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2024年中考物理试卷(附答案)
![2024年中考物理试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d11808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a5.png)
19. 潜水员在较深的海水中工作,需要穿抗压潜水服。忽略海水密度的变化,请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这种现象。
20. 电炉丝通过导线接到电路里,电炉丝热得发红,而导线却几乎不发热,请你用学过的电学知识解释这种现象.
五、作图、实验与探究题(第21题6分、第22~26题每空1分,共24分)
21. 如图所示,O为雪人的重心,请画出雪人受到重力的示意图。
(3)由实验可得: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_____________。
25. 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装置。
(1)图甲中温度计示数为_____________℃;
(2)加热4分钟后,水开始沸腾,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分析图像可得:水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______;
(3)通过分析图像中的数据还可以发现,水面上方的大气压_____________标准大气压。
26. 下图是“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装置。
次数
1
30°
30°
2
45°
45°
3
60°
60°
(1)实验中要保持纸板ENF上的直线ON_____________于镜面。
(2)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得: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_____________入射角。
22. 如图所示,O为凸透镜的光心,F为凸透镜的焦点,请画出图中折射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
23. 如图所示,请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将电灯和插座接入家庭电路中。
24. 如图是“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装置。
(1)为便于测量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时间,应使斜面保持很_____________的坡度。
2024年中考物理考试试卷(附答案)
![2024年中考物理考试试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632057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ad.png)
2024年中考物理考试试卷(附答案)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90分钟;2.全卷共五道大题,总分100分;3.所有试题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4.g 取10N/kg ,()34.210J/kg c =⨯⋅水℃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2024年6月2日6时23分,嫦娥6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如图所示。
此时,相对于嫦娥6号静止的是( )A .月球南极B .地球南极C .太阳D .中国空间站2.军队中号声就是命令,关于号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号声是由司号员的声带振动产生的 B .士兵通过声音的响度分辨出号声 C .司号员利用号声传递信息D .号声属于超声波3.据《天工开物》记载,“晒纸”是造纸工艺的流程之一,其做法是将湿纸放在阳光下晒干,如图所示。
“晒纸”时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 .凝固B .汽化C .升华D .液化4.如图所示,日晷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时工具,它的计时原理利用的是( )A .光的直线传播B .光的反射C .光的折射D .光的色散5.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0cm 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若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此凸透镜前15cm 处,在凸透镜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可得到烛焰清晰的( ) A .正立、放大的虚像 B .倒立、缩小的实像 C .倒立、等大的实像D .倒立、放大的实像6.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A.物体的长度是1.8cm B.物体的温度是34℃C.物块的体积是80mL D.物体的重力是3kg7.关于建造楼房时利用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砌墙时使用铅垂线,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的B.用一根U形水管来确定等高点,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C.保温板主要利用了材料硬度大的特点D.将瓷砖贴在墙上,利用了分子间存在斥力8.下列运动场景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A.举重运动员用力将杠铃举起B.田径运动员起跑时用力向后蹬地C.标枪运动员投掷前向前助跑D.百米运动员到达终点后不能立刻停下来9.下列工具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镊子B.天平C.瓶起子D.核桃夹10.如图所示,利用动滑轮提升物体,使其在10s内匀速上升4m。
2024年广东省中考真题试卷物理及答案
![2024年广东省中考真题试卷物理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9297b6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cf.png)
2024年广东省初中学业物理本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8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如图为珠江两岸景观图。
下列相对广州塔静止的是( )A. 飞行的客机B. 两岸的高楼C. 行驶的游船D. 流动的江水2. 嫦娥五号携带月壤样品返回地球。
从月球到地球,样品的质量( )A. 变为原来的一半B. 保持不变C. 变为原来的2倍D. 变为原来的4倍3. 如图为某款剪刀的示意图。
握住手柄修剪树枝时,剪刀可视为杠杆,该杠杆的特点是( )A 省力 B. 费力 C. 省功 D. 省距离4. 在如图所示的原子模型中,a 是( )A. 原子核B. 质子C. 中子D. 电子5. 《淮南子·俶真训》记载:“今夫冶工之铸器,金踊跃于炉中”。
金属在炉中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 )A. 汽化B. 液化C. 熔化D. 凝固6. 如图是古代省油灯的示意图。
它下层盛水,能减慢上层油的消耗。
点灯后,水在升温的过程中( )A. 吸热,内能增加B. 吸热,内能减少C. 放热,内能增加D. 放热,内能减少7. 小明设计了一盏能调节亮度的台灯。
2023中考物理考试试卷试题中考物理初三真题及答案解析(含答案和解析) 12
![2023中考物理考试试卷试题中考物理初三真题及答案解析(含答案和解析) 12](https://img.taocdn.com/s3/m/e928cb93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02.png)
2023中考物理考试试卷试题中考物理初三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含答案和解析)一、选择题1.(3分)下列物体重力最接近1N的是()A.一枚大头针B.一头奶牛C.两个鸡蛋D.一张书桌2.(3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15℃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B.在教室周围植树可以从声源处防止噪声产生C.座机电话间的导线传递的是声波信号D.区分钢琴和二胡的声音是根据响度来判断的3.(3分)下列现象中,利用热传递使物体的内能减小的是()A.来回弯折的铁丝温度会升高B.冬季用热水袋取暖C.冬天手接触冰块会觉得很冷D.自行车轮胎放气时,气门嘴处温度会降低4.(3分)如图所示,邹丽红在全国第十届残运会暨第七届特奥会上,坐手推轮椅参加田径马拉松比赛女子竞速轮椅项目,夺得亚军。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比赛中以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选手是静止的B.轮椅坐垫做的比较宽大是为了减小压强C.比赛中选手用力推轮椅运动,说明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D.轮椅轮胎上有较深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5.(3分)只利用下图各组给定的器材做实验,不能完成其实验目的是()A 、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B 、研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C 、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D 、准确测出大气压的数值A .AB .BC .CD .D 6.(3分)已知R 2<R 1,将图中的四种不同接法,接到同一电源两极间,则电路中电流最大的是( )A .B .C .D .7.(3分)关于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实验可以研究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B .甲实验可以研究电磁感应现象C .乙实验可以研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情况D .乙实验的过程中,电能转化为机械能8.(3分)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当滑片P 向上移动的过程中,电流表读数和电压表读数的变化情况分别是( )A .变大,变大B .变大,变小C .变小,变小D .变小,变大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14分。
2023中考物理考试试卷试题中考物理初三真题及答案解析(含答案和解析)4
![2023中考物理考试试卷试题中考物理初三真题及答案解析(含答案和解析)4](https://img.taocdn.com/s3/m/58b0fa49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67.png)
2023中考物理考试试卷试题中考物理初三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含答案和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1.(3分)下列说法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9℃B.成年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C.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ND.一个篮球的体积约为1m32.(3分)头球(运动员用头碰撞飞行中的足球)是足球比赛中常用的技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头球过程中,头对足球的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B.足球被顶飞,是因为头对足球的力大于足球对头的力C.头对足球的作用力消失时,足球的惯性也消失D.足球在空中飞行时,以运动员为参照物,足球是静止的3.(3分)如图是锂(Li)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锂原子由质子和中子组成B.锂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C.锂原子的质子数是电子数的两倍,所以锂原子带正电D.锂原子失去电子后带负电4.(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体积越大的物体,质量一定越大B.固体的密度总是大于液体的密度C.同一物质,质量越大,比热容越大D.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5.(3分)赛龙舟不仅是一项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我国悠久历史文化传承。
如图所示为某比赛场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选手根据鼓声齐心协力划桨,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B.选手听到鼓声大作,震耳欲聋,说明此时鼓声的响度大C.选手能从现场各种声音中听出鼓声,主要是通过鼓声的音色来辨别的D.鼓手敲击鼓面越快,鼓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也越快6.(3分)如图所示,灯泡L1、L2的电阻分为10Ω、20Ω.闭合开关S.通过L1、L2的电流分别为I1、I2,它们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1、U2,则()A.I1:I2=l:1,U1:U2=2:l B.I1:I2=1:2,U1:U2:=1:1C.I1:I2=1:1,U1:U2=l:2D.I1:I2=1:2.U1:U2=l:27.(3分)如图为家庭部分电路示意图,正常发光的电灯突然熄灭,检查保险丝发现完好,再用试电笔先后检测插座的两孔,氖管均发光。
最新2023年安徽省初三物理中考试卷及解析
![最新2023年安徽省初三物理中考试卷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fa0451e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c9.png)
2023年安徽省初三物理中考试卷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1.以下估测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10m/s B.一个廉江红橙的直径约8mmC.一个中学生的体重约50N D.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g2.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经常转播一些重要的象棋和围棋大赛。
在复盘讲解时,棋子被吸附在竖直放置的磁性棋盘上保持静止,如图所示。
此时棋子受到的摩擦力 ..................... ()A.方向竖直向上,大小等于它的重力B.方向竖直向下,大小等于它的重力C.方向竖直向上,大小大于它的重力D.方向竖直向下,大小大于它的重力3.要想比较准确的量出地图上两点间铁路的长度,比较好的办法是:()A.用直尺直接去测量; B.用准确度较高的直尺直接去测量;C.不能测量;D.用弹性不大的软棉线跟曲线重合,拉直后测出线的长度.4.在只有量筒的情况下,要取出21g汽油(汽油的密度为0.7×103kg/m3),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用量筒量出7cm3的汽油; B.用量筒量出21cm3的汽油;C.用量筒量出30cm3的汽油; D.单用量筒是做不到的,必须用天平.5.如图所示是有关电与磁实验的装置图,能用来探究影响电流的磁场强弱因素的是()6.将一钢棒靠近小磁针N极,小磁针被吸引,由此可判断钢棒................................... ()A.一定有磁性B.可能有磁性,也可能没有磁性C.靠近小磁针N极一端定为N极D.靠近小磁针N极一端一定为S极7.如下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当S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灯泡亮度不变,电压表示数变大B.灯泡变亮,电压表示数变大C.灯泡变暗,电压表示数变小D.灯泡变暗,电压表示数变大8.视力检测时要求被测的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5m.如图所示,视力表与平面镜的距离是3m.为满足测量要求,人与平面镜的距离应为.....................................................()A.1m B.1.5m C.2m D.3m9.图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10.在下面的四幅图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11.会堂和剧院的四壁和屋顶都做成凹凸不平或用蜂窝状的材料,这是为了()A.减弱声音的反射B.增强声音的反射C.增强声音的响度D.装饰二、填空题12.小明用20N的水平推力,使重60N的木箱在水平面上匀速移动了5m,此过程木箱受到的阻力为 N,木箱重力做的功为 J。
2023年初三物理中考试题(带解析)
![2023年初三物理中考试题(带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dfd9977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ab.png)
2023年初三物理中考试题(带解析)选择题1. ()是一种具有负电荷的基本粒子。
A. 电子B. 质子C. 中子D. 原子核解析:电子带有负电荷。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光速是一定的,不受媒质的影响。
B. 声波的传播速度在任何媒质中都相同。
C. 声音在真空中无法传播。
D. 光的折射、反射都符合反射定律。
解析:选项D正确。
反射定律是指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在法线上的投影具有相等的角度。
3. 下面叙述的是对速度单位的正确说法是()。
A. SI单位制中规定速度的单位是km/h。
B. 方法单位制中规定速度的单位是m/s。
C. 国际标准单位制中规定速度的单位是m/s。
D. 国际单位制中规定速度的单位是km/h。
解析:选项C正确。
国际标准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秒。
填空题4. 一个质点初速度为20m/s,加速度为4.0m/s^2,它前n s内通过的路程S是()。
解析:速度的公式为v = v0 + at,根据题目可得,v0 = 20m/s, a = 4.0m/s^2,因此 v = v0 + at = 20 + 4t,由此可得前n s内通过的路程S = v0n + 0.5at^2 = 20n + 2t^2。
5. 一物体由3m/s加速到15m/s,速度的变化量是()。
解析:速度的变化量即物体速度的差值,因此速度变化量 = 15 - 3 = 12m/s。
计算题6. 甲、乙两地相距3000m,某时甲地雷达向乙地发射无线电波,再经过2∶3的时间后,接收到了来自乙地的回波,求该无线电波的速度()。
解析:根据雷达测距的原理,无线电波的行程时间为来回时间的一半,即总时间的1/4,因此该无线电波的行程时间t为t = 2/(2+3) = 2/5秒。
因此该无线电波的速度v为v = S/t = 3000/(2/5) = 7500 m/s。
7. 引入力F与质量m的关系式F=ma,若引力F=100N,质量m = 10 kg,则物体的加速度a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为了避免人体肩部受到伤害,专家建议人肩负的书包总质量不要超过人体质量的15%,根据建议,你估计中学生肩负的书包总质量通常不要超过()A.9t B.9kg C.9g D.9mg2.如图,手机与音叉的位置保持不变.利用手机软件测出音叉发出的声音从30dB 变为50dB.说明音叉振动的()A.振幅变大B.振幅变小C.频率变大D.频率变小3.如图,用带电棒接触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带电棒一定带正电B.带电棒一定带负电C.两片金属箔一定带异种电荷D.两片金属箔一定带同种电荷4.如图中的a表示垂直于纸面的一根导线,它是闭合回路的一部分.它在下图所示各磁场中水平运动时,哪种情况不会产生感应电流()A. B.C.D.5.电梯匀速上升过程中,电梯的()A.动能保持不变B.机械能保持不变C.重力势能保持不变D.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6.甲﹨乙两杯水温度各为40℃﹨8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加热才能使水升温B.甲杯中水的内能一定比乙杯中的小C.乙杯中水的温度降低,水的内能一定减小D.甲杯中的水分子运动一定比乙杯中的剧烈7.图中小球相对于水平桌面静止.小红通过观察,作出如下判断.正确的是()A.窗外另一列车相对她不动,则她坐的车一定是对地静止的B.窗外另一列车相对她向东行驶,则她坐的车一定对地向西行驶C.小球突然“自动”向东滚动,则她坐的车一定向西启动D.小球突然“自动”滚动,则她坐的车运动状态一定发生了改变8.如图是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1g的某液体的体积﹣温度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4℃时,液体密度最小B.温度升高,液体密度不变C.1℃时液体的体积比5℃时的大D.由1℃升高到8℃,液体体积一直变大9.甲﹨乙两物体质量都为1kg,丙物体质量为2kg,三个物体温度都升高1℃,吸收热量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乙的比热容与丙的相等B.甲的比热容比乙的大C.甲的温度升高1℃,需吸收2000J的热量D.甲﹨乙的温度都降低1℃,乙比甲放出的热量多10.关于图1﹨2中各物理量的关系有以下的描述(1)I1=I2=I3=I4(2)U1=U2=U3=U4(3)U3=U1U2≠U4(4)I1=I2I2≠I4正确的是()A.(2)(4)B.(1)(2)C.(3)(4)D.(1)(3)11.蜡烛放在如图所示位置,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小红画了图中的光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红画的光路是正确的B.透镜成的是虚像C.透镜的焦距小于10cm D.透镜的焦距大于20cm12.图1中力F1水平拉动重为G的物体A在水平路面匀速移动了s.改用滑轮组拉动A在同一路面匀速移动了s,拉力为F2(如图2).此过程滑轮组()A.总功率为F2s B.额外功为F1sC.机械效率为D.额外功为3F2s﹣F1s二﹨填空作图题(共22分)13.如图,一束光从空气射到水面O点,反射光线在容器壁上形成一光点A.(1)画出反射光线及对应的入射光线;(2)大致画出该入射光线进入水的折射光线;(3)A在水中的像到A的距离为cm.14.以下是关于相对湿度的资料.①若1m3的空气能容纳水蒸气为8g,而实际容纳了4g,则相对湿度为50%.②相对湿度越大,水蒸发得越慢.如图,其中一温度计液泡由浸透水的布料覆盖(湿球温度计),另一温度计的液泡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干球温度计),利用两温度计的示数及下表可得当时的相对湿度.干﹨湿球温度计示数差(℃)相对湿度(%)干球温度计示数(℃)12314897969169080711891817220918274(1)图中干球温度计示数为16℃,湿球温度计示数为℃.从表中推算出此时相对湿度是%.(2)根据表归纳“当湿球温度计与干球温度计示数差为3℃时,相对湿度与干球温度计测得的温度的关系.”(3)简单解释为什么广州相对湿度大于90%的日子,湿衣服很难晾干?.15.如图,用测力计拉动木块,使它沿同一水平路面运动.AB段,木块受水平拉力F1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CD段,改用另一大小不变的水平力F2拉动木块继续运动.两力大小如图.(1)F2为N.(2)若s AB=s CD,AB段F1做的功CD段F2做的功(选填“>”“=”“<”).(3)CD段,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N.16.用力F1把门推开,弹性绳会被拉长,如图,门处于静止状态.(1)画出弹性绳对门的拉力F2的示意图.(2)O为支点,画出F1的力臂.(3)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F1F2(选填“>”“=”“<”).17.若汽车轮胎上标有“87W”由表1﹨2可知“87”表示每个轮胎允许承载最大质量为545kg,“W”表示汽车行驶速度不能超过270km/h.表1负荷指数8788 8990允许承受最大质量(kg)545560580600表2速度级别代号H V W允许最高速度(km/h)210240270若汽车的轮胎上标有“90V”.查表可知此汽车每个汽车轮胎允许承载最大质量为kg,行驶速度不能超过km/h.18.如图,行驶中的汽车,车窗紧闭,当打开天窗时,天窗外空气流速车内空气的流速,天窗外空气的压强车内空气的压强(选填“>”“=”“<”).所以车内空气被“抽”到车外.19.停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质量为2400kg,汽车所受重力为N.轮胎与地面接触面积共为0.12m2,汽车对地面压强为Pa.(g=10N/kg)三﹨解答题(共23分)解析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
有数只计算的题,演算过程及结果都要在数字后面写上正确的单位。
20.某比赛﹨两选手分别用六根完全相同的长方体木条搭建了甲﹨乙两木筏.如图1所示,两木筏静止在水面.(1)以点代替木筏,在方框内(图2)画出甲木筏的受力示意图.(2)甲木筏的质量为100kg,底面积为2m2,求甲木筏浸入水中的深度.(ρ水=1.0×103kg/m3,g=10N/kg)(3)甲木筏所受浮力乙木筏所受浮力(选填“>”“=”“<”).写出你的分析过程.21.图1是某手机充电示意图及简化电路图.如表是充电过程中某些时段相关数据充电时间A阶段0﹣5minB阶段5min﹣10min…D阶段80min﹣50min数据线两端电压U/V 5.0 4.5… 5.0流经数据线的电流I/A4.4 4.0…数据线和手机的总功率P/W22.018.0… 2.5(1)求0﹣10min数据线和手机消耗的总电能.(2)求D阶段流经数据线的电流.(3)充电过程中数据线阻值可认为不变,分析数据线在A﹨D哪段时间产生的热量多.(4)智能手机的“近场通讯”﹨“蓝牙”功能分别使用 1.356×107Hz﹨2.4×109Hz 这两个波段的电磁波进行通讯(如图2).近场通讯﹨蓝牙使用的电磁波①都是无线电波②都能在真空传播③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一样大④蓝牙的波长比近场通讯的大上述哪些说法是正确的.(选填序号)四﹨实验﹨探究(共19分)22.如图1,通电线圈B端与磁铁N极相吸,则A端是极.(选填“N”﹨“S”)请在图2中以线代替导线,连接线圈与电池,让线圈的B端与磁铁N极相斥.23.图中三角插头上的三个插脚分别与导线①﹨②﹨③连通,但未知导线①﹨②﹨③中哪根与标有N极的插脚相连.请你将图所示实物图连接起来检测N插脚与导线②是否相连.若观察到现象,说明导线②是接到N插脚上.24.伏安法测定值电阻的实验.(1)请在方框内(图1)画出实验电路图.(2)图2是小红连接的电路.实验中某次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如图3,电压U= V,电流I=A,算出R=Ω.(3)小明发现图2的电路接线错了,电压表实际测量的是两端的电压.25.小明看到滑雪运动员从越陡的坡滑下时,越快滑到底端.对此他猜想:“物体离地高度一定时,斜面坡度越大,物体从静止开始滑到底端的平均速度也越大”.请你设计实验验证其猜想.(1)实验所需的公式:.(2)实验器材:除了如图所示的器材,你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3)实验步骤(可用画图或文字表述):.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为了避免人体肩部受到伤害,专家建议人肩负的书包总质量不要超过人体质量的15%,根据建议,你估计中学生肩负的书包总质量通常不要超过()A.9t B.9kg C.9g D.9mg【考点】23:质量的估测.【分析】一个中学生的质量在40﹣80kg间,书包总质量不要超过人体质量的15%,从四个中选出比较接近真实值的就是正确的答案.【解答】解:一个中学生的质量在40﹣80kg间,约为60kg,书包总质量不要超过人体质量的15%,即60kg×10N/kg=9kg,故B正确.故选B.2.如图,手机与音叉的位置保持不变.利用手机软件测出音叉发出的声音从30dB 变为50dB.说明音叉振动的()A.振幅变大B.振幅变小C.频率变大D.频率变小【考点】9G: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分析】响度指的是声音的大小,声音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大.【解答】解:决定响度大小的因素是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利用手机软件测出音叉发出的声音从30dB变为50dB,表明响度变大了,则振幅变大.故选:A.3.如图,用带电棒接触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带电棒一定带正电B.带电棒一定带负电C.两片金属箔一定带异种电荷D.两片金属箔一定带同种电荷【考点】HA: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在已知带电棒电生的情况下,可判断金属箔上的电性.【解答】解:用带电棒接触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是由于金属箔上带了同种电荷.但由于不能知带电棒所带电荷的性质,所以无法判断金属箔上带的什么电荷.故只有选项D说法正确.故选D.4.如图中的a表示垂直于纸面的一根导线,它是闭合回路的一部分.它在下图所示各磁场中水平运动时,哪种情况不会产生感应电流()A. B.C.D.【考点】CQ: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分析】能否产生感应电流,就要看图示的情景能否满足①闭合电路;②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这两个条件.【解答】解:磁极间的磁感线是从N极指向S极,由图可知,ACD中的导体运动时都会切割磁感线,所以会产生感应电流;只有B没有切割磁感线,所以不会产生感应电流;故选B.5.电梯匀速上升过程中,电梯的()A.动能保持不变B.机械能保持不变C.重力势能保持不变D.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考点】FN: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分析】(1)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2)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被举得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解答】解:电梯匀速上升的过程中,速度不变,动能不变,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的和,故机械能变大.故选A.6.甲﹨乙两杯水温度各为40℃﹨8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加热才能使水升温B.甲杯中水的内能一定比乙杯中的小C.乙杯中水的温度降低,水的内能一定减小D.甲杯中的水分子运动一定比乙杯中的剧烈【考点】G6: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分析】(1)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2)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温度和质量有关;(3)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温度和状态有关;(4)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解答】解:A﹨用酒精灯加热使杯中水的温度升高,这是用酒精灯给水传热,是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用搅拌器不断地搅拌使水温升高,这是将水运动的动能转化成了水的内能,是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错误;B﹨内能的大小除了与物体的温度有关外,还和物体的质量有关,故B错误;C﹨乙杯中水的温度降低,水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减慢,水的内能一定减小,故C 正确;D﹨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乙杯中的水分子运动一定比甲杯中的剧烈,故D错误.故选C.7.图中小球相对于水平桌面静止.小红通过观察,作出如下判断.正确的是()A.窗外另一列车相对她不动,则她坐的车一定是对地静止的B.窗外另一列车相对她向东行驶,则她坐的车一定对地向西行驶C.小球突然“自动”向东滚动,则她坐的车一定向西启动D.小球突然“自动”滚动,则她坐的车运动状态一定发生了改变【考点】6L:惯性;52: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1)(2)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要先选择参照物,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不变,则物体静止;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3)任何物体都有惯性;(4)力可以改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解答】解:A﹨若窗外另一列车与该列车同向﹨同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两车之间不会发生位置的变化,以一方为参照物,另一方是静止的,但相对于地面来说,有位置的改变,此时两车是运动的,故A错误;B﹨若两车都向东行驶,且另一列车的速度大于该车的速度时,以小红为参照物,则认为另一列车是向东运动的,而小红坐的车对地却是向东行驶的,故B错误;C﹨小球突然“自动”向东滚动,说明她坐的列车向西加速(启动)或向东减速,故C错误;D﹨小球突然“自动”滚动,说明小球由于惯性而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她坐的车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故D正确.故选D.8.如图是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1g的某液体的体积﹣温度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4℃时,液体密度最小B.温度升高,液体密度不变C.1℃时液体的体积比5℃时的大D.由1℃升高到8℃,液体体积一直变大【考点】2H:密度与温度.【分析】(1)根据水的性质来分析即可;(2)一定质量的物质,状态发生改变,体积大小决定于密度的变化;【解答】解:A﹨由图知水在4℃时,密度不是最小的,故A错误;B﹨由图知温度升高,其体积增大,其密度减小,故B错误;C,由图知1℃时液体的体积比5℃时的大,故C正确;D﹨由图知由1℃升高到8℃,液体体积先变小后变大,故D错误.故选C.9.甲﹨乙两物体质量都为1kg,丙物体质量为2kg,三个物体温度都升高1℃,吸收热量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乙的比热容与丙的相等B.甲的比热容比乙的大C.甲的温度升高1℃,需吸收2000J的热量D.甲﹨乙的温度都降低1℃,乙比甲放出的热量多【考点】GD:比热容的概念.【分析】根据图判定物质在升高1℃是吸热的多少,根据Q=cm△t得出结论.【解答】解:由题意和图可知:甲﹨乙两物体质量都为1kg,丙物体质量为2kg,三个物体温度都升高1℃,则甲吸收的热量多,丙﹨丁吸热相同;A﹨乙丙吸热相同,升高温度相同,质量不同,根据Q=cm△t可知,比热容不同,故A错误;B﹨甲乙质量相同,升高温度相同,甲吸热多,根据Q=cm△t可知,甲的比热容大于乙的比热容,故B正确;C﹨由图可知,甲的温度升高1℃,需吸收3500J的热量,故C错误;D﹨甲﹨乙的温度都升高和降低1℃,吸热和放热是相同的,故甲吸热或放热多,故D错误.故选B.10.关于图1﹨2中各物理量的关系有以下的描述(1)I1=I2=I3=I4(2)U1=U2=U3=U4(3)U3=U1U2≠U4(4)I1=I2I2≠I4正确的是()A.(2)(4)B.(1)(2)C.(3)(4)D.(1)(3)【考点】IH:欧姆定律的应用.【分析】图1中,R1与R2串联,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电流即为通过两电阻的电流,再根据欧姆定律求出两电阻两端的电压;图2中,R3与R4并联,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两电阻两端的电压关系,再根据欧姆定律求出通过的电流关系;综上得出答案.【解答】解:图1中,R1与R2串联,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电路中的电流:I1=I2===2A,两电阻两端的电压:U1=U2=IR1=2A×1Ω=2V;图2中,R3与R4并联,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U3=U4=U′=2V,通过两电阻的电流:I3=I4===1A,综上可知,I1=I2,I2≠I4,U1=U2=U3=U4,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11.蜡烛放在如图所示位置,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小红画了图中的光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红画的光路是正确的B.透镜成的是虚像C.透镜的焦距小于10cm D.透镜的焦距大于20cm【考点】B8: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道当物距大于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据此分析即可.【解答】解:A﹨已知蜡烛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则物距u>2f,像距2f>v>f,而图中的像距v=2f,故A错误;B﹨物距大于2f时,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CD﹨由图可知,u=20cm,当物距大于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透镜的焦距小于10cm,故C正确,D错误.故选C.12.图1中力F1水平拉动重为G的物体A在水平路面匀速移动了s.改用滑轮组拉动A在同一路面匀速移动了s,拉力为F2(如图2).此过程滑轮组()A.总功率为F2s B.额外功为F1sC.机械效率为D.额外功为3F2s﹣F1s【考点】EH:有用功和额外功;F4: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析】(1)影响摩擦力的因素: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2)匀速运动,拉力等于摩擦力;(3)直接拉物体的力做的功为有用功;通过滑轮组拉物体做的功为总功,总功减去有用功为额外功,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为机械效率.【解答】解:图1中,因为物体做匀速运动,拉力和摩擦力平衡,所以F1=f;图2中,同一物体在同一路面上匀速运动,因为压力大小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摩擦力不变,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仍为f=F1,A﹨因为滑轮组中有3段绳子拉着物体,所以s′=3s,此滑轮组的总功为:W总=F2×3s=3F2s,故A错误;BD﹨此滑轮组的有用功:W有用=fs=F1s,则额外功为:W额=W总﹣W有用=3F2s﹣F1s,故B错误,D正确;C﹨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故C错误.故选D.二﹨填空作图题(共22分)13.如图,一束光从空气射到水面O点,反射光线在容器壁上形成一光点A.(1)画出反射光线及对应的入射光线;(2)大致画出该入射光线进入水的折射光线;(3)A在水中的像到A的距离为30.0cm.【考点】A8:作光的反射光路图;AI:平面镜的应用;AN:作光的折射光路图.【分析】根据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画出反射光线;根据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确定折射光线的方向.平面镜成像特点之一:平面镜所成的像与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与平面镜的距离.【解答】解:(1)由题知,光从空气射到水面O点,反射光线在容器壁上形成一光点A,连接OA即为反射光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左侧的空气中画出入射光线;(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由此在法线右侧的水中画出折射光线;(3)由图知,A到水面距离15.0cm,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A点在水中的像距离水面也是15.0cm,则A在水中的像到A的距离为15.0cm+15.0cm=30.0m..故答案为:(1)(2)见上图;(3)30.0.14.以下是关于相对湿度的资料.①若1m3的空气能容纳水蒸气为8g,而实际容纳了4g,则相对湿度为50%.②相对湿度越大,水蒸发得越慢.如图,其中一温度计液泡由浸透水的布料覆盖(湿球温度计),另一温度计的液泡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干球温度计),利用两温度计的示数及下表可得当时的相对湿度.123干﹨湿球温度计示数差(℃)相对湿度(%)干球温度计示数(℃)14897969169080711891817220918274(1)图中干球温度计示数为16℃,湿球温度计示数为14℃.从表中推算出此时相对湿度是80%.(2)根据表归纳“当湿球温度计与干球温度计示数差为3℃时,相对湿度与干球温度计测得的温度的关系.”当湿球温度计与干球温度计示数差为3℃时,干球温度计测得的温度越高,相对湿度越大;(3)简单解释为什么广州相对湿度大于90%的日子,湿衣服很难晾干?相对湿度越大,水蒸发得越慢,广州相对湿度大于90%的日子,液态水蒸发很慢,湿衣服很难晾干.【考点】16: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分析】(1)确定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根据液柱位置读数;(2)分析表格中数据,寻找相关规律;(3)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流动速度等.【解答】解:(1)由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柱在10℃以上第4条刻度处,温度为14℃;由表格中信息可知,干球温度计示数为16℃,且示数差为2℃时,空气湿度为80%;(2)当湿球温度计与干球温度计示数差为3℃时,干球温度计示数由14℃升高到20℃,相对湿度由69%升高到74%,说明干球温度计测得的温度越高,相对湿度越大;(3)由资料可知,相对湿度越大,水蒸发得越慢,广州相对湿度大于90%的日子,液态水蒸发很慢,湿衣服很难晾干.故答案为:(1)14;80;(2)当湿球温度计与干球温度计示数差为3℃时,干球温度计测得的温度越高,相对湿度越大;(3)相对湿度越大,水蒸发得越慢,广州相对湿度大于90%的日子,液态水蒸发很慢,湿衣服很难晾干.15.如图,用测力计拉动木块,使它沿同一水平路面运动.AB段,木块受水平拉力F1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CD段,改用另一大小不变的水平力F2拉动木块继续运动.两力大小如图.(1)F2为 2.8N.(2)若s AB=s CD,AB段F1做的功<CD段F2做的功(选填“>”“=”“<”).(3)CD段,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2.2N.【考点】EC:功的计算;6T: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分析】(1)根据测力计的分度值读数;(2)根据W=Fs判定做功的大小;(3)摩擦力大小与速度大小无关,压力不变,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摩擦力不变.【解答】解:(1)由图可知,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则测力计示数F2为2.8N;(2)由图可知,F1为2.2N;F1<F2,运动的路程相同,根据公式W=Fs可知,AB段F1做的功小于CD段F2做的功;(3)AB段,木块受水平拉力F1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的摩擦力与拉力F1为平衡力,摩擦力为 2.2N,摩擦力大小与速度大小无关,压力不变,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摩擦力不变,故CD段,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2.2N.故答案为:(1)2.8;(2)<;(3)2.2.16.用力F1把门推开,弹性绳会被拉长,如图,门处于静止状态.(1)画出弹性绳对门的拉力F2的示意图.(2)O为支点,画出F1的力臂.(3)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F1<F2(选填“>”“=”“<”).【考点】7P:力臂的画法;6F:力的作用效果;7T:杠杆的应用.【分析】(1)根据弹力的方向画出拉力;(2)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叫作力臂;(3)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解答】解;(1)弹性绳会被拉长,具有弹力,力在弹性绳所在直线上斜向下,如图:(2)O为支点,从O点做力F1的作用线的垂线,即为F1的力臂,如图;.(3)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由图可知,此时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故动力小于阻力,即F1<F2.故答案为:(1)(2)如图;(3)F1×L1=F2×L2;<.17.若汽车轮胎上标有“87W”由表1﹨2可知“87”表示每个轮胎允许承载最大质量为545kg,“W”表示汽车行驶速度不能超过270km/h.表1负荷指数8788 8990545560580600允许承受最大质量(kg)表2速度级别代号H V W允许最高速度(km/h)210240270若汽车的轮胎上标有“90V”.查表可知此汽车每个汽车轮胎允许承载最大质量为600kg,行驶速度不能超过240km/h.【考点】2R:物理常识.【分析】根据表格中的负荷指数和速度级别分析.【解答】解:汽车的轮胎上标有“90V”,则负荷指数为90时代表的是每个汽车轮胎允许承受最大质量为600kg;速度级别为V时,表示最大速度为240km/h.故答案为:600;240.18.如图,行驶中的汽车,车窗紧闭,当打开天窗时,天窗外空气流速>车内空气的流速,天窗外空气的压强<车内空气的压强(选填“>”“=”“<”).所以车内空气被“抽”到车外.【考点】8K: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分析】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流体流速越快的地方其压强就越小,当汽车开动后,车外空气相对汽车的流速就比车内的快,所以车内压强要比车外大,所以窗帘要向车外飘.【解答】解:汽车开动后,车外的空气相对汽车要比车内的空气流动快,那么,流速快的地方压强小,天窗外空气的压强小于车内空气的压强,所以车内空气被“抽”到车外.故答案为:>;<.19.停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质量为2400kg,汽车所受重力为 2.4×104N.轮胎与地面接触面积共为0.12m2,汽车对地面压强为2×105Pa.(g=10N/kg)【考点】86: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78:重力的计算.【分析】知道汽车的质量,根据G=mg求出汽车所受重力,汽车对地面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又知道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根据p=求出汽车对地面压强.【解答】解:汽车所受重力:G=mg=2400kg×10N/kg=2.4×104N,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汽车对地面压强:p===2×105Pa.故答案为:2.4×104;2×105.三﹨解答题(共23分)解析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演算步骤,。