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的基本程序
第三节
社会经济与土地利用预测
预测内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宏观指标的分析预 测、城市人口、就业岗位规模、结构及空间分布 预测等 预测方法:
社会经济宏观指标——可按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确定的指 标值,或参照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战略,并根据市场经济的规 律分析预测。方法有:计量经济法、回归分析法、灰色预测 法等。 人口预测——比例趋势法、伴生法、经济基础法、顺时 逆推法、带眷系数法、劳动平衡法 就业岗位——趋势外推法、就业平衡法、经济基础法、 投入产出法 空间分布——密度容量估算法、劳瑞模型法、密度梯度 法、分类土地使用法、交通位势法、人口系数法
确定各运输方式在现代化城市交通系统中的地位;
制定交通用地、交通走廊的发展规划及主要交通方式; 确定城市骨架路网结构;
ຫໍສະໝຸດ Baidu
确定城市主要对外场站及枢纽的布局
调整城市总体布局规划 拟定相关政策及实施建议
资金估算与使用规划
三、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的特点
综合性—从其内容、因素、地理、方法、知识、人员上看具 有很强的综合性; 政策性—既要以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政策为依据,同时其本 身就是一系列政策的集合; 宏观性—着眼于城市长远整体发展,因此侧重于宏观整体研 究,应抓住影响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和环节; 预见性—规划期通常为20~30年,应提高对城市未来发展的 预见能力。 弹性——进行规划时,预测的总需求、用地规划和设施的布 置必须留有一定的余地,保留一定的弹性。
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基本原理
一、战略规划的主要目的
全面系统地分析检验各种不同的城市发展 模式、方向、政策以及每一比较方案的交通含 义,拟定城市远期发展规模布局、功能结构和 相应的政策。
二、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的任务
预测城市远期发展规模水平、结构;
明确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预测规划期城市客货运输总需求;
特点
以翔实的交通调查(人、车、路、货)为基 础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利用先进的规划软件 多种交通方式的紧密结合、远近期结合、动 静态结合
层次与范围
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20年)
城市中长期交通体系规划(5-20年) 城市近期治理规划( <5年) 皆应覆盖城市规划用地范围
工作程序
确定任务 资料收集与调查 规划大纲编制
规划成果论证
规划成果编制
规划大纲论证
规划报批
第二节 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
概述
城市远景战略规划是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 战略和空间布局发展战略背景下对城市交 通系统长远发展作出的总体部署。
所研究的是交通需求总量、整个交通网络
的布局、密度、建设水平、交通结构以及
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将城市对外交通和城 市内各类交通与城市发展和用地布局结合 起来进行系统性综合研究的规划 前提:属于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土地使 用规划密切结合
依据:是各交通分项规划、建设项目建议 书即可行性研究、交通影响评价的依据
主要内容
确立规划愿景及发展目标 分析论证城市交通发展背景与条件 分析评价交通特征、问题与症结 预测城市交通发展需求 制定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和重大政策 编制城市交通网络与设施规划方案等
第四节 城市远期交通供需分析预测
一、城市远期客货需求总量预测
(一)城市客运需求总量预测 1、 总体预测法:
α—居民平均日出行次数 β—大于5岁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1+η—流动人口修正系数, η为流动人口百分率 P—建成区常住人口(万人) Q—城市一日客流总量
Q 1 P
武汉市战略交通模式目标
强化空铁水公对外交通系统,减少过境交通对城市 内部交通网的影响 提供方便、快捷、舒适的公共交通服务 通过考虑土地使用的平衡来完善城市道路系统 通过交通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提高交通系统效率 满足不断增长的停车需求,建立动静协调的静态交 通系统 改造整合传统交通系统,逐步实现交通运输智能化
2、仿真法 预测总客流量时,可以对建成区进行仿真, 研究各种用地的单位面积或单位产值会产生多少 客流量,在业人员和非在业人员每人每天会产生 多少出行等,再根据城市总体规划中规划指标或 发展指标进行预测。 如:
Q 1.253x1 4.633x2 12.888
x1—在业人数,x2—非在业人数,Q—客流量
四、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的基本原则
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匹配并有明确的目标; 要有系统工程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要有工程经济观点,讲究实际效益、综合效益 要有群众观点 要注意提高城市环境的整体质量。 要增加城市的总体活力、适应能力和承受能力 要进行多方案评价和优化 规划的实施过程中要有一定的滚动性
相配套的交通政策、投资方向等
■规划期限:20年以上
■规划方法:通常采用简化的交通分析方法或模型。
■核心:交通模式的选择
交通模式的选择:促使各种交通方式、资源形成最合理、 最符合实际情况的组合状态,以获得最佳的运行效果。
大同市战略交通模式提案
依据道路网建设强度和交通管理措施力度的不 同组合,形成三种可选模式: 模式一:大力加强交通需求管理,从严控制机 动车的发展,适度加强道路网建设。 模式二:加强道路网建设,发展优质高效公交, 加大交通需求管理力度,适度控制机动车的增 长,严格控制摩托车的发展。 模式三:大力加强道路网建设,改善交通管理, 不限制机动车的发展。
上海市战略交通模式
城市疏解和调整土地使用的战略 提高道路交通系统容量和运送能力的战略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大力发展城市有轨交通的战 略 适度控制车辆发展和车辆使用的战略 加强交通管理的战略
济南市战略交通模式
强化济南作为全国重要交通枢纽的功能,提高区 域交通的可达性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形成合理的交通方式结构。 优化完善道路交通设施,提高道路交通容量。 实施交通需求管理,合理引导交通需求,达到交 通供求平衡。 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交通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