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介绍:王德军
吉林大学地探学院地探博士培养方案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培养目标作为国家重点学科, 博士研究生教育必须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 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 瞄准国际一流大学, 坚持质量第一,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作为毕业生应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深入的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的专门知识。
具有能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组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科学和专门技术上取得创造性的成果。
研究方向本学科的主要研究领域有如下几个方向:1、应用地球物理;2、数学地质与综合信息矿产预测评价;3、应用地球化学;4、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5、资源环境评价与信息处理;6、地球物理探测仪器。
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1、学位课:(1)马克思主义理论(40学时,2学分)(2)第一外国语(120学时,4学分)(3)基础理论课(下列课程可任选2门)应用地球物理反演理论应用地球物理解释理论非线性物理学现代信号处理元素存在态理论勘查地球化学理论与方法数量化理论及其在地学中的应用地质统计学3S技术及其应用地球空间信息技术理论与方法矿产资源评价理论与方法专家系统原理(4)专业课(下列课程可任选1~2门)应用地球物理学专论应用地球化学专论综合信息矿产预测资源环境系统正反演模型方法国土与环境遥感应用专论高级人工智能智能测控系统设计专论高等地震波成像理论近代电磁波成像理论2、选修课:(下列课程可任选1~2门)地球科学进展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进展非线性理论在地球物理学中的应用大陆岩石圈的结构和成分海洋科学进展科学可视化算法及系统近代电磁理论研究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与环境基础概论环境化学地球动力学区域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地学中的定性数据分析理论灰色系统理论近代数值方法理论近代数值方法理论地学应用专题地学中的非线性理论地球环境与地质灾害大系统理论及应用科学思维与科技写作第二外国语;其它(由博士生导师根据具体情况可申报另行开设其它选修课)。
2018吉林大学《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
1。
导语也成前言、导言,通常在学位论文或篇幅较长的论文中出现,导语应明确交待该领域的学术史,不能闭门造、车自说自话.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导语基本要素 A. 研究方法B。
研究的价值C。
研究的计划 D. 研究所用材料的来源2. 中国科协的一项调查发现,38.6%的科技工作者自认为对科研道德和学术规范缺乏足够了解,49.6%的科技工作者表示自己没有系统的了解和学习过科研道德和学术规范。
这种现象所反映出在科学道德和学风问题中应该()A。
坚持教育引导B。
加强制度规范 C. 强化监督约束 D. 坚持自我反省3. 引文应当是作者在撰写论著时确实参考或引用过的文献,如果为了给人一种阅读了大量文献资料、研究基础扎实的印象,而故意在论著中加入大量实际没有参考或引用过的、或者与本文论题根本不相干的文献,做不相关引用、无效引用。
这种行为属于A。
过度他引B。
不当自引 C. 模糊引注D。
著而不引4. 在合作研究中,故意隐瞒应共享的信息,不提供相关数据和资源等.根据相关加强科研规范的措施和意见,这种行为违反了科研人员须遵守科研规范中的( ) A. 诚实原则B。
公开原则 C. 公正原则D。
尊重知识产权5. 1964年,新疆的一位年轻人郝天护给时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钱学森写信,指出钱学森近期发表的一边力学论文中有一处需要商榷,钱学森当时在力学界已是绝对权威,但收到来信后,不仅亲笔回信,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更鼓励郝天护将自己的观点写成文章,并推荐发表在《力学学报上》,这体现出钱学森作为一名合格科技工作者的( )A。
严谨作风B。
诚信品行 C. 责任意识 D. 人文素养6。
解决科学道德和学风问题,关键在于抓好教育、制度和监督三个环节教育是( ),制度是( )监督是(),惩防结合、标本兼治。
A. 基础关键保障 B. 基础保障关键 C. 核心手段保证 D. 手段保证核心7. 科研规范是基于科研道德和科学共同体共识的,具有稳定性、连续性的规制和安排,因而具有文化的意义,要求研究者自觉遵守和共同维护.下列(不属于:题干错误)属于当代科技工作者应该坚持的规范是A。
吉林大学年下半年授予博士学位人员名单
学号 2011111033 2011111040 2010111010 2008111043 2010211023 2009211016 2011211017 2008211035 2011211002 2009911023 2010211009 2010911021 5200921105 2007911017 5201098108 2008911014 2010911027 2010911024 2008911015 2010211032 5201098110 2010911030 9200991102 2011211031 2011251045 2008211015 2010251038 2011251001 2009251036 2009251041 2008251038 2011251014 2011251009 2005221094 2007221015 2009221009 2009221015 2009221011 2010221047 2009221005 2011221035 2009221090 2006221085
刑法学 刑法学 民商法学 民商法学 民商法学 经济法学 经济法学 经济法学 经济法学 国际法学 国际法学 政治学理论 政治学理论 国际政治 国际关系 社会学 社会学 社会学 社会学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汉语言文字学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专门史 专门史 专门史 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 基础数学 基础数学 计算数学
吉林大学导师
吉林大学博士生指导教师名单学科、专业指导教师姓名马克思主义哲学贺来杨魁森孙正聿孙利天张盾中国哲学邱高兴张连良外国哲学李大强沈亚生王振林姚大志王天成科学技术哲学赵玲高申春葛鲁嘉许志晋社会学刘少杰董才生漆思林兵宋宝安李文祥田毅鹏邴正张金荣文艺学黄也平张锡坤李志宏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武振玉岳辉吕明臣刘富华柳英绿汉语言文字学李无未李守奎徐正考中国古代文学孟兆臣沈文凡程丽红王树海王洪中国现当代文学*孟繁华王俊秋李新宇王学谦张福贵刘中树王桂妹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杨冬胡铁生靳丛林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冯恩学王立新赵宾福王培新魏存成林沄陈全家杨建华滕铭予朱泓朱永刚李伊萍专门史杨军程妮娜赵永春中国古代史许兆昌王剑武玉环中国近现代史赵英兰李书源世界史张乃和令狐若明刘德斌日语语言文学宿久高于长敏亚非语言文学尹允镇政治经济学*毛健张维达郑贵廷宋冬林经济思想史吴宇晖西方经济学纪玉山世界经济丁一兵李晓李冬赵放田中景项卫星李俊江制度经济学潘石年志远法经济学谢地金融学杜莉孙少岩产业经济学麻彦春徐传谌法学理论*郑成良*徐显明姚建宗黄文艺张文显霍存福邓正来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李韧夫崔卓兰刑法学*孙谦张旭徐岱闵春雷李洁民商法学*石少侠李建华于莹彭诚信徐卫东赵新华马新彦经济法学蔡立东冯彦君王彦明傅穹国际法学刘亚军吕岩峰何志鹏那力韦经建政治学理论*杨海蛟王惠岩张贤明孙晓春王彩波周光辉国际政治刘雪莲黄凤志刘清才行政管理李靖彭向刚张亲培李德志麻宝斌张创新张锐昕管理科学与工程马飞许正良李全喜毕新华李辉邱长波李春好刘国亮会计学姚梅芳企业管理赵静杰技术经济及管理李京文蔡莉张少杰葛宝山赵树宽卢艳秋李北伟图书馆学王萍李贺徐恺英情报学徐宝祥张向先靖继鹏毕强金融学王铁锋杨惠昶产业经济学沈颂东林秀梅数量经济学张晓峒刘金全金成晓赵振全张屹山石柱鲜高铁梅于维生庞晓波陈守东张世伟孙巍金春雨会计学孙烨毛志宏韩丽荣企业管理于洪彦王克敏金晓彤吕长江吕有晨吴小丁孙乃纪任俊生于桂兰邹国庆张秀娥基础数学*段海豹*王立河*吉山青王春朋袁洪君纪友清史少云廖公夫杜现昆李辉来计算数学*许跃生*张平文李永海邹永魁张树功伍铁如梁学章马驷良马富明刘播包刚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史宁中姜铁锋*陈敏*巩馥洲王德辉杨晓云应用数学*辛周平*易英飞*杨彤刘长春徐旭尹景学高文杰李勇工程数学施卫平闫广武吴柏生理论物理吴式枢吕品汪宏年刘广洲金立平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孙慧斌马英君陆景彬李险峰凝聚态物理吕天全闫羽郑以松姚斌刘晓梅王文全许大鹏贺天民声学*张碧星光学苏雪梅高锦岳戴振文里佐威张汉壮吴金辉无线电物理张涛应用物理吴汉华韩炜崔海宁无机化学徐如人袁宏明施展庞广生肖丰收刘晓旸陈接胜于吉红孙建敏朱广山冯守华师同顺徐家宁裘式纶宋天佑李国栋李吉学霍启升分析化学苏星光金钦汉丁兰宋文波张忆华张寒琦于爱民孙长青周伟红宋大千有机化学卢然张锁秦李耀先刘在群林英杰母瀛柏旭物理化学*江雷*苏忠民阚秋斌赵敬哲杨文胜张文祥程铁欣王德军吴凤清王子忱杨桦林海波贾明君任咏华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闫东航严以京王力彦刘凤岐姜振华沈家骢张万金姜世梅吴立新田文晶林权高歌王贵宾王静媛王策那辉杨柏崔占臣陆丹孙俊奇迟力峰精细化学品化学任玉林陈春海应用化学李俊锋王洪艳邹海峰甘树才微生物学吴永革冯雁孔维于湘晖细胞生物学*盛军房学迅金英花施维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曲晓刚*王佑春陈霞张应玖王丽萍周慧郝东云生物物理学赵正云李正强微生物与生化药学李又欣微生物与生化药学*刘珂付学奇滕利荣王恩思赵志壮药理学顾景凯固体力学陈塑寰孟广伟徐涛姚国凤宫赫王丽娅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赵继王龙山*吴博达王义强张雷王立鼎机械电子工程刘顺安刘昕晖朱喜林程光明贾亚洲赵丁选机械设计及理论阚君武左春柽许纯新王国强成凯秦四成谭庆昌曾平孟繁忠杨志刚马文星工业工程高秀华申桂香孔繁森车辆工程周云山王登峰李幼德程秀生王庆年宋传学李杰管欣初亮史文库李静高镇海郭孔辉宗长富雷雨龙车身工程胡平那景新张君媛动力机械及工程*赵福全*李骏袁兆成林学东郭英男刘忠长高青洪伟李君于秀敏孙万臣材料物理与化学郑伟涛李晓天李敏陈岗于文学孟繁玲材料学贾树胜*刘勇兵蒋青赵明曹占义连建设胡建东李建忱江中浩安健蒋引珊朱永福材料加工工程王春生姜启川刘耀辉赵宇光王强周宏宋玉泉孙大千邱小明于思荣赵熹华李明哲杨慎华蔡中义寇淑清付文智王慧远沈平高分子材料工程张国孙广平张万喜道路与铁道工程刘寒冰郭学东程永春沙庆林王磊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杨兆升姜桂艳王殿海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隽志才赵淑芝贾洪飞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王荣本苏建储江伟金立生交通环境与安全技术王云鹏李显生许洪国李世武农业机械化工程陈秉聪张书慧张守勤马旭殷涌光佟金于建群杨印生周江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杨贞耐马中苏于海业赵寿经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陈晓光*赵春江*王纪华孙永海吴文福仿生科学与工程任露泉丛茜李建桥韩志武物理电子学赵纯阮圣平马春生秦伟平宋宏伟电路与系统王一丁田小建郭树旭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陈维友张彤赵毅张大明宋俊峰全宝富贾刚杜国同殷景志刘大力张宝林郑杰孙洪波通信与信息系统王树勋王珂司玉娟陈贺新赵继印钱志鸿李月赵晓晖王世刚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石要武陈虹田彦涛李元春刘富计算机系统结构邓小铁徐高潮房至一胡亮刘淑芬杨永健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董蕴美孙吉贵欧阳丹彤张长海刘磊李雄飞计算机应用技术于哲舟欧阳继红刘大有卢奕南王钲旋周春光左万利李文辉许志闻赵宏伟秦贵和申铉京生物信息学宫雷光许东徐鹰梁艳春刘元宁计算机应用技术刘衍珩精密仪器及机械刘光达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高印寒林君程德福田地王忠仁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金巍孙丰月刘立许文良徐学纯王可勇地球化学葛文春迟效国古生物学与地层学*朱茂炎彭向东张梅生王成文孙春林孙革构造地质学梁一鸿刘正宏刘永江刘志宏李才张兴洲周建波李廷栋第四纪地质学*王宏*郭正堂*刘嘉麒*安芷生数字地质科学薛林福路来君矿产普查与勘探*关凤峻*戴金星王璞珺程日辉刘招君李守义孙景贵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邢立新陈圣波固体地球物理学刘财金旭孟令顺王祝文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谢学锦刘国兴吴燕冈韩立国潘保芝郝立波曾昭发孙建国李桐林刘四新滕吉文地学信息工程周云轩姜琦刚地质工程佴磊王清陈剑平殷琨赵大军孙友宏陈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王常明李广杰水文学及水资源林学钰卞建民卢文喜肖长来梁秀娟地下水科学与工程迟宝明杨悦锁环境科学王宪恩康春莉徐自力刘淼董德明汤洁环境工程赵勇胜张凤君张兰英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范继璋生理学*张日辉赵华细胞生物学刘睿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王丽颖洪敏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陈东免疫学于永利李一台桂香朱迅柳忠辉病原生物学李凡王丽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杨宝学赵雪俭李扬李玉林王琳吴珊孙连坤李荣贵人兽共患疫病学常雅萍药理学杨世杰陈霞陈立放射医学*苏旭金顺子鞠桂芝龚守良刘晓冬医学基因组学*李校堃尉军于雅琴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叶琳卫生毒理学刘娅范洪学牛凤兰李娟孙志伟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许树强王伟曹锦丹安力彬免疫学谭岩内科学*杨世忠*孙旗迟宝荣朴云峰高普均孟祥伟许力军华树成宋艳秋姜振宇李薇袁长吉郑杨秦玲李有田孙景辉王峰孔俭吴绥生牛俊奇王冠军神经病学*李新民江新梅刘群吴江冯加纯马涤辉胡林森祝捷临床检验诊断学续薇外科学韩胜皓罗毅男赵刚罗祺王广义刘铜军所剑刘国津范志民佟倜王春喜谷贵山刘一刘建国路来金张舵宫旭傅耀文安君妇产科学付艳岳瑛眼科学宋鄂耳鼻咽喉科学*李晓明祝威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高洪文放射医学曲雅勤内科学王育珊金春香马忠森张捷苗里宁李东复孙健刘斌李淑梅许钟镐神经病学胡国华外科学刘军乔士兴邵国光张兴义杨有庚房学东柳克祥妇产科学张为远崔满华眼科学吴雅臻苏冠方郑雅娟耳鼻咽喉科学金春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王维忠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何成彦张桂珍放射医学杨海山马庆杰内科学王江滨高长斌杨萍毕黎琦神经病学徐忠信外科学赵吉生尹维田王伟华崔树森高忠礼王金成朱庆三田宇孔祥波张学文续哲莉孙辉宋燕张斌杨小玉耳鼻咽喉科学董震急诊医学李洪军口腔临床医学高文信王景云孙新华周延民孙宏晨胡敏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张宏桂金向群杨晓虹李平亚刘忠英周秋丽关铭魏景艳裴瑾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李才任立群井玲医学生物工程学王毅孙非颜炜群孙德军药理学睢大员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邓如辛李桂花刘洁冯尚春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高文新徐充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韩喜平李华庞雅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韩广富宋连胜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贾中海赵海月思想政治教育杜君动物学刘波李子义赖良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张永亮张玉静*孙金海欧阳红生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周虚赵志辉张嘉保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沈景林基础兽医学*金奇*李春义*杨焕民*胡仲明*李德雪*高宏伟高丰邓旭明柳巨雄岳占碰杨振国预防兽医学*Chritia*张改平*章金刚*肖立华*王兴龙*朱平*冯书章*扈荣良*宣华*涂长春金宁一夏咸柱韩文瑜张西臣丁壮柳增善临床兽医学*朱连勤韦旭斌王哲张乃生人兽共患疫病学*Pascal刘明远植物学杨振明潘洪玉王庆钰原亚萍张世宏世界经济尹小平张慧智庞德良李玉潭张宝仁徐文吉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王胜今景跃军于潇区域经济学赵儒煜衣保中吴昊朱显平国际政治张景全人口学尹豪世界史李春隆张广翔陈景彦黄定天历史文献学张固也冯胜君张金梁吴良宝丛文俊吴振武中国古代史吕文郁张鹤泉原子与分子物理*王治文金明星胡湛丁大军周雅君刘学深凝聚态物理毛河光贾晓鹏崔田高春晓刘冰冰邹广田崔启良刘洪武杨海滨张明喆马琰铭邹勃李红东王欣物理化学孙家钟黄旭日唐敖庆吴玉清刘靖尧丁益宏吕中元吕文彩任爱民徐蔚青李泽生张红星李菲赵冰吕男田维全说明:1、所有指导教师的详细信息请查阅其所在学院(中心、所)主页。
生物样品中短链脂肪酸的提取与测定
!"#$ !+ %"$ $ ,$ - ,.
生物样品中短链脂肪酸的提取与测定
! 谭 0 力$, , 0 鞠熀先 $ , 0 黎介寿 !
( $ $ 南京大学生命分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3 ; ! $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普通外科研究所,江苏 南京 !$"""! ) 摘要: 综述了生物样品 ( 主要为粪便、 尿液、 血液和培养液) 中 短 链 脂 肪 酸 的 提 取 与 测 定 方 法, 讨论了各种样品提取 方法的优缺点, 并比较了气相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和毛细管电泳分离检测的优点和局限性。引用文献 #3 篇。 关键词: 短链脂肪酸; 生物样品; 提取方法; 气相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 毛细管电泳; 综述 中图分类号: 7#2,0 0 文献标识码: 8 0 0 文章编号: $""" &,.$3 ( !""# ) "$ &"",$ &".0 0 栏目类别: 专论与综述
・ %!・
色
谱
第 !" 卷
异性不强, 准确度差。随着色谱技术的发展, 气相色 谱 ( !" ) 、 高效液相色谱 ( #$%" ) 以及毛细管电泳 已广泛用于 ’"() 的测定。但极性大、 挥发性 ( "& ) 强和水溶性大 的 特 点 使 ’"() 难 以 定 量, 生物基质 ’"() 的复杂性也更增加了定量工作的难度。同 时, 的测定首先需要对样品进行提取纯化, 因此, 提取纯 化方式的选择也一直是研究热点。
!"#$%&#’() %)* +,#,$-’)%#’() (. /0($#120%’) 3%##4 5&’*6 ’) 7’(8(9’&%8 /%-:8,6
吉林大学2016年招收博士研究生的指导教师名单
中国史 中国古代文学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中国史 汉语言文字学 文艺学 文学传播与媒介文化 考古学 考古学 汉语言文字学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史 考古学 考古学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中国史 考古学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中国古代文学 考古学 考古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日语语言文学 社会学 法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 世界经济 制度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世界经济 金融学(含:保险学) 西方经济学 世界经济 政治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 金融学(含:保险学) 世界经济 金融学(含:保险学) 制度经济学 金融学(含:保险学) 产业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 金融学(含:保险学) 产业经济学 世界经济 制度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法学理论 民商法学 经济法学 法学理论 诉讼法学 诉讼法学 民商法学
文学院 文学院 文学院 文学院 文学院 文学院 文学院 文学院 文学院 文学院 文学院 文学院 文学院 文学院 文学院 文学院 文学院 文学院 文学院 文学院 文学院 文学院 文学院 文学院 外国语学院 体育学院 经济学院 经济学院 经济学院 经济学院 经济学院 经济学院 经济学院 经济学院 经济学院 经济学院 经济学院 经济学院 经济学院 经济学院 经济学院 经济学院 经济学院 经济学院 经济学院 经济学院 经济学院 经济学院 经济学院 经济学院 法学院 法学院 法学院 法学院 法学院 法学院 法学院 法学院
情报学 会计学 技术经济及管理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企业管理 技术经济及管理 管理科学与工程 情报学 会计学 情报学 技术经济及管理 技术经济及管理 技术经济及管理 技术经济及管理 管理科学与工程 技术经济及管理 技术经济及管理 管理科学与工程 情报学 会计学 企业管理 数量经济学 数量经济学 数量经济学 数量经济学 数量经济学 企业管理 数量经济学 金融学(含:保险学) 金融学(含:保险学) 企业管理 企业管理 数量经济学 数量经济学 企业管理 数量经济学 企业管理 企业管理 数量经济学 数量经济学 数量经济学 会计学 企业管理 企业管理 数量经济学 会计学 会计学 金融学(含:保险学) 企业管理 企业管理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应用数学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基础数学
吉林大学2014年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名单
吉2009631018张文陈剑平地质工程2009641018刘宝林董德明环境科学2009551004蒋川东林君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2010711011魏成国李凡病原生物学2010711022常文光陈立药理学2009731057纪柏王广义外科学2007731006王晓祺谭岩免疫学2009751017高忠文朱庆三外科学2009731060李伟所剑外科学2009731015季慧范迟宝荣内科学2010721012李阳孙志伟卫生毒理学2010771007于扬魏景艳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2010851035李心慰王哲临床兽医学2009851003张岩陈启军人兽共患疫病学2011111051庄忠正孙正聿马克思主义哲学2011111007葛宇宁贺来马克思主义哲学2011111019刘婧娇宋宝安社会保障2010121079孙红梅赵永春专门史2008121022洪猛杨建华考古与博物馆学2011121019何爽王桂妹中国现当代文学2011121051谭生力李守奎汉语言文字学2010911011王子晖张广翔世界史2011921007李洪财林沄历史文献学2010131004邵艳萍宿久高日语语言文学2011211016刘璐丁一兵世界经济2011911034孙猛于潇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2011211030赵雪李晓世界经济2008211037付宇宋冬林政治经济学2011221059姚远杜宴林法学理论2010221012李晓倩蔡立东民商法学2011221067张田田霍存福法律史2011221073周隆基任喜荣宪法与行政法2011221038谭堃李洁刑法学2011221005邓冰宁马新彦民商法学2011231034张 平张贤明政治学理论2011231031张海柱张亲培王庆华公共治理与公共政策2011231011金 新黄凤志国际关系2009231034邱玉慧王彩波政治学理论2011251030王妍陈守东数量经济学2011251041于羽于维生数量经济学2010251009印重刘金全数量经济学2011251023苏鹏孙巍数量经济学2011311019聂元元王春朋基础数学2010311006孟秋袁洪君基础数学2011311014李振邦刘长春基础数学吉林大学2014年优4年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名单。
2012年吉大研究生校内保送情况
2012年吉林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推荐名单
2012年吉林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推荐名单
2012年吉林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推荐名单
2012年吉林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推荐名单
2012年吉林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推荐名单
2012年吉林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推荐名单
2012年吉林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推荐名单
2012年吉林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推荐名单
2012年吉林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推荐名单
2012年吉林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推荐名单
2012年吉林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推荐名单
2012年吉林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推荐名单
2012年吉林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推荐名单
2012年吉林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推荐名单
2012年吉林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推荐名单
2012年吉林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推荐名单
2012年吉林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推荐名单
2012年吉林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推荐名单
2012年吉林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推荐名单
2012年吉林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推荐名单。
吉林大学第二醫院王金成教授简介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ORTHOPAEDIC BIOMECHANICS MATERIALS ANDCLINICALSTUDY""水'歩"魏足略王金成教授简介个人简介王金成,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著名关节外科专家,吉林大学第二医院骨科医学中心主任,吉林省骨科研究所所长,吉林省骨与关节疾病临床研究中心主任,吉林省数字医学临床转化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吉林省数字骨科国际联合硏究中心主任。
曾获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吉林省医学会优秀中青年专家、吉林省卫生厅有突出贡献专业技术人才、吉林大学白求恩名医等荣誉称号。
研究成果率先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骨科疑难病例的诊治中。
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骨科医学中心成立了医学3D打印研发中心,开启了骨科个体化精准治疗的大门。
继2014年2月完成世界首例双侧3D打印肘关节置换术后,相继开展了3D打印全腕关节、半腕关节、半肩关节、反肩关节置换、舐骨整合半骨盆置换、尺骨远端'全距骨置换等手术。
该研究成果相继获得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项、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1项。
从事骨科工作30年以来,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开创了競关节置换王氏小切口,取得了四关节同期置换例数世界第一的成绩。
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省部级课题等20余项。
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件,实用新型专利24项。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n&文80余篇。
任职情况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中国膝关节专业委员会创始委员,吉林省数字医学学会会长,吉林省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吉林省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吉林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兼关节学组组长。
ACS Applied Materials& Interfaces.Drug delivery,Oncotarget,Tissue engineering、Advances in Medical Sciences, Biomedicine&Pharmacotherapy,JSM Bone Marrow Research等国际杂志特约审稿人;JBJS中文版关节特刊编译委员会常务委员,《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硏究》《中国矫形外科杂志》《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编委、《中华骨科杂志》通讯编委。
【免费下载】吉林大学博士生指导教师名单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力根通保据过护生管高产线中工敷资艺设料高技试中术卷资,配料不置试仅技卷可术要以是求解指,决机对吊组电顶在气层进设配行备置继进不电行规保空范护载高与中带资负料荷试下卷高问总中题体资,配料而置试且时卷可,调保需控障要试各在验类最;管大对路限设习度备题内进到来行位确调。保整在机使管组其路高在敷中正设资常过料工程试况中卷下,安与要全过加,度强并工看且作护尽下关可都于能可管地以路缩正高小常中故工资障作料高;试中对卷资于连料继接试电管卷保口破护处坏进理范行高围整中,核资或对料者定试对值卷某,弯些审扁异核度常与固高校定中对盒资图位料纸置试,.卷保编工护写况层复进防杂行腐设自跨备动接与处地装理线置,弯高尤曲中其半资要径料避标试免高卷错等调误,试高要方中求案资技,料术编试交写5、卷底重电保。要气护管设设装线备备置敷4高、调动设中电试作技资气高,术料课中并3中试、件资且包卷管中料拒含试路调试绝线验敷试卷动槽方设技作、案技术,管以术来架及避等系免多统不项启必方动要式方高,案中为;资解对料决整试高套卷中启突语动然文过停电程机气中。课高因件中此中资,管料电壁试力薄卷高、电中接气资口设料不备试严进卷等行保问调护题试装,工置合作调理并试利且技用进术管行,线过要敷关求设运电技行力术高保。中护线资装缆料置敷试做设卷到原技准则术确:指灵在导活分。。线对对盒于于处调差,试动当过保不程护同中装电高置压中高回资中路料资交试料叉卷试时技卷,术调应问试采题技用,术金作是属为指隔调发板试电进人机行员一隔,变开需压处要器理在组;事在同前发一掌生线握内槽图部内 纸故,资障强料时电、,回设需路备要须制进同造行时厂外切家部断出电习具源题高高电中中源资资,料料线试试缆卷卷敷试切设验除完报从毕告而,与采要相用进关高行技中检术资查资料和料试检,卷测并主处且要理了保。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给地球透视的人 为百姓造福的人——访吉林大学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林君教授
长 , 球信息 探 测仪器 教 育部重 点实 地
验 室主任 、 国土资 源部 地球 探 测技 术
林 大学的专 家们不远 千里走 进 云贵高 他们 自主研 发的 核磁 共振 找 水仪 为灾
原 的大 山中?为什 么他 们能 在 喀斯 特 区 人 民 寻 找 生 命 之 水 ; 他 告 诉 他 的 是
曼
墨 ■I
了多项 国家高技 术攻 关 ( 6 等重大 8 3)
和 重点科 研 任 务。工程 中心 并没 有把 科 研成 果锁 在保 险柜 里 , 而是积 极将 科研成 果 及时应用 和转化 到实际工作 中, 中GEIT 其 S 分布 式遥 测 地 震仪 、 P S HV 系列电磁驱动可控 震源 、 T M A E 系列瞬 变电磁探测 系统 、 L J MRS 核磁 共振 找水仪等 多项科研成 果 已经 在国
索, 而今硕果 累累。 国 内高 端 地 球 物 理 仪 器 的 市 场 一直 地 震 勘 查 一 直使 用 炸 药作 为震 源 , 险性高 , 多地 方限制使 用 , 危 很 亟 需 研 制能够代 替炸 药的非破坏 性可控 震源 。 9 5 1 9 年起 , 君 带领科 研 团队 林
为人师者 。 必先正 其身, 方能教书
育人 , 乃 师 德 之 本 。 君从 不 张 扬 , 此 林
用臂膀 撑起 地球 探测 与仪 器学科 的广 阔蓝 天 。他 主 持完 成 了 国家 “ 6 课 8 3
进 系统 , 在运 行 过程 中体 现 出综 合 并
他 题” 、国家 自然科 学基金科 学仪器专项 优 势 。 把 加强地 下信息 探 测仪 器 的
基金、 国家重大 / 点科 技攻 关专题 、 重
中国地质大调查项 目等共计 3 多项。 0
吉林大学2008年上半年授予博士学位名单
韦洪发 李巍 麻锐 赵亮 李綦通 杨春雷 顾乐 赵路 赵俊甫 陈庆安 罗开卷 吴立志 孙冰心 田峰 霍海红 潘红艳 张晓阳 于天娇 张丹丹 姚莹 周海伦 杨华 郭佳宁 张艳梅 滕肇楠 李冬梅 齐宝江 张传烈 程宇 石瑛 潘洪阳 闫国生 鞠连和 张彬 李畅 朱仁政 闫玉 孙洪波 辛静 袁明旭 徐彦山 彭斌 孔兆政 王发臣 霍春龙 闫越 允春喜 梁伟锋
姚建宗 吕岩峰 张旭 孙谦 张旭 张旭 李洁 李洁 张旭 孙谦* 张旭 张旭 冯彦君 李建华 赵新华 徐卫东 马新彦 赵新华 李建华 徐卫东 赵新华 冯彦君 李建华 徐卫东 马新彦 赵新华 王惠岩 宝成关 韩冬雪 陈秉公 王彩波 王惠岩 周光辉 陈秉公 周光辉 宝成关 陈秉公 韩冬雪 李德志 彭向刚 张创新 周光辉 宝成关 宝成关 张贤明 王惠岩 孙晓春 韩冬雪
吉林大学2008年上半年授予博士学位名单
学
号
姓 薛俊清 于晓权 曲红梅 张宝库 王晓红 韩松 张旭 王海英 刘李 许祥云 陈文殿 卞绍斌 曹典顺 李冬青 刘艳萍 刘梅 包桂芹 杨淑静 王艳秀 柴婷婷 李红章 刘金萍 仝联勃 刘宏九 朴金波 蔡畅宇 胡远超 张敏 鲍盛华 梅松丽 杨锐 赵宗金 邹操 王妍 王昊宁 张琳琳 高媛媛 王毅 李兵 谢玉先 郭凤城 李宝林 黄丽华 周红 王连忠 高文博 张淼
Page 1
吉林大学2008年上半年授予博士学位名单
2005211004 9200521126 982509 2004211012 2004211013 2005211008 2005211010 2005211012 2002211044 2003211048 2005211014 2005211021 2005211024 992513 2002911002 2002911009 2003911005 2003911006 2004911006 9200491123 9200591139 2003911009 2003911014 2003911022 2004911015 2005211036 2005211037 2005211039 2004211067 2005211047 2005211051 2004911023 2004911024 2004911027 2004911029 2004911031 2002251017 2002251021 2002251025 2003251007 2003251014 2003251025 2003251026 2003251029 2004251006 2004251011 2004251013 2004251017
改善后轮独立驱动汽车过弯效率的转矩分配控制
收稿日期:2020-02-1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875235),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51875235);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合作项目(20180414011GH ),Jilin Provi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Plan -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operation Progect (20180414011GH )作者简介:王军年(1981—),男,甘肃兰州人,吉林大学教授,博士†通讯联系人,E-mail :*****************第47卷第12期2020年12月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s )Vol.47,No.12Dec.2020DOI :10.16339/ki.hdxbzkb.2020.12.002文章编号:1674—2974(2020)12—0009—09改善后轮独立驱动汽车过弯效率的转矩分配控制王军年1,于田雨1,孙娜娜2,付铁军1†(1.吉林大学汽车仿真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022;2.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技术开发部,吉林长春130011)摘要:针对分布驱动式电动汽车在转矩分配上较少研究转矩横向分配对驱动车轮滑转率的抑制作用及其对过弯性能的改善这一问题,利用其各轮转矩独立可控的性能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轮胎纵向刚度估计和最佳滑转率识别的转矩定向分配控制方法,以降低驱动轴平均滑转率.根据轮胎与路面的简化附着特性,理论上分析了转矩定向分配能够降低轴平均滑转率的原因.采用递归最小二乘法(RLS )设计了轮胎纵向刚度估算器,并基于已估算的轮胎纵向刚度,以及在线识别的车轮的最佳滑转率制定了转矩定向分配控制策略.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转矩定向分配控制策略可以有效地减小驱动轴的平均滑转率10%以上,而且还能够减小过弯时驾驶员的方向盘转角输入约14%,实现了提高过弯效率和改善转向机动性的双重目的.关键词:电动汽车;平均滑转率;递归最小二乘法;转矩定向分配;过弯效率中图分类号:U461.1文献标志码:ATorque Vectoring Control of Rear-Wheel-Independent-DriveVehicle after Cornering Efficiency ImprovementWANG Junnian 1,YU Tianyu 1,SUN Nana 2,FU Tiejun 1†(1.State Key Laboratory of Automotive Simulation and Control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2,China;2.Department of Technical Development ,FAW-VOLKSWAGEN Automotive CO ,LTD ,Changchun 130011,China )Abstract :For distributed drive electric vehicles ,less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inhibition of lateral torque distribu -tion on wheel slip ratio and its improvement on cornering performance.To solve this problem ,taking the advantage of the independently controllable torque ,a torque vectoring control method based on tire longitudinal stiffness estimation and optimal slip ratio identification was proposed to reduce the average slip ratio of the driving-axle.According to the simplified adhes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re and the road ,the impact of torque vectoring on the average slip ratio of the driving-axle was theoretically analyzed.An estimator based on Recursive Least Square method (RLS )was de -signed to estimate the tire longitudinal stiffness in real time.On the basis of the estimated tire longitudinal stiffness and identified optimal slip ratio ,an torque vectoring control method was developed.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torque vectoring control method not only can obviously decrease the average slip ratio of the driving-axle by more than 10%,but also can reduce the steering wheel angle input by about 14%,which achieves the dual purpose including the improvement of cornering efficiency and the enhancement of steering maneuverability.Key words :electric vehicle ;average slip ratio ;recursive least square ;torque vectoring ;cornering efficiency与传统的集中式驱动电动汽车相比,分布驱动式汽车具有转矩独立可控、驱动系统集成度高等特点,为实现轮间驱动转矩定向分配,改善整车多项性能提供了可能.鉴于此,国内外学者对分布驱动式汽车的节能性控制、稳定性控制及动力性控制开展了大量研究.Zhang等学者[1]通过整合地形信息和车辆信息提出了预测节能策略,基于车-车通信对前车运动进行预测,从而优化四轮驱动电动汽车的电机转矩分配比来减小能耗.Tang等学者[2]提出了一种考虑电机转矩突变的最优转矩分配方法,建立了车辆经济性和电机转矩突变的总成本函数,并采用动态规划算法优化转矩分配,使电机工作在高效区.Zhai等学者[3]设计了双层转向控制器,上层直接用横摆力偶矩控制,以保证车辆极端工况下的稳定性;下层采用了自适应节能转矩分配算法,对经济性进行优化.赵迪[4]对上层采用自适应滑模稳定性控制器跟踪期望状态,稳定输出的横摆力矩通过下层转矩分配算法优化后施加在车轮上,保证车辆横向稳定性.袁小芳等学者[5]提出了一种基于FNN的自适应稳定性控制系统,上层采用适应工况变化的FNN前馈神经网络设计直接横摆力矩控制器,下层按载荷分配方式进行力矩分配.OH等学者[6]通过考虑预测状态和驾驶员的方向盘转角开发了两种基于模型预测转矩定向分配的横摆稳定性控制算法,分别为后轮转矩定向分配和全轮转矩定向分配,同时应用轮胎力、轮胎力变化率和变速器输出转矩进行物理约束.Zhang等学者[7]在双电动机同轴耦合独立轮驱动系统和滑模控制器的基础上,开发了同轴耦合牵引力控制系统.邹广才等学者[8]提出一种全轮纵向力优化分配方法,减小了路面附着负荷且提高了整车横摆响应的收敛速度,提升了整车稳定性与动力性.然而现有文献中所研究的转矩分配方法多为基于车辆模型的反馈控制,很少研究转矩的横向分配对驱动车轮滑转率的抑制作用及其对过弯性能的改善问题.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后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为研究对象,以降低汽车转弯时左右两侧驱动轮的平均滑转率,即驱动轴平均滑转率为研究目的,探讨在汽车稳定行驶区域,如何基于轮胎纵向刚度在线估算和实时滑转率的识别来设计横向转矩分配方法,从而达到在改善转向机动性的同时,提高车辆的过弯动力性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轮胎磨损的效果.最后,通过仿真试验对控制策略的有效性进行验证.1转矩分配降低平均滑转率机理转矩定向分配(Torque Vectoring,简称TV)技术可实现车辆转弯时驱动转矩在轮间的任意转移,驱动转矩不仅能从转速快的一侧车轮转移到转速慢的一侧车轮,也能从转速慢的一侧车轮转移到转速快的一侧车轮.对于轮毂电机分布驱动式电动汽车,同样可以利用转矩横向的分配降低转弯时左右驱动轮的平均滑转率,从而改善车辆过弯特性.1.1轮胎附着特性简化模型图1所示为典型的轮胎附着特性曲线.图中的实线为在某一垂直载荷下的实际轮胎附着特性曲线.在车辆正常行驶过程中,侧向加速度一般不高.由于侧向加速度一般小于0.4g时,线性轮胎模型和非线性轮胎具有较好的一致性[9].因此,本文将轮胎附着特性曲线简化成由线性区的一条过原点的斜线和一条过峰值附着系数(即轮胎附着特性曲线顶点)的横线组成的一条折线,即图1简化特性曲线.所述的轮胎纵向刚度就是指该简化轮胎附着特性曲线的斜线斜率.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研究的转矩分配范围是在图中阴影区域内.350030002500200015001000500000.20.40.60.8 1.0理论特性简化特性滑转率s图1轮胎附着特性曲线及简化模型Fig.1Tire adhesion characteristics and simplified model1.2TV降低平均滑转率机理分析如图2所示,由于转弯时,车轮的垂直载荷在两驱动轮间重新分配,从而造成两驱动轮轮胎纵向刚度发生变化,即外驱动轮的轮胎纵向刚度k o大于内驱动轮的轮胎纵向刚度k i.若驱动转矩在两驱动轮间平均分配,即两轮的驱动转矩均为T re/2,则外、内驱动轮分别工作在A、B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年10王军年等:改善后轮独立驱动汽车过弯效率的转矩分配控制s o s ′i s ′o s i滑转率sA BA ′B ′外驱动轮内驱动轮T iT oT re2图2转矩定向分配原理示意图Fig.2Schematic diagram of torque vectoring两点,内驱动轮的滑转率为s i ,外驱动轮的滑转率为s o .显然s i >s o ,且内驱动轮更容易出现打滑的现象;若对内外驱动轮沿着图2中折线的斜率进行转矩分配,即按照其轮胎纵向刚度进行驱动力的分配,增大外驱动轮的驱动转矩,同时为保证总需求转矩T re 保持不变,等大地减小内驱动轮的驱动转矩,使得内外驱动轮的差动转矩为ΔT ,则外驱动轮的驱动转矩将沿斜线A -A ′变化,外驱动轮的滑转率s o 升高,而内驱动轮的驱动转矩将沿斜线B-B ′变化,内驱动轮的滑转率s i 降低.此时内外驱动轮的滑转率分别为:s ′i =s i -ΔT 2r w k i(1)s ′o =s o +ΔT 2r w k o (2)式中:r w 为滚动半径,本文忽略垂直载荷对滚动半径的影响.在不考虑转矩定向分配对轮胎侧滑影响的条件下,该驱动轴的平均滑转率(即同一驱动轴两侧的驱动轮的滑转率的平均值)变化量为:Δs av =s ′i +s ′o -(s i +s o )2=ΔT 4r w 1k o -1k i ()(3)由于k o >k i ,故外驱动轮的滑转率增加量小于内驱动轮的滑转率减小量,即该驱动轴的平均滑转率变化量Δs av <0.这表示以轮胎纵向刚度为梯度进行转矩定向分配可以降低驱动轴的平均滑转率.可见,对驱动轮的轮胎纵向刚度的识别是实施转矩定向分配的前提与关键.2轮胎纵向刚度的估算与验证2.1轮胎纵向刚度估算器设计在车辆稳定行驶时,轮胎的纵向激励比较小,一般是轮胎纵向滑转率的百分之几[10].因此,需要在轮胎的线性区间对轮胎的纵向刚度进行估算.轮胎纵向刚度k 是由轮胎特性决定的,受轮胎垂直载荷F z的影响较大.此外,相关文献显示轮胎的纵向刚度与路面的摩擦系数也有很大的关系[11-12].在轮胎线性区间内,轮胎纵向力可表示为:F t =k ·s(4)式中:F t 为轮胎的纵向力;k 为轮胎的纵向刚度;s 为轮胎的滑转率.由于汽车转弯过程时间较短,因此本文采用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与较快的收敛速度的递归最小二乘法进行轮胎线性纵向刚度的估计.2.2递归最小二乘法递归最小二乘法(Recursive least squares ,RLS )[13]是一种在每一采样时刻根据前一时刻的参数,通过最小化模型偏差的方法来更新下一时刻未知参数的算法.其具体步骤如下.1)初始化参数θ(0)、协方差矩阵P (0),选择合适的遗忘因子λ.2)测量系统输出y (t ),计算回归矢量φ(t ).3)计算估算偏差e (t ):e (t )=y (t )-φT(t )·θ(t -1)(5)4)计算增益:K (t )=P (t -1)·φ(t )·[λ+φT(t )·P (t -1)·φ(t )]-1(6)5)协方差更新:P (t )=λ-1·P (t -1)-K (t )·φT(t )·λ-1·P (t -1)(7)6)未知参数更新:θ(t )=θ(t -1)+K (t )·e (t )(8)7)在每一采样时刻重复步骤2)~6),直至输出最终的轮胎线性纵向刚度.这里,将公式(5)改写为参数识别的标准格式:y (t )=φT(t )·θ(t )(9)式中:y (t )为输出量,y (t )=F t ;φ(t )为回归矢量,φ(t )=s ;θ(t )为未知参数,θ(t )=k .2.3轮胎纵向刚度估算图3所示为单轮旋转动力学模型.如图3所示,根据运动平衡关系,可以得到驱动轮的运动微分方程:I w d ωd t=T -F t ·r w(10)式中:I w 为车轮的转动惯量;ω为车轮转速;T 为驱动转矩.轮胎的滑转率为:第12期11s =v w -ω·r w max (v w w (11)式中:v w 为车轮轮心线速度.根据公式(4),公式(9)可以改写为:1r w (T -I wd ωd t)=k ·s (12)VT F zF tωr wv图3单轮模型Fig.3Single wheel model2.4估算算法验证为对轮胎纵向刚度估算算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进行了如下仿真试验.本文中采用的是车辆动力学仿真常用的魔术公式轮胎模型.在3kN 下,其轮胎特性曲线如图4中理论值曲线所示.为模拟实际轮胎驱动力并验证轮胎纵向刚度估算算法的有效性,在图4所示的理论轮胎特性曲线基础上添加了均值为500N 、方差为0的噪声,此时轮胎纵向力曲线如图4中噪声值曲线所示,相当于实际测量值.图中简化值曲线为根据上述纵向刚度估算算法估计的轮胎纵向刚度k 对应的简化线性区间轮胎纵向力曲线.400035003000250020001500100050000.10.20.30.40.50.60.70.80.91.0噪声值理论值简化值滑转率s图4理论模型与简化模型对比Fig.4Comparison of theoretical and simplified models通过上述的轮胎纵向刚度估算算法,得到轮胎纵向刚度估算结果如图5中曲线的峰值所示,其数值为k =3.9945×104N ·m -1.可见,即使在500N 的噪声下,该轮胎纵向刚度估算算法依旧能保证较好的准确性,为转矩定向分配控制奠定了基础.此外,本文还进行了3~6kN 垂直载荷下轮胎纵向刚度估算,并以其估算结果绘制出了不同载荷下的简化轮胎模型,如图6中四条带标记的直线所示.可以看出,随着轮胎垂直载荷的增加,轮胎纵向刚度不断升高,但轮胎的垂直载荷越大,其变化量越小.123456789104.03.53.02.52.01.51.00.50STIFFNESS-RLS滑转率s 图5轮胎纵向刚度估算结果Fig.5Tire longitudinal stiffness estimation results0.20.40.60.8 1.07000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F t -3kN F t -4kN F t -5kN F t -6kN F sim -3kN F sim -4kN F sim -5kN F sim -6kN滑转率s图63~6kN 垂直载荷下轮胎纵向刚度对比Fig.6Comparison of longitudinal stiffness of tiresunder vertical load of 3~6kN3转矩定向分配控制策略如式(3)所示,对内外驱动轮进行转矩定向分配控制能够使得该驱动轴的平均滑转率降低.可见,在轮胎的线性区间内,汽车不失稳的条件下转矩定向分配控制实施差动转矩ΔT 越大,该轴的平均滑转率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年12王军年等:改善后轮独立驱动汽车过弯效率的转矩分配控制第12期越低,其驱动效率越高.因此,定义差动转矩ΔT为:ΔT=2min(s*o-s o)·k o·r w,T re2{}+T add·q(13)式中:s*o为外驱动轮的轮胎最佳滑转率;s o为外驱动轮当前时刻的轮胎滑转率;k o为外驱动轮的轮胎纵向刚度;T re为总需求驱动转矩;T add·q为差动转矩ΔT 的修正量,其中q为一个记录连续启动转矩定向分配控制的采样时间的计数器,为进行转矩分配的当前控制周期数减1,T add为转矩修正系数,该值根据估算的轮胎纵向刚度与线性区内的轮胎附着特性曲线斜率的差值来确定,其值不可过大,以免由于修正量的加入而造成驱动轮的打滑.内外驱动轮在转矩分配时要确保车辆的总需求驱动转矩不变,即满足如下关系:T re=T o+T i(14)ΔT=T o-T i(15)式中:T o为外驱动轮的驱动转矩,T i为内驱动轮的驱动转矩.故内外驱动轮的驱动转矩分别为:T o=12(T re+ΔT)(16)T i=12(T re-ΔT)(17)本文提及的转矩定向分配控制系统针对的是车辆转弯工况,因此,只有检测到方向盘转角输入,且驱动轮都工作在各轮胎的线性区间内,未发生打滑的现象,本文提出的转矩定向分配控制才得以启动.其详细的控制流程如图7所示.在进行转矩定向分配控制前需对寄存器进行初始化设置,对外驱动轮最佳滑转率s*o、外驱动轮的轮胎纵向刚度k o赋初值.接着进行转矩定向分配控制流程.首先,读取车速V、方向盘转角δsw、驱动轮角速度ω和驱动转矩T等信号.然后,判断是否有方向盘转角输入,即δsw是否为零.若是,则不启动转矩定向分配控制系统;否则,根据公式(11)计算轮胎的滑转率.再调用文中所述的RLS算法估算外驱动轮的轮胎纵向刚度k o,调用轮胎最佳滑转率识别模块(采用文献[14]所述轮胎最佳滑转率识别方法进行,不再展开).接着判断当前时刻,驱动轮是否发生打滑.若是,则不启动该系统;否则,根据公式(13)计算内外侧驱动轮之间的差动转矩ΔT.最后,再根据公式(16)(17)计算内外驱动轮的驱动转矩并输出.开始初始化s*o,k o读取v,δsw,ωi,Tδsw=0?YN计算s=v w-ω·r wmax(v w w调用RLS算法估算轮胎纵向刚度调用轮胎最佳滑转率识别模块s≥s*o?驱动轮打滑计算ΔTΔT=0YN返回输出驱动转矩T o,T i计算两驱动轮驱动转矩T o,T i图7转矩定向分配控制策略流程图Fig.7Flow chart of torque vectoring control strategy4整车建模与仿真试验4.1整车动力学建模本文研究的是汽车转弯时的转矩定向分配控制对车辆性能的影响,因此,本文建立了如图8所示的包含车辆的纵向运动、侧向运动、横摆运动以及四个车轮的旋转运动的7自由度车辆运动学仿真模型.其车身运动微分方程如式(18)至(20)所示.图87自由度车辆模型Fig.87degree of freedom vehicle model13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年m(u-vωr)=F xfo cosδo+F xfi cosδi+F xro+F xri-F yfo sinδo-F xfi sinδi-F w(18)m(v+uωr)=F yfo cosδo+F yfi cosδi+F yro+F yri+F xfo sinδo+F xfi sinδi(19)Iωr=(F xfo cosδo-F yfo sinδo-F xfi cosδi+F yfi sinδi)B/2+(F xfo sinδo+F yfo cosδo+F xfi sinδi+F yfi cosδi)L f+(F xro-F xri)B/2-(F yro+F yri)L r(20)式中:m为整车质量,δi为内前轮转角;δo为外前轮转角;L f为车辆质心到前轴的距离;L r为车辆质心到后轴的距离;B为轮距;ωr为汽车横摆角速度;v为汽车侧向速度;u为汽车纵向速度;F yri、F yfi、F yro、F yfo分别为后内轮、前内轮、后外轮、前外轮所受到的侧向力;F xri、F xfi、F xro、F xfo分别为后内轮、前内轮、后外轮、前外轮所受到的纵向力;F w为汽车所受到的纵向空气阻力.对于后轮驱动、前轮转向电动汽车,当两后轮驱动力相等时,即F xfi=F xfo=0,F xri=F xro=F t,代入公式(20)中得到:Iωr=(F yfi sinδi-F yfo sinδo)B/2+(F yfo cosδo+F yfi cosδi)L f-(F yro+F yri)L r(21)当在内外驱动轮间引入差动转矩ΔT后,内外驱动后轮的驱动力分别为:F xri=F t-ΔT2rw(22)F xro=F t+ΔT2rw(23)此时公式(20)所示的横摆运动微分方程变为:Iωr=(F yfi sinδi-F yfo sinδo)B/2+(F yfo cosδo+F yfi cosδi)L f-(F yro+F yri)L r+ΔT2r w B(24)由此可见,为达到相同的车辆横摆角速度,在差动转矩ΔT的作用下,车辆只需更小的前轮转角,即驾驶员的方向盘转角输入变小,驾驶员的能量输入减小,从而增强汽车的转向机动性.4.2仿真分析本文研究的分布式后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的主要参数如表1所示.将整车动力学模型参数按照上表设置后,进行了如下两个工况的仿真验证.表1后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主要参数Tab.1Main parameters of rear-wheel-independent-drive electric vehicles参数单位数值整车质量m kg1300质心到前轴距离L f m 1.2247质心到后轴距离L r m 1.4373轮距B m 1.4375质心高度H g m0.49汽车绕Z轴横摆转动惯量I kg·m21808车轮转动惯量I w kg·m2 1.85汽车正前方投影面积A m2 2.0轮胎滚动半径r w m0.285 4.2.1匀速圆周仿真试验试验工况:汽车以60km/h匀速稳定行驶2s 后,进入半径为80m的圆形目标道路进行匀速圆周行驶,行驶一圈后,驶出目标道路.图9显示了有无转矩定向分配(TV)控制(分别用wiTV和woTV表示)下的行驶轨迹对比图,从图可见,两种控制下车辆轨迹基本相同.15010050-50050100150woTV wiTVx/m图9行驶轨迹对比Fig.9Comparison of driving trajectories图10显示了有/无TV控制下的各驱动轮的滑转率及此工况下该轴的平均滑转率.从中可见,在施加TV控制后,内驱动轮的滑转率降低,外驱动轮的滑转率升高,该驱动轴的平均滑转率相比未施加TV 下降约11%.14王军年等:改善后轮独立驱动汽车过弯效率的转矩分配控制第12期0.0100.0090.0080.0070.0060.0050.0040.0030.0020.00151015202530s ro /woTV s ri /woTV s avg /woTV s ro /wiTV s ri /wiTV s avg /wiTV时间/s 图10滑转率对比Fig.10Comparison of slip ratio图11、图12分别显示了有/无TV 控制下的方向盘转角和各驱动轮的驱动转矩.可以看出,在相同条件下,施加了TV 控制的车辆的方向盘转角输入更小,差别最大处方向盘转角相差5°,相比未施加TV控制时方向盘转角减小了14%.可见,在总输入驱动转矩相同的前提下,有TV 控制的车辆只需更小的方向盘转角就能完成相同的弯道,这为驾驶员转向时方向盘转角的增加留有更大的空间;也可以说当两种控制下的方向盘转角相同时,采用TV 控制的车辆的转弯半径更小,可以改善转弯机动性.而且,施加TV 控制后,汽车驱动轴的平均滑转率明显降低,这对于减小轮胎的纵向磨损亦是有益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滑移能耗.50403020100-10510152025303540wiTVwoTV时间/s图11方向盘转角对比Fig.11Comparison of steering wheel angle4.2.2匀加速定转角仿真试验试验工况:路面附着系数为0.7,汽车以30km/h的车速稳定行驶一段时间后,以1.7m ·s -2的加速度进行匀加速运动,同时,方向盘输入60°的定转角.05101520253035350300250200150100500-50T ro /wiTVT ro /woTV T ri /woTV T ri /wiTV时间/s图12驱动转矩对比Fig.12Comparison of drive torque图13为有/无TV 控制下驱动转矩对比图.可以看出,在12.5s 时无TV 控制的汽车的内驱动轮已经打滑,其驱动转矩明显下降.而有TV 控制的两驱动轮依旧具有较好的附着能力.2468101214161820T ro /wiTVT ro /woTV T ri /wiTV T ri /woTV8007006005004003002001000-100时间/s图13驱动转矩对比Fig.13Comparison of drive torque图14、图15分别显示了有/无TV 控制下的车速、滑转率.从图13和图14可以明显看出,在12.5s 左右,无TV 控制下的汽车已经明显失稳,无法继续完成试验工况,而有TV 控制下的汽车依旧保持很好的控制性能.由图16所示滑转率局部放大视图可见,由于采用TV 控制,内驱动轮的滑转率大大降低,外驱动轮的滑转率有所提高,其平均滑转率明显降低,例如,在第12s 时,平均滑转率减小了约18.6%.滑转率的下降表明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增强、车轮磨损降低.15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年2468101214161820200150100500-50-100实际车速(wiTV )实际车速(woTV )实际车速(wiTV+)目标车速(woTV )时间/s图14车速对比Fig.14Comparison of vehicle speeds ro /woTV s ri /woTV s avg /woTV s ri /wiTV s ro /wiTV s avg /wiTV1.00.80.60.40.20-0.2-0.4-0.6-0.8-1.02468101214161820时间/s图15滑转率对比Fig.15Comparison of slip ratios ro /woTVs ri /woTV s avg /woTV s ri /wiTV s ro /wiTV s avg /wiTV0.070.060.050.040.030.020.01023456789101112时间/s图16滑转率局部放大图Fig.16Partial zoom-in view of the slip ratio在此基础上,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增大该仿真工况的加速度为2m ·s -2(在图14中采用wiTV+表示)再次进行仿真试验,采用TV 控制的车辆能够在不失稳的条件下,以更高的速度实现过弯.可见TV 控制带来驱动轴平均滑转率降低,进而为车辆转向时动力性的增加留有一定的裕度,可以进一步通过增加过弯驱动转矩提高车辆的过弯动力性,过弯速度更快.图17为有/无TV 控制下的汽车行驶轨迹.可以看出,有TV 控制下的汽车转弯半径明显更小,能够在更高车速下完成目标工况.显然,施加TV 控制的汽车具有更好的极限转弯能力.woTVwiTV140120100806040200-20-40-150-110-70-30105090x /m图17行驶轨迹对比Fig.17Comparison of driving trajectories5结论1)本文以后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为研究对象,对以降低转弯时驱动轴平均滑转率为目标的转矩定向分配技术进行了动力学机理分析,理论上证明了转矩定向分配对于降低车轴平均滑转率的作用机理.2)基于递归最小二乘法(RLS )设计了轮胎纵向刚度估计器,并对其有效性进行了仿真验证,验证了该方法识别轮胎纵向刚度的准确性.3)通过制定转矩定向分配控制策略,对匀速圆周、匀加速定转角回转工况进行了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轮胎纵向刚度识别的转矩定向分配控制方法,不仅能够在进行目标轨迹跟随时明显减小驾驶员对方向盘的转角输入,减少驾驶员的能量输入,而且能够有效地减小驱动车轴的平均滑转率,有利于降低轮胎磨损、提高车辆转向机动性和过弯效率.16王军年等:改善后轮独立驱动汽车过弯效率的转矩分配控制第12期参考文献[1]ZHANG S W,LUO Y G,WANG J M,et al.Predictive energy man-agement strategy for fully electric vehicles based on preceding vehi-cle movement[J].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Systems,2017,18(11):3019—3060.[2]TANG Z,XU X,JIANG X W,et al.Optimal torque distribution strategy for minimizing energy consumption of four-wheel indepen-dent driven electric ground vehicle[J].Journal of Applied Scienceand Engineering,2018,21(3):375—384.[3]ZHAI L,HOU R F,SUN T M,et al.Continuous steering stability control based on an energy-saving torque distribution algorithm fora four in-wheel-motor independent-drive electric vehicle[J].En-ergies,2018,11(2):350—368.[4]赵迪.电动汽车稳定性控制及转矩优化分配[D].长春:吉林大学通信工程学院,2018:45—52.ZHAO teral stability control and optimal torque distribution forelectric vehicles[D].Changchun:College of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Jilin University,2018:45—52.(In Chinese)[5]袁小芳,陈秋伊,黄国明,等.基于FNN的电动汽车自适应横向稳定性控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6(8):98—104.YUAN X F,CHEN Q Y,HUANG G M,et al.Adaptive lateral stabil-ity control of electric vehicle based on FNN[J].Journal of Hunan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2019,46(8):98—104.(In Chinese)[6]OH K,JOA E,LEE J,et al.Yaw stability control of4WD vehicles based on model predictive torque vectoring with physical constraints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utomotive Technology,2019,20(5):923—932.[7]ZHANG L P,LI L,LIN C,et al.Coaxial-coupling traction control fora four-wheel-independent-drive electric vehicle on a complex road[J].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Part D:Journal of Automobile Engineering,2014,228(12):1398—1414.[8]邹广才,罗禹贡,李克强.四轮独立电驱动车辆全轮纵向力优化分配方法[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9(5):719—722.ZOU G C,LUO Y G,LI K Q.Tire longitudinal force optimizationdistribution for independent4WD EV[J].Journal of Tsinghua Uni-versity(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9,49(5):719—722.(InChinese)[9]ISERMANN R.Fahrdynamik-regelung[M].Berlin:Vieweg teubner Verlag,2006:323—329.ISERMANN R.Driving dynamics control[M].Berlin:Vieweg teubn-er Verlag,2006:323—329.(In German)[10]AHN C,PENG H,TSENG H E.Robust estimation of road frictional coefficient[J].IEEE Transactions on Control Systems Technology,2012,21(1):1—13.[11]GUSTAFSSON F.Slip-based estimation of tire-road friction[J].Automatica,2013,33(6):1087—1099.[12]KARL B.Joint wheel-slip and vehicle-motion estimation based on inertial,GPS,and wheel-speed sensors[J].IEEE Transactions onControl Systems Technology,2016,24(3):1020—1027.[13]HAYKIN S.Adaptive filter theory[M].5th ed.Upper Saddle River:Prentice Hall,2014:469—490.[14]WANG J N,WANG Q N,JIN L Q,et al.Independent wheel torque control of4WD electric vehicle for differential drive assisted steer-ing[J].Mechatronics,2011,21(1):63—76.17。
一种自动驾驶汽车侧向饱和约束下的行驶速度优化的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自动驾驶汽车侧向饱和约束下的行驶速度优化的方法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王德军,徐鹏,史德伟,王丽华
申请号:CN201910327799.8
申请日:20190423
公开号:CN110040147A
公开日:
20190723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一种自动驾驶汽车考虑侧向饱和约束的行驶速度优化方法,旨在解决转弯工况中确定速度优化区间,用于优化行车速度,保证车辆快速、稳定、安全的弯道行驶。
该方法首先通过轮胎模型,求解轮胎侧向力极限值。
再将轮胎侧向力带入车辆单轨模型,求解后轮侧向力。
利用向心力公式,推导轮胎力恰到饱和时车辆前轮转角、速度与道路曲率的关系;结合车辆二自由度模型与线性轮胎侧向力模型,推导转弯过程中车辆速度、前轮转角与道路曲率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求解某一曲率路径下的速度与前轮转角的优化区间。
根据当前规划轨迹,求得轨迹最小曲率半径,进而获取某一曲率半径道路下的优化速度。
申请人:吉林大学
地址:130012 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掺Sn的纳米TiO2表面光致电荷分离及光催化活性
掺Sn的纳米TiO2表面光致电荷分离及光催化活性井立强;付宏刚;王德军;魏霄;孙家钟【期刊名称】《物理化学学报》【年(卷),期】2005(021)004【摘要】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掺Sn量的TiO2纳米粒子,主要利用表面光电压谱(SPS)和光致发光光谱(PL)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并通过光催化降解苯酚实验来评估样品活性.重点考察了热处理温度和掺Sn量对样品表面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及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并探讨了Sn使TiO2纳米粒子改性的机制.结果表明,在适当温度处理下,适量Sn的掺入能够有效促进TiO2纳米粒子表面光生载流子的分离,以至于使其光催化活性得到显著提高.【总页数】5页(P378-382)【作者】井立强;付宏刚;王德军;魏霄;孙家钟【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理论化学研究所,理论化学与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物理化学实验室,哈尔滨,150080;吉林大学理论化学研究所,理论化学与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物理化学实验室,哈尔滨,150080;吉林大学化学学院,长春,130023;吉林大学化学学院,长春,130023;吉林大学理论化学研究所,理论化学与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43;O644【相关文献】1.表面活性剂对掺铁纳米TiO2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J], 李玉胶;赵淑梅;朱春城2.N掺杂TiO2纳米粒子表面光生电荷特性与光催化活性 [J], 张晓茹;林艳红;张健夫;何冬青;王德军3.掺N纳米TiO2光催化活性的研究进展 [J], 李艳霞;管俊芳;雷绍民;武丽娟;陈联乔;师伟4.异质结光催化材料中光生电荷分离方向和效率的调控及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J], 刘振兴5.掺Sn的纳米TiO2表面光生束缚激子的验证及其特性 [J], 井立强;王德军;辛柏福;王百齐;薛连鹏;付宏刚;孙家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概率神经网络的汽车发动机失火故障诊断
基于概率神经网络的汽车发动机失火故障诊断
王子健;王德军
【期刊名称】《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年(卷),期】2016(034)002
【摘要】为准确诊断汽车发动机常发生的单缸失火和双缸失火故障,利用概率神经网络分析发动机转速与曲轴位移角度诊断发动机失火故障。
在AMEsim软件环境下搭建一款四缸发动机模型,利用故障注入的方式模拟发动机失火,提取发动机转速和曲轴角度位移数据,在Matlab环境下进行数据处理与分组,建立概率神经网络PNN ( Probabilistic Neural Network)进行训练与测试。
实验结果表明,发动机转速与曲轴转角位移能有效反应发动机真实运行情况,训练好的PNN可对发动机单缸、双缸失火进行准确的诊断和定位。
该方法具有简洁、经济、高效和准确度高等优点。
【总页数】8页(P229-236)
【作者】王子健;王德军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通信工程学院,长春130012;吉林大学通信工程学院,长春13001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183
【相关文献】
1.汽车发动机失火故障诊断方法研究综述 [J], 黄锦辉
2.汽车发动机失火故障诊断方法研究综述 [J], 武刚
3.汽车发动机失火故障诊断方法研究综述 [J], 曹银才
4.浅析汽车发动机失火故障诊断方法 [J], 杨家印
5.浅析汽车发动机失火故障诊断方法 [J], 杨家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王德军性别:男
出生年月:1951-8-11 工作单位:吉林大学所在院系:化学学院职称:教授
行政职务:招生专业:070304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
研究领域:功能材料光化学与光物理是否兼职:否
指导博士生总
数:指导硕士生
总数:
目前博士生数:目前硕士生
数:
个人简介
主要学历:
1973.09--1977.01 吉林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本科
1980.09--1983.07 吉林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硕士
1985.09--1989.07 吉林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博士
主要学术经历:
1987.10-1988.10 日本京都大学工学部学习
1991.01 吉林大学化学系副教授
1991.01-1992.12 吉林大学化学站博士后研究
1996.10 至今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教授
2001.05 至今吉林大学化学学院博士生导师
总的研究方向是“功能材料光化学与光物理”,具体为:
1、利用表面光电压谱技术研究功能材料的光生电荷的转移过程与光电活性的关系
2、建立Kelvin探针测量系统,相对准确的固体功能材料的功函;对部分纳米材料(TiO2、ZnO、CdS、CdSe等)的功函和它们表面电势进行研究;利用有机染料敏化半导体纳米材料,在光诱导下研究表面和界面电荷转移过程。
利用Kelvin技术研究纳米材料的功函和研究外来粒子对半导体纳米材料的表面电势的影响。
3、利用瞬态表面光伏技术,对一些功能材料的光生电荷性质进行了研究。
在系统制备纳米功能材料和光电功能体系活性评价的基础上,重点是利用瞬态光伏方法研究光生电荷转移过程与光电活性的关系。
4、利用表面光电流方法来研究染料敏化ZnO纳米粒子的光生电荷
界面转移过程,并研究O2、H2O、甲醛等吸附质对表面光电流的影响。
在能量匹配的情况下,染料受光激发产生的光生电子可以注入到纳米ZnO导带,使其在可见区产生表面光电流。
使用宽度为10 ?m 左右的ITO 梳状电极,在激光光源或由分光系统产生的单色光激发下,对有机染料敏化的纳米ZnO进行表面光电流的测试,通过表面光电流的研究了解纳米ZnO的表面电荷状态和界面电荷转移的信息。
著作及论文
代表性论文
[1] Xie Tengfeng, Wang Dejun* et al.,Application of surface photovotage technique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condition types of azo pigment films, J. Phys. Chem. B 104(2000)8177.
[2] Lin Yanhong, Wang Dejun*, et al,A Study of Quantum Confinement Properties of Photogenerated Charges in ZnO Nanoparticles by Surface Photovoltage Spectroscopy,J. Phys. Chem. B 108(2004)3202-3206.
[3] Lin Yanhong,Wang Dejun*, Zhao Qidong, et al., Influence of adsorbed oxygen on the surface photovoltage and photoluminescence of ZnO nanorods,Nanotechnology 17 (2006) 2110-2115。
[4] Min Yang, Dejun Wang*, Liang Peng, Tengfeng Xie and Yiyang Zhao,Photoelectric response mechanisms dependent on RuN3 and CuPc sensitized ZnO nanoparticles to oxygen gas,Nanotechnology 17 (2006) 4567–4571
[5] Z.H. Li, D.J. Wang *, P. Wang,, et al,Study of mechanism of photogenerated charge transfer in nano-TiO2 ,Chemical Physics Letters 411 (2005) 511 -515
Min Yang, Dejun Wang*, Liang Peng, et al., Surface photocurrent gas sensor with properties dependent on
Ru(dcbpy)2-sensitized Zno nanoparticles,Sensors and Actuators B 117 (2006) 80–85
[6] Qinglin Zhan, Dejun Wang *, et al,A study of the interface and the related electronic properties in 3 n-Al0.35Ga0.65N/GaN heterostructure ,Thin Solid Films 491 (2005) 242 – 248
[7] T.F. Xie, D.J. Wang*, W.S. Yang, et al,Effect of electric field and doping on photovoltaic properties of a-bromine-terthiophene thin film,Thin solid Film 394 (2001)207-212
[8] Min yang,Dejun Wang*, Yanhong Lin, et al,A study of
photoinduced charge transfer at the interface of ZnO/Azo ,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cs 88 (2004) 333-338
[9] Qinglin Zhang , Dejun Wang* Jinjie Xu, et al,An investigation of surface photovoltaic properties of TiOPc and AlClPc ,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cs 82 (2003) 525-528
[10] Xie Tengfeng, Wang Dejun* et al., Photovoltic properties of novel conjugated oligomer/n-Si(111) heterostructures, Thin Solid Films, 327(1998)4
承担项目
2002年以来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
序号承担项目或课题名称项目来源项目或课题负责人起止时间经费(万元)
1 固体表面二元特性解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王德军2000.1--2002.1
2 15.00
2 有机/无机异质结光诱导电荷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王德军2003.01--2005.12 22.00
3 Kelvin探针技术研究纳米材料功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王德军2005.1--2007.12 24.00
4 利用瞬态表面光伏技术研究光生电荷转移过程与光电活性之间关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王德军2007.1--2009.12 30.00
5 高分子功能材料光电特性表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王德军(重点项目子课题)2001.01--2003.12 16.00
6 染料敏化纳米ZnO表面光电流研究吉林省科技厅基金王德军2004.01--2006.12 7.00
7 有机/无机异质纳米区域的光诱导电荷转移研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王德军2003.01--2005.12 5.00
8 功能材料微纳区域光伏特性研究吉林大学纳米专项(重点) 王德军2002.01--2003.12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