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时期南阳玉文化在中国的地位研究
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这个世界不是已经美满的世界,而是向着美满战斗进化的世界。
你试看那棵绿色的小树,在春寒料qiào()中,它从黑暗冷湿的土地里钻出来,向着阳光伸展出丰yú()的嫩叶。
严寒酷暑,风霜雨雪,环境越恶劣(),它越顽强成长。
几年后,它终竟主干遒劲(),枝叶繁茂,摇荡于春风中,表现着不可言说的美。
就如郑燮笔下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就如人生,如果这个世上有奇迹,奇迹也只给努力的人。
你要永远记住:眷顾你的不是好运和背景,而是你的梦想和坚持!(1)根据语段中拼音写汉字或给画横线的字注音。
春寒料qiào( ) 丰yú( ) 恶劣( ) 遒劲( )(2)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这个世界不是已经美满的世界”的主干是“世界不是世界”。
B.郑燮的《竹石》一共四句,所以是一首七言绝句,不是七言律诗。
C.“不是……而是……”是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
D.文中画线句结尾改成问号后,意思和语气都没有变化。
二、情景默写2.古诗文默写诗言志,有的诗句直接抒情,有的诗句间接抒情。
白居易用“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钱塘湖春行》)直接抒发对春天的喜爱;杜甫身处战乱,面对花鸟,吟出“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春望》),借景抒情,表达自己忧国伤时之悲;陶渊明淡泊名利,辞官归隐,“⑤__________,⑥__________”(《饮酒》)最能体现他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的生活,寓情于描;杜牧积极出仕,但政治军事才能无法得到施展,“⑦__________,⑧__________”(《赤壁》)含蓄地表现他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感慨,寄情于议。
试析河南南阳玉雕经济发展

河南南阳玉雕经济发展概述中国南阳市位于河南省中部,素有“北国南阳,南国北阳”的美誉。
南阳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玉雕资源闻名于世,成为中国重要的玉雕产地之一。
本文将分析河南南阳玉雕的经济发展情况,包括玉雕产业的历史背景、优势和挑战,以及相应的发展措施。
玉雕产业的历史背景南阳作为中国重要的玉石产区之一,其玉雕艺术历史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
在这段历史长河中,南阳玉雕艺术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融合了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
此外,南阳还因为地处黄河、汉水交汇地带,玉石资源丰富,成为中国玉雕的重要基地之一。
优势与挑战优势河南南阳玉雕经济发展具有以下优势:1.丰富的玉石资源:南阳地区储量丰富,玉石种类多样,品质上乘,为玉雕产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
2.文化传承与创新结合:南阳玉雕作品既保留了古代传统技法和文化元素,又吸收了现代艺术的创新理念,深受市场欢迎。
3.完善的产业链条:南阳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玉雕产业链条,从采矿、加工到销售,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生态系统。
挑战河南南阳玉雕经济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1.市场竞争压力:随着全国范围内玉雕产业的发展,南阳面临着来自其他地区的激烈竞争,需要寻找独特的定位。
2.技术和设计创新:随着玉雕市场对品质和设计的要求不断提高,南阳需要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设计创新能力,以保持竞争力。
3.市场开拓与品牌建设:南阳玉雕产业在市场开拓和品牌建设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提高市场竞争力。
发展措施为了进一步发展河南南阳玉雕经济,以下是一些可行的发展措施:1.支持政策制定:政府应制定相关支持政策,提供资金和税收优惠等扶持措施,鼓励玉雕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
2.加强人才培养:培养更多的玉雕技术人才和设计师,提高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设计创新能力。
3.打造玉雕文化品牌:加强南阳玉雕文化的宣传和推广,打造具有辨识度和生命力的玉雕文化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
4.加强与其他地区的合作:与其他地区的玉雕产业进行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提升整个行业的发展水平。
南阳玉文化的历史与地位

南阳玉文化的历史与地位南阳盆地玉石资源丰富,质地优良,开采、雕刻、经营历史悠久,举国著称,被誉为“中国玉雕之乡”,在中国玉文化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研究南阳玉文化的发展历程,探索其兴盛规律,对于弘扬中华玉文化精髓,拓展南阳玉文化氛围,振兴南阳经济,推动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石器时代南阳玉文化初繁荣从旧石器时代“南召猿人”可以看出,远在五十万年前,远古人类就在南阳这块富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
从南阳市黄山、新野凤凰山、镇平及社旗等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独玉铲、独玉璜等说明。
6000年前这里勤劳智慧的古人就开始利用独玉了,玉文化开始萌芽并初步繁荣起来。
二、奴隶社会南阳玉文化塑辉煌夏代兼及早商出土的文化遗址多集中分布在南阳盆地周围。
镇平安国古城出土了夏王朝的两枚带孔独玉矿;湖北盘龙城、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了独玉戈。
安阳商代殷墟遗址出土的755件玉器中有很多是独玉,南阳市十里庙遗址不断出土小件玉器。
淅川下寺楚墓出土了大量雕琢精美的玉器;桐柏月河春秋墓也出土了丰富而精致的玉器。
最著名的是楚人卞和发现的“和氏璧”三、封建社会南阳玉文化呈鼎盛秦相李斯的《谏逐客书》曰:“宛珠之簪,傅玑之耳,阿缟之衣,锦乡之饰”。
汉代玉业达到了鼎盛时期,张衡《南都赋》中记载:“于显乐都,……其宝利珍宝,则金彩玉璞,隋珠夜光,……以速远朋,嘉宾是将,揖让而升,宴于蔺堂,珍馐琅玕,充溢四方,琢雕狎猎,金银琳琅……”,对独玉及玉文化氛围做了淋漓尽致的描述。
北魏丽道元《水经注》载:“南阳有豫山……山山出碧玉”。
南朝陶弘景云:“好玉,出蓝田及日南、南阳”。
元代玉料开发仍盛,玉料供给“玉院”,忽必烈命玉匠用独玉琢成了我国玉器史上第一件大作品——“渎山大玉海”。
《镇平县志》记载:“早在宋元时代,玉雕工业由北京、苏州等地传入,民间艺人磨制的玉雕产品,已开始向东南沿海商人出售并转卖海外。
清代独玉开采仍兴而不衰;工艺日趋精湛,玉器品种更为繁多,玉匠名师巧夺天工,超越百代。
玉见华夏——南阳地区出土古玉精品赏析

玉见华夏——南阳地区出土古玉精品赏析文/图:方芳 李历松赏鉴APPRECIATION南阳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三面环山、南部开口的盆地之中,豫、鄂、陕三省交界处。
这里气候宜人、物产丰饶、矿藏丰富,早在四五十万年前就有先民繁衍于此。
独山矗立在南阳中部,以盛产玉料见称,所产玉料颜色丰富,比重大、硬度高,名为独山玉,是我国四大名玉之一。
这为先民就地取材制作工具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南阳也因此成为我国史前时期玉文化的中心地区之一。
距离独山仅2.5公里之遥的黄山遗址,其发现和发掘填补了中原和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玉器作坊遗存的空白,被评为“2021年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实证南阳地区从新石器时代开始便较为发达的玉器制造业。
作为“中原文化与江汉文化交流、融合的重要地区”,南阳地区出土的大量精美古代玉器,所涉时间基本覆盖中国古玉文化重要的发展阶段,完整地映衬出中国玉文化“物-神-人-物”的发展规律,是探寻先民治玉工艺发展轨迹,探索中国玉文化精神根源,探索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脉络的重要物证,具有十分突出的历史文化价值。
汉·双凤出廓玉环直径 8.4厘米、孔径4.4厘米、厚0.4厘米,南阳市拆迁办164号墓出土。
白玉,受沁呈黄白色,质润微透。
环两面皆饰谷纹,廓外上琢“山”字凸饰,凸饰中间钻一孔。
左右出廓各饰一凤,凤高冠,勾喙,长尾046玉的等级化、礼仪化促进治玉水平原始社会时期,就地取材制作石器是人类生产实践的重要内容。
黄山遗址距今 6000-7000年前左右,出土了大量石器、玉器、陶器等生产工具,其中玉制生产工具数量和种类最多。
在制作石质生产工具及装饰物的过程中,先民受原始审美意念驱动,逐渐认识到其中一些石头更加温润而有光泽,慢慢产生了以美石为玉的观念,辨别出“石之似玉”者与“石之次玉”者,玉的概念渐臻当今真玉范畴。
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物质文化水平持续提高,玉从“美”的象征成为巫觋手中的圣物,用来沟通神灵与感应天地,为人们求得庇佑。
南阳汉代玉文化的内涵与地位

南阳汉代玉文化的内涵与地位南阳汉代玉器丰富, 玉质甚佳, 玉雕艺术精湛, 所表达的文化内涵更为深髓, 因而研究南阳汉代玉器的艺术特征, 探索其文化内涵及在我国玉文化中的地位, 对于弘扬中华玉文化精髓、营造南阳玉文化氛围、带动南阳玉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南阳汉代玉器的特征南阳汉代出土玉器品种较多, 且以西汉玉器为主。
玉器有礼器、葬玉、装饰品、浮雕和圆雕美术品等四类。
器物造型可分为几何型和人物、动物型两大类。
玉器材质以透闪石软玉特别是和田玉占很大比重。
1,葬玉的新发展汉代的葬玉以其品类多样、造型繁复、用法不一为新特点, 将中国传统的葬玉, 发展到了顶峰。
其原因是:其一, 由于上层统治阶级的倡导,厚葬形式风靡一时, 以玉器殓尸、裹尸的制度, 成为社会政治文化(如等级)和礼仪文化的重要内容;其二, 道教的“长生不死”宗教观(认为玉可使尸体不朽), 深浸于社会的精神文化生活;其三,葬玉的形式与内容有规范性和统一性的制度可遵循。
南阳市十里庙砖瓦厂M8出土的西汉时期玉蝉, 长 6厘米、宽 2.55厘米、厚 0.75厘米, 透闪石质青玉, 湿润微透。
一半受沁呈乳白色。
两面饰纹。
凸睛双翅。
刀法简洁, 线条疏朗[1]。
中国传统哲学的一大特征是生命哲学, 它关注生命的实在价值(生前)与精神永存(死后), 道家思想很典型。
《淮南子·精神训》:“人借蝉蜕以成仙, 为以是与宇宙并寿。
”《道德真经集注》卷五:“有道之士, 其死也脱胎神化, 如蝉蜕焉, 身虽死而真身不亡。
”蝉虫虽生时不过百日, 但其鸣声悠扬, 常留人的记忆中。
人生苦短, 生前祈求长寿, 亡后希望以蝉鸣代言。
汉人以玉蝉为葬, 是他们关注生命的复现、灵魂之永生的精神寄托。
它虽有迷信和宗教色彩, 但其中所反映的汉代哲学价值观则不可忽视。
2,简约且姿态飘逸的玉舞人佩南阳市烟草公司 M24出土了西汉时期一对玉舞人, 其一高 3.7厘米、宽2.05厘米、厚0.25厘米, 其二高3.45厘米、宽2厘米、厚0.25厘米。
南阳玉商在发展南阳玉文化产业中的作用研究

南阳师范学院20XX届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南阳玉商在发展南阳玉文化产业中的作用研究完成人:班级:学制:专业:地理科学指导教师:完成日期:目录摘要 (3)1南阳玉商、玉文化产业简述 (3)南阳玉商众多 (3)玉商经营历史悠久 (3)产业规模大,链条完备 (4)产业市场齐全 (4)2南阳玉商在南阳玉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4)开创、传承、发展玉文化 (4)薄利多销,引来八方来客 (5)开拓市场,拉动产业 (5)打造品牌形象,宣传南阳玉文化 (5)3玉商经营中存在问题 (6)优资玉料短缺 (6)产业结构松散、层次低 (6)市场紊乱,欺骗消费 (6)经营守旧 (7)4解决措施 (7)建立玉料市场 (7)企业集聚,形成团队优势 (7)树立良好玉商形象,建立公平交易场所 (8)建立全新经营理念 (9)参考文献 (9)Abstract (10)南阳玉商在发展南阳玉文化产业中的作用研究摘要:南阳玉商遍天下,他们在南阳玉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在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搜集相关的信息及与南阳玉商的直接交谈基础之上,探究南阳玉文化产业现状,并结合南阳玉商在南阳玉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找出发展中的不足与劣势,提出相应解决措施,让南阳玉文化产业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南阳玉商;玉文化产业;作用;问题与措施1南阳玉商、玉文化产业简述南阳玉商众多南阳玉商是指所有经营南阳玉的人和所有经营玉的南阳人。
据不完全统计,仅南阳市从事玉雕产业的各类人员近30余万人,遍及祖国各地,另有玉石勘探、开采、贸易、研究、等各类人员6000余人。
像独玉加工专业村——安子营乡陡河村,全村有60来户140多人从事加工,本村有一家姓张的专业户,全家有6口人从事加工。
石佛寺榆树庄是岫玉加工专业村,本村有460来户,七八百人从事玉器的加工。
从南阳玉雕发展规模最大的“玉雕之乡”镇平县发往昆明、深圳、杭州、青岛、乌鲁木齐等几十个大中城市的大巴,每天都有100多辆,车上80%的乘客是南阳玉商,真可谓南阳玉商遍天下。
南阳独山玉雕审美价值研究

南阳独山玉雕审美价值研究南阳独山玉雕是中国传统工艺的代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审美价值。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南阳独山玉雕的审美价值,并从历史、工艺和艺术角度进行研究。
南阳独山玉雕起源于中国的石工艺术,历史可以追溯到二千多年前的汉朝。
它的发展与南阳的地理环境有关,南阳独山以其优质的玉石资源而闻名于世。
人们通过琢磨、雕刻来创造出各种各样的艺术作品,包括器物、雕塑、饰品等等。
南阳独山玉雕因其独特的工艺和精湛的技巧而备受推崇。
南阳独山玉雕的审美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它具有独特的美学特点。
南阳独山玉雕的作品以其柔和、流畅的线条和自然、恬静的氛围而闻名。
它的作品往往采用简约的造型和抽象的表现手法,不拘泥于细节。
这种独特的风格使得南阳独山玉雕作品具有极高的辨识度和观赏性。
南阳独山玉雕以其高超的工艺和精湛的技艺而闻名。
南阳独山玉雕作品的雕刻技巧非常独特,要求雕刻师傅具有极高的刻画能力和细腻的触觉。
在雕刻过程中,需要巧妙地运用各种刀法和工具,使玉石的纹理得以充分展现。
南阳独山玉刻作品的抛光、镶嵌和装饰工艺也达到了极高的水平,使得作品更加精美细腻。
南阳独山玉雕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南阳独山玉雕在创作中融入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包括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等。
这些文化元素不仅为作品赋予了独特的情感色彩,也使得作品具有更高的文化价值和观赏意义。
南阳独山玉雕作品的艺术性也非常突出。
南阳独山玉雕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在审美上强调主题的创造和表达。
南阳独山玉雕作品的创作过程是艺术家与玉石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艺术家通过对玉石的感知和体验,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融入作品中,创造出独具个性和韵味的艺术作品。
南阳独山玉雕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体现在其独特的美学特点、高超的工艺、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突出的艺术性。
通过对南阳独山玉雕的研究和欣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工艺的魅力和独特之处。
南阳玉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南阳玉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作者:王雷松来源:《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03期[摘要]南阳依托丰富的玉矿藏资源,形成了以玉文化为核心的产业集群;玉雕产业已初具规模:从业人员众多;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化体系已逐步形成;玉雕技艺高超,品牌享誉全国;加强对外交流,注重对外传播;玉雕人才层出不穷。
但南阳在玉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产业市场秩序混乱,集群规模效应难以凸现;专业创意人才缺乏;文化与产业融合得不深;创新性缺乏,知名玉雕品牌不多等。
推动南阳玉文化产业发展,需要规范市场秩序,凸显集群规模效应;加强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推动玉文化与产业的深度融合;走创新发展之路,发挥特色文化产业品牌优势。
[关键词]南阳玉文化;文化品牌;产业集群;产业融合[中图分类号]G124;F269.23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3.03.01821世纪是文化竞争的世纪,被称作“文化制胜”的时代。
世界上各个国家都十分重视文化的发展,都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被公认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黄金产业,日本经济学家称其为21世纪的“最后一块暴利蛋糕”。
文化产业集群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拉动现代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所谓文化产业集群就是:立足于当地的特色文化资源,围绕一条产业链、价值链的集聚发展,产业之间形成彼此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相互之间相容互补,实现区域合理化布局,使政策、技术、人才、资源等各种相关要素合理配置,达到共享共荣、共同发展的目的,并逐步形成规模化效应的产业集群。
河南南阳人杰地灵,不仅名人辈出,而且资源非常丰富,是全国著名的玉雕生产、加工、销售基地和玉文化研究、传播基地。
作为中原玉文化的主产地,南阳玉文化源远流长,因出产中国四大名玉之一的独山玉而远近闻名。
同时,玉文化在南阳文化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南阳因玉闻名,南阳因玉文化而具有了文化核心竞争力。
南阳汉代玉文化的内涵与地位研究

南阳汉代玉文化的内涵与地位研究玉器是中国特有的、重要的历史文化现象,它所代表、反映与象征的是中国文化史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大貌,并且就有广博、精深和含蓄的文化特性,这是其它文化所难以比拟的。
因此,我们研究玉文化,必须将玉器作为玉文化的物化形态,把学习和研究玉器的活动,纳入到中国玉文化体系之中,才能把握其实质、内涵。
探讨研究中国玉文化,我们应该把握以下内容:玉器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产生原因、发展历史与文化背景,玉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所拥有的地位、作用与价值,即在中国文化史上的代表性意义。
中国玉器灿烂辉煌地伴随着中华民族走过了数千年历程,它是中华民族聪明才智的结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产生并形成了世界上精美无比、诡橘神秘、独树一帜的玉文化,证明了它在中国文化史乃至世界文化史所占的独特与重要地位。
千百年来,南阳人发挥聪明才智,用勤劳的双手,开发利用独山玉资源,为中华民族文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特别是以独玉为主的玉石开采、雕刻,历史久远,技艺精湛,驰名中外,在中国玉文化历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南阳师范学院独山玉文化研究中心的科研成果表明,南阳黄山等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独山玉铲、斧、刀、镰等,说明这里勤劳智慧的古人早在7000年前就开始利用和雕琢独山玉了,玉文化开始萌芽并初步繁荣起来,这一个旷古未有的事业开创了玉文化的先河,为中国玉文化谱写了光辉灿烂的篇章。
漫长的封建社会,玉器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
汉代玉器风格上着重于形式美与内在美的统一,散发出安定、快乐及浪漫主义的艺术情趣,成为民族传统艺术风格的建立和精品荟萃的代表,标志着中国玉文化史上第四次高峰。
一、南阳玉文化的历史轨迹早在距今四、五百万年的更新世中期,中国猿人南召直立人就生活繁衍于白河上游、伏牛山南麓,创造了灿烂的旧石器时代文明。
白河上流南召县云阳镇小空山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物,进一步确认了中国晚期智人“小空山人”的存在,以及白河---中国中原地区母亲河的地位。
南阳独山玉雕审美价值研究

南阳独山玉雕审美价值研究
南阳独山玉雕是中国文化中非常珍贵的艺术品之一,其审美价值也得到广泛认可和赞赏。
南阳独山玉雕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而且在战国时期达到了鼎盛。
南阳独山玉雕以其文化内涵、工艺精湛、造型奇特而著称于世,其审美价值也绝不仅仅在于其精美的制作工艺,更在于其富有哲学意味的造型艺术。
南阳独山玉雕的造型艺术,尤其体现在其雕刻的动物形象中。
南阳独山玉雕的动物造型通常具有象征意义,例如,龙、蝉、麒麟等,这些形象都象征着吉祥和力量。
另外,南阳独山玉雕中的动物造型也经常表现出与人类相似的情感和智慧,例如,会展翅飞翔的凤凰,善于护卫主人的狮子等。
这些动物形象不仅具有神话传说的色彩,更能够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自然万物的尊重和人文关怀。
南阳独山玉雕的审美价值不仅在于它的形式美,也在于它所蕴含的哲学意味。
南阳独山玉雕是一种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哲学思想的艺术品,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和文化精神。
例如,龙凤、麒麟等形象,体现了中国古代对宇宙的尊崇和和谐观念。
另外,南阳独山玉雕中的抽象形象和结构化的造型,也让人们感受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所强调的宇宙观和人文精神。
总之,南阳独山玉雕的审美价值不仅在于其精湛的制作工艺、独特的造型,更在于它蕴含的中国古代文化内涵、哲学思想等丰富的内涵,受到广大艺术爱好者和收藏家的热烈追捧和欣赏。
南阳汉代玉文化的内涵与地位

挥 长袖 , 婆娑 起舞 。头 顶 钻 一弧 形 孔 , 、 部各 腋 足
一
孔。
玉舞人 佩一 般为女 舞人形 象 。她 们是专 供帝 王或 大贵族 使役 的舞人 。长裙 修袖 , 身薄细挑 , 舞
步轻 娆 , 飘逸 欲仙 。其舞 姿是上 层统 治阶级宴飨 、
南 阳市十里庙 砖瓦 厂 M 8出土 的西 汉 时期 玉 蝉 , 6厘米 、 2 5 长 宽 .5厘 米 、 0 7 厚 .5厘 米 , 闪石 透
、
南 阳 汉 代 玉 器 的 特 征
南 阳汉代 出土 玉器 品种 较 多 , 以 西汉 玉 器 且 为主 。玉 器有礼 器 、 葬玉 、 饰 品型可 分 为几 何 型和 人 物 、 动 物 型两大类 。玉器 材质 以透闪石 软玉特别 是和 田
阳 玉 文 化 氛 围 、 动 南 阳 玉 文 化 产 业 的 可 持 续 发 带
中 国传 统哲 学 的一 大 特征 是 生命 哲 学 , 它关
注生命 的实 在价值 ( 生前 ) 与精神 永 存 ( 后 ) 道 死 , 家思想 很 典 型 。《 南 子 ・ 神 训 》 “ 借蝉 蜕 淮 精 :人 以成仙 , 以是 与宇 宙并 寿 。 《 为 ” 道德 真经 集 注》 卷 五 : 有 道之士 , “ 其死 也脱 胎 神 化 , 如蝉 蜕 焉 , 身虽
展、 推进物质 文明 和精神文 明建设 , 都具有 重要 的 现实 意义 。
一
死 而真身 不亡 。 蝉虫 虽 生 时不 过 百 日, 其 鸣声 ” 但
悠扬 , 留人 的记 忆 中。人 生 苦 短 , 前 祈 求 长 常 生 寿 , 后希 望 以蝉 鸣代 言 。汉 人 以玉蝉 为葬 , 亡 是他
中图分类 号 : 2 4 K 3
南阳汉文化旅游与玉文化旅游整合探讨

南阳汉文化旅游与玉文化旅游整合探讨南阳位于中国河南省南部,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
作为中国的一个文化名城,南阳以其丰富的汉文化旅游资源和玉文化旅游资源而闻名于世。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南阳汉文化旅游与玉文化旅游的整合,并探讨如何将这两大文化资源充分发挥,吸引更多游客前往南阳旅游。
南阳拥有悠久的汉文化历史,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南阳是汉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孟子、李斯、张衡等众多著名思想家、学者和科学家都在这里诞生和活动过。
南阳的汉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有南阳博物馆、王莽墓、李斯墓、殷墟和皇叔墓等重要景点,这些景点展示了南阳丰厚的历史遗产和汉文化的瑰宝。
此外,南阳还有许多与汉文化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丝绸织造技艺、剪纸艺术、木版年画等,这些文化传统代代相传,成为南阳的独特魅力。
另一方面,南阳也是中国玉文化的重要发展地之一、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南阳以其丰富的玉矿资源而成为中国著名的玉石产地,尤其是南阳玉以其独特的颜色和纹理而受到众多玉石爱好者的青睐。
南阳的玉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有玉器博物馆、玉雕厂和玉雕艺术学院等,这些地方展示了南阳玉文化的魅力和传统玉雕技艺的精湛。
如何整合南阳的汉文化旅游和玉文化旅游?首先,可以通过开发丰富多样的旅游线路,将南阳的汉文化景点和玉文化景点紧密连接起来。
游客可以游览南阳博物馆,了解汉文化的历史和瑰宝,然后前往玉雕厂或玉器博物馆,亲身体验玉文化的魅力和传统玉雕技艺。
其次,可以加强南阳的旅游宣传和推广,吸引更多的游客关注和了解南阳的汉文化和玉文化,通过举办相关的文化活动和展览,增加游客的参与度和体验感。
同时,可以与其他旅游景点、文化机构和旅行社进行合作,打造全方位的旅游产品,提供更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旅游服务。
南阳作为中国的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汉文化和玉文化旅游资源,整合这两大文化资源,将会给南阳旅游带来巨大的发展潜力。
南阳楚文化研究述评

第37卷第3期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Vol.37N;3 2 0 1 7 年 5 月Academic Forum of Nandu(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May2017南阳楚文化研究述评张丹(南阳师范学院文史学院,河南南阳473061)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楚文化日益成为一门显学。
因在楚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且考 古发现众多,南阳楚文化也引起了学界的普遍关注与重视。
关于南阳楚文化的研究成果十分丰 硕,主要集中在考古资料研究和文献资料(传世文献资料、铭文资料、竹简资料)研究两大方面。
考古资料研究主要包括:断代及分期研究、楚国物质文明研究、楚国精神文明研究、楚文化地域划 分研究四个方面;文献资料研究主要包括:方国历史地理研究、楚国政治生活研究、楚文化精神研 究、铭文研究、相关竹简资料研究四个方面。
南阳楚文化的学术研究虽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当 前的研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重微观而轻宏观;对南阳楚文化的价值认识不够,缺乏对其进行 全面桄理及明确界定;已有研究冷热不均;重复性研究太多;侧重于考古学方面的研究,对南阳楚 文化的现实遗存关注较少,对其所能推广、开发的现代价值也挖掘不够;研究方法较为单一。
重新回顾南阳地区已经发现的考古资料及已有的研究成果,可以加深我们对于南阳楚文化相关问 题的再认识,从而将楚文化的研究推向纵深处。
关键词#南阳楚文化;考古资料;文献资料中图分类号#K87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 -6320(2017)03 -0027 -0820世纪80年代以来,楚文化研究方兴未艾,日益成为一门显学。
因在楚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 位®,且在这里发掘、发现了大量楚系墓葬及楚国、楚文化遗迹和遗存,文献资料与考古资料众多,南阳淅川县更是解决早期楚史之谜的重心所在,南阳地区也相应地在楚文化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并引起了学界的普遍关注与重视。
汉代南阳的历史地位

汉代南阳的历史地位王松轩 2018-06-28 15:48:08图片来源光影中国汉代是中国历史的辉煌时代,也是南阳历史的鼎盛时代。
说起南阳的历史文化,人们自然会想到汉代。
汉代南阳基于优越的自然环境,在经济、政治和文化诸方面,都有着特殊的成就,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区域。
一南阳建郡,始于战国后期。
秦昭王三十五年(前272),初设南阳郡,郡府在宛(今河南南阳市)。
因为“在南山(今伏牛山)之南,汉水以北”(《资治通鉴》卷5),或者说“陪京之南,居汉之阳”(张衡《南都赋》),所以称南阳。
两汉四百年间,南阳作为一个大郡,隶属于荆州。
西汉时统管36县,东汉时下辖37城。
辖区北起鲁阳(今河南鲁山),西至武当(今湖北丹江口),南抵蔡阳(今湖北枣阳)、随县(今湖北随州),东至比阳(今河南泌阳)、复阳(今河南桐柏),约近五万平方千米。
郡府均在宛城。
论自然环境,汉代南阳山环水绕,外有伏牛山、武当山、大复山(今桐柏山)、绿林山(今大洪山)诸山脉,犹如一座座屏障,护卫三面;内有丹水、湍水(今湍河)、淯水(今白河)、比水(今唐河)诸河流,排列成一副扇形,贯穿南北,由此构成一个盆地,中央是大片平原,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很适宜人类生存。
论物产种类,汉代南阳物产丰富,各地遍种麦、稻、黍、菽、稷等农作物;有桑、漆、松、柏、槐、椿等林木;有牛、羊、猪、狗、鱼、虾、龟、鳖等动物;有橘、枣、栗、柿、梅、梨、石榴、樱桃、甘蔗等果物,还有大量的铁、铜等矿物。
这样丰富的物产资源,为南阳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论交通条件,汉代南阳四通八达,若以宛城为中心,往北经过叶县(今河南叶县),可以直通洛阳;往西北经过武关(今陕西丹凤),可以直达长安;往西经过汉中,可以进入蜀地;往南经过襄阳,可以直通荆州(今湖北荆州);往东经过比阳,可以到达江淮。
这些道路相互沟通,构成便利的交通网络。
论人力资源,汉代南阳人口众多,根据当时的统计,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全郡有359316户,1942051人;东汉永和二年(137),全郡有528551户,2439618人。
南阳玉文化旅游的意义与对策研究

南阳玉文化旅游的意义与对策研究南阳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南阳玉文化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玉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已经成为南阳旅游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旨在探讨南阳玉文化旅游的意义和对策,为南阳玉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一、南阳玉文化的意义1、传承中华文明。
南阳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之一,玉文化作为中国文明中重要的符号之一,在南阳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
通过南阳玉文化的旅游,不仅让游客了解玉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更让游客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体验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2、拓展文化旅游市场。
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增加,文化旅游市场逐年扩大。
南阳作为中国文化名城之一,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玉文化的发展和旅游资源的丰富,使南阳在国内和国际上都有着广阔的旅游市场前景。
通过南阳玉文化旅游,可以进一步拓展文化旅游市场,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和经济增长。
3、保护文化遗产。
南阳拥有着众多的文物古迹,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对于中国来说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通过南阳玉文化旅游,可以增加人们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进一步弘扬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二、南阳玉文化旅游的对策1、加强玉文化的研究和保护。
南阳玉文化发展的基础是对玉文化的深入研究和保护。
在研究方面,应加强对南阳玉文化的学术研究,深入挖掘玉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在保护方面,要加强对南阳玉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缮,保证其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不被消逝。
2、优化旅游服务。
优质的旅游服务是南阳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保证。
应注重提升旅游服务的品质,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旅游体验。
建设一批专业的旅游信息中心,提供全方位的旅游咨询和服务,配备有专业的导游和服务人员,让游客在游览南阳玉文化的同时,亦能感受到周到贴心的服务。
3、增加宣传力度。
南阳玉文化的知名度还有待提高,需要加强宣传力度。
可以通过各种媒体手段进行宣传,如互联网、电视、广播等,提高南阳玉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课题研究论文:南阳玉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22413 旅游管理论文南阳玉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南阳玉文化旅游资源概述1、南阳玉文化旅游资源的现状南阳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也是我国古代玉雕的重要生产地和集聚地。
南阳玉雕历史久远,工艺精湛,在中国玉文化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故此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潜在资源。
近年来,南阳市政在宣传南阳形象的力度上不断加大,也举办了一系列声势浩大的盛会,但实质上并没有真正科学利用玉文化这一品牌,大量独特的玉文化旅游资源仍是“藏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
基于此种现状,除了继续挖掘南阳其他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外,更要规划好以南阳玉文化旅游资源为中心的开发模式、方法,以期创造南阳大旅游的品牌。
2、南阳玉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价值性分析南阳是一块“风水宝地”。
尤其是河南省独特的天然玉石南阳独山玉资源,产量居全国之首。
独山玉质坚韧致密,细腻柔润,色泽斑驳陆离,变化丰富,常常是由两种以上的颜色组成的多彩玉,颜色有绿、白、红、黄、紫、蓝,应有尽有,因此有“南阳翡翠”之称。
独玉色彩丰富,浓淡兼备,因而制作时,既要有精彩的布局构思,又要巧用各种颜色,通过精心雕琢,充分显示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神韵。
南阳玉文化积淀深厚,故此南阳的玉文化必然成为南阳市旅游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今后的发展中有条件成为南阳市旅游圈的重要环节。
二、南阳玉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探讨1、借助独特的玉雕品质,进行产品的创新南阳玉雕属工艺美术品,它既是物质商品,也是精神商品,同时也是美学商品,它的主要功能是美化和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市场上对工艺美术商品的要求也不断提升,不同的游客需要不同风格、不同形象的玉雕产品,然而传统的玉雕作品大多题材老旧,风格单一,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个性需求,因此,旅游市场的玉雕产品应努力贴近不同消费者,除了传统的玉雕产品之外,还应推出一些具有强烈现代感的玉雕工艺品。
玉出山河——南阳地区出土古玉精品展

玉出山河——南阳地区出土古玉精品展前言它从山河之中走出,因特殊的纹理与光泽,悄然进入中国先民的视野,被苦心寻找,耐心切割,精心琢磨,在遥远的史前时期,留下美石转身为玉的传说。
它向山河最高处攀去,因绝世的稀有与艰难的获得,傲然接受芸芸众生的仰望,在祭祀天地的神坛上,以诡谲造型和纹饰传承着巫觋(xí)们神秘的耳语,对天神诉说凡世的祈望;在神圣的宝座上,以雍容的姿态迎合着礼乐庄严的鼓点,向天下亮出王者权力的锋芒。
它往山河最深处渐行,因圣贤的天道之思获得最崇高的赞颂,欣然享受君子淑女们的喜爱,在环佩叮当声中,以温润的质地印衬出国人坚毅的品格;在高高堆起的黄土下,将权贵们的永生之梦送往灵魂最终的故乡。
它,将中华民族尊礼仪、尚道德、崇美感、重温良的精神融进中国传统文明的血脉。
随我们走进展览,走近它吧!从南阳地区出土的古玉精品中,去领略这一段绮丽悠远的古玉史话。
此次展出的南阳地区出土玉器,汇聚了自上古、三代至两汉的良工精琢之珍品。
这些玉器纹饰精美、造型生动、品类创新,兼具自然精华与人文理想之美。
它们一方面印衬出中国玉文化的发展规律,另一方面从不同侧面反映出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礼仪制度、道德信条等丰富的历史信息。
通过了解南阳古玉文化,对我们发现中国玉文化的发展轨迹,深入研究中国物质文化史,全面了解辉煌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美石有灵事神致福原始社会时期,就地取材制作石器是人类生产实践的重要内容。
在这一漫长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其中一些石头更加温润而有光泽,慢慢产生了以美石为玉的观念,辨别出“石之似玉”者、“石之次玉”者,使玉的概念渐臻现今真玉范畴。
随社会生产力和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其制作方法和社会功能不断神秘化、神圣化,玉从“美”的象征成为巫觋手中的神玉,以作感应天地的媒介与沟通神灵的圣物,开后世崇玉思想之滥觞。
玉鹰残块石家河文化残高6.5、残宽6.8、厚0.7厘米南阳市麒麟岗西汉墓M8出土,现藏南阳市博物馆说明:白玉。
南阳玉文化

南阳玉文化是中华玉文化发展的典型代表。
它是中华玉文化发展的一面镜子,在南阳凤凰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独玉铲,说明南阳玉文化在仰韶文化中期已经出露端倪,可见南阳玉在中华玉文化中的悠久历史。
南阳独玉玉质坚硬,色彩斑斓,为玉中上品,古玉工多在独玉上下工夫,楚人卞和所发现的"和氏璧"经多方考证为南阳独玉所创,并以此演绎了"价值连城"、"完壁归赵"和"传国玉玺"的故事。
此点更显示了南阳玉在中华玉文化中的代表地位。
秦相李斯更是在《谏逐客书》明确点击了南阳玉文化:"……则是宛玉之簪,傅玑之耳,不可缟之衣,绵绣之饰,不近于前;而随俗雅化,佳治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
"说的是:女人的饰簪是用南阳玉镶制,可见当时南阳玉已经作为饰物流入皇宫和上流社会,足可彰显南阳玉当时的历史地位。
传统上把和阗玉、岫玉、独山玉、绿松石称为中国四大名玉,堪称玉中极品。
其中的独山玉,产地就在南阳市北郊九公里处的独山,故亦称南阳玉,俗称独玉或南玉。
独山玉质坚韧致密、细腻柔润,色泽斑驳陆离,变化丰富,常常是由两种以上的颜色组成的多彩玉。
颜色绿、白、红、黄、紫、蓝应有尽有,能分成九大类100多种,其多彩性是其他玉种所无法比拟的。
独玉不是翡翠,但高档独玉接近透明,翠绿色和硬度几可与翡翠媲美;独玉不是羊脂白玉,但玉质凝腻柔嫩,丰腴可人,颇具白玉品质。
独山玉矿床所具有的稀有性、独特性、典型性和科学价值、经济价值,使之成为我国在世界玉石矿种方面的骄傲。
独山玉丰富的色彩,又为艺术家巧用俏色、雕刻出高水平的玉雕佳作,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南阳玉文化促进了南阳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
博大精深的南阳玉文化吸引了无数爱玉、藏玉、佩玉的皇室宗族、文人雅客,玉商、玉痴纷至沓来,甚至落户宛城,促进了经济社会流通,加快了南阳文明进程。
东汉大科学家张衡在《南都赋》中赞美"于显乐都,陪京之南,吾汉之阳,南船北马,盛况盎然……",记载的就是南阳城四方客商在这里成交,热闹繁荣的景象。
南阳独山玉雕审美价值研究

南阳独山玉雕审美价值研究【摘要】南阳独山玉雕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的精华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独特的艺术特点。
本文从南阳独山玉雕的历史渊源、艺术特点、在审美领域的影响、审美评价以及美学原理探讨等方面展开研究。
通过对南阳独山玉雕的审美评价和美学原理探讨,揭示出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对当代审美价值的启示。
本文还探讨了未来南阳独山玉雕研究的方向,为该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和借鉴。
南阳独山玉雕的审美价值不仅体现在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风格上,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理念。
.【关键词】南阳独山玉雕、审美价值、研究、历史、艺术特点、影响、评价、美学原理、中国传统文化、当代启示、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南阳独山玉雕是中国传统工艺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南阳独山玉雕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精美的造型而闻名于世,是中国玉雕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不断升级,南阳独山玉雕在当代艺术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对于南阳独山玉雕的研究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尤其是其在审美价值方面的探讨仍有待加强。
研究背景部分将重点探讨南阳独山玉雕的历史渊源、艺术特点以及在审美领域中的影响,旨在深入挖掘南阳独山玉雕的独特魅力和价值,为其在当代艺术中的发展和传承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通过对南阳独山玉雕的研究,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也可以为当代审美理念的拓展和丰富提供借鉴和借鉴。
对南阳独山玉雕的审美价值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目的南阳独山玉雕审美价值研究的研究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通过深入探讨南阳独山玉雕的历史渊源和艺术特点,了解其在审美领域中的地位和影响,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和参考。
通过对南阳独山玉雕的审美评价和美学原理进行探讨,揭示其独特之处和艺术魅力,为对其价值进行客观评价提供依据。
研究还旨在探讨南阳独山玉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以及对当代审美价值的启示,为文化传承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南阳独山玉雕审美价值研究

南阳独山玉雕审美价值研究南阳独山玉雕是中国传统工艺的代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审美价值。
研究南阳独山玉雕的审美价值对于保护和传承这一传统工艺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通过对南阳独山玉雕的历史渊源、工艺特点、艺术表现、艺术价值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其在审美价值方面的特点和意义。
一、南阳独山玉雕的历史渊源南阳独山玉雕起源于秦汉时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南阳是中国玉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而独山则是南阳的一座著名山峰,被誉为“南州一绝”。
独山玉因其纹理细腻,色泽温润,被誉为“肌理绝佳、玉质优良”,成为独树一帜的独山玉。
南阳独山玉雕起源于南阳玉文化,受到了古代玉雕工艺的深远影响。
南阳独山玉雕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中国玉雕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
南阳独山玉雕具有独特的工艺特点,主要包括材料选用、创作工艺和雕刻技法等方面。
1. 材料选用南阳独山玉雕选用的玉石多为当地出产的独山玉,这种玉石质地坚硬,质地细腻,不仅适合雕刻,而且具有独特的色彩和纹理,因此成为南阳独山玉雕的首选材料。
2. 创作工艺南阳独山玉雕的创作工艺主要包括设计构思、雕刻成型和打磨等环节。
设计构思是整个创作过程的灵感来源,雕刻成型则是艺术家通过雕刻刀具将设计构思转化为实体作品,而打磨则是保证作品表面光滑细腻的关键环节。
3. 雕刻技法南阳独山玉雕的雕刻技法主要包括浮雕、阴雕、透雕等多种技法,通过巧妙运用这些技法,艺术家可以将设计构思充分表现,使作品更加生动、立体。
以上的工艺特点使得南阳独山玉雕在工艺上有着严格的要求和独到的技艺,这也是南阳独山玉雕在审美价值上具有独特魅力的原因。
南阳独山玉雕在艺术表现上具有很高的水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精湛的工艺南阳独山玉雕以其精湛的工艺而著称,工艺上的精湛体现在刀法的熟练、形象的传神和细节的处理上。
这些都是南阳独山玉雕在艺术表现上具有高水准的重要原因。
3. 独特的艺术风格南阳独山玉雕在艺术风格上独具特色,其作品线条流畅、造型美观,充分展现了南阳独山玉雕在审美价值上的个性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楚汉时期南阳玉文化在中国的地位研究刘国旭1,2江富建2(1,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武汉 430079; 2,南阳师范学院旅游与环境科学学院,南阳 473061)摘要:南阳盆地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在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又是古代中原地区为数不多的玉产地之一,在中国玉文化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的历史地位。
本文重点考察春秋到秦汉时期南阳独山玉文化发展的的相关问题,从治玉条件、出土的玉器特征等方面分析了该时期南阳独山玉的兴起和发展,从南阳独山玉文化的兴衰管窥其历史地位。
关键词:南阳盆地;独山玉;春秋至秦汉;地位一、引言玉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孕育了古老灿烂的中华文明。
玉世代被人们喜爱,这不仅仅是它质地优良,稀有罕见,更重要的是它在历代政治、经济、文化、道德、宗教等方面的独特作用。
因此,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玉有着民族传统的内涵,它又是物质的、社会的、文化的综合观念。
作为中华民族玉文化载体的中国玉器,早已驰名中外,誉满全球,被世人赞为“东方艺术”、“中国瑰宝”。
目前学界对于和田玉、岫玉等的研究比较多见,而独山玉长期被人忽视,有关研究也是成果仅存。
南阳盆地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单元,“襟江汉而枕伏牛”,处于中原和荆楚的交通要冲,也是东西向的重要通道。
出土的玉器深刻地打上了南方和北方等不同文化区的烙印,研究条件可谓得天独厚。
加之南阳本身也是中国重要的玉产地,所以,南阳在中国玉文化中的地位极其重要。
本文重点研究南阳春秋——秦汉时期玉文化发展的特点、特征,探索南阳玉文化兴衰的规律,对于弘扬南阳的玉文化,弘扬中华玉文化精髓,拓展南阳玉文化氛围,带动南阳经济持续发展,带动南阳特色旅游,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楚汉时期南阳玉文化发达的条件分析任何事物的发展与兴衰都有一定的规律,玉文化也不例外。
某一时期或者某一地区玉文化的发达与否与三个因素有关:(一)、治玉传统。
早在新石器时代的南阳,先民已经有识玉、治玉、用玉的光辉历史。
南阳师范学院独山玉文化研究中心的江富建等科研人员,以地质学和考古学双重意义上的“玉”为中心,从2003年9月起,对南阳新石器时代遗址进行勘察,在40余处文化遗址发现有很多独山玉制品,并对此进行了分类和初步研究,南阳地区40余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玉器器形以铲斧凿等生产工具为主,玉质绝大多数为当地所产的独山玉(专家此次先认定了31件),亦见火山玻璃燧石大理石石英质玉等(各一件)。
时代最早为仰韶文化早期,延续到屈家岭文化。
专家认为:“新石器时代的南阳已具有普遍采用独山玉料打制或磨制玉器的条件:采取就独山取材的办法,解决玉器材料的来源;……黄山遗址(距产玉的独山仅有5公里)可能是一处黄河流域与江汉平原间较大的独山玉加工场;南阳有悠久的用玉制玉历史;独山玉在中国玉文化研究中占有独特的地位。
”[1](二)、有大量技艺精湛的玉工。
春秋战国时期,对玉石的认识得到了高度重视,玉源有了进一步扩大,开发利用的玉料品种增多。
明董说撰《七国考》卷一《楚职考》有:“玉尹,掌玉之官也”说明楚国工官中,有玉尹一职,可能放映了当时楚国玉工的大量存在,发现和氏璧的楚人卞和就是历史记载的较早的玉工。
关于和氏璧的产地,历代历史文献中多有记载,聚讼纷纭,然而,经过多年科学系统的论证,江富建、李劲松等认为和氏璧可能为独玉,并提出了六个方面的证据[2]。
独山为楚国的玉山,和氏璧为独山之玉,可谓名副其实。
关于荆山,说法很多,不过从古地名上考证,丹水沿岸至今仍有荆子关,可以认为楚国发源地的丹水流域附近存在荆山,在楚国南迁的过程中,由于人的移动而导致地名的变迁。
另外,江富建先生依据相关证据,大胆地提出:卞和可能是镇平人[3]。
无独有偶,襄樊市附近同样存在汴和和和氏璧的相关传说,同样有地名方面的痕迹。
大致说来,和氏璧的发生区域在南阳盆地内,和氏璧的玉料为独山玉,汴和是早期南阳玉工的代表。
秦相李斯在他的《谏逐客书》中写道:“……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耳,阿缟之衣,绵绣之饰;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
这里说的是女子们饰簪是用宛珠镶制的,还用宛玉制成珠玑耳环佩戴。
“宛珠”一谓南阳玉做的珠子,一谓南阳玉工们做的玉珠,秦时,镇平属宛;镇平人在这时期的玉制品已作为饰物流入宫廷和上层社会。
“饰后宫,充下臣,娱心意,悦耳目”。
可见当时南阳玉已经作为饰物流入皇宫和上流社会,足可彰显南阳玉当时的历史地位。
东汉大科学家张衡在《南都赋》中赞美“于显乐都,陪京之南,吾汉之阳,南船北马,盛况盎然……”,记载的就是南阳城四方客商在这里汇集,热闹繁荣的景象。
(三)、稳定可靠的玉料来源。
交通便利,或者需要当地有一定储量的玉矿。
南阳在中国古代占据的便利的交通条件和独山的存在使南阳玉文化历久不衰成为可能。
(四)、采矿的工具。
玉因质地坚硬,所以采矿工具亦十分重要,该时期南阳玉业的发达和采矿工具上的进步密不可分。
现代地质勘查证明,南阳盆地的铁矿点星罗棋布,共计45处,主要分布于桐柏、方城、南召、内乡、淅川、西峡等县。
在考古调查中,战国和汉代的铁矿与冶铁在南阳多有发现。
如桐柏的铁山庙矿二采场遗址和冶铁遗址、张畈遗址等。
战国时期,冶铁业在全国范围内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当时楚国在冶铁业已处于重要地位。
而南阳是楚国最重要冶铁基地之一。
《荀子·议兵篇》载:“宛钜铁釶,惨如蜂虿,轻利僄遫,卒如飘风”,谓宛地所产铁矛,如蜂虿一样锋利。
南阳东边的古西平,是楚国和韩国制造名剑的基址。
到了秦汉时期,南阳的冶铁业进入了特大发展时期。
根据考古资料和历史记载,当时南阳的冶铁业规模宏大,产品种类很多,而且发明了一些先进的冶铁技术,把中国的冶铁水平推向了崭新的阶段,南阳郡成为重要的工官和铁官地之一。
《史记·货殖列传》记载了孔僅在南阳大兴冶铁的事迹。
东汉时,南阳太守杜诗又发明了以水为动力的水排鼓风机械,大大提高了冶铁的功效,促进了冶铁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使南阳冶铁业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冶铁业的发展,促进了铁制工具的质量提高和数量增多,如石工工具锤、凿、锥、楔等,为南阳玉业的发展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
三、楚汉时期南阳玉器及其文化特征中国玉器的发展经历了三次高潮:史前、商周秦汉时期和明清时期。
楚汉时期的南阳正处于第二个发展时期的高潮阶段,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
不仅如此,这个时期也是南阳自身发展过程中具有坐标意义的阶段。
从现有资料看,楚汉时期南阳玉器和玉文化十分兴盛,境内有许多楚汉时期的墓葬,大量的出土玉器为研究古代玉器和玉文化提供了可能。
南阳淅川下寺楚墓出土的玉器则最为丰富,其中有玉牌、玉笄、玉梳、玉璜、玉璧、玉环、玉玦等,雕琢十分精致[4]。
在南阳盆地200余处春秋时期的遗址中,据我们调查的40多处遗址中有独山玉器存在。
据南阳作为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在楚文化史中的地位非同一般,同时,南阳作为南北文化交汇地区,玉器和其中的文化更是有着明显的南北特征。
早在商代,由于独山玉具有多色的特点,玉匠们就注意利用一块玉石上所具有各种颜色的天然色斑——“俏色”,并据此进行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在不同色斑上雕刻出相应的生动活泼的景物,从而使整块玉石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这就是由商代发明、流传千秋的“俏色玉雕”。
例如,1975年冬在河南安阳小屯村北两座房基遗址内就出了玉鳖、双龟、玉螺、玉璜等,有人认为它们的玉质是独山玉。
玉鳖充分利用独山玉的天然色泽和纹理,保留玉料上固有的墨绿色石皮,使玉鳖的背甲、双目和足尖为黑色,头、颈、腹部位以灰白色相衬,使玉鳖的形象生动逼真。
这是已知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俏色玉雕,对后代玉器制用具有深远的影响。
自进入封建社会后,随着社会历史的巨大变革,独山玉业得到了空前发展,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国际间的文化艺术交流大为频繁,这主要表现在玉石品种增多,分布广泛,雕琢工艺出现了巨大进步,特别是汉代对独山玉开发利用达到了鼎盛时期。
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
就玉器而论,汉代饰用玉器的雕琢得到了更大的发展,成为一大特色。
同时,宫廷玉器在汉代玉业中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不仅包括各种佩玉,而且所有宫廷显赫处多用玉石装饰。
相传汉武帝年间用玉最丰,张衡《四愁》诗称:“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美人赠我琴琅玕,何以报之双玉盘;美人赠我貂襜褕,何以报之明月珠;美人赠我锦绣缎,何以报之青玉案。
”全诗以“美人”比贤明的君主和清明的朝政,代表作者的理想,以美人赠我“金错刀”、“琴琅玕”等,比喻自己时刻不忘朝廷君主的恩德;以我欲报之“英琼瑶”、“双玉盘”、“明月珠”、“青玉案”,比喻自己向朝廷奉献治国安邦的忠城和韬略。
(一)、楚地玉器的来源问题。
该时期楚地出土的玉器,由于文物的特殊价值和实际操作上的困难,很少做过岩性与产地鉴定。
从直观上看,楚地玉器的颜色大致有灰、灰白、白、乳白、淡绿、碧绿、茶色、墨、黑、红、黑灰、黄、淡黄等品种,其中以灰、灰白、绿(青)、淡黄等品种为多。
据研究,豫西、豫南、豫西南一带的山区可能、鄂西、江汉至鄂东一带的山区可能是楚地玉器的主要来源,当然中国传统玉石品种中的和田玉、岫玉等也会流传到这里。
楚地玉色和玉石产地玉色的比较可说这个问题。
下面是楚地玉器颜色与产地的对照表:表1 春秋战国时期楚地玉器颜色与产地(说明:√表示以此种颜色为主,+表示有此种颜色,○表示杂色)(据李玲,李道胜.2005,有修改)从此表可以有一个基本的判断,那就是独山玉在色彩方面占据很大的优势,加之地域优势,楚地玉器应该是以独山玉为主。
(二)、楚地玉器的时代特点。
楚地玉器大体上可以分为春秋时期、战国前期和战国后期三个阶段,各阶段在造型、纹饰及制作上有其特点。
春秋玉器造型古朴,纹饰多沿袭自商周以来的传统风格,制作技术主要采用琢磨、浅浮雕等技法。
战国玉器前期活泼实用,琢玉技法也有所突破,以传统的浮雕为基础,使得器物更加富有立体感,战国后期玉器成熟完美,细线阴刻图案增多,琢玉技术已臻成熟,装饰方面除云纹、涡纹外,谷纹多半隆起、突出,出现网格蒲纹和铺首型兽面纹[5]。
楚地玉器大致上可以分为礼玉、葬玉、配饰玉以及日常实用玉等几类,有三十几个品种,礼玉就是朝聘、祭祀、丧葬等礼仪场合中使用的玉器,葬玉是指那些专门为保护尸体而专门制造的玉器,古人生前使用的玉器死后仍佩戴入殓,反映出古人“事死如事生”的习俗。
配饰玉是随身携带的配饰玉器的总称,其用途:以玉比德,作为道德楷模;表示高下尊卑;避邪益寿;装饰玩弄;赏赐馈赠。
在汉代玉器的种类、造型与工艺达到了一个鼎盛时期。
玉器中的装饰品多达24类,礼仪器有14种之多。
日用器竟超过15类,涵盖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其它的还有玉人、玉马、玉熊、玉辟邪等一些动物的雕像。
在工艺方面,使用了缀连、镂雕、镶嵌技法,抛光技术也进步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