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社会福利定义
社会政策学讲义(ppt)
![社会政策学讲义(ppt)](https://img.taocdn.com/s3/m/027cc80c4a7302768e993989.png)
项目与标准:医生服务、医院门诊服务、 家庭健康照顾、其他医疗与保障;补偿正 常开支的80% 工伤保险: 对象:所有工商业的劳动者与大多数政府 雇员 条件:必须从事被保险的职业;必须与工 作有关 标准:医疗照顾、伤残给付、死亡给付、 康复服务 失业保险: 对象:在美工作的绝大多数劳动者
如何解决我国社会保险管理机构设置重叠的问题 (引自《关于完善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法律思考》 罗志先) 我国现在分管社会保障的各部门,都各自成立了专 门的管理机构,都有一支专业队伍。各级劳动部门已设 立专职经办机构数千个,配备管理人员数万人;这些年 民政部在全国各地推行农民养老保险试点时,层层设立 机构,增加编制,意在建立一套自成一体韵农民养老保 险经办体系。人事部门也拟构建起自已的经办机构;如 此众多的机构和人员不仅增加了管理成本,而且加重了 企业负担。根据财政部的有关资料,1993年全国社会保 险机构管理费支出9.95亿元,比1992年增长了24.38%, 人均提取2.99万元,人均使用3万元;支出水平大大高 于其他行政事业单位。 由于社保管理机构重叠,企业为职工办理社会保险 不仅要跑多个部门,办理不同的手续,而且企业每月都 要向不同的管理部门缴纳保险资金,企业事务性负担加 重。以企业养老保险为例,目前全国企业养老保险费率 平均为23%,个别地区高达30%以上,加上医疗;住房、 工伤、失业等保险费率,平均达到38%以上,企业负担 太重。长期以来,由于统筹只在国有企业中实行,非国 有企业多半采取观望态度,不愿参加保险统筹,因而造
3、什么是政策
韦伯:对某一事情进行有计划的处理和领 导。 拉斯韦尔:一种含有目标、价值和策略的 大型计划. 费雷德里奇:是指行动过程,或有目的的 行动过程。 罗斯:由或多或少的有联系的活动组成的 较长过程。
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保障与福利体系
![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保障与福利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3babc96e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e4.png)
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保障与福利体系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保障与福利体系是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指导下建立和完善的,旨在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促进社会公平与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保障与福利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公共服务和福利机构等多个方面,通过这些机制来实现社会保障和福利的目标。
一、社会保险体系社会保险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保障与福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保险分为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多个方面,涵盖了人们的生活各个方面的需求。
社会保险通过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共同缴费,为参保人提供基本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障,确保社会成员在面临风险和困难时能够得到相应的帮助和保障。
二、社会救助体系社会救助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保障与福利体系中对重度贫困群体的救助机制。
社会救助主要针对那些无法通过社会保险获得保障的人群,包括无业、无劳动能力、生活无依的老年人、残疾人等。
社会救助通过提供临时救助金、基本生活保障和住房救助等形式,为这些贫困人群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实现基本生活标准。
三、公共服务体系公共服务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保障与福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共服务包括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多个方面,为社会成员提供各个领域的公共服务。
教育公共服务旨在保障人们的受教育权益,普及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医疗公共服务通过建立健全的医疗机构和医疗保障制度,为人们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文化和体育公共服务则为人们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和体育活动和设施,满足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四、福利机构体系福利机构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保障与福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福利机构主要包括社会福利院、养老院、敬老院等,为无法自理的老年人提供照料与关怀;残疾人福利机构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和生活支持;儿童福利机构则为贫困儿童提供养育、教育等方面的支持。
福利机构通过提供全面的生活保障和服务,为弱势群体提供支持和庇护,确保他们享有平等的社会权益。
第1讲社会工作的性质和任务(新)
![第1讲社会工作的性质和任务(新)](https://img.taocdn.com/s3/m/16694ad149649b6648d747eb.png)
(三)社会工作的类型
当前我国的社会工作类型有三种:
①普通社会工作,是在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出现的,在本质工作之外所从事的不计报酬的服务性和管理性工作,包括教师兼任的班主任,学生兼任的团支部书记,职工兼任的党支部委员和工会委员等。在这种体制下,这类工作承担着代替政府和党群组织联系,组织动员管理群众的职能,也承担着向上级反映群众意见的任务。在整个社会结构中,它是附属性的建制。其工作人员凭借忠诚,热心和奉献精神开展工作,基本不需要专业培训。它基本不属于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
这三类定义体现了社会工作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目前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对社会工作的不同理解。第一大类大体上代表了社会工作发展的初级阶段,第二大类代表了目前大多数国家的实践,第三类还主要存在于发达国家。不过,随着世界各国不断向现代化社会迈进,最后一类认识和实践正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同。
(二)对社会工作的不同界说
5.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台湾学者廖荣利在《社会工作概要》一书中对社会工作所下的定义是: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中一种独特的专业领域,它运用社会的和心理的科学原则,以解决社区生活中的特殊问题,并减除个人的生活逆境和压力。
辩论辩题的社会福利
![辩论辩题的社会福利](https://img.taocdn.com/s3/m/580fa01a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03.png)
辩论辩题的社会福利正方辩手:辩题,社会福利对社会的重要性。
社会福利是一个国家发展和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社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社会福利可以帮助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如老人、残疾人和贫困家庭等,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减少社会不公平现象。
例如,通过提供养老金、医疗救助和社会福利金等,政府可以帮助老年人和残疾人获得基本生活保障,使他们能够在社会中享有尊严和尊重。
其次,社会福利还可以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当社会中的大多数人都能够享受到基本的福利保障时,他们会更加满意于社会秩序,减少社会不满情绪和矛盾。
这样可以减少社会动荡和犯罪率,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此外,社会福利还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通过提供教育补贴、就业培训和医疗保障等福利措施,政府可以帮助更多的人获得良好的教育和医疗保健,提高整个社会的人力资本素质,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竞争力。
综上所述,社会福利对社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不仅可以帮助弱势群体,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和谐,还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和关注社会福利的建设和发展,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反方辩手:辩题,社会福利对社会的重要性。
尽管社会福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弱势群体,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和谐,但它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
首先,过多的社会福利可能会导致社会的依赖心态。
一些人可能会选择依赖政府的福利救助,而不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自己的生活状况。
这样会减少社会的创造力和活力,影响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其次,过多的社会福利也会给政府带来财政压力。
政府需要投入大量的财政资源来提供社会福利,而这些资源本可以用于其他更有利于社会发展的领域,如教育、医疗和基础设施建设等。
过多的社会福利可能会导致政府的财政赤字和债务风险,影响国家的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最重要的是,社会福利可能会削弱个人的责任意识和自我发展动力。
一些人可能会因为有了社会福利的保障而放弃努力和追求更好的生活。
这样会导致社会整体的素质和竞争力下降,影响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社会福利的辩论辩题
![社会福利的辩论辩题](https://img.taocdn.com/s3/m/1c665226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8d.png)
社会福利的辩论辩题正方辩手观点:社会福利是一种对社会弱势群体的保障和帮助,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公平和稳定。
首先,社会福利可以帮助贫困人口摆脱困境,提高其生活质量。
例如,通过提供低收入家庭的补贴和福利金,可以帮助他们获得基本生活保障,从而减少社会不公平现象。
其次,社会福利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通过提供免费医疗和教育等福利服务,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人力资本素质,促进经济的发展。
最后,社会福利可以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当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得到保障和帮助时,他们会更加认同社会制度,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反方辩手观点:社会福利的实施存在一些问题,可能会导致负面影响。
首先,社会福利可能会导致贫困人口依赖性增加,减少他们自我努力的动力。
例如,过高的福利补贴可能会让一些人选择不去工作,从而增加社会的负担。
其次,社会福利的实施需要大量的财政支出,可能会导致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等问题。
例如,一些国家因为过高的社会福利支出而导致财政危机,给整个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问题。
最后,社会福利的实施可能会导致社会不公平现象。
例如,一些人可能会通过虚假申报等手段获取不符合自身实际需求的福利,从而增加社会的不公平现象。
名人名句及经典案例:“社会福利是一个国家兴衰的试金石。
”——史蒂文斯。
“社会福利应该是一个国家的基本制度,但也需要避免滥用和依赖。
”——罗斯福。
经典案例,北欧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被认为是全球最为完善的,通过提供全面的医疗、教育和福利服务,这些国家的公民享有较高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同时,这些国家也面临着高福利支出和人口老龄化等问题,需要不断调整和改革。
社会工作导论知识点
![社会工作导论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af85e1c31126edb6e1a101b.png)
是最早的工赈法。院内救济(indoor
relief)与院外救济(outdoor
relief)两种,首创了机构救济和家庭式社会工作的先例。规定人民有救
济其家人和亲属的义务,教区即公共救济机构仅在贫民不能从其家人或
亲戚那里获得救济时,方给予救助。救助对象仅限于在该区出生的人,
或在该区居住满三年的人。将贫民分成三类:1834年进行了三点修改:
救济设施必须全国一致,各区应分别联合成立协会,每个协会最少设立
一所济贫所,由驻伦敦的委员下乡进行监督,负责拟定章程规则和监督
审核帐目;济贫所内给予被收容者的待遇应较一般工作低;原则上只进
行院内救济,废除院外救济。
意义
政府责任 社会工作诞生合法性前提,使社会工作专业的诞生有了良好
的社会基础。
从立法的角度确立了助人自助的观念,这既是一个救助原则,又是一个
第一讲 社会工作概述 社会工作的重要假设
1. 社会工作同其他专业一样具有问题解决功能。 2. 社会工作实务(social work practice)是一门基于科学与价值 的艺术。 3. 社会工作能够作为一种专业出现并得到持续发展,是因为 它在满足人类的需求与渴望等方面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温 馨、紧密、信任的人际氛围 4. 社会工作实务的价值源自其所处的社会。然而,它的价值 并不一定是社会主流价值。比如现阶段的为性工作者提供的 服务 5. 社会工作的科学基础由三类知识构成 检验后的知识 需要转 变成检验后知识的假设 需要转变成假设再变成检验后知识的 假想(或称实践智慧) 6. 社会工作采用什么样的知识取决于它的目标、功能以及想 要解决的问题。 7.对于职业社会工作者来说,要想成为一名专业的助人者,将 专业知识及专业价值进行内化是极其重要的。 8. 专业技能体现在社会工作者的行动中。 社会工作的定义 社会工作是一种帮助个人、群体、社区增强或恢复社会功能并创造有利 于实现这一目标的条件的专业活动。 社会工作的特点 1. 促进社会进步 什么是社会进步?标准是什么?社会工作者的服务对象通常情况下 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社会工作者始终致力于社会的整体进步。 2. 协调社会功能 社会工作者非常重视人与环境在功能上的和谐。由所处环境或由环境改 变而遭受困扰的人,社会工作者可以为他们提供帮助。 3. 注重行动导向 社会工作是一种强调行动导向的实践。社会工作者对那些能够解决人们 的实际问题和促进人们社会功能的知识及其应用更感兴趣。 4. 工作内容的多样性 社会工作者,可能会在很多机构里任职,比如学校、医院、社会服务机 构、社区、企业、政府部门、基金会、慈善团体甚至联合国、世界银行 等国际机构。社工的案主可能是健康的或有病的,可能是守法的或违法 的,并且从儿童到老人、从个体到群体。
社会福利辩论辩题
![社会福利辩论辩题](https://img.taocdn.com/s3/m/1456547a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95.png)
社会福利辩论辩题正方辩手观点:社会福利是政府为了提高国民福祉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其目的是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发展。
社会福利的实施可以减少社会不平等现象,提高整体社会福利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
首先,社会福利有助于减少社会不平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社会福利政策的实施可以缓解贫富差距,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权益,提高社会整体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正如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所说,“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可以从它对弱势群体的关怀程度来衡量。
”。
其次,社会福利有助于提高整体社会福利水平。
通过提供医疗保障、失业救济、养老金等福利措施,可以保障全体公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提高整体社会福祉水平。
瑞典是一个成功的社会福利国家,其实施的全面福利政策使得该国的人均幸福指数一直居高不下。
最后,社会福利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
通过提供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可以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促进社会和谐。
同时,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可以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发展。
美国总统约翰逊曾说过,“一个国家的富裕程度,可以从它对弱势群体的关怀程度来衡量。
”。
综上所述,社会福利的实施有助于减少社会不平等,提高整体社会福利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因此是非常必要的。
反方辩手观点:社会福利虽然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其实施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
首先,社会福利的实施可能导致公共财政压力加大。
大量的福利支出需要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可能导致财政赤字的增加,甚至引发经济危机。
例如,希腊在实施大规模社会福利政策后,陷入了财政危机。
其次,社会福利的实施可能导致公民的依赖心态增强。
长期依赖政府的福利支出,可能使得公民丧失自我发展的动力,增加社会负担。
美国总统里根曾说过,“福利并非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最终办法,它只会使人们变得软弱和依赖。
”。
最后,社会福利的实施可能导致社会不公平。
由于福利资源的有限性,可能导致资源分配不公平,使得一些人获得过多福利,而另一些人却得不到应有的帮助。
社会福利辩论辩题
![社会福利辩论辩题](https://img.taocdn.com/s3/m/ccee4767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af.png)
社会福利辩论辩题
正方:
社会福利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贫困人群改善生活条件,提高社会公平和稳定。
首先,社会福利可以帮助贫困人群获得基本生活保障,包括食品、住房、医疗等。
这有助于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提高社会安全感。
其次,社会福利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因为贫困人群在获得基本生活保障后,可以更多地投入到教育和就业中,从而提高整体劳动力素质和生产力。
最后,社会福利可以提高国家的国际形象和声誉,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
反方:
社会福利可能会导致贫困人群依赖政府救济,缺乏动力去改善自身状况。
同时,社会福利的支出需要大量财政资金,可能会导致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
此外,社会福利可能会导致社会资源分配不公,使得一部分人成为“养老”的群体,而另一部分人需要负担更多的税收来支持社会福利。
最后,社会福利可能会降低个人的自我保障意识,使得人们更依赖于政府而不是自己的努力去改善生活。
名人名句:
“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可以看出来它如何对待弱势群体。
”——罗斯福。
“社会福利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它可以影响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声誉。
”——凯恩斯。
经典案例:
瑞典是一个社会福利制度发达的国家,它的社会福利政策帮助了大量的贫困人群,提高了整体的社会福祉水平。
而美国则是一个社会福利制度不太发达的国家,贫困人群的生活条件相对较差,社会不稳定因素较多。
综上所述,社会福利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它可以提高整体的社会公平和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国家的国际形象和声誉。
因此,我们应该致力于建立健全的社会福利制度,让更多的人受益。
第1讲 社会政策的基本范畴
![第1讲 社会政策的基本范畴](https://img.taocdn.com/s3/m/6e1dd26a783e0912a2162a47.png)
社会政策与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在国际社会政策研究中有相对固定的、 通行的含义,指由国家或由立法保证的、针对8种 主要收入风险而设立的、旨在增加收入安全的制 度安排。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通过社会行政与社会立法,采 取强制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形成专门消 费基金,对基本生活发生困难的社会成员给予物 质上的帮助,以及对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普遍福利, 以确保社会成员生活权利,从而实现社会安定的 一系列有组织的措施、制度和事业的总称。
公共政策的层次
基层社区:可以由社区权威机构制定和实 施的基层社区公共政策行动 地方性公共政策体系: 全国性公共政策体系 国际性、区域性及全球性公共政策体系
公共政策的主要领域
领域:国防政策、外交政策、经济政策、社会政 策、环境政策等 目标与意义
• 公共政策应该通过利益综合原则代表社会中大多数群 体和个人的利益 • 公共政策应该通过利益分配原则兼顾少数弱势群体的 利益 社会关照原则和补偿原则 • 公共政策应该通过合理的利益选择原则考虑社会成员 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 公共政策应该兼顾个人利益、地方利益和社会整体的 利益 • 应该注重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花菊香:社会政策是国家和社会运用行政和立法的手段, 遵循一定的程序,动员、利用、分配与再分配各种社会资 源,以解决社会问题,保障人民基本权益,实现社会公平 的过程。 杨团:一定时期、一定区域内的各种社会力量为解决社会 问题的协调成果。 关信平:政府或其他组织在一定社会价值的指导下,为了 达到其社会目标而采取的各种社会性行动的总和。 杨伟民: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公共权威机构制定的,使个 人或家庭可以在市场之外以非等价交换的社会供给方式得 到可以直接支配或使用的资源,以满足社会性地认识到的 个人需求、增进公民的个人福利和社会福利的政策
社会福利辩论辩题
![社会福利辩论辩题](https://img.taocdn.com/s3/m/4118d98f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34.png)
社会福利辩论辩题
正方观点:
社会福利是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生活的重要手段,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
首先,社会福利可以帮助贫困人群脱离贫困,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例如,瑞典作家塞尔玛·拉格洛夫曾经说过,“社会福利是一种社会保障,可以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过上体面的生活。
”这表明社会福利可以帮助人们摆脱贫困,实现自身的发展和进步。
其次,社会福利可以增加社会的稳定性,减少社会矛盾。
美国总统约翰逊曾经说过,“社会福利是社会和谐的基石。
”这表明社会福利可以减少社会不公平现象,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最后,社会福利可以提高国家的整体竞争力。
瑞典是一个福利国家,然而它的国家竞争力却一直名列前茅,这充分说明了社会福利对国家整体竞争力的提升作用。
反方观点:
社会福利的发放往往会导致社会的“养懒”现象,使得一部分人依赖社会福利而不愿意去工作。
比如,英国前首相邱吉尔曾经说过,“社会福利是最大的麻醉剂,会让人们失去奋斗的动力。
”这
表明社会福利可能会削弱人们的自我发展意识,使得他们对自身的发展失去信心。
此外,社会福利的发放也会给国家的财政造成巨大负担,导致国家财政赤字。
例如,希腊是一个福利国家,然而却因为长期发放社会福利而导致国家财政危机。
因此,社会福利的发放需要谨慎对待,不能一味地追求福利扩大,而忽视了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社会福利对于社会的影响是复杂的,既有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的作用,也有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在推行社会福利政策时,需要兼顾到各方面的利弊,寻求一个平衡点,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社会保障概述(新)
![1社会保障概述(新)](https://img.taocdn.com/s3/m/17524e72b84ae45c3b358c66.png)
1、掌握社会保障概念的国际用法; 2、掌握社会保障概念的国内用法; 3、了解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内容; 4、熟悉社会保障的功能。
1
第一节 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概念辨析
一、国际用法: social security < social welfare 二、国内用法: 社会保障 > 社会福利
2
一、社会保障概念的国际用法
(一) social security的国际用法 social security最早出现于美国1935年的 《社会保障法》中,意思是指收入补贴或维 持(income support)。此后这一术语被许多 国家和相关国际组织接受并使用,并逐步拓 宽了含义,纳入其他类型的收入维持项目。
18
三、中国大陆社会保障体系
1、社会保险 2、社会救助 3、社会福利 4、优抚安置 5、住房保障 注:对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具体内容,我国不 同时期、不同学者的看法存在一些差异。上述看 法引述自国务院新闻办2004年发布的白皮书。
19
第三节 社会保障的功能
一、保护功能 二、调节功能 三、稳定功能 四、促进功能
11
(一)社会福利概念的国内用法
根据我国对二者关系的看法,社会福利被定义为主 要由民政部门负责的专为社会弱者或特殊人群服务 的基本生活保障制度。 这里所说的社会弱者或特殊人群主要是包括处在特 殊困境下的长者和儿童以及残障者,或者通常所说 的“三无人员”(即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 法定抚养义务人或法定抚养义务人无抚养能力)。 显然,我国社会福利用法和西方社会狭义社会福利 基本相当。本课程对社会福利的用法与此一致。
社会福利研究专题
![社会福利研究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e1a6abc18bd63186bcebbc6d.png)
社会福利研究专题(研究生学位课)第一讲社会福利基础知识一、社会福利的概念(一)什么是社会福利“福利”(welfare)是同人的生活幸福相联系的概念,指一种好的生活状态,既是人们对现实生活需要的追求,也是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理想。
“但是,什么是“好的生活”却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
它既可以指物质生活的安全、富裕和快乐,也可以是精神上、道德上的一种状态;同时,它还社会政治相关联,既被看作是一种国家治理的状态,又被看作是调整社会关系的手段。
“(钱宁,2006,2)概括地说,“福利就是能使人们生活幸福的各种条件。
它既包括人的身体应得到的保护和照顾,也包括影响人的智力和精神自由发展的各种因素。
”(同上,2)它们对维持人们的正常生活,增进他们的生活福祉有直接的意义。
而所谓“社会福利”则是指社会如何为其成员提供必要的物质和精神支持,以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能够正常进行。
因此,社会福利是人们在“社会”的层面解决福利问题的措施和办法。
它涉及到社会根据什么来帮助人们生活得幸福,需要通过什么样的制度和政策安排来保证他们生活得幸福,社会的财富、机会和各种物品如何在社会成员中进行分配,以及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等问题。
(二)社会福利的功能《贝弗里奇报告》把社会保险的功能看作是促进社会进步的系列政策之一,而实现社会进步的最基本的福利保障措施就是解决影响人们基本生活安全的各种社会病态。
在他看来,英国战后重建必须解决的五大社会病态问题是:贫困(Want)、疾病(Disease)、愚昧(Ignorance)、肮脏(Squalor)和懒惰(Idleness)等(p3)。
而社会福利的功能则在于通过社会保险来免除这些社会病态对人们基本生活安全的威胁,促进社会改革,发展社会福利事业,提升人民的生活信心,使人民在在一个更加自由、平等和民主的环境中生活,促进社会进步。
基于这样的情况,我们认为,社会福利,就其一般的意义而言,是假设不虞匮乏、受教育、充分就业、健康、快乐、社会平等及有序地生活等有关人类幸福的事项的实现是社会的正常状态,而贫困、疾病、无知、污秽与肮脏的环境、无业和犯罪则是反福利(diswelfare)的社会病态。
社会福利概述.
![社会福利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c72183052f60ddccda38a092.png)
第一节 社会福利
一、福利 米吉里解释说,福利welfare来源于一个古老的词汇:farewell,人们在 分手时用来表达良好祝愿的,意思是“旅途一帆风顺”、“祝愿生活美 好幸福”。 《韦伯斯特新世界大学词典》(Webster’s New World college dictionary):一种健康、幸福和舒适的良好状态。 马歇尔:这个词比它的姊妹词“财富”(wealth)更个人化、更主观。 福利与对状况良好、幸福(well-bing)的体验和良好状况的形成条件 有着复杂的联系说一个人活得好,是指他实际好并且感觉也好(doing well and feeling well)。 吉登斯:福利本质上不是一个经济学的观念,而是一个心理学的概念, 它关乎人的幸福。 综合以上对福利的各种解释: 福利是指个人感觉自己的实际生活状况良好,因而产生了一种舒适、 幸福的主观感受的状态。
社会福利与社会政策比较
划分是否属于社会福利项目只需看它是否向
社会成员提供物质和服务帮助,以及是否由 公共资金或优惠政策支持,因而接受者可以 免费或低费地获得这些物质和服务产品。 从这个角度看,许多国家和许多研究者所使 用的“社会政策”“社会福利”这两个概念 所指的行动领域是一致的,以至于这两个概 念可以互换使用。
广义: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津贴、福利设施及相关服务 等 狭义: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险以外的所有其他社会保障项目。 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可将社会福利进行不同类型的划分: 内容:教育福利、住房福利、卫生福利、个人生活福利、 各种社会津贴 对象:妇婴、老年人、残疾人、儿童、青少年、单位职工 福利 给付形式:货币形式、实物形式服务形式
三、社会福利的特点
社会福利辩论辩题
![社会福利辩论辩题](https://img.taocdn.com/s3/m/599ef323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87.png)
社会福利辩论辩题正方,社会福利是一种对弱势群体的保障和支持,它有助于减少社会不平等和贫困现象,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首先,社会福利可以帮助那些生活困难的人们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权利。
正如英国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所说,“没有社会福利,弱者们将生活在恶劣的环境中,无法实现自身的价值。
”其次,社会福利也有助于减少社会的不平等现象,促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例如,瑞典作家斯特里德贝格曾说过,“社会福利是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可以减少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最后,社会福利也有助于提高国家的整体竞争力和发展水平。
例如,丹麦是一个社会福利制度比较完善的国家,但它的经济发展水平却一直居于世界前列。
因此,社会福利对于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非常重要的。
反方,社会福利制度的存在会给国家和个人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
首先,社会福利制度会导致国家财政负担加重,给国家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例如,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曾指出,“社会福利制度的存在使得政府财政支出不断增加,对国家财政构成了严重压力。
”其次,社会福利制度也会导致个人的依赖心态增强,减少个人的努力和创造力。
例如,美国总统里根曾说过,“社会福利制度会让人们养成依赖心态,减少他们的努力和创造力,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最后,社会福利制度也容易滋生腐败和浪费现象,导致资源的浪费和滥用。
例如,印度著名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曾指出,“社会福利制度容易滋生腐败和浪费现象,导致资源的浪费和滥用,不利于国家的发展。
”。
综上所述,社会福利制度对于国家和个人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同时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
因此,在建立和完善社会福利制度的过程中,需要权衡各方利益,寻求最大公约数,使得社会福利制度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社会福利辩论辩题
![社会福利辩论辩题](https://img.taocdn.com/s3/m/30e4b365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ea.png)
社会福利辩论辩题正方观点:社会福利是保障社会公平和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
首先,社会福利可以帮助弱势群体获得基本生活保障,提高社会公平。
比如,失业人员、老年人、残疾人等都可以通过社会福利获得基本生活保障,避免因为贫困而导致社会不公平现象的出现。
同时,社会福利也可以促进社会稳定,减少社会矛盾。
如果没有社会福利,贫困和不公平现象将会加剧,从而导致社会动荡和不稳定。
因此,社会福利是维护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
其次,社会福利可以提高国家的整体竞争力。
一句名言说得好,“国家强盛,福利充裕”。
通过提供社会福利,国家可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强人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从而提高国家的整体竞争力。
而且,通过提供教育、医疗等福利,可以提高国家的人力资源质量,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因此,社会福利是提高国家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最后,社会福利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一些经济学家指出,通过提供社会福利,可以增加人民的消费能力,从而刺激经济增长。
比如,提供医疗保障可以减少人们的医疗支出,增加他们的消费能力;提供教育福利可以提高人力资源质量,促进经济发展。
因此,社会福利对于促进经济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社会福利是保障社会公平和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可以提高国家整体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
因此,社会福利是非常重要的。
反方观点:社会福利虽然能够帮助一部分弱势群体,但是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
首先,过多的社会福利可能导致人们丧失工作的动力。
如果人们可以通过领取社会福利来维持基本生活,他们可能就会丧失找工作的动力,从而增加失业人口。
而且,社会福利也可能导致一些人滥用福利,成为“吃福利族”,从而增加社会的负担。
其次,社会福利也可能导致政府财政压力增加。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社会福利需求增加,政府需要投入更多的财政来支持社会福利,从而增加政府的财政压力。
如果政府财政压力过大,可能会导致一些公共服务的减少,影响整体社会的发展。
最后,社会福利也可能导致社会不公平。
第一讲社会工作价值观及伦理理论介绍(re)
![第一讲社会工作价值观及伦理理论介绍(re)](https://img.taocdn.com/s3/m/cf48fa51b9d528ea81c779dd.png)
2、中介价值:终极价值向社工专业领域转 化的中介,表明社会工作专业应当如何体现 终极价值。
(1)社会工作的专业关系尊重个人的价值 和尊严,社会工作者通过和案主间彼此参与、 接纳、保密、诚实以及负责任的处理冲突, 而逐渐提升两个人之间的专业关系。
(2)社会工作者尊重案主自我决定的权利, 并且在协助案主的过程中,积极维护这种权 利。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孝亲之至,莫大乎尊亲。 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伦常关系中的人本主义)个人在封建伦常 关系内的主体性。
个人真正的自由、权利、独立性和主体性。
3、中国传统价值观与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异 质性
(1)整体性观念 整体主义 整体居于价值主体的地位 个体的价值是由群体派生的 注重整体的和谐
4、传统价值观对中国社会工作的影响 (1)工作范围 如:求助耻辱性文化 (2)工作目标 如:社会控制与个人权利 (3)工作方法 如:案主自决 (4)社会工作评估 如:契约关系和人情关系
(三)社会工作价值观本土化的社会现实平 台
1、转型中的社会:计划经济体制—市场经 济体制;传统社会—现代社会;农业社会— 工业社会;集权社会—分权、民主社会转型。
天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 贵不傲贱,诈不欺愚。
多财,则以分贫也。 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
人。若此,则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若 饥则得食,寒则得衣,乱则得治,此安生生。
服务于政治目的的社会福利 基于公民权的社会福利
2、传统文化中的人本主义取向 儒家:仁学、孝道 仁学:一是仁者,“爱人”,二是“仁也者,人也”
美国政治哲学家罗尔斯的社会正义理论
第一、平等的社会理想
第一讲,福利经济学原理
![第一讲,福利经济学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edb49605bed5b9f3f90f1cb6.png)
• 从一般抽象的意义来说,福利就是能使人 们生活幸福的各种条件。它既包括人的身 体应得到的保护和照顾,也包括影响人的 智力和精神自由发展的各种因素。而作为 “社会福利”就更超出了个人的范畴,要 求人们在“社会”的层面上来考虑和解决 如何使人能够过一种“好的生活”。它涉 及社会根据什么来帮助人们生活的幸福, 需要通过什么样的制度和政策安排来保证 他们生活的幸福。
• 根据非福利主义的观点,个人福利不是惟 一有意义的东西,因为影响社会福利的因 素除了个人福利之外,还有个人权利、自 由、公平等因素。 • 根据非福利主义的观点,传统的“理性经 济人”假设因为仅仅考虑个人福利、忽视 了个人福利之外的那些因素而被认为存在 严重的缺陷。
第五大原理 社会选择理论认为,比较社会福利的大小,必须 提供行人际间效用比较方面的信息
第三大原理 社会福利取决于自由、个人 权利等方面
• 社会福利除了取决于社会成员的个人福利 之外,还取决于自由、个人权利等方面, 这些方面与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个人福利 的相互影响有关。
第四大原理 非福利主义认为,个人福利不是唯一有意义的东 西;“理性经济人”假设忽视了个人福利之外的伦理层面, 因而具有严重的缺陷。
福利经济学
福利经济学的六大原理
• 福利经济学在内容上涉及到伦理学、社会学等领域,它是 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本书将要介绍的福利经济学主要 围绕以下六大原理展开: • 第一大原理:每个社会的目标都是追求其社会福利的的最 大化。 福利经济学关注社会福利问题。 福利经济学认为,社会发展的目标不是人们开上小汽车、 穿上自己喜欢的服装、住上宽敞的房子等等物质的增加, 也不是人们挣的钱越来月多、GDP不断增长等等,而是社 会福利的不断增长。 那么,利的二分法 1.剩余性社会福利,财政福利,职业福利 2.制度性社会福利,工业成就--表现模式和制度 再分配模式。 • 社会福利的三分法 1.剩余性社会性福利与制度性社会福利 2.积极的社会福利与消极性的社会福利 3.公共福利与私人福利 单一分类 综合性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辩论辩题
![社会福利辩论辩题](https://img.taocdn.com/s3/m/07ddfd1a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75.png)
社会福利辩论辩题
正方观点:
社会福利是国家对弱势群体的保障和支持,是一种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
首先,社会福利可以帮助解决贫困问题。
根据联合国的数据,全球有超过10亿人生活在极端贫困之中,而社会福利可以通过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和教育医疗等服务,帮助这些人摆脱贫困。
其次,社会福利可以促进社会稳定和和谐。
如果没有社会福利,贫富差距会越来越大,社会矛盾会不断加剧,最终可能导致社会动荡和不稳定。
再者,社会福利可以提高国家的整体竞争力。
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曾指出,“没有社会福利,会导致一部分人无法获得教育和医疗资源,这将影响国家的整体人力资本和生产力。
”因此,社会福利不仅有利于个人,也有利于整个国家的发展。
反方观点:
社会福利可能导致“养懒人”现象。
有些人会依赖社会福利,不愿意去工作,这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例如,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曾说过,“社会福利会削弱个人的努力和动力,导致整个社会的效率降低。
”此外,社会福利的资金来源往往需要通过
增加税收或者借债来实现,这会增加国家的财政负担,长期来看可能会影响国家的经济稳定。
另外,社会福利也可能导致财富再分配不公,一些人可能会滥用福利资源,而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却得不到应有的支持。
综上所述,社会福利对于国家和个人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社会福利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因此,需要在制定社会福利政策时,充分考虑各方利益,寻求平衡,确保社会福利的公平和可持续发展。
社会福利辩论辩题
![社会福利辩论辩题](https://img.taocdn.com/s3/m/64c1e72a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a0.png)
社会福利辩论辩题正方,社会福利是一种对弱势群体的保障和支持,是一个文明社会的必备条件。
首先,社会福利能够帮助贫困群体摆脱困境,提高整个社会的公平性和包容性。
正如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所说,“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可以从它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和支持程度来衡量。
”社会福利的建设可以有效减少社会不公平现象,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其次,社会福利对于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瑞典是一个典型的社会福利国家,其实施了全面的社会福利政策,包括免费医疗、免费教育、失业救济等。
这些政策不仅提高了国民的生活水平,还促进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因为健康的劳动力和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因此,我们认为社会福利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它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反方,社会福利的建设虽然有利于弱势群体,但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
首先,社会福利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财政支出,这对国家的财政压力是巨大的。
正如美国总统里根曾经说过,“政府并非解决问题的良药,它往往是问题的制造者。
”社会福利的实施需要大量的纳税人的财政支持,这将给纳税人带来沉重的负担。
其次,社会福利的实施也容易导致公共资源的滥用和浪费,一些人会依赖社会福利而不愿意努力工作,这将对社会的发展和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认为应该在社会福利的建设中进行适度的控制,避免出现过度依赖社会福利的现象,以免对社会和经济造成不利影响。
正方,尽管社会福利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财政支持,但是这是一个文明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基本保障,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体现。
正如美国总统肯尼迪曾经说过,“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可以从它对最弱小的人的关怀程度来衡量。
”社会福利的建设是一个国家对弱势群体的责任和担当,是一个国家对公平和正义的追求。
因此,我们认为社会福利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它有利于提高社会的公平性和包容性,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反方,尽管社会福利的建设可以帮助一部分弱势群体摆脱困境,但是这也容易导致一些人对社会福利的依赖,从而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和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