1. 设计背景机械设计是机械制造的基础和核心,它涵盖了多个学科的知识,如力学、材料科学、机电一体化等等。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本次课程将设计一款手动搬运车。

2. 设计要求手动搬运车需要具备以下功能:(1)能够承载适当重量的物品,最大承载重量为50kg;(2)移动方便,并具备一定的悬挂功能,以便于在狭小的空间内进行工作;(3)整体设计美观、结构牢固,方便日常维护。

3. 设计思路根据设计要求,我们需要设计一款手动搬运车,使其具备承载重物的能力,并且能够方便地移动和悬挂。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车架设计:车架需要具备结构牢固、整体稳定的特点,同时应尽可能减少自重。

我们可以采用高强度材料进行车架设计,并进行适当的加强和固定。

(2)轮轴设计:车轮需要具备耐磨、承载重力大、防滑等特点,同时需要设计合适的轴承和悬挂机构,以便于在狭小空间内进行操作。

(3)推拉手柄设计:手动搬运车需要具备方便推拉的设计,我们可以设计合适高度和角度的拉杆,采用皮革或抗滑橡胶等材料包裹,以提高操作的舒适度。

4. 设计步骤(1)车架设计:首先,我们需要绘制手动搬运车的草图,并确定车架的结构、尺寸以及车架材料。

然后,根据草图进行CAD绘图,进行车架的三维模型设计,最后进行车架的加强和固定设计。

(2)轮轴设计:根据手动搬运车的承载重量和移动条件确定车轮的材料、规格及型号。

然后进行轮轴承受力分析,并针对力学问题进行调整。

最后设计合适的轮轴直径和悬挂机构。

(3)拉杆设计:根据手动搬运车的人体工学和操作要求,确定拉杆的高度和角度,然后进行拉杆材料、形状、大小和表面设计,并进行组装和调试。

5. 设计成果最终的手动搬运车需要符合以下要求:(1)具备50kg的承载能力;(2)能够在狭小空间内进行悬挂和操作;(3)整体设计美观、结构牢固、操作舒适。

机械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
添加项标题
要求:内容准确、完整、清晰,语言通俗易懂,图文并茂,便于用户理解和操作。
添加项标题
结构:包括封面、目录、前言、正文、附录、参考文献等部分。
添加项标题
正文:包括机械系统的功能、结构、工作原理、操作方法、维护保养、故障排除等内容。
添加项标题
图文:包括机械系统的结构图、原理图、操作流程图、维护保养图等。
格式规范:遵循统一的格式规范,如字体、字号、颜色等,使文档更加专业和美观
课程设计总结与展望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不足之处:缺乏实践经验,需要更多的实践操作来提高设计能力
收获:掌握了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收获:了解了机械设计的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拓宽了知识面
不足之处:对机械设计的某些方面理解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学习和研究
方案评估: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估,包括成本、性能、可靠性等
方案实施:按照优化后的设计方案,进行系统制造、安装、调试等
流程:需求分析、方案设计、方案评估、方案优化、方案实施
方案优化:根据评估结果,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提高系统性能
工作原理:机械系统通过机械部件的相互作用,实现能量的转换和传递,完成特定的功能。
功能分析:机械系统具有动力、传动、控制、执行等功能,能够实现对物体的移动、旋转、升降等操作。
设计原则:机械系统的设计应遵循可靠性、经济性、安全性、环保性等原则,以满足实际需求。
设计方法:机械系统的设计通常采用系统分析、结构设计、仿真验证等方法,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机械零件设计
添加标题
设计流程:需求分析、方案设计、详细设计、制造工艺设计、试验验证
实施教学活动: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教学活动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

计算计算内容计算结果项目(一)、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设计带式运输机的传动装置,其工作条件是:1.鼓轮直径D=420mm2.传送带运行速度v=0.9m/s3.鼓轮上的圆周力F=3.3KN4.工作年限10年每天8小时5.小批生产参考方案:电动机→V带传动→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工作机(鼓轮带动运输带)图(1)传动方案示意图1——电动机 2——V带传动 3——展开式双级齿轮减速器4——链传动 5—连轴器 6——滚筒传送带(二)设计任务:设计一带式运输机的传动装置,按照给定的传动方案:1.选择适当的原动机2.设计计算传动零件(带、齿轮及选择联轴器)3.设计计算部分支承零件和连接件4.完成减速器设计装配图一张,零件图一张379(1)高速轴的设计k为齿轮与内壁的距离k=10mm c为保证滚动轴承放入想以内c=5mm 初取轴承宽度n1=20mm n2=24mm n3=24mma. 确定各轴段长度L1=20mmL2=15mmL3=45mmL4=126mmL5=20mmL6=36mmL7=48mm(带)则轴承跨距为L= L1+ L2+L3+L4+L5=20+15+45+126+20采用齿轮轴结构轴的材料采用45号钢调质处理轴的受力分析如图轴的受力分析简图,弯矩扭矩图轴的受力计算水平面受力计算垂直面的受力计算L AB=L=236mmL AC=n12+c+k+22.5=10+5+10+22.5L BC=L AB−L AC=236−47.5L BD=L6+L7=36+48a 计算齿轮的啮合力F t0=2000T0d∅=2000×30.7732F t1=2000T1d1=2000×47.5142.151F r1=F t1tanαcos18。

22ˊ52〞=2254.28tan20cos18。

22ˊ52〞F a1=F t1tanβ=2254.28×tan18。

22ˊ52〞b 求水平面内的支承反力,做水平面内的弯矩图R AX=F t1L BCL AB=2254.28188.5236R BX=F t1−R AX=2254.28−1800.56M CX=R AX L AC=1800.56×47.5c求轴在垂直面内的支反力,做垂直面的弯矩图R AY=F r1L BC−L BD F t0+F a1d12L AD=864.60×188.5−1923.13×84+749.07×42.R BY=F r1−R AY+F t0=864.60−72.97+1923.13M CY+=R AY L AC−F a1d12=72.97×47.5-749.07×42.1512L AC=47.5mmL BC=188.5mmL BD=84mmF t0=1923.13NF t1=864.60NF r1=2254.28NF a1=749.07NR AX=1800.56NR BX=453.72NM CX=85526.6N·mmR AY=72.97NR BY=2714.76NM CY+=-12320.95N·mm11M CY−=R BY L BC +F a1d 12+F t0L CD=2714.76×188.5+749.07×42.1512+1923.13×272.5M B =F a1d 12−F t0L BD =749.07×42.1512−1923.13×84 d 求支承反力,做轴的合成弯矩,转矩R A =√R AX 2+R AY 22=√1800.562+72.9722 R B =√R BX 2+R BY 22=√453.722+2714.7622M C+=√M CX 2+M CY+22=√.62+(−12320.95)2 M C−=√M CX 2+M CY−22=√.62+.212M B =-.90 N ·mm T= N ·mm 轴的初步计算 轴的材料为45号调质钢σb =650MPa,[σ−1]=58.7Mpa α=0.6 危险截面C 带入数据计算 d ≥√10√M 2+∂T 22[σ]3=√√.512+(0.6×)258.7根据经验公式 d e =(0.8~1.2)d m =(0.8~1.2)×32参考带轮标准轴孔直径,取减速器高速端的轴端直径d e =32mmb.确定各轴段直径d1=45mmd2=52mm (根据滚动轴承)d3=60mm(根据危险截面的最小直径)d4=52mmmmd5=45mmd6=38mmd7=32mm(3) 中间轴尺寸中速轴简图轴各段的大致长度轴的受力分析,弯矩,扭矩轴在各平面受力计算b.确定各轴段长度L1=39mmL2=45mmL3=10mmL4=111mmL5=39mm支承跨距为轴的受力分析如图LAB=L= L=2(c+k)+45+10+101+n2=2(5+10)+45+101+24LAC=c+k+45+242=5+10+45+242LBC= LAB- LAC=200-49.5LBD= c+k+101+242=5+10+101+242计算齿轮啮合力F t2=2000T2d2=2000×165.96151.423F r2=F t2tanαcosβ=2192.01tan20cos18。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设计学院:机电工程系专业班级:机电10-5学号:学生:指导老师: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教务处2011年12月23日《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评阅书摘要本论文主要内容是进行一级圆柱直齿轮的设计计算,并运用《AUTOCAD》软件进行绘图,因此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综合实践环节,也是一次全面的、规范的实践训练。

通过这次训练,使我们在众多方面得到了锻炼和培养。

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培养了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设计思想,训练了综合运用机械设计课程和其他相关课程的基础理论并结合生产实际进行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巩固、深化和扩展了相关机械设计方面的知识。

(2)通过对通用机械零件、常用机械传动或简单机械的设计,使我们掌握了一般机械设计的程序和方法,树立正确的工程设计思想,培养独立、全面、科学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3)另外培养了我们查阅和使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及相关技术资料的能力以及计算、绘图数据处理、计算机辅助设计方面的能力。

(4)加强了我们对Office软件中Word功能的认识和运用。

关键词:减速器轴承齿轮目录摘要....................................................................................................... I II 目录 . (1)1设计任务 (3)1.1课程工作 (3)3)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约4000字。

(3)1.2对设计图纸的要求: (3)1.3对设计说明书的要求: (3)1.4设计目的和任务 (3)2 传动系统方案的拟定 (5)2.1工作环境; (5)2.2原始数据; (5)2.3设计结构简图 (5)2.4拟定传动方案 (5)2.5选择电动机 (6)2.6计算传动装置总传动比 (7)2.7各轴转速 (8)2.8各轴输入功率 (8)2.9各轴转矩 (8)3.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9)3.1齿轮 (9)3.2轴 (12)4减速器箱体及附件的结构设计和选择 (18)总结 (20)参考文献 (21)1设计任务1.1 课程工作:1)减速器装配图1张(A0或A1图纸);2)零件图2~3张(A3图纸)3)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约4000字。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计算说明书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计算说明书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1经过两周的奋战我们的课程设计终于完成,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我学到得不仅是专业的知识,还有的是如何进行团队的合作,因为任何一个作品都不可能由单独某一个人来完成,它必然是团队成员的细致分工完成某一小部分,然后在将所有的部分紧密的结合起来,并认真调试它们之间的运动关系之后形成一个完美的作品。

这次课程设计,由于理论知识的不足,再加上平时没有什么设计经验,一开始的时候有些手忙脚乱,不知从何入手。

在设计过程中,我通过查阅大量有关资料,与同学交流经验和自学,并向老师请教等方式,使自己学到不少知识,也经历不少艰辛,但收获同样巨大。

在整个设计中我懂得许多东西,树立对自己工作能力的信心,相信会对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而且大大提高动手的.能力,使我充分体会到在创造过程中探索的艰难和成功时的喜悦虽然这个设计做的可能不太好,但是在设计过程中所学到的东西是这次课程设计的最大收获和财富,使我终身受益。

在这次课程设计中也使我们的同学关系更进一步,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有什么不懂的大家在一起商量,听听不同的看法对我们更好的理解知识,所以在这里非常感谢帮助我的同学。

在这种相互协调合作的过程中,口角的斗争在所难免,关键是我们如何的处理遇到的分歧,而不是一味的计较和埋怨。

这不仅仅是在类似于这样的协调当中,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需要我们有这样的处理能力,面对分歧大家要消除误解,相互理解,增进解,达到谅解。

也许很多问题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复杂,关键还是看我们的心态,那种处理和解决分歧的心态,因为我们的出发点都是一致的。

经过这次课程设计我们学到很多课本上没有的东西,它对我们今后的生活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这次的课程设计不仅仅有汗水和艰辛,更的是苦后的甘甜。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2紧张而辛苦的两周课程设计结束了。

当我快要完成设计的时候感觉全身心舒畅,眼前豁然开朗。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 完整版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  完整版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中的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2009-2010学年第3学期
学院:工学院
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
学生姓名:龙绪安
学号:08328030
起至日期:2010-7-13至2010-8-1
指导教师:高群
目录
A
课程设计任务书 (2)
B
计算过程及计算说明 (5)
一、传动方案拟定 (5)
二、电动机的选择 (5)
三、运动参数的计算 (6)
四、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 (6)
五、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7)
六、轴的设计计算 (8)
七、滚动轴承的选择计算 (10)
八、键的选择计算 (10)
九、联轴器的选择 (11)
十、润滑油及润滑方式的选择 (11)
十一、箱体设计 (11)
十二、总结 (12)
十三、参考文献 (12)
C
老师批点 (13)。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文)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文)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文)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一、课程设计目的和意义。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机械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的机械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将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实际设计能力,为将来从事机械设计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内容。

1. 课程设计主题,设计一个具体的机械产品或零部件,要求包括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工艺制造等方面。

2. 设计要求,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机械设计理论和知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设计,考虑产品的功能性、可靠性、经济性等因素。

3. 设计步骤,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设计、详细设计、制图和工艺分析等环节。

4. 设计报告,学生需要撰写完整的设计报告,包括设计依据、设计过程、设计结果和分析等内容。

三、课程设计流程。

1. 课程设计立项,确定课程设计题目、要求和流程,指导学生进行课程设计。

2. 学生选题,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专业方向选择设计题目,并向指导老师提交选题申请。

3. 中期检查,指导老师对学生的设计方案进行中期检查,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4. 设计完成,学生完成设计并撰写设计报告。

5. 最终评定,老师对学生的设计成果进行评定,并给予成绩和评价。

四、课程设计评价标准。

1. 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创新性。

2. 设计报告的完整性和规范性。

3. 设计成果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4. 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的表现和态度。

五、课程设计要求。

1. 学生要熟练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 学生要具备一定的工程制图和计算能力。

3. 学生要注重团队合作和创新意识。

4. 学生要按时完成设计任务,并保质保量地完成设计报告。

六、课程设计的意义和影响。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机械工程专业的一项重要实践环节,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将提高自身的设计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本课程设计也是对学生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的一次考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

工艺规程设计1.1 有关零件的结构分析和功用1.1.1 零件的功用题目所给定的零件是拨叉。

它位于车窗变速结构中,主要起换挡作用。

通过拨叉的拨动使车床滑移齿轮与不同齿轮啮合从而达到要求的主轴转速。

1.1.2 零件的结构分析零件的加工表面,现分述如下: 1. 钻预制孔Φ18、Φ142. 粗、精铣上端面,使粗糙度达到Ra6.3μm3. 粗精铣低槽Φ18H11,使粗糙度达到Ra3.2μm4. 钻2-M8通孔、并攻丝,钻1-Φ5通孔5. 拉内花键Φ25H7,使粗糙度达到Ra3.2μm6. 去毛刺,清洁7. 检验1.2 课题(提供的技术资料) 1.2.1 技术资料设计图纸一张、《机械加工工艺手册》等。

1.3 毛坯的种类常见的毛坯主要有以下几种:1、铸件,2、型材,3、锻件,4、焊接件,5、其他毛坯1.3.1 确定毛坯的种类确定零件材料为HT200,毛坯为铸件1.4 定位基准的选择原则1.4.1 粗基准的选择原则当零件有不加工表面时,则应以这些不加工表面作粗基准;若零件有若干个 不加工表面时,则应以与加工表面要求相对位置精度较高的不加工表面做粗基准,底面作粗基准,底面以三个支承钉为主要定位面以消除z y x 、、三个自由度,再用一块条形支承板定位以消除z y 、两个自由度,最后用一个卡紧装置以消除x 自由度达到完全定位。

1.4.2精基准的选择原则精基准的选则主要应该考虑基准重合的问题。

当设计基准与工序基准不重合时,应该进行尺寸换算。

1.5 工艺规程的拟定制定工艺路线的出发点,应当是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

在生产纲领已确定为大批生产的条件下,可以采用外能机床配以专用工夹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

除此以外,还应该考虑经济效果,以便降低生产成本。

1.5.1制定工艺规程的原则(1)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可靠地达到产品图纸所提供出的全部技术条件,并尽量提高生产率和降低消耗;(2)尽量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使其有良好的工作条件;(3)在充分利用现有生产条件的基础上,采用国内外先进工艺技术;(4)工艺规程应正确、完整、统一、清晰;(5)工艺规程应规范、标准,其幅面、格式与填写方法以及所用的术语、符号、代号等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6)工艺规程中的计量单位应全部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1. 引言机械制造是工程领域中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的机械制造相关知识和技能。

本课程设计说明书旨在对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进行详细说明,包括课程设计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等方面的内容,以便于教师和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明确目标、合理布局和有效实施。

2. 课程设计目标本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设计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学生对机械制造基础理论和技能的掌握;2.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包括机床操作和零件加工;3.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增强团队协作意识;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5.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

3. 课程设计内容3.1 理论学习本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包括以下理论学习内容:•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加工原理与技术•机械设备与工装设计•数控技术与应用3.2 实践操作本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包括以下实践操作内容:•机床操作实习•零件加工实验•数控编程与加工实践本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

具体教学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讲授:通过课堂讲授,向学生传授机械制造的基础理论知识;2.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参与机床操作和零件加工,掌握实践技能;3.课程设计:通过设计机械制造相关的课程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4.讨论与交流:通过小组讨论、互动交流等形式,增强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本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采用多元化评价方法,以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提升。

评价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2.实验报告:评价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实验结果分析能力;3.课程设计评价:评价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4.学习表现与参与度: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参与度。

6. 课程设计进度安排模块学时安排理论学习模块15学时实践操作模块20学时课程设计与评价10学时7. 参考教材与资源•教材:《机械制造基础》作者:XX•实验指导书:《机床操作与零件加工实验指导》作者:XX•数控教程:《数控编程与加工技术教程》作者:XX8. 总结通过本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旨在培养学生的机械制造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能力。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一)指导书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一)指导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姓名班级学号时间年月指导教师第一章概论一.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继机械原理课程的课堂理论教学之后,面向学生设置的一项实践性教学环节。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以机械制图、数学、物理、理论力学、金属工艺学、计算机语言等先修课和金工实习为基础,在机械原理课程所探讨的常用机构的分析、综合基本理论方法指导下,采取教师引导与学生个人独立思考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整部机器的运动和动力学设计的训练,以期达到下述几项主要目的:1)初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各学科理论,进行机器工作原理设计,机构选型和机器总体设计的能力。

2)提高学生在机构的分析与综合方面的熟练程度。

3)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辅助机械设计的能力。

4)让学生接触机械设计方面的感性知识,使他们对机械设计的一般过程和步骤有初步的了解。

5)提高学生计算、绘图、使用技术资料和计算机的熟练程度;锻炼他们独立工作,了解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内容和方法1.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内容为培养具有独立设计能力的人才创造条件,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内容应包括:机械传动方案的选择与设计;机械的运动分析与设计;机械的动力分析与设计三个方面,所以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选题应当注意到:一定程度的综合性和完整性——应包括三种基本机构(如连杆机械、凸轮机构、齿轮机构)的分析与综合;一定程度的自动化——应具有多个执行机构的运动配合关系,包括运动循环图的分析与设计;一定程度的深度和广度——应较全面而综合地应用机械原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使学生在机械设计技术工作的适应能力和开发创造能力方面受到初步实践性的训练。

2.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方法课程设计的方法原则上可分为两大类:(1)图解法运用基本理论中的基本关系式,用图解的方法将其结果确定出来,并清晰地以线图的形式表现在图纸上,有直观、简单、可检查解析计算正确与否等特点,对于简单机构的分析与综合问题,其优点更为明显。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案例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案例

课程设计说明书例一CA6140车床拨叉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序言大三第二学期我们进行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的学习,并且在大二第一学期也进行过金工实习。

为了巩固所学知识,在我们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进行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作为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我们进行了本次课程设计。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了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了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通过认真查阅资料,切实地锻炼了我们自我学习的能力。

另外,在设计过程中,经过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同学们的热心帮助,我顺利完成了本次设计任务。

由于能力所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

一、零件的分析(一)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的零件是CA6140车床的拨叉。

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档作用,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操作者的要求工作,获得所需的速度和扭矩。

零件上方的Φ20孔与操纵机构相连,而下方的Φ50半孔则是用于与所控制多联齿轮的槽接触。

通过施加在上方的力拨动下方的齿轮移动变速。

为了加工中定位方便,两件零件铸为一体,加工时分开。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零件的材料为HT200,灰铸铁生产工艺简单,铸造性能优良,但塑性较差、脆性高,切削性能良好。

以下是拨叉需要加工的表面以及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要求:1)小头孔Φ20以及与此孔相通的Φ8的锥孔、M6螺纹孔2)大头半圆孔Φ503)拨叉底面、小头孔端面、大头半圆孔端面,大头半圆孔两端面与小头孔中心线的垂直度误差为0.07mm,小头孔上端面与其中心线的垂直度误差为0.05mm。

由上面分析可知,可以粗加工拨叉下端面,然后以此作为基准采用专用夹具进行加工,并且保证位置精度要求。

再根据各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及机床所能达到的位置精度,并且此拨叉零件没有复杂的加工曲面,所以根据上述技术要求采用常规的加工工艺均可保证。

(三)确定生产类型(略)二、确定毛坯1、确定毛坯种类:零件材料为HT200。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1)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1)
页)。 ➢ (3)传动方案的拟定及说明(传动方案简图,
分析、论证)。 ➢ (4)电动机的选择。 ➢ (5)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 (6)齿轮、带轮、链轮、蜗杆等传动件的设
计计算。 ➢ (7)轴的设计计算。 ➢ (8)滚动轴承的选择及计算。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1)
➢ (9)键联接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 (10)联轴器的选择。 ➢ (11)减速器附件的选择。 ➢ (12)润滑与密封(润滑与密封方式的选择、润
五、任务
减速器装配图1张(A1#图纸),比例自 定;附草图1张(用坐标纸画);
零件工作图2张,传动零件、轴或机体 等(A3#图纸), 比例自定;
设计说明书1份(大约20页)采用统一 的说明书用纸。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1)
一)、图纸要求
(1)装配草图(2号坐标纸、手绘,要求有尺寸设计 痕迹) (2)装配图要求: a、一般要求用计算机绘图,打印1号或0号 b、确有困难可采用图板手工绘制一张 c、结构设计内容与计算内容对应; d、尺寸标注(外形、特性、安装、配合)全面; e、标题栏内容全面(零部件数及编号等); f、技术要求合理,符合机械制图规范。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1)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1)
(3)零件图若干
a、 最好用计算机绘图,一般打印A3图; b、 结构设计内容与计算内容及装配图对应; c、 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等标注全面; d、 齿轮零件图应有啮合特性表 e、 标题栏内容全面(材料、数量、重量等); f、 技术要求合理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1)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1)
第一次布置内容
一.课程设计目的、内容和任务
二.课程设计准备工作
三.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设计题⽬:年产量为10000件的拨叉的机械加⼯⼯艺规程及典型夹具设计学院: ******************专业: ****************年级: 101班学⽣姓名: ***指导教师: ***⽇期: 2013.7.1~2013.7.12教务处制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院***************** 专业 2010 年级学⽣姓名: ***课程设计题⽬:年产量为10000件的拨叉的机械加⼯⼯艺规程及典型夹具设计课程设计主要内容:1、绘制拨叉零件的零件图和⽑坯图。

2、设计拨叉零件的机械加⼯⼯艺规程,并填写:1)整个零件的机械加⼯⼯艺过程卡;2)整个零件关键⼯序的机械加⼯⼯序卡。

3、以⼩组为单位设计某⼯序的夹具⼀套,绘出总装图。

4、编写设计说明书。

设计指导教师(签字):教学基层组织负责⼈(签字):年⽉⽇⼀、摘要此次,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年产量为10000件的拨叉的机械加⼯⼯艺规程及典型夹具的设计。

要求在设计中能初步的学会综合应⽤以前所学的课程,并利⽤图书馆资源查找⾃⼰所需的相关内容。

通过此次课程设计应能达到以下要求:1、能熟练地运⽤机械制造⼯艺学的基本理论和夹具设计原理,准确的解决⼀个零件在加⼯中的定位,夹紧及其⼯艺规程的制定。

2、通过对某⼀道⼯序的加⼯数据的查询与计算,学会解决加⼯过程中某⼯序所需的⼯艺参数。

3、通过对某⼀道⼯序的夹具设计,学会⼯艺装备设计的⼀般办法,提⾼⾃⼰结构设计的能⼒。

4、学会利⽤图书馆资源,学会使⽤⼿册、查询相关资料。

关键词:拨叉、⼯艺分析、精度、⼯艺规格设计、铣床、花键⼆、前⾔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我们在⼤学学完了全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后进⾏的。

是我们在毕业设计前对所学的各科课程得⼀次综合式的复习,也是⼀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

我设计的是主要任务是年产量为10000件的拨叉的机械加⼯⼯艺规程及典型夹具的设计。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
4)确定中心距和带长
5)验算小轮包角
6)计算带的根数
7)计算作用在轴上的载荷
5.减速器内部传动零件的设计——齿轮传动设计
1)齿轮参数和几何尺寸
2)大、小齿轮材质选择
3)
6.轴的设计计算
பைடு நூலகம்1)高速轴的设计
2)低速轴的设计计算
3)联轴器的选择
7.轴的强度校核
齿轮上的圆周力、径向力、轴向力,绘制轴的弯矩图、转矩图、当量弯矩图等
8.滚动轴承的选择及其寿命计算
计算及说明
结果
1.电动机的选择
1)选择电动机类型
2)确定电动机功率
3)确定电动机转速
2.总传动比的计算与分配
1)总传动比的计算
2)各级传动比的合理分配
3.传动装置的运动参数计算
1)各轴的转速
2)各轴的输入功率
3)各轴的转矩
4.减速器外部传动零件的设计——带传动
1)带型号选择
2)验算带速
3)确定带轮直径

第1章-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第1章-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第1章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1.1 概述1.1.1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目的原理及特点(1)通过课程设计实践,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增强创新意识,培养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和其他先修课程的理论与生产实际知识去分析与解决机械设计问题的能力;(2)学习机械设计的一般方法,掌握机械设计的一般规律;(3)进行机械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例如计算、绘图、查询设计资料和手册、运用标准和规范等。

1.1.2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内容本次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内容为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其装置如图1所示。

图1.1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简图设计参数:输送带的有效拉力F=1500N,输送线速度v=1.00m/s,卷筒直径d=250mm,载荷平稳,常温下连续运转,工作环境有灰尘,电源为三相交流电,电压为380V。

本次课程设计的工作量:(1) 减速器装配工作图1 张(A0 图纸);(2) 零件工作图2 张(低速轴、轴承透盖,A2 图纸);(3) 设计计算说明书1 份。

1.1.3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方法和步骤(1) 设计准备;(2) 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3) 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4) 装配草图的设计;(5) 装配工作图的设计;(6) 零件工作图的设计;(7) 撰写设计计算说明书;(8) 设计总结和答辩。

1.1.4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1) 正确处理参考已有资料与创新的关系;(2) 正确处理设计计算与结构设计和工艺要求等方面的关系;(3) 熟练掌握边画图、边计算、边修改的设计方法,力求精益求精;(4) 正确使用标准和规范;(5) 图纸应符合机械制图规范,说明书要求计算正确,书写工整,内容完整;(6) 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勤于思考、深入专研的学习精神和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有错必改、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7) 要注意掌握设计进度,保质保量地按期完成设计任务。

1.2 传动方案的拟定采用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其传动比一般小于6,传递功率可达到数万千瓦,效率较高,工艺简单,精度易于保证,一般工厂均能制造,应用广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号成绩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名称机械基础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胶带运输机传动装置设计
设计时间2012.6.18~2012.7.6
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年月日
机械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一、设计任务书
二、原始数据
三、前言
四、总体方案设计
(1)电动机选择计算
(2)传动装置的运动与动力参数的选择和计算五、传动零件设计计算
(1)减速器外部传动设计计算
(2)减速器内部齿轮传动设计计算
六、轴系设计
(1)轴的结构设计
(2)轴强度校核计算
(3)滚动轴承寿命计算
(4)键联接校核计算
( 5) 联轴器的选择
七、减速器技术要求
八、总结
九、参考资料
机械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一、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机械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
二、原始数据(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附页)
2.1设计题目
胶带运输机传动装置设计,见指导书P113。

2.2 技术数据
2.3 设计完成工作量
1、减速器装配图一张(A1)
2、低速轴上齿轮零件图一张
3、设计说明书一份。

机械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三、前言
机械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八、总结
机械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九、参考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