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创伤详细
颅脑创伤临床救治指南
颅脑创伤临床救治指南颅脑创伤是指由于外力作用使颅骨发生断裂、颅内脑组织受损或颅内血肿形成的病理状态。
颅脑创伤的发病率较高,危害极大。
针对颅脑创伤的救治需制定符合临床实际的救治指南,以确保患者得到及时、科学、全面的治疗。
本文将详细介绍颅脑创伤临床救治指南,以期提高对颅脑创伤的救治水平。
一、评估患者情况1. 患者初期救护颅脑创伤患者需要立即得到救治,因此在患者发生事故后及时进行急救十分重要。
救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快速评估,包括清除呼吸道、止血、拍打患者双肩以唤醒其意识等措施,以确保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得到维持。
2. 评估颅脑损伤程度在将患者送往医院的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的伤情进行初步评估。
评估颅脑损伤程度需要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反应、肢体运动情况等,以便在后续治疗中能够及时调整救治方案。
3. 评估CT影像医院到达后,患者需要进行头部CT检查,以明确颅脑损伤的具体情况。
根据CT影像的结果,医护人员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患者的伤情,制定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
二、调整患者体位1. 保持呼吸道通畅颅脑损伤患者的呼吸道管理尤为重要。
在救治之初需要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清除吐血、呕吐物,保持患者呼吸道的畅通。
2. 避免颅内压增加针对颅脑创伤患者,应避免头部下垂,以防止颅内压增加。
需要将患者头部略微抬高,以有利于颅内高压的排出。
三、药物治疗1. 治疗颅高压对于颅脑创伤患者,颅内高压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
在救治中需要尽快降低颅内压,常用的药物有甘露醇、呋塞米等,也可采取脱水疗法、高渗糖液等手段进行治疗。
2. 抗生素应用在严重颅脑创伤的患者中,由于颅内感染的风险较大,因此通常会给予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以避免感染的发生。
3. 镇痛及镇静颅脑创伤患者在疼痛及不适感较为明显,故需给予镇痛及镇静处理,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四、外科治疗1. 紧急手术对于颅脑创伤患者,当出现颅内压增高、颅脑损伤伴有颅内血肿、脑挫伤、脑水肿等情况时,往往需要立即进行紧急手术,以减轻颅内压,救治颅内血肿等。
颅脑创伤临床救治指南全
功能恢复。
04
颅脑创伤的康复与预后
康复治疗
物理疗法
包括运动疗法和物理因子 疗法,针对患者的具体情 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以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作业疗法
通过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生 活质量。
言语治疗
针对颅脑创伤后言语障碍 的患者,进行语言训练和 听力训练,帮助患者恢复 语言功能。
在学校、社区、企业等场所开展安全 教育,强调安全意识,教授正确的应 急处理方法,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安全防护措施
安全设施
在公共场所、交通工具等设置安全设施,如安全带、头盔、护具等,降低颅脑 创伤的风险。
运动防护
在体育活动中,加强防护措施,如佩戴头盔、护具等,减少运动损伤导致的颅 脑创伤。
高危人群的筛查与管理
瞳孔变化
观察瞳孔是否等大等圆,对 光反射是否灵敏,如果出现 瞳孔散大或缩小,则可能存 在颅内压增高或脑干损伤。
生命体征
监测患者的呼吸、脉搏、血 压和体温,判断是否存在生 命危险。
症状和体征
询问患者是否有头痛、恶心、 呕吐、视力模糊等症状,检 查是否有颈部抵抗、偏瘫、 感觉障碍等体征。
影像学诊断
CT扫描
诱发电位
通过刺激神经并记录相应部位的电活动,可以检测到神经传导通路 是否受损。
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
可以检测肌肉和神经的功能状态,对于诊断神经损伤有一定的价值。
03
颅脑创伤的急救与治疗
急救措施
01
02
0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4
保持呼吸道通畅
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必要时 进行气管插管或使用呼吸机辅
25颅脑创伤概述诊治与康复
青春期/青年期(14~26 岁)出现颅脑创伤的一个 发病高峰。
老年人的颅脑创伤发病率又有明显上升, 可能 是由于感觉和运动能力衰退, 健康状况下降, 认 知或注意力缺损, 导致交通事故和摔伤的机会 增加。
情绪情感障碍等, 是最常见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症状。
死亡率
国际上,颅脑创伤是外伤性死亡的主要原因,近50%的死亡发生在受伤现场、 转运途中或者急诊室 。
在国外,创伤已成为继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意外之后的第4位死因,在 1~34岁的青少年中,车祸则是第一死因。
总体的颅脑创伤年死亡率为22~35/10万人口。 我国颅脑创伤的年死亡人数逐年增加。 有统计发现重型颅脑损伤 30 天内死亡率为29.3%, 轻型为 0.2%。
全球轻度(A)、中度或重度(B)创伤性脑损伤发病率,2016年
我国创伤性颅脑损伤的发病率和患病率
致伤原因
颅脑创伤的致伤原因, 2016
致残率
颅脑创伤占全身创伤发生率第2位,但死残率则处于第1位。 存活患者中, 10%的轻度损伤患者会遗留永久的残疾, 而中度和重度患者这
一比例达到 66%和 100%。 颅脑创伤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引起的运动功能障碍、感觉障碍、失语症、认知功能障碍、
性别
男性发生 TBI 的危险性比女性高。 国内报道的男女比例为 1.3∶1,国外
报道的男女比例为 1.5~1.7∶1。 在青春期或青年期该比值更高,造成
性别差异的原因可能是青春期或青年 期个体之间的暴力和车祸等在男性更 为常见。
年龄
颅脑创伤的发病率呈现 3个年龄高峰, 分别出现 在幼年、青春期后期/成人早期、75岁以上的老 年期。
颅脑创伤PPT课件
治疗措施
对于儿童颅脑创伤患者,需要及时送往医院救治 ,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等。同时需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和情感需 求,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预防措施
预防儿童颅脑创伤需要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家长 和孩子的安全意识,同时加强监管和管理,减少 儿童接触危险因素的机会。
息。
影像学检查
CT扫描
通过CT扫描可以观察颅骨、 脑实质等结构是否有异常, 如颅内出血、脑挫裂伤等。
MRI检查
对于某些特殊类型的颅脑 创伤,如脑震荡等,MRI 检查可以更准确地诊断病 情。
X光检查
可以排除颅骨骨折等可能 性。
神经心理学测试
01
通过神经心理学测试可以评估患 者的认知功能、记忆、思维等方 面的能力,从而判断颅脑创伤对 患者的影响程度。
详细描述
认知障碍与精神障碍是由于大脑神经元损伤所致。颅脑创伤后,脑组织损伤可引起神经元损伤,导致 认知障碍与精神障碍。认知障碍可能出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精神障碍可能出现焦虑 、抑郁、易怒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05
颅脑创伤的预防与康复
预防措施
佩戴安全帽
保持安全行车
在参与可能发生头部撞击的活动时, 如骑自行车、滑板等,应佩戴安全帽 等防护装备。
脑积水
总结词
脑积水是颅脑创伤后常见的后遗症,可能导致颅内压增高、脑萎缩等严重后果。
详细描述
脑积水是由于脑脊液循环障碍或吸收障碍所致。颅脑创伤后,脑组织损伤可引起 脑脊液循环障碍,导致脑积水。脑积水可能导致颅内压增高、头痛、呕吐、视乳 头水肿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脑萎缩,影响智力及肢体功能。
颅脑损伤-PPT课件
挥鞭样损伤(Whiplash injury)
头部运动落后于躯 干所致的脑损伤
胸部挤压伤
胸部挤压伤:又称创 伤性窒息,胸内压 ↑→静脉压↑→脑损伤
(二)分类:
国际上通用的是GCS分类法
• ⑴轻型:13~15分,昏迷<20分钟
• ⑵中型:9~12分,昏迷20分~6h
• ⑶重型:3~8分,昏迷>6h
• ⑴头位、体位:头部抬高15、翻身。
• ⑵呼吸道通畅:吸痰、气管切开、呼吸机
• ⑶营养支持:IV给予脂肪乳、氨基酸;鼻饲肠 内营养,水、电解质平衡。
• ⑷躁动和癫痫的处理:躁动应查明原因、警惕 脑疝前兆;治疗癫痫持续状态。
• ⑸高热的处理:冬眠低温
• ⑹脑保护、促醒和功能恢复治疗:巴比妥类药物;神 经节苷脂、胞二磷胆碱、乙酰谷酰胺、能量合剂等; 高压氧治疗。
• 多由锐器或钝器所致,头皮血运丰富,出血多 →休克
• 处理: • 清创缝合、止血。 • 1.清创时 注意检查有无骨折或碎骨片,如发
现有CSF或脑组织外溢应按开放性颅脑损伤处 理,硬脑膜修补。 • 2.清创缝合时限可放宽至24小时。 • 预防感染,应用抗生素。
三、头皮撕脱伤 scalp avulsion
• 3、防止脑水肿或脑肿胀
• 4、手术治疗
• 指征:①继发性脑水肿严重,脱水无效。
•
②颅内血肿清除后,脑压持续增高。
•
③脑挫裂伤灶或血肿清除后,病情加重脑疝者
• 手术方法:挫裂伤灶清除、额极或颞极切除、颞肌下 减压或去出骨瓣减压。
三、弥散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
• 定义:是头部遭受加速性旋转外力作用时,因剪 应力而造成的以脑内神经轴索肿胀断裂为主要 特征的损伤。占中型脑损伤的28%~50%。预后 差。
颅脑创伤麻醉ppt课件
脑水肿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脑组织水分增加、体积增大 和重量增加的现象。脑水肿可导致颅内压增高,严重时甚至 危及生命。
颅内出血与血肿
颅内出血
颅内出血是指颅骨内血管破裂,血液进入颅内。这可能导致颅内压迅速升高,引 起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
血肿
血肿是指由于外伤或自发性原因导致的颅内血管破裂出血,血液在颅内或脑组织 内聚集形成肿块。血肿可导致颅内压增高,压迫脑组织,引起相应的症状。
02 颅脑创伤患者的麻醉管理
麻醉前评估与准备
评估颅脑创伤的严重程度
根据CT或MRI检查结果,评估患者 的颅脑损伤程度,以便制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适的麻 醉方案。
评估其他合并症
了解患者是否有其他合并症,如高血 压、糖尿病等,以便在麻醉过程中进 行相应的处理。
禁食禁饮
为防止麻醉过程中发生呕吐引起误吸, 患者在麻醉前需要禁食禁饮。
智能化监测与调控
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实 现麻醉过程的智能化监测 和调控,提高麻醉的安全 性和有效性。
多学科协作
加强神经外科、神经内科、 重症医学科等相关学科的 协作,共同提高颅脑创伤 患者的救治水平。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病因与病理生理
病因
交通事故、跌落、暴力打击等是常见 的颅脑创伤原因。
病理生理
颅脑创伤后,脑组织受到压迫或损伤 ,导致颅内压升高、脑水肿、脑出血 等,影响神经功能。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抽搐、偏瘫等。
诊断
通过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如CT、MRI)和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伤情。
建立静脉通道
为保证麻醉药物的顺利输注和患者的 生命体征监测,需在麻醉前建立静脉 通道。
颅脑创伤临床救治指南
颅脑创伤临床救治指南颅脑创伤是指外力作用于颅骨或脑组织,引起脑部损伤的一种临床疾病。
在临床中,颅脑创伤病人常常出现意识丧失、呕吐、头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可能给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
对于颅脑创伤的救治是十分重要的。
为了提高颅脑创伤的救治水平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编制了此《颅脑创伤临床救治指南》,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一份科学、规范的救治指南,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一、诊断与分级(一)临床表现:颅脑外伤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头痛、头晕、恶心、呕吐、颈部僵硬、复视、意识障碍等症状。
需密切观察颅内压增高的表现,确保病人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治疗。
(二)影像学检查:颅脑外伤的诊断主要依靠CT和MRI检查。
CT可显示骨折、血肿、脑水肿等损伤,MRI可对脑组织进行更加清晰的显示,有助于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
(三)分级:颅脑外伤的临床分级主要包括轻度脑震荡、中度脑震荡和重度脑震荡。
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科学的分级,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二、急诊救治(一)监测生命体征:颅脑外伤病人在急诊救治阶段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包括意识状态、呼吸、血压、心率等,确保病人在急诊阶段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二)控制颅内压:对于颅内压增高的病人,需立即给予降颅压的治疗。
可采用镇静、头低位、通畅呼吸道、控制颅外伤出血、呼吸机辅助等措施降低颅内压,确保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
(三)积极止血:对于颅脑外伤病人出现颅内出血、颅骨骨折等情况,需积极进行止血治疗,防止出血加重颅内压。
(四)预防继发性脑损伤:对于颅脑外伤病人需预防继发性脑损伤的发生。
包括预防颅内感染、预防脑水肿、预防脑梗死等措施。
三、手术治疗对于颅脑外伤病人,部分病例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主要包括开颅减压术、颅内血肿清除术、颅骨骨折复位术等。
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病人,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四、综合治疗(一)脱水疗法:对于颅内压增高的病人,可采用脱水疗法。
颅脑创伤临床救治指南
颅脑创伤临床救治指南颅脑创伤是指头部外力作用于颅骨和脑组织时引起的病理变化,常见于机动车事故、坠落、打斗等暴力行为或意外事故中。
颅脑创伤临床救治指南是为了规范颅脑创伤的诊断和处理而制定的一套指南。
以下是关于颅脑创伤临床救治指南的1000字简要介绍:一、诊断与分级:颅脑创伤的诊断主要依靠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如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
还需要进行相应的影像学检查,如颅脑CT或MRI。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可以将颅脑创伤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三个级别。
二、治疗原则:颅脑创伤的治疗原则是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早期治疗。
早期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判断,早期干预指的是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急救处理和监测,早期治疗则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三、急诊处理:对于颅脑创伤的急诊处理,首先要保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和心脏的正常功能。
要快速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确保其意识清醒。
还需要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电解质检查等。
四、药物治疗:在颅脑创伤的治疗中,常用的药物主要包括止痛药、抗炎药和抗感染药等。
止痛药主要用于缓解患者的头痛和不适感,抗炎药主要用于减轻脑组织的炎症反应,抗感染药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感染。
五、手术治疗:对于部分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方式主要包括颅骨开窗术、颅脑减压术、血肿清除术等。
六、康复治疗:颅脑创伤患者在治疗后需要进行康复训练,以促进其功能的恢复和重建。
康复治疗的方式主要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认知康复训练等。
七、并发症预防:颅脑创伤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颅内感染、脑积水、脑血栓等。
为了预防这些并发症的发生,需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颅脑创伤临床救治指南主要包括诊断与分级、治疗原则、急诊处理、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和并发症预防等内容。
这些指南的制定旨在规范临床的诊断与处理流程,提高颅脑创伤患者的救治质量和生存率。
颅脑创伤(急诊医学)
颅脑创伤1.颅骨容积有限,仅能容纳少量的出血,除婴儿外,单纯颅内损伤常不足以引起低血压。
2.原发性脑损伤是撞击发生时由机械性破坏作用导致不可逆的脑细胞损害。
继发性脑损害常由低血压、缺氧、颅内压升高和癫痫等引发。
减轻继发性损害的发生,有利于脑伤后功能恢复。
3.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 assess,GCS)是广泛应用于颅脑创伤后评估意识水平的方法,客观、具有可重复性以及操作简单。
4.颅脑创伤患者体格检查首先是评估气道、呼吸和循环功能。
神经系统重点评价意识水平(GCS)、瞳孔对光放射、下脑干反射。
应触诊头部、轻柔探查每一处裂伤处,以明确有无颅骨骨折和异物。
应检查所有颅骨骨折的体征,包括鼓膜出血、脑脊液耳漏、乳突后瘀斑(Battle征)或眶周瘀斑(熊猫眼)以及颈抵抗。
首次评估应保护颈、胸椎,并在5~10分钟内完成。
5.颅脑损伤后瞳孔扩大伴昏迷常提示脑疝。
应采取经验性的处理以降低颅内压,紧急复查头颅CT。
6.神经系统检查通常不能反映颅内病理变化,颅脑CT扫描是颅脑创伤患者精确评估的首选方法。
急性期并不需要行MRI,MRI对于判断血肿的发生帮助并不大。
7.降低颅内压的措施包括:①控制气道防止低氧血症,并可采用控制性通气;②适度的过度通气,维持PCO2在30~35mmHg;③镇静;④焦虑烦躁和异常体位的患者给予神经-肌肉阻断药;⑤甘露醇,但不适用于低血压患者;⑥预防性使用苯妥英;⑦容量复苏。
8.外科治疗适用于所有颅内血肿继续扩大的患者。
有明显的占位效应和颅内压升高证据的急性硬脑膜外、硬脑膜下和颅内血肿都需要及时清除。
9.颅底骨折通常伴有脑脊液漏并可能发展为脑膜炎。
非手术治疗方法为保持头部抬高30°,至少72小时。
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并不能有效防止脑膜炎。
非手术治疗脑脊液漏无效时,可采用腰穿引流。
10.类固醇在治疗颅脑损伤患者中无作用,还会引发迟发型免疫反应、隐藏感染、胃肠道出血、影响伤口愈合和高糖血症等并发症。
颅脑创伤临床救治指南(全)
药物治疗注意事项
严格掌握用药指征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治疗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避 免滥用药物。
颅脑创伤患者可能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应 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 。
严密监测不良反应
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过程中应严密监测患者情况,及 时发现和处理不良反应。
药物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 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治疗效果。
初步评估
对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 变化、生命体征等进行初 步评估,为后续救治提供 依据。
持续监测
在转运过程中持续监测患 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院内急救
完善检查
行头颅CT、X线、心电图等相 关检查,全面评估患者病情。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颅脑创伤患者,根 据病情需要采取手术治疗,如 开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 术等。
多学科合作
康复治疗涉及多个学科 领域,需要多学科团队 的合作,共同制定和实 施治疗方案。
06
颅脑创伤的护理与预防
护理要点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包括呼吸、心率、血压、体温等,以及意识状态 和瞳孔变化,以便及时发现病情恶化。
控制颅内压
对于颅脑创伤患者,颅内压升高可能导致脑疝等 严重后果,应采取措施降低颅内压。
鼓励公众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以降
低颅脑创伤的风险。
物
如甘露醇、甘油果糖等,用于降低颅 内压,减轻脑水肿。用法为静脉滴注。
抗癫痫药物
如苯妥英钠、丙戊酸钠等,用于预防 和治疗癫痫发作。用法为口服或静脉 注射。
神经营养药物
如神经节苷脂、胞磷胆碱等,用于促 进神经功能恢复。用法为静脉注射或 口服。
颅脑损伤健康教育
颅脑损伤健康教育颅脑损伤是指头部遭受外力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的脑部损伤,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健康问题。
为了提高公众对颅脑损伤的认识和预防意识,以下是一份关于颅脑损伤健康教育的详细内容。
1. 颅脑损伤的定义和分类颅脑损伤是指头部受到外力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的脑部损伤,可以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级别。
轻度颅脑损伤通常会浮现短暂的意识丧失或者混乱,中度和重度颅脑损伤可能导致长期的认知和运动功能障碍。
2. 颅脑损伤的常见原因颅脑损伤的常见原因包括交通事故、跌倒、运动伤害、暴力行为和意外事故等。
交通事故是导致颅脑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遵守交通规则和佩戴安全带或者头盔是预防颅脑损伤的重要措施。
3. 颅脑损伤的症状和识别方法颅脑损伤的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意识丧失、记忆力减退、行为改变等。
如果遇到头部受伤后浮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以确诊是否存在颅脑损伤。
4. 颅脑损伤的预防措施颅脑损伤可以通过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来降低风险。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措施:- 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不酒驾、不超速,佩戴安全带或者头盔;- 安全环境:保持家居和工作场所的安全,避免滑倒、坠落等意外;- 运动安全:在进行高风险运动时,佩戴适当的保护装备,遵守安全规则;- 暴力预防:提高对暴力行为的警惕,避免危(wei)险场所和人群。
5. 颅脑损伤的急救措施在遇到颅脑损伤的急情况下,正确的急救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损伤并拯救生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急救措施:- 保持安全:确保自己和受伤者的安全,避免进一步的危(wei)险;- 呼叫急救:即将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号码,告知受伤情况;- 创伤处理:对出血伤口进行适当的止血处理,避免感染;- 保持呼吸道通畅:确保受伤者的呼吸道通畅,如果需要进行人工呼吸或者心肺复苏,应由专业人士进行。
6. 颅脑损伤的康复和支持对于颅脑损伤患者来说,康复和支持是至关重要的。
康复过程可能需要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认知训练和心理支持等多个方面的介入。
颅脑损伤知识点总结
颅脑损伤知识点总结一、颅脑损伤的定义颅脑损伤是指头部受到外力或者内部因素引发的损伤,包括颅骨、脑组织及其血管、脑膜以及蛛网膜下腔等结构的损伤。
其损伤程度可从轻微的脑震荡到严重的颅骨骨折、脑出血等,并且对脑功能产生相应的影响。
二、颅脑损伤的发病原因颅脑损伤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 外伤:如交通事故、坠落、打架等可导致头部受到外力而引发颅脑损伤。
2. 脑血管意外:如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也是颅脑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
3. 颅内肿瘤:颅内肿瘤导致的颅内压升高,也可能引发颅脑损伤。
4. 神经系统疾病:一些疾病如脑血管疾病、脑炎、脑膜炎等也可能引发颅脑损伤。
三、颅脑损伤的分类根据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以及损伤的部位,可将颅脑损伤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
轻型颅脑损伤主要表现为脑震荡,症状较轻,通常不会导致严重后果。
中型颅脑损伤常常是由于颅骨骨折、脑出血等引发,症状较为严重。
重型颅脑损伤则常常是由于严重的外伤、脑挫伤或者脑干损伤引发,常常威胁患者的生命。
四、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具体症状取决于损伤的部位、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的个体差异。
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精神紊乱、感觉和运动障碍等。
特别是对于严重的颅脑损伤,患者可表现为昏迷、去大脑抑制等临床症状。
五、颅脑损伤的诊断颅脑损伤的诊断不仅依靠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还需结合影像学检查来明确诊断。
头部CT、MRI等检查是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有助于了解颅骨和脑部组织的损伤情况。
此外,脑电图、颅内压测量、神经系统的评估等也是辅助诊断颅脑损伤的重要手段。
六、颅脑损伤的治疗对于不同类型和严重程度的颅脑损伤,治疗方案各有不同。
在急救阶段,应尽快进行血管通畅、氧合、维持呼吸、排出颅内积液等急救措施,保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防止加重颅脑损伤。
在后续治疗阶段,需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手术、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等相应的治疗手段。
七、颅脑损伤的预防颅脑损伤的预防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避免外伤造成的颅脑损伤,需遵守交通规则、佩戴安全帽等;二是避免脑血管意外引发的颅脑损伤,需控制危险因素,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颅脑损伤名词解释
颅脑损伤名词解释颅脑损伤是指头部受到外力作用后,引起颅骨和脑组织的损伤。
这种损伤可能导致多种严重的症状和后果,包括意识丧失、记忆丧失、行为异常、甚至死亡。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颅脑损伤名词解释。
1. 颅骨骨折颅骨骨折是头部受到外力作用后,颅骨发生裂纹或断裂的情况。
颅骨骨折可以分为线性骨折、粉碎性骨折和凹陷性骨折等不同类型。
颅骨骨折可能会导致脑组织的损伤和出血,进而引起颅内高压等严重后果。
2. 脑震荡脑震荡是一种常见的轻度颅脑损伤,通常是由于头部受到剧烈撞击或震动引起的。
脑震荡的症状包括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视觉模糊等。
脑震荡通常需要休息和观察,严重的情况可能需要进行医疗治疗。
3. 血管破裂颅脑损伤可能会导致颅内血管破裂,引起颅内出血。
颅内出血可能会压迫脑组织,导致神经功能障碍和颅内高压等严重后果。
颅内出血包括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内出血等不同类型。
4. 脑挫伤脑挫伤是一种常见的中度到重度颅脑损伤,通常是由于头部受到剧烈撞击或挤压引起的。
脑挫伤可能会导致脑组织的水肿和出血,引起颅内高压和神经功能障碍等严重后果。
5. 脑干损伤脑干是连接大脑和脊髓的重要结构,控制着呼吸、心跳和其他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
脑干损伤是一种严重的颅脑损伤,通常由于头部受到极度剧烈的撞击或挤压引起。
脑干损伤可能会导致呼吸和心跳停止,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情况。
6. 轴向损伤轴向损伤是指头部受到旋转或扭曲作用后,颈椎和脑干发生损伤的情况。
轴向损伤可能会导致脑干的压迫和神经功能障碍等严重后果。
轴向损伤通常需要进行紧急的医疗治疗,以避免进一步的损伤和并发症。
7. 神经损伤颅脑损伤可能会导致神经的损伤,引起听力、视力、嗅觉等不同方面的功能障碍。
神经损伤通常需要进行神经学方面的治疗和康复,以恢复受损的神经功能。
总之,颅脑损伤是一种严重的健康问题,需要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了解和认识不同类型的颅脑损伤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预防和处理这种情况。
颅脑创伤诊疗指南
二、颅脑损伤急诊救治原则
(一)危重昏迷病人抢救及转运
遇到危重的昏迷病人,一定要及时就地抢救并迅 速转运至有救治条件的创伤中心。如果病人合并 复合伤特别是有大出血造成休克,第一步是抗休 克治疗,即保持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呼吸、脉搏 的平稳。
如果有头皮外伤出血,应该先做止血包扎再转送。 因为即使是单纯的头皮损伤,若不包扎,也可能 由于大出血而造成失血过多而休克。一定保持呼 吸道通畅,必要时就地气管插管。
一、颅脑创伤的分级
颅脑创伤的分级采用国际通用的格拉斯哥 分级评分(Glasgow-GGS昏迷评分)。所 有颅脑外伤的病人在处理的时候,都要参 考此评分,并在病例上有详细的记录。此 评分具体内容分三个方面:病人的睁眼反 应、语音反应和运动反应。这三部分相对 应的分值加起来就是病人的昏迷评分,评 分最低是3分,最高是15分。分数越高,说 明病人的相对病情越轻。
脑强直状态 生命体征改变,呼吸节律非常快,心率和
血压异常,中枢性高热 眼征,瞳孔大小不一,形态多变且不规则,
眼球偏斜或眼球分离 需行头颅CT扫描和MR扫描进行诊断
脑干损伤
脑干损伤部位不同,症状也不同 中脑损伤表现为瞳孔多变,眼球固定,四
肢肌张力增高 桥脑损伤为双侧的针尖样瞳孔 延髓损伤表现为呼吸循环功能衰竭,如呼
第二,解除脑疝。对于脑外伤者要降低颅 内压,因为颅内压持续增高容易导致脑疝, 最后危急病人生命。要及早解除脑疝对于 脑组织的压迫。
第三,重视复合伤的治疗,不能单考虑头 部情况。
(三)各种类型的急诊手术
此是神经外科的基础。神经 外科最主要的工作是脑和脊 髓的手术,脑外伤的手术是 各种手术的基础,也是广大 基层医院最主要的工作。
A.闭眼反应 B.睁眼反应 C.语音反应 D.运动反应
颅脑损伤的病情观察内容
颅脑损伤的病情观察内容颅脑损伤是一种严重的创伤,病情观察对于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对颅脑损伤病情观察内容的详细介绍:1.意识状态: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是颅脑损伤最重要的观察内容之一。
通过与患者对话,询问其姓名、年龄、家庭情况等基本问题,观察其反应程度及言语能力,以判断其意识状态。
同时,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烦躁、恶心、呕吐等症状,这些可能是颅脑损伤导致的颅内压增高的表现。
2.瞳孔变化:瞳孔的变化也是颅脑损伤的重要观察指标之一。
注意观察患者两侧瞳孔是否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是否灵敏。
如一侧瞳孔进行性散大,对光反射迟钝,并伴有患侧肢体瘫痪,应考虑有颅内血肿的可能。
如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则提示有严重脑干损伤。
3.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
如出现体温升高、脉搏加快、呼吸浅快、血压下降等表现,可能提示有颅内血肿或严重脑挫裂伤。
4.眼部征象:观察患者的眼部征象,如眼球位置是否正常,有无眼球震颤、斜视、复视等表现。
这些症状可能提示有颅底骨折或脑干损伤。
5.运动和感觉功能:观察患者的运动和感觉功能,包括肢体活动、肌力、肌张力、触觉、痛觉等。
如出现单侧或双侧肢体瘫痪,触觉或痛觉减弱或消失,应考虑有神经损伤的可能。
6.颅内压:观察患者是否出现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如头痛、恶心、呕吐、烦躁等症状。
如出现这些症状,应考虑有颅内血肿或脑水肿的可能。
7.并发症:颅脑损伤患者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压疮等。
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时发现并处理这些并发症。
在病情观察过程中,应注意及时记录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以便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
同时,要与患者保持沟通,给予其心理支持和安慰,以减轻其紧张和焦虑情绪。
对于颅脑损伤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对于促进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颅脑创伤(详细)
颅脑创伤颅脑创伤在创伤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发病率高、伤情变化快、多需急诊手术等特点。
无论是和平还是战争时期,颅脑创伤均占全身各部位创伤数的20%左右,其发生率仅次于四肢创伤,居第二位,而死亡率却居首位。
【病因和分类】(一)病因和机制颅脑创伤多由暴力直接作用头部或通过躯体传递间接作用于头部引起。
平时多为交通事故、高处坠落、挤压伤、刀刃伤、拳击伤等,战争多为火器伤或爆炸性武器引起的冲击波所致。
颅脑损伤的方式和机制有下列几种。
1.直接损伤①加速性损伤:为运动中的物体撞击于静止的头部,使头部沿外力方向作加速运动发生的脑损伤;②减速性损伤:为运动的头部撞击于静止的物体而突然减速时发生的脑损伤;③挤压性脑损伤:为头部两侧同时受硬物体挤压所发生的脑损伤。
一般加速性损伤常较轻,脑损伤通常仅发生在受力侧;而减速性损伤常较重,受力侧和对侧均可发生脑损伤,往往以对侧损伤较重。
2.间接损伤①传递性损伤:如坠落时臀部或双足着地,外力沿脊柱传递到头部所致;②挥鞭式损伤:外力作用于躯体使之急骤运动时,静止的头部由于惯性被甩动致伤;③胸腹挤压伤时,骤升的胸内压或腹内压沿血流冲击脑部致伤;④爆炸气浪伤。
3.旋转损伤外力使头部沿某一轴心作旋转运动时,除上面提到的一些因素外,高低不平的颅底、具有锐利游离缘的大脑镰和小脑镰,均对脑在颅内作旋转运动时产生障碍,并形成剪力(切应力),从而使脑的相应部位因受摩擦、牵扯、撞击、切割等机械作用而受损伤。
闭合性颅脑损伤的机制是复杂的。
由于颅骨是一坚硬的圆球形和不规则中空的骨性容器,在外力直接作用于头部的瞬间,除了足以引起凹陷骨折和同时导致脑损伤外,通常还有一个使颅骨局部急速内凹和立即弹回的复位过程,引起颅内压的急骤升高和降低,产生一个负压。
因此,脑除了在撞击受力侧发生损伤外,在继发性的负压吸引下,又被撞击到受力点对侧的骨壁致伤。
发生在受力点的脑损伤称为冲击伤,对侧的脑损伤称为对冲伤。
需要说明的是大多数脑损伤不可能为单一的损伤机制所致,通常是几种机制同时或先后作用的结果。
颅脑 创伤诊疗指南和操作规范【44页】
➢ 颅骨钻孔引流术; ➢ 反复发作和血肿包膜增厚的病人需要开颅手术
迟发脑内血肿 创伤性脑室内出血
脑损伤——开放性颅脑创伤(1)
分类
➢ 非穿透伤
✓ 头皮软组织伤 ✓ 开放性颅骨骨折
➢ 穿透伤——按伤道形态,可分为
✓ 对于年老、休克、高血压病史患者慎用甘露醇 ✓ 慎用影响肾功能的抗生素
➢ 轻度肾功能不全的病人预后较好 ➢ 严重肾功能不全的病人预后差 ➢ 严重肾功能不全的病人行透析指征:
✓ 血钾>6.5mmol/L ✓ 血尿素氮>100mg/dL ✓ 血肌酐>8mg/dL。
四、颅脑损伤手术操作原则和规范
急性硬脑膜外血肿清除术
二、颅脑创伤诊断和治疗原则
头皮损伤 颅骨骨折 脑损伤
➢ 脑震荡 ➢ 脑挫裂伤 ➢ 脑干伤 ➢ 外伤性颅内血肿 ➢ 开放性颅脑创伤
头皮损伤
头皮血肿:必要时穿刺 头皮裂伤:清创缝合 头皮撕脱伤:清创缝合
对于单纯头皮裂伤出血的病人,应该在急诊室行 清创缝合止血;
对于严重撕脱伤、合并颅骨骨折和脑损伤的头皮 伤、明显出血的病人,应该在急诊室行简单清创 缝合止血,再到手术室彻底清创缝合;
五、颅脑损伤预后评价
1975年Jennett和Bond提出伤后半年至一年病人恢复情 况的分级。
级别 Ⅰ级
Ⅱ级
Ⅲ级 Ⅳ级 Ⅴ级
预后 死亡 植物生存,长期昏迷 呈去皮质和去脑强直状态 重残,需他人照顾
中残,生活能自理
良好,成人能工作、学习
颅脑损伤的后期并发症
外伤后癫痫预防:不作为常规 外伤性脑积水:
✓ 切线伤 ✓ 盲管伤 ✓ 贯通伤 ✓ 反跳伤
颅脑损伤概述
4. 特重型
(重型中更急更重者)
①脑原发伤重,伤后深昏迷,有去大脑强直或 伴有其它部位的脏器伤、休克等。
②已有晚期脑疝,包括双瞳散大,生命体征严 重紊乱或呼吸已近停止。
(三)昏迷程度分类法
GCS分级
轻型:13~15分,伤后昏迷在30分钟以内。 中型:9~12分,伤后昏迷时间为30分钟至6个
小时。 重型:3~8分,伤后昏迷在6个小时以上或在
伤后24小时内意识恶化再次昏迷6个小时以上 者。(其中3~5分为特重型)
GOS分级:
一级:死亡。 二级:植物生存,长期昏迷, Nhomakorabea去皮质或去脑
强直状态。 三级:重残,需他人照顾。 四级:中残,生活能自理。 五级:良好,成人能工作、学习。
2、脱水利尿和水电平衡:
高渗性脱水:20%甘露醇,25%山梨醇溶液, 50%葡萄糖溶液,50%甘油溶液,20%白蛋白 溶液。
利尿性脱水:速尿(呋喃苯胺酸)、双氢克尿 噻、醋氮酰胺。
颅脑外伤病人极易发生水电解质失衡,导致难 以克服的脑水肿和颅内高压以及电解质的紊乱。 必需高度的重视,及时防止和处理水电解质紊 乱。
3、抗菌药物治疗:
切忌滥用,控制感染应有针对性。对颅内炎症 需选用能透过血脑屏障的抗生素。对肺、尿路 和软组织感染则以β内酰胺类和氨基糖甙类为 佳;多种广谱抗生素同时应用易致菌群失调, 应尽量避免。抗菌药物剂量宜大,以提高其在 脑脊液和脑组织中的浓度。
4、激素治疗:
利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辅助防治脑水肿,利用 性激素以促进蛋白质合成。替代或补充生理的 不足需要量,如抗利尿激素、甲状腺素等。
头皮、颅骨创伤,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血肿、 颅内压过高过低或脑血管的异常舒缩引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颅脑创伤颅脑创伤在创伤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发病率高、伤情变化快、多需急诊手术等特点。
无论是和平还是战争时期,颅脑创伤均占全身各部位创伤数的20%左右,其发生率仅次于四肢创伤,居第二位,而死亡率却居首位。
【病因和分类】(一)病因和机制颅脑创伤多由暴力直接作用头部或通过躯体传递间接作用于头部引起。
平时多为交通事故、高处坠落、挤压伤、刀刃伤、拳击伤等,战争多为火器伤或爆炸性武器引起的冲击波所致。
颅脑损伤的方式和机制有下列几种。
1.直接损伤①加速性损伤:为运动中的物体撞击于静止的头部,使头部沿外力方向作加速运动发生的脑损伤;②减速性损伤:为运动的头部撞击于静止的物体而突然减速时发生的脑损伤;③挤压性脑损伤:为头部两侧同时受硬物体挤压所发生的脑损伤。
一般加速性损伤常较轻,脑损伤通常仅发生在受力侧;而减速性损伤常较重,受力侧和对侧均可发生脑损伤,往往以对侧损伤较重。
2.间接损伤①传递性损伤:如坠落时臀部或双足着地,外力沿脊柱传递到头部所致;②挥鞭式损伤:外力作用于躯体使之急骤运动时,静止的头部由于惯性被甩动致伤;③胸腹挤压伤时,骤升的胸内压或腹内压沿血流冲击脑部致伤;④爆炸气浪伤。
3.旋转损伤外力使头部沿某一轴心作旋转运动时,除上面提到的一些因素外,高低不平的颅底、具有锐利游离缘的大脑镰和小脑镰,均对脑在颅内作旋转运动时产生障碍,并形成剪力(切应力),从而使脑的相应部位因受摩擦、牵扯、撞击、切割等机械作用而受损伤。
闭合性颅脑损伤的机制是复杂的。
由于颅骨是一坚硬的圆球形和不规则中空的骨性容器,在外力直接作用于头部的瞬间,除了足以引起凹陷骨折和同时导致脑损伤外,通常还有一个使颅骨局部急速内凹和立即弹回的复位过程,引起颅内压的急骤升高和降低,产生一个负压。
因此,脑除了在撞击受力侧发生损伤外,在继发性的负压吸引下,又被撞击到受力点对侧的骨壁致伤。
发生在受力点的脑损伤称为冲击伤,对侧的脑损伤称为对冲伤。
需要说明的是大多数脑损伤不可能为单一的损伤机制所致,通常是几种机制同时或先后作用的结果。
(二)分类1.组织与外界是否相通分为开放伤和闭合伤。
2.按损伤部位分为①头皮伤:头皮血肿,头皮裂伤,头皮撕脱伤;②颅骨骨折:颅盖骨折,颅底骨折;③脑损伤:脑震荡,脑挫裂伤,原发性脑干损伤,弥漫性轴索损伤;④外伤性颅内血肿: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脑内血肿,脑室内血肿。
颅脑各部位损伤可以单发,也可以同时发生,其核心问题是脑损伤。
脑损伤包括脑组织直接受损以及继发病变如脑水肿、脑疝等。
【临床特点】(一)头皮损伤1.头皮擦伤、挫伤两者常合并存在,擦伤仅累及头皮表层,表层脱落后伤面不规则,有少量点状出血和血清渗出。
挫伤伤及头皮全层,局部组织肿胀、瘀血,压痛明显。
常合并头皮血肿。
2.头皮裂伤属开放性损伤,伤口常混有头发、沙泥等异物。
根据致伤物的性质和形状不同,伤口呈直线形或不规则形。
裂伤浅而未累及帽状腱膜时,裂口不能回缩,出血较多,婴幼儿患者甚至可发生失血性休克。
裂伤深时由于出血的血管随裂口退缩而收缩,能自行止血,出血反而可以不多。
3.头皮撕脱伤多见于女性,常因长发被卷入机器中,受强力牵拉使头皮撕脱,深度可及帽状腱膜,骨膜常留在原处。
由于大量失血和剧痛,患者常发生休克。
4.头皮血肿根据血肿发生的不同部位,分为:①皮下血肿,血肿小而硬,疼痛明显,触诊时常因中心软、周边水肿隆起而误诊为凹陷性骨折,X线检查可明确诊断;②帽状腱膜下血肿,因该层为疏松结缔组织而血肿易于扩散,甚至覆盖整个头部,有明显波动感,出血量可以很大;③骨膜下血肿,位于骨膜和颅骨之间,常为骨膜剥离后渗血或骨折出血所致,其血肿张力较大,波动感不如帽状腱膜下血肿明显,边缘不超过骨缝。
(二)颅骨骨折1.颅盖骨折颅盖骨折较多见,发生率为颅底骨折的3倍,以顶骨最多,其次为`额骨、颞骨、枕骨。
一般骨折线不跨过骨缝,如暴力过大,可引起两块以上颅骨骨折。
查体局部软组织肿胀、压痛明显,粉碎性骨折和凹陷性骨折可触及局部颅骨下陷。
颅盖骨折常伴发硬外血肿、脑挫裂伤等,引起各种神经功能障碍。
2.颅底骨折除一般利器和火器直接损伤外,颅底骨折常为间接外力作用所致,且多为颅盖骨折延伸而来,几呼均属线形骨折,由于暴力较剧烈,常合并脑损伤。
根据骨折部位不同,颅底骨折分为:①颅前窝骨折:出血进入眶内,引起眼睑和球结膜下瘀血,称“熊猫眼征”;骨折累及额窦和筛窦时,出现鼻出血或脑脊液鼻漏;气体由破损的副鼻窦进入颅腔,造成外伤气颅;嗅神经、视神经损伤则有嗅觉丧失、视力减退等表现。
②颅中窝骨折:蝶骨骨折常造成脑脊液鼻漏,骨折线累及岩骨部,脑脊液可经中耳和破裂的鼓膜从耳道流出,形成脑脊液耳漏;骨折经过蝶骨损伤颈内动脉,形成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出现头部或眶部的连续杂音、搏动性突眼、眼球活动受限和视力减退;常伴有面神经和听神经损伤,出现周围性面瘫、听力减退和眩晕等。
眶上裂骨折或颅中窝内侧面骨折,可损伤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和三叉第一支,出现同侧瞳孔散大、眼球运动受限和前额部感觉障碍,称之为“眶上裂综合征”。
③颅后窝骨折:骨折常累及岩骨和枕骨基底部,出现枕下或乳突区皮下瘀血,即“B attle’s征”;后组颅神经受损出现下咽困难、声音嘶哑等症状;如伴有脑干损伤则病情危重。
(三)闭合性脑损伤1.脑震荡是脑损伤中最轻型的损伤,多数缺乏器质损伤的证据,其临床特点为:①短暂意识障碍,持续数分钟至10分钟,一般不超过30分钟,表现为神智恍惚或完全昏迷;②逆行性遗忘,病人清醒后不能回忆受伤当时乃至损伤前后一段时间内的情况,但对往事(远记忆)仍能叙述;③病人清醒后多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④意识障碍期间可有面色苍白、出汗、血压下降、心动徐缓、呼吸浅慢、瞳孔缩小或散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肌张力降低、生理反射迟钝或消失等表现,但很快随意识恢复而消失。
上述各种症状的轻重差别很大,与损伤的程度密切相关。
不论伤情如何,脑震荡的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定位体征,脑脊液中无细胞。
2.脑挫裂伤是脑组织的器质性损伤,既可发生在着力部位,也可发生在对冲部位。
损伤多见于额极、颞极、额底与脑凸面,常伴有不同程度的颅内血肿和脑水肿。
其临床特点为:①意识障碍明显,持续时间长,昏迷时间从数小时到数天、数周甚至数月,有的为持续性昏迷或植物生存,直至死亡;②有明显的神经损伤后的定位体征,根据损伤部位不同可出现相应的神经损伤体征,如瞳孔散大、单瘫、偏瘫、失语、偏盲、局灶性癫痫、一侧或双侧锥体束征等;③颅内压增高,出现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血压升高等颅高压症状;④生命体征变化,可出现高热或低温、循环与呼吸功能障碍、血压波动,以脑干损伤和下丘脑损伤最为明显;⑤脑膜刺激症状,脑挫裂伤合并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时,过多的红细胞及其破坏后形成的胆色素引起化学性刺激,使病人头痛加重、恶心、呕吐、颈项强直,并有克氏征阳性等脑膜刺激症状;⑥癫痫发作,可在伤后短期内出现,多见于儿童,表现为大发作或局限性发作。
3.原发性脑干损伤脑干损伤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原发性是指外伤直接造成的脑干损伤,继发性是指由于颅内血肿、脑水肿所致的脑移位或脑疝对脑干压迫而引起的损伤。
原发性脑干损伤约占颅脑损伤的2%~5%,但病死率和致残率极高。
脑干损伤是指中脑、脑桥和延脑等处的损伤,其临床特点为:①长时间的意识障碍;②瞳孔和眼球位置异常,表现为双侧瞳孔大小不等且多变,眼球位置固定,两侧眼球分离和眼球震颤;③去大脑强直,表现为发作时两上肢伸直、内收和内旋,两下肢挺直,头后仰呈角弓反张状,可为阵发性或持续性强直;④生命体征异常,出现呼吸循环功能改变、中枢性高热;⑤交叉瘫痪,一侧脑干损伤可引起同侧颅神经麻痹,对侧肢体的中枢性麻痹或传导束型感觉障碍。
4.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是最近才被认识的一种原发性脑损伤,主要损伤脑的中轴及其邻近结构,如脑干、胼胝体、基底节区及第三脑室周围。
轻度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表现与脑震荡相似,而严重者伤后立即出现意识障碍,昏迷时间超过24小时,甚至一直昏迷至植物状态。
CT检查可见大脑半球皮质和髓质交界处、基底节内襄区域、胼胝体、脑干或小脑有一个或多个直径≤2cm的出血灶,或为脑室内出血及急性弥漫性脑肿胀,但中线结构移位不明显,多小于2mm。
(四)外伤性颅内血肿外伤性颅内血肿是急性颅脑损伤最常见的继发性损伤之一,占全部颅脑外伤的8%~10%。
根据血肿出现时间可分为:急性血肿,伤后3天内出现症状;亚急性血肿,伤后3天~3周内出现症状;慢性血肿,伤后3周出现症状。
根据血肿所在部位可分为下列几种。
1.硬脑膜外血肿血肿位于颅骨和硬脑膜之间,多数为硬脑膜中动脉破裂所致,亦可由脑膜中静脉、静脉窦或板障静脉损伤所致,常由直接暴力引起,伴有颅骨骨折,多见于成人。
其临床特点为大多数病人伤后出现昏迷—清醒—昏迷的中间清醒期,清醒期持续时间与出血快慢有关,一般短于24小时。
同侧瞳孔散大,对侧肢体偏瘫,如不及时救治可在数小时后迅速变化,瞳孔由一侧散大至双侧散大,出现去大脑强直、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2.硬脑膜下血肿血肿位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急性型大多为重型颅脑损伤,伤后意识障碍严重,颅内压增高症状明显,神经损害体征多见,脑疝进展快;亚急性型临床表现与急性型相似,但症状较轻;慢性型多见于老年人,头部外伤轻微,以颅内压增高表现为主要症状,可出现精神障碍。
3.脑内血肿根据血肿发生部位深浅可分为浅部血肿和深部血肿。
浅部血肿见于比较表浅的脑灰质损伤区或脑裂伤的裂口附近,血肿所在脑表面可有损伤迹象;深部血肿位于脑白质深部,或靠近脑室壁而最终同时形成脑室出血。
上述两种血肿都较少见,症状表现为严重脑挫裂伤。
4.脑室内出血与损伤时头部作旋转运动所致剪刀损伤有关,或者由脑深部血肿破入脑室所致。
如脑脊液循环发生障碍可使血液凝结成血块,形成脑室内血肿。
除原有脑损伤症状和颅内高压症状外,伤后早期即发生高热、昏迷,但缺乏定位体征。
5.颅后窝血肿除急性血肿之外,亚急性血肿亦较多见。
主要表现为急性颅内压增高症状,以及小脑、脑干和后组颅神经受损的症状。
伤者可有颈项强直、眼球震颤、肌张力减低、共济失调等小脑症状,体温升高、脉搏增快、呼吸急促、血压增高及锥体束征等脑干症状,软腭麻痹、发音和吞咽困难等后组颅神经受损症状。
6.迟发性颅内血肿常见于脑内血肿和硬膜外血肿,伤后首次CT扫描未发现颅内出血或无重要意义的发现,当病情恶化颅内压升高时再次作CT扫描,发现颅内血肿,常见于伤后6小时至3天,以意识变化与颅内压升高为主要表现。
(五)开放性颅脑损伤开放性颅脑损伤指暴力作用于头部,造成头皮、颅骨和脑膜均发生破裂,使脑组织与外界相交通,包括非火器伤和火器伤。
其特点为致伤物进入颅腔,如不及时彻底清创处理易导致颅内感染,此外,伤口出血多,易发生失血性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