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害及防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害及防护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人为本的意识的提高,医务人员正面临着严峻的职业暴露的危险,直接影响到身心健康及医院发展。
1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害因素
1.1物理性职业危害因素
1.1.1电离辐射电离辐射包括X射线、α射线等,医院中电离辐射多见于放射科、核医学治疗室、手术室等科室。
1.1.2非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包括射频辐射、红外辐射和紫外线辐射、激光等,多见于理疗室、介入室和外科等。
1.1.3噪声医院噪声主要分布于洗衣房、锅炉房、供应室、空调室等地。
1.1.4医疗锐器伤在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医务人员常常被针头、刀片、缝合针等医疗锐器伤害。门诊抽血室、注射室、急诊室和手术室是医疗锐器伤害较重的岗位,特别是护士为高暴露群体。
1.1.5强制体位与运动功能性危害医务人员因移动病人、搬运重物或其他负荷过重的医疗用品时常造成脊柱损伤。护理危重病人、手术时间长,导致站立过久而引起腰背酸痛、下肢静脉曲张等。加上长期饮食的不规律还易导致胃肠疾病,形成躯体压力。
1.2化学性职业危害因素
1.2.1化学消毒剂及清洁剂的危害消毒剂或清洁剂可造成空气污染,对人的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神经系统等都有损害,轻者可致过敏性皮炎、结膜炎、鼻炎、气管炎、哮喘,重者可致中毒、肝损害或致癌。
1.2.2抗肿瘤药物的危害随着抗肿瘤药物的不断开发和应用,其毒性、致畸性、致突变性和致癌性也渐被证实。
1.2.3麻醉剂的危害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注意到吸入麻醉剂可导致胚胎毒性发生流产等不良的生育结构。
1.3生物性职业危害因素
1.3.1病原微生物对医院候诊室、病房进行室内空气质量检测,细菌总数超标率分别为20.4%、14.1%。对听诊器污染情况的调查显示:被检测的听诊器全部被病原微生物污染,听诊器使用次数越多,污染越严重。
1.3.2艾滋病(AIDS)的职业性感染其感染途径主要是HIV感染者或发病患者的血液和体液经污染的医疗器械损伤医务人员的皮肤和黏膜,也可以经已破损的皮肤和黏膜感染,特别是手术科室,其感染率亦高于其他科室。
1.3.3病毒性肝炎的职业性感染医院工作人员中乙肝感染率比一般居民高3~6倍。特别是血液透析、手术室和皮肤病科等高职业暴露科室,其感染乙肝可能性更大。
1.3.4结核病的职业性感染我国医务人员感染结核病的资料不多,有资料显示,护士对待检的感染患病率是同龄妇女的2倍以上,年龄越轻,发病危险性越大。
1.4心理因素医务人员心理性危害主要由精神压力、工作紧张、轮班、生活缺乏规律等引起。
1.5暴力暴力作为医务人员的一种职业暴露危害因素,虽无确切统计数字,但遭受暴力事件时有发生。
2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防护
2.1提高防护意识,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加强医护人员的防护知识宣传教育,预防和降低因不良习惯、不当操作造成的职业伤害,增强自我防护意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开展心理咨询使医务人员能及时缓解心理压力,保持健康的工作心理状态。
2.2创造安全、健康、整洁的工作环境完善防护措施,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对工作环境定期质量监测,监督管理,建立标准化的防护保障体系,防护用品充足,制度落实,创造安全、健康、整洁的工作环境。
2.3加强管理,防止或减少锐器伤的发生严格遵守临床废弃垃圾管理规定,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尽量避免手与锐器直接接触。使用锐器时做到安全操作,注射器等锐器一律放入锐器盒内。发生锐器伤害时,要及时正确的处理伤口。
2.4加强化学性危害因素的防护在接触抗肿瘤药物时应穿隔离衣、戴口罩、帽子、乳胶手套,必要时戴防护眼罩;熟练操作规程,防止药液和雾粒溢出;安装空气净化装置,定期监测空气中浓度,严禁超标,减少呼吸道皮肤吸收;处理被药液沾湿的床单、衣物时应戴手套,并放入特制袋内,统一洗涤处理。对刺激性强、易挥发的消毒剂,应密闭存储,防止溅溢或外溢;注意通风,降低空气中浓度,减少呼吸道刺激;使用时戴手套或涂护手霜,以免引起接触性皮炎或湿疹。
2.5加强对生物性危害因素的防护接触具有传染性病人的分泌物、血液、体液时,应自觉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并按正确方法行手的消毒。所有污染物应密封保存,集中焚烧处理。接种疫苗,加强高危人群保护,科学地选择并正确使用呼
吸防护器,有效预防呼吸道感染。提倡正确佩戴口罩。
2.6加强心理性危害因素的防护采用科学的弹性排班、轮班方法,适当调整工作强度,减轻职业紧张和工作压力,创造和谐工作气氛,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放松情绪,减轻紧张心理,使心理性职业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