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喜洋洋》教学设计
幼儿园大班音乐《喜洋洋》优质教案模板范文5
![幼儿园大班音乐《喜洋洋》优质教案模板范文5](https://img.taocdn.com/s3/m/201d13a0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db.png)
幼儿园大班音乐《喜洋洋》优质教案模板范文5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选取幼儿园大班音乐课程中《喜洋洋》这首歌曲作为教学内容。
该歌曲位于教材第三章“快乐歌唱”部分,具体内容涉及节奏感知、音高识别以及简单合唱。
二、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喜洋洋》,我希望孩子们能够:1. 熟悉并喜爱这首歌曲,能够独立演唱。
2. 通过歌曲学习,培养音乐节奏感和音高感。
3. 解音乐中情感表达,培养乐观、开朗性格。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部分节奏掌握,如切分音、附点音符。
教学重点:音高准确识别,以及合唱部分协调配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电子琴、音响设备、歌词卡片、节奏棒。
学具:小羊玩偶、彩色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我带着小羊玩偶进入教室,通过讲述小羊故事,引导孩子们进入音乐课堂。
同时,让孩子们模仿小羊动作,感知音乐节奏。
2. 歌曲学习(15分钟)(1)播放《喜洋洋》歌曲,让孩子们初步感受歌曲旋律。
(2)分句教唱,重点讲解切分音、附点音符节奏。
(3)教唱合唱部分,引导孩子们协调配合。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钢琴伴奏,让孩子们跟随我一起演唱歌曲,针对难点部分进行反复练习。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演唱,让孩子们互相点评,提高演唱水平。
5. 歌曲创编(5分钟)让孩子们用彩色笔和画纸,为《喜洋洋》创作一幅图画,表达自己对歌曲理解。
六、板书设计板书分为三部分:1. 歌曲名《喜洋洋》。
2. 歌词卡片,标注节奏难点。
3. 合唱部分音高图谱。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为家人演唱《喜洋洋》,并分享自己在课堂上收获。
2. 答案:孩子们演唱《喜洋洋》过程,以及他们在课堂上感受和体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孩子们在课堂上表现,针对他们在节奏、音准等方面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孩子们参加幼儿园音乐活动,如合唱团、音乐剧等,进一步培养他们音乐兴趣和才能。
大班音乐教案《喜洋洋》
![大班音乐教案《喜洋洋》](https://img.taocdn.com/s3/m/1a35d4db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d2.png)
大班音乐教案《喜洋洋》大班音乐教案《喜洋洋》通用1活动目的:1、引导幼儿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旋律特点,感受喜气洋洋的情绪。
2、听辨三段体的曲式结构,能随音乐做相应动作,表达对三段曲的感受,提高音乐表现力3、学习用音乐与色彩匹配表现欢乐活泼与抒情情趣。
并能准确拍出十六分音符和附点音符。
活动准备:彩色纸条、图形节奏图、纸制火柴棒、红黄图卡活动过程:一、由故事《乐器朋友》引出乐曲。
二、请幼儿完整欣赏乐曲《喜洋洋》。
三、幼儿找出适合乐曲情绪的图片,说出乐曲的音乐性质,教师介绍作品。
四、幼儿第二遍完整欣赏乐曲,提出问题:这首乐曲可分几部分,乐曲的前面、中间和后面一样吗?小朋友听了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启发幼儿边听边做动作。
五、分段欣赏乐曲A段:1、节奏快还是慢?有什么特点?2、如果用红色、黄色两种色彩来表示,你觉得哪种颜色更适合于A段的音乐特点?B段:1、节奏有什么变化?快还是慢?有什么特点?2、用什么颜色来表示?重复A段:与哪段相同?用颜色表示。
六、幼儿完整欣赏音乐,并分组做动作。
A段敲锣打鼓或扮小孩做欢庆活动,B段扭秧歌或扮老人做欢庆活动。
七、游戏“放烟花”幼儿打出十六分音符和附点音符八、幼儿模仿放烟花的场面A段放红“焰火”;B段放黄“焰火”九、师幼共同卷成一个花“爆炸”结束活动。
大班音乐教案《喜洋洋》通用2活动目标:1、感受乐曲的欢快、舒展的曲式特点。
2、在教师的引导下,愿意用动作表现乐曲。
活动准备:1、《喜洋洋》音乐及分段音乐。
2、蟹农、蟹、蟹盒等图片。
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激发幼儿情感1、今天天气不错,我们一起去野外游玩吧。
看,我们来到了哪里?(出示蟹塘)2、听,什么声音(欣赏乐曲第一遍)问:这段音乐听起来感觉怎样?(欢快、喜悦)他们在干什么呀?3、蟹农图片:小朋友们好!我是蟹农。
我们也和蟹农伯伯打个招呼吧!小朋友,其实我听这音乐在捉蟹,现在正是吃蟹的时节,我们正忙着多捉点蟹去卖呢。
哦!原来是蟹农在捉蟹!二、完整欣赏音乐,感知音乐性质。
幼儿园大班音乐《喜洋洋》教案模板范文5
![幼儿园大班音乐《喜洋洋》教案模板范文5](https://img.taocdn.com/s3/m/4accd417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bf.png)
幼儿园大班音乐《喜洋洋》教案模板范文5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材第四章《快乐的小音符》,详细内容为学习《喜洋洋》这首歌曲。
通过学习《喜洋洋》,让幼儿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能正确唱出《喜洋洋》的歌词,掌握歌曲的基本旋律。
2. 通过学习《喜洋洋》,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3. 培养幼儿团结协作的精神,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喜洋洋》的歌词和旋律。
难点: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音高的把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响设备、歌词卡片、节奏棒。
学具:小羊玩偶、彩色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小羊玩偶创设情境,引导幼儿观察小羊的特点,让幼儿模仿小羊的动作,激发他们的兴趣。
2. 歌曲学习(10分钟)(1)播放《喜洋洋》歌曲,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
(2)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歌词,逐句教唱。
(3)指导幼儿用手指敲击节奏棒,培养他们的节奏感。
3. 例题讲解(5分钟)针对歌曲中的难点,如节奏变化、音高把握等,进行详细讲解和示范。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组进行唱跳《喜洋洋》的练习。
(2)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其他幼儿进行评价。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表扬,并组织幼儿集体表演《喜洋洋》。
六、板书设计1. 《喜洋洋》2. 歌词:喜洋洋,喜洋洋,羊儿跑,羊儿跳,我们一起来唱歌,快乐无比!3. 歌曲旋律:五线谱展示歌曲主旋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长一起练习唱《喜洋洋》,并尝试创作一个新的小羊动作。
2. 答案:根据幼儿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鼓励他们发挥创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幼儿,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关注其他动物的特点,尝试用音乐表现不同动物的形象,培养他们的音乐创造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歌曲学习中的节奏和音高把握3. 例题讲解的针对性和深度4. 随堂练习的组织与指导5. 作业设计的实用性和趣味性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实践情景引入是吸引幼儿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的关键环节。
2024年大班音乐活动《喜洋洋》教案
![2024年大班音乐活动《喜洋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ed073b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57.png)
2024年大班音乐活动《喜洋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音乐活动教材第四章《快乐的音乐游戏》,详细内容包括《喜洋洋》歌曲学唱、音乐游戏及节奏练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喜洋洋》歌曲的旋律和歌词,能独立演唱。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提高音乐节奏感。
3. 通过音乐游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变化部分的处理,音乐游戏的合作与协调。
教学重点:《喜洋洋》歌曲的学习,音乐节奏感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响、教学课件、卡片。
学具:小羊手偶、彩色沙锤、节奏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小羊手偶,创设“小羊过生日”的情景,引导学生用歌声为小羊庆祝生日。
2. 歌曲学习(15分钟)(1)教师弹唱《喜洋洋》,学生跟随节奏摇摆身体。
(2)教师分段教唱,学生跟唱,注意指导歌曲中节奏变化部分。
(3)学生独立演唱,教师指导。
3. 音乐游戏(10分钟)(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乐器(彩色沙锤、节奏棒)。
(2)教师示范音乐游戏,学生跟随音乐节奏进行游戏。
(3)学生分组进行音乐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学生用彩色沙锤、节奏棒为《喜洋洋》伴奏。
(2)学生自由组合,创作简单的音乐节奏。
学生展示所学歌曲和音乐游戏,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喜洋洋》2. 歌曲旋律简谱3. 音乐游戏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为《喜洋洋》编创一个新的音乐游戏。
2. 答案:学生可自由发挥,结合所学知识,编创一个有趣的音乐游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在音乐游戏环节,部分学生合作意识较弱,需要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音乐元素,如大自然的声音、生活中的节奏等,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变化部分的处理2. 教学重点:音乐游戏的合作与协调3. 作业设计:为《喜洋洋》编创一个新的音乐游戏一、歌曲中节奏变化部分的处理在《喜洋洋》这首歌曲中,节奏变化部分是教学的难点。
大班音乐教案:喜洋洋
![大班音乐教案:喜洋洋](https://img.taocdn.com/s3/m/c2fb9350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36.png)
大班音乐教案:喜洋洋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歌曲《喜洋洋》欢快的节奏和活泼的情绪。
2.培养学生用自然的音色、准确的节奏演唱歌曲。
3.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用动作表现歌曲中的喜洋洋氛围。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歌曲《喜洋洋》,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
2.教学难点:掌握歌曲的节奏,用动作表现歌曲中的喜洋洋氛围。
三、教学准备1.课件:歌曲《喜洋洋》的音乐、歌词。
2.道具:小鼓、铃铛、花环。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生互动,询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喜洋洋吗?”(二)初步感知歌曲1.播放歌曲《喜洋洋》,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欢快节奏。
2.教师带领学生跟随音乐摇摆身体,感受歌曲的韵律。
(三)学习歌曲1.教师出示歌词,逐句教唱歌曲。
2.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注意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3.教师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节奏,确保学生能够准确演唱。
(四)歌曲表现1.教师引导学生用动作表现歌曲中的喜洋洋氛围,如拍手、摇摆等。
2.学生分组进行歌曲表现,互相学习、交流。
3.教师挑选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展示。
(五)游戏活动1.游戏一:击鼓传花游戏规则: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围成一个圈,将花环套在一位学生的手臂上,音乐开始,学生按照顺时针方向传递花环,音乐停止时,花环在谁的手中,谁就表演一个节目。
2.游戏二:铃铛舞游戏规则: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站成一排,每组的第一位学生手持铃铛,按照指定的节奏敲击铃铛,音乐开始,学生按照节奏摇摆身体,将铃铛传给下一位学生,以此类推。
2.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回家后将歌曲《喜洋洋》唱给爸爸妈妈听,并表演一个喜洋洋的动作。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歌曲《喜洋洋》的教学,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韵律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游戏活动的设计既锻炼了学生的身体,又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喜洋洋》优秀教案(通用15篇)
![《喜洋洋》优秀教案(通用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9309a17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a8.png)
《喜洋洋》优秀教案(通用15篇)《喜洋洋》优秀篇1活动目标:1、在活动中让幼儿知道一年有十二个月,有大月小月之分,初步学习使用日历查找日期的方法,大班主题:新年喜洋洋。
2、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
活动准备:1、大挂历一本、数字卡片(12、365、31、30、28)2、幼儿人手一本日历活动过程:一、出示大挂历,引起爱好。
提问: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张什么?(大挂历)它是哪一年的?你是怎么知道的?二、理解数字与挂历的关系。
1、出示数字12,请小朋友猜一猜这个数字12与挂历有什么关系?(一年有12个月)与幼儿一起翻看,并数数。
2、出示数字365,幼儿认读,并猜猜这个数字是多少?它与挂历有什么关系?(一年有365天)3、出示数字31,一起读一读,31与挂历有什么关系?(幼儿观察日历)(有的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1天呢?(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4、出示数字30,方法同上,一起发现哪几个月只有30号?5、出示28,一起读一读,28与挂历有什么关系?二月是28天。
三、了解大月小月师:我们把有31天的月称为大月,30天的称为小月,二月最小叫平。
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来记住这些大月小月吗?(拳头)四、欣赏故事,加深理解。
师:老师还把这些数字编到了故事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提问:年妈妈的孩子叫什么名字?年妈妈为日娃娃盖了多少座房子?大月有多少日?小月有多少日?最小的房子住了几个日娃娃五、我发现的日历秘密。
师:请小朋友找找你们的日历上还有哪些秘密呢?幼儿寻找,鼓励幼儿间能相互提问。
(比如:星期,英语,节日、节气等)六、练习查找日期。
老师根据幼儿的生活请幼儿学习查找日期,如六一节,九月一日等,并请幼儿介绍自己寻找日期的方法,比较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好。
活动结束:在活动区请幼儿学习制作一本自己的精美挂历。
《喜洋洋》优秀教案篇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乐曲欣赏,使学生体验感觉民乐合奏的情绪以及风格。
幼儿园大班音乐《喜洋洋》教案模板范文5
![幼儿园大班音乐《喜洋洋》教案模板范文5](https://img.taocdn.com/s3/m/299432e5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ff.png)
幼儿园大班音乐《喜洋洋》教案模板范文5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材第四章《快乐的音乐游戏》中的《喜洋洋》。
内容包括歌曲学唱、音乐游戏和简单的乐器演奏。
详细内容为:1. 学唱《喜洋洋》歌曲,了解歌曲的节奏和旋律;2. 通过音乐游戏,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合作精神;3. 尝试用简单的乐器演奏《喜洋洋》。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喜洋洋》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培养音乐欣赏能力;2. 通过音乐游戏,锻炼幼儿的肢体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3.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热情,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变化;2. 教学重点:学唱《喜洋洋》歌曲,进行音乐游戏和乐器演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子琴、音响、多媒体设备;2. 学具:小羊手偶、沙锤、铃铛、小鼓等简单乐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扮演小羊,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喜洋洋》。
引导幼儿关注小羊的活泼可爱,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2. 歌曲学唱(10分钟)(1)教师播放《喜洋洋》歌曲,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2)教师带领幼儿学唱歌曲,注意指导歌曲中的节奏和音高;(3)分组进行学唱,互相纠正和鼓励。
3. 音乐游戏(10分钟)(1)教师示范音乐游戏,让幼儿观察并模仿;(2)幼儿分组进行音乐游戏,锻炼节奏感和合作精神;(3)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和节奏。
4. 乐器演奏(5分钟)(1)教师示范如何用简单乐器演奏《喜洋洋》;(2)幼儿分组进行乐器演奏,注意节奏和音量的控制;(3)教师评价并给予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喜洋洋》2. 歌曲节奏:强弱强弱强弱弱3. 歌曲旋律:简单五音阶4. 音乐游戏动作要领:模仿小羊跳跃、拍手等5. 乐器演奏:沙锤、铃铛、小鼓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人展示今天学唱的《喜洋洋》歌曲和音乐游戏。
答案:幼儿自主完成,家长协助录制视频,教师评价。
大班音乐活动《喜洋洋》教案
![大班音乐活动《喜洋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6c2b27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1b.png)
大班音乐活动《喜洋洋》教案大班音乐活动《喜洋洋》教案(6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音乐活动《喜洋洋》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音乐活动《喜洋洋》教案1活动目标:1.了解乐曲,感受乐曲中欢乐喜庆的音乐情绪。
培养幼儿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2.利用CAI课幼儿启蒙件营造形象、直看的喜洋洋氛围,帮助幼儿了解乐曲的ABA’段式结构。
3.鼓励幼儿运用多种形式来表达对作品的感受,激发幼儿对音乐的想象力和表现欲。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1.教师课前设计制作好CAI课件及准备好多媒体设备。
2.灯笼、扇子、彩带、打击乐器及用筐子、废旧纸箱制作的狮子、龙等节日道具。
3.场景布置:营造一个有喜庆气氛的音乐欣赏活动教学环境活动过程:(一)感受乐曲《喜洋洋》的情绪导语:“小朋友,今天老师要请你们来听一段音乐要仔细听。
听完,你们有什么样的感觉?”提问:1、听了这首乐曲,小朋友有些什么样的感觉?揭示乐曲名字:这首听起来让我们觉得快乐、高兴的乐曲鸣《喜洋洋》,你们还想听一遍让我们觉得快乐、高兴的音乐《喜洋洋》吗?(二)通过胎教音乐视听结合的方法第二次感受乐曲《喜洋洋》的情绪。
(播放CAI课件1:通过节日欢庆的画面和乐曲欣赏,感受喜洋洋的节日氛围。
)提问:1、又听了一遍《喜洋洋》,小朋友现在有些什么样的感觉呢?2、影片中的叔叔阿姨都在启蒙思想家干什么?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3、这些场面暖闹吗?什么时候才能见到、听到?4、你们听了这首《喜洋洋》,又想干什么呢?(利用信息技术的支持使幼儿感受到乐曲所表现出的欢快、喜庆的情绪。
)(三)引导幼儿掌握乐曲怀孕如何胎教的节奏变化(播放CAI课件2)1、两位老师用现场表演舞蹈的方法,通过动作节奏快、慢变化来提示幼儿辨认音乐节奏的变化。
大班音乐教案《喜洋洋》
![大班音乐教案《喜洋洋》](https://img.taocdn.com/s3/m/1c2b0494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d2.png)
大班音乐教案《喜洋洋》第一章:教学目标1.1 了解《喜洋洋》这首歌曲的背景和特点,体验音乐带来的愉悦心情。
1.2 学会用正确的节奏和音调演唱《喜洋洋》,培养音乐节奏感。
1.3 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歌曲《喜洋洋》的歌词学习,理解歌词的意义。
2.2 学习《喜洋洋》的旋律,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调。
2.3 进行《喜洋洋》的歌曲演唱,培养幼儿的音乐表现力。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热身活动: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3.2 歌曲学习:教唱《喜洋洋》,让幼儿跟唱,注意纠正发音和节奏。
3.3 歌曲演练:分组进行歌曲演练,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3.4 音乐游戏:结合歌曲《喜洋洋》设计音乐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音乐的魅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喜洋洋》的兴趣和掌握程度。
4.2 评价幼儿在歌曲演唱中的发音、节奏和音准,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4.3 搜集幼儿在音乐游戏中的表现,分析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感悟。
第五章:教学拓展5.1 邀请家长参加幼儿的音乐演出,让家长了解幼儿在音乐课堂上的表现。
5.2 组织幼儿参观音乐厅或观看音乐会,拓宽幼儿的音乐视野。
5.3 开展音乐主题的亲子活动,增进亲子间的感情,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
第六章:教学准备6.1 准备教案、教学PPT、歌曲CD或音频文件、乐谱、教学挂图等教学材料。
6.2 准备录音设备,以便在课堂上录制幼儿的歌声。
6.3 准备教学道具,如小鼓、铃铛等,以增加课堂趣味性。
第七章:教学方法7.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挂图、道具等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理解歌曲内容。
7.2 采用分组教学法,让幼儿分组练习演唱,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7.3 采用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音乐游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7.4 采用激励评价法,及时给予幼儿表扬和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大班音乐活动《喜洋洋》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音乐活动《喜洋洋》教案【含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a41341a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27.png)
大班音乐活动《喜洋洋》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音乐活动教材第四章《愉快的旋律》,详细内容为学习歌曲《喜洋洋》。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幼儿感受和体验音乐旋律的优美,培养音乐节奏感和歌唱表现力。
二、教学目标1. 能熟练地唱出歌曲《喜洋洋》,并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2. 通过演唱和表演,培养幼儿的音乐表现力和合作精神;3. 让幼儿了解和喜爱中国民间音乐,培养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音高的掌握。
教学重点:歌曲的演唱和表演,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响设备、歌词卡片、节奏卡片。
学具:小羊玩偶、彩带、铃铛。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扮演牧羊人,带领幼儿模仿小羊在草原上玩耍,感受音乐的氛围。
引导幼儿关注小羊的动作和叫声,为学习歌曲做铺垫。
2. 歌曲学习(10分钟)教师播放歌曲,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旋律;分组教唱歌曲,注意指导幼儿掌握节奏和音高;通过歌词卡片,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选取歌曲中的典型节奏,进行讲解和示范;引导幼儿跟随教师一起拍打节奏,加强节奏感。
4. 随堂练习(5分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相互评价,提高歌唱水平。
5. 表演展示(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进行表演,用小羊玩偶、彩带、铃铛等道具增加趣味性;每组表演后,教师进行点评和鼓励。
教师进行教学反思,针对幼儿的表现调整教学方法。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喜洋洋》2. 歌词卡片:展示歌曲中的重点歌词和节奏;3. 节奏卡片:展示歌曲中的典型节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长演唱歌曲《喜洋洋》,并分享课堂所学。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歌曲学习、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掌握了歌曲《喜洋洋》的基本演唱技巧。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对节奏的掌握仍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在下节课中加强指导。
2024年幼儿园大班音乐喜洋洋教案7篇
![2024年幼儿园大班音乐喜洋洋教案7篇](https://img.taocdn.com/s3/m/67c7e036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a2.png)
2、尝试用身体的各部位表现音乐的多种节奏型(引导幼儿学习怎样演奏的声音好听)(约5分钟)(1)教师启发幼儿用不同的方式表现二拍子的多种节奏型
3、两组幼儿各拿响板和铃鼓运用两种不同的节奏型跟音乐分奏、合奏。
4、两组幼儿互换乐器再为乐曲进行伴奏。
四、活动延伸:教师为幼儿准备更多的乐曲让幼儿配伴奏。
活动反思:
音乐欣赏对于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有着独特的教育作用是幼儿园艺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但鉴于此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音乐欣赏成了幼儿园艺术教育中的一个难点,本次活动通过多媒体的直观、生动,视听结合的教学形式来突破难点。以多媒体视听结合的优势。来帮助幼儿感受、理解乐曲aba的结构形式。从而丰富幼儿的艺术情感,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1.了解角色之间的关系,明确挑箩筐、拿斧头等标志性动作。师:我们来看看农夫、斧头、狼,他们谁控制谁?
2.老师示范讲解游戏。
游戏玩法:
第一段:农夫出场
第二段:斧头出场
第三段:豺狼出场(间奏时段猜拳并进行奖惩)
四、乐意与老师或同伴合作,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1.单人游戏(领队追、输家跑、赢家不动、输家可跑到赢家背后躲)。
幼儿园民歌《太阳出喜洋洋》,感受其欢快喜庆的音乐特点;
2.尝试根据音乐的节奏自编游戏动作,能对输赢结果做出敏锐的反应;
3.有两两合作、协商决定游戏规则和游戏玩法的意识。
活动准备:
音乐、图片(农夫、斧头、狼)、箩筐实物一对
活动过程:
大班音乐喜洋洋教案
![大班音乐喜洋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cdf70e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a3.png)
大班音乐喜洋洋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喜洋洋》的旋律和歌词,感受歌曲的欢快氛围。
2.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学习歌曲《喜洋洋》。
2.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特点。
3.学习歌曲表演。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喜洋洋》的旋律和歌词,感受歌曲的欢快氛围。
2.教学难点:歌曲的节奏和旋律掌握。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播放《喜洋洋》歌曲,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教师提问:歌曲的名字叫什么?歌曲的节奏是怎样的?2.歌曲学习(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歌词,让学生熟悉歌曲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旋律和节奏的准确性。
(3)教师逐句教唱歌曲,重点指导学生掌握旋律和节奏。
(4)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歌曲表演(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歌曲表演,可以分组进行,也可以全体学生共同表演。
(2)教师为学生提供道具,如彩旗、鲜花等,增加表演的趣味性。
(3)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表演时的表情、动作和配合。
4.活动延伸(1)教师引导学生创编歌曲,如改编歌词、创编动作等。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歌曲接龙游戏,提高学生的音乐反应能力。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歌曲学习,让学生掌握了《喜洋洋》的旋律和歌词,感受了歌曲的欢快氛围。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
3.学生在歌曲表演环节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课堂氛围活跃。
4.不足之处:在歌曲学习环节,部分学生对旋律和节奏的掌握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个别辅导。
六、教学拓展1.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音乐比赛,展示学生的音乐才能。
2.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欣赏学生的音乐表演。
3.利用课后时间,组织学生观看音乐类节目,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七、教学评价1.学生对《喜洋洋》的掌握程度。
2.学生在歌曲表演中的表现。
3.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
大班音乐优质教案《喜洋洋》含反思
![大班音乐优质教案《喜洋洋》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13fe53c8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4b.png)
大班音乐优质教案《喜洋洋》含反思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用的教材为中国音乐教材《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中的第四章节——欣赏歌曲《喜洋洋》。
歌曲《喜洋洋》是一首具有浓厚民族风格的歌曲,歌曲节奏欢快,旋律简洁,易于学生学习和掌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喜洋洋》这首歌曲,了解和感受中国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2. 培养学生集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 激发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准确地把握歌曲的节奏和音高,能够独立演唱歌曲。
2.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中国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教学课件、乐谱。
2. 学具:学生音乐课本、练习册、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播放《喜洋洋》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
2. 歌曲讲解: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节奏、旋律等方面的知识。
3. 歌词学习: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词,注意纠正发音和音准问题。
4. 歌曲练习: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歌曲练习,重点讲解歌曲的节奏和音高。
5. 集体演唱:全班学生集体演唱歌曲,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6. 歌曲展示:学生分组进行歌曲展示,展示自己的演唱成果。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喜洋洋》节奏:强弱弱强旋律: 3 3 2 13 3 2 1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本节课学习的歌曲《喜洋洋》。
2. 请学生按照乐谱,独立演唱歌曲《喜洋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歌曲《喜洋洋》,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良好。
但在歌曲练习环节,部分学生对节奏和音高的把握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拓展延伸:下一节课,可以继续教授其他具有民族特色的歌曲,如《茉莉花》、《赛马》等,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中国民族音乐的魅力。
2024年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喜洋洋》
![2024年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喜洋洋》](https://img.taocdn.com/s3/m/b1afca18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56.png)
2024年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喜洋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材第四章《快乐的音乐游戏》,详细内容为学习歌曲《喜洋洋》及相关的音乐游戏。
歌曲《喜洋洋》是一首富有童趣、旋律欢快的歌曲,旨在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体验音乐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感知并理解歌曲《喜洋洋》的旋律和节奏,学会独立演唱。
2. 通过音乐游戏,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激发幼儿的音乐潜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会歌曲《喜洋洋》的演唱,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
难点:音乐游戏中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喜洋洋头饰、音乐卡片。
2. 学具:小鼓、沙锤、手铃、彩色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戴喜洋洋头饰,邀请幼儿一起扮演喜洋洋,载歌载舞,营造愉快的音乐氛围。
2. 歌曲学习(10分钟)a. 教师示范演唱《喜洋洋》,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b. 分组教学,指导幼儿学习歌曲,纠正发音和节奏。
c. 全班幼儿集体演唱,教师适时给予鼓励和表扬。
3. 音乐游戏(10分钟)a.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音乐卡片游戏,巩固歌曲节奏。
b. 创新环节:分组进行音乐创作,用小鼓、沙锤、手铃等打击乐器为《喜洋洋》编配伴奏。
4. 随堂练习(5分钟)a. 教师挑选几名幼儿进行歌曲演唱展示,其他幼儿跟随节奏打击乐器。
b.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b. 全班幼儿集体演唱《喜洋洋》,展示学习成果。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喜洋洋》2. 歌曲节奏:用符号表示歌曲的基本节奏,如× × × × |× × × × |3. 歌曲旋律:简谱表示歌曲旋律,如 1 2 3 4 5 | 5 4 3 2 1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为《喜洋洋》编创一个新的舞蹈动作,并演唱歌曲。
2. 答案:略。
大班音乐《喜洋洋》优质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音乐《喜洋洋》优质教案【含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bd6e97b4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e5.png)
大班音乐《喜洋洋》优质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选取音乐教材第四章《快乐小音符》中《喜洋洋》这首歌曲进行详细教学。
该曲是一首具有浓厚民族风格儿童歌曲,旋律欢快、节奏明快,充满喜悦气氛。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歌曲学唱、节奏练习、动作创编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喜洋洋》歌曲旋律和歌词。
2.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兴趣和爱好。
3. 提高学生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
4.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变化和动作创编。
2. 教学重点:歌曲旋律、歌词学习和节奏感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黑板、卡片。
2. 学具:口琴、手鼓、彩色笔、白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以一个欢快民族舞蹈开场,引导学生感受民族音乐快乐氛围。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民族音乐解和喜爱。
2. 歌曲学唱(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跟唱《喜洋洋》,注意指导发音和节奏。
学生分组学唱,互相纠正和鼓励。
3. 节奏练习(10分钟)教师演示歌曲中节奏变化,引导学生用手鼓击打节奏。
学生自主创编节奏,与同学合作完成一段节奏表演。
4. 动作创编(10分钟)教师示范简单舞蹈动作,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创编自己舞蹈动作。
学生分组展示,互相学习和交流。
5.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选取一首类似风格民族歌曲,讲解歌曲中节奏和旋律特点。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学生分组进行歌曲表演,展示自己学习成果。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称:《喜洋洋》2. 歌曲旋律:简谱和五线谱对照3. 歌词:按段落列出4. 节奏练习:卡片展示不同节奏图案5. 动作创编:简单舞蹈动作图解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深入学习《喜洋洋》歌曲旋律和歌词,进行家庭演唱练习。
创编一段关于《喜洋洋》舞蹈动作,并记录下来。
答案:1. 家庭演唱练习:要求家长参与,录制演唱视频。
2. 创编舞蹈动作:文字描述或图画展示。
大班音乐教案《喜洋洋》
![大班音乐教案《喜洋洋》](https://img.taocdn.com/s3/m/0a3f6986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ca.png)
大班音乐教案《喜洋洋》第一章:教学目标1.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喜洋洋》这首歌曲的主题和内容,了解歌曲中的角色和情节。
1.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音准、节奏和音乐表达能力,使其能够跟着歌曲节奏唱歌,并能够用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1.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通过歌曲学习,培养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歌曲简介:《喜洋洋》是一首具有中国特色的儿童歌曲,歌曲节奏欢快,旋律简单,容易学会。
歌曲讲述了两只小羊在草原上快乐生活的故事,寓意着幸福和快乐。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学会歌曲,能够跟着节奏演唱。
难点:帮助幼儿掌握歌曲中的音准和节奏,以及用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具准备:音频播放设备、乐谱、三角铁、铃鼓等打击乐器。
3.2 环境准备:宽敞的教室,以便幼儿进行动作表演。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教师播放《喜洋洋》歌曲,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欢快氛围,引发幼儿学习兴趣。
4.2 学习歌曲: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歌曲,从歌词到旋律,逐句教唱,重点帮助幼儿掌握音准和节奏。
4.3 动作表演:教师教授歌曲中的动作,让幼儿跟着歌曲节奏进行动作表演,增强歌曲的趣味性。
4.4 实践演唱:让幼儿分组进行歌曲演唱,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表现: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积极参与程度以及歌曲演唱和动作表演的准确性。
5.2 课后反馈:收集家长和幼儿对课堂教学的反馈意见,以便对后续教学进行改进。
第六章:教学延伸6.1 家园共育:教师将《喜洋洋》的歌曲教给家长,鼓励家长在家与孩子一起唱歌,增进亲子关系。
6.2 音乐活动:组织幼儿进行《喜洋洋》主题的音乐游戏,如捉迷藏、接龙等,提高幼儿的音乐兴趣。
第七章:教学反思7.1 课程总结:教师在课程结束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和总结,反思教学方法的适用性和效果。
7.2 幼儿反馈:收集幼儿对课程的反馈,了解幼儿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大班音乐活动《喜洋洋》优质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音乐活动《喜洋洋》优质教案【含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0dec8421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1f.png)
大班音乐活动《喜洋洋》优质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音乐活动教材第四章《欢乐歌》,详细内容为学习《喜洋洋》这首歌曲。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幼儿感受和体验音乐中快乐氛围,培养他们音乐节奏感和集体合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熟悉并喜爱《喜洋洋》这首歌曲,能独立演唱。
2. 培养幼儿音乐节奏感和集体合作能力。
3. 培养幼儿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歌曲中部分节奏较为复杂,幼儿掌握有一定难度。
重点:让幼儿学会独立演唱《喜洋洋》,并培养他们音乐节奏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响、歌词卡片、节奏卡片、喜洋洋头饰等。
学具:小鼓、沙锤、手铃等打击乐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幼儿参与“草原喜洋洋”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音乐带来快乐。
2. 歌曲学习(10分钟)a. 播放《喜洋洋》歌曲,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旋律和节奏。
b. 分组讨论歌曲歌词、节奏和旋律特点。
c. 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歌曲,注意指导节奏和音准。
3. 例题讲解(5分钟)a. 教师示范演唱歌曲,让幼儿观察教师口型和手指动作。
b. 教师针对歌曲中难点进行讲解和示范。
4. 随堂练习(10分钟)a. 幼儿分组练习演唱《喜洋洋》。
b.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5. 打击乐器练习(10分钟)a. 教师示范如何用打击乐器演奏《喜洋洋》。
b. 幼儿分组练习,尝试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6. 集体表演(10分钟)a.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集体表演,让幼儿展示自己学习成果。
b. 邀请其他班级教师和幼儿观看表演。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喜洋洋》2. 歌词卡片:喜洋洋,喜洋洋,草原上,阳光照。
3. 节奏卡片:X X |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长演唱《喜洋洋》,并尝试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教学,我发现部分幼儿在节奏掌握上还存在一定问题,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加强指导。
幼儿园大班音乐《喜洋洋》教案模板范文5
![幼儿园大班音乐《喜洋洋》教案模板范文5](https://img.taocdn.com/s3/m/7b3b166b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dd.png)
幼儿园大班音乐《喜洋洋》教案模板范文5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材第四章《快乐的音乐会》,详细内容为学习歌曲《喜洋洋》。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幼儿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熟练演唱歌曲《喜洋洋》,并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
2. 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力。
3.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增强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旋律跳跃。
2. 教学重点: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以及歌词的演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歌词卡片、节奏棒、小羊玩偶。
2. 学具:幼儿用书、画笔、彩色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扮演小羊,与幼儿互动,引导幼儿模仿小羊的动作和叫声。
(2)教师邀请幼儿一起扮演小羊,进行集体舞蹈,感受音乐的快乐。
2. 歌曲学习(10分钟)(1)教师播放歌曲,让幼儿跟随音乐一起做小羊动作。
(2)教师逐句教唱歌曲,让幼儿模仿并掌握歌词和旋律。
(3)针对歌曲难点,如节奏变化和旋律跳跃,教师进行详细讲解和示范。
3. 例题讲解(5分钟)(1)教师选取歌曲中具有代表性的节奏和旋律,进行讲解和示范。
(2)教师邀请幼儿上台演示,其他幼儿跟随学习。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分组,每组用节奏棒敲击歌曲中的节奏。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鼓励幼儿大胆表现。
5. 歌曲展示(10分钟)(1)每组轮流演唱歌曲,其他幼儿为他们加油鼓劲。
(2)教师评价每组的表现,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喜洋洋》2. 歌词卡片:展示歌曲中的关键歌词和节奏。
3. 小羊玩偶:标注节奏变化和旋律跳跃的部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人演唱歌曲《喜洋洋》,并分享学习心得。
答案示例:今天我学会了演唱《喜洋洋》,这首歌让我感受到了小羊的活泼可爱,我非常喜欢这首歌!2. 延伸作业:用彩色纸制作小羊头饰,下节课带来分享。
幼儿园大班音乐《喜洋洋》精品教案模板范文5
![幼儿园大班音乐《喜洋洋》精品教案模板范文5](https://img.taocdn.com/s3/m/545d8014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b2.png)
幼儿园大班音乐《喜洋洋》精品教案模板范文5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材第四章《快乐音乐会》,具体内容为《喜洋洋》这首歌曲学习。
该歌曲是一首富有民族特色儿童歌曲,歌词描绘羊儿在草原上欢快地奔跑情景,旋律欢快、节奏明快,能够培养幼儿音乐节奏感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学会演唱《喜洋洋》这首歌曲,掌握歌曲节奏和旋律。
2. 培养幼儿音乐表现力和合作精神。
3. 增强幼儿对我国民族音乐解和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变化和旋律跳跃。
2.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喜洋洋》,并能用动作表现歌曲情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歌词卡片、羊儿头饰。
2. 学具:小羊玩偶、彩色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幼儿扮演小羊,在草原上玩耍,引导幼儿观察羊儿动作,模仿羊儿走路、吃草等情景。
2. 歌曲学习(10分钟)(1)教师带领幼儿学唱《喜洋洋》,注意指导幼儿掌握歌曲节奏和旋律。
(2)分组练习,互相纠正,确保每位幼儿都能正确演唱歌曲。
3. 例题讲解(5分钟)(1)出示歌词卡片,引导幼儿跟读歌词,理解歌词内容。
(2)讲解歌曲中节奏变化和旋律跳跃,帮助幼儿掌握难点。
4. 随堂练习(5分钟)(1)组织幼儿用小羊玩偶进行节奏练习,巩固歌曲节奏感。
(2)幼儿自由发挥,用动作表现歌曲情景。
5. 歌曲表演(5分钟)(1)分组进行歌曲表演,鼓励幼儿大胆展示自己。
(2)评选最佳表演奖,给予表扬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喜洋洋》2. 歌词卡片:展示歌曲中关键词汇和节奏变化。
3. 羊儿头饰:用于角色扮演,增强课堂趣味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跟家长一起演唱《喜洋洋》,并用动作表现歌曲情景。
2. 答案:根据幼儿演唱和动作表现,家长给予评价和鼓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情景引入、歌曲学习、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让幼儿掌握《喜洋洋》这首歌曲。
《喜洋洋》大班音乐教案
![《喜洋洋》大班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44eb58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87.png)
《喜洋洋》大班音乐教案《喜洋洋》大班音乐教案《喜洋洋》大班音乐教案1 活动目的:1、学习演奏《喜洋洋》乐曲,进一步熟悉ABA的构造,感受乐曲喜气洋洋的情绪。
2、在掌握身体动作的根底上,随着音乐教学进展打击乐器。
3、能跟着指挥演奏乐器,享受集体演奏的快乐。
活动准备:1、音乐磁带、录音机。
2、幼儿坐成马蹄形。
3、打击乐器:小铃、沙球、圆舞板。
4、将乐器放置幼儿椅子下。
活动过程:1、复习歌曲《杀鸡宰鸭》。
老师带着幼儿随音乐表演唱《杀鸡宰鸭》。
2、分段学习表演身体动作。
老师:快过年了,人们杀鸡宰鸭、又唱又跳,到处呈现一派喜洋洋的景象。
让我们跟着老师唱谱的节奏,拍拍手、拍拍肩、拍拍头吧!老师唱A段乐曲,引导幼儿跟节奏一拍一拍地做动作。
老师唱B段乐曲,幼儿拍手抖手腕。
3、完好练习身体动作。
老师带着幼儿随琴声,完好做身体动作。
幼儿独立的听音乐做身体动作。
幼儿分声部练习身体动作。
组织幼儿讨论分组动作的方案,每组做一个动作。
老师指挥幼儿有节奏地每组做相应的身体动作。
4、学习配器方法。
老师出示几种乐器,问幼儿:这是什么?可以怎样演奏?引导幼儿练习正确的打击乐器的动作。
5、幼儿空手练习分声部打击乐。
老师用演奏打击乐器的动作,引导幼儿看指挥、分声部徒手练习打节奏。
6、幼儿看指挥进展打击乐器演奏。
老师引导幼儿用击拍指挥动作打击节奏。
老师改变指挥方案,引导幼儿看预令的提示,迅速正确地作出反响,并有节奏地打击乐器。
《喜洋洋》大班音乐教案2 冷假回来,和孩子们一起进展了一次打击乐的练习。
热热烈闹的一节课下来,有闪光点,固然也有需要改良的地方。
一、老师的情绪是影响孩子们进展打击乐练习的关键。
本次活动我选取的是《喜洋洋》这首传统的乐曲。
这首曲子本身是热烈的、欢快的。
孩子们第一遍听这首曲子的时候,就忍不住想站起来舞蹈。
刚开场我一味的寻求课堂纪律,没有放开,所以固然也是带着孩子们在拍节奏,但是总觉的少了点儿甚么。
到了第二遍,我也随着孩子们舞动起来,这个时候再拍节奏,就有了那种热烈的气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音乐《喜洋洋》教学设计Teaching design of big class music "happy oce an"
大班音乐《喜洋洋》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幼儿园是针对幼儿集中进行保育和教育的学前教育机构,幼儿不仅可以学到知识,从小接触集体生活,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度过童年时光。
幼儿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基础的基础,是对儿童进行预备教育,包括性格完整健康、行为习惯良好、初步的自然与社会常识。
本教案是根据幼儿园大班儿童的学习特点、发展特点来设计并编辑成教学活动的内容。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活动目标:
1、在欣赏理解乐曲的结构aba的形式,感受乐曲ab的不同。
2、理解乐曲并能用动作表现出来,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图谱、cd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听音乐进入活动室。
师生问好,引入课题。
二、组织教学: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曲子,下面就请小朋友来欣赏一遍。
提问:仔细听这首曲子叫什么名字?(播放第一遍乐曲。
)幼儿:喜洋洋。
2、请幼儿欣赏第二遍音乐。
提问:
(1)小朋友听完这首曲子,你有什么感觉呢?听完这首曲子,我想跳舞、想唱歌、敲鼓等。
(2)你知道这首有几段吗?这首曲子有三段。
(3)你们听出这首曲子哪里是一样的吗?第一段和第三段
是一样的。
(4)这两段曲子听起来有什么感觉?欢快的、快快的。
(5)第二段曲子听起来有什么感觉?抒情的、慢慢的。
小结:这首曲子有三段,第一段和第三段是一样的。
听起来比较欢快,第二段曲子听起来比较抒情。
3、教师出示图谱,请幼儿欣赏第三遍音乐。
老师还给这首曲子画了一幅画呢?想看吗?下面就请小朋友来欣赏吧!(出示图谱)提问:
(1)看一看图上画的都有什么?鞭炮、小花、曲线、小河。
下面我们来看着图谱欣赏第四遍音乐。
(教师手拿小棒,指图谱欣赏音乐)
三、请幼儿给这首曲子创编动作。
1、幼儿创编动作。
教师挑出做的好的动作请幼儿学一学。
2、组织幼儿听音乐来表演。
四、小结:今天我们欣赏的这首曲子叫《喜洋洋》,他有三段,第一段和第三段是一样的比较欢快,第二段比较抒情。
在这首曲子里我们听到了过年的气氛,下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包饺子吧!听音乐离开活动室。
活动反思:这节课我上的不成功,主要是内容太多,我应该把这节课分成两节课来上,图谱也不合适,应该改进。
这节课我应改为韵律活动,那样这节课的活动效果就不一样了。
通过这次讲课各位老师给我提的建议,下次上课一定注意,争取上一节好的优质课。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