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概论作业
生态学概论试题答案
生态学概论开卷考试试题一、简述生态学的分支学科 15分按研究对象的层次划分 有发展相当成熟的个体生态学和生理生态学、种群生态学 还有群落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生态学 正在发展并受到高度重视的分子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和全球生态学。
按生物分类类群划分 有成熟的动物生态学、植物生态学、昆虫生态学 还有正在快速发展的微生物生态学、人类生态学。
按栖息地类型划分 有淡水生态学、海洋生态学、河口生态学和陆地生态学 此外湿地生态学和热带生态学也受到重视。
与生物学和其他学科相互渗透而形成的边缘学科有 行为生态学、进化生态学、化学生态学、数学生态学、地生态学等二、简述温度因子的生态作用 15分温度与生物生长任何一种生物 其生命活动中每一生理生化过程都有酶系统的参与。
然而 每一种酶的活性都有它的最低温度、最适温度和最高温度 相应形成生物生长的“三基点”。
一旦超过生物的耐受能力 酶的活性就将受到制约。
例如 高温将使蛋白质凝固 酶系统失活 低温将引起细胞膜系统渗透性改变、脱水、蛋白质沉淀以及其他不可逆转的化学变化。
不同生物的“三基点”是不一样的。
一般地说 生长在低纬度地生物高温阈值偏高 而生长在高纬度的生物低温阈值偏低。
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 生物的生长速率与温度成正比温度与生物发育生物完成生命周期 不仅要生长而且还要完成个体的发育阶段 并通过繁衍后代种族得以延续。
最明显的例子是某些植物一定要经过一个低温“春化”阶段 才能开花结果 它就像信号开关一样 这个关不过 就不能完成生命周期。
温度与生物发育的最普遍规律是有效积温三、比较k-r两种生物对策的特点 15分R对策生物的个体较小 繁殖能力较强 但寿命较短 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一般缺乏保护后代机制 竞争力弱 但具有很强的扩散能力 种群易爆发 比如老鼠。
而k 对策生物的个体大 个体通繁殖率低、寿命长具有较完善的保护后代机制 一般扩散能力较弱 但竞争能力较强较大 比如大象 老虎。
四、论述你所知道的生态学原理 20分1. 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环境影响动物的形态 生理 和生活习性 动物通过进化改变各方面来更好的适应环境2. 动物的行为反过来会影响和改变环境。
生态学概论
生态学概论专题一课程概述1)生态学的定义:生态学(Ecology)是从系统的高度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科学,其中生物包括人类、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及社会经济环境。
2)生态学的形成发展形成期:公元17-19世纪末定义提出巩固期:20世纪初-50年代理论研究壮大期:20世纪60年代至今知识体系的拓展、丰富3)生态学的研究现状生态学在研究社会问题中的重新定位生态学研究对象的时空尺度不断拓展生态学研究的内容向过程和预测发展生态学新分支在学科交融中不断产生生态学研究方法与手段在集成中创新专题二(第一讲)生态学基础知识思考题:1、什么是生态系统?有哪几种生态系统?2、湿地生态系统的定义•3、为什么说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是最丰富的?一、系统概述1)系统的定义系统:在一定的时空范围(边界)内,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组分构成的,具有某种特定的结构与功能,朝着特定目标运动发展的有机整体。
系统的要素:①有一定边界②有多个组分③组分间关联④有特定功能⑤有运动目标2)系统的特性,是指系统相对于非系统而言所具有的若干属性。
主要包括:(1)结构的有序性系统结构的有序性——主要表现在系统外部有一定的边界,内部有鲜明的分层现象。
系统边界:指系统所涉及的时间和空间界限(可自然形成或人为划定)分层现象:指系统按一定的层次,可向宏观逐层综合,向微观逐层分解的现象。
(2)结构的整体性系统结构的整体性是系统对各组成要素的总体要求,包括各组分间存在量比关系,相互作用和联系方式:量比关系:指组分间在数量上的比例。
它控制着系统的构成。
相互作用:指组分间相互约依赖、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方式:指组分间的时空关系,即系统内各要素在和空间上的配置。
(3)功能的整合性系统功能的整合性是指系统整体功能大于各组分功能之总和的特性。
它以特定的系统结构为基础。
系统功能>∑组分功能(4)功能的离散性系统功能的离散性是指系统整体功能小于各组分功能之总和的特性。
生态学概论
生态学概论生态学概论娜娜一. 绪论1、生态学可定义为:研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科学。
1、生态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5个阶段,即生态学的萌芽时期、生态学的创立和发展期、生态学的巩固和学派分化时期、生态系统生态学时期。
生态学发展的早中期阶段,主要以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发展为特征;近现代生态学以系统生态学和应用生态学的大发展为主。
2、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包括细胞、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及景观、生物圈等不同层次的生命系统。
•3、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三个:探讨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演化规律的生态学基本原理研究,生态学方法论研究和以生态学价值观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生态文化的研究。
4、生态学的方法论包括层次观、整体观、系统观、综合观及进化观。
5、广义的生态安全是指在人的健康、基本权利、社会秩序和人类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等方面不受威胁的状态。
狭义的生态安全是指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生态系统健康的整体水平的反映。
6可持续发展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利益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及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
它的基本思想包括三个方面:经济持续、环境持续、社会持续。
生态学研究对保障生态安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 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相互作用,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构成一个功能整体。
生态系统是个功能单位,而不是生物学上的分类单位。
2、生态系统包括环境组分和生物组分。
生物组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大功能类群生物。
生产者的生态学功能过程是利用光解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完成有机物质的生产过程;消费者完成了有机物和有机物之间的转化过程;分解者则将有机物分解还原成无机物,重新释放到环境。
3、生态系统服务是指自然生态系统及其物种所提供的能够满足和维持人类生活需要的条件和过程。
生态系统服务是客观存在的,是多层次的、全方位的,包括产品,调解服务,信息服务支撑服务。
生态学概论考试复习题
包括空间结构、时间组配和种类结构。
空间结构
不同生活型的植物(乔木、灌木、草本)生活在一起,它们的营养器官配置在不同高度(或水中不同深度),因而形成分层现象。分层使单位面积上可容纳的生物数目加大,使它们能更完全、更多方面地利用环境条件,大大减弱它们之间竞争的强度;而且多层群落比单层群落有较大的生产力。 分层现象在温带森林中表现最为明显,例如温带落叶阔叶林可清晰地分为乔木、灌木、草本和苔藓地衣(地被)4层。热带森林的层次结构最为复杂,可能有的层次最为发育,特别是乔木层,各种高度的巨树、一般树和小树密集在一起,但灌木层和草本层常常不很发育。草本群落一样地分层,尽管层次少些(通常只分为草本层和地被层)。 群落不仅地上分层,地下根系的分布也是分层的。群落地下分层和地上分层一般是相应的;乔木根系伸入土壤的最深层,灌木根系分布较浅,草本植物根系则多集中土壤的表层,藓类的假根则直接分布在地表。 生物群落的垂直分层与光照条件密切相关,每一层的植物适应于该层的光照水平,并降低下层的光强度。在森林中光强度向下递减的现象最为明显。最上层树处于全光照之中,平均说来,到达下层小树的光只有上层树(全光照)的10~50%,灌木层只有5~10%,而草本层则只剩1~5%了。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温度、空气湿度也发生变化。 每一层植物和被它们所制约的小气候为生活于其中的特有动物创造一定的环境,因此动物在种类上也表现出分层现象,不同的种类出现于不同层次,甚至同一种的雌雄个体,也分布于不同的层次。例如,在森林中可以区分出3组鸟种:在树冠中采食的,接近地面的,以及生活在其间的灌木和矮树簇叶中的。 林地也由于枯枝落叶层的积累和植物对土壤的改造作用,创造了特殊的动物栖居环境。较高的层(草群,下木)为吃植物的昆虫、鸟类、哺乳动物和其他动物所占据。在枯枝落叶层中,在腐烂分解的植物残体、藓类、地衣和真菌中,生活着昆虫、蜱、蜘蛛和大量的微生物。在土壤上层,挤满了植物的根,这里居住着细菌、真菌、昆虫、蜱、蠕虫。有时在土壤的某种深度还有穴居的动物。 当然,也存在一些层外生物,它们不固定于某一个层。例如藤本植物、附生植物,以及从一个层到另一个层自由活动的动物。它们使划分层次困难化;在结构极其复杂的热带雨林中经常见到这种情况。 因为下层生物是在上层植物遮荫所形成的环境中发育起来的,所以生物群落中不同层的物种间有密切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关系。群落上层植物强烈繁生,相应地下层植物的密度就会降低;而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上层植物变得稀疏,下层的光照、热等状况得到改善,同时土壤中矿物养分因释放加强而增高,下层植物发育便会加强。下层的繁茂生长也对动物栖居者有利。这种情况特别反映在森林群落中,哪里乔木层稀疏便会导致那里的灌木或喜光草本植被的丰富繁生。而乔木层的完全郁闭,有时甚至抑制最耐荫的草本和藓类。 生物群落不仅有垂直方向的结构分化,而且还有水平方向的结构分化。群落在水平方向的不均匀性表现为以斑块出现;在不同的斑块上,植物种类、它们的数量比例、郁闭度、生产力以及其他性质都有不同。例如在一个草原地段,密丛草针茅是最占优势的种类,但它并不构成连续的植被,而是彼此相隔一定的距离(30~40厘米)分布的。各个针茅草丛之间的空间,则由各种不同的较小的禾本科植物和双子叶杂类草占据着,并混有鳞茎植物。但其中的某些植物也出现在针茅草丛的内部。因此,伴生少数其他植物的针茅草丛同针茅草丛之间生长有其他草类的空隙,它们在外貌、在种间数量关系和质量关系上都有很明显的不同。但它们的差别与整个植物群落(针茅草原)比较起来,是次一级的差别,而且是不很明显的和不稳定的。在森林中,在较阴暗的地点和较明亮的地点,也可以观察到在植物种类的组成和数量比例方面以及其他方面的类似差异。群落内水平方向上的这种不一致性,叫做群落的镶嵌性。这种不一致性在某些情况下是由群落内环境的差别引起的,如影响植物种分布的光强度不同或地表有小起伏;在某些情况下是由于共同亲本的地下茎散布形成的植物集群所引起;在另外的情况下,它们可能由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例如在寄主种的根出现的地方形成斑块状的寄生植物。动物的活动有时也是引起不均一性的原因。植物体通常不是随机地散布于群落的水平空间,它们表现出成丛或成簇分布。许多动物种群,不论在陆地群落或水生群落,也具有成簇分布的性质。相比之下,有规则的分布是比较不常见的。某些荒漠中灌木的分布、鸣禽和少数其他动物的均匀分布是这种有规则分布的例子。
生态学基础习题库及参考答案
生态学基础习题库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84题,每题1分,共84分)1.下列关于阳性植物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光饱和点较低,生长在阴湿环境B、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全光照环境C、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阴湿环境D、光饱和点较高,生长在全光照环境正确答案:B2.下列植物中,典型的短日照植物是()。
A、水稻B、甘蓝C、油菜D、大麦正确答案:A3.按照瑙基耶尔(Raunkiaer)生活型系统,油松和马尾松等高大乔木均属于()。
A、高位芽植物B、隐芽植物C、地面芽植物D、地上芽植物正确答案:A4.温室效应的加剧不会导致()。
A、全球气候变暖B、海平面上升C、大气中CO2浓度降低D、冰川融化正确答案:C5.世界人口的增长动态是()A、增长率上升B、死亡率降低C、出生率增加D、老龄化严重正确答案:A6.光照不足将导致光合作用下降,这时增加C02浓度可减轻光合作用的下降程度,这种现象是生态因子的()A、综合作用B、限制作用C、补偿作用D、替代作用正确答案:C7.生活在同一地段、生态要求相近的两个物种,发生竞争的原因是()A、年龄相同B、生活型不同C、资源不足D、生态型不同正确答案:C8.与多元顶级学说不同,单元顶级学说认为()。
A、一个气候区内可以有多个顶极B、群落能繁殖就是顶极C、一个气候区内只有一个顶极D、气候不是群落形成项极的决定因素正确答案:C9.通常生活在寒冷地带的哺乳动物,其四肢、尾巴和耳朵明显缩短,这种现象称为规律。
()A、艾伦(Allen)B、贝格曼(Bergman)C、林德曼(Lindeman)D、谢尔福德(Shelford)正确答案:A10.与陆生植物相比,水生植物在形态方面最主要的特征是()。
A、叶片或大或小,通气组织不发达B、叶片较小,通气组织发达C、叶片较大,通气组织不发达D、叶片或大或小,通气组织发达正确答案:D11.下列选项中,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是()。
A、CO2B、SO2C、O2D、NH3正确答案:B12.下列有关阳性植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弱光下生长良好B、强光下生长不好C、强光下生长良好D、荫蔽处生长良好正确答案:C13.首次提出生态系统这一概念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生态学概论真题及答案题库
2007 年 B 卷1、举例说明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2、简述地球生态系统主要类型及其特点3、简述陆地生物群落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4、简述气候条件变化对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三、论述题1、论陆地生态群落的主要类型及其特征2、试论物种多样性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2008年 A 卷一、名词解释 1生态系统 2、物种 3、生态系统 4、谢尔福德耐受定律 5、 生态福 6、生态位7、群落8、内禀增长率 9、 生活型10、“三基点”温度11、趋同适应12、限制因子二、、论述题1、试述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2、试述周期性变动生态因素的主要类型及特点3、试述生物群落的主要特征4、试述群落的演替过程5、试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2008 年 B 卷一、名词解释1、物种的生态特性2、生物种形状的基因型3、生存因子 5、内环境 6、积温 7、生态型 8、第一周期性因素 10、物种性状的可塑性 11、趋异适应 12、生态入侵二、论述题1、什么叫种群?试述自然种群的基本特征2、试述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3、试述植物的水生原生演替序列4、试述生态平衡的概念及其特点5、影响我国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的主要问题2009年 A 卷一、名词解释1、干扰性竞争2、密度制约 7、生态演替8、抗性进化二、综合论述题1、试述群落掩体的主要过程2、试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3、试述生态系统的主要特性4、试述影响我国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的主要问题2009 年 B 卷一、名词解释1、生态因子 5、信息传递二、简答题2、小环境 6、营养级3、适应 7、生态位4、初级生产力 8、机会种4、李比希最小因子定律 9、生境5、生态系统6、群落 11、生态福 12、生活型3、专性互利共生4、生物钟9、生物多样性 10 荒漠化一、名词解释1、适合度2、自然选择3、环境变异4、内调节5、稳态6、耐受性7、生态位多维生态位空间9、种群10、种间竞争11、兼性互利共生12、多型二、综合论述题1、论述种群波动的主要原因2、试述种的稀有性类型的主要影响因素3、试述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4、试述周期性变动生态因素的主要类型及特点2010年A 卷一、名词解释1、生态系统2、物种3、生态因子群落8、内禀增长率9、生活型二、论述题1、试述生态系统的主要特性2、试述周期性变动生态因素的主要类型及特点3、试述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5、试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2010 年B 卷一、名词解释1、物种的生态多样性2、生物种形状的基因型3、生存因子4、李比希最小因子定律内环境6、积温7、生态型8、第一周期因素9、生境10、物种性状的可塑性11、趋异适应12 、生态入侵二、论述题1、什么叫种群?试述自然种群的基本特征2、试述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3、试述植物的水生原生演替序列4、试述生态平衡的概念及其特点5、影响我国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的主要问题8、4、谢尔福德耐受定理5、生态福6、生态位7、生物10、“三基点”温度11、趋同适应12、限制因子5、11、趋同适应: 趋同适应是指不同种类的生物,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条件下, 通过变异、 选择和适应, 在形态、生理、 发育以及适应方式和途径等方面表现出相似性的现 象12、限制因子 :生物在一定环境中生存,必须得到生存发展的多种生态因子,当某种生态因 子不足或过量都会影响生物的生存和发展,这个因子就是限制因子。
城市生态学概论复习题
城市生态学概论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空间范围内的居民与自然环境和人工建造的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体;属人工生态系统..2、城市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是研究城市居民与城市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调控对策的一门学科..3、城市生态位:是指城市满足人类生存发展所提供的各种条件的完备程度..4、生态承载力:是指某一环境状态和结构在不发生对人类生存发展有害变化的前提下;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作用;具体体现在规模、强度和速度上..5、城市环境:影响城市人类活动的各种自然的或人工的外部条件的总和6、城市人口:居住在城市规划建成区内;从事城市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活动;享受着城市公共设施所有人口7、城市人口容量:一个城市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8、城市环境噪声:主要是由运行中交通工具、各种工业设备产品噪声;以及人群活动噪声向周围生活环境辐射而产生9、城市环境容量:指城市环境对于城市的规模及人的活动提出的限度..10、城市灾害:指发生在城范围内的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总称..11、城市生态评价:在生态学原理的指导下;综合运用生态学、环境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及法定的生态环境标准;对拟评价城市的生态与环境状况进行单要素与综合要素评价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的过程..12、生态足迹:生产特定人口消费的所有资源及吸纳这些人口产生的所有废弃物需要的生物生产面积..15、生态系统16、城市热岛:17、环境承载力:19、噪声污染:20.土壤污染:21.城市环境问题:22.生态位:主要指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23.环境容量:24.空气污染:25.环境自净能力:26.生态平衡:27.城市植被:28.城市环境效应:是指城市中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给自然环境带来一定程度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的综合效果29.城市固体废物:30.城市可持续发展:在一定的时空尺度上;以城市长期可持续的增长及结构进化;实现高度发展的城市化和现代化;既满足当代城市发展的现实需要;又满足未来城市的发展需求..31.城市生态调控:根据生态控制论原理;对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生态流进行调节;使城市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协调发展;实现城市高效、和谐的发展目标..32、生态入侵: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生态入侵..33、多型:在种群中许多等位基因的存在导致一种群中一种以上的表现型;这种现象叫做多型..34、种群动态:种群数量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变动规律..35、种群:是在同一时期内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种群是构成物种的基本单位;也是构成群落的基本单位组成成分..36、城市人群结构:指城市某一方面或某一特征的人群个体数占城市总人群个体数的比例;一般可分为自然结构和社会结构..37、城市自然结构:组成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各部分、各要素在空间上的配置和联系称为城市自然结构38、净化作用:指部分生态因子具有以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消除水、气、土中的污染浓度的增加..可分为物理净化、化学净化和生物净化三类..39、城市化水平: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最主要的指标;由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表示..40.大气污染:自然或人为原因使大气中某些成分超过正常含量或排入有毒有害的物质;对人类、生物和物体造成危害的现象..41、城市化: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域;以及随之引起的相关人员的生产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发生转变的过程..42.城市生态建设:按照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应用工程性的和非工程性的措施建立合理的城市生态系统结构;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促进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合理流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类在城市空间的利用方式、程度等方面与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相适应..43.生态城市:从城市生态系统着手;实现上台系统良好运行的城市..二、选择题1、在城市生态位原理中;城市生态位可为分ABC..A、生产生态位B、生活生态位C、工作生态位D、还原生态位2、在城市生态系统中;人口结构包括ABCD..A、性别结构B、年龄结构C、职业结构D、智力结构3、在城市用地结构中;城市用地包括AD..A、建设用地B、耕地C、林地D、非建设用地4、按用地类型、规模及位置;城市绿地可分为ABCD..A、公共绿地;居住地绿地B、单位附属绿地;C、防护绿地D、风景林绿地;生产绿地5、按使用性质和功能特征;城市绿地可分为ABCD..A、防护绿地、观赏绿地B、保健绿地C、科普绿地、生产绿地D、文史绿地6、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流包括ACD..A、自然物质流B、太阳能流C、人工产品流D、废物流7、城市生态系统的生态流包括ABC人口流及货币流..A、物质流B、能量流C、信息流D、泥石流8、我国能源结构的特点是ABD;能源主要依靠煤炭..A、富煤B、贫油C、富油D、少气9、城市的人口组成包括BCD和流动人口;A、新增人口B、服务人口C、基本人口D、被抚养人口10、在生态承载力原理中;生态承载力包括ABC;A、资源生态承载力B、污染承载力C、技术生态承载力D、生态平衡11、对生态承载力的内涵的叙术正确的是ABC;A、生态境承载力会随城市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B、生态承载力的改变会引起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从而推动城市生态系统的正向演替或逆向演替..C、当城市活动强度小于生态承载力时;城市生态系统可表现为正向演替;反之;则相反..D、当城市活动强度大于生态承载力时;城市生态系统可表现为正向演替;反之;则相反..12、在生态平衡原理中;生态平衡的自我调节主要通过系统的ABCD来实现..A、抵抗力B、恢复力C、自治力D、内稳态机制13、根据城市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网原理:我们可以通过对城市食物网D的措施来减轻和控制城市环境的污染;提高产业的经济效益..A、加链B、长链C、短链D、减链14、生态平衡原理在城市生态建设中的应用包括ABD..A、生态要素的子规划B、产业结构的安排与布局C、减轻和控制城市环境的污染D、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结构与布局15、城市化对自然水循环的影响正确的是ABCDE..A、地表径流超过渗透;增加洪水风险B、城市化提高;人类取用了更多的水C、取水量超高蓄水层补给量;城市沉降D、各种污染;致病与有毒物;被注入水中E、各种影响一起减少了水生动植物的多样性与丰富度16、城市人口容量主要包括ABC和现实条件人口容量..A、环境人口容量B、生物生理人口容量C、经济人口容量D、现实条件人口容量17、城市生态系统的资源利用结构中由AD构成..A、一条主链B、二条主链C、二条副链D、一条副链18、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城市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具有以下特点AC..A、城市居民位于食物链的顶端B、城市居民位于食物链的始端C、有两种不同的食物链类型D、有三种不同的食物链类型19、城市生态系统的生产功能包括AC..A、生物性生产B、劳动生产C、非生物性生产D、非劳动生产20、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结构包括ABD..A、城市植物B、城市微生物C、城市环境D、城市动物2、人口增长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有ABC..A、住房拥挤B、交通堵塞C、就业困难D、交通流畅22、我国城市空气污染特点有ABCD..A、我国城市大气污染是以二氧化硫;颗粒物质为主的煤烟污染..B、北方比南方严重C、大城市最严重工业、交通稠密城市D、综合性城市、旅游城市、经济欠发达城市较轻23、造成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AC..A、资金匮乏B、资金充足C、管理不善;执法不严D、执法严格24、在城市地质灾害中;崩滑流灾害指的是ABD..A、崩塌B、泥石流C物质流D、滑坡、25、城市交通事故灾害包括BC..A、火灾B、车祸C、航空灾难D、洪灾26、我国城市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有ABCD和酸雨呈发展态势;A、大气SO2B、水土有机污染加剧;饮用水源质量下降;C、固体废物量逐年增加;有毒有害物质构成环境的主要隐患之一;D、噪声污染严重..27、城市环境容量的以下几种类型ABCD..A、城市人口容量B、城市自然环境容量C、城市工业容量D、城市交通容量28、城市人口容量的相关理论有ABCD..A、水桶理论、城市首位度理论B、贝吉曼的中心地理论C、城市顺序-规模分布理论D、4城市指数和11城市指数29、城市土壤类型包括BCD..A、黑土B、农田土C、自然土壤D、填充土30、城市噪声可分为以下几类ABCD..A、交通噪声B、工业噪声C、建筑施工噪声D、社会生活噪声31、城市环境容量的影响因素ABC..A、城市自然条件B、城市要素条件C、城市经济技术条件D、城市人口32、城市灾害主要有ABCD..A、地质灾害B、气象灾害、火灾C、各种交通灾害D、各种传染病和环境污染33、下列属于城市地质灾害的是AC..A、地震灾害B、火灾C、水土流失灾害D、水灾34、生态足迹的应用ACD..A、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分析B、城市灾害分析C、区域或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分析D、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分析35、城市生态评价是城市BCD的基础和依据..A、环境保护B、生态规划C、生态建设D、生态管理36、城市景观生态元可分为AB..A、自然景观生态元B、社会经济景观生态元C、土壤景观生态元D、大气景观生态元37、景观生态学是以景观的结构、BC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宏观生态学分支学科..A、组成B、功能C、动态特征D、分布38、城市道路网络景观规划的基本原则是ABCA、交通流畅、快速安全;体系完整B、利于环境;美化城市C、结合现状;节约用地D、交通流畅、随意占用土地39、景观元素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ABD..A、拼块B、廊道C、结构D、模地40、城市生态调控的目标ABCD..A、经济目标高效B、社会目标和谐C、环境目标优美D、综合目标协调41、城市生态调控的原则正确的是ABD..A、三生原则循环再生、协调共生、持续自生B、保持和扩大多样性、最低限制因子C、废物最大化D、废物最小化42.城市生态学是研究城市与周围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人类活动;b、物质循环;c、乔木树种;d、草本植物;e、树木43.城市生态系统是生态系统..a、自然b、人类c、人工d、非44.在生态系统中;能量从一个营养级转移到下一个营养级的效率约为..a、90%;b、80%;c、10%;d、12.4%;e、11.7%45.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是最主要、最高级的消费者..a、动物b、植物c、微生物d、人类46.城市生态系统问题的实质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类与其之间的关系产生了不平衡..a、居住地b、消费c、生存环境d、生产47.大气中污染物是种物质的混合体..a、两种b、三种c、四种d、多种48.城市生态规划建设的基点是合理利用..a、环境容量b、光照c、土地d、资源49.生态系统调控的根本目的是达到生态系统的..a、利用b、延续c、发展d、优化50.是陆地生态系统中分布最广、生物量最大的植被类型..a、森林资源b、草原c、农田d、水域51.我国的生活垃圾每年以的速度增加..a、8%b、10%c、15%d、8%~10%生态系统的组成空气污染类型煤烟型、化学型、混合型城市噪声类型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城市环境污染源环境承载力的内容类型林德曼效率生态平衡的调节途径五大环境危机城市环境自净城市污染环境效应的类型人为的空气污染源城市灾害的分类城市地质灾害类型、城市环境污染效应按照污染物引起环境变化的性质可分为:物理效应、化学效应、生物效应气体状态污染物包括硫氧化物SOx和硫酸雾、氮氧化物NOx、碳氧化物、碳氢有机化合物、光化学烟雾1、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为标志;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共同追求的实际目标A、执行计划B、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承诺C、我们的共同未来D、21世纪议程2、我国城市工业职能分类;采取的方法..A.多变量分析B.统计分析C.多变量分析和统计分析相结合D.统计描述3、城市时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一个时代的和生态环境发展与变化的焦点和结晶体..A政治B经济C科学D文化4、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变为另一种能源后称为二次能源;下列不属于二次能源的是A、电力B、石油C、煤气D、柴油5、属于城市给水工程系统分区规划内容深度的是..A.平衡供需水量;选择水源;确定取水方式B.确定水源地卫生防护措施C.估算分区用水量D.进一步确定供水设施规模;确定主要设施位置和用地范围E.布置给水设施和给水管网6、水环境主要由地表水环境和两部分组成..A湖水B地下水C降水D江水7、普通环境按环境性质的不同分为三类;下面不属于的一类是A、人文环境B、半自然环境C、社会环境D、自然环境8、按照起源;可将斑块分为:A干扰斑块B残余斑块C环境资源斑块D陆地斑块9、城市热岛效应会表现出一定的时空分布特点;一般会在人口密集、建筑密度大、工商业最集中的地区;下面热岛效应最不明显的是A、北京B、上海C、广州D、五指山10、城市消防站与医院建筑应保持m以上的距离..A.120B.100 C.80D.5011、在我国东部地区;丘陵区和农田区一般占总土地A、10~50%B、25~30%C、10~30%D、50~60%12、衡量中心地重要性;确定其等级的指标是..A.职能单位B.门槛人口C.中心度D.K值13、是指人类在开发利用、干预改造自然环境的过程中构造出来的有别于原有自然环境的新环境;或称次生环境..A自然环境B原生环境C再生环境D人工环境14、城市土地总供给是..A.完全弹性的B.非弹性的C.弹性的D.不完全弹性的15、的发展状况可以作为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A城市B乡村C群落D物种16、关于城市生态学的论述;下列项不妥..A.城市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和它们的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B.城市生态学可分成城市自然生态学、城市经济生态学、城市社会生态学三个分支C.城市生态学是研究城市人类活动与周围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D.城市生态学是研究以人为中心的人工生态系统发生和发展动因、组合和分布的规律、结构和功能的关系的学科17、次级生产是除之外的其他有机体的生产;即消费者和还原者利用初级生产量进行同化作用;表现为动物和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营养物质的贮存..A初级生产者B初级消费者C初级消费者D生产者18、下列不属按工程管线敷设方式分类的是..A架空线B重力自流管线C地铺管线D地埋管线19、平面弯道视距界限内必须清除高于m的障碍物..A1.0B1.2 C1.4D1.520、下列不属于城市固体废物的是..A城市生活垃圾B.城市建筑垃圾C.农业固体废物D.危险固体废物21、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即是城市生态系统在满足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游憩、交通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有..A生产功能B物质循环功能C空间转换功能D信息传递功能E环境保护功能22、不属于城市环境卫生设施工程系统详细规划内容及深度的是..A估算规划范围内固体废物产量B进行可能的技术经济方案比较C确定垃圾收运方式D 选择固体废物处理和处置方法E提出规划区的环境卫生控制要求23、城市生态系统的高质量性表现在..A物质、能量、人口等的高度集中性B城市生态系统的复杂性C城市生态系统的高层次性D.城市生态系统的开放层次性E城市生态系统的严密性24、一般情况下;城市的地理要素包括..A位置B气候C距离D人口E结构25、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网络大多是具有的网络..A社会属性B自然属性C经济属性D环境属性26、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的区别;说法不正确的是..A.从研究的范围和内容上看有很大区别B.项目建议书阶段所做的只是对建设项目的一个总体设想;主要是从宏观上考察项目的必要性和主要建设条件是否具备;确定是否要推荐此项目;有没有价值投入更多的资金和人力进行深入的可行性研究工作;以防盲目建设C.项目建议书是建设程序的最初阶段;主要是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规划;以及行业、地区规定、国家产业政策、技术政策、生产力布局状况;自然资源状况等宏观的信息D.项目建议书阶段的研究目的是推荐项目;建议是否进一步做可行性研究;而可行性研究阶段;则是要通过分析比较;择优提出详细工程方案;详细计算项目投入的资金和产出的效益等;它是项目立项的决策文件27、关于叠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栅格和栅格的叠合是最简单的叠合B在叠合的同时可加入栅格之间的算术运算C可用于对社会、经济的分析中和资源、环境指标的评价中D.矢量和矢量的叠合是在相同的矢量数据“层"之间进行的几何合并计算28、下列属于城市电话局所规划的主要内容的是..A.研究规划期内局所的分区范围、局所位置和数目、装设交换机械设备的容量以及大致建设年限的考虑B.注意用户密度;以合理安排局所数目C.研究整个市话网路近期至规划期的中继方式和其发展过程D.确定市话线路网在各个时期中的用户线路、局间中继线以及长市中继线等各段落;应分配的线路传输衰减限值E.确定近、远期城市邮政局所数量、规模29、人的活动有其规律性;饮食起居、居家出行;都有大致相同的时间;这使得人们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呈变化..A.周期性B.间歇性C.区域性D.空间性30、GIS软件的几何量计算功能有..A计算不规则曲线的长度B计算不规则多边形的周长、面积C计算不规则地形的设计填挖方D以上皆正确31、雅典卫城的中心是..A帕提农神庙B伊瑞克先神庙C胜利神庙D雅典娜铜像32、我们把各种研究系统的思路;统称为系统研究思路;下面不包括的一种是CA、白箱B、黑箱C、红箱D、灰箱33、生态型就植物来说;根据形成生态型的主导因子不同分为三种;下列不属于的是DA、土壤生态型B、气候生态型C、生物生态型D、水体生态型34、根据信息产生、传输和接收方式的不同可将生态系统的所有信息分为三类;下列不属于的是CA、自然非生物环境信息B、生物信息C、化学信息D、经营信息35、从目前城市建设所进行的各种基建工程来看;各种元素含量从大到小的顺序为氧、硅A、钙、铝A、铁B、碳C、镁D、钠36、污水的二级处理中主要是处理CA、固体污染物B、有毒有害物质C、有机质D、氮37、正常的环境中;一般AdB被认为是噪声的卫生标准;超过的便是有害噪声A、40B、60C、80D、9038、下列哪一种消烟除尘技术是利用重力和离心力将尘粒从气流中分离出来;达到净化的目的BA、旋风式除尘器B、沉降除尘室C、袋式滤尘器D、静电除尘器39、城市生态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中不包括的是DA、共同性原则B、整体性原则C、多样性原则D、境外责任原则40、生态城市应该是A复合的开放的巨大系统A、社会—经济—环境B、社会—环境C、经济—环境D、环境—社会—经济41、生物入侵有可能会使入侵种迅速蔓延失控;造成土着种类濒临灭绝;并引发其他的危害;下列不属于入侵种的是DA、飞机草B、非洲大蜗牛C、薇甘菊D、扬子鳄42、是城市生态农业的模式有ABA日本体验农业模式B新加坡农业科技园模式C观光农业模式D旅游农业模式43、城市生态学以C为研究对象..A城市B人C城市生态系统D群体44、人类面临的五大危机是什么A人口增长过快B能源不足C粮食短缺D自然资源遭到破坏E环境污染45、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A综合作用B主导因子作用C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D因子作用的阶段性E生态因子的不可替代性和补偿作46、城市生态系统有哪些类型A自然生态系统B经济生态系统年C人为生态系统D社会生态系统47、城市地质灾害主要包括A地震灾害、B崩滑流灾害、C海平面上升D酸雨48、从宏观城市整体环境规划到微观的细部环境设计的全过程;一般分为层次A城市总体景观B城市区域景观C城市局部景观D城市微观景观49、是城市生态农业的模式有A日本体验农业模式B新加坡农业科技园模式C观光农业模式D旅游农业模式50、城市生态系统缺乏是导致系统脆弱性的根源A统一性B多样性C系统性D条理性51、之后;工业化使城市成为区域经济的中心A工业革命B蒸汽时代C农业革命D二战之后52、城市生态系统的特殊性在于是A人为生态系统B自然生态系统C社会生态系统D农业生态系统53、是城市的生命线;它既是食物又是原料;还是传递物质和能量的载体..A小麦B水C空气D粮食54、在中国;根据劳动职工按国民经济部门统计的分类;可将城市人口分为哪些类型A生产性劳动人口B非生产型劳动人口C无业D非劳动人口55、城市生态系统的环境主要部分变为人工的环境;城市居民为了生产、生活等需要;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建造了大量的建筑物、、文教和体育等城市设施..A交通、B通讯、C供排水、D医疗56、城市植被是指城市里覆盖着的生活植物;它包括城市里的、医院、街道、农田以及空闲地等场所拥有的森林、灌丛、绿篱、花坛、草地、树木、作物等所有植物的总称..A公园、B校园、C寺庙、D广场、E球场F泳池57、是指人类在开发利用、干预改造自然环境的过程中构造出来的有别于原有自然环境的新环境;或称次生环境..A自然环境B原生环境C再生环境D人工环境三、填空1、城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2、生态系统结构越复杂、多样;越容易维持其稳定性..3、在城市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顶端是人..4、生态承载力包括资源生态承载力、技术生态承载力和污染承载力;5、霍华德首次提出了“田园城市”gardencity理论.6、城市生态调控的基本原理是生态控制论原理原理..7、城市生态系统在结构组成包括三大部分:社会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生态系统;8、城市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包括同心圆状结构、扇形辐射结构、带状结构、结构及多中心镶嵌状结构等9、按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城市用地划分为10大类、46中类及73小类..11、在城市生态系统的用地结构中;居住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为20%-32%..12、在城市生态系统的用地结构中;工业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为10%-25%..13、在城市生态系统的用地结构中;绿地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为8-15%..14、城市生态系统的生态流包括物流、能流、信息流、人口流及货币流来维持的..15、我国能源结构的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能源主要依靠化石燃料..16、城市的人口组成一般有以下四种类型基本人口、服务人口流动人口无固定户口和被抚养人口..17、人与环境的关系是城市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关系..18、2011年10月12日;“国际减灾日”的主题是“建设具有抗灾能力的城市:让我们做好准备”;20、城市生态评价的内容包括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和协调度的评价..20、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生产功能、生活功能;还原功能..。
生态学概论(简答题)
生态学概论(简答题)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
它研究生物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以及它们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以下是对于生态学概论的一些简答问题的回答:1. 什么是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
它关注生物群体、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动态变化,以及它们与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2. 生态系统是什么?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体、非生物因素和它们相互作用所构成的功能单位。
它包括生物的组成部分(如物种、种群和群落),以及非生物的组成部分(如土壤、水和空气)。
生态系统的边界是模糊的,但它们通常被定义为具有相互依赖关系的生物和环境集合。
3. 生态位是什么?生态位指的是一个物种在生物群落中的角色和作用。
它包括物种的生活方式、其对资源的利用和其与其他物种的相互作用。
生态位可以有重叠,不同物种可以有不同的生态位分配,从而使得物种间能够共存。
4.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是怎样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通常是单向的。
太阳能被光合作用转化为植物的化学能,然后通过食物链传递给其他生物。
在每个能量转化步骤中,一部分能量会以热量的形式散失。
能量流的方向是从生产者(植物)到消费者(动物),最终以死亡和分解的形式返回环境。
5. 生物多样性为什么重要?生物多样性对于地球生命系统的稳定和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它提供了许多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如保持土壤的健康、提供食物资源、控制害虫、调节气候等。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不稳定和功能退化。
以上是对于生态学概论中一些简答问题的回答。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生态学概论习题及答案
生态学概论习题及答案生态学概论习题及答案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通过研究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等,揭示了自然界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
在学习生态学的过程中,习题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生态学的理解。
下面是一些生态学概论的习题及其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习题一:什么是生态学?它的研究对象有哪些?答案: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
它研究的对象包括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等。
生物群落是指在同一地区内,相互作用的各种生物种类所组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其所处的非生物环境组成的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
生物圈则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和它们所处的环境的总体。
习题二:什么是生态位?它的作用是什么?答案: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地位。
它包括物种所占据的生活空间、所需的资源以及与其他物种的相互关系等。
生态位的作用是帮助物种在生态系统中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避免与其他物种的竞争,实现自身的生存和繁衍。
习题三:什么是生物多样性?它为生态系统提供了哪些价值?答案: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的种类丰富程度和生物的遗传变异性。
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生物多样性能够提供丰富的食物资源,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其次,生物多样性能够提供药物和其他生物资源,为人类的生活提供保障。
此外,生物多样性还能够提供美学价值和教育价值,丰富人们的生活和知识。
习题四:什么是生态足迹?它如何反映人类对环境的影响?答案:生态足迹是指一个人、一个社区或一个国家所需的土地和水资源,以及处理废物所需的土地面积。
它反映了人类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生态足迹大的地区意味着消耗了更多的资源,产生了更多的废物,对环境造成了更大的压力。
因此,通过计算生态足迹可以评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可持续性影响。
习题五:什么是生态系统服务?它对人类的福祉有何影响?答案:生态系统服务是指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的利益。
生态学基础课后习题及答案
生态学基础课后习题及答案生态学基础课后习题及答案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它关注着生物群落、生态系统以及全球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在学习生态学的过程中,课后习题是非常重要的练习和巩固知识的方式。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生态学基础课后习题及其答案,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什么是生态学?答案: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
它研究生物群落、生态系统以及全球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 请解释生态系统的概念。
答案: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其非生物环境组成的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
它包括生物群落中的各种生物种类以及它们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3. 什么是生态位?答案: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其所生活的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特定位置和角色。
它包括了物种的生活方式、资源利用方式以及与其他物种的相互作用。
4. 请解释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答案: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它包括了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5. 请解释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
答案:食物链描述了一个生态系统中各个物种之间的食物关系。
它包括了食物的传递和能量的流动。
而食物网则是由多个食物链相互交织而成的网络结构,更准确地描述了生态系统中物种之间的复杂食物关系。
6. 请解释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答案: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指的是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传递和转化。
能量从光合作用开始进入生态系统,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和消耗最终转化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和热能的释放。
而物质循环则是指生态系统中物质元素的循环利用。
例如,碳、氮、磷等元素在生物体内外不断循环,维持着生态系统的稳定。
7. 请解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脆弱性。
答案: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在面对外部干扰时能够保持其结构和功能的能力。
而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则是指生态系统面对外部干扰时很容易发生结构和功能的破坏。
8. 请解释生态系统的恢复力。
答案:生态系统的恢复力是指生态系统在遭受外部干扰后能够自我修复和恢复正常状态的能力。
生态学概论习题答案
名词解释环境问题、生态学环境、最小因子定律、耐受性定律、限制因子定律、生态位、竞争排斥原理、范霍夫定律、光饱和点、光补偿点。
种群、生态对策、环境容纳量、内禀增长率、异质种群、年龄结构。
群落、群落交错区、群落演替、边缘效应、先锋物种、同资源种团、生态等值种。
生态系统、生物量、食物链、食物网、生物地化循环、生产量、生物放大作用选择题1. 植物开始生长和进行净生产所需要的最小光照强度称是(B )?A.光饱合点B.光补偿点C.光照点D.光辐射点2. 植物光合作用的光谱范围属于( A )?A. 可见光区B.紫外光区C.红外光区D.绿光3. 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一般其身体较低纬度地区的同类个体大,以此来减少单位体重散热量,此现象可由以下( A )来解释。
A.贝格曼法则B.阿伦法则C.乔丹法则D.谢尔福德定律4. 来自冷气候地区的内温动物与来自温暖气候地区的内温动物相比,趋向于具有更短的末端(耳朵和四肢),可把此现象称为( B )。
A. 比尔定律B.阿伦法则C.乔丹定律D.贝格曼规律5. 下列有关群落交错区特征的论述中,哪一个描述正确( B )?A. 比相邻群落环境更加严酷;B. 种类多样性高于相邻群落;C. 由于是多个群落边缘地带,相邻群落生物均不适应在此生存;D. 在群落交错区各物种密度均大于相邻群落。
6. 森林砍伐后,群落从草本阶段开始,经过灌木阶段,一直演替到乔木阶段,下面论述中哪一个描述正确( A )?A. 该种演替既属于次生演替又属于进展演替。
B. 该种演替既属于次生演替又属于逆行演替。
C. 该种演替既属于原生演替又属于进展演替。
D. 该种演替既属于原生演替又属于逆行演替。
(B )8. 下图为洛特卡-沃尔泰勒竞争模型图解,K1、K2分别为物种1和物种2的环境容纳量,α12为物种2对物种1的竞争系数,α21为物种1对物种2的竞争系数。
根据下图,可以得出()。
A. 物种1会将物种2竞争排除掉;B. 物种2会将物种1竞争排除掉;C. 两物种能稳定地共存;D. 两物种不能稳定共存。
生态学概论复习资料
生态学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1.生态学是研究生物生存条件,生物及其群体与环境及其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其目的是知道任何生物圈的协调发展。
2、生态学的发展简史:(填空)1、17世纪以前,还没有生态学这一词,但是生态学的思想及生态知识已经存在;2、17世纪Haeckel首次提出生态学这一名词,到19世纪末称为生态学的建立阶段;3、生态学的巩固及学派分化阶段:到20世纪10-30年代,生态学的研究渗透到生物学领域的各个学科,形成了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生态遗传学、生理生态学及形态生态学等分支学科,研究者从个体、种群、群落等水平对生态学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并出现了一些研究中心和学术团体。
4、生态系统生态学时期:1935年,英美学派的代表人物,英国植物生态学家坦斯利首先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系统生态学时期研究特点是系统、综合、交叉及应用,在以生态系统为主流的生态学研究中,生物个体,种群,群落等不同层次的生态学研究也有加大发展。
5、人类生态学时期注:英美学派:关于群落的动态演替和演替顶级学说侧重于动态生态研究法瑞学派:对群落结构的研究,侧重于静态生态学研究北欧学派:继承和发展了瓦尔明在植物地理学方面的工作苏联学派主要在生物地理群落(近似于生态系统)研究方面卓有成效。
3、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填空)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全球生态学当今生态学的研究主流是研究不同类型生态系统及生态系统不用层次的组成、属性、结构、功能、生态过程及调控。
4、按研究对象的生物组织水平可分为: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系统、景观、区域、全球。
按生物分类类群划分为:普通、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更具体的昆虫、鱼类、鸟类、兽类;按生物栖息场所划分:陆地(森林、草原、荒漠)水域(海洋、淡水、)更具体热带、湿地山地生态学按生态学和其他学科的交叉划分:生理、进化、分子、数学、化学、能量、地理;按应用领域划分:农田、农业、家畜、渔业、森林、草地、污染、自然资源、城市、生态经济学。
成考专升本生态学概论考试真题及答案
成考专升本生态学概论考试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层次不是生态学研究的对象?A. 生物个体层次B. 生物种群层次C. 生物共同体层次D. 生物个体种群共同体层次答案:D2. 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包括以下哪些层次?A. 生物圈、生物共同体、生物种群、生物个体B. 生物圈、生物种群、生物个体C. 生物共同体、生物种群、生物个体D. 生物共同体、生物种群、生物个体、生物圈答案:D3. 生态位是指生物在某一生态系统中的什么角色?A. 数量和密度B. 土地利用和空间分布C. 聚集和群落D. 生理和行为答案:D4. 下列关于食物链的描述中,哪个是正确的?A. 食物链是指不同生物之间的共生关系B. 食物链是指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层次结构C. 食物链是指食物和营养物之间的传递链条D. 食物链是指生态系统中的基本单位答案:C二、简答题1. 简述生态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内容。
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相互关系的科学。
它主要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生物个体、种群、共同体、生态位、生态系统等层次。
生态学涉及的内容包括生物圈、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物种多样性、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等。
2. 什么是生态位?生态位的分类和作用是什么?生态位是指生物在某一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特定生态角色。
生态位的分类包括基础生态位和实际生态位。
基础生态位是指生物在没有竞争的情况下所能占据的生态位;实际生态位是指生物在与其他生物竞争时所实际占据的生态位。
生态位的作用是维持物种的个体数和种群结构稳定,调节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并通过竞争、适应和演化等方式塑造生物群落结构。
3. 请解释一下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组成要素。
生态系统是由一定生物群落与其所处的环境共同组成的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
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包括生物圈、生物共同体、生物种群和生物个体。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体的总和;生物共同体是指生活在同一地方、相互依赖的种群的集合;生物种群是指同种个体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的总体;生物个体是最基本的生态学研究单位,指一个单独的生物生命个体。
生态学概论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生态学概论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一章测试1.地球生态模式何时开启?()答案:35亿年2.哪一次技术革命加剧了人类对地球生态的干扰?()答案:第三次3.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灭绝的原因是?()答案:气候变化与人类捕杀4.中国历史上几次人口高峰在哪几个朝代?()答案:宋朝;清朝;西汉5.以下哪几个历史时期中国没有严重植被退化?()答案:先秦时代;史前时期第二章测试1.当某种生态因子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扩散或分布时,该种生态因子就称为()。
答案:限制因子2.()是指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从环境中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阶段的发育。
答案:有效积温法则3.趋同适应是指长期生存在相同的环境中,不同的物种形成()。
答案:类似的形态特征;类似的生态特征;类似的生理特征4.生物对特定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由该生物的遗传结构所决定。
()答案:对5.昼夜交替中日照的长短对植物开花、结果或动物迁移等的影响,称为光周期。
()答案:对第三章测试1.下列哪一项是自然界物种存在和进化的基本单位?()答案:种群2.下列哪一项不是大象这样的K-对策生物的主要特点?()答案:体型小;繁殖力强3.下列生物之间属于互利共生关系的是()。
答案:人类与肠道菌群;豆科植物与固氮菌;蜜蜂与开花植物4.杜鹃的巢寄生行为属于社会性寄生现象。
()答案:对5.外来物种都是入侵物种,都是有害的。
()答案:错6.生态位的分化是自然条件下种间竞争的结果。
()答案:对第四章测试1.乔木层群落的重要值等于哪三项之和?()答案:相对密度+相对优势度(相对基盖度)+相对频度2.以下哪些指标指标是植物群落的综合数量指标?()答案:重要值3.以下哪些是群落的成员型?()答案:亚优势种;伴生种;优势种和建群种4.生物群落中动物群落研究得最多,也最深入。
()答案:错5.由于生物趋同适应和趋异适应的结果,亲缘关系很远的植物可表现为同一生活型,而亲缘关系很近的植物却可属于不同的生活型。
生态学概论
生态学概论第3 版曹凑贵展茗主编第一至四章核心内容第一章绪论1.1生态学的产生及发展(1)生态学的定义:是研究生物与环境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
(2)生态学的发展简史:生态学的萌芽时期(-1866年)、创立及发展时期(1866 年-19世纪末)、巩固及学派分化期(20 世纪初-30 年代)、生态系统生态学时期(20世纪30年代-60年代)、人类生态学时期(20世纪70年代-)。
(3)现在生态学及其发展趋势:A、系统生态学的研究成为主流;B、从描述性科学走向实验、机制和定量研究;C、现代生态学向宏观和微观两极发展;D、应用生态学发展迅速,实践应用性更强;E、人类生态学的兴起与社会科学交叉融合。
1.2生态学的科学体系(1)生态学研究对象:生态学作为宏观生物学主要以个体、种群、群落等不同等级的生命体系为研究对象。
(2)生物系统:是由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构成的整体。
(3)生态系的研究内容: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全球生态学。
(4)生态学的研究方法:A、野外与现场调查;B、实验室分析;C、模拟实验;D、数学模型与计算机模拟;E、生态网络及综合分析。
(5)生态学观察方法:层次观、整体观、系统观、综合观、进化观。
1.3生态学的任务(1)人类生态五大危机:人口危机、粮食危机、能源危机、资源危机、能源危机、环境危机。
(2)世界生态危机:人口问题、粮食问题、能源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
(3)十大环境问题:人口、粮食、酸雨、污染、荒漠化、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能源短缺、资源破坏、生物多样性丧失。
(4)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5)可持续发展内容:A 、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B社会:和谐的人际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稳定的社会结构;C 生态:恰当的人口增长,资源开发和污染物排放不超过环境的承载能力;D经济:持续的资源利用和能源供给,使资源的开发不大于资源的再生速度,达到资源的再生利用;(6)可持续发展基本原则:A 可持续、共同性、公正性原则;B 共同性:人类生活在同一地球上,地球的完整性和人类相互依存表现了人类根本利益的共同性;C公正性:代内、代际公正,和环境公正。
智慧树生态学概论答案
智慧树生态学概论答案1.生物对某一生态因子的耐受是生态适应和长期进化的结果。
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生物的耐受力也在不断变化。
A:对B:错答案:【错】2.羌塘、阿尔金山、可可西里和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主要植被类型是高山植被。
()A:对B:错答案:【错】3.珊瑚礁变白的主要原因是海水变暖。
A:对B:错答案:【错】4.遗传漂变一般发生在小群体中,群体越小,遗传漂变的效应越大。
A:对B:错答案:【错】5.动物的K-选择对策有利于增加种群的内禀增长率。
A:对B:错答案:【对】6.动物通过拟态可以欺骗天敌。
A:对B:错答案:【错】7.不同层次的群落可以有各自的优势种。
A:对B:错答案:【错】8.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A:种群雌雄比B:种群密度C:种群数量D:种群出生率答案:【种群雌雄比种群数量种群出生率】9.历史时期有四大文明,出现最早的文明是A:古印度文明B:古埃及文明C:古巴比伦文明D:中华文明答案:【古印度文明古巴比伦文明中华文明】10.长江流域出现的最早古人类是A:河姆渡人B:元谋人C:郧县人D:长阳人答案:【河姆渡人郧县人长阳人】11.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的主要分布区位于()。
A:温带B:亚热带C:热带D:寒带答案:【温带热带寒带】12.What he'd like ____ a watch.A:thisB:isC:beD:are答案:【this be are】13.An early response will be ________.A:goodB:appreciatedC:needD:required答案:【good need required】14.听力部分SectionD需要考生根据所听的内容补充完整,录音播放三遍,题目要求不能填超过3个词。
A:对B:错答案:【错】15.I am sure that chances are in favor of those who are always ready.A:我确信机会对总是准备的人有恩惠B:我确信机会赞成没有时刻准备的人C:我确信机会属于时刻准备着的人回答:[我相信机会对那些时刻准备着的人来说是一种恩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摘要:热力学定律与生态学的关系是明显的,各种各样的生命表现都伴随着能量的传递和转化,象生长、自我复制和有机物质的合成这些生命的基本过程都离不开能量的传递和转化,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和生态系统。
总之,生态系统与其能源太阳能的关系,生态系统内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及捕食者与猎物之间的关系都受热力学基本规律的制约和控制,正如这些规律控制着非生物系统一样。
黑脉桦斑的幼虫和成虫均具有鲜艳的体色,可提醒捕食者,它们是危险有毒的。
鸟类如果咬食黑脉金斑幼虫,便会产生呕吐,从此记住黑脉金斑幼虫鲜明的颜色,对其敬而远之。
关键词: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第二能量定律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个方面。
首先看能量流动。
太阳能是所有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它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生态系统,然后从绿色植物转移到各种消费者。
能量流动的特点是:1.单向流动--生态系统内部各部分通过各种途径放散到环境中的能量,再不能为其他生物所利用;2.逐级递减--生态系统中各部分所固定的能量是逐级递减的,前一级的能量不能维持后一级少数生物的需要,愈向食物链的后端,生物体的数目愈少,这样便形成一种金字塔形的营养级关系。
能量流动的起点主要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还有化能自养型生物通过化学能改变生产的能量)。
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主要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
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流入一个营养级的能量是指被这个营养级的生物所同化的能量。
如羊吃草,不能说草中的能量都流入了羊体内,流入羊体内的能量应是指草被羊消化吸收后转变成羊自身的组成物质中所含的能量,而未被消化吸收的食物残渣的能量则未进入羊体内,不能算流入羊体内的能量。
一个营养级的生物所同化着的能量一般用于4个方面:一是呼吸消耗;二是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也就是贮存在构成有机体的有机物中。
贮存在有机体的有机物中能量有一部分是死亡的遗体、残落物、排泄物等被分解者分解掉;另一部分是流入下一个营养级的生物体内,及未被利用的部分。
在生态系统内,能量流动与碳循环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
单向流动是指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后面的各个营养级。
一般不能逆向流动。
这是由于动物之间的捕食关系确定的。
如狼捕食羊,但羊不能捕食狼。
逐级递减是指输入到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流入后一个营养级,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减少的。
能量在沿食物链传递的平均效率为10%~20%,即一个营养级中的能量只有10%~20%的能量被下一个营养级所利用。
能量金字塔是指将单位时间内各个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数值,按营养级由低到高绘制成的图形成金字塔形,称为能量金字塔。
从能量金字塔可以看出:在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损耗的能量也就越多;营养级越高,得到的能量也就越少。
在食物链中营养级一般不超过5个,这是由能量流动规律决定的。
研究能量流动规律有利于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动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在农业生态系统中,根据能量流动规律建立的人工生态系统,就是在不破坏生态系统的前提下,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一切生命活动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没有能量的转化,也就没有生命和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能量流动,能量在生态系统内的传递和转化规律服从热力学的两个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可以表述如下:“在自然界发生的所有现象中,能量既不能消灭也不能凭空产生,它只能以严格的当量比例由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
因此热力学第一定律又称为能量守恒定律。
依据这个定律可知,一个体系的能量发生变化,环境的能量也必定发生相应的变化,如果体系的能量增加,环境的能量就要减少,反之亦然。
对生态系统来说也是如此,例如,生态系统通过光合作用所增加的能量等于环境中太阳所减少的能量,总能量不变,所不同的是太阳能转化为潜能输入了生态系统,表现为生态系统对太阳能的固定。
人们都知道,非生命自然界发生的变化都不必借助外力的帮助而能自动实现,热力学把这样的过程称为自发过程或自动过程。
例如,热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直到两者的温度相同为止。
而与此相反的过程都不能自发地进行,可见自发过程的共同规律就在于单向趋于平衡状态,决不可能自动逆向进行。
或者说任何自发过程都是热力学的不可逆过程。
应当指出的是:不应把自发过程理解为不可能逆向进行,问题在于是自动还是消耗外功,借助外功是可逆向进行的。
例如,生态系统中复杂的有机物质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质是一种自发过程,但无机物质决不可能自发地合成为有机物质,借助于外功太阳能却可以实现,这就是光合作用,不过这不是自发或自动的。
既然任何自发过程总是单向趋于平衡状态,决不可能自动逆向进行,由此可以推测体系必定有一种性质,它只视体系的状态而定而与过程的途径(或进行的方式)无关。
可以大致打一个比喻:假定有水位差的存在,水自动地从高水位流向低水位的趋向必定存在,但水流是快是慢显然都不可能改变水向低水位方向流动的自发倾向。
这就是说,要研究给定的始态和终态条件下自发过程的方向,可以不考虑过程的细节和进行的方式。
为了判断自发过程进行的方向和限度,可以找出能用来表示各自发过程共同特征的状态函数。
熵(entropy)和自由能就是热力学中两个最重要的状态函数,它们只与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过程的途径无关。
热力学第二定律是对能量传递和转化的一个重要概括,通俗地说就是:在能量的传递和转化过程中,除了一部分可以继续传递和作功的能量(自由能)外,总有一部分不能继续传递和作功而以热的形式消散的能量,这部分能量使熵和无序性增加。
以蒸汽机为例,煤燃烧时一部分能量转化为蒸汽能推动机器作了功,另一部分能量以热的形式消散在周围空间而没有作功,只是使熵和无序性增加。
对生态系统来说也是如此,当能量以食物的形式在生物之间传递时,食物中相当一部分能量被降解为热而消散掉(使熵增加),其余则用于合成新的组织作为潜能储存下来。
所以一个动物在利用食物中的潜能时常把大部分转化成了热,只把一小部分转化为新的潜能。
因此能量在生物之间每传递一次,一大部分的能量就被降解为热而损失掉,这也就是为什么食物链的环节和营养级的级数一般不会多于5~6个以及能量金字塔必定呈尖塔形的热力学解释。
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它们不断地与周围的环境进行着各种形式能量的交换,通过光合同化,引入负熵;通过呼吸,把正熵值转为负熵。
开放系统(同外界有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系统)与封闭系统的性质不同,它倾向于保持较高的自由能而使熵较小,只要不断有物质和能量输入和不断排出熵,开放系统便可维持一种稳定的平衡状态。
生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都是维持在一种稳定状态的开放系统。
低熵的维持是借助于不断地把高效能量降解为低效能量来实现的。
在生态系统中,由复杂的生物量结构所规定的“有序”是靠不断“排掉无序”的总群落呼吸来维持的。
热力学定律与生态学的关系是明显的,各种各样的生命表现都伴随着能量的传递和转化,象生长、自我复制和有机物质的合成这些生命的基本过程都离不开能量的传递和转化,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和生态系统。
总之,生态系统与其能源太阳能的关系,生态系统内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及捕食者与猎物之间的关系都受热力学基本规律的制约和控制,正如这些规律控制着非生物系统一样。
热力学定律决定着生态系统利用能量的限度。
事实上,生态系统利用能量的效率很低,虽然对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传递效率说法不一,但最大的观测值是30%,一般说来,从供体到受体的一次能量传递只能有5~20%的可利用能量被利用,这就使能量的传递次数受到了限制,同时这种限制也必然反映在复杂生态系统的结构上(如食物链的环节数和营养级的级数等)。
由于物质的传递并不受热力学定律的限制,因此生物量金字塔和数量金字塔有时会表现为下窄上宽的倒塔形,但这并不意味着高营养级生物所利用的能量会多于低营养级生物所传递的能量。
我们来看看森林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森林生物所利用的能源几本上都是来自太阳的辐射,其途径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换成化学能,动物依靠植物再从化学能转化成机械能和热能的形式,研究森林生态系统能量的流动对经营和管理森林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森林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原理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符合热力学定律,即遵循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指出,能量可以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在转化过程中是按严格的当量比例进行的,能量既不能消灭,也不能凭空产生,依据这个定律可知,一个系统的能量发生变化,环境的能量也必定发生相应的变化,如果体系的能量增加,环境的能量就要减少,反之亦然。
森林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后面的各个营养级,不能逆向流动,这是由于动物之间的捕食关系确定的$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在封闭系统中,一切过程都伴随着能量的改变$在能量传递和转化过程中,除了一部分可以继续传递和作功的能量 ( 自由能) 外,总有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消散,对森林生态系统来说,当能量以食物的形式在生物之间传递时,食物中相当一部分能量转化为热能而消散,其余则用于合成新的组织而作为潜能贮存下来; 二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是单向的,能量以光的状态进入生态系统后,就不能再以光的形式存在,而是以化学能或热能的形式存在,生物代谢过程产生的热能也不能再转化为生物的化学能,从总的能量流动途径而言,能量只是单程流经生态系统,是不可逆的; 三是能量在生态系统内流动是不断递减的,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不能百分之百地利用前一营养级的生物量和能量,总要耗散掉一部分,耗散掉的能量包括热能不能被生物采食到或摄入的能量,一般来说,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大约是 15% 四是能量流动速率不同,森林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速率也同样遵循这种规律,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昆虫之间的食物制约关系带来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因此合理调节森林各生物成分之间的关系是营林措施的重要内容$营造混交林就是利用植物种的多样性为动物提供多种植物资源,增加动物和昆虫等的种类,使害虫不致达到猖獗的程度。
接下来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无机化合物和单质通过生态系统的循环运动。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可以用库(pool)和流通(flow)两个概念来加以概括。
[1]库是由存在于生态系统某些生物或非生物成分中的一定数量的某种化合物所构成的。
对于某一种元素而言,存在一个或多个主要的蓄库。
在库里,该元素的数量远远超过正常结合在生命系统中的数量,并且通常只能缓慢地将该元素从蓄库中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