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输血申请登记审核制度

合集下载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参照制定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一)临床医师严格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有关的输血适应证,掌握好各类输血指征,遵照合理、科学用血的原则,制订各类成分血用血计划,不得浪费和滥用血液。

(二)因患者病情需输血治疗时,主管医师决定需输血量、血液成分、性质,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逐级核准签字,同受血者血样至少在预定输血日期前一天(急诊用血即刻)送交临床输血科,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特殊情况,需紧急输血且不能取得患者或其近亲属意见的,经医务部或医院总值班批准后,可实施输血治疗,并记录在病历中。

(三)凡需输血的患者,在输血前必须做相应的检测,包括血常规、乙肝五项、甲肝抗体、丙肝抗体、梅毒抗体及HIV抗体。

(四)决定输血治疗前,主管医师应尽告知义务,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由医患双方在《输血治疗知情问意书》上签字。

《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入病历保存,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特殊情况,需紧急输血且不能取得患者或其近亲属意见的,经医务部或医院总值班批准后,可实施输血治疗,并记录在病历中。

(五)临床用血申请分级管理1、严格控制600mL以下的输血申请。

成人失血量在600mL以下的患者原则上不输血。

2、日常对症治疗、纠正治疗用量小于600mL,应该在用血日的前一天将血样送至输血科;择期手术预计用血量在600—1600mL的患者,应于手术前一天将血样及输血申请单送至输血科;大于等于1600mL的手术必须提前两天将血样和输血申请单送至输血科,并报医务部审批。

急诊和意外情况,可根据患者病情及时申请。

3、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少于800ml(或红细胞4U)以下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4、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在800ml至1600ml (或红细胞4U至8U)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经上级医师审核、科主任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医院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医院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医院临床用血审核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院临床用血管理,保证临床用血安全、合理、有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临床用血的全过程,包括用血申请、审核、审批、使用、记录、监测和评估等环节。

第三条临床用血审核工作应当遵循科学、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确保临床用血安全、合理、有效。

第二章审核机构与职责第四条医院应当设立临床用血审核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负责临床用血审核工作。

第五条委员会由医院业务院长、医务部门负责人、临床科室负责人、输血科(室)负责人、护理部门负责人、感染管理部门负责人等组成。

第六条委员会的主要职责:(一)制定和修订医院临床用血审核制度;(二)组织临床用血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临床用血水平;(三)对临床用血申请进行审核,确保临床用血的合理性、安全性;(四)对临床用血过程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五)定期对临床用血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第三章审核流程第七条临床科室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向输血科(室)提出用血申请。

第八条输血科(室)接到用血申请后,对申请进行审核,确认符合用血指征和规范后,提交委员会审批。

第九条委员会对用血申请进行审核,根据患者病情、血液检测结果等因素,判断用血的合理性、安全性,并提出审批意见。

第十条委员会审批通过后,输血科(室)按照批准的用血计划进行备血、发血。

第十一条临床科室按照输血科(室)的指导,对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并密切观察患者输血反应。

第十二条输血治疗后,临床科室应当及时记录用血情况,并按照规定进行监测和评估。

第四章监督与整改第十三条医院应当加强对临床用血审核工作的监督,确保审核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第十四条医院应当定期对临床用血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十五条医院应当对临床用血过程中发生的异常情况及时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处理措施。

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十六条医务人员违反本制度,导致临床用血安全事故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追究法律责任。

临床输血申请审核与用血报批管理制度

临床输血申请审核与用血报批管理制度

临床输血申请审核与用血报批管理制度一、临床输血实行分级审核与报批管理,临床医师与输血科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科学合理用血,杜绝不必要的用血。

二、输血申请单的审核:1)上级医生审核:申请医生打印输血申请单后签字,交由上级医生审核填写内容是否完整、准确,如不符则由申请医生重新在网上进行修改、保存、打印、签字后再交上级医生重新审核;2)输血科审核:输血科在按收输血申请时应对输血申请单上的信息进行审核;3)输血申请单审核率为1%。

三、输血指征、血液品种和剂量的审核:1)输血申请前评估:申请医师应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评估患者输血指征及所需血液品种和剂量;2)输血指征、血液品种和剂量的审核:申请医生打印输血申请单后签字,交由上级医生审核患者输血指征、预定输血时间、输血品种与剂量是否与患者病情相符,如不符则由上级医生提出修改意见,交由申请医生重新在网上进行修改后,再交上级医生重新审核;3)输血指征、血液品种和剂量的二次审核:输血科在接到临床用血申请后,对可能存在不合理的申请,应积极与用血申请科室或医师沟通,了解患者病情,对患者输血指征、所需血液品种和剂量进行二次审核。

若存在部分不合理则应给临床用血部门和申请用血医师合理的建议,并将二次审核内容和建议详细记录在输血申请单上;对无输血指征的申请则将二次审核内容详细记录在输血申请单上,并将输血申请单归档保存于输血科。

4)医院输血适应证合格率>90%,术中输血适应证合格率》95%,成分输血比例>90%以上。

四、临床输血申请经上级医生审核合格后,由上级医生在输血申请单上签字。

需履行报批手续的则应履行报批,要求大量输血报批审核率必到1%。

临床科室应及时将输血申请报批手续交由输血科保存于10年。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5篇)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5篇)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为加强临床科学、合理用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及《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国家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一、血液资源必须加以保护、合理应用,避免浪费,杜绝不必要的输血。

二、临床医师和输血科医技人员应严格掌握临床输血适应症,正确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包括成分输血和自体输血等。

三、血液科负责临床用血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实施,确保贮血、配血和其他科学、合理用血措施的执行。

四、输血申请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输血科备血。

五、如果因病情需要,输血量一次超过2000毫升时要履行报批手续,经治医师必须填写《临床输血审批单》,并经科主任签名同意后,报医务科批准,紧急情况下可先电话报医务科,事后补办手续,审批单必须由输血科留存备案。

六、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

《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

无家属签字得无自主意识患者得紧急输血,应报医务科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七、配血合格后,由医护人员到输血科取血。

取血与发血得双方必须共同查对患者姓名、性别、住院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血液有效期及配血试验结果,以及保存血得外观等,准确无误时,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发出。

八、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

准确无误方可输血。

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合,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得输血器进行输血。

九、输血过程种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通知输血科值班人员,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及审核制度

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及审核制度

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及审核制度一、背景介绍在临床医疗过程中,血液及其制品的使用是不可或者缺的。

为了确保血液的合理使用,减少浪费和风险,制定和实施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及审核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二、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1. 申请范围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适合于医疗机构内所有需要使用血液及其制品的临床科室和医务人员。

2. 申请流程(1) 医务人员在临床需要使用血液及其制品时,应填写《临床用血申请单》,并注明患者的基本信息、血型、血液需求量等相关信息。

(2) 申请单需经过科室主任或者主治医师审批后方可提交给血库。

(3) 血库收到申请单后,进行审核并确定是否满足患者的血液需求。

(4) 血库将审核结果及时反馈给医务人员,如审核通过,血库将安排血液的配送;如审核未通过,需注明原因并提供必要的补充说明。

3. 申请单管理(1) 申请单应妥善保存,包括电子版和纸质版,以备查验和追溯。

(2) 申请单应按照患者的姓名、科室、申请时间等信息进行分类管理,以方便后续的统计和分析。

4. 监督与评估(1)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的监督与评估机制,定期对申请流程进行检查和评估。

(2) 监督与评估的结果应及时反馈给相关科室和医务人员,并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

三、审核制度1. 审核人员资质(1) 审核人员应具备相关的医学知识和专业背景,熟悉血液及其制品的使用原则和安全要求。

(2) 审核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关的资格证书。

2. 审核标准(1) 审核人员应根据医学指南、临床实践和相关政策规定,对申请单中的信息进行审核。

(2) 审核标准包括但不限于患者的血液需求是否符合临床实践指南、患者的血型是否匹配、血液需求量是否合理等。

3. 审核结果(1) 审核人员应及时将审核结果反馈给医务人员,包括审核通过或者审核未通过的决定。

(2) 如审核未通过,应注明原因,并提供必要的补充说明和建议。

4. 审核记录管理(1) 审核人员应妥善保存审核记录,包括电子版和纸质版,以备查验和追溯。

医院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医院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医院临床用血审核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是指在临床用血全过程中,对于临床用血相关的各项程序和环节进行审核和评估,以保障患者临床用血安全的制度。

为保证输血安全和质量,进一步规范临床科学合理用血, 安全应用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制订本制度。

一、输血评估及分级申请审核管理(一)临床医师应当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失血情况、既往史、代偿功能、实验室结果、输血风险、患者意愿等进行综合评估,制定输血治疗方案。

(二)为保证合理安全用血,上级医师对下级医师的用血申请,应予审查,对不适合的血液品种、输血量、输血速度予以纠正。

(三)输血申请的权限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少于8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在800毫升至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经上级医师审核,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达到或超过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报医务科批准后方可备血。

以上各款规定不适用于急救用血。

急救用血超过1600毫升, 事后应于24小时内补办审批手续,输血科和医务科48小时内完成审批手续。

(四)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后,输血科工作人员应对病人的基本信息、输血前检查,输血指征,上级医师审核等内容予以审核,不合格的申请单退回。

对输血指征不明确的病例对临床医师提出合理化建议,但临床医师有临床输血的最后决定权。

(五)实施紧急非同型血液输注应履行告知义务,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记载紧急非同型血液输注理由,由患者或其亲属签名。

医务科负责审批、备案。

(六)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需要紧急输血,且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亲属意见的,经医院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批准后,可以立即实施输血治疗。

二、血液标本采集审核管理(一)采集用于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标本时,应当由医护人员到床旁核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门诊患者ID 号等信息,应当至少使用患者姓名、住院号/门诊患者ID号两种核查方式,确保患者无误后方可采集。

临床用血申请审核登记和用血报批制度

临床用血申请审核登记和用血报批制度

临床用血申请审核登记和用血报批制度
一、目的:该制度为了保障科学、安全、合理、有效用血,使分级管理制度得到有效的监管,特制定本制度。

二、范围:全院范围内的临床医生申请用血。

三、具体要求
(一)全院临床医师用血必须严格执行《临床用血申请分级管理制度》。

(二)所有输血申请单必须根据申请量由相应资质人员或部门进行审核后签字,由输血科审核其申请单格式及书写是否规范、信息记录是否完整后才同意其申请备血。

1.大量用血需要填写《大量用血申请单》,并需要向医务部报批并做好登记,大量用血指同一患者一次申请备血量(包括所有血液制品)超过1600ml。

2.同一患者本次住院期间累计用血超过10U(全血或红细胞)时,需要填写《同一患者累计用血超过10U申请单(全血或红细胞)》,并向医务部报批并做好登记。

(三)紧急抢救输血时,按相应的紧急抢救流程先进行输血抢救,紧急用血完毕后必须补办签字手续,职能部门要做好相应登记,相应科室要做相应的总结分析。

17.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17.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17.临床用血审核制度一、临床用血申请程序〔一〕输血前由责任医师应向患方告知输血的原因、不良反响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

〔二〕无家属在场、患者无自主意识需紧急输血进展救治时由责任医生报总值班或医务科签字批准。

〔三〕用血均需填写?输血申请单?,由主治医师以上人员核准签字。

二、临床用血量审批及权限〔一〕预计单次用血量在800ml以,由中级以上医师提出申请,报请上级医师核准审签;〔二〕单次用血量在800-1600ml的,由中级以上医师提出申请,报请上级医师审核,科室主任核准审签;〔三〕单次用血量超过1600ml,由中级以上医师提出申请,科室主任核准审签后,报医务科批准。

〔四〕以上规定不适用于急救用血。

三、标本及血液取送程序必须由医护人员或专职人员送输血标本、领取血液并核对签字,不得由患者或家属送输血标本或领取血液。

四、血液发放与签收程序〔一〕配血合格后,由医护人员到输血科(血库)取血。

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查对准确无误时,双方共同签字前方可取血。

〔二〕血液发出后不准退回。

五、输血前查对程序〔1〕两名医护人员核对穿插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容、检查血袋,准确无误方可输血。

〔2 〕两名医护人员对患者进展核对,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后进展输血。

六、输血过程观察与记录程序〔1〕输血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有无输血反响,假设有异常立即采取措施,及时报告上级医师指导处理并记载于病历中。

〔2〕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响,应立即停顿输血,积极治疗抢救,及时报告上级医师、总值班或报医务科。

〔3〕医护人员对有输血反响的应立即通知输血科,医师逐项填写患者《输血不良反响回报单》,并返还输血科保存。

2022年新版临床用血审核制度及科室输血登记本

2022年新版临床用血审核制度及科室输血登记本

医院临床用血登记本科室:临床用血审核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是指在临床用血全过程中,对与临床用血相关的各项程序和环节进行审核和评估,以保障患者临床用血安全的制度。

(一)血液资源必须加以保护,合理应用,避免浪费,杜绝不必要的输血。

(二)临床医师和输血医技人员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正确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包括成分输血和自体输血等。

(三)输血科负责临床用血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实施,确保储血、配血和其他科学、合理用血措施的执行。

(四)输血申请应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五)临床输血24小时内输血量、备血量达到或超过800毫升,由科主任审批;达到或超过1600毫升要履行报批手续,由科室主任签名后报医务科批准(急诊用血除外)。

急诊用血事后应当按照以上要求补办手续。

(六)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归入住院病历或门(急)诊病历档案。

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务科或分管院长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危重抢救患者紧急情况下需要用血时,工作日报医务科审批,工作日外报总值班,必须由当班医师及医务科或总值班签名,医务科及总值班备案。

(七)配血合格后,由医护人员到输血科取血。

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查对患者科别、姓名、性别、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血液有效期及配血试验结果,以及保存血的外观等,准确无误时,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发出。

(八)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

准确无误方可输血。

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及审核制度

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及审核制度

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及审核制度一、背景介绍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用血在救治疾病和手术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血液资源有限,因此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和审核制度,确保血液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临床用血的安全性。

二、管理制度1. 用血申请流程(1)医生在临床需要用血时,向医院血库提交用血申请。

(2)血库接收到用血申请后,根据临床需求和血液库存情况进行审核。

(3)审核通过后,血库安排输血,并将相关信息记录在用血申请单上。

(4)输血完成后,医生需在用血申请单上签字确认。

2. 用血申请单要求(1)用血申请单必须包含患者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等。

(2)用血申请单必须包含临床用血的具体原因和目的。

(3)用血申请单必须注明需要的血液成分、数量和血型要求。

(4)用血申请单必须包含医生的签名和日期。

3. 用血申请审核(1)血库对用血申请进行审核,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和临床用血的合理性。

(2)血库审核时,需考虑患者的病情、手术类型、血液成分的适用性等因素。

(3)审核通过后,血库将用血申请单转交给输血科室进行输血操作。

三、审核制度1. 审核人员(1)审核人员由医院血库和输血科室的专业人员组成。

(2)审核人员需具备相关的临床用血知识和专业技能。

2. 审核标准(1)审核人员需根据临床用血的指南和规范进行审核。

(2)审核标准包括患者的临床病情、手术类型、血液成分的适用性等方面。

3. 审核流程(1)审核人员收到用血申请后,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和临床用血的合理性进行审核。

(2)审核人员根据审核结果,决定是否批准用血申请。

(3)审核结果需及时通知医生和血库,确保用血申请的处理顺利进行。

四、数据统计与分析1. 数据收集(1)血库和输血科室需建立统一的数据收集系统,记录用血申请的相关信息。

(2)数据收集包括用血申请的数量、血液成分的使用情况、审核通过率等。

2. 数据分析(1)血库和输血科室定期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估临床用血管理的效果。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结合我院实际情况,为规范、指导临床科室科学、合理用血,制订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临床用血申请(一)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血液资源必须加以保护,合理使用,避免浪费,杜绝不必要的输血。

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根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和临床输血相关行业标准,严格掌握患者输血指征,合理申请用血,并且正确应用现有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

输血前,经治医师必须对患者进行血型检测、血常规、凝血功能及与血液传播相关疾病如:甲肝、乙肝、丙肝、HIV和梅毒检查等。

(二)履行输血知情同意告知患者输血前,经治医师应当在向患者或其家属交待输血的目的、方式、必要性,有无其他替代治疗方案,输血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及输血风险,输血需要的费用等。

无法定监护人和无自主意识的患者也无家属在场,由经治医师报告上级医师或科主任,并上报医务科或院总值班批准后实施输血抢救治疗。

(三)提出书面用血申请由经治医师完成患者输血前告知并获得患者或其家属同意,签署输血知情同意书后,经治医师逐项完成输血申请单填写后打印并遂级审核签字,交由护士采血后连同配血标本一起送输血科备血。

二、临床用血审批及权限管理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及我院《临床用血分级管理制度》的要求,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少于8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在800毫升至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经上级医师审核,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达到或超过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报医务部门批准,方可备血。

以上第二款、第三款和第四款规定不适用于急救用血。

三、标本及血液送检管理标本和临床用血申请须由我院在册医务人员送至输血科,并与输血科人员进行当面核对,无误后登记,双方签字认可,不得由患者家属或者非本院医务人员进行。

临床输血审批制度

临床输血审批制度

临床输血审批制度一、引言临床输血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技术,可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

然而,由于输血涉及人体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必须谨慎操作。

为了规范临床输血过程,确保患者的安全,各医疗机构普遍制定了临床输血审批制度。

二、背景输血是指将血液或血液成分从供血者的体内经适当处理后输送到受血者体内,以治疗或纠正因某种原因导致的血液功能障碍、细胞缺乏或其他疾病的治疗方法。

临床输血是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最广泛的治疗手段之一。

然而,不合理的输血使用可能会导致输血反应或其他不良后果。

三、目的临床输血审批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输血过程的科学性、安全性和合理性,避免不必要的输血,降低输血相关风险,并规范医务人员的行为,保障患者的权益。

四、适用范围临床输血审批制度适用于所有医疗机构的临床输血过程,包括输血前的评估、输血指征的判定、输血方案的选择、输血受血者与供血者的匹配、输血后的观察等环节。

五、临床输血审批制度的内容1. 输血前的评估:对受血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情、血液学检查结果、输血史、过敏史等,确保输血的必要性和安全性。

2. 输血指征的判定:根据受血者的具体情况,判断是否需要进行输血,严格执行输血指征的规定,避免滥用输血。

3. 输血方案的选择:根据受血者的血型、抗体、年龄、体重等因素,选择适当的输血方案,确保输血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4. 输血受血者与供血者的匹配:进行受血者与供血者的血型配对,确保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5. 输血后的观察:对受血者进行输血后的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输血反应等不良情况。

六、临床输血审批制度的操作流程1. 受血者提交输血申请。

2. 医务人员进行初步评估,包括病情评估、实验室检查等。

3. 根据评估结果,医务人员判断是否需要进行输血,拟定输血方案。

4. 医务人员对输血方案进行审批,确保方案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5. 如果输血方案被批准,医务人员与受血者进行沟通,解释输血的风险和效果。

6. 输血过程中,医务人员严格按照方案进行操作,确保输血的准确性。

临床输血申请审核与用血报批管理制度

临床输血申请审核与用血报批管理制度

临床输血申请审核与用血报批管理制度临床输血是指将血液及其成分转运到患者体内以改善或维持其健康状态的一种医疗措施。

由于输血涉及到人体的器官系统和外界的血液源,所以在使用前需要进行严格的申请审核和用血报批管理。

下面,我将为您详细介绍临床输血申请审核与用血报批管理制度。

一、临床输血申请审核1.申请单位和个人的资质审核申请单位和个人应具备相应的医疗资质和执业许可证,经过审核确认合法资质后方可进行临床输血申请。

2.患者的病情评估临床输血适应症的评估对于每个病例都是必要的。

评估通过对患者的病史、体检、实验室检查等方面的综合分析,确定患者是否符合临床输血的适应症。

3.资源的评估和计划临床输血的资源包括供血机构的血液及其成分、输液设备等。

在申请审核过程中,需要对相关资源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补充计划,保障临床输血的顺利进行。

4.输血血型配对与交叉试验根据患者的血型和需求,在审批流程中进行输血血型配对和交叉试验,确保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5.制定具体的输血方案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制定具体的输血方案,包括输血量、输血速度、输血时间等。

1.严格的审批流程用血申请需经过严格的审批流程,包括申请、评估、审批、执行和反馈等环节。

确保用血合理、安全并符合治疗需要。

2.用血申请的填写和存档用血申请应具备完整准确的信息,包括患者姓名、住院号、病区、血型、用血适应症等,且应按规定存档备查。

3.用血审批的权威性和时效性用血审批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人员进行,并确保审批的时效性,以满足患者治疗的需要。

4.用血的监测和追踪用血后需及时进行监测,并留下相应的记录,以便追踪和评估用血效果和安全性。

5.总结经验和持续改进定期总结用血管理的经验,并根据总结结果进行相应的改进,提高用血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以上便是临床输血申请审核与用血报批管理制度的一些基本内容。

通过严格的审核和管理,可以保证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最大程度地减少输血相关的风险,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临床用血申请与审核制度

临床用血申请与审核制度

临床用血申请与审核制度
一、对于临床经评估确需用血的病人,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治疗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用血计划,按规定时限和要求将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

(一)输血申请单由经治医师填写,按用血审批权限审签;
(二)输血申请单和血标本标签的填写应项目齐全,字迹清楚,内容准确无误,对有输血史、过敏史的患者要求特别注明。

对不符合规定的,输血科应要求科室重新填写合格后方可安排备血;
(三)择期治疗用血和择期手术用血的申请单和血标本必须于计划用血前日16:30前送达输血科,稀有血型(如RhD阴性)、不规则抗体阳性或特殊治疗用血应提前2-3天提出申请预约,以保证输血科有充足时间调配血液并完成输血相容性检测工作,确保临床用血安全;
(四)住院患者申请急诊用血时,必须履行急诊用血报批手续,报科主任核准,医务科审核,符合急诊要素,方可发血。

非正常工作时间的急诊抢救用血,可先发血,临床医生于24小时内补办报批手续。

二、临床备血申请超过72小时,仍需继续用血时,须重新填写输血申请单。

配血标本72小时内有效,超过72小时后需重新抽取血标本。

对于产生不规则抗体的患者,则按需留取血标本。

三、临床用血申请分级管理详见《临床用血申请分级管理制度》。

医院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医院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医院临床用血审核制度医院临床用血审核制度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确保患者用血安全、合理、有效。

为规范医院临床用血工作,保障患者权益,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一、总则1.1 医院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临床用血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临床用血管理制度。

1.2 医院应设立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临床用血管理政策,监督临床用血工作。

1.3 医院应设立输血科(血库),负责血液的储存、配制、发放及输血相关管理工作。

二、临床用血申请与审批2.1 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病情,合理申请用血,并填写《临床用血申请单》。

2.2 临床医生应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用血目的、可能发生的输血反应及经血液途径感染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并在《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2.3 临床用血申请单应经主治医师审核,科室主任审批。

特殊情况下,需报医务部或主管院长审批。

2.4 输血科(血库)应根据临床用血申请单,核对患者血型、配血结果等信息,确保用血安全。

三、血液储存与发放3.1 输血科(血库)应按照《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的规定,对血液进行储存、配制、发放。

3.2 输血科(血库)应定期检查血液储存条件,确保血液质量。

3.3 输血科(血库)应按照临床用血申请单发放血液,确保患者用血安全。

四、输血过程管理4.1 护士在输血前应与医生、患者进行三核对,确保用血安全。

4.2 输血过程中,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3 输血结束后,护士应记录输血量、患者反应等信息,保存输血记录。

五、输血不良反应处理5.1 输血过程中,如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护士应立即停止输血,并报告医生。

5.2 医生应根据患者病情,采取相应措施,必要时进行救治。

5.3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过程应详细记录,并及时报告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

六、监督与评估6.1 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应定期对临床用血工作进行监督与评估。

6.2 医院应建立临床用血质量控制体系,定期对临床用血工作进行检查、指导。

临床输血申请审核登记管理制度

临床输血申请审核登记管理制度

临床输血申请审核登记制度1、申请用血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标明输血量和输血适应症,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输血科备血,并在病程记录中注明用血理由。

输血申请单由输血科存档保管。

电话、口头备血无效。

2、申请用血必须抽取受血者血液3mL,连同输血申请单送输血科备用,进行交叉配合试验。

3、受血者配血试验的血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天之内的。

4、所有用血量尽量按照病情需要申请,避免浪费。

5、申请单上要写明用血时间,非急救病人用血请提前一天备血;一次用血、备血量超过1600毫升时要履行报批手续,经科主任签名后报医务部核准签字后送输血科(急诊除外),输血科主任应及时会诊,与临床医师共同拟定合理的输血方案。

新鲜血、全血、特殊用血(包括Rh阴性血液、冷沉淀、血小板、白细胞)必须提前送输血科,以便与血站及早预约;临床特殊用血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尽早输用、及时记帐,避免浪费。

6、输血会诊内容应包括是否具有输血适应症,明确输血成份及输血时间和输血注意事项等。

7、输血会诊单随病历保存。

8、患者接受输血治疗,必须签署知情同意书。

经治医师必须向患者或家属讲明输血的目的、可能发生的反应和经血液途径感染疾病的可能性。

9、输血科建立严格的血液收领核查、发放核查、入库登记及冷藏冰箱储存制度,保证用血安全。

应当有专人持提血单领取临床用血,对不符合要求的血液应当拒绝领用。

输血科不得为提血单项目填写不全、未按规定审批的用血发放血液。

10、临床科室医务人员给患者输血前,应严格执行核对制度。

由两人在床旁核对无误后签名,方可进行输血,并将输血情况记入护理病历。

如出现输血反应等情况,应详细记入病程记录。

11、临床领取用血时,务必认真查对,一经出库不能退还。

12、以上未尽事宜,以《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为准。

临床输血申请分级管理审核报批制度

临床输血申请分级管理审核报批制度

临床输血申请分级管理审核报批制度临床输血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技术,可以挽救患者生命,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成本。

为了合理有效地管理输血资源,提高输血管理质量,医院需要建立临床输血申请分级管理审核报批制度。

该制度的目的是确保输血资源的优先使用,合理地分配和利用输血资源。

该制度的管理流程包括三个主要环节:申请分级、审核和报批。

首先,申请分级环节主要是根据患者的临床状况和输血需求的紧急性,将输血申请分为不同的等级。

比如,将急需输血的患者划分为紧急等级,而一般需要输血的患者划分为普通等级。

这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优先处理,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其次,审核环节是对输血申请进行评估和审核,确定是否符合输血的指征。

这一环节需要临床专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评估,判断是否需要输血。

在审核过程中应重点考虑输血对患者的疗效、风险和成本。

只有审核通过的申请才能进入下一步的报批环节。

最后,报批环节是由医院领导或专门的输血委员会对通过审核的输血申请进行最终的决策。

在这个环节中,需要综合考虑输血资源的有限性、临床需求和治疗效果,确定是否批准输血申请。

医院可以根据输血需求和资源状况规定每个周期内的输血配额,以合理分配输血资源。

建立临床输血申请分级管理审核报批制度可以有效地提高输血资源的利用率和管理水平。

这一制度的实施可以确保输血资源的合理分配,避免资源的浪费和滥用。

同时,在临床上可以更好地保证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减少输血相关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

然而,要建立和完善这一制度,需要医院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同时也需要专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配合。

医院可以通过制定相关的制度和标准,明确相关的责任和职责,对制度的执行进行监督和评估,以确保制度的落地和有效实施。

总之,建立临床输血申请分级管理审核报批制度是一项重要的举措,可以提高输血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更好地保证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这一制度的实施需要医院的重视和支持,同时也需要专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配合。

临床用血的申请和审批制度

临床用血的申请和审批制度

临床用血的申请和审批制度
一、严格控制8毫升以下的输血申请。

二、输血科(血库)工作人员有责任提醒临床经治医生:失血量在6毫升以下的应原则上不输血,确因病情需要者须经科主任签字批准。

三、申请输血大于8毫升,应由主治医生签字;大于20毫升,由科主任签字后报医务科批准。

四、急诊输血大于8毫升以上须经科副主任或主任签字。

急诊输血大于20毫升,事后由科主任签字后报医务科补批手续。

五、严格按《输血技术规范》有关的输血适应症规定,掌握好各类输血指征,合理、科学地输用各种成分血和全血。

六、做好本院用血量及成分血应用比例的统计和月报、年报,不断总结经验,提高临床输血水平。

七、监督检查
1、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小组)须定期检查:
(1)输血科(血库)是否严格执行该项制度。

(2)抽检“输血申请单”是否合乎输血指征,用血量是否经审批、签字后发出。

(3)检查月报、年报等统计报表,宏观掌握节约用血及合理、科学用血情况。

2、市中心血站每年度公布两次各医院临床用血状况及成分血应用比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输血申请登记审核制度
为规范我院临床用血,确保医疗活动安全,有序进行。

现制定我院临床输血申请,审核制度如下:
(一)输血申请制度
1.申请输血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输血科(县医院)备血。

2.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可能性经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院医务科或主管院长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3.患者治疗性血液成分去除,血浆置换等,由经治医师申请,有关科室参加制定治疗方案并负责实施,由输血科(血库)(县医院)和经治医师负责患者治疗过程的监护。

4、RH(D)阴性和其他稀有血型患者应采用自身输血,同型输血或配合型输血。

(二)输血登记
1、申请输血的日期
2、受血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
3、住院号、病房号或床号
4、临床诊断及申请输血的原因
5、受血者的ABO血型(正、反定型)和RH(D)血型检测的结果所采用方法
6、不规则抗体的筛选结果
(三)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1、临床医师和输血医技人员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正确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

2.确定输血后,经过三查七对后由专门人员将受血者血样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县医院)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3.配血合格后,由专人取血再交进行核对。

4.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色是否正常,准确无误后方可输血。

5、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后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等,再次核对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