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保鲜与贮藏标准精选(最新)
农产品贮藏保鲜质量标准
农产品贮藏保鲜质量标准导言:农产品的贮藏保鲜是确保农产品品质和延长保质期的关键环节。
为了规范农产品贮藏保鲜行为,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了一系列的贮藏保鲜质量标准。
本文将从农产品贮藏环境、贮藏工艺和质量管理等方面,探讨农产品贮藏保鲜的相关标准。
一、农产品贮藏环境的规范1. 温度标准农产品贮藏的温度是保鲜的关键因素。
不同的农产品对温度的要求不同,但一般要求贮藏温度在3-15摄氏度之间。
对于常见的水果和蔬菜,贮藏温度为0-8摄氏度,以便延长果实的保鲜期和保持食物的口感。
2. 湿度标准湿度是农产品贮藏保鲜的重要因素之一。
过低的湿度会导致农产品失水和干燥,而过高的湿度会导致农产品发霉和腐烂。
一般来说,水果的贮藏湿度应在85%-90%之间,蔬菜的贮藏湿度应在80%-95%之间。
3. 通风标准通风是保证农产品贮藏环境新鲜和充氧的重要手段。
适当的通风可以排除农产品释放的二氧化碳和湿气,减少细菌的滋生,延长农产品的保鲜期。
通风标准的制定需要根据贮藏场所的具体情况,一般应保证每小时通风次数在2-4次之间。
二、农产品贮藏工艺的规范1. 包装标准包装是农产品贮藏保鲜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包装材料应具备透明、无毒、耐用、透气等特性,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水果和蔬菜的包装应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要求包装密封、透气、防碰撞等。
2. 分类贮藏标准不同的农产品在贮藏过程中需要采取不同的贮藏方式。
例如,某些水果需要贮藏在低温下,而某些根茎类蔬菜则需要贮藏在较高湿度下。
因此,根据农产品的特性和对环境要求的不同,制定相应的分类贮藏标准。
3. 预处理标准农产品在贮藏之前,通常需要进行预处理,以减少腐败和延长保鲜期。
预处理的标准包括清洗、消毒、除杂等,以保证农产品的卫生和安全。
三、农产品贮藏质量管理的规范1. 贮藏时间控制标准每种农产品的贮藏时间是有限的,超过一定时间后会出现质量下降和腐败的情况。
为了控制贮藏时间,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制定了相应的时间控制标准。
食品贮存要求_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食品是人类生活的基本需求,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食品贮存是食品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对保证食品质量、延长食品保质期、防止食品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食品贮存行为,保障食品安全,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
本文将从食品贮存的基本要求、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阐述。
二、食品贮存的基本要求1. 食品分类存放食品应按照原料、半成品、成品等分类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不同类型的食品应分别存放,如生食与熟食、易腐食品与不易腐食品等。
2. 仓库条件食品仓库应具备以下条件:(1)通风良好,保持空气流通,避免潮湿、霉变。
(2)温度、湿度适宜,符合食品储存要求。
(3)地面、墙壁、屋顶等无裂缝、渗漏。
(4)设有防鼠、防虫、防霉设施。
3. 食品包装食品包装应符合以下要求:(1)包装材料应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无毒、无害。
(2)包装结构合理,防止食品污染。
(3)包装标识清晰,包括食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单位等信息。
4. 食品摆放食品应按照生产日期、保质期等顺序摆放,先产先销。
摆放时应注意留出一定的空间,便于检查和通风。
5. 食品检查定期对食品进行检查,包括外观、气味、色泽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三、相关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是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的最高法律,对食品贮存提出了明确要求。
其中,第四十一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健全食品贮存管理制度,保证食品质量安全。
”2. 《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对食品生产企业的贮存设施、设备提出了具体要求,如仓库、冷库、周转库等。
3. 《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对食品经营者的贮存设施、设备提出了要求,如仓库、冷库、周转库等。
4.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对食品添加剂的贮存提出了要求,如防止污染、防止吸潮、防止挥发等。
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生产环境、设备、人员等提出了要求,包括食品贮存环节。
农产品贮藏保鲜规定
农产品贮藏保鲜规定随着现代物流和冷链技术的发展,农产品的保鲜和储存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食品安全,各个行业都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定和标准来指导农产品的贮藏和保鲜工作。
一、冷藏温度要求冷藏是农产品贮藏和保鲜的常用方法之一。
冷藏温度要求根据不同的农产品而有所不同。
例如,新鲜蔬菜和水果的冷藏温度一般应保持在0-5摄氏度,而肉类和禽蛋类的冷藏温度则要求在0-2摄氏度之间。
此外,冷藏库的湿度也需要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以防止农产品的水分流失和腐烂。
二、包装和标识要求良好的包装和合适的标识有助于农产品的贮藏和保鲜。
包装材料应选用对食品安全无害的材质,并且具备一定的防潮、防氧化和防污染的功能。
包装材料的标识应包括农产品的名称、产地、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信息,以便消费者购买时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三、贮藏条件要求贮藏条件是指农产品在贮藏期间需要满足的环境要求。
对于大多数农产品来说,通风、遮光和湿度控制是重要的贮藏条件。
通风可以有效降低农产品的温度和湿度,避免霉变和腐烂。
遮光可以减少农产品的光照,延缓色泽和营养成分的流失。
湿度控制则有助于维持农产品的水分平衡,防止水分过多或过少导致的损失。
四、农产品分类和分拣标准农产品的分类和分拣标准能够帮助优质产品的定位和识别。
例如,对于水果来说,可以根据果实的大小、成熟度和外观等特征进行分类。
对于蔬菜来说,可以根据杆叶的颜色、形状和硬度等特征进行分拣。
分拣标准能够帮助农产品企业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价值,并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五、贮藏管理和监测要求贮藏管理和监测是农产品贮藏和保鲜工作的关键环节。
企业应建立科学的贮藏管理制度,并配备专业的监测设备和人员。
贮藏环境的温度、湿度和气体浓度等数据应定期进行监测和记录,以便及时调整贮藏条件,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六、贮藏时间和保质期要求不同农产品的贮藏时间和保质期有所不同,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和产品特性来确定。
一般来说,新鲜水果和蔬菜的贮藏时间较短,一般在几天到几周之间;而肉类和禽蛋类的贮藏时间较长,可能需要数周甚至数月。
食品储存冷藏温度要求与管理规范
食品储存冷藏温度要求与管理规范1. 引言食品冷藏是确保食品安全和保持食品新鲜度的重要环节。
为了确保食品在存储和运输过程中不受污染和变质,需要严格控制冷藏温度。
本文档旨在介绍食品储存冷藏温度的要求和管理规范,以帮助食品供应商和相关从业人员保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2. 冷藏温度要求根据食品的特性和储存要求,不同食品需要在不同的冷藏温度下存储。
以下是几种常见食品的冷藏温度要求:- 生肉和禽肉:通常需要在0°C到4°C的温度下存储,以防止细菌繁殖和腐败。
- 蔬菜和水果:大多数蔬菜和水果需要在2°C到10°C的温度下存储,以延长其保鲜期。
- 奶制品:牛奶和乳制品应在2°C到6°C的温度下存储,以防止细菌滋生和变质。
- 冷冻食品:冷冻食品应存储在-18°C以下的低温下,以保持其质量和口感。
食品供应商和从业人员应根据食品的类型和储存要求,严格控制冷藏温度,并定期检查和记录冷藏设备的温度。
3. 冷藏温度管理规范为了有效管理食品冷藏温度,以下是一些推荐的管理规范:- 定期检查冷藏设备:食品供应商和从业人员应定期检查冷藏设备的工作状态、温度控制器和密封性能,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并维持恰当的温度。
- 温度记录和监控:记录冷藏设备的温度并进行监控是确保食品冷藏质量的重要步骤。
采用温度记录仪和报警系统,定期检查和记录冷藏设备的温度数据,并保留记录供后续审查。
- 临时温度控制:在冷藏设备维修或故障时,采取临时措施控制食品的温度。
如使用备用冷藏设备、冰块或冷冻袋等,确保食品在安全温度范围内。
4. 培训和教育为了正确理解和执行冷藏温度要求和管理规范,食品供应商和从业人员应定期接受相关培训和教育。
培训内容包括食品安全知识、冷藏设备的操作和维护等,以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意识。
5. 结论食品储存冷藏温度要求与管理规范是确保食品安全和质量的重要措施。
食品供应商和从业人员应严格控制冷藏温度,定期检查设备,记录和监控温度,并接受培训和教育,以确保食品在存储和运输过程中保持新鲜、安全和优质。
食品贮藏管理规程四篇
食品贮藏管理规程四篇
第一篇:食品储藏环境规定
1.1 温度要求
食品储藏室内温度应在0-4℃之间,冷冻室应在-18℃以下。
不
同种类食品储藏温度也有所不同,如肉类、禽类、蛋类等应在0-2℃之间,蔬菜、水果等应在3-4℃之间。
1.2 湿度要求
食品储藏室内应保持相对湿度在50%-60%之间,过高或过低的湿度都会对食品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1.3 通风要求
食品储藏室应保持良好的通风状态,以避免室内环境过于潮湿
或缺氧等情况。
第二篇:食品贮藏规定
2.1 材质
食品贮藏应选用无毒、无异味、无污染的材质,如塑料、玻璃等。
2.2 清洁
食品贮藏在使用前应进行清洗消毒,定期清洗、消毒。
使用过程中如发现污渍应及时清理,并保持内干燥。
第三篇:食品贮藏时间规定
不同种类食品的贮藏时间也不同,要根据食品的特性进行分类管理。
3.1 肉类、禽类、蛋类
肉类、禽类、蛋类等应在贮藏后72小时内食用完毕或加工制
成熟肉制品,不能贮存时间过长。
3.2 蔬菜、水果
蔬菜、水果等应在新鲜程度下尽快食用,如果需要贮藏,时间
不宜超过1周。
3.3 罐头食品
罐头食品可以长期贮藏,但需注意保质期限。
第四篇:食品贮藏安全注意事项
4.1 食品传染病
贮藏的食品应保证没有接触传染病源,否则容易造成食物中毒。
4.2 食品变质
食品变质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一旦发现变质现象应立即丢弃,不能再食用。
4.3 食品交叉污染
食品应分开存放,不同种类的食品不能混放,以避免交叉污染。
(完整word版)《食品贮藏与保鲜技术》课程标准0918
《食品贮藏与保鲜技术》课程标准课程编码:08040210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B)适用专业:食品营养与检测课程所属系部:应用技术系学时(学分):学时64;学分4 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李定国2015年3月3日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1.1课程性质与作用课程的性质:《食品贮藏与保鲜技术》是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及食品物流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一门必修课,考试课。
食品贮藏保鲜是研究食品在贮藏过程中物理特性、化学特性和生理特性的变化规律,这些变化对食品质量及其保藏性的影响,以及控制食品质量变化应采取的技术措施的一门科学。
课程的作用:《食品贮藏与保鲜技术》是专业核心课。
《食品贮藏与保鲜技术》以食品微生物学、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原料学、食品营养学以及动植物生理生化、食品法规和条例等课程为先修课程,使学生掌握食品在产、供、销过程中引起其腐败变质的原因,能应用多种技术措施防止各类食品的腐败变质、延长食品保藏保鲜期,为食品保藏保鲜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生产实践指导。
1.2课程基本理念在高职高专食品贮藏与保鲜技术课程教学中,秉承“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岗位需求为核心,以职业标准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育理念,为学生能顺利实现就业并使职业生涯得到较好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1.3课程设计思路课程设置体现了强化专业意识、拓宽基础、加强学科交叉、注重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的原则。
1.3。
1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为主线,培养学生职业工作能力、学习能力、社会能力为重点,依照食品生产管理规范对食品生产工作的要求,以企业真实生产任务为载体设置教学内容。
1.3。
2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据,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采用校内实训基地仿真型实训,校外实训基地现场教学,选择企业真实生产任务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构建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1。
3。
3以校企专家合作开发为纽带,以校内双师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为主导,以与行业企业共建教学环境为条件,以行动导向组织教学。
食品存贮制度(2篇)
食品存贮制度1、食品储存有专门的食品库房,进出食品应登记。
2、库房周围保证无污染源。
3、库房应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定期清扫,定期通风换气,定期查看是否有超期食品,如有超期食品及时处理。
4、经检验合格包装的成品应贮存于成品库,其容量应与生产能力相适应。
按品种、批次分类存放,防止相互混杂食品库房内不得存放个人物品,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特别是外观与食品相似的有毒有害物品或其他易腐、易燃品。
5、冷藏食品应配备专用的冰箱、冰柜。
6、食品储存配备专用消毒设备,随时对储存的工具、容器、水果、蔬菜等进行洗刷消毒。
7、成品码放时,与地面,墙壁应有一定距离,便于通风。
要留出通道,便于人员、车辆通行,要设有温、湿度监测装置,定期检查和记录。
食品存贮制度(2)食品存储制度是指一套规范和管理食品存储的措施和程序。
它是为了确保食品的质量、安全和卫生,避免食品变质、污染和损坏而制定的。
食品存储制度通常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1. 设备和环境要求:包括食品存储仓库的建筑、设备和设施的要求,如温度、湿度、通风等要求,以及防火、防潮、防尘等安全要求。
2. 温度控制:不同类型的食品对温度要求不同,例如冷冻食品需要在低温下储存,而新鲜蔬果则需要在适温下保存。
制度应规定适当的储存温度范围和控制措施。
3. 安全防护:要求设立食品储存区域的进出口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查和控制,以防止食品被盗、污染或损坏。
还需要确保存储区域的卫生状况,并制定相应的清洁和消毒措施。
4. 进货和出库管理:制度应规定食品的进货和出库流程,包括验收、编号、记录、查找和报废等程序,以确保食品的追溯性和质量可控。
5. 存储期限和轮换:对不同食品的存储期限进行规定,以及相应的轮换措施,确保存储的食品能够及时地使用,避免食品过期和浪费。
6. 库存管理和盘点:制度应规定食品库存的管理要求,包括库存数量的记录、盘点频率和方法等,以确保库存准确和及时更新。
7. 灭鼠灭虫措施:制度应规定防治鼠、虫害的方法和控制措施,包括灭鼠设施、灭虫药剂的使用和周期等,以确保食品存储的卫生和安全。
冷冻食品贮存标准
冷冻食品贮存标准引言:如今,冷冻食品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冷冻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人们对冷冻食品的需求也不断增长。
然而,在冷冻食品的生产和贮存过程中,标准化的规范是确保食品质量和安全的关键。
本文将从冷冻食品贮存的角度出发,为大家介绍相关的规范、规程和标准。
一、冷冻食品贮存的概述冷冻食品贮存是指将食品在低温条件下存放,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食品的新鲜度、质量和口感。
它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并且能够保持食品的营养成分和口感。
因此,制定冷冻食品贮存标准对于确保食品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冷冻食品贮存的环境要求1. 温度要求冷冻食品在贮存过程中应当保持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一般来说,温度在-18摄氏度以下为宜。
过高的温度会导致食品质量下降,过低的温度则会影响食品的口感。
2. 湿度要求适宜的湿度有助于保持冷冻食品的水分和口感。
一般来说,相对湿度在85%左右为宜,过高或过低的湿度都会对食品造成损害。
3. 光线要求冷冻食品应当存放在无阳光直射的地方,以避免光线对食品的影响。
光线暴露会引起食品变质,从而降低食品的质量。
三、冷冻食品贮存的包装要求1. 包装材料冷冻食品的包装材料应当符合食品卫生安全标准,无毒无害,不会对食品产生有害物质。
常见的包装材料有塑料袋、聚苯乙烯盒等,包装材料的选择应根据食品的特性来确定。
2. 包装方式正确的包装方式能够保护冷冻食品,避免食品与外界空气接触,减少水分的蒸发和氧化反应。
常见的包装方式包括真空包装、密封包装等。
四、冷冻食品贮存的管理要求1. 贮存区域的划分贮存区域应当根据不同的冷冻食品种类、贮存温度等因素进行合理的划分。
不同种类的食品应当分别存放,并且应当离地面一定的高度以防潮。
2. 温度控制贮存区域应当设置温度控制设备,以确保食品贮存温度的稳定性。
温度的测量和记录应当定期进行,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3. 定期检查贮存区域应当定期进行卫生检查,清理杂物和积水。
食品存储保持食品新鲜安全
食品存储保持食品新鲜安全食品的存储是保持食品新鲜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正确的食品储存方法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同时保持食品的味道和营养成分。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食品存储方法,帮助您保持食品的新鲜和安全。
一、冷藏储存冷藏是常见的食品储存方法之一,适用于各种易腐食品,如肉类、乳制品、水果和蔬菜等。
冷藏储存需要将食品放置在低温的环境中,一般是在冰箱中设置适当的温度。
1. 温度设定冰箱内的温度设定是保持食品新鲜的关键。
一般而言,肉类和海鲜的最佳储存温度为0-4摄氏度,乳制品、鸡蛋和蔬菜的最佳储存温度为4-7摄氏度。
根据食品的种类和要求,合理设置冰箱温度可以确保食品的安全和保质期。
2. 储存容器选择适当的储存容器也是冷藏储存的重要一环。
食品应该放置在密封的容器中,以防止异味传播和食品受潮。
建议使用食品专用的密封盒或保鲜膜包裹来储存食物,以确保食品的新鲜和安全。
二、冷冻储存冷冻储存是将食品的温度降到零下并保持在零下的储存方法。
通过冷冻,可以更长时间地保持食品的新鲜度和质量。
以下是冷冻储存的一些注意事项:1. 预包装食品在冷冻储存之前,将食品分割成适当的大小,并预包装成密封的包装。
这样可以保持食品的质量和避免冷冻烧伤,同时也能更加方便地取用所需数量的食品。
2. 适当储存时间不同食品的冷冻储存时间有所不同。
一般而言,肉类和鱼类可以在冷冻状态下保存三到六个月,而蔬菜、水果和面包等可以冷冻保存三到十二个月。
在冷冻储存之前,请查看食品的标签或参考相关指南,以确定适当的保存时间。
三、真空储存真空储存是将食品包装在无氧环境中,防止食品受氧化或污染的一种方法。
真空储存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并保持食品的新鲜度和味道。
1. 真空密封器为了进行真空储存,您可以使用专用的真空密封机。
将食品放入密封袋中,然后使用真空密封机将空气抽出,并密封袋口。
这样可以确保食品在真空状态下存储。
2. 适宜食品真空储存适用于各种食品,如坚果、蔬菜、肉类和饼干等。
食堂的食品存储标准
海鲜类食品存储标准
总结词
海鲜类食品应存放在低温、清洁的环境中,并尽快食用,避 免长时间存放。
详细描述
海鲜类食品存储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选择低温的 环境,以保持海鲜的新鲜度和口感;其次,要保持清洁卫生 ,避免海鲜受到污染和病害;最后,要尽快食用,不要长时 间存放,以免引起变质和营养流失。
避免光照
避免阳光直接照射食品,以防营养素流失。
湿度控制
根据食品的湿度需求,合理调节存储环境的 湿度。
包装保护
选择适当的包装材料和方式,以减少营养素 的流失。
02
食品存储设施与设备
冷藏设备
冷藏设备应具备有效的冷却功能 ,保持食品在适当的温度范围内 ,以防止食品变质和细菌繁殖。
冷藏设备的容量应足够大,以满 足食堂日常存储需求,并确保食
,应该注意熟食的保质期和保存期限。
05
食品存储安全与卫生检查
检查频率与方式
每日检查
食堂应每日对食品存储进行例行 检查,确保食品新鲜、无过期、 无污染。
定期深度检查
每月进行一次深度检查,包括食 品存储环境、设备设施、清洁卫 生等全面检查。
专项检查
针对高风险食品或特定情况,进 行专项检查,如冷链食品、易腐 食品等。
不同种类的食品应分开存 放,避免相互污染。
定期检查
对存储的食品进行定期检 查,确保无过期或变质的 食品。
食品新鲜度原则
温度控制
根据食品的特性,合理控 制存储温度,以保持食品 新鲜度。
保质期管理
遵循“先入先出”的原则 ,确保食品在保质期内使 用。
防止二次污染
对已污染的食品进行处理 ,避免再次使用。
食品营养保存原则
食品安全与食品储存环境正确储存食品的环境要求
食品安全与食品储存环境正确储存食品的环境要求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要话题,而正确储存食品的环境要求则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础。
本文将对食品储存环境的正确要求进行探讨,以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认知和掌握正确的储存方法。
一、储存环境的温度要求在正确储存食品方面,温度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一般来说,食品的储存温度应该尽量低于其容忍温度,以延缓食品腐败过程,保持食品的新鲜度和可食用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食品的储存温度要求:1. 冷藏食品:冷藏食品一般需要在0℃到7℃之间储存,如鲜肉、鲜鱼、奶制品等。
过高的储存温度会加速食品的腐败,而过低的温度则可能损坏食品的质地和口感。
2. 冷冻食品:冷冻食品的储存温度要求应低于-18℃,以确保食品在冷冻状态下长时间保存。
冷冻食品在低温下可以有效抑制微生物和酶的活动,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3. 常温食品:常温食品通常储存于15℃到25℃之间,如谷类食品、罐头食品等。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常温食品在高温季节和高温环境下容易发霉、变质,因此在夏季或者高温地区应更加谨慎储存。
二、储存环境的湿度要求湿度对食品的储存同样具有重要影响。
适当的湿度可以保持食品的水分含量,防止食品干燥和质量变差。
以下是一些常见食品的湿度要求:1. 干燥食品:干燥食品一般需要在相对湿度低于60%的环境下储存,如面粉、坚果、干果等。
过高的湿度容易导致食品吸湿变质,影响其品质。
2. 高湿食品:高湿食品需要在相对湿度在60%到80%之间储存,如蔬菜、水果等。
过低的湿度会导致食品失水,而过高的湿度则容易滋生霉菌和细菌,造成食品腐败。
三、储存环境的通风要求储存食品的环境要有良好的通风条件,以保持新鲜度和防止异味交叉污染。
通风不仅可以帮助食品散发出异味,还可以降低食品储存区域的湿度,减少霉菌和细菌的滋生。
1. 食品储存区域应保持干燥,并避免积水。
湿度过高的环境容易导致食品变质。
2. 食品储存区域应保持清洁,并定期进行卫生消毒。
灰尘和细菌的存在可能导致食品污染。
食品储存操作规范
食品储存操作规范引言食品储存是保证食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合理的食品储存操作对于避免食品变质、污染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档旨在建立和规范食品储存操作,确保食品的安全、健康和质量。
1. 储存环境1.1 温度控制:- 冷冻食品应储存在-18℃以下的冷冻室中;- 冷藏食品应储存在0-4℃的冷藏室中;- 常温食品应储存在4-25℃的干燥通风的环境中;- 避免食品接触阳光直射。
1.2 湿度控制:- 冷冻食品、冷藏食品和干粮应储存在相对湿度不超过70%的环境中;- 避免存放在潮湿和通风不良的地方。
2. 食品分类储存2.1 分类标识:- 对不同种类的食品进行分类标记,如鲜肉、蔬菜、水果、速冻食品等;- 使用标签或贴纸标明食品种类和保质期。
2.2 食品分区储存:- 将不同种类的食品分开储存,避免交叉污染;- 使用透明储存食品,方便查看和管理。
3. 包装和密封3.1 食品包装:- 使用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包装材料;- 包装完好无损,确保食品不受到外界污染。
3.2 密封控制:- 包装食品时要确保完全密封;- 使用塑料袋或密封存储剩余食物。
4. 先进先出原则4.1 食品标签:- 在食品包装上标明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对食品进行明码标记,方便进行食品的使用和管理。
4.2 先进先出:- 在食物储存时,优先使用保质期短的食品;- 对已开封食品进行标记,以便及时使用。
5. 定期检查和清理5.1 检查食品:- 定期检查食品包装是否完好,有无变质、霉变等现象;- 检查食品储存区域是否清洁,避免积尘和异味。
5.2 清理食品:- 定期清理食品储存区域,清除污垢和残留物;- 过期、变质或损坏的食品及时清理并记录。
6. 储存记录和追溯6.1 储存记录:- 对进货、出货和储存的食品进行记录,包括食品种类、数量、进货日期、保质期等;- 记录食品的储存位置和变动情况。
6.2 追溯体系:- 建立食品储存的追溯体系,方便快速查找食品的来源和流向;- 在食品包装上标明批次号等关键信息。
食品标准中规定的食品贮运条件
速冻面米制品
贮存:温度≤-18℃,温度波动应控制在2℃以内
运输过程的最高温度≤-12℃
GB 19295-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速冻面米制品
冰淇淋
贮存:温度≤-22℃
销售低温陈列柜温度≤-15℃
SB/T 10013-2008 冷冻饮品 冰淇淋
肉制品
鲜肉运输:装运前应铺开冷却到室温;常温运输时间≤4h,0~4℃≤12h
QB/T 4631-2014 罐头食品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
出口鳗鱼
冷藏库温度≤-18℃,速冻库≤-28℃
运输过程温度≤-18℃
GB/Z 21700-2008 出口鳗鱼质量安全控制规范
水产制品(鱼类、虾类、贝类)
冷藏库温度0℃~4℃,冻藏库温度≤-18℃,速冻库≤-28℃
运输过程温度≤-18℃,
冷藏水产品运输温度0℃~4℃,冻藏水产品运输温度≤-18℃
食品标准中规定的食品贮运条件
类别
贮运条件
来源
茶叶
绿茶:温度≤10℃,湿度≤50%
红茶:温度≤25℃,湿度≤50%
乌龙茶:温度≤25℃,湿度≤50%;文火烘干的乌龙茶温度宜在10℃
黄茶:温度≤10℃,湿度≤50%
白茶:温度≤25℃,湿度≤50%
花茶:温度≤25℃,湿度≤50%
黑茶:温度≤25℃,湿度≤70%
冷却肉运输:装运前将产品温度降低到0℃~4℃,车厢温度冷却到10℃或更低
冻肉运输:产品中心温度≤-15℃,产品中心温度≤-12℃
火腿肠、低温火腿等肉制品:0~4℃
GB/T 20799-2006 鲜、冻肉运输条件
GB/T 22918-2008 易腐食品控温运输技术要求
厨房食材储存标准
春城老百家米线沈阳餐饮分公司
厨房食材储存标准
1、食品应分类保存,半成品与原料,生熟食品严格分开存放。
2、冰箱或冷柜由专人负责检查,定期化霜,保持霜薄气足,使其无异味、臭味。
3、食物应保持新鲜、清洁、卫生,并于清洗后分类用保鲜袋包紧,或装在带盖容
器内分别储放在冷藏或冷冻冰箱,勿将食物在常温中暴露太久。
不冷藏的食物应
用纱布等遮盖好,以免落入灰尘等。
4、凡易腐败的食物,应储藏在零度以下的冷藏容器内,并将生、熟食物分开储放,
防止食物间串味。
5、冰箱要及时清除里面的污物、积水,定时整理食品架,食物不得超期存放。
每
天冰箱清理两次,每天早上清理主要是清除隔夜原料,擦洗冰箱内外。
晚上清理
主要是各种原料分类归置,定期除霜。
剩余和备用食品,或放冰箱,或加笼罩盖
好。
6、食品做到先进先出先用,已变质或不新鲜的食品不得放入库或冰箱内,食品不
得与非食品一起存放,私人食品不准放入冰箱或冷柜。
7、原材料掉落地面后,应经过严格清洗后方可入锅。
1。
制定保鲜技术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
制定保鲜技术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目录一、制定保鲜技术的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 (3)二、保鲜技术对水果品质的影响 (6)三、水果保鲜的基本原理 (8)四、水果产业链对保鲜技术的需求 (11)五、保鲜技术的历史发展脉络 (14)六、总结 (17)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公开渠道或根据行业大模型生成,对文中内容的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相关领域的建议和依据。
采收后的水果仍然是一个生命的有机体,会进行复杂的生命活动,如休眠、水分蒸发和呼吸作用等。
这些活动与水果保鲜密切相关,直接影响水果的贮藏寿命。
其中,水果的呼吸作用是糖酵解、三羧酸循环(TCA)和电子传递链等系列酶促反应的复杂过程,它决定了水果新陈代谢的速度,进而影响其贮藏效果。
影响水果新陈代谢活动及贮藏效果的外界因素主要是温度、气体成分和湿度。
温度影响水果贮藏中的物理、生化及诱变反应,是决定水果贮藏质量的重要因素。
而气体成分的变化,如降低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可以减慢水果的新陈代谢速度。
湿度的控制对于减少水果水分的损失、保持其新鲜度和质量也起着关键作用。
物理保鲜技术主要包括温度控制、气体调节、辐射处理、真空处理等。
其中,温度控制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降低温度来抑制水果的呼吸作用和微生物的生长。
气体调节则是通过改变贮藏环境中的气体成分,如降低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来减慢水果的新陈代谢速度。
辐射处理和真空处理则分别利用射线和高频电磁波、真空环境对水果进行处理,达到杀菌、杀虫等目的。
水果保鲜技术对于保持水果的新鲜度和营养价值、延长销售周期、减少损耗和资源浪费、保障食品安全以及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消费者对食品品质要求的提高,水果保鲜技术将不断得到创新和发展,为水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水果保鲜有助于保持水果的新鲜度和营养价值。
新鲜的水果口感更好,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
食品储存条件说明
欢迎阅读
食品储存条件说明
1、食品要上架,离地面至少15厘米,离墙面至少5厘米。
2、储存温度和相对湿度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3、干货储存——温度10摄氏度到21摄氏度;相对湿度50%到60%。
4、把新的存货清单与老的存货清单放在一起作为先进先出的依据。
5、严格控制对储存时间和温度都有要求的食品。
6、保存好存货物品以免交叉感染。
7、有包装的食品不要存放在可接触到水的地方或冰块上。
8、有毒的化学制剂(清洁剂、卫生用品以及杀虫剂)应当单独存放于远离食品、而且可以上锁的地方。
9、应当扔掉所有已损坏的物品和那些有臭味或已变色的食品。
10、应当保留好所有损坏食品的记录,以方便查找问题的所在和需要完善的不足之处。
11、在储存期间可使用感官检查(如闻、看、触)存货,控制存货质量。
12、不要把即将变质的食品和其他食品放在一起。
13、不要把熟食品放在食品上。
14、所有储存的食品应当注明日期,并进行包裹和遮盖。
食品原料贮存标准
食品原料贮存标准食品原料的贮存控制是餐饮成本控制的关键点。
它包括食品原料的验收控制、食品原料贮存控制和食品原料发放控制三项工作。
一、食品原料的验收控制食品原料的验收控制指食品原料验收员根据酒店制定的食品原料验收程序与食品质量标准检验供应商发送的或采购员购来的食品原料质量、数量、规格、单价和总额工作,并将检验合格的各种原料送到仓库或厨房,并记录检验结果的过程。
1、选择优秀的验收员食品原料验收工作应由专职验收员负责,验收员既要懂得财务制度,有丰富的食品原料知识,又应是一个诚实、精明、细心、秉公办事的人。
在小型酒店,验收员可由仓库保管员兼任。
通常,厨师长和经理不适合做兼职的验收员。
2、严格食品原料的验收程序在食品原料验收控制中,为了达到验收效果,验收员必须按照酒店制定的验收程序进行。
通常,酒店的食品验收工作按照下列程序进行:(1)验收员应根据酒店的食品原料订购单核对供应商送来或采购员购来的货物,防止接收酒店未订购的货物。
(2)验收员应根据酒店的食品原料订购单接收供应商送来或采购员采购来的货物,防止接收重量或数量、质量或规格与订购单不相符的任何货物。
(3)验收员应认真地对供应商发货票上的货物名称、数量、产地、规格、单价和总额与酒店的食品原料订购单和收到的食品原料进行核对,防止支付供应商过高的购货款。
(4)在货物包装上或肉类食品原料的标签上注明收货日期、重量和单价等有关数据以方便计算食品成本和执行先入库先使用的原则。
(5)食品原料验收合格后,验收员应在发货票上盖上验收合格章,并将验收的内容和结果记录在每日验收报告单上。
(6)将验收合格的货物送至仓库或厨房。
3、食品原料日报表验收员每日应当填写食品原料日报表,该表的内容应包括发货票号、供应商名称、货物名称、货物的数量、货物的单价、货物的总金额、货物分发(接收)的部门、货物贮存的地点、合计、总计、验收人等。
食品原料验收单食品原料验收日报表二、食品原料贮存控制1、食品原料贮存控制概述仓库是食品原料的贮存区域,也是餐饮成本控制的重要部门。
食品存贮制度(2篇)
食品存贮制度1、食品储存有专门的食品库房,进出食品应登记。
2、库房周围保证无污染源。
3、库房应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定期清扫,定期通风换气,定期查看是否有超期食品,如有超期食品及时处理。
4、经检验合格包装的成品应贮存于成品库,其容量应与生产能力相适应。
按品种、批次分类存放,防止相互混杂食品库房内不得存放个人物品,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特别是外观与食品相似的有毒有害物品或其他易腐、易燃品。
5、冷藏食品应配备专用的冰箱、冰柜。
6、食品储存配备专用消毒设备,随时对储存的工具、容器、水果、蔬菜等进行洗刷消毒。
7、成品码放时,与地面,墙壁应有一定距离,便于通风。
要留出通道,便于人员、车辆通行,要设有温、湿度监测装置,定期检查和记录。
食品存贮制度(2)食品存储制度是指在食品产生、采购、存储、加工、销售、消费等环节中,为了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
食品存储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食品储存设施要求:包括仓库、冷库、保鲜室等储存设施的建设和管理要求,如温度、湿度、通风、防潮等条件的控制,以及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2. 食品储存管理:包括食品的入库、出库管理,库存管理,食品的分类、摆放、堆码、标识等管理措施,以确保食品的追溯和查找。
3. 食品储存品质保证:包括食品的质量把关、原料的选择、检验和验收的要求,以及食品的保质期管理、异常品的处理等。
4. 食品防虫防鼠措施:食品储存过程中,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害虫和老鼠对食品的破坏和污染。
5. 食品储存安全措施:食品储存过程中,要加强保卫工作,保障储存场所的安全,防止食品的被盗、被破坏和被污染。
6. 食品储存管理制度:包括食品储存人员的培训和岗位责任制度,以及相关的文件记录、台账管理等。
总之,食品存储制度是为了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包括储存设施要求、储存管理、储存品质保证、防虫防鼠措施、储存安全措施及储存管理制度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保鲜与贮藏标准精选(最新)
G8867《GB/T8867-2001蒜薹简易气调冷藏技术》
G9829《GB/T9829-2008水果和蔬菜冷库中物理条件定义和测量》G16862《GB/T16862-1998鲜食葡萄冷藏技术》
G16870《GB/16870-1998芦笋冷藏技术》
G17240《GB/T17240-1998辣根贮藏技术》
G17479《GB/T17479-1998杏冷藏》
G18518《GB/T18518-2001黄瓜贮藏和冷藏运输》
G18524《GB/T18524-2001食品辐照通用技术条件》
G18525.1《GB/T18525.1-2001豆类辐照杀虫工艺》
G18525.2《GB/T18525.2-2001豆类制品辐照杀虫工艺》
G18525.3《GB/T18525.3-2001红枣辐照杀虫工艺》
G18525.4《GB/T18525.4-2001枸杞、葡萄干辐照杀虫工艺》
G18525.5《GB/T18525.5-2001干香菇辐照杀虫工艺》
G18525.6《GB/T18525.6-2001桂圆干辐照杀虫工艺》
G18525.7《GB/T18525.7-2001空心莲辐照杀虫工艺》
G18526.1《GB/T18526.1-2001速溶茶辐照杀菌工艺》
G18526.2《GB/T18526.2-2001花粉辐照杀菌工艺》
G18526.3《GB/T18526.3-2001脱水蔬菜辐照杀菌工艺》
G18526.4《GB/T18526.4-2001香料和调味辐照杀菌工艺》
G18526.5《GB/T18526.5-2001熟畜禽肉类辐照杀菌工艺》
G18526.6《GB/T18526.6-2001槽制肉食品辐照杀菌工艺》
G18527.1《GB/T18527.1-2001苹果辐照保鲜工艺》
G18527.2《GB/T18527.2-2001大蒜辐照保鲜工艺》
G18768《GB/T18768-2002数码仓库应用系统规范》
G20372《GB/T20372-2006花椰菜冷藏和冷藏运输指南》
G20569《GB/T20569-2006稻谷储存品质判定规则》
G20570《GB/T20570-2006玉米储存品质判定规则》
G20571《GB/T20571-2006小麦储存品质判定规则》
G20799《GB/T20799-2006鲜、冻肉运输条件》
G21072《GB/T21072-2007通用仓库等级》
SB10384《SB/T10384-2004中央储备肉活畜储备基地场资质条件》SB10385《SB/T10385-2004中央储备糖储存库资质条件》
SB10408《SB/T10408-2007国家储备冻肉储存冷库资质条件》
SB10447《SB/T10447-2007水果和蔬菜气调贮藏原则与技术》
SB10448《SB/T10448-2007热带水果和蔬菜包装与运输操作规程》LS1206《LS/T1206-2005粮食仓库安全操作规程》
LS1211《LS/T1211-2008粮油储藏技术规范》
LS1212《LS1212-2008储粮化学药剂管理和使用规范》
LS1213《LS/T1213-2008二氧化碳气调储粮技术规程》
LS8001《LS8001-2007粮食立筒库设计规范》55.20
NY717《NY/T717-2003胡萝卜贮藏与运输》
LY1651《LY/T1651-2005松口蘑采收及保鲜技术规程》
LY1674《LY/T1674-2006板栗贮藏保鲜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