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概论复习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1.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可定义为:研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科学。
5.生态学的研究途径和方法主要包括野外与现场调查、实验室分析、模拟实验、数学模拟与计算机模拟、生态网络及综合分析。
6生态学的方法包括层次观察、整体观察、系统观察、综合观及进化观。在全球变化中,目前比较严峻的最引人关注的是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的丧失、酸雨、荒漠化及生态安全等生态问题。
7臭氧洞:臭氧浓度较臭氧洞发生前减少30%的区域
8荒漠化: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所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
9广义的生态安全是指在人的生活、健康、安乐、基本权利、生活保障来源、必需资源、社会秩序和人类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等方面不受威胁的状态。狭义的生态安全是指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生态系统健康的整体水平的反映。
10可持续发展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第二章:生态系统
1系统是又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体。它具有结构的有序性、组分的整体性、功能的整合性、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可控性4大特点。
2体统的功能的整合作用:指系统的整合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系统的整合功能不等于特各组分功能的相加,而是一种集体效应,即有各组分的功能,又有各组分之间交互作用产生的新功能。
3系统分析的4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定性分析阶段,包括划分系统边界、确定系统组分、分析系统层次,明确研究目标。第二阶段为定量研究阶段,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定量分析,主要是系统结构有序性分析。第三阶段为模型分析阶段,是在系统动态规律认识的基础上,确定系统模型的参数,进行模型试验,优化系统功能。第四阶段为系统结构优化阶段,是通过模拟分析,优化系统结构,实行系统调控,使系统具有功能整合特性,实现优化的系统功能。
4系统研究方法:可分为“白箱”“黑箱”“灰箱”三种
5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构成一个功能整体。生态系统是个功能单位,而不是生物学上的分类单位。
6生态系统包括环境组分和生物组分。生物组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三大功能类群生物。生产者的生态学功能过程是利用光能将无机物和成有机物,完成了有机物的生产过程;消费者完成了有机物和有机物的转化过程;分解者则将有机物分解还原成无机物,重新释放的
环境中。
7生态系统的特点:具有空间结构、具有时间变化、具有自动调节功能、是开放系统
8按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可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半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
9自然生态系统:未受人类干扰和扶持,在一定空间和时间范围内,依靠生物和环境本身的自我调节能力来维持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
10人工生态系统:按照人类的需求,由人类设计制造建立起来,并受人类活动强烈干预的生态系统
11半自生态系统:介于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之间,在自然生态系统的基础上通过人工对生态系统进行调节管理,使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的生态系统
12生物圈:也叫生态圈,是地球表面最大的生态系统,由大气圈下层、水圈、岩石圈以及活动于其中的生物组成。
13生态系统服务: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从生态系统获得到的利益,是对人类生存和生活质量有贡献的生态系统产品和服务
14生态系统服务的定量评价方法:主要有三类,能值分析法、物质量评价法和价值量评价法
15生态系统健康是指不受生态系统斜坡综合征的影响、具有恢复力、具有自我维持能力、不影响相邻系统、不受风险因素的影响、在经济上可行、维持人类和其他有机群落健康的一种状态。
16生态系统的健康评价指标三类及概念:1早期预警,指及时确定即将发生的生态系统退化的指标。2适宜程度指标,指与可接受的或参照系的标准进行比较后,能确定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指标。3诊断指标,指确定评价对象退化或者偏离健康的原因的指标。
17生态系统管理是一种运用生态学、社会学与管理学原理,以生态系统健康、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内外环境进行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调控的管理手段
18适应管理:以生态系统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突发性为依据,管理依赖于对生态系统临时的和不完整的理解来进行,允许管理者对不确定过程的管理保持灵活性和适应性。
第三章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环境
1,物种:一类生物个体的集合,其中的个体之间在自然条件下能相互交配产生具有生殖能力的正常后代个体
2,个体生态学:以生物个体及栖息地为研究对象,研究栖息地环境因子对生物的影响及对栖息地的适应和生态适应的形态,生理及生化机制
3,系统发育:在特定的环境因子作用下,变异幅度朝一个方向继续变化,则导致种的分化,这个过程即系统发育
4,环境: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与活动的外部条件总和
5,微环境:区域环境中,由于某一个或几个圈层的细微变化而产生的环境
差异形成的小环境
6,生态因子;环境因子一切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因子称生态因子
7,生境:具体的生物个体或群体生活区域的生态环境与生物影响下的次生环境
8,生态作用;环境对生命系统的影响
9,生态适应:生命系统改变其自身的结构与过程以便与其生存环境相协调的过程
10,生态反作用:生物反过来对环境的影响和改变称为生态反作用
11,最小因子定律;每一种植物都需要一定种类和一定数量的营养物质,如果其中有一种营养物质完全缺乏,植物就不能生存,如果其中有一种营养物质完全缺乏,植物就不能生存,如果这种营养物质数量极微,植物的生长就会受到不良影响
12,限制因子;生物在一定环境中生存,必须得到生存发展的多种生态因子,当某种生态因子不足或过量都会影响生物的生存和发展,该因子即为限制因子
13,交互作用;当生物受到一个以上生态因子作用时,其综合效果并不是各单因子作用的简单累加,综合作用效果往往明显大于或小于各单因子的作用之和
14,主导因子;在一定条件下起综合作用的诸多生态因子中,有一个或少数几个对生物起主要的,决定性作用的因子
15,耐性定律;生物对其生存环境的适应有一个最小量和最大量的界限,生物只有处于这两个限度范围之间才能生存,这个最小到最大得限度称为生物的耐性范围。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存在耐性限度的法则称耐性定律。耐性定律说明,任何一个因子数量上不足或过量均会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生存
16,生态幅;每一个物种对环境因子适应范围的大小
17,胁迫的有机体经历4个演变阶段;预警阶段,抗性阶段,耗尽阶段,再生阶段
18,休眠;生物在不良环境条件时期的不活动状态,是生物抵御暂时不利环境条件的一种非常有效的生理机制
19,内稳态;任何生物体在外界条件变化较大的情况下都具有维持体内理化状态相对稳定的能力
20,生物保持内稳态,增强对胁迫的耐受性而适应环境的手段多种多样,主要有形态适应,行为适应和生理生化适应
21,生活型;不同种的生物,由于长期生存在相同的自然生态条件和人为培育的条件下,发生趋同适应,并经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而形成的,具有类似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的物种类群称为生活型
22,生态型;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或群体,长期生存在不同的自然生态条件或人为培育条件下,发生趋异适应,并经自然选择或人工选择而分化形成生态形态和生理特性不同的基因型类群,称为生态型
23,生态型分3类;气候生态型,土壤生态型,生物生态型
24,生态位从环境来看,具体生
物所生存的的具体环境,即该生物的生境,从生物来看,生物在环境中占据的特定位置,即生态位
25,生态位的定义大致可归为3类;空间生态位,营养生态位,多维生态位
26,基础生态位;物种对所有必需生态因子的适合度的超体积
27,植物长期适应一定光照强度便形成了不同的光强生态类型:阳性植物,阴性植物,耐阴植物
28,物候;生物长期适应于节律性变化,形成相应的生长发育节律
29,森林植被的生态效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增加雨量;防风固沙,保护农田;保护环境,进化空间;减低噪音,美化景观;提供产品和燃料,增加肥源
30生态因子综合作用定律:1)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2)生态因子的交互作用3)生态因子的作用的主次4)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5)生态因子的阶段性作用6)不可代替性和补偿作用
31生态因子的时空变化规律:1)生态因子的纬向递变性2)生态因子的垂直递变性3)生态因子的经向递变性4)生态因子的时间递变性5)生态因子非地带性变化6)生态因子的群落内变化
第四章生物种群
1.生物种群是指特定时间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集合群。每个生物种群都具有特定的空间特性,数量特性及遗传特性。
1种群的基本特征:1种群的大小和密度,2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性别比3,种的出生率和死亡率4种群的生命表和生存曲线
2.种群密度有粗密度和种群密度之分。粗密度是指单位空间内的个体或生物数或生物量,生态密度是指栖息空间内的个体数或生物量。当环境中拥有可利用的物质和能量最丰富,环境条件最适应时,某种群可达到该环境下最大的密度,这个密度被称为饱和点。维持种群最佳状况的密度称为最适密度。
种群年龄结构可分为三种类型: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种群。性比结构是种群雌性个体与雄性个体的比例结构。
生理出生率:即最大出生率,指种群在理想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出生率。
生态出生率:即实际出生率,指在一定时期内,种群在特定条件下实际繁殖的个体数。
生理死亡率:在最适的条件下所有个体达到生理寿命时因衰老而死亡.
4.生命表是指列出不同的生命阶段或不同的年龄阶段存在个体数量,及每个年龄阶段的具体年龄存活率和具体年龄死亡率的统计表。依据生命表绘出生物年龄段和存活数之间的关系称为存活曲线。包括Ⅰ型,Ⅱ型,Ⅲ型。
5.内禀增长率是指在环境条件(食物,领地和邻近其它有机体)没有限制性影响时,由种群内在因素决定的稳定的主打相对增殖速度,又称为生物潜能或生殖潜能。
6.环境容纳量是指某种群在一个有限的环境中所能稳定达
到的最大数量或最大密度。环境资源状况和生物种群对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决定了环境容纳量的大小。
7.在无限环境下,生物种群的数量增长表现为指数增长或J型增长:在有限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增长为逻辑斯谛增长表现为慢——快——慢的增长过程,最后接近并围绕环境容纳量水平波动。
8.种群波动一般是指种群的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围绕环境容纳量水平而上下摆动的情况。表现为非周期性波动,周期性波动,种群爆发,种群死亡和种群平衡等形式。综合各种群调节理论,种群数量是由密度制约作用和非密度制约作用协同调控。只是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二者的作用强度不同。非密度制约作用通过改变环境容纳量发挥作用,而密度制约作用则通过维持环境容纳量发挥作用。
9.生物朝不同方向进化的“对策”称为生态对策。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生活史特征而对环境有不同适应机制的生物。通过增强繁殖能力而适应环境的生物称为r——对策者,通过增强竞争能力而适应环境的生物称为K——对策者。从极端的r——对策者到极端的K——对策者之间,中间有很多的过渡类型,是一个连续的谱系,可称为r——K连续体。
10。生物种群的空间分布特征常见的有三种分布型,即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集群分布。营集群分布的生物的群居程度因环境条件和种群自身的特性而变化,过疏或过密都不利,称为阿利氏原则。
随机分布:如果每个个体的位置不受其它个体分布的影响,所形成的分布格局称为随机分布。
均匀分布:种群内个体在空间呈等距离分布即为均匀分布,均匀分布是由于种群成员间进行种内竞争所引起的。
集群分布:种群内个体在空间的分布极不均匀,常成群、成簇或呈斑点状密集分布,种群的这种分布即为集群分布,也称为成群分布或聚群分布。
争夺竞争:竞争中胜利者为了它们的生存和繁殖需要,尽量多地得到控制的必需品,而竞争失败者则把必需品让给它的竞争胜利者,这就是争夺竞争策略。
分摊竞争:种群内所有个体都有相等的机会去接近有限的资源,都可以参与竞争,由于竞争没有产全完全的胜利者,有时全部竞争个体所平均获得的资源,都不足以维持生存所需能量,使种群难以维持,这种方式叫分摊竞争。
领域性:指保持个体或群之间间隔的积极机制。高等动物的隔离机制是行为性的(或神经性的),而低等动物或植物的则是化学性的,即通过抗生素或“他感作用物质”产生隔离。
12.不同的生物种群生活在一起,形成了相互依存或相互制约的复杂关系。根据种间关系的性质,可以分为正相互关
系(一方得利或双方得利)。负相互关系(至少一方受害)和中性作用(双方无明显影响)三种类型;生物种间的正相互作用包括原始合作,互利共生和偏利共生;生物种间的负相互作用包括竞争,捕食,寄生和偏害。
原始合作:指两个生物种群生活在一起,彼此都有所得,但二者之间不存在依赖关系。
偏离合作:偏利共生是指共生的两种植物,一方得利,而对另一方无害。
互利合作:互利共生指两个生物种群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互相得益。
干扰竞争:指一种生物借助行为排斥另一种生物使其得不到资源。
利用竞争:利用竞争指两种生物同时竞争利用一种资源。
竞争排除:当两种物种开始竞争时,一个物种最终会将另一个物种完全排除掉,并使整个系统趋向饱和,这一现象叫做竞争排除。
15.协同进化指生物之间相互适应,相互作用的共同的进化的关系。具有某些负相互作用的生物在协同进化中可能向正相互作用,甚至互利共生方向发展。
第五章生物群落
1.生物群落:是一定地段或生境中各种生物种群所构成的集合。
生物群落具有以下特征: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具有一定的结构、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形成一定的种群环境、具有特定的群落边界特征。
2.优势种: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起主要作用的植物。
各层有各自的优势种,其中优势层的优势种起着构建群落的作用,常称为建群种。
3.如何判断物种在群落中的重要性?①一个物种占据群落中的的生态位超维空间的分数②该物种所利用的群落资源(如光、水、食物等)的分数③它所实现的群落生产力的分数
4.亚优势种:为个体数量与作用都次于优势种,在决定群落性质和控制群落环境方面也起着一定作用的物种。
关键种:如果它们消失或削弱,可以导致其他一些物种的丧失,整个生态系统就可能发生根本性变化的物种。
5. 偶见种:是那些在群落中出现频率很低的物种,多半数量稀少。
6.物种组成的数量特征:①密度②多度③盖度④频度⑤高度⑥重量⑦体积
7.决定群落外貌的因素:①植物的生活型②组成物种③植物的季相④植物的生活期
群落的水平结构,也称群落的二维结构:是指群落在水平方向上的配置状况或水平格局,生物种群在水平上的镶嵌性。
8.群落交错区:是两个或多个群落或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区域。
9.边缘效应:群落交错区生境条件的特殊性、异质性和不稳定性,使得毗邻群落的生物可能聚集在这一生境重叠的交错区域中,不但增大了交错区中物种的多样性和种群密度,而且
增大了某些生物种的活动强度和生产力。
10.岛屿效应:岛屿面积越大容纳生物种数越多的效应。
11.干扰:是自然界的普遍现象。就其字面含义而言,是指平静的中断,正常过程的干扰或妨碍。
12.群落的演替:随时间推移,生物群落内一些物种消失,另一些物种侵入,群落组成及其环境向一定方向产生有顺序的发展变化。
13.群落演替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①互不干扰阶段②相互干扰阶段③共摊阶段④进化阶段
14.群落演替影响因素:①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和动物的活动性是演替的先决条件。②群落内部环境变化是演替的动力。③种内种间关系式演替的催化剂④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时诱因。⑤人类活动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15.顶级群落:在演替过程中,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生物群落通过复杂的演替,达到最后成熟阶段的群落是与周围物理环境取得相对平衡的稳定群落。
16.生物的多样性: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
主要有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多样性三个层次。
遗传多样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染色体多样性、蛋白质多样性和DNA多样性。
17.生物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内生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
18.群落多样性的影响因子:①时间因子②空间异质性因子③气候稳定因子④竞争因子⑤捕食因子⑥生产力因子
19.群落稳定性是指群落在一定时间过程中维持物种互相结合及各物种数量关系的能力,以及在受到扰动的情况下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的能力。
它包括四个含义:现状的稳定、时间过程的稳定、抗变动能力和变动后恢复原状的能力。
20演替的类型:原生演替、次生演替
21原生演替:在未被占领过的区域,即在未有过生物的原生裸地或水体开始演替又称初级演替
22次生演替:指在原有生物群落被破坏后的地段上进行的演替
第六章能量流动
1,能量:是系统状态的函数,它的增量等于外界对系统所做功的总和
2,进入生态系统的能量,根据途径不同,分为,太阳辐射能和辅能
3,辅助能:除太阳辐射能以外,其他进入系统的任何形式的能量
4,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既不能消失,也不能凭空产生,他只能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5,热力学第二定律: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在转换刘东过程中总存在衰变,逸散的现象
6,自由能:具有做功能力的潜能,它是一种有用能,有用能做功以后即衰变为不能做功的无用能
7,食物链: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通过吃与被吃关系连结起来的链索结构
8,捕食食物链:由植物开始,到草
食动物,再到肉食动物这样的一条以活有机体为营养的食物链
9,腐食食物链:以死亡有机体及其排泄物为营养源
10,寄生食物链:以活的动植物有机体为营养源,以寄生方式生存的食物链
11,食物链特点:1)在同一条食物链中常有多种生物组成,2)在同一个生态系统中常有多条食物链,3)在不同生态系统中,各类食物链占有比例不同,4)任一生态系统中,各类食物链总是协同作用
12.营养级:生态学上把具有相同营养方式和食性的生物彤归为同一营养层次,并把食物链中的每一个营养层次称为营养级
13.食物网:一种消费者同时取食多种失误,而同一食物又可被多种消费者取食,于是形成生态系统内的多条食物链之间纵横交错,相互连结,从而构成网状结构
14,生态学金字塔:反映食物链中营养级之间生物数量,重量及能量比例的一个图解模型
15,数量金字塔:某一时刻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的个体数量
16,生物量金字塔:某一时刻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生物的质量关系
17,生产量:由生物产生所累积的有机物质的数量
18,生产率,生产力:生态系统中一定空间内的生物在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有机物质鸡肋的速率
19,生物量:单位面积内动物,植物等生物的总质量
20,现存量:绿色植物净初级生产量被草食动物取食,枯枝落叶掉落后所剩下的存活部分(Sc=NP-L1-L2)
21,初级生产:地球上的各种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辐射能以有机物质的形式储存起来的过程
22.初级生产力:指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内初级生产者生产的干物质或者积累的能量
23.次级生产:生态系统初级生产以外的生物有机体的生产,即消费者和分解者利用初级生产所制造的物质和储存的能量进行新陈代谢,经过同化作用转化形成自身的物质和能量的过程
24食物网意义:1)食物网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它使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成分之间产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2)食物网中的生物种类多、成分复杂,食物网的组成和结构往往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这对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3)食物网本质上是生态系统中有机体之间一系列反复地吃与被吃的关系,它不仅维持着生态系统的相对平衡,而且是推动生物进化、促进自然不断发展演变的强大动力。
25摄食效率:该营养级摄食量与前一营养级摄食量之比
26营养级之间的能量转化效率:摄食效率、同化效率、生产效率、利用效率
27营养级之间的能量转化率:组织生长效率、生态生长效率、同化效率、维持价
28初级生产力:即初级生产速率,指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内初级生产者生产的干物质或积累的能量
第七章物质循环
1,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指各种化
学元素和化合物,在不同层次、不同大小的生态系统中,沿着特定的途径从环境到生物体,再从生物体到环境,不断地进行着反复循环变化的过程。
2,库:物质在循环过程中暂时被固定、储存的场所。
3,流:物质在库与库之间的转移运动状态。
4.生物循环是指环境中的元素经生物体吸收在生态环境中被相继利用,然后经过分解者的作用再为生产者吸收、利用。
5.气象型循环的贮存库主要是大气圈和水圈。
6.物质循环的特点:(1)物质不灭,循环往复。(2)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不可分割相辅相成(3)物质循环的生物富集(4)生态系统对物质循环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5)物质循环中生物的作用(6)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7.氮循环与碳循环的差异:(1)大气中巨大的氮蓄库不能被大多数有机体同化,(2)氮并不直接包括在呼吸的化学释放中,它的作用与蛋白质分子和核酸相联系。(3)含氮有机物变成生物能吸收的无机形式需要经过许多步骤(4)含氮化合物分解中所涉及的大多数生物化学转变,发生在土壤中。
8.大气中固氮的三种途径:(1)生物固氮(2)高能固氮(3)工业固氮
9.养分循环是指生态系统中那些生命必须元素和有机化合物在人类调节控制和影响下的循环过程。
10.养分循环的特点:(1)养分循环有较高的养分输出率和输入率(2)养分循环的养分库存量较低,但流量大周转快。(3)养分循环的养分库养分保持能力较弱,流失率较高(4)养分供求同步机制较弱。
11.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间接造成或所用物品的废弃物等排放到环境中,其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是环境的理化和生物学性状发生了有害的改变。
12.环境污染分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
13.土壤污染的来源:(1)厂矿废水废渣的直接污染。(2)大气污染物的降解和随雨水进入土壤(3)农业生产中化肥等使用使土壤受污染
14.生物放大作用:有毒物质随食物链各营养级传递时,在生物体内的残留浓度不断升高,愈是上面的营养级,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残留浓度越高的现象
15.生物监测:利用分子、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种群和群落等各层次对环境污染程度锁产生的反应来阐明环境状况,从生物学角度为环境质量的检测和评价提供依据。
16.生物防治:利用微生物、植物、动物对污染物的吸收、分解和转化作用,使生态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和毒性降低或消失来净化环境的治理途径。
17.绿色植物的净化作用主要体现:(1)植物能够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吸收大气中的有害气体(2)植物可以阻滞气流,使大气中的粉尘和放射性污染物
沉降而被植物吸收(3)许多绿色植物能分泌抗生素,杀灭空气中的病原菌。
第八章信息传递
1,信息:由信息源发出的各种信号被使用者接受和理解
2.信息的主要特征:传扩性,水续性,时效性,分享性,转化性
3.信息的类型: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营养信息
4.信息素:生态系统的各个层次都有生物此生代谢产物参与的化学传递信息,协调各种功能,这种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统称为信息素。
5.生态系统的信息特点:(1)信息种类多,信息贮存量大(2)多样性(3)信息通讯的复杂性
6.信息流:生态系统中的各种信息在生态系统的各成员之间和各成员内部的交换、流动,成为生态系统的信息流
7.信息流过程环节:(1)信息的产生(2)信息的获取(3)信息的传递(4)信息的处理(5)信息的再生(6)信息的施效
8.信息传递模型主要部分:信源、发送器官、信道、接受器官、信宿
9.rice将化感作用定义为:植物通过向周围环境中释放化学物质影响邻近植物生长发育的现象
10.动物信息通讯的特点:(1)信号的高效性(2)信息的特异性(3)信息的多样性(4)信息通讯的普遍性
11化学信息的应用:用于预测预报、利用性外引诱剂“迷向法”防治害虫、性引诱剂与粘虫胶、农药、化学绝育剂、病毒或黑光灯等结合使用以消灭大量昆虫口
第九章结构与调控
1.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组分与非生物组分相互作用结合而成的结构有序的系统。生态系统结构主要包括组分结构、时空结构、和营养结构三个方面。
2.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结构与功能是相互依存的(2)结构与功能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转化的。(3)结构和功能的联系密不可分,在生态系统中存在着多种类型。(4)生态系统的稳定是相对的。
3.小周期:生态系统在相对短的时间范围,例如,一年或更短的时间尺度内完成的变化。
4.演替:生态系统在中等时间尺度上的变化即演替。生态系统也像个体发育一样,经历从幼年期到成熟期的发育过程,这个过程称为生态系统发育或演替。
5.生态系统的进化:是指系统在长的时间尺度上的变化,它是地质、气候等外部环境的长期变迁和生物群落新物种的形成和出现所引起的内部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6.食品链加环可分为生产环、增益环、减耗环、和复合环。产品加工环。
7.在设计食物链网结构,进行加环处理时,应遵循一下一些原则:(1)填补空白生态位,增加产品产出(2)使废弃物质资源化,提高废弃物的利用价值。(3)减少养分的丢失浪费和能量的无效损耗
(4)扩大产品的多样化,广开农民的就业门路,增加经济收入(5)实现环境净化,提高生态效益
8.生态系统稳定性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抗变稳定性,指的是生态系统抵抗干扰和保护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不受损伤的能力;另一类是单行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被干扰、破坏和恢复的能力。
9.生态系统可以忍受一定程度的外界压力,并通过自我调控机制而恢复其相对稳定,超出此限度,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控机制就降低或消失,这种相对平衡就遭到破坏甚至使系统崩溃,这个限度就称:生态阈值。
10.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相对稳定的条件下,生态系统内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互适应与协调的动态平衡,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的一种良好状态。
11.生态平衡的三种表现形式;(1)相对静止稳态(2)动态稳态(3)非平衡稳态
12.自然调控表现为程序调控、随动调控、最优调控和稳态调控
13.开放系统具有某种反馈机制后一定程度上能够控制系统的功能,这种系统称为控制论系统。
14.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也可能在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的作用下发生位移,位移的结果打破了原有的生态系统的平衡,使系统固有的功能遭到破坏或丧失,稳定性和生产力降低,抗逆性减弱,这样的生态系统被称为退化生态系统或受害生态系统。
15.恢复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技术和方法及其生态学过程和机制的学科。
16.恢复:是指生态系统原貌或其原先功能的再现。重建:是指不可能或不需要再现生态系统原貌的情况下营造一个不完全雷同于过去的甚至是全新的生态系统。
17生态系统的人工调控:生物调控、环境调控、系统结构调控、系统的输入输出调控、生态系统的优化设计
第十章应用生态学
2.城市生态调控途径:(1)生态工艺的设计与改造(2)生态关系的规划与协调(3)生态意识的普及与提高
3.生态旅游的特征:天然性,高层次性,可持续性,综合性
3.中国生态农业的主要技术:(1)生物共生互惠以及立体布局技术(2)物质与能量的良性循环与再生技术(3)资源的综合开发技术(4)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技术(5)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技术(6)农业环境保护和农业生产自净技术
4.生态工程: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与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结合系统工程的最优化方法,设计的多层多级利用物质的生产工艺系统
5.生态小区的内涵和特点:和谐性,可持续性,整体性,高效性
6.生态小区系统结构:(1)环境绿化系统(2)水环境系统(3)气体环境系统(4)智能控制系统(5)废弃物处理系统(6)绿色建筑系统
(7)物业管理系统
1.城市生物控制论的8个原则:(1)负反馈超过正反馈(2)系统演替的目标在于功能的改善,而不是组分的增长(3)系统生产目标在于产品的服务功效,而不是产品的数量(4)善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甚至对抗性的力量,为系统服务(5)产品的多重利用原则(6)物质再生循环原则(7)共生原则(8)生物设计原则
2.城市生态调控途径:(1)生态工艺的设计与改造(2)生态关系的规划与协调(3)生态意识的普及与提高
3.生态旅游的特征:天然性,高层次性,可持续性,综合性
3.中国生态农业的主要技术:(1)生物共生互惠以及立体布局技术(2)物质与能量的良性循环与再生技术(3)资源的综合开发技术(4)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技术(5)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技术(6)农业环境保护和农业生产自净技术
4.生态工程: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与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结合系统工程的最优化方法,设计的多层多级利用物质的生产工艺系统
5.生态小区的内涵和特点:和谐性,可持续性,整体性,高效性
6.生态小区系统结构:(1)环境绿化系统(2)水环境系统(3)气体环境系统(4)智能控制系统(5)废弃物处理系统(6)绿色建筑系统(7)物业管理系统
1.景观定义:a.狭义景观:几十平方公里至几百平方公里范围内,由不同生态类型所组成的,具有重复性格局的异质性地理单元.狭义景观和区域统称宏观景观.b.广义景观:出现在从微观到宏观不同尺度上的,具有异质性和缀块性的空间单元.
2.景观生态学:研究景观的类型组成,空间格局及其于生态学过程相互作用的综合性学科.研究核心是强调空间格局,生态学过程与尺度之间的相互作用.
3.景观生态学研究对象与内容:a.景观结构,b景观功能,c.景观动态.
4.格局(空间格局):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数目及空间分布和配置.
5.过程:强调事件或现象的发生,发展的动态特征.
6.尺度:研究某一物体或现象时所采用的时间或空间单位,同时又指某一现象或过程在时间上所涉及的范围和发生的频率.
7.空间异质性:生态学过程和格局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与其繁杂性.是空间缀块性与梯度的综合反映.
8.缀块性:强调缀块的种类组成特征及其空间分布与配置关系,比异质性更为具体化.
9.梯度:指沿某一方向景观特征有规律地逐渐变化的空间特征.
10.789三者之间在概念及实际应用中是相互联系有有区别的,共同点是都强调非均质性及对尺度的依赖性.
11.景观的结构基本单元:缀块,廊道,基底.缀块指与周围环境在外貌或性质上不同,廊道指景观中与相邻环境不同的线形或带状结构,基地指景观中分布最广的.连续
性最大的背景结构.
12.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a.3S技术,b.景观分析,c.模型与模拟.
13.城市生态学:以城市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发生,发展,组合,分布,结构与功能,调节与控制的生态学机制与方法,探讨城市规划,管理和建设及城市环境,经济与社会持续发展对策的一门生态学分枝.
14.城市生态学的观点:a.自然生态观(把城市视为以生物为主体,包括非生物环境在内的受城市人类活动干扰并反作用于人类的自然生态系统),b.经济生态观(把城市模拟成一个以高强度的物流,能流为特征,不断进行新陈代谢,经历着发生,发展,兴盛,衰亡演替过程的人工生态系统.),c.社会生态观(认为城市是人类集聚的产物是人性的产物).
15.城市生态学结构:社会,经济,自然三个亚系统.a.社会生态亚系统:以人口为中心,包括基本人口.服务人口,抚养人口,流动人口.b.经济生态亚系统:以资源为中心,包括就业,交通,供应,文娱,医疗,教育及生活环境.c.自然生态亚系统:以生物结构和物理结构为主线,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人工设施和自然环境等.
16.城市生态系统功能:a.生产(为社会提供丰富的物资和信息产品,包括第一性生产,第二性生产,流通服务及信息生产四类.)b.生活(为市民提供方便的生活条件和舒适的栖息环境)c.还原(保证城乡自然资源的永序利用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平衡发展.)
17.城市生态系统的调控方法8原则:a.负反馈超过正反馈,b.系统演替的目标在于改善功能而不是组分的增长,c.系统生产的目标在于产品的服务功效而不是产品的数量,d.善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甚至是对抗性的力量为系统服务,e.产品的多重利用原则,f.物质再循环原则,g.共生原则,h.生物设计原则.
18.城市生态调控途径:a.生态工艺的设计与改造,b.生态关系的规划与协调,c.生态意识的普及与提高.
19.城市生态调控目标:a.高效(高的经济效益与发展速度)b.和谐(和谐的社会关系及稳定性)
20.城市生态调控的目的:在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充分提高物质能量利用效率,使系统风险最小,而综合效益最高,从而使社会,经济,环境得到协调发展.
21.生态旅游:以大自然观赏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基础,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意识普及与教育为一体的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
22.生态旅游特征:天然性,高层次性,可持续性,综合性.
23.生态农业:生态上能自我维持的,低输入的,经济上有生命力的,在环境方面或伦理方面,审美方面不产生大的长远的及不可接受的变化的小型农业系统.
24.生态农业必须具备七个条件:a.必须是自我维持系统,b.必须实行多种经营c.规模应小,d.单位面积净生产量必须是高的,e.在经济上必须可行,f.必须在农场就地加工农产品并
直接买到消费者手里,避免中间商从中分享利润,g.必须考虑有利于保护农村自然优美景观,使人和蓄禽能健康生活.
25.中国生态农业:根据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在中国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的基础上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水平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集约经营管理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
26.25的特点:a.产生的背景,出发点和目标不同,b.具体做法上.我国的生态农业主张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结合,c.参与者不同.
27.中国生态农业主要技术:a.生物共生互惠与立体布局技术,b.物质与能量的循环与再生技术,c.资源的综合开发技术,d.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技术,e.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技术,f.农业环境保护和农业生产自净技术.
28.生态工程: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与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综合系统工程的最优化方法,设计的多层多级利用物质的生产工艺系统.
29.28的依据原理:整体,协调,自生,再循环等生态控制论的原理.
30.生态工程的类型与应用:a.物质能量的多层分级利用系统,b.水陆交换的物质循环系统,c."废物"再生的环境调节工程系统,d.多功能污水自净工程系统,e.多功能农工联合生产系统.
31.生态规划:是区域系统调控和设计的一种手段.
32.31的原则:a.整体规划原则b.趋适开拓原则c.协调共生原则.d.区域分异原则e.生态平衡原则,f.高效和谐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