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租理论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级经济学-9寻租理论

中级经济学-9寻租理论

第九章寻租理论“寻租”,作为一个经济学概念,产生至今不过10多年时间。

然而其理论影响力却遍及经济学各个分支,并拓展到社会学、政治学、行政管理学等其他社会科学学科,亦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寻租理论提出:将经济学研究范畴从资源在生产领域的配置,扩展到资源再生产和非生产领域的配置问题,将经济学理论更加有理有据地对政策制定和对现实经济生活进行诠释。

第一节 寻租理论的基本思路“一样米养百样人”,各种各样的经济行为,和人性的不同息息相关。

从社会效益角度看,人类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行为大致分为两大类:1)生产性的用于增进社会福利的活动,如人们从事的生产活动、研究与开发活动以及在正常市场条件下的公平交易买卖等;2)非生产性活动,有损于社会福利的活动,他们非但不能增进社会财富,反而白白地消耗了社会经济资源。

对于现代社会而言,更为常见且影响更广的非生产性经济活动,是那种涉及到权钱交易的活动,即个人或利益集团为牟取自身经济利益而对政府决策或政府官员施展影响的活动。

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个人或社会利益集团对政府施加影响的活动不管体现在官吏的贪污腐化上,也体现在街头抗争、暴力冲突等使社会动荡不安的纷争中。

而在西方国家,院外利益集团的游说活动、各社会势力在竞选活动中的明争暗斗,也年复一年地耗费纳税人的金钱。

近20年来,经济学家越来越多地关注到上述种种非生产性的追求经济利益活动。

他们提出“寻租活动”(rent seeking activities)的概念来描述那种维护既得的经济利益或是对既得利益进行再分配的非生产性活动,最终形成了研究这些活动的理论——寻租理论。

“租”,或称为“经济租”,在经济学里的原意是指一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获得的收入中,超过这种要素的机会成本的剩余。

在社会经济处于总体均衡状态时,每种生产要素在各自产业部门中的使用和配置都达到使其机会成本和要素收入相等。

如果某个产业中要素收入高于其他产业的要素收入,这个产业中就存在着该要素的经济租。

10第十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PPT课件

10第十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PPT课件

2020/11/12
12
第十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第二节 外部影响
一、外部影响及其分类
3.生产的外部经济 当一个生产者采取的经济行动对他人产生了有利
的影响,而自己却不能从中得到报酬时,便产生了生 产的外部经济。
2020/11/12
13
第十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第二节 外部影响
一、外部影响及其分类
第十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第一节 垄断
一、垄断与低效率
1.垄断厂商长期均衡时的利润最大化没有达到帕累托 最优状态
垄断厂商长期均衡时的垄断价格高于边际成本, 这表明消费者愿意为增加额外一单位产量所支付的数 量超过了生产该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成本。因此,存在 有帕累托改进的余地。
2020/11/12
1
2020/11/12
3
第十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第一节 垄断
二、寻租理论
1.寻租的概念 为获得和维持垄断地位从而得到垄断利润(亦即
垄断租金)的活动。
2020/11/12
4
第十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第一节 垄断
二、寻租理论
2.寻租带来的损失 第一,超过“纯损”
就单个寻租者而言,他愿意花费在寻租活动上的 代价不会超过垄断地位可能给他带来的好处。因此, 单个寻租者的寻租代价要小于或者等于垄断利润或垄 断租金。在很多情况下,由于争夺垄断地位的竞争非 常激烈,寻租代价常常要接近甚至等于全部的垄断利 润。这意味着寻租损失也往往大于传统垄断理论中的 “纯损”三角形。
2020/11/12
5
第十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第一节 垄断
二、寻租理论
2.寻租带来的损失 第二,更多的损失
在寻租市场上,寻租者往往不只一个,整个寻租 活动的全部经济损失等于所有单个寻租者寻租活动的 代价的总和。而且,这个总和还将随着寻租市场竞争 程度的不断加强而不断增大。显而易见,整个寻租活 动的经济损失要远远超过传统垄断理论中的“纯损” 三角形。

成本与收益—寻租(经济学理论课件)

成本与收益—寻租(经济学理论课件)
只要能够带来收入的就叫资产,而对资产的付费就叫租。
成本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
理论上我的选择: 1、在现在的学校做老师 2、去其他学校做老师 3、到公司、企业去工作
经济学就把这部分白赚的时间(收入)叫做租。 我为现在学校提供的教学服务,就是不以收费的变化而变化的资产。
猫王(Elvis Presley)
贼对社会造成什么害处?
寻租概念的特定含义
★区分两种不同的行为; ★这两种活动,表面上看都是在努力工作、积极进取,但他 们实际上对社会财富有不同的意义; ★前者对社会财富有正的贡献,后者是在消耗社会的财富; ★“寻租” 专门用来指那些向政府争取优惠政策,让自己得 到好处,而社会总资源会发生耗散的行为。
张0元
×
100元

社会成本
寻租概念的起源
1、图洛克把“垄断利润”&“乞丐收入”两件事情联系起来了。 2、乞丐拿到的收入并不是白得的,他们在争抢施舍的过程中,浪费 了真实的资源。 3、寻租概念的诞生:1967年,图洛克发表文章《关于税、垄断和偷 窃的福利成本》。
第30讲
寻租
现象:
每个国家里的人民都非常忙,有些 国家,人们忙了很富裕,但有些国家,人 们忙了以后还是非常穷
寻租
路边乞丐得到别人的施舍,他拿到的施舍是 白拿的吗?
寻租
乞丐和乞丐之间有竞争 经济学家戈登·图洛克发明“寻租”概念的起 点。
政府规制下的资源内耗
1、有些企业得到政府特别庇护,具有垄断经营权,照理说应该赚很 多钱,但实际并没有; 2、不能只看企业本身赚了多少钱; 3、还应看到社会损失:这些企业在获得政府支持、优惠政策的过程 中,本身就消耗了大量的资源。
租是旱涝保收的收入、是白赚的收入。 现实生活中,随着时间和竞争条件的变化,真正旱涝保收的情况并不存在。 实际上,旱涝保收这个概念是相对的。

政治学基础理论系列之公共管理理论2寻租理论

政治学基础理论系列之公共管理理论2寻租理论

寻租理论一理论渊源从现代经济学的角度最先提出寻租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公共选择学派的开创者戈登·塔洛克,而触发塔洛克提出寻租思想的导火索是莱本斯坦关于《配置效率与X-效率》的论文。

在这篇经典论文中,莱本斯坦批评指出,哈伯格三角形之所以低估了垄断和关税的福利成本,原因在于它只考虑了垄断和关税扭曲价格后所造成的配置效率上的损失,忽视了受垄断和关税保护的企业会出现,X-非效率;而“在许多时候,由提高配置效率增加的收益相当低,而由提高X-效率增加的收益却非常大”。

莱本斯坦的论文使塔洛克感到非常震惊。

因为,无论是哈伯格还是莱本斯坦,他们的论文都暗藏着这样一个假定,即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对垄断和关税能够带来的好处(即垄断利润或租金)将无动于衷,垄断和关税是政府免费地、主动地给企业的一种赠予。

这个假定不仅与经济学的标准假定经济人相矛盾,也与现实相矛盾。

首先,企业作为利润最大化的追求者,面对垄断和关税能带来的垄断租金不会无动于衷;其次,垄断和关税是一种稀缺资源,这决定了企业竞争垄断和关税的活动将花费稀缺资源,这些资源的机会成本也构成了垄断和关税的成本。

因此,当塔洛克把经济人假定引入垄断和关税分析后,看到一种完全不同于哈伯格或莱本斯坦的成本,那就是只要存在垄断和关税的可能性,就会激发企业花费稀缺资源来竞争垄断和关税,它们构成了垄断和关税的另一种成本。

为了进一步说明这种成本的性质,塔洛克还分析了偷窃活动的成本。

他认为,偷窃没有扭曲价格,就不存在配置效率或X-非效率上的损失,但这不等于说偷窃没有社会成本。

只要存在偷窃的潜在机会,就有人从事偷窃和防范偷窃,这些活动支出的稀缺资源构成了偷窃的福利成本1。

1967塔洛克发的一篇论文《关税、垄断和偷窃的福利成本》,在文中他指出税收、垄断、关税造成的社会福利损失大大超过了通常的估算,其理由是人们会竞相寻租,进行各种疏通活动以争取收入,并且提出了在寻租竞争中人们的寻租费用会一直上升到与寻租预期收益值相等的著名命题。

公共经济学之寻租设租行为(PPT 59页)

公共经济学之寻租设租行为(PPT 59页)
governs least.
腐败的思想根源是反映剥削阶级 本性的利己主义思想,腐败的物质根 源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 剥削制度,总之,不是来自行政权力 对经济活动的干预。
如果用寻租理论来解释我国的腐 败现象,就会掩盖“剥削制度是腐败 的根源”。
(《求是》1996年第6期)
分粥制度的故事
③式的右边[B(1/P-1)]表示
设租的私人收益。
当P既定时,B越高,则设租的动 机越强。
当B既定时,P越高,则设租越是 受到抑制。
【专栏】
耶鲁大学政治学和法学教授,蜚声 国际的腐败问题专家Susan.RoseAckerman认为:
“在所有的腐败交易中,官员实际 被抓获的可能性低于三分之一。”
寻利行为:
资本投入、技术发明、公平交易等, 能增加社会财富。
寻租行为:
游说、奉承、行贿等,会浪费社会 资源。
【专栏】
原先A、B、C三个企业都生产普通 电话机,均获得平均利润。
现A厂研发并生产新型话机,获得 超额利润。这是寻利。
B厂去贿赂电信局张局长,成为定 点厂家,获得经济租。这是寻租。
你是否认同这个观点?
Joseph.Nye(1967):
腐败:因考虑个人的金钱或地位而 偏离作为公共角色所具有的正式职责的 行为。
A.Shleifer&R.Vishny(1993):
腐败:政府官员为了个人利益而出 售政府生产的物品,如执照、通行证、 签证等。
【ZBM提问】
有人说,腐败意味着一种组织的机 体出现了功能性病变。你是否赞同这个 观点?
由公职收益的净损失和其他损失组成。
这里有三种情形:
当E0和M既定时,E1越大,则设租
的动机越强;反之则反是。

寻租理论ppt课件

寻租理论ppt课件
7
政府寻租的分类Ⅱ
无意创租 被动创租 主动创租
8
政府的寻租方式
特许权 关税与进口配额 政府订货
9
三、寻租的根源
寻租行为产生于政府对市场的过度干预
当政府行为只局限于保护个人权利、人身与财产安全 以及确保自愿签订的私人合同的实施,市场机制这只 看不见的手就能保证市场中所出现的任何租金都随着 各类竞争性
一个社会是把资源用于生产性活动(寻利), 还是用于非生产性活动(寻租)主要取决于其 制度。
制度决定了一个社会将花费多少资源用于寻租 活动;
29
制度公正与效率的评判标准 办一个企业的相对成本,官僚审核制度; 有效的产权制度和和合同制度; 制度要保证做大蛋糕比瓜分蛋糕更有利; 制度必须保证获胜的企业和企业家有持续不断的创
从83名厅级以上官员落马情况看,他们的权力 寻租多出现在行政审批、人事安排、政策奖励、 国有资产拍卖等环节。
38
问题 为什么李克强总理将经济体制改革的着力点放
到“简政放权”上? 如何理解行政权力、寻租与腐败之间的关系?
39
2014.3.5,李克强说,今年将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进一 步简政放权,这是政府的自我革命。今年要再取消和下放行 政审批事项200项以上。
36
“一把手腐败是最大难题 :十八大以来83
名厅级以上官员的腐败样本调查”
如果将统计范围扩大至厅级官员,十八大后落 马官员的数字颇为惊人。最高检称,2013年1 至8月份,仅进入司法程序的厅官就达129人;
行使权利的成本太高时,权利就将进入公共领域;
➢例如,草场的网围栏成本,使得有的草场成为公共
草场
27
当产权不清晰,交易成本太高,寻租活动就有存在的
土壤;

寻租ppt课件共30页

寻租ppt课件共30页
社会学和文化的研究领域,在外贸体制变 革的研究中,寻租理论里也占有一席之地。
寻租理论的概念、产生与发展:概念
• 寻租是指那些利用资源并通过政治过程获
取特权从而构成对他人利益的损害大于租 金获得者利益的行为。
• 代表人物:塔洛克,克鲁格
– 克鲁格,1974,《寻租社会的政治经济学》 – 塔洛克,1966,《关税、垄断和偷窃的福利成
资料进行整理统计估算,第一次估算出美国制造 业因垄断带来的社会成本。
• 美国制造业20世纪20年代因垄断导致的社会成本
为5900万美元,不及这一时期美国国民收入的千 分之一。
• 如果接受哈伯格的结论,“经济学家们与其限制
竞争,还不如去消灭白蚁对社会的贡献大”。
寻租理论的概念、产生与发展:产生 ——塔洛克的研究
择学派分支”(D·柯兰德尔,1988)。寻租理论从一开始便 沿着塔洛克(1967)和克鲁格(1974)分别开创的两个研究纲 领:公共选择纲领和国际贸易纲领在发展,对于后者,贾 格迪什·巴格瓦蒂’(1994)又把它称为“直接的非生产性 寻利”,简称DUP。
寻租理论的概念、产生与发展:发展

这两个研究纲领的相同之处是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人们花费 稀缺资源对既得经济利益的追求活动上;根本分歧是对政
• 哈伯格(A. Harberger)对垄断成本的研究:
– 1954年,利用马歇尔的消费者剩余衡量了垄断 的社会成本。
寻租理论的概念、产生与发展:产生 ——哈伯格对垄断成本的研究
• Harberger Triangle:
寻租理论的概念、产生与发展:产生
——哈伯格对垄断成本的研究
• 对73个美国制造行业1924——1928年的资本收益
本》(1967.7《西部经济杂志》)

高级经济学 第六章 寻租理论

高级经济学 第六章 寻租理论

第六章寻租理论●第一节寻租与寻租理论●一、寻租概念:●1、人类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分类:●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人们追求经济利益的行为多种多样,但从社会效益的角度看,大致可以分为两类:●(1)生产性的增进社会福利的活动。

如人们从事生产活动、研究与开发活动,公平交易活动等。

●(2)非生产性的,有损于社会福利的活动,如偷盗活动等。

这类活动不但不能增进社会财富,反而白白地消耗了社会资源。

●如以权钱交易为目的的贿赂活动,其直接后果便是社会财富在个人之间的转移,绝不会使财富有任何的增加。

而且作为贿赂活动本身,不仅耗费了行贿者的时间和精力,对行贿对象来说,为了寻求受贿,或是为了抵制、防范行贿,也得耗费许多的社会经济资源。

●20多年来,经济学家们对上述现象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他们提出了“寻租”的概念,来描述那种借助于政府的力量,来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非生产性活动,并形成了一门研究这些活动的经济学理论——寻租理论。

寻租理论的思想最早萌芽于1967年塔洛克的一篇论文,但作为一个理论概念,是1974年克鲁格在研究国际贸易保护政策时提出的。

在此以后的时间里,寻租理论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其影响力已经遍及经济学的各个分支,还为社会学、政治学、行政管理学等其他社会学科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这是因为寻租理论对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独特的创新。

●2、租的概念:寻租概念中的租是经济租,指一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所获得的收入中,超过这种要素的机会成本的剩余。

●在经济处于总体均衡状态时,每种生产要素在各个产业部门中使用和配置都达到了使其机会成本与要素收入相等。

如果在某个产业部门中要素收入高于其他产业的要素收入,这个产业中就存在着该要素的经济租,在自由竞争条件下,租的存在必然吸引该要素由其他产业流入有租存在的产业,这会增加该产业产品的供给,压低产品价格。

最终使租减少为零。

●3、在正常情况下,企业可以获得经济租金的来源如下:●(1)李嘉图租金:李嘉图认为经济租金来自资源的稀缺性。

第四章 公共选择 《政府经济学》PPT课件

第四章  公共选择  《政府经济学》PPT课件

4.2投票规则
4.2.2 寻租理论
寻租行为有如下三种形式:
形式一
形式二
形式三
通过游说或贿赂 等手段直接获取
租金。
过各种手段改变 政策环境来间接
获取租金
表面上开展生产 性的投资活动, 但真正目的在于 达到政府所确定 的某种标准,并 据此获得政府的
补贴性租金
4.2投票规则
4.2.2 寻租理论
租金来源
简单多数规则 要求一项议案的赞同人数 只要超过投票人的半数以 上即可通过。
比例多数规则 在赞同者超过半数的基础 上还要达到一个特定更高的 比例,比如2/3、3/5或4/5。
4.1 投票规则
4.1.2 多数票规则
特点
不同意的少数派的利益往往被忽略甚 至被损害; 其决策结果具有强制性,它允许多数 人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少数人,从而使 他们成为“倒霉的少数” 容易造成投票悖论; 难以避免集体决策中参与者之间的策 略行为。
4.2投票规则
4.2.1 利益集团
利益集团的成因
传统观点 奥尔森的集体行动逻辑
政治企业家理论
4.2投票规则
4.2.1 利益集团
公共选择中的利益集团
奥尔森对利益集团在公共选择中发挥的作用的评价基 本是负面的。他认为利益集团在获得来自政府支出增加 的效益的同时,必然要以损害其他人的境况为前提。 斯宾格勒模型对利益集团的评价更为糟糕,他提出的 “俘虏理论”认为:在政府和利益集团之间存在着合作 关系,产业的管制机关往往会被管制对象所俘虏并受其 控制。 多元论者乐观地认为:虽然同一个政策提案会给不同 的集团或个体带来不同的利益影响,但是数量众多的压 力集团相互作用将会形成一种代表全社会利益的均衡。
第四章 公共选择

寻租理论实用PPT学习教案

寻租理论实用PPT学习教案
于寻租可能得到的租金。
1. 租金值是可以被预期到的,且不可改变,不可转让; 2. 租金是一期的;3. 寻租者是风险中性的; 4. 他们处于对称的状态;5. 可以自由进入寻租者行列。
布朗宁:考虑潜第10页在/共2消6页 费者也可能寻 求价格管制
寻租与腐败
腐败是指党和国家机关公职人员,为实现个人目的,故意未能 充分履行职权,甚至滥用职权,侵害党和国家及他人利益的行 为。
83年期间美国国产汽车的价格每辆上涨了400美元,日本生产的汽车在
美国市场上的价格每辆上涨了1000美元左右。1984年,美国汽车制
造商的利润由于这一协议而增加了89亿美元。
这89亿美元的利润,不是经由技术创新和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以及降
低生产成本或提升产品品质而获得的正常生产利润,而是企业或相关当事人
寻租者利用的是货币或实物,设租者利用 的是既已掌握或故意没定的权力。
第13页/共26页
(一)设租的概念
寻租活动是政府干预的产物, 没有政府干预就没有寻租活动。 所以设租与寻租是紧密联系的, 没有设租行为,也就不可能有 寻租活动。
所谓设租是指在政府干预经济 的过程中,拥有权力的个体通 过造成一种环第14境页/共2,6页 从而获取非 生产性经济利益的活动。
府肥缺的寻租;三是对政府活动所获得的公共收入的寻租。
第7页/共26页
三、寻租的方式
通过游说、贿赂、拉关系、走后门等手段 直接获得租金。
通过各种政治手段改变政策环境,已达到 寻租目的。
进行表面上似乎为生产的投资,但其目的 不是不是从这些生产性投资中直接获得利 润,而是要争取达到政府所制定的某些标 准,从而获得某种优惠或补贴。
第4页/共26页
塔洛克:“寻租”是“那种利用资源通过政治过程获得 特权从而构成对于他人利益的损害大于租金获得者收益 的行为。”把寻租视为凭借政府准许的特权取得垄断地 位并获得垄断租的一种努力。塔洛克认为,寻租虽然使 某些个人获益,但却给全社会带来了损失,造成资源浪 费。

新制度经济学课件 (11)

新制度经济学课件 (11)

¨ 产权是—种竞争约束规则,给定一组产权约束规则,
¨ 新产权理论的意义在于,它可以解释诺思提出的一个
问题,即为什么历史上人类社会选择的产权大多数是 低效的。 ¨ 人类选择产权形式不仅要受产权变化的成本—收益的 制约,还要受利益集团及国家的制约。 ¨ 对所有群体(集团)有利的产权形式或制度并不存在, 这也是多元产权形式存在的原因(马克思把这解释为 生产力水平的差异)之一。对后来的诺思而言(诺思 也可以看作是新产权的代表人物),产权的“有效体 系”是“使社会产出最大化”或降低交易成本、“促 进经济增长”的体系。 ¨ 经济增长的乏力被归咎于“无效的产权”,而无效产 权又来自控制国家机构的人的寻租企图和计量及交易 成本问题的存在
¨ 集体行动、寻租与产权 ¨ 在有秩序的市场结构中,人们力图把根据自己
的能力或机会得到的报酬极大化的行为,能够 有利于社会,这里我们可以把那种行为叫做 “寻求利润”。但是,在另外一套机构和制度 下,完全相同的行为可能不会产生对社会有益 的后果。 ¨ 个人竭力使根据机会得到报酬极大化所产生的 非故意造成的结果可能是“坏的”,而不是 “好的”。 ¨ “寻求租金”一词是要描述这样一种制度背景 中的行为,在那里,个人竭力使价值极大化造 成社会浪费而不是社会剩余
¨ 国家的利益集团或寻租理论是一种广泛用于解
释经济史中产权结构变化的方法。该方法集中 考察产权变化的再分配效应。一个群体为使产 权发生有利于其成员的特殊变化,可能会投资 于游说,投资于政治捐款。 ¨ 尽管这种产权安排给国民收入总水平带来负面 影响,情况仍然有可能发生。 ¨ 因此,要理解“观察到的产权模式”,必须分 析“经济和制度变迁的成功者与失败者,以及 他们在具体政治环境中的相互作用”。
¨ 为什么在产权分析中引入寻租分析与国

新制度经济学 寻租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 寻租理论
第六章 寻租理论:产权理论的一个扩展
第一节 寻租概念
第二节 寻租理论与产权理论的关系 第三节 寻利、寻租与制度
制度与寻租是一种互动关系。制度规则决定一 个社会是寻利还是寻租。
第一节 寻租概念
一、寻租的含义 寻租可以说是为谋求财富转移而对稀缺资源的 耗费。换句话说,是利益集团利用政治过程获得超 过他们聚会成本的经济报酬。在完全竞争市场,没 有任何生产要素能获得超额报酬,即使存在超额报 酬,也会被土地、劳动和资本等进入竞争所消除。 因此,寻租就是在非市场领域,通过政治活动获得 比通过生产活动更多的报酬。


• •
第三节 寻利、寻租与制度
• • • • 一、制度与选择 一个社会是把资源用于生产性活动(寻利) 还是用于非生产性活动(寻租)主要取决于其制 度。 我们看一个制度是不是公正,是不是有效率, 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去看: (1)办一个企业是相对容易的,没有费钱费时的 官僚审核制度。 (2)有效的产权制度和合同制度。 (3)政府的制度一定不能支持那些旨在瓜分而不 是做大经济蛋糕的行为。 (4)政府的制度必须保证获胜的企业家和大型成 熟企业有持续不断的创新和发展的动力。
二、政府的寻租行为 • 寻租是所有政府共同具有的特点。它是在 两个层次上进行的,一是机构的寻租,二是机 构中官僚的寻租。 • 政府的寻租行为一般可分为三类: • 无意创租。这种寻租活动属于事后寻租。 • 被动创租。被动创租是事前寻租。 • 主动创租。其寻租的实质是公共权力的商品 化。 • 政府的寻租方式较多,主要有: • 特许权。 • 关税与进出口配额。 • 政府订货
• • •
• •
二、寻租与经济发展 寻租带来的社会经济影响主要有一些几 个方面: 一是把企业家引导到非生产性活动中, 从而降低了一国科技竞争力。 一个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是快 是慢,主要不是取决于该社会企业家资源的 多少优劣,而是取决于该深灰的制度设计将 稀缺的企业家自有引向何处。

技术创新视角下企业寻租理论分析.ppt

技术创新视角下企业寻租理论分析.ppt
技术创新视角下企业 寻租理论分析
Analysis of a Rent-Seeking Theory from Enterprise Technology Innovation
一、寻租的涵义及其实现形式
寻租(Rent seeking),占有 或获取具有固定供给量的生产要素 的要求权的努力,即寻求直接非生 产性利润(Directly Unproductive Profit-seeking)的活动。
3) P>MR=MC
Technology renew maximization is required by entire industry. when there is rent-seeker , Profit from investment of R&D greater than marginal revenue (MR) and marginal cost (MC)
Seven system functions of tech-innovation
Entrepreneurial Activities
Support from Advocacy Coalitions
Knowledge Development
Resource Mobilization
Knowledge Diffusion / Knowledge ange
1. Definition of Rent seeking
Rent seeking generally implies the extraction of uncompensated value from others without making any contribution to productivity, such as by gaining control of land and other pre-existing natural resources, or by imposing burdensome regulations or other government decisions that may affect consumers or businesses.

寻租理论

寻租理论

寻租理论寻租理论思想的最早渊源,是1967年戈登·图洛克(Gordon Tullock,被称为寻租理论之父)所写的论文,《关于税、垄断和偷窃的福利成本》。

他的观点是,完全竞争理论对偏离竞争所导致的社会福利估计不足,实际上税收、关税和垄断所造成的社会福利损失大大超过了通常的估算。

其原因是人们会竞相通过各种疏通活动,争取收入,即寻租;而在竞相寻租的条件下,每个人都认为花费与其所期望的收益相近的费用是值得的。

布坎南的寻租理论主要探讨寻租产生的条件、寻租的三个层次、政治分配与寻租等内容。

寻租理论的思想最早萌芽于1967年塔洛克(Tullock,1967)的一篇论文。

但作为一个理论概念是到布坎南1974年才由克鲁格(Krueger,1974)在她探讨国际贸易中保护主义政策形成原因的一项研究中正式提出来的。

在这以后的十多年中,寻租理论长足发展,其理论影响力已遍及经济学的各个分支,乃至为社会学、政治学、行政管理学等等其他社会科学学科,亦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这主要是因为寻租理论对于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独特的创新。

“租”,或者叫“经济租”,在经济学里的原意是指一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获得的收入中,超过这种要素的机会成本的剩余。

在社会经济处于总体均衡状态时,每种生产要素在各个产业部门中的使用和配置都达到了使其机会成本和要素收入相等。

如果某个产业中要素收入高于其他产业的要素收入,这个产业中就存在着该要素的经济租。

在自由竞争的条件下,租的存在必然吸引该要素由其他产业流入有租存在的产业,增加该产业的供给,压低产品价格。

在规模经济效益不递增的前提下,要素的自由流动最终使要素在该产业中的收入和在其他产业中的收入一致起来,从而达到均衡。

所以,按照经典的总体均衡理论,只要市场是自由竞争的,要素流动在各产业之间不受阻碍,任何要素在任何产业中的超额收入(即租)都不可能长久稳定地存在。

在一个动态的经济结构中,某要素在一个产业中的经济租既可以是个正量,也可以是个负量,这是社会经济在动态发展过程中,不断调整、不断适应的正常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更有利可图时,就会使资源脱离生产性用途, 降低生产部门的效率;
11
小结
政府纠正市场失败不是没有成本的; “政府失败”不完全在于官僚的道德,更大程
度上与选拔和制约官僚行为的程序和规则;
12
第二节:寻租理论与产权理论的 关系
一、早期产权理论
• 早期产权理论的特点
用成本-收益分析产权的形成与发展; 注重产权的效率分析,忽视影响权利有效性与
合同履约的因素; 主要研究合同和制度安排的性质;
13
• 早期产权理论的局限性
无法解释无效产权存在的原因 抽象掉政治、国家分析、产权是不完善的,缺
乏国家理论 产权主体的单一、同质性
14
二、新产权理论
• 产权分析中引入寻租分析与国家理论
引入寻租理论、利益集团理论与国家理论的产 权理论称为新产权理论;
23
如何建立保护有效产权制度的政府?
将政府活动主要限于保护个人权利、人身和财 产并保障实施自愿议定的私人合同;
尊重私有产权; 法制化,政府行为以及官员行为的依法行政
24
• 公地悲剧(Tragedy of the Commons)
牧民与草地的故事
“当草地向牧民完全开放时,每一个牧民都想 多养一头牛,因为多养一头牛增加的收益大于 其购养成本,是有利润的。尽管因为平均草量 下降,增加一头牛可能使整个草地的牛的单位 收益下降。但对于单个牧民来说,他增加一头 牛是有利的。可是如果所有的牧民都看到这一 点,都增加一头牛,那么草地将被过度放牧, 从而不能满足牛的需要,导致所有牧民的牛都 饿死。”
21
• 国家与产权的关系
市场失灵理论理论认为政府能克服市场失灵, 增进社会福利 例如,明确财产归属,保护市场秩序;限制垄断;
政府失灵,由于寻租等的存在,使得政府不是 中性的, 例如,人为垄断、政府的特许、配额、许可证等
22
当稀缺资源既可以通过产权界定,市场来配置,也可
以通过政府通过发放许可证等方式配置时,前者往往 导致寻利活动,后者则会引起寻租活动;
现实中任何一个社会都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一种 形态;
19
• 集体行动、寻租与产权
寻利,在有序的市场结构中,力图使自己的能 力或机会得到的报酬最大化的行为,有利于社 会产出增加;
寻租,个人竭力使报酬极大化会造成社会浪费 而不是社会剩余;
20
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是建立在纯粹的私有制加 上市场经济的体制假设之上;
第八讲:寻租理论
1
主要内容
• 寻租概述 • 寻租理论与产权理论的关系 • 寻租、寻利与制度 • 寻租与腐败
2
第一节:寻租
一、寻租概述
• 寻租将经济学研究从资源在生产领域的配
置问题,扩展到资源在生产和非生产性领 域之间的配置问题;
• 寻租将人们追求新增经济利益的行为与追
求既得经济利益的行为分开。
3
超过要素在任何可替代用途上所能得到的 报酬的那一部分;
• 寻租,是为了获得政府特许而垄断性地使
用某种市场紧缺物资,或任何其他方面的 政府庇护,所寻求的政府对现有干预政策 的改变,用以保证寻求租金者能按自己的 意愿进行生产,或防止他人对这类活动的 侵犯。
5
• 寻租的特征
– 以损害他人的福利为前提,并且对其他人的福 利损害要大于寻租者的福利所得;
寻租活动与政府在经济系统中的活动范围和区域大小 以及国营部门在整个系统中的相对规模成正比例关系;
10
为了获得政府的特殊关照,寻租者需要花费时间与
精力去进行游说,有礼品或金钱去疏通层层关系;
如果人们试图通过整治过程获取理应通过市场活动
获取的经济利益,对政府的利益小额需求就会不断 增加;
当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游说和政治活动比从事市场
– 依靠操纵政府,通过损坏别人而使自己获得租 金的行为;
– 寻租所获得的利润并非生产的结果,非生产性。
• 寻租的本质
– 在非市场领域,通过政治活动获得比通过市场 活动更多的报酬,即是利益集团利用政治过程 获得超过他们机会成本的经济报酬。
6
二、政府的寻租行为
政府寻租的分类Ⅰ
机构的寻租; 机构中官僚的寻租;
低交易成本、促进经济增长的产权体系;
无效产权体系来自对国家机构的寻租及交易成 本的存在;
18
• 产权与行政权
产权根源于社会财富的生产与分配过程,产生 于经济市场;
行政权是由于政府职能的存在而产生的一种权 利,产生于政治市场;
当一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是由产权决定时,形成 一个寻利社会;
当一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是由行政权决定的时候, 形成一种寻租的社会;
现实,个人或企业双重动机,一方面在市场上 追求利润最大化;另一方面也有追求租金最大 化(寻租)的动机;
集体行动的困境与社会的无效率 当集体寻求有效率的社会制度时,由于存在搭便车
行为的存在,集体行动往往面临失败;
分利联盟由于超额收益的存在,使其达到个人最优
与集体最优存在一致性,更容易形成集体行为;
放弃寻利的主体会导致社会最优产权选择的观 念,认为个人利益最大化与社会群体利益最大 化之间存在矛盾;
15
有效的产权安排会导致寻利的竞争和社会环境, 而无效的产权安排活产权失灵会导致寻租的社 会;
16
规则的分类 第一,以规制来限制财产的使用; 第二,以“人”本身为界定权利的单位或以等级
• 寻租的定义 • 政治学,“寻租是公务人员为私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违反
法律和制度的一种权力滥用行为”;
• 经济学,寻租是指“经济人”通过合法或
非法手段谋求经济租金的政治经济活动;
• 公共选择学派,寻租是指有关利益集团通
过游说,行贿等行为追求一种高额垄断利 润(即租金)的行为。
4
• 租金,是指支付给要素所有者的报酬中,
7
政府寻租的分类Ⅱ
无意创租 被动创租 主动创租
8
政府的寻租方式
特许权 关税与进口配额 政府订货
9
三、寻租的根源
寻租行为产生于政府对市场的过度干预
当政府行为只局限于保护个人权利、人身与财产安全 以及确保自愿签订的私人合同的实施,市场机制这只 看不见的手就能保证市场中所出现的任何租金都随着 各类竞争性加入而消失;
来分配权利 第三,以资源或物质本身作为界定权利的单位; 第一、二类规则是主体对租金的追求; 第三类规则是与产权理论相一致的;
17
• 新产权理论的意义
解释了为什么历史上人类社会选择的产权很多 少低效率的; 产权形式的选择,不仅受成本——收益的制约,还
受利益集团及国家的制约;
对所有群体有利的产权形式或制度并不存在 有效率的产权体系是使社会产出最大化的或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